語文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觀潮》是一篇文質兼優的寫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過對農歷八月十八日的錢塘江大潮雄奇壯麗,氣勢非凡,景觀的描繪,抒發了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的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增長見識,學習作者的觀察及表達方法,受到語文能力的訓練,還要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課始,以“聲”激情誘趣。
好的作品默默地看與朗朗地讀又與有音樂烘托伴奏的朗誦,對人的感官的刺激作用,帶給人的內心體驗都是不同的。文章描繪了錢塘江大潮來前的風平浪靜與潮來時的驚濤浪吼形成鮮明對比,尤其繪聲繪色地描述了潮水由遠推近,有如排山倒海之勢,雷霆萬鈞之力。為了充分發揮作品的感染力,用雄渾有力的交響樂伴以激情昂然的朗誦,使學生入其境,動其情。
準備一段由緩慢抒情到急促激越再到平緩漸弱的交響曲。以“舒展緩慢”吻合潮來前的平靜;以“歡樂抒情”襯托人們觀潮的喜悅心情;以“雄壯激昂”,烘托大潮的磅礴氣勢。
(二)課中以“像”釋疑解惑。
學生生活在繁華的城市,許多孩子沒有到過海邊,更無從目睹這樣雄偉壯麗的大潮之景觀。對于沒有見過的事物,又無類似經歷可以借鑒,不僅給理解課文帶來障礙,也給展開想象造成困難。因此,需運用電教手段,聲像同步,視聽結合,創設情境,提供感知,發展情感,促進理解。
根據課文內容,從《神州風采》里的“海寧觀潮”一片中截取有關片斷,按潮來時開始還是風平浪靜到有聲無“形”,然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一條白線”;漸近,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白浪翻滾,如同一道城墻”;更近,猶如“戰馬飛奔”的順序組接。錄制兩遍。第一遍按由遠及近,將潮水的“如線”、“橫貫江面”、“如墻”、如“萬馬奔騰”的四個畫面各定格6秒,以便使學生有時間看清楚并將實際景象與課文里的文字描述在頭腦中“銜接對號”。第二遍不定格,使學生對大潮由遠及近的推進變化、發展有一個連貫、完整的印象,以加深感受。
(三)以“讀”促思通文。
朗讀是理解內容的基礎,也是檢查理解的手段,更是以文悟道的途徑。《觀潮》從聲、形、色三方面描繪贊美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形象鮮明,富于感染力。有感情地誦讀既有助于理解課文,又能更好地受到感染。
讀,應求形式多樣,不同的讀法有不同的作用和效果,要根據不同段落的學習內容、訓練任務、教學目的選擇適當的讀法。默讀,利于思考;朗讀,助于理解;齊讀,訓練面大;自由讀,靈活主動;個別讀,“以點帶面”便于指導。讀,又不能走形式,明確讀的目的,提出讀的要求,求得讀的成效。要以讀引思,以思促讀,讀思結合。
這堂課的教學,采用下列讀法:
課始:教師范讀激情;課中:自學時默讀,理解中自由讀,理解后感情朗讀;課尾:個別讀、齊讀相結合。
(四)優化課堂結構。
教學結構力求體現“教為主導、生為主體、學為基礎、思為核心、‘道’貫其中”的整體優化結構型。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做到“三動”和“三個保證”。
三動:動腦思考;動口讀說;動手畫批。
三個保證:在學習的中心階段,即高潮處,關鍵處,難點、重點處,保證有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去讀、去思、去議;保證學生各抒己見,暢所欲言;保證學生自始至終在課堂上過著愉快的精神生活。
(五)教學的重點、難點及處理方法。
1.教學重點:
潮來時的壯麗景象是教材的重點部分,也是教學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好這一段。
突出重點的方法:
(1)理清作者觀察和表達的順序。
懂得作者是按照“極遠—漸近—再近—更近”的順序觀察和描述的。
(2)理解作者的表達途徑和方法。
懂得作者是從聲音、形狀、顏色這三方面將大潮雄偉奇特的景象生動地描繪出來,從中體會作者贊美“天下奇觀”的思想感情。
(3)重點理解比喻句。
引導學生分清本體與喻體,即把什么比作什么,在理解的基礎上體會它們的作用,懂得這樣比的真正含義。
(4)運用電教手段——錄像,創造情境,激發情感。放錄像—畫批—討論—朗讀多種教學手段優化組合。
將看、想、說、讀有機結合。做到“圖”“文”“視”“聽”互補;“聽”、“說”、“讀”、“思”互促。
2.教學難點:
由于學生沒有感性認識作基礎,對文中的一些描述如:“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形成一道六米多高的白色城墻”,“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等不易理解,易產生疑惑:這是怎樣的一種景象?真是這樣嗎?因而對于作者基于真實,富于生動的表現方法也不易體會。因此只有讓學生如臨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才能很好地理解體會作者生動形象的語言表現力。
突破難點的方法:
(1)借助錄像,提供感性材料,幫助理解內容,釋疑解難。
(2)朗讀和品味詞句相結合,朗讀中品味,品味后朗讀。
二、教學要求
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雄偉壯麗的自然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2.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正確概括段意。
3.動用電教手段,把學生帶入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展開想象,促進朗讀。
4.結合課文理解“橫貫”、“天下奇觀”、“人聲鼎沸”、“風號浪吼”、“漲”等詞語及比喻句。
教學用具:
錢塘江大潮錄像帶(3分鐘)音樂錄音帶(2.5分鐘)詞語卡片。
教學時間:
三、教學過程
(一)激趣釋題,教師朗誦課文。
目的:激發學生對新課的興趣,同時創設情境,激情入境,讓作品感染學生,訓練聽、思、說能力。教學手段:用音樂伴朗誦。
用談話法引出課題:
同學們,你們到過江邊嗎?你們可知道,大江大海不僅有風平浪靜的時候,有波濤洶涌的時候,還有由于月亮和太陽的吸引力的作用,水面會發生定時漲落的現象,這就叫作“潮”。
板書“潮”。
一位曾親眼看見潮水漲落的人,把他的所見所聞生動地描繪了出來。
板書“觀”。范讀課文。聽讀思考。
下面請你們聽一聽他的描繪。請你們聽的時候注意:他看到的是怎樣的一次大潮?按照他描述的順序,使你在頭腦中出現了幾個畫面。
教師在音樂的伴奏下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讀后學生逐一回答問題。根據回答板書錢塘江大潮,天下奇觀。
追問:“天下奇觀”的“觀”當什么講?什么叫“天下奇觀”?
(二)理清文路,分段精讀。
目的:知道作者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過后”的時間順序寫的,并按照這一順序正確地給文章劃分段落。理解各段主要內容,并能抓住要點準確概括段意。
步驟:
1.理清文路,劃分段落。
請大家打開書,快速默讀一遍課文,看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可以分為幾段?
2.分段細讀,學習第一段。
方法:默讀。
要求:邊默讀邊思考:作者在這一段里交代了什么?主要描寫了什么?
學生應弄懂,交代了觀潮的時間——農歷八月十八日早晨;觀潮地點——海寧縣鹽官鎮的海塘大堤上,描寫了觀潮人的心情——急切地等待;觀潮的'場面——人山人海;潮來前江面的景象——平靜、霧蒙蒙。(這是主要的)
要求學生抓住主要意思概括段意。
學習第二段。
目的:理解作者由遠及近,從聲、形、色等方面描述了大潮的磅礴氣勢和壯麗景象,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與力,激發學生贊美、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手段:錄像
教學方法:質疑探索法、組織討論法、總結歸納法和邊議邊讀。
教學形式:學生自學、小組議論、全班討論三種教學形式相結合。
①指名學生讀第二段。
要求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大潮來時的景象的?又是從哪幾方面來描述的?
讀后引導學生依次討論這兩個問題。
通過討論明確:
a.作者是按照遠—稍近—再近—更近的順序寫大潮中景象的。
b.作者是從聲音、形狀、顏色這三方面來描述大潮的。
②啟發質疑。
讓學生提出初讀時不懂的問題。
③引導學生觀看錄像。
釋疑解惑,幫助理解,邊看邊引導“圖”“文”對號。
④導入學生自學。
剛才你們看了錢塘江大潮的錄像,現在再來看看作者是怎樣把大潮那種驚心動魄、奇異壯觀的景象生動、形象而又逼真地描述出來的,請你們仔細地閱讀,很好地體會一下。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小組議論。
⑤組織學生討論。
邊討論邊自由讀。
需討論明確下列問題:
a.大潮從遠處出現,人們看到了什么?這是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比?
b.“橫貫”是什么意思?
c.“形成一道白色城墻”是什么景象?這樣比,說明了什么?
d.“千軍萬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是怎樣的景象?
這里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比,表現出什么?
e.大潮由遠及近,從聲音、形狀上的發展是怎樣的?
f.剛聽到大潮的聲音時人們是什么心情?剛看到大潮的樣子時,人們是什么心情?大潮越來越近時,人們聞其聲、見其形后心情又怎樣?
