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美術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術教學設計1
隨著21世紀我國中學美術教育探索的日益深入,傳統的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傳授的美術教學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和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因此,當中學美術教師面對諸多要求而嘗試新教學方式時,如何轉變傳統思維方式,進而找到設計教學的合理突破口,掌握實施新教學方式的策略,是我們急需共同探討解決的現實問題。下面,我從初中美術七年級上《面具的設計與制作》一課入手,就自己在該課教學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談一談我對美術教學設計原則的認識。
一、《面具的設計與制作》教學設計
《面具的設計與制作》一課是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上的學習內容,課程目標要求利用簡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設計制作面具,將造型技法與色彩技法運用到面具的制作當中。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材料和創作的關系,通過制作面具發現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質特征。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捕捉和發現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藝術創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的藝術創作靈感、藝術感受能力和藝術欣賞能力。能從多元(歷史的、文化的)角度認識面具,尊重和保護人類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提升品德修養。
(二)教學重點:
1.發現材料、認識材料、運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點、表現形式和制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設計出具有新意、藝術效果獨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四)教具準備:教具準備:多媒體PPT演示;板書輔助教學;大量圖片及文字資料;學生收集的照片(自拍)及實物展示品;音樂素材若干等。
(五)教學設計過程
1.導入:
(1)師:我現在給大家看一樣東西,你知道是什么嗎?(生答:面具)
(2)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做的么?(學生思考)
設計意圖:以興趣做先導,運用提問法來引發學生的好奇心。
2.材料的發現與利用
師:再來看一些面具,能看出這些面具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么?(欣賞中外面具作品,在欣賞中,同學們發現面具的制作材料是多種多樣的)
設計意圖:開闊視野、了解有關面具的更多信息、拓寬創作思路。
3.面具的造型(板書)
(1)師:戴著面具表演是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呢?你愿不愿跟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面具呢?(這時候我就告訴他們要作面具首先要了解人物特征:設計典型的面具形象。)
(2)欣賞影片《馬蘭花》(看完后,同學們分組討論劇中人物,了解人物性格、特征,考慮采用什么樣的造型更適合這個人物,比如說小蘭,美麗善良,造型上是圓形的?尖形的?還是方形的?)
設計意圖:了解劇情,讓同學們腦海有很多的人物造型。
3.面具的設計與制作(板書)
(1)設計造型
引發學生思考:設計什么風格的面具?(粗獷、奔放或細膩;寫實或抽象)
(2)選擇材料
面具所用的材料,在古時候以青銅、玉、陶為主,現代面具多用木頭,還有布、瓷、皮、銅、紙、棕、竹、瓢、泥、石膏,甚至塑料和玻璃鋼等。材料不同, 裝飾方法也不同。根據材質可雕刻,可繪畫,也可用紙浮雕的方法制作。
(3)設計色彩
用什么樣的色彩表現人物的個性?(色調統一、色彩對比強烈)
面具色彩豐富,不同的色彩象征不同的角色特征,下面我們欣賞一些典型的藏面具吧,讓我們測試,看看你對色彩與人物的特點把握如何!
(4)動手制作
制作方法:選、剪、折、彎、疊、挖、扣、貼、粘等等很多的手段。
制作過程:①確定主題;②畫出草圖;③選材制作;④加工裝飾。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了解制作過程,設計出富有個性的面具,體現出同學們的創新精神,突破教學中的難點。
4.體驗、展示、交流
(1)每組同學依次上臺表演本組節目
(2)師: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設計的面具?為什么?或者你最喜歡哪組同學表演的節目?為什么?(學生交流體會,贊美他人的優點,欣賞他人的成功)。
設計意圖:通過節目的表演活動,體驗所扮演角色的性格,展示所制作的面具。表演活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感受面具表演帶來的樂趣。從活動中了解了他人,了解自己。
5.課堂小結
(1)我們所做的面具是對環境的保護—廢物利用;
(2)給我們帶來更多的美的感受,并且可以裝點我們的生活;
(3)歡歌勁舞、交流情感。
(六)教學評價: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表述出自己的觀點,對學生的各種觀點加以正確的引導。
對教學設計原則的反思
第一,應該實現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在傳統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的方法太單一,只是一味地灌輸,說教或強制,這樣只會讓學生產生反感心理,只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教學方法的改進,例如可以采用電影,錄像 范畫,甚至故事,游戲或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
第二,應該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蔣夢麟在談到教育的終極目標時曾說:“教育當因個人之特性而發展之。且進而至其極”。而傳統的美術教育較少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傾向和心理水平,違背了教育心理學規律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宗旨,造成了揠苗助長與停滯不前的后果。因此,美術教育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激發學生參與表現與鑒賞活動欲望的思想,這一角色的轉變,充分發揮了學生在美術課程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給學生創造了發現自己個性和創造能力的空間。
第三,應該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過去由于教育觀念的落后性和教材的局限性等因素,美術教育存在著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脫節的現象。要真正實現美術教育的價值應該將美術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機會,去體驗美術、工藝和設計的不同方法,參加各種小組、班級的藝術活動,并運用創造力、想象力和實踐技能創造出各種藝術作品。從而在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培養學生真善美的人格。
第四,應該由重“教”向重“學”轉變。傳統教學可以說是教師的事,新課程教學則是雙方的事,它更注重雙方的互動和溝通。傳統美術教學技能也強調語言的應用與提問技能,但在課堂上常常缺乏互動與回應。因此,開展一些比賽性質的美術活動,鼓勵學生踴躍參與,豐富他們的課余活動,也鍛煉他們的創作能力,培養他們對美術的感悟、對美術的熱愛。 第五,應該實現評價的多樣化。要打破以繪畫測試一統天下的評價格局,一方面要注重對學生繪畫基礎能力的測量,也要評價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感;另一方面,還要提倡多種多樣的評價方法。當然,各位老師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靈活地創造出更多、更有效的評價方法。
以上是我對美術教學的一些反思。總而言之,革新美術教學的任務任重而道遠。我們每一位美術教師都應該在教學實踐中認真總結教學經驗、不斷反思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果,不斷探求和創新教學方法,以求提高美術課堂教學的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初中美術課的教學反思
經常有不同學科的教師羨慕地跟我說,“你們的美術課最好上啦,學生上課積極性很高,上課輕松。”哎!我想想,如果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就好了。那真可以說明這位美術教師的教學能力很強。
上好美術課,是每個美術教師的追求,也是每個學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課堂既活潑又生動呢?在思考的同時,我在一次次實踐的檢驗中尋找答案。一節課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學生興趣能提高,就須讓精彩紛呈的藝術有機的與課堂教學互相利用,使各類藝術互相滲化,保持課堂內容的新鮮感例如我在上《校園的春天》一課的時候,我讓學生找有關標志設計的資料,讓他們做課堂的主人,并結合2008年中國奧運會,展開學生們的興趣被大大激發。
課改后,初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造好的學習環境,增加文化內涵,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脫離學生日常生活,這種學習觀念不僅很難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在新課改下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 ,我總結了自己在上課時的一些優缺點。
1美術學習要從單純的技能,技巧學習層面提高到美術文化學習的.層面,美術教學要創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學生通過美術學習加深對文化和歷史的認識。在上《畫飛鳥》一課時候我沒有單單教他們國畫的畫法,而是講有關國畫的知識基名家名作以及他們的歷史背景,學生像聽故事一樣,慢慢吸收我說講的故事。讓他們了解文化了解國粹是我這一課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課堂環境還不夠,美術作品,藝術家和學生間存在距離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之間架起橋梁
2做為教師的我,沒有能加強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他們的綜合思維能力,知識沒能做太多的延展,只是在自己的美術領域里傳輸知識,所以以后我要增加自己的各方面知識,
3 我在上課的時候 比較重視教學手段,如電影,錄像 范畫,甚至故事,游戲或音樂等方式引導學生增強對形象的感受。
4在課堂上我 注重角色互換,拉近師生距離,不要讓學生產生上美術課是一種負擔,欣賞理解作品是一項任務,這樣的錯覺。
5做合理的評價,獲得學生的信賴。學生總是希望得到肯定作為教師首先要對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表示贊賞并做出合理的評價。
最后作為一名美術教師,以上都是我要努力去做。為我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打基礎!新課改倡導的美術教學,即要重視學生對藝術的感受,表現和創造力培養還要注重美術更多地與文化歷史,相聯系,創造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感受美,我在教學中努力用新的理念來組織教學,受到較好的效果
眾所周知,傳統美術教學只重視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傳授,把學習僅僅局限在書本上,脫離學生的日常生活實際,在這種學習觀念下,不僅很難培養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而且會泯滅學生學習的興趣,最終影響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提出,學習目標應由“關注知識”轉向“關注學生”,課堂設計應由“給予知識”轉向“引起活動”得到“經歷、體驗”課改后初中美術課更重視的是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師要積極為學生創設好的學習環境,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引導學生在美術創作活動中,創造性地運用美術語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欣賞活動中,開展探究性的學習,發表
美術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變化圖形組合的方法表現長頸鹿的外部特征。
2、在想象創造各種圖像中體驗有禮貌地招呼同伴的快樂。
活動準備:
1、PPT課件、記號筆、蠟筆、繪畫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在草地上,住著一只大蛋,離大蛋很遠的地方,住著一只小蛋,它們離得很遠很遠。大蛋非常想念小蛋,就接了一根電話線打電話給小蛋:“小蛋,你好!”小蛋也非常想念大蛋,也接一根電話線打電話給大蛋,“大蛋,你好!”大蛋和小蛋用電話線連接起來以后,小朋友們看一看它像什么動物呢?為什么?(脖子細長)你覺得那個是長頸鹿的頭?哪個是長頸鹿的身體呢?
