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草原》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草原》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或第4自然段。
3.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通過讀、想像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教學教具:投影、圖 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揭示課題。
在我國內蒙古,有一個世界聞名的大草原,那就是錫林郭勒大草原。盛夏時節,鮮花盛開,草原碧綠;深秋,金黃色的大草原在風的吹拂下翻滾著草波,景色十分迷人。你想馬上欣賞錫林郭勒大草原的美景嗎? 出示《錫林郭勒大草原》近照。
問: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二、閱讀理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先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從那兒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的,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從這兒能感受到草原的廣闊,無邊無際,而且都是綠色,很美。)
學生閉眼想象 問;你看到了什么?你能讀出你的感受嗎?指名讀 (自評—生評
師:除了廣闊,你還感受到了什么?(美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用﹏
畫出描寫野草、湖水、野花的句子
集體交流 邊讀邊想象畫面讀你的感受來。
(2)(山嶺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這里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說明草很茂密。這里的景色很美。能夠說出自己的理解)
如果這樣寫,還有這種感受嗎?(品詞品句)
草原上到處都是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的草深極了。
山嶺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
(比較,感受,重點理解到處都是,很廣闊,有趣。)
自己讀讀,讀出自己的理解。
默讀一、二自然段。說一說這兩個自然段有什么關系?
過渡:草原不僅是美麗的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
2.學習三、四自然段。
(1)默讀課文,想一想從哪兒看出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板書:動物 牧民 (放錄象)
問:課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動物?他們各是怎樣活動的?
指名回答 自由讀有關句子想象快了玩耍情景。
(2)錄象 牧童放牧場景
學生欣賞說一說此情此景,隨牧童一起放聲歌唱。
師:此時的你在想什么,心情如何?生充分談一談
如果沒有野草、湖水和野花,錫林郭勒大草原將是什么樣子的?進行保護環境教育。
三、總結。
朗讀全文 問:(1)這篇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繪錫林郭勒大草原?(2)課文第三段與上下段有什么聯系?(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四、分層作業: A、抄寫文中優美 句子 B、給課文配一首小詩
板書設計 :
9、錫林郭勒大草原
廣闊美麗 草 一望無際
湖水 清亮
花 各種各樣
歡騰世界 動物 歡跳
牧民 高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2.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感受錫林郭勒大草原的遼闊美麗,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在上節課的學習中,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教師板書:廣闊美麗 歡騰的世界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6課 錫林郭勒大草原
二、細讀課文,扎實訓練。
(一)快速的瀏覽課文,找出哪段寫出了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哪段寫出了大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大草原是怎樣廣闊美麗的?
1.先自己讀讀第二自然段,想想從那兒感受到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的,再和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
(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2.估計學生情況及教師的對策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一直鋪向遠方”說明廣闊。
教師的對策:①除了廣闊,還感受到了什么?教師泛讀 重讀 滿眼綠色 出了廣闊之外還寫出了草原很美。②讀出你的感受來。
(2)山嶺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
教師對策:①理解:覆滿 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哪個是覆滿,并且說出理由
②理解: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 教師問學生幾歲了?讓其中的一個孩子站起來。并且介紹草原上的草有你們這么高。
③讀出自己的感受。
還能從哪兒感受到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3) 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
教師的對策:①問為什么說一洼洼清亮的湖水像寶鏡?
②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么?
展開想象:映出了藍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我們再讀讀這一洼洼清亮的湖水。
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么呀?
(4)還有各種各樣的野花。有鮮紅的山丹丹花,粉紅的牽牛花,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著陣陣清香。不光有綠色,還有其它花的顏色點綴著,還散發著清香,這里的景色真美。
教師對策:野花為草原增添了繽紛的色彩,有( )有( ),還有( ),散發著陣陣清香。
3.教師配樂范讀。請同學一邊看畫面,一邊聽,感受錫林郭勒草原的美麗。
4.請學生放聲自由讀
5.小結: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了( ),最后是( )。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我們知道草原不僅是廣闊美麗的,而且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2.輕聲讀讀第4自然段,想一想從那可以看出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
3.教師請學生先來回答。
4.師生對讀體會草原是一個歡騰的世界。(教師讀動物名及牧民,學生讀它們的活動。)
5.按照天上飛的、地上跑的及牧民的活動,分小組讀。
6.教師:讓我們也和小牧民一起唱起來吧!放歌曲。
四、課堂小結。
錫林郭勒大草原一眼望不到邊,但是并不荒涼,而是充滿了生機。我真想到西林郭勒大草原上去玩一玩。現在請你們作為小導游,帶老師去西林郭勒大草原去旅游吧!
《草原》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用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表達了對祖國美麗大草原的美好熱愛憧憬之情,感受蒙古明朗、豪放的音樂特點。
【過程與方法】
學會以小組合作、互助的形式進行二拍子的兒歌創編,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知識與技能】
模擬蒙古族“那達慕大會”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肢體語言的創造模仿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唱歌,會創編協調大方的動作來表現歌曲。
【難點】
能夠初步體驗到蒙古音樂粗狂的音樂風格,了解蒙古族的風土人情,團結少數民族的小朋友,喜歡并對我們的少數民族產生興趣。
三、教學準備
PPT以及音頻設備、鋼琴、蒙古族服飾、課件、部分打擊樂器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組織教學
教師彈奏《馬兒歌》,學生們伴隨著音樂做律動。
2.創設情境新課導入。
(1)播放蒙古風土人情的視頻,揭示課題。
(2)教師通過視頻感受本課歌曲旋律,請同學們談感受。
通過觀看視頻,感受到了蒙古大草原一望無際的景色,看到了馬兒、小溪、蒙古包,聽到了馬蹄聲、蒙古人民的歌聲等,朗誦描寫蒙古族的詩歌,仿佛帶領同學們來到了蒙古大草原。
(二)新課教授
1.教師通過《找朋友》的游戲分4小組。
2.創編蒙古族兒歌。
3.教師出示歌曲節奏,同學們創編歌詞。
4.教師打節奏,請同學們邊做動作邊表演自己創編的作品。
通過學生自己創編的歌詞加入節奏,充分體現了新課標中小組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發揮了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5.完整把創編的歌詞表演。
教師打節奏,學生完整表演自己所創作的歌詞,在此環節,學生便已基本掌握了本首歌曲的節奏。
6.教師范唱旋律并出示歌曲旋律。
7.請同學們試唱一遍歌譜,并注意休止符和低音音符。
在已經基本掌握節奏的基礎上,試唱歌譜。
8.請同學們完整演唱歌曲。
填上自己創編的歌詞,加上旋律完整地演唱一遍。
9.聆聽《草原就是我的家》歌曲,聽辨歌詞。
同學們美妙的歌聲把蒙古族的小朋友也吸引過來了,教師播放本課歌曲,請同學們仔細聽他們都唱了些什么?
