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通用2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自學生字新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想象父親搶救兒子的畫面。
2、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父親在救助兒子的過程中的心理有哪些變化, 從而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父愛的偉大的。
3、體會文中最后一句話的含義, 并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 和同學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了解父親不顧一切搶救兒子的經過,感受父愛的偉大。
2、讓學生明白這對父子為什么了不起。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上最偉大的愛是什么嗎?
2、是啊,從古到今,贊頌媽媽的詩句、篇章有很多,母親用她無私的愛哺育著自己的兒女,然而,我們卻忽略了父親給予兒女的愛。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第十七課,體驗生命中另一份偉大的愛——父愛。
二、初讀課文,初步感知。
1、板書課題并讓學生齊讀課題。
2、地震中父親和兒子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學生交流匯報。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3)課文結尾為什么說這是一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相關的語句,細細品讀,寫下感受,并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
三、聚焦父親,感受“愛”的了不起。
師生交流后,引導學生重點感悟以下語句:
1、“在混亂中,一位年輕的父親安頓好受傷的妻子,沖向他7歲的兒子的學校。這個句子說明了什么?(父親關愛孩子,擔心孩子會有危險了。)你從哪個詞體會到的?(“沖”字,這個動作體現了這位父親急切的心情,他迫切地希望孩子能夠平安。)
2、當看到教學樓已成為一片廢墟時“他頓時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達,我的兒子。”從這里可以看出什么?(父親見到廢墟以為兒子已經死了,他感到極度痛心,體現了他失去兒子的悲痛心情)那么,心愛的兒子不在了,父親那嘶心裂肺的喊叫聲,該怎樣讀呢?(絕望、失去了一切……)指名讀,評議,齊讀。
3、“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陣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他堅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廢墟走去。”從這兒可以看出什么?(父親看到了希望,他相信兒子會記住他的話,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持著他,所以他──堅定地站起身)父親堅信兒子仍然活著,是因為他記得兒子說的那句話。那我們該怎樣讀這段話呢?請大家分小組討論后練讀,(個人讀,評議,齊讀)
4、“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課文中為什么要這樣描寫父親的外貌呢?(父親堅信兒子沒有死,奮力拯救兒子,顧不得休息,可見父親對兒子愛的偉大)是什么使父親沒完沒了地挖呢?(是一個信念──“兒子在等我”)這是多么偉大的父愛!這是多么堅定的信念,與其他失去孩子的父母相比,你還能體會到什么?(有些父母看到廢墟痛苦后絕望地走了。而這位父親不理他人的勸阻,只有一個信念──兒子在等他)(而且這位父親見人就問你是不是來幫我的?可見父親對兒子深深的愛。他堅信兒子仍然活著)
引讀:是呀,這深深的愛,堅定的信念使這位年輕的父親不停地挖,挖了8小時……(生接)這偉大的力量正是源于那句最真摯樸實的話──“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四、悉心關注兒子,感受“讓”的了不起。
1、兒子看到爸爸來救他,自信地告訴爸爸,他曾經對同學說的話:“只要我爸爸活著……,他總會和我們在一起。”從這兒可以看出什么?(兒子對父親的信任,他堅信父親會來救他。即使在最危險,最艱險的時刻,兒子的信念都沒有動搖。)
指導讀:這句樸實的話終于讓父子團圓,此時心中有千言萬語,又激動人心的場面往往通過言語來表現,讀一讀父子間的對話,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驚喜,自信,激動)
2、兒子還是個無私的人,在父親救他的時候,他讓同學們先出去,要父親先救他人,而這又是那樸實但又強有力的話語。
3、師小結:是呀!父親與兒子都是了不起的,父親對兒子的'愛讓我們感動,兒子對父親的信任,更讓我們感動。一句平實而強有力的話連接著兩顆心,因此,阿曼達被救后,這對──(生讀)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擁抱在一起。
五、拓展延伸,為豐滿“愛”而吟誦。
1、這是一個多么感人的故事,這篇課文讓我們明白了“愛,會使人堅定和勇敢;愛,會使人產生信賴和力量;愛,會創造奇跡”此時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拿起筆就把心里想得寫下來。
2、教師與學生交流感受。
3、父親的形象已經刻在我的心中,父親的這種讓人心痛地愛,我們深深地感動。此時,我想起了一本書《感悟父愛》,在書的開頭有這樣一句話很感人,很有哲理,請大家一起讀讀:總有一個人將我們支撐,總有一種愛讓我們心痛,這個人就是父親,這種愛就是父愛。
4、同學們,課余時間你們可以讀讀《感悟父愛》這本書,相信你們一定收獲不少!
六、板書設計:
地震中的父與子
了不起
愛
父 子
信任
教學反思:
《地震中的父與子》是一篇震撼人心、情感性很強的文章。堅定的父親和勇敢的兒子給學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可是,高年級的文章這么長,時間又有限制,如何才能做到長文短教呢?在組內我們認真分析后,決定抓住“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進行教學。這個中心線索就是父與子始終信守的諾言、毫不動搖的信念:“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兩個基本點就是“父親的了不起”和“兒子的了不起”。在這兩個點上把朗讀、感受、想象結合起來,反復誦讀、反復感悟,使其發揮以點帶面的功效。
課前設計時整個教學過程始終以讀促思,讀中感悟,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父親努力拯救兒子的過程,在對語言文字準確、細膩、深入地把握中獲得體驗,以增強語感。比如“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先指導學生從時間上讀出父親的勞累;再接著從父親的形象上讀出父親偉大的愛。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與主人公共同體驗,共同感受,他們的心靈受到熏陶,從而感受父親的了不起。
可是在教學中,由于我的語言過于平淡,沒有激情,沒能調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雖然學生能體會到父親救兒子的那種著急、悲痛的心情,但是讀的時候過于拘謹,語調也很平淡,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通過感悟、品讀課文語言文字,感受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創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領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的內涵。
教學重點:
通過讀、悟、品讀課文語言文字,感受課文的美。
教學難點:
感受盲童對生活的熱愛,領悟“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的內涵。
教學方法:
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啟發,找出文中的重點詞句,讓學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動中,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句子。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在春暖春開的季節,很高心和大家一起來上課。同學們你們高興嗎?用你們的方式表示一下對康老師的歡迎好嗎?大家的掌聲包含了歡迎,也包含了對老師的鼓勵。老師為了表示謝意,送給大家一首歌,會唱的可以小聲跟著唱。
(二)導入。
1、歌聲好聽嗎?那老師太高興了。我們可以開始上課好嗎?小朋友在尋找春天,因為春天是美麗的,春天在你們的眼中是什么樣的,可以用個詞語來形容一下嗎? (學生自由說)(板書春天)
春天在同學們的眼中真美啊!那同學們是用什么方式發現春天的美呢?(學生自由說)是呀我們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觀賞美麗的春色,用鼻子感受花草的清香,而我們17課主人公安靜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觸摸到了春天。(板書觸摸)
2、齊讀課題
(三)整體感知,回顧課文內容。
1、概述文章內容
誰能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說)
安靜這樣的舉動,作者感嘆到:這真是一個是奇跡!(板書奇跡)作者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奇跡?這不是我們很容易做到的嗎?(學生說)
那安靜創造了那些奇跡呢?
