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單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單教學設計1
一、活動目標
1、在操作中發現事物的規律,有主動探究的興趣。
2、通過操作體驗,進一步了解單數、雙數的排列規律。
3、鍛煉分析比較的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二、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數字與籌碼”;數字卡1-10;圖片上印有數量是1-10 的物品若干。
2、學具準備:“數字與籌碼”;雪花片若干;圖片上印有數量在20 以內的物品若干;1-20的數字卡片;1盒豆豆。
3、《操作冊》第4冊第31-32頁。
三、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游戲:好朋友。先讓幼兒在線上報數,并記住自己是第幾,再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當念到與自己相同的數時就跳一跳,當念到最后兩句時,是單數的幼兒一起跳,是雙數的幼兒一起跳。
2、復習10以內單數和雙數。
幼兒用“數字與籌碼”操作:在1-10的數字下,2個2個地擺放籌碼,將結果記錄下來,并說出13579是單數,246810是雙數。
3、分組活動。
第一組:在桌面上先擺好數字卡1-10,并在下面放上雪花片。兩兩排列,觀察比較,說出哪幾個數是雙數,哪幾個數是單數,為什么?
第二組:在印有不同數量物品的圖片上2個2個地圈數,寫出總數,并說出是單數還是雙數。
第三組:做涂色練習。圖片上有20以內不同數量的物體,先點數再為單數雙數分別填上不同顏色。重點引導幼兒知道單數雙數是兩鄰的。
第四組:2名幼兒操作“數字與籌碼”,擺2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單數擺在左邊,雙數擺在右邊,再在傍邊擺上相應的數字卡片。
4、游戲活動。
①游戲“手拉手”。將幼兒任意分成幾組,隨意站在一起,教師發出口令,兩組幼兒迅速2人一對手拉手,并迅速報告各組人數是單數還是雙數,看哪一組站得快,報得對。
②游戲“撿豆豆”。幼兒任意從盒中抓一把豆豆,2個2個地放入小碗,看看是幾顆,是單數還是雙數。
5、 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報數,說出1、3、5、7、9這幾個單數時,幼兒拍手(是幾就派幾下),說出2、4、6、8、10這幾個雙數時,幼兒跺腳,(是幾就跺幾下),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單數和雙數的認識。引導幼兒收拾學具。
四、活動結束
1、評價
2、總結
五、活動延伸
完成《操作冊》、《作業紙》
單教學設計2
設計思路:
本課以“健康第一,以學生為主體”為指導思想,以小學《小學課程標準》水平一學習領域水平發展目標為依據,以學生的身心發展為中心,針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身心發展和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在突出“單跳雙落”教學的同時,也要體現教學手段的多樣性,使學生時刻保持濃厚興趣,更有效的學好單跳雙落的動作技能。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是人教版水平一二年級的《跳躍》類教材的第三課時,是在模仿各種動物跳躍和單雙腳跳的基礎上,高一層次的學習。本課主要是教會學生簡單的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基本方法,指導學生如何正確用力和提高動作的協調性,為今后學習跳躍類內容打下扎實的基礎。跳躍是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之一,對學生的下肢肌肉、關節、韌帶和內臟器官機能的發展以及提高靈敏、速度、力量等身體素質都有積極地意義;跳躍又是勞動和生活中具有實用價值的運動項目,同時,跳躍也是深受少年兒童喜愛的一項活動。
學情分析:
水平一的學生的共同的特點是活潑好動,集中注意力時間短,自我約束力差,但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因此,在教學設計時應注意如何的使學生真正的融入到本課中,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之缺點變為優點,更好的學習好本課教學內容作為教學手段考慮的出發點。因此,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學習方法,養成自覺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能夠理解單跳雙落的動作概念
2、技能目標:學生能做出單腳起跳雙腳輕巧落地的動作,做到連貫、協調
3、對練習有濃厚興趣,做到有序學練,協作學練
教學重點:
單腳用力蹬地起跳,雙腳輕巧落地
教學難點:
協調用力,輕穩落地
重難點確立依據:
每一個教材、每節課都有重難點,只有抓住了重難點,那么對于教學才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對于學生學習和掌握該技術就相對容易。本節課是跳躍類教材,一般來說此教材的最終目的是跳的遠或跳的高,那如何才能跳的遠,跳得高,才安全呢?這就要有合理的動作、科學的技術。單跳雙落是跳躍類的項目的基礎,只有協調用力,單腳起跳,落地輕巧的才會跳的遠,跳得高。本課的重點是單腳用力蹬地起跳,雙腳輕巧落地;教學難點是協調用力,輕穩落地,該重難點是單跳雙落動作技術的基礎,我認為完全符合學生第一次學習單跳雙落教學的基本要求的,所以我確立以上為本課重難點。
教學過程說明:
考慮到水平一的學生的特性,本課的組織形式主要三人一組以圓型隊形站立,此種隊形向內可以聽教師講解,向外又可以練習,學生始終以圈為中心,基本沒有隊形的移動,所以很便于管理。
我以各種動物的跑跳姿勢練習來作為開始部分,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上下肢的配合和前腳掌著地的動作,同時又起到熱身的作用。另外,用模仿各種動物的跳躍作為準備活動,解決了枯燥單一的徒手操,又可以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來,激發其對主教材的學習興趣。
主教材的學習主要是讓學生在觀察、思考、體會、練習中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會單跳雙落的技術。學生先復習單、雙腳跳,后觀察教師的示范和考慮教師的提問,這樣可以始終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課堂上,然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體會練習。接著跳格子,其實跳格子是一個游戲,但我將其作為一個輔助功能,很自然地融入到主教材的學習中。通過跳格子的教學,就將本課的重難點解決了。其后的學生示范和練習及連續跳過三個單元的格子起到了一個鞏固的作用。
結束部分,帶領學生進行拉伸活動,成四列橫隊,既起到了放松的作用,有使學生不知不覺中變換了隊伍。
單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在讀統計圖,分析、比較統計圖特征的過程中,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
了解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征,能讀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回答有關問題。
體會折線統計圖在描述和交流數據中的作用,激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說出折線統計圖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通過舊知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1、了解某市20xx年每月平均氣溫,并制作成了直線統計圖,請同學們展示自己制作的條形統計圖。
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條形統計圖,互相欣賞。
2、請同學們說一說條形統計圖是怎樣制作的,教師隨著學生的敘述用多媒體制作出條形統計圖。
生回答制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如果不用直條來表示(隱去紙條剩下點)把各個點用線順次連接起來(多媒體連點)就成了另一種統計圖。
4、揭題這幅統計圖就叫單式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
二、合作交流,探究體會它的作用。
1、讓生討論兩種統計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師指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2、折線統計圖中的點表示什么?橫格、豎格各起什么作用?
3、這個地區20xx的月平均氣溫是怎樣變化的?哪兩個月間平均氣溫升得最快?哪兩個月間平均氣溫降得最快?