二、討論演示
1、請小朋友們想一想,長頸鹿的頭上有什么?(眼、嘴、耳朵、犄角等)
2、長頸鹿的身體下面是什么?幾條腿?是什么樣的?(四條腿,也是細長的)
3、小朋友們真棒!那我們來看一看,長頸鹿的身體后面有什么?(細細的尾巴)
4、長頸鹿身上還有什么?(花紋)花紋是什么樣的?什么顏色?
總結:一個大蛋寶寶和一個小蛋寶寶用線連起來,再添上眼睛、嘴、角、耳朵、長長的腿、漂亮的花紋等,就變成了一只可愛的長頸鹿了。
三、教師示范長頸鹿的繪畫方法。
1、下面請小朋友們伸出食指和我一起來畫一畫長頸鹿,好嗎?
2、草地上住著一只大蛋是長頸鹿的身體,從左往右畫,離大蛋很遠的地方住著一只小蛋是長頸鹿的頭,也是從左往右畫。注意咯,長頸鹿身體的位置不能畫得太低,因為身體下面要畫長頸鹿的長腿的。同樣的,長頸鹿的頭的位置也不能畫的太高,因為頭上要畫什么啊?用兩根電話線把大蛋和小蛋連起來就變成長頸鹿的頭、脖子和身體啦。接下來在頭上畫上圓圓的`眼睛、彎彎的嘴巴、三角形的耳朵還有長方形的犄角。畫完了長頸鹿頭的部分,我們來畫長頸鹿的腿,有幾條腿?什么形狀的?長在哪個部位的呢?看看還有什么沒畫?細細的尾巴,長頸鹿畫好了嗎?還差什么?長頸鹿的花紋是什么樣子的?這下終于完工啦!真漂亮,你們會不會畫了?
四、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想象
1、長頸鹿一個人很孤單,于是想去森林里散散步,走著走著,看到了很多小花,就對小花輕輕地說:“小花,你早!”小花聽了高興極了,快樂地開放了,開得更加美麗了。長頸鹿繼續往前走,又看見了一棵蘋果樹,就對蘋果樹輕輕地說:“蘋果樹,你好!”蘋果樹馬上長出了紅紅的蘋果。小朋友,你覺得長頸鹿是一只怎樣的動物呢?(有禮貌)
2、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用大蛋和小蛋的方法來畫長頸鹿呢?請你回憶一下長頸鹿在森林里看到了什么,請你們把長頸鹿看到的一起畫出來。好嗎?記住哦,畫好以后要給自己的作品涂上漂亮的顏色哦!
五、幼兒邊創作,教師邊提示
1、大蛋和小蛋離得很遠,蛋寶寶們的大小是多大,位置在哪里才最合適呢?請小朋友們畫的時候要仔細想想哦!
2、涂顏色時,要給長頸鹿以及它看到的景物涂上漂亮的顏色,顏色涂的均勻。
六、教師講評,結束活動
1、全體幼兒向家長朋友介紹作品內容,體驗成功的喜悅。
2、教師表揚畫的好的小朋友的畫。
美術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戲曲的藝術特色、品貌及劇種。認識其作為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的發展歷程。
過程與方法:通過圖片、故事及視頻再現等手段,制作戲曲系列宣傳小報。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鄰近色的美感,提高對色彩的感知度,學會運用鄰近色表現生活的情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了解戲曲的藝術特點,掌握戲曲與美術的關聯性。
【難點】
創作特色鮮明的戲曲題材美術作品,體味戲曲與美術的藝術銜接。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戲劇的相關資料、京劇臉譜等。
四、教學過程
活動一:直觀感知,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清代的云南四登古鎮戲樓,面對翹角飛檐,建筑結構、造型別致的古戲樓,你能想到怎樣的情景?
學生交流回答,揭示課題:《戲曲與美術》。
活動二:賞析作品,打開視野
1、播放《戲曲的歷程》紀錄片,提出問題:什么是戲曲?說說你知道哪些戲曲藝術形式?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戲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綜合舞臺藝術樣式。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
2、欣賞京劇《貴妃醉酒》視頻,你認為主人公想要表達的情感是什么?通過怎樣的藝術形式來表現主人公的感情?
作品主要描寫楊玉環醉后自賞懷春的心態,凸顯楊玉環對皇帝的柔情。以外形動作的變化來表現這個失寵貴妃從內心苦悶、強自作態到不能自制、沉醉失態的.心理變化過程。
3、展示各異藝術形式的戲曲藝術,《梁山伯與祝英臺》(剪紙)、《三國演義》(年畫)、霸王別姬(泥塑)。欣賞不同形式作品,你認為這些藝術作品的共同點是什么?試說戲曲與美術有什么聯系?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展現內容均為戲曲橋段。突出了戲曲與美術密不可分的聯系,作品運用不同的美術藝術手法塑造了一個個鮮明的戲曲人物形象,可見美術是戲曲藝術的承載手段。
教師追問:根據課前搜集及學習的內容,說說戲曲表演需要哪些“裝備”?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臉譜:舞臺演出時的化妝造型藝術。戲服:制作精良、凸顯人物特征。舞臺設計。空間、色彩。
活動三:實踐練習,鞏固提高
1、說說你家鄉有什么戲曲?結合它的藝術價值說說為什么會受到人們廣泛的喜愛?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我的家鄉是安徽,流行黃梅戲。黃梅戲載歌載舞,唱腔委婉動聽,表演樸實優美,生活氣息濃厚,受到了人們普遍的歡迎。具有很重要的精神價值,調節、改善、豐富和發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素質。
教師追問:美術家創作的戲曲題材的美術作品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戲曲剪紙的常見顏色是紅色,其色彩鮮明,人物神態、動作、服飾通過剪紙形式刻畫的淋漓盡致,突出了剪紙藝術的趣味感,同時又是戲曲藝術傳承的形式之一。
2、思考與練習
題目:你喜歡什么戲曲?能否在小組中學唱一小段?喜歡戲曲題材的美術作品嗎?