⑥理解后朗讀。
指名學生讀,其他學生看錄像聽讀。再次感受大潮的美與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⑦概括段意。
誰能用一句話把潮來時聲音、形狀由遠及近的發展表述出來。
學習第三段。
①指名學生讀。
②理解“風號浪吼”、“漲”等詞的意義。
③抓住主要內容概括段意。
④小結
如果你是一個觀潮者,面對如此壯觀的景象,你會感到怎樣?
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小結:是啊,同學們還曾記得吧,那神奇美麗的五彩池;雄偉壯麗的瀑布;四季如畫的小興安嶺;還有這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這就是我們可愛祖國的山山水水,我們怎能不感到自豪,作者也正是把這種熱愛與自豪之情蘊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
(四)再讀全文。
方式:指兩名學生讀第一、三段,全班齊讀第二段。
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寫“晰傘”等五個字,理解“戈壁、茫茫、清晰、渾黃一體、高大挺秀、分辯、介紹、撫摸、表白、沉思”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邊疆建設者哪兒需要就在哪兒扎根作貢獻的好品質。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體會爸爸說的話的深刻含義,懂得爸爸的心愿。
【教學準備】
1、課件:有關大戈壁的錄像片。理解白楊特點及體會爸爸心愿的一些句段的文字片。
2、配樂朗讀錄音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檢查預習
1、出示彩圖,揭示課題,釋題。
2、檢查預習情況,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3、聽配樂朗讀錄音帶。
二、默讀課文,初曉大意
三、學生自學課文,出示自學思考題
1、大戈壁是什么樣的?白楊樹是什么樣的?
2、爸爸是怎樣向孩子介紹白楊樹的?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四、再讀課文,理清結構
1、學生試著給文章分段,用鉛筆標示。
2、學生討論,說出自己的分段并說明理由。如果有分歧,可以再討論。
第一段,從開頭到“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講列車在茫茫的大戈壁運行,不時有高大挺秀的.白楊樹閃過。
第二段,從“一位旅客”到“也不動搖”,講爸爸向孩子們介紹白楊的特點。
第三段,從“爸爸只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到“那么高大”,講爸爸的話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
第四段,是最后一個自然段,講孩子們也會像小白楊那樣,扎根邊疆,茁壯成長。
五、自由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六、練習
用段意歸并法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生有分歧,再讀再討論。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1、出示大戈壁的精彩圖片,師:你們想不想和作者一起走進大戈壁去看一看呢?現在假想我們也坐上了開往新疆的火車,火車把我們帶到了戈壁,大戈壁是什么樣的呢?齊讀第一自然段。
理解大戈壁的環境惡劣,抓住“茫茫”、“渾黃一體”、“沒有……沒有……也沒有”等詞語
2、出示大戈壁的錄象,教師描述:茫茫的大戈壁上,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只有滿地的沙石。大風一起飛沙走石,遮天蔽日,一片渾黃,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戈壁是多么荒涼呀。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感知初步了解大戈壁的特點,從而進一步認識白楊,最后升華到對在那里生活的建設者的了解。)
3、作者要寫白楊樹,為什么開篇寫這荒涼的大戈壁?
請學生發表看法。
(告訴我們白楊樹所生長的環境很惡劣。這里用惡劣的環境烘托白楊樹的高大形象。)
齊讀第3自然段,讀后回答:
在戈壁上白楊樹長得怎樣呢?
(高大挺秀)
師:在滿目荒蕪單調的大戈壁,看到這清秀挺拔的白楊樹,那碧綠向上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干,給茫茫的戈壁帶來了生機和希望,這怎能不使人油然而生敬意呢?
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聯系生活實際認識“討論”這種口頭交際活動在學習、工作、生活中的意義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討論”這一語文活動中應培養的主要的語文能力。
3.通過討論演練體會“討論”中的角色任務,練習有效地討論。
4.在討論活動中,提升對生活的認識,促進德能共長。
教學重點
1.認識“討論”的意義在于交流、分享信息,達成共識,建構新意,提高認識。
2.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善于傾聽,敏捷應對”是語文學習的重點。
3.能否把握“討論”的基本要求,善于傾聽,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針對性地表達自己地觀點,提高合作意識,是“討論”學習的評價標準。
教學思路
“討論”的理性認識——“討論”的策略把握——“討論”的能力訓練。
主要教學方法
以實踐為主,以動態的語文活動為主,在討論中學會討論,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討論,讓學生通過一堂課的學習,提高對這一語言活動的理性認識和操作能力。
教學資源
教材“討論”專題短文
剪輯央視關于“讀書討論”的錄像片
設計討論話題:1)關于校園評比班花、班草的校園話題;2)關于語文教材大換血的社會話題。
教學過程預設(分課時寫)
課時環節
教師活動
(教學內容的呈現)
學生活動
(學習活動的設計)
設計意圖共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以名家語錄導入課題:
友以成德也,人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德不能成矣。
——《論語》
讀書使人充實,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蘭克林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互相交換,各自得到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各自得到兩種思想。
——蕭伯納
談談自己對“討論”的認識
1.引發對課題的興趣。
2.回顧對“討論”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認知。
二、“討論”的理性認知
提出問題,組織討論,明確答案:
1)“討論”的特點:共同話題——集中性;各自發表意見——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動性。
閱讀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為討論?其意義何在?
在原有的認知水平上,加強對“討論”的理性認識。
思考——
1)討論的意義
2)討論的特點
三、“討論”的'策略把握
2)“討論”的規則:遵守話題——明確目的——履行職責——體現素養
3)作為一名討論的“參與者”,應具備哪些素養?
歸納:事先準備,善于傾聽,積極發言,文明得體
4)其中應具備的語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歸納:“傾聽能抓住對方發言的要點”,“發言要觀點鮮明、條理清楚、論據充分”還要不離話題,有針對性,敏捷應對。
看央視錄像片段思考:
1)錄像中三人圍繞什么討論?兩位嘉賓觀點、理由分別是什么?
2)錄像中三人分擔怎樣不同的職責?共同表現出怎樣的素養?
3)作為一名討論的“參與者”,應具備哪些素養?
了解——
3)討論的規則
4)討論應具備的素養
5)討論所應具備的語文能力
四、討論”的實戰演練(在討論中學會討論):
【演練一】
組織活動,評價學生表現。明確答案。
討論演練:在一些人氣較高的中學生網絡論壇,評選“班花”、“校花”的帖子頗為熱鬧,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學生們樂此不疲地評選各自班級、學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學校園中的這種現象?
討論的職責:組織者——及時歸納,巧妙引導
參與者——用心傾聽,坦誠交流
記錄者——用心傾聽,記錄梗概
匯報者——歸納要點,擇要陳述
1)任選一小組展開討論,其余同學觀看;
2)學生評價各成員體驗角色的表現。
理性地參與、評價“討論”活動,在討論中提高口頭交際能力和對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練二】
組織討論活動,評價學生表現。
討論演練:以武俠取代經典,用現代作品替代文言作品。對于高中語文教材這樣的“大換血”,輿論一片嘩然,支持者有,擔憂者有。你的意見呢?
1)全班學生分組討論;
2)小組陳述討論概況。
理性地參與、評價“討論”活動,在討論中提高口頭交際能力和對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組討論時,如果發現自己的意見與前面的發言者基本一致怎么辦?當對方提出一種觀點,而你不贊成時,該怎么辦?小組討論氣氛沉悶,組員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該怎么辦?
小組討論中有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使別人沒有時間發表自己的見解,主持者該怎么辦?
小組討論中遇到意見不統一時,匯報者該怎么辦?大會交流時,某組匯報者發現本組意思和另一組匯報意思大致相同,請問這組匯報者該怎么辦?大會交流時,某組的匯報者發現本組匯報的意思與前一組的匯報意思完全不同,請問該組匯報者該怎么辦?