三、讀折線統計圖
1、讓學生讀課本99頁某市20xx年水位變化的內容和折線統計圖。
2、交流讀圖得到的信息,給學生充分的表達不同意見的機會。
3、回答書中的4個問題。
4、提出兔博士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想到的問題。
四、練一練
1、先讓學生讀統計圖,然后,交流(1)(2)兩個問題。
2、(3)(4)問題讓學生自己完成,然后交流。
3、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解答。
單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學會3個單韻母a e,讀準音,認清形并正確書寫。
2.認識聲調符號,能正確讀出a e四聲。
3.認識漢語拼音四線格,并學習使用。
教學準備:
彩色掛圖 a e的四聲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看圖揭趣,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師講漢語拼音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欲。
2.指導卡圖,引出字母。
(1)請小朋友看圖,圖上都畫了誰?是什么時候呢?
小朋友說,師注意引導說話語氣等。
(2)師總結:編兒歌,引出a e
公雞喔喔叫,白鵝呃呃叫。小學生上學校,見了阿姨問聲早。
二、看口形,想畫面,學口訣記讀音。
1.學習韻母a
出示(1)阿姨的頭像,問:這是誰?怎么稱呼她的?
(2)出示“a”的卡片,師示范讀,生看嘴形聽聲音怎樣?
(師小結:嘴張大,嘴巴不動,聲音響長)
學生練習發音。
(3)幫記住“a”,學口訣
邊讀邊想畫面,發“a”時想到阿姨的“a”
口訣:阿姨的a,嘴巴張大a a a
(4)總結學習方法。
2.學習單韻母 e
(1)方法同上。
(2)編口訣,幫助記住e
公雞高聲叫,嘴巴圈圈
一只小白鵝,嘴巴扁扁eee
3.小結:a e我們叫她們單韻母,發音時,嘴巴不動,聲音響長。(師說單韻母)
4.鞏固復習
①糾正發音錯誤的地方。
②各自練,同桌練,指名練
③游戲,師生互動。
三、學習規范書寫。
1.認識四線三格
小黑板出示:認識上格、中格、下格。
2.屏幕出示:a e筆順示意圖和四線格中的書寫規則。
①師示范寫,生書空,學習a e的筆順。
②學會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
3.指導規范書寫。
①指導描紅,師示范,生書空。
②學生描紅,師指導,注意寫字姿勢。
四、總結:
你學會了什么?生說,師補充。
作業設計:
抄寫a e各一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鞏固ae的發音。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a e的發音。
2.學習a e的四聲,能準確讀出四聲。
教學流程:
一、復習檢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幾個單韻母?
2.抽讀a e的卡片,并用兒歌幫助記。
二、學習a e的四聲。
1.認識聲調符號和4中聲調名稱。
(1)出示四種聲調符號: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四個小朋友,想認識他們嗎?
告訴四聲的名稱,領聲說第一聲,第二聲、第三聲、第四聲。
(2)反復指認四聲。
2.學習a e的四聲讀法。
(1)出示:ā á ǎ à
教讀a的四聲,邊打手勢邊示范讀聽清四聲不同的讀音。
(2)看圖,看四聲的實際讀法,師講解。
(3)生練讀a的四聲。
(4)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針對生讀音情況正音。
(5)分組讀,齊讀。
(6)出示 e的四聲。
①生先自由練讀。
②指名讀,并糾正在讀時的錯誤。
③教師領讀,生練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7)出示ā ō ēá éǎ ǒěà ` è
師范讀,生練讀,體會四聲高低起伏的不平。
3.看掛圖,體會四聲意義。
(1)抽讀 a e的四聲卡片。
(2)聽老師讀,說出是第幾聲。
看情境圖,幫助記憶3個單韻母。
(4)寫帶上聲調的a e
作業設計:
1.練讀a e四聲。
2.抄寫a e各一行。
單教學設計5
[教學設想]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從而把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語文教學中去。語文學科由于自身的特點,教師不僅是課堂各種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活動的促進者,也是學生的對話者。在《春》一課教學中,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運用cai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教師組織、啟發、鼓勵、指導學生按正確的思維方向、路線、探求未知領域的知識,使學生盡可能獨自去開掘知識寶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教師通過知識的拓展延伸,教會學生如何閱讀和感知課文,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課文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語文》教材七年級(上)第三單元第1課。本單元要點是引導學生學會寫景的方法,學會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課文語言之美。《春》是寫景抒情散文中的精品,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引導人們去欣賞大地回春的動人景象,并感受春天所帶來的蓬勃生機與無限希望。《春》不但在選材上、謀篇上緊緊扣住了春天的特征,而且在語言的技巧上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春》之后繼而學習后幾篇課文來加深理解人們熱愛自然的感情,并在誦讀中體會、學習觀察自然的方法,學會用形象的語言描寫景物。因此,學好本文對學生學好后面幾篇文章是很有幫助的。
[教學對象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過抒情散文,但具體的學習全篇都是寫景的抒情散文還是第一次。因此,要引導學生了解寫景的特點,懂得寫景要抓住景物的特征,還要欣賞作品準確生動的語言。通過學習本課,做到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通過停頓的長短,讀音的輕重,語速的快慢和語調的抑揚學習這篇優美的散文。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感。
2.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3.聯系實際,廣泛閱讀,開闊視野。
[學習重點]
1.感受作品優美的語言,學習觀察、描繪、抒情的寫作方法。
2.體會各種修辭方法和運用和效果。學習本文的語言藝術。
[教法設計]
1.本課以合作、探究為主。結合自主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多讀少講。特別是描繪的幾幅畫面,讓學生取代老師的重復教學活動,并從反復的讀寫活動中細細品味文中節奏明快、樸實清新、富有表現力的語言。
[學法指導]
“讀-講-讀-賞-讀”。讀書分三個層次:讓學生熟悉課文,讓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讓學生深刻領悟作者表達的感情和文章遣詞用語的妙處。夾在讀書之中的“講”與“賞”分別是指:“講”,清除文字、詞語等障礙,理清文章的結構;“賞”,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運用實例賞析,體會作者選用詞語和句子的妙處和所抒發的感情。運用此法,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精要的指點下,在回環往復的讀書中,自己體悟,加深理解。
[媒體設計]
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體設備,欣賞配樂朗誦的錄音,或給學生的朗誦配上音樂,提供春的精彩畫面。
[預習指導]
1.掃清文中的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
[課前準備]
1.閱讀課文,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預習生字、生詞。
2.搜集整理一些關于“春”的古詩句;了解朱自清其人其事。
[教學過程]
一、課文導入:
1、(導語)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請你給大家舉一兩個例子。
全班交流,鼓勵學生朗誦佳句。
課件展示,圖文結合,欣賞感受詩的意境、春的神韻,為課文教學做情感鋪墊。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絕句》,韓愈的《初春小雨》,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憶江南》,杜牧的《江南春》等等------
2、(導語)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贊美,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
請學生說說自己了解的朱自清——生平經歷、淵博知識、走遍世界、作品成就等等。意在引發學生對作者的敬佩之情。
課件作恰當展示: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紹興,幼年在私塾讀書,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辭世。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綠》、《背影》。
二、誦讀欣賞:
誦讀是學習語文的重要方式,特別是學習文學作品,更要在誦讀中體會其美感。
1、朗讀指導:讀準字音,讀清句讀,熟悉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前提;細心體會,理解課文,這是朗讀好的基礎;以情帶聲,隨課文的思想內容與作者的情感軌跡,讀出抑揚頓挫,讀出輕重緩急,讀出作品的美感。
2、四人小組朗讀交流:指正讀音,互相間合作討論朗讀情感的處理。
3、學生代表朗誦展示,配以音樂《秋日私語》。
三、結構之美:
?春》的結構嚴謹精美,作者總寫春天,繼而又分幾個方面描繪,最后又總寫,以收束全文,畫龍點睛。其構思布局,頗巨匠心。
問:美文都有一個精美的結構,《春》的結構嚴謹精美,你能發現文章結構的精美之處嗎?