同學們回答出歌詞內容,了解歌曲內容,引出本課課題。
教師帶領同學們按照節奏,把這首歌曲的歌詞讀一遍。
10.學習附點八分節奏和注意休止音符。
學生通過讀歌詞,和剛才同學們自己創編的歌曲對比,引出本課的難點附點八分節奏,并通過“知了”的讀法解決它。
11.試唱樂譜,再加入歌詞演唱歌曲
注意一音多詞、二分音符、附點八分節奏的正確演唱,有感情地演唱一遍歌曲。
(三)鞏固提高
1.教師范唱(加律動),學生表演唱,交換唱
鞏固今天學習的內容,有感情地表演唱。
2.請學生們自由表演唱(跟錄音視頻)
3.播放視頻,介紹那達慕大會
4.分組模仿那達慕大會項目
(播放背景音樂)賽 馬、摔跤、射箭
提問同學們都看到了哪些比賽項目,做簡單的介紹,并分組進行模仿表演。
5.用木棒打節奏,邊唱邊跳
(四)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一起游覽了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你有哪些收獲呢?(學會了唱歌、舞蹈,為歌曲伴奏)今天大家的表現都很棒!老師很想記住你們動聽的歌聲、優美的舞蹈,請大家再次為我和臺下的老師們表演唱這首《草原就是我的家》!(在集體歌表演中結束本課)。
《草原》教學設計3
《草原》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他把自己第一次見到草原的真情實感告訴讀者。向我們介紹了草原的天美、地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民熱情好客,歌頌了民族大團結。學習課文,就是要讓學生理解這些美,并從中受到美的教育,從小爭做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的人。基于此,我教學本文,采取讀的方式。
一、初讀,了解美
上課伊始,我便播放草原的課件,讓學生看到優美的畫面,聽到動聽的音樂,把他們帶入遼闊美麗的大草原。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欣賞著藍天白云,碧草盈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抓重點,想象美
老舍先生筆下的草原是一幅高遠素雅的美麗圖畫。精讀時,透過課文優美的語言,抓住重點詞句,啟發揣摩、品味語言美,從而讓學生理解這些優美的語言描繪的圖畫美,受到美的陶冶。在研讀草原景色部分時,我充分利用各種手段和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通過抓住重點語句感悟想象感受到草原的美麗、遼闊。例如:各種形式的讀,個人讀、自由讀、默讀、教師引讀、集體誦讀、配樂朗讀等,通過讀加強學生讀的能力的培養,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落實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說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出草原的遼闊壯美以及自己的喜愛之情。想象先生筆下草原的天“比別處更可愛”,什么地方更可愛呢?此時引導學生仔細品讀,并閉目遐想,甚至深深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讓學生的感受與作者有相同的美感。讓學生悟出“我”贊美草原美的方式是“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此時有學生追問:“為什么想高歌一曲呢?”我抓住這一契機,引導學生明白:作者受到美的感染,決意用歌聲來贊美草原。充分理解了作者的感受:這種境界,即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這句時,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驚嘆的是什么?為什么會覺得舒服??久立四望、低吟小詩為什么?分層次去理解突破教學難點。幫助學生體會作者驚嘆的是那從未見過的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舒服的是草原浩瀚,生機勃勃,充滿活力,視野開闊,心胸豁達,令人心曠神怡;愿久立是因為草原景色迷人,想坐下是因為眼底美景沁潤著心田,引發起激情,要抒發,要表達。然后拓展學生的思維,如果你就在老舍身邊,你將怎樣抒發你此時的心情?使學生深層次體會到草原的美。
三、選讀,感悟美
教學熱情待客那一段時,當我繪聲繪色地讀道:“進了蒙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擺上了,主人都盤腿坐下,誰都有禮貌,誰都又那么親切,一點也不拘束。不大會兒,好客的主人端進來大盤的手抓羊肉。……干部敬酒,七旬老翁敬酒。舉杯,舉杯,回敬再回敬……”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發言:“嗬!蒙古包里待客真熱鬧!”“多新鮮啊,吃的,喝的全是奶制品,都是我愛吃的東西。”說完,還響響地咂咂嘴。“還有手抓羊肉,我從沒見過。”更新鮮的是吃飯時,“還有戴尖尖帽的姑娘唱歌”……一切都是那么新鮮,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同學們紛紛表示:“放暑假,我動員爸媽一起去草原旅游,親口嘗一嘗那些我沒見過的食品。”“我呀,想去穿上蒙古袍子在蒙古包前留個影。”“我要去學摔跤,藍天碧草地,摔跤多有意思!即使摔倒在草地上,肯定不會疼。”……同學們在追求美的向往中陶醉了。
四、選精彩段落感悟人美
讀懂課文,使學生從中受到偉大祖國地域遼闊,景色秀麗,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教育是本課的教學目標之一,應在課文第二部分重點體現。主要通過學生自學,小組交流概括出主人熱情好客表現在:迎客、相見、款待、話別幾個方面,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以突破教學重點。課程結束,以一曲《美麗的草原我的歌》來結束今天的學習,讓學生在回過頭來美美的聆聽那草原的贊歌,再次受到美的熏陶。
《草原》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能用固定節奏拍手跺腳或用打擊樂器伴奏及律動表演等形式參與歌曲表現。
2、在演唱、聽賞及音樂活動中初步感受蒙古族音樂的美、表現音樂美,通過音樂激發學生對草原及民族音樂的熱愛。
教學重點:
能學會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并能用喜歡的方式參與表現。
教學準備:cai課件、電子琴、打擊樂器、筷子、雙響筒或小竹筒
教學過程:
一、欣賞舞蹈《草原上的小騎手》——導入
師:“小朋友們,草原上的小朋友給大家帶來了一段蒙古族舞蹈《草原上的小騎手》,你們想看嗎?”(播放舞蹈《草原上的小騎手》)“看了舞蹈,你們知道蒙古族的小朋友他們最喜歡干什么嗎?”(騎馬)“那里的小朋友最喜歡騎馬了,那里的小 朋友個個都是草原小騎手。”
二、聆聽樂曲《賽馬》
“下面就讓我們跟著小騎手們一起到草原上去賽馬”
“小朋友們!合著音樂揚起你們的小馬鞭!”(播放樂曲《賽馬》)
三、演唱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1、帶著問題聽歌曲
“小朋友們,《賽馬》的音樂好不好聽呀?草原上還有更好聽的歌曲呢?讓我們一起看著歌詞聽歌曲,聽完之后,誰能說說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們最會干什么呢?”(課件播放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學生帶著問題聽歌曲
師:“蒙古族小朋友最會干什么?”(騎馬、射箭、摔跤)
2、在動作表演中感受節奏
“下面老師做一個動作,你們猜猜老師做的是什么動作?(拉弓射箭)”教師表演:“大雁見我繞道飛呀,黃羊見我躲著走,我是草原——小射手。”
“誰愿意上來表演小騎手呢?”(學生表演,老師用雙響筒模仿馬蹄聲伴奏)┃
“老師還想當小摔跤手,誰上來跟老師比試比試?其他同學為我們加加油!”
在表演中我們接觸了兩種節奏:
一種是馬蹄聲節奏(雙響筒)× × × ×┃ × × × ×┃
一種是加油的節奏(鈴鼓)× ×┃× ×┃
用雙響筒和鈴鼓練習這兩種節奏
3、有節奏的念歌詞(第一段跟老師念,二、三段試著邊念邊敲)
4、熟悉旋律
(1)教師范唱曲調(介紹下滑音)
(2)用“ɑ”音模唱曲調
(3)彈舌模唱(用“彈舌”的方法模仿馬蹄聲,模唱曲調)
5、學唱歌詞
(1)學唱第一段,體會歌曲速度及情緒
(2)引導跟琴試唱二、三段
6、練唱歌曲
(1)跟歌曲范唱練唱歌曲
(2)嘗試用不同力度唱(創設音樂情境“小騎手由遠到近”)
(3)師生接唱
(4)分角色唱(小騎手隊、小射手隊、小摔跤手隊)
四、創編、表現歌曲《我是草原小騎手》
1、小組討論、創編
選擇用自己喜歡的舞蹈動作或小樂器方式來表現這首歌曲。
2、集體展示、評價(鼓勵學生自信地參與表演、評價)
小樂器組、舞蹈組、策馬揚鞭組…表演,邀請學生上臺跟老師一起跳舞。
五、拓展、聽賞草原的歌——《天堂》
課件播放歌曲《天堂》,教師小結:“這堂課我們一起隨著小騎手在音樂中走進了美麗的大草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也感受到了小騎手的歡樂,在小騎手的心中草原就是人間的天堂,在這堂課的最后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草原歌手——滕格爾演唱的歌曲《天堂》。在歌聲中讓我們和草原說再見!”
《草原》教學設計5
《草原的早晨》這篇課文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著羊群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在教這課時,我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方面,借助多媒體課件,先引導學生按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畫面內容,然后再指導朗讀。通過熟讀才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因為對大多數學生來說,草原是陌生的,我就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圖片來展現大草原的美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通過讀書,有所觸動,有所感受,進行質疑。把觀察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加強了詞語與事物表象的聯系,有利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會,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但在講授這一課時,也存在了多方面的不足。由于自己教學經驗的不足及本身對教案的不熟悉,導致在上課時不能更多的關注學生。尤其表現在與學生的交流方面。
1.上課無激情,不夠投入。應在語言、體態等方面多加注意,能夠身臨其境。
2.未能與學生進行目光式的交流。
3.如何讓學生帶感情朗讀課文,避免讓學生齊讀,頓讀、機器式的朗讀。
4.對于詞語的理解應靠表情等讓學生感受的,而不是單純的靠教師解釋。
5.在語言組織方面,要避免使用“分析課文”“檢查”等詞,注意邏輯性。
6.在授課時應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朗讀、背誦課文。
7.注意使用課件時,阿拉伯數字的使用、格式安排及語言銜接等方面。
所以通過講授《草原的早晨》這一課,讓我明白了要想上好一節成功的、生動的課,千萬不能在課堂中形成“學生死角”。也讓我更加清楚地知道了,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把教材,教案深熟于心,只有這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才能與學生的配合游刃有余,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受教育的孩子,正所謂“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
《草原》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按由遠到近的順序觀察圖,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學會本課3個生字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小黑板、黑卡紙、地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誰能說說我們這兒的早晨是什么樣子的?
