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長城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長城教學設計1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片,導入新課
1、出示運河和長城的圖片
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簡介運河和長城的有關知識。(長城:在春秋戰國時各國為了相互防御,在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為了防御北方匈奴,將秦、趙、燕三國的北方長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俗稱“萬里長城”。明代18次修筑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總長約6700千米,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工程之一。)
2、板書課題 2、長城和運河
二、指導初讀課文
1、 學生自由練習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錄音示范讀課文,學生注意感受范讀的語調、語感。
2、學生反復練習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什么內容?將課文讀清楚、讀明白、讀流利。
3、對不理解的詞句做上記號。
檢查自讀
(1)指名分兩部分讀。及時正音。對生字可從字的音、形、義等方面去識記,讓學生口頭組詞,體會字詞意思。
駕(駕駛)(駕御)(駕車) 折(折紙)(曲折)(打折)
嘉(嘉獎)(嘉賓)(嘉峪關) 譜(譜寫)(歌譜)
(2)學生自由練習讀課文。
(3)分角色指名讀課文。多種形式指名讀課文,直至讀通順、讀流利,讀明白。
指導讀好有關句子
我/ 駕駛著飛機/ 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奇異的景象/ 出現在/ 我的眼前:像/ 巨龍穿行在大地,連綿起伏,曲折蜿蜒。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萬里長城/ 譜寫了/ 不朽的詩篇。是誰/ 創造了/ 這/ 人間奇跡?是/ 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三、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
嘉:區別于“喜”,將下面的“口”改為“加”第九畫橫要長。
朽:左右結構,右邊是橫下豎折折鉤,橫和木旁的橫平齊。
蜿:區別于“碗”,第十三畫是橫折鉤。左窄右寬。
邊指導邊示范。
學生在練習冊上描紅練寫。強調握筆姿勢和坐姿。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駕駛 曲折蜿蜒 嘉峪關 譜寫 不朽 創造
2、男女分角色讀課文的第一、二部分。要求比較一、二部分有什么共同之處。 交流,介紹這種方法在詩歌中叫做“反復”
精讀課文
過渡引入:作者是從什么地方看到這人間奇跡的呢?
學生起齊讀相關部分。你從哪兒看出?(航行在祖國的藍天)“一個”引讀——(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這景象很奇異,這一句該怎樣讀?指導讀好這一句。
作者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呢?
學生自由讀課文,找出有關句子。
交流。出示有關長城的圖片。
遠遠望去,長城像什么在大地上?指導說話(長城像巨龍一樣盤旋在大地上。……連綿起伏,曲折蜿蜒。 相機板書:巨龍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引說: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它是—— 指導說話。指導讀好這兩句話。試背。
啟發思考:讀了這兩句話,大家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理解“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過渡:萬里長城是這樣的雄偉、壯麗,作者還看到了什么奇異的景象?
運河的`奇異表現在哪兒?
引讀:運河像…… 及時板書:綢帶
與長城相比,你覺得運河怎么樣?(風景秀美)你從那些詞可以看出?
及時板書: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引讀:京杭大運河北起——,南到——,幾千年來,它譜寫了……
介紹: “京杭大運河”是運河的全稱。再讀這兩句,試背,思考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作者把“萬里長城”和“京杭大運河”稱作是“人間奇跡”,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嗎?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可見中華民族的祖先——?師生對答末兩句。
指導朗讀全文。先欣賞配樂朗誦,再讓學生練習朗讀。
練習背誦
結合板書,回顧課文內容,嘗試背誦。
課堂練習
p11第四題 指導說話。
附板書:
2長城和運河
長城 巨龍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東(山海關) 西(嘉峪關)
運河 綢帶 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 北(北京) 南(杭州)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與背誦課文。
2、學會11個生字及相關詞語。
3、觀察課文中萬里長城的圖片寫一段話。
4、了解長城、京航大運河的簡單知識,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點難點】指導學生讀文,感悟;學習相關生字詞。
【教學準備】有關運河和長城的資料、圖片。
【教學時數】2課時
長城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激發學生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生字詞,激發愛祖國、愛人民的情感。
教學準備: 掛圖,多媒體。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人激趣。
1.師:我們的祖國像一條巨龍,似一條綢帶,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2.師:你們了解長城和運河嗎?
3.師出示課件,認識長城和運河,指明說看到了什么。
二、初讀指導。
1.自學課文。
(1)自由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字詞,會寫田字格中的生字。
(2)運用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不朽 創造奇跡 天堂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1)出示詞語。
駕駛 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 譜寫不朽 創造奇跡 天堂杭州 嘉峪關
(2)指名讀,注意糾正字音。
(3)指名聯系句子解釋詞語。
連綿起伏:這里指長城像巨龍一樣連接不斷,一起一伏。
曲折蜿蜒:這里比喻長城像巨龍一樣彎彎曲曲地爬行,生動地說明了長城彎彎曲曲、漫長延伸的樣子。
譜寫:本文引申為編寫贊美的詩歌。
不朽:永不磨滅,本文指詩歌傳誦千古。
創造:本文指從無到有,艱苦而努力地建成。
奇跡:奇異的景象。
天堂:這里指美麗的杭州。
三、理清脈絡。
1.默讀課文,看看詩歌的兩部分都圍繞“奇跡”講了哪三個方面的內容?
2.學生自學后討論。
四、讀課文第一部分。
1.導讀,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穿行”能否改成“爬行”?(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6.“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
(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驚喜地)
(5~6行)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生評議。
11.指名讀,生評議。
12.齊讀。
五、讀第二部分。
1.導讀,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
(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什么比成什么?它們之間存在的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中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4.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
5.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6.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7.同桌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8.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9.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六、討論探究。
1.師:作者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你能說說“人間奇跡”是什么意思嗎?
2.為什么會把長城和運河稱作“人間奇跡”呢?
3.生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
4.指名匯報交流。
5.引讀: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6.生齊讀這兩句話。
七、全班配樂朗讀全文,會背者可背誦。
八、總結質疑。
1.師:學了這首詩歌你都明白了什么?還想知道些什么?
2.指名匯報并質疑。
3.師小結。
九、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背誦全詩。
2.學習寫介紹長城運河的短文。
板書設計:
長城和運河
奇跡 長城——連綿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龍)
運河——銀光閃閃 伸向天邊(像綢帶)
長城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這首詩寫作者駕駛飛機航行在祖國的藍天所看到的景象。詩歌有兩節,第一節寫的是看到萬里長城,像巨龍蜿蜒在群山之中,從山海關到嘉峪關;第二節寫的是京杭大運河,從北京到杭州,開通了運河,方便了水上航運,這些都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杰作,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地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長城和運河兩項宏偉工程是我國古代勞動農民的偉大創造,增加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能理解“連綿起伏、曲折蜿蜒、銀光閃閃”等詞語。能了解萬里長城和運河的起點和終點,知道他們都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通過課外更多的中國著名建筑的介紹,進一步樹立學生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歌曲磁帶.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解詩歌內容,能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一道城墻建造了20xx多年,是人類歷史上建造時間最久的建筑;有一條河開鑿了1779年,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久的人工河流。沐千年風雨,歷世事滄桑,它們的名字將永遠地刻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上。有誰知道這道城墻的名字?
(出示萬里長城的圖片):讓我們大聲地說出這道城墻的名字!萬里長城!有誰知道這條河流的名字?
(出示京杭大運河的圖片)讓我們驕傲地呼喊這條河流的名字!京杭大運河
(出示填空:萬里長城 _________ 。京杭大運河_________。)那么這位小朋友看到的長城和運河究竟是怎樣的一番壯麗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各自輕聲讀課文,畫出不理解,不認識的字詞,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 奇跡
(1)指名讀。
(2)說說字音、字形上需要注意的地方。
峪:讀“yù”。
嘉:上半部是“士”。
創:左半部為“倉”。
不朽:指詩歌千古傳誦。
譜寫:編寫歌譜。
(3)齊讀出示的生字詞。
3.再讀課文,讀通順。
4.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奇跡”講了哪些內容?
三、精讀課文第一部分。
1.作者為何要通過自己的"駕駛著飛機航行"引起奇景呢?
2.講讀。
3.比較:
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在我的眼前。
我看見了一個奇異的景象。
4. "穿行"能否改成"爬行"? (運用動畫)景象的奇異表現在哪些地方?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5.你覺得長城怎樣? "東起山海關,西起嘉峪關,萬里長城譜寫了不朽的詩篇." "不朽"有哪兩方面的意思?
