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14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1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知識;
2、背誦課文;
3、學習本文闡述道里的方法;
4、領會課文深刻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積累文言知識;領會課文深刻道理。
2、難點:學習古代名家闡述道里的方法。
教學設想:
緊扣文本,以學生自求探索、合作探究為主,教師作適當點撥。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
2、釋題。(嘗試讓學生釋題)
二、朗讀課文
1、指名學生朗讀。
2、正音:郭(guō)粟(sù)夫(fú)域(yù)畔(pàn)
3、集體朗讀。
三、自求探索:借助注釋,嘗試翻譯全文。(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在學習小組內討論解決,也可以向老師提出質疑)
1、學生自學、討論、質疑。
2、檢查自學效果。著重要求學生掌握以下詞句:
、沤忉尲狱c詞
①得道(施行仁政)②天時(有利于戰爭的天氣、時令)
、鄣乩ㄓ欣趹馉幍.地理條件)④人和(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莨ㄍ獬牵尬ǚ艞墸
、呤牵ㄟ@)⑧池(護城河)
⑨域(限制)⑩畔(通“叛”,背叛)
、品g句子
①環而攻之而不勝(包圍著攻打卻不能取勝)
、谖ブ壋嵌樱
、酃虈灰陨较U(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
、芄阎粒H戚畔之(缺少幫到了極點,連至親骨肉也背叛)
⑤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所以君子不戰則矣,戰就一定勝利)
四、合作探究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作者是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
3、第四段由談戰爭轉為談什么?從而得出一個什么結論?
4、孟子認為實現“人和”的途徑是什么?這正是他哪一種主張的具體表現?
。ǔ绦颍簩W生討論-檢查反饋-歸納總結)
五、質疑
六、小結(嘗試讓學生小結)
七、背誦(分小組背誦)
八、作業:以“‘人和’的現實意義”為話題,寫一篇學習本文后的心得體會。不少于500字,寫在作文簿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2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掌握朗讀節奏,疏通文意。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理清論證思路,背誦全文。
3、賞讀并學習運用孟子的雄辯藝術。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中心論點,理清本文論證思路。
2、賞讀并學習運用本文孟子的雄辯藝術。
教學過程:
一、直入導新課
提到中國古代文學,我們大多想到的是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其實在此之前的先秦散文,也是中國文學史上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寶藏。在這座寶藏里,有我們耳熟能詳的《論語》,論語是儒家經典,提到儒家經典,我們很自然會想到另外一部經典,那就是《孟子》。這節課讓我們走進這一部經典的經典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跟著孟子學雄辯。
二、初讀明節奏
1、通過視頻了解孟子:推行仁政;民貴君輕;長于雄辯。
2、學生初讀,讀準字音,把握節奏,讀出雄辯之勢。
三、品讀賞雄辯
1、過渡: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混戰激烈,他們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熱衷于戰爭,有的是為了生存,有的是為了一統天下,實現霸業。因為戰爭連綿,老百姓生活痛苦不堪,“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泵鎸@種社會現實,孟子奔走呼告,希望各國君主能推行仁政,反對不義戰爭。請看第一章標題中“得道”是什么意思?推行仁政。
要我們細細地品讀這篇文章看孟子如何運用他的雄辯藝術向君主們推行仁政主張的。
2、學生通讀全文,根據文下注解了解文章大意并研讀思考。
3、分享交流。
學生1:要雄辯先得有自己的觀點。孟子先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師:請你分別解釋一下“天時”“地利”“人和”是什么意思?
學生1:天時是指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地利是指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人和是指作戰時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師:這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學生沉默,老師用紅粉筆標注兩個地利)
學生2:運用頂真,突出人和是作戰克敵制勝的最重要的.條件。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1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學生3:要雄辯得有自己的論據,孟子為了具體證明自己的觀點,他列舉了具體的戰例。
師:哪些文字與這些戰例相關,請你把相關文字讀一遍,全班思考孟子列舉了幾個戰例,什么樣的戰例?
學生3讀“三里之城……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讀完后學生回答:兩個戰例: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
男生讀與第一個戰例相關的句子,全班思考:攻一座什么城?如何攻?列舉這個戰例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4:“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說明城小易攻,“環而攻之”說明攻勢之大,結果卻沒有勝利,孟子通過分析這個戰例得出:主動攻打,說明攻城方必得天時,結果卻失敗,只能是因為“天時不如地利”,所以孟子用這個戰例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這個觀點。
女生讀與第二個戰例相關的句子,全班思考:守一座什么城?列舉這個戰例的目的是什么?
學生5:守城方守的是一座城墻很高,護城河很深,武器精良,糧食充足的城,結果卻是棄城而逃,用這個戰例來具體證明“地利不如人和”這個觀點。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2列舉戰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師:這一句作者運用了什么修辭,其作用是什么?
生:排比。
學生齊讀相關句子。
師:這是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其作用是什么?
生:雙重否定句的排比,突出守城方地理條件非常優越,但結果卻棄城而逃,更有力地說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觀點,語言也更有氣勢。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3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師:還有哪些句子運用了排比,請一起讀一讀。
學生齊讀:故曰……不以兵革之利。
師:這還是在談作戰嗎?
生:是在談國家治理了。
請一個學生翻譯這一個句子。
師:這是一個什么特殊句式的排比。
生:否定句的排比。
師:治國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界限,不能靠山河的險要,不能靠武器的精良,那么得靠什么?
生:人和。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4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師:孟子還運用了其他雄辯藝術嗎?
學生6:在最后孟子還運用了對比論證,將“得道者”和“失道者”進行對比,突出“得道”就能“天下順之”,“失道”就會“親戚畔之”,最終得出實行仁政的君主“戰必勝矣”,來強調“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師:施行仁政有多重要?