2、聽了同學們的介紹,老師覺得蘇州的早晨真是美極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出示課題:草原的早晨指讀—領讀—教學“原”)
3、看了這個題目同學們想問些什么嗎?(草原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樣子的?草原的早晨和蘇州的早晨有什么不同?……)
出示地圖:指出蘇州(只有針尖那么大)草原(內蒙古地區中國的西北部)通過對比顯示草原地理位置。
二、講授新課
(1)看圖學詞
1、這無邊的草原究竟是什么樣的呢?相機出示掛圖(草原一眼看不到頭)
出示:無邊齊讀
2、冬去春來,草兒重又長出來了,原本枯黃的草原像鋪了一張嶄新的綠地毯所以我們說草原鋪滿了(出示:新綠齊讀)鋪滿新綠的草原上有些什么呢?請大家看著圖來說說(由近到遠)
相機貼字:近處:羊兒牧民駿馬
(出示一個讀一個,正音;最后齊讀詞語)
(2)那這么美麗的草原上的早晨究竟是什么樣的呢?自己把課文讀一讀。
檢查自讀:
鞭聲 黎明 寧靜 醒 蹦跳 歌聲
新綠 圈門 奔向 牧民們 牧羊人
(自讀找規律—指讀—開火車—領讀—自讀課文)
響亮的 黎明的 鋪滿新綠的 打破了 醒來了 羊兒
鞭聲 一只只 跨上 追趕 遠處 回蕩著
草原在
(找規律—指讀—領讀—自讀課文:正確)
繼續看圖想想如果你是羊兒你被關了一夜后放出羊圈后你是什么樣的心情?(興奮)那么你們會怎么跑出羊圈?會怎樣奔向草原的?(涌出來蹦跳著齊讀)那么假如你是牧羊人,羊兒這么蹦跳著涌出來你會做什么事?(跨上駿馬追趕羊群齊讀)齊讀黑板上的詞語
(3)出示句子:
1)“啪!啪!”嘹亮的鞭聲打破了黎明的寧靜。(感嘆號表示什么?草原睡著時是靜悄悄的,牧人的鞭聲叫醒了草原,就像媽媽早晨叫我們起床一樣。想想看每天早上媽媽是怎么叫我們起床的?誰能來把它讀好?)
2)遠處,一群群羊兒像朵朵白云在飄動,藍天下回蕩著牧羊人的歌聲。(指讀——哪里停頓——齊讀)
(自讀課文:流利)
(4)女生讀,男生讀,指讀。
(56)范讀通過讀你覺得草原的早晨怎么樣?(美)那它究竟美在何處呢我們下節課再來討論。
三、教學生字
1、原說結構教部首說你怎么記住它
2、動說兩個字的相同處教“力”字旁
3、打說怎么記
《草原》教學設計7
《靜默草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消除字詞障礙、整體感知課文。
2、把握草原的特點,并體會作者對草原景色的獨特情感。
3、學習“對比”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準字音并理解重點詞組的意思。
2、把握草原的特點,體會草原的魅力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3、對作者蘊藏在草原景色中情感,即人生的思考體驗。
學情分析:
本文內容比較抽象,我們這里的學生對草原的了解較少,再加上這是第五單元的課文學生還沒有學到,也沒有預習。所以學習本課我以課文為載體,通過“教師引領——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學生與老師進行互動、對話(如果有條件兼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通過圖片展示,使學生對草原有一個初步認識)。讓學生領悟作者寫作本文的真正內蘊。
學法指導:
學習本文應以讀課文為基礎,具體學法可分為以下三步:
認讀課文:解決字詞障礙、整體感知課文。
解讀課文:把握草原的特點,體會草原魅力的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賞讀課文:找出文中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語句,并體會作者對草原景色的獨特情感。
寫法借鑒:
學習“對比”的寫作方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設計教學情境(同學們,你喜歡旅游嗎?如果讓你旅游,你想到哪兒去呢?并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順勢導入新課)。
二、作者介紹:
⑴當們想到蒙古人時,給我們的第一個感覺是什么?(豪放爽朗粗獷……)
然而在這篇散文中讓我們感覺到了蒙古人的另一特征:細膩柔情。在我國當今文藝界就有三個蒙古人以他們的細膩柔情征服了很多人。他們就是草原三劍客:歌手騰格爾、畫家朝戈以及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作家鮑吉爾.原野。
⑵鮑爾吉?原野,1958年生。內蒙古赤峰市人。我國著名的蒙古族作家。著有《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燈》等散文集13部,被評為遼寧省優秀青年作家。
⑶以上是對作者的簡單介紹。
除了作家身份,他還是一名人民警察,作為一個生長在蒙古的警察,卻有如此的細膩柔情,在他的成長中,有兩個人對他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曾祖母——尊貴的臺吉夫人和他的老師——詩人安謐。
他的老師告訴他;“你要愛人民,愛土地,你要聽人民的聲音,你要聽土地的聲音。”正是因為他們的影響,原野面對種種環境,始終能保持一顆純真而善良的心,他用這顆心感受世界,感受人間,感受他的草原,這種感受化入文字就形成了他作品的種種特點:優美、細膩、豪放、睿智等等。
三、學習課文:
現在讓我們帶著這些認識,走進原野的《靜默草原》。
1、認讀課文:請同學們大聲讀課文,并運用圈點批注法標出本文的生字生詞,了解本文大意。
(1)解決字詞障礙:
前瞻(zhān)簇(cù)立迥(jiǒng)然穹(qióng)廬長鬃(zōng)摩挲(suō)咆哮(páo xiào)處境(chù)
前瞻:向前方的遠處看;引申:向將來看。
簇立:聚集成堆地挺立著,一般是用于花草等體型較小的植物。
迥然:形容差得很遠。穹廬:借指天空。摩挲:用手撫摩。
(2)解題:
從標題來看,作者筆下的草原側重的是“靜默”,而不是喧鬧的。
“靜默”在文中體現在那些方面,為何說草原是靜默的?
明確:草原是遼遠的蒼茫的。一個人,站在在草原上,可以任意遐想,悟出一些我們以前根本沒悟出的哲理。這時的草原是靜的,也就是作者所說“靜默”的。沒有受到世俗的侵擾。所以,人,也必將是“靜默”的。也是個“善忘者”。
2、解讀課文:把握草原的特點,體會草原魅力的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多種形式讀課文(1—10段),并標出有關描寫草原特點和人們對于草原的感受的語句用“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寫出了草原的__________的特點,我是這樣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來分析草原的特點。(板書句式)
A、草原的特點:(內容可以根據時間來調節)
參考內容:
(1)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對草原,要用心去感受。“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既是草原的特點,也是我們了解草原的所要的態度——用心去感受。
(2)因此蒙古人“想在眼里裝填一些蒼茫。”蒼茫是草原人面對草原的一種心情,一種感受,在眼里裝填一些蒼茫,實際上是用心去體會草原。
(3)看不到與看不盡:草原是遼闊無邊的,所以看不到也看不盡;而草原的變化多端,我們可以看到草原各種各樣的特點,所以“看不盡”。這是草原的又一特點。
(4)在單一中呈現豐富:也就是說,豐富是蘊涵在單一之中的。草原首先給人以單一感。“這顏色無疑是綠”,“無疑”也就是說,不用懷疑,草原首先給人的感覺是大片大片的綠。“草就是海水,極單純”這都表現了草原的單一,然而,這種單一,“在陽光與起伏之中,又幻化出錫白、翡翠般的深碧或霧氣中的淡藍。”“在連綿不斷中顯示壯闊。”這就是草原的豐富。正如作者指出的“草原在單一中呈現豐富。”
(5)草原沒有邊際,它的每一點都是草原的中心:從觀海者的不同角度(岸上、船上),比較出草原的另一特點:中心不定和可接觸性,再進一步指出草原的遼遠與蒼茫,和給人的親切感。
(6)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善忘實際上是對人生的豁達與灑脫,是一種對榮譽、金錢、地位等的不計較……“在靜默中觀望”是一種坦然自若的不張揚的沉穩。觀望未來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永葆一顆純凈的心。
B、人們對于草原的感受:(齊讀11--12段)(內容可以根據時間來調節)
參考內容:
(1)人難免為這種遼遠而驚慌:此時人們為眼前突然開闊的空間而驚慌,為自己不知所從而驚慌,為擔心為擔心自己的得失而驚慌。
(2)為什么說“在草原上,遼闊首先給人以自由感,第二個感覺是不自由,也可以說局促。”呢?