明明是人有感而發譜寫了一篇又一篇詩歌,這里為何要說是萬里長城譜寫的? 這是一種什么修辭手法? 這樣寫有什么好?
6. "創造"分別跟前面的哪一個短語,跟后面的哪一個詞相照應?
7. "祖先"該怎么理解?比較:
是誰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
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這人間奇跡。
8.最后兩行在第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 (突出中心)
9.指導朗讀:(1-4行)寫"奇跡"的出現和特點的句子怎么讀? (驚喜地)
(5,6行)寫對"奇跡"抒情的句子怎樣讀? (贊美地)
(7,8行)寫"奇跡"的創造者的句子又該怎樣讀? (敬佩并自豪地)
10.將第一部分三方面內容分組讀。 生評議。
11. 指名讀, 生評議。齊讀。
四、作業設計
1、用鋼筆描紅。
2、完成習字冊。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習課文第二部分。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聽寫詞語。
駕駛 譜寫 不朽 創造 綢帶
曲折蜿蜒 嘉峪關 奇跡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一部分。
二、學習第二部分。
1.指名讀第二部分。
聽錄音并跟著默讀第二部分,然后畫出作者感嘆的句子。(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
2.講讀
(1) 觀察書中插圖,填空并回答問題。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這句話是把“運河”比作“綢帶”,說明它們之間存在相似之處,你能說說嗎? (相似之處在于:扁,柔,有光澤等)
(2)比較:
像綢帶飄落在大地。
像綢帶飄落到大地。
像綢帶飄向大地。
(3) 你從"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句話讀懂了什么?
前半句"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在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過渡)
"動人"一詞可否換成"不朽"?
3.指導朗讀。
這部分結構完全同于第一部分,同學們自己先讀一讀,聯系奇跡的歷史和特點,想一想:朗讀時的語氣是否也和朗讀第一部分的語氣一致?同學們不妨自己試著讀一讀。
指名說說兩大部分讀法的區別。
同座可分兩大部分互讀,互相糾正讀得不妥的地方。
指名讀,其他同學閉眼體會,聽后糾正。
師讀兩部分相同的前兩句,男生讀兩部分關于描寫特點的兩句,女生讀兩部分關于抒情的兩句,齊讀歌頌古代勞動人民的兩句。
三、總結課文。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我們祖國的美僅僅在于這兩大奇跡嗎?
2.總結:今天,我們乘飛機俯瞰了祖國的兩大奇跡。其實,祖國的奇跡還有很多很多,例如……。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去創造新的奇跡。
長城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掌握本課生字、生詞,了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
2、智能目標:
⑴ 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⑵ 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3、情感目標:
通過讀文討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難點重點】
1、指導看圖: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根據事物的特點選取不同觀察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2、圖文對照:
理解課文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人,觀察插圖,了解圖意
1、介紹長城:
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476)時期,那時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為防御北方匈奴貴族的入侵,將各個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以后各個朝代,都對長城進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說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兵器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軍事建筑。
2、觀察彩圖:
(打出幻燈片)
⑴ 這兩幅圖的觀察點有什麼不同?
(上面一幅是遠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 長城修筑在什麼地方?
(崇山峻嶺之間)
⑶ 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
(長和高大)
⑷ 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遠,近兩個觀察點?
(不從遠處觀察,就看不出它的“長”這個雄偉的全貌;不從近處觀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堅固的構造特點。只有從不同的觀察點介紹長城,才能更顯出其氣魄雄偉的特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
說說剛才兩幅彩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
(第一幅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與第二自然段。)
2、生討論:
課文三、四自然段為何沒有圖片與之對應?
(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
后兩節分別寫了什么?
(作者的聯想和長城的地位。)
3、試給課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加一個小標題。
三、圖文對照,讀懂課文
1、第三次看遠景圖:
⑴ 遠看長城是什么樣子?
(像一條長龍)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什么特點?
(長、大、彎)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個比喻把靜態的長城寫活了。)
⑵ 列出數字“一萬三千里”對說明長城的長有何好處?
(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圖:
⑴ 此景是作者在何處(觀察點)看到的?
⑵ 作者分別介紹了構成城墻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⑶ 根據文意和搜集的`資料展開想像:
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嘹望、射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披文入情,學第三自然段:
⑴ 假如你登上了長城,看到高大堅固的城墻綿延起伏,摸著巨大的條石,踩上平整的方磚,領略巧妙的設計,你會想起什么?
討論后歸結到:
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⑵ 默讀第三自然段:
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的艱難有哪些?
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智慧體現在哪里?
(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開鑿搬運巨大條石的方法等。)
4、齊讀第三自然段:
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跡”?
四、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1、第四次看兩幅彩圖,結合下列提示語復述長城遠景、近景:
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條石城磚垛嘹望射城臺。
2、老師總結談話。
五、作業
長城到底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是苦難?是安寧?是驕傲?是屈辱?還是其他什么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搜集資料,以《長城為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為題寫一篇辯論稿,準備參加下一次的語文活動課──辯論會。
長城教學設計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5個生字,理解34個詞語。
2、給文章分段,了解課文大意。
3、初步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4、感受萬里長城的偉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學習生字詞
教學難點:用摘錄法歸納段意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誰見過萬里長城?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長城?
二、學習首尾兩段。
1、出示第一段。說說哪些詞語讀重音?為什么?
2、出示最末一段。
(1)指名讀。
(2)說說你有什么問題?
三、自學課文。
帶著剛才提出的問題自學課文。
1、開火車讀詞語。
正音:鴨綠江、了不起、為了、成為、得用
字形:魄、嘉峪關、御、巍
2、指名朗讀課文。
3、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按課后第2題分段。
首段與尾段有什么作用?
2、第二段寫長城的特點,是從幾個方面來寫的?你能不能從書上找出來?你運用了什么方法?
3、引讀。
4、用摘錄法歸納大意。
五、鞏固練習
1、抄寫詞語。
2、作業1—3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摘錄法概括段落大意。
2、能用“贊嘆”、“巍然屹立”造句。
3、熟讀課文,讀出感情。
4、感受萬里長城的偉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感受萬里長城的偉大,激起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理解萬里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聽寫詞語。
二、學習第一段。
1、比較句子。
(1)長城是我國古代的建筑物。
(2)長城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建筑物。
(3)長城是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建筑物。
通過比較性朗讀,體會意思的不同,說說差異。
2、背誦第一段。
三、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文的'第二小節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看圖或根據自己的經驗說說長城的“氣魄雄偉”。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說明長城的氣魄雄偉的?用“。”圈出來。
[板: 像一條巨龍
氣魄雄偉 長、寬、高
贊嘆 ] (穿插自己的經驗)
2、說說你喜歡哪個句子?為什么?應該怎樣讀?
3、為什么說長城“堅強、剛毅、莊重”呢?
(作者把長城當作了民族之魂)
齊讀最后一句,重點詞讀出重音。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這么長、這么高的長城,不是幾年,幾十年可以完工的,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填表:
歷史時間 離現在多遠 怎樣筑長城 長城當時作用
戰國時期
2、集體校對、訂正。
五、鞏固練習
1、用“贊嘆”、“巍然屹立”造句。
2、作業本4、5題
[板書: 19、萬里長城
像一條巨龍
氣魄雄偉 長、寬、高
贊嘆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能默寫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了解長城“工程浩大,施工艱難”。
3、用“巍然屹立、智慧”造句。
4、體會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教學重點:了解長城“工程浩大,施工艱難”
教學難點:體會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根據板書來說說長城的氣魄雄偉。
2、說說長城的建筑史。
二、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說說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來寫的?
思考:你從哪里看出長城工程浩大、施工艱難的呢?
(找出書上有關句子)
2、匯報:
(1)“如果……可以……”[板書]
地球的周長有多長?(約4萬公里)
4萬公里的墻需要多少石料呢?
聯系長城現在的景觀、長度再說說長城的工程浩大。
(2)施工艱難你從課文哪個地方可以看出呢?
[板:得用多少巧妙的方法
得有多少人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
為什么要用很多種方法?