生:施行仁政就能“多助”“天下順之”“戰必勝矣”。
師:施行仁政就能得到很多人的幫助,就能天下歸順,就能握有“人和”這枚“戰必勝矣”的尚方寶劍。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5對比論證,巧結論。得道多助,戰必勝。
4、學生自由朗讀全文,并思考:孟子是按什么樣的思路來推行其仁政主張的。
學生7根據板書歸納概括:孟子先提出觀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列舉攻城不勝和守城而逃的兩個戰例來具體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著類推到國家治理也需要“人和”。最后通過運用對比論證得出結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教師小結:
雄辯藝術6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
5、學生根據文章思路自由背誦全文。
6、背誦比賽。
四、拓展巧運用。
作業:
請運用這節課我們學習到的孟子雄辯藝術在班級勸告那些寫作業依賴智能手段搜題的同學在學習中學會獨立思考。
附孟子雄辯藝術:
開門見山,亮觀點。單刀直入,顯力量。
列舉戰例,來論證。一攻一守,很具體。
排比句式,增氣勢。大氣恢宏,有氣場。
類推治國,靠人和。兩方論證,更全面。
對比論證,巧結論。得道多助,戰必勝。
層層深入,邏輯強。開合自如,真雄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古今異義詞及詞性活用等現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點,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
3、背誦短文,積累名言警句。
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2、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對比、排比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討論點撥法
教具準備:
朗讀視頻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師生共同研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積累文言文相關知識,把握文意,理清說理思路,把握說理方法,延伸拓展,深化對文章觀點的理解。品味語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講淮海戰役中民工支前導入:得民心者的天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名,字,鄒(現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 、 。他是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以統一天下,曾游說梁、齊等諸侯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_著書立說。是孟子及其_萬章等著,長于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后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及句子停頓。
2、聽了課文的`朗讀,你知道怎么讀了嗎?關鍵是讀出文章的氣勢。那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放聲朗讀吧!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四、譯讀課文,把握文意。
學習文言文朗讀是第一步,那么接下來第二步我們該做什么了
呢?好,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自己翻譯課文,弄懂課文意思。不懂的做上符號,待會可以舉手提問。
1、學生自行翻譯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五、研讀課文,理清論證思路,背誦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教師依據學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
六、討論課文論證的語言:邏輯嚴密、氣勢磅礴(對比、排比的運用)
七、小結:孟子借談作戰取勝的條件來闡明他的政治觀念。
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才能治理好國家,讓國家長治久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4
教學目標
1、學習文言實詞虛詞,加強基礎積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容。
3、反復誦讀,品味語言,感受孟子酣暢淋漓、靈活而豐富多彩的論辯藝術
課前準備
1、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孟子生平。
2、根據預習導學,自主釋疑。
3、能根據自己的理解,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經典魅力。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戰國時期,諸侯各國之間的吞并戰爭日益激烈,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業,各國君主不約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體恤百姓。面對這種現實,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國理想。他周游列國宣傳他的仁政主張,但在稱霸的戰國時代,他的仁政思想并沒有得以推行,可是他的“民貴君輕”思想工作和行王道、施仁政的主張,依然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經典美文。
二、簡介作者
孟子是儒學大家,名軻,字子輿,鄒(現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與弟子著有《孟子》一書,該書長于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后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本文是一篇精悍短小的文言議論文
三、整體感知,誦讀訓練
(此環節以學生自學為主)
1、教師示范讀課文,在教師示范讀課文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畫出課文中自認為重要的字詞,并聽清楚教師朗讀時的語氣、語調、停頓、節奏等。
2、學生展示所畫字詞,并講解畫那些字詞的理由,同時其他同學注意做好標記。
3、學生自由朗讀,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吟哦諷誦課文,朗讀時要求注意以下問題:讀準字音、把握好節奏、嘗試讀出氣勢并能結合書下注解大致貫通理解文句的意思。
4、學生展示朗讀,并請同學加以評點。
5、教師歸納以后,師生共同吟哦諷誦課文,注意朗讀節奏與氣勢。
四、賞析課文
。ù谁h節重在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內容,教師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理解、把握課文)
第一步:合作探究、疑難字詞釋義。(教師展示疑難字詞句)
請前后兩張桌子四位同學為一組,互為師生,共同探討,教如果碰到疑難問題,可向前后求援,也可詢問教師。此間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觀察學生學習效果,重視學生的情感參與狀態。給他們足夠的時間,進行充分的討論。小組派代表提出疑問,在學生充分發言的基礎上,教師適當地補充歸納,解決文中重點字詞,要取得積極參與、共同探討的效果。
。1)“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要求:
a.翻譯該句。
b.指出“寡”、“至”的意思,相關的成語還有:優柔寡斷、寡不敵眾、曲高和寡、寡廉鮮恥、至理名言)
c.指出“親戚”一詞的古今義,找出文中其他古今異義的字:“革”、“兵”、“去”等,同時能列舉出詞義目前仍在使用的`相關成語或詞語。
d.理解“之”的意思,并要求能夠指出文中其他“之”的用法。(例如:①作“的”講,“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與“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例如“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e.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畔”同“叛”,背叛)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要求:
a.探討“域”、“固”、“威”三個詞的用法。(“域”,名詞作動詞,限制;“固”,形容詞作動詞,鞏固;“威”形容詞作動詞,威懾)
b.翻譯本句。
。3)學生質疑。
。4)全體學生再次吟哦諷誦課文,同時注意讀準字音、把握好節奏、讀出氣勢。
第二步:探究文章主旨,賞析論證藝術。
孟子長于辯論,其文邏輯嚴密,言辭犀銳,氣勢磅礴,領略其文采,需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1)本文就戰爭問題展開論述,戰爭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你是如何看出來的?孟子關于戰爭勝負的觀點是什么?
(明確:戰爭的要素是“天時”、“地利”、“人和”;孟子所持的觀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孟子是如何論證自己的觀點的呢?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鞔_:逐層深入論證,用了舉例論證的手法。論述“天時不如地利”,從攻方的角度加以論證,論述“地利不如人和”從守方的角度加以論證)
(3)孟子寫作此文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論述戰爭的勝敗要素嗎?更深層次的目的是什么呢?
