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詩鑒賞專題復習教學設計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么問題來了,到底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考古詩鑒賞專題復習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考古詩鑒賞專題復習教學設計1
中考復習正在緊張進行,5月4日(青年節(jié))按照學校安排,我進行了《中考古詩鑒賞專題復習》課堂教學。本節(jié)課我選取了詩歌鑒賞中的一個小的專題――古代詠月詩文,引導學生掌握詩歌鑒賞的方法及技巧。現(xiàn)結合課前設計、課堂授課及課后教學效果,進行反思如下:
一、說課
《考試大綱》針對詩歌鑒賞提出了兩個要求:
(一)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二)評價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詩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蘊深刻,敘事簡練,情感內斂,它雖立足于現(xiàn)實,但是往往采取避實就虛的形式,或濃縮歷史,或觀照未來,或挖掘內心,又由于時代距離、文化底蘊、文言功底、鑒賞方法和經(jīng)驗等原因,古詩鑒賞對學生而言有著比鑒賞現(xiàn)代文多得多的障礙和難度。學生面對詩歌鑒賞有畏懼心理,怕做這類題目。有時滿懷信心地做了,也拿不到多少分。特別是對民族學生學生更是一籌莫展,不知如何是好。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看法。
根據(jù)甘肅省中考考綱關于古詩詞鑒賞的考試內容,具體到本課的具體復習
教學目標有二:
1.了解設題特點。
2.掌握古詩鑒賞基本術語,熟悉各類題型,提高解題能力。
針對學生實際及詩詞賞析中學生答題的具體情況,本課的復習重點如下:
1.古詩鑒賞須知的術語。
2.各類題型示例及訓練。
因為是復習課,所以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一是識記積累,二是講練結合。因為是專題訓練,且復習課堂容量大,為了體現(xiàn)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課前預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制作了導學案。同時為了讓聽課老師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有直觀的了解,并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制作了典雅、優(yōu)美的課件,使課堂教學內容與課件相得益彰。
二、課堂教學過程
整個教學過程按“積累”、“理解”、“賞析”、“應用”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積累”環(huán)節(jié)為預學階段,讓學生在課前積累課內外關于寫“月”的詩詞。課內展示由基礎稍差的學生展示,課外積累的詩詞由基礎好點的學生展示。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的機會,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理解”環(huán)節(jié)是把學生積累的詩詞按主題進行分類,詩歌按主旨主要分四類:一是思鄉(xiāng)懷人;二是蘊涵邊人的悲愁;三是蘊涵時空的永恒;四是喻人事之悲歡離合。讓學生在積累的基礎上,按主旨將積累的詩詞進行分類,并對四種類型中的典型詩詞進行適當講解分析。從而做到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胸有成竹”。
第三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戰(zhàn)演練階段,讓學生使用學過的知識對古詩詞進行賞析。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主體部分,計劃安排20分鐘,對四首詩詞(兩首課內,兩首課外)進行鑒賞,鑒賞的題型包括詞句理解、意境描繪、主旨把握、名句賞析、技巧分析、品味煉字等六個方面,涵蓋了初中詩詞鑒賞的所有考點。兩首課內閱讀計劃用時8分鐘,兩首課外閱讀計劃用時12分鐘。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應用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學以致用,寫一段話,字數(shù)200字左右。要求其中要用到至少二句古詩詞。要運用恰當,情景交融。引導語如下: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輪明月,每個輪回都有自己的陰晴圓缺。歐陽修說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人生多情,風月只是轉移了我們的情思,給了我們一種寄托。明月這個意象高懸在詩壇上空,中國人從古至今保持著對它溫柔的狂熱,因為它對我們每個人都很公平,入心入懷,成為我們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詩意。