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理清課文的思路,討論內容寫在白紙上。
[明確]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春風圖——風唱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頌春
盼春
繪春
四、品味探究: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體會字里行間所蘊涵的感情。
?春》的語言秀雅清新,樸實雋永,令人感受到那“味道極正而且醇厚”的情致。
●合作探究:
1、問題設計:
a、你最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說說喜歡的理由。
或文中哪個句子、哪個詞語運用最妙?說說理由。
或這幅春景圖中,有人有物,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有遠有近,有高有低,你能說說這樣描繪景物的妙處嗎?
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生自由朗讀、思考、體味后,四人小組討論交流,每組推舉一人全班討論發言。
[明確]
(1)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
“鉆”字用得好,“鉆”字表現了生命力頑強,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
“偷偷地”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這樣寫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偷偷地”要輕讀,將“鉆”換成“長”或“躥”就平淡了,既沒有了那種頑強的生命力,語言也不生動形象了。
(2)“嫩嫩的,綠綠的”本該在“小草”前面,為什么放在句末?
放在句末,單獨從句子中拿出來,主要是為了強烈,突出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使句子生動活潑,富有生氣。讀時第一字重讀,后兩字要輕。將“嫩嫩地,綠綠的”放回原來的位置,作比較,體味不同的效果。
(3)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用比喻寫花色的美,不直接說出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作比喻,不僅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力。
(4)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叫)著。
“鬧”字不僅有聲音,而且有熱鬧的氣氛,繪聲繪態,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熱鬧的氣氛。
(5)花散(開)在草叢……
“散”有“分散”的意思,寫出了野花之多。
(6)“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古木陰中系短蓬,杖藜扶我過橋東。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母親的手撫摸地感覺:溫暖、親切、慈愛、幸福、深含感情。
(7)四幅春景圖寫法和特征把握。
名稱
特征
角度
寫法
修辭
春草圖
嫩、綠、多、軟
由物到人
正面與側面
結合
擬人
春花圖
多、艷、甜
由高到低
虛實結合
排比、比喻
春風圖
和悅
觸覺、嗅覺、
視覺、聽覺
多感官描寫
擬人、比喻
春雨圖
細密、輕盈
由物到人,
由近到遠
動靜結合
排比、比喻
(8)課文最后三個比喻。
總寫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潑生動;春天是健壯的,她充滿了力量。
(9)體會“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盼望著,盼望著”——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
“東風來了”——報告春天的消息。
“春天的腳步近了——賦予春以人的動作,表現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悅的心情。
b、文中你還有哪些疑問?
(這方面教師要有充分準備,必要時要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幫助學生領會。)
c、作者要表達怎樣的感情?
惜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愛春:熱愛自然,贊美春天
------
2、交流分享:(讀一讀,讀出情,品一品,品出味)
五、拓展延伸:
美好的想象又需要借助生動精美的語言為它插上漂亮的羽翼,在讀者頭腦中騰飛,以便激起讀者同樣的想象,受到生命的啟迪、人生的感悟、美的陶冶。
1、有氣勢、有感情地齊讀一遍最后三節。
2、在《秋日私語》的音樂聲中,請學生閉上眼睛想象一分鐘:你覺得春天還象什么?你還能用別的比喻來贊美春天嗎?
3、讓學生抒發內心的感受。
六、積累知識:
1、把你認為精美的語句認真地摘錄在日記本上。
2、繼續搜集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選擇一篇自己最喜歡的進行有感情地朗誦,準備班級詩文朗誦會。(也可準備朱自清先生的其它散文。)
七、學以致用:
練筆“我的四季情”,擇一你喜愛的季節,寫一300以上的隨筆,題目自擬。
單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通過總體評價學生作文讓學生了解自己作文中的優點與不足。
2.學會運用修改符號來修改作文。
3.能對他人的作文進行正確的點評,訓練學生的作文講評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作文點評的方法培養學生對作文的講評能力。
教學難點
學習圍繞要求進行作文點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大家選取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名著寫了一篇讀后感,昨天同學之間進行了互批,老師又作了復批。今天我們對本次習作進行講評。
二、回顧習作要求并分析
(一)讓我們再來回顧一下習作要求(課件)請大家齊讀
1.引,概括地引述原文觀點或具體文字的內容。
2.提,在原文基礎上提煉出自己觀點。
3.議,以所引內容為基點生發展開,發表議論。
4.聯,在所引原文的基礎上聯系個人生活實際或現實生活中相關的現象或問題。
5.結,提出看法,小結全文。
(二)寫一篇讀后感應當怎樣處理“讀”和“感”的關系呢
學生:簡單概括原文主要內容,重點寫感想。
老師:總結概括(板書)讀為基礎,感為重點。
(三)讀后感的兩種基本寫法(板書)
先讀后感;讀感交替
三、欣賞佳作
(一)佳作1
1.他的習作非常成功,請他朗讀,大家注意思考:你認為這篇讀后感哪些方面值得學習可以從文章結構、寫法、修辭運用、用詞用句等方面考慮;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2.討論:讀感結合,感受深刻,有文采。
3.談評語
(二)佳作2
1.欣賞了王佳源的作文我們再來欣賞一下呂嘉怡同學的習作,請思考:這篇習作,在寫法上和上篇習作有什么不同有哪些優點和不足
2.討論:
(1)運用了讀感交替的寫法。(哪些是”讀”的內容兩處帶引號的部分。哪些是”感”的內容)
(2)詳略得當。
"讀”的內容用省略號代替,節省了篇幅,感想重點寫。
(3)所舉事例有說服力:
四、剖析病文
這次作文,有幾位同學在寫法上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讓我們來對病文進行會診。
1.讀后眾人思考:最大的不足是什么
2.討論:
(1)原文沒有加書名號。
(2)敘述上過于拖沓。
(3)不好,感想、體會和原文中心對不上號。
(板書)這叫“讀感脫節”。
五、給病文開“處方”
1.我們分析了幾篇習作。現在給病文開處方。
分工:四人一組,一人是主治大夫,另三人是助手,共同商量,開出處方。
辦法:用學過的分析方法分析。有讀無感,加“感”;談感脫節,改寫事例給第三篇的作者提一個重寫建議。請大家開始。
2.交流體會:
六、總結本課
這節課,我們通過欣賞佳作,進一步明確了如何寫讀后感,如何處理一個關系---一“讀”與“感”的關系,即讀為基礎,感為重點;明確了寫讀后感的兩種基本方法---先讀后感,讀感交替。通過剖析問題習作,懂得了寫讀后感應避免幾個毛病-----有讀無感、讀多感少、有感無讀、讀感脫節。
七、作業布置
希望課下大家認真琢磨和品味今天講解的內容,并完成作業:
1.修改己文,力求把這篇文章改得更好。
2.把修改好的作文謄寫到作文本上。
八、板書
習作講評
先讀后感;讀感交替讀感脫節;以讀代感
單教學設計7
一、一起來寫課題,大家猜猜為什么要讓大家跟老師一起寫?強調“滴”這個字。
二、看到這篇課文,你想到以前學過的哪篇課文?四年級學過《說勤奮》,下學期要學習《談禮貌》、六年級還要學習《學會合作》,這一類的文章都叫議論文,議論文一般分為哪幾部分。(板書)
板書:
提出觀點
舉出事例
總結觀點
三、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學習滴水穿石的啟示,學習議論文的寫法。
提出觀點
1、個別生讀書第一節。
2、水滴具有什么精神?(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從這一節哪個詞看出具有這一精神?(接連不斷、鍥而不舍、日雕月琢、終于)你能通過你的朗讀讓別人感受到水滴的精神嗎?指導讀書(抓住幾百年、幾千年、幾萬年、終于,奇觀)
3、投影出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塊滴穿。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板書:反問句。把反問句改成陳述句,作者的觀點就在其中,誰來概括一下?
