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送別教學設計

時間:2023-04-04 12:59:1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送別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送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送別教學設計

送別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學習《渡荊門送別》。

  2.過程與方法:

  在自讀自悟,合作探討中理解詩詞的思想內容及主旨,能準確流暢地背誦。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體會作者在詩中所抒發的思想感情。《渡荊門送別》一詩是一首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篇。在“故鄉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為對故鄉的眷戀和對大好前程的憧憬。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會詩詞的意境美、語言美;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難點:激發學生想象,再現詩歌畫面,深刻體會景物描寫中蘊含著的深厚的情思及對“送別”的理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學習古詩。

  (二)學習《渡荊門送別》。

  1.學生自由讀古詩,初步了解詩意。

  2.放錄音,營造氣氛。

  3.《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

  明確: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

  明確: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的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

  4.這一聯中有一個字用得好,找出來談談它好在何處。

  明確:“隨”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們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5.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請談談這聯詩所描繪的意境。

  明確:“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云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天上云彩,層層疊疊,構成海市蜃樓。

  教師補充: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初次見到平原時的新鮮、欣喜的感受和體驗。

  6.從尾聯來看,這首送別詩是否是為朋友送行?

  明確:不是,是告別故鄉。尾聯中的故鄉水是指流經故鄉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詩人初次離開故鄉,確實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說破。從對方來寫,說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這個遠別故鄉的人到楚地。

  7.尾聯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抒發了思鄉深情。

  8.通過合作學習,研究探討:

  (1)李白的《渡荊門送別》是如何在浪漫主義風格中透著新奇的?

  這首詩五、六兩句在李白浪漫主義風格中透著新奇。這里的新奇不在描寫景色的本身而在它的托意。“月下飛天鏡”,“下”字是動詞,說月亮下來了,影子落在江水中。圓圓的月亮,像一面鏡子。鏡子從哪里來的呢?從天上飛下來的。天上一個月亮,水中一個月影,上下生光,照得大地的一切晶明透亮。古詩:“何當大刀頭,破鏡飛上天。”本詩卻從相反的方面來運用它新奇的想象。“云生結海樓”,詩人看到天空云彩的奇幻變化,產生無窮想象。“海樓”即“海市蜃樓”。這種自然現象的產生,是由于光線在大氣中的折射,在大海或沙漠的上空,有時忽然出現像城市的奇幻景象,古代人的科學水平低,驚為神怪,認為是海中的蜃(蛤蚌之類)吐氣結成的。江漢平原上空并無這種自然現象。詩人所指的是天邊云彩各種奇異的形狀,仿佛也產生了仙人樓閣似的。為什么平常的月景和浮云能引起詩人這么大的興趣?因為在嶄新的環境里認為一切都是新奇可喜的,就產生了敏銳的感覺。過去詩人一直在四川生活,讀書于戴天山上,游覽峨眉,隱居青城,所熟悉的是蜀中的山山水水。如今渡過荊門,山漸消失,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詩人的感覺自然新奇了。

  (2)李白《渡荊門送別》中“送別”有幾種理解?

  課本提示中說是詩人青年時期出蜀贈給送別的友人的詩,沈德潛《唐詩別裁》評此詩說:“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到底哪種理解更合適?

  這首詩的確寫的是送別,不過是送李白者仍在舟中,而詩人李白已經上岸了。詩人與朋友在長江千里舟中相伴來到荊門,現在李白離舟上岸,在告別的時候說“可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因為李白自己不能再相送,就寄托意于江水,只有它能代為送客,江水滔滔,朋友繼續推舟前進,自己上岸,更代為舟中朋友感到寂寞,以后,只有故鄉江水依然相送,憑這寄托彼此的鄉情友誼。至于課本提示和沈德潛評價的理解,當然也有它的道理。

  9.小結

  李白的《渡荊門送別》一詩是一首描寫祖國壯麗山河的詩篇。詩中并無送友的離情別緒。當時,年輕的詩人,懷著“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壯志,展望前程,自不免心情激動,祖國壯麗的山河,更增添了生活的光彩。全詩一氣直下,如大江奔流,格調輕快,意境高遠,想象瑰麗。中間兩聯,尤以頷聯為佳,氣象博大,氣勢飛騰。“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形象地描繪了船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壯麗多姿的景色,反映了詩人的開闊胸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以水中月明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藝術效果十分強烈,歷來被稱為不朽的佳句。在“故鄉水”送行的深情祝愿中,化為對故鄉的眷戀和對大好前程的憧憬。這種奇想,言盡意遠,韻致清揚。

  (三)齊讀,背誦這首詩。

  (四)結束課程。

  【板書設計】

  渡荊門送別

  李白(唐)

  首聯交代旅程;

  頷聯喜悅開朗;

  頸聯新奇景色;

  尾聯思念故鄉。

送別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結合字詞,想象畫面,感受意境,體會詩人情感(重點)

  2.同題擴讀,體驗本課學習的鑒賞方法

  (二)教學過程:

  課間播放歌曲《渡荊門送別》,交流有關李白的知識。

  1.初讀詩歌,說說感受

  ①導入:同學們,課間我們聽的是吟唱版的《渡荊門送別》。每當樂聲乍起,歌韻初揚,我就心醉神馳,仿佛已經穿越千年的時空隧道,和李白在荊門的長江上把臂同舟共游了。

  ②介紹荊門山:荊門山在現在湖北宜都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對峙,形勢險要。人們常把荊門山稱作“蜀楚咽喉”。等到長江沖出崢嶸突兀的荊門山口,才真正流入江漢平原地帶,水面驟然變得寬闊,江流也隨之顯出舒展奔放的姿態。

  ③介紹詩人:(出示幻燈片)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李白

  那一年,李白25歲,第一次離開故鄉蜀地,此時舟出荊門山,故鄉在身后,他鄉在眼前,人生的征程與壯游從此開始。今天我們來學習記錄這段旅程的詩歌《渡荊門送別》。(板書課題)

  ④自由朗讀詩歌:用一兩個詞語說說自己的閱讀感受。

  提示:豪邁、雄健、壯闊、深情、富有想象等。

  ⑤根據學生的感受,朗讀全詩。可以有不同的朗讀處理,用最能渲染自己體會到的情感的方式演繹《渡荊門送別》。

  2.想象畫面,領略意境

  ①再讀詩歌,想象畫面:

  蘇軾贊王維的詩畫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其實高明的詩人都是善于營造畫面的。(板書詩中有畫)

  朗讀全詩,閉上眼睛回味,詩人為我們呈現了哪些畫面?

  (可以采用“男生讀一二聯,女生體會;女生讀三四聯,男生體會”的方式進行。)

  ②根據想象,展現畫面:

  同學們的腦海里已經有了依稀的畫面,讓我們和詩人的心靈靠得再近一些,走到畫面里去。來,我們化身為李白吧!

  (出示幻燈片)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示例:我看見天險雄秀的荊門山漸漸遠去,漫長的水路把我帶到了楚地,家鄉已經十分遙遠,眼前是平闊的江面。我心里充滿憧憬,就要去新天地闖蕩,迎接我的會是怎樣的舞臺?

  ③梳理想象,找出依據:

  根據示例,找出想象在詩歌中的依據。

  渡:(水路)

  遠:(家鄉已經十分遙遠了)

  “渡遠”與“遠渡”比較:“渡遠”有主動追求闖蕩之意,“遠渡”顯得平實。荊門:(天險雄秀);外:陌生場地;游:去新天地,內心憧憬。

  ④仿照示例,呈現畫面:

  如果我們想象的畫面能夠把握詩人的內心世界,引起大家的聯想,那應該說就是非常成功的。現在請大家仿照老師的例子,小組合作,選擇一聯,展開想象,用第一人稱來描述此情此景。(提醒第三聯畫面有時間的變化,夜晚我看見……黎明我看見)

  ⑤評析畫面,落實想象:

  采用以下的方法評析想象的是否合理。內容上看想象是否有據;形式上可以采用一個小組展示后,自己小組找理由證明,其他小組評價;或一個小組描述后,請其他小組說說其想象的依據。

  ⑥小結:“沒有想象就沒有詩歌”。我們用自己豐富的想象了解了詩歌所營造的情境畫面,也觸摸到了詩人憧憬、豪邁、喜悅、依戀的.心靈。

  (板書畫中有情)

  (三)品味余味,體悟情感

  以小組討論的方式,比較本首詩與傳統送別詩的異同,充分體會詩人的感情,解決下面的問題。

  1.《渡荊門送別》是傳統的送別詩嗎?

  提示:送別有友人,詩中卻沒有“友”。

  2.回顧李白的送別詩

  提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送孟浩然之廣陵》)、“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友人》)

  3.本詩中的“送別”之意體現在哪里?

  提示:末句。和傳統的送別詩不同,送別詩人的不是朋友,而是——故鄉的水,這樣的送別實在是別具一格。

  4.有些版本里,“憐”也寫作“連”,朗讀體會哪個版本更好

  “憐”與“連”比較:

  提示:“連”只有聯系之意,缺少人與物的融合。“憐”是互相的,故鄉愛詩人,詩人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補充資料:青蓮鄉的通口河與平通河,匯流成涪江經嘉陵江注入長江。

  5.感受末句的委婉情味

  李白自5歲開始讀書,15歲學習劍術,直至25歲遠渡荊門,一向在蜀地生活,此次出行,面對流過蜀地的江水,不禁產生故鄉情。但詩人為什么不直接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本無感情的故鄉水懷著深情厚意,戀戀不舍一路護送,萬里相隨呢?

  提示:原文委婉盡致,極有情味。李白賦予了自然江水情感和生命力,流水似乎也變得多情,世界因詩人的多情而呈現為多情。

  6.這一份對故鄉的多情,并不僅僅在尾聯體現,而是貫穿整首詩。詩中哪些地方也體現了“送別”之意?

  從:本意“作”,不妨釋“順”或“隨”,李白駕船順著流水來到了荊門,逆水回望,家鄉的渡頭無影無蹤。流水陪伴之意可咀嚼。

  隨:船在動,山一路跟隨著動,一直跟隨到荊門山,才與我告別。

  入:長江一直流入天地的盡頭,會一直看著作者奔向前程,而無論李白走多遠,故鄉的山水都會裝在他的心中。

  仍:始終,回應上文,說明以上所寫之景,皆與“故鄉水”有關。明月是江心的明月,云朵是江上的云朵,作者的視野,始終沒有離開故鄉的水。

  小結:清代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評論道:“詩中無送別意,題中二字可刪。”(清·沈德潛《唐詩別裁》)現在我們可以告訴沈德潛送別之意不僅有,而且還很濃。長江是一根弦,青山、秀水、明月、彩云便是長江弦上奏出的雄偉奇麗的歌。游子即使遠行千里,也一定不會忘記故鄉。這種濃厚的情意在短短幾個字中便盡顯無遺,真可謂“言有盡而意無窮”。

  詩中有畫,畫中有情。我們走進了一個情景交融、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這個空間便是意境,它引發我們的遐想,觸動我們的靈魂,也能體悟詩人的情感。讓我們用朗讀再一次進入那一幅幅富有情感的畫面吧。(板書:意境)

  (四)拓展閱讀,把握詩意

  李白曾三渡三峽,每一次都關系著他的前途和命運。同樣是寫三峽,情感卻不盡相同。我們透過詩歌呈現的畫面,來感受流淌在字里行間的情。

  1.拓展一:聯系學生熟知的李白詩作。我們熟知的《朝發白帝彩云間》一詩,是李白獲罪流放時接到大赦的詔書,他快樂得像個孩子,口占一絕:(出示幻燈片)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

  學生朗讀,簡單交流從文字中體會到的情感。這里的喜悅之情合著流水都洋溢在詩句中。

  2.拓展二:此前一年,流放時李白所寫的《上三峽》卻寫盡了時光難度,逆境難熬的心情。(出示幻燈片)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上三峽》

  學生朗讀,簡單交流從文字中體會到的情感。

  3.拓展三:(出示幻燈片)王國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

  這種“真”是可以檢驗的,即能否讓人具體感受到。李白是以生命的激情來面對山水的,他筆下的山水無不融入了詩人強烈濃郁的情感基因,因而放射出動人心魄的個性美。情感出境界。

  小結:(出示幻燈片)“讀詩的好處,就在于可以培養我們有一顆美好的活潑不死的心靈。”(葉嘉瑩)

  今天我們透過詩歌的語言,融入自己的想象,通過品讀畫面,感受到了詩人的喜、悲、歡、苦,觸摸到了一個鮮活的生命,我們的心靈也變得豐富起來。這就是詩歌帶來的魅力。

  輕舟載著他超凡脫俗的詩魂遠去了,而悠悠的長江水,永遠在人們心中奔騰。來,讓我們送送李白,再一次吟詠《渡荊門送別》。

送別教學設計3

  一、這節課繼續學習《黃鶴樓送別》,師板書,學生書空。

  二、師放音樂、投影。

  師:暮春三月,長江邊煙霧迷蒙,繁花似錦,年輕的李白正在黃鶴樓上為孟浩然餞行。孟浩然上了船,白帆漸漸遠去,李白看著一江春水,觸景生情,隨口吟誦了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

  三、初讀古詩,讀課文。

  1、師(停音樂,指著投影):這首詩是李白送孟浩然時隨口吟誦的,卻成了千古名詩。同學們也來讀讀這首詩吧!