三、課后反思
(一)對本次教學的反思
1.對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的反思
因為是畢業(yè)班的復習教學,所以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設置很明確,教學環(huán)節(jié)也盡量簡單,教學方法以講練結合為主,這樣盡可能把課堂還給學生,盡量加大課堂容量。這一點的設計還是較成功的。
2.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本課的時間安排初步設計是,情境導入2分鐘。詩詞積累8分鐘,課內詩詞背誦4分鐘,課外詠月詩詞積累4分鐘。理解環(huán)節(jié)5分鐘。課堂主體也就是詩詞鑒賞20分鐘。應用拓展部分4分鐘,課堂小結1分鐘。
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詩詞積累環(huán)節(jié)略有點拖沓,超過初步設計的8分鐘。詩詞鑒賞部分由于時間較為緊張,所以對于學生的指導不夠,上成了習題講析課,缺乏對詩歌的充分挖掘。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較為出彩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由于時間原因沒有讓學生展示,深為遺憾。從整體來看,課堂時間緊張,應在詩歌的選擇上再精一些,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的時間。
3.對學習效果的反思
從學習效果來看,本節(jié)課完成了設計的教學目標,學生積累了至少8首關于詠月的詩文,初步掌握了詩歌鑒賞的方法,并從答題技巧上對學生進行了指導。但由于時間緊張,教學內容安排較多,所以學生的活動不多,只是展示了答案,對于為什么這樣做,是怎樣考慮的,還有什么不足等等沒有進一步去探究。
(二)對古代詩歌教學的反思
除了本節(jié)課的得失外,在古代詩詞教學的過程中也有一點自己的思考。
1.重視學生古典詩詞的積累
九年級學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點詩歌鑒賞的技巧,但相對詩詞積累較少。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更不用說詩詞賞析了。古典詩詞是中學課本中的精華,教師指導學生適當?shù)亻喿x課外的詩歌,體會優(yōu)美的語言,如畫的意境,品味詩歌或凝練或間遠或含蓄或空靈或雄壯的.美,領會詩人的情懷,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提高了他們的鑒賞詩歌的綜合能力。古典詩詞在中考試卷中以兩種課型出現(xiàn),一是詩詞默寫,一是詩歌鑒賞。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一般詩詞積累得多的學生,詩詞鑒賞的能力也較強。而詩詞積累較少的學生,因為缺乏必要的、可分析的素材,所以一般詩詞的鑒賞能力也較弱。所以應引導學生積累古代詩詞。根據(jù)20xx年新的課程標準,小學階段應掌握的古詩文為70首,中學階段共65首(篇)。
2.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詩歌感興趣,那么就會像香菱學詩那樣抱著極大的熱情專注于詩歌,咬文嚼字,細細品味,這對于培養(yǎng)理解詩歌能力有很大幫助。九年級學習緊張,怎樣才能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還是應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共同合作、交流、探討詩歌,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學生有了興趣,也就事半功倍了。
3.培養(yǎng)學生關注意象的能力
意象是詩歌的組成單位,通過意象可以掌握詩歌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寫景詩更是景情境的結合如“唯有南來無數(shù)雁,與明月,宿蘆中”這一句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答:詩人用“南雁”“明月”“蘆葦”三個意象營造了色彩暗淡凄、涼冷清的意境,表達了詩人的亡國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而且在我國詩歌中,有許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對穩(wěn)定的感情色彩,詩人們往往用它們表現(xiàn)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李白《春夜洛陽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落滿城。今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問:“折柳”是這首詩的關鍵,對嗎?如果不知道“折柳”表惜別懷遠之意,就無法回答,由柳想到離別再想到親人,這樣,全詩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思想情感就不難理解了。又如“月亮”是思念家鄉(xiāng)、親人的寄托物,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4.注重培養(yǎng)學生合理的補充和想象