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了解、研究家鄉戲曲或大家喜愛的戲曲;收集相關的圖片和美術作品,拍照片,創作戲曲題材的繪畫作品,寫戲曲介紹、觀后感、評論等;制作宣傳小報,舉辦文化宣傳活動。
3、展出學生作品內容,開展宣傳評議活動。師生共同分享心得。
五、板書設計
教師編制考試內容廣泛,考生往往無從下手,抓不住重點。推薦報名教師編制考試筆試網校高清課程(點擊購買,隨報隨學,不限時間次數。免費試聽)進行系統學習。關于教師編制考試相關最新資訊或備考點擊進入備考專題。
美術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想象一下獨特的蝦和蟹的形象,編一個小童話并把它畫出來。
2、可以畫得可愛,也可以畫得可怕、富有想象力才是最重要的。
教學重點與難點
畫出來的作品應該有故事情節畫面有背景。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范作等繪畫工具。
2、學生準備彩筆、蠟筆等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在上一節課中你是怎樣畫和做蝦和蟹的。
2、你有沒有嘗試想象一下形象獨特的蝦和蟹的形象。
3、試試看編一個關于蝦和蟹的.故事,它們的形象會是怎樣的。
二、欣賞范作
1、科幻電影中的龍蝦和螃蟹顯得那么可笑又可怕。
2、螃蟹理發師利用了它的什么特點?利用螃蟹殼做成酒店屋頂的外形,多么吸引人啊。
3、一些利用蝦或螃蟹的外形做成的小裝飾品。
4、這些蝦兵蟹將多滑稽:古怪的身體、穿著堅硬的盔甲、瞪著突出的眼睛、揮舞著嚇人的大鉗子,好象來自《西游記》。你用想象力和畫筆編出了什么離奇的故事。
三、大家一起來想象
1、先來編個故事故事里的蝦和螃蟹是什么樣兒的。
2、你可以把他們畫得很可愛也可以畫得有點可怕。
3、構圖新穎想象力豐富。
四、總結
美術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對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中具有悠久歷史和高度成就的玉器、青銅器和漆器,有所了解,有所認識,達到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陶冶情操、培養欣賞古代工藝美術的能力,提高藝術欣賞水平,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
教學重點:
從工藝美術的種類來講,教學重點應該放在青銅器方面,因為他是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繼彩陶之后的又一個最燦爛的篇章。從掌握知識和掌握欣賞方法來講,重點應放在欣賞方法上。
教學難點:
本課的難點專業名詞的理解和歷史文化知識。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中國古代早期的工藝美術中,除陶器工藝外,成就最突出、且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玉器、青銅器和漆器工藝。它們各有特色,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工藝。
講授新課
一、玉器
玉器在中國光輝的歷史文化中,是一顆燦爛的明星,在世界藝術中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我國的玉器自公元前五千年左右河姆渡文化出現始,一直不間斷地綿延發展了七千余年。玉器在中國的歷史上流傳之所以久遠,除因玉材豐富、質地優良、品種繁多、制作技術先進、造型美觀外,最主要的是由于玉在中國一直被奉若神明,被認為是一種吉祥的象征,象玉如意就是一件典型的工藝品,還有頭飾、玉墜、玉手鐲等等,深得人們的鐘愛,使它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中,充當著特殊的角色,發揮其它工藝美術品所不能取代的作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中?"玉,石之美有五德者",代表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文人對玉的特征和內涵的典型概括。象中國古典小說《紅樓夢》其實就是一個玉的傳說,賈寶玉的前身就是一塊玉石,而林黛玉是玉石下的一棵仙草,而賈寶玉轉世為人時口里還含著一塊玉。
我國的玉器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初期,當時我國先民們就以石頭作為生活、生產工具的材料,在選擇、打制、琢磨石器的勞動過程中,逐步認識了比石材美麗的彩石,這些比較美觀的被用作裝飾品,到后來人們知道了打磨、穿孔、鏤雕等加工手段,玉器的使用就更加廣泛了。所以起初的玉,其實就是指美麗、有光澤、有花紋的石頭。新石器時代后期,癲糯郵中分離出來成為工藝品I討蓯貝,作為玉器,有用于祭祀和禮儀"禮玉",有用于服裝佩飾的"佩玉"或稱"飾玉"。周代更以"佩玉為尚",人們將玉當作修身的標準和衡量個人品德的尺度,成為一種具有社會道德含義的特殊物品,這種觀念一直流傳幾千年。甚至在經濟高度發展的現代,玉器還是非常流行,可能許多同學就有。
商周玉器的美表現在材質、色彩、造型、串綴組合方面,琢玉的技術很高。這是我國玉器的成長期,玉器藝術有象征性和裝飾性的特點,我國玉器由原始社會彩石玉器進入了真玉為主的時期。春秋戰國時向華麗、琢雕、鏤空方面發展,到了漢代由于出產玉石的西域通道暢通,玉料來源增多,玉品的琢制與使用更為普遍。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玉器發展的強盛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這時期政治安定,經濟繁榮,玉器工藝的發展出現了空前的繁榮局面。許多玉器近似石雕風格,制作非常精致。人物、動物形玉器,重在揭示對象的精神世界,對其形體采取夸張手法以突出關鍵部位,使用較密集的陰線裝飾細部,類似繪畫上的鐵線描,注重起伏,使玉器渾厚自然,氣韻生動。在這基礎上,宋、遼、金玉器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從琢磨技藝上著重與現實主義方面相適應,鏤雕技藝更加高超,把繪畫用于玉器雕刻之中,富于一種濃厚的生活氣息。這時期的玉器已達到?"形神兼備",真實自然。元、明、清時期,這時期的玉器藝術是鼎盛時期,制玉業高度發展,已形成了幾個生產地。其中最重要的產地是蘇州專諸巷,這里名工薈萃,技藝精絕,對當時的玉器藝術的提高與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時期制玉業眾多,規模之大、產量也都是空前的,所用的玉質較好,品種繁多。在玉器中描寫山水、花卉、人物等題材,追求神韻與筆墨情趣,把制玉的技藝提高到了新水平。
玉器的設計創作方法,是因材施藝,剜(wan)臟去綹(liu)(是玉器加工過程中常用的一種專業用語,"臟"是指玉器中的雜色,不能背利用的顏色,這些顏色對造型有壞的影響,所以要除掉,所謂美玉無暇,不僅是玉石中沒有雜質,而且無臟色,綹原來是指線、頭發、胡須等細絲狀東西順聚在一起,這里也是指雜質),要"俏色"、"巧色"。給同學們出個問題,看看大家設計水平怎樣。有五快通體白色的玉石,上面有一些紅點和黑點,經過精心的設計,制成了五只生動活波的鵝,這玉石上的紅色和黑色怎么辦?假如其中一塊玉石只有一個黑點怎么辦?(也是指玉器加工過程中常用的一種專業用語,科學的利用玉石的本來顏色,紅色成為鵝頭上紅色的斑點,黑色就成為烏溜溜的眼珠。但是其中有塊玉石只有一個黑點,于是就設計成鵝的頭向下歪,做成正在爭事物吃的狀態,只看到一顆眼睛,這樣就巧妙的解決了所有問題,科學地利用材質、色澤,盡其玉材美的光澤。)
欣賞作品《玉人》是商代婦好墓出土的一件玉器,婦好是商代的第23代王的配偶,這是目前唯一和甲骨文印證能確定年代的王室墓地,在河南安陽西北約100米處。出土了一千多件配葬品,其中玉器就約有300件,書上選擇的這件跪坐的玉人形象,刻畫最為傳神。同學們觀察一下,這大概是平民還是貴族的形象?為什么?上節課我們學過欣賞工藝美術的五個方面,現在我們就來復習一下,造型(圓雕,雙手撫膝,長臉尖頜,細長眉,塌鼻突嘴,兩眼看前方,頭發盤在頭頂,還戴有卷形的帽子,腰束寬帶,腰左側插著武器)紋飾(衣服)色彩(黃褐色)材質、技藝(雕琢精細,生動逼真)請同學們根據這五個方面分析一下。
《玉佩垂飾》是周代的作品,為佩玉,鏤雕得玲瓏剔透,兩只虎形態各異,虎踏一跪人,三個大小不同的玉體配合恰當,玉體只刻出幾條簡練的紋線,概括地表現出虎的骨路的主要關節及毛路,而紋線彎曲呈"方中有圓,圓中有方",給人一種剛柔相濟的力感,充分顯示玉材本身的質地美,這是工藝美術設計遵循的法則之一。
我國玉器工藝美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在數以萬計的玉器中,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我國古代玉器的發展歷程,也表現了我國民族特色藝術的輝煌成就。
青銅器
青銅器是中國古代美術史上的璀璨明珠。具有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民間流傳的"夏鑄九鼎"的歷史故事,說明中國青銅器的鑄造在夏代已經開始了。商代和周代,是它的鼎盛時期,秦、漢兩代還有所發展。青銅器的范圍非常廣泛,它包括禮器、炊器、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工具、度量衡器等。青銅是銅和錫或鉛的合金,我們常見的黃(紅)銅熔點很高,但是硬度卻很低,人們在實踐中發現,在黃銅中加入錫或鉛,不僅可以降低熔點,而且可以增加硬度。同時,融化的青銅在冷卻凝固時略有漲大,填充性比較好,氣孔少,因此得到了廣泛得運用,當然這是在鐵器出現以前。而這個歷史階段也被考古學家稱為"青銅時代"。
中國青銅器以品種繁多、制作精美著稱于世。這首先是由于中國是文明古國,青銅器的產生很早,源遠流長,匠師們在幾千年過程中積累了精湛的技藝,形成了獨特的傳統,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工藝、形制、紋飾都有自己的風格,在世界美術史上都是獨樹一幟。同時,中國自古以來是多民族的國家,在祖國遼闊大地上生息繁衍的各國古代民族,對青銅器美術各有創造,這又為中國青銅器帶來豐富的多樣性。
