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時間:2022-11-14 15:25:06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 引導學生只要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教育學生保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2. 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

  3. 學習本課的11個生字。

  二、教學重點:

  1. 引導學生只要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教育學生保護花草樹木,愛護大自然。

  2. 學習本課的11個生字。

  三、教學難點:

  蒲公英開花與合攏,造成草地顏色不同的原因。

  四、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五、教學準備

  課件、蒲公英的實物、圖片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利用圖畫激發學生的興趣,導入新課。

  1、 出示圖片:蒲公英

  同學們,見過這種植物嗎?對,它就是蒲公英。

  板書:蒲公英

  2、 交流收集到的資料。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含白色乳汁,葉蓮座狀平鋪,匙形或狹長倒卵形,羽狀淺裂或齒裂。開黃色舌狀花。果實成熟時形似白色絨球。

  3、 板書課題:金黃的草地

  (1) 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

  疏疑:草地是綠色的,為什么說是金色的?

  (2) 聯系對蒲公英的介紹,請你把蒲公英和金色的草地連起來,說一句話。

  (二) 學習生字、新詞。

  1、 讀準生字字音,在課文中圈劃出生字,再讀讀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詞義。

  2、 檢查,重點指導。

  讀準字音:呵欠傍晚一本正經

  記住字形:弟:中間的長豎不出頭。

  返:“反”字的最后一筆注意變化。

  3、 在生字本上書寫本課生字,老師巡回指導。

  (三)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 自由讀課文,標畫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

  2、 給課文分段。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可分兩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每當蒲公英開放時,草地變成金黃色。我們常揪掉蒲公英來尋開心。

  第二段(第3至5自然段):蒲公英白天開,晚上合,草地也因他們的開合改變著顏色。我們發現后便喜愛上了這種小花。

  板書設計: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綠金色的草地 綠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播放課件或觀察掛圖:在草地上盛開著一片蒲公英,他們金黃金黃的,太美了!

  2、 看完畫面,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 板書:金色的草地

  把你看到的感受印在腦海里,與同學們讀課題。

  (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 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出與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讀一讀。

  (2) 指名讀,評讀。

  (3) 看到這片金色的草地,“我們”的心情如何?

  (4) 你想感受一下吹蒲公英的感覺嗎?

  出示實物,讓學生參與進來感受。

  (5) 練習讀第一、二自然段,體會童趣。

  2、 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過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嗎?“我”有了一個什么新發現呢?

  (1) 自由讀第三至五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

  (2) 總結: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攏的,它隨著時間變化而一張一合,張開就是金色的;合攏就是綠色的。

  (3) 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驚訝,大家再來讀讀第四自然段。

  (4) 有了新發現后,“我們”有什么變化?

  (5) 為什么“我們”不再揪它了?

  (6) 從“我”的變化看,你有什么感受?

  八、總結課文、 升華情感。

  1、 學習本課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

  2、只要仔細觀察生活,就會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

  九、 板書設計:

  早晨 中午 傍晚

  綠色 金色 綠色

  合張合

  蒲公英會合攏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①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③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搜集神話故事,尤其是中外有關創世紀的神話故事。

  六、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①簡介中國的神話故事。

  ②“我記憶中的神話故事”。交流課前部分資料: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

  ③揭題:18盤古開天地。

  (這樣的設計,尊重了學生急于展示自己的感受。又能讓學生對古代神話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愿望,為學習本課奠定感情基礎。)

  (二)初讀感知

  ①識記生字。

  a.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b.同座互相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②讀通課文。

  a.自由練讀課文。

  b.同座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③感知文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此環節符合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創設了民主、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又利用學生的互助互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

  (三)研讀交流。

  ①學生自讀課文,談談對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的印象,并說一說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②重點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讀一讀,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發現?

  ③重點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a.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人類的老祖宗給我們創造的宇宙的美麗樣子。

  b.讓學生根據教學掛圖介紹盤古創造的美麗宇宙。

  c.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

  (以上環節的教學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說一說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盤古的偉大及他所創造的宇宙的美麗形象,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思維、理解能力,更鍛煉學生以自己的感情來指導朗讀。)

  (四)作業

  練讀課文。繼續搜集有關神話故事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①復習課文,指名朗讀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②復習生字詞,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二)指導寫字

  ①學生自由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并思考怎樣把字寫好。教師重點指導。

  ②練習書寫。寫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③成果展示,師生評議。

  (這樣設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互相評價,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

  (三)朗讀回味

  ①展示讀。看誰讀得最有感情,讀得最美。

  ②記憶讀。看誰能記一些優美的詞,如“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

  (四)練習復述

  ①同座練說。

  ②指名在全班復述,然后評議。

  (五)課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生寫詩句(我想……)

  ②、將自己搜集到的神話故事展示給自己的小伙伴們看。

  (如此設計思考拓展,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感悟,通過讓學生去想,感悟盤古的偉大之處,激活學生的思維,創造成性地應用語言;第二個拓展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神話故事,并培養了學生的查找資料的能力。)

  八、教師總結:

  中華神話故事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和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值得去讀一讀。

  九、板書設計:

  天

  盤古 開 用自己的一切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地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以“我愛閱讀”為專題進行編排,由兩篇精讀課文《竊讀記》《走遍天下書為侶》,兩篇略讀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我的“長生果”》,《口語交際·習作一》及《回顧·拓展一》組成,選編內容都緊緊圍繞閱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

  《竊讀記》以“竊讀”為線索,寫出一個小女孩在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生動、細致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了“我”對讀書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小苗與大樹的對話》是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學者季老的訪談錄,是一老一少對閱讀的交流,使讀者得到了讀書的有益見解。

  《走遍天下書為侶》作者以新鮮的比喻——反復地讀一本書,如老友重逢,每日回家,故地重游,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收獲,新的驚喜。然后說明只要從不同的角度反復地讀,就會常讀常新,百讀不厭。《我的“常生果”》通過著名作家葉文玲童年時讀書、作文的經歷,在讀寫的實踐中,逐漸悟出了讀寫間的關系和寫作方法。

  學生分析:

  《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要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學生自識字以來一直在閱讀,然而學生讀書還缺乏習慣的培養和方法的指導,本組教材將其作為一個專題,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進行讀書的交流,學習和體會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明白閱讀的重要意義,激發起閱讀的興趣,逐步養成閱讀的習慣。

  基本教學目標:

  1.認識26個生字,會寫23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伴侶、娛樂、百音盒、毫不猶豫、一趟、背誦”等。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作者對閱讀的熱愛,開展關于閱讀的綜合性學習,逐步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

  課前準備:

  1.引導學生開展讀書活動。

  2.搜集名人讀書故事、名言。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交流

  新學期又開始了,我們手中又有了一本本新書。書本一直伴隨著我們成長,在進行本學期課文學習之前,讓我們回顧一下自己的讀書生活,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出示下列提示)

  你讀過什么書?

  你的讀書感受是什么?

  最喜歡的是哪本書?

  知道哪些關于讀書的名言?

  知道哪些讀書人的故事?

  ……

  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選代表進行全班交流。

  二、教學建議

  (一)《竊讀記》

  當我們品讀課文之時,我們會隨著一個愛讀書的小女孩,一起感受饑腸轆轆的勞苦,經歷擔憂、恐慌和懼怕的痛苦,體驗驚喜、快樂與滿足的幸福。教學本課時應首先與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經歷,從中自己的讀書體驗。

  首先,教師應給學生充分的自讀自悟、讀通課文的時間,而后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要引導他們結合有關語句概括出竊讀那種苦樂交織的復雜感受。

  然后,引導學生研讀課文,體會“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讓學生找一找“從課文哪些地方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從具體語句中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竊讀滋味的,體會作者動作和心理描寫的細膩傳神。

  最后,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后,結合生活實際,說說對“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

  還應注意的是課文的動作和心理描寫可謂精妙傳神,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加以體會。并進行積累。

  再引導學生搜集名人讀書故事或讀書名言;去圖書館或書店了解圖書都有哪些種類;給自己的圖書歸類,做個書目;找一本喜歡的書閱讀,讀書時做摘抄或填寫閱讀啟示錄卡,為后面“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習作”和“展示臺”做好準備。

  (二)《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本文作為略讀課文,是對話形式的訪談錄,通俗易懂。

  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自學,自讀自悟。

  首先引導學生反復自讀,把握主要內容,然后可以進行分角色朗讀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人物的情感。還可進行模擬采訪。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文內容。接著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談談自己對閱讀、偏科、學習外語和積累古詩文的看法。

  還可以布置課外實踐作業,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采訪一位長輩。在班會課上進行交流。

  (三)《走遍天下書為侶》

  讀罷此文,讓人真切的感受到書如友,書似家,每讀一遍都像故地重游,會有新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反復地讀一本喜愛的書,真像與一個朋友同船而行。

  教學前可先與學生交流,如果你自己出去施行你會帶一些怎樣的東西?如果只能帶一樣,你又會帶什么呢?為學習課文作好輔墊。

  教學時還應引導學生多讀多體會。在初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容,進行自讀自悟,在印象深刻的地方進行圈畫批注,再交流各自的體會,還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師生一起解決。在研讀課文時,引導學生來體會“你總能從一本書中發現新東西,不管你看過多少遍”這一觀點,并弄清反復地讀一本書的方式方法有哪些,你受到了哪些啟發。同時要加強感情朗讀的指導,好詞佳句的積累。

  “閱讀鏈接”中的詩歌《神奇的書》,對課文學習的拓展。可引導學生感情朗讀,交流神奇在哪里。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結合實際談理解和感受,在多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加強積累。

  (四)《我的長生果》

  本文為略讀課文,是著名作家葉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憶了少年時代的讀書生活,本文情真意切,飽含作者的真情,課文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生活緊密相關,應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廣泛交流。

  教學時可按閱讀提示,先自讀自悟,把握主要內容,想想作者寫了少年讀書、作文的哪幾件事,從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然后,把感受最深的部分多讀幾遍做一些批注,談談自己的感受。最后,全班交流,明確一些讀書和習作的方法,并引導學生談談自己是如何讀實踐的。

  (五)《口語交際·習作一》

  “口語交際·習作”是本組教材的專題“我愛閱讀”的有機組成部分,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可供選擇的活動角度:說寫自己在讀書經歷中的故事;交流采訪經過和體會,整理采訪記錄;圍繞“開卷是否有益”展開辯論,再寫下經過或自己的看法。

  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全班學生進行話題征集,讓學生選擇感興趣的話題。最后確定一個話題展開交流。先以小組為單位,各抒已見,相互評說。再選小組代表進行班級交流。最后指導學生寫下來。

  (六)《回顧··拓展一》

  交流平臺

  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就課內和課外的學習與活動進行交流,讓學生在交流中了解自己的所得,明確自己的不足。交流的過程中,還應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所得。

  教師可組織學生按課內學習和課外綜合性學習兩個方面進行回顧和總結。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教師再引導全班交流,共同回顧。

  日積月累

  這次“日積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關于讀書的名句,展現了古人關于讀書的體驗和方法,激勵過一代又一代人。

  在教學時,應先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背誦,還可以談談各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再引導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其他關于讀書的名言,也可以和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欣賞,使所有人得到激勵。