板書:目標專一,持之以恒,就能獲得成功。
舉出事例
1、同學們默讀第3節,說說作者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舉了幾個人的例子?(板書: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這幾個人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學生說。
2、填表。
姓名
國籍
身份
付出的努力
獲得的成就
李時珍
中國
醫藥學家
二十幾年不懈努力
寫成藥學巨著《本草綱目》
愛迪生
美國
發明家
畢生孜孜不倦
擁有一千多項發明專利權
齊白石
中國
畫家
堅持不懈地創作
技藝爐火純青
3、逐一匯報。
4、指導朗讀。抓住“走遍了”“終于”;“!”(包含著什么?贊揚、敬佩);“爐火純青”
5、“……”代表什么?讀作者的總結的話。反問句,改成陳述句。指導朗讀。
6總結板書,大家評價一下,作者舉的這幾個人物怎么樣?有代表性,怎么有代表性的?古今中外。
7這幾個例子夠了嗎?還不夠。作者又舉了一個例子,個別學生讀這一節。講解設問句,在文中還有一處設問句,能找到嗎?(板書:雨水)這個例子有什么特點?反面。
8、總結“舉出事例”,同學們知道要證明自己的觀點,應該怎么做?出示投影:
為了證明一個觀點,要從不同的角度,選擇合適的事例,再根據這個事例進行恰當的說理,才能使人信服。
總結觀點
文章的結尾,作者總結了他的觀點,齊讀。教師板書:“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夠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
四、總結板書。
五、這節課通過學習這篇議論文,學習了滴水穿石的啟示和議論文的寫法,希望同學們也能夠目標專一持之以恒,成功一定會屬于你。
六、布置作業。如果讓你模仿著這篇課文和《說勤奮》寫一篇議論文,你打算寫什么?舉什么例子?出示投影。
板書:
滴水穿石的啟示
提出觀點
舉出事例
重申觀點
單教學設計8
教學資料與對象分析
教材分析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領域,通過對機器人的觀察欣賞,分析探討,造型設計,繪畫表現,展示評述等過程,使學生初步了解機器人的簡單知識以及人與機器人的關系。使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較充分的滿足,培養學生對美術創造活動的興趣。在學習過程中,啟發學生對人類科學技術發展的關注,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熱情。
學情分析
機器人雖然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不常見到,但正因為這樣,學生們對它才更加的好奇,有了好奇心,他們的學習就會嬈有興致。三年級的學生求知欲旺盛,喜歡欣賞和探索的活動,但對事物的認知還較膚淺,需要教師在學生分析、設計、表現、評述的過程前正確的啟發和引導,但對他們的要求不宜過高。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能用繪畫的方法畫一個機器人,或者用多種材料制作機器人。
過程方法
啟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發展的關注,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熱情,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
價值觀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的感情。
教學重點
利用多種繪畫用具進行繪畫創作,或利用廢舊材料設計制作。
教學難點
生動的表現機器人的功能和作用。
教具準備
機器人資料、繪畫工具、多種制作材料。
多媒體課件。
板書設計
機器人
1、什么是機器人2、機器人種類
3、機器人用途4、制作方法
作業設計
用繪畫的方法畫一個機器人,或者用各種材料做一個機器人.
學習過程
設問內容
教學過程
分目標
課堂調控
導入
今日,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非常特別的朋友,現在,讓我們看看——它是誰?它在干什么?
在講課之前,老師請大家猜一個謎語:一人真奇怪,穿著特殊衣,進步不用學,全靠人編程。
板書課題:機器人。
機器人能幫人們做不少事情,它是我們的好朋友。今日,我們就當一次“小小科學家”,來設計又本事,又神氣——機器人!(
創設情景,激趣導人
使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較充分的滿足,培養學生對美術創造活動的興趣。
第一環節
剛才這些機器人是科幻影片中未來世界的機器人,它是人們想象出來的。那目前我們世界上到底有沒有機器人呢?——
1、什么是機器人?
小結:機器人是從事有用活動的機器并具有自主行為能力。
2、機器人的種類:
機器人系統可分為三種:
智慧型遙控系統、管理者系統、自動型機器人系統。
3、機器人的用途:
1)微型機器人
2)軍用機器人
3)民用機器人
4)空間機器人
師生探討,表現創新.
讓學生充分了解機器人的功能,合理的構造,以此激發學生想象,創作出更富有童趣的機器人。
第二環節
1)機器人必須是人的樣子嗎?
2)機器人能幫助人做什么?
如幫農民種地的機器人;給人做家務的清潔機器人;火中救人“英雄”機器人等。。然后教師再進一步延伸知識,進行恰當愛國主義教育,現在美國在空間和軍事上、日本在民用上的機器人世界領先,我們中國未來的科學家們,有沒有信心趕超“美、日”,學生回答)
學生交流
讓學生知道機器人并不是只是動畫片里那種供人娛樂,幫人類戰斗的,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機器人無處不在起著重要作用。
第三環節
你們準備做個什么樣的機器人?它會干什么?怎樣巧妙運用各種材料?
機器人圖片。機器人基本制作方法:
展示學生作品,分析生活中有哪些廢舊物品可以再利用?
3)、書中作品使用了哪些材料?
小組討論
欣賞
向學生展示一些基本型,并讓學生通過組合變出一個有趣的機器人形象。鍛煉他們的造型能力。
第四環節
用繪畫的方法畫一個機器人,或者用各種材料做一個機器人.