接下去我們就邊欣賞作品,一邊來了解我國得青銅器工藝。我國得青銅器發展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商代、西周、春秋和秦漢時期,最興盛得是在商代和西周,由學生對比代表作品,得出特點,并講出形成這種特征的原因?教師作總結。
商代
1、青銅器是奴隸主地位的體現,稱為"禮器"如"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2、商代尊神重鬼,崇拜祖先。厚重華麗、充滿神秘和威懾的色彩《司母戊大方鼎》饕餮《虎食人卣》(you)夔紋龍紋牛紋鱗紋
西周中期神秘色彩逐漸淡化簡樸、追求樸素、典雅之美《盂鼎》饕餮
春秋奴隸制的衰落,失去禮器的作用,青銅器演變成供統治階級享用的生活用具趨向輕靈、奇巧,裝飾手法寫實,紋飾也易于理解《蓮鶴方壺》龍紋,鳳紋,蟠螭紋《十五連盞樹形燈》
秦漢鐵器和漆器的廣泛運用,從總體上來看,青銅器失去原來的光輝向輕便、精巧、實用的生活用器和觀賞器發展,他們往往以實用和美觀的高度統一引人注目《虎牛形祭案》《長信宮燈》
商代:代表作品有《司母戊方鼎》和戰國曾侯乙墓整套編鐘。《司母戊方鼎》,是炊煮器,也是當時最重要的禮器,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鼎是古代常見的炊器,主要是煮或盛魚肉用。他的形狀大部分是圓形或,三足,兩耳,也有四足的方鼎,象司母戊方鼎。器形莊嚴厚重,耳部外側的浮雕是兩只相對的猛虎,張大著口,銜著一個人頭,充滿神秘的`色彩,體現了商代奴隸主貴族的無上權威。《虎食人卣》,不論其造型和紋飾如何不同,也都具有上述的特色。是一種盛酒器,是商代后期著名的青銅器。造型呈老虎坐形,豎耳瞪眼,張著大口,老虎的牙齒露出來,兩爪抓一個人,坐食狀,十分恐怖。器定有蓋子,上有立獸,提梁飾夔紋,兩端有獸頭,老虎的前爪上飾龍紋,背部飾牛紋,尾巴飾鱗紋。整個文飾極其精致,可惜此器流散在外。
西周:《盂鼎》西周早期的作品。造型雄偉凝重,文飾簡樸。主要采取饕餮紋。
春秋:《蓮鶴方壺》、戰國時期的《十五連盞樹形銅燈》就是這時期青銅器的代表作。前者是一種盛酒器,器形高大(高117厘米),壯麗精美,頂蓋上立一展翅欲飛的鶴,它那要向遠方飛翔的神態,與商、周以來青銅器的莊重、威嚴的風格截然不同。承托壺身的獸和壺體上的所有向上援攀的龍獸,相互印和,給人一種輕盈,移動的感覺。壺蓋上的雙重蓮花瓣形的裝飾,向四周翻仰,有力的烘托出中心一只展翅欲翔的仙鶴。仙鶴形象生動真實,在早期的青銅器中是非常罕見的,被學術界認為是春秋時期時代的象征。《十五連盞樹形銅燈》構思巧妙,燈形象一棵樹,樹枝上有十五個燈座,樹上群猴戲耍,鳥鳴相應,樹下有兩個赤膊在拋食物戲猴子,極富生活情趣。整個燈具結構靈活,移動時可以拆為八節,融實用與審美為一體。
秦、漢時期:《長信宮燈》、《虎牛形祭案》等青銅器,便是這時期著名的優秀作品。《長信宮燈》作宮女跪坐持燈狀,通體鎏金,各部分鑄成后合成,燈盤可轉動,燈罩能啟合,以便調節燈光照射的方向和照度的大小。宮女的右臂和軀體中空,煙氣通過右臂進入體內,煙灰貯留體中,可保持室內清潔。此燈設計靈巧,結構合理,宮女造型生動,是實用與美觀高度統一的工藝美術品。《虎牛形祭案》是云南省古代滇國墓葬出土的具有強烈的地方特色的用于祭祀的青銅器。案作牛形,背有沿,形成盤狀,便于安放祭品。為保持器物的穩定性,牛尾處設計了一只咬住牛尾的小虎。牛的腹下橫一頭小牛,別有一番生活情趣。牛與虎都是滇民族青銅文化中常見的母題,故此器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看,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突出成就,是豐富多樣的造型和紋飾,以及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的藝術風格。接下去我們按照《青銅器紋飾圖》對照上面欣賞過的作品,看看他們都用了哪些紋飾?
漆器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聰穎、富有創造性的民族。在我們祖先多種多樣的發明創造中,采用天然漆樹的汁液用來作日用品的粘合劑、增固劑,并進而加工煉制,摻調色料,使之光彩奪目,絢麗生輝,再用此做成形態各異,用途廣闊,花色繁多的工藝品和美術品。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這是一項對人類有重大貢獻,可夸耀于世界的杰出成就。
我國發現最早的漆器,是距今約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第三文化層中出土的一件腹部瓜棱形的木碗。木碗的外部有朱色涂料的生漆,造型美觀,色彩鮮艷。到商、周、春秋時期,鑲嵌、螺鈿、彩繪漆器已達到了高度水平。許多出土的棺木漆皮尚好,并有許多彩漆雕花木板,可以代表商代漆器最高成就的當推河北臺西村出土的漆器。這些漆器技藝復雜,制作考究,裝飾華美。到戰國、秦漢時期,是漆器繁盛時期,戰國漆器產量之多,品種之優,制作之精,分布之廣,都遠遠超過了前代。漆器改進了質量,具備無異味、抗酸耐腐等特點,作為觀賞品,漆器加油彩,五光十色,花紋絢麗。較為著名的《虎座鳥鼓架》是漆、雕、繪三者結合得非常精美的工藝品,是當時許多墓中出土漆器的代表作。湖北江陵楚墓出土的由蛇蛙鳥獸盤結而成的《彩繪透雕小座屏》,漆、雕、繪三者有機結合,周身黑漆為地,并以朱紅,灰綠,金銀等色進行彩繪,造型生動,工藝精湛。用了透雕的手法,共雕了四十九個動物形象,大蛇二十、小蛇十五、青蛙兩、鹿、鳳凰、仙鶴各四,造型優美,生動,相互結合自然,體現了高度的水平。
而秦漢時期漆器也有驚人的成就。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數量大,品種多,眾多的器形說明漆器已在生活各方面廣泛使用。這些漆器造型精巧,其中有內裝七只耳杯的《漆盒》,套合嚴密,充分利用了盒體內的有效空間,是實用與美觀相統一的范例。但東漢之后漆工業有微衰的現象。漆器質量有所下降,主要是瓷器的興起,迅速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可是漆器藝術還是在發展。
到唐宋元時期,雕漆登上了歷史的頂峰。明清漆器主要特點是將多種漆法結合在一起,富于變化,絢麗多姿,超過以往任何時期,出現了描金、描漆、堆漆、雕填、犀皮、百寶嵌等漆法,制作出相當數量的器物傳世,使傳統漆工藝出現了豐富多彩、美不勝收的成就。
作品欣賞:
現存的明代牡丹紋剔紅蓋碗,是元、明兩代漆器工藝流行?"剔紅"的代表作。這是一種在層層堆起的平面漆胎上剔刻出所需要的紋樣的漆器工藝,由于這種技法大多用于鮮明的紅漆,故稱"剔紅",又稱"雕漆"。
清代乾隆年間的三鳳牡丹紋朱漆描金碗,運用了"彩金象"、"搜金"等多種漆工藝,使器物顯得更加華貴,反映了清代漆器工藝的高度水平。
小結:縱觀七千年的漫長歷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國古代漆工藝不斷前進、不斷發展的規律,并在技法上竟有重要的突破,把制漆工藝傳播到全世界。
美術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掌握吹塑紙剪貼畫的制作方法和步驟
2:發展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吹塑紙剪貼畫的步驟方法
難點:內容新穎,制作精致,裝飾美觀
教學準備:
吹塑紙、剪刀、膠水、鉛筆
教學過程:
一:感受體驗,導入新課
1:感受吹塑紙的特點,學生討論、歸納
2:師小結:吹塑紙材質較軟、可以進行剪刻
3:板書課題
二:欣賞、分析范作,啟發創作思維
1:出示范作,學生欣賞、分析
提問:這幅吹塑紙剪貼畫與其它畫有什么區別?
小結:紋理美
2:欣賞教材中的范作
提問:教材中幾幅作品分別貼畫了什么內容?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這幾幅作品構圖有什么特點?
教師小結:內容廣泛,可以多方面選材,構圖飽滿,紋理刻畫細致、美觀。
三;演示制作方法步驟
1:剪形
要求剪形時不能剪得過于瑣碎,先剪大面積的形,再剪小塊形,剪的時候盡可能做到線條流暢。
2:刻畫
用鉛筆在剪下的形上添畫裝飾線條,使形更加具有裝飾性,更加美觀,在刻畫時,力度要掌握好,太輕紋理會不清晰,過重會把紙畫破。
3:粘貼
粘貼時膠水要均勻,先貼大塊、主要的形,再貼小的形,粘貼時要考慮構圖和布局,切忌太散、太亂,要緊湊。
四:學生練習,教師行間指導
五:課堂小結,作業展示欣賞
美術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自己對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與想象。
2、感受春季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及五彩繽紛的色彩,積累和豐富美感經驗。
3、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嘗試運用豐富的色彩,描繪自己對春天景象的感受,理解與想象。
2、難點 恰當使用各種色彩,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在今天的美術課上,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重要的小客人,她是誰呢?她就是最漂亮的春姑娘。(出示春姑娘圖片)春姑娘來到人間,人間的變化可大了,你們看------ (出示一組春的圖片)
二、說春天
1、請小朋友們一邊觀察,一邊想象心目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2、師小結:孩子們的回答精彩極了,的確是這樣,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花開了,草綠了,冰凍的小河開化了,小燕子也從南方飛回來了,就連小姑娘們也穿上了漂亮的花裙子,正在草地上放風箏呢,是春姑娘讓這一切變得是那樣五彩斑瀾。你們聽,春姑娘正高興地說:"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我畫一幅春天的圖畫嗎?"