。鞔_:不是!作者更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勸誡當時的統治者在治國的過程當中認識到“人和”的重要,認識到“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論述范圍由戰爭而擴大到治國)
(4)探討孟子是如何深入論述其深層次目的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論斷的;“道”具體指的是什么?
。鞔_:從反面論證,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手法來強調“得道”的重要。“道”指的是施行仁政,重視人民的生存權利,爭取人心;也就是要求君主以仁愛之心,來改善人民的生活,提高百姓的道德與文化水平,以便爭取民心,作為富國強兵的基礎)
(5)小結歸納:通過學習,我們共同探討了課文,明確了中心論點,學習了孟子逐層深入論證的方法,懂得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內涵。
第三步:吟哦諷誦,積累經典。(此環節重在誦讀欣賞,及時鞏固,加強積累)
美文還需美讀,孟子的文章以氣勢磅礴、邏輯嚴密而見長,學生自由選擇有氣勢且最喜歡的小節,(想象自身為孟老夫子正在邊寫邊吟誦自己的著作)放聲朗誦課文,進一步感受孟子的深邃思想,注意讀出氣勢、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第四步:古為今用,拓展遷移。(此環節重在學以致用,引導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意識)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么精辟的論斷,“天時、地利”皆屬客觀因素,人力難以操控,唯獨“人和”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其作用又最為關鍵。中華民族歷史悠悠,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和”的思想占有十分突出的位置。那么歷史發展到今天又有什么新的內涵呢?
。鞔_:①今天的“和”主要指“和諧”,我們祖國正在提倡建設和諧社會;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也要和諧,我們要與自然和諧相處;③同學之間也要和諧相處,這樣才會建立真正的友誼,共同進步,共同發展;④全人類都應該和諧共處,現在很流行“地球村”概念,全世界的人都應親如一家,希望中東地區早日迎來和平的鐘聲,希望戰爭永遠遠離我們……)
六、歸納總結
同學們,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領略了孟子文章氣勢磅礴、邏輯嚴密的風采,而且對“和”這一傳統文化精華有了新的感悟,“和”的思想內容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豐富,現在“和”包括了和諧、和睦、和平、祥和、和善與中和等含義,蘊涵著和以處眾、和衷共濟、政通人和、內和外順等深刻的處世哲學和人生理念。這種思想對處理國際關系、人與人之間關系、商業關系以及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多多汲取民族的智慧與精華,早日成才。最后讓我們一起來高聲朗誦全文吧!(師生共同朗誦全篇)
教學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初中課文所選的經典之作,由于是誦讀欣賞篇目,在設計教案時,我注重朗讀。要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在教學中以誦讀為主,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采取誦讀、點撥、討論、質疑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節課的教學由幾個內容構成:第一“整體感知,誦讀訓練”;第二“深入文本,品讀賞析”,具體又分合作探究、疑難字詞釋義,探究文章主旨、賞析論證藝術,吟哦諷誦、積累經典;第三“古為今用,拓展遷移”,設計開放思考題談談“和”的新意,力爭讓學生學會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現代觀念的角度來理解和評價課文,注重教學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理清論證思路,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重點難點:
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中國有句俗話:“得民心者得天下”中國歷史上,對于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學們能列舉出幾位呢?孟子一生滿腹經綸,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現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文章,讓大家了解一種能夠克敵制勝的方法
二、資料助讀
孟子與《孟子》: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鄒人,是孔子之孫孔僅的再
傳弟子游說于齊梁之間,沒有被重用,退而與其門徒公孫丑、萬章等著書立說繼承孔子的學說,兼言仁和義,提出“仁政”的口號,主張恢復“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時又主張“民為貴”“君為輕”,稱暴君為“一夫”,認為人性本善,強調養心、存心等內心修養的工夫,成為宋代理學家心性學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順元年封為鄒國亞圣公,明嘉靖九年定為“亞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僅次于孔子思想事跡大都見于《孟子》一書
《孟子》文章向來以雄辯著稱讀孟子文,令人感到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銳不可當出于對當時執政者貪婪殘暴行徑的憤慨,對掙扎在苦難中人民的同情,對別家學說的敵視,對貫徹自己主張的強烈愿望,以及那種“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的救世責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剛烈、理直氣壯他又善于運用各種驅誘敵人就范的手法,加上文辭鋪張揚厲,時露尖刻,喜用一大串的排比、對偶句式,所以筆鋒咄咄逼人
三、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注意把握字音、停頓、重音
2.教師示范誦讀課文,注意讀出文章的氣勢
3.學生齊讀課文,教師稍作朗讀指導
注意排比句的節奏
如: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四、精讀課文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小組討論、質疑、解疑
3.教師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
。1)通假字: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2)古今異義詞:
委而去之(古義: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畔之(古義: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非不深也(古義:護城河今義:水塘)
。3)一詞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憑)三里之城(的)環而攻之而不勝(代詞)
以天下之所順(用)多助之至,天下順之(到)
地利不如人和(有利)環而攻之而不勝(連詞,表修飾)
兵革非不堅利也(銳利)然而不勝者(連詞,表轉折)
。4)詞類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詞用作動詞,限制)。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5)句子翻譯: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翻譯:憑著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去攻打那連親戚都反對的寡助之君,所以,君主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ㄗプ【唧w文句去分析與體會,理清字詞含義,以學生活動為主)。
五、理清思路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
。▽W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篇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了“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后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ń處熞罁䦟W生回答板書,形成背誦思路)
2、學生嘗試著依照板書背誦課文
六、問題探究
教師提示,“六經注我,我注六經”,學習文言文,要注意聯系現實,古為今用,賦予經典作品以時代意義對于“人和”,你是如何認識的?請聯系實際,談談你的看法。
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七、總結全文
在學生小結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八、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在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一句話為話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練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反復誦讀,理解文意,培養學生文言文自學能力。
過程與方法:反復誦讀,理解文意,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情感態度價值觀:理解“天時”“地利”“人和”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
重點難點:
反復誦讀,理解文意,正確認識“得道多助”的時代意義。
一、復習檢查
翻譯下列各句:
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2.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采用四面包圍的方式攻城,—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了,可是不能取勝,這是因為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呀。
二、繼續分析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第二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什么?攻城一方的攻勢如何?這場戰爭結果怎樣?原因何在?