  這次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學生綜合性學習的活動成果,學生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來的學習收獲。其目的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材中提供了三個展示建議,分別是成立讀書興趣小組,開展讀書討論活動;制作閱讀記錄卡;在班里建立圖書角,給圖書歸類,并制定借閱規則。在展示過程中不只局限于書中的幾種形式,允許學生有更多的形式,如展示讀書筆記、自己的藏書目錄等,更充分地展示學.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留心觀察生活,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同學的發現,互相交流。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2.寫一則觀察日記,寫出自己觀察中最感興趣`自己最想寫的。做到格式正確,內容有新鮮感,培養學生寫日記的良好習慣。

  3.能主動發現形近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分。

  4.讀讀背背農諺歌謠,讀讀認認關于人體 器官的三行詞語。

  6、 通過寬帶網了解魯班的故事,也可以通過圖書館、上網等方式搜集更多的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

  1.談新發現,把有趣的說的同學聽。

  2.寫出觀察中的新發現,把自己最感興趣的寫具體。

  教學準備

  1.預先布置學生觀察大自然,觀察生活;

  2.準備實驗器材,給學生提供小實驗項目。

  課時安排:

  4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 觀察中的發現)

  課時目標

  1.打開學生思路,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新發現。

  2.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評價。

  3.交流時做到態度自然、大方,表達流利,內容比較充實。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我們學習的本組課文,有的作者留意了鮮花的開放,有的作者注意了蜜蜂的飛行,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有許許多多的發現。不信咱們當場來試一試。

  2.出示游戲一:猜甲骨文或篆書字三個:水、旦、燕。

  游戲二、猜藏在圖畫中的物品。

  3.這段時間,你都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現?把你觀察中的發現告訴同學,并注意聽聽其他同學的發現。如果對誰的發現感興趣,可以和他一起探討。

  【游戲導入,一下子便將學生拉進了“情境”,激起學生強烈的表達欲望。】

  二、小組交流

  前后兩方的同學組成四人小組,相互交流自己在觀察中的發現,共同分享發現的快樂,探討自然的奧秘。交流時可以互相問答,互相補充,互相評價。

  1.我觀察了夜晚的天空,認識了北斗七星……

  2.我發現魚睡覺時是睜著眼睛的……

  3.我發現只要一碰到含羞草,它就把葉子閉攏了……

  【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在說話中滲透句法訓練,了無痕跡。】

  三、全班交流

  每組推薦出介紹得好的、大家都感興趣的到班上進行交流,共同探討,進行評價。(充分交流。)

  四、小結延伸

  同學們的發現真神奇,真美妙!看來只要我們在生活中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勤于動手,善于動腦,就能有所發現,有所收獲!同學們,神奇美妙的大自然等著你們去探索,希望你們處處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做個生活的有心人!

  第二、三課時(習作 觀察日記)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善于發現新事物。

  2.讓學生學會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寫作。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1.激趣:師拿著兩個雞蛋和兩杯水走進教室,擺放在講臺上,什么也不說,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2.導入:教師隨機在黑板上寫下“看、聽、說、想、寫”幾個字,說:“這節課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做一個有趣的實驗,請同學們用你們的小相機──眼睛拍下你看到的,用你的小錄音機──耳朵記錄下你聽到的,用你聰明的腦袋瓜子想一想,用你的巧嘴說一說,用你的小手寫一寫。”

  二、引導觀察

  1.向學生展示兩個雞蛋,請孩子們仔細觀察,說說特征。

  2.(提起兩杯看起來沒兩樣的水,事實上也一樣,就是兩杯白開水。)這兩杯水有什么特點?

  當學生憑眼睛看后說沒什么區別時,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時,光用眼睛看看還不行,請個同學來驗證一下,來嘗一嘗這兩杯水。

  3.師將兩個雞蛋放進水杯,雞蛋都沉在了水底。現在老師準備向一個杯子里加入鹽,請同學們猜猜看,會有什么變化?

  孩子們議論,發言。

  4.教師實驗:加鹽。

  5.讓孩子們說觀察中的發現。

  小結:孩子們,你們真會動腦筋,不但看得仔細,還思考出了鹽水的浮力比淡水的大。

  6.總結觀察過程中孩子們用到的方法:用眼睛仔細看、用耳朵仔細聽、用手去感覺、用舌頭去嘗、用腦袋去思考等等,教孩子如何觀察。

  7.介紹死海的奇特現象,課件展示死海的奇特現象。

  三、指導說話

  讓孩子們把實驗過程說出來。

  四、指導寫作

  把你們今天觀察到的實驗用日記的形式詳細記錄下來,就是一篇觀察日記。(強調日記的形式。)

  五、學生動筆作文

  六、互評、批閱、講評(重點展示優秀習作)

  七、作業設計

  選擇自己最喜歡、最感興趣的一樣東西(動物、植物、玩具、一種現象都行)進行觀察,寫一則觀察日記。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日積月累 寬帶網)

  教學目標

  1.能主動發現形近字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分。

  2.讀讀背背農諺歌謠,讀讀認認關于人體 器官的三行詞語。

  3.通過寬帶網了解魯班的故事,也可以通過圖書館、上網等方式搜集更多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我的發現

  1.自由輕聲朗讀課本中的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每一行三個詞語中的加點字,想想自己有什么發現。

  2.小組交流:把你的發現告訴同學,聽聽同學的發現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討論交流。

  3.指名朗讀,注意正音,齊讀鞏固。

  4.全班交流,說說你的發現。

  5.教師引導小結:這四行詞語,每一行帶點的都是形近字,其中有些音同,有些音近,有些音異。引導學生從音、形、義上加以區別,進行擴詞練習。

  拓展練習:形近字組詞。

  二、讀讀背背

  1.導入:不同的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你只要看到什么花剛剛開放就知道大致是幾點鐘。我們在《花鐘》一課中,了解了鮮花開放的規律,其實在自然界中還有許多秘密等待我們去探索,今天我們將要學的一首農諺歌謠就揭示了瓜果蔬菜在十二個月中不同的生長特點,下面就讓我們去讀一讀吧。

  2.學生自由朗讀兒歌,帶有音節的字拼讀拼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先在組內朗讀,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獲,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探討。

  4.抽小組朗讀,全班交流。

  5.師生對讀,齊讀。看誰最先背下來。背誦比賽。

  6.拓展延伸:你能說出在十二個月中不同月份開放的花朵嗎?你還能說出哪些植物的生長跟時間有關嗎?你能試著編一編歌謠嗎?新 課標 第 一網

  三、讀讀認認

  1.讀一讀這兒的三行詞語,想想你有什么發現。

  2.學生暢所欲言,談自己的發現,教師加以引導,讓學生明白這些詞語都是指的人體 器官,這些字都帶有“月”字,從而得出結論:帶有“月”的字很多與人的某些器官有關。

  3.給這7個字擴詞。說出你了解的帶有“月”的生字,并組詞。

  四、寬帶網

  1.交流課前搜集的資料:列文虎克玩放大鏡玩出了大名堂,最早發現了微生物,其實許多偉大的發明和發現都離不開細心的觀察,請把你課前搜集到的這方面的資料跟同學交流交流,并說出你資料的來源。

  2.讀課文中列舉的例子,讀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3.小結激勵:我們身邊的許多事物都有著無窮的奧秘,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勇于探索,

  練就了一雙慧眼,也許你就是未來的科學家、發明家!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愉。掌握生字詞。

  2、了解槐鄉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4、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熱愛勞動的觀念。

  二、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槐鄉孩子采槐花勞動的歡愉。。掌握生字詞。

  三、教學難點:

  學會閱讀

  四、教學方法:

  讀----思---發表見解---體會---再讀

  五、教學準備:

  槐樹、槐花圖片。

  六、教學時間: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暑假中讓你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

  2、順勢切入。

  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槐鄉看看哪里的孩子有什么快樂的事情?

  (二)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⑴默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生字,借助拼音或請教同學。

  ⑵劃出哪些不懂的地方。

  ⑶槐鄉的孩子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2、小組合作學習:①試讀課文,互相糾正讀音。

  ②交流在預習中不懂的地方。

  (三)研讀課文。

  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你們讀懂了什么?

  隨學生回答,相機點撥。

  2、又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3、你覺得槐鄉的孩子怎么樣?有哪些可愛之處?

  4、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八、總結課文

  同學們在生活中也要積極參加一些力所能極的勞動,你會體會到勞動給人帶來的快樂 。

  九、板書設計:

  4、槐鄉的孩子 鉤 槐米 換學費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①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時間、作者及內容。

  ②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③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感受八百年前的古都風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二、教學重點:

  朗讀全文,圖文結合,交流讀后的感受。

  三、教學難點:

  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間: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談話引入

  ①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中華民族曾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中華文化,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詩人、畫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北宋時期的大畫家張擇端。

  教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齊讀課題,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自主閱讀,理解內容

  ①平時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學法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到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②學生選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按照閱讀要求自學課文。

  (三)全班交流,取長補短

  ①“我來告訴你!”

  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

  (注意:相同內容不重復交流)

  ②“我要請教你!”

  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①教師啟發思考: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準備讀給大家聽。

  ③展示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引導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說)。

  (五)課外作業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國傳統文化整理一下,準備與同學交流。

  八、課堂小結: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同學們怒力學習,打開中華民族文化這座寶庫去探索、追求吧!

  九、板書設計:

  20、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清明上河圖》

  人物多

  街市熱鬧

  橋頭趣景

  ……

  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7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二、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三、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四、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

  五、教學時間:

  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守信用時,板書。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對好朋友之間守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課本劇表演。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六、板書設計 我不能失信

  宋慶齡 答應 小珍

  (誠實)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8

  一、教材簡析:

  第一單元有四篇課文,其中《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讀課文。課文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體現了我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有的講述了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自由自在、快樂的成長以及它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過記述兒童攀登黃山天都峰,反映了兒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贊美了鄉村兒童純樸、勤儉、熱愛勞動的好品質。課文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童真、童趣。

  二、單元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樂趣。

  3.掌握36個生字和46個詞語。

  三、教學重點:

  1.了解我國各族兒童間的友愛團結以及它們幸福的學習生活。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樂趣。

  3.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

  4.培養自讀能力,使學生感受到勞動是快樂的。

  四、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國各族兒童在友愛與團結。

  五、課時安排:

  《我們的民族小學》(2課時) 《金色的草地》(2課時)

  《爬天都峰》(2課時) 《槐鄉的孩子》(1課時)

  《語文園地一》 口語交際1課時 習作1課時 基礎訓練1課時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4.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點

  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難點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 發現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搜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 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弄清實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1.回憶舊知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2.導入新課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1)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2)交流是怎么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3)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指名讀、開火車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三、細讀課文

  (1)明確默讀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動筆畫出重要的'詞語和句子。

  (2)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再次默讀,帶著問題思考: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試驗?

  (4)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試驗的過程說一說。

  【有目標地讀,有層次地讀,循序漸進,學生才能讀出水平來,以讀促悟,以悟促讀。】

  四、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1)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說說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書寫,然后,教師用投影展示,集體評議學生寫的字。

  2.抄寫詞語。

  五、作業設計

  練習默讀課文,摘抄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積累語言。

  3.通過查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么試驗,是怎么做的。

  3.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1.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3.4.5自然段。

  (1)自由朗讀第3.4.5自然段。

  (2)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3)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2.感知主要內容。說說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3.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只,能不能說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4.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1)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么不同?