師補充:用作長城外殼的條石,整齊,但非常重,每塊重達1噸多,它們是怎樣從采石頭場被運到崇山峻嶺之頂的呢?就是在我們擁有巨大馬力起重機的今天,這恐怕還是一個難題。我們的祖先到底用了什么方法呢?這還是一個謎。
相傳明朝修建嘉峪關時,工匠事先計算用磚的數量極為精確,竣工時只剩下一塊磚,現在這塊磚仍然放在嘉峪關的小樓上,是古今建筑史上計算用料精確度的頂峰。
說說你的感受。
(3)“得有多少人為它付出血汗和生命?”作者用什么故事來說明它呢?誰知道“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4)朗讀指導。
三、學習第4自然段
1、齊讀第4自然段。
2、說說段意。
(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作者為什么不用這句話作為結尾呢?
3、匯報。
(“巍然屹立”、“萬里”寫出了長城的氣魄雄偉,第二句強調了長城是中華民族用“血汗”和“智慧”修筑起來的,寫了這兩句使第三句話更顯得“理直氣壯”)
4、感情朗讀。
板書設計:
19、萬里長城
工程浩大 如果……可以……
施工艱難 得用多少巧妙的辦法
得有多少人為之付出血汗和智慧
長城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掌握本課生字、生詞,了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
2、智能目標:
⑴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⑵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3、情感目標:
通過讀文討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難點重點】
1、指導看圖: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學生根據事物的特點選取不同觀察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2、圖文對照:
理解課文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人,觀察插圖,了解圖意
1、介紹長城:
長城始建于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前476)時期,那時各諸侯國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筑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為防御北方匈奴貴族的.入侵,將各個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并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以后各個朝代,都對長城進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說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兵器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軍事建筑。
2、觀察彩圖:
(打出幻燈片)
⑴這兩幅圖的觀察點有什麼不同?
(上面一幅是遠景,下面一幅是近景。)
⑵長城修筑在什麼地方?
(崇山峻嶺之間)
⑶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
(長和高大)
⑷作者為什麼要選擇遠,近兩個觀察點?
(不從遠處觀察,就看不出它的“長”這個雄偉的全貌;不從近處觀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堅固的構造特點。只有從不同的觀察點介紹長城,才能更顯出其氣魄雄偉的特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
說說剛才兩幅彩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
(第一幅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與第二自然段。)
2、生討論:
課文三、四自然段為何沒有圖片與之對應?
(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
后兩節分別寫了什么?
(作者的聯想和長城的地位。)
3、試給課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加一個小標題。
三、圖文對照,讀懂課文
1、第三次看遠景圖:
⑴遠看長城是什么樣子?
(像一條長龍)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什么特點?
(長、大、彎)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個比喻把靜態的長城寫活了。)
⑵列出數字“一萬三千里”對說明長城的長有何好處?
(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圖:
⑴此景是作者在何處(觀察點)看到的?
⑵作者分別介紹了構成城墻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⑶根據文意和搜集的資料展開想像:
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口、嘹望口、射口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披文入情,學第三自然段:
⑴假如你登上了長城,看到高大堅固的城墻綿延起伏,摸著巨大的條石,踩上平整的方磚,領略巧妙的設計,你會想起什么?
討論后歸結到:
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⑵默讀第三自然段:
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的艱難有哪些?
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智慧體現在哪里?
(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開鑿搬運巨大條石的方法等。)
4、齊讀第三自然段:
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跡”?
四、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1、第四次看兩幅彩圖,結合下列提示語復述長城遠景、近景:
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條石城磚垛口嘹望口射口城臺。
2、老師總結談話。
五、作業
長城到底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是苦難?是安寧?是驕傲?是屈辱?還是其他什么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搜集資料,以《長城為中華民族帶來了什么》為題寫一篇辯論稿,準備參加下一次的語文活動課──辯論會。
長城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人們的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映也往往是多元的。”教《長城》這一課,教師、學生都要主動提前搜集資料閱讀,這樣教學就會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整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準備:
1、了解“世界遺產”。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板書:長城
2、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長城是什么樣子的。(出示課本圖片)這就是長城。我們知道,“長”指物體形狀的長度,“城”特指城墻,那么多長的城墻才被稱為“長”城,這長城又是什么樣的“城”呢?今天我們就帶著這兩個問題來學課文《長城》。
二、初讀課文
1、邊讀邊畫課文中的生字詞(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做到不漏讀、不錯讀。
2、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卡片抽讀。
糾正學生容易讀錯的`字“峻、峪、屯”等。
2)根據自己的預習,你弄懂了課文中的哪些生字詞語的意思。(指名反饋)
重點指導“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呼應、肩膀、智慧、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的理解。
三、字面理解課文,師生合作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學會感悟語言、運用語言。以言語學習為宗旨,教師引領學生從感悟語言的表達形式入手,到領悟語言表達的精妙,豐富語言倉庫的儲存。
師范讀課文,學生完成以下問題
1)聽了師的朗讀,長城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學生可以從課文中找詞語,也可以說自己想出來的詞語。
2)課文按什么順序寫長城?
由遠到近,整體到部分(板書:遠——近)
四、再讀課文,圖文結合
1)哪幅圖和哪個自然段分別是作者遠看、近看長城的?
2)指名讀圖文相對應的自然段。
師指導學生讀難以讀通的句子。
五、小結
今天我們初步了解了長城,明天我們再具體了解它的形態、結構及作者的聯想。
六、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預習下一節課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在我們中國有這樣一個古代建筑:她是世界上修建時間最長,規模最大的軍事防御工程;無數勞動人民為了修建她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她歷經了兩千年的風雨至今仍然屹立在祖國的北方;她是中國人民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她是中國最早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代建筑之一;你們知道她的名稱嗎?
對,是長城。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作為一個中國人,你必須認識長城,了解長城。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深入了解長城。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課題。
2、看圖。師:請同學們看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3、課文中的哪一自然段描述了圖上的內容?齊讀第一自然段。
4、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作者的觀察點離長城近還是遠?)(換成長蛇好不好?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板書:遠看一條長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代表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成語中有望子成龍、龍騰虎躍、龍馬精神。蛇就差遠了,虎頭蛇尾、蛇鼠一窩。
5、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
6、看圖識“萬里長城”。(體會列數字的說明方法:具體)步行要花多少時間?(大概67天)
7、指導朗讀。同學們,你們能用那些詞語形容長城?(在朗讀中體現出來)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放開品讀。通過讀,使文本意旨觸摸學生的心靈,讓文本語言激蕩學生的精神,引發情感共鳴,產生感想,走進文本認識長城、體驗長城的氣概。
過渡句:師: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氣勢雄偉。近觀長城,作者又看見了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長城由哪幾部分組成?
1、長城由哪幾部分組成呢?(城墻、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畫示意圖,讓學生標出垛子、瞭望口、射口。在圖片上指出城臺。城墻的外沿是哪邊?即敵人進攻的方向。
2、城墻頂有多寬?(體會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像很寬的馬路。舉例說明五、六匹馬可以并行,相當于教室的寬度。)
3、瞭望口、射口和城臺有什么作用呢?
4、學到這兒,同學們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拓展烽火臺在軍事上的作用)
5、八達嶺上的這段長城,可以用課文中的哪個詞語形容?(板書:高大堅固)
師:高大堅固的長城,成為北方游牧民族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礙,從而保護了華夏文明世代傳承,生生不息。請同學們齊讀第二自然段,再一次體會長城高大堅固的特點。
過渡句:毛主席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不知道我們班有沒有登上長城的英雄好漢?
站在長城上,你想到了什么呢?讓我們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體會作者的聯想。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設計意圖)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關注“導”的過程,更關注學生課堂內外學習的狀態,促進師生在課堂上積極有效、積極互動,把學生一步一步引向深入,讓學生感悟到怎樣才是課內外結合。
1、體會幾個動詞,用詞語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在長城上,()著腳下的方磚,()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站、踏、扶”說明作者身臨其境。可以用“情不自禁、不禁、油然而生”代替“很自然地想起”。
2、體會修長城的艱辛,古代勞動工具的落后,加上地形的險峻,更加突出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一塊條石兩三千斤重,拿班上的學生體重比較,相當于多少位學生的體重。工具的落后,工程的艱辛(拓展想象)修建長城時會發生什么意外呢?
學生根據搜集的材料或課文的句子,匯報自己想到的畫面。
聯系“崇山峻嶺、一萬三千里”理解。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智慧與力量)指導朗讀。
3、具體分析:
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多少、才、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體會修建長城的艱辛,表達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
4、指導朗讀。理解、初讀、指名讀、示范讀、配樂讀。
四、總結:師: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1、什么是奇跡?