2、接讀課文,邊聽課文邊思考,把你認為與奇跡有關的語句畫下來。
(四)細讀課文,深入品析。
1、盲女孩安靜創造了那些奇跡?把你畫出來的語句讀給同學聽聽。
2、指名說(板書奇跡內容)
3、相互說一說安靜是如何來創造的這些奇跡?你從奇跡中又體會到什么?
預設(一)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
1、先讀出這個句子。
2、安靜是如何做到到的?同學們印象中盲人是如何走路的,而安靜卻可以做到“流暢”?
3、想一想安靜為什么在這里穿梭呀?(感受生活的美好,安靜的開心。)
4、帶著這樣的感覺來讀第二自然段,(對春天的熱愛、安靜的開心)
預設(二)安靜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來,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她是怎樣做到的?她要干什么?
同學們請注意安靜在花香的引導下,如此準確地知道月季花的位置,她是怎樣伸出雙手的`?從這個細微的動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帶著這種美好的感覺來讀第三自然段,點名讀。
安靜愛花,愛春天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讓我們一起讀第三自然段,從字里行間去感受她的那份愛。
預設(三)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捉住了。
你認為安靜是如何攏住蝴蝶的?
你認為作者是怎樣的感覺?(整天穿梭在花叢中,她的身上一定擁有了濃郁的花香,蝴蝶以為她就是一朵花。)
“神奇的靈性”源于什么?那安靜又是什么感覺?(她是那樣的熱愛花朵、春天,才伸出雙手。)
假設情境,同學們現在就是安靜(教師配樂范讀),體會安靜的內心在想什么?
看到這樣的一幕,作者“我”是什么感受?
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作者看見了安靜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你們看到了嗎?那她的內心世界有什么?(學生說)
預設(四)在春天的深處,安靜細細地感受著春光;對于手中的這一只蝴蝶,安靜是如何對待的?
許久,多長時間,說明了什么?
放飛蝴蝶,安靜仰起頭來張望,“張望”什么意思,安靜又在張望什么呢?(安靜用她的心在張望。)
課件3、安靜放飛蝴蝶的那一刻,仰起頭來張望,她仿佛看到 ,她想 。(對光明的渴望,對飛翔的渴望)
4、帶著這樣的渴望,我們讀一下第六自然段,點名讀。
(五)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安靜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得獨特感受,感受著你也深深地感動著作者,難怪作者會發出這樣的感嘆。
課件:誰都有生活得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這句話中,“誰”指的是什么?聯系課文和生活實際來談一談(。一定要熱愛生活、生命。)
老師這里也有一個例子。
課文鏈接
海倫·凱勒從19個月時,就雙耳失聰,雙眼失明,卻依然是快樂的,她也創造了自己的繽紛世界,我們來閱讀一下。
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海倫·凱勒給你留下的印象,我們看一下課本鏈接,體會海倫·凱勒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命是美好的,只要你熱愛她,她就會給你機會,創造自己的繽紛世界。但并不是每一個都擁有享受生命的權力。我們不會忘記去年的今天,四川省發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就奪取了無數人的寶貴生命,一位幸存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當早晨醒來時,我又看見了初升的太陽,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說到這里,相信你對生命一定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那么就拿起筆來,寫下你心中的感概吧!
泡泡語還告訴我們……我們能辦到嗎?讓我們下課就開始行動吧,辦一期關于“熱愛生命”的墻報,同學們,我們應該從哪尋找資料呢!好,老師等待你們的好消息。謝謝同學們的合作,再見!
板書設計:
17、觸摸春天
流暢
奇跡 伸向 生命是美好的
攏住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三國演義》和羅貫中,掌握課文內容和敘述順序。
3、分析理解楊修的死因,深入探究作者的創作意圖。
4、分析曹操和楊修的性格特征,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
5、總結楊修之死給我們的啟示。
教學重點:
1、理清文章脈絡,能夠簡要概括事件要點。
2、能用自己的語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楊修的性格。
教學難點:
探究楊修死因,總結楊修之死給我們的啟示。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三國演義》的主題曲音樂導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渾和古樸為我們翻開了三國的歷史畫卷,作為欣賞者的我們,仿佛又被帶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經受了一番刀光劍影的洗禮。在三國的歷史舞臺上,曾經有過許多鮮活的面容,涌現出許多的人物。我們曾經接觸過其中的兩位,一位是足智多謀的諸葛亮,一位是知人善任的劉備。人們常說:三國看智,水滸看勇。三國有無數的智者,有被重用的`幸運者,也有被埋沒甚至殘殺的不幸者,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羅貫中的《楊修之死》,共同來關注楊修的命運,并能從楊修的身上得到一些啟示。
二、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楊修之死》選自《三國演義》第72回,故事發生在曹操、劉備兩個軍事集團爭奪漢中之地最為激烈的時候。當時諸葛亮已智取漢中,曹操屢屢受挫,又不甘心失敗,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時機。但終因蜀兵積極防守,難以進取。“楊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三、學生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庖(páo)官主簿(bù)譖(zèn)綽(chāo)刀恃(shì)才放曠麾(huī)
四、整體感知
1、理清結構,復述故事要點。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寫楊修被曹操所殺。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記敘楊修和曹操之間矛盾的發展過程。
第三部分(第10——12自然段)寫曹操兵敗班師。
2、課文寫了楊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幾件事?在這些事中,楊修表現如何,曹操態度怎樣?
①破字――忌;
②分酥――惡;(楊修賣弄聰明)
③破夢――愈惡;(楊修揭穿曹的心思)
④吳質事件――愈惡;
⑤教植出門――怒;
⑥教植作答――已有殺心。(楊修參與曹的家事)
3、你認為楊修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由于楊修能夠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慮到留他在身邊終不免造成禍患,總想找一個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殺掉。
二是楊修恃才放曠,為顯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置軍紀于不顧,擾亂軍心,因此,他的被殺是咎由自取。
三是由于楊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爭奪接班的斗爭之中,曹操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慮必定會殺掉他的。
4、你認為曹操殺楊修是否有理?
有有理之處,也有無理之處。有理之處:楊修身為曹操的高級幕僚,不思幫助軍隊度過難關,反而影響軍心,確實該殺。
無理之處:一是曹操確定了具有暗示性的口令,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二是處罰不公,斬殺了楊修,對自己的親戚卻沒有絲毫處罰。
5、第二部分從記敘的順序看屬于哪一種?本部分與題目有什么關系?
補敘目的在于說明楊修之死的深層原因,揭示楊修之死是曹、楊矛盾發展的必然結果。
6、課文第三部分內容與題目有什么關系?
明確:意在證明楊修死前的分析和預見是非常正確的,活曹操輸給了死楊修,目的在于揭露曹操殺楊修是忌才,“惑亂軍心”只是借口而已。
7、曹操兵敗,卻又厚葬楊修,這是為什么?表現了曹操什么性格?
曹操兵敗,證明了楊修預測的正確性,眾人對他殺楊修之舉自然有疑意。曹操厚葬楊修,可以堵住眾人之口,在眾人面前表現出知錯就改的舉動,以籠絡人心。這一舉動,表現了楊修陰險虛偽的性格。
8、你如何評價楊修和曹操?從他們二人身上在為人處世方面你有什么感想和收獲?
