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

時間:2023-02-13 09:36:4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安塞腰鼓》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認識課文中的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嘆為觀止”、 “茂騰騰”的意思。

  3、背誦課文12——16段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培養孩子對祖國傳統民間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從文字中體會安塞腰鼓的氣勢壯闊,體會文章的節奏美。

  教學難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學習作者的表達方法,積累優美的語句。

  教學準備:

  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安塞腰鼓的視頻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初讀課文,讀通全文。初步感知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交流了解有關安塞腰鼓的相關資料。

  3、學習生字,理解部分詞語,理清文章脈絡。

  4、學習鼓響前的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鼓響前,蓄勢而待起

  1、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將文章分成哪幾部分內容,分別是文章的哪幾節?

  3、我們已經學習了鼓響之前的內容,一起來讀一讀。(出示PPT)

  二、覽全文,一葉而知秋

  1、快速瀏覽課文,文章幾次寫到“好一個安塞腰鼓!”請你劃下來,讀一讀。

  2、出示這四句話,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3、指導朗讀這幾個句子。

  [設計意圖:由全文的整體感知,將文章細分為三大段,再將重點段細劃為四個部分。在教學中,有意地滲透段的意識給學生,訓練學生布局謀篇的能力。]

  三、鼓聲起,沙場秋點兵

  (一)場面壯闊

  [這一環節,訓練點重點放在析句方面。以重點句為抓手,指導體會,再由朗讀來感悟安塞腰鼓的場面壯闊、火烈。]

  1、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先看第一部分。指名讀

  2、出示重點句:“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爍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A、指名讀。指導朗讀。

  B、這個句子還可以說:急促的鼓點像( );飛揚的流蘇像( );蹦跳的腳步像( );閃爍的瞳仁像( );強健的風姿像( )。

  出示對比這兩個句子。

  C、作者為什么要反過來寫?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倒裝句,強調的作用。)

  (概括板書:場面壯闊。)這樣壯闊的場面震憾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

  D、再指名讀,齊讀。

  E、教師引讀過度:這安塞腰鼓是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啊)!

  3、重點句“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讀了這段文字,你的腦海中出現了什么畫面?(燃燒的火花,飛濺的瀑布)(設計意圖:把抽象的感覺具象化,使學生更容易產生共鳴。)

  安塞腰鼓震憾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作者不由得發出這樣的贊嘆——好一個安塞腰鼓!

  (二)鼓聲震憾

  [設計意圖:仿說練習的設計,旨在一方面可以說課文內容,對課文內容進行復習鞏固,一方面想象仿說,可以將作者的感受內化,將學生帶入文章描寫的意境。在積累優美的句式的同時,加深體會課文內容。]

  1、出示句子,指名讀。

  2、概括這一小節的內容。(聲音震憾)

  3、指導朗讀

  4、出示有關黃土高原的圖片,拓展學生的思維,便于下面的想象練習。

  4、填空練習

  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 ),( )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 )。

  先把課文中的內容說一說。鼓聲還能碰撞在什么地方?照樣子再說一說。

  5、師生合作讀這一段

  6、安塞腰鼓,它的聲音震撼著每一個觀眾的心靈,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由得發出這樣的慨嘆——好一個安塞腰鼓!

  (三)鼓者強健

  [設計意圖:本環節,在理解重點詞句的基礎上,加深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多種形式來理解重點詞語。談對含義深刻的句子的認識]

  1、出示句子讀

  2、重點句: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急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指導朗讀這句話。搏擊的理解。怎么急速?大起大落什么意思,你做一做動作。這是驚心動魄的搏擊。配上鼓聲再讀。

  你有什么感受?這是一群怎樣的后生啊?(樸實得像高粱一樣的后生,充滿著力量的后生,鼓起來就忘記了一切的后生。)

  結合內容理解“茂騰騰”

  [聯系前文理解詞語,既照應了文章的開頭,加深印象,又幫助理解本句話。]

  3、重點句“它使你驚異于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

  A、聯系這句話,說說這還是一群怎樣的后生。指名讀。概括板書:鼓者強健

  B、他們要證明什么?他們要證明——我們在這貧瘠的黃土高原上生存著,而且生存得很好,很精彩!

  C、是誰給了他們這樣的力量?(黃土高原)

  D、只有在黃土高原上生長起來的后生們才能有這樣的力量,也只有黃土高原這樣厚重的土地,才能承受這樣的搏擊。

  E、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感嘆——好一個高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四)舞姿火烈

  [本環節教學,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優美詞句的積累。這一節本身就是對前三部分內容的一個總結。回讀的設計旨在照應全文,既將文章很好地進行復習,又用以前的內容學習了新的段落。最后設計了背誦的指導,教給背誦的方法。]

  1、出示文字第十五小節

  2、安塞腰鼓還好在什么地方?(舞姿火烈)概括板書:舞姿火烈

  3、聯系內容,回讀全文。

  每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回讀: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急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爍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每一個舞姿都使人戰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之中,使人嘆為觀止。

  4、這美妙的舞姿美得到了極點,讓人驚嘆,這就是——嘆為觀止。

  [設計意圖:聯系前文理解“嘆為觀止”,既是聯系這一小節中的內容,又是聯系整篇課文的內容。]

  出示填空,運用剛才的方法自由背誦

  每一個舞姿都( ),每一個舞姿都( ),每一個舞姿都是( ),每一個舞姿都( ),使人( )。

  5、這樣的舞姿讓每一個觀看的人都發出這樣的驚嘆——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五)觀看視頻

  [由直觀的視頻資料加深對文字的理解,更加深刻地理解內容,感受安塞腰鼓震憾人心的力量美。]

  1、教師引讀第十七小節。

  2、(看視頻)老師朗誦《安塞腰鼓》中的句子

  四、鼓聲止,無聲勝有聲。

  [設計意圖:在轟轟烈烈的視頻結束后,耳畔似乎還回響著安塞腰鼓沉重的聲音,教室會顯得出奇地安靜。教師巧妙地利用了這一點,以字幕的方式出示文章的最后一段。無聲的字幕,此時,可能比有聲的朗讀更能滋潤學生的心田,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目的。]

  1、以字幕方式出示文章第三段。

  2、教師學生默讀文字。

  五、動手做,潤物細無聲。

  1、教師總結:中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國家,還有許多民族藝術為世人所矚目。

  2、課后可以讀一讀有關這方面的書籍,了解有關黃土高原和民間藝術的知識,制作一張小報

  板書設計:

  好一個安塞腰鼓

  場面壯闊聲音震憾鼓者強健舞姿優美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2

  一、導入新課

  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使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是勁!”今天我們學習陜北作家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這篇文章,借助作者的生動描摹,跟著安塞腰鼓的節奏,體會它的氣勢,感受其中生命的律動。

  (多媒體投影:課題、有關“安塞腰鼓”的視頻資料。)

  二、收集問題,檢查預習

  課前,要求大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兩至三遍,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為了檢驗預習效果,請大家瀏覽課文,快速地畫出表現安塞腰鼓場面特點的語句和表現安塞腰鼓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的句子。此外,大家有什么疑問可提出來,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解決。

  三、聽錄音,感受文中激情

  有人說,安塞腰鼓能使空氣燃燒。是啊,就像空氣中本來包含著氧氣一樣,人的心中本來就蘊藏著激情,蘊藏著力量,一旦遇到火種,便會不可阻遏地燃燒起來。那么,就讓《安塞腰鼓》在我們課堂上也燃燒一回吧!

