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察物體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不一樣,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3.積極主動參與觀察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本課為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觀察物體”的第一課時。本節所要觀察的是長方體形狀的物體。在第一冊學過“位置與順序”,已經知道長方體有前后、上下、左右6個面;在第二冊的“觀察物體”中,對“從不同的方向觀察物體,所看到形狀不一樣”也有所體驗。在這個認知基礎上,本節課要在觀察長方體的活動中,體驗最多只能看到它的3個面,發展空間觀念,同時,會辨認長方體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為今后從正面、側面和上面三個方向觀察物體打基礎。
〖課堂實錄〗
片段一
師:今天我們來觀察物體,你們猜一猜要觀察什么物體呢?
(有的學生說電視機,有的學生說房子,還有一位學生說外星人。全班同學笑了,課堂氣氛輕松活躍。)
師:同學們學習離不開自己面前的課桌,老師上課離不開講臺。今天老師就請大家觀察這張講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它,能看到什么?
片段二
師:下面我們分五個小組活動,請第一小組先到前面來觀察這張講臺。
(學生安靜下來)你們各自選擇一個位置觀察,再交換位置觀察,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師指導這個小組學生變換觀察的角度,進行有序的觀察,為其他小組的觀察活動起示范作用。)
第三小組上來觀察時,班上最調皮的陽志江同學繞過桌子的側面,一下子就鉆進了講臺下層的格欄里躺下了。
師:你在干什么呀?
陽:老師您瞧,我在觀察講臺桌的下面。我躺在里面,只看見桌子的下面,其他面都看不見了。
(我贊許地對他點點頭,學生觀察的興致更高了。)
師:剛才同學們從不同角度觀察了講臺,先在小組內交流。
師:哪一個小組先匯報?請說一說你們是站在哪個位置觀察的,看到了什么?
(孩子們的小手舉得高高的.,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
生1:我們小組的同學站在這里看(他指了指講臺桌的左側,一位同學插嘴說:這是旁邊。另一位學生又說:這是側面。)
師:你們認為哪種說法好?
生1:我認為左側面好,因為桌子有兩個側面。站在講臺桌的左側,我看到了講臺桌的左側面和上面,桌子的上面有粉筆盒。
師:喔,看到了兩個面。
生2:我們組的同學站在講臺桌的前面,也看到了講桌的兩個面:上面和前面。
生3:站在講臺桌的一角觀察,可以看到三個面:上面、側面和前面。我們組的結論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講臺桌的形狀也就不一樣。
師:你們小組真能干,同學們還有補充的嗎?
生4:我們組看到的講臺桌的形狀和生1是一樣的,不過,我站在這邊,
(指了指講臺的右側,又想了想。)就是右側面。
師:你們觀察得真仔細,還有不同的嗎?
生2:我們組有的同學是蹲著看的,蹲在前面就看到前面一個面,蹲在側面就看到側面一個面。我們的結論是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講臺桌的面的個數也不一樣。
生3:我們組的同學還趴在桌上,只看到上面一個面。我們覺得最少可以看到一個面,最多看到三個面。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2
一、復習
⒈用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分別將它拼擺成以下形狀。
請同學們分別說說它們從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分
別看到了什么形狀?
⒉指出:剛才的形狀分別是由4個大小不同的正方體拼成成的,但由于拼擺的方法,觀察的位置不同,我們在各個面看到的形狀也不太相同,這節課,我們繼續用物手中的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拼擺,進一步學會如何觀察物體。
二、教學新課
⒈剛才我拉用4個大小相同的正方體擺成了這個形狀。
⑴想一想,此時從正面看,你看到什么?
⑵提問:如果此時再添加一個小正方體,放在什么位置不影響正面看到的形狀?
你想怎么擺?
⑶指名匯報,并分別演示,啟發學生再想一想還有些什么其他擺法。
⑷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想一想,這幾種辦法擺放后,從正面看到的形狀不變,再添加一個正方體擺放時有什么規律?
指出:在原來物體的前面或后面,與原來的某一個正方體對齊著放一個都可以。
⑸請學生們仔細從上面側面觀察,
提問:這時看到的形狀與剛才一開始的形狀一樣嗎?
小結:由于觀察的位置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狀是不一定相同的;在同一方位觀察不同的形狀,卻是可能相同的。
⒉教學試一試:
先還原成以上形狀。
⑴現在這里的.幾個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從上面看一看,你看到什么形狀?
組織討論:如果從上面看形狀不變,再添加一個可以擺在哪兒?
學生們分組討論并操作。
指名匯報,交流想法并擺一擺。
提問:此時再分別從正面、側面觀察,你們看到的形狀一樣嗎?為什么?
⑵還原之后,讓學生從側面看一年,記住你所看到的。
提問思考:如果從側面看形狀不變,再添一個可以擺在哪兒?
學生分組討論并操作。
指名交流匯報并擺一擺
提問:相懷想,如果此時你從其它幾個方面去觀察,看到的形狀會一樣嗎?為什么?
⑶小結:觀察物體時,在同一個位置看到的相同的視圖可能有不同的擺法,而從不同位置觀察不同的物體可能有相同的視圖,但也可能不同。
三、組織練習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⑴出示圖并說明要求
⑵學生獨立完成,如學生有困難可讓學生先擺一擺
⑶集體訂正。
⒉“想想做做”第2題右邊兩題。
⑴按要求請同學們先照著樣子擺一擺。
⑵請學生們依次從正面側面和上面觀察。
⑶再請同學們同時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讓學生們比一比在同一個方位看到的形狀是不是一樣的。
⑷小結:同樣的物品在不同位置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在同一位置看到的相同的形狀,但它們擺法卻不一定一樣。
⒊“想想做做”第3題。
⑴獨立完成
⑵分組匯報。
⒋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全班交流,如果學生感到困難,教師可以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
四、布置作業。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體驗從不同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能結合具體事物辯認從不同位置(正面、側面、上面)看到的物體的形狀。
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察和合作意識,培養初步的辯證唯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
能結合具體事物辯認從不同位置看到的物體形狀。
教學難點
體驗從不同角度看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教學準備
課件配圖長方體、正方體、不同形狀的物體。
教學板塊教與學預設
一、情景創設
1.以小組為單位,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講臺。
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每人選擇一個位置來觀察這張講臺,然后互相說說觀察到的.形狀是什么樣子的,然后再交換位置觀察、交流。想一想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剛才同學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了講臺。現在請同學們來說一說,你看到的講臺是什么樣子的?