楊修:恃才放曠。曹操:陰險虛偽、狡詐奸猾。
讓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只要答案合理,不強求一致。
現代青少年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有一部分人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養成了一些自私,惟我獨尊,狂妄自大的壞習慣。楊修的死因與他的心理障礙有關。一個有心理障礙的人往往表現為:無法正確調整情緒,控制個人言行,狂妄自大、放蕩不羈、孤傲自負……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能互相理解、尊重,在當今這個提倡合作、團隊精神的社會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五、教學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三國》中楊修和曹操的性格特點,學習了通過典型事件刻畫人物的方法。知道了楊修的死因,也獲得了一些啟示,望大家能在楊修身上學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祝愿每個人都能擁有美好和諧的人際關系。
六、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二、三。
2、預習《范進中舉》。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4
教材背景: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新課標第四冊第六單元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編選課文,誠信、孝敬父母貫穿始終,寓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于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之中。第24課《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則以對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生動故事,側重母女、母子兩代人之間的關愛之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結合教材特點,在訓練語文基本素養的同時關注文本的價值取向,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關注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將學生平時生活感受,融于閱讀實踐之中。本教材原是略讀課文,由于考慮到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對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認識并不到位,因此分為兩個課時,重點感悟。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有關句子,明白文中小男孩喜歡汽車但不買汽車的原因,使學生對小男孩的“懂事、關愛”品德有深刻印象和感染。
2、通過訓練,使學生學會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品德的方法,感受個性化的表達不同感受的方法,讀寫結合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
教學難點
在自讀自悟中受到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以人為本是現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通過自讀自悟、情境對話等方式受到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培養學生人文素養。
(我是這樣設計教學流程的。)
一、談文本感受——創設全課情感基調
二、深入感知——走進孩子的內心。
三、拓展思維、強化感受
第一個環節談文本感受,創設全課情感基調
讓學生暢談“你為什么感動?”意在每個人讀課文都有自己的獨特理解,學生談談各自的個性感受,是新課標的要求,在課堂評價中努力促使全課創造一個情感互動型的課堂。
第二個環節深入感知——走進孩子的'內心
在本環節中,又分為
(一)深究“喜歡”句;
(二)指導讀“回絕句”
(三)探悟“中心句”。
在深究喜歡句中,以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男孩喜歡小汽車為主問題,讓學生在自讀后,結合教師的適當點撥,在自讀自悟中感受小男孩喜歡汽車的程度之深,為下文的回絕句做好情感鋪墊。
在指導讀回絕句中,通過個性化讀句子來學這句,做到語文教學要體現個性化的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學,適合二年級的認知水平,是初步滲透語文個性化的方法,更是體驗了小男孩的懂事。
在深悟中心句中,以感悟人物的心理活動和理解“常年、富裕、什么”等重點詞句來感受小男孩的懂事,及媽媽的無奈、驕傲之情。其中以“什么也不讓媽媽買。”再以口頭改句的方式,把媽媽的話改成小男孩的話,意在使學生對角色有更深切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對文章最感人的中心句,采用循環遞進的朗讀,輔之教師的引語,小男孩的形象留給學生的印象回越來越深,越來越感人,學生的情感遞升,而語言更豐富。
第三個環節拓展思維、強化感受:
在這個環節中以小練筆“我的心里話”這一形式,讓學生讀文后內心的震蕩從筆尖流瀉出來,把學生的內心感受以書面語言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從而達到語文教學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5
一、教學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二、教學重點:
在反復誦讀與想象感中受詩歌的情緒和意象,朗讀體會詩情。
三、教學難點:
理解詩意,以及詩人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賞春
1、導語:天氣晴朗了,天空蔚藍了,草兒青了,山兒潤了,水綠了,風歡了,樹葉舞蹈起來了,春天又活蹦亂跳的來了。
2、課件展示,學生欣賞春天的美景。
通過視覺感受,激發學習的興趣,孩子們帶著對春天的向往,走入課堂。
(二)、詠春
1、如此鮮活的春天就在我們的眼前,同學們的腦海中有沒有也跳躍著一些關于春天的'詞語呢?(學生自由說)
2、老師也收集了一些,讓我們一起大聲讀一讀。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花似錦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風拂面 春色迷人 春色無邊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
春深似海 春寒料峭 春滿人間 四季如春 春風和煦 春和日麗
春風送暖 春風徐來 春風化雨 春潮滾滾 紅杏鬧春 春意正濃
春江水暖 百花爭春 春到人間 百鳥鳴春 春花爛漫 春風輕拂
開小火車,每人讀一個詞語,看誰讀得最好聽。
用以大量的成語,加深對春天的感悟,為學習古詩做準備。
3、是啊,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贊嘆。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癡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贊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出示《春日》)
4、誰知道題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
5、寫下板書:《春日》
6、詩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板書“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朱熹熱愛讀書,才學淵博,他的文化思想對后世影響深遠。
7、古人寫詩往往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作者到底給大家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春天的圖畫呢?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讀一讀古詩,并借助注釋理解古詩,看看你能品出一個怎樣的一個春天來。
8、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自學古詩。
學習古詩有很多的方法,讀的方法、看注釋的方法、想象的方法等等,在教學中都可以潛移默化的教給學生。
(三)、品春
交流:讀了這首詩以后,你仿佛看到了怎么樣的春天?你從哪些詩句中體會出來的?
預設一:陽光明媚的春天
1、“勝日”指的是怎樣的日子?(原指節日或親朋好友相會的日子,這里指天氣晴朗的日子,風和日麗的日子,陽光明媚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
2、如此美好的日子里,作者來到了哪里?(泗水河邊。泗水河是一條美麗的河。)來做什么了?(來尋找美麗的春天,也就是來春游,踏春了。)
3、春游你開心嗎?想象下作者此時的心情吧。(高興、喜悅、興奮、愉快、歡快、激動、舒暢、舒坦……)
4、你能讀出作者的這種心情嗎?
預設二:煥然一新的春天
1、你覺得哪些景物都煥然一新了?(花、草、河水,眼前的一切)難怪作者會發出“無邊光景一時新“的感嘆啊!
2、這一句難道僅僅寫出了萬物更新嗎?還寫出了什么?(春天來得非常的快),你從哪里看出來的?(一時)
3、一下子就煥然一新了,讓作者感覺到了什么?(感到驚訝、興奮、激動)
4、讓我們也一起來驚嘆驚嘆吧!
預設三、春風拂面的春天
1、“東風”應該是怎樣的風?你能感覺出來嗎?
2、作者也覺得春風是很容易就能感覺到,領略到,認識到、接觸到的。
3、此時閉上眼,春風就像一雙溫柔的手撫摸著你,你的心情如何?(輕松、悠閑自得,忘記了煩惱
4、讓我們一起來享受春風吧。(多媒體展示春風輕拂萬物的情景)
5、讓我們讀出這種感受來。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6
【設計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傳統的課堂教學往往忽視兒童內心的需要,教師牽著學生問,牽著學生學,學生被動地完成老師的一個個指令。探究性學習努力把課堂教學的過程變成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讀、自悟、自求、自得的過程。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能在開放的課堂中快快樂樂地獲取知識,從而品嘗到了成功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看圖導入
1、夏天就要到了,在這美麗的季節里,小動物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課件出示夏季風景圖)快來找找這些小動物吧,說說他們在那里干什么?