2、為什么說長城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3、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4、各國領導人對長城的贊嘆。(展示)
這也是長城毫無爭議地、順利入選《世界遺產名錄》的原因之一。
五、拓展。
(設計意圖)教材只不過是教師和學生的憑借,應該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一些,將教材與生活聯系起來。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是為了把學生引向更開闊的天地。
1、長城的近況,呼吁保護長城。
2、課外收集有關長城的故事、傳說和圖片資料。
長城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長城》是小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七冊第十七課的內容,這篇課文的后兩篇課文分別是《頤和園》、《秦兵馬傭》,這三篇課文共同反映一個主題:中國的“世界遺產”。選編這篇課文,目的在于讓學生了解長城,感受其宏偉氣魄與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民族自豪感,培養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這篇課文的知識目標:識記生字詞不難解決。但技能目標: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觀察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在觀察的基礎上展開想象;情感目標:認識長城是古代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跡,激發民族自豪感,是重點,也是難點。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的“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這一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采用自讀自悟教學法,以學生的“讀”為主線貫穿全文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去想、去議、去說,從而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思考和感悟。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導讀——初識長城
1 、揭題:據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員介紹,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見的建筑物只
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長城。長城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地吸引著中外游客,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覽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多媒體演示,激發閱讀興趣。板書課題《長城》,指導學生自豪與深情地讀課題。)
2 、你想更深入的了解長城嗎?(引讀課文)
3 、交流閱讀感受:長城留給你什么印象?( 結合課前的預習,學生反饋)
二、圖文對照感受讀——感知長城
教師指導觀察圖,讓學生感受畫面。
1 、看第一幅圖,說說你從圖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引導學生觀察圖時,要分清主次,能抓住主體進行重點觀察。)
2 、看第二幅圖,說出你從圖中看到了些什么?課文是怎樣具體描寫的?(引導學生從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抓住細節認識事物的特點。學習作者運用準確的語言表述所觀察到的具體內容的方法。)
3 、從兩幅圖觀察到的不同景物,說說作者的觀察點有什么不同?兩幅圖各表現事物什么不同的特點?
三、重點賞析深入讀——品味長城
1 、學生自讀自悟,深入閱讀課文,體味文中的哪些詞句給你了很深的感悟。
2 、交流閱讀感受,品味、感悟、體會,并指導朗讀。
(1):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引導學生抓住“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感受長城的雄偉,運用比喻的方法寫出了長城的氣魄。
(2):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垛子,……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引導學生領略長城巧妙的設計,體味長城在軍事防御上所起的重要作用。根據文意和搜集的資料展開想像,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口、嘹望口、射口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 、情境體驗,觀看多媒體課件的演示,游覽長城。
四、披文入情感悟讀——傾動長城
1 、假如你登上了長城,看到高大堅固的城墻綿延起伏,摸著巨大的條石,踩上平整的方磚,領略巧妙的設計,你會想起什么?
( 討論后歸結到: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2 、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的艱難有哪些? (聯系文中句子體會磚石多、重;運輸的工具原始;環境險惡)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智慧體現在哪里? ( 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開鑿搬運巨大條石的方法等。)
3、這段第三句中的“凝結”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這磚石那么重、運輸的工具那么原始,環境那么險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發揮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里的“才”字既表達出建造長城的不容易,又飽含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 、創設情境(配樂描述)
想象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場景:逶迤綿延的山峰記錄了勤勞勇敢的古代勞動人民一個個堅實的足印,遼闊無邊的天空記錄了聰明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一聲聲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號子。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5 、指導感情朗讀。(要求讀出勞動的艱辛,讀出非凡的創造,讀出由衷的贊嘆。)
6 、小結: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跡”?
五、自由抒發激情讀——贊美長城
1 、通讀全文引發學生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激發民族自豪感。
2 、心里話大聲說。高呼對長城的由衷贊美。
3 、2008 年,奧運會將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到時,會有很多的外國朋友來到我們國家,他們大都會來參觀我們的萬里長城,如果你是一位導游,你會怎樣把長城介紹給這些外國朋友呢?請你創作一篇長城介紹詞。
六、知識拓展延伸讀——深識長城
閱讀課后“資料袋”,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興趣。
1 、自主交流搜集的有關長城的傳說、故事、歌曲、圖片資料,如:毛主席詞中名句“不到長城非好漢”,傳說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等。教師適當追問資料搜集的辦法,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多搜集相關資料。
2 、課件出示29 處中國的世界遺產圖片,讓學生談一談感受,讀一讀“資料袋”,激發探究興趣。建議學生自主或小組合作在課外去搜集資料,建立專用的資料袋,為后面課文及語文園地的學習作準備。
由于文本的這種結構特點,我們基本上可以確立這樣的教學目標:
一是了解長城,理解長城為什么被稱為世界歷史上偉大的奇跡;
二是在閱讀中領會文本的寫作結構,學習觀察事物與構思成文的方法。
為了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建議可以采取以下兩個教學板塊:
第一板塊:長城,偉大的奇跡
1.朗讀課文,在教師的指導下概括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把握全文的敘述結構。
2.感受“奇跡”:結合文章前兩個自然段展開教學,從長城的綿延壯麗和高大堅固理解長城是歷史上偉大的奇跡。
從“遠看長城”感受長城的綿延壯麗。先請學生結合文字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想象畫面;然后出示地圖,引導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長城之“長”;最后出示長城遠景圖,學生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對長城的“綿延壯麗”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從“近看長城”感受長城的雄偉堅固。先請學生結合文字展開想象,在頭腦中想象畫面,比如垛口、射口、瞭望口的設計,城墻的寬度等;然后請學生根據文中的描述畫示意圖,標出垛口、射口、瞭望口的位置,并說明其作用;最后出示長城近景圖片,讓學生觀察,從視覺上進一步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
第二板塊:長城,血汗與智慧的結晶
1.讀第三自然段,思考:站在長城上,作者聯想到了什么?
2.這綿延壯麗、雄偉堅固的萬里長城,讓你聯想到了什么?