2.總結:通過剛才的活動,我們已經發現,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一樣的,看到的面的個數也是不一樣的,每個位置最多能看到三個面。
二、問題探究
1.講解每個面的名稱
2.板書:正面、側面、上面
3.拿出物體變換擺放,指出不同的面
4.組織學生互相擺放,指出不同的面
三、體驗感悟
1.學生試說,老師糾正強調
2.學生齊讀每個面的名稱
3.學生按照老師擺放說出不同的面
4.以小組為單位活動
四、實踐應用
完成練一練
1.第一題
2.口算
3.連一連
4.觀察一個物體
五、小結
這節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作業布置
完成本節的《資源與評價》
板書設計
看一看(一)
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不同。
站在一個位置看講臺、最多能看到3個面
正面、側面、上面
教后隨記
這是一年級下冊“觀察物體”的延伸和發展,從兩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發展到從三個方向觀察簡單物體,進一步發展學生觀察物體的空間經驗和空間觀念。知識不那么厚重,卻簡單易懂,同學們就在這樣的一節課中掌握了知識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4
一、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今天周老師和我們三(3)班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學習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二年的時候我們已經接觸過觀察物體了,今天的觀察物體咱們就從這個圖書柜開始。
二、多重觀察,豐富認識。
(一)初次觀察,認識三個面。
1、觀察圖書柜,認識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
(1)出示圖書箱,讓學生指一指、摸一摸、說一說這個圖書柜的正面、上面和側面。(2-3人)
(2)小測試,看誰反應快,老師指圖書箱的一個面,學生快速搶答。
(3)練習:想想做做第1題。
①(出示洗衣機的正面、側面、上面三張照片)想象一下這個家用電器原來的樣子,說說它是個什么家用電器?(出示洗衣機整體圖,驗證學生的想法。)這三張照片分別是洗衣機的那三個面?
②(出示電冰箱):如果也給電冰箱的三個面分別拍三張照片?也請你們想象一下分別是什么樣的呢?(課件逐一展示三張照片,點名學生逐個回答。)
總結:其實像圖書柜、洗衣機、電冰箱這樣的物體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我們一般情況下把有門的一面稱為它的正面,與門左右相鄰的兩個面是它的側面,頂上面是它的上面。
2、觀察長方體,對比發現如何確定物體的正面。
(1)觀察長方體,說說長方體的正面是什么顏色?(老師轉動三次,請學生說說三次看到的正面的顏色)
小結:只要正對著我們的面就是它的正面。
(2)小組活動,長方體擺在中間不動,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把頭放低一點,說一說你看到的正面是什么顏色的?(2-3分鐘)
選擇兩組交流后思考:“為什么長方體擺在中間不動,你們卻看到了三個不同顏色的正面。”
交流得出結論:像長方體這樣的立體圖形,不管坐在哪,只要是正對著我們的面就是它的正面。而像圖書柜這種生活中的物體一般情況下我們把有門的一面定為正面。
【設計意圖:學生對于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是有一定的了解和生活經驗的,因而選擇學生熟悉的圖書柜,從適合不同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合理地組織學習材料,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順利地從數學的角度認知物體的正面、上面和側面。同時,通過生活中有門的物體和沒有門的立體圖形的對比觀察,讓學生在觀察、交流中認識怎樣來確定物體的正面。從而更好地實現知識、能力、情感的遷移。】
(二)二次觀察,體會觀察位置不同,觀察結果不同。
(1)學生觀察圖書柜
(事先在圖書柜兩側寫四(6)班和向陽小店,坐在兩側位置的同學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個信息)。
有針對性地提問:①這個圖書箱從哪個班借來的?
②這個圖書箱是哪里買來的?
③坐在中間的同學沒舉手,難道我們觀察得不仔細嗎?
交流得出結論: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面也就不同。
(2)老師觀察圖書柜
有針對性地提問:①想一想老師看到了幾個面?
②比你們多看到了一個什么面?
③為什么會比你們多看到一個上面?
④你們也想看嗎?可以怎么辦?
交流得出結論:觀察物體時還受到了高度的限制。
(3)小小設計師
小組合作設計:老師應該站在哪里? (3-4分鐘)
① 只能看到正面。(交流時相機教學觀察方法,不僅要正對著門而且視線要低于上面。)
② 既能看到正面,又能看到右側面。
③ 既能看到正面,又能看到左側面,還能看到上面。
【設計意圖:“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由于學生的知識經驗不同、認識角度不同、思維方式不同,即使相同的學習內容、一樣的學習過程、同樣的學習環境,其學習的感受、體驗是不一樣的。在這里還由于每個學生所處的位置不同,觀察到的結果也就有所差異,適時提出三個巧妙的問題,讓學生在交流中,通過不同體驗的交互與碰撞體會到觀察的角度不同,也就是觀察者的位置不同,所看到的面也就不同。這時,教師也加入觀察的行列,和學生共同探究發現,觀察的高度不同,看到的面也有可能不同。小小設計師的活動,鞏固了學生前兩次的觀察所得。三個環節遞進展開,環環相扣,層層深入。使學生的認知從對具體事物的外在觀察上升到超越事物本身的內在的理性認識,這樣的觀察不僅是有趣、有序的,而且是有效、深刻的。】
(三)三次觀察,體會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談話:觀察物體是有學問的,有時我們能看到一個面,有時我們能看到兩個面,站在一個合適的角度,我們甚至可以看到三個面,那么一次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呢?
1、活動探索:變換位置觀察長方體,一次最多能看到長方體的幾個面。
出示活動要求:(1)把長方體放在桌子上固定不動。
(2)先選一個位置看一下,能看到幾個面?
(3)站起來換一個位置再看一下,最多能看到幾個面?