  2、學生自由讀詩。

  3、師:同學們理解這首詩的意思嗎?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4、學生提問。

  5、師:同學們提了不少問題,我們只有善于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我們平常讀古詩時發現問題都怎么解決的?(查工具書)老師告訴你,這篇課文是文包詩的形式,只要認真讀書,一定能理解詩意。

  6、請同學們自由讀書,自己找找答案。

  7、解釋古詩。

  四、品讀課文。

  1、我們學習古詩既要了解詩的意思,也要體會詩歌的感情和表現的意境。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心情?(板書:依依惜別)“依依惜別”是什么意思?從文章中什么地方看出“依依惜別”之情呢?我們來學習課文。

  *學習第二節。

  1、學生自由讀書。說說從哪里看出“依依惜別”之情?

  2、抓住“藏”字,提問:從哪里看出故意隱藏?(“一會兒…一會兒…”)為什么藏?(不想在分別的時候表現出傷感、悲傷,不想讓對方難過)。

  3、指導朗讀,讀出留戀、濃厚的友情。

  5、學生練讀,指名讀。

  *學習第三節。

  1、過渡:李白和孟浩然就要分別了,這一節描寫了兩人分別時的`話語和行動,從話語中行動中我們又體會到什么呢?

  2、李白的話中抓住“您”和“!”,表現了李白對孟浩然的敬重、敬仰、仰慕。(孟浩然比李白年長十二歲,因為仕途不得志,便穩居田園。他倆在襄陽碰面,一見如故,惺惺相惜。他們常常一起飲酒作詩,因為志趣相投而成為知己。李白曾經寫過《贈孟浩然》: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指導朗讀。讀好“您”、“!”和“滿飲此杯”。

  3、孟浩然的話中抓住“我們的友誼卻像這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和長江聯系起來。體會“永世不絕”。指導朗讀。

  4、分角色朗讀。指名讀,同桌配合讀。

  5、請學生上臺表演此節。(準備一個酒杯)

  *學習第四節。

  過渡:如果李白的好友孟浩然不去揚州該多好啊!可是老友就要遠行了。

  1、(放音樂)師讀第四節“岸邊楊柳……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2、個別學生讀此節,從哪里看出依依惜別之情?抓住“佇立”、“凝視”板書,(從外表看很平靜,而內心卻是波瀾起伏,他心里會說什么?想什么?——祝福、擔憂、回憶、期盼等)

  3、讀出依依惜別之情。強調和詩句有關的兩句話,回到詩句“孤帆遠影……”

  4、師質疑:暮春時節,正是大忙季節,水陸運輸一定很繁忙,這么寬的江上怎么可能只有一條船呢?通過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學生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而對其它的船,其它的人視而不見,“孤”更能表現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5、學生齊讀此節,一生表演“佇立”、“凝視”,另一生站在位上演孟浩然,可以創造性地加上招手等動作。

  *讀古詩。

  1、指名讀。

  2、讀詩。

  6、配樂背誦。

  五、拓展。

  讀背送別的詩。

  結束語:送別是人與人之間美好的情感,同學們以后也會有和親人朋友分別的時候,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用心體會這份情感,珍惜親情、友情。

  板書:

  藏

  黃鶴樓送別依依惜別您!

  永世不絕

  佇立凝視

送別教學設計4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與《竇娥冤》一文的學習相結合,進一步了解元雜劇的特點與成就。

  2.鑒賞富于文采的曲詞:(1)運用多種多樣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人物的心理性格特征;(2)善于化用或借用古代詩詞的語句乃至意境。

  3.欣賞崔鶯鶯的形象,了解本課曲詞富于抒情性和音韻美的特點。

  (二)能力訓練點

  1.鑒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

  2.體味劇作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鑒賞劇作富于文采的語言。

  (三)德育滲透點

  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四)美育滲透點

  把握、鑒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鑒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二、學法引導

  1.從分析情節入手,了解鶯鶯的心理變化,從而準確把握人物思想性格。按情節可把全折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赴長亭路上的場面。通過三支曲子,寫出鶯鶯為離別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是長亭餞別的場面,通過八支曲子,寫出崔、張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態、心理,突出了鶯鶯重愛情而輕名利的反抗精神。第三部分是臨別叮囑的場面,用六支曲子寫出鶯鶯對張生的關心與擔心,關心的是他身體,擔心的是他考中后“停妻再娶妻”,進一步表現鶯鶯對功名利祿的輕視。第四部分是分手后的場面,用兩支曲子,寫出鶯鶯目送張生依依難舍的情景和離別后的痛苦。

  2.選擇幾支曲子,反復誦讀,了解所用的修辭方法,品味其情景交融的意境。如,可把幾支描寫秋天景色的曲子[端正好][脫布衫][一煞]集中起來讀,然后作兩種比較:一是與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描寫秋景的詩句對比,看看所選取的景物和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二是將這三支曲子描寫的景象對比,看看景物特點和表達的氣氛有何不同。

  三、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把握、鑒賞女主人公鶯鶯的藝術形象,鑒賞劇作曲詞的音韻美和體會其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是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二)解決辦法

  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應在疏理劇情的基礎上,重點賞讀若干支曲詞,通過誦讀、比較,讓學生掌握有關知識,進行文學鑒賞的訓練。

  四、課時安排

  2課時

  五、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1.第一課時,要求學生梳理劇情,并重點賞讀這出戲開頭的三支曲詞和結尾處[一煞]、[收尾]兩支曲詞,體會曲詞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2.第二課時,重點賞讀自[脫布衫]至[二煞]共十四支曲詞,體會曲詞中反映的鶯鶯的心理活動,并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明確目標

  1.大致了解劇作及課文節選的這一折戲。

  2.重點賞讀[端正好]、[一煞]、[收尾]和[叨叨令]等幾支曲詞,體會其情景交融的抒情美。

  (二)整體感知

  《長亭送別》是《西廂記》的第四本第三折,《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折,這在元雜劇中是頗為少見的(全劇劇情可參看課本題解),《長亭送別》也是全劇最為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斷之一。隨著劇情的發展,鶯鶯終于克服了身心解放要求與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邁出了關鍵的一步,與張生私下結為夫妻。但接下來便是老夫人逼張生趕考,并說考不取功名便“休來見我”,崔、張愛情又面臨新的威脅。無奈中張生只好起程“上朝取應”。這場送別戲共有十九支曲文,由鶯鶯主唱,既是塑造鶯鶯形象的重場戲,也充分體現了王實甫劇作情景交融、富于文采的特點。

  (三)教學過程

  1.導入:《西廂記》是膾炙人口的藝術杰作,同學們是從什么時候起知道這部作品的?讀過哪些與《西廂記》有關的書,是否欣賞過相關的影視戲曲作品?(學生可自由作答,能引入課文學習的正題即可。)

  2.梳理劇情:《長亭送別》寫鶯鶯、紅娘、老夫人到十里長亭送別上京趕考的張生,鶯鶯是最重要的劇中人,據此可把課文劃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開頭至[叨叨令]結束):赴長亭途中

  第二部分(承上至[四邊靜]之前):長亭別宴

  第三部分(承上至“小生又生此念”):臨別叮嚀

  第四部分([一煞]至此折劇終):長亭別后

  3.賞讀曲詞[端正好L全曲共六句二十五字,可要求學生先背誦,后作賞析。

  提問:這支曲子在修辭上有什么特點?是怎樣渲染出劇中主人公的離愁別恨的?

  (曲子句式既整飭又參差錯落,前3個三字句構成對偶、排比。后又各有一個四字句、七字句和五字句。前四句一句一景,點明送別的季節,以景襯情。后二句用設問手法,說是“離人淚”“染霜林醉”,一“染”一“醉”,寫得極有分量。溝通了景與情的聯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人凝重的離愁,創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4.與[端正好]對比,賞讀劇本末尾的[一煞]、[收尾]

  提問:和[端正好]一樣,[一煞]和[收尾]也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王季思教授評點這兩支曲子時說:“末二曲寫張生去后鶯鶯的悵惘情景,景中有人、有情,虛情實寫,正語反詰,俱臻妙境。”試說說你對這段評語的理解。

  (“虛情實寫”,就是寓情于景,借生動的景物來傳情。這兩支曲子寫夕陽殘照、青山疏林、淡煙暮靄、秋風馬嘶,我們仿佛看到鶯鶯滿懷凄楚,悵然癡立,目送張生轉山坡、出疏林,“離愁漸遠漸無窮”,此時的滿目秋景,都是鶯鶯悲涼心境的外化。《收尾》的末句“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便是“正語反詰”,即用反問句抒寫心境。比之于李清照的“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的正面直說,更顯得激越真切。)

  5.與以上三支曲子對比,賞讀[滾繡球]和[叨叨令]

  提問:這兩支曲子主要寫什么?有人說,只有[端正好]、[一煞]和[煞尾]這樣的曲詞,才可以稱為“絕妙好辭”,[滾繡球]與[叨叨令]便相形見絀,你的看法怎樣?

  ([滾繡球]仍是鶯鶯的內心獨白,借去長亭途中的景物,從正面刻畫鶯鶯與張生難以離舍的復雜內心世界。[叨叨令]由紅娘的問話引發,敘說動身前無心打扮的原因,沒想今后孤凄的生活情景。關于曲詞的評價,[端正好]、[一煞]等化用唐詩宋詞精美語句固然堪稱“絕妙好辭”,而[滾繡球]、[叨叨令]亦各有特色。這兩支曲子使用對偶、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寫得也很生動真切;同時,又更多地融口語人曲,語言通俗,才能使演員宜于演唱,聽眾容易接受,雅俗共賞。[叨叨令]多用疊詞、襯字,更能體現口語化的音韻美。有時委婉含蓄,有時盡情傾瀉,兩種曲子風格各異而能統一,正是王實甫才具超群之處,不必硬性分出高下。)

  (四)總結、擴展

  本課時我們只重點賞讀了五支曲子,對課文華美典雅、富于文采的語言已多有領會。王實甫是釀造氣氛、描摹環境的圣手,他描繪的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有使人感泣的魅力;他又是杰出的'語言大師,曲詞艷麗典雅,又自然流利,毫不矯揉造作。下一課時,我們將進一步賞讀其余曲詞。

  (五)課后作業

  1.復習已講析、討論的五支曲子,進一步作吟誦體味。

  2.誦讀自[脫布衫]至[二煞]等十四支曲子,體會其中反映出的鶯鶯的心理活動與思想性格。

  第二課時

  (一)明確目標

  與前一課時的內容相結合,本課時重點賞析課文二、三部分的曲詞,進一步把握曲詞的藝術特色,并對鶯鶯這一形象作分析評價。

  (二)整體感知

  與課文一、四部分不同,二、三部分都是寫鶯鶯、張生在長亭別宴上的表現。張生趕考,鶯鶯送別,表現了二人之間的真摯愛情,更反映出鶯鶯的痛苦心情和叛逆性格。對此,應通過曲詞的賞析,用心體會。

  (三)教學過程

  1.學生吟誦、賞讀曲詞,教師作適當解說。

  2.進行課堂討論。

  問題討論一:自[脫布衫]至[二煞]的十四支曲子,并未脫離長亭送別的具體情境,也仍舊體現了情景交融的特點。哪些曲詞體現了這一特點?