詩歌因字數(shù)的限定,上下句之間有一些跳躍,學生在理解詩歌的時候就要進行適當?shù)难a充,使之完整。另外,詩歌言簡而意豐,字雖少,卻往往有著豐富的內涵。這就更加需要我們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準確把握詩歌內涵。五、培養(yǎng)學生模擬再創(chuàng)造的能力
古典詩歌作為中華文化中最精致、最燦爛的一頁,是整個中學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內容。詩歌的特質決定了詩歌鑒賞是一種高度的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活動。因此,我們指導學生鑒賞詩歌,培養(yǎng)學生的鑒賞能力,有很大的難度。以上談到的只是古代詩歌鑒賞的一般做法。當然,詩歌鑒賞是多方面的、綜合的,除了以上幾點我們還應該關注標題、作者、題材、注解、技巧、典故、語言風格等等。在這里不一一闡明。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我們結合詩歌教學的特征,立足詩歌本身,培養(yǎng)學生詩歌鑒賞的能力,并引導學生尋找規(guī)律,掌握技巧,日積月累,學生的鑒賞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會有更大的提高。
二〇xx年五月十五日
“理解”環(huán)節(jié)是把學生積累的詩詞按主題進行分類,詩歌按主旨主要分四類:一是思鄉(xiāng)懷人;二是蘊涵邊人的悲愁;三是蘊涵時空的永恒;四是喻人事之悲歡離合。讓學生在積累的基礎上,按主旨將積累的詩詞進行分類,并對四種類型中的典型詩詞進行適當講解分析。從而做到讓學生心中有數(shù),“胸有成竹”。
第三環(huán)節(jié)進行實戰(zhàn)演練階段,讓學生使用學過的知識對古詩詞進行賞析。這是本課的重點,也是主體部分,計劃安排20分鐘,對四首詩詞(兩首課內,兩首課外)進行鑒賞,鑒賞的題型包括詞句理解、意境描繪、主旨把握、名句賞析、技巧分析、品味煉字等六個方面,涵蓋了初中詩詞鑒賞的所有考點。兩首課內閱讀計劃用時8分鐘,兩首課外閱讀計劃用時12分鐘。
第四個環(huán)節(jié)是應用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學以致用,寫一段話,字數(shù)200字左右。要求其中要用到至少二句古詩詞。要運用恰當,情景交融。引導語如下: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輪明月,每個輪回都有自己的陰晴圓缺。歐陽修說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人生多情,風月只是轉移了我們的情思,給了我們一種寄托。明月這個意象高懸在詩壇上空,中國人從古至今保持著對它溫柔的狂熱,因為它對我們每個人都很公平,入心入懷,成為我們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詩意。
中考古詩鑒賞專題復習教學設計2
一、復習要求
1、了解詩詞的有關知識,包括體裁、內容類別,表現(xiàn)形式,技巧,語言風格,作者生平,創(chuàng)作背景,古文化、古漢語有關知識等;
(1)內容類別:送別詩、思鄉(xiāng)詩、寫景詩、詠物詩、懷古詩、愛國詩、邊塞詩、愛情詩、山水田園詩等;
(2)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間接抒情;
(3)修辭手法:比喻、對比、襯托、夸張、借代、雙關、反語、反復、互文、通感等;
(4)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用典、鋪墊、象征、對比、映襯烘托、欲揚先抑、先聲奪人、以小見大、動靜結合、以動寫靜、虛實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時,稱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比興(間接抒情的詩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詩歌)等。
2、講解一般的鑒賞方法
(1)看題目,抓題眼,明詩詞含義;
(2)看作者,知經(jīng)歷,曉風格流派;
(3)看背景,知來歷,悟作者情志;
(4)找意象,析意境,知典故,看手法,品語言,明主旨。
3、按照鑒賞內容分類訓練,形成能力
縱向:從時間上分成幾個朝代,重點關注唐朝。
橫向:同一時期的不同類別及其代表作,分別練習。
4、從課內拓展到課外
查漏補缺,強化訓練,提升能力。
二、重點分析
看題目,抓題眼,明詩詞含義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這首詩的題目中就包含著所敘之事和所抒之情。詩人敘述了自己的所見,描繪了春夜雨景,表現(xiàn)了對春雨潤物的喜悅之情。
看作者,知經(jīng)歷,曉風格流派
從軍行
唐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作者楊炯,作詩擅長五律,敘寫邊塞生活的詩作尤為突出,多表現(xiàn)為國立功的戰(zhàn)斗豪情,氣勢軒昂、風格豪健,是不滿浮華靡麗詩風而給詩壇帶來清新剛健之風的“初唐四杰”之一。
這首詩是他的從軍、出塞之作,風格雄渾剛健,慷慨激昂,為邊塞詩代表作。