2、交流觀察活動體會。
每組請代表交流小組內的觀察結果,視頻展示,再次驗證一次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設計意圖:觀察長方體物體時,最多能看到它的幾個面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難點。當學生意見不一時,如何消除學生之間的紛爭?教師權威的武斷的裁決不是明智的舉措,那樣不會讓學生口服心服。這里,借助提前錄好的視頻,讓有不同意見的學生親自觀察,通過大屏幕能夠看到觀察的結果,人人擔當裁判的角色,真可謂“眼見為實”,棘手的問題在事實面前頓時化為烏有。】
(四)觀察正方體,不斷重組,消除疑點。
1、觀察一個正方體:從正面、上面和側面觀察出它們的形狀。
2、觀察兩個正方體(橫著拼):從正面、上面和側面分別觀察出的是哪幅圖。
3、觀察兩個正方體(豎著拼):從正面、上面和側面分別觀察出的是哪幅圖。
4、小游戲,搭一搭。
用2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一擺:
(1)從正面看到的是
(2)從正面看到的是
(3)再添加一個,用3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擺一擺,從正面看到的還是
【設計意圖:觀察正方體是從一個到兩個,兩個再到三個。從觀察一個正方體這個具體實物到觀察兩個正方體的實物找出相應的面,再到根據相應的視圖擺出三個正方體拼搭的實物。這一過程,從易到難、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復雜,從而給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更多的參與和成功的機會,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引導他們進一步學習的方向。】
三、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在觀察物體的過程中你們學到了哪些新知識呢?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物的前、后、左、右幾個面,體會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2.通過實際操作,判斷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單一物體的形狀,初步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3.積極參與觀察活動,在觀察活動中體會觀察物體的樂趣,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從不同方向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
會辨認簡單物體從不同角度觀察到的對應圖形。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揭示問題
師:“同學們一定還記得老師以前給你們照過好多可愛又有趣的照片吧?現在老師想請你們也為老師照幾張照片,可以嗎?”學生為老師照相,當老師站在學生當中時叫停,請坐在老師不同方向的學生說說照出的相片是什么樣子的。
師:“為什么他們給老師照出的照片不一樣呢?”
學生回答,教師不做評判。引出課題,并板書。
二、探究發現,建立模型
1、小組觀察活動
教師課件出示小組活動要求
(1)第一次觀察活動:觀察玩具
教師巡視,了解各組活動情況。
請一個小組的同學匯報。
師:“這個小組的同學觀察到的都一樣嗎?”
指名學生回答。
師:“回憶自己小組同學匯報的情況,用一句話說一說?”
讓各個小組匯報情況。
師“同學們知道是什么原因,讓我們各個小組同學的觀察結果有的相同,有的不同?”
指名回答。
(2)第二次觀察活動:觀察帶把的水杯
請一個小組的學生匯報觀察情況。
各個小組代表匯報自己組觀察的結果。
2.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然后教師課件出示: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問題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3.再次探討課前相片為什么照出來是不一樣的問題。
三、理解應用,強化體驗
課件出示練習題。
1.智慧之旅第一站:
幫助小霞和小宇解決問題。
2.智慧之旅第二站:
男孩和女孩看到的是汽車的哪個面?
3.智慧之旅第三站:
教科書19頁“練一練”的1、2題。
4.智慧之旅第四站:
教科書19頁“練一練”的4題。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做一做,有困難的可以和組內的同伴討論。
四、總結歸納,提升經驗
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讓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兩個物體的位置關系和形狀。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比較、合作交流等活動,體會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并能正確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選取熟悉的環境和物體作為觀察對象,聯系生活經驗,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2、通過合作交流,養成學生互助、合作的意識,提高數學交流和數學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實物,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物體的位置關系和形狀。
教學難點
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所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小藥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圓錐體和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小藥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圓錐體
教學過程
一、看圖導入,板書課題。
(課件2-5出示教學樓的四張圖片。)這是哪里?(4人回答)為什么不一樣?(1-2人回答)
同學們說對了,因為在不同位置上觀察到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這節課我們繼續來觀察物體,相信同學們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板書:觀察物體)
二、觀察物體探究新知
(一):觀察小藥箱(教師及學生拿出教具和學具。)
1、請大家拿出小藥箱,和老師一樣擺放。請你說一說這個藥箱有幾個面?分別都是哪些面?(指名回答)(1人回答)
前面又叫做什么面?其他的面怎么稱呼呢?(3人回答)
(教師相機板書:正面、左面、上面)
2、現在請大家任意選一個角度觀察小藥箱,說說你能看到哪幾個面?(3-5人回答)
學生自由觀察,匯報交流。(三種可能性,3-5人回答。能不能看到4個面,5個面呢?大約2人回答。)
3、我這里有一則案例,請你當一次福爾摩斯,判斷一下誰說了謊?(出示課件6,1-2人回答。)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引導學生說出結論,再出示課件中的內容)
小結:(課件7展示)不管站在哪一個位置都不能同時看到長方體所有的面,而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個面。
4、大家從各個面觀察小藥箱,看一看能觀察到什么樣的平面圖形?并且把自己觀察到的圖形畫在草稿紙上。注意:視線要垂直于觀察的那一面。(課前要求小組內學生分工,一個同學畫一個面,以節省時間。看星期二的試上結果。)
學生自由觀察。(教師巡回指導)
5、同學們之間互相交換各自的作品,互相評價一下畫得對不對?
學生匯報、交流。(大約5-6人回答)
誰畫出了小藥箱的正面?
誰畫出了小藥箱的左面?
誰畫出了小藥箱的上面?
誰畫出了小藥箱的右面?
誰畫出了小藥箱的后面?
6、(課件8出示第38頁下圖)請你判斷這三幅圖分別是小女孩從小藥箱的哪面看到的。(板書“例1”)
7、我這里有小藥箱的三個面,哪位同學幫我貼在黑板對應的位置上?(2人上黑板,先差后優)。下面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展示課件9的前半部分。)請大家把第38頁例1下面的兩個括號填好。
如果我們改變一下所站的位置,那么我們觀察到的各個面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2人回答)
這里所說的正面、左面和上面,都是相對于觀察者而言的,如果觀察者的位置發生變化,各個面也會發生變化。(展示課件9的后半部分。)
8、請同學們翻到第40頁,我們來看一看練習八的第1題,這也是個長方體請大家連一連。(教師巡視指導)(2人回答,先差后優。再課件展示)
誰來連一連?
誰再來連一連?