  (在敘事抒情中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如[脫布衫]的“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把整個離宴用蕭條氣氛籠罩起來,使秋境與離情統一。又如[四煞]的“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黃河與西岳華山,也被用來做離愁別恨的陪襯。還有[四邊靜]的“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把席殘人散、兩人相別的人物活動包容在蒼山落照的秋景之中,氣象闊大,使人如在畫里,歷歷在目。)

  問題討論二:鶯鶯是重愛情輕功名的,具有反抗封建禮教的叛逆性格,哪些曲詞中體現了這一點?

  (在鶯鶯心目中,金榜題名,并不是愛情的前提與基礎。如在[朝天子]中,她稱上朝應考是“‘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在[二煞]中說“你休憂‘文齊福不齊’”、“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在[幺篇]中說“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這些言語,與老夫人汲汲于功名的態度形式鮮明對比,是鶯鶯叛逆性格的體現。)

  問題討論三:雖然張生一再表白自己不會再在異鄉拈花惹草,但鶯鶯卻總擔心他“停妻再娶妻”,故而一再試探、叮嚀,鶯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擔心?(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婦女地位低下,始亂終棄的事是屢見不鮮的。實際上,作為《西廂記》故事雛形的《會真記》(唐元稹作)和《鶯鶯歌》(唐李紳作),都將張生描寫為始亂終棄的薄情文人。鶯鶯的離愁別恨,固然反映她對愛情的執著,同時也是她對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悲哀和抗爭,而不只是單純的兒女情長。)

  問題討論四:課文二、三部分的十四支曲子中,細節生動,描摹逼真處甚多,試舉你最喜歡的曲子作說明。

  (此題無統一答案,可由學生自由發揮。如[滿庭芳1、[快活三]、[朝天子]的細節描寫,[耍孩兒]、[四煞]的夸張對比等,都很突出。)

  (四)總結、擴展

  《西廂記》既有曲折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又有華美典雅的語言,稱它能代表元雜劇的最高成就,絕非過譽之詞。而且,不僅《紅樓夢》中的寶、黛愛讀《西廂記》,今天讀它也還有現實意義。當代著名作家李存葆,便為《西廂記》寫下了他感悟人類情愛的長篇散文《飄逝的絕唱》。

  問題討論:

  李存葆在《飄逝的絕唱》中說,當代世界,“暴力對美色的霸搶遠未結束,權力對美色的侵吞仍顯貪婪”;以金錢為媒,“用鈔票鋪設婚床”的現象更為多見。你思考過這些問題嗎?作為已步人青春期的年輕人,你認為什么樣的愛情觀才是正確的?

  (社會丑惡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不必隱晦,自然也不要夸大。讓年輕人早一些接觸“愛情觀”問題亦無壞處,可避免他們在獨立面對生活時的迷失。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引導青年人珍惜它,有利于他們美好情操道德的形成與堅守。)

  (五)課后作業

  1.選擇最喜歡的一支或幾支曲子,背誦出來,并把它改寫成現代詩。

  2.課后閱讀《西廂記》全劇劇本。

  3.閱讀李存葆《飄逝的絕唱》,寫一則讀書筆記。

送別教學設計5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結合課文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綠線中的只識不寫)。

  3、通過詩文的對照閱讀,理解課文和詩句表達的意思,體會詩人和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朗讀詩文。

  2、領悟詩文深邃的意境;感受朋友間的深情。

  3、抓住詩文的空白進行想象。

  三、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課前預習:自學字詞;讀通課文;簡單批注;提出問題。

  四、教學時間: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多媒體投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朗讀(師生互動)。

  3、說說詩句大意。(教師簡評:說得不好不要緊,讓我們一起學完了《黃鶴樓送別》一文,我相信大家不但會理解詩意,而且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4、板書課題:黃鶴樓送別(分步板書:①板書“黃鶴樓”,介紹有關地理位置及歷史;②板書“送別”,理解意思;③讀題,指導讀出“別”味。)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分節讀課文。(教師視具體情況加以指導)

  2、結合課題,理解課文大意:

  誰送?送誰?(板書:李白、孟浩然)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速讀第一自然段(30秒)。

  2、合上書本,看誰了解的信息多?(匯報、交流。)

  時間:暮春三月;地點:長江邊的.黃鶴樓;人物:李白、孟浩然;事件:餞行(結合語言環境理解詞義)

  3、以讀促悟。(讀出暮春三月的美;讀出將要惜“別”的情。)

  四、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過渡:兩位大詩人,一對好朋友就要分手了,①他們的心情怎樣?②從哪些詞句可以體會到?默讀2、3自然段。

  2、討論:

  ①“……,一會兒……,一會兒……,……”(不去觸動,依依惜別)

  ②李白的語言;(令人敬仰、譽滿天下、何日再見、滿飲此杯等)

  ③孟浩然的語言。(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暫時、永世不絕等)

  (以上三句話由多媒體出示,結合語言環境理解重點詞語,并作簡要板書,通過反復朗讀,體會詩人和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3、你就是李白,你就是孟浩然會說些什么?(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因為發生在一千多年前的“話別”場面誰也不清楚,編寫教材的人也是想象的,學生也可以嘗試。)(這一環節的訓練比理解原文更重要)

  五、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過渡:送君千里,終有一別,(教師引讀:)“岸邊楊柳依依,江上沙鷗點點——”(學生跟讀后文)

  1、多媒體出示:“友人登上了船。……流向天邊……”

  (在這段話中,最能反映李白惜別之情的有哪些詞?)

  (“佇立、凝視”,這兩個詞表面看起來如雕塑一般,但是透過這種“平靜”,我們可以看到李白的內心怎樣?)

  (反復朗讀,想象意境,加深感悟。)

  過渡:李白終于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寫下了這一膾炙人口的詩篇——

  2、多媒體投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學生朗讀。

  3、說詩句意思。

  4、朗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師指導要到位)

  六、拓展:

  課文從孟浩然登船之后就沒有再寫到他,假如你是孟浩然會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呢?(討論,由學生想象關于孟浩然別李白后的內容,并且完成板書。)(抓住詩文的空白進行想象)

  七、學生質疑:(視質疑內容,隨機而定,教師也可適當提問。)

  八、小結:(略)

  九、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小練筆:孟浩然別李白

送別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提綱挈領地了解劇情,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與性格特征。

  (二)通過探究體會課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了解景物描寫的作用;體會學習課文修辭方法多種多樣、融古代詩詞與民間口語為一體的語言特色。

  二、教學設想:

  1、直接導入。

  2、簡介《西廂記》故事情節。(課下注釋很詳細,老師讀一下,稍加潤色,使之更完整、詳細。)

  3、顯而易見《長亭送別》是崔鶯鶯送張生去趕考,考取功名的,我們早上已把課文讀了一便,除了張生,鶯鶯還有誰?(老夫人,和尚,丫鬟)。

  在哪里送別?(長亭)“亭”指哪里?(古代設在道路旁的公房,為遠行之人送別或停宿之用。例如:李白“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柳永“對長亭晚,寒蟬凄切”)

  4、快速讀課文理清情節結構:

  全折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科白和【端正好】等三曲),是赴長亭路上的場面,寫鶯鶯為離別而愁苦怨恨的心境。

  第二部分(“做到見夫人科”至“專聽春雷第一聲”)是長亭餞別的場面,主要刻畫鶯鶯、張生二人纏綿依戀而又無可奈何的情態、心理,突出鶯鶯珍重愛情而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第三部分(【四邊靜】至“小生又生此念”),是臨別叮囑的.場面,主要表現鶯鶯對張生的關心和擔心。

  第四部分(【二煞】至結尾),是分手后的場面,描寫鶯鶯目送張生依依難舍的情景和離別后的痛苦。

  5、再讀課文,討論問題

  既然是送別,想想鶯鶯是一種什么感情,心理?

  從文中找出能體現鶯鶯心理感受的語句:…………試加分析。

  鶯鶯感情概括:

  A、痛苦(害怕考不中,一則父母不答應:二則他考不中自覺無臉回來見鶯鶯就不回來。其實,在古代一個像張生這樣的白衣書生很難考中,想想當時殘酷的血淋淋的科考制度,那是十萬里挑一啊,張生就那么優秀?再者像張生這樣深陷愛情,哪有心思讀書!學業已荒廢不少了!希望更渺茫了。如果考中,害怕他喜心棄舊,一去不返。所以考中考不中,都意味著永久的分別,鶯鶯已看到這種嚴酷的現實。這不是暫時的分離,意味著永遠的失去。面對現實,希望何其渺茫!自然便痛徹肺腑。)

  B、無奈(自己是無法不讓張生不去的,這是老夫人的旨意。另外,張生又沒有想到私奔,也不可能想到,畢竟他認為讀書仕進是他們愛情的唯一出路,就是不為愛情,考取功名也是他們實現自我理想的唯一一條路。即使私奔又怎樣?只有餓死。)

  C、愁悶(自己一腔話,怎對張生說?又有老夫人在場,沒有盡訴衷腸的機會啊!)

  (引導學生分析:我提倡一種圓融的分析,揉到一塊兒去。對于學生提出的句子,在修辭上,用典上,表情達意上等諸方面系統分析,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到它語言的魅力,讓學生知道經典好到底好在哪里?這里分析是關鍵,網上對課文語言的分析很多,這里不再贅述。)

  接著,還可引導學生將課文與關漢卿的《竇娥冤》進行比較,體會兩位大師的不同語言特色。(最好由學生發言、然后歸納。)

  《長亭送別》語言華美典雅,以富于文采為特色:

  (1)善于以景物描寫設置戲劇環境,渲染氣氛,情、景交融,情、境合一,富于意境美,語言委婉雋永;

  (2)較多地借用或化用古代詩詞的語句乃至意境,善于將古代詩詞中典雅凝煉的語句,與生動活潑的民間口語融為一體,語言更具有詩化的特點;

  (3)修辭方法多種多樣。

  《竇娥冤》語言樸實無華,以“本色”見長:

  (1)直抒胸臆,感情濃烈,語言直白;

  (2)多用白話,多用方言詞語,語言通俗,更具有口語化的特點;

  (3)較少使用修辭方法。

  6、“我看崔鶯鶯愛情觀”由學生討論,但不能空口無憑,從文中找到例證!(這有些熱鬧。)

  7、分析完之后,一定要留時間讓學生誦讀,并背會某些精彩語句。

送別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辨識《長亭送別》中的藝術手法并分析其作用與效果,并初步嘗試與學生一起解讀與分享《西廂記》的藝術價值與深遠影響。

  2、過程與方法:品讀與交流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分析《長亭送別》藝術手法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理解崔鶯鶯的人物形象與其愛情觀。

  說明:

  本課為“《長亭送別》之三:藝術特色”,即第三課時,旨在集中分析本篇的藝術手法并分析其作用與效果,以便于學生對此形成較為全面和透徹的認識,并期望其能在其它詩詞鑒賞和其它同類型文章的`解讀過程中遷移此種能力。

  在此之前的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目標為:進一步了解元雜劇的特點與成就;了解王實甫及《西廂記》,梳理本文的主要結構并用簡潔的語句概括其主要內容。第二課時主要目標為:解讀崔鶯鶯的人物形象,認識王實甫《西廂記》反封建禮教的意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愛情觀。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能辨識本文中的藝術手法并分析其作用、效果;進一步加深理解崔鶯鶯人物形象,體悟其愛情觀念的內涵與意義

  2、教學難點:通過對《長亭送別》的藝術特色的解讀來認識《西廂記》的藝術價值與深遠影響。

  三、教學過程:

  1、檢查預習與導入新課。

  (1)回顧預習問題:

  A、你認為《長亭送別》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

  B、你認為《長亭送別》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式?其表達作用是什么?