  (播放5~13自然段錄音,以激發學生激情,然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四、體味句式修辭的表達作用

  從大家的朗讀中,我們似乎聽到了激蕩的鼓聲,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為什么會這么有氣勢?你能否從文章的語言材料中找一點依據?句式修辭

  五、感知文章結構

  多媒體展示:

  結構

  安靜的腰鼓(靜)──→火爆的腰鼓(動)──→寂靜的腰鼓(靜)

  (擊鼓前)(擊鼓時)(擊鼓后)

  可見,文章的形式技巧都是為內容服務的,內容決定形式。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3

  教學設想:

  安塞腰鼓是產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于生活在南方或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松多了。

  本課我采用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朗讀課文、介紹背景資料;第二課時,重點語句賞析。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文章語言的魅力和安塞腰鼓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介紹安塞腰鼓的有關資料,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了解黃土高原,了解陜西的風土人情。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這篇文章描寫了產生于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文中語言鏗鏘有力、句式變化多樣、修辭手法多樣化、感情激烈奔涌。

  教學內容和步驟: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品味文章的語言和感情。

  2、 讓學生走出課本,了解黃土高原上的風土人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俗話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于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板書課題)

  二、教師范讀(感情充沛,有激情)。

  三、學生讀。

  a) 現在請大家帶感情自由朗讀課文。

  注意: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要放聲朗讀。

  b) 剛才我范讀了課文,大家也自由朗讀了課文,現在請大家齊聲朗讀課文,注意節奏,讀出氣勢來。

  (在朗讀過程中不要給學生壓力,讓學生盡情地欣賞、品味文章)。

  四、重難點解決:

  1、要求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把生字詞勾畫出來.借助《現代漢語詞典》注音并解釋。教師針對共性的問題全班予以訂正。

  2、教師播放錄音,要求學生—邊跟讀—邊在課本上用符號記錄輕重音、音量、語速、語氣和語調。

  3、討論本文的感情基調及朗讀技巧。

  文章氣勢恢宏.句子鏗鏘激越,表現了對安塞腰鼓的贊美之情。朗讀時要注意節奏的變化,要有豪情、音韻鏗鏘有力,細節方面注意摹仿錄音,把握輕重音、音量、語速、語氣和語調的變化。

  4、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本文描述了,一次看安塞腰鼓的過程,文章由此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

  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從“—群茂騰騰的后生”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表演前;第二部分從“但是”到“聲,成了茫茫一片……”是表演中;第三戛然而止的時候“到”耳畔是—片渺遠的雞啼”,是表演后。

  6、如果用—個字來概括第—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話,你會用哪個字?

  用“靜”。

  7、兩部分的“靜”有沒有不同?

  第—部分側重于人的安靜,第二部分側重于聲音的寂靜。

  8、這兩部分對第二部分的表達有什么作用呢?

  以動襯靜,形成鮮明的對比;第二與第—部分形成前后呼應。

  9、當你朗讀第二部分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可否用文中的—個詞概括?

  亢奮、驚心動魄、震憾都可。

  10、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學生作答,教師予以點評。引導學生往兩方面考慮:—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修辭方法。

  11、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子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分別舉例說明這種寫法,對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12、再次朗讀,體會文章的氣勢和情感。

  13、“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復出現了幾次,有何表達作用?

  反復出現了四次,形成了回環往復的氣勢,推動情節和情緒向高潮發展。

  14、我們在朗讀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情味,燃燒的熱情,你怎樣理解“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

  15、“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這句話包含了怎樣的意思?

  五、總結、擴展:

  我們在學習中,感受到了作者劉成章濃厚的黃土高原情結。他認為自己的散文創作是黃土地的賜予。正如作者所說:“我生長在陜北的山溝……我想讓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攏。”“劉成章的散文從“我”落筆,以自己親身的體驗、血肉的感情、火熱的心腸,捧起生活中激情的浪花,你能感受到他對人生的反思,對社會的理解,一種獨到的感受,一瞬間即逝的靈感,一種哲理,一層詩意。”

  六、布置作業:

  1.寫一篇心得,二三百字即可。

  2.背誦你認為寫好的句子、段落。

  教學后記:

  通過學生在課堂上踴躍的發言和認真聽講,我認為本課我的兩個教學目標都已達到:

  1、學生認真朗讀了課文,在朗讀中品味了文章鏗鏘有力的語言和激烈噴涌的感情。

  2、學生了解了課本以外的知識,了解陜西的風土人情。而且效果很好。學生對浙江以外的世界了解的實在太少,因此對于外界的事物懷有強烈的好奇心,當告訴學生陜西的風土人情時,往日吵鬧的教室一片寂靜,學生都在靜靜地、認真地聽著,并且不時還做些記錄。課后還到辦公室詢問一些關于黃土高原的故事。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語文課教學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本,還可以給學生介紹課本以外的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泱泱中華、大千世界學生都可以盡情地徜徉,盡情地領略,使貧乏的內心世界變得充實、豐富起來。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體會文中表現出來的生命中奔騰的力量和陽剛之美。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2、理解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

  3、練習聽力,初步理解文章主旨。

  4、學習寫作宣傳標語和解說詞。

  教學重點:

  朗讀訓練。理解排比、反復修辭手法的樣式和作用。寫作宣傳標語和解說詞。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手段:

  多媒體powerpoint工作環境暴風影音工作組件

  教學步驟:

  一、導入。

  教師:今年的春節聯歡晚會,大家都看了吧?今年的春晚節目種類很多,有歌舞、相聲、小品、魔術、雜技、手影戲等等,但是準備時間最短,表演效果最好,參加演出的明星陣容最大的一個節目是詩朗誦《溫暖2014》,朗誦做為一種藝術形式,其感染力絲毫不亞于歌舞,其震撼力有時更遠超過歌舞。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段朗誦,來體會一下朗誦這種藝術的魅力,也從整體上感知一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安塞腰鼓》。

  二、課文朗誦。

  1、教師播放《安塞腰鼓》朗讀視頻。學生感受朗誦的藝術,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師:我們從剛才的朗讀中是不是感受到了一種奇偉磅礴的氣勢。這篇文章寫得也好,文字給人的感覺是排山倒海而去的,每一個字都如鼓槌一般敲打在我們的心上。下面讓我們自己來讀一下。

  2、學生自由朗讀,聲音要大,選一段準備展示。

  3、學生個別讀,教師做點評、指導。

  人數控制在3~4人,如沒有學生朗讀靜態段落,教師可進行提示。

  (朗讀指導內容:四部朗讀法: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亂;4、穩,穩而有度。簡單解釋:大,就是讀的聲音要大,即使讀錯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讀出來,這樣別人才可能給你指點。大而不喊,不要扯開喉嚨,要讓聽到的人知道你在讀課文。慢而有情,要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感情,是高亢還是低沉,是歡快還是悲傷等等。快而不亂,講究把文章讀熟。穩而有度實際上是前三點之后的總結,是一種效果。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前三步的閱讀,根據自己對文章的體會,讀出的課文,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快得快,該慢的`慢;該高亢的高亢,該低沉的低沉;該歡快的歡快,該悲傷的悲傷。)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朗誦興趣,指導、訓練學生的朗誦。

  三、寫作手法賞析。

  1、教師:朗誦鑒于時間關系我們就練到這里,下去之后要好好訓練爭取使他成為我們的一個文藝特長。這篇文章讀起來如此有氣勢如此熱烈激蕩,你覺得作者主要使用了什么樣的寫發法才達到這種效果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教師講解排比、反復修辭手法的特點及作用。

  (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的一組句子排列起來,以增強語勢,加深感情。例如“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