  (2)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可能會遭遇到什么情況,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

  (3)其他同學點評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角色換位,使學生入情入境,啟發想象,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4)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著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說說理由。

  三、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1.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心情又是怎樣的?

  2.學生自讀體會。

  3.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1.誘導生疑:讀了第3.4.5自然段以后,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2.學生發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3.教師引導。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么說的,好嗎?

  4.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最后一段,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5.教師再引導。

  (1)對于法布爾所說,同學們還有什么想法交流嗎

  (2)小結;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五、回顧課文,感悟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和探索精神

  1.快速默讀,畫出體現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1)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2)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節?

  捉自家蜜蜂,便于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為了與其他蜜蜂區別;在兩里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為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考慮周密,體現作者做事嚴謹。

  (3)實驗的結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

  有明確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學現象,不能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能說明他對待科學嚴謹,實事求是。

  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 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情感目標的落實如春風細雨,潤物無聲。】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搜集到的蜜蜂或其他昆蟲的相關知識制成一張手抄報,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計

  14 蜜 蜂

  聽說…… 做試驗 …… 確實……飛回來了

  無 法 解 釋 的 本 領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0

  一、教學要求。

  1. 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艷、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蘇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3.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學重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濕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三、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四、教學方法:

  閱讀法,發現法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演示文稿。

  2、學生課前觀察的一天花兒開放時間的資料。

  六、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導入。

  1、 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說說自己觀察了哪些花,它們在什么時間開放?

  比一比,看誰搜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觀察小能手的稱號)(板書:花)

  2、 教師播放課件:欣賞一些美麗的花。問:你知道這些花的名字嗎?它們是在什么時間開

  放的呢?(學生可以猜測。)有一位植物學家,他的做法真絕妙呀!連老師心里都癢癢的,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請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二、熟讀課文,初步釋疑。

  1、 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算把課文讀熟練?(遇到意思不明確的詞,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讀的過程。

  3、 請學生讀1、2兩段。

  4、 評議。

  5、 余下一段同桌讀。(幫助伙伴糾正錯誤)

  6、 現在知道那位植物學家做了什么嗎?(補充課題:鐘)

  7、 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討論、交流)你喜歡用什么樣的心情讀一讀這課題呢?

  (自由讀課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表揚。

  8、 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些什么?(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認為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

  三、探究課文,感情朗讀。

  (根據學生的興趣讀懂課文。)

  如:學生選擇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2、誰想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學生朗讀)

  師:你讀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師都被你感動了。你為什么會如此鐘情于這一段呢?

  (說體會,談感想)

  3、 用課件出示兩段話,學生朗讀進行比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師改編,描寫花兒開放的句式單調、干巴。)為什么你喜歡原文?(說理由)

  4、 師生合作朗讀本段課文。

  5、 交流自己的收獲。

  6、 帶著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再美美地朗讀這段課文。

  7、背誦喜歡部分,與同學交流。

  8、課件出示課后第三題。

  小結:大自然實在奇妙,這些美麗的花兒為什么不在一個時間開放呢?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同學們,你們想去探究一下嗎?要知原因,下節課再見。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認讀,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1)教師范寫,學生學寫。

  (2)學生自己寫,師生評議。

  (3)學生練寫,反饋結果。

  五、課堂練習。

  (1)課件出示練習題。

  (2)抄寫19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相互檢查。

  二、展開想象,推測原因。

  1、為什么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

  2、學生自由推測。

  三、研讀課文,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交流。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學生朗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等有什么關系。

  5、小組交流,說說其他植物開花時間和溫度、濕度、光照、昆蟲活動的關系。

  7、 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拓展能力。

  1、朗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植物學家絕妙的做法。

  2、繼續觀察搜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然后把這些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他人。(形式多樣:如編科學小報、做資料卡、寫觀察日記等)

  板書設計

  濕度 溫度 光照

  13 花鐘 不同 開放 昆蟲活動

  時間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圍繞“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這個題目,開展口語交際活動。

  2、能把綜合性學習中搜集到的資料或看到、聽到的內容,整理一下,寫成習作。

  3、讀背十二生肖。

  4、運用已經獲得的識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認識更多的形聲字。

  教學過程

  口語交際和展示臺

  一、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文化?

  2、生自由簡單匯報。

  剪、扎、編、織、繡、雕、塑、繪、刻……

  3、傳統文化流傳到今天,可謂博大精深、豐富多彩,而且它們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課件)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介紹同樣的傳統文化的同學自由組成活動小組2——4人,確定負責人。

  2、組內交流,確定匯報方式。

  3、集體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傳統文化。小組代表匯報,不完整的小組成員可以補充。其他同學可以提問。

  4、完成前面綜全性學習的展示,哪個小組完成得好。

  習作

  1、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收集了不少資料,有文字,有圖片,也有實物,我們還利用口語交際的方式,看到聽到了許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訴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紹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資料,要用自己的話來講述。

  3、把最想告訴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內容寫下來。既可以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傳統文化,也可以寫開展活動時發生的事情。

  4、確定想寫的內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順序寫,想清楚怎么寫才能讓別人讀明白。

  5、在交流和評價習作時,可以按照不同的習作內容分類進行交流,使學生在交流習作的過程中,增進各小組之間的溝通,并豐富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習作集中起來,裝訂成一本習作集。

  我的發現

  1、自己把全部詞語讀一讀。

  2、比一比,看一看,詞語中的帶點字,你能發現什么?

  3、這些是字在同一個詞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舉幾個這樣的例子。

  4、再讀詞語。

  日積月累

  一、讀讀背背

  1、觀察書上的圖片,都是什么?(郵票)你發現這些郵票有什么特點?(動物)

  2、這些動物很有意思,你能觀察出來嗎?對,他們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屬相是什么嗎?

  3、你知道屬相是怎么來的嗎?(教師或學生講解屬相來歷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們說:“我們要選十二種動物作為人的生肖,一年一種動物。”天下的動物有多少呀?怎么個選法呢?這樣吧,定好一個日子,這一天,動物們來報名,就選先到的十二種動物為十二生肖。

  貓和老鼠是鄰居,又是好朋友,它們都想去報名。貓說:“咱們得一早起來去報名,可是我愛睡懶覺,怎么辦呢?”老鼠說:“別著急,別著急,你盡管睡你的大覺,我一醒來,就去叫你,咱們一塊兒去。”貓聽了很高興,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謝謝你了。”

  到了報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來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貓的事給忘了。就自己去報名了。

  結果,老鼠被選上了。貓呢?貓因為睡懶覺,起床太遲了,等它趕到時,十二種動物已被選定了。

  貓沒有被選上,就生老鼠的氣,怪老鼠沒有叫它,從這以后,貓見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現在還是這樣。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嗎?

  怎么讓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這里也有個故事。

  報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們在路上碰到了。牛個頭大,邁的步子也大,老鼠個頭小,邁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剛剛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還遠著呢,我快跑不動了,這可怎么辦?它腦子一動,想出個主意來,就對牛說:“牛哥哥,牛哥哥,我來給你唱個歌。”牛說:“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說:“我在唱哩,你怎么沒聽見?哦,我的嗓們太細了,你沒聽見。這樣吧,讓我騎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來,你就聽見了。”牛說:“行羅,行羅!”老鼠就沿著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讓牛馱著它走,可舒服了。它搖頭晃腦的,真的唱起歌來:

  牛哥哥,牛哥哥,過小河,爬山坡,駕,駕,快點兒羅!

  牛一聽,樂了,撒開四條腿使勁跑,跑到報名的地方一看,誰也沒來,高興得昂昂地叫起來:“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還沒吧話說完,老鼠從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躥,躥到牛前面去了。結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給排在最前面了。后來,人們就按他們到的順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順序,并用它來給每一年命名。

  4、讀一讀,看誰能記下來。

  十二生肖與十二時辰是-一對應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也是如此一一對應。

  中國的生肖郵票:1980年,我國發行了申猴郵票,這是第一輪生肖郵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發行的酉雞郵票,1982年發行的戌狗郵票,1983年發行的亥豬郵票,1984年發行的子鼠郵票。我國從1992年開始發行第二輪生肖郵票。

  二、讀讀認認

  1、自己觀察學習,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學生字

  2、小組學習,注意給它們區分和組詞。

  3、開火車組詞認讀生字。

  課后反思: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已經布置了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任務,學生紛紛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識介紹給大家。由于一些學生的資料是同一類的,就安排了自由組合,相互補充,效果很好。緊接著又進行了習作的指導,學生還在興頭上,都能按要求寫出自己想說的。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2

  一、教材分析:

  第四組教材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共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花鐘》講對植物的有趣觀察和發現;《蜜蜂》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玩出了名堂》講在玩耍中對物品的觀察與發現,一篇略讀課文《找駱駝》,一個語文園地(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寬帶網),內容豐富多彩,并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現的意識。

  這組教材都很好地體現了以專題組織內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指導思想。比如,專題是“細心觀察”,在教材導語中提示了本專題,又提示學生留心觀察,在《花鐘》后又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口語交際”讓學生說說最近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現。“習作” 則讓學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農諺。而“寬帶網”則引導學生去搜集和閱讀更多的觀察與發現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拓展、交流。從中可以看出各種活動之間是相互聯系,密切配合的。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怒”、“暮”等31個生字,會寫、會用“艷”、“內”等

  41個生字。

  2、理解本單元的新詞,著重掌握本單元課后《詞語表》中的56個詞語。

  3、學寫觀察日記,繼續培養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生字新詞,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難點:讓學生理解觀察的意義,并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四、課時安排12——14課時,其中:《花鐘》3課時,《蜜蜂》3課時,《玩出了名堂》2課時,《找駱駝》2課時,《語文園地》3——4課時。

  五、教學建議

  根據教材的這些優勢,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編輯意圖,加強整合的意識,使各部分的教學相互關連,緊密配合,突出整體性、綜合性,立足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滲透人文內涵。

  首先要圍繞單元主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

  要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讀中感受與欣賞,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欲望。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盧老師就是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同時,我們還應該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一是在閱讀賞析中積累優美的詞語和精彩的片斷,這在教材的課后練習中就十分注重引導。如第14課《蜜蜂》的摘抄訓練:“我要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還有11課《秋天的雨》和13課《花鐘》的朗讀背誦訓練:“我要多讀讀課文,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這里我們也要注意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二是倡導積累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都是這方面的引導。老師們一旦加強了這樣的一種意識,就會發現很多引導機會,《花鐘》課后讓學生填一填表達鮮花開放的不同說法,我們就可以提議搜集描寫花兒開放的優美詞句,等等。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3

  第四單元教材分析

  第四組教材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共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花鐘》講對植物的有趣觀察和發現;《蜜蜂》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玩出了名堂》講在玩耍中對物品的觀察與發現,一篇略讀課文《找駱駝》,一個語文園地(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寬帶網),內容豐富多彩,并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現的意識。