以抽簽的方式,選擇討論話題。
各小組向全班匯報討論結果。
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六、“討論”的總結評價
組織評獎,
依據本堂討論課同學們的表現設立一個獎項,提出獲獎者并說明理由。
通過設立獎項的方式,實現學習的自我評價。
語文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這次練習安排了5個板塊,內容包括看清筆順、寫好鉛筆字、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
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訓練的重點。“學用字詞句”的教學,可以先讓學生聯系自己班的課程實際,說說共有幾門課。再借助拼音讀準詞語,然后練習描紅。在此基礎上,可指導學生制作簡易的課程表。第三項練習,加標點,再分角色讀一讀。教學時,可讓學生自己先練讀,在明白句意的基礎上,分別填上問號和句號,再分角色練讀。最后,啟發學生說一說,自己精心制作的課程表有什么作用。這樣既進行了字詞句的實際練習,又啟發了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成語積累”這種練習形式,是小學生第一次接觸,在教學時,可先讓學生借助拼音把成語讀正確,然后再結合課本中的插圖或多媒體,再現中國申奧成功后,人們在天安門廣場慶賀的場面,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人們開心、激動的心情,從而理解成語的意思,并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受表現出來。
“口語交際:說說我的家”這是以介紹自己的家庭為內容的一種言語交際訓練。在教學時,先讓一起來欣賞一部有趣的動畫片《小白兔找家》,討論:為什么小白兔找不到家了?如果你是小白兔,你會怎樣向別人介紹你的家?明確了要求,再讓學生分小組進行討論,向同組的小朋友說說自己的家。然后請個別學生上臺來向全班同學說說自己的家,并請其他學生做評委,說說誰把他的家介紹得最清楚。練說時,要注意說好開場白,說話時要有禮貌,并把事情說清楚,做到態度大方,表情自然,聲音響亮。
教學目標
1、認識漢字的筆順、筆畫。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2、寫鉛筆字,認識先橫后豎的筆順規則,練習按先橫后豎的筆順規則寫字。
3、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識字,加強對所學偏旁部首的印象,掌握生字的筆順。
4、讓學生了解一些動物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是怎樣進行自我保護的,籍以培養學生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
5、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6、讀讀背背,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自己讀讀背背,做到正確、流利。
7、口語交際,鼓勵學生能大膽地當眾說話。
教學重難點:
1、能認識漢字的筆順、筆畫。
2、練習按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寫字。
3、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當眾說話的能力。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2月20日總第12課時
課時目標:
1、能認識漢字的筆順、筆畫。
2、練習按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寫字。
教學重難點:
1、能認識漢字的筆順、筆畫。
2、練習按先撇后捺的筆順規則寫字。
一、導入。
今天我們要學習《練習1》,板書課題:練習1激發興趣,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引入本課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第一題:按筆順寫字。
教學“認清筆順”
1、審題:
(1)引導學生看清題目要求,聽老師范讀。
(2)組織討論,明確題目意思。
(3)教師小結:讀準每一個字,熟記生字筆順,按筆順寫字。
2、學生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
3、指導。
(1)指名認讀生字,并書空筆順,相機糾正。
(2)質疑:哪幾個字的筆順你覺得很難記,需要多練生字(視學生的具體情況而定)。
(3)強化記憶板書下來的生字的筆順。
(4)同桌互相抽查筆順易錯的字。
(5)教師小結。
4、練習。
(1)強調保持正確的寫字姿勢。
(2)學生按筆順寫字一遍,教師個別輔導。
5、反饋。
展示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設計意圖:讓學生各自輕讀,書空筆順。同桌交流說筆順。學生認讀生字,并書空筆順,學生說難記筆順的字。強化記憶難記筆順的字。同桌互相抽查筆順易錯的字。學生按筆順描紅。認識筆畫和筆順,能說出筆畫名稱。能按這些字的筆順寫字。)
三、教學第二題:學寫鉛筆字。
1、指導學生弄清題目要求
2、弄清筆順,練習描紅。
3、點撥筆順規則,仿影體會。
(1)師生交流,引導學生發現筆順規則——先橫后豎。
(2)學生仿影體會。
4、指導臨寫。
(1)出示“干”,提醒學生注意“干”的第二筆橫較長。
(2)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干”。強調臨寫要做到:一看,二想,三寫,寫完后認真對照,看臨寫是否準確、到位。注意保持本面整潔。
(3)學生練習寫一個“干”。
(4)按上面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學生學寫“出”和“擊”。
5、反饋。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指出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矯正訓練。
(設計意圖:認讀生字。指名說筆順,教師同步示范描紅。強調描紅要求與寫字姿勢:每個筆畫要一筆寫成,不能描,不能有復筆,要使鉛筆的筆鋒在字的點畫中間運行;要按照字的筆順一筆一畫地寫。注意保持本面的整潔。學生完成描紅練習,師個別輔導。能寫好鉛筆字,注意撇和捺的書寫。)
第二課時
2月20日總第13課時
課時目標:
1、認真讀詞語、認真描紅。
2、正確使用標點符號,能夠分角色地朗讀句子。
3、制作簡單的課程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4、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給句子加上標點符號。
2、制作簡單的課程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準備:
投影、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一、學用字詞句。
1、檢查認讀,相機正音。
2、哪些字的筆順比較難寫,請你來說一說,教師示范描紅。
3、明確描紅要求,強調寫字姿勢,。
4、反饋。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書寫姿勢正確的學生。
(設計意圖:學生分組練說本班的課程名稱。指名說,其他人補充。學生自由讀詞。質疑生字的筆順。學生自己提醒注意寫字的姿勢,練習描紅。)
二、讀讀背背。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出示空白課程表,教師示范填寫縱橫序數并講解。
3、反饋。展示部分學生制的表格,肯定成功之處,指出不足之處,并進行矯正訓練。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印發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數的填寫。利用自制課程表,相互詢問,熟悉班級開設的課程。給這些課表提個建議。。)
三、教學第三大題中的第三小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說說題目有幾個要求。
2、完成學習單二
3、集體討論,相機點撥。
4、分角色朗讀。
5、指導點標點。
(1)出示第一句話并指導:你們明天上午有什么課
(2)依照第一句話完成的步驟和方法,指導完成其余三句話的加標點和朗讀練習。
6、教師小結:這四句話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他倆一個提問,另一個作出相應的回答。想一想,要想問得清楚該怎么讀,要想答得明白,又該怎么讀,然后與同桌練習分角色朗讀。
7、反饋。
(1)指名兩位學生分角色讀。
(2)引導學生評議:讀得怎么樣?好在哪兒?有什么不足?
(3)教師小結。
8、多種形式練習,分角色朗讀。
9、這節課,我們先了解了所學課程名稱,接著自己動手制作課程表,最后通過朗讀對話弄清了課程表的作用。希望你們積極發揮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學的功課早知道,提前預習并做好學習準備。
(設計意圖:學生讀題,說題目的要求。回憶學過的標點和使用方法。各自試加標點,練習朗讀。評判對錯,說出自己的理由,練習讀出疑問的語氣。)
第三課時
2月21日總第14課時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通過插圖和形象化的語言描述,理解成語及詩句的意思。
3、培養學生主動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
4、根據自己的家庭實際情況,有條理地進行介紹。
5、培養學生善于傾聽、樂于表達的習慣。
6、進一步調動學生已有的對家庭的愛的理解。
教學重難點:
口語交際,培養學生當眾說話的能力。
一、教學第四題。
1、師談話激趣:成語是漢語的精華,一個人如果從小就誦讀它,他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鍛煉、提高,文化知識也會越來越豐富。這學期我們就開始練習“讀背成語”這種童子功。
2、借助圖片、生活經驗引導學生理解成語的意思。
(1)看書上圖,引導學生觀察、體驗。
(2)指導學生表達感受,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成語。教師問:看了這圖,你們好像聽到了什么?
這些聲響混在一起,真像一陣又一陣的響雷從頭上滾過,就叫做“歡聲雷動”。
人們的心情怎樣?這就叫“欣喜若狂”。
為了慶祝申奧的成功,人們縱情地歡呼,不停地揮動手中的彩旗,情不自禁地邊唱歌邊跳起舞,這就叫——載歌載舞。
這一天,北京城沒有夜晚,所有的燈都亮著,絢麗的煙花在空中不停地綻放,這就叫——燈火輝煌。
3、學生練讀練背成語。
4、反饋。
(1)指名背誦,說說記憶方法。
(2)多種形式背誦成語。
5、教師小結。
(設計意圖:學生借助拼音試讀4條成語。相機正音,教師范讀。學生再以多種形式練讀。)
二、教學第五題。
讀背古詩《村居》
1、同學們,你們讀過哪些描寫春天的詩歌,能背給大家聽一聽嗎?
2、引導學生觀察《村居》的背景圖,弄清圖意。
3、揭示古詩《村居》,明確初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指名讀,相機正音,教師示范讀。
5、借助生活經驗與圖片,引導學生弄懂詩的大概意思。
(1)詩歌主要寫春天的什么景色?
(2)田野的風光美在哪兒?
(3)兒童是怎樣放風箏的?