  反復,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復某個詞語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和排比結合起來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

  教師:現在請同學們在文中找一找使用了排比和反復修辭手法的句子。

  2、學生在文章勾畫,自由發言,相互交流。

  3、教師作其他寫作手法的歸納,穿插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不做單獨歸納。

  (歸納內容:比喻句式:a、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b、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

  對比句式:黃土高原啊,你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驚心動魄的搏擊!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擬人句式:它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

  教師:我們根據這些可以得出一些寫作上的經驗:在寫作演講稿、朗誦詞時應該盡量使用短句,使之節奏鮮明,可使用排比、反復的修辭手法,使之氣勢磅礴。寫作時還要注意感情的起伏。只有多種手法共用才能打動人。在進行大場面描寫的時候,也應該盡量多的使用排比反復的手法,可鋪排氣勢。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掌握一定的賞析和寫作能力。

  四、主旨探究。

  教師:文章寫得如此有氣勢,并使用了這么多的寫作手法,那它想表現一個什么樣的思想感情呢?大家先不忙回答,我們來看一段視頻,注意看注意聽,從視頻中找出下面問題的答案。

  1、教師播放視頻《安塞腰鼓介紹》,出示問題:

  (1)、短片認為安塞腰鼓體現了安塞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2)、安塞腰鼓抒發了表演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看視頻,聽讀,找出相關信息。

  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明確。

  (安塞人的性格:堅定、豪放、堅毅。表現出的思想感情:熱愛土地,熱愛生活,熱愛藝術,對美好生活充滿向往。)

  教師:一篇文章的主題是多樣的,除了短片中所說的主題外,通常還有以下的幾種說法,大家看一看,看那一個符合你的看法,最重要的是要能說出理由。

  4、教師出示文章主旨,學生選擇。

  (1)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這股力量,由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

  (2)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物質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安塞腰鼓,表現了掙脫、沖破、撞開這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

  (3)歌頌陽剛之美。(從表演者的角度分析;一群樸實的就像那片高粱的茂騰騰的后生,他們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表現了一種獨特的美。)

  (4)告訴我們: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的生活、表現。(“遺落了一切冗雜”,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而不必計較功名利祿,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蒼白憔悴。)

  學生自由選擇,課后能找出相關的依據。教師選擇一至兩項略作詮釋。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的聽力,使學生能夠準確的篩選有用的信息。了解文章的主旨,懂得一篇文章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啟發學生對文章進行多角度的思考。

  五、語言運用寫作訓練

  教師:課文的內容就學到這里,現在我們回過頭來重新看待安塞腰鼓,它是來自我們西北的一種民間藝術,我們應當為它更好的走向世界做出我們的貢獻。1990年,在北京亞運會上,充滿民族風格的安塞腰鼓的表演,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為之魂牽夢繞。今年8月,北京將舉辦奧運會,現在假定安塞腰鼓入選了開幕式的節目表演。

  1、請你為安塞腰鼓設計一句宣傳口號。

  宣傳標語,就是用簡潔的語言寫出具有宣傳鼓動作用的話語。其基本特征是語言簡潔、具有宣傳性和鼓動性。要做到語言簡潔,就得注意句式的選擇、詞語的選用、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句子的邏輯等等。具體說,句式簡短、字數較少、表情達意準確是標語語言簡潔的基本要求。要完成這道標語的擬寫,還應注意圣火傳遞的主旨和題目中對標語擬寫的要求。

  例:(2014年福建龍巖)2014年北京奧組委決定圣火傳遞途經龍巖。為了迎接這舉世矚目的盛況,更為了體現和平、友誼和全民參與的主旨,請你自擬一條“迎接奧運圣火”的宣傳標語。(標語中要有“奧運”或“圣火”或“奧運圣火”字樣,16字以內。)【參考答案】 ①手拉手,心連心,迎奧運。 ②點燃圣火,放飛夢想。 ③讓奧運圣火燃遍閩西紅土地。

  學生寫作,展示。

  2、現在安塞腰鼓這個節目正在表演,請你給寫一個解說詞,解說詞是“口頭文學”。它依靠文字對事物、事件或人物描述、敘說,來感染觀眾或聽眾,使人們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和意義,從而收到宣傳的效果。電視解說詞必須與電視畫面相一致,當然做這道題除了要有合理的想象外,還必須緊扣題目要求。

  例:(2014年江蘇南通)據報道,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會火炬傳遞活動將于2014年5月經過南通地區。請合理想象奧運火炬進入我市時的情形,以電視節目主持人的身份為現場直播配上一段熱情洋溢的解說詞。(要求:體現南通的特色、北京奧運火炬的特征和傳遞現場歡快熱烈的氣氛,語言生動流暢,具有感染力,不少于70字)

  觀眾朋友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閃現著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和現代科技之光的奧運火炬向我們走來了,熊熊燃燒的火炬必將進一步點燃南通人民建設家鄉的熱情,把“中國近代第一城”的長壽之道、和諧之光及其對未來的美好向往傳遍祖國的四面八方。

  學生寫作,展示。

  設計意圖:練習進行宣傳標語和解說詞的寫作,培養學生熱愛民族藝術的感情。

  六、結束語。

  展示教師所寫的解說詞:

  觀眾朋友們,現在正在表演的節目是來自黃土高原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距今已有2014多年的歷史,參加今天表演的這群后生是來自陜西安塞縣的土生土長的農民,他們雖然生活在貧困中,他們雖然吃的是紅豆角角老南瓜,但是他們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他們有活力、有朝氣、有理想、有努力、有拼搏、有奮斗。我們相信:看著他們的表演,我們也一定會像他們一樣勇敢的面對生活,不畏懼、不退縮、不放棄。我們堅信,美好的未來必將屬于我們,屬于我們偉大的祖國。

  今天的課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1、通過朗讀理內容,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品味本文美的語言,學習本文巧妙的構思。

  3、會作者對生命與力量的贊美。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疊詞、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難點:

  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把握作者的情感。

  課型設計:

  朗讀賞析課

  教學準備:

  利用多媒體課件,加強直觀性,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小活動:找出生詞,標出節號。讀準本課生字:“亢奮”“晦暗”“羈絆”“驀然”“冗雜”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安塞腰鼓離我們劉橋是有點距離,所以上《安塞腰鼓》前我們先不妨先看段錄像,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氣勢。

  看完后請學生談談觀后的感受(可從氣勢場面上來說)如:氣勢恢宏,場面壯觀,熱烈奔放等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知內容。

  1、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的朗讀課件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文的感覺和看錄像的感覺一樣嗎?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二)明結構。

  1、安塞腰鼓的鼓聲在哪一段響起又在哪一段停止的?

  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

  2、找出文中作者對安塞腰鼓評價的反復出現的句子。大屏幕顯示:(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讀一讀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三)尋美點。

  分組朗讀,進行分組尋找美點比賽。用“ ------美,你看(聽)---------”的句式敘述出來。

  學生可能有如下答案:安塞腰鼓的四個方面(場面、聲響、鼓者、舞姿)

  如:熱烈的舞蹈場面美,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朗讀品味

  評點式品讀,理解文章語言的意蘊美、情味美。

  1、學生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兩遍,要求用“—-----用的好,好在------”

  這一句式進行評點。

  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各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

  2、分學習小組交流。

  3、學習小組匯報員向全班匯報。

  4、教師整理學生評點。

  從用詞方面說:疊詞,反義詞

  從句式上說:短句排比句

  從修辭上說:比喻、反復、排比

  從寫法上說:引用詩句;開頭結尾以靜寫動

  體悟情感

  課件顯示:

  (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讀一讀,讀出作者的贊美之情。僅只贊美安塞腰鼓嗎?