  第四單元專題是“細心觀察”,在教材導語中提示了本專題,又提示學生留心觀察,在《花鐘》后又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口語交際”讓學生說說最近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現。“習作” 則讓學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農諺。而“寬帶網”則引導學生去搜集和閱讀更多的觀察與發現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拓展、交流。從中可以看出各種活動之間是相互聯系,密切配合的。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38個、詞語49個。

  3、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背誦、積累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對自然界、對科學的興趣和認真觀察的習慣,啟發學生在觀察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獲,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背誦、積累優美的語言。

  2、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習慣和能力,學習寫觀察日記。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積累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

  2、組織語文實踐活動,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3、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

  教學方法:

  一、加強口語交際與習作的整合

  1、話題提供習作的素材。

  2、說得有序、清楚是寫得連貫、生動的前提。

  二:加強小練筆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練筆資源。引導學生寫寫觀察日記

  2、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練筆機宜引導學生走進生活

  3、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給他們一些美好的感覺。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為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

  課文把秋雨作為一條線索,將秋天眾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使學生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是編選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這也是本篇課文的教學重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教學目標

  (1) 認識“鑰、匙”等12個學習課文生字新詞。會寫“扇、枚”等10個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4)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激發學生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讀出對秋雨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

  1.生字卡片。

  2.錄音帶。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談話導入1.播放秋天下雨時的情景的課件。

  2.激發情感,大家喜歡這秋天的雨嗎?就讓我們來讀一讀這篇課文,一定會有全新的感受。

  3.板書課題:11.秋天的雨。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課文

  1. 聽課文錄音,初步感受優美的文字。

  2. 出示課文卡片,認讀詞語,糾正字音

  (1) 翹舌音:扇(shàn)爽(shuǎng) 柿(shì)

  (2) 后鼻韻母:糧(liáng) 楊(yáng)

  3. 讓學生說說是如何記這些生字的?

  4. 把你最喜歡的段落讀給同學聽,互相正音。

  三、質疑

  1.提出不理解的詞語互相補充說明。

  2.讀詞。

  四、練習寫生字

  1.學習寫生字、交流寫法。

  2.練習寫生字。

  3.抄寫詞語表中的字。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背誦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用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發學生對秋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3、指導學生如何將句子寫具體。

  教學重點:

  課文第二自然段,通過學生的讀,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了解如何將句子寫生動、具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談話

  1、春天的雨潤物無聲,夏日的雨給人帶來一陣清涼,而秋天的雨則像一把鑰匙,悄悄地打開了秋天的門.。今天讓我們一起繼續走進《秋天的雨》(板書課題)%

  2、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新朋友,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一起來看:(課件出示詞語)

  (1)指名讀

  (2)指導寫“爽”字,讀準多音字扇,和三個輕聲。

  3、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是從哪四個方面來寫秋天的雨的?(指名說)根據學生的回答(電腦出示小詩))看!這幾句話連起來像一首美麗的小詩,誰來把這首小詩讀給大家聽。.指一生讀&

  這首詩就藏在我們的課文中,請同學打開書本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秋天的雨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整體感知-

  1、生讀。

  2、反饋秋天的雨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指名學生說。

  在我們的課文中,小作者也寫了自己對秋雨的印象,請同學自讀全文,把印象最深的部分多讀幾遍。

  4、指名讀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并說說為什么?

  三、重點感知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生默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寫顏色的詞語,用橫線畫下來,

  2、指名說。

  3、第二節中這些漂亮的詞語分別給了誰呢?請同學們大聲讀讀第二小節,注意要把什么顏色給了誰讀清楚,遇到自己喜歡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

  4、學習第二句

  剛才老師聽見許多同學喜歡讀這兩個句子:

  出示句子1:黃黃的葉子像一把小扇子,扇哪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A(1)指名讀,說說你為什么喜歡?結合圖畫,反復讀這句話。

  (2)剛才我們通過想象銀杏樹的葉子,把句子讀活了,誰能結合想象讀下面的句子,自己練一下。

  (3)生練讀。(4)指名讀。(5)為什么把“飄哇飄哇”讀這么慢?學習這種讀書方法,想象畫面,齊讀這句話。(6)誰還想讀自己喜歡的句子?(7)讀關于田野、果樹、菊花仙子的句子。

  6、這么多漂亮的顏色,課文用一個成語進行了概括。它是?請找出這個詞語的句子讀一讀。第二自然段的內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我們把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句子叫作中心句。

  7、剛才我們隨著蒙蒙秋雨,看到了銀杏樹、楓樹、田野、果園、菊花都變得分外美麗。現在請一個同學跟配樂朗讀,同學欣賞。

  8、秋雨給秋天帶來的顏色可不止這幾種,我們學著課文的樣子也來說一說吧,瞧 ,

  ( )蘋果像( ),( ),( )

  ( )像( ),( )。 同學們真能干,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學會了怎樣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

  同學們,在你們的幫助下,秋天變得更美麗了。秋天的雨不愧是一盒五彩繽紛的顏料。除了好看的顏色,秋天的雨還有好聞的氣味和好聽的聲音呢!選擇你喜歡的一節,讀一讀,并想想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四、學習三、四自然段

  1、學生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學生思考:這段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2、生回答。.

  師:秋天的雨藏著哪些氣味?(生答)這么香甜的氣味,難怪小朋友的腳會被勾住。

  3、齊讀。

  4、學習第四自然段。過渡:除了好聞的氣味,還有好聽的聲音呢!它們好象在告訴人們——冬天來了(生答)

  小喜鵲,你在干什么——

  小松鼠?——

  大肚皮的小青蛙—

  松柏爺爺——

  連楊樹、柳樹也趕緊躲進樹媽腳下。他們都在準備——(過冬了)小朋友們,說說看,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秋天

  過渡:秋天的雨,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她為我們打開了秋天的大門,使我們看到了美麗的秋色,聞到了那香甜誘人的氣味,還聽到了充滿關愛的聲音。也難怪課文第一自然段說秋天的雨是一把鑰匙,帶著清涼和溫柔,輕輕地、輕輕地,趁你沒留意,把秋天的大門打開了。(板書:鑰匙)

  5、讓我們把這豐收的喜悅,滿天的歡樂用朗讀傳遞給在場的每一個人吧。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總結

  這節課我們隨著秋雨的腳步走進了美麗、神奇、又充滿活力的秋天,秋天的雨——(課件出示每段開頭一句組成的詩)同學們真會讀書。在閱讀中我們感受到了秋天的美麗、快樂,體驗到了秋天豐收的喜悅。秋天的景物還有很多很多,比如:秋天的山、秋天的水、秋天的樹等很多自然景色都很美,選擇你喜歡的景物,仿照課文的方法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秋天的雨

  顏色 氣味 聲音

  鑰匙 豐收 歡樂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

  2.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難點:

  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 自學法

  教學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搜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弄懂課文大意,弄清列文虎克是怎樣玩的。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引述。愛玩,是孩子們的天性。同學們平常愛玩什么?爸爸媽媽是怎么對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嗎?

  2.學生交流。

  3.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4.學生讀題,想想能提出哪些問題。

  5.理解“名堂”。教師同時將學生提出的問題列在黑板上。如:誰玩出了名堂?他玩的是什么?他玩出什么名堂?

  【這是一個比較干凈利落的揭題設計。揭題過程既為學生的閱讀掃清了一個障礙──理解了“名堂”一詞的意思,又讓學生緊扣文眼“玩”,有目的地走進文本。】

  二、初讀感知

  1.教師出示自讀要求:

  (1)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語,讀準字音,查字典或聯系生活經驗理解詞語,讀通句子。

  (2)讀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哪些問題?

  2.學生自主讀書。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認讀生字情況。

  (2)出示新詞,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詞語的。

  (3)小老師教生字,開火車熟悉生字。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三、精讀課文,領悟玩法

  1.多遍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

  2.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3.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4.指導朗讀。引導學生發現該用什么語氣朗讀這一自然段。(贊賞的語氣)

  四、課堂練習,當堂展評

  1.練習寫生字。

  2.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3.當堂展評。

  五、課后作業

  搜集并閱讀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文中引號的用法。

  2.細細品讀課文,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3.寫寫自己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流程

  一、復習回顧

  1. 聽寫生字詞。

  2. 用自己的話說說列文虎克一開始是怎樣玩鏡片的。

  二、繼續讀書,了解玩出的名堂

  1.教師引言:列文虎克就這樣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們繼續學習、研究。

  2.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

  1)自由朗讀,一邊讀一邊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發現了什么?

  (2)指名學生多人次朗讀,以使學生盡可能地攝取更多信息,生發感想。

  3.交流討論。

  (1)有新的想法:把兩片放大鏡放在一起,會怎么樣呢?

  (2)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鏡固定,另一片可以隨意調節。

  (3)有新的發現:看到了一個平時看不到的“小人國”世界。

  4.轉換角色想象。

  組內交流:假如你是列文虎克,這樣改變一下玩法竟發現了一個新的世界,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心里會怎樣想?

  5.朗讀體會感情。

  6.表達感悟。

  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發現以后,你想對列文虎克說些什么?(可多人次談,學生交流時教師要畫龍點睛地點撥、肯定)

  三、欣賞玩出的名堂

  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國”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最后一段吧。

  2.學生朗讀第5自然段。

  3.交流討論:“小人國”指的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怎樣的大名堂?

  4.指名朗讀資料袋里的內容,議議發現微生物對人類的貢獻。

  5. 再次品讀:對這一段中的標點符號有什么新的發現?(著重體會引號的用法)

  四、交流玩中收獲

  1.教師引述。同學們平常都愛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獲和啟發,也得到不少的樂趣。下面交流一下我們玩中的收獲,好嗎?

  3、學生先在小組里交流,然后選出一名同學到臺前介紹。

  4 把自己的玩法和收獲寫下,準備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會上講一講。

  【語文課堂應該回歸生活,讓學生在自然真實的生活中主體內化、主體自悟,真正實現對學生生命的喚醒、點撥與鼓舞,并促進學生主體的終身發展。】

  五、替換朗讀、理解引號

  課文中對小人國、居民、玩具三個詞語加了引號,你認為這是為什么?