想(首先,我要動腦筋想:我要畫一個怎樣的機器人?——(2)畫機器人
(3)添背景
(4)上色(最后涂上鮮艷的顏色,一幅《廚師機器人》就畫好了。
我要畫一個本領高強,神氣的機器人。并且它是我自己動腦筋發明出來的,和別人的都不一樣。
(直接用黑色水彩筆鉤邊,先畫大體基本形,后畫細節。)(這個機器人在哪做菜?——廚房。所以我們還要添畫出
機器人所處的環境。)
創作表現
啟發學生根據機器人的功能特點進行創新設計。
第五環節
比一比誰的機器人本領大、外形美觀、色彩鮮艷。
展示學生作品。
組織學生評價。
機器人是怎樣幫助人類工作的?
展示作品,讓學生介紹自己的機器人,比比看誰的機器人本領大、誰的最神奇、誰的最實用,能為人們做好多的事情。
展示交流,多元評價.
在展示中提高學生的綜合評述能力
教具范畫草圖
課后小記
資料收集
單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及其特點,了解制作單式折線統計圖的一般方法。
2、會在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上根據數量多少描點、連線。
3、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數據及其變化情況作數量的簡單分析。
4、體會統計在生活里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統計圖的意義和作用;進一步滲透統計思想,培養觀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教學重點:
看懂單式折線統計圖,能根據單式折線統計圖中數據及其變化情況作簡單分析。
課前準備:
1、讓學生收集一至五年級第二學期自己的體重情況,并制成統計表;
2、給每個學生準備一張畫有橫軸和縱軸的方格圖;3、制作本節課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輔墊
教師敘述:小明是一個氣象愛好者,在老師的指導下,他認真地收集了20xx年每個月的降水量,并把收集來的數據制成統計表(多媒體出示64頁統計表)。
教師敘述:小明為了比較形象具體地把收集來的數據表示出來,他把收集來的數據制成了這樣一幅統計圖(多媒體出示根據第64頁例題制作的單式條形統計圖)
問:這是一幅什么統計圖?
它用什么表示每個月的降水量的?有什么特點?
二、初步認識單式折線統計圖,引入新課
1、教師敘述:后來,小明把它改成這樣一幅統計圖(多媒體出示例題單式折線統計圖)
問:這幅統計圖與剛才的條形統計圖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指導學生看懂圖中每個月的降水量是多少,弄清折線上升、下降與數量變化的關系)
2、揭示課題
這幅統計圖叫做單式折線統計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單式折線統計圖。(板書課題)
三、制作折線統計圖,進一步認識折線統計圖
1、師生共同制作圖
(1) 師生共同邊說教師邊用多媒體演示至畫好橫軸、縱軸、網格后的圖。
(2) 針對一月和二月的降水量,讓學生說說如何描點?(學生說,教師用多媒體演示。)
(3) 問:怎樣連線?(突出順次,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連線過程。)
(4) 制好后檢查。
2、指導學生看圖
問:從這幅單式折線統計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相鄰兩個月之間,哪兩個月之間的降水量上升得最快?哪兩個月之間的降水量下降得最快?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3、歸納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請你說出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指出:折線統計圖不但可以表示出數量的多少,而且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板書:特點:表示數量的多少;表示數量增減變化的情況。)
問:小明為了表示20xx年降水量變化的情況選用哪一幅統計圖比較好?
教師敘述:所以小明把這幅折線統計圖寄給了當地的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為當地的防汛抗旱工作提供一點依據。我們也要學習小明,小能人做大事,用自己所學知識,結合自己的實際,這祖國的發展作點貢獻。
四、鞏固練習
1、(1)根據自己收集的一至五年級第二學期的體重制成折線統計圖。
(2)畫完后相互交換檢查。
(3)同桌根據自己制成的折線統計圖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變化情況。
(4)到實物展示臺前展示自己畫的折線統計圖,并向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折線統計圖所反映的信息。
2、教師敘述:小紅生病了,在今年6月79日住進了醫院。醫院每隔4小時給她量一次體溫并把制成了折線統計圖。(多媒體出示66頁第一題圖)
(1) 指導學生看圖。
(2) 從圖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3) 這幅折線統計圖與我們前面見到的折線統計圖有什么不同?
指出:在實際運用中,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制作折線統計圖。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六、深化拓展
教師敘述:我是育才文具店的老板,你們都是我的員工。我收集了本店二至九月鋼筆銷售的情況,并制成了折線統計圖。(多媒體出示圖)進貨多了,我怕賣不掉,積壓資金;進貨少了,我又怕不夠賣,賺錢少了。
單教學設計10
【設計思想】
強化通讀課文和整體感知,突出足以覆蓋全文的研讀重點,即以“一座普通的橋為什么能得到世界奇跡的贊譽”,引導學生圍繞研讀專題進行研究性閱讀,充分讓學生自主探究,結合豐富的課外補充知識,充分發揮研讀專題對全篇課文的穿透力,通過趙州橋的特點來領略古代勞動者的智慧才干。
【教材分析】
?趙州橋》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說明文,它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為我們呈現了趙州橋設計的意義以及創造與修建的智慧,并從建筑藝術這個角度,介紹了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滲透了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緒。課文簡潔明了,用不同數據介紹了趙州橋的特點,是學生自讀、自悟、自得的一篇好課文。
三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理解書本上的字面意思應該不成問題。但在現代化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高科技大橋層出不窮。站在這樣的高度去透視一千三百多年前的趙州橋,也許學生很難欣賞這座古橋之美。教學時要借助課外資料,讓學生體悟課文語言,體會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學情分析】
總分結構的段落對三年級的同學來講,已不再陌生。在《秋天的雨》、《花鐘》都已有接觸。但過渡句是個新的知識概念,教師應著重讓學生了解其特點和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教學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能力訓練點:查字典理解詞語;運用“不僅……而且……”造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情感滲透點: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及設計上的特點。
難點:通過深刻理解語言文字,了解趙州橋的特點,認識到中國璀璨偉大的歷史文化,從而激發心中的自豪感
【教學策略和手段】
主要運用研究性學習,通過主問題的探究和朗讀突破來解決趙州橋的奇特之處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預習,準備作文草稿本
2、教師準備趙州橋圖片、資料,準備ppt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中國是個文明古國,悠悠五千年歷史,留下了璀璨的歷史文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建筑,你知道有哪些?(學生自由說)
2、今天我們要去認識一座橋。(板書:趙州橋)學生讀題
這是一座被稱為“華北四寶”之一的橋,學生再讀題,讀出自豪的感情。
3、看到這座橋的名字,你現在最想了解哪些信息?