  C、你認為《長亭送別》的語言風格是怎么的?請舉例予以說明。

  (2)導入新課:《西廂記》的流傳原因(思想價值和藝術特色)。

  說明:本課時的藝術手法主要從三個角度來思考,即:表現手法、修辭方式、語體風格。

  2、品讀與交流:

  (1)引導學生正確辨識本文運用的各種藝術手法。

  (2)能具體以實例來分析這些藝術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說明:學生自主選擇、積極交流,教師加以引導、適當點撥,在認識《長亭送別》的藝術手法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本篇所提出的愛情觀和人生觀的進步性,深刻體悟《長亭送別》的藝術價值。

  3、教師小結:《長亭送別》的藝術特色,并與學生分享《西廂記》的藝術價值與深遠影響。

  4、布置作業:修改并點評《<長亭送別>詩意》。

  042:《長亭送別》詩意

  上海市光明中學劉吉朋

  山色四圍殘照里,

  西風瘦馬長亭邊。

  疏林不駐遠行客,

  數線深愁繞暮煙。

  (兩意徘徊隔暮煙。)

  (后記:第二句原為“古道”,以前的學生陳馨怡建議改為“長亭”。我雖屬意“古道”,然其平仄不當,而“長亭”二字扣題甚緊,吾心亦同之。并于課堂內直呼陳為吾“一詞之師”也。此為后記。)

送別教學設計8

  一、導課,出示學習目標。

  這一節課學習《渡荊門送別》,主要目的是理解詩歌內容,了解詩中蘊含的情感。

  二、學習新課

  1、范讀課文,齊讀,指名讀。

  注意212或221的節奏。

  2、介紹詩歌寫作背景

  要想了解一篇文章的主題,首先要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詩歌也是。

  李白,公元701年出生于西域的碎葉城,5歲時全家遷回蜀中,在蜀中度過了青少年時期。此后,蜀中也成為他詩歌中思念的故鄉。我們學過的《靜夜思》、《春夜洛城聞笛》、《峨眉山月歌》都是思鄉的佳作。

  公元726年,李白25歲時,外出游歷。在唐朝,游歷是讀書人普遍的行為。一方面是為了增加閱歷,所謂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另一方面是為了廣泛結交,邀取名譽,以達到仕進的目的。《渡荊門送別》就是初次離開蜀中時寫的。

  李白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對這一段游歷生活有這樣描述,“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游。“

  我們再來看“仗劍去國,辭親遠游”這八個字。“仗劍去國”能讓人產生什么樣的情懷呢?“辭親遠游”又能讓人有什么樣的心情呢?

  “仗劍”讓我們想到李白壯游時期任俠意氣、指點江山的豪邁。“辭親”則又使遠游途中多了一份對家鄉的牽掛思念。所以抒發積極豪邁的情懷和對家鄉的思念,也就成了這類詩歌普遍的主題。

  3、學習首聯“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荊門,指荊門山。

  楚國,即楚地,湖北一帶。

  (1)指名翻譯詩句。

  我渡江遠游,從荊門山外,去往楚地游覽。

  (2)提問:首聯與題目什么關系?

  首聯照應題目,點明出發地點、目的地、事件。敘事。

  4、學習頷聯“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1)釋詞

  平野,平坦遼闊的原野。

  大荒,遙遠無際的荒野。

  (2)指名翻譯

  山隨著平原的出現逐漸消失,長江向著遼遠的荒野流去。

  (3)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起伏的.山領,平坦的原野,奔流的長江,遼遠的荒原。

  (4)作者是怎樣把應四種景物聯結在一起的?找出關鍵字。

  (5)試著賞析“隨”、“入”。

  “隨”字描繪出山脈的走勢趨向,帶給人流動感和空間感,把靜的山寫活了。在寫法上是“化靜為動”,“以動寫靜”。

  “盡”字表現了山脈消失,平原呈現時眼前豁然開朗的喜悅感覺。

  “入”字則帶有強烈的楔入感,描繪出了長江沖擊荒原的力量,也激發著作者的豪情。作者內心的激昂奮進,也隨著水流奔向遙遠的天際。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中的“入”字有同樣的意蘊。

  5、學習頸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1)指名翻譯

  月亮倒映在水中,猶如天上飛下了一塊明鏡。云彩匯聚,變幻無窮,仿佛結成了海市蜃樓。

  (2)頸聯繼續寫景。提問:如果說頷聯觀察的角度是遠視,由近到遠,那么頸聯的觀察角度又有什么不同?

  俯視、仰視。

  (3)設想一下,如果李白此時是在七百里三峽中,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的時節,他能看到“月下飛天鏡”的景象嗎?

  如果,李白此時正處于“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的地段,他能看到“云生結海樓”嗎?

  頸聯除了描繪詩人在夜晚及白天看到的景象外,也從側面襯托了江水的平靜,江岸的遼闊,描繪出詩人渡江途中看到的不同風光和不同感受。

  6、學習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行文至此,如果僅有這些景物的描寫,我們感受到的無非是作者對祖國山河的喜愛,文章也只是一篇山水文。但作者在此時筆鋒一轉,情感由激昂轉向低沉,由景物描寫轉到對家鄉的思念。這種情感的轉換不是突兀的,引起作者情感轉換的還是水,是不遠萬里送我的家鄉水,作者的情感也因此變得更加豐富,主題也得到了提升。

  (1)指名翻譯

  我還是喜愛這故鄉的水,它不遠萬里送我行舟遠游。

  “憐”,喜愛。《暮江吟》中“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中“憐”也是喜愛之意。

  (2)“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用了什么修辭?在內容、結構上有什么作用?

  作者不說自己思念家鄉,反寫家鄉水不忍離別,運用擬人手法,使思鄉情感更豐富,表達更含蓄,也更深厚。

  7、小結

  詩歌描寫了渡江遠游途中所見所感,展現了一幅雄奇壯麗的山水圖,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山水的贊美,以及對家鄉的思念。

  9、比較《次北固山下》與《渡荊門送別》,說說兩首詩在寫作思路和主題方面的相同點?

  10、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這首詩

  (2)賞析頷聯與頸聯。

送別教學設計9

  一、議題:

  詩人如何表達送別時的離情別緒

  二、選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贈汪倫》《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淮上與友人別》,選自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教材和《唐詩三百首》。

  三、教學目標:

  1、學會并運用古詩閱讀的方法學習五首古詩,為學生古詩閱讀奠定基礎。

  2、能說出詩人是抓住哪些景象來表達情感的,并體會送別詩的意境美。

  四、教學重點:

  學會古詩閱讀的方法,感受送別詩的意境美。

  五、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回憶春節過后,與外出務工的父母分別時的情景。

  2、是啊,分別時總有那么多的話要叮嚀、囑咐,分別時也總是那么的難舍難分。古時候交通不便,人們一旦分別更是難以見面,那么他們會用什么樣的方式與親朋好友送別?又會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呢?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組“送別詩”,去感受詩人們送別時的情懷。

  (二)學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解詩題

  讀課題,你知道了什么?

  2.讀詩文

  師:誰能說一下,我們要學習詩文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相機板書:讀詩文)請大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

  3、明詩意

  師:讀準了字音,讀出了節奏,這還不夠,我們還要讀出詩的韻味,要想讀出詩歌的韻味,那就要先了解詩所表達的內容(相機板書:明詩意。)

  (1)下面就請利用書中的注釋,手中的工具書自學,看看每句詩講什么?

  (2)師:誰來和我們交流一下,你讀懂了哪些詩句的意思?

  師:這么多復雜的情緒,真可以說是“百感交集”。然而多情自古傷離別,所以他在黃鶴樓前看到了這樣的景象,(播放動畫)出示后兩行,你從詩中看到了哪些景物?

  師:班級匯報,并填寫表格

  4.悟詩情

  師:李白在黃鶴樓上送孟浩然送了多長時間?理由是什么?你從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

  師:你是從詩中的哪些特有景象感受到了作者的依依不舍之情?(填寫表格)

  師:誰來和我們交流一下?

  師:學生填寫表格

  (3)想象表達:相聚時難別亦難,詩人佇立岸邊,不忍離去,這時候的李白,心中會默念什么?((播放《送別》學生說話)

  (三)閱讀概覽

  1、回顧《黃鶴樓送孟浩然》的學習方法:解詩題——讀詩文——明詩意——悟詩情,小組合作學習《贈汪倫》、《別董大》、《送元二使安西》、《淮上與友人別》四首古詩,再完成表格。(先把這四首詩讀一讀,再完成表格)

  2、匯報交流。

  預設問題:用什么方式送的?抓住了哪些景象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生起來交流時,先把古詩讀一讀)

  《贈汪倫》:以歌相送;踏歌聲,桃花潭水。

  《別董大》:以話相送;黃云、白日曛、北風、雁、雪。

  《送元二使安西》:以酒相送;朝雨、客舍、柳色。

  《淮上與友人別》:以柳相送;揚子江、楊柳,楊花,笛子

  3、討論:這些送別詩有哪些不同點?又有哪些相同點?(可以看表格)

  不同點:送別的對象、方式、所抓景象都不同。

  相同點:都抓住景象來表達情感;送別時的真情相同。

  4、我們就把詩人送別友人時這一份依依不舍之情讀出來。(課件出示詩歌)

  男生讀第一、三兩首,女生讀第二、四首,全班齊讀《送孟浩然之廣陵》

  5、小結:

  詩人們在送別時,雖然送別的方式不同,所抓的景象不同,但詩歌所傳遞的情感卻是相同的,那就是對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四)結課

  1、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以送行餞別表達深厚的情誼便成為一種習俗,送別也因此成為詩人筆下常見的題材。請同學們利用課余時間收集與“送別”相關的詩或詞,進一步學習。

  2、最后,讓我們伴著優揚的樂曲一齊來唱一唱清代大師李叔同的《送別》,讓這份送別的真情永駐心田!

送別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首詩。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整體感知,教師范讀

  三、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奏并自由朗讀課文。

  四、賞析這首詩

  第一聯“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荊門,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歷來有“蜀楚咽喉”之稱。楚國,今湖北一帶在春秋戰國時期都屬于楚國。李白這首詩是寫于青年時期,即乘船順江離川之際。此時李白才二十四歲,是第一次離開家鄉,比起他以后的走南闖北、浪跡天涯的一生游歷來說,荊門之行實在算不得什么,可的確是他生平第一次走這么遠的路,又是乘船走水路,所以路途就顯得格外遙遠而漫長。到達荊門山下時,蜀中家鄉的山川已不復在望,所以不論是在地理上,還是在心理上,都覺得離家鄉已經十分遙遠了,因而這首詩的頭兩個字就是“渡遠”,他感到來到了一個與家鄉完全陌生的地方,從蜀入楚,他在心理上,是把荊門山當做家鄉的最后一個標志,通過這座山,就走出了家鄉,所以叫“荊門外”。第一句這五個字兩組詞的確說明了李白的做詩雖然天縱豪情,但是一旦寫起律詩來,同樣是非常注意字斟句琢、中規中矩的。

  第二聯開始描寫楚地的山川景物,“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大江流到荊門山時,地勢已經漸趨平緩,眼界也隨之開闊起來,大荒,是遼闊無邊的原野。李白剛剛從兩岸高山夾峙的三峽中出來,隨著江船的東下,身后蜀中的群山已經越去越遠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江漢平原,而長江從落差極大的三峽奔瀉而下,至此也漸次平靜下來,浩浩蕩蕩地流向這一片廣袤的新天地。這一聯是李白寫景的最著名的句子,一般來說,李白的名句都是抒發內心的滿腔豪情的,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吟天姥吟留別》),都張揚著極其強烈的個性光芒,使人一望便知是李太白的情懷與風格,而無人能望其項背。不過這一聯卻純粹是寫景,而且與杜甫的“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懷》)句式相近,用詞相似,氣勢相當,同為唐詩中最華彩的樂章,而被許多評論家放在一起相提并論。我們知道,李白的精神世界是最容易為山川景物所打動、所感染的,當他突然面對一個與自己二十多年來所熟悉的巴山蜀水完全不同的楚地的“平野”和“大荒”時,不但在視野上大為開闊,而且內心感到一種無形的震撼,充滿了喜悅,他要迫不及待地隨著大江一起,帶著自己年輕浪漫的心和建功立業的`情,撲向這一片嶄新的天地,“山隨平野盡”,預示著作者在船到荊門山時,已將巴山留在身后,已把在蜀中生活的一頁翻了過去,留在了記憶之中;“江入大荒流”,是望眼遠眺,楚天遼闊,境界超遠,宣告了詩人在即將進入楚水之際,已經在憧憬一種全新的人生歷程,要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而忍不住躍躍欲試、大顯身手了。這一聯實際上既是寫景,同時也是一位有著遠大抱負的曠世英才,面對新生活,走向新世界時的真情告白呀!