這里又出現一對相矛盾的詞語。“自由”與“不自由”,現在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回答)
明確:首先要注意兩個詞“首先”“第二個”,也就是說自由與不自由這兩種感覺不是同時出現的,而是依次而來。當我們站在草原上,面對草原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自由。我們可以在這里騎馬、摔跤……悠閑自在。然而,正如作者接下來所說的“人,置身于這樣闊大無邊的環境中,覺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隱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有句話說“有比較才有差距”人與闊大無邊的草原相比,自然就顯得渺小與微不足道了。而此前,人背負著種種世俗之事,榮譽、地位、權利、金錢……也就是文中所說的“拐杖”“人文背景”,人因此以為自己至高無上,驕傲、自大……然而面對草原的寬厚仁慈、自若坦然的闊大無邊的胸襟時,人所擁有的一切就顯得可悲、可笑了。所以作者說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竟然”一詞突顯了人面對草原的感受以及“處境感”。這就是草原給人自由感同時給予人的另一種體會“不自由”“局促”。
(3)人在這里揮動雙拳咆哮顯得可笑,蹲下嚶嚶而泣顯得可恥:作者是說,人在草原上既不能怨天尤人,也不能自怨自艾,而應當不卑不亢,保持獨立的個性和人格。
C、(指生讀13—15段)找出文中能體現作者情感的語句,并體會作者對草原景色的獨特情感。用“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寫出了人們對草原的__________感受,我是這樣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式來分析人們對于草原的感受。(板書句式)
3、賞讀課文:本文語言優美,富含哲理,請同學們認真閱讀,用心體會。并用“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句式作答。
提示:對于這一問題的設計,是為了引領學生深入閱讀課文,用心體會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只要學生,從文中摘錄一句話,并說出自己喜歡的合適的理由即可。
參考內容:
(1)如何理解作者將自己比為“母牛”“烈馬”; “母牛”和“烈馬”兩個反差的意象。母牛,烈馬讓人想到什么?
賞析:母牛、烈馬都是食草動物,是草原上最常見最普通的動物。它們生長在草原上,草原養育了它們。草原是它們的故鄉,它們的母親。雖然二者的性格完全不同,母牛溫順,烈馬暴躁,但它們面對草原面對故鄉時,卻表達了同樣的感情——對草原的如同對母親的深沉的愛,細膩柔情。在這里,作者自比母牛、烈馬,實際上是作者的兩種不同的心境。用“母牛”這意象表達了作者對草原的溫柔之愛,全身心投入的敬仰之愛,易讓人想起“母親”的意象。而“烈馬”卻正好與“母牛”相反。火熱的愛,不顧一切的愛,甚至有點野蠻的愛。無論是怎樣的心情,面對草原,作者的內心總是能得到寧靜。這是草原豁達的胸襟對我(作者)的感染。
(2)現在我們來一同思考“草原與我一樣,也是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這里“善忘”是忘記什么?對未來的態度,如何在靜默中觀望。
賞析:善忘實際上是對人生的豁達與灑脫,是一種對榮譽、金錢、地位等的不計較……“在靜默中觀望”是一種坦然自若的不張揚的沉穩。觀望未來需要我們用心去感受生活,永葆一顆純凈的心。
4、學習并掌握“對比”的寫作手法。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運用了對比手法的語段,并簡析其作用。
參考內容:
1、城里人看草原和牧人看草原的對比。
2、觀看海景與觀看草原景色的對比。
四、布置作業:
背誦11段,選做互動練習題3-5道題。
【板書設計】靜默草原
鮑爾吉.原野
1、“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寫出了草原的__________的特點,我是這樣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寫出了人們對草原的__________感受,我是這樣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作方法:對比作用:強化
《靜默草原》教學反思
《靜默草原》這一課是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精讀篇目,本文語言優美,富含哲理,是一篇詞清辭麗的哲理性散文。教讀這一課,必須緊扣課文,在閱讀中去理解、去體會、去感悟。因此,我針對本文設計了“教師引領——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
同時,我還認真分析了學生學習本文可能出現的情況:本文內容比較抽象,我們這里的學生對草原的了解較少,再加上這是第五單元的課文學生還沒有學到,也沒有預習。所以學習本課我以課文為載體,通過“教師引領——師生互動”的教學方式,學生與老師進行互動、對話。讓學生在閱讀中思考、領悟本文的真正內蘊。
我設計的第一套教學方案是:多媒體教學。通過圖片展示,使學生對草原有一個初步認識;然后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完成教學目標1和教學目標2。通過幻燈片展示,引領學生閱讀分析重點語段。當我得知焦園中學沒有多媒體教室時,我立即又設計了第二套教學方案。
我設計的第二套教學方案是:學生課前預習,消除字詞障礙。課堂上重點講讀課文:首先分段講解,然后精講精彩片段,最后引導學生探究本文主旨,學習寫作方法。但是,我在網上看到教育局的通知說“課前抽簽決定上課順序”,我想如果這樣學生是沒有預習機會的。于是我又設計了第三套教學方案。
我設計的第三套教學方案是:“教師引領——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里結合了我們三春中學的“三讀教學法”。課堂活動既可以讓學生有話可說,又能夠引起學生深層思考。如果學生大膽自信、積極勇敢我就讓學生自主發言,如果學生沒有積極舉手、大膽發言的習慣,我就指生回答。為了使所有的學生都有話可說,我緊扣課文設計了幾個句式:
1、“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寫出了草原的__________的特點,我是這樣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寫出了人們對草原的__________感受,我是這樣理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喜歡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樣的句式不但扣緊了課文,又能引起學生的思考。不同程度的學生,可以有不同的見解。這時老師要給以適時的指導、評價。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還設計了評比臺。
在我教授完這一節課后,我的教學目標都基本實現。學生在我的引領之下,有條不紊的學習了課文內容。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了展示才華的機會,引起了他們或深刻或淺顯的人生體驗。但是對于這一課,還有很多深層次的內容需要挖掘,這在短短的幾十分鐘里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它要和生活聯系在一起,在課堂上學習,到生活中體驗。
美中不足之處是學生活動的積極性還不夠高漲,雖然我課前得知這個班的學習氣氛比較沉悶,學生不愛發言、成績也較差。但是我沒有想到他們即使會也不愿意回答問題;不過在我用多種形式引導之下,也出現了積極回答問題的局面;其中一個同學,一節課就回答了四次。不過因此也影響了我的教學進度,我預計提前3—5分鐘完成的教學任務,卻在下課鈴打響之前的幾秒鐘完成
《草原》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會讀“旋、逝、塵、拳、雹、劈、卷、遼、闊、眺、潭”等生字,理解“狂風翻卷、沙塵滾滾、劈頭蓋臉”等詞語。
2、理解2、3兩段,知道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做些什么事。
3、體會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伴侶。
(二)教學重難點:
知道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報告天氣、指明方向,從而體會鷹是人們的好伴侶。
(三)教法學法:
多媒體幫助教學、讀讀悟悟、自主學習
(四)課前預備:
課件、課文重點句板貼卡片
(五)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提示課題
1、播放課件:大草原和鷹,配上音樂《牧民新歌》。
談話:同學們,你們去過大草原嗎?那就讓我們一起去吧!
老師一邊操作課件一邊引敘第一段:當你來到寬闊的大草原,首先見到的往往是鷹……
2、這節課,就讓我們和草原上的鷹交個伴侶吧!齊讀課題:草原上的鷹
師激讀:草原上的鷹是多么威猛呀!再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你想進一步了解草原上的鷹嗎?打開書本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精準,遇到不會讀的字做一個記號,也可以先問問同桌或老師。
老師巡察,把課文給同學圈出不熟悉的字。(做到生字讓同學確定)
2、老師出示課文,讓同學讀不熟悉的字。(同學能讀的讓同學讀,不能讀的老師注拼音讓同學讀。)
3、分節讀課文。
①你覺得你能讀好哪段?指名讀一節。
②誰最想熬煉一下?再指名讀。(通過多種形式指導同學讀通課文。)
4、你們很會讀書,還想讀嗎?請你們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讀課文。要求:哪一句話最能看出人們對草原上的鷹有著深厚的感情,邊讀邊劃出一個句子。
5、指名說,并板貼句子: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伴侶。
指導朗讀好這個句子,老師隨機評點:老師感覺有點像好伴侶了,再讀。
三、讀讀悟悟,體會情感
學習其次段
1、(導)為什么說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伴侶嗎?自由朗讀其次段,想一想:你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鷹是人們的好伴侶?