  引導學生把握作者的創作意圖。還有對孕育安塞腰鼓的黃土高原的贊美,對生命和力量的贊美!

  三、課堂總結:

  《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贊歌。腰鼓自身,就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徹底的表現生命的陽剛之美,作者傾注了全部的熱情與筆力歌頌陜北高原土地和贊美土地上的生命。

  四、布置作業:

  練習:學用課文句式、段式。請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描述一個表演場面。

  五、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

  好!

  場面壯闊聲音震憾鼓者強健舞姿優美

  語言形式情感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訓練朗讀能力,理解排比,反復及感嘆句、短句運用的作用。

  2、方法與過程:運用朗讀法感悟用語言表現聲音的藝術美,領悟生命力量的偉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教學重點:借助朗讀感悟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教學難點: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構思:聽讀—自讀—再讀—品讀

  教法:啟發式、討論式、自讀感悟式。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法。

  學情分析:課文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遠,學生并不熟悉,沒有切身的體驗與感受。本課視頻、音頻設資源豐富,可借助這些給學視覺、聽覺的沖擊,加強形象感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前準備:查閱資料了解安塞腰鼓;教師收集安塞腰鼓視頻資料并制作課件,學生查閱工具書,掌握本課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請欣賞一段安塞腰鼓視頻。

  剛剛欣賞到的是有著“天下第一鼓”美稱的安塞腰鼓,這節課,我們就來欣賞陜北作家劉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一起去感受雄渾、壯闊、旺盛的生命的場面和磅礴的力量。

  2、出示課題及作者。

  二、 朗讀、感悟

  1、聽一段個性化的感情范讀。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演繹對感情的把握(讀后,教師加以評價)。

  三、 品讀賞析

  再讀課文,請找出最有感覺、最喜歡的句子,準備在班上交流(可從句式、修辭、感受等方面談)。

  1、學生交流,自己有感覺,喜歡的句子,教師引導學生從句式、修辭產生的表達效果和自己的感受方面談,并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指導學生用疊加的方式齊讀第7段中的“驟雨一樣……”(出示文字課件)。

  四、 問題探究

  1、找出文章四次出現,“好一個安塞腰鼓”,讀一讀,并說一說有什么作用?分別從哪些方面來寫安塞腰鼓的?

  (明確:宏偉的場面,雄壯的響聲,擊鼓的產生,奇麗的舞姿。)

  再讀文章出現的四次“好一個安塞腰鼓”,注意在音量和語勢上的變化。

  (教師指導:鼓點節奏逐漸加快,音量逐漸加大,語勢越來越激烈,情感越來越奔放。)

  2、你認為全文從始至終都應用激昂、急促的語調來讀嗎?為什么?(出示結構,板書)

  五、難句理解:

  重點理解:

  1、“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

  2、“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

  3、“當戛然而止的時候,……”

  六、總結本文語言的特色

  表達形式為內容服務。文章的內容與形式到了完美統一。短句的快節奏,大量的排比、反復使得語勢加強、推進感情,不讓人有半分喘息的機會。這些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熾熱灼人的氛圍,排山倒海的氣勢,恰與作者所要歌頌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輔相成。

  小結:安塞腰鼓,是屬于黃土高原的。惟有生存于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創造此等奇觀。作者是陜西人,從中可看到他對對黃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無限神往與傾心愛戀。真可謂一方水土養一方文化。

  銜接語:我們都是旬陽人,我們旬陽也有燦爛的地方文化,我們是否也能像劉成章那樣把旬陽的民間藝術展現給世人,讓他們通過我們的介紹能更好的了解旬陽,了解正在走出大山的旬陽人。

  七、課外拓展延伸。

  依照文中的任何一種句式介紹旬陽的一種地方文化。

  (在欣賞安塞腰鼓中下課。)

  作業設計:

  選做題:依照文中的句式介紹旬陽的一種地方文化。

  必做題:積累本課字詞。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內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氣勢及高原后生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

  3.理解比喻、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難點】

  1.感受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氣勢及高原后生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

  2.理解比喻、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

  1、師:1990年,在北京亞運會上,一場充滿民族風格的腰鼓表演,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為之魂牽夢繞。這就是產生于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獷雄渾,動力十足,它是激蕩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象征。(看視頻)

  2、今天,我們來學習《安塞腰鼓》,從文字中去領略它的風采和魅力。

  (簡介作者及安塞腰鼓)

  二、整體感知

  1、(看課文朗讀視頻)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場面和氣勢。

  2、談談你對安塞腰鼓的感受。(可用文中的'詞語和句子)

  三、理清脈絡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鼓響之前——腰鼓表演——鼓聲止息)

  2、按上面的順序將課文分三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17)第三段(18-20)

  四、學習第一段鼓響之前

  1、自由讀

  2、討論:腰鼓表演開始前,你看到了什么

  背景一片高粱地

  后生茂騰騰樸實沉穩而安靜

  腰鼓呆呆地

  這時給你的感覺怎樣?(靜)

  3、開頭的靜態描寫有什么好處?(為后面的文章蓄勢,高粱地是邊沿的背景,“那咝溜溜的南風”是助陣的聲勢,那“沉穩而安靜”的表情顯示著表演者的成竹在胸,這些都為后面熱鬧激烈的表演做好了鋪墊)

  4、齊讀第一段

  五、初學第二段

  1、瀏覽第二段(5-17),有一句話在其中出現了多次,在文中找出來。(“好一個安塞腰鼓!”)

  2、四句“好一個安塞腰鼓!”分別是說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討論后板書:場面、聲響、后生、舞姿)

  3、劃分層次,小組分別讀一讀相關句段。

  六、作業: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8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習者分析

  1.學生基礎較好,過討論,適當的引導就能很好的學完本課。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悟自己真實的承載著原始的和力量無窮的生命源泉。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圖片、聲響和學生的行為參與來激發學生的多種官能,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品味作品和感悟生命。

  三、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看“安塞腰鼓”的圖片,學生能初步激昂、亢奮、雄渾,人茫茫一片,聲茫茫一片的忘我場面。

  2.借助感官的初步體會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3.借助背景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和深意。

  教學重點、難點

  1.品味主題的基礎上激活自己的生命。

  教學資源

  投影儀、安塞腰鼓的圖片,影像資料和制成的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1.導入新課

  讓同學們閉上雙眼,讓后播放一小節薩克斯輕音樂,聽完后馬上播放安塞腰鼓的影像。

  教學活動2

  1.談感受

  1)完后讓同學們談談聽完薩克斯和看完安塞腰鼓影像有什么感受?

  2)學生可能回答:聽完薩克斯讓自己心情輕聲…看完安塞腰鼓的影像使自己激情澎湃,被那激昂的場面所震撼…

  教學活動3

  1.師生交流

  師:那么大家能不能找幾個詞語來概括安塞腰鼓場面的特點?

  生:粗獷、雄渾、恢弘、磅礴等。

  師:那么同學去朗讀的時候能夠讓聽眾聽出這些特點來嗎?同學們自己嘗試地朗讀一下,一定要能打動聽眾。

  教學活動41.朗讀表演

  1)分角色朗讀;

  2)放朗讀的錄音;

  3)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與錄音對比后慢慢體會,揣摩作品的意蘊。

  教學活動5

  1.學生交流

  體會揣摩后,同學相互交流自己所得:作者情感,作品深意等。

  教學活動6

  1.大家討論

  師:作品怎么會給我們展現這么磅礴的力量、亢奮的生命、火熱的激情、恢宏的場面,讓人的生命得已自由的揮灑?作者到底想給我們表現什么呢?