3. 補充介紹關于長城的傳說:孟姜女哭長城。引導學生圍繞這個故事展開討論,感受長城是中華民族血汗凝結成的。
4.引導學生自主討論為什么說長城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提示學生聯系上下文展開思考,如:垛口、烽火臺的設計,建造長城的條石與方磚的運送等,都反映了建造長城的人民的智慧。
以上是對課文《長城》的基本教學思路,這兩個教學板塊可以作為第一課時。但是由于長城承載了中華民族歷史文化中太多的東西,而教材中的這篇文章顯然過于單薄,又由于重視長城建造結構的描寫,就沖淡了其中的厚重的歷史文化蘊涵;在語言表達上,則規范有余,個性不足。因此,我建議在眾多的描寫長城的詩文中進行選擇,介紹給學生閱讀,以彌補教材的不足。考慮到語言表達與思想內涵的個性化要求,我建議選擇與課文風格迥異的文章,如魯迅和毛姆的《長城》來作為補充教材。這里有必要對魯迅與毛姆創作的《長城》做解讀。
魯迅先生的《長城》原刊1925年5月15日《莽原》周刊第4期,后收入《華蓋集》。從文章落款來看,此文應是創作于1925年5月11日。應該說初讀魯迅的《長城》是令人詫異的,因為我們早已習慣了對長城的贊美,習慣了認識長城的偉大,在已經普遍達成“共識”的情況下,讀魯迅的《長城》不啻是一種震撼。其實,魯迅的`偉大就在于他總能穿越時空,總能看到事物的本性和真相,盡管有時這是我們不一定能夠接受的。同樣,讀這篇《長城》,我們也讀出了與以往贊美長城的那些文字很不一樣的東西。除了震撼,我們也不難感受到縈繞在文字中的那份沉郁的氣息。魯迅開篇便慨嘆“偉大的長城!”,然后筆鋒一轉,認為這長城不過是“徒然役死許多工人而已”,未必能夠擋得住胡人入侵,現在不過就是一種古跡罷了。接下來的文字讓讀者感受到魯迅筆下的長城已不再是那個實在的長城,而是一種象征——是舊思想、舊制度、舊傳統的象征,是封建、保守、落后的封建社會的象征,他“總覺得周圍有長城圍繞”,因此在魯迅看來,這長城是“偉大而可詛咒的”。由于魯迅筆下的長城具有象征意義,而這種象征意義又是與魯迅所處的時代與環境緊密相關,對于只有四年級的小學生來說,要理解這種象征意義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建議在教學時點到即止,只要讓學生明白魯迅筆下的長城具有象征意義,知道象征什么即可,對其他內容不宜做過多的展開。
相比之下,英國小說家毛姆的《長城》不像魯迅那樣著力于取其象征意義,而是在寫實的基礎上發出由衷的慨嘆。1920年,毛姆來到了中國,寫下了游記散文《在中國屏風上》,《長城》就是其中的一篇。這篇文章正如書中的其他文章一樣,是毛姆用鉛筆在路邊買的黃色包裝紙上草草寫成,只不過200來個字。在毛姆的眼中,中國的長城“就像它所守衛的帝國一樣不可思議”,它是龐大的、雄偉的、寂靜的、令人敬畏的,同時它又是孤單的、無情的、大膽的。這是一個外國人真實的感受,為了強調這種感受,毛姆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發出了同樣的慨嘆:“在薄霧中,龐大、雄偉、寂靜、令人敬畏地矗立著中國的長城。”這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一種鐫刻在作者腦海中的巨幅油畫:在一片無邊無際的薄霧之中,中國的長城巍巍矗立在崇山云嶺之間,它顯得那么龐大、雄偉,在一片寂靜中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息。這幅畫面正是作者記憶中的長城,在隨意的抒寫中透著淡淡的嘲諷。因此,這篇文章不論是語言還是表現出來的感受都具有濃郁的個性色彩,或者具體地說,具有濃郁的毛姆本人的個性色彩。因此,在教學時把毛姆的《長城》介紹給學生,也正是希望從另一個既不同于教材又不同于中國作家魯迅的角度,讓學生看到一個外國人眼中的長城。當然,毛姆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外國人,毛姆眼中的長城也并非所有外國人眼中的長城,我們從其他外國人對長城的評價中就可以看出來。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工程,在其他地方我從未見過類似的杰作。——俄羅斯原總統葉利欽
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確實令人鼓舞。人們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可以想象當年建造長城時需要什么樣的智慧和力量。——美國前總統里根
這也是外國人眼中的長城。那么,不論是毛姆還是魯迅,他們眼中的長城都不同于其他人,也當然不同于教材中的長城。把魯迅和毛姆的《長城》介紹給學生,就是希望打開學生的視野,不僅是閱讀視野,更是提供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思維方式。盡管這兩篇文章相對于教材體《長城》而言是有些難度的,不論是語言還是思想,都是有個性化的,但這就是一種閱讀能力的提升,一種對同一事物多樣化認識的思想訓練,我認為這是很重要的。當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引導學生讀毛姆與魯迅的文章,不必像教課文那樣去操作,完全可以以討論、對話的形式展開。因此,我們不妨在前面兩個教學板塊的基礎上設計第三個教學板塊,即:拓展閱讀,結合魯迅與毛姆創作的《長城》認識不同的人眼中的長城和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與前面兩個教學板塊相呼應,我把這個教學板塊定名為:長城,說不完的長城。這個板塊可以放在第三課時,主要教學策略如下:
第三板塊:長城,說不完的長城
1.讀毛姆的《長城》,思考:在毛姆的眼中,中國的長城給他怎樣的印象?結合文章中的有關描寫來說明。
2.讀魯迅的《長城》,思考:為什么在魯迅的眼中,長城是“偉大而可詛咒的”呢?結合文章中的有關描寫來說明。
3.討論:魯迅和毛姆的文章都是對長城進行贊美的嗎?結合你對有關語句的理解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4.作業:查找其他與長城有關的詩文,選擇自己喜歡的內容推薦給同學。
長城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
3.引導學生搜索長城、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造的其他人間奇跡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搜索長城、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造的其他人間奇跡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
課前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搜索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造的其他人間奇跡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學習運河片段,了解運河。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搜索長城、京杭大運河以及祖先創造的其他人間奇跡的資料,加深對課文內容的感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的祖先創造的人間奇跡,不只是長城,還有運河。讀下面的詩句,看看我在飛機上看到的運河是怎樣的一種奇異的景象?
二、學習運河片段
1.“像綢帶飄落大地,銀光閃閃,伸向天邊”在這兒,說運河是一條長長的綢帶,你認為這樣的比喻好嗎?為什么?
2.出示:銀光閃閃(abcc):微波粼粼、金光閃閃
波濤滾滾、細雨蒙蒙
涼風習習、烈日炎炎
逃之夭夭、氣勢洶洶
3.指導讀詩句
三、為什么說,京杭大運河也是人間的奇跡呢?
1.它長: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長1747公里
2.它連通五省市: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天津、北京
連接: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出示圖)
3.實現了南北的運輸。我們知道,現在的交通形式很多,由陸路的汽車、火車;水上的水運、天空的空運,現在進入太空的運輸都有了。但在當時,北面的物資要運到南邊來,確實不方便。于是我們的祖先就想到開鑿一條運河,將五大水系貫通,這是何等的想象和創造?
4.所以書上說,“京杭大運河譜寫了動人的詩篇”這動人,就是對這種創造的想象力的高度概括。你說,面對著這條運河,你想說點什么呢?
5.如果我告訴你:京杭大運河全長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一條人工運河,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縱貫南北,是我國第二條黃金水道(這第一條是長江)你會怎樣想?
6.如果我告訴你,這運河的開鑿,最早在春秋時,吳王就開鑿了運河(邗溝),距今2500多年,到了隨朝的.時候,開通了從杭州折絡陽再到北京的運河,這運河比現在的運河不要長;我們現在的運河是元朝的時候修建的,你又作何感想呢?
7.如果我告訴你,現在的這條京杭大運河不僅是黃金水道,而且還是我國即將動工的南水北調工程最主要的河道,你又會作何感想?
8.是啊!我們的祖先多偉大啊!
9.指導讀:
10.總結:長城和運河,在中華大地上,從東到西,這好像是一撇;而京杭大運河,從北到南,就好像是一捺;這一撇,從秦漢到現代,又經歷了多少蒼桑,有過多少淚水,但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那是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而這一捺,從隨唐起始,到今天,又有過多少靈動的創造,有過多少憧憬和希望。我們中華民族正是這樣一個充滿著希望和創造的民族,充滿著頑強和不屈的民族。這一撇,一捺,不就是一個大寫的‘人“字嗎?(出示動畫:人)
11.長城運河就是一部中華民族的歷史啊!在歷史的長河中,長城和運河譜寫著不朽和動人的詩篇,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魂!
四、讀詩,指導背誦…
五、同學們,除了長城和運河,我們國家還有那些人間奇跡呢?
1.學生交流
2.教師簡介:故宮、天壇、兵馬俑…
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
2.完成補充習題
長城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及觀察中展開聯想。
2.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句。
4.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從不同點觀察事物的方法及觀察中展開聯想。
2.學習本課生字詞。
教學步驟:
(一)新課導入
長城是偉大祖國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它和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埃及的金字塔,都是舉世聞名的偉大建筑。因此,長城吸引著許多中外游客。你們當中都有誰去過長城?能給大家談談感受嗎?其他同學想不想飽覽一下長城的壯麗風光,欣賞一下長城的建筑藝術呢?
(二)觀察課文插圖,初步感知課文
1.觀察圖畫
(1)讓學生上臺,從中國地圖上找到長城東起山海關和西止嘉峪關的確切地理位置,并在黑板上寫出長城跨越了哪幾個省份。
(2)書上的兩幅畫觀察點各在什么地方?各畫了哪些景物?
明確:第一幅是遠看;第二幅是近看。
(3)第一幅圖上看到的長城是什么景象?
明確:讓學生發揮想象,形象地敘說長城的樣子。如像一條彩帶,在群山飄舞;像灰色長龍,飛舞在崇山峻嶺之間等。
(4)第二幅圖上可以看到長城的什么?
明確:結合圖畫理解垛子、望口、射口、城臺
(5)兩幅圖上長城的景象為什么不同?
明確:一是遠看的景象;二是近看的景象,角度不同,景象就不同。
2.欣賞錄音
要求:學生邊聽邊看課文邊思考所描寫的內容。
3.練習朗讀。
分節練讀,思考:
(1)第一節,遠看長城是什么樣子?從文中找出來。結合課文插圖加深印象,并體會這一比喻句的好處(突出其“長”)
(2)第二節,長城的近景又怎樣?圍墻這樣建造有什么作用?
(要求學生說出垛口、?望口、射口、城臺的作用。并知道這段城墻在八達嶺上,已成為游覽景區。)
(3)第三節,作者站在長城上聯想到了什么?