2、指名說,隨機重點訓練以下句子:
(1)出示句子:
果真,在朝霞消逝的地方,出現了一片黃云,狂風翻卷,沙塵滾滾,拳手大的冰雹就劈頭蓋臉地打下來。
A、天氣有怎樣的改變?同學說,老師出示以上句子。
B、其實天氣改變是有肯定先后挨次的。請你給這兩個句子加上表示先后挨次的詞。(過不了多久、接著)
讀一讀這兩個詞語,你有什么感覺?(體會天氣改變之快。)
C、天氣的改變不僅快,而且越變越惡劣。
先看圖(配音)感受
看了圖,你有什么感受?請你用書上的一兩個詞語來說一說這時候的天氣狀況。(如:狂風翻卷,沙塵滾滾,劈頭蓋臉)老師立刻指導讀好這幾個詞。
你能通過讀把這惡劣的天氣呈現出來嗎?自由練讀整句子→指名讀→評議→全班男同學讀、女同學讀(師點:女同學要是能通過朗讀,把這惡劣的天氣呈現出來,那真的很了不得)→齊讀。
D、第一次、引讀重點句:鷹為人們預報了這么惡劣的天氣,可以讓人們早做預備,怪不得草原上的人們見到在草原上空飛行的鷹會說—同學齊讀句子: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伴侶。
(2)你還從哪里體會出鷹是人們的好伴侶?
指名說,再師生共同學習句子。
A、先看圖,老師、:瞧,月亮高高地掛在空中,清風陣陣地吹著,多漂亮的草原夜色,多安靜的草原之夜呀!同學齊讀句子:晚上,月亮高高地掛在空中,清風陣陣地吹著,草原上空時常傳來鷹的長鳴,這是它在預報,明每天氣肯定晴朗。
(要是同學讀不出來,老師再點撥:要是能再輕一點,老師會感覺草原之夜更安靜更美)。
B、指導朗讀全段:男女同學分讀“早晨”“晚上”兩部分,特殊要留意讀好這兩種不同的意境。
3、小結: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引板:預報天氣
4、其次次、引讀重點句:鷹為人們預報天氣,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便利呀,草原上的人們只要一見到在草原上空飛行的鷹就會說:(齊讀)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伴侶。
學習第三段
1、你還從哪里體會出草原上的鷹是人們的好伴侶呢?
2、指名說,并隨機板書:指明方向
3、這段話寫得很美,老師讀著讀著就把它讀成了一首詩,出示:
藍色的天涯
閃動著的一些
黑點
就是鷹
朝著鷹飛的方向走
你或許能
發覺
遇到
或許能
找到
(1)老師把最美的部分留給你們補充!同學填空。
(2)讀讀這首詩的其次節,你體會到了什么?(試圖引導體會找到方向時越來越欣喜的感覺。)
師生對讀這首詩,讀出詩的韻味。
(3)齊讀詩,并給詩加題目
(4)第三次、引讀重點句:鷹為我們指明白方向,在大草原迷路的我們最終找到了村莊,此時此刻,我們確定會不由自主地,感謝地對鷹說——同學齊讀重點句: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伴侶。
四、課堂小結,升華情感
1、總結,第四次、引讀重點句,達到、:草原上的鷹能為人們預報天氣,為迷路的人指路,其實還能為人們做許很多多的事,難怪人們對鷹布滿了感情,讓我們站起來,抬起頭,對著在草原上空飛行的鷹高呼吧!—同學呼: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伴侶。
2、把“。”改成“!”,再來一次。
3、在句子前面加上“啊”,該怎么讀?同學醞釀后齊呼。
板書:
預報天氣
草原上的鷹
指明方向
草原上的鷹,真是人們的好伴侶。
《草原》教學設計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附點八分音符,能在《小馬跑來了》的活動中采用各種身勢動作正確地進行節奏表現。
2、能學會《大雁湖》,并隨音樂吹奏《大雁湖》。
教學重點
1、演唱《大雁湖》,吹奏《大雁湖》。
2、學習附點八分節奏。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律動
師:同學們,讓我們唱著歌兒進教室吧。
(引導學生隨著《我是草原小騎手》邊唱邊拍手進教室,在座位上站好。)
師:來跟著老師動一動。
2、師生問好
二、導學鋪墊:游戲“我跳你猜”
師:同學們,從剛才我們聽到的音樂和咱們律動時的動作中,知道咱們今天這節音樂課將要走進哪個民族嗎?對于蒙古族,你們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來說一說。
師:既然大家對蒙古族了解這么多,我們來玩一個“我跳你猜”的游戲。老師跳一個蒙古族舞蹈動作,你們來猜一猜這個動作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跟著老師學一學,那就更好了。
A、“擠奶”動作
師:你們知道為什么在蒙古族的舞蹈中會出現擠奶的動作呢?
(課件展示草原上牛羊滿地的風景,老師隨風光片介紹。)
B、“抖肩”動作
C、“雄鷹展翅”動作
D、“騎馬”的動作
三、新課教學
1、節奏活動《小馬跑來了》
A、小馬跑來了(初聽與模擊節奏)
師:蒙古族人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在馬背上生活,馬成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好伙伴,在每年的那達慕大會上,都有賽馬的項目,瞧,有三匹小馬過來了
(課件展示:三匹小馬分別拖著三條節奏出現。)
第一匹:XXX|XXX|XXXX|XXXX||
第二匹:XXXX|XXXX|XXXX|XXXX||
第三匹:XXXX|XXXX|XXXX|XXXX||
B、認識附點八分節奏
C、節奏練習
2、歌曲《大雁湖》
A、初聽歌曲
師:剛才草原牧民用歌聲表達了他們對美麗草原的熱愛之情,這兒有一群小牧民也唱起了他們自己的歌。
(全班同學聆聽《大雁湖》。)
B、讀譜
C、跟唱
3、吹奏《大雁湖》
四、總結
師:同學們,在你們的歌樂聲中,老師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美麗。讓我們在這動聽的音樂中結束這堂愉快的音樂課吧。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學會演唱《可愛的羊群》這首歌曲。
2、能學會跳簡單的筷子舞,并隨樂表演舞蹈。
3、能認真聽賞《牧歌》,感受草原的寬廣與美麗。
教學重點
從聽《牧歌》、唱《可愛的羊群》、跳筷子舞這三個內容中感受草原美麗的景象。
教學難點
學跳筷子舞
教學過程
一、清晨的草原
1、聽賞《牧歌》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請你們閉上眼睛聽一聽這段音樂,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
A、初聽第一段(感受基本情緒和意境)
師:你覺得剛才的音樂美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嗎?
(請同學們說說聆聽音樂的感受。)
B、復聽全曲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是其中的一個樂段,現在我們來完整地聽賞一遍。如果你覺得它很美,就隨著音樂動一動。另外,這個樂段一共被重復了三次,如果你能記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現時用嚕輕輕地跟著它哼哼。
(全班聆聽全曲,教師引導學生隨樂律動,并在第三樂段時輕聲哼唱主旋律。)
C、視唱主旋律,介紹《牧歌》
師:這是草原牧民用歌聲來描繪的美麗的草原,所以這首歌曲就叫《牧歌》,是根據內蒙古長調民歌改編的無伴奏合唱。讓我們再唱一唱它的主題吧。
2、讀譜唱歌
A、模唱
師:剛才的無伴奏合唱展現了草原美麗的景色,那么現在我們也來用美妙的聲音表現清晨的草原,首先請大家聽一聽這段旋律,然后再用“嚕”來模唱。
B、識讀樂譜
(課件展示《可愛的羊群》的樂譜。)
C、為音樂配畫
二、歡騰的草原
1、用筷子為歌曲伴奏
師:為了加強這種歡快的感覺,讓我們用筷子為《可愛的羊群》伴奏好嗎?
師:剛才跟著老師用筷子伴奏的時候,除了筷子互相敲擊之外,老師還敲擊了身體的哪些部位?