我們一起來連一連。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觀察物體(三)》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第一單元內容,在本單元的主要學習內容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從不同角度觀察實物和單個立體圖形以及幾何組合體,在此基礎上,本單元將進一步學習從一個或多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拼搭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即根據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包括從給出的一個或三個方向觀察到的圖形拼搭出相應的幾何組合體。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性格開朗活潑,對新鮮事物特別敏感,且較易接受,因此,教學過程中創設的問題情境應較生動活潑、直觀形象,且貼近學生的生活,從而引起學生的注意。由于學生概括能力較弱,推理能力還有待不斷發展,很大程度上還需要依賴具體形象的經驗材料來理解抽象邏輯關系。所以在教學時,可讓學生充分觀察、試驗、收集、分析,幫助他們直觀形象地感知,形成經驗。五年級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觀察和概括能力,能知道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類似現象,能對生活中的常見現象進行正確的分析和判斷,所以本節課中,應多為學生創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機會,讓他們主動參與、勤于動手,從而樂于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能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擺立體圖形。能分析和分辨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的情況。根據圖形推測拼搭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通過推測和拼搭圖形的方式,引導學生簡化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由平面圖形到立體圖形的轉化問題。讓學生自己拼擺,得出結論,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及探求數學知識的興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讓學生自己拼擺,得出結論,激發學生對數學的求知欲及探求數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從多個角度觀察物體的能力,通過思考和分析,掌握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的情況。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從正面、上面或左面看到的平面圖形推測出小正方體的拼搭方式。經歷觀察過程,根據從正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物體的圖形,推測出小正方體的拼搭方式。
難點: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課件、洋蔥微課視頻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學生觀看洋蔥微課視頻《看圖猜物》
師:看完視頻我們發現,只憑一張圖片是無法判斷這個物體是什么樣的,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這個問題!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觀看洋蔥微課視頻《根據正面擺小方塊》
1、學生探究
一共有4個小正方體,從正面看到的是三個橫著的小正方體,可以先一行擺3個小正方體,剩下的1個小正方體的擺放位置有如下幾種情況:
(1)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后面,如下圖
(2)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前面,如下圖
(3)還可以這樣擺
師:擺出的立體圖形的形狀是不同的,但是從正面觀察時,看到的圖形是相同的。還有其他的拼搭方法嗎?
2、學生思考,動手實驗
大家在拼搭的過程中要多思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我們會發現不同的結論。
師:如果再增加一個同樣的小正方體,也就是用5個同樣的小正方體,要保證從正面看的形狀不變,應該怎樣拼搭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指導。提示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擺放,既可避免重復也可避免遺漏
3、匯報自己拼搭的圖形
(1)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2個的后面
(2)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2個的前面
(3)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后面
(4)可以擺在這3個小正方體任意1個的前面
(5)可以把1個擺在后面,1個擺在前面
教師分別對各個學生所拼搭的圖形點評,給學生以肯定和鼓勵。
4、播放洋蔥微課視頻《擺小方塊時的特殊情況》
師:大家現在想到的是不是一個由四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大正方體?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一下:
師:像這樣拿掉一個和兩個小正方體,再從正面、左面和上面看一下也是四個小正方形的樣子。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練習一第3題:呈現了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三個圖形,讓學生用正方體搭出相應的立體圖形。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然后組織全班同學討論并交流拼搭的.方法。注意引導學生有步驟、簡潔地進行操作。
2.教材練習一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組織交流。
對于第(2)小題,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讓學生展示不同的擺法,通過交流,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只看到一面是無法確定物體的形狀。
3.教材練習一第5題:可以讓學生先直接作出判斷,再組織交流。
4.教材練習一第6題:讓學生根據從一個方向看到的圖形,判斷所觀察的物體是什么立體圖形,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不能只根據一個方向看到的形狀,就確定是什么立體圖形。如果搭成的圖形從正面看,最少需要3個正方體,還可能是4個、5個……
教師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或在方格紙上畫出,從不同的方向觀察自己所搭的立體圖形得到的圖形;還可以讓學生小組活動,由一名學生增加所給的條件,使其他人能準確地擺出這個立體圖形。
5.第7題: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并根據題意要求動手擺一擺,以此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全班交流。
四、布置作業
課本第3頁練習一的第3題:自己動手擺一擺
五、教學反思
本單元教學時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最多能看到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讓學生觀看洋蔥微課視頻,直觀感受物體從各個面觀察的效果。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這幾個設計,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要求學生把從正面,側面,上面所看到的形狀畫下來時有的學生感到很難。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是站在正面去看側面的,我想如果在課前復習時,先讓學生體驗前后左右方向,我想學生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了。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77頁“搭一搭”
【教學目標】(1)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2)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面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范圍。
【教學重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空間圖形的平面和立體想象找出被遮擋住的小立方塊。
【教具準備】小立方體(學生用),大立方體(教師用),比賽記錄紙(每小組一張)。
教學前準備:(學生每四人一組)。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說明
一、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立體
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
1、創設“比賽”情景一開展比賽,激發學生
(1)觀察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的形狀學習興趣。
(規則,無遮擋)
(2)想一想,從正面看是什么形狀,從側面、從比較簡單的'無遮擋實
上面看呢?又是什么形狀?物入手,發現實物與觀察到的圖形之間的聯系,發展學生空間觀念。
(3)畫一畫
(生單獨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
和想象的立體圖形)創設生與生交流環境
(4)同組同學交流對比,討論修改后完成比賽記再到師與生交流環境
錄紙項目一。最終實現交流互動。
(5)各組代表上臺投影展示本組比賽作品。
(6)師:你們畫出的從三個不同方向看到的圖形充分體現學生個性,
與看到的立體圖形符合嗎?說說理由。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
生:
(7)師:這個立體圖形是個長方體,從正面看和
從上面看或從側面看都沒有被遮擋小立方體,所以
就比較直觀,容易觀察和想象其不同方向的形狀。
2、創設“比賽”情景二
(1)變換成以下的形狀,從不同方向再觀察,
想象它的形狀,并畫出來。
(2)畫一畫從比較簡單的無遮擋實
(生單獨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物觀察進入到有遮擋的
和想象的立體圖形)實物觀察,培養學生空
(3)同組同學交流對比,討論修改后完成比賽記間想象能力。由淺及深
錄紙項目二由直觀到抽象,很符合
(4)各組代表上臺投影展示本組比賽作品。學生的認知規律。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活動,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從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2、知道物體的正面、側面、上面,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通過實物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濃厚的觀察興趣,使學生帶著積極的情感去觀察。
重難點: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通過實物體驗,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教學準備:每個小組一個長方體紙箱,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你們喜歡動物嗎?說說你喜歡的動物是什么?
生:小貓,小狗…
師:淘氣,笑笑也喜歡動物,今年暑假他倆帶著機靈狗去動物園玩了,在動物園見過這樣一頭大象。(課件出示)淘氣說:“大象長著長長的鼻子,兩只耳朵像蒲扇”。笑笑說:“大象是兩根柱子頂個門,門上有條擺來擺去的長鞭”。機靈狗說:“大象是四根柱子上有一座墻壁”。(課件演示他們看到的圖像)
師提問:他們看到的是同一頭大象,為什么他們的說法卻不一樣呢?
預設學生可能說到:
生1:因為觀察時站的位置不一樣,所以看到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生2:因為他們站的方向不同,所以看到的形狀就不同。
生3:因為他們觀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結果也不一樣。
師:你們真是會觀察的孩子,同一頭大象,由于他們站的位置不同,出現了看到的樣子不一樣的這種情況。
提出疑問:站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都不一樣嗎?今天就用你們的火眼晶晶來“觀察物體”板書。驗證一下你們得出的結論是否正確?