明確:修筑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的辛勞和智慧。
(4)最后一節寫什么?
明確:長城在世界上的地位,贊美長城是偉大的奇跡。
4.視頻欣賞
(播放長城風光片,讓學生再次思考圖文描寫的內容和作者要表達的感情。)
(三)課堂練習
1.指讀生字,重點指導“蜿蜒”的寫法
2.結合課文理解詞語
崇山峻嶺:崇,高。峻,陡。山高而陡。形容長城所處的地理位置險要。
蜿蜒盤旋:蜿蜒,像蛇爬行的樣子。盤旋,回繞曲折。長而曲折地延伸。形容遠望長城的樣子。
氣魄:魄,精神。氣魄,精神,氣勢。課文指長城表現出來的.雄偉、壯觀的氣勢。
奇跡: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
3.熟讀課文。
4.在田字格內正確書寫文中帶有生字的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以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復習引入
指讀課文。
(二)圖文對照,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1.精讀課文,深思問題
(1)結合課文內容,對照圖畫,說一說城墻頂上、城墻外沿、垛子、?望口、射口、方形城臺的位置、構造及作用。
(2)作者為什么會“很自然地聯想到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明確: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聯想是用自己的“心”、自己的“情”去觀察長城之后自然產生的。體會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艱辛和不易,以及付出的代價和非凡的創造。
為什么說:“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明確:結合插圖,抓住文中重點詞語體會:我國勞動人民憑著勤勞的雙手、無窮的智慧、想方設法戰勝困難,修筑起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4)指導感情朗讀第三段,想象當時修筑長城的勞動場面。
(5)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明確:①這樣的城墻舉世無雙;②這樣雄偉的工程世界少有;③這樣艱巨的任務靠人力完成,歷史罕見;④創造這樣的奇跡,勞動人民表現出來的智慧,絕無僅有。
(6)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作者為長城這一世界歷史奇跡感到激動、自豪,對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表達了贊揚和敬佩之情。
2.討論構思,品味妙法。
回顧課文,討論作者怎樣構思,為什么能在這不足四百字的課文里,把一個聞名世界的古代宏偉工程生動、具體地描繪出來呢?
(讓學生學習作者觀察有順序、記敘有條理、聯想豐富、巧用比喻等寫作特色。)
3.講述故事,訓練語言
要求學生把收集到的有關長城的故事或傳說,講給大家聽。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延伸拓展
1.讀句子,注意帶點的詞語,體會這樣表達的好處。
(1)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明確:作者由“站”“踏”“扶”,很自然地過渡到“想”,說明作者的聯想是在觀察到長城的雄偉堅固之后產生的,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是作者用自己的“心”、用自己的“情”去觀察長城之后自然產生的。
(2)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明確:“多少”一詞說明修筑萬里長城,勞動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是無法估計的;“前不見頭、后不見尾”更直觀地讓人們感受到萬里長城的工程之浩大;“才”字,在這里表示長城的建成是多么不容易。這句話飽含著作者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2.當一次小導游,向別人介紹萬里長城。介紹時,要突出長城是“氣魄雄偉的工程”,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
(五)布置作業
課后思考練習
(六)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繼上一篇課文后,這又是一篇看圖學文,該教學設計在課前導入的時候,就重視對學生情感的培養,讓同學們認識到長城是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征,是中華民族的驕傲,這就為后面課文的學習做了很好的情感鋪墊。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通過讓學生反復觀察插圖,圖文結合,理解作者站在長城上的那一段聯想所表達的感情。
探究活動
布置學生查閱有關長城的資料及傳說故事,召開“我愛長城”專題演講會或故事會。
1.介紹長城建筑的各個朝代。
2.說說長城都經過了哪些省市。
3.講講“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
4.講講“八達嶺長城”。
5.介紹“山海關”、“嘉峪關”。
6.講講關于長城探險的故事。
長城教學設計11
預習提示:
1、熟練朗讀課文,想想:文章都介紹了長城的什么特點?體會作者的觀察順序,試著讀出長城的氣勢來。
2、自學生字所在詞語,寫會生詞,并理解難懂詞語。
3、搜集與長城有關的故事、傳說、圖片資料等。
課堂教學
教學目標:
1、認識“祟、峻”等11個生字,會寫“崇、旋”等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崇山峻嶺、盤旋”“智慧、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長城的氣勢和自豪感。
3、了解長城的結構,體會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的特點,感悟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養學生搜集與處理相關資料信息的能力,激發學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長城的結構,體會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的特點。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單元主題: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1、圖片展示遺產風貌,激發學生的興趣。
2、明確單元的學習目標:認真閱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達方法,搜集與我國的“世界遺產”有關的資料。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揭題:據有幸登上月球的宇航員介紹,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見的建筑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長城。長城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地吸引著中外游客,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游覽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多媒體演示,激發閱讀興趣。板書課題《長城》,指導學生自豪與深情地讀課題。)
二、初識長城,檢查預習
1、有些同學曾經登過長城,有些同學在課前查了資料。那么關于長城,你了解多少呢?請同學們介紹一下。
2、交流感受:長城留給你什么印象?(自由談)
3、要想更深入地了解長城,我們先要過字詞關。(出示各種方式認讀,提示書寫。)
出示:一組:崇山 峻嶺 蜿 蜒盤旋,用其中一個詞說話。
二組:城磚 垛子 瞭望口 射口 城臺,讀讀發現了什么?
三組:三組:血汗 智慧 凝結 氣魄雄偉 奇跡,說成一句話。
4、讀書最高水平是“把書讀成一句話”,快速瀏覽,你認為是哪句?為什么說長城是偉大的奇跡?
三、精讀品味
1、圍繞“為什么說長城是偉大的奇跡?”用心讀書思考。
2、交流:
(一)遠看長城
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1、這一自然段寫出了長城的什么特點?你是如何體會出來的?“蜿蜒盤旋”是什么意思?
2、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了長城的長?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的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列出數字“一萬三千里”對說明長城的長有何好處?
3、指導朗讀
(二)近看長城
1、出示近景圖,明確觀察點:這是在哪里看長城?你從哪兒知道的?
2、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這一段寫出了長城的什么特點?
3、討論:長城的設計到底有什么巧妙之處?
4、由衷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5、千百年過去了,幾經風雨滄桑,長城巍然屹立。齊讀。
(三)由長城想到
1、站在長城上,你會想到什么?齊讀第三段第一句。
2、古代勞動人民是怎樣修筑長城的?讀本段,畫出感受最深的詞句。
你從哪些文字中讀出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的艱難和智慧?
(1)“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同學們算算相當于多少個同學的重量?你從這體會到了什么?
(2)你能聯想到當時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哪些情景? 讀著這樣的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3)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從“多少”、“才”你體會到了什么?
3、千百萬勞動人民挑戰生命的極限,累累白骨,這是何等悲壯啊!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四)贊美長城
1、假如這時你站在長城上,你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些什么呢?
2、出示名人贊長城的話語。
3、你也來學學這些名人,給長城寫幾句話。
四、作業
1、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截止20xx年7月,我國已有長城、故宮等29處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請在課外查找相關資料,多渠道地了解我國豐富的自然文化遺產,編寫一期“神州風光”宣傳小報。
2、完成練習冊。
長城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 通過看圖和理解課文,體會長城是俺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同學的民族自豪感。
2 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局部的觀察方法,學習在觀察中展開聯想。 教學重點: 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如何指導同學理解課文的觀察順序和寫作思路。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7課《長城》,首先我們來欣賞一下介紹長城的短片。 (播放短片)
2、過度:長城-----中華民族的象征,華夏兒女的驕傲,它以自身的魅力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內外游客。簡短的記錄影片把我們帶到長城腳下,使我們有身臨其境的感受。現在,你能用書中的一句話來評價一下長城嗎?
3、出示: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二、精讀課文,剖析語言、加深認識。
(一)質疑:
針對這個評價,你能提出什么問題供大家討論、學習?
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隨機板書:偉大的奇跡) 今天,我們就圍繞這個問題進行討論、學習?
過度:我們回憶一下其它的段落是從什么角度寫的長城(隨機板書:遠望、近觀、聯想)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渡:好,現在我們就先站得遠一點,高一點,看看遠看長城是什么樣子的?