明確: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攻城一方攻勢很大,“環而攻之”,結果攻城失敗“環而攻之而不勝”,原因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2、第三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如何?戰爭結果如何?為什么?
明確: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條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結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承接問題,教師進一步啟發,回答下列問題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這幾句話運用了什么句式?什么修辭方法?這幾句話有什么作用?(指明各層次學生回答)
明確:雙重否定句;排比修辭;極力強調這種條件的優越,以示理應守住
4、師:從第2、3自然段來看,作者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因素有哪些?
明確:天時、地利、人和。
5、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認為“人和”包括哪些具體內容?
明確: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6、作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況會怎樣?不得“人和”,結果又如何呢?
明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思考: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這三句話什么意思?這三句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這樣寫有何用意?
明確:意思:使人民定居下來而不遷到別的地方去,不能靠劃定的邊疆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強大。
運用了排比修辭的修辭手法,使文章氣勢更雄壯、奇偉,使人感覺到一種不容懷疑,無可置辯的論辯力量。
作者以“域民”、“固國”、“威天下”為引申推論,推出新的論斷: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內容。
三、教師啟發
1.要想得人和,君主應該怎樣做呢?
明確:得道,施仁政
2.孟子的觀點,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義呢?
。▽W生討論各層次,學生各抒己見)
歸納:治國、作戰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順乎民心,合乎正義,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敗的。
3、應該怎樣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張?
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于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鑒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局限性。
四、自由閱讀課文,爭取當堂背誦
五、學生之間互相交流,互相抽背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對照注解翻譯課文
板書設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論證簡練嚴謹
語言氣勢磅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6
教與學目標及重點難點
1、弄懂詞義、句義。
2、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掌握文章的論述特點。
3、背誦全文。
“先學后教”設計(學生自學內容、方式、方法、教學思路、方法手段)
1、自學內容:朗讀課文,解釋詞語,弄懂句意。
2、教學思路:學生自讀自己釋詞,弄懂句意教師點撥反復朗讀
全文背誦
自主、綜合、拓展、創新環節及內容
自主:自讀課文,根據注釋,弄懂句意。
綜合:以前學過的文言虛詞。
拓展:想想以前學過的駢句,有何特點?與本課對比,指導朗讀。
教與學過程設計
授課內容與過程設計學生學習活動設計課中
改進
一、導入新課:
孟子(約公元前372——公元前289)
名軻,字子輿,鄒(現在山東鄒縣)人,戰國時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稱。他生活在兼并戰爭激烈的戰國中期,主張行“仁政”以統天下,曾游說梁、齊等諸國君,均不見用。退而與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書立說,有《孟子》(現存七篇)一書傳世!睹献印烽L于言辭,其文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后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學習這兩篇文章,先要懂得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掌握文章的論述特點,最后背誦全文。
二、朗讀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朗讀完畢,教師適當講評。注意字
“粟”、“夫”、“畔”
2、全班同學齊讀課文。思考:這篇短文主要談的是哪方面的問題?
三、講讀課文。
1、講讀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
(2)解釋詞語,弄懂句意
天時:指氣候、時機;時,季節。地利:
指山河險要,城池堅固;利,利益,功用。
人和:指齊心協力,能得民心。和,和順、和諧。
。3)齊聲背誦第一段。
做筆記
生評議
教與學過程設計
授課內容與過程設計學生學習活動設計課中
改進
2、講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解釋詞語,弄懂句意。
之,的。城:內部。郭:外城。環:圍繞,包圍。而,連詞,前后是承接關系。夫:助詞,用在句首,表示要發表議論。之,代“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必:一定。者:指“得天時”這種情況?矣:語氣助詞,表肯定。然而:雖然這樣,但是。而:但是,卻。是:這。也:表判斷。
學生自由反復朗讀第二段。
3、講讀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解釋詞語,弄懂句意。
非:不是。也:表判斷。兵:兵器。革:皮革,指甲胄。堅:堅固。利:鋒利、銳利。粟:糧食。委:放棄。而:連詞。前后是承接關系。去:離開,逃走。之代這座城池。
。3)學生自由反復朗讀第三段。
4、講讀第四段。
。1)齊聲朗讀第四段
。2)解釋詞語,弄懂句意。
故:因此、所以。城:居住。這里是使動用法,意為讓(使)------居住。以:憑借、依靠。封疆:疆界。封,疆界。之:的。固:穩固。這里是使動用法。意為使------
穩固。險:險要。威:震懾。道:治國之道。(指施行仁政)。者:的,的人。失道:無道,違背道義。失:放棄。寡:少。之:到。至:極點。
圈點批注
教與學過程設計
授課內容與過程設計學生學習活動設計課中
改進
親戚:內外親屬。畔:通假“叛”。之:代失道者。順:順從、歸附。以:用,拿。之:助詞》所:表示動詞所涉及的對象,這里指歸附的力量。所:這里指眾叛親離者!肮示佑嘘P戰,戰必勝矣”:此句意為“因此,仁得之君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君子:對統治者和有才得之人的通知名人稱。必:一定;矣:表肯定。
(3)學生自由反復朗讀第四段。
5、齊聲朗讀全文
四、講解課文
1、提問:開篇兩句提得是什么問題?提出什么看法?
2、學生討論后明確:這兩句談得是戰爭中的攻守問題,提出具備什么條件才最有利于攻守,那就是具備“人和”這個條件才最有利于攻守!叭撕汀本褪窍挛牡摹岸嘀昂吞煜马樦,即人民的`擁護和支持,這反應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這兩句提示了本 篇的中心論點。
2、提問:第二段內容談什么?和上段有什么關系?