  第三聯“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然是寫景,不過用的是遠近結合、虛實相間的寫法。飛天鏡,天空中飛落的鏡子。海樓,即現在所說的“海市蜃樓”。荊門山以下,江流減緩,夜幕降臨,在平靜的江面上,可以看到有一輪明月的影子在波光中浮動,明月與江水同時出現在筆下,都是李白最喜愛的入詩的景物。月亮在這個夜晚,也不安心于獨自呆在寂寞的廣寒宮了,她從天上“下凡”來到了人間,跳入了江中,浮上了水面,宛如一面明亮的鏡子,她隨著江面的漣漪而愈發顯得搖曳生姿,并且與江船一起結伴前行,是那樣的情意綿長,含情脈脈。寫過柔美的夜景,李白意興未盡,大筆一揮,又勾勒出絢麗的日景,“云生結海樓”,月落之后,黎明降臨,天空彩云,舒展起伏,變幻萬千,不時出現海市蜃樓般的奇觀。可以斷定,初出四川的李白此時肯定沒有見過真正的海市蜃樓,但是他卻大膽地運用這一在沙漠中才會出現的景物,來形容他面前那無限高遠的荊楚天地間變化莫測的景象。其中所傳達出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李白此時那種出得峽來以后,豁然開朗的心胸與躍躍欲試的豪情。“飛天鏡”也好,“結海樓”也好,在崇山峻嶺、江水湍急的三峽之中,是不可能領略的,現在不論是夜晚,還是晴日,都可以“極目楚天舒”了,以明亮如鏡的月影反視江流的平緩,用層出不窮的云樓襯托江天的遼闊,這一聯,一上一下,一遠一近,白晝夜晚,明月彩云,把作者本人一直生活在蜀中,初次出峽,見到廣漠平原時的欣喜與振作一覽無遺地合盤托出,使人們既欣賞了大自然的奧妙,又體會到了詩人那充滿年輕活力的脈搏,寫景即是抒情,狀物更是言志,從頷聯和頸聯這四句詩中,你能說年輕的李太白不就已經儼然成為一個融情入景的行家里手?

  全詩的最后一聯也寫得十分精彩,“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正當李白陶然沉醉于荊楚大地神奇旖旎的風光而思緒萬千之時,船外那無語東流的江水卻不知怎的,引發了他思鄉的情懷。李白從小在蜀中長大,從“五歲誦六甲”開始,遍訪蜀中名山,早年讀書于江油縣的戴天山中,后來又游覽峨眉,隱居青城,對蜀中的一草一木,都懷有深摯的情感。現在“辭親遠游”,乘船離開四川,如今已經遠離故土了,心中難免依依不舍,而這種對家鄉的留戀之情一時又無處宣泄,結果聊勝于無地在江水中找到了寄托,他不說自己對家鄉的思念,卻說從家鄉來的江水一路上對自己殷勤呵護,萬里護送,這種看似無情卻有情的寫法使得全詩在結尾處顯得分外凝重含蓄。王夫之在《唐詩評選》中說這聯結句“得象外于圜中,飄然思不窮。”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言有盡而意無窮。不過全詩直到結束也沒有一個字提及“送別”朋友的離情別恨,看來這首詩并不是什么贈別朋友,而是詩人自己在遠離故土之際向家鄉告別,所以,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這首詩題中說“詩中無送別意,題中(送別)二字可刪。”以這種形式來告別自己的家鄉,除了李白之外,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五、問題探究

  1、《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

  提示:——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2、《渡荊門送別》頷聯寫景,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

  提示: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

  3、這一聯中有一個字用的好,找出來談談好在何處。

  提示:“隨”字將群山語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4、頸聯則變換視角,描寫長江的近景,談談這聯詩所描繪的意境。

  提示:“月下飛天鏡”是月夜俯視所見。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緩慢的長江水中,好像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云生結海樓”是白晝眺望所見。云多,則天空高遠,反襯原野低平、江岸遼闊、兩岸平曠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進了詩人見到平原時欣喜的感受。

  5、尾聯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尾聯中的故鄉水是指流經故鄉的水,“萬里送行舟”指的是故鄉水如今懷著深情厚意載我遠行。用擬人的手法,借寫故鄉水有情,不遠萬里,依戀不舍送我遠別故鄉,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時依依不舍,思念故鄉的感情。

  6、抒發作者鄉愁的是哪一句?

  提示:“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從景物方面著筆,表現的是作者寫出濃濃的鄉思。

  7、寫景的句子是哪幾句?是按什么順序描繪的?

  提示:“山隨平野盡,江人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

  8、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理由。

  提示:“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將靜止的山嶺描繪出充滿動感與空間感的活動畫面來。后句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寫荊門一帶平原曠野寥廓高遠的景色。這兩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景中蘊藏著詩人喜悅開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9、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提示: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

  六、齊讀,背誦這首詩。

  七、課堂小結

  李白的《渡荊門送別》詩歷來為詩壇所注目,這不僅是因為第二聯寫得氣勢非凡,大氣包舉,更是因為全詩充滿了一種無人可及的浪漫情調。開頭寫荊門一帶的江山形勢,尤其著力描寫了長江出三峽、入平原的浩蕩之勢。全詩以“渡遠”始,以“送行”結,從開篇到結尾一氣呵成,給人以回腸蕩氣的美感享受,絲毫沒有送別詩所慣有的感傷與悲涼,是千古奇詩。

  八、布置作業

  1、欣賞此詩,選出有錯的一項 ( )

  A、“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見。

  B、“天鏡”與“海樓”分別指的是水中明月和海市蜃樓。

  C、這首五言律詩是一首送別詩。寫的是詩人送別友人。

  D、“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表達式了詩人對故鄉的留戀。

  2、用文字把自己閱讀這首詩的感受寫出來。

送別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一、本課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說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意思,并會背誦這首詩。

  2、技能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暫時"、"凝視"說話。

  (2)逐步學會基本的自學古詩的方法。

  3、情意目標:

  學生在品味朗讀的基礎上,體會詩人與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二、本課時教學目標:

  在細讀課文、品味朗讀的基本上,學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一詩,逐步學會自學古詩的方法。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自主定位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5黃鶴樓送別

  2、這節課的學習中你想學到什么呢?

  這一設計既符合"媒體組合教學設計的基本原理"中的第一條原理:目標控制原理,又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構建,使學生在最強的學習欲望、最佳的學習條件下進行學習。

  二、詩文對應,初步感知

  1、快讀課文,找出表明李白送別孟浩然時情景的詞語。(板:依依惜別)

  2、李白把這一情景寫成了一首詩:

  (1)課件出示詩句(靜止狀態的送別情景作背景。)

  (2)配樂范讀。

  (3)你喜歡這首詩嗎?自己讀讀看。你認為學習這首詩可以通過什么方法?

  這樣設計以優美的畫面、抒情的音樂、動情的范讀構成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磁場,有利于學生創造思維的迸發,同時讓學生自己談談"學習這首古詩可以通過什么方法"更是貫徹、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所提出的"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的具體體現。

  3、初步理解詩句:

  (1)找:默讀課文,找出文中對理解詩句有幫助的句子并劃出來。

  (2)讀:匯報學習體會,你找到了哪些語句。

  課件: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對應的詩句與語句,靜止狀態的送別情景作背景。

  (4)說:誰愿意說說詩句意思,會說哪一句就說哪一句。

  課件:根據學生回答突出相關詩句。

  課件這樣設計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回答具有不可預測性,而我們設計成網頁形式,可選性強,加強了師生互動,提高了教學效率。

  (5)議:互相討論一下,試著把整首詩意思完整地說出來。

  這一環節的設計既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方式,又有利于教學難點的突破。有了第一課時的`反復熟讀課文,又有了上述三步的詩文對應,再加上這一環節中教者的適當點拔,突破難點可謂是水到渠成。

  4、師生小結:讀通順并能說出意思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

  三、體驗感悟,感情朗讀

  1、快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他們依依惜別的句子。

  2、感悟一、二句:

  (1)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就請您滿飲此杯吧!"

  a.自由讀的基礎上一生讀。

  b.你已經知道這是體現"依依惜別",怎樣才能讀得更好?

  c.評讀激勵,再讀。

  d.小結:體會"依依惜別"。

  (2)出示"王勃說得好……像長江的波濤永世不絕。"

  a.生讀中說體會(結合板書:友誼永不絕)

  b.體會"依依惜別"。

  (1)、(2)兩部分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順序不固定

  這兩句的出示并沒有固定的先后順序,而是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使得教學過程更具靈活性,從而使教師從黑板、粉筆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開拓更廣闊的教學領域。同時我認為這一設計通過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等環節,拓展了思維空間,提高了閱讀質量。

  (3)誰愿意分角色讀,請一對好朋友讀。分角色表演。

  (4)課件出示"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品讀談體會。

  這樣設計既使學生在閱讀中加深感悟,體會了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又以"角色表演"這一特定形式體現了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實踐性活動。

  3、感悟三、四句:請同學們繼續找出文中體現"依依惜別"的語句。

  (1)讀:個別讀。

  (2)看:課件:李白送別情景的動畫場面。

  出示:"岸邊楊柳依依,……只見一江春水浩浩蕩蕩地流向天邊……"

  這一課件的設計符合媒體組合教學多感官配合原則,充分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做到視聽結合,動靜結合,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意識;這一課件的設計同時也體現了現代教育媒體的延伸功能,向學生提供了當時當地無法看到的現象與過程,加深了學生對"依依惜別"之情的感悟。

  (3)悟:

  a.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依依惜別",(指導"凝視"說話)并在說說感受的基礎上再讀這一句。

  b.提問:能談談你讀得好的經驗嗎?

  c.配樂朗讀,再次體會"依依惜別"。

  (4)品:出示"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點拔學生品讀。

  2、3兩部分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引導,學習順序不固定

  綜觀這四步的教學,既展示了媒體組合教學的優化功能,提高了教學效率;又提高了學生參與意識,調節了課堂氣氛;還加深了學生感悟,突出了教學重點。可謂是一箭三雕。

  4、師生小結:有感情地朗讀是學好古詩的第二步。

  四、升華理解,嘗試背誦。

  1、讓我們將"依依惜別"之情帶入全詩的朗讀之中。

  課件出示全詩及送別動畫場景,學生挑戰朗讀,讀得好的老師給配上音樂。

  2、誰能盡快背下來,需要準備一下嗎?

  3、師生小結:會背誦是學好古詩的第三步。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為了貫徹落實新《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擴大知識面,根據需要搜集信息"的要求,同時也有利于學生升華理解,通過背誦把"依依惜別"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并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

  五、自我總結,拓展延伸。

  1、讀:動畫配合分角色朗讀全文:敘述部分、李白、孟浩然、詩句。

  你們愿意讀哪兒就挑哪兒的讀,剩下的我讀。(配樂)

  2、問:(小博士提問):同學們現在誰愿意告訴大家今天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3、練:(小博士挑戰):同學們,我這兒有一項以小組開展的語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

  閱讀專題(1):閱讀描寫送別情景的古詩,

  閱讀專題(2):閱讀大詩人李白寫的詩,我準備……,你準備怎么做呢?