  1.引導學生說說“小人國、居民、玩具”在課文中分別是指什么?(微觀世界、微生物、顯微鏡)

  2.讓學生把“微觀世界、微生物、顯微鏡”和文中的“小人國、居民、玩具”進行替換,朗讀。

  (通過朗讀感悟用“小人國、居民、玩具”比用 “微觀世界、微生物、顯微鏡”更加生動、形象、有趣,從而讓學生明白這是對微觀世界和微生物的擬人說法和對顯微鏡的形象表述,加上引號,不僅起到強調的作用,還使這些詞語具有特殊的意味,避免了使用一些術語的枯燥,增強了所要表達意思的趣味性和可感性。)

  六、教師總結

  小結:課文雖然講的是列文虎克的玩耍,而實質是講觀察、好奇心和求知欲,它們是科學創造和發明的出發點和原動力。如富蘭克林就是由于好奇心而揭開雷電之謎的。還有愛迪生,他小時候常常對人類的各種奇異的創造驚喜萬狀。他曾悄悄把家里的鐘表偷出來,一件件拆開,然后再裝上,一心要了解它的秘密,相信同學們會對這些事例有所了解,可以交流交流。

  七、作業設計

  小練筆:寫一寫玩中的樂趣和收獲。(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寫出自己在玩中的樂趣和收獲。)但要注意這是小練筆,不能拔高要求。

  教學板書:

  15 玩出了名堂

  浪費時間

  玩耍 偉大的發現(顯微鏡、微生物)

  邊玩邊想 邊想邊玩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6

  【教學目標】

  1、選擇一個課外讀到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同時認真聽其他同學講名人故事,交流讀后感想。

  2、寫一篇習作,介紹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4、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5、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重點、難點】

  1、口語交際。

  2、習作練習。

  【教學準備】

  收集自己準備講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圖片、名人像,準備講名人故事時用。

  【教學課時】

  4課時。

  第一課時口語交際講名人故事

  〖課時目標〗

  1、培養學生大膽、大方和他人進行交流的好品質;

  2、注重交際習慣的提示和引導: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3、學生體會到和同學交流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最近在語文課上我們結識了列寧、高爾基、李四光、宋慶齡等許多名人,課外大家也在讀名人故事、尋找名人資料,今天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舉行一個故事會。

  二、讀讀要求

  1、講的同學要講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的同學要認真聽,可以提問,可以補充。

  2、聽了以后有什么想法,大家互相交流。

  三、分組舉行,組內交流

  1、各人先在組內展示自己所畫(或收集到)的名人像或圖片,簡要介紹自己要講的故事的主人公。

  2、各小組內學生試講、教師巡視。

  3、小組評價,評出本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

  四、全班交流

  1、各組匯報本組評選出的“故事王”、“最好聽的故事”、“聽得最認真的同學”名單,教師頒獎。

  2、全班交流:

  榮獲“故事王”稱號的同學非常榮幸,“故事王”們肯定愿意讓更多的同學聽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王”給全班同學講講?

  3、挑選一、二名“故事大王”講故事:

  共同評議講述情況。如儀態是否自然大方、語言是否流利、有聲有色等等。

  五、暢談感想

  1、聽了組內同學講的名人故事、“故事王”講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談談對名人行為、品格的評價,可以聯系自身和現實情況發表感想。

  2、學生暢談感想。

  3、教師小結:

  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豐碑,他們的崇高思想與品格就像一座座燈塔,讓我們將他們的形象永遠銘記在心中,從他們身上獲得力量,學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邁進。

  六、作業設計

  課后繼續交流名人故事。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課時目標〗

  1、要寫清楚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2、要寫值得寫的事,并能從這件事看出熟悉的人的品質。

  3、培養學生習作的興趣。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

  學了這組課文,我們結識了好幾位名人,他們或關愛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誠實守信,一個個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我們大家也有許多熟悉的人,在他們身上有許多值得寫的事,這次我們就來學著寫一寫。

  二、幫助選材,讓學生有東西可寫

  1、小組交流:

  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個留給你較好的印象?

  2、小組交流:該人怎么會留給你這樣的印象?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寫的事?

  引導學生圍繞給自己留下較好印象的人展開回憶,提示要介紹“值得寫的事”──值得宣傳介紹的、值得他人學習的事。

  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學生有話可說,也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進入了寫作的狀態,降低了學習難度。

  3、教師指導寫好事件:我們就來把這件事寫下來。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把以下幾個要點考慮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⑴事情發生的時間。

  ⑵事情發生的地點。

  ⑶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⑷事情的起因。

  ⑸事情的經過。

  ⑹事情的結果

  三、教師指導寫好人物形象

  1、抓特征,一定要抓好肖像描寫:

  千人千面,人的外表是很少有雷同的。但是僅有外表描寫是不夠的,因為人是立體生動的,不是呆板的模特,他有自己的思想,有不同于他人的行為和習慣,所以寫人物外貌時要體現出人物神采──“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因此,要學會畫眼睛,學會抓住描寫對象身上最能表現個性特征的東西進行刻畫,這樣,這個對象就能栩栩如在眼前。

  2、抓語言,一定要抓好對話描寫:

  語言要個性化,語言是人物內心世界的流露,不要人云亦云,千人一腔。

  3、抓事例,一定要抓好細節描寫。

  四、學生動筆寫習作

  第三課時 習作講評

  〖課時目標〗

  欣賞佳作,欣賞過程中提高寫作技能,培養寫作興趣。

  〖教學流程〗

  一、經典欣賞

  1、課件展示,教師以評書方式講給學生聽:

  水滸英雄──武松(節選)

  武松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谷縣地面。此去離縣治還遠。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饑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

  武松入到里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只見店主人把三只碗,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篩一碗酒來。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篩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篩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

  “篩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來。”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

  酒家道:“肉便切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了。”武松道:“卻又作怪!”便問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賣酒與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面明明寫道:‘三碗不過岡’。”武松道:“怎地喚做‘三碗不過岡’?”

  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喚做‘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問。”武松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初入口時,醇、好吃,少刻時便倒。”

  武松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酒家見武松全然不動,又篩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還你一碗錢,只顧篩來。”

  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飲,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藥醫。”武松道:“休得胡鳥說!便是你使蒙汗 藥在里面,我也有鼻子。”店家被他發話不過,一連又篩了三碗。

  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篩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看我銀子,還你酒肉錢夠么?”酒家看了道:“有余。還有些貼錢與你。”武松道:“不要你貼錢。只將酒來篩。”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時,還有五六碗酒哩!只怕你吃不的了。”武松道:“就有五六碗多時,你盡數篩將來。”酒家道:“你這條長漢,倘或醉倒了時,怎扶的你住?”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漢。”酒家那里肯?

  將酒來篩。武松焦燥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爺性發,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這鳥店子倒翻轉來!”酒家道:“這廝醉了,休惹他。”再篩了六碗酒,與武松吃了。前后共吃了十五碗,綽了哨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曾醉!”走出門前來笑道:“卻不說‘三碗不過岡’!”手提哨棒便走。

  2、武松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從哪感受到的?

  二、讀文猜人

  其實,我們班上也有這樣的傳神之作:

  1、教師挑選幾篇以同學為介紹對象的優秀習作,請作者隱去習作中同學名字,向大家朗讀,全班同學猜一猜寫的是誰。

  對被同學猜出了,且公認為描寫準確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議一議:為什么該同學沒說出名字而我們也能猜出習作寫的是誰?

  3、請作者介紹為什么能把同學介紹得如此準確、生動?

  三、總結習作要領

  引導學生明確:

  1、寫的都是生活中真真實實的事情。

  2、要了解一個人,平時要多關注他,做個有心人。

  3、平常多積累,多讀經典、名著,學習他人寫法。

  四、修改習作

  五、小組互相學習

  把自己的精彩習作讀給學習小組的其他同學聽。

  第四課時

  〖課時目標〗

  1、自主發現引用人物的對話的三種不同形式。

  2、讀讀背背,收集積累名人名言。

  3、讀成語故事,了解故事內容。

  〖教學流程〗

  一、我的發現

  1、輕輕讀讀本題中的三個句子,相互比較,這些句子有何異同。

  2、出示抄有本題內容的小黑板或實物投影儀顯示,學生交流發現。

  ⑴指名讀句子。

  ⑵學生交流自己的發現,然后教師引導總結。

  這三個句子都是寫人物說的話的,句子中加引號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說的原話。在引用人物原話時,通常要交代說話者是誰,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等,這部分內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話語的前邊,可以放在后邊,也可以放在中間。

  3、齊讀句子、體會。

  4、到學過的課文中再找找相應的例子,并說明屬于哪一類形式。

  二、讀讀背背

  1、我們讀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動的事跡,而名人們說過的一些話也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多積累一些名人名言,時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獲得啟迪,從中汲取力量,今天我們就來學一些。

  2、請各人輕聲讀書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3、指名朗讀交流。教師相機正音指導。

  4、想想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試著放聲讀出感情。

  5、指名再讀,師生評價。

  6、齊讀鞏固。

  7、交流各自課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三、成語故事

  1、導入:

  我們漢語中有很多成語都是從歷史故事演變來的,一個成語背后包含著一個故事,了解這樣的一些故事會使你獲得知識,獲得教益。今天就來學一個成語故事──《聞雞起舞》。

  2、各自輕聲讀故事,注意生字的讀音,借助注音認真拼讀,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朗讀,師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讀。

  5、同桌間試講。把故事講給同桌聽,相互學習、指正。

  6、了解了這個故事,以后我們一看到“聞雞起舞”這個成語,就會想到聽到雞叫就起床練武習藝的祖逖、劉琨。以后說話寫作,你想表示珍惜時間、發奮努力這個意思時,就可以用上“聞雞起舞”這個成語了。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7

  學習目標

  ①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2、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

  教學方法

  電教法、欣賞教學法、閱讀法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①讓學生自讀課文,搜集與西沙群島有關的圖片與文字資料。

  ②教師準備與課文內容相關的風光片或圖片,制作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詞語,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的寫作順序。

  一、激趣導入

  ①多媒體出示祖國地圖。教師提問:同學們,你們聽說過西沙群島嗎?請看這是一幅我們偉大祖國的地圖,誰能從地圖上找到西沙群島的位置?

  師簡介西沙群島:它是祖國南海上的一群島嶼。它由許多小島組成,是我國的海防前哨。

  ②多媒體播放風光片。這節課就讓我們來游覽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吧!(播放完)美嗎?如果我們讀了課文,一定會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讀課文

  ①讀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學生質疑)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

  a.明確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提出的問題,在讀懂的地方可以用筆注一注。

  b.學生自由讀課文。

  ③檢查自讀情況。

  a.檢查生字新詞。

  b.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指名讀課文,說說通過讀課文知道了什么。讀畫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重點探究

  ①凸現重點。

  a.課文是圍繞哪幾方面描寫西沙群島可愛的呢?學生交流后教師板書:風景優美 物產豐富

  說說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介紹西沙群島的風光和物產的?(板書:海水(面)、海底、海灘、海島)

  b.課文可以怎樣劃分段落?

  c.請同學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方面,輕聲讀一讀,把自己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仔細想一想為什么喜歡它。

  d.請給大家讀一讀你喜歡的段落。指名評價。

  四、寫字指導。

  指導書寫學生提出的難寫的字。

  五、布置作業

  ①練習朗讀課文。

  ②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②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③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尤其是描寫海水色彩和海域物產的段落。

  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

  一、復習回顧。

  課文是圍繞那句話寫的?指名讀。

  二、精讀理解。

  1、上節課同學們都讀了自己喜歡的段落,這節課要來給大家說一說為什么喜歡。

  ●第2段,你讀到這段話時,有什么樣的感覺?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海面 五光十色 瑰麗無比)

  1、你能把海水的美讀出來嗎?