(二)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1、體驗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師:首先來觀察桌子上的長方體,請看觀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不能亂動長方體。
(3)觀察完后和你組內的小朋友說說你看到長方體的面是什么形狀?
(4)說完后心里記住你剛才看到的形狀。
小組同學觀察長方體,師行間巡視。
師:現在咱們換個位置來觀察,每個人按順時針方向移動一個位置,還是按上面的要求繼續觀察。
師引導以以小組做示范怎樣移動位置,然后其他小組在移動。
生觀察
師提問:哪個同學來說說你兩次觀察到的面分別是什么形狀?
生1、兩次都是長方形。
生2、一次看到是長方形,一次看到是正方形。
師:大家觀察到形狀出現了這樣的兩種情況。一種是兩次觀察的結果一樣,一種是不一樣。也可以說可能是相同的,可能是不同的。
師:現在咱們再換個位置來觀察,又會出現什么樣的結果呢?
生匯報:也是出現了兩種情況。
繼續體驗:
師:大家觀察長方體,觀察到的結果出現了這樣兩種情況,現在咱們來觀察講桌。是不是還是出現這樣的兩種情況呢?找同學上臺觀察,并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結果。
師:在不同位置上觀察物體,結果會出現什么情況?小組討論討論
小組匯報:可能這樣說:
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有時相同,有時不同。
師:有時相同,有時不同,用數學語言可以說成是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課件出示:在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
師:現在來判斷,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這個結論正確嗎?
生:不正確,應該說成是可能是不同的。
過渡:剛才大家通過親自觀察、討論,得出了這樣有價值的結論,老師真為你們高興。
2、體驗在同一個位置,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
師:現在大家來猜一猜,在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能看到物體的幾個面?
生猜:可能出現1個,2個、3個、4個…
接下來繼續用你們的火眼晶晶觀察眼前的長方體,驗證一下誰的猜測是正確的?請看這次觀察的要求:
(1)坐姿要端正,眼睛只能直直的看。
(2)把你看到不同顏色的面記在心里。
找同學匯報:
生:1個。
生:2個。
如果學生看不到三個面,
讓學生站在桌子的四個角處觀察。然后讓學生坐會原位。
通過大家親眼觀察,證實了猜幾個面是正確的。
生:猜3個面得正確。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又能得出怎樣一個結論呢?
生:在同一個位置觀察,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
過渡:老師把你們最多能看到的三個面畫在了大屏幕上,大家試著給這三個面取個名字。
3、認一認,正面、側面、和上面
生嘗試取名。可能取為:前面、左面、右面、上面。
師:前面也可以教正面,左面和右面用數學語言歸納為側面。
4、指一指,正面、側面、和上面。
師誰來上臺指一指手指一指講桌的正面、側面、上面。
讓學生換不同的位置指一指。
師提問:為什么同樣一個長方體,正面,和側面一會在這一會在那?
生:因為觀察時站的位置不一樣。
師:看來正面,側面,上面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位置的變化而變化。一般是根據觀察人的位置而定,觀察者的前面是正面,左右兩邊是側面。
(三)應用新知
師:這節課大家學得這么好,小淘氣也非常感興趣,想和大家一起學習,想出題考考你們,你們愿不愿意接受這個考驗呢?
生:愿意。
課件出示:
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生:我知道了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物體的形狀可能不同。
生:在同一個位置觀察物體,最多只能看到物體的3個面。
生:我認識了物體的正面、側面、和上面。
…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冊77頁“搭一搭”
【教學目標】(1)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5個小正方體組合)的形狀,并畫出草圖。(2)能根據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立體圖形,進一步體會從三個方面觀察就可以確定立體圖形的形狀,能根據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范圍。(3)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和實際操作的方式,增強學生的體驗。(4)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體驗空間與圖形和日常生活的聯系能克服操作中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不斷形成積極的學習情感。
【教學重難點】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空間圖形的平面和立體想象找出被遮擋住的小立方塊。
【教具準備】小立方體(學生用),大立方體(教師用),比賽記錄紙(每小組一張)。
教學前準備:(學生每四人一組)。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和數學學習活動中,我們常常要對一些物體進行觀察和分析。比如在語文課本里就有關于這方面的知識。古詩人蘇軾有這樣一首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誰來說說前兩句?生:----
師:橫看、側看、遠看、近看、高處、低處各不相同,這就說明了觀察位置不同所看到的形狀也怎樣?(不同)
師:以前我們學習了觀察由三個或四個立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由五個立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
板書:觀察物體----搭一搭
搭建一個由四個立方體組成的圖形
師:以前我們學習了觀察這個立體圖形從哪幾個方向來觀察它?生-------師板書:觀察物體:正面、上面、側面。
師: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我們怎么看才準確?生----
師:------注意位置和視線
師:一起觀察大屏幕看看從三個方向所看到的平面圖形(分析)
二|探索新知
師:現在我們來觀察由五個立方體搭成的立體圖形。我們分組進行比賽看看那個小組的同學能最快完成任務好不好?現在我們進行第一項比賽:請搞清楚要求后再動手!看大屏幕。師在講臺上搭出圖形。強調學生先搭圖形在畫出平面圖形。
板書:觀察物體畫出平面圖形(正面是、上面、左面)
(1)變換成以下的形狀,從不同方向再觀察,想象它的形狀,并畫出來。
畫一畫:生單獨畫出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和想象的立體圖形)
交流:同組同學交流對比,討論修改后完成比賽記錄
展示作品:各組代表上臺投影展示本組比賽作品。
(2)觀察幻燈提問并小結:師:從三個不同方向觀察,為什么只看到3個正方形或4個正方形?你想過為什么嗎?這個物體不是由5個小正方體搭成的嗎?應該看到5個才對呀,還有一個到哪去了呢?生:(很容易地指出來)被遮擋住了。師:雖然看不見,但它仍然是組成這個立體圖形的一部分。請分別指出從從三個不同方向(正面、側面、上面)看不見的是哪一個?
(讓生上臺指出是哪一個)
接下來我們進行第二項比賽:請你們從給定的兩個方向觀察到的平面圖形還原搭建出立體圖形。出示課件并強調要求。
板書:從兩個方向的平面圖形搭建立體圖形
(1)屏幕出示,課本上從正面和上面觀察到的平面圖形的形狀。
(上面)(正面)
(2)師:這是一個用5個小正方體搭出的立體圖形從上面和正面觀察所畫下的形狀。同學們,你能不能用小正方體搭出這個立體圖形?