學生討論明確:本段是分論之一,設例(攻之而不勝)論證“天時不如地利”。論證中心論點的前半部分內容。只從進攻一方的失利來說。
3、提問:第三段內容談什么?和前面有什么聯系?
學生討論后明確:本段是分論之二,設例(棄城逃走)論證“地利不如人和”,論證中心論點的下半部分內容。只從防御一方的失利來說。
4、提問:第四段內容談什么?提示出文章的什么主旨?
學生討論后明確:本段深入論證“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則“必勝”。本段通過對比揭示全篇的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朗讀
分組討論
板書設計論點: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進攻:天時不如地利
戰例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論據域民
失道寡助治國固國治國需要
威天下人和
結論:得道多助——天下順之
失道寡助——天下叛之
課內外練習題設計課內練習:
反復朗讀課文。朗讀時要注意他們的節奏,讀出氣勢。
課外練習:
1、背誦課文。
2、寫會字詞。
3、翻譯出課文的內容。
教后改進意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2)用認讀、譯讀、思讀、悟讀四種方式教、學,讓學生掌握生動形象的語言、把握文章的內容。
。3)積累重要文言詞語,并把握其詞義。如:郭、夫、委、去、域、兵革、親戚等。
(4)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2、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懂得戰爭中“人和”的重要作用。
。2)強調師生對話,生生對話,創設問題情景。
。3)學習古人的論證方法。
3、德育目標
。1)強調“人和”的作用,引導學生學習做人的道理。
(2)讓學生認識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對國家作出的貢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二、教學重點:
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三、教學難點:
論證結構的把握。
四、教學方法:
以讀為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示范朗讀帶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板塊(認讀)
一、 情景導入
中國有句俗話:得民心者得天下。在中國歷史上,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君主同學們能列舉處幾位呢?孟子一生滿腹經綸,不在其位而謀“仁政”,展現出他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今天,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篇文章,讓大家了解一種能夠克敵制勝的方法。
二、 資料助讀(多媒體展示)
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并有“亞圣”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全書共七篇,分《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7篇,計261章,約35000字。內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學說以及哲學、倫理、教育思想等學術問題的論爭。《孟子》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具風格,對后世散文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三、 在教師的指導下朗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教師播放本課泛讀帶。多媒體展示一些字詞讀音。
郭(guō) 粟(sù) 親戚(qīng qi)
2、復讀課文,注意讀出語句的停頓。
3、教師指導學生分角色賽讀課文。(教師評點)
1、學生分組討論,作出回答。
2、學生聽講,思考,究竟是什么方法?
3、找一名普通話比較標準的學生朗讀,其他人聽讀,了解記憶對孟子的簡單介紹。
4、學生聽讀課文。標畫出不認識的字音和不會讀的斷句。
5、學生按要求齊讀課文。
6、學生賽讀。讀得好的,加以鼓勵。
第二板塊(譯讀)
四、整體把握文意,譯讀課文。
1、學生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流暢,能圈點勾畫,標示出疑難詞句。
2、對抗賽。
規則:本次比賽分兩輪進行,兩人(同桌)為一組,低分為100分,每發現一處錯誤扣5分,直到扣完為止。
。1)第一輪:翻譯全文(看誰又對又快)
兩人分別翻譯課文,相互質疑、解疑、扣分。
。2)第二輪:文言知識大比拼。(多媒體展示)
、偻僮郑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
②古今異義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親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垡辉~多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三里之城
環而攻之而不勝
以天下之所順 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兵革非不堅利也 環而攻之而不勝
天時不如地利 然而不勝者
、芗狱c詞的用法: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莘g句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3)教師點撥(多媒體展示)
第一輪略
第二輪:
①畔:畔通“叛”,背叛
、诔牵簝瘸;郭:外城
去:離開。今義:往、到
親戚:親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今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
池:護城河。今指水塘。
、蹜{;用。 的;代詞;到。 精良;有利
順接連詞可不譯;轉折連詞,譯為卻。
、苡颍好~用作動詞,限制
固:形容詞用作動詞,使……鞏固
威:形容詞用作動詞,威懾
⑤有利于作戰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于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施行“仁政”的君主會得到眾人的幫助,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受到幫助的人就不多。
包圍起來攻打它,一定有得到天氣時令的原因,可是這樣卻不能夠取勝,這是因為有利的天氣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形勢呀!
憑著天下歸順這一點,去攻打那連親戚都背叛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勝利。
7、學生自讀課文,完成老師對自己的要求。
8、學生留心聽規則。
9、學生參照課文注釋,查閱工具書,再加上平時知識的積累,翻譯全文。
10、兩人獨自完成文言知識練習。并相互對照看,進行討論分析。找出錯誤之處,評分。
11、學生根據教師所點撥的內容,作出最后的判定,得出分數,并把錯誤的地方訂正。
第三板塊(思讀)
四、1、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觀點(多媒體展示相關題目)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本篇在論證方面的特點是什么?
。3)本文反應了作者什么樣的政治思想?
(4)本文主要是談戰爭還是政治?為什么?
教師最后明確:
(1)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篇論證的主要特點是采取“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別舉例論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
(3)“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
(4)借戰爭談政治,孟子想借戰爭的取勝條件來談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施行仁政,才會得到多助,才會天下順之,國家才會治理好。
2、學生邊讀邊思考,共同合作討論、交流。并作出發言。
3、引導學生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
第四板塊(悟讀)
五、自主評價,擴展思維
。1)有人認為:戰爭勝負取決于戰爭性質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時”“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論只能適用于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要想打勝仗,就必須有最先進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對于這種說法你有何想法?