  這樣設計既體現了師生民主合作的理念,又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還貫徹了"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有利于語文教學資源的開發。課件配合下的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為全課又掀起了一個高潮,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動畫形象更是調動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為學生課后語文實踐活動的高質量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

送別教學設計12

  【設計理念】

  1.由于中考文言詩詞重在考查學生背誦以及名句名篇的默寫情況,因此我在授課的同時注重名句的引入及新詩的背誦,所以在設計課堂導入這一部分時我特意以詩歌本身所具有的魅力牽引學生“披文入情”,再輔以優揚的音樂,讓他們能夠身臨其境。

  2.詩歌重在誦讀。因此運用多樣的誦讀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著重講解第一首詩,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然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第二首詩。

  3.詩歌中的名句是中考考查的重點,因此名句的理解與講授將成為課堂的重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有節奏、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詩文;2.理解、賞析文中佳句,積累名句,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

  過程與方法:學生展開豐富的聯想,想象作品所描繪的意境或用筆把詩詞中的畫面畫出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的學習,學生可感受到詩詞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教學重點】1.有節奏、有感情地誦讀并背誦詩文;2.體會古詩詞的意境美;3.理解并積累古詩詞中的名句。

  【教學難點】1.詩詞中有關名句的理解、賞析;2.理解作者在作品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活動準備】熟讀兩首詩,學生發揮自己的特長查找有關資料。教師準備錄音機、課件、投影儀及適合的背景音樂。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授以方法

  教師用深情的語言引出本課所要學習的課文,并提示方法:吟讀詩句,感知內容;品讀詩句,感悟意境;說讀詩句,感受思想。讓學生帶著方法先來學習王維的邊塞詩。

  二、聽讀詩文,插入背景

  (一)播放錄音。請學生聽范讀,注意字音、節奏、輕重、語氣、語調及情感。特別提示:塞、騎、都、燕這幾個多音字的讀音。

  (二)了解作家作品。讓學生說說作者當時是在什么情況下創作出這么優美的詩篇的,引出詩人及其創作背景。通過預習讓學生說說自己眼中的王維和李白。然后用多媒體展示王維及李白的資料及創作背景。

  三、吟讀詩句,感知內容

  (一)自由讀。讓學生嘗試用各種朗讀方式來誦讀全詩。如,個人朗讀、集體合誦、男女配讀、配樂朗讀等。

  (二)個別讀。請個別學生或小組內的學生以不同方式在同學面前展示朗讀才能。

  (三)感知內容。1.學生對照注釋,解詞析句,理解詩歌內容;2.思考《使至塞上》寫的是什么情景?又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預設:寫了奇特壯美的邊塞風光。表現了作者對祖國邊疆的熱愛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擠的幽微難言的情感。)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不同方式的朗讀,理解詩歌內容,把握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品讀詩句,感悟意境

  問學生喜歡這首詩的哪一句,試和小組同學品析交流。

  (一)“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

  引導學生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含義及蘊涵作者怎樣的感情。

  比喻,詩人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漢塞”,像振翅北飛的大雁一樣進入“胡天”。古詩中多用飛蓬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蘊涵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與首句的“單車”相應。萬里行程只用了10個字輕輕帶過。

  (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1.引導學生用語言描繪一下這幅圖畫,也可用筆簡單地勾勒一下。

  可從畫面、線條、色彩方面點撥學生。如:

  畫面上: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再到綿延無邊的大漠,景物雖少,但空間闊大,層次豐富。

  線條上:一望無際的大漠,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態,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色彩上:大漠黃沙漫漫,黃昏橘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照映著波瀾不驚的閃著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色彩豐富,雄渾遼闊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

  2.引導學生深入思考:你能說說這句詩的意境嗎?

  大漠茫茫無邊,在這純然一色、荒涼無邊的背景之上,那烽火臺上燃起的一縷白煙直上云霄,顯得異常醒目。“孤煙”兩字能狀其神韻,“孤煙”之后隨一“直”字,使景物顯得單純簡凈。“長河落日圓”寫出了蒼茫的沙漠,沒有山,沒有樹,只有黃河橫貫其中。視野所及,大漠無邊無際,黃河杳無盡頭。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將自己的孤寂情緒巧妙地融化在對廣闊的自然景色的描繪中,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藝術特色。(可結合課后練習三來談,意思正確即可,不要求統一。)

  (設計意圖:掌握對名句的理解賞析,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五、說讀詩句,感受思想

  (一)你們的描繪讓我身臨其境,仿佛看到那幅雄渾遼闊的邊塞風光。那你是否想過能描繪出這樣開闊壯美畫面的人,會擁有怎樣的胸懷呢?(豁達開朗。)

  (二)僅僅是豁達開朗嗎?能否結合詩中的字、詞、句體會作者當時的心境?

  (預設:可引導學生抓住“單”、“孤”、“征蓬”等字、詞體會作者當時的感情,能夠說出類似“孤寂”、“荒涼”、“消沉”等即可。)

  (三)這首詩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預設:表現了作者對祖國邊疆的熱愛和出使塞外的自豪,也流露出遭受排擠的幽微難言的情感。)

  (四)讓學生帶著對詩歌的體會再次誦讀此詩。并選擇喜歡的語句背誦,提示學生注意字形的書寫。

  六、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教師把學生從王維詩之宏大、詩畫一體的風格特點引到李白的詩上。讓學生運用上一首詩的學習方法自學《渡荊門送別》,點撥如下:

  (一)一組學生可從朗讀方面來學習。談節奏、重音、語氣、語調。感知內容,引導回答《渡荊門送別》寫的是什么樣的景?

  (預設:描繪舟過荊門時所見的景色,細致入微地刻畫了長江江面開闊、兩岸平曠的景色。)

  (二)二組學生可從語言品析方面入手。

  1.教師可引導學生想象一下“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的畫面,說出自己的感受。

  (預設:用游動的視角描寫景物,前句形象描述了船出三峽、渡過荊門山后長江兩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漸消失了,眼前是一望無際的低平的原野。巧妙地將靜止的山嶺描繪出充滿動感與空間感的活動畫面。后句寫出江水奔騰直瀉的氣勢,寫荊門一帶平原曠野遼闊高遠的景色。這兩句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峽,見到廣闊平原時的新鮮感受極其真切地寫了出來。允許學生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

  2.引導學生說說頸聯描繪了怎樣的意境。

  (預設:“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先以水中明月如圓鏡反襯江水的平靜,再以天上云彩構成海市蜃樓襯托江岸的遼闊、天空的高遠。詩人以移步換景的手法,從不同角度描繪出長江的近景和遠景,奇妙多姿。)

  (三)三組學生可從情感上把握。

  1.引導學生思考作者寫長江兩岸的景時,他的感受是什么?那么他想抒發怎樣的情感?

  2.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本詩抒發鄉愁的是哪一句?寫景的又是哪幾句?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預設:“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從景物方面著筆,表現出作者濃濃的鄉思。“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是按由遠到近的順序寫的。)

  七、拓展延伸,積累名句

  通過李白這首送別詩,提問學生還知道哪些與月相關的詩句,或者還知道那些送別詩。

  (預設:如:明月幾時有、舉頭望明月、月下一壺酒等;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李白的《贈汪倫》《送孟浩然之廣陵》等。)

  八、自主選擇,書寫作業

  喜歡文學的你,可以揮動手中的筆,用優美的語言,描寫這兩首詩中你認為最美的景色;喜歡繪畫的你,可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你心中最美的圖畫;喜歡背誦書寫的你,還可用最直接的方法背誦默寫這兩首詩;喜歡交流的你,可把你的想法發送到老師的郵箱里,我們繼續暢談。

送別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了解元雜劇的特點和成就,了解《西廂記》的藝術成就

  2.了解本課“花間美人”的藝術風格,鑒賞劇作典雅艷麗的唱詞語言,體味劇作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學習本文運用多種修辭表現人物性格特征的寫法

  教學重點:

  鑒賞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和多種修辭方法對表情達意的作用

  教學設想:

  1、以誦讀為基礎,以文學鑒賞為紐帶,帶動詞句的理解和思想內容的分析及藝術手法的鑒賞

  2、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應在疏理劇情的基礎上,重點賞讀曲詞,通過誦讀、比較,讓學生掌握有關知識,進行文學鑒賞的訓練

  3、重視誦讀,背誦開頭一曲與結尾兩曲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有一部戲曲演了幾百年,仍長盛不衰,劇中的故事流傳了幾百年,至今讀來仍讓后人柔腸百轉,不忍釋懷,這就是王實甫的元曲《西廂記》

  擁有高貴地位的相國千金崔鶯鶯,和書劍飄零的布衣書生張珙一見鐘情,他們以清風明月為證,私訂終生但是,這卻讓崔鶯鶯的母親惱怒不已,這樣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是她萬萬不能接受的,她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為由,逼張生進京趕考,中得狀元才能成婚鶯鶯無奈,只得在長亭送別張生“昨夜成親,今日別離”,此時的她會有怎樣的一番滋味在心頭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走進《西廂記》,走進《長亭送別》,感受這部愛情詩劇的優美動人

  二解題

  1、關于元曲

  元曲是元代特有的文學藝術形式,它分為散曲和雜劇兩部分

  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數兩種,小令是不成套的散曲套數是統屬于一個宮調的成套的散曲

  小令和散套都要按一定的宮調來演唱,

  2、關于元雜劇

  元雜劇是以當時在北方流行的曲調來演唱的,因此又稱為北曲雜劇或北雜劇

  在結構上,一本雜劇通常由四折組成一折相當于現代劇的'一幕或一場,四折一般分別是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個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紹劇情,類似現代劇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兩折之間,相當于后來的過場戲)但也有少數雜劇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廂記》是五本二十一折的連本戲,是元雜劇中獨有的長篇

  在音樂上,雜劇的每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干曲牌組成套曲宮調就是調式,(類似于今天樂曲的C大調、D小調等)元雜劇常用的宮調有九個,就是五宮四調:正宮、中呂宮、南呂宮、仙呂宮、黃鐘宮、大石調、雙調、商調、越調每一個宮調都有它的音律風格(如【正宮】惆悵悲壯)曲牌,俗稱“牌子”,和詞牌一樣,是曲的音樂譜式比如【端正好】【滾繡球】【叨叨令】等等,每一個曲牌,在韻上必然屬于一種宮調不同的曲牌在字數、平仄、押韻上往往不同曲詞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寫的文字,一般要押韻,講究對仗

  3、關于《西廂記》

  元末明初,《西廂記》已被譽為“天下奪魁”被尊為“春秋”能獲得這么高的贊譽,不僅是因為崔鶯鶯與張生的愛情故事千古佳傳,張生的鐘情,鶯鶯的癡情,紅娘的熱情洋溢著人性之美,更因為其富于文采的曲詞

  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濃麗典雅)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

  ——朱勸《太和正音譜》

  《長亭送別》這一折又尤其突出詩詞曲不分家,今天就讓我們用鑒賞詩詞的方法來賞析這一折的精彩唱詞

  三唱詞賞析

  《長亭送別》被譽為寫離愁別恨的絕唱“昨夜成親,今日別離”,我們卻看不見呼天搶地,也沒有抱頭痛哭,我們看到只是“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那種詩意的迷惘和濃濃的哀愁

  讓我們一起賞析【端正好】【滾繡球】,把握劇作家營造這種詩意的方法

  【學生活動】

  1、齊讀【端正好】【滾繡球】

  2、思考:寫的好么?為什么?

  【明確】

  1、文辭典雅,富有詩意(融合唐詩宋詞、融情于景、下詞傳神)

  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選取了帶有季節特征的意象,藍天的白云,凋萎堆積的黃花,南飛的大雁,如丹的楓葉,大塊用色,著意點染,他們在凄緊的西風中融成一體,構成了寥廓蕭瑟、令人黯然神傷的暮秋圖景(用詞準確)

  化用抒情意境【蘇幕遮】(打蘇幕遮全詞)(學生讀?)