  學生自由討論后推選代表發言。

  學生代表:

  1)是為了給我們展現激越的力量。

  2)是為了歌頌黃土高原的陽剛之美。

  3)歌頌承載原始生命的黃土高原。

  …

  師:同學很有見解,再請同學們看一看作者的創作時間,想一想我們國家當時的背景。

  2.多媒體展示背景:

  1)中國改革開放于1978年12月,80年代,劉成章先生,遠離家鄉來得省城,面對祖國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景象,詩情濃郁,神經敏感的劉成章先生豈不怦然心動。很自然,這一刻,家鄉陜北那雄渾、粗獷、剛健、力量十足的安塞腰鼓---呈現理智和情感的`復合物與眼前的一切都完美的糅合了。這難道不是現在的中國沖出一切束縛、羈絆、閉塞、痛快淋漓的生活么?不真是改革開放初期,這個時代的激情自由揮灑的真實寫照么?

  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藝術表達,讓我們沉浸在原始生命自由釋放的同時。更是當今社會的人生的深刻哲學,同學們,我們現在的生命形式呢?

  2)播放改革開放時人們極富激情做事的圖片。

  同學們暢所欲言。

  3.師生共同總結:

  祖國改革開放不久,以前的一切束縛、羈絆、閉塞都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于是人們的生命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那種場面火熱朝天、干勁十足,生活本就不好的中國人民把自己的原始生命力量揮灑得淋漓盡致!安塞腰鼓正是當時新中國新時期社會風貌的真實寫照。這就讓我們知道了人之所以為人,就因為我們有著原始生命的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有生之年并為之奮斗!

  教學活動7

  1.全班同學共同釋放自己生命激情。

  全班起立,共同高喊:我能行,我能成功!喊三次,一次比一次聲音高,

  最后一次使出渾身的力量喊出來。

  教學活動8作業

  下去寫一份釋放自己生命力量的計劃書。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9

  一、導入

  1、我先作個調查,看過腰鼓表演的同學請舉手。

  2、看后你有何感受?

  3、對,那是心靈的呼喚,那是生命的宣泄。今天我們來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題目是──

  二、整體把握

  1、請大家自由高聲地朗讀,朗讀前標上序號,并思考問題:

  ⑴ 這篇文章要表達什么?

  A、這是一篇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頌陽剛之美。

  C、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D、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

  ⑵ 說一句話: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⑶ 文章分為幾個部分?你這樣分的依據是什么?

  2、討論明確上述問題。

  三、分角色讀主體部分

  1、讀課文。

  2、仿句。

  四、品讀

  1、結尾句的含義。

  2、文章美嗎?美在哪里?

  美在這篇文章,內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如一群茂騰騰的后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無不鏗鏘激昂。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偶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的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

  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節奏。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半分喘息的機會。快節奏使得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蕩,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3、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后的代名詞,作者為什么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有過秦、漢、唐的強盛,擁有雄睨世界的輝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貧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為什么這樣深情地歌頌這片土地 ?歌頌什么?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并沒有因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復生的生命能量就在這沉重的軀殼內奔突,終有一天會噴發的。這里的人們是有希望的,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后是暫時的,只要生命還在期盼搏擊,重生之日并不遙遠。圍繞這一話題,可以作相應的問題探討。

  五、結束語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贊。它以詩一般凝煉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給你們一份禮物:《龍泉日報 菁菁校園》等你去發表一篇文章,正標題自擬,副標題是──我讀《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識記本文出現的重點字詞,了解安塞腰鼓。

  2、學習本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腰鼓表演的技藝,品味文章的語言。

  3、學會欣賞舞蹈表演的藝術,感受舞蹈的美,體會安塞人的內在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源于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很多,哪位同學能夠說出自己知道的幾種?

  生:畫畫、雕塑、武術

  師:我們身邊的能列舉幾個嗎?

  生:鬧元宵、踩高蹺、舞獅、秧歌。

  師:對,其實,還有一種威風鑼鼓表演,氣勢宏大、場面壯觀。今天我們學一篇同樣為鼓的表演安塞腰鼓的文章,看看安塞人能舞出點什么?

  二、理解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就文章題目提出問題,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

  三、整體把握課文。

  1、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

  教師把生詞分為四類:注音、解釋、書寫、累積。啟發學生體會這樣分類的目的。指出整理、累積詞語的方法,什么樣的詞語需要整理和累積(不認識的、重要的、有價值的)?如何累積(分類、書寫記憶、運用記憶)?

  2、文章寫了什么?

  要求:默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開始部分,寫一群后生神情沉穩而安靜地站著;緊接著寫他們開始捶、發狠、忘情、沒命地捶;這樣的行為一直持續寫到了文章的什么段落?文章最后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由此可見,文章寫了一次黃土高原人表演安塞腰鼓的文藝活動。由此,你認為整篇文章的層次可以如何劃分?歸納一下各部分的大意。(教師預設:第一,表演前;第二,表演中;第三,表演后。)

  (2)在文章中間的部分,同學們是否發現有一些句子反復出現,在整體理解課文方面能給你什么提示?根據這些提示,試著把這一部分劃分一下小的文章層次,總結一下層意。(教師預設:第一,寫安塞腰鼓的舞姿以及給人的聯想。第二,寫安塞腰鼓巨大的聲響給人的感受。第三,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第四,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對你欣賞舞蹈藝術有什么啟示嗎?由此初步思考,作者寫安塞腰鼓,要表現什么?從哪些語句、段落可以看得出來?試著讀一下。

  四、重點研讀。

  師:你認為文章哪一句話、哪一段、哪幾段寫得比較好?好在什么地方?說一說理由,讀一讀,體會一下;或者有什么疑問、需要討論的問題,咱們一起討論一下。

  1、文章寫表演前的情況,有什么好處?

  師提示:沒有一個靜止的開始,后面的忘情的動,好像就沒有參照系一樣。這里的靜,是為后面的動蓄勢。

  分析:人物茂騰騰的后生;背景一片高梁地,咝溜溜的南風;性格樸實;神情沉穩而安靜;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2、作者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點?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先用排比寫: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然后用比喻寫后生的舞姿像強震擊起的石頭;然后用排比和比喻的方法寫鼓點像驟雨;流蘇像旋風;腳步像亂蛙;瞳仁像火花;風姿像斗虎。

  這樣寫的好處: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具體,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語言氣勢,很好地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3、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怎么理解?