。2)本文屬論說文,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個中心論點,說明“人和”在戰爭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在歷史上或現實中依靠“人和”占盡先機的例子不勝枚舉,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的理解。
教師作結:同學們,你們能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且又貼近生活,切合實際,拓展自己的思維,使情感受到熏陶,享受審美情趣。希望繼續發揚。
四人一組,學生實行分組討論,相互補充,然后在班上發表各組意見。
第五板塊(作業)
六、作業布置
。1)背誦全文
。2)在這篇文章中,以你感受最深的語句為話題,發表簡短的演講。(下節課進行)
學生課下獨立完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8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的觀點及作者的論證思路。
2、體會駢句的表達效果。
3、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重難點分析:
1、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2、理清文章采用“逐層深入論證”的結構。
。ㄔ鯓臃治霰疚膶懥耸裁础C鞔_:要找出全文的中心論點,應該先分清層次,再概括出層意,進而幫助學生從整體上認識這一結構特點,最后看本文統領全文的關鍵句是什么。)
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這個成語么?(揠苗助長),什么意思?(比喻不顧事物的發展規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壞)這里還有一句名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們懂得它的意思嗎?說說。(學生說不上,老師就析題:施行仁政的人就會很多人幫助,不施行仁政的人很少有人幫助他)你們知道它們的出處么?
它們出自《孟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二章中的`第一篇文章。
教學過程:
一、作者介紹:
孟子生活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戰國時代,面對這樣—個社會現實,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與民同樂”,反對不義的戰爭,主張施“仁政”。
二、學法指導:
孟子的文章邏輯嚴密而富有辭采,必須熟讀才能有所領會。誦讀首先要讀準字音,其次要讀準確句子的節奏。
三、理解文意:
1、學生聽課文錄音,勾畫出重點字詞(粟、“畔”通“叛”:背叛)
2、初讀課文,勾畫出難以理解的句子。(小組討論解決疑問,重點強調幾個詞語的活用:環、域、固、威、順)
3、教師小結:請指出句子的含義:a、“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夫”
c、“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4、整體感知全文:你認為孟子想闡述什么問題?你的理由是什么?爭論!
。ㄕw感知這個環節,我可以這樣提問么?請指教)
5、辨析學生提出的中心論點,局部分析,明確作者的思路。
第一段:開篇兩句談的是什么問題?提出了什么觀點?
。☉馉幹械墓ナ貑栴},提出了具備什么條件才最有利于攻守的觀點,即要具備“人和”這個條件)
第二段:本段談了什么內容?和第一自然段有關系么?
(舉例說明“天時不如地利”,論證第一段的前部分內容)
第三段:本段談了什么內容?和課文的前面部分有關系么?
。ㄅe例說明“地利不如人和”,論證第一段的后部分內容)
第四段:作者為什么認為“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本段的目的是什么?
(“人和”才是最有利的作戰條件。)(通過對比揭示觀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再讀全文,提問:哪些句子你讀起來特別帶勁?為什么有這樣的效果?
(體會駢句的表達作用)
7、整體歸納:
本文主要是談戰爭中的問題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ń钁馉幷務危献酉虢钁馉幍娜贄l件來談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施行仁政,才會得到多助,才會天下順之,國家才會治理好。)
四、課堂小結:
通過全文的分析,你知道本文的體裁么?(議論文)學習議論文最主要的是要學什么?(學習說理的方法)那本文是怎樣說理的?誰來歸納一下?(采用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再舉例分別證明兩個分論點,再從道理上得出結論)
五、課堂延伸:
延伸部分的我還沒設計好,請各位出出主意,怎樣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9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異義詞。
2.學習本文開頭提出論點后逐層論證的寫法。
3.初步理解“天時、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義,增強對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認識教材分析:
二、重點:
目標1、2
三、難點:
目標中對第四段論證的理解
四、課時:
一節課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從國共兩黨之間的戰爭,中國共產黨依靠人民群眾得天下的結果(例:淮海戰役的勝利),從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結論,喚起學生的共識,然后導入本課。
(二)、了解預習情況后,指名誦讀有關注釋,簡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軻,思想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以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有“亞圣”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仁政”“兼愛”“非攻”,主張和平,反對戰爭。
(三)、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指名誦讀全文,正音后齊誦數遍,聽課文錄音。
正音:“夫”,fú,發語詞,放在句首,以引起議論!八凇保瑂ù:谷子,與“栗”,lì區別!芭稀,pàn 。
2.對照書下注釋,學生獨立思考(同桌間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譯。
3.教師巡視釋疑點撥,重點注意下列詞語及句子(一些古今異義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內外城之分,“城”為內城,“郭”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實指,說明城邑之小。
“是天時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詞用,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合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團結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釋為“限制”,名詞作動詞用。
“固國”的“固”,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使國鞏固”。
“威天下”的“威”,原為形容詞,這里用作動詞,作“威懾”講。
“寡助之至”的“之”動詞,作“到”講。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串講課文(一讀一譯),師生共同訂正。
5.齊讀課文。
(四)、分析課文
1.學生分組討論下列問題: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
2)中心論點提出后作者是怎樣進行論證的?
3)中心論點既然已得到了論證,為什么還要寫第4段?
2.抽樣提問后其他學生補充,教師評價總結
附參考答案:
1)中心論點即篇首兩句。孟子提出三個概念:天時、地利、人和,并將這三者加以比較,層層推進。用兩個“不如”強調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間的比較,實質上是重在前者與后者的比較,強調指出各種客觀及諸多因素在戰爭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觀條件及“人和”的因素,決定戰爭勝負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較中立論,給人人的印象極其深刻。句式相同,語氣十分肯定,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2)二三兩段圍繞中心論點,連用兩個論據進一步論證。第2段選取攻戰的例子闡明“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于天時;第3段同樣選取攻戰的例子,旨在說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為“地利”亦難比“人和”。這兩個例子均非實際戰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況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論戰具有普遍的意義和一定的說服力。
歸納:以上三段,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論述的基礎上進一步闡發,將論點的范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義,其次,“得道”實際上也可理解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歸順,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潰。因而,第4段絕非多余的閑筆。
注意下列詞語: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肮省币还P概括了上文三段,“曰”總領發起下文議論
“君子”即文章中所說“得道者”
歸納:第4段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五)、歸納全文。
提問:這篇短論在論證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明確: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逐層論證,層層深入。文章第1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接著運用戰例,分別論證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進一步闡發,說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緊緊圍繞得“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相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
2、議論中運用排比、對比等手法,使文章氣勢恢宏,筆酣墨暢,結構縝密。
提問:應該怎樣看待孟子的“人和”的主張?