1、這一自然段寫出了長城的什么特點?你是如何體會出來的?(學生抓住“長龍”“一萬三千多里”等詞語體會。)
2、“蜿蜒盤旋”是什么意思?請同學們看看書上第一幅遠看長城圖,用手勢表示出來。
3、作者用什么方法寫出了長城的長?(打比方、列數字)
4、指導朗讀:請同學們朗讀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能不能讀出長城的雄偉氣勢?(指名讀、男生讀、齊讀,給予學生鼓勵。)
過渡:讓我們繼續隨著作者從更近的角度去認識長城。
(三)學習第二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長城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從課文中找出一個詞來概括。(高大堅固)
2、長城的高大堅固體現在哪兒?誰能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
生: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成的。 生: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生: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在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暸望臺和射擊用。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a、在讀的過程中,有什么句子或詞語令你感到很新奇嗎?
(1)老師邊出示課件邊解釋垛口、嘹望口、射口
(2)聽了老師說的后,你們試著用簡筆畫畫出長城的結構圖:垛子、瞭望口、射口吧!
(同桌討論學習)
(3)還有什么問題想問嗎?[當士兵從嘹望口發現敵情時,便迅速來到城臺頂上燃煙放炮,遠遠的地方都能看到聽到,這樣一座傳給一座,幾千里外的敵情在幾個時辰內就可以傳到朝廷。]
b、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句話,重新感受一下長城的巧妙設計和高大堅固。
3、現在,老師找個同學當小導游,邊看長城近景圖邊給大家介紹。聽了他的講述,我們對長城有了更深的了解。
過渡:長城作為古時候用來防御敵人進攻的城墻,不僅建得高大堅固,而且設計有方,設施齊全。對長城了解了這么多后,你想到什么?
(四 )披文入情,傾情長城——學習第三自然段
1、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作者想到了什么?(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啟下)隨機:理解很自然
2、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畫出作者想到的句子。
出示:“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3、你是怎么理解“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句話的呢?
a、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會遇到哪些困難?
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指導:(1)建長城的材料: 一塊條石一塊就有兩三千斤:我想問一下,你們的體重是多少斤?(50斤)兩三千斤重的條石相當于多少個同學的重量?(60個)
(2)建長城的工具: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
(3)長城的長度:一萬三千里、或前不見頭,后不見尾。
現在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嗎?(多少:許許多多,無數)能想象出當時勞動人民的艱辛了嗎?讓我們再把勞動人民的艱辛讀出來。
4、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 的“ 智慧 ”? 智慧體現在哪里 ?(引導學生聯系上文,長城的長、高大堅固、設施齊全,能防御敵人又能進攻敵人。)
5從“多少”“才”字體會到什么?( )
6、此刻你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什么?讓我們把這千言萬語轉變成一種崇敬之情把這句話讀一讀。
三、整體把握全文,升華認識
1、教師小結:
在崇山峻嶺之間修筑長城,怎能不流血流汗,怎能不付出大量的人力?古代勞動人民巧妙設計長城,不正體現勞動人民的智慧嗎?
2、假如這時你站在長城上,你想對古代勞動人民說些什么呢?
3、正是這雄偉的長城,正是這偉大的勞動人民,讓作者激動、感慨,發出這樣的贊嘆:
4、課文學到這里,你明白作者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了嗎?( 聯系前文,從長城的長、高大堅固、在科技落后的古代人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來談。)
5、寫話寄情
正是這樣的雄偉氣魄,正是這世界歷史上不容忽視的奇跡,吸引了全世界的人。看,這些名人在登完長城后留下了自己的題詞。
(1)、出示領導人的題詞
(2)、此時此刻,我想,同學們一定有許多話要說。你也來學學這些名人,給長城寫幾句
話。(學生寫,匯報)
四、總結板書,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長城教學設計13
導入:
師:同學們,提起長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過長城嗎?你對長城有哪些了解呢?
生紛紛發表自己的見解感受,可以交流長城的地理位置、長城的自然風光、長城的歷史價值、相關的歷史故事或傳說,還可以是自己親臨長城的切身體驗。
師: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靈魂的象征,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一同來感受這偉大的`長城。
授新:
1、齊讀課題:《長城》
2、出示兩幅掛圖:這兩幅圖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共同點:都是描繪長城的景象。
不同點:觀察點不同,第一幅圖是俯視,觀察點在高處,是遠看,第二幅圖是平視,觀察點在近處,所以觀察到的景物就不同。
3、觀察第一幅圖,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景象了嗎?
生回答,師引導生觀察和描述圖時,要有一定的順序,由近到遠、由主體到周圍景物。
再說說第二幅圖上畫了什么。
4、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想想課文中的哪些內容是圖中所描繪的。
生自讀課文。回答:第一自然段與圖一相對應,第二自然段與圖二相對應。
5、書中這兩個自然段是怎樣寫長城的?
“遠看長城,……”用比喻的手法,把長城比作蜿蜒盤旋的長龍,可以看出長城很長、氣魄宏偉。
齊讀。
“……”寫了長城的構造,從“”可以看出長城高大堅固;
師可以引導學生自讀此段,用畫簡筆圖的形式,弄懂長城的構造:垛子、瞭望口、射口;
對照圖二說說長城的構造,盡量運用書中的語言。
師對這兩段進行寫法上的引導:作者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先寫了長城的整體景象,再局部描寫長城。
6、作者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他聯想到了什么呢?讀讀下一段,批劃你有感受的語句,多讀幾遍,再和組內同學交流你的感受。
生自讀批劃,交流感受。師巡視指導。
7、生匯報,師引導,適時結合課后第三題。
師注意訓練學生抓重點句、重點字詞理解課文,同時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聯系課外閱讀;訓練學生從內容情感及寫法等多角度理解分析課文,讀寫結合;通過多種形式指導有感情朗讀,訓練學生通過讀的形式理解體會并表達情感。
8、除了這些,你還能聯想到當時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哪些情景?
生展開想象,比如:在寒風凜冽的冬天……,在烈日炎炎的夏天……,他們的外貌穿著……,他們的神情動作……
9、正是這雄偉的長城,正是這偉大的勞動人民,讓作者激動、感慨。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小結:
勤勞勇敢的古代勞動人民,用他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了這雄偉壯麗的萬里長城,不能不說是一個偉大的奇跡,不能不讓我們中華兒女為之自豪和驕傲。讓我們帶著這種自豪感,再把這篇課文讀一讀,然后談談你有哪些收獲。
師引導學生,不但從內容上、情感上談,還應該注重寫法上的收獲。
長城教學設計14
《長城》是教科版語文四年上冊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不但表現了長城的高大堅固與雄偉壯觀,還贊美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力量,抒發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是華夏兒女的驕傲。不妨看看人教版四年級上冊《長城》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登長城,一起去看長城,一起去感受、去理解、去贊美長城!
(二)、初讀課文
1、檢查預習,讀準詞語
出示:崇山峻嶺、蜿蜒盤旋、屯兵、堡壘、凝結、氣魄雄偉、瞭望、血汗等。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全文內容的段落。
3.提問: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或者段落。
(三)、分析課文
1、學生交流體現“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的'句子或者段落。
2.分析第一段。
“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這句體現了長城的長。學生通過朗讀反復體會長城的長。
“二十多年前有一個年輕人曾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用以激發學生朗讀激情。
從遠處看長城,除了感覺長之外,長城還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到?理解體會長城的“蜿蜒盤旋”。
理解“蜿蜒盤旋”的詞意“彎彎曲曲的延伸”。
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長城的氣魄雄偉,感受“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3、分析第二段。
“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從這一段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長城的高大堅固。
結合圖片引導學生認識長城的結構,并了解各部分的作用。
從長城巧妙的設計,以及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構造,進而體會“這樣氣魄雄偉的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4、分析第三段。
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城墻上的條石,怎能不睹物思人?怎能不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呢?了解修筑長城所處的年代。
體會“單看這數不清的條石,一塊有兩三千斤重,那時候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就靠著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這陡峭的山嶺。”這句話。
從這句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勞動人民修筑長城的艱難。
找出體會勞動人民修筑長城艱難的詞語:數不清、兩三千斤重、一步一步、陡峭的山嶺等。
通過指導朗讀體會勞動人民修筑長城困難重重。
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教師創設意境來幫助學生走進那個年代,理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是多么地不容易。反復地朗讀中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感。
在學生情感步步提升地基礎上,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四)、欣賞長城,贊美長城
1、欣賞長城的視頻,直觀形象地感受到長城的氣魄雄偉,拉進長城與學生的距離。
2、用一句話來抒發自己對長城的贊美之情。
3、拓展名人對長城的贊美。
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
以色列前總統: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
4、全文情感的升華
與作者一起贊美長城:這樣氣魄雄偉的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反復朗讀中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自豪之感!