預設:它是誰建造的?是什么時候建造的?它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樣子的?它有什么特點?……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帶著上述問題,自由朗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學生自由朗讀
2、(1)根據回答隨機解決課文生字詞語
設計參加橫跨創舉堅固美觀相互纏繞前爪圖案
智慧寶貴雕刻全部
區分“縣”和“具”的字形,“zhuǎ”和“zhǎo”的字音
(2)相機提問:從第一自然段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第二自然段主要在講什么?(總結:圍繞“趙州橋非常雄偉”來寫,我們把這一句叫做總起句)
第三自然段主要在講什么?(美觀)
(3)在理解各自然段的.基礎上,完成填空:
(1)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2)趙州橋既非常雄偉,又十分堅固。
(3)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4)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總結:觀察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之間有一句話非常重要,把兩個段落的內容鏈接起來,請找到讀一讀。我們把這樣承上啟下的句子叫做過渡句
三、練習作業
(1)抄寫生字。重點指導“減、慧”書寫的間架結構。注意“減”字的偏旁是兩點,“慧”字上面部分中間不要加豎。
(2)完成作業本1、2題。
第二課時
一、引出問題,提煉主題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趙州橋》,老師從網上找到了一些橋,給大家欣賞欣賞。出示圖片,問:在這幾座橋中,你覺得趙州橋怎么樣?(讓學生實話實說)
出示文字:
1961年3月4日,趙州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1年9月4日,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選定為第十二個“國際土木工程里程碑”。
趙州橋以其非凡的特色,被譽為“天下第一橋”、“世界奇跡”。
師:看到這里,我們知道了趙州橋的名聲實在是大,如果用課文里的一個詞語來形容,真叫做(世界聞名)
看起來這么普通的一座橋,卻有如此大的名聲,到底奇在哪里呢?橋梁專家茅以升寫下的這篇《趙州橋》給了我們答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從課文中去找找。
(學生自由朗讀)
二、解析課文,突破重點
1、明確交流要求:大膽表述,認真傾聽,及時補充,學會交流
2、學生自由交流學習成果,隨機落實訓練:
⑴歷史悠久: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師:過了一千三百多年到現在還依然橫跨在洨河上,這就是奇跡。你能把這悠久的歷史通過朗讀帶給大家嗎?(指名讀)
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石拱橋。多么不容易啊!你能再來讀讀嗎?(指名讀)
(2)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這么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墩,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
①畫出“雄偉”(師簡筆畫趙州橋,從黑板的這一端到那一端)
請學生說說為什么這樣畫的原因。
?趙州橋的雄偉比較抽象,學生較難感受,教師通過夸張的畫法,從而促進學生對“雄偉”的感悟,帶動朗讀的躍進】
②讀出“雄偉”,個人賽讀
③給“跨”字換字:“橫跨”是什么意思?能給“跨”字換另外的字嗎?(飛、架、臥、造、躺)代進去讀一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此處通過換字,讓學生去領悟“橫跨”兩字所蘊涵的意義,從而加趙州橋雄偉的感受】
師補充:當時的橋一般只有20多米,而這橋卻有50多米長,看起來就更加的雄偉了。(板書:雄偉)
⑶堅固: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沖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
①畫小橋洞,強調“各”字
②說說小橋洞的奇特之處
③趙州橋之前有過這樣的設計嗎?引出“創舉”。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什么叫“創舉”嗎?(學生自由說)
師補充:設計出這樣的小橋洞,法國人在1883年亞哥河上修建了安頓尼特路橋,而中國是在605年,比外國人早了1200多年。而且,這安頓尼特橋已經不存在了。但是趙州橋呢?
出示文字:
趙州橋建成已距今1400年,經歷了10次水災,8次戰亂和多次地震,特別是1966年邢臺發生的7.6級地震,邢臺距這里有40多公里,這里也有四點幾級地震,趙州橋都沒有被破壞。
1963年的水災大水淹到橋拱的龍嘴處,據當地的老人說,站在橋上都能感覺橋身很大的晃動。洪水過后,很多房屋倒塌,但是趙州橋依然穩穩地橫跨在河上。
師:從這段文字里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趙州橋的堅固(板書:堅固)
④ 現在我們知道了,趙州橋能依然橫跨在河上的原因,這個小橋洞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作用之一(學生答),作用之二(學生答)。像這樣同時來表現趙州橋兩個作用的,課文用了一組關聯詞“既……又……”來連接。誰能用“既……又……”把趙州橋“雄偉”、“堅固”的連起來?(學生說)
⑷美觀:
①指導個性化朗讀:你從橋欄上看到了哪些精美的圖案,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給大家讀一讀(學生賽讀)教師相機板書:相互纏繞 吐出水花 兩條飛龍 前爪抵著 雙龍戲珠
②根據板書來記一記這些圖案,讓學生試著背誦
③趙州橋上的圖案每一幅都各不相同,大家想想,可能會有哪些圖案呢?(學生展開想象自由說)這么多的龍,真可以說(千姿百態、各不相同、形態各異、各式各樣)思考:為什么課文用了“精美”呢?引出“所有的龍似乎都在游動,真像活了一樣”。看到這句話,你又有什么想說的?
④再讀三幅畫,讀出“精美”,讀出“了不起”
三、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回歸主題:趙州橋之所以擁有那么高的聲譽,是因為她歷史悠久、雄偉、堅固、美觀。而這一切都來自古代勞動人們的出奇的智慧和才干。讓我們一起帶著敬佩之情讀一讀最后一段
(2)你能夸夸趙州橋嗎?
?板書設計】
歷史悠久
世界奇跡 雄偉
堅固
精美:相互纏繞吐出水花
兩條飛龍前爪抵??