  寫出了陜北高原人的性格特點:粗獷、豪放、開放。表現: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要掙脫、沖破、撞開束縛、羈絆、閉塞,由晦暗追求明晰、光明、富裕生活的一種信心和勇氣。

  4、如何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以及聲勢的不同凡響。

  第一句寫響聲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回聲;第二句寫響聲撞擊在心里,觀眾的心里產生共鳴;第三句寫響聲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5、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安塞腰鼓給人豐富的想象力的?(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

  6、為什么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覺,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人會感覺特別的寂靜。這里是用靜來反襯剛才的鬧。

  7、如何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雞啼是天亮的象征,是希望的象征。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有這些安塞人的精神,他們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五、小結。

  1、文章寫了一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動,作者想通過敘寫,表達作者對于生命中奔騰的力量的贊美;表達作者對黃土高原人特有的內在的精神品質進行贊美的思想情感。

  2、在文章的寫法上,你有什么啟發?(按照時間劃分來寫活動的方法;語言大多使用修辭方法,以增強語言表現力;善于抓住生活中美的東西;寫表演活動可以從舞姿、聲響、給人的想象、給人心靈的沖擊等方面著手。)

  3、安塞人內在的東西給你什么啟示?(人應該有追求,應該這樣痛快地生活和追求著。)

  4、閱讀這樣的文章應該注意的問題:學會調動自己的感覺經驗,體會問題背后所蘊含的東西,從而達到理解語言文字的目的。

  六、布置作業(選其一)。

  1、觀看千手觀音,寫一段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注意運用劉成章寫安塞腰鼓的手法,學習他的語言。(教師提供網址)

  2、你知道我們家鄉獨有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嗎?試著搜集、整理、交流一下,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寫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秧歌隊伍表演的情形。

  第二部分網絡議課實錄

  問題一:教學設計到教學實踐:加法還是減法

  陳大偉(以下簡稱陳):讀完你的教學后記,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你對教學的理性追求。做事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干什么,這雖說是老生常談,但在實踐中我們卻常常迷惑和忘記。你對學生的理解基礎、達成理解可能的方式、理解什么、學會描寫的方法,學會欣賞舞蹈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給人很多啟發。這種啟發是對認識教材和分析教材的思路的啟發,對我的幫助很大。你在反思中提到這節課,自己設計的內容過于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我很同意這樣的看法和觀點。課堂教學不能貪大求全,什么東西都想做,結果什么事情都沒有做好。

  任念國(以下簡稱任):非常同意你的觀點。追求大而全向來是教師經常犯的一種錯誤。但是自己感覺:老師備課時還必須要大而全,只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選擇最佳的、適時的切入點,以點代面,重點突破,從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陳:我同意備課要深、透、全,但關鍵是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要學會舍得,并充分認識到一節課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學中不是為了展示自己對教材理解多么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或許,現在教師要做的,不是怎么去擴充,而是應該想想怎么做減法。

  陳:很多老師在做公開課時帶著沉重的包袱,想著得獎,想著聽課者的好評,卻失去了自我和真實。實際上,一節課就是一節課,三維目標需要在經常的教學活動中追求,不是一節課就能實現的。評課時,我們也不能求全責備,不能要求一節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都必須出現。

  任: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如果不能把壓力很好地轉化為動力,戰時的狀態不能很好地調整的話,這確實是一個授課教師一個用粉筆作戰的戰士要打敗仗的很重要的原因。

  陳:這是很難避免的壓力。我認為,有更高層次和境界的教師在此時是心中只有學生,只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現狀進行教學。

  問題二:單篇教學與主題單元如何有機聯系

  陳: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學簡記讀了兩遍,我認為你的把握是對的:以時間為線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進行,而在表演中,又從聲響、動作、想象等方面展開。

  以時間為線索是一方面,同時考慮到這是一個藝術欣賞的單元,還可以從舞臺藝術的角度具體展開,比如:

  表演前:

  (人物)一群茂騰騰的后生。

  (場景)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裳。

  (動作神態)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

  我覺得這是一個電影場景的寫法,也是戲劇開幕前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并在想象中期待那驚心動魄的一捶。

  表演中:

  鼓點像驟雨(聲);流蘇像旋風(物);腳步像亂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風姿像斗虎(人的整體感覺)。

  任:你的建議讓我很受啟發。從主題單元的角度來考慮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和策略。因為自己對舞臺藝術了解不多,所以沒有去涉獵。陳老師所建議的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對于學生來說,文化藝術舞臺藝術的涉獵和儲備,可能對他一生都有好處。這個思路我會汲取的,謝謝!

  陳:在我的聽課實踐中,我注意到很多老師很難把握一節課的要點,他們僅僅是就事論事,缺乏整體感和前后關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且也很難找到展開教學的思路。所以我與中小學教師交流時常常談到:我們要學會欣賞整個畫面,而不是僅僅陷入某一個局部。我注意到你在此處特別強調謝謝,我很高興,哪怕就這一個問題我們達成了共識,都是我們討論的成果。

  問題三:如何認識和處理文章的特色

  陳:我以為這是一位舞蹈藝術行家的杰作。學習排比,是這節課的一個要點。通過這里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排比不是重復,而是從不同角度展開(或者不斷深入地迫近,此處是從不同角度展開)。學生要學習觀察舞蹈藝術,需要從聲、形、動態、眼神、整體感覺等方面入手。

  任:關于排比,你的觀點讓我很受啟發。學生的理解不夠深刻,可能就是緣于教師的考慮膚淺。自己平時的分析也只是站在考試的角度,讓學生體會一下:排比的使用有什么具體意義,增強了什么樣的語言氣勢(有什么表達效果)而已。至于如何從哪些方面來增強語言氣勢、如何在實際運用中學會寫排比,還真的沒有深入探索過。我想這也許是自己今后應該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陳:另外,我在此受到的一點啟示是,比喻首先應該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上,學習比喻是學習聯想和想象。對于這個看法,是否有道理?不知道你怎么看?

  任:對于比喻的產生,首先是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之上的說法,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說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所以,先有聯想,然后才能產生自己認為很貼切的比喻;至于想象,如果在此時有用武之地的話,換成比較好了!

  陳:在這里,比較是一種方式,我是從心理活動的角度來考慮的,你說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說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對我認識比喻有好處。但我在想,有沒有把比較熟知的東西想象成更美妙的大家不大熟悉的東西(這之中的心理活動可能是想象)?你能不能想到一個例子?

  任:非要找一個例子的話,找張曉風的《行道樹》好了。

  陳:另外,你很注意抓住詞、突破詞、強調詞,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但短句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短句怎樣利用,在運用中體會短句的作用,我覺得還需要討論或者引起重視。

  任:對!自己在詞語、短句、鋪排句子組合的整體設計上,確實缺乏一個通盤的考慮,導致在語言的`學習上缺乏整體性。

  陳:在此,我更想向你請教:長句、短句表達的差異是什么,在此課中怎樣處理更好。

  任: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體會:

  (1)短句、長句、段落的交錯使用、融合,與安塞腰鼓鼓點的急促與舒緩,沉重與輕盈,整齊劃一的隊伍行動與個體的舒展表現相結合的現場描摹是一致的。

  (2)甚至可以用長句、短句、段落的重復交錯使用來完成對課文的整體梳理和把握。

  (3)可以放在文章的整體把握階段,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深入理解和體會,以求得對這種舞臺藝術的深入體會和領悟。

  (4)在對這種表達方式的仿寫和運用中加以體會。

  陳:真好。我還體會,鼓點急促是用短句來突出、來表現的。我在想:關于詞的教學是集中好,還是具體到句段賞析時再分散處理好?

  任:我覺得是分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要好一些,讓詞語成為有家的詞語、成為句子中、語言中活生生的詞語。實際上,我在詞語的設計上是想教給學生一種梳理的方法。但最后,還是少了這一環節。

  問題四: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

  陳:如你所說,對安塞腰鼓你不熟悉,學生也不熟悉。因此你在教后反思中所設想的一次視頻的播放的意義和價值似乎不能低估。如何用更好呢?我想把它作為引起和展開教學的核心。我設想:是否可以先播放一段視頻,這樣安排教學流程:

  (1)引導:看了這一段,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用幾個詞描述一下。

  (2)啟發:我們來看一看某某作家的感受,他是怎樣描述這種感受的?

  (3)體味:反復詠讀、品味字、詞、句,體味短句、排比、比喻的用處。

  (4)運用:現在我們再看一遍視頻,想一想,你對這段舞蹈有了哪些更深刻的印象。

  (5)表達:想一想,面對這段舞蹈,你會寫些什么?你將怎樣寫?