(3)學生小組合作操作(根據上面兩圖形搭出立體圖形)
(4)各組展示本組搭好的作品。
(5)師:請說一說你搭過程中的想法和做法。生:
(6)師:可以先根據正面圖形搭出符合正面的立體圖形,再根據上面觀察到的圖形搭出符合上面的立體圖形。也可以根據上面的形狀,知道有一塊是隱藏的,再根據正面的形狀確定隱藏在哪一塊下面。
三反饋練習,深化體會認識。
1從二個方向觀察,能不能確定立體圖形形狀。
1)出示課本78頁試一試第一題圖
(正面)(左面)
(2)師:請用5個小正方體搭出這個立體圖形。
(3)各組展示本組搭好的作品
(4)師:注意到各組搭出的立體圖形,形狀都不一樣,你從中發現了什么?為
什么搭的不一樣嗎?(讓生認識到根據從二個方向看到的平面
圖形不能唯一確定一個物體立體形狀)
師:板書不能確定立體形狀
接下來再看:
2二個方向觀察可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數量范圍。
(1)出示試一試第二題圖
(2)師:引導生先從上面看,哪個位置有正方體,哪個位置沒有正方體。再從左面看哪一排最多有幾個?最少有幾個?進行充分想象。
(3)學生小組合作操作
(擺放實物搭出這樣的立體圖形,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讓學生體會從二個方向看到的平面圖形雖不能唯一確定一個物體立體圖形,但可以確定搭成這個立體圖形所需要的正方體的數量范圍)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現象的認識。
2、進一步讓學生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圖像。
3、切實讓學生掌握在方格紙上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技能。
4、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并整理成簡單條形統計圖的能力。
教學重點:切實讓學生掌握在方格紙上畫簡單的軸對稱圖形的技能;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并整理成簡單條形統計圖的能力。
教學難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現象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觀察物體和對稱:
打開書本67面第五單元,看看我們在這個單元里學習了那些知識。
1、觀察物體;對稱;
【設計意圖】通過看書回顧,讓引導學生回憶有關觀察物體和對稱的知識。
2、對于觀察物體,你知道了什么?還有什么想說的?
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畫面有可能不一樣;要想知道從一個面可以看到什么畫面,可以想象自己站在那個面,再去想象自己看到的畫面。
3、練習:連一連,大家分別看到哪個畫面。說說你為什么這樣連。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發表見解的機會,加深對觀察物體方法的理解,再次明確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畫面有可能不一樣的道理,結合具體的觀察場景,培養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能力。
4、課本68頁的對稱和69頁的對稱有什么不一樣?
68頁的對稱是沿著一條線對折,兩邊重合,這條線叫對稱軸,我們把好像這樣的對稱現象叫軸對稱。69頁的對稱是相對于鏡子或水面的對稱,是鏡面對稱。
5、練習:下面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是軸對稱圖形的畫出它的對稱軸。
5、和同學做鏡面對稱的游戲:一個同學做動作,另一個同學做出這個同學在鏡子里的動作。說說鏡子里面的影像和鏡子外面的`特點。
【設計意圖】軸對稱和鏡面對稱學生是很難準確區分的,只要學生有區分的意識就可以了,并不是要求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允許學生結合具體的事例來表達自己對軸對稱和鏡面對稱的理解。通過學生具體的描述,加深學生關于對稱軸和兩種對稱現象的感知;設計兩個練習,目的是訓練進一步掌握對稱軸的畫法,加深學生對鏡面對稱時鏡里的影像和鏡外的物體特點的認知。
二、復習統計;
1、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有關統計的知識?
(1)條形統計圖,一格表示2個單位。
(2)統計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統計一下我們班參加各項興趣活動的人數,并做成條形統計圖。
二( )班學生參加興趣活動的人數統計表
興趣小組音樂美術書法其他
參加人數
(2)看上表完成下面的統計圖,表示出每個興趣小組參加的人數。
單位:人 二( )班學生參加興趣活動的人數統計圖
音樂 美術 書法 其他
(3)
1.參加( )興趣小組的人數最多。
2.參加( )興趣小組的人數最少。
3.一格代表( )人。
4.看著統計表,提出一些問題并解答。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主動回顧有關統計的知識,加深理解。結合具體的統計實例,進一步培養學生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數據并整理成簡單條形統計圖的能力。
二、完成書本109頁練習。
【設計意圖】數學廣角不做單獨一節課的復習內容,通過具體的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簡單推理的能力。
板書設計:
復習觀察物體、對稱
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同一個物體, 軸對稱 對稱軸
看到的畫面有可能不一樣
對稱
鏡面對稱(鏡面、水面…)
統計: 一格表示2個單位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并通過觀察和空間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2.初步滲透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認識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物體,觀察到的物體形狀是不同的,并通過觀察和空間想象判斷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形狀。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大屏播放《盲人摸象》的動畫故事。
2、為什么這幾個盲人回答的不同呢?
師:生活中,我們在觀察一個物體時,可能由于所處位置的不同,也就是觀察物體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今天咱們一起來學習怎樣觀察物體。(板書:觀察物體)
二、師生互動,探究新知
1、本位觀察
師:今天老師給每組都請來了一位好朋友。
師:這個好朋友就是今天我們要觀察的物體。你坐在物體的哪一面?坐在你的位置上,你觀察到了物體的哪些特征?
學生獨立觀察,小組內互相交流,教師行間巡視。
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同學匯報。
師:不過老師有點兒納悶了,為什么每組的同學觀察的是同樣的物體,可大家剛才說的卻不一樣呢?
學生思考、小組交流。
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歸納: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觀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體的形狀也就不一樣了。(板書:從不同的位置→形狀不一樣。)
2.換位觀察
師:前面大家不僅觀察得十分認真,而且還特別用心聽別人的回答,你們可真是會學習的好孩子!同學們想不想觀察一下物體的前后左右四個面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學生交流觀察方法:小組內交換觀察位置;把觀察的物體在小組內轉圈。
師:我覺得每一位同學都開動了腦筋,最后我們找到了兩種觀察方法。你們認為哪種方法最合適呢?用你喜歡的方法再次觀察物體。
師:大家再次觀察后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再次體會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不一樣)
師:如果是一些較大的物體,大家想一想,那應該怎么辦呢?(引導學生靈活運用觀察方法。)
師:是啊!對于一些較大的、不能動的物體,我們就要站在不同位置,從不同角度觀察,才能看得更清楚、更全面!也就是說我們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觀察方法!