(①田野風光②兒童放風箏③借助圖片引導學生討論交流,理解第一句。④借助圖片,引導學生回憶相關的生活情景,理解第二句詩。)
6、請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7、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學生背自己積累的有關春天的古詩。學生看圖。借助拼音各自練讀古詩。再練讀,直到讀準音,讀通句子。)
三、口語交際。
A、觀賞圖片揭示話題。
1、出示掛圖,引導觀察。
2、弄清圖意,板書話題:說說我的家
B、教師示范說話,明確說話要求。
1、學生看圖聽老師說話。“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環城花園2號樓305室,家里有爸爸、媽媽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學語文教師,媽媽是一位布廠的工人。我很喜歡自己的家。”
2、思考問題,明確說話要求。
(1)聽一聽王小明是怎么介紹“我的家”的。
(2)學生回答問題。
(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學生借助拼音讀本次說話的要求。
(4)借助板書,師提示說話要求。
3、根據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
C、練習。
1、然后推薦同學向全班進行介紹。
2、指名說,對照要求評議。
3、請一個小朋友向大家介紹介紹。
D、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說連貫。對照要求評議。學生分小組練說。)
板書設計:
說說我的家
住在———————————————————————
家里有————————————————————
他們分別做—————————————
我喜歡自己的家。
教學反思
適時出示投影片,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幫學生更直觀地理解了課文內容,使文字內容實在化,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為后面的說話訓練奠實了基礎。口語交際是我們一年級小學生第一次接受的訓練,再引導學生口語交際時要注意鼓勵學生大膽到講臺上前當眾說話。
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有關天氣的字詞,學會7個新生字。
2、鞏固漢字書寫規則,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3、積累有關春天的四字詞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鞏固漢字書寫規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趣味識字
1、談話導入:今天的.天氣是怎么樣的,誰來用一個詞語形容一下?我們經常還會聽到“天氣預報”,那里邊經常都會怎么來形容天氣呢?(學生討論匯報)
2、學生自由拼讀書中的詞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些與天氣有關的詞語。請大家打開課本11頁。
3、指名讀,小老師讀,齊讀。
4、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字。
5、交流識字方法。
6、游戲開火車讀,檢查字詞認讀情況。
7、拓展:你還能說出一些與天氣有關的詞語嗎?
二、書寫提示
寫字:白、回、國
1、請學生認一認這三個字,并仔細觀察字的收寫占位。
2、強調筆順規則:先外后內再封口。
3、學生做好書寫準備,自由嘗試書寫。
4、展評。
三、日積月累
1、談話導入:孩子們,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天),你能用一些詞語來形容一下美麗的春天嗎?(學生匯報)
2、今天我們來學習積累一些關于春天的四字詞語。學生打開書本,小組內自由讀。
3、檢查認讀情況。小老師帶讀,批名讀,開火車讀。
4、小組內說一說自己最喜歡的詞,并描述一下詞中所描述的美景。
5、全班匯報。
6、再讀詞語,記住詞語,說話訓練。
四、小結
說說自己在語文園地里的收獲。
語文教學設計6
課型
新授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江、南”等9個生字和三點水、草字頭2個偏旁;會寫“可、東、西”3個字和豎鉤、豎彎2個筆畫。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
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正確理解詩句,背誦詩文。
2、結合插圖,了解江南水鄉人們采蓮的情景,感受江南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讀準“南、蓮”等生字的字音;會寫豎鉤和豎彎。
教學準備
生字生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學助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出示課題
啟發談話:同學們去過江南嗎?你去過江南的哪些地方?(學生自由談話,分享快樂。)引導學生談談觀后感。
二、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學習“江”字。
(1)導學:誰來說說這是幾拼音節?怎么拼讀?
(2)引導學生明確這是三拼音節,然后練習拼讀,最后在班內展示拼讀。
(3)導學: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個字?
(4)學生自由交流識記的好辦法。
(5)在電視上或班級的點名冊上認識“江”。
(6)導學:我們來看看這個字是怎么演變的。(課件出示“江”的漢字演變過程。)
(7)課件演示書寫過程,學生跟著課件演示書空。
(8)引導學生擴詞并說一句話。(如,江水:我看過江水滾滾向前的樣子。江邊: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邊玩耍。)
2、同樣的方法學習“南”字。
三、借助媒體,初讀感知
1、(播放古詩范讀的多媒體課件,學生觀看、傾聽。)你看到了什么?學生交流,教師展示圖片。學生自由介紹。
2、作者是怎么寫江南的荷花的呢?讓我們走進詩歌吧!
下面請同學們借助拼音把《江南》這首詩讀正確,讀通順。學生借助拼音自由、大聲地讀詩,遇到拼不準的字可以請教同桌、老師、字典等。
3、指名讀全詩,學生評價。引導學生重點從字音是否正確和語句是否通暢兩個方面來評價。
你感覺江南怎么樣?(學生自由說出讀文后的感受。)
四、發現規律,集中識字
1、字卡出示課文中的生字:采、蓮、魚、東、可、西、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認。
2、鼓勵學生互相交流記字方法,引導學生創造性地認記生字。
3、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生字卡片并組詞。
4、組織學生分組比賽讀,教師隨機正音。
5、分男女生兩大組開火車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五、示范引領,自主寫字
1、課件演示“可、東、西”三個字的書寫過程,引導學生自由觀察。
2、組織學生交流觀察結果。(重點引導學生交流筆順和筆畫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情況,引導學生觀察重點筆畫。(“可”的最后一筆是豎鉤。)
4、教師示范書寫生字,學生仔細觀察,并跟著書空。
5、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
6、投影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六、自主學習,邊演邊悟
1、提出自學要求。課件出示:
(1)給生字找朋友,用喜歡的詞語說話。
(2)小組合作讀課文,讀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可以邊表演邊讀,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讀。
2、各小組匯報自主學習情況。
(1)引導學生說說生字的組詞情況。
(2)組織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語句讀給其他同學聽。組織學生試著表演讀。引導學生談收獲并質疑,為第二課時做準備。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由景入文
1、創設情境,復習字詞,組織游戲。
2、利用媒體,由景入文。(課件出示江南美景圖,古箏伴奏)此時你有什么感覺?學生自由暢談觀后感受。
二、誦讀詩歌,感悟意境
1、學生先畫出自己喜歡的詩句,然后反復朗讀畫出的句子,讀出自己的理解。
2、引導學生班內交流:你最喜歡哪幾句詩?說說理由,并讀出自己的理解。
3、隨著學生的交流,重點點撥以下詩句:
(1)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①(課件出示蓮葉圖)你看到了什么?
②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在班內交流自己看到荷葉后的感受。
③(教師范讀)你覺得老師讀得怎么樣?你能像老師這樣來夸一夸這些蓮葉嗎?(指名讀)
④采蓮人劃著小船來了,她們看到這么多、這么美的蓮葉,她們也夸起了蓮葉。
(2)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①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幾句嗎?學生自由暢談喜歡的原因。
②啟發想象:這么美的荷花、蓮葉也吸引了好多小魚。小魚在水里干什么呢?
③學生大膽想象。組織學生表演:你們想當快樂的小魚,在蓮葉間游來游去嗎?趕快游起來吧。要按照詩中的方向游啊!先向東,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④學生一邊按方位表演,一邊背誦詩句。
⑤學生大膽想象,再次體會小魚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蓮葉的美麗。學生先獨自練讀,再分組讀、班內展示讀,最后教師引讀。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1)蓮葉是美麗的,小魚是快樂的,讓我們連起來讀一讀這首詩,讀出江南的美。(課件出示完整的課文)
(2)學生先練習朗讀,然后在組內賽讀,最后指名在班內展示朗讀。
5、引讀背誦,積累語言。(播放古箏曲《漁舟晚唱》)學生隨著音樂背誦。
三、布置作業,適度拓展
二次備課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了解文章的結構及揣摩文章的語言。
3.啟迪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對“我為什么而活著”進行探討。
教學難點:揣摩語言及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引導學生朗讀,以探究式教學為主。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都說生命美好,“好死不如賴活著”。蘇格拉底說“未經思索的人生是不值得一過的”。同學們,你們想過自己到底為什么而活著嗎?我們先來看看英國作家羅素是怎樣回答這個問題的。
二、積累字詞。
1.讀準字音,注意多音字。
遏è制颶jù風俯瞰kàn瀕bīn臨
多音字
顫抖chàn秘魯bì呼號háo
顫栗zhàn神秘mì號外hào
2.重點字詞
死寂:沒有一絲生氣;形容極其安靜,死沉沉的。
遏制:制止,控制。
瀕臨:緊接,靠近。
俯瞰:俯視。
颶風:氣象學上舊指12級風。