思想內容:它寫出了書生投筆從戎、出塞參戰(zhàn)的全過程,表現(xiàn)了詩人忠君報國和建功立業(yè)的思想,也反映了當時唐王朝的強盛和同仇敵愾的民族心態(tài)。
看背景,知來歷,悟作者情志
別云間
明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xiāng)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背景和來歷:這首詩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離鄉(xiāng)之前所作。
情志:“泉路”、“靈旗”表達了寧死抗清的決心,“南冠”和“毅魄”既有誓死如歸的悲壯,又有江山淪陷、訣別故土的悲憤。
詩人抒發(fā)了國仇未報、壯志難酬的悲憤心情,表現(xiàn)了詩人寧死不屈、視死如歸的堅強意志和斗爭精神
找意象,析意境
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jīng)過創(chuàng)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
意境,“意”是作者的主觀情思,“境”是詩中的自然景物。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觀情志與富有特征的客觀物象的有機融合而形成的審美氛圍或境界。
清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的《已亥雜詩》多用象征隱喻,想象豐富奇特;善用意象手法,創(chuàng)景抒情。
此詩中寫的是自己辭官別家離京時的情景。
詩中的意象有白日斜、天涯、吟鞭東指、落紅、春泥護花等。
前兩句“斜日”和“天涯路”烘托離愁,讓人體會到蒼茫迷惘的意境,看到了作者廣闊無邊的離愁別恨;后兩句即景抒情,詩人以落紅和春泥來比喻辭官歸隱的自己,表現(xiàn)了他不畏挫折、不甘沉淪、始終要為國家效力的堅強性格和獻身精神。
知典故,看手法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全詩最精彩的是久為人們傳誦的末二句,這二句議論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詩人運用了周瑜火燒赤壁打敗曹操的典故,托物詠史,“倘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那么東吳將曹操所滅,二喬也將被虜而藏在銅雀臺中了”。用形象性的議論點明了赤壁之戰(zhàn)關系到國家存亡和社稷安危,同時又暗指自己胸懷大志不被重用,抒發(fā)了抑郁不平之情。
古詩常用典故:“投筆”、“樓蘭”、“鴻雁”、“尺素”、“折腰”、“東籬”、“折柳”、“雕蟲”、“柳岸”等。
品語言,明主旨
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分析寫色彩的詞語:
本詩運用“黑”、“金”、“燕脂”、“紫”、“紅”等字眼,使所描寫的景物更加色調鮮明,渲染了一種凝重、慘烈、悲壯的氛圍。
“黑云壓城”,敵軍壓境,形勢危急。但是守軍卻并未退縮,而是嚴陣以待。“金鱗開”,鎧甲閃著金光,則象征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和血戰(zhàn)到底的決心。
作者熱情地歌頌那些浴血奮戰(zhàn)、以身殉國的將士,正表現(xiàn)了他對當時叛亂不定、國無寧日的社會現(xiàn)實的不滿,以及他熱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賢才,平定海內的思想感情。
三、補充內容
(一)唐詩流派
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楊炯《從軍行》、盧照鄰《長安古意》、駱賓王(浙江義烏人)《鵝》《在獄詠蟬》
盛唐:
浪漫主義詩人李白
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
山水田園詩派
孟浩然《過故人莊》、王維《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繼承陶淵明的思想,以山水風光和閑適生活為題材,充滿詩情畫意和生活情趣。
邊塞詩派
以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為代表,描寫戍邊守戰(zhàn)部隊的艱苦環(huán)境以及報國思鄉(xiāng)的情緒。有的情緒高昂,有的氣勢悲壯,有的哀怨動人。
中唐:
新樂府詩派以白居易、元稹為代表。
韓孟派韓愈、孟郊、李賀等
晚唐:
杜牧,李商隱,溫庭筠
(二)古詩詞鑒賞歌訣
一看題目明含義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來歷
四看意象析主旨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風格與手法
時代、流派要牢記詩經(jīng)表現(xiàn)是現(xiàn)實楚辭浪漫多比喻
漢代樂府很靈活北魏風骨頗大氣兩晉山水寄情意
陶潛首推屬第一南朝愛情纏綿意北朝邊塞鏗鏘詩
唐代鼎盛兩高峰李詩浪漫杜現(xiàn)實白詩兼?zhèn)淅疃棚L
無題含蓄劉禹錫初唐清新有四杰晚唐哀婉數(shù)李煜
詞生唐代興于宋豪放、婉約兩分枝蘇詞、辛詞多豪放
高歌“大江東去”低吟“廉頗老矣”婉約首推李清照
國恨家愁蘊筆底元代詩型有變異曲中可尋詩痕跡
明清詩作諷現(xiàn)實鋒芒畢露抒胸臆古詩源遠一脈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三)常見意象的寓意