三、畫春天
1、教師板前示范畫春天。
2、小結:老師筆下的春天就是這樣的,孩子們,你們有信心畫出更美的春天嗎?
3、幼兒試著畫出自己心中的春天,要大膽作畫。
4、教師隨機指導,要求幼兒要注意畫面的工整以及布局的合理。
5、要求幼兒給自己的作品涂色。
6、教師指導幼兒在涂色時,要選擇一些適合的鮮艷的顏色,那樣畫出的畫才會更漂亮。
7、小結:因為時間關系,沒畫完的.小朋友課下接著畫,畫完的小朋友將自己的作品貼于黑板上,讓我們一同去欣賞吧!
四、賞春天
1、集體點評幼兒作品,并指出優缺點。
2、教師小結:看來本節課上大家畫得不錯,說得也不錯,可是我們贊美春天的方式很多呀,我們不光可以畫春天的畫,還可以唱春天的歌,講春天的故事,背春天的古詩和兒歌。老師這里就有一首贊美春天的古詩,你們聽(師背村居這首詩)你們想用什么方式來贊美春天呢?
五、贊春天:讓幼兒自由表演贊美春天的各樣節目,用來激發幼兒對春天的熱愛。
六、教師總結:春天實在是太美了,真希望孩子們永遠喜歡這個季節,大家的表現實在是太棒了,真希望孩子們下節課上還能有這么好的表現,現在老師已經等不及了,就讓我們一起唱著歌到外面去尋找春天,擁抱春天吧!教師和幼兒共唱《春天在哪里》這首歌走出教室。
美術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地球水資源的現狀,認識水對生命的重要作用,掌握設計水資源招貼畫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分析認識水的重要作用,并學會結合主題設計招貼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養成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二、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的節水和環保意識,嘗試設計招貼畫
三、教學難點
獨立完成招貼畫的創意設計
四、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展示圖片,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看到這些圖片后有何感想?
學生交流回答
教師總結: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教師繼續提問,應該怎么號召身邊更多的人節約愛惜水呢?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保護水資源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和責任,我們可以通過電視廣告,宣傳欄等提醒人們,這節課學習其中一種招貼設計,來用我們自己的招貼設計呼吁大家節約用水——生命的'甘露
環節二:講授新課
(一)直觀感知
教師展示肌理表現的圖片,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下面三種肌理的表現技法,他們適合表現大自然的哪些景象?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雨、雪
教師展示學生作品圖,引導學習蠟筆法(用蠟筆或油畫棒畫一畫,在畫上水彩),滴水法(色彩半干時,滴上酒精,顏色會暈開)等表現技法。
(二)具體分析
教師展示招貼畫,引導學生賞析,并提問招貼畫由什么要素組成?
學生交流回答
教師總結:文字、畫面
教師繼續引導賞析總結
(1)文字:簡單、明了、意義貼切
(2)畫面(色彩、圖形):構圖單純、色彩對比強烈、主題突出
環節三:實踐練習,體會對比
1.設計一幅保護水資源的招貼畫
2.教師提出作業要求,輔導學生完成作業,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給予指導和幫助。
環節四:展示評價,拓展提高
1.教師組織學生展示作品并評價,可采取自評、師評、互評的方式進行點評。
2.布置課后任務,開發布會并且將作品貼在醒目的地方,號召家人和同學,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五、板書設計
生命的甘露
組成要素:文字(簡單、明了、意義貼切)
畫面(構圖單純、色彩對比強烈、主題突出)
六、課后反思
美術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欣賞幾種獎杯,學習怎么制作獎杯。
2、巧用合適媒材,設計制作造型獨特的獎杯。
3、體驗制作獎杯的樂趣,了解獎杯蘊含著獎勵進步和榮譽的意義。
【教學重點】
獎杯的設計與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巧用媒材制作獨特的.獎杯。
【教學準備】
教師:獎杯小制作、課件等。
學生:收集合適的媒材、剪刀、雙面膠、彩色水筆等。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1、觀看視頻,感受成功
(1)奧運會頒獎儀式等。
這是什么場景?手中都拿著什么?他們的心情怎樣?
獎杯代表了什么?(榮譽,辛勤的汗水,拼搏的精神,勇氣)
2、引出課題
在生活中,各行各業的人們,還有同學們可以通過努力獲得各種的獎杯或獎狀,如英語比賽,美術比賽等等,獎杯獎狀是社會和群眾對你們成績或貢獻的一種肯定。
二、探究體驗
1、欣賞獎杯,初步感知
(1)這些獎杯分別代表什么項目的比賽?
奧斯卡金像獎獎杯、奧林匹克杯等。
(2)這些獎杯有哪些異同點?
相同點:獎杯由杯身、杯座組成,座上有文字說明。
不同點:形狀、材質、顏色、圖案等。
(3)可以用哪些基本形概括獎杯?
實物體:人物、動物、花卉等。
幾何體:圓柱體,球體等。
不規則自由體。
2、自學教材,了解制作方法
3、教師出示自制獎杯
分析材料、步驟及設計制作巧妙之處。
4、組內討論制作方法
你們帶了什么材料,你打算怎樣制作,什么做杯身和基座,怎樣組合,怎樣裝飾?
5、操作實踐、內化技能
要求:巧用媒材;制作精美,造型獨特,安全操作。
三、作品展評
評選最佳創意獎、最佳制作獎、最佳造型獎。
四、拓展小結
除了獎杯代表進步和榮譽,還有哪些可以表示獎勵和榮譽呢?
搜集合適的紙、布等媒材,設計制作有特色的獎狀、錦旗等。
美術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欣賞古代青銅藝術,了解青銅藝術的發展史及其特色。
2、指導學生學習欣賞的基本方法,提高審美能力。
3、教育學生熱愛和傳承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
教學重難點:
了解青銅器的發展,欣賞青銅器藝術的方法。
教具:
青銅器實物、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1、播放幻燈片,初步讓學生瀏覽,導入本節課要學習的課題:珍愛國寶——古代的青銅藝術。
2、讓學生來說自己所了解的青銅器及其發展過程。(課前布置學生收集相關內容)
3、師:我國古代青銅器的鑄造,遠在四五千年前的夏代就已經開始出現。商帶和西周是青銅器鑄造的鼎盛時期。
二、發展階段:
1、欣賞教材中的青銅器圖例:先讓學生看書中的'圖例以及下面的文字說明。
2、探討怎樣來欣賞,請學生來說說。
3、歸納欣賞的基本方法:(1)從造型上來欣賞,根據不同用途,青銅器有各種不同的造型。(2)從紋樣上來欣賞,青銅器上常有動物紋、幾何紋以及人事活動等圖案,反映當時人們的社會生活和思想觀念。(3)從文字上來欣賞。
三、根據上面幾點欣賞的基本方法引導學生欣賞青銅器藝術
(幻燈):
夏:乳釘紋爵
商朝的青銅器:
1、獸面紋方鼎。
2、四羊方尊
3、銅縱目面具
西漢時期:長信宮燈
戰國時期:
1、虎噬鹿青銅器座
2、宴樂攻戰壺
東漢時期:銅奔馬
四、師出示現代的青銅器,引導學生欣賞,看看與古代的青銅
器又有什么不同。
五、知識窗:
青銅是紅銅和錫的合金,也有的是紅銅和合金。
紅銅加了錫、鉛以后,使銅的熔點降低,硬度加強,因為呈青灰色,所以叫青銅。
六、讓學生討論要怎樣來熱愛祖國的傳統文化藝術。
美術教學設計11
活動目標:
1、根據動物的特征及生活習性,想象它們能為人們做些什么事情,發展幼兒的想象力。
2、能運用已有的經驗圍繞談話,大膽地表達個人見解。
3、感受樂于助人的快樂,增進喜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故事《我想借什么動物》的圖片一、二、三、四。
玩具手機一只
動物圖片若干(如:大象、猴子、松鼠、長頸鹿、鴨子等)
問題圖片三張(圖一:工地停電;圖二:果園果子熟了;圖三:帽子掉在水中)
視頻轉換儀、電視機一臺
2.經驗準備:
通過談話、故事、觀看錄象等使幼兒了解動物的特征及生活習性
三、活動過程:
1.導入課題,引起興趣:
(1)師:小朋友,你喜歡什么動物?