2、介紹筷子舞及蒙古族的其他舞蹈
師:剛才你們隨老師敲擊身體的不同部位和進行身體韻律的變化,是不是使我們的動作具有了舞蹈的韻味?其實,老師帶大家跳的就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愛的筷子舞中的典型動作。
師:蒙古族人民不僅能騎馬射箭,而且能歌善舞,他們的傳統舞蹈有安代舞、頂碗舞和筷子舞。今天我們就來跳一跳蒙古族人民特別喜愛的筷子舞吧。
(老師隨《可愛的羊群》音樂范跳。)
師:這些動作你們熟悉嗎?其實,我們只要把上節課“我跳你猜”環節中學到的動作和我們剛才敲擊筷子的動作結合起來,就是一個完整的筷子舞。
(師生一起隨樂跳筷子舞。)
3、表演筷子舞
三、總結
師:照耀大地一天,太陽要回家了。忙碌了一天牧民們也要回家了,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唱起歌跳起舞,踏著夕陽回家吧。
《草原》教學設計10
一、教材分析:
《草原的早晨》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的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
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在草原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繁榮興旺的新氣象。。本文意在培養學生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 文章條理清楚,語句流暢,文字優美生動,是訓練學生朗讀的好教材,也是對學生情感熏陶的好課例。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改革和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針對低年級段學生的年齡特征并
結合我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以下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7個綠線條的生字只認不寫,認識1個新偏旁(廠字旁),會寫“原、無、門、打”。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草原的美麗風光。
三、說教法學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
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在設計這一課時,緊緊圍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突破重難點”。
1、以讀為本,創設情境,感悟朗讀,體現語文課上的書聲朗朗。
2、以鼓勵性評價作為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手段,體現課堂評價的激勵作用。
3、體現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勢。
四、說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
小朋友,幾天來,我們跟著春風姐姐游了美麗的小池塘,逛了花兒盛開的梅花山。今天,我們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出示草原視頻……這是哪兒呢?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草原 學習生字“原”,寬寬一個“廠字頭”,下半部分是白下面一個小,注意下半部分與“泉”的區別。誰來讀好這個詞?讀準字音。
3、簡介草原,導入課題:草原是我國西北邊疆地區放牧的地方。那里的風光非常優美,那里的人民勤勞勇敢。當春天到來的時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是在春天的早晨。板書:5、草原的早晨
誰會讀這個課題?指名讀,聽出來他哪個音讀得特別準?“晨”是個前鼻音,又是個輕聲。誰再來讀。我們一起來讀。
4、理解課題: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嗎?引導學生根據課
題進行質疑。
5、教師以語言描述創設情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草原的早晨吧。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輕讀綠色線和田字格中的生字,然后再讀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
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碰到難讀的字可以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
(1)多媒體出示詞語:
先逐個指名認讀,相機正音;說說難讀的字,分清前后鼻音,再一個詞領讀, 一行領讀。去拼音開火車讀讀。
綠色通道里的詞:
鞭聲 黎明 寧靜 鋪滿 新綠 跨上 駿馬
先一個詞領讀,再一行領讀,去拼音開火車讀。
3、再次輕讀課文,讀通句子,做到:不添、不漏、不錯、不破,遇到難讀的
句子多讀幾遍。
4、檢查自讀情況:
(1)交流:本課共有幾個自然段?(三個自然段)
(2)指名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根據實際情況,師生共同評議,
隨機校讀,重點指導讀好幾個較長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第二自然段的
第一句話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話。
(3)請讀得好的學生介紹方法。
(4)同桌互相讀讀課文,發現問題及時互相糾正。
(5)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想,你現在又知道了什么?交流時指導學生用課文中
的句子說話。
(6)集體朗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原、門、無、打。
1、出示生字 學生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2、交流記憶方法:重點指導學生把“原”的下面部分與“泉”區分清。
3、指名分析生字的結構和擺布,并說說書寫注意點,同時教師在田字格內示范
書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隨著進行書空。
4、學生練習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5、反饋糾正:展示學生的作業并進行點評。
《草原的早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會寫“原、
門、無、打”四個生字。
3、初步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快樂。
教學重難點
1、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草原的美麗。
2、學習生字,并練習正確、規范地書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談話。
小朋友,幾天來,我們跟著春風姐姐來到了美麗的小池塘,爬上了花兒盛開的
梅花山。今天,我們要去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出示草原視頻??這是哪兒呢?
2、根據學生回答,板書:草原 學習生字“原”,寬寬一個“廠字頭”,下
半部分是白下面一個小,注意下半部分與“泉”的區別。誰來讀好這個詞?讀準字
音。
3、簡介草原,導入課題:草原是我國西北邊疆地區放牧的地方。那里的風光
非常優美,那里的人民勤勞勇敢。當春天到來的時候,那里的景象更不一般,尤其
是在春天的早晨。板書: 5、草原的早晨
誰會讀這個課題?指名讀,聽出來他哪個音讀得特別準?“晨”是個前鼻音,又
是個輕聲。誰再來讀。我們一起來讀。
4、理解課題: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嗎?引導學生根據課
題進行質疑。
5、教師以語言描述創設情境: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草原的早晨吧。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1、生自由讀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碰到難讀
的字可以多讀幾遍,做到:不添、不漏、不錯、不破,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讀情況:
(1)多媒體出示詞語:
wú yuán pū xīn
無邊 草原 鋪滿 新綠
biān dǎ lí níng jìng
鞭聲 打破 黎明 寧 靜
yáng yǒng juàn m?n bang
羊兒 涌 出 圈 門 蹦跳
mù mín kuà jùn zhuī gǎn
牧 民 跨 上 駿馬 追 趕
chù d?ng
遠處 飄動
先一個詞領讀,再一行領讀,去拼音開火車讀。
(2)交流:本課共有幾個自然段?(三個自然段)
(3)指名選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根據實際情況,師生共同評議,隨機校讀,重點指導讀好幾個較長的句子: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及第三自然段的一句話。
(4)請讀得好的學生介紹方法。
(5)同桌互相讀讀課文,發現問題及時互相糾正。
(6)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想,你現在又知道了什么?交流時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句子說話。
(7)集體朗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指導書寫:原、門、無、打。
1、出示生字、 學生認讀生字,并口頭組詞。
2、交流記憶方法:重點指導學生把“原”的下面部分與“泉”區分清。
3、指名分析生字的結構和擺布,并說說書寫注意點,同時教師在田字格內示范書寫,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隨著進行書空。
4、學生練習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5、反饋糾正:展示學生的作業并進行點評。
《草原的早晨》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草原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是陌生的,要讓學生感悟到草原之美,并進一步把感受到的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有一定的困難。多媒體展示圖片及草原風光視頻給學生展示了草原風光,豐富了學生的表象,幫助學生構建起草原的概念。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用語言來說說自己的感受。面對一篇優美的教材,如何吃透它,讓教材變為 “學”材,從單純地研究如何“教”轉到如何“學”上來,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 ,實現語文教學的素質化。我要求自己先把課文讀通,讀透,讀好,真正讀出味來。又通過多種形式掌握字詞句,凡須引導學生深入感悟的,自己先要感得深悟得透。在教學中我著眼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著力于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幫助他們獲得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 獨立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興趣、愿望和能力。在這一節課上,由于自己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把握用時過多,導致課堂上學生寫字時間的不足,在上課時不能更多的`關注全體學生,尤其表現在學生回答問題方面:教師在設計問題以及在課堂上與學生生成問題時,應首先以學生思維及角度從實際出發考慮。所以我也更加清楚地知道,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一定要首先自己得把教材,教案深熟于心,只有這樣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才能與學生的配合游刃有余,面向全體,關注每一個受教育的孩子,正所謂“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學生”!
《草原》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草原的自然風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能力,學會積累語言。
3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大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體會草原的自然風光,和蒙古同胞的熱情豪客,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大團結的教育。會品味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創設情境
1。播放歌唱草原的歌曲,(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蒙古人》等能體現草原遼闊風光或民族特色的歌曲。)
2。同學們,聽了這首歌你的心情怎樣,是不是有一種置身于草原的感覺呢?課前你們收集了有關草原的資料,能談一談草原在你們心目中的印象嗎?
(學生盡情說一說,可以描繪草原的一碧千里,也可以描繪草原綠毯如氈,還可以說一說這里牛羊成群盛景、民族風俗等等。)
3。作家老舍是一位人民藝術家,也是一位文學產量較高的作家,深受人們的愛戴,那么當我們的作家老舍第一次來到內蒙古大草原時,他看到的是一番怎樣的情景呢?現在我們就隨著老舍先生一起到美麗的草原看一看。(板書課題:草原。)
4。即將來到草原的你,見了這個題目,最想了解草原的什么?
(1)草原的景色如何?
(2)草原的人們怎么樣?
(3)作者第一次來到草原有何感受?
二、讀課文,學課文
1。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很多,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對草原的好奇,一起來到草原。邊讀邊想,課文描寫了草原的什么?
(學生自學課文內容,教師與個別學生交流)
2。引導學生概括課文內容。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學習,也可以和同座交流)
4。檢查學生的自學結果:
A。理解以下幾個詞語:
境界:事物所達到的程度和表現的情況。文中指草原天空明朗,空氣清新,一碧千里,翠色*滴的那種如詩如畫的情境。
灑脫:本指言談舉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遼闊平坦,在開車是可以隨心所欲,而不必擔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盤繞。文中指河向帶子,彎彎曲曲的樣子。
拘束:過分約束自己,態度顯得不自然。
三、再讀課文,理清行文線索
1。認真讀讀課文,看看作者是怎樣寫草原這篇文章的,教案《《草原》教案》。讀書時,一定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2。和同學們交流一下,作者是怎樣安排這篇文章的行文線索的。
3。匯報交流結果,教師及時引導,概括內容如下:
這篇文章作者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來寫的。首先描述了一望無際的草原美景,使作者感到一種境界的美。(板書:風景之美)接著又展示了一幅人們歡迎遠方客人的隆重場面,最后把酒話別,直至用"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收束全文。
四、精讀細品,品味草原之美
1。作者老舍初到草原的感受是獨特的,你來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課文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了草原之美的?劃出你認為描寫優美的詞句,印象深的地方多讀幾遍。
2。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并批注。
3。匯報交流。
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歸納出草原的"可愛之美,自然之美,意境之美"。重點導讀并理解以下語句:
(1)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然。
A。能不能說一說"一碧千里"在你腦海中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B。"茫茫"是什么意思?同是寫草原,為什么有的說"天蒼蒼,野茫茫"老舍先生卻說"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呢?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向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色*流,輕輕流入云際。
A。翠色"欲"流,為什么后面又說"輕輕流入云際",這不是很矛盾嗎?