3.作者簡介
伯特蘭?羅素(英國):羅素是當代西方最知名和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也是最為我國讀者所熟知的西方哲學家之一。他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他始終堅強地生活,后來成為一位集眾家于一身的偉人。他被稱為“20世紀最知名、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家”之一,還被無數人視為是“未來時代的先知”;他還是的數學家、邏輯學家,社會活動家,又被公認為“富有鼓動天才的辯論家”。20世紀初,取得了現代數學基礎研究的重大成果“羅素悖論”及解決這一悖論的“類型論”。在1950年他又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被稱為“百科全書式文學家”。95歲高齡完成《羅素自傳》的寫作。
三、整體感知:
先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短文,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思考文章結構。
1.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方式,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明確自己的人生追求。
第二部分(2—4)作者對其人生的三大追求進行具體闡述。
第2段:作者大膽率直地表白了追尋愛情的三方面原因。
第3段:寫作者尋求的三大知識范疇。
第4段:出于對人類苦難的同情讓作者把目光投向現實世界。
第三部分(5)總結上文:苦難的一身卻愿意重活,展示崇高的品質和博大胸襟。
2.通過理解重要詞句,明確作者的寫作意圖。
(1)這三種激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解析】運用比喻,將這三種激情比成颶風,生動形象地告訴我們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作者在漫長一生中奮斗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羅素生于1872年,死于1970年,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他的一生動蕩不定。在這樣的生涯中,羅素有過深沉的痛苦,也曾陷入絕望,但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的同情,這三種感情是如此強烈,猶如颶風一樣,給他擺脫痛苦的希望和力量,讓他從絕望中奮起,從愛情中發現美好,從知識中獲取力量,對人類苦難的同情又使他意識到人生的責任,總之,這句話的含義是說,這三種強烈的感情,是鼓舞他人生的強大動力。)
(2)我尋求愛情,其次是因為愛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顆震顫的心,在世界的邊緣,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測的深淵。
【解析】句中破折號表示解釋說明,后邊的語句解釋前邊的“孤寂”的感覺。意思是說沒有愛情滋潤的感覺就像親身經歷過可怕孤寂而產生的戰栗的感覺,處于這種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時會感覺到除了自己,這世界好像再也沒有其他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沉在沒有情感、沒有溫暖的`無底深淵之中。這孤寂之苦,反襯愛情的給人的充實、喜悅。
(3)在愛的結合中,我看到了古今圣賢以及詩人們所夢想的天堂的縮影。
【解析】“愛的結合”,就是最美好的生活,就是進了天堂,這樣的天堂正是作者要追求的人生境界。告訴我們愛情給人類生活帶來的美好體驗。
(4)愛情與知識,盡可能地把我引向云霄,但是同情總把我帶回塵世。
【解析】愛情和知識把羅索引向美好的理想境界,而對于人類苦難的同情又使他把目光投向了現實世界,這體現了一個偉大思想家拯救人類苦難的良知。
(5)我渴望減輕這些不幸,但是我無能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解析】作者從小失去父母,一生坎坷,命運多舛,但他始終關愛人類:反對戰爭,反抗獨裁專制,追求世界和平。年輕時因反戰而鋃鐺入獄,在他老邁的晚年,仍致力于禁核運動,奔走呼號,創立和平基金會。就在他逝世的當天,還為以阿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而憂心忡忡。這一切緣于他對人類的同情和愛心。只是個人的力量有些微弱。
(6)這就是我的一生,我覺得我活著值得,如果有機會的話,我還樂意再活—次。
【解析】作者總結上文,雖然他一生的追求常給他在人生“苦海”上帶來“絕望”,但他仍認為“是值得活的”,這正是羅素博大的胸襟和高潔的情懷的寫照,也是一個熱愛人類、熱愛生活的思想家的肺腑之言。
四、作業:
1.俄國作家契訶夫說:“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是件多余的裝飾品,那是很難堪的,活著而又沒有目標是可怕的”。對于“我為什么而活”這個問題,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你的看法。可以借鑒本文作者的表達方式來表述。
例文(略)
2.概括說出作者渴望愛情的原因。
解題思路:此題考查對課文內容的把握情況,熟讀第二段內容,抓住關鍵詞“首先、其次、最后”就能概括出來。
參考答案:(1)愛情可以帶來狂喜;(2)愛情可以擺脫孤獨;(3)愛的結合可以使人看到夢想的天堂的縮影。
答案解析:
中間三段對第一段內容進行具體闡述。作者說,追求愛情,有三方面的原因:(1)愛情可以帶來狂喜;(2)愛情可以擺脫孤獨;(3)愛的結合可以使人看到夢想的天堂的縮影。總之,愛情使人生活得更加美好;追求愛情,則是追求人生的境界。在這里,作者把愛情描寫得極其美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作者也以像追求愛情一樣的激情去追求知識。
3.品讀課文,賞析句子:
(1)生命是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總是只暫時地在哪一個個體內住一會兒,便又離開前去了,那些個體消逝了,它卻永遠存在。”
(2)這三種激情,就像颶風一樣,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來吹去,吹到瀕臨絕望的邊緣。
解題思路:要求賞析句子,凡賞析句子都要先看句子有沒有用修辭,如果有修辭,就分析修辭及作用即可。此題就讓學生鞏固這一點。
參考答案:(1)比喻。把“生命”比作“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個體的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卻是永無休止的。
(2)比喻,將“這三種激情”比成“颶風”,生動形象地告訴我們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作者在漫長一生中奮斗不息的強大精神動力。
答案解析:先定修辭,若是比喻擬人,都有生動形象的效果,然后分析寫出了事物什么特點或表現人物什么感情。
語文教學設計8
①“個人生命不像一件襯衣;當你發現它臟了、破了的時候,就可以脫下它來洗滌,把它再補好。那存在過的憂慮,也許你能忘卻,但卻不能取消它遺留下的印跡。”
對比。“生命”和“襯衫”相對比,突出表現了生命是一段不可逆轉的過程。表達了無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②“它是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總是只暫時地在哪一個個體內住一會兒,便又離開前去了,那些個體消逝了,它卻永遠存在。”
比喻。把“生命”比作“一個不懂疲倦的旅客”,生動形象地表現出個體的生命雖然是短暫的,人類的生命是永無休止的。
(3)“終于要凋謝的花朵”指綻放過的美好的生命個體,“永存”說的是生命整體,花謝后又會有花開,生命是永不休止的。這句話看似矛盾,卻再次意蘊著生命的永久的哲理。
(4)本文寫于1942年,當時日本鬼子在我國橫行,殺害我國同胞,國民黨_也欺壓老百姓。因此,我們認為日本鬼子,國民黨_等惡勢力就是那些“暴君們”,他們是殺不絕我們的,我們這些勇敢的中國人民會凝結成強大的生命力,同這些殘暴勢力作斗爭,就如同“地面上的小草,它們是那樣卑微,那樣柔弱,每一個嚴寒的冬天過去后,它們依然一根根地從土壤里鉆出來,欣喜地迎著春天的風”,表現了作者革命熱情以及革命必勝的信心。
(5)人活著,就要創造自身的價值,能夠為人類社會作出貢獻,這才是生命真正意義上的永久不朽。從重復的“不斷”一詞可體會作者的這種對生命的期許。
3.同學們還有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商討。
4.本文作者的感情有變化嗎?是怎樣變化的?這是運用了什么寫法?
作者的感情是有變化的。
文章一開始,作者就告訴我們,歲月在一點點地消逝,而人們卻只能任憑它悄悄地溜走。這是無奈的,顯示出作者悲觀、消沉的情緒。第二自然段開頭一句中“卻”字,可見作者的感情發生了變化。“我們沒有時間悲觀”“生命自身神奇”“生命充滿希望,永不休止地繁殖著,蔓延著,隨處宣示它的快樂和威勢”“讓我們贊美生命,贊美毀滅不掉的生命吧”這些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感情是樂觀的、激昂的,而且逐漸增強,以至于高唱生命的贊歌。
這是運用了欲揚先抑的寫法。表面上看作者一開始的感情是悲觀失望的,其實這不是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因為,歲月的流逝,青春的一去不復返,是我們每個個體生命客觀存在。作者主要想告訴我的是:“生命充滿了希望,永不休止的繁殖者,蔓延著,隨處宣誓他的快樂和威勢。”“我們要贊美生命”統觀全文作者的感情是樂觀的、激昂的。
5.明主旨:
本文通過對生命是永久的描述,表達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同時要感謝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熱情回報生命。
6.拓展思考: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學生自己探究,自由發言。
例:①每一個人的生命雖然是卑微、柔弱的,但整個人類的生命卻是無窮無盡的。
②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但它是強大的,永久不朽,不能被任何的艱難困苦所阻擋。
③我們都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生,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7.課堂小結:學習這篇課文,我們要感謝生命,尊重生命。生命是短暫的,易逝的,我們要珍惜時間,為自己的生命精彩而拼搏、為自己能給世界增添姿彩而努力。為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分鐘喝彩,用全部的熱情創造無限的價值。
四、課時作業:
1.運用“欲揚先抑”的手法寫篇短文,可以寫自己生活中受到家長、老師賞識的一件事。
【例文】
刺梨花不平凡(節選)
近了,我不禁啞然--那不是什么玫瑰花,只是刺梨花,只是刺梨花而已。花瓣稀稀的,薄薄的,連色彩都是那么淺淡!
讓我驚奇的是,它被遺棄在溝旁、路邊,飽經風霜卻能昂首挺胸。花朵比不上玫瑰花的清香與嬌艷,不會被人擁入懷中,置于案頭,但它能結出刺梨兒,做藥,做茶,在默默中奉獻自己的所有;它不像玫瑰那樣活得轟轟烈烈,雖然平平淡淡,卻也堂堂正正地生活;從未有過驚天動地,只是在默默中奮進。這樣的人生不也一樣有意義嗎?