  旅次鄉愁、離情別恨,(為何借用其秋景?)取暮秋典型意象,用蕭瑟凄涼的意境,以烘托送別的凄冷氛圍(兩者表現離愁別緒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段曲詞句句是景,只一“淚”字是情襯托出鶯鶯為離別所煩惱的痛苦壓抑心情

  (借用意境,還要將之與劇情融合,劇作家下詞就必須極為講究)

  西風緊

  “猛”?不好,還有停歇的時候,只是客觀狀態,

  “緊”,一陣緊接著一陣,沒有停歇,涼風陣陣,吹得人心頭漸涼,(難過之時)心頭發緊,契合離別的心境;若不是風凄緊,藍天白云黃花紅葉,歸雁成陣,鶯鶯所見,一派俊爽空靈的景象,不合情理,“緊”表現出暮秋圖的凄迷蕭瑟,以烘托出主人公悲涼的心境

  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離人的淚水將楓葉打紅)

  “抹”?不好,表層的,“染”,由內到外,霜打楓林,在離人的眼中竟是以血淚染紅,寫出淚多,離情的濃重;

  “醉”,不僅寫出了楓林的色彩,賦予楓林以人的情態,仿佛它也在離愁的重壓下不能自持,仿佛楓葉也因人離去而愁腸百轉,癡癡迷迷,透露出離情正苦

  作者妙用“染”、“醉”,溝通了景與情的聯系,使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人的凝重的離愁,蕭瑟的秋景與悲凄的心境化而為一,創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抽象的情感變得自然,生動,感人

  【學生活動】挑戰自己,背誦【端正好】

  2、抒情細膩婉轉,具體動人(運用多種手法)

  【明確】【滾繡球】這支唱詞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修辭方法,抒情細膩婉轉,具體動人

  恨——正面描寫(恨:相見遲,歸去疾,玉驄難系,疏林掛不住斜暉)

  三個“恨”字反復出現,越“恨”含義越深廣,表現了熾熱而又復雜的感情

  柳絲系馬(遠行人馬兒不走)、疏林掛斜暉(一日不盡,相隨時間更長)

  馬兒屯屯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心理活動極為精妙,雖一時半刻的廝守也不肯放棄的惜別深情)、

  ——側面描寫(內心活動)

  對比(屯屯、快快)、夸張(聽松,望減)、借代(斜暉、玉肌)——多種手法

  總結:運用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表現手法,以及夸張、借代、對比等修辭手法,以反反復復、曲曲折折的詠嘆,展現出鶯鶯在長亭上愁腸百轉的心理狀態,讓我們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更動其情,韻味悠長

  3、【學生活動】課文剩余的17支曲子,抒情婉轉纏綿、心理描摹逼真,用詞優美典雅處很多,你最喜歡的是哪支曲子,試賞析一下(運用手法,刻畫形象,表現情感)

  四總結全文

  《長亭送別》這一折曲詞為何被稱為愛情詩句? (辭美)

  首先,曲詞熔煉了很多古典詩詞比如化用范仲淹的詞《蘇幕遮》“未飲心先醉”:化用柳永《訴衷情》中“未飲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張,語意更加沉重,表現鶯鶯餞別時的極端愁苦“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化用“只恐雙溪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極言愁多

  其次,善于運用民間口語,并加工為富有文采的文學語言例如【叨叨令】這一支曲的詞匯、語句都是民間口語通過加襯字“兒”;通過變換疊音形容詞,通過設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種音韻的回環反復,產生一唱三嘆,聲情并茂的藝術效果

  最后,全折巧用修辭比喻、夸張、用典、對比、對偶、排比、反復、疊音、設問等等特別是巧用夸張,并與比喻、用典、對比相結合,因情隨物而設

  五課后作業

  通過對《長亭送別》的唱詞賞析,我們感受到了這部愛情劇作詩的優美典雅,同時也把握了一些抒情表現手法,課后請同學們對唱詞做進一步的吟誦體味,并通過鶯鶯的唱詞的內容(【么篇】【朝天子】以及【三煞】【二煞】)思考把握女主人公的思想性格

  教學反思

  1、本文選擇讀、賞、析的教學流程,以賞析詩歌的角度來品賞17首唱詞,重點較為突出,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學生啟發、指導,基本完成教學目標

  2、作為元曲重點學習掌握的文本,教者只用了一個課時,在文本的賞析擴展上較為有限,不能引導學生更有效、更深入地了解、體驗元曲的魅力,有點遺憾

  3、由于接觸元曲較少,對這種文學體裁了解不深,教者原本以為學生在理解唱詞、把握意境上存在較多的問題,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能參照教者的賞析示范,以較為飽滿的熱情參與鑒賞活動,鑒賞技巧的運用比較到位,大都能從詩詞賞析的角度切入,談及唱詞在措辭、修辭運用、意境營造等方面的獨到之處

  4、發展設想:

  ①教學課時應為兩課時,第一課時重點賞析唱詞,第二課時重點評鑒人物(崔鶯鶯),如有可能,設置第三課時,作課外的延伸對比閱讀

  ②課后作業安排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唱詞,化用其意境、或借用其措辭,或運用其修辭,仿寫唱詞,做到活學致用

送別教學設計14

  長亭送別

  教材分析

  《長亭送別》是著名的元代雜劇作品《西廂記》中頗為纏綿悱惻的一節。多少年來,它那精美絕倫的唱詞被人們反復詠嘆;那令人肝腸寸斷的情人離別的場面令人感喟不已;而女主角鶯鶯的大膽癡情更是鼓舞了無數癡男怨女大膽沖破世俗的藩籬,為愛而斗爭。

  教學目的

  1、品位文中雋永的唱詞,進而體味其曼妙幽怨的意境;

  2、把握鶯鶯這個人物形象的意義和《西廂記》的主題。

  教學重點

  鑒賞文中的精彩唱詞,感知文章所描繪的優美意境。

  教學難點

  欣賞《長亭送別》中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境界。

  教學方法

  引導和激發學生大膽想象和聯想,運用“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名言來理解男女主人公“送別”的心情,從而較好地把握本文情景交融的藝術特色及熔古典詩詞入曲的特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寫離別以及涉及離別場面的文學作品很多,幾乎歷代都有名篇傳世。比如——師生齊舉:唐代王維的詩《渭城曲》,宋代柳永的詞《雨霖鈴》(寒蟬凄切)……請同學們回憶一下。

  而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長亭送別》則被稱為寫離情別意的絕唱,是《西廂記》最膾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

  二、朗讀課文,把握劇情

  請幾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在聽的過程中思考:《長亭送別》這一折內容可以分為幾個場景?請同學們用四個小標題把《長亭送別》這折戲情節概括一下。

  學生讀完后,請同學回答。

  明確:

  四個場景,送別途中——長亭餞別——臨別叮囑——惜別目送

  三、欣賞、品評曲詞

  (一)請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把最喜歡的曲詞畫出來。

  (二)欣賞、品評曲詞

  1、賞讀曲詞《端正好》。

  (1)提問:作者選取了哪些意象?這些意象構成了怎樣的意境?

  同桌可討論商量。

  明確:意象有,藍天、白云、黃花、西風、北雁、霜林。它點染了一幅空間廣闊、色彩斑斕的暮秋霜林圖:藍天白云,黃花滿地,西風凄緊,北雁南飛,霜林染紅。前四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時節特征的景物,襯托出鶯鶯為離別所煩惱的痛苦壓抑心情,有一種詩意的迷惘和濃濃的哀愁。

  (2)提問:本曲中哪些字詞用得好?為什么?

  明確:“染”、“醉”二字,下得極有分量。后兩句是鶯鶯自問自答,在為離別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淚的鶯鶯心目中,經霜的樹林是被她的離情感動而變紅的。一個“染”字溝通了景與情的聯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離愁,蒙上一層沉郁憂傷的感情色彩,蕭索的秋景與悲慘的心境化而為一。這些意象創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傷的悲涼意境。

  在離人眼中,霜林之所以醉,是人的離情使景物沉醉。從“離人淚”可以看出主人公離別前傷感悲涼的心境。體現情的只一個“淚”字,但一個“淚”字就使全曲的景物都閃耀出別離的淚光,它們都成了傳情之物,“淚”字為畫龍點睛之筆。

  (3)這一支曲子是化用誰的詩詞?

  化用了范仲淹《蘇幕遮》詞句:“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4)不過,同學們注意到沒有,它們是完全一樣的嗎?

  學生思考,回答。

  明確:不完全一樣。王實甫在這里是巧妙地化用了范仲淹的名句。作者以碧云天、黃花、秋風、霜林點染出如畫的暮秋景象,而寫霜林之紅則曰“醉”曰“染”,從而為眼前景注入了人物的心中情,使景與情渾然統一在短短二十五字的曲子里。

  (5)有人曾這樣寫鶯鶯當時的離情別緒:“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同學們比較一下,說說這兩種寫法有什么異同?

  學生思考自由發言:

  ①“君不見滿川紅葉,盡是離人眼中血”也是寫秋景,寫離情,卻另辟一個新的意境。作者抓住“滿川紅葉”的特點,說“滿川紅葉”是“離人眼中血”,說明離別的極度痛苦。我覺得“淚”與“霜林”不如“紅”與“血”來得具體可感。

  ②這兩句也是情景交融的,但比較直白,不夠美,大概是文學的味道不夠濃吧!而課文中的唱詞熟練地運用了為人們傳誦的詩句,傳達出鶯鶯深沉的心情和優雅的風格,說明鶯鶯和張生一樣是有相當文學修養的青年,也更切合鶯鶯相國小姐的身份。

  ③鶯鶯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她的唱詞應該是典雅蘊藉的。“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寫鶯鶯在長亭路上看到滿樹都是經霜的紅葉,引起她的遐想,是誰把林葉染紅的呢?那該是離人的血淚,但字面上不點明“紅”,卻用“醉”把“紅”藏了起來;淚紅得像血,但字面上不點明“血”,卻用“淚”把“血”藏了起來。文詞的含蓄,正是鶯鶯含蓄性格的寫照。

  總結:王實甫在這里是把詩和劇攙起手來,亦詩亦劇,達到了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可見一個好的詞語,一種好的意境或一種好的表現方法,高明的藝術家可以從中受到啟發,獲得借鑒,按自己的需要加以創新,這樣的例子課文中有很多。

  2、賞讀曲詞[收尾]

  “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寫離愁之重,小小車兒載不動。這個意思也不是王實甫創造的。回憶一下,哪里看到過?

  學生回答。

  明確:

  李清照的《武陵春》:“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因王實甫是寫鶯鶯的離愁別恨,因此易舟為車。但離愁之重,卻是一樣的。離愁沉重地壓在她的心頭,用“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作此,形象具體,意在言外。

  3、賞析[一煞]。

  (1)學生齊讀,感知其意境。

  (2)教師賞析:

  這支曲子以青山疏林、淡煙暮靄、夕陽古道、禾黍秋風,構成一幅深秋效外黃昏的畫面。“青山隔送行,疏林不作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寫鶯鶯悵然癡立,目送張生轉山坡,出疏林,在煙靄殘照里楊鞭遠去,最后視線所及,只有青山一抹,枯樹數株,頓時流露出無限的惆悵和深摯的眷戀。最后她無可奈何地收回視線,失神地空對張生走過的古道:“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此時夕陽斜照,寂無人聲,瑟瑟秋風中,傳來遠處馬兒的悲鳴。它打破了夕陽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鶯鶯本來就破碎的心。馬鳴之處,正是張生所在之地!聽到馬叫而見不到騎馬遠去的親人,鶯鶯的心情可想而知。

  正如《詩經》所寫“瞻望弗及,涕淚如雨”,“無人語”和“聽馬嘶”,“無聲”和“有聲”互相映襯,更加烘托出環境的凄涼和鶯鶯撕心裂肺的悲哀。這支曲子寫景抒情和諧統一,生動展現了鶯鶯“離愁漸遠無窮”的心境,極盡“曲終人渺,余味無窮”之妙。是啊,景隨人遠,情隨恨長。所以,我們看《長亭送別》,從頭到尾不過寫鶯鶯送別一件事,鶯鶯惜別一種情,但讀起來不膩味厭煩,反而為那種濃郁的詩情畫意所感染。

  4、賞析[滾繡球]。

  請同學朗讀此曲并作賞析。

  明確:

  這段曲詞借途之景,傳鶯鶯之情,從不同的側面展示主人公復雜的內心世界:“柳絲長玉驄難寄,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鶯鶯看到長長的柳絲就想到它系不住張生騎的馬兒;看到疏朗的樹林就希望樹梢“掛住”殘陽,讓時間走得慢一點,真是寸陰可貴,離情難舍。“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張生騎馬在前,鶯鶯坐車在后,馬兒慢慢地行,車兒快快的跟,一快一慢,寫盡了兩人纏綿難舍的情狀。

  (1)提問:能改成“馬兒快快的行,車兒迍迍的隨”或“馬兒迍迍的行,車兒迍迍的隨嗎?”