3、全面觀察
師:今天小朋友們觀察得認真又仔細,誰愿意和大家說說你們組的好朋友是什么樣的。
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我們換了位子,位置發生了變化,觀察的角度也不同了,所以看到玩具的形狀也不一樣了。
師:原來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物體形狀也不同。
(引導學生得出要認識一個物體就要全面的進行觀察)
師:我們要想認識一個物體就要全面的進行觀察,不能只看到一部分就早早的下結論。
(引導學生知道由于位置不同,所以觀察角度就不同,看到的物體的形狀也就不一樣了。引導學生得出要認識一個物體就要全面的進行觀察。)
三、教學例
1、教學例
大家帶了自己的.禮物來,小亮和小紅他們也帶了禮物(課件出示):
你能很快說出這些圖是誰看到的嗎?說說理由。
學生回答:第一幅圖是小明看到的,因為小明在恐龍的旁邊,看到恐龍的整個身體;第二幅圖是……
學生書上連線
2.課件出示:
師:這兩位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看到的車的樣子都是怎樣的呢?
生:(充分討論交流后)連線。
師: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老師這里有幾本書,根據你看到的畫面,你能知道老師拿的是什么書嗎?
師:觀察物體要全面,要從不同角度、不同的位置去觀察,不然就會鬧出“盲人摸象”的笑話。
四、鞏固練習
(1)連線游戲。
教科書第70頁第一題,請學生仔細觀察從不同的位置所看到的汽車形狀。
(2)出示淘氣系列題
觀察大熊貓,茶壺,汽車圖,讓學生判斷淘氣看到的是哪一幅圖。
(3)找朋友。請小組每一個成員將自己的數學書合在一起,擺放在桌上,再請每一個同學從自己所在的位置介紹看到書的形狀。完成連線。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同一物體的形狀是不一樣的。在生活中,我們處處都要留心觀察,做一個勤于思考的好孩子,你們能做到嗎?
六、板書設計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觀察立體圖形,能正確辨認從不同方位觀察到的三個小正方體拼成的幾何圖形的形狀和相對位置。
2.過程與方法
借助用正方體搭立體圖形的活動,經歷觀察、想象及驗證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辨認從前面、左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模型的形狀。
教學難點:根據從不同位置觀察一個立體圖形得到的圖形,能用正方體進行拼搭。 教學準備
課件、正方體模型、攝像頭、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師:當下我們的中國正在飛速發展,自主品牌越來越有競爭力,剛剛在汽車博覽會上就新發布了一款中國自主品牌的汽車,無論是外形、動力還是空間都獲得一片好評,引起了大家的關注,讓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圖片)
2.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款車怎么樣?為什么攝像師對相同的一款車要拍這么多張照片呢?
預設:
生:方便全面觀察。
3.師:看來我們要從多角度觀察物體,通常我們從幾個方向觀察物體? 預設:
生:從前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教師板書:從前面看、從上面看和從左面看)
4.師:如果給你一個組合的立體圖形,你會觀察嗎?我們就從這三個方向進一步全面地觀察物體,看看大家能夠有什么收獲?(板書題目:觀察物體)
二、探索新知
1.觀察同一立體圖形。
(1)師:請看屏幕,這是由四個小正方體組成的立體圖形,有三名同學進行了觀察:
你能想象一下這三名同學分別是從哪幾個方向進行觀察的嗎?
預設:
生:小剛從上面看的,小麗從前面看的,小明從左面看的。
(2)師:到底對不對呢?你們的桌子上也有四個小正方體,請你們搭出這個立體圖形,實際觀察一下。
(3)出示活動建議。
①分別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立體圖形。 ②在方格紙上拼擺出你看到的圖形。
③驗證拼擺的圖形與觀察到的是否一樣。 (4)學生活動,師巡視。
(5)匯報信息:(將學生作品貼黑板上)
(6)集體反饋。
問:誰的觀察結果和他的一樣?看看,我們剛才的判斷對嗎?
(7)小結:我們分別從前面、上面、左面,觀察了這個立體圖形,通過從不同方向進行的觀察,對于這個觀察結果,你有什么發現嗎?
預設:
生:通過觀察這個立體圖形,我們發現:從不同方向觀察一個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觀察不同立體圖形。
(1)師:剛才我們一起觀察了這個由老師搭成的立體圖形,搭建的方法有很多,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試試?
(2)某學生任意將四個小正方體拼擺成下列幾何圖體。(教師黑板上貼出學生對應作品)
預設:
(3)師:請你先想象一下,然后在方格紙上畫出這個幾何體從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形狀。
(4)學生動手操作。 (5)反饋交流,展示作品。 3.確定方法。
(1)師:我們已經觀察了兩個不同的幾何體,結果和大家想象的相同嗎?同學們有沒有想過,我們應該如何想象呢?有什么方法嗎?同桌討論一下。
(2)集體交流。 (3)方法提煉。
先確定幾何體的長、寬、高,
從前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高這兩個要素; 從上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長和寬這兩個要素; 從左面看到的是幾何體的寬和高這兩個要素。
三、鞏固提高
1.基礎練習。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4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上冊P41,觀察物體
(二)。
二、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成的兩個簡單物體組合,能辨認正面、側面和上面所看到的形狀。
(2)能根據觀察兩個簡單物體組合看到的某個面的形狀,用同樣大的正方體擺出相應的兩個簡單物體組合,體會物體與它相對應的平面視圖的轉換與聯系,感受物體的相對位置和空間位置的關系,發展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觀察幾何體的興趣,愿意對問題進行討論和交流。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從不同角觀察觀察、分析多個物體的組合體,幫助學生構建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教學難點:從形象構建抽象的想象能力
四、教具準備:農遠設備、光盤、正方體、正方形紙片
五、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教師出示愛心箱,提問:同學們認識它嗎?(認識,是捐款箱)
師:對,這是捐款箱,去年5月12日,汶川地區發生了特大地震,給四川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同學們曾通過這個愛心箱,為四川同胞伸出了援助之手,獻出了一份愛心。
要求:請同學們觀察這個“愛心箱”,并請你告訴我,在你的位置看到的是它的哪一面或哪幾個面?你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呢?觀察后指名回答。
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是的,我們最多能看到這個物體的三個面。同學們知道,觀察物體,從不同的角度,看到的形狀不同,要想看清物體的'形狀,必須從各個角度觀察。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觀察物體”。教師板書
二、新授
1、談話導入:“同學們,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先向同學們介紹一位新老師和幾位新同學,你們想認識他們嗎”?①(播放光盤)在“指一指,誰是它的正面、上面、側面”?處暫停。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誰是它的正面、上面、側面?”(教師強調:我們這里說的正面、側面、上面指的都是從垂直的角度看的。)指名回答。好,我們看電視里的小朋友是怎樣回答的。②(播放光盤)在問題:“你知道它是那個立體圖形嗎?”處暫停。
師:“同學們,你們是怎樣認為的呢?指名回答。“恩,‘可能’這個詞用的真好”。是啊,這個物體可能是長方體,也可能是正方體,還可能是別的物體下面我們來看看到底是什么物體”。③(播放光盤)到“通過這個游戲,你們有什么感受呢?”停。
師:哪位同學說一說,你有什么感受?(我覺得只看到物體的一個面,無法確定物體的形狀。)我們來看電視機里的同學們是怎么回答的。④(播放光盤)到“電視機前的同學們,你們也擺一擺吧。”
2、教學例題:
師:“同學們,你們聽清楚電視里老師的要求了嗎?”拿出你們手中的正方體擺一擺,并且從不同角度觀察觀察。(同學們可以下位觀察)
學生觀察后,教師出示下圖并提問:同學們,觀察好了嗎?(觀察好了。)
提問:“上面的圖形分別是小華從什么位置看到的?”(同桌先說一說,再指名說一說。)
我們看電視機里的同學是怎么回答的。⑤(播放光盤)到“通過上面的觀察,你們有什么發現呢?誰來說一說?”