  這樣的線索會不會簡單一些,會不會節約出一些時間來?

  我沒有語文教學經驗,所以僅僅是一種設想,要請你思考和批評。

  任:關于語言文字的理解,是先由具體的現實錄像般的視覺感受給大家一個印象,還是在學生自己感悟語言文字產生印象之后,再給學生一個具體的例子予以現身說法?我還是希望:先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本身,將視頻放在最后。原因很簡單: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學生先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是很重要的,一是任何事情必須先有自己的判斷,二是避免被先入為主的感性材料所左右,泯滅創造的機會和可能,這更符合語言文字理解的習慣吧!

  陳:你的意見很有道理。我也說說我這樣考慮的理由,它實際上涉及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的問題。我的考慮是:安塞腰鼓舞蹈藝術是源,這篇作品是流,先有安塞腰鼓這種藝術形式或者藝術活動,然后才有這篇文章,我想的就是先回歸本源,而不是首先用文本約束。這樣的教學進程就是:直觀地回歸藝術本身,自己先感受、體悟;然后用文章做參照,體會文章的特色與創造;再回到藝術,提升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和表達。這樣,學生將有更大的創造空間,一千個哈姆雷特更容易出現。我個人的感受是,音樂藝術、形象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比文學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更大,所以《易系辭上》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當然,這種討論和實踐都可以繼續深入。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安塞腰鼓磅礴的氣勢

  2、 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3、 掌握排比、反復等修辭手法,并能運用。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基調

  2、品味語言,體會作者是如何將文字與表演融為一體的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新課,激發興趣

  (點擊一段安塞腰鼓的音樂)

  聽,那是什么聲音?如此雄偉,如此震撼人心?對,這便是安塞腰鼓,來

  自黃土高原的安塞腰鼓。今天我們將一起踏上那片神奇而又古老的黃土地,去感受一下那雄渾的安塞腰鼓。

  (點擊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表演的錄像)

  看到了么,那飛揚的塵土?看到了么,那豪放的舞姿?聽到了么,那震耳的吶喊?聽到了么,那驚天的鼓聲?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的就是劉成章的著名散文《安塞腰鼓》。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找出最喜歡的段落

  2、讓一二位學生講講關于安塞腰鼓的歷史資料

  3、讓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自己所喜歡的段落

  4、請幾位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出來,與大家分享,并說說各自喜歡的緣由

  (在此環節中,教師應對學生的朗讀作一二點撥,也可讓學生點評。此外,對于學生喜歡的理由,教師還可作些引導和挖掘)

  三、品味語言,把握修辭

  思考:作者是如何讓文字與表演渾然一體,讀起來如此地激越豪放的?

  排比:營造了一種有力的氣勢,使語言形式與舞蹈內容相統一。

  反復:使語言又了一種鼓的韻律,形成回環往復的氣勢,增強語言的表現力

  短句:有力地表現了不可遏制的生命力,讀起來鏗鏘激昂

  四、模仿課文,寫作練習

  1、聽一段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以下面任意一個句式為例仿寫。

  (1)這琴聲,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2)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

  2、請幾位同學把所寫的段落交流一下,教室可請學生點評也可自己作適當點評。

  五、小結內容,布置作業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贊。它以詩一般的凝練而又富有動感多余眼,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雖然現在的大西北依然經濟落后,但是我們從那些茂生生的后生身上,從那隆隆四安塞要構聲中聽到了生命的力量!相信那片響徹著隆隆鼓聲的黃土地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大放異彩,而這當中也需要我們這一代人,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明天的安塞腰鼓將更加氣勢磅礴,更加地震撼人心!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2

  導入:

  1.我先作個調查,看過腰鼓表演的同學請舉手。

  2.看后你有何感受?

  3.對,那是心靈的呼喚,那是生命的宣泄。今天我們來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題目是——

  一、整體把握

  1.請大家自由高聲地朗讀,朗讀前標上序號,并思考問題:

  (1)這篇文章要表達什么?(A這是一篇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B歌頌陽剛之美。C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D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

  (2)說一句話: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3)文章分為幾個部分?你這樣分的依據是什么?

  2.討論明確上述問題。

  二.分角色讀主體部分。

  1.讀

  2.仿句

  三.品讀

  1.結尾句是含義

  2.文章美嗎?美在哪里?

  美在這篇文章,內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如“一群茂騰騰的后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涌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無不鏗鏘激昂。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偶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的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

  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節奏。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半分喘息的機會。快節奏使得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蕩,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2.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后的代名詞,作者為什么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有過秦、漢、唐的強盛,擁有雄睨世界的輝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貧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為什么這樣深情地歌頌這片土地?歌頌什么?“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并沒有因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復生的生命能量就在這沉重的軀殼內奔突,終有一天會噴發的。這里的人們是有希望的,這里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后是暫時的,只要生命還在期盼“搏擊”,重生之日并不遙遠。圍繞這一話題,可以作相應的問題探討。

  四,結束語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贊。它以詩一般凝煉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給你們一份禮物:《龍泉日報菁菁校園》等你去發表一篇文章,正標題自擬,副標題是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品味西北特有的藝術奇葩。

  2、學習文章形、神結合的語言。

  3、感受生命的律動、蓬勃想像力。

  教學重點:

  1、利用多媒體教學,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本事。

  教學難點:

  理解排比和反復的修辭手法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安塞腰鼓”視頻,學生欣賞。

  2、學生談觀感。教師從以下方面適當引導:

  ①安塞腰鼓,它產生于距延安四十公里處的安塞縣。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和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齊,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今日我們來學習劉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給合注釋,掌握下列詞語的音和義。

  亢奮、晦暗、羈絆、冗雜、嘆為觀止、戛然而止

  2、聽課文的錄音;請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體會全文語速、語調的變化。

  明確:1—4自然段語速較慢,語調沉穩有力,表現腰鼓表演前安靜中蓄積力量的特點。

  5—27自然段:語速較快,語調高昂激越,表現腰鼓表演的歡快、火爆、熱烈的特點。

  28—30自然段:語速舒緩,語調輕柔,表現腰鼓表演結束后場面寂靜的特點。

  3、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熾烈、音調最高亢的句子。

  明確:“好一個安塞腰鼓!”間隔反復四次。

  4、朗讀全文。

  能夠模仿合唱的形式。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讀。5—27自然段主體部分教師朗讀。其中,抒發贊美之情,音調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讀。

  5、分清結構層次:

  全文能夠分成三個部分。從“群茂騰騰的后生”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是表演前;第二部分從“可是”到“聲,成了茫茫一片……”是表演中;第三部分從“戛然而止的時候”到“耳畔是一片渺遠的雞啼”,是表演后。

  開篇(1—4):雕塑般的造型(靜態美)以靜襯動

  (5—13):火烈的舞蹈(動態美)

  (14—17):激越的鼓聲(氣勢美)

  主體(5—27)(18—22):擊鼓的后生(陽剛美)

  (24—27):變幻的舞姿(藝術美)

  結束(28—30):無聲的世界(靜寂美)無聲襯有聲

  三、師生互動,賞析文脈。

  1、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話,你會用哪個字?用“靜”。

  2、兩部分的“靜”有沒有不一樣?

  第一部分側重于人的安靜,第二部分側重于聲音的寂靜。

  3、這兩部分對第二部分的表達有什么作用呢?