明確: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義”“非攻”思想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強調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須要順乎民心,這一觀點,不僅在當時那個歷史時期具有進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個歷史發展特定階段中的獨見卓識和對人民力量的重視,對于我們今天辦好事情也有借鑒。但也應當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維護封建社會的統治,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這一觀點帶有時代的局限性。
(六)、拓展思考:
有人認為:戰爭勝負取決于戰爭性質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時”“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論只能適用于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在高科技發展的今天,要想打勝仗,就必須有最先進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對于這種說法你有何想法?
(七)、布置作業:
1.A類:熟讀并背誦課文
2.B類:默寫課文
3.翻譯課文
附板書:
論點: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進攻:天時不如地利
戰例戰爭需要“人和”
防御: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論據
失道寡助域民
治國固國治國需要“人和”
威天下
結論:得道多助------------天下順之
失道寡助------------天下畔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10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作品。
2、掌握句子節奏。
3、理解、疏通文段。
4、理解課文思路,了解文章中心論點及主旨句。
5、背誦第四段。
6、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
教學重難點
1、積累文言詞語。
2、背誦課文第四段。
3、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預習。
2、投影片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朗讀、自學、點撥、引導、練習相結合。
教學過程:
一、投影常識,學生結合閱讀提示完成(學習目標一)
常識:
1、關于孟子的常識。
2、關于《孟子》一書。
檢查、齊讀。
二、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節奏(學習目標二)
1、聽課文錄音:(學生注意節奏、字音)
教師強調某些句子的節奏:
如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學生齊讀課文,教師隨時點撥。
3、學生再讀課文。
三、學生結合書下注釋疏文,不理解處打?,提問(學習目標三)
1、學生結合書下注釋疏文,教師前后巡視,了解情況。
2、學生提問,教師引導回答。
3、請二三位學生翻譯課文,錯誤處教師引導指正。
四、在疏文基礎上,理清課文結構思路(學習目標四)
1、引導、討論。
2、師生共同歸納:
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戰例一(攻方失利)──天時不如地利
戰例二(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總結得出主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五、課堂鞏固
背誦課文第四段。(學習目標五)
六、課堂小結
。▽W習目標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開頭就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一觀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的民貴君輕的'思想,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團結協助精神的重要性。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背誦中理解選文的思想內容,體會選文所說明的道理。
2、能力目標:把握文中運用對比,逐層深入論證的方法。
3、情感目標:了解孟子和《孟子》,探求孟子的思想。
教學重點及其教學難點
1、教學重點:本課的重點是對選文思想內容的理解,論證中心和論證方法的把握。
2、教學難點:探求孟子思想的核心。
教學手段及其教學方法
1、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2、教學方法:朗讀、探究、講授相結合。
課前準備:
利用網絡資源對課文盡可能地做多的了解。
教學時數:
1課時
第一課時(9-4-35)
教學內容及其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孔子、孟子及《論語》、《孟子》簡介
孔子,春秋時期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孟子和孔子一樣,成為封建統治者尊崇的偶像;到了唐代已將孔子和孟子并稱;元、明時孟子被稱為“亞圣”。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睹献印肥且徊坑涗浢献蛹捌涞茏拥恼巍⒔逃、哲學、倫理等思想觀念和政治活動的書。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
“五經”:《詩經》、《尚書》、《周禮》、《易經》、《春秋》。
2、導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一讀:朗讀
1、對照注釋散讀,理解文章內容。
2、學生質疑、釋疑。
三、二讀:尋讀
1、找出文中對比的語句。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概括了“物”的條件與“人”的條件之間的對比關系,從而突出了“人和”的因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和“畔之”“順之”兩相對照,表達了政治清、濁與人心向、背之間的關系,從而突出了“得道”的重要性。
2、找出文中排比的句式。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找出文中論點和文中結論的句子。
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結論: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四、三讀:品讀。
1、試從中國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說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含義。
2、在現代戰爭中,取得戰爭勝利的因素有哪些?
3、從“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探求孟子的思想。
標題中的.“道”有其特定的含義,即講仁義,施“仁政”,所以這個標題的意思是說:凡講仁義、施“仁政”的,就會得到廣泛的支持與擁護;反之,就孤立,就會只得到極少數人的支持與擁護。孟子生活在各諸侯國互相攻伐、社會騷亂的戰國時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張,反對武力兼并。
布置作業
背誦課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12
教學目的
1、理解古代哲人思想。
2、順暢朗讀背誦。
3、積累文言詞匯。
4、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彭槙忱首x背誦。
、品e累文言詞匯。
2、難點:
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運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這學期學的主要文體是什么?(議論文)我們以前學的都是今人寫的議論文,古代有沒有議論文?今天我們來學一篇古人寫的議論文《〈孟子〉二章》。
二、作者簡介、文章簡介
。ǘ嗝襟w打出孟子的頭像。)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地位僅次于孔子,后世以孔孟并稱。
戰國中期,諸侯混戰,生靈涂炭。面對這種情況,孟子反對不義之戰,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反映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政治思想。今天我們學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是這種思想的具體體現!睹献印愤@本書是孟子與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撰寫的,文章氣勢磅礴、論證嚴密,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對后來散文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本文是一篇短論,論述了戰爭中民心向背的問題,指出民心所向是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突出人和在戰爭勝負中的決定性作用,體現了孟子的仁政思想。
三、熟讀課文,弄清文意
1、老師范讀:
2、正音,齊讀一遍,要求通順
(多媒體打出。)
粟(s)夫(f)畔(pn)通叛
3、齊讀二遍,初曉大意。
4、對照文中注釋疏通文句,有疑難處可互相討論
5、釋疑,點撥(多媒體出示相關攻城圖片)
古代城有內外城之分,城為內城,郭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實指,都說明城之小。
天時不如地利也中是作代詞,即這(就是)的`意思,與也和用,構成判斷,意思是這就是的道理。
重點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學生翻譯,一人一段。
四、分析課文
1、本文中心論點是什么?