  2、海水真美呀!說說為什么這么美?(學生讀——)用自己的話說說。

  3、這么美的海水,讓人一看,就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教師指板書)風景優美的地方。

  ●第3段,說說這段話中向我們介紹了海底的哪些物產。

  1、課件出示填空:海底有()、()、()、()。

  2、這些物產有什么特點呢?再讀課文。

  3、引讀第3段:下面根據老師的問題,請大家一起把在海底見到的物產說一說。

  4、明確并列段式。

  課文第3段分別介紹了海底的珊瑚、海參、大龍蝦和魚,可不可以把它們的次序調換一下來介紹呢?像這樣把幾個不分先后,主次的內容寫在一起的段落就叫并列段式。

  5、說話訓練:介紹海底的物產。

  剛才同學們和老師一塊到了西沙群島,游覽了奇妙美麗的海底世界,坐在下面的老師都沒去過西沙群島,現在我想請你把在海底所看到的向老師們介紹一下。

  (生上臺說、師生評議)

  ●第4段,你為什么喜歡這段話?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海底 珊瑚各種各樣 海參到處都是 大龍蝦樣子威武 魚多得數不清)

  教師小結:海底真是個大寶庫,有誰喜歡珊瑚的,請舉手;有誰喜歡海參的,請舉手……請把你們的喜歡之情讀出來!

  學生朗讀體驗。重點理解“蠕動”“威武”;

  重點體會“有的……有的……有的”句式。仿說。

  ●第5段,西沙群島的海灘上怎樣呢?

  a.喜歡這些美麗的貝殼嗎?想一想,貝殼有哪些顏色,形狀到底怎樣奇,怎樣怪?

  b.這些貝殼真是美麗,真是奇特,讓我們把它的“美”和“奇”讀出來吧!

  c.有誰能把海龜的“趣”讀出來?

  d.西沙群島的海灘真是神奇有趣,讓我們再回頭深情地看一眼吧!學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讀。

  ●第6段,海島上又是怎樣的呢?

  a.讀完后,西沙群島的鳥給你留下怎樣的感覺呢?學生從“鳥的天下”“各種”“遍地”“厚厚”等詞語體會到“鳥多”。誰能把鳥的多“讀”出來?

  b.西沙群島真是鳥的樂園。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只小鳥,你能把眾鳥齊鳴的場面向大家描述一下嗎?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先個人練說,再小組交流,最后全班匯報。

  三、背誦課文。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感受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②教師出示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的有關圖片,學生看圖背誦相應的段落。

  四、小結

  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西沙群島真是一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老師相信祖國的西沙群島必將在你們的手中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五、布置作業

  ①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②課后搜集描繪祖國風光的諺語、詩句。

  七、板書設計: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8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是以“月是故鄉明”為專題進行編排的,兩篇精讀課文《古詩詞三首》《梅花魂》,略讀課文《桂花雨》《小橋流水人家》,《口語交際·習作二》,《回顧·拓展二》組成。本組選編的內容都是描寫游子們思鄉懷鄉的。《古詩詞三首》中,《泊船瓜洲》寫詩人在瓜洲隨船停留時遙望家鄉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的惆悵,《秋思》寫了詩人在洛陽城寫信給家人,無奈信短情長,無法盡訴,《長相思》寫到戍邊打仗的南方將士,在北方的風聲雪聲里因思念家鄉,輾轉反側,夜不成寐;《梅花魂》寫了遠在異國他鄉的老人,把他的相思寄托在梅花身上,表達了對祖國、對家鄉矢志不渝的眷戀;《桂花雨》寫作者對童年的搖花樂的美好回憶和深深的懷念;《小橋流水人家》則深情地寫了留在記憶中的美好的故鄉生活。

  學生分析:

  對于學生來說款款的思鄉情,濃濃的戀鄉意,體會不會深刻,但可以通過讀書來感受作者對家鄉的思念情感和摯愛情懷。引導學生感受與體會作者感情表達的方式方法。在讀書品的同時豐富自己的語言積累。

  教學目標:

  1.認識20個生字,會寫1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洛陽、榆關、那畔、千帳、幽芳、漂泊、唯獨、頓時、迷人、至少”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1. 搜集名人思念家鄉的故事。

  2. 制作教學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交流

  引導學生談談對家鄉的認識與了解,如果你熱愛自己的家鄉,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達。為學習課文打下情感基礎。

  二、教學建議

  (一)《古詩詞三首》

  《泊船瓜洲》《秋思》《長相思》都是膾炙人口、情意綿綿的思鄉詩,都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濃濃的思戀和熱愛。

  教學前可引導學生進行古詩交流,導入新課。三首古詩詞所要表達的主題是一樣的,因此可以將它們進行整合教學。

  在初讀時,引導學生分別理解內容,也就是要讓學生借助注釋和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和句子的意思,進行交流。接著引導學生感情朗讀,形式可以多樣。

  在誦讀時,要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如《泊船瓜洲》是寫景抒情,《秋思》則是敘事抒情,《長相思》則融寫景與敘事于一體,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最后可以引導學生交流課外搜集積累的有關思鄉的詩詞或詩詞名句。可以引導說說表達思鄉情感的其他方法。

  (二)《梅花魂》

  課文由故鄉的梅花又開放了,引出了對漂泊他鄉、葬身異國的外祖父的回憶。表達了外祖父對祖國的熱愛、眷戀之情。

  教學前,可以讓學生交流一下對梅花的了解,可以說說梅花的特點,可以說作家筆下的梅花,也可以搜集有關贊美梅花的詩文。

  教學時,第一步,初讀課文,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交流讀書體會,對課文內容有整體的把握。第二步,研讀課文,引導學生從課文找出表現外祖父思戀祖國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讀和談出自己的感受相結合。從而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領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課后的閱讀鏈接《故鄉》可以進行拓展閱讀。此外還要加強學生積累的指導。

  (三)《桂花雨》

  當我們讀這篇文章的時候,就會感覺到桂花的香氣彌漫在字里行間,作者的思鄉情也縈繞在心頭,像桂花的香氣一樣濃郁且溢滿字里行間。本課是略讀課文。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在教師組織引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

  教學時,初讀課文,通過自讀自悟,認讀生字,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知道桂花給作者帶來了什么快樂。細讀課文,與同學進行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師在學生交流時進行適當點撥。

  品讀課文時,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搖花的快樂,以及無窮的回味。進一步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教師還應注意鼓勵學生把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誦、抄寫下來,以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

  (四)《小橋流水人家》

  捧讀此文會讓我們走進一個令人向往的田園村落,感受了作者對故鄉綿綿不絕的懷戀和思念。本文是略讀課文,教學時要讓學生充分地自讀自悟,結合課文前的閱讀提示,邊讀書邊思考。

  導入新課時,可以分別出示“小橋”“流水”“人家”,讓學生描述頭腦中的形象,再讓學生想象“小橋流水人家”是怎樣的情景,然后進入課文的學習。然后引導學生自主讀文,交流讀書所得。接著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感受作者家鄉的美好,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及表達方法。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鼓勵學生把優美的句子或段落熟讀成誦,摘錄下來,以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

  (五)《口語交際·習作二》

  口語交際建議

  1.回顧本組課文內容,感受共同特點。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體會出本組課文表達著同樣的情感──對故鄉的依戀和熱愛,進而引出本次活動的主題“濃濃的鄉情”,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2.分組討論。討論的內容:表現形式,選擇節目類型,誰來表演等,這里教師應盡量開闊學生思路,豐富內容。調動學生積極性,展示學生特長。

  3.列出節目表,課下準備。

  4.匯報表演。

  習作

  本次習作是想象作文,寫《二十年后回故鄉》。

  1.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開啟學生習作思路。

  2.自主想像,交流評論。引導學生自已去想像,然后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互相評說,互提意見。

  3.交流修改,相互欣賞。小組內互評習作,從中找出值得學習的地方,讀一讀。在交流評價之后,進行修改,并把修改過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六)《回顧·拓展二》

  交流平臺

  此次交流平臺,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抒發感情的表達方法。因此交流的時候,除了聯系課文,聯系自己的習作,也可以聯系讀過的其他詩文。更要注意引導學生說得有理有據,切勿空談。

  日積月累

  這次積累是一些表達鄉思的詩句。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自己反復讀一讀詩句,想想這些詩句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在大致了解了詩句的意思后,練習把詩句背誦下來。

  趣味語文

  教學時,應放手讓學生自己熟讀感悟,還可以在熟讀的基礎上,交流感受。再引導學生講一講自己知道的這樣的趣味語文故事。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9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二、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理解課文內容,積累優美詞句。

  三、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四、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圖片展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五、教學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二.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三.評選最佳學生,頒發小獎品。

  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選擇具有云貴民族風情的樂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等配樂。

  四、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壩(bà)絨球花傣(dǎi)族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貍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搖晃(huàng)

  五、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a.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b.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導入:通過上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了民族小學的美。這一課我們要急需朗讀感悟,我們會進一步地發現民族小學的美和課文的美。

  二、分段讀議,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請各自輕聲讀第一段,想一想讀著這部分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可引導學生從上學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學生的服飾、到校后的活動等方面想象、講述。

  c.大家一邊在頭腦中展開想象一邊朗讀就能讀得更入情入境,誰來讀一讀?

  d.配樂朗讀這一段。

  a.“當,當當!當,當當!”大青樹上的鐘聲敲響了,民族學校的學生開始上課了。請各自輕聲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學的孩子是怎樣上課學習的,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學生各自讀課文,然后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己認真上課的情況想象補充,譬如:大家專心聽講,窗外有猴子蹦來跳去都不去張望;大家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小手舉得高高的;讀書時整齊響亮,聲音抑揚頓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樹、一只小鳥、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么認真,課文朗讀得這么動聽,你會怎么做?

  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入境體悟窗外的安靜,體會仿佛是周圍的花草鳥蟲猴子都被教室里優美的讀書聲吸引,靜靜地欣賞,不忍打攪。

  反復朗讀這幾句話。

  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讀有關句子。

  a.這所民族小學留給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們參觀了這所民族小學,了解了他們上學、上課學習、下課活動的情景,多么美麗的民族小學,多么可愛的學生!參觀結束了,讓我們說上幾句道別的話。

  三、感情朗讀,比賽背誦

  1.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2.把你喜歡的部分背下來,看誰先背出來。

  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在作業本上。

  四、作業

  你們的課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讓我們把每天的課余生活記錄下來。可以用日記的方式來記,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來記,以后我們再來交流。

  八、小結

  民族小學的學生們快樂、幸福。大家在學習的同時,要珍惜我們今天的學習生活,努力上進。

  九、板書設計:

  穿戴

  1、我們的民族小學 學校 好朋友

  語言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0

  教材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這篇文章中心突出,結構鮮明,語言優美。作者按四季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濃筆重彩地描繪了小興安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7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5個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抽出、欣賞、濃霧、獻出、酸甜可口、又香又脆、密密層層、嚴嚴實實、人參、又肥又厚、松鼠、飛舞、寶庫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2. 學習作者抓景物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自學指導法,討論交流法

  四、教學媒體

  網絡課件

  五、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預習課文,學會自學;

  2、初步理解,總體把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山河秀麗。我們曾爬過黃山的天都峰,欣賞過它的秀麗與險峻;我們曾游覽過河北的趙州橋,驚嘆過它的堅固和美觀。今天讓我們一起去東北的小興安嶺,領略一下它的美麗與富饒吧!

  1、看地圖,介紹小興安嶺;

  2、讀題,抓重點詞“美麗”。

  二、指導預習

  1、出示“一讀二畫三想四討論”,指導自學。

  2、思考:(1)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的?