多媒體課件出示風景圖,教師富有激情的話語,將學生帶入意境之中,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你們在生活中見過這些小動物嗎?有一首兒歌就寫了這些小動物,想來讀讀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識字4》,快快把語文書打開,小朋友自己先去讀讀。
自由讀、開火車讀兒歌。
2、請小朋友們一邊朗讀兒歌,一邊找出這些小動物的名字,并用你喜歡的符號做出記號,把你會認的動物名字讀給小朋友聽,不會認的請你的小伙伴或小組長幫助。
反饋:劃出了哪些小動物,讀給大家聽聽。
3、(出示動物詞卡)瞧!這些小動物都從兒歌中跑出來了你還認識他們嗎?
出示帶拼音的詞卡,哪個小組想開火車認讀這些小動物的名字?
現在老師把這些小動物的拼音帽子去掉你還會讀嗎?
指名讀。
4、圖貼詞,貼完后領著小朋友讀一讀。
5、根據收集的材料小組合作了解這些小動物。
指名介紹。
6、觀察這些字,從字型上你有什么發現?
小組討論。
生:都是蟲字旁的字。蟲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蟲、小動物有關。
你還知道哪些蟲字旁的字?
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認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能力。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生字,探討研究課文中一些生字的規律,發現蟲字旁的字大多跟昆蟲、小動物有關。
三、朗讀兒歌,感知內容
1、小朋友們真棒,這么快把11個帶蟲字旁的生字全記住了。這么美麗的動物,他們在夏天忙碌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快快打開課文讀一讀,然后找出你最喜歡的小動物的那一行讀給四人小組中的伙伴們聽一聽,可以加上自己的動作。
指名讀。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2、繼續識字:
(課件出示)
⑴ “蜻蜓半空展翅飛”:
認識生字“展”,你能學學蜻蜓半空展翅飛的樣子嗎?
⑵ “螞蟻地上運糧食”:
認識生字“運”,給找幾個朋友好嗎?
⑶ “蜘蛛房前結網忙”:
認識生字“網”,蜘蛛為什么忙著結網,你還知道什么網?
3、小組合作演一演其它三句。
這一環節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全班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充分考慮了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好動、喜歡小動物等。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讀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句子。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從理解到模仿再到遷移、創造。
四、引導創新
上節課老師讓小朋友們去觀察觀察其他的小動物,現在我們就來說說吧。老師先來說一句“青蛙河上捉蟲忙”,誰來接著說一句?
小結:小朋友們說得真棒,只要多到大自然中觀察,多看看課外書,你就能擁有更多的動物朋友!
學生在課內外得到了很多的啟示,教師及時提供機會,讓學生發出形形色色的設想。這樣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溝通了語文和生活,語文和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了他們的綜合應用能力。
【問題思考】
在識字教學中如何實現探究性學習?
【分析研究】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欲望
低年級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好奇,特別好問,他們具有探究和創造的潛能。教師要善于發現、激發和調動這些潛能,保護學生創新的萌芽──好奇心和求知欲,盡量想辦法創設好奇、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進而產生主動探索的強烈欲望。孩子們的興趣有個共同的趨向,那就是傾向于與自己關系密切或熟悉的事物。如果把發生在他們生活中的事情納入到課堂中來,就會引起其極大的興趣,與其產生共鳴。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兒歌寫小動物在夏天活動的情形。因此,根據一年級學生喜歡小動物的特點,在介紹小動物的環節時我用富有激情的話語“你想當哪個小動物?快快戴上頭飾自豪地來介紹介紹吧!”將學生帶入意境之中,增強了學生的主體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
二、確定恰當的探究任務
如果沒有明確具體的目標作指導,在開展探究和做評價時,就會感到無所適從。有了探究目標,學生在學習時才不會迷失方向,零碎、發散的思維才能得以集中。設計和制定每一課的探究目標和任務,師生必須要對探究的主題進行界定。一定的任務是探究性學習的起點和歸宿。課堂上提出的探究任務要適合學生的思維水平和認知能力,有一定的挑戰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并足以引起學生的探究活動。本課的生字大部分是蟲字旁的,因此在學習小動物的名字時,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觀察這些字,從字型上你有什么發現?”。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任務可以討論,探究才能順利展開。在探究中,教師一定要目中有人,重視對學生的研究,了解學生的需要,了解學情,不能僅僅根據自己的主觀愿望和思維方式來確定探究內容,而應讓學生分享學習的決策權,引導他們按自身的需要選擇學習的目標。
三、保證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
在課堂中,教師要相信學生的潛力,摒棄煩瑣的分析講解和窮追猛打似的提問,注重加強學生自學探究,給時間、給機會、給指導,教師努力引導并教會學生獨立思考,學會與他人合作,把問的權利放給學生,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將的機會讓給學生,大膽放手,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自讀、自悟、自我表現。如在鼓勵創新的環節中,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發揮想象說一說“誰在哪里干什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他們探究問題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在小組討論學習中大膽嘗試,學得生動活潑,興趣盎然,充分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愉悅,不但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而且鼓勵他們主動學習、勇于創新。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7
【教學設想】
設計時,著重通過朗讀,再現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通過仔細品讀課文,引導學生發現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觀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課件出示: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降落路邊田野里,安家落戶扎根基。(蒲公英)
2.介紹蒲公英。
(1)課件出示蒲公英圖片。
(2)師生交流:這是什么啊?大家一起說。(蒲公英)是的,同學們,你們看到過蒲公英嗎?說一說。
(3)教師評議,并介紹蒲公英。
蒲公英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的花中午開,早晨和傍晚不開放。在鄉間,它也叫布谷英。
蒲公英開出了一朵朵金黃色的花,其實不是一朵而是很多朵組成一朵,很多花形成一個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隱藏著一個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個果上,長著很密很長的冠毛,這些帶冠毛的小果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毛茸茸的圓球。每當風吹來,蒲公英的種子就被風吹起,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會發芽長大。
3.質疑解疑。
(1)今天,我們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進那金色的草地。(板書:金色的草地),一起讀課題。
(2)這金色的草地可美了,誰再來美美地讀一讀課題。讀到這里,愛思考的小朋友腦海里會有什么問題呢?
①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為什么這草地是金色的?
②請你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吧,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分小組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2.師生交流,教師小結,指導提出學習方法。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
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
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三、熟讀課文,厘清順序。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
2.給課文分段。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可分兩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們住在鄉下,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第二段(第3~4自然段):蒲公英白天開,晚上合,草地也因他們的開合改變著顏色。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四、自由朗讀。
你最喜歡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或觀察掛圖:在草地上盛開著一片蒲公英,它們金黃金黃的,太美了!
2.導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色的草地》一課的生字詞,還記得它們嗎?(出示生詞,學生開火車輪讀)
3.上節課我們了解到一個小男孩發現了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對草地印象如何呢(學生答),誰想贊美這美麗的草地。
4.設疑激趣:我們隨著小男孩一起走進這片金色的草地,看看我們能發現什么,那就讀讀課文吧!
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出與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讀一讀。
(2) 指名讀,評讀。
(3) 看到這片金色的草地,“我們”的心情如何?
(4) “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們”是怎么玩的?請大家各自放聲讀一讀,然后同桌間互相邊說邊演一演。
(5)想象一下,當時草地上空會出現怎樣的一幅情景?