(2)師:有家動物園真稀奇:這里的動物不僅讓人看,還往外借呢?現在就請小朋友聽故事《你想借什么動物》,請大家聽一聽、想一想、說一說、看一看故事里的人借了什么動物,他們為什么借動物?
2.教師邊講述故事,邊穿插提問,幫助幼兒運用已有的經驗,較連貫的表達個人見解。
(1)教師講述故事的第一部(老爺爺看電視時知道借動物的消息后,打電話到動物園去借會撓癢癢的動物——猴子)
師:動物園為什么要給老爺爺送來猴子?(要求幼兒動腦筋思考說出合理的理解,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一)
(2)講述故事的第二部分(小姐姐的紅紗巾被風吹到高樹杈上,她從動物園借了個最高的動物——長頸鹿)
師:小姐姐借了什么動物?為什么?請你用響亮的聲音來回答。(出示圖片二)
(3)講述故事的第三部分(叔叔剛下火車,就給動物園打電話借動物——黑猩猩)
師:剛下火車的叔叔帶了很多的東西,你猜他要借什么動物?為什么?大家大膽的猜,你夜可以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討論。
(4)講述故事的第四部分(媽媽抱著寶寶逛商店,覺得累了就打電話到動物園借動物——袋鼠)
師:動物園會給她送什么動物?為什么?
3.通過解決問題,啟發幼兒根據動物園的特征及生活習性,想象它們可以幫助人類的情景。
“叮零零”——電話鈴響了。
(1)師:“是誰呀?”“是動物服務中心的小豬啊,想請小朋友幫忙解決幾個問題啊?”
“動物服務中心的小豬打電話給錢老師,想請小朋友幫忙解決幾個問題。你們愿意嗎?”
出示圖一:
師:工地上突然停電了,許多木頭沒法運。“動物服務中心”該派誰去幫忙呢?
(請幼兒討論,提示:哪些動物力氣大,能搬運木頭?)
出示圖二:
師:果園里的果子成熟了,得馬上摘。“動物服務中心”該派誰去呢?
(幼兒自由討論,提示:哪些動物能摘果子?)
出示圖三:
師:寶寶的帽子被風吹到池塘里了,寶寶正傷心地哭呢,派誰去幫忙呢?
(2)老師給“動物服務中心”的小豬打電話。
師:“小豬你好,我們小朋友幫你們想的辦法好嗎?”“奧!很好啊,你們已經按照小朋友們想出的辦法去做了,都比較好的完成了任務,還要謝謝我們小朋友們啊!”
師:其實我們小朋友應該小動物學習,他們幫助別人解決了許多困難。我們也應該做個愛幫助別人的好孩子,小朋友你們說對嗎?
幼:對
4.引導幼兒創造性想象。
師:小朋友,動物服務中心的許多動物們都出去幫忙了,如果我們這里的動物園也可以借動物,那么,你是最想借的是什么動物?為什么?
師:我們回家后想一想,你想借什么動物,然后把它畫下來,講給大家聽。
活動結束:
請幼兒想象動物為人類所做的事情,進行創造性繪畫。請幼兒將自己借動物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
教學目標:
1、認知領域:初步了解動物外形和生活習性,認識動物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
2、操作領域:引導學生抓住動物特征,并用繪畫、剪紙、泥塑等方法中的任一種方法把它表現出來。
3、情感領域:激發學生的動物保護意識,增強學生對人類社會的關愛。
教學重點、難點:
1、抓住動物的主要特征。
2、在創作時要表現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教學課件,抽簽桶,小獎牌,欣賞作品,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視頻欣賞
(1)小朋友們喜歡動物嗎?
(2)下面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到動物世界里去看一看。
多媒體課件播放《動物世界》視頻片段,請學生邊看邊思考;
在《動物世界》里你見到了哪些動物?它們都生活在哪里?
(3)除了剛才在《動物世界》里出現的動物外,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
2、游戲活動
(1)教師出示一個抽簽桶,桶里有五只簽,每支簽上寫有一種動物的名稱。
(2)每組選一名學生代表上臺,每人從抽簽桶中抽出一只簽,要求根據簽上所寫的動物名稱模仿該動物的動作、神態和叫聲。教師抽出余下一只簽,并示范如何模仿。
(3)四組學生猜一猜老師和學生代表分別模仿的什么動物。
(4)教師頒發小獎品(動物小獎牌)鼓勵學生,請全班學生根據自己獎牌上的動物圖片來學一學這種動物的動作、神態和叫聲。
3、揭示課題:動物的世界是神奇的、有趣的,下面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走進動物王國,認識了解我們可愛的動物朋友,并學習用各種方式將它們表現出來。
二、趣談動物
1、結合多媒體課件簡介動物發展史
地球上有種類繁多的動物。從最原始的單細胞動物開始,經過億萬年的演變,動物的種類由少而多,地球上終于出現了號稱“萬物之靈”的“智慧動物”——人類。
2、結合多媒體課件簡介動物分類
動物的種類繁多,可分為軟體動物、節肢動物、昆蟲、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哺乳類等,我們人類屬于哺乳動物中的一種。
3、哺乳動物之最(課件出示圖片)
①最重的哺乳動物——藍鯨
②悍的哺乳動物——獅子
③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獵豹
④最聰明的哺乳動物——黑猩猩
⑤最長壽的哺乳動物——大象
4、請學生說說動物對人類的幫助
三、學畫動物
1、我們了解了這么多動物知識,欣賞了許多美麗的動物圖片,大家想不想把可愛的動物畫下來?
2、下面請大家來看一看老師是如何來畫動物的。老師比較喜歡動物中的大黃牛,因為它勤勞、踏實,我們就來畫有畫記憶中的大黃牛吧!大黃牛的身體可分為頭、軀干、四肢、尾巴,頭上還長有一對大角。
教師進行演示:先用鉛筆起稿,再用黑色勾線,最后用油畫棒、水彩筆涂色。
四、作品欣賞
1、我們除了用水彩筆、油畫棒來表現動物外,還可用什么辦法呢?
(用水粉、剪貼、泥塑……)
2、教師出示用水粉、剪貼、剪紙、泥塑的方法來表現動物的'相關作品。
五、創作練習
1、作業要求:選擇一個你最喜歡,最熟悉的動物,抓住它的主要特征把它畫出來。
2、學生創作,教師巡視、輔導。
六、作業評價
小組成員互相欣賞作品,每組選出3~4幅優秀作業,送到講臺上,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下,進行總評。
七、課堂延伸
1、播放課件《動物朋友給小朋友的一封信》,主要內容:由于人類的貪婪,動物賴以生存的家園,原本美麗、和諧的自然環境被嚴重破壞,許多珍稀動物遭到人類的獵殺,很多動物因此滅絕,動物朋友向我們善良的小朋友發出了求救信。
2、請學生各抒己見:自己作為一名小學生,該怎樣來幫助動物朋友們呢?
3、呼吁大家都來關心保護動物,保護環境。
活動目的:
1、大膽說出小動物的動態特征,學習用短句表達。
2、激發對動物的喜歡之情。
3、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閱讀興趣。
4、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的理解。
活動準備:
設置情境,教育掛圖。
活動內容:
游動物樂園活動目的:
1、大膽地說出小動物的動態特征,學習用短語表達。
2、激發幼兒對動物的喜歡之情。
活動準備:
1、收集幼兒參觀動物園照片、動物圖片布置成展覽角,事先引導幼兒觀看交流。
2、若干教學掛圖、教師用的大方向盤、貼貼紙。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一、談話互動引入,激發幼兒想說的愿望
1、誰去過動物園?請舉手。
2、誰來告訴大家你去動物園看到什么?
3、動物園里有這么多開心有趣的事,小朋友想再去玩嗎?