  (2)課文哪些自然段總寫?哪些自然段是分寫?

  3、預習反饋:

  (1)分段抽讀課文,說說這段主要說什么?

  (2)認讀識記生字詞。重點分析“膝”、“臨”等。

  (3)問題反饋,質疑問難。

  三、學習1、6自然段

  1、抽讀首段;“你覺得小興安嶺有什么特點?從哪些詞句看出?”

  (1)“數不清”、“幾百里”、“綠色的海洋”(樹多、樹綠)

  (2)導讀。(夸張、驚喜)

  2、抽讀、默讀第6自然段: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景色 誘人”、“大花園”、“巨大寶庫”等)

  (2)導讀。(贊美、熱愛)自讀,抽讀,賽讀。

  四、課堂作業

  1、完成生字詞語的書寫:

  “獻”字的左邊的“南”字里邊是兩個短橫,不要少一筆。

  比較記憶:“刮”——“亂” “擋” ——“檔”

  2、熟練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通過假想旅行,我們曾到過美麗的日月潭,到過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們感受到祖國南方的風光美如畫。那祖國的北方又是怎么樣呢?在祖國的東北有許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興安嶺”,那里可美了,像個大花園。課本上稱它是:“美麗的小興安嶺”。(點擊打開課件主頁)。

  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起乘坐飛機,到東北去,繼續我的假想旅行。好嗎?

  要想坐上飛往小興安嶺的飛機,同學們必須先會讀這些詞語才能獲得飛機票,你們有信心嗎?

  二、整體感知課文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乘坐我們這飛往小興安嶺的航班。你們到小興安嶺去旅行,心情一定很愉快吧!那你們是在明媚的春天去,還是枝葉繁茂的夏天去?是在在金黃的秋天去,還是在白雪皚皚的冬天去呢?看!小興安嶺已經張開她美麗的懷抱,迎接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播放小興安嶺的風景圖片。)

  1、欣賞了小興安嶺美麗的四季,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①小興安嶺非常美麗,動人;②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③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 誘人;④小興安嶺像一座美麗的大花園;⑤小興安嶺像一座巨大的寶庫……)

  2、小興安嶺確實景色優美、特產豐富,那么在課文中作者是怎樣描述的呢?作者是通過抓住什么景物的描寫來展現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的呢?讓我們趕快到課文中看看吧!

  三、抓住重點句段,品讀體會。

  (一)、學習“春天”一段。

  1、指名讀。

  2、誰來說說作者春天來到小興安嶺都看到了哪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樣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來描寫的呢?你覺得哪一句寫得最好?

  過渡:剛才,我們抓住重點詞語讀懂了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話。誰來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景色。)

  4.小結讀書方法:一讀二畫三想四討論

  5、怎樣通過朗讀來體現這種生機勃勃的美呢?(邊讀邊想象畫面)大家在朗讀時就要注意突出描寫景物特點的詞語。

  (1)、自己體會語氣來讀一讀。

  (2)、指名試讀。

  小結過渡:聽著大家的朗讀,可以看出,大家好像還沉浸在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春天里。小興安嶺的其它季節也同樣的美麗迷人!請同學們按照剛才“一讀二畫三想四討論”的方法分組學習“夏、秋、冬”三個自然段

  (二)按上述方法,學生分組自學“夏、秋、冬”三自然段。隨時進入討論區把自己的學習收獲與大家交流。

  1、學生按上述學習方法,閱讀理解課文“夏天”一段。

  2、檢查自學

  (1)、這一段有幾句話?

  (2)、這四句話都像我們介紹了那些景物?

  (3)、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3、概括本段段意。(誰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

  4、朗讀訓練:這么美的景物,我們來讀讀好嗎?喜歡哪一句的就來讀哪一句。

  5、用同樣的方法檢查學生自學情況,指名發表的見解。

  過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蔥綠、秋天的金黃、冬天的潔白,構成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多么美麗的一幅圖畫啊!

  難怪作者欣賞完這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大聲感慨——

  全班齊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過渡:剛才一組有聲有色的鏡頭,已經在我們的頭腦的“銀幕”上放映出來,那么,怎樣通過朗讀來體現小興安嶺的美呢?

  朗讀提示:春天,語調要輕而緩,讀出“春天”給小興安嶺帶來的勃勃生機,讀出作者對小興安嶺美麗春天的贊美之情。夏天,描寫樹木部分要讀得熱烈;描寫晨霧部分要讀得深沉有力;后兩句要讀出美的快感。秋天是收獲季節,對小興安嶺的“獻出”更應該讀出贊賞的激情。冬天應該注意作者句中擬人化的描寫,因此應讀得生動,富有情趣。

  6、學生有選擇地朗讀課文。

  7、指名朗讀。

  四、說話訓練

  小興安嶺真美啊!同學們,如果我們有機會去小興安嶺,你會選擇哪個季節去,為什么?

  五、總結全文,學習寫法。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一篇寫景的文章。這篇文章中心突出,結構鮮明,語言優美。作者按“總—分—總”的寫作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第1自然段先概括寫小興安嶺像“綠色的海洋”的特點,然后第2至5自然段分別具體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最后總寫小興安嶺像“大花園”、“寶庫”,濃筆重彩地描繪了小興安嶺的景色,抒發了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的感情。課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貼切地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使文章充滿感染力。

  六、小練筆:寫一寫家鄉的一處景物

  板書設計:

  總 “綠色的海洋”

  春: 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夏: 樹木、霧、太陽、草地、野花

  秋: 白樺、櫟樹、松柏、落葉、山葡 榛子

  冬: 雪花、樹木、西北風、紫貂、黑熊、松鼠 富饒

  總 “大花園”、“寶庫”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1

  一.單元教材文本解讀

  本組教材以名人故事為專題,將導語、課文、語文園地、課后練習等內容系統、完整地組織在一起,安排了《灰雀》、《小攝影師》、《奇怪的大石頭》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我不能失信》以及一個語文園地。《灰雀》、《小攝影師》分別講述了列寧、高爾基和孩子之間發生的故事,《奇怪的大石頭》、《我不能失信》記敘了李四光和宋慶齡小時候的故事。四篇課文所展示的不是他們作為革命家、文學家和地質學家的豐功偉績,而是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體現出了他們崇高、美好的品質。

  二、教學建議

  教學本組教材,要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內在聯系,發揮其整合的優勢。每個教學環節,都要有意識地突出本組專題。在閱讀教學中,要使閱讀教學和口語交際、習作等訓練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本組的四篇課文,通過具體的事例展示了那些名人在平凡的小事中不平凡的一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名人身上的優秀品德,并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與此同時,要培養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三、單元教學目標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提出的明確要求,結合本單元文本特點,我們應該達到以下目標:

  1、會認37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掌握詞語表中的4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灰雀》、《小攝影師》、《我不能失信》中人物的對話。

  3、在對課文閱讀過程中了解文章主要內容,并能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內心活動,體會人物高尚、美好的品質。

  4、學會引用人物語言的幾種方式。

  5、把自己知道的名人故事講給同學聽,講故事時要講得清楚,讓別人聽明白;聽故事時要認真。

  6、背誦好詞佳句,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名人名言,搜集更多的名人名言。

  7、學會通過事情表現人物性格特點的寫作方法,并養成修改文章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通過默讀和朗讀理解詞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體會名人身上的優秀品質,并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

  3、培養學生學會邊讀書邊思考,積累語言的習慣。

  【教學難點】

  1、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體會人物心理。

  2、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 。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2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2.理解老人是怎樣知道丟失駱駝的特點的。

  3.培養仔細觀察與認真思考的習慣。通過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現”的道理。

  4、學會用“因為……所以……”造句。

  教學重點:

  1.了解商人的駱駝有哪些特點,老人是怎么發現這些特點的。

  2.理解老人為什么能夠指點商人找回駱駝。

  教學難點:

  通過學習,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觀察,認真思考,就會有所發現”的道理。

  教學方法:觀察法 閱讀法 問題教學法

  教學準備

  師生分頭搜集一些測試觀察能力的圖片,也可制成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觀察畫面,激趣導入

  1.激趣:老師這里有一些挺有趣的圖片,它能測出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強不強。同學們想不想一比高低?

  2.出示圖片或顯示課件內容,開展觀察競賽活動。

  3.導學:其實在生活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認真思考,也會有許多發現的。《找駱駝》這個故事講述的就是這個道理。想不想學一學?

  二、朗讀課文,理出線索

  1.建議學生用自己喜愛的方式閱讀全文。

  2.學生根據提示思考課文內容。

  (1)出示問題。

  A、商人走失了一只駱駝后,是怎么做的?

  B、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提出要求:看誰課文讀得認真,看誰問題答案找得準確、完整。

  (3)學生按問題提示和要求,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4)在互相交流中,把答案逐漸補齊。

  三、通過朗讀,理解詞語

  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來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1.如“忿忿”“不緊不慢”“至于”“果然”,在課文當中都有特定的意義。

  2.如“不緊不慢”,既反映了老人性格上的特點,更體現了他的胸有成竹。

  3.再如,用了“至于”一詞,就強調了與發現駱駝沿途出現的一些現象相比,駱駝往哪去了的問題,就顯得不重要了。

  四、根據線索,比較異同

  1.啟發學生思考。看了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以后的表現,你覺得他和老人的表現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組里和同學交換一下看法。

  2.組織學生集體交流要點:

  (1)這位商人走失了駱駝后,可能因為心急,到處亂找,結果沒找著。

  (2)這位老人在走路時能留心觀察,所以發現了……

  (3)這位老人還能根據觀察到的情況認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駱駝的許多特點。

  3.組織學生評價商人和老人,全班交流。

  4、假如你是一個旁觀者,看到找駱駝這一幕,你想對商人和老人分別說什么?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既要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文本,還要引導學生積累、運用語言,在文本中“走一個來回”。這一環節讓學生比較、評價、進行說話訓練,就體現了閱讀教學的層次性,使教學循序漸進,拾級而上。】

  五、角色朗讀,表現人物

  1.小組內分配好角色,討論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對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然后開展角色朗讀,并互相評議。

  2.展示角色朗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最好。

  六、延伸作業

  由老人的仔細觀察和善于思考引導學生討論拓展,說說自己用心觀察,認真思索獲得的發現。

  板書設計 16 找駱駝

  右邊深,左邊淺 左腳有點跛

  右邊有一些米 馱的是蜜和米 找到了

  樹葉上面留下了牙齒印 缺了一顆牙齒

  (用心觀察,認真思考)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3

  學習目標

  ①認識2個字。會寫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③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方法:

  欣賞教學法、閱讀法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搜集有關古詩內容及詩人的資料。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會寫4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望天門山》。

  ③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回憶詩人,導入新課

  ①同學們,你們了解李白嗎?誰來介紹一下他?李白(701—762)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幼年隨父遷居綿州昌隆青蓮鄉,他一生寫了大量歌頌祖國河山,揭露社會 黑暗和蔑視權貴的詩歌,現存近千首詩,他的詩歌色彩瑰麗,大膽想象,被稱為“詩仙”。誰來背背他寫的詩?