雙龍戲珠
?作業設計】
1、趙州橋不但 、 ,而且 。這座橋在大橋洞上建造了 個小橋洞,這是在建橋史是一個 。它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 ,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 了石料。
2、紹興是有名的“橋鄉”,在你的身邊肯定有不少有特色有故事的橋。請你多走走,多問問,搜集圖片資料,并將你收集到的內容寫成一段話。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和班級同學交流交流。
單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清明》是語文出版社教材(20xx)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1課《古詩兩首》其中一首。本單元安排的是一組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課文,《古詩兩首》分別描繪的是寒食節和清明節這兩個傳統節日的景象。《清明》描寫的是清明時節,細雨紛紛、行人雨中掃墓祭祖的情景。清明節,按照古代的習俗,這一天要家人團聚,或祭祖掃墓,或踏青春游。在這樣的日子里,詩人杜牧卻不能與家人一起參加這些活動,而是孤身行走在異鄉的路上。天公也不作美,細雨紛紛,這更增添了他的離愁別緒,心情自然比較低落,一首佳作便誕生于此。
第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敘述了事情發生的事件、地點、天氣;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斷魂”寫出了人們凄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語氣一轉,如何排遣愁緒呢?于是想起了“借問酒家何處有”;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是全篇精彩所在。至于行人如何尋得酒家,是開懷暢飲,還是借酒澆愁,那都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給出極大的空間自由想象,這就是詩人高超之處——含不盡之意,在于言外。全詩語言通俗易懂、清新自然,意境生動悠遠,值得我們品讀積累。
【課程標準及學情分析】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第二學段的古詩教學明確要求:“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展開想像,領悟內容。”這對于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三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是一個轉折期,他們逐漸從形象具體思維發展,但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狹隘性。在學習中,教師要緊緊抓住“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讓學生“用語文的方法學語文”。朗讀、想象、背誦積累、默寫……都是有效進行古詩教學的重要方法和途徑。
【教學目標】
1、會認“魂”字,會寫“酒、遙”字,其中重點指導書寫“酒”字,注意左右結構的字是左窄右寬,并注意“遙”字的筆順規則從內到外。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會默寫。
3、展開想象,領悟古詩表達的意境。補充傳統文化知識以及傳統節日古詩詞,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熱愛。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會默寫。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領悟古詩表達的意境。補充傳統文化知識以及傳統節日古詩詞,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的熱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故事視頻、書寫紙等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播放視頻故事《清明節的由來》
2、教師簡要介紹清明的習俗:
清明,氣清景明,因此得名。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節氣的清明,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機;節日的清明,是民間寄放情感和慰勞自己的傳統日子。清明時節,氣溫轉暖,欣欣向榮,春光明媚、草木吐綠,人們在這一天會掃墓、踏青、插柳、蕩秋千、放風箏、蹴鞠……
3、認識作者——杜牧(指名讀簡介)。
過渡:大詩人杜牧就有一首以《清明》為題的古詩記下了他在清明這天的所見所聞所感,流傳千古。杜牧: (公元803-公元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在晚唐成就頗高。
4、揭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傳統節日由來和風俗既有趣又豐富。對于三年級學生,大部分是不了解的,以視頻、圖片的形式短時間給予學生豐富的信息量,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二、初讀古詩,認準字音,讀通讀順。
1、出示古詩,自由讀,指名讀【3-4人】。(教師隨機糾正字音,及時評價)
【設計意圖:朱熹《訓學齋規》中說的很明白:“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讀正確是學習語文最基本的要求,必須予以落實。】
2、易錯字指導辨析。
字理識字——酒,區別“酒——灑”。田字格里范寫生字。
單教學設計12
活動目標:
1、復習鞏固10以內單雙數的認識,能夠用標記表示單數和雙數。
2、初步感知20以內的單雙數,能根據規律找出單數和雙數。
(兩位數上個位數是1、3、5、7、9的是單數,個位數上是2、4、6、8、0的是雙數。)
3、能積極的發現生活中的單雙數,快樂的參加活動。
教學重難點:
初步感知50以內的單雙數,能根據規律找出單數和雙數。
(兩位數上個位數是1、3、5、7、9的是單數,個位數上是2、4、6、8、0的是雙數。)
活動準備:
教具(教學課件1—10的數字卡片數字1、11、2、12的數字卡片及動物卡片)學具(生日賀卡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課堂,復習鞏固10以內的單雙數。
1、師:今天是小貓妙妙的生日,它邀請我們可愛的小朋友來參加它的生日聚會。可是生日聚會上的座椅是按照單數和雙數來區分的,請小朋友們看看我們手中的號碼卡片,請單數的寶寶坐在左邊的座椅上,雙數的寶寶坐在右邊的座椅上,快來找找自己的座位吧!
2、師:我們的小客人都做好了,那請單雙數的小客人分別告訴老師什么樣的數字是單數?什么是雙數?教師小結:單數的數字對應的數量,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找朋友,有找不到朋友的就是單數,它們是:1、3、5、7、9;而雙數相反之,它們是2、4、6、8、10。小朋友們記住了嗎!
二、初步感知50以內的單雙數
1、師:生日聚會上除了我們還有其他的動物也來參加了,可是它們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他們自己也分不清楚自己是單數還是雙數了,我們一起來幫助一下他們吧!
(引導幼兒幫助數量分別為1、11;2、12的小動物用一一對應找朋友的方法驗證單雙數,請幼兒上前操作)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這兩組數字,為什么1和11都是單數,2和12都是雙數,找出兩組數字的共同點。
師:1和11是單數,2和12是雙數他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3、教師小結:原來兩位數的數字,個位數上只要是1、3、5、7、9的就是單數,個位數上是2、4、6、8、0的就是雙數,小朋友們你們記住了嗎?
教師再次鞏固練習,驗證數字3和13,加強幼兒對規律的熟練掌握。
4、知識鞏固,進行數字單雙數闖關練習。
三、幼兒操作練習
1、我們也來為妙妙準備一份生日賀卡吧!請小朋友們裝飾生日賀卡,把所有數量為單數的氣球涂成藍色,數量為雙數的氣球涂成紅色,動手試一試吧!
2、通過檢查個位數進行集體驗證,同時通過涂色兒的變化引導幼兒發現單雙數在序數中的排列規律。
3、引導幼兒把賀卡送給妙妙,妙妙的家住在單號的房間里,你送對了嗎?
四、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
感知50以內的單雙數是一節中班下學期的數學課。一開始準備這一節課的時候只有一個題目,目標和過程全部都沒有,只有一個20以內的單雙數的簡案,讓我毫無頭緒,不過后來經過反復思量和設計,終于將教學目標制定了下來。我將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制定為:復習鞏固10以內單雙數的認識,能夠用標記表示單數和雙數:初步感知50以內的單雙數,能根據規律找出單數和雙數。(個位數上是1、3、5、7、9的是單數,2、4、6、8、0的是雙數);能積極發現生活中的單雙數,愉快的參加活動。于是,在這個目標上,我開展了各種游戲環節融入課堂,同時也拋開了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將課堂游戲化融入整節課。