基本部分:
二、游戲:開車游玩動物園——看掛圖引導幼兒說短句:我看見xx(動物)
1、小朋友今天我們都來當司機,開車去動物園玩好嗎?(請幼兒坐在椅子上小手模仿方向盤,小腳當車輪。)
2、司機開車時要注意什么。(遵守交通規則。要專心,不能講話。)
3、動物園到了,誰來說:我看見xx。
4、根據掛圖集體練習說短句:我看見xx。小朋友,我們一起來說說:我看見xx。
三、看掛圖引導幼兒說短句:我看見xx(動物)在xx(做什么)
1、請小朋友再仔細看看要這些小動物在做什么?再舉手告訴大家:我看見xx(動物)在xx(做什么)。
2、小組比賽:剛才,小朋友都說的很認真,現在我們進行小組比賽。看看哪一組的小朋友說的好(第一組和第二組)結束部分:
四、活動延伸:觀賞動物展覽角——看圖片練習運用說短句:我看見xx(動物)在xx(做什么),我最喜歡xx(動物)。
1、我們班級有個動物展覽角,小朋友我們開車去看看好嗎。
2、小朋友在看的時候要和你的朋友說一說:我看見xx(動物)在xx(做什么),我最喜歡xx(動物)。
3、你和朋友介紹一次就得一張貼貼紙,貼在自己的手背上,看看誰得的最多。
教學反思:
從這堂課,我們也看出一堂教學活動是要發揮教師的主導性,不放任自流,還是要尊重孩子的自主性,順其自然。不管哪種占主導,都應該處理好教的方式,讓孩子們感覺不到被教,一切像一場游戲活動。
教學目的:
1、認知目標:雕塑動物由基本形體入手,要抓住動物特征,確定動態,用加、減法,采用粘結、切削、刻、劃等多種手法進行創作。
2、技能目標:參考相關資料,結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切、刻等技法,臨摹或創作泥塑動物形象。
3、情感目標:貫徹可持續性發展的思想,培養學生熱愛生活,保護珍稀動物,關注藝術,增強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動手能力、探究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圓雕的基本知識,學習用基本形體塑造動物形象。
2、作品的完整、牢固、美觀、生動、新穎。
教學準備:
彩泥、剪刀、直尺等工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去動物園嗎?
放映錄像片段,引導學生進入動物世界,觀察自然界中動物的種類及特征。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動物世界。
二、賞析探究。
1、板書課題。
2、教師出示一件用泥捏成的動物作品。
3、你們來比較一下,泥捏的動物與真正的動物有什么區別?
生:分析藝術作品中大象與現實生活中的大象的區別;
分析藝術作品中兔子、老鼠、長頸鹿等動物與現實生活中這些動物的區別。
分析步驟:
形狀更夸張、更可愛;
顏色更鮮艷;
省略了動物的很多細節地方;
抓住動物的主要形態特征。
4、觀察老師制作;
1)可以把動物的身體分成兩大部分或整體制作身體;
2)添加眼睛、耳朵、鼻子等細節部分。
3)添加花紋,整理完成。
5、在我國民間早就有了各種動物的泥塑作品:惠山泥人中的蠶貓。蠶怕鼠害,在養蠶季節,農民稱泥貓為“蠶花貓”,買回去以保障一年一度的養蠶。從藝術上看,蠶花貓通體金黃并點綴著散筆絨毛,長長的胡子和大大的眼睛,生相給人一種機警敏銳之感,非常有特色。這件作品以有百年歷史了。
三、創作表現。
1、首先來作個熱身操,搓一搓、捏一捏,讓泥又軟又有韌性。
2、分小組制作。
3、介紹自己的作品并介紹制作方法。
4、找找你還有哪些更好的表現花紋的方法?
熟悉泥塑的基本方法。
四、展示評價。
1、全班同學收拾好桌面
2、自由去參觀同學們的作品。
注意:用眼睛看、不用手摸。
3、說說你最喜歡的作品。說出理由。
4、小結:喜歡動物嗎?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怎樣保護、愛護它們?培養表達能力,鍛煉交際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滲透環保意識。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喜歡動物,他們經常與身邊熟悉的小動物一起玩耍,抱抱它們,撫摸它們,跟它們說悄悄話,愿意親近小動物。鑒于小班幼兒剛入園不久,我就選擇幼兒熟悉的事物——動物為主題,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說一說、玩一玩、做一做等系列活動,讓幼兒通過多種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對小動物的感受與認識。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
(1)蘿卜、青菜、小蟲、肉骨頭、魚、等小圖片若干,實物米、油畫棒若干。
(2)動物娃娃圖片若干;天線寶寶玩具一個。
(3)觀察角展示師生共同收集的常見動物玩具、圖片若干。
(4)電視機、DVD影碟機各一臺;相關磁帶、VCD光盤各一盒。
(5)區域活動材料:表演區:各種動物頭飾、道具若干。
音樂區:提供相關音樂磁帶、打擊樂器、簡易動物節奏圖譜。
美工區:提供手工紙、橡皮泥等。
2、知識準備:幼兒已初步認識常見的小動物,了解小動物外形特征、生活習性。
3、“班級動物樂園”活動環境的創設。
活動要求:
1、愿意向同伴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逐步養成喜歡小動物的情感。
2、嘗試對小動物喜歡的食物進行簡單分類。
3、喜歡扮演各種小動物進行表演。
4、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對小動物的感受。
活動預設:
一、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進一步了解小動物
1、帶幼兒參觀動物園,觀看天線寶寶介紹小動物的影碟片。剛才天線寶寶打電話給老師,邀請小朋友去參觀動物園,讓我們一起去看看,今天天線寶寶給我們帶來了什么?
2、讓幼兒自由參觀動物園,通過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的形式,與同伴談談:你看到了什么動物?它們長的怎么樣?(預設提供母雞、小鴨、小兔、小狗、小貓的圖片;觀察角提供相應的動物圖片、動物玩具;自然角:飼養金魚、小雞、小鴨、小兔等)
二、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嘗試簡單的分類
1、涂色游戲:請幼兒自選油畫棒,給小動物的食物卡片涂上相應的顏色。
2、分類活動:喂養小動物。請幼兒將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送到它的家。如:小雞喜歡吃米,小鴨喜歡吃小蟲,小貓喜歡吃小魚等。
3、幼兒活動,教師以飼養員的身份配合和檢查幼兒的喂養情況。
三、讓幼兒在游戲中了解小動物的叫聲,喜歡表演
1、音樂游戲:小動物的叫聲。游戲規則:幼兒帶上頭飾,手拉手成大圓圈蹲下,音樂響起,幼兒根據樂曲中小動物的叫聲,相應地站起來進行表演。
2、幼兒游戲,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傾聽小動物的叫聲,大膽地進行表演。
3、隨機教育:小朋友要愛護小動物,不要傷害它們。在家的時候,可以和大人一起喂養小動物。
活動延伸:
(1)親子活動:讓家長創造條件,與幼兒一起喂養小動物。
(2)表演區:提供各種動物頭飾、道具、打擊樂器、錄音帶等材料,啟發幼兒進行表演。教師通過對某一角色的扮演,參與幼兒活動,激發幼兒進行有創意的表演。
(3)語言區:提供《三只小豬》、《森林聯歡會》等有關動物的VCD光盤、磁帶。
(4)美工區:提供手工紙、橡皮泥等各種美工材料。讓幼兒運用折、捏的形式大膽表現小動物。
美術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本課是在前兩課的基礎上開設的,前兩課分別對人和動物的腳進行了寫生和裝飾;同學們對的腳有的形狀和特征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泥塑制作,他們的創作能夠有一定的基礎。也得心應手。
教學目的:
1、提高學生的泥塑制作能力。
2、形成立體空間感。
3、更透徹地了解各種類腳。
教學重點:
腳的`結構形式以及各類腳的特點。
教學難點:
腳的細部處理、質地的處理。
教學準備:
教師:有腳的明顯特征的雕塑作品或圖片、電教媒體、演示陶泥、工具。
學生:制作材料、泥塑工具一套。
教學過程:
引導討論:
展示上節課的學生優秀作品,提問:“有誰能將這些畫面變成立體效果的形體呢?”小組討論,并選一同學記錄,公布討論結果。
欣賞:
展示有代表性的腳的雕塑作品圖片。提示對腳的外形特征觀察,注重對捏制方法的探究。
感受:
帶領學生取一塊陶泥在手中簡單捏制,了解泥的性能,體驗手捏制時對泥的感受,教師做演示指導。
構思:
選擇感興趣的腳,找出特征,在心中構思捏制形狀,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討論:
分組討論。“泥準備捏制的什么樣的腳?打算用哪些工具來表現?”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討論,還可以鼓勵其集體設計構思創作內容。
操作訓練;
按照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動物的腳的特征,進行創作。集體創作的同學還要根據內容進行合理分工,組合完成。
評價:
對完成的作品,師生相互評議,可以談談自己的創作想法,感受,以及遇到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改進方法。
再創作:
針對出現的問題,啟發學生如何修改,如何使自己的作品更完美,更感人,進一步加工。
板書設計:
第13課 英俊的腳(三)
美術教學設計13
兒童是與繪畫最親近的人群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說,每個兒童天生都應該是一個畫家,每個兒童都喜歡在繪畫中游弋。然而,在日常課中我也會為了讓學生畫出作品好的效果,往往不自覺地以傳授美術知識,訓練美術技能為主要的目標,以教師為中心,以范例為教學半徑,把美術教育禁錮在固定的區域內,所以有段時間我也發覺學生作品越來越沒有新意了,甚至課堂紀律也開始不好了。后來我從一本名為《教師課堂實用手冊》的書中學到了一些自認為比較奏效的方法。我認識到我的課也許太“實用主義”了,使學生創新的意識和熱情受到極大的抑制,他們失去了繪畫的動力。