(首句。)
2、怎樣論證中心論點的?
。ㄟB用兩個論據論證。2段選取進攻方攻戰失利的例子,論證天時不如地利區區小城,四面受圍而不能攻克,說明地利重于天時;3段選取防守方守戰失利的例子連用四個并列否定句,形成排比句勢,充分鋪張防守方具備的有利條件,然后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結局,更有力地說明了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況下,守戰方仍然失敗,因為地利也難比人和。)
3、第四段有什么作用?
。◤牡览砩险撟C中心論點,得出結論。先用排比句再次強調地利不足恃,深入論證得道即得人和,得人和則戰必勝,得出結論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段中,作者將論點的范圍由戰爭推及到治國,從而全面體現孟子的政治主張,使文章更有普遍意義。)
4、孟子的這一說法有無道理呢?你還知道古今中外哪些因得人和而取勝的例子呢?
5、小結:本文緊扣人和這一中心,環環緊扣,逐層推理,顯示出極其嚴密的論證藝術和極強的邏輯性,給我們學習和寫作議論文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五、指導朗讀,當堂背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生能夠準確流暢地朗讀并背誦課文,理解重點文言字詞的含義。
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異義詞、一詞多義等文言現象。
能夠準確翻譯全文,理解文章大意。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和結構。
體會孟子散文的說理藝術,學習類比論證、舉例論證等論證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領會 “人和” 在戰爭以及生活中的重要意義,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感受孟子的思想魅力,理解其 “仁政” 主張,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積累文言詞匯,掌握常見文言句式。
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及論證過程。
難點
感悟孟子 “人和” 思想的內涵及其現實價值。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培養語感,理解文意。
講授法:講解文言知識,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
討論法:組織學生討論問題,激發思維,深入探究文本。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講述歷史上以少勝多的戰爭故事,如赤壁之戰等,提問學生為什么兵力少的一方能夠獲勝,引出 “人和” 的話題,進而導入課文。
作者及作品介紹
介紹孟子及其儒家思想,以及《孟子》這部作品的文學地位和特點。
初讀課文
教師范讀,要求學生注意字音、節奏。
學生自由朗讀,初步感知課文。
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進行評價。
文意疏通
結合課下注釋,學生自主翻譯課文,圈畫出難以理解的.字詞和句子。
小組合作交流,共同解決疑難問題。
教師針對重點字詞和句式進行講解,如 “委而去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等。
學生再次翻譯課文,鞏固理解。
文本分析
引導學生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分析論證過程:作者是如何論證 “人和” 的重要性的?從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的守城之戰說起,運用舉例論證和類比論證,闡述了 “地利” 不如 “人和” 的道理。
探討文章的結構層次,明確先提出論點,再進行論證,最后得出結論的行文思路。
拓展延伸
組織學生討論 “人和” 思想在當今社會的體現和應用,如在體育比賽、團隊合作、國家發展等方面。
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談談如何做到 “人和”。
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的重點內容,包括文言知識、文章主旨和論證方法等。
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閱讀孟子的其他作品,加深對儒家思想的理解。
布置作業
背誦并默寫課文。
完成課后練習,鞏固文言知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 14
一、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目標
積累文言實詞、虛詞,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學習古人說理論證的方法,品味文章的語言特色。
思維發展與提升目標
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分析文章的論證邏輯。
通過對比閱讀等方式,拓展思維廣度。
審美鑒賞與創造目標
體會孟子散文的磅礴氣勢和雄辯風格。
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審美價值,培養文學鑒賞能力。
文化傳承與理解目標
深入理解儒家的 “人和”“仁政” 思想,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思考古代思想在現代社會的意義和價值。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掌握文章的論證技巧,如對比論證、排比修辭在論證中的作用。
理解文中關鍵語句的含義,體會孟子思想的深邃。
難點
從文化層面理解 “人和” 思想的.根源及其演變。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創設古代戰爭、治國等情境,幫助學生理解文章背景和思想。
問題驅動法:通過設置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文本。
讀寫結合法:讓學生進行文言寫作練習,加深對文言表達方式的掌握。
四、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播放一段古代戰爭的視頻片段,營造緊張的氛圍。提問學生: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引導學生思考,進入課文學習。
知識講解
介紹孟子所處的時代背景,了解其思想產生的根源。
講解文言字詞知識,重點強調 “之”“以” 等虛詞的用法,以及詞類活用現象。
朗讀感悟
教師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注意語氣、語調的變化。
學生分組朗讀,互相評價,體會文章的韻律美和氣勢。
文本剖析
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層次結構,劃分段落并概括大意。
探討論證方法:找出文中運用排比、對比的句子,分析其對論證中心論點的作用。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這一排比句,強調了 “地利” 的條件,更突出 “人和” 的重要性。
解讀關鍵語句,如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的深刻內涵。
文化拓展
介紹儒家 “人和” 思想在其他經典著作中的體現,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
組織學生討論 “人和” 與現代社會和諧理念的關聯。
寫作訓練
布置小作文:以 “人和” 為主題,寫一篇 300 字左右的短文,運用所學的論證方法。
課堂總結
總結文章的內容、寫作特色和思想價值。
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 “人和” 理念。
布置作業
閱讀《孟子》中的其他篇章,選取一篇寫讀后感。
整理文言知識筆記,進行復習鞏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01-26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05-2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13篇)03-05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09-04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設計13篇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