古詩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對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獨”、“寂寞”、“孤芳自賞”、“高潔偉岸”的代名詞;“蟬”是“惜時光”、“痛別離”、“苦遠游”、“感身世”的同義語。
送別詩中常用“柳”、“月”、“長亭”等意象;
抒愁寫恨詩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
表達思念的常用“雁”、“紅豆”等;
表現(xiàn)志節(jié)的常用“竹”、“蘭”、“梅”、“菊”等。
四、應試注意事項
1、研讀題目。題目有時能揭示詩歌寫作的時間、地點、對象、事件、主旨等,所以可以作為詩歌解讀的切入口。如,《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夜洛城聞笛》等,從題目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本詩的主要內容和感情基調,“左遷”是被貶官,而“任”是去赴任,感情基調自然不同。
2、了解作者和時代。如果本詩作者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他的生平和寫作風格就會有助于我們進行鑒賞;如是不熟悉的作者,時代也會給我們一些幫助,如當時的歷史事件,風俗習慣等等。
3、借助注釋。詩后的注釋,都是擬題人認為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必須了解的知識,除了幫助解讀詩歌的難點外,還會有指導鑒賞的作用,所以必須認真讀。
細審題干。設問時為了題意清晰,擬題者會盡可能加一些限制,這些限制對答題的導向作用非常鮮明,一定要充分利用。
五、專項訓練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1、說說“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句詩歌表達出了什么樣的景色。(3分)
答:
2、說說全詩所表達出來意思。(50字左右)(3分)
答: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yún)牵矫魉涂统焦隆?/p>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1、一二句是怎樣寫出了送朋友辛漸時的離情別緒的?(3分)
答:
2、這首詩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分)
答:
三、絕句(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1、說一說“兩個黃鸝鳴翠柳”這句詩的意思。(3分)
答:
2、整首詩歌營造了一種什么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四、瀑布聯(lián)句(香禪師、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香禪師)
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李忱)
1、詩以言志,說說禪師和李忱(唐宣宗)的詩句各表達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處?(3分)
答:)
2、請談談這首詩歌的藝術特色。(3分)
答:
五、贈柳(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1、古時有臨別贈柳的習俗,其中一個原因是“柳”字諧音“___”字。這首詩描寫的對象是______。(2分)
2、樣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所表達的形象?(2分)
答:
3、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意旨?(2分)
答:
六、新晴野望(王維)
新晴原野曠,極目無氛垢。
郭門臨渡頭,村樹連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農(nóng)月無閑人,傾家事南畝。
1、這首詩歌的語言與陶淵明《歸園田居》的語言都有__的特色。(3分)
答:
2、全詩重點在寫景,寫人只有后兩句。你能想象得出“農(nóng)人”的勞動情景嗎?(3分)
答:
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與諸子登硯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江山留勝跡,我輩復登臨。
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羊公碑尚在,讀罷淚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為紀念西晉名將羊沽而建。
(1)這首詩的體裁是什么?請就這種體裁形式的特點做簡明解說。(3分)
答:
(2)從這首詩的四聯(lián)中任擇一聯(lián),聯(lián)系全詩,就其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談一下你的看法。(3分)
答:
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暮過山村(賈島)