《教師課堂實用手冊》書上在“教學的變式中”提出了師生要經常進行“雙向對話”、“合作學習”、“口頭陳述”、“多提開放性問題”、“游戲”等多種教學環節設計和設置,實質上就是要進行“開放式教學”,使學生對課堂發生興趣,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創新能力。經過學習和實踐,我還嘗試了一些開放式美術教學實踐,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美術教學過程的開放性
課堂應該是師生互動的,只有多樣的教學手段才能生成精彩的課堂,讓美術與生活溝通起來,營造廣闊的美術教學立體空間。如《三百六十行》一課,課前我讓學生在家每人了解一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職業角色,感受一下不同角色的特點和工作所帶來的辛勞。再到課上說說自己的體會,最后畫一畫自己未來職業的情景。讓學生親身體驗,主動參與,最后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教師課堂實用手冊》書上再三強調了讓交流成為師生溝通的情感橋梁。的確,在開放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營造一種民主,自由,輕松,愉快的氛圍,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如,學生在作畫時,我就走到各個學生中間,嘗試著在指導他們的同時也與他們聊聊家常,縮短和學生心的距離。有時為了獎勵學生的優秀表現,我也會給他們在上課前或下課前看一小會卡通片,用美術的眼光再與他們交流交流觀后感,甚至鼓勵他們把看到的形象畫下來,我再給他們一個分數作為獎勵,學生的上課興趣就會被一下提了起來。在平時,我也會鼓勵孩子們多畫一些自己喜歡的題材,然后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師生一起點評,一起分享他的畫面背后的故事。
讓藝術走出狹小的課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科學日新月異地發展,美術課再也不能是幾支筆就能對付得了的,我還在網上開了一個校園美術博客,鼓勵孩子們把自己作品、照片和一些獲獎信息等都掛在上面,使博客成為了學生的網上家園,也把課堂延伸到更為廣闊的創新空間。
(二)美術教學方法的開放性
開放的美術教學方法是指依據學生發展需要和教學內容設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在上《游泳真快樂》這一課, 我讓學生在師生互動、在開放性的'課堂氛圍中體驗“學”的樂趣。在解決本課重、難點“了解游泳的各種姿態、設計一個有創意的泳姿”時,我充分發掘了學生在課堂上的能動性,開展了“模仿秀”、“創意比賽”、“誰是人氣王”等互動形式。我通過提問孩子——“為什么要學游泳呢?”,鼓勵孩子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見解,這樣開門見山的就導入了課題,之后教師順勢提出了游泳的四種正規泳姿。通過三維動畫的演示,讓學生了解了不同泳姿最基本的動作,特別是通過師生一起模仿秀,既達到了熱身效果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讓學生設計出有創意的游泳姿勢,我為學生準備了大量“活動紙人”的教具,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各種動作,自己去摸索,體味設計的樂趣。本節課弱化繪畫技能的講解,強調學生想象的培養和口頭的表述能力,而且,輕松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在這里體驗到了平等、民主、友情,也體驗到了美術所獨有的——“創想”的樂趣。
(三)美術教學評價的開放性
評價是一種重要的導向,在美術教學中,作品完成以后的評價是非常重要的。對于美術作品的評價,一個重要的原則是,保護學生的創作激情,鼓勵他們充分表達創作意圖,同時適時適度地進行引導。所以在我的課堂中,美術作業大都是“良”以上,而且沒有一件"不及格"。另外我構建了開放的美術教學評價方法,我認為評價方式應根據不同情況作出相應選擇,不能固定不變。例:當堂展示評價、課后展覽評價、小組交流評價、網上展覽評價等,最后一項是——送去“評獎”,只要機會合適,讓學生的美術作品參加一些有益的比賽,獲獎的話更是對學生作品的最好評價。開放性評價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不斷品嘗到學習美術和獲得創新的成功樂趣。
以上的教學操作經驗都是在學習《教師課堂實用手冊》的基礎上,摸索總結出來的,同時,在不斷地與書本要求對照下,我發現自己還存在著很多要改進的地方,不論是在課堂教學中,還是在班級的管理中。所以,我將以這本書作為明鏡,會繼續努力。
美術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變廢為寶,美化生活的能力。
2、通過欣賞和表現使學生感受彩繪藝術的獨特魅力,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
3、掌握基本的立體彩繪技巧。
教學重難點:
1、提高學生欣賞能力。
2、掌握基本的立體彩繪技巧。
3、光滑的塑料瓶、玻璃瓶,水粉色往往畫不上去,可以先涂一層薄薄的肥皂,干后即可畫上顏色。
教學準備:
1、師:多媒體課件、瓶子實物若干
2、生:水粉顏料、工具、一個空瓶。
教學過程:
一、欣賞陶瓷藝術品
(1)欣賞中國的陶瓷藝術品
師:今天老師帶大家到藝術博物館欣賞我國的陶瓷藝術品。
我國的陶瓷藝術可以說是中國的國寶。目前,我國發現的半坡遺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它的制作年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有人稱它是中國的第五大發明。請小朋友帶著以下問題去欣賞。
1、這些陶瓷藝術品上畫了什么?
2、這些藝術品美在什么地方?[顯示畫面,教師解說]
(2)欣賞藝術大師畢加索的藝術作品
這些藝術品上面畫了些什么形象?
---人物、動物、景物、抽象圖案......
這些藝術品美在什么地方?
-----色彩漂亮、造型有趣、獨特、想象力豐富等。
二、揭示主題
老師帶來了幾個瓶子,漂亮嗎?[出示瓶子實物]老師也受到藝術大師的啟發,畫了幾個瓶子。看一看,用的`是什么瓶子畫的?
今天我們就用自己的雙手,也學著這些藝術大師,自己畫一個漂亮的瓶子。
[板書:漂亮的瓶子]
三、分析講解
(1)出示幾個不同形式的空瓶
師:想一想,這些瓶子上面可以畫些什么?
生:人物、動物、景物、抽象圖形......
師:只要你認為美的、有意義的事物都可以畫上去。
(2)怎么畫呢?
師:用什么畫呢?
生:水粉顏料、水彩筆、油畫棒......
師:水粉顏料具有很強的覆蓋能力。今天,我們就用水粉顏料作畫。
(3)該怎樣搭配顏色呢?
師:深淺對比、冷暖對比效果強烈;同類色柔和。畫的時候最好選效果強烈的對比色。
(4)師示范[師講邊示]
師:要求色彩濃厚、用筆果斷、動作快。如果你用的是光滑的瓶子,可以先上一層薄薄的肥皂。
四、學生作業
師:今天我們就根據自己的瓶子,展開豐富的想象,畫一個漂亮的瓶子。
作業要求:膽子大、想象力豐富、作品要美觀大方,有創意。
五、課堂小結
1、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評價。哪一個最漂亮,為什么?
2、今天我們用普通的瓶子,創作了許多美觀的工藝品。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普通的東西,只要用我們的智慧和所學的美術知識,把它美化一下,就可以創作出許多有趣的漂亮藝術品來。
美術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師提供的材料,讓學生感覺肌理,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感知能力,豐富學生的美術語言,提高學生的.藝術敏感度和審美能力。
2、能夠使用生活中物品的肌理效果或自行設計創造肌理效果來美化作品。
教學重、難點:
1、營造肌理“實踐場”,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利用和掌握不同的肌理效果來創造畫面。
2、如何引導學生利用肌理的特點有針對性的表現作品,使之達到和諧和完善。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各種材料、范作等。
2、學生準備作畫工具等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游戲導入
觸摸實物有幾件東西在沒有讓它們亮相之前我想讓幾位小朋友來用手觸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覺呢?這幾件實物分別是----海螺、貝殼、麻袋、樹葉、陶瓷等。
2、觀察
教師分發小組不同的肌理效果物品讓學生仔細觀察,通過比較,初步了解物體的粗糙和細膩、規則和不規則的肌理效果。
二、發展
1、欣賞作品,教師出示多件不同肌理效果的物品,讓學生感受肌理效果所帶來的視覺沖擊。
2、研究討論
如何利用自然、生活中物體的肌理效果來制作繪畫。
3、學生制作,大膽表現,運用在室外收集的肌理物體進行簡單的創造。
三、指導評析
1、教師巡回指導,
2、學生自評、互評。
3、作品展示。
四、總結
課后搜集還可以運用哪些物品進行肌理的創作。
【美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教學設計美術美術教學設計與課件制作11-02
美術教學設計11-09
美術教學設計03-11
美術教學設計04-10
美術教學設計12-16
教學設計美術11-09
美術教學設計與教學的反思06-20
中學美術《戲曲美術》教學設計09-29
美術教學設計論文04-10
《春天的美術》教學設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