師:“通過上面的觀察,你們有什么發現呢?誰來說一說?”(觀察物體,從不同的位置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我們看電視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⑥(播放光盤)到“電視前面的同學們,你們也一起來擺一擺吧。好,開始吧。”處停下。
師:“同學們,我們也動手擺一擺吧。用4個正方體擺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好,同學們已經擺好了,哪位同學起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是怎樣擺的呢?”指名說說。多請幾位同學說說,最好是不同的。提醒學生注意語言的組織。師:“同學們擺的都不錯”。“我們看看電視里的同學們是怎樣擺的,又是怎樣說的。和我們擺的一樣嗎”?⑥(播放光盤)到“用老師給的正方形擺出你從正面看到的形狀。”處停止。讓班里的同學先用手中的正方形擺一擺。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你正面的物體的形狀是怎樣的?并用我們手中的正方形擺出正面看到的圖形。 “好。同學們擺好了嗎?誰給大家展示一下!”請兩位同學說一說。
師:“我們看電視里的小朋友是怎樣做的”。⑦(播放光盤)到“你知道這三幅圖分別是他從什么位置看到的嗎?”停。師:“小強是這樣擺的,和我們擺得有什么不同?”
師“這幾幅圖分別是從什么位置看到的呢?”指名回答。
我們再看電視機里的小朋友是怎樣回答的。⑧(播放光盤)到“電視機前的同學們,你們也試一試吧?”停。
3、課堂鞏固練習:
師:我們也來擺一擺。看看有幾種擺法?不做評說,然后和電視中的小朋友對照一下,看是不是都擺對了。“好,我們來看電視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⑨(播放光盤)到“趙晶的回答,可以這樣一直擺下去。”停。師:“同學們,你們看趙晶同學多愛思考,你們有沒有想到?好,請同學們接著看電視。” ⑩(播放光盤)到“電視機前的同學們,也請你們動動腦筋。”
師:“如果只用4個小正方體,可以有多少種擺法呢?”指名回答。好,我們再來看電視。⑾(播放光盤)到“你有什么感受呢?”停。
三、總結:師:“是啊,你們有沒有什么感受?或者說有什么收獲呢?”
四、思考:
請同學們先猜想一下:下面物體從各個方向觀察,你會看到什么?教后反思:
本節課,我讓學生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是不同的,選定一個角度觀察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同時通過學生的活動,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本節課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學:
1、活動是學生學習數學的一個重要的方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本節課在這一點上體現得比較突出。比如,觀察捐款箱、電視柜的活動中,不是讓學生單純地坐在位置上看一看、說一說,而是設計了離開位置觀察、拍照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他們不僅獲取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2、給學生提供了直觀的、形象的學習材料,注重了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自己體驗觀察的方法。通過觀察文具盒、小正方體等實物,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物體正面、上面和側面的理解。同時鼓勵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自由地觀察物體,把所看到的和周圍的同學說一說,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捐款箱的哪幾個面,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這幾個操作活動,充分體現了教師的民主作風,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交流、合作空間。
不過,本節課也有一些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學生對于面的概念不是十分清楚,在最初觀察時,有的孩子竟然說自己能看見四個面,甚至更多。細思原因,原來學生把看到的一條邊當成了一個面,我想如果在課前復習時,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的面,我想學生就不會出現以上問題了。
2、本節課學生動了起來,思維也活躍起來了,不過學生活動的有些沒有章法,我應該認真思考,如何在新課改實驗中,教學既能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學的"活而不亂"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教材第63頁~64頁
教學目標:
1、 通過由低到高來觀察物體,體會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圍不一樣。
2、 通過由遠到近看景物,體會看到的范圍越來越小。
教學重點:觀察、想象,培養學生的`空間感覺。
教學準備:一個圓柱體的茶葉盒或者餅干筒。
教學過程:
一、準備鋪墊
1、 教師將一個圓柱體的餅干筒放在講桌上,讓學生分別蹲著看、站在講臺下看、站在講臺上看。
2、 讓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們分別看到的是什么樣子,再讓看過的學生談一談看到的情況。
3、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總結一下由低到高看物體,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一)由低到高觀察物體(第63頁)
1、 在講桌上照書上的圖擺好教具,讓學生由下到上進行觀察,說出感覺有什么不同。
2、 讓學生看書,并模擬書上的情景觀察講桌上的物體,體會由低到高不同的畫面。
3、 標出觀察順序。
4、 師:你在生活中有類似的經歷嗎?和同學說一說。
(二)由遠到近觀察物體(第64頁)
1、 模擬情景,在講桌上擺一個房子模型,房子后面擺幾個高一點的長方體當作小樹。
2、 讓4、5個學生在教室最后觀察,然后向前走到講桌近處觀察。
3、 其他同學猜一猜,他們兩次看到的畫面有什么不同。
4、 讓觀察的同學談一談自己的感受。
三、嘗試練習
1、獨立解決書上“說一說”。
2、指導學生完成“試一試”。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1-2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6-14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1-1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6-14
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11-03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2-01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7-2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7-04
觀察物體的教學設計11-03
《觀察物體》優秀教學設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