我蹲下身去,摘了兩朵刺梨花捧在我的手心里,感覺它并不平凡,同玫瑰花一般美麗。不,它比玫瑰花還美麗。
點評:始見刺梨花,它的`花型、花色都讓作者嫌棄,不是自己要尋找的漂亮的玫瑰。“不禁、只是、只是”等詞流露出作者的失望,這是“抑”。但它的生長環境,它對人類的貢獻讓我驚訝,平凡卑微的生命卻在默默中奉獻一切,我摘兩朵捧在手心,感覺它比玫瑰更漂亮。高度贊揚這不平凡的刺梨花。結尾“揚”。作者就靈活運用了欲揚先抑的手法成文。
2.讀下面文字,完成問題。
生命也不完全是為了抵達。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達某一個季節才算實現價值。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達_______________。因為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總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為了經歷,就像候鳥,不停地qiānxǐ( )就是為了經歷季節和風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動就是為了經歷交匯和起伏。盡管具體的經歷總是顯得那樣瑣碎、那樣平凡、那樣漫長又那樣的不勝其煩,但是恰恰是它們構成了一個個真實的jīngcǎi( )的人生。這才是生命最彌足珍貴的狀態。
(1)根據拼音寫出文段括號處應填入詞語。
qiānxǐ() jīngcǎi()
(2)聯系上下文,仿照畫線的句子在橫線處補充恰當的語句。
就像______,并不是非要到達_______________。
(3)使用下面詞語另寫一段連貫的話,至少用上其中兩個。
抵達起伏瑣碎不勝其煩彌足珍貴
2.參考答案:
(1)解題思路:注意聲母,聲調和前后鼻韻。
參考答案:遷徙精彩
答案解析:“遷徙”和容易寫成“遷徒”,牢記這兩個形似字。精彩的“彩”容易寫成“采”。這也需要牢記。
(2)解題思路:此題考仿寫,要先看清例句。先仿形:分析變與不變得內容,本題以填空形式出現,難度減小。再仿神:變化的內容是像花草一樣的自然景象,寫出一句合乎邏輯的話即可。
參考答案:(就像)溪水,(并不是非要到達)哪個地方才算完成使命。
答案解析:變化的主體不能再談花或草,后句符合那種事物的特點就行。
(3)解題思路:這是考組詞造句的能力,近幾年中考也有出現。解答時先選好詞,再連成一段通順的話。
參考答案:長大了,才知道瑣碎的童年趣事彌足珍貴,才知道當年父母不勝其煩的嘮叨價值連城,才知道經歷挫折才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答案解析:結合自己的生活體會,選至少用上兩個詞,保守一點選兩個、三個就可以,一定要注意寫出來的一句話沒有語病。
3.讀冰心的《談生命》。
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偏旁白(白字旁)。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優美的語言,展開想像。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能按筆順規則書寫4個生字。
教學方法
觀察法、導讀法、啟發式教學法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教師板書日字。小朋友,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么?板書課題。誰會讀?你們喜歡它嗎?為什么?
二、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畫出生字,把難讀的多讀幾遍,向同桌提個醒。
3、同桌考讀。
4、教師用卡片采用不同形式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你能為平雞美找幾個好朋友嗎?
漢字是在課文里帶了一串它的好朋友和大家見面,你能讀好它們嗎?
出示:太陽是從水里跳出來的;
太陽是從草里冒出來的;
太陽是被雄雞叫出來的;
太陽是被鳥聲鬧出來的。
5、出示方格里的生字。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哪個字?
相機出示課后第二題讓學生比較。同時老師示范寫鳥、的。學生書空。
三、指導朗讀,感悟課文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讀、和好朋友一塊兒讀、和同桌比賽讀
2、這課出現了一個新的標點符號,找出來。認識;。現在數一數,這課共有幾句話?
3、請大家出主意,我們可以怎樣來讀好這篇課文?
4、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太陽可以從哪些地方升起來?(感受太陽升起帶來的'快樂。)
指導讀好課文1~4分句。小朋友讀了這幾句話,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嗎?課件幫助學生理解跳、冒、鬧。
5、太陽還能從哪些地方升起來?學著兒歌的樣子講一講。
6、出示最后一句,學生練讀。(學到這兒,你想對太陽說點什么?)
7、看誰最先能把兒歌背下來。
四、老師指導,學寫生字
1、出示四個要求寫的生字認讀。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它們在四線格的位置,你覺得寫這四個字應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教師范寫。
3、學生練習寫,師巡視指導。
教學后記
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對話,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發揮想象,初步理解寓意。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對話。
教學難點:揭示寓意,理解成語“坐井觀天”的意思。
教法與學法:1、師:質疑引導。
2、生:合作探究、讀議結合法、體驗法。
教具準備:小鳥、青蛙圖、詞卡,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兩只可愛的小動物?小青蛙和小鳥(出示圖片),它們想和大家做朋友,你們愿意嗎?
2、可是,小青蛙和小鳥為了一件事爭吵起來,誰也不讓準,我們來看看是為了什么事,請同學們幫著解決一下好嗎?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文,不認識了字可以問同桌或老師。
2、邊讀邊標出自然段。
3、認讀字詞:
(1)沿信際沿著相信邊際
(2)讀一讀:井沿回答口渴喝水別說
弄錯無邊無際坐井觀天
4、指導書寫“信、沿、際”3字。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同學們,課文中講青蛙住在什么地方?
2、那么,小鳥從哪兒來的呢?(出示有關圖片)
3、師小結:現在同學們知道了,這只小青蛙的家住在井里,小鳥呢?從天上飛來了,飛累了,落在井沿上,那么它們為什么事爭論起來了呢?
4、小鳥的觀點呢?它眼中的天又是怎樣的?(聯系生活實際和上下文理解“無邊無際”的意思并練習說話)
5、你認為青蛙和小鳥誰說的對?(四人小組討論)
6、哪組愿意把你們的討論結果說給大家聽?
7、小結:大家都認為青蛙錯了,那你知道青蛙為什么錯了嗎?它眼中的天為什么只有井口那么大呢?請同學們做個實驗,把你的`書卷起來,往天上看,你看到了多大一片天?
8、我們這節課學習的課文題目是什么?現在你明白“觀”是什么意思嗎?是誰坐在井里看天呢?同學們可千萬不要學井里的小青蛙呀,老師希望你們看更多的書,了解更多的知識,千萬不要當“井底之蛙”啊!
四、指導朗讀
1、課文中小鳥和青蛙總共對話幾次?
2、你認為小鳥是什么語氣?青蛙呢?(小組討論并練習對話)
3、分角色朗讀對話,學生自評。
五、拓展延伸,提示寓意
1、請續編第四次對話。青蛙如果跳出井口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2、學了這篇課文,你受到什么啟發?(看問題、認識事物要向小鳥那樣站得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樣犯了錯誤還自以為是。)
語文教學設計11
一、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至背誦
2.掌握重點詞語:結廬心遠悠然日夕真意
3、了解詩的內容
4、品析欣賞重點語句
5、結合作者介紹、理解詩的主題作者思想。
6、引導學生樹立的人生觀
二、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2、作者簡介:
陶淵明以歌詠田園生活為主,后世稱他為田園詩人。《歸園田居》就是一首表現詩人的閑適生活田園詩,其實他29歲就踏上仕途,但四十一歲那年的秋天,被封為彭澤縣令的他,因深惡痛絕官場的黑暗,又不愿與其同流合污,更是無能為力,才當了80多天的縣太爺的他選擇了逃避,毅然辭官歸隱。雖然當時有點憤而不平,但是當來到那片貧瘠卻誠實的田園時,住進被鳥語花香包裹的小屋時,看見籬笆旁的'數朵菊花時,他的心懷慢慢曠達了,于是一篇篇膾炙人口的詩從他筆下流淌了出來,下面我們一起學習他的另一首詩《飲酒》。
(二)朗讀、背誦
1、讀----節奏、重音、情感。
2、劃節奏,再讀。
3、圈重點。再讀。
4、齊讀,讀出感情。
討論思考
1、解釋:結廬心遠悠然日夕真意
2、疏通詩意。
3、找出詩中你最喜歡的詩句并說出理由
4、通過這些詩句表現作者什么思想?
5、陶淵明是一個怎樣的人?
語文教學設計12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知道什么是“花臉”。
二、資料交流:了解作者馮驥才。
三、范讀課文,相機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四、學生自由談讀文后的體會(“我的視角”。)
五、作業:
1、默讀課文,勾畫描寫生動形象的段落或片段,有感情地朗讀,將體會批注于
書上。
2、抄詞。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二、交流描寫精彩的部分,相機指導朗讀。
三、看丁丁的視角,找出描寫花臉的句子,朗讀,討論:這樣的描寫有必要嗎
四、提問:我悟到的'“祖傳的經驗”是什么?生活中,你悟出過什么經驗?
五、作業:
1、作文:將生活中的經驗寫下來。(注意事情發展過程中的細節描寫)
2、朗讀課文,完成自主作業反面。
3、預習。
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以物喻人的寫法。
3、培養學生通過咀嚼詩歌語言鑒賞詩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摯愛親情,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反復誦讀,品味詩歌的語言,領會詩歌美好的母子深情。
教學難點:
把握詩歌情感基調,通過誦讀揣摩逐步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首三分鐘說話訓練
一、導入
二、研讀《金色花》
1、介紹作者、金色花
?泰戈爾[1861-1941]是印度的詩人、小說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一生創作了五十多部詩集,十二部中、長篇小說,一百多篇短篇小說,二十多個劇本,一千五百多幅畫,以及大量的歌曲和文學、哲學、政治方面的論著.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爾的《吉檀迦利》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金色花:印度圣樹,木蘭花屬植物,金黃色花。
2、初讀感知
1)、一首詩就像一幅畫,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圖畫呢?
