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琥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琥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琥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琥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等詞語。
2、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3、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繼續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二、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所授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學生的年齡大多為10—13歲,此年齡段的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師應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其在教師營造的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新課程強調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因此,選擇有利于改變單一、枯燥、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質疑、去辨析、去釋疑的教學方法,成為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實踐的重要方面。要想充分發揮每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效能,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必須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
五、教學媒體和資源應用設計
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特點組合教學,揚長避短,互為補充。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講解、板書和直觀教具的運用是不可缺少的,現代教育媒體與之結合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例如電視錄像在表現活動的畫面有獨特的優勢,但它呈顯時間太短,學生的認知過程難以展開,但如果將它與投影教學或掛圖教學相結合,則既能表現活動的畫面,又能表現靜止放大的圖像,教學效果必然會更好。教師要不斷增強意識,努力深入研究媒體的不同功能和特點,不斷提高使用現代教育媒體的能力,這樣才能發揮媒體優勢,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質疑
1、揭題,板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
2、認識琥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琥珀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學生自學生字。
(2)匯報自學情況。
你可以介紹自己記生字的方法,也可以提醒同學們注意某個生字的讀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讀,并互相糾正。
(4)全班齊讀。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然后思考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集體交流。(推測琥珀的形成過程→敘述琥珀的發現→描寫了琥珀的形態)
三、學習琥珀樣子部分。
1、圖文對照,認識琥珀的樣子。
(1)出示琥珀圖,學生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塊琥珀。
(2)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圖畫內容的'語句。
(3)請大家自由讀這個自然段,這個自然段除了寫琥珀的樣子,還寫了什么?
2、感情齊讀。
3、課文中所寫的內容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確:課文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有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些內容是呈現在科學家眼前實實在在的事物,課文中的其他內容都是作者推測、想象的部分。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聽寫生字。
琥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琥珀、颯颯、拂拭、熱辣辣、前俯后仰、淹沒、澎湃、黏稠、推測、松脂等詞語。
2.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科學家是怎樣想象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教學重點:
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教學難點:
理解科學家想象的依據,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課前準備:
琥珀的圖片、動畫顯示形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5分)
1、自古以來,小草就受到人們的喜愛,文人墨客寫了很多詩文來贊美野草。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你還知道哪些詩句?是啊,小草不僅裝點大地,它那頑強的精神更讓人欽佩不已。
2、今天我們將一起學習我國現代作家夏衍寫的一篇雜文《野草》,看看他的筆下的野草又是怎樣的?。
3、簡介作者夏衍及寫作背景。
4、出示學習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琥珀、颯颯、拂拭、熱辣辣、前俯后仰、淹沒、澎湃、黏稠、推測、松脂等詞語。
(2)、有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敘述順序。
(3)、知道琥珀的.形成和發現的過程。
二、自主學習(10分)
出示自學內容:
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口述)。
2、課文寫了哪幾部分內容?(練習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展示:作者向我們從“琥珀的____________”——“琥珀____________”——“琥珀的____________”三個方面作了介紹。
三、合作學習(10分鐘)
出示合作學習內容:
小組合作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一想,琥珀形成的過程,作者通過____________而又____________的想象,進行了科學的推測,描繪了一個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的故事。按照時間順序,可分成下列三個階段:形成松脂——()——()
完成思考題:小組展示,評價。
四、質疑探究(5分鐘)
這塊琥珀形成的必要條件與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
五、小結檢測(10分鐘)
小結:本節課我們認識了琥珀,知道了琥珀的珍藏價值。
檢測:
一、給下列字注音
琥()珀()撣()翅膀晌()午滲()出淹沒()包裹()
掙()扎腐()爛澎()湃()黏()稠()松脂()
二、多音字組詞
沒掙扎重
三、形近字組詞
莫()沾()滲()晌()淹()腐()
摸()粘()摻()響()掩()俯()
仰()刷()決()綢()
抑()涮()絕()稠()
四、把詞語補充完整
熱()()前()后()詳細()()()()時代
五、回答問題
1、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2、課文哪些部分是真實的?哪些是想象?
3、“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淚珠里。”運用了()的寫法,其作用是什么?
4、你認為松樹和琥珀中的蜘蛛、蒼蠅誰的生命更有價值?
5、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是什么?
6、為什么說他們曾經掙扎過?
琥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知道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以及想象的依據,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4、了解本課敘述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琥珀的形成過程以及形成的條件。
教學準備:
收集有關琥珀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質疑
1、揭題,板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可能提出的問題: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
2、認識琥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琥珀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課文講的這一塊琥珀跟一般的`琥珀有什么不同之處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文中找出描寫這塊琥珀的樣子的語句。
(有兩個小東西關在里面呢,一個蒼蠅,一個蜘蛛。透明)
過渡:你們想知道這么漂亮的琥珀是怎么形成的嗎?課文哪些內容講了琥珀的形成過程?請找出來。(第2至12自然段)
三、學習琥珀化石形成部分。
過渡:琥珀的形成也就是由松脂球的形成和化石的形成兩部分組成。那么課文哪幾個自然段介紹了松脂球的形成條件?(2至9自然段)
(一)默讀課文2至9自然段。思考: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1)松樹林。(琥珀是松脂化石,要具有松脂這個條件,必須在松樹林里。)
(2)天氣炎熱。(松樹要滲出厚厚的松脂,還要不斷地往下滴,沒有火辣辣的太陽是不行的。只有在炎熱的夏天才會有高溫照射,才能流出松脂。)
(3)蜘蛛正撲過去準備吃掉蒼蠅。(這個珍奇的琥珀就在于它里面恰恰有兩個小昆蟲在一起。)
(4)松脂不斷往下滴,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才能積成球。
3、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個必需條件都找到了。作者對它們的描述,使得故事情節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動有趣。現在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容,找找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
4、感情朗讀好句或好段
(二)學習化石的形成的部分
自由讀第10至12自然段。
(1)問:我們已經學習了《黃河象》,還記得古生物要變成化石必需有幾個條件嗎?
(a陷入淤泥里被河水淹沒。b尸體腐爛了被埋在地底下。c歲月漫長。d地殼發生過變化。)
(2)默讀課文,看看松脂球變成化石是否也具備了這幾個條件,畫出有關的句子。
1、討論交流。
2、師小結。
變成化石的條件:
a、時間長。
b、陸沉水漫。
c、松樹腐爛。
d、泥沙掩埋。
3、指導朗讀這部分的內容。
四、延伸并總結
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你是怎樣想象的?大家都說得很好,那么這塊琥珀是誰發現的呢?下一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布置作業:
按一定的順序,簡要復述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
【琥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琥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5篇)08-16
《琥珀》的教學設計08-09
《琥珀》教學設計07-08
琥珀教學設計11-25
《琥珀》教學設計03-06
《琥珀》教學設計 11-03
《琥珀》教學設計10-06
精選《琥珀》教學設計10-18
《琥珀》的教學設計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