數(shù)里聞寒水,山家少四鄰。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終歲,邊烽不過秦。蕭條桑柘處,煙火漸相親。
(1)詩的首聯(lián)重在表現(xiàn)什么?請簡要說明。不得超過50個字。
答:(2分)
(2)“邊烽不過秦”上什么意思?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過35個字。(2分)
答:
(3)尾聯(lián)兩句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心境?在全詩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過60個字。(2分)
答:
九、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詩后兩題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殘陽照射在江面上,詩人不說“照”而說“鋪”,有什么表達效果?(3分)
答:
2)詩人為什么覺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憐的?試結合詩句作具體分析。(3分)
答:
十、閱讀下面兩首唐詩,讀后回答。(6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1)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著名的詩篇。從內容看,都是寫(),從抒情手法看,李詩(),王詩()
答:
(2)詩人的稟賦個性不同,詩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試比較這兩首詩不同的感情色彩
答:
參考答案: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1.原野空曠無邊,遠處的天空比近處的樹加接近。
2.這首詩描寫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見的景情。
二、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1.首句寫秋雨連江,夜暮降臨,以淒清的景物來烘托離情別緒
2.作者不因流落他鄉(xiāng)而改變志節(jié),始終保持著高尚純。
三、絕句杜甫
1.兩個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
2.整首詩歌營造了一種清新、歡快的氛圍。表達了作者無比歡
四、瀑布聯(lián)句香禪師、李忱
1.香詩表達了堅韌不拔、志向遠大的胸懷。李詩表達了排除萬難、勇往直前的堅定信念。二者語意貫通,表達了一種的勇氣。
2.首詩歌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寫瀑布的“不辭勞”、“出處高”表現(xiàn)詩人堅韌不拔、志向遠大的胸懷;借寫瀑布的留得住”、“終歸大海
五、贈柳李商隱
1.答:留/柳
2.答:柳花怒放,象雪一樣在空中飛舞,撲動著青樓的酒旗。
3.答:反映了作者借柳樹輕盈多姿、纏綿多情的形象,表達了自己對柳樹的熱愛。
六、新晴野望王維
1.平淡質樸
2.山青水秀的村莊里,農(nóng)民們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歡快地忙碌著,他們的笑聲在青山間回蕩
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的問題。
與諸子登硯山(孟浩然)
1.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四聯(lián)八句,每句五個字;第2、4、
2.首聯(lián)勾勒出闊大的時代背景,包含著對
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問題。
暮過山村(賈島)
1.重在描繪山村的寧靜。前句從聽覺上用數(shù)里外就聽到
2.表明山村沒有遭受戰(zhàn)火,表達出對和平寧靜生活的熱愛。
3.寫出了由懼轉喜的心境變化,“親”字更表現(xiàn)出內心親近溫暖
九、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詩后兩題
暮江吟(白居易)
1.這是因為太陽已經(jīng)接近地平線,幾乎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的
2.“可憐”意為可愛。詩人看到江邊的草地
十、閱讀下面兩首唐詩,讀后回答。(6分)
1.送別;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
2.李詩豁達(曠達,樂觀),王詩離愁中帶灑脫
【中考古詩鑒賞專題復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中考專題復習——“古詩詞鑒賞”11-05
古詩鑒賞 中考復習12-05
中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12-24
中考詩歌鑒賞專題復習11-05
古詩詞鑒賞專題復習語文教學設計02-12
《古詩詞鑒賞專題復習》說課稿01-23
古詩鑒賞專題11-19
中考古詩詞鑒賞專題11-19
中考語文《古代詩歌鑒賞》專題復習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