(6)開滿黃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著蒲公英的種子玩多有趣啊!讓我們再去經歷一回,齊讀一、二自然段。
(7)誰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第二自然段,把這兄弟玩樂的情景生動地描述出來?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談話過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嗎?“我”有了一個什么新發現呢?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
(3)總結: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攏的,它隨著時間變化而一張一合,張開就是金色的,合攏就是綠色的。
(4)這一部分當中有些詞語和句子表達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里為什么要強調“起得很早”呢?可讓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發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這里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并”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在才這樣認為,并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5)拓展交流: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蒲公英的開放是和溫度的變化有關的。他通常是上午8點左右逐漸展開花瓣,到了中午溫度最高時花瓣完全張開,下午4點左右,溫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攏,深夜溫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緊,所以我在很早的時候看到草地是綠色的。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驚訝,大家再來讀讀第五自然段。
(2)有了新發現后,“我們”有什么變化?
(3)指名讀、齊讀第四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看板書,全班交流。
2.拓展:
(1)其實自然界還有許多花草也有這個特點,有沒有發現的,誰來說說你知道的?
(2)總結:同學們,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和我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課下請觀察你喜歡的花草,下節課說說你的新發現,好嗎?
板書設計: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綠 金色的草地 綠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8
【學情分析】
我班有學生35人,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學中盡量做到教師適時引導,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解決課堂即時生成的問題。
教學內容分析:《和田的維吾爾》一課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第九課,本組課文的單元教學目標是了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讀通課文,積累“鋪天蓋地”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維吾爾“的特點,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維吾爾鄉村風情及他們雖苦尤樂的精神風貌。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遵循閱讀教學的原則,讓學生充分的與本文交流,在自讀、品讀、感情朗讀等形式的朗讀中,朗讀課文內容,感受維吾爾人的特點及以及他們雖苦尤樂的精神風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維吾爾人樂觀豁達精神的由衷贊美之情,學習維吾爾人雖苦尤樂的精神風貌,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文化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小標題的內涵,品讀文中用來表現維吾爾人的優美準確的語言。
【教學難點】
找出它和文章主旨的關系。
【教學方法】
誦讀、體悟、討論
【教學準備】
1.維吾爾風情圖片和民歌
2.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兩遍。
【教學時數】
1課時
1.新課導入:(播放維吾爾風情圖片和維吾爾民歌)
從剛才大家觀看大屏幕專注的眼神,老師已經感受到了你們對新疆地區、新疆的維吾爾人濃厚的好奇心,那么讓我們趕快進入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與新疆有關的課文吧!請同學們把書本打開,翻到127頁,《和田的維吾爾》
2.解讀標題:首先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昨天回家看過課文的同學舉手。讀過三遍的同學舉手。讀過五遍的同學舉手。(檢查預習,表揚!)
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作者認為“和田的維吾爾”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維吾爾”呢?
明確: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劇,維吾爾人的民族特色也在漸漸消失,只有在最邊遠的南疆農村和田地區,還保持著濃郁的西域特色和維吾爾民族風情!這里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指原汁原味的維吾爾民族特色。
3.初步感知: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說:只有披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沙塵的和田維吾爾人才能展示出原裝的“西域貨”,你們認為哪些東西可以稱得上是原裝的西域貨?
沙土、花朵、謎、歌舞等,你們是在哪里很快發現這些事物的?
明確:通過文章的小標題能夠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和寫作意圖,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4.研讀文本:剛才我們借助小標題很快地把握了所謂的原裝“西域貨”的內涵,可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1)如何理解“土一樣的維吾爾”中的關鍵詞“一樣的”呢?
明確:維吾爾人生活的`環境充滿了沙土——沙塵暴肆虐;維吾爾人的生活離不開沙土——穿戴、食物;晾曬衣服。
土給人的感覺是什么?(純樸、豪放、粗獷)
維吾爾人對沙土懷有怎樣的態度?
明確:熱愛,崇拜、眷戀,即使面對沙塵暴,展現出的也是特有的豪氣與樂觀。
語言品味:鋪天蓋地、撕扯、嘶、迎風引吭、熱烈激昂、寂寞單調、平添、韻味
結論: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土一樣的質樸、粗獷和豪放。
(2)為什么“花”也可以作為和田維吾爾人的一種象征呢?
明確:愛花是和田維吾爾人的天性,花兒不僅盛開在南疆的沙土里,還盛開在維吾爾的門框邊、房梁上、墻壁的掛毯上,姑娘的服飾上。姑娘有著花一般的名字和美麗的容貌,她們美麗的外表下更隱藏著堅韌的毅力,即使狂風也吹不散。
結論: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花一樣的美麗、幽香、情調、自信。
(3)快速瀏覽第
三、第四兩個標題的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和田的維吾爾人好似一樣的神秘、不可思議、耐看。
和田的維吾爾人好似一樣的瀟灑、豁達、樂觀。
5.深化主旨:剛才我們從四個方面來概括了和田維吾爾人的特點,下面哪位同學能不能只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和田維吾爾人的特點呢?
明確:生活在豁達樂觀、載歌載舞之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句話中出現了一對反義詞,是什么?這樣使用矛盾么?
明確:和田維吾爾人的生活在沙土彌漫的自然環境中的確是苦的,然而他們憑著樂觀豁達的精神,不僅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更在這樣的環境中,創造著美,用歌聲和舞蹈來表現著美,所以,心里感覺是甜的,生活是美好的。
6.隨機討論: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體驗過“苦”與“甜”相生相伴的往事或感受呢?
六、布置作業: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隨筆,題目《維吾爾印象》。
【板書設計】
豪氣與樂觀 熱愛土地
和田的維吾爾愛美的天性 能歌善舞 聚餐多樣
【教學反思】
教學中,通過抓中心句,重點詞去理解,去品讀,效果較好。如,在學生交流了自學情況后,就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能夠反映和田維吾爾人性格或精神的語句。抓中心帶動學習的積極性。了解了維吾爾人的特點是:豪氣與樂觀的維吾爾族,酷愛土地的維吾爾族,愛美的維吾爾族,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在教學重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再次在讀中品味和田的維吾爾族的獨特風俗習慣。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要點,了解鯨的生活習性。
3、在感受作者語言通俗、生動和準確的同時學習列數字、舉例子、做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
4、嘗試著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說明一事物。
教學重點:
1、抓住要點了解鯨的生活習性。
2、學習運用一些說明方法說明事物。
教學難點:
使用說明方法說明事物。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互動,交流動物常識。
1、教師可以先進行示范引導
我說一句“哈羅”,你說一句“哈羅”,只會模仿別人講話,這是什么動物?
有一身奇妙的輕功,能攀巖走壁,會斷尾逃生,它是誰?
2、再啟發學生說一說,答一答。
3、教師出個謎語讓大家猜
一條大船海上飄,什么燃料都不燒,白色浪花海上冒,貨不載來客不捎。(打一水種生物)
二、揭示課題,介紹鯨魚。
1、根據學生猜出的答案,隨機板書課題“鯨”
2、朗讀課文,抓住要點了解鯨。
提示:反復朗讀課文,看看從作者的介紹中你對鯨有哪些了解?