課堂一開始的導入環節我是想以單雙數的小動物去找房子為開端的,后來發現幼兒的的參與性、游戲性較低,且目標只是以復習鞏固10以內的單雙數為目標,并非繼續學習,后來我就弱化了這一環節,改成了10以內不同數字卡片送給小朋友們,請幼兒按照數字的單雙數分別找自己的座位,也為后續活動做鋪墊。經過對10以內單雙數簡單的復習鞏固后便開展了新知識的學習。
在新知識的學習中,我一開始是以圖數結合的方式開展,準備了11個小星星,引導幼兒對應數字后,對圖片進行圈畫。圈畫過程中重點強調兩個兩個把實物圈起來,重點強調幼兒發現:當星星被兩個兩個圈起來正好圈完時就是雙數,如果圈起來后有多余的一個,那就是單數,通過11、12到13多個數群的引導探索發現單數和雙數的秘密。但是在隨后的推敲和準備中我又發現這群一組一組的數字進行實物的探索轉換發現單雙數,對幼兒學習是否過于復雜繁瑣,更沒有能聯系到個位數字的規律。在聯想到個位數上的對比,我忽然想到了,如果將11與1,12與2,13與3的數組進行探索與對比,這樣豈不是可以更快的找到單雙數了,而且通過對比觀察,幼兒也能很快的發現個位數上的的規律,從而更容易的判斷出兩位數字的單、雙數。在之后的環節也是針對了對50以內的單數和雙數的復習鞏固練習,過程中也使得環節融入生活與游戲化。例如涂生日氣球卡片,單數涂藍色,雙數涂紅色;送小動物回家,小動物的家門號是單數,引導幼兒充分挖掘數學教育中生活化的價值,巧妙地抓住數學知識與游戲的融合,提高幼兒興趣,增強幼兒的求知欲,營造良好的課堂環境。
這節課上完后,總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教學效果良好,通過探索11與1、12與2、13與3等數組單雙數的規律,幼兒不僅學習掌握了快速學習的規律,學習興趣也激發了出來,探索欲望很強,很快便掌握了新知識。通過探索式教學,教學目標被很快達成,當然也會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作為老師我的課堂把控能力要繼續加強,語言應更加簡練、準確,課堂環節也可以更加豐富多彩。總而言之通過這次設計、實踐、反思的過程,讓我對教材、設計意圖的運用都有了更為透徹的了解。而在數學領域這一塊要學習的還有很多,我也要繼續充實自己,學習與探索更多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在認真的實踐與反思中感悟。
單教學設計13
【設計意圖】
海洋占據了地球的絕大部分地方,也是我們人類最大的寶庫,我們從海洋中得到了很多東西,所以我們也要讓我們的下一代學會如何和海洋相處,如何和大自然相處,因此設計“美麗的海洋世界”活動,帶領幼兒認識海洋中的生物。
【活動目標】
1、能認識各種海洋生物。
2、能比較海洋和陸地環境的不同。
【活動準備】
1、各種陸地的動物圖片(長頸鹿、老虎、雞等)和海洋的動物圖片(魚、海星、螃蟹等)。
2、多媒體課件、自制陸地、海洋家園展板兩塊。
【活動過程】
一、 組織幼兒入場
隨音樂《小鯉魚》做律動入場。
二、談話,觀看影片
1、談話。(師:孩子們,你們喜歡大海嗎?大海里有什么?大海一定很美,你們想去看看嗎?咱們一起去看吧。)
2、觀看影片。
3、師: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海里的生物)
4、它們生活的地方和我們生活的地方一樣嗎?(比較海洋和陸地環境)
三、認識海洋里的生物
1、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片上海洋動物的名字。(鯊魚、
海馬、藍鯨、珊瑚、海星)
2、記住海洋動物的樣子,了解它們的特點。
(幼兒自由說,教師適當的補充)
3、團體活動---選舉最受歡迎的動物。
(1)、(出示五幅海洋動物圖)每個幼兒投票選出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海洋動物。
(2)、評出最受歡迎的海洋動物,表示祝賀。
【活動延伸】——幫動物朋友找家
老師這兒還有很多動物朋友,有生活在海洋里的,也有生活在陸地上的。它們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咱們把它送回家吧。
單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1.了解一些古代詩歌常識。
2.理解詩歌主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賞精彩文句,培養想象能力,體會詩歌意境和思想感情。
一、預學單(課前)
1.了解古代詩歌常識
通常所說的古代詩歌包括古體詩、樂府詩、律詩、絕句、詞、曲等。
唐代以前出現的較少格律限制的詩體叫詩。如本課的《》。而把唐朝新出現的詩、叫近體詩。如本課的《》和《》就是律詩。
律詩,因格律要求嚴格而得名,有言律詩、言律詩兩種;律詩的格律有規定、限制了對仗,八句可分為四聯,兩聯必須兩兩對仗,是兩對對偶句。
曲是一種與詞相近的韻文形式,出現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間歌曲的影響而形成的,句法較詞更為靈活,多于口語,用于韻也更接近口語。如本課的《》
2.根據拼音寫出恰當的詞語
(cāng)海(jié)石(sǒngzhì)歸(yàn)水何(dàn)(xiāo)(sè)
3.了解作者作品。
①《觀滄海》一詩選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他的詩以__________見稱。
②《次北固山下》一詩中“次”意為__________,該詩作者為唐代詩人______。
③《天凈沙·秋思》的作者是,他的散曲,擴大題材領域,提高藝術意境。聲調和諧優美,語言疏宕豪爽,雅俗兼備。
二、課堂練習
《觀滄海》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描寫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
2.詩歌借詩人見到的滄海之景,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1.首句中寫飄落的“楊花”,哀啼的“子規”有什么用意?請結合文意回答。
2.詩中“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次北固山下》
1.最耐人尋味的是頸聯,這一聯詩到底蘊含著怎樣的哲理呢?
2.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天凈沙·秋思》
1.這首小令被稱為“秋思之祖”、“思鄉絕唱”,請結合詩歌,談談原因。
2.在這幅絕妙的晚秋思鄉圖中,卻出現了“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靜美景,這與“斷腸人”的愁情一致嗎?談談自己的見解。
三、課后練習
《峨眉山月歌》
1.這首詩構思精巧,歷來為人稱道。其精巧之處主要表現在哪里?結合詩句談談。
2.第二句詩用入、流兩個動詞寫出了峨眉山月怎樣的一種動中之景?
《江南逢李龜年》
1.清朝蘅塘退士評說:“世運之治亂,年華之盛衰,彼此之凄涼流落,俱在其中。”
請舉例說明詩人是用什么手法表現出上述意思的。
2.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1.“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兩句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2.這首詩與孟浩然《過故人莊》都有“菊”這個意象,它們有什么不同?
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夜上受降城聞笛》
1.詩中“沙似雪”、“月如霜”兩個生動的比喻,形象地描繪出邊塞怎樣的環境特點?
2.這首詩被推崇為中唐邊塞詩的絕唱,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
單教學設計15
倒車請注意
活動目標:
1. 學習雙手、雙膝著地倒退爬。
2. 敢于嘗試各種動作。
3. 體驗模仿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遙控汽車一輛。
活動過程:
1. 出示遙控汽車,引起
哦托班課本的教案-開心寶寶幼兒的興趣。
2. 示范遙控汽車,讓汽車倒開,同時反復說“倒車請注意”。
3. 請一位動作發展比較好的幼兒表演倒退爬,其他幼兒一起說“倒車請注意”。
4. 鼓勵每位幼兒嘗試倒爬,邊爬邊說“倒車請注意”。
活動
十 拖拖拉拉
活動目標:
1. 學習較平穩地拖拉著玩具走。
2. 能主動表達自己的意愿,并學說“我要”。
活動準備:
1. 拖拉玩具人手一件。
2. 請配班老師把玩具放在活動室門外。
活動過程:
1. 主班教師通過簡短談話中集中幼兒的注意,引起幼兒的游戲興趣。
2. 主班教師把幼兒的視線引向活動室門口,此時配班教師邊念兒歌,邊拖著玩具進來:拉拉拉,拉拉拉,拉拉我的小小鴨。誰要小小鴨?
3. 配班教師把小鴨拖拉玩具交到一個能說出“我要”的幼兒手里,帶領他邊念兒歌,邊拖拉著玩。
4. 與此同時,主班教師邊念兒歌邊從活動室外拉進一個玩具,交給另一個幼兒。
5. 同上形式,兩位教師把所有拖拉玩具一一交到每一個幼兒手里,并帶領他們邊念著兒歌,邊拖拉著玩。
托班課本的教案-開心寶寶,
【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單教學設計01-09
單韻母的教學設計06-14
《單韻母ɑ》教學設計02-02
《單韻母》的教學設計09-30
單雙腳跳的教學設計07-02
單韻母i、u、ü 教學設計06-13
iuü單韻母教學設計02-02
單韻母《a o e》的教學設計02-02
單韻母《a o e》教學設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