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我”想像自己變成一朵金色花,與媽媽嬉戲的畫面。
2)、我從詩中讀到了一個____的孩子。
我從詩中讀到了一個_______的媽媽。
3、品讀詩歌
仔細品讀課文再結合語句與小組同學談一談。
文中的母子情是怎樣表現出來的?
4、寫法研討
這首詩詩人想像“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來表達純真的母子之愛,借助一種具體的形象來抒發感情是本文一個巧妙的手法。即是托物寄情的寫法
5、小結
三、共同學習《荷葉母親》
1、導入
2、作者介紹、文體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人,我國現代散文家、詩人、兒童文學家,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她的詩以抒寫純真的童心和圣潔的母愛為主,影響很大。
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的特點的一種文體,一般篇幅短小,具有詩的意境和散文的表現力。
3、檢測字詞
4、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后的直接感受是什么?
5、合作研討
文中寫了幾次看紅蓮,當時的環境、心情、紅蓮的樣子?
6、品讀文章
找出詩中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較喜歡的一個語段,分析體會其中的情感!
7、拓展練習
發揮你的想象,仿照文中的語言寫一段獻給母親的詩句。
例如:母親啊!您是_________,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結
四、作業
借助一種形象寫一段話或一首詩,表現對父母的愛。
板書設計:
散文詩兩首
金色花
泰戈爾
三次嬉戲----------母子情
荷葉母親
冰心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指導學生把握詩文基調,有表情朗讀詩文,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反復誦讀,感悟詩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讀和鑒賞能力。
2、學習和借鑒詩中借助一種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寫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金色花》)
一、預習課文:
1、學生課前誦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為生字新詞注音釋義。
匿(nì)笑:偷偷地笑。匿:隱藏,不讓人知道。
禱(dǎo):禱告,向神祈求保佑。
并蒂(bìngdì):指兩朵花并排地長在同一個莖上。
花瑞(huāruì):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異而不常見的奇花。
菡萏(hàndàn):荷花。
攲斜(qīxié):傾斜、歪斜。
慈憐(cílián):愛憐。
蔭蔽(yīnbì):(蔭今讀yīn)遮蔽、隱蔽;庇蔭。
2、思考課后“研討與練習”。
二、導入課文:
1、導語設計:
有人說:世界上只有一種最動聽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聲音;世界上只有一個最美麗的身影,那就是母親的身影。母愛是一個人類吟詠不絕的主題。同學們,你們和母親朝夕相處,是否感受到母親那細微的點點滴滴的愛?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散文詩兩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詠母子之情的散文。
2、作家簡介:
泰戈爾,(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位印度詩人、文學家、作家、藝術家、社會活動家、哲學家和印度民族主義者,生于加爾各答市一個有深厚文化教養的家庭,屬于婆羅門種姓。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說有《沉船》、《戈拉》、《家庭與世界》、《兩姐妹》等。1913年憑借宗教抒情詩《吉檀迦利》獲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里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尚、最純潔的愛。
他與黎巴嫩詩人紀?哈?紀伯倫齊名,并稱為“站在東西方文化橋梁的兩位巨人”。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播放音樂配音),學生仿讀。(教師的朗讀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讀中把學生帶入詩歌的意境。)
2、學生自由朗讀,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個調皮的孩子的口吻來讀。
教師指導朗讀:注意重音、語速、節奏、感情(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舒緩、溫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讀處理方法不同。如果學生讀不好,可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媽媽不見了孩子,多么著急,一旦見了,又驚又喜,自然嗔怪孩子。這句應讀出媽媽驚喜的語氣。
“我不告訴你,媽媽。”孩子撒起嬌來了,為自己能給媽媽做些好事而高興,還要對媽媽保密,讓她莫名其妙。這句應讀出孩子撒嬌、調皮的語氣。
3、思考:
(1)這首詩寫了什么事?表現了什么?
(這首散文詩,讓我們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愛。在這首表現母子情深的散文詩中,作者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變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時間里與媽媽三次嬉戲。)
(2)為什么“我”那么快樂,那么天真,那么活潑,那么可愛?“我”是怎樣回報母愛的呢?(因為孩子沐浴著母愛)(想到變成一朵金色花。)
四、賞讀課文,品味探究:
1、作者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三次嬉戲具體指什么?
(三個場景:媽媽禱告時,孩子變成的花散發香氣;讀書,投影書頁;拿燈去牛棚,恢復原形。)
3、孩子為什么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4、為什么媽媽見了面,說“你這壞孩子”?
學生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參與交流。
五、體驗反思:
1、母愛就在我們身邊,它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時時刻刻地滋潤著我們。學習這首詩,你從中感悟到什么?請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
(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談感受,教師給予評價和鼓勵。)
2、詩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母子情深的故事,現在請同學們再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課堂小結: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蘊豐富。寫的是一個假想,“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發想象——一個神奇的兒童與他母親“捉迷藏”,以兒童特有的方式表現對母親的感情,構成一幅兒童嬉戲的畫面,表現了家庭之愛和人類天性的美好與圣潔。我們要在體味詩歌感情基調上,控制好語速、節奏和重音,提高朗讀質量。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詩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詩的能力,還要注意體會聯想和想象在詩歌中的作用。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進行朗誦比賽。
2、抄寫課文詞語。
3、選作基礎訓練作業。
第二課時(《荷葉母親》)
一、復習檢查:
背誦課文。
二、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代詩人孟郊的這首詩,道盡了天下兒女回報母恩的真切心聲,可以說是古人對母愛贊美的千古絕唱了。從古至今,歌詠母愛的作品實在太多,因為我們都生活在母親用“愛”作支架撐起的翅膀下。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荷葉母親》,是又一曲兒女發自肺腑的心聲。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聆聽作家冰心對母親的`深情傾訴吧……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歲,籍貫福建福州長樂橫嶺村人,原名為謝婉瑩,筆名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壺”為意,被稱為“世紀老人”。現代詩人、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曾任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名譽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名譽主席、顧問,中國翻譯工作者協會名譽理事等職。她崇尚“愛的哲學”,母愛、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愛小孩,把小孩看作“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母愛與童真的歌頌。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詩集),《超人》(小說、散文集),《寄小讀者》(散文集)等。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配樂范讀,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自由朗讀或仿讀,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進入詩的意境,要讀得深情、低沉。教師引導學生劃分節奏、重音等。)
3、思考:這首詩向我們展現了怎樣的一幅圖畫呢?這幅圖畫中包含了哪些內容?由此你聯想到了什么?
(風雨中荷葉為紅蓮遮擋風雨的圖畫——荷葉護蓮圖;圖畫中包含了蓮花、荷葉;聯想到了為我們遮風擋雨的母親,聯想到了母愛。因此,要讀出感情,語速要稍慢,讀出溫馨和深情。)
四、賞讀課文,品味探究:
1、課文圍繞“紅蓮”作者描寫了哪幾個情景?體會一下彌漫在這首詩中的情緒的變化。
(三看紅蓮:雷雨到來之前的紅蓮——雨打紅蓮——荷葉覆蓋的紅蓮;三種情緒:煩悶——不適意——不寧的心緒散盡;用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對母愛的贊美之情:荷葉因有保護紅蓮這一偉大的舉動,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葉一樣的母親。這樣文章由景生出對母親的贊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
2、紅蓮是作者描寫的重點,作者又為什么要寫九年前與祖父在一起賞蓮的情景呢?請說說自己讀后的理解。
(把花與人緊密聯系在一起,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筆。)
3、“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心中的雨點”指什么?體會這句思想感情。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只有母親是保護自己度過人生路上坎坷與磨難的人。母愛是偉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時候得到安慰,在孤獨中的到歡樂,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時得到幸福。)
五、體驗反思:
在大自然的風雨中,那一朵白蓮早早凋謝了,而這一朵紅蓮因有了荷葉的蔭蔽必將開得愈加燦爛。同學們,聯系你們的生活實踐,說說這場暴風雨讓你們聯想到了什么?