3、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抓住兩點進行引導
一方面要引導學生抓住要點進行概括,如
(1)鯨特別大
(2)鯨是哺乳動物,不是魚
(3)鯨的種類
(4)鯨的生活習性
另一方面在歸納要點的過程中,學習相關生字,如:哺、肺、胎等
三、細讀要點,學習說明方法。
1、分段朗讀。讀出鯨的特點。
2、在反復品讀的過程中,點撥說明方法。
如:作比較,拿鯨和人們熟悉的象比列數字,以我國捕獲的一頭鯨為例,列舉具體數字打比方,用“花園里的噴泉”來比喻鯨呼吸時噴出來的氣形成的水柱。
四、說話指導,拓展延伸。
1、選擇自己熟悉的事物,用你學到的一種或多種方法來說明一下。
關注動物,交流一些動物常識,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親近動物。
互動起來,活躍氣氛,互相學習。
為順利過渡到本節課作準備。
這里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學生說到要點的時候,教師適時點撥,有預設但要因學生的生成而定。
這里教師引導學生先把作者的描寫的準確、生動讀出來,然后在點撥方法。
《鯨》教學反思
《鯨》是一篇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的說明文,主要介紹了鯨的特點及生活習性。本文的教學重點是了解鯨的特點及作者運用的.說明方法。
學生在四年級已學過說明文,對說明文及說明方法有一些了解,并且對鯨這種動物比較感興趣。課前我讓學生查找了有關的資料及圖片,為學習課文作了一些準備。考慮到學生的學習能力,第一課時我讓學生初讀了課文,理清了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鯨。
第二課時我基本是讓學生以自學和小組學習的形式去展開學習。讓學生在自讀最感興趣的段落的基礎上,與同學展開討論,并自己設計匯報的方式,在這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鯨的特點及作者運用的說明方法。我覺得這節課的設計重點突出,各環節的條理也很清楚,讓學生選擇最感興趣的方面學習,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討論、匯報的方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我根據學生的匯報組織教學,引導學生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較好地體現了教師是課堂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參與者、引導者的角色。學生學習的興趣比較高。課堂是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是動態和生成的。我還根據學生的回答對教材的內容進行了歸納和比較,對學生進行了思維的訓練。
覺得做的不夠好的是學生讀的得還不夠,老師激勵性語言還不夠。在學生用自己設計的匯報方式匯報時,沒有問一問選同一方面的其他同學有沒有其它不同的匯報方式,這樣學生參與的面會更廣,學生的成就感會更強。另外,在課堂設計方面,還可以做得更細些,比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特點及說明方法),然后歸納學法,再分小組學習,讓每一組選一個方面討論匯報,最后全班參與評價,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效果會更好。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寫出自己的心里話,要真實,要有自己的想法。
2、寫出的文章有條理,內容清楚,有主題。
【教學重難點】
文章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層次清楚,內容具體。
【教學過程】
一、學習“習作”
1、同學們,這段時間你有什么話憋在心里很想說出來,可又沒有合適的機會說出來嗎?現在說出來聽一聽。讓學生相互說說。
2、現在我們來看看這次習作的要求,讓學生讀一讀,再說一說習作要求什么,給我們提示了哪些寫作的內容。
3、讓學生在說一說自己想些什么?怎么寫?
4、老師帶領學生一起分析學生口述作文的優點與不足。再次提醒學生文章的真實性。
5、出示范文,進行分析:
范文:奶奶,我想對您說
親愛的奶奶,有些話壓在我心里已經一年多了,我曾幾此想當面對您說,可是又怕您生氣,話剛到嘴邊,又都咽了下去。奶奶,今天我借寫作文的機會,把憋在心里的話告訴您。
奶奶,我是一個活潑、有自尊心的男孩兒,雖然有時也很頑皮,常常惹您生氣,但不希望您對我的同學不客氣。您知道嗎,同學們在背后老講您的壞話,我的心里真不是滋味。記得一個星期天下午,一個同學來找我。當時我正在房里做作業。是您開的門,您見到我的同學,不問青紅皂白就說:“去去去,偉翔不在家。”轉身把門關上了。星期一,我一到學校,那位同學就對我說:“你奶奶好兇呀,我想問你一道數學題,話還沒說,你奶奶就把我趕走了。以后,我可再也不敢去你家了。”奶奶,您知道,聽了同學的話,我的心里有多難受嗎?
奶奶,我知道您上了年紀,喜歡安靜,您也怕同學來我家里吵鬧影響我的`學習,是為我好,可您對他們也不必那么兇呀。我們同學聚在一起探討學習上的難題,交流學習方法,有時難免會吵一點兒,但這不是壞事呀!我們有時也偷著玩,打打鬧鬧,我們畢竟是孩子,還請您諒解。我也經常到同學家,可別人的奶奶總是輕聲細語、和藹可親,您為什么就那么兇呢?奶奶,我真心希望您以后對我的同學和藹點兒,成為一位和藹可親的好奶奶。
親愛的奶奶,您能答應嗎?
分析:給別人說話,要有禮貌,有分寸,為了讓內容更具體,要有具體的事例,要入情入理的講清楚道理,同時對別人也應該給與理解,對別人提要求要合理。
6、學生習作。老師個別指導。
7、以學生的文章作案例,進行講評。
8、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交換修改習作。
9、謄寫習作。
二、學習“日積月累”
1、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從古詩文中選取的名句,每句話都包含著深刻的道理。
2、學生逐句自讀,要求讀正音,讀順句。
3、讀讀自己能讀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師生釋疑。
5、熟讀、背誦。
三、學習“趣味語文”
1、聯系本單元《中彩那天》等課文,指出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2、學生自讀。
3、師生共舉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誠信”的含義。
4、選取其中一個帶有“信”的詞,再根據這個詞的意思,寫一個事例。
四、學習“我的發現”
1、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說說小東說了哪些經驗。
2、歸納過渡:習作除了留心觀察,把觀察到的事物寫下來,還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對別人說的話寫下來。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學
1、出示自學建議(幻燈片1)。
⑴可以先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議
(l)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這對她今后的成長會有好處……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3)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四、導
⑴自理能力強。如:說話間,它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⑵生活經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
⑶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⑷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⑸有責任感。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給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五、練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小調查《從烏塔中外小學生的不同》。
查找資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設計好旅行路線、日程
查警察局電話號碼 獨自一人游歐洲
給家里打電話(寄明信片)
為旅行準備三年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2
《曹劌論戰》選自《左傳·莊公十年》。本篇選文又題作“齊魯長勺之戰”或“長勺之戰”。這一戰爭發生在公元前684年,是歷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之一。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不是記敘這次戰役的進程,而是記錄曹劌關于戰爭的論述,它生動地說明,政治上取信于民,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和掌握戰機,是弱國戰勝強國的必要條件。全文的關鍵是“遠謀”一語,通過人物對話,曹劌的“遠謀”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鮮明的再現。
教學本文,首先應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文意,并要求學生積累文言重點詞語,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其次應引導學生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選材,組材,詳略得當的特點,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的主旨。