B。"翠"是什么顏色?那為什么不說綠色要說"翠色"呢?區別在哪里?學過國畫的同學能給我們解釋一下什么是"用綠色渲染"嗎?
C。輕聲讀讀這句話,看看這"翠色*流,輕輕流入云際"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3)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來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A。是什么使人驚嘆?是什么使人舒服?還能用別的詞語來形容這樣的境界嗎?
B。"奇麗"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來吟誦一首奇麗的小詩,你會吟誦什么呢?
(4)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A。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樣的情景。
B。你認為有那些草原的樂趣?
五、課件演示,再現草原之美
1。通過剛才的交流,同學們感受到的草原之美,那么真實的草原又是什么樣子的呢?你們想看一看嗎?(播放草原的有關錄像資料)
2。談一談,看完錄像的感受。
3。指名再來讀讀課文,要求學生邊讀邊結合文中的語句,想象畫面的內容。
六、由景及人,感受草原的另一番景象
1、我們已經感受了草原的美景,其實最讓人感動的不僅是草原的景美,這里的人們還非常的熱情,現在就讓我們再一次來到草原,感受那里的另一番景象。
2、自學課文的第二—五自然段,然后互相交流一下自己讀后的感受。
(1)、你認為蒙古族同胞熱情好客嗎?你是叢哪里看出來的?
(2)、通過讀文,你了解了多少蒙古族同胞的風俗習慣?
3、學生自學批注,匯報。
4。同學們這種熱情,真是讓人感動不已,你體會到了嗎?那么你能夠帶著蒙古人民的熱情來讀一讀嗎?
七、情感升華體會蒙漢情深
1。多么美麗的草原之景!多熱情的草原人民呀!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感受他們把酒話別的激動場面。
2。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學習,相互交流。
3。全班匯報,教師相機點撥。
(1)主客見面時熱烈歡騰的場面。引導想象:如果你是其中一員,你會說什么,做什么?
(2)主人用富有草原特色的食物招待賓客。客人會怎樣感謝?
(3)干部和老翁這些有身份的人給客人敬酒。說說你的祝酒辭。
(4)鄂溫克姑娘給客人唱歌,小伙子表演賽馬摔跤等。用自己的話去贊美他們。
(5)投影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你怎樣理解這句話?你從這句話中又讀出了什么?
4。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場面。要求讀出自己的體驗和個性的理解。師生評議朗讀。
八、品味全篇總結寫法
1。直抒胸臆:
2。精描細寫:
3。寫實質樸不加雕琢:
九、回顧情境置留作業
如果你就是隨從老舍先生一同進入蒙古草原的其中一位,那么,步入此情此景的你,當時會有怎樣的心情呢?拿出你心中的彩筆,盡情釋放,寫出你的感受,好嗎?請課后認真完成。
《草原》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在感情誦讀中,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抓住中心句,了解草原的遼闊、美麗與歡騰。
3、認識本課11個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1、從字里行間體會草原的遼闊、美麗與歡騰。
2、讀出自己對課文的感受與理解。
3、學習本課寫作方法,練習寫作。
【教學過程】
一、課件引入,激發情趣。
1、以談話的方式帶領學生輕松的走進快樂讀書屋。
同學們,你們喜歡快樂讀書屋嗎?這是一座神奇的小屋,走進它,不僅能豐富我們的讀書內容,還能展示我們的讀書能力。這節課我們共同走進快樂讀書屋七,來欣賞一處馳名中外的天然牧場---錫林郭勒草原,板書齊讀。同學們,你們見過草原嗎?今天,老師就帶領你們去美麗的大草原看看。
2、教師的解說伴隨著課件中優美的景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
(師)在那風光旖旎的草原上,20多條小河潺潺流過,乳汁般滋潤著綠色的大地,300多個大小湖泊幽幽鑲嵌,明鏡般倒映著麗日,藍天,廣袤的草原一望無際,鮮花竟相吐艷,百鳥爭艷,這就是美麗的錫林郭勒草原。
3、從課題入手,學生理解“錫林郭勒”的含義。
(師)錫林郭勒草原位于內蒙古草原上,錫林郭勒是它的名字,錫林郭勒在蒙語中的意思是水草豐美的地方。下面就請同學們走進課文,走進錫林郭勒草原去感受它特有的美吧!
二、采用多種方式讀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組織學生自讀課文,感知全篇內容。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如:大聲讀,同桌合作讀,分自然段讀,比賽讀等,讀的不通順和含有生字的詞語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組織小組合作學習。
(師)請小組內的同學互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讀文,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師)同學們讀的非常認真,非常投入,請大家注意字的讀音并思考:錫林郭勒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生)廣闊美麗歡騰的世界
(師)板書
(師)剛才我們是用這些詞語來概括錫林郭勒草原的特點,你能不能試著有這些關聯詞把這些詞語連成一句話來說一說?
(師)出示小黑板(不但,而且不僅,而且既,又)
三、讀中體會,讀中感受,想象賞讀。
1、瀏覽課文,理清脈絡。
(師)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哪個自然段具體寫了錫林郭勒草原的廣闊與美麗。哪個自然段寫出了錫林郭勒草原是歡騰的世界?
2、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自由讀,教師適當指導讀,引導學生能夠進行個性化朗讀。在讀中體會、想象,感受草原的美。教師可以指導讀、學生試讀、師生評價讀、學生展示讀。讀出自己對美妙的自然風光的感受。
(師)你覺得哪里寫出了錫林郭勒草原的廣闊與美麗?
(1)(生)讀“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一句
(師)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這究竟是怎樣的景象呢?播放藍天圖片
(生)這里的天真藍呀!這里的草一眼望不到邊!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對它的贊美的語氣來讀吧。
學生試讀
(2)(生)讀“山嶺上、深谷里、平原上,覆滿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一句
(師)你們有多大,你們就算是十來歲的孩子,站起來看一看自己有多高。是的錫林郭勒草原是草的世界,在這么深的草叢中捉迷藏,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多有意思呀!請你讀出其中的情趣吧。
學生試讀、師生評價讀
(師)美麗的錫林郭勒草原綠滿大地,藍逼蒼穹,這里的一切都被刻上了綠與藍的印記,而就在這綠與藍之中,閃爍著晶瑩的光,那是什么呢?
(生)湖水
(3)(生)讀“高低不平的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一句
(師)有多清亮呢?
(生)清亮的可以看見水中的小魚。可以看見水中的石子。
(師)你能用“湖水清亮的可以----”來說一說嗎?
學生練說
(師)難怪書上說這湖水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那就讓我們帶著美好的想象把這美麗的感受讀出來吧。
教師可以指導讀、學生比賽讀。
(師)這么生動的描寫,這么優美的句段,你們想不想把他記住。那我們背一背試試。
你們背的這么快,有什么好方法?交流一下。
(生)一邊想象一邊背;熟讀成誦;抓住重點詞語。
(師)這些方法我們可以共享。
3、略讀第四自然段。
(師)在湛藍湛藍的天空下,滿眼都是綠綠的青青的野草,清風一吹,那活潑的可愛的草就會翩翩起舞,好似那綠色的海浪,那清亮的湖水就像寶鏡一般。展現著靈動的畫面,這就是美麗迷人的錫林郭勒草原。好似把我們帶入了仙境一般,令人心情舒暢,陶醉其中,這里不但廣闊而美麗,還是個歡騰的世界。
(師)同學們自由朗讀。邊讀邊想:是因為什么才使錫林郭勒草原成為一個歡騰的世界?