  以動襯靜,構成鮮明的比較;第二與第—部分構成前后呼應。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抓住重點句子賞析

  2.體會文章對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贊頌,對中華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贊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難點: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的力量

  【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

  【教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通過播放多媒體片斷黃土風情,給學生以形象的感受,并調動沉重的情緒。

  安塞位于黃土高原上,延安以北。厚重的土地,簡樸的窯洞,咆哮的黃河,養育了樸實豪放的陜北人。安塞有腰鼓之鄉的美譽,安塞腰鼓被稱為中華第一鼓。瞧,一群茂騰騰的后生打著富有節奏的`鼓點,邁著富有特色的舞步向我們走來了。同學看后有什么感受?這酣暢淋漓、富有動感的藝術,如何用無聲無色的文字把它寫的有聲有色有氣勢,今天,我們共同來學習陜北作家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看他用怎樣的妙筆,將這一民間藝術的奇葩展現出來的,讓我們去欣賞、去感悟。

  二. 整體感知

  聽錄音范讀,學生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并思考,作者四嘆好一個安塞腰鼓,各好在哪兒?

  屏幕顯示板書:

  亢奮 容不得羈絆

  好 沉重 嚴峻的思索 力

  震撼 釋放出能量

  顫栗 濃烈的享受

  三. 朗讀訓練

  教師指導: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學生分組自己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氣勢,然后推薦代表,比賽朗讀。朗讀內容為中間部分,將其分成五小節,第5-第13段,14段-17段,18段-22段,23段-24段,這四部分由各組代表朗讀,25段-27段由全班同學集體朗讀。(在朗讀的同時,播放多媒體片段腰鼓英姿,以鼓聲伴讀,創設情境,加強學生對生命律動的感受,進而品味語言,理解語言中包含的對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贊美之情。同時,用比賽的形式來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成為課堂的主角。)

  四. 精讀賞析,問題探究

  老師: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力量又帶動生命奔騰、升華,我們用心去品味文章的語言,看作者是怎樣體現生命的律動的。

  (提示:可以結合體會多種修辭手法去品味賞析。)

  示例:第8自然段中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這個句子運用排比句式,使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

  學生根據范例分組品味語句,相互交流,教師參與指導。對共性的問題,全班討論,若有些重要問題學生未提出,可提出來與學生共同交流,達到教師引導、師生互動的效果。

  共同研討句子: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運用排比和比喻,用層出不窮的美好想象和聯想,來描繪鼓聲,思維大開大合。氣勢恢弘。)

  2.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碰撞化無形為有形。寫出了鼓聲的力度。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運用比喻,寫出了沉重的鼓聲清楚地回響在山崖之間,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強烈的鼓點。三個隆隆反復出現,造成一種回環音的效果。)

  3、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我們應該如何理解這段話,這生命力的本質是什么?其本質是一股安塞人要沖破貧窮落后的羈絆,掙脫束縛,撞開閉塞,不甘貧窮落后,不畏屈辱,奮發向上,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勢不可擋的勁頭。)

  情感遷移:播放多媒體片段激情飛揚。

  情感導語 :看吧,這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挾裹著黃土高原的狂風,蘊藏著黃河的咆哮,向我們撲面而來了。人與鼓合為一體,人借鼓勢,鼓助人威,共同演繹了一首生命力量的贊歌,在這火烈的頌歌中,人們與自然抗爭,與命運抗爭,創造美好的生活。在這火烈的頌歌中,我們能不被感動嗎?讓我們也積蓄生命的能量,隨著這激越的鼓聲,去唱我們生命的贊歌。嘿嘿......

  主題遷移: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雞叫了,天亮了,新的開始,新的希望,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現在,安塞人民盼來了黨中央開發西部的新契機,讓我們也帶著我們的收獲走上人生之路。(播放多媒體片段歡慶腰鼓)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一、導入新課

  請觀看一段安塞腰鼓視頻。(見光盤)剛剛欣賞的是有著“天下第一鼓”美稱的安塞腰鼓。這節課,我們學習陜北作家劉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讓我們一起去感受雄渾、壯闊、旺盛的生命的場面和磅礴的力量。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

  (1)教師范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

  (2)指導朗讀。

  例段一:第7段

  明確:本段描寫安塞腰鼓表演開始時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贊頌了那股噴涌而出的、不可扼制的生命力。因此,“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三個短句要讀得簡潔有力;“驟雨一樣……強健的風姿”這組排比句要用急促的、富有跳躍性的節奏,來表現腰鼓場面的豪放、火烈、動力十足;最后,“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要讀出對腰鼓場面,對人的生命力的贊美之情。

  例段二:第25、26、27段

  明確:寫腰鼓表演達到了高潮,要把短句“愈捶愈烈!”的三次反復和一切都在“交織!……升華!”讀得簡潔有力、鏗鏘激越,使人體會到:腰鼓表演達到高潮,人的生命力被盡情釋放,生命的一切在這釋放中得以超脫和升華。

  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3)學生組內自主朗讀,體會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后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2、知內容。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用“好一個________的安塞腰鼓”的句式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用文中的內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戰栗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等等。)

  3、明結構。

  說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三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目標導學二:精讀文章,品味語言

  1、尋美點。

  布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________美,你看(聽)……”的句式或用“________好,好在________”這一句式進行評點。(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可能會出現的以下答案)

  ①蓄而待發的后生美,你看,他們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粱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衫。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

  ②火烈的舞蹈場面美,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后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③激越的鼓聲美,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④擊鼓的后生美,你看,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⑤變幻的舞姿美,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

  從用詞方面說:

  ①“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的”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

  ②“茂騰騰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③“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中反義詞用得好,好在它們對比強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從句式上說:

  ①“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中“發狠”“忘情”“沒命”用得好,好在它們語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

  ②“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③“但是”與“看”獨立成段好,好在它們特別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畫面由靜到動的急轉。

  從修辭上說:

  ①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

  從寫法上說:

  ①“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寫得好,好在它使人產生了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②“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寫得好,好在“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后的寂靜。

  ③文中開頭的靜態描寫寫得好,好在它為文章后面寫動做鋪墊,使文章靜中蘊動,動靜結合,充滿畫面美。

  目標導學三:美讀訓練,明確主題

  1、可以模仿合唱的形式。第1—4段和第28—30段由女生朗讀。第5—27段中的主體部分由老師朗讀。其中,抒發贊美之情,音調最高亢的第13、17、22、24段,由男生朗讀。

  2、本文所要表現的主題是什么?

  畫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話:“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明確:歌頌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洋溢著一種陽剛之美,表現要沖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總結: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狠勁,踢腿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叫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和力量的贊歌。腰鼓自身,就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徹底地表現生命的陽剛之美,作者傾注了全部的熱情與筆力歌頌。既有對陜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贊美,又有對我們這個從沉睡中覺醒、邁著雄健的步伐,不斷走向繁榮的偉大祖國的禮贊!

  三、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一、表演前(第1—4段) 安靜的腰鼓(蓄勢待發)二、表演中(第5—27段) 狂舞的腰鼓 好一個安塞腰鼓(第5—13段) 宏偉的場面(第14—17段) 雄壯的鼓聲(第18—22段) 擊鼓的后生(第23—27段) 變幻的舞姿粗獷豪放三、表演后(28—30段) 寂靜的腰鼓(以聲襯靜)

  可取之處;本課的學習師生參與性較強,較好地實踐了課程標準對學生的朗讀要求。在反復朗讀中,引導學生感知語言,體會感情,同學們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感受到安塞腰鼓的動人魅力。

  不足之處:時間掌控不太合理,最后總結歸納較為倉促。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2-22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8-01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6-25

《安塞腰鼓》的教學設計07-04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7-30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5-27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02-25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2-18

安塞腰鼓優秀教學設計11-26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范文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