  ②看來同學們非常喜歡李白的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他寫的一首詩——(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詩句,了解詩意

  ①學生初讀課文。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

  ②學生讀詩句,個人讀,集體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留給你的初步印象。(感覺到這首詩描寫了雄偉的長江,有一種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給人歷歷如眼前的感覺)

  ③了解背景:唐玄宗開元13年,25歲的李白懷著濟世安民的雄心壯志第一次離開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覽,接著又興致勃勃乘舟順江而東,在經過安徽省當涂縣的東西梁山時寫下了《望天門山》這首詩。此時的李白年輕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豐富的想象力。

  b.教師引導大家說說詩意。

  天門山被長江從中斷開,碧綠的江水奔騰東流,到這兒突然轉了個彎兒,向北流去。兩岸的青山相互對峙,一只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

  三、誦讀全詩,感悟詩情

  ①教師范讀,學生自由體驗。

  ②生練習讀,整體體驗,力求讀出感情。

  ③指名朗讀,讀完后,請介紹為什么讀得這么好!

  ④引導背誦:這么美的詩大家想不想永遠留在自己的記憶中呢?

  四、自由練背。 同桌互相背。

  五、書寫生字,默寫課文

  ①練習生字“斷、楚、孤、帆”。

  ②默寫《望天門山》。

  六、總結全詩,深化感悟

  讀完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呢?(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2個字。了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③通過朗讀感悟,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課件。提問:西湖的景色美嗎?如果你欣賞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別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書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的一首詩《飲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誦讀,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讀課文。

  ②教師重點指導:瀲 空蒙淡妝濃抹相宜

  ③讀通詩句。

  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體會詩的朗讀節奏。

  ④同座互讀全詩,并相互正音。

  三、熟讀成誦,體驗情境

  ①朗讀交流。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讀,集體讀。

  ②體會詩意。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在晴日的陽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蕩漾,閃爍著粼粼的金光。風景秀麗;在陰雨的天氣里,山巒在細雨中迷蒙一片,別有一種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濃妝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妝的西施,都是同樣的美麗無比。

  ③再讀課文,讀出詩情。你能將西湖雨中的美景讀出來嗎?

  學生借助多媒體的音畫反復誦讀體驗。

  ④學生自由背誦。

  四、走出課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課前搜集的描寫祖國壯美河山的詩。

  ②舉行“美麗的祖國”古詩詞朗誦會。

  板書設計

  碧水:開、回

  1、望天門山 青山:中斷、出

  孤帆:日邊來

  晴 水光、

  2、飲湖上初晴后雨 淡妝濃抹總相宜

  雨 山色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3、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三、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新課,初識趙州橋。

  談話:請同學們看圖上這座雄偉而美觀的橋,誰知道它叫什么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是誰設計建造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仔細看課文,用心記。教師讀完后,請同學們不看課文,談談你知道了有關趙州橋的哪些知識,看誰記得既準確又多。

  2.同學們談談自己記憶的內容。

  3.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并做好筆記。(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①請同學們分節讀課文,看生字的讀音是否正確。

  ②抽查對詞語的理解,要求同學們不但能談出字典上的釋義,而且能聯系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③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拱形、欄板、雕刻”這幾個詞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內容。

  1.輕聲朗讀課文,說說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1)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2)趙州橋既非常雄偉,又十分堅固。

  (3)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4)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四)朗讀課文,質疑,解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五)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并用生字組詞。指導書寫“毀”字。

  2.讀一讀課后第一題,聯系課文想一想這些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二、品讀課文

  1、課件展示趙州橋圖片,說說趙州橋給你怎樣的印象。

  2、①緊扣主線,研讀課文。

  讀課文,想一想,再填空:趙州橋是一座()的橋。

  ②交流匯報,結合課件,感悟課文。

  a.歷史悠久的橋。引導學生讀一讀文中的相關語句。

  b.雄偉堅固的橋。引導學生通過讀文中的語句或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來加以說明。

  c.非常美觀的橋。引導學生用多種琖來感悟文字,可以讀一讀,演一演,還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

  ③上下聯系,整合課文。

  選擇趙州橋留給你印象最深的兩個特點,用“不但……而且……”連起來說一說。

  ④課件展示:趙州橋今日的風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⑤熟讀成誦,內化課文。

  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拓展活動

  ①交流有關橋梁的資料。

  ②有興趣的,可以了解家鄉的古建筑或家鄉的橋梁。

  提示綜合性學習

  ①說說開展了哪些活動,了解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②提醒學生注意整理資料,商量商量怎樣展示成果。

  八、總結課文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才干給我們留下了如此雄偉的建筑,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驕傲。同學們,你們只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你們同樣可以為后人留下你們創造的奇跡。

  教學反思

  一、充分運用電教手段,突出重點、難點,取得顯著效果

  我根據《趙州橋》這篇課文的特點,確定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是第二、三節。因此,在第二節教學設計中兩次運用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突出了這座橋的設計是一個創舉。接著在理解第三節時,又運用投影片使學生從感性上認識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些較難理解的句子,通過一幅幅單片的放映,使學生深刻領會趙州橋欄板圖案之精美。

  二、充分運用電教手段,使閱讀和練習緊密結合起來,加強了操作性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落實了教學要求。

  如我把“讀”作為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并貫穿在教學始終。“讀”的形式多樣化,有朗讀、默讀等,每次讀都有明確要求。如通過讀文字投影片,主要使學生從語言的實踐中理解“既……又……”這一對關聯詞語的并列關系;并以同樣的方法,通過文字投影片朗讀第三節中有關精美圖案的句子,使學生體會分號的用處。

  三、充分運用電教手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

  在本課結束前,我播放《趙州橋》的錄像片,以加深印象,并提示學生注意錄像片中的解說詞,進一步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學生通過教學,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受到了教育與感染。

  總之,本課教學,我充分運用電教手段,對發展語言,發展認識,發展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5

  教材簡析

  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一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因沒帶膠卷未能照成的故事。高爾基工作很忙,一般不接受記者的采訪和照相。當得知一名少先隊員要為自己照相時,高爾基欣然答應了孩子的請求。在拍照的準備過程中,高爾基盡力配合孩子的工作。在就要拍照的時候,孩子發現忘了帶膠卷,拍照未能完成,盡管高爾基要為孩子提供膠卷,他還是哭著離開了。最后,高爾基交代秘書,他不接待雜志社的記者,但如果是那個少先隊員,就一定讓他進來。這個故事體現了文學家高爾基對少先隊員的關懷愛護。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認識三種對話的形式及標點符號的用法。

  2、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4、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學習小攝影師熱愛和尊敬革命前輩的優良品德,不辜負老一輩的殷切希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熱愛兒童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教學方法 :

  電教法、情境教學法、合作教學法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收集了解關于高爾基生平故事、資料。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初讀課文,了解內容。默讀課文,提出問題,初步展開討論。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學習質疑。

  教學過程

  一、介紹人物,導入新課

  1、啟發談話。課前同學們自己已經讀過了課文,查閱了有關資料,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高爾基?

  2、學生之間交流收集的有關高爾基的資料。

  3、師出示高爾基的畫像,并歸納:高爾基(1886年~1936年),是蘇聯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世界著名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發表了《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母親》等多部小說以及著名的散文詩《海燕》和一系列劇本。“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他的作品在我國廣為流傳,得到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來學習高爾基與一位小學生之間的故事:小攝影師。(板書,提示“攝”的讀音。)

  高爾基與小攝影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我們下面來看課文

  二、初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可以默讀、放聲讀、或者找同伴一起讀,力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詞語、句子做上記號。

  2、檢查朗讀情況:開火車讀詞語。

  3、給課文標好自然段序號,提醒學生課文共15段,小攝影師給高爾基寫信的那部分內容屬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學習疑難,相機指導學生朗讀該詞、句所在段落,通過聯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課文字、詞障礙。

  5、再讀課文,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你讀懂了什么?

  6、畫出不懂的問題,留待下節課交流解決。

  三、合作識字

  字音方面:“攝”“桌”“志”“社”是翹舌音,“側”“雜”是平舌音,要讀準確。

  字形方面:“攝”“鞠”筆畫較多,可引導學生采用部件識字法識記。“躬”可采用形象識字法幫助識記。“社”字右面是“土”,“志”上面是“士”;“桌”下面是“木”,“雜”下面是“木”的變形寫成“朩”,應鼓勵學生觀察、比較、分辨。“秘”與“密”,經常混淆,可通過組詞比較,加以區別。

  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攝”“按”“側”“社”都是左窄右寬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老一輩革命家對青少年一代的關懷、愛護,學習小攝影師熱愛和尊敬革命前輩的優良品德,不辜負老一輩的殷切希望,努力學習,天天向上。

  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詞語、句子,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高爾基熱愛兒童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質疑、解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 墻報 鞠躬 打量 吩咐 擺弄 膠卷 秘書 雜志社 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回憶上節課歸納的問題。

  三、帶著問題讀書,思考解決問題的策略。

  (盡量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如果學生提不出來,則照以下步驟進行)

  1.讀文想問題

  a、投影出示“突然”一詞,說說你對該詞的理解。

  b、請在原文中找出例句,體會“突然”一詞的用法,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c、圍繞兩個“突然”質疑。如:突然發生了什么事?事情怎么突然發生的?

  2.畫句找答案

  a、小男孩為什么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小男孩為什么能進來?用“——”畫出有關句子。

  b、小男孩是怎樣吩咐高爾基的?高爾基是怎樣聽從小男孩吩咐的?用“”畫出有關句子。

  c、小男孩坐在地上哭了,高爾基是怎樣說的?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d、小男孩跑了,高爾基喊些什么?用“△”畫出高爾基說的話。

  3.讀句知內容

  從課文的許多地方可以看出高爾基喜歡小男孩,讓我們找出來讀一讀。

  四、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內容。

  提醒:以課文內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態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臺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機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a、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機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b、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c、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討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d、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態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讓學生反復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愿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五、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

  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后態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六、拓展活動

  小男孩匆匆趕往高爾基的辦公室,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寫什么?做些什么呢?請你展開想想,接著往下編寫這個故事,同學間相互交流。

  板書

  17小攝影師 關懷、愛護

  高爾基 小攝影師

  有禮貌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6

  一、學習目標

  1、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4、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理解詞語。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三、教學難點:

  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四、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五、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

  2、教學掛圖。

  3、收集有關黃山天都峰的VCD、圖片、文字介紹等。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了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峰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天都峰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教師范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 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 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 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

  仰望:抬頭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里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后”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范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余生字。

  (五) 布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后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后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么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a. 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b. 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讀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 學生讀書圈劃。

  b. 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 引讀第7段,從“終于”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悅。

  d. 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后的喜悅,指導朗讀6、7兩段。

  (三)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么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 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里怎么想

  b. 他看見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 后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

  (四),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五)課外延伸,交流課余生活

  1、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余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周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獲、感受。

  2、指名交流,師生評議。

  八、總結課文:

  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九、板書設計:

  奮力

  一會兒…….一會兒 勇氣

  3、爬天都峰 手腳并用 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

  (高 陡) 爬呀爬

  終于爬上頂峰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關于語文第四單元的教學設計06-12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的教學設計11-18

一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3-14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2-16

二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2-16

上冊語文第八單元教學設計06-15

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學設計06-16

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作文教學設計08-12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試卷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