學生練說“因為----所以-----”
(師)居住在草原上的人們幸福嗎?快樂嗎?生活在草原上的動物自在嗎?那就讓我們帶著這愉快的心情讀出他們的幸福吧。
學生練讀。教師指導讀。分組比賽讀。
(師)從你們動情的朗讀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已經深深的愛上了這片草原。想象你現在就是那個騎在馬背上神氣的小牧民。讓我們用心讀出對草原的贊美之情。
課件出示(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百鳥唱,一灣碧水映晚霞。駿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灑,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
四、檢查識字
1、師出示一段文字,變色,加點的字是本課的生字。
草原上覆滿了青草,一直鋪向遠方。草灘上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著清香。小牧民騎在高高的馬背上,揮舞著鞭子,還有偶爾跑過的黃羊、撒歡的小馬駒,讓草原變成了歡騰的世界。
2、同桌互讀要求會認的生字,再指名認讀。
3、整體齊讀這段文字。
五、說寫景色
1、(師)錫林郭勒草原的景色令我們心馳神往,那里的野草,湖水,野花讓我們感受到了草原景色的特點。那我們的家鄉的景色四季分明,也非常的迷人,你能想作者一樣抓住家鄉景色的特點來寫寫嗎?寫寫秋天的景色,可以寫那些景物呢?
(生)秋天的樹,秋天的花,秋天的田野,秋天的天空------
(生)家鄉的景色四季分明,我最愛家鄉的秋天,最愛那一排排挺拔的楊樹。
(師)引導挺拔的楊樹像什么?你在組織一下語言。讀讀試試。
(生)秋天楊樹的葉子黃了,掛在樹上,好像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飄落在空中,像一只只黃色的蝴蝶。
(師)引導,掛在樹上的,飄在空中的,你描述了不同形態的樹葉,那想象一下落在樹旁小河里的呢?
(生)秋天到了,菊花開了,有紅的,有黃的,有白的,美麗極了。
(生)秋天的天空蔚藍蔚藍的,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列成一字,一會兒排列成人字,一會兒排列成大字。
(師)你學會了積累,并已經應用的很好了。
(生)秋天到了,稻谷熟了,金黃金黃的好像是誰在地里鋪上一層厚厚的金子。
(3到5名學生讀自己寫的一句話,師引導,修改,生再讀,師指導讀。生再讀。)
2、教師展示一段秋天景色描寫的文章,讀給學生聽。
秋天一來,落葉紛紛,秋高氣爽,果實累累,真迷人啊!春夏秋冬看田野,最美麗最誘人的是秋天的田野。
低處的田地里,稻谷熟了,金黃金黃的好像是誰在地里鋪上一層厚厚的金子。秋波搖晃著稻谷,使沉甸甸的稻穗有節奏地波動著,好像金色的海浪。風聲稻浪,如似一曲動人的樂章。
一段大路兩邊長滿了樹。夏披棉衣冬著短衫的的樹冠,身上已經單薄了許多。一陣風吹過,樹葉紛紛飄蕩下來,紅的、黃的、花的……好像仙女撒花,又猶如千萬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仰望天空,只見有一群大雁從北方飛來,又向南方遠處飛去。他們排列著整齊隊伍變換著陣容在空中飛翔著,一會兒排列成一字,一會兒排列成人字,一會兒排列成大字。
山坡上,一穗穗的高梁高傲地矗立著。秋風吹來,它們象一把把勝利的火把,高興地晃動著。
啊,秋天的田野真美!我喜歡秋天的田野。
3、學生交流本課收獲。
《草原》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認識草原特點,提高認識和審美能力,滲透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教學要求】
1、學會字詞,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
2、提高認識能力和審美能力,滲透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段。
【教學重點】
認識草原特點,體會民族感情。
【教學難點】
1、體會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體會第2—5段文字中所蘊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貫穿,保持作者感情的連續性。
【教學安排】
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課文第1段;第二課時教學課文第2—5段。
【課前準備】
教學掛圖2幅。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19。草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談一下自己閱讀課文后的初步印象與體會。
三、理清課文層次,劃分段落,了解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了解草原“天”的特點,理解草原的天為什么比別處的天“更可愛”,體會作者激動的感情。
2、了解草原的特點,抓住“一碧千里”帶動全段的學習。
3、體會作者感情。
4、理解“駿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思考:作者在去牧業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時所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結合“灑脫”、“怎么走都可以”及“河”句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
2、理解“歡迎遠客”這層文字,結合“彩虹”“歡呼”句理解。體會主人的熱情好客。
3、結合汽車“飛”與“走”的不同描寫,深入體會作者心情的激動。
二、學習課文第3—5段。
1、第三段:結合“熱乎乎”“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等語句,體會主人的熱情,客人的動情。
2、第四段:結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們的表現,體會主人的熱情;結合“會心”等句,體會兩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結合主客表現,理解結尾詩句,深入體會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
三、歸納全文,回到整體,揭示“民族大團結”的課文主題,體會寫作方法。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民族感情。
2、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學習體會。
《草原》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生字,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5個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能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情感目標: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快樂。 激發學生熱愛大草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看圖理解詞語,啟發想象,感受草原的美麗和牧民的勤勞。
教學用具:光盤、錄音歌曲、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聽!悠悠的歌聲把我們帶到了哪里?(板書:草原)(放錄音歌曲) 今天,老師就要帶大家一起去美麗的大草原,看看那里的早晨是什么樣的。(補充課題:的早晨) 齊讀課題。
二、看圖感知 看!(播放光盤) 你喜歡草原嗎?你喜歡草原的早晨嗎?
三、初讀課文 1.那就翻開書,自己來讀讀這篇課文吧! 2.能把課文再讀給你的好朋友聽聽嗎? 要求:請拼音小博士幫好你的忙,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好朋友仔細聽好,注意糾正錯誤的字音。然后兩人再交換進行,開始! 3.練讀了幾遍課文,那課文有幾個自然段?用手勢來表示。
四、細讀訓練 1.誰來先讀好第一自然段(指名朗讀) 評價,指導:你讀得很流利。 好象鞭聲還不夠響亮,誰再試試。 黎明時,草原還沒有蘇醒,是很靜很靜的。讀好:寧靜。 眼前,你看到了怎樣的草原?讀好:鋪滿新綠。 誰愿意當一回牧民,甩起鞭子將草原喚醒。 草原還沒徹底醒來,再來一遍。 齊讀 2.此時,草原開始熱鬧起來,歡樂起來!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學生評價: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讀得還不夠?從朗讀中仿佛看到什么,聽到什么? 誰來讀好它。誰能超過他。 喜歡羊兒出圈,喜歡跨馬追趕的同學一起來讀吧! 3.讓我們眺望遠處。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草原的遠處十分迷人。誰來讀。為什么這樣讀? 悠悠的感覺讀得真棒!學他的樣子一起來讀。 4.草原真是太美了,這樣美的地方,這樣美的課文,老師也忍不住想和你們一起讀了。 (齊讀)你覺得草原怎么樣,草原的早晨怎么樣?(學生自由發言交流)
五、寫字教學 小朋友把課文讀得這么棒,相信課文中的生字你也能學得很棒。 1.認讀生字卡片 小火車開起來(帶拼音,去拼音) 2.這堂課我們學習兩個生字“動、牧“ 自學筆順表,掌握筆順。學生書空筆順。 自己分析字型結構,左右等寬。結合學習新偏旁。 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注意寫字姿勢。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 出示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2. 指名認讀,介紹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
二、背誦指導 1. 各自朗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練習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來了。 (2)()羊兒()圈門,()奔向()。牧民們(),追趕那()。 (3)()羊兒像()在飄動,藍天下回蕩著()。 2. 結合口頭填空,理清文章結構。 3. 讀了課文,我們又懂得了什么? 4. 練習背誦。
三、寫字指導 1. 出示生字:無打處民原新 2. 指名認讀。 3. 仔細看光盤上生字書寫筆順,比較每個生字的結構安排。 指導:“無、民”都是獨體字。“無”最后一筆是豎彎鉤,沿豎中線往下寫,“民”的最后一筆是斜鉤,幅度較大。 “處、原”是半包圍結構。“處”第三筆是平撇,“原”里面是“白、小”。
四、作業 1. 練習描紅。 2. 各自練習書寫生字,覺得難寫難記的多寫幾遍,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3. 背誦課文。
《草原》教學設計15
★ 《草原》教學設計及反思
★人教版初中語文草原教學反思大全
★關于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草原》的教學設計
★楊氏之子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5篇
★ 《將相和》優秀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 《燈光》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一年級數學《上中下左中右》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范文
★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小學二年級語文《曹沖稱象》精選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范文
★五花山教學設計及反思6篇
【《草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草原》的教學設計05-10
草原教學設計08-16
草原教學設計11-26
草原教學設計04-07
《草原》的教學設計06-12
《草原》教學設計06-12
《草原》教學設計10-22
《草原》 教學設計07-05
草原教學設計08-16
《草原》教學設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