課堂教學應以誦讀法貫穿始終,讀讀譯譯,想想品品,以讀代講,以品促讀,讓瑯瑯書聲伴隨課堂每一角落,讓學生思考在課堂的每一分鐘里,全面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文常用的實詞、虛詞、特殊句式。
2.了解《左傳》及齊魯長勺之戰的背景,把握曹劌的戰略、戰術思想,理解魯軍以弱勝強的原因。
能力目標
1.把握本文以“論戰”為中心組織材料、詳略得當的特點。
2.分析曹劌和魯莊公兩個人物形象。體會作品的藝術魅力,理解課文的主旨。
德育目標
學習曹劌鐵肩擔道義、忠心獻祖國的愛國精神。
教學重點
1.理清行文思路。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剪裁得當的敘事特點。
教學難點
理解曹劌關于戰爭問題的論述。
教學方法
1.誦讀法
2.品讀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把握文意;研讀課文第一段,背誦第一段。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前面我們剛剛學習丁先秦諸子散文,領略了諸子散文特有的藝術魅力。今天,我們學習先秦歷史散文著作《左傳》中的選段《曹劌論戰》,感受那個時代的風云變幻。
設計(二)
齊魯長勺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之一,讓我們通過長于記述戰爭的《左傳》去了解魯國取勝的原因。
二、資料助讀
1.《左傳》
《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況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史記》和《漢書·藝文志》都認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清代有的學者認為系劉歆改編。近人認為是戰國初年人根據各諸侯國史編成。記事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年),終于魯哀公十四年(前454年)。書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簡練生動,尤其善于描寫戰爭及復雜事件,又善于通過對話和行動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對后代散文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左傳》分年記事,沒有篇名。晉杜預把它按年代順序分附在《春秋》后面,認為它是用史實來闡述《春秋》經義的。《春秋》記事非常簡單,近乎大事年表,例如這篇課文所記之事在《春秋》中就只有一句話:“十年春,王正月,公敗齊師于長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左傳》節文的標題,都是后人加的。
2.關于歷史散文體例
歷史散文也稱史傳文,它有國別、編年、紀傳三體。
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以完成對某一歷史進程的敘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國策》。《國語》是以記言為主,兼及記事;《戰國策》是以記事為主。
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來敘寫史實。它的優點是線索清楚、背景明確、系統性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廣泛地描寫人物。《春秋》《左傳》和《資治通鑒》都是編年體。
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古代官方編輯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紀傳體。這種體例對后世影響很大。
3.長勺之戰背景簡介
本篇選文又題作“齊魯長勺之戰”或“長勺之戰”。這一戰事發生在魯莊公十年(前684),是齊桓公即位后向魯國發動的第二次戰爭。
前此兩年,齊桓公(公子小白)與其庶兄公子糾曾進行過激烈的爭奪君位的斗爭。當時篡君奪位的公孫無知(齊襄公堂弟)已被殺,齊國一時無君,因此避難于魯國的公子糾和避難于莒國的公子小白都爭相趕回齊國。魯莊公支持公子糾主國,親自率軍護送公子糾返齊,并派管仲攔擊、刺殺公子小白。然而魯國的謀劃沒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搶先歸齊,取得了君位。齊桓公即位后當即反擊魯軍,兩軍交戰于乾時(齊地),齊勝魯敗。乘兵勝之威,齊桓公脅迫魯國殺掉了公子糾。齊桓公雖在其庶兄的血泊中鞏固了權位。但對魯國卻一直怨恨難平,因此轉年春便再次發兵攻魯,進行軍事報復和武力懲罰。本篇所記即是這次在魯地長勺展開的戰事。
4.毛澤東《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中對長勺之戰的評價
春秋時期,魯與齊戰。當時的情況是弱國抵抗強國,魯莊公起初不待齊軍疲憊就要出戰,后來被曹劌制止了,采取了“敵疲我打”的方針,打勝了齊軍,創造了中國戰史中弱軍戰勝強軍的有名的戰例。
5.長勺之役,曹劌問所以戰于莊公。公曰:“余不愛衣食于民,不愛牲玉于神。”對曰:“夫惠本而后民歸之志,民和而后神降之福。若市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務治而小人務力;動不違時,財不過用;財用不匱,莫不能使共祀。是以用民無不聽,求福無不豐。今將惠以小賜,祀以獨恭,小賜不咸,獨恭不優。不咸,民不歸也;不憂,神弗福也,將何以戰?夫民求不匱于財,而神求優裕之享者也,故不可以不本。”公曰:“余聽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斷之。”對曰:“是則可矣。”
(《國語·魯語上》)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學生聽讀,把握字音。
多媒體顯示重點字音:
劌(guì) 鄙(bǐ) 孚(fú) 間(jiàn)
循(biàn) 靡(mǐ)
2.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根據朗讀情況糾正浯調。
如: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讀出反對的意味)
小惠未褊,民弗從也。(讀出否定的意味)
忠之屬也,可以一戰。(讀出肯定的意味)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語調應舒緩、深沉,讀出議論的語氣)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有解說的意味,語調應低緩)
3.學生大聲讀課文,結合注釋,疏通文句,并勾畫出難詞難句,以待討論交流時解決。
4.選幾位同學概述課文大意。
明確:魯莊公十年春,齊國出兵進攻魯國。當時齊強魯弱。曹劌請見莊公,詢問備戰情況,隨同莊公參戰,大獲全勝,曹劌為魯莊公釋疑解惑。
教師提示:該同學以人物活動為線索概括情節,試以事件發展過程為序概括情節,如何?
學生明確:莊公迎戰一備戰一勝戰一曹劌論戰。
四、研習課文,背誦課文
師生共同研習第一段。
1.學生齊讀第一段。
2.學生討論交流本段中的難詞難句,教師適時點撥,解答學生疑問。
3.選一學生翻譯第一段,其余同學評點,指出錯誤、不足。
教師提示本段中的重點字詞。
多媒體顯示:
重點實詞:間、信、孚、福
通假字:偏
古今異義詞:鄙、犧牲、獄、可以
關于“肉食者”
肉食者:吃肉的人。“肉食”在當時與公膳制有關,公膳是對某種品位的官員在辦公時間免費供給的一種膳食,按規定“大夫以上,食乃有肉”。因此“肉食者”是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員,此處借指有權位的人。
4.內容梳理
提問:“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可以看出曹劌具有什么樣的品質?
明確:曹劌身份卑微。卻能關心國家大事,為國事深謀遠慮。
提問:魯莊公認為戰前需作哪幾方面的準備呢?曹劌是如何評價的?
明確: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惠未循,民弗從也。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信未孚,神弗福也。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之屬也。可以一戰。
提問:為什么說“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的主要條件?
明確:魯莊公借小惠贏得近臣的擁護,借小信贏得神靈的保護,這兩點都被曹劌否定。在曹劌的啟發下,莊公終于認識到人民的重要性,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突出表現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
多媒體顯示:
5.學生根據思路提示背誦課文。
五、布置作業
1.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如巨鹿之戰、馬陵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官渡之戰、城濮之戰等。
請收集一些這方面的文章閱讀。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浯。
犧牲玉帛 小大之獄
作出犧牲 越獄逃跑
雖不能察必以情 忠之屬也
以情動人 忠于人民
參考答案:
犧牲:古代祭祀用的豬、牛、羊等;放棄或損害一方的利益。
獄:案件;監禁罪犯的地方。
情:實情;感情。
忠:盡力做好本分的事;忠誠。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師生共同研習課文第二、三段,背誦二、三段;品評人物刻畫和情節安排藝術,鑒賞《左傳》的藝術特色;課堂練習,鞏固知識。
[教學步驟]
一、檢查背誦
二、研讀課文,背誦課文
1.研瀆課文第二段。
(1)選一學生翻譯第二段,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強調:鼓,擊鼓進軍,名詞活用作動詞。
(2)提問:曹劌是如何幫助莊公選擇戰機的呢?