(人生的風雨——挫折、困難;紅蓮——因為有母親的時刻關懷和安慰。)
六、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所描給的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場景,十分溫馨感人,既充滿了濃濃的愛意,又讓人順理成章的聯想到母親的呵護及關愛,從而使荷葉母親的形象美好又偉大。的確,母愛是純潔的,總在你遇到風雨時悄然而至,給你慰藉和力童;母愛是無私的,她將永遠保護著你,伴你一生。作者通過對荷花的細膩觀察,得出人生感悟,這正是我們學習寫作的藍本。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請以具體的形象作喻,來完成下列句子。
母親,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母親,如果我是_____,你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仿課文寫法(借助具體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寫一篇隨筆。
4、課外閱讀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解冰心對母愛、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頌,同時也體會寄情于物寫法的妙處。
板書設計:
《金色花》
泰戈爾
在媽媽身邊幸福、快樂
孩子的純潔、可愛
母愛的光輝
對母親的愛
溫馨、快樂
媽媽禱告時孩子變成的花散發香氣
讀書投影書頁
拿燈去牛棚恢復原形
《荷葉母親》
冰心
借景抒情
景情
情景交融
雷雨到來之前的紅蓮煩悶
雨打紅蓮不適意
荷葉遮蔽紅蓮不寧的心緒散盡
聯想
母親無私愛護子女
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寫本課10個生字,會讀文中1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華羅庚對數學的嚴謹與執著。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華羅庚對數學的嚴謹與執著。
教具準備:
課件
板書設計:
華羅庚的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請同學們根據查閱的資料介紹一下華羅庚是什么人?
2、過渡
師:華羅庚在數學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他的童年。
二、學文
(一)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讀課文,老師提示要注意認讀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2、同桌互讀。
3、指名接段讀文。
4、學生評價剛才那幾個同學讀書的情況。
(1)評價優點
(2)提點意見
5、出示生字,會讀的字多讀讀,不會讀的字到課文中找一找念什么,并想想怎樣記住它。
6、選擇一個自己認為難記的字,說說怎樣記住它,并用這個字組詞或說一個句子。
7、開火車識字。
8、小組長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并在評價冊上給以評價。
(三)專題研討:華羅庚是怎樣的小朋友,闡述觀點,并在書中找到理由。
(1)自由讀書準備
(2)說出自己的觀點并說明理由
其他學生可以對他的觀點補充或反駁,教師加以指點,如:華羅庚愛學數學,從課文中那里看出來的?……
(3)相機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課文。
發揮學生的自主性,給學生自讀自學的`空間
注意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出示華羅庚爺爺的照片,講一講華羅庚爺爺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出示華羅庚爺爺的照片,講一講華羅庚爺爺的故事。
全班交流聽完故事后的感受。
二、寫字
1、開會車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2、在具體環境中認讀:出示帶有生字的句子。
3、出示要寫的生字
以各種形式和生字“打招呼”
4、讓學生挑出最難寫的字進行指導。
(1)老師范寫
(2)學生描紅
(3)討論怎么記住這個字?
5、讓學生找其他生字之間的聯系和規律,如左右結構的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位置等
6、學生練寫其他的生字。
7、用這些字組詞。
三、學后總結
老師讓學生總結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四、課后延展
1、課后閱讀名人故事。
2、將閱讀后的感想寫在小本本上。
全班交流
學生描紅
采用在語言環境中認讀和以各種方式和生字“打招呼”兩種形式進行生字認讀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齡特點
重點指導與學生找規律寫字相結合。促進寫字能力的提高。
語文教學設計15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下列詞語,要求讀準字音,理解字義,熟記字形。
拘謹頎長孔武有力綬帶怯生生著陸熹微寥寥可數嗚咽閂門悉意
2.第三人稱敘述和第一人稱敘述的比較。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把握重點,準確復述課文內容的能力。
2.學習寥寥數筆勾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三)德育訓練點
樹立學生的和平信仰,培養學生愛正義、愛國的思想感情。
(四)美育滲透點
美國青年的智慧美和法國婦女渴望和平的理想美及其表現出來的行為美。
二、學法引導
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描寫分析人物形象,再通過比較,法國婦女前后兩次答話的同異,法國婦女和美國傘兵的同異加深理解,最后用改述法(改變敘述人稱復述)比較體會作者的構思匠心。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1.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2.適當引導,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把握“勇氣”、“福氣”的含義。
四、課時按排
1課時
五、教具學具準備
1.投影片:①生字詞;②隨堂練習。
2.如有可能,則準備二戰中盟軍在諾曼底登陸的電視或電影片段。
六、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反復閱讀課文,抓主要文段、語句,討論分析文章的思想內涵。
七、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過《淮海戰役》這部電影嗎?在我的記憶里,一幅支援前線的畫面尤為深刻。男女老少,眾多的百姓推著獨輪車,冒著硝煙炮火、泥濘暴雨,將家中的所有、自己親手所做的積極送到前線。
陳毅元帥曾深情地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看著這樣一幅畫面,品著元帥的這句話,我們能說什么呢?
人民是偉大的。他們熱愛和平,向往和平!為了和平,為了正義,他們甘愿付出一切。
今天,我們將學習的課文《勇氣》,便是展示人民的偉大的一篇作品,請大家仔細讀,細細品味。
(二)明確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領會文章的'思想內涵。
3.第三人稱敘述與第一人稱敘述的比較。
(三)教學過程
1.初讀課文。
(1)給加粗字注音
拘謹()綬帶()怯生生()著陸()閂()嗚咽()
拘謹——(言語、行動)過于謹慎、拘束
頎長——身材高
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量
熹微——日光微明
寥寥可數——非常少
悉意——全心全意
(2)把握文章段落結構
文章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開頭第1自然段,總起全文。
第二部分,“在大規模進攻開始的前一天”至“她毫不猶豫地給了他第二次機會。”講述關于勇氣的故事。
第三部分,“我被這真實的故事里的兩位主角迷住了”至文章結束。是“我”的感受。
2.再讀課文,勾畫重點文段、語句,分析人物形象。
(1)明確文中的重點人物
美國傘兵、法國女人
(2)勾畫重點文段、語句,分析兩個重要人物。
美國傘兵
“他胸前閃耀著的勛章綬帶,比我記憶中任何將級官銜以下的人都要多。”
“他意識到,必須馬上找個地方隱蔽起來。”
“他看見不遠處有一棟小小的紅色屋頂的農舍。他不知道住在里面的人是親盟國的呢,還是親德國的,但是總得碰碰運氣啊。他朝那房子奔去,一邊溫習著寥寥可數的幾句法語,……”
“‘我是一個美國兵。’傘兵說,‘你們愿意把我藏起來嗎?”’“那傘兵蜷身擠出窗口,向樹林奔去。”
“對,還有最后的一次機會。傘兵振作起來押了這一注。”
“‘你愿意把我藏起來嗎?’他問。”
這是一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的戰士,是法國夫婦給了他寶貴的生命,也是他們給了他更多的勇氣。于是,他勇敢拼搏,屢建功勛。
法國女人
“聽到敲門聲,一個年約三十歲的法國女人——她長得并不漂亮,不是笑容滿面,但是她的眼光是善良而鎮定的——開了門。她是剛從做早飯的灶間出來的。”
“‘哦,當然啦。’法國女人說,把他帶進屋里。”
“妻子嗚咽,……”
“那位法國女人很快打開了門。她滿臉蒼白,淚眼模糊。他們面對面的,站了也許一秒來鐘。她沒有向她丈夫的尸體看上一眼,一直看也不敢看他一下。她筆直地注視著這個美國青年的眼睛,他的到來使她變成了寡婦,孩子們變成了孤兒。”
“哦,當然啦。快!”
“她毫不遲疑地把他送回壁爐邊的碗櫥里。”
這是一個愛丈夫、愛孩子、愛家庭的勤勞女人,然而,她懂得“愛國、愛正義、愛和平”才是更大的愛。她為和平、為正義甘愿獻出一切,她是一位偉大的女性。
因而,她贏得了眾多人的敬仰。“她是一個幸福的女人。”
3.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1)反復朗讀,勾畫重點語句
“青年傘兵有的是拼命的勇氣。”“在牢籠里,他看到了而且抓住了惟一的出路。他是勇敢機靈的孩子。但是,那位法國婦女的勇氣呢,是經常同你在一起,永遠不會讓你丟臉的。她是一個有福氣的女人。”
“她懂得她信仰的是什么。”
(2)領會文章的主旨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文章的主旨是贊頌為和平、為正義而努力的人們的勇氣、信仰。
4.學生活動。
試改用美國傘兵的口吻把這個故事復述一遍,然后比較一下敘事角度和表達效果有些什么變化。
用美國傘兵的口吻講述故事,是第一人稱表述,特點是便于直抒胸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課文主要是第三人稱表述,特點是不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從更多的方面自由地敘述,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旨。
(四)總結、擴展
和平是一種信仰,為了捍衛它,許多人不惜獻出無價的青春和寶貴的生命,珍惜和平、熱愛和平、保衛和平,應是人類的共同職責。
請同學們結合時事,各抒己見,暢談對“和平”的理解、認識。
(五)布置作業
反復閱讀課文,體會文中蘊含的思想。
【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北師版語文教學設計(《語文教學設計》)07-22
《語文園地》教學設計07-05
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8-15
語文開學教學設計08-16
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8-22
語文《藏戲》教學設計09-13
語文《爬山》教學設計09-27
語文復習教學設計09-04
語文賞析教學設計08-30
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