長城教學設計15
一、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長城》專題的教材內容是這樣的:
本專題包括文章《萬里長城的構造》、《萬里長城的斷想》、《長城萬里行》以及參考資料《我還沒有見過長城》、《長城與都江堰》,內容涉及長城的構造、長城的藝術價值、使用價值、影響等。學習這個專題,要引起學生對長城這一文化現象的關注,初步了解“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引發探究的興趣。在閱讀中,培養思維的深刻性,對文章能有深層次的理解;提高比較思維能力,會比較作者觀點的異同點。在討論研究中,學會綜合和概括,吸收豐富的文化營養,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看法。這對學生的學習提出了難題,因為書本教材相對來說,具有滯后性、信息量少,而網絡資源則更新快、密度高,有關長城的各種信息更是龐大而紛繁的,利用這個特點來訓練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并引導學生闡發自己的觀點。
處理信息是本課的重點而信息量大是本課的難點。讓學生分散地、自主自由地學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方法,用網絡拓展視野,代替教師的部分教學行為教學效率是解決難點的一個方法,用論壇來打破以往教學一對一交流提高學生效率是另一個辦法,
為了持續學習的效果,培養學生對長城的持久興趣、上網學習的熱情也是本課的重點。所以在bbs論壇中,引入競爭機制,“比一比,論壇上誰的研究成果多,誰的研究深入。”讓學生的學習行為持續到課后。
二、學對象分析
學生特點:初二的學生,腦海中已經有了對長城的大體的印象,也積累了一定的素材。但肯定不夠深入,尤其對“長城文化”還不夠怎么理解。在電腦運用方面,我們的學生還不能夠熟練上網熟練查找資料,不會運用bbs論壇,打字還不夠熟練,還跟不上學習和交流的要求。在能力上,邏輯判斷力還有待加強,分析和綜合資料時,容易以偏蓋全。相應的對策是,用研究性學習主導學生自由學習的方向。能力方面,利用學習伙伴合作的方式,讓大家參與討論,在群體討論中增長個體的判斷、分析和綜合能力。
一、教學目標設計
認知目標:了解長城的構造,
了解長城的悠久歷史,
了解長城的軍事價值,
了解有關長城的文學作品。
(人們對長城的研究一直在深入,長城的有關資料種類繁多,數不勝數。因此教師不能把某些知識作為一堂課的重點。而只需學生在了解的同時,形成自己有關長城的某一方面的觀點。另外,認知目標不是學習的唯一目的,而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自主學習的載體。在信息時代,比記憶更重要的是,知道到哪里去尋找需要的知識內容。)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上網查找資料的能力,運用網絡為學習服務的能力,在紛繁的.資料前有選擇的處理信息,加工資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長城的持久興趣,初步了解“長城文化”的內涵及其價值,體會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研究中國古代文化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培養學生不唯書,淺層次的探究精神。
二、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2、競爭機制,激發學生熱情。“比一比,論壇上誰的研究成果多,誰的研究深入”,初次利用網絡學習,學生學習興趣很大,再加上比一比的小競賽,學生的挑戰意識就被激發出來了。
3、小組合作研究性學習。在課堂上進行研究性學習對于初二學生來說,要求還是比較高的。因此,集思廣益,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大家參與討論,在群體討論中增長個體的判斷、分析和綜合能力。
三、教學媒體設計
教學媒體有以下幾類:
1、信息來源:(主要指文字材料)長城網站、新浪、搜狐、雅虎、億唐等各大網站的長城專題及教師自行設計并制作的長城網頁是學習資源的主要來源,供學生查找資料用。
2、交流區:自行設計網頁上的bbs論壇
提供學生反饋信息,自由發表言論、自由討論甚至課后進行繼續研討的空間。
形象學習材料:長城位置示意圖、長城示意圖等圖片
讓學生更多了解長城,可以由學生下載并展示。
3、監控交流系統:華夏2000多媒體教學網系統,用于教師集中教學和學生個別演示時,在學生查找資料時也可以進行隨時監控了解學生學習的動態。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由網絡、多媒體貫穿始終,從學習資料的來源到學生活動的交流到學習過程的監控還包括激勵機制的運用都有現代教育技術的參與。開放、棉隊全體、及時反饋是網絡等多媒體的特點,這里它們的作用不可替代,效果理想。
六、教學過程設計與分析
教學過程設計思路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導入:曾有宇航員說,從月球俯瞰地表,惟有兩處建筑遙遙可見,其中之一就是我們中國的萬里長城!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民族自豪感,為本堂課的學習打下情感和價值取向方面的鋪墊。同時,揭示學習內容,激發學生研究長城文化的興趣。
新授1、通過預習,同學們對長城一定有了初步的了解。誰來談談你了解到的長城?2、小結3、建議大家系統地、深入地研究長城文化。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進行:
(1)歷史顧問組:建造萬里長城的功績究竟歸誰?從自然力因素和人為因素兩個方面簡述長城的破壞情況,提出幾點可行的保護措施。
(2)建筑顧問組:長城由哪幾大部分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結合資料,發揮想象,簡述古代勞動人民是如何建造長城的。
(3)軍事顧問組:在戰爭中長城能發揮什么作用呢?在現代社會,長城還有軍事價值嗎?結合時代特征進行分析。
(4)文學顧問組:孟姜女哭長城哭訴的究竟是什么?從眾多長城詩詞中摘錄幾句你認為精彩的,發于長城論壇上并說一說精彩在何處。然后把它背下來。
4、各人選擇研究專題、從專題網站上搜集資料、對信息進行篩選加工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在bbs上發表。其他同學可以跟帖。也可通過bbs、netmeeting與老師、同學展開討論。
5、小結6、選擇自己喜歡的長城景點,做一回小導游。
(1)進入專題網頁瀏覽長城部分景點的圖片和簡要文字說明。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景點進行導游詞的創作。(口頭練習)
(3)交流。
7、設計宣傳、保護長城的一句標語。對教材課文簡單的把握,然后談一談自己幾點簡單的感受,可以使學生對“長城文化”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第3部分是教學重點。網絡教學具有開放性、自主性。學生可以有選擇性的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題進行研究,充分發揮網絡資源豐富、信息量大的特點,使學生通過收集資料整理、分析、綜合,并形成自己的認識,從而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了協調發展。在學生查找資料的同時,教師可用TOP2000查看每位學生正在做的事,便于隨時監控。
隨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個別同學也可以進行方法上的指導。網上論壇可以讓學生及時反饋,并面對全體學生,除了教師可進行評價外,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流。網上論壇還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如論壇上的言論在下課后,還保存在里面,可供師生隨時調用。通過上網瀏覽,學生對長城的肯定有了較深層次的了解,在某一個方面也有了自己的一點認識,教師因勢利導,提供圖片創設情境,讓學生把美麗的長城景點用自己的話描繪出來,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自我評價(見附表)
課后作業:
(1)出一期以“長城”為刊名的手抄報或電腦小報,自己進行設計、編輯。(2)搜集關于長城的美術作品、文學作品,舉辦一個小型展覽。為培養學生穩定的求知心,教師不應只設定在課堂上完成的目標,還要“追蹤”學生的課后動態,讓學生對長城的研究進一步深入下去。
附自我評價表:
評價內容評價等級
優良合格不合格
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1、你對長城有深層次的了解嗎?
2、通過研究,關于長城文化你形成了自己的觀點了嗎?
3、你的導游詞語言流暢,結構清楚,有一定文采嗎?
4、你設計的宣傳、保護長城的標語簡潔有創意嗎?
學習能力的提高
1、你能熟練運用網絡技術嗎?
2、為研究問題,你是否查閱、分析了大量有價值的資料?
3、你能夠在論壇中與同伴進行討論嗎?
感情投入
1、你能全身心投入這堂課了嗎?全身心一般沒有
課后目標你有課后繼續研究的內容和初步設想嗎?有沒有
【長城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長城教學設計09-16
《長城》教學設計03-04
《長城》的教學設計03-06
《長城》教學設計03-09
長城教學設計06-13
長城教學設計06-01
《長城》的教學設計02-21
長城教學設計模版06-30
關于長城教學設計12-01
長城贊教學設計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