  明確:不能。“迍迍”就是“慢慢”的意思,鶯鶯要馬兒慢慢地走,車兒快快地跟上,好讓自己同張生更靠近些,能有更多的時間呆在一起。如果改成“馬兒快快的行,車兒迍迍的隨”,那么兩人中間可能會拉開一截距離,他們就不能就多一刻相守;如果改成“馬兒迍迍的行,車兒迍迍的隨”也是同樣的道理。

  金圣嘆贊這兩句是真正妙文,是從鶯鶯惜別的心理描繪的:“此真小兒女又稚小,又苦惱,又聰明,又憨癡。一片微細心地,不知作者如何寫出來也。”可見“馬兒慢慢的行,車兒快快的隨”,抒發了鶯鶯不忍離別,連一會兒的廝守都不愿放棄的深情。

  (2)我們在《竇娥冤》中也讀過[滾繡球],兩者相比較,就知道不同作家不同的創作風格。

  明確:《竇娥冤》竇娥呼天搶地,感情激烈,語言直白如同口語,而崔鶯鶯卻委婉曲折,感情纏綿,語言自然清麗。所謂“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不同作家的創作風格有別,不同人物的.語言風格、人生遭際也有別。所以我們在閱讀時一定要深入到作家、人物的內心世界。

  四、揣摩潛臺詞,明確主題

  “言為心聲”,作家的筆力是驚人的。寥寥數語,一擒一縱,寫盡了多情女子傷離的獨特情態。所以,讀劇本臺詞,要細心體味人物在獨特語境中的獨特情緒。

  [幺篇]鶯鶯唱詞中的“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妻榮夫貴”,這里鶯鶯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

  明確:

  鶯鶯的言外之意是張生你和我結婚以后,我們妻榮夫貴,琴瑟和諧,希望能白頭偕老,不要分開。當然,俗話說“夫榮妻貴”,鶯鶯既系相國小姐,已具身份,那么張生無須上京博取功名,亦可憑相國女婿的身份而富貴。這里有埋怨之意,埋怨她母親。

  文中還有哪些唱詞或對白反映了鶯鶯這樣的心態?

  學生再讀課文,找到答案回答。

  明確:

  ①“蝸角虛名,蠅頭微利”,說明鶯鶯把“及第”看作是“蝸角蠅頭”般的名利,形象地表達了鶯鶯珍視愛情、輕視功名利祿的思想感情。

  ②囑咐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來”,言外之意“即使落榜,也要回來”,這當然是針對老夫人的了,她根本不把老夫人放在眼里,反映了鶯鶯倔強的叛逆性格。

  問:這些話是鶯鶯私下里跟張生說的還是當著老夫的面說的?

  明確:這些話是當著老夫人的面說的,它不僅表現了鶯鶯對老夫人的怨恨和倔強的反抗精神,而且也可以看作是作者向讀書追求功名利祿那一套俗觀念的挑戰,真是力透紙背。鶯鶯無疑是封建時代不可多得的“離經叛道”的藝術形象。

  所以,王實甫的《西廂記》,是以有生命和人性向無生命的封建禮教挑戰的里程碑!面對那個遵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講究門當戶對的封建黑洞,《西廂記》石破天驚地喊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此語一出,即成為千古傳唱的不朽句言!

  五、拓展、探究

  學完《長亭送別》。我們為王實甫的生花妙筆所傾倒,為崔鶯鶯的一腔深情所震撼,為主人公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所感染,我們的目光,不由得投向了遠隔重洋的英國,在那里曾經誕生了一位文壇巨星……

  生(齊答):莎士比亞。

  師:他也曾經為我們寫過一個故事——一對青年為情而生、為情而死……

  生(齊答):《羅密歐與朱麗葉》

  師:同學們,你們是否發現了他們之間的相似之處?

  明確:張生與鶯鶯面對的是門第的差別,羅密歐與朱麗葉面臨的是家庭的怨恨,兩對戀人,要比翼齊飛,都需要沖破世俗的樊籬。只不過因了時代的差別、民族的不同、文化的差異,崔鶯鶯在追求愛情時,羞澀、矜持、儲蓄,而處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朱麗葉,則顯得大膽、熱烈、奔放罷了。

  如果說,莎翁是歐洲“世界的靈魂”,那么,我們也可以說,比莎翁早三百多年的王實甫和元曲大家關漢卿,則是黑暗中光明的靈魂!

  六、教學小結:

  《長亭送別》給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它是一首真摯的抒情詩,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畫,是一支動人心弦的離情歌。所以,這樣的作品值得我們好好品味。

  七、布置作業:

  1、體驗美感,進行美的享受,背誦文中自己喜歡的曲詞。

  2、用心讀王實甫的原著《西廂記》,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設計:

  長亭送別

  送別途中——長亭餞別——臨別叮囑——惜別目送

  情景相融離別之痛

  課例分析

  王實甫的戲劇創作屬“文采派”,融古典詩詞于戲曲中,營造意境,情景交融,充滿詩情畫意,教學時在這方面再加強品味指導。

  教學反思

  朗讀時利用多媒體配上合適的音樂背景,效果會更好些。

送別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送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4課的一首送別詩,詩人抓住具有象征意義的事物——楊柳,通過描寫、渲染,抒發離愁別緒。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詞典,體會詩句的含義,體會詩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采用學生自讀、教師點撥輔導、自讀測試的教學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友誼。

  2、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時局的意思。

  2、想像詩歌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學生分析:八年級的學生經過初中一年的學習,逐漸變的穩重成熟起來。一方面正處于發展獨立思維和理性思維的重要階段,這是積極的一面。另一方面不愿意發表個人意見。教師一定要善于捕捉學生的興趣,喚起他們的主動性。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收集送別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贈汪倫》這首詩嗎?誰來背一背?(生背誦《贈汪倫》)

  師:誰來說說這首詩的作者李白為什么寫這首詩。(因為李白要回家鄉去了,汪倫很舍

  不得他,親自來送他,李白很感激汪倫)

  師:從古到今,人們在離別的時候總是特別的難過。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隋朝去,再次體驗一下離別的愁緒。

  師:板書課題。(《送別》)

  二、學習古詩

  (一)復習學習古詩的方法:

  師:誰還記得學習古詩的三大步驟?

  生:1、解詩題,知作者。

  2、抓字眼,明詩意。

  3、多誦讀,悟詩情。

  師:你們的記性都很好。現在,讓我們根據學習古詩的這三大步驟,來學習這首古詩。

  (二)自主合作學習古詩

  1、解詩題,知作者。

  師:通過預習,誰來說說這首詩的題目應該怎么解釋?

  生:詩人抓住具有象征意義的事物——楊柳,通過描寫、渲染,抒發離愁別緒。

  2、抓字眼,明詩意。

  師:現在就請同學們根據學古詩的第二個步驟:四人小組合作學習這首古詩,熟讀古詩,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可以用鉛筆在旁邊做批注,寫下你們的解釋或感受。

  (1)學生自愿或學習小組推薦1個學生講解古詩

  (詩意:楊柳青青柳條垂地,楊柳飛舞漫天柳絮。折柳相送楊花散盡,借問行人何時是歸期。)

  (2)教師指點,指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字詞。

  著:接觸,貼近。漫漫:遍布的樣子

  柳條折盡:折柳條是古人表示送別的一種象征。“柳條折盡”表明思念志深,戀戀不舍。行人:出征的人。

  (3)小組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合作探究體會詩的意境。

  A、想象描述“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是一個什么樣的`圖景。

  B、作者這時有心情賞景嗎?為什么?

  C、你如何理解后兩句的含義

  D、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從這首詩中,你看見了什么?感

  受到什么?

  小組經過一番討論、探究,發言如下:

  A、首先,折柳送別在古詩中早有表述,在后來的唐代折柳相送更成為一種生活的情趣。所以,開篇即寫楊柳,很吻合送別的情趣。其次,作者創設的這種情景也烘托了送別的氣氛。楊樹柳樹的枝條一片青翠,已經垂到地上,楊花紛紛揚揚漫飛舞。這兩句詩,為下面作者升華離之情作了很好的鋪墊。

  B、看似大好的春光,卻不得不面對離別,怎能不讓人更加傷感。楊花“攪天飛”,一個“攪”字,既寫了楊花一鋪天蓋地,也表現一種糾纏清、難以割舍狀態。這樣的景色只能增加作者的離愁別緒,無心賞景。

  C、后兩句寫楊花尚有飛盡之時,反襯出征歸期難料,從而更加重了離別的悲涼氣氛。

  D、從字面上看,這是首送別詩,抒發詩人離愁別緒。也有人把它理解為影射、諷刺隋朝統治者的詩,詩人以“楊柳”之“楊”諧“楊廣”之“楊”;以寫楊柳、楊花鋪天蓋為名,行揭露統治者兇殘暴虐之實。最后,假借“柳條折盡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問話,表達百姓對統治者的詛咒:楊氏王朝終究要垮臺,看你橫行到幾時!

  3、多誦讀,悟詩情

  (1)復習誦讀方法。

  師:剛才我們學習了古詩,了解了古詩的大意,接下來請同學自己帶上感情,把這首古詩

  美美地讀一讀,能背誦的同學就背下來。

  師:學完古詩,應該做什么呢?(多誦讀,悟詩情)誰還記得誦讀古詩的方法有幾種?(小

  組讀、輪誦、疊誦、表演讀、唱誦……)

  (2)現在,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

  朗讀的時候不要影響其他小組。

  (3)匯報:哪個小組愿意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古詩?

  (4)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可以帶上自己的動作。

  三、能力訓練: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

  1、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設計這分別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發生的時間、環

  境,人物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2、學生自愿或推薦表演,表演后師生共同評議,選也最佳表演小組。

  3、根據表演效果,再看注釋或查字典,理解詩句的意境。

  四、練習

  比比誰的反應快

  1、___________________,楊花漫漫攪天飛。

  2、著:________。

  3、“攪”這個字讀________。

  4、柳樹的顏色是________。

  5、古詩前兩句是寫景還是寫送別的?

  6、這首古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同學們反應都很快,有興趣的下課后自己出幾道題目考考自己的好朋友。

  五、課外拓展

  你們還記得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嗎?(生自己說說以前學過的或讀過的送別詩)今天我們學

  習又學了一首送別的詩,這里還有幾句送別的詩句,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六、總結

  一首簡短的古詩,往往包含著詩人的不同感情,希望同學們課后能自己找幾首古詩來反

  復誦讀,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七、作業:

  1、背誦并默寫《送別》。

  2、搜集并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送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送別》教學設計09-02

《送別》教學設計10-23

《送別》教學設計03-30

《送別》教學設計 歌曲《送別》教學反思09-15

《長亭送別》教學設計12-20

《長亭送別》教學設計07-29

送別教學設計04-04

《送別冰心》教學設計09-23

《荊門送別》誦讀教學設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