明確:戰斗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莊公急于出戰;魯軍剛剛獲勝,莊公又急于追擊。曹劌阻止了莊公的.過急行動。他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時機,要根據雙方的士氣和實力變化作出正確的判斷。
教師板書:
(3)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2.研讀課文第三段。
(1)選一學生翻譯課文。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強調: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文言文翻譯。須補出必要的成分,保持句意完整。
(2)提問:本段寫曹劌淪述戰勝齊國的原因,曹劌的解釋分哪幾層意思?
明確:分兩層意思,一講攻擊的緣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戰機;二講追擊的緣故,表現他考慮周全、行動謹慎。
教師板書:
(3)學生齊讀第三段,背誦。
三、品讀課文,鑒賞《左傳》的藝術特色
提問:請同學們談談對課文情節安排、人物塑造兩方面的認識。并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
學生自由發言。成果展示:
1.關于人物塑造
(1)關于曹劌
課文集中體現了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表現他的愛國熱情;曹劌問戰,表現他的政治遠見;曹劌參戰,表現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曹劌論戰,表現他過人的謀略。
(2)關于魯莊公
課文集中體現了魯莊公作為國君見識的“鄙”。魯莊公把戰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他急于求戰,急于攻擊,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
但魯莊公不是一個昏君。魯莊公備戰見劌,三問三答,實事求是,虛心聽意見;莊公作戰用劌,親自參與打仗,表現他禮賢下士,任人唯賢;莊公戰后問劌,不因勝而白喜,表現他為求真知而不恥下問。
綜合以亡,可以得出魯莊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
(3)關于比照映襯
作者巧妙地運用比照映襯的手法,使曹劌的形象鮮明生動。以曹劌與“鄉人”的對比突出曹劌抗敵御侮的責任感和護衛宗國的政治熱忱。從曹劌與莊公的對比中,以莊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一個出身下層而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躍然紙上。
2.關于詳略
課文剪裁詳略得當。本文以曹劌為中心。詳細描寫了他在戰前、戰中、戰后的表現;對于戰爭雙方的對峙、交鋒等則略寫。這樣安排,突出了曹劌的“遠謀”。
四、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解釋下列加點詞的詞義,并說出相應的成語。
齊師伐我 齊人二鼓 望其旗靡 小信未孚
懼有伏焉 夫大國,難測也 未能遠謀 故克之
三而竭 觀其轍 故逐之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
師:師出無名 鼓:一鼓作氣
靡:所向披靡 孚:不孚眾望
伏:危機四伏 測:高深莫測
謀:足智多謀 克:攻無不克
竭:殫精竭慮 轍:南轅北轍
逐:追亡逐北
五、課堂小結
本文以齊魯長勺之戰為背景,論述了必須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戰機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生動刻畫了曹劌作為卓越軍事家富有遠謀的特點,語言簡練,情節詳略得當,充分代表了《左傳》的藝術成就,是《左傳》中的名篇。
六、布置作業
1.《左傳》語言十分精練。這跟所謂“史家筆法”有密切關系。試從文中舉例說明這一特點。
2.解釋下列加點的問。
十年春,齊師伐我 犧牲玉帛,弗敢加也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伐竹取道,下見小潭 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安能辨我是雌雄
參考答案:
1.略
2.伐:進攻;砍伐。 加:虛夸;戴。 安:養;怎么,哪。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3
一、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重點句子的意思,掌握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義。
3、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二、設計思路
三、教具準備:
投影儀
二、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齊讀課題
2、說說課題的意思
3、回憶文中描寫了哪兩個人物?
板書:小男孩保羅
過渡:故事就發生在這兩個人的身上,那是在圣誕節前的一個夜晚。
(二)學習課文內容
1、齊讀第1自然段
①說說從文中知道了什么?
②指導朗讀:
先生,這是你的車嗎?(羨慕)
2、指名讀第2自然段
①說說這句話怎么讀?(高興)
②小男孩聽了保羅的'話感到很吃驚,誰來做一下小男孩吃驚的表情?(瞪大眼睛)
出示:“小男孩吃驚得……我希望……”
③指導朗讀:
引導學生想象小男孩希望什么?
出示:“但是這小男孩接下去說的話卻讓保羅十分驚訝。”
④師:小男孩說的話為什么讓保羅吃驚?保羅原來的想法怎樣?
生回答:抓住“這是保羅沒有想到的”
⑤師:“希望有這樣的哥哥”這話是什么意思?
生:為的是自己得到。而小男孩說的話是為別人。
板書:錯了
⑥分角色朗讀
過渡:是啊,這個小男孩非常愿意坐著保羅的新車去兜風,這是為什么呢?
3、學習8~11小節
①自由讀課文,想想知道了什么?
②交流:說說小男孩的另一個愿望是什么?
出示:“車開了一段路……我家門口嗎?”(抓住眼里閃著光)
出示:“你等著,有一天……那些好東西了!”
指導朗讀,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4、交流第9小節
板書:又錯了
① “保羅沒想到自己又錯了,于是他下了車……難忘的夜晚。”說說為什么這個夜晚對他們來說都是難忘的?
②交流:
出示:學習本課以后,我知道了保羅的哥哥因為()而感到快樂,我曾經因為()而感到快樂。
③齊讀課文
5、學習第13小節
齊讀,說說自己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布置作業
板書:24.給予是快樂的
↑ ↖
小男孩明白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4
【學習目標】
1.借助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座無虛席、驚羨、歉疚、驚心動魄、陶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體會文章蘊含的哲理,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4.學習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重點引導】學生閱讀頂碗少年兩次失敗后的表現來感悟少年在挫折面前永不放棄的精神。
【學習方法】自主閱讀,合作交流。
【診斷補償】從日常生活中,引入課文雜技表演悟出一定的道理。
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雜技表演嗎?談談你的感受。
2、小結導入:是的,雜技是一項很復雜的表演,有時一個節目經過幾年的.訓練,可以說是臺上3分鐘,臺下十年功。但是你想過沒有,當一個雜技演員在表演時兩次出現了失誤,他還有信心表演下去嗎?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頂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許你會從中悟出一定的道理來。
【學習導航】
自學完成:
一、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小組互相聽讀,糾正字音后練習讀熟。
3.默讀課文分段,看看課文是分幾部分寫的,每部分寫了什么內容。
(第一部分:1──7自然段寫頂碗少年不怕兩次失敗,第三次終于穩住了頭頂的那一疊瓷碗,贏得了所有觀眾的熱烈掌聲。第二部分:8自然段寫那位頂碗少年給“我”的啟迪。)
二、自學感悟,理解課文
出示自學思考題,學生小組自學討論
1.默讀課文,找一找畫一畫:“一摞金邊紅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一次的出現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達的含義。
三、匯報交流,朗讀體會
1.指名交流討論結果。
2.結合匯報讓學生朗讀相應的部分,朗讀第一部分讓學生充分地在讀中去體會少年的心理變化及觀眾的心情。
3.白發老者會對少年說些什么呢?引導學生發散思維。
4.反復讀,反復品味“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從文中的省略號你讀出了什么?
5.有感情朗讀全文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Ⅰ學習理解詩歌語言的暗示性特質。
Ⅱ根據詩歌語言的特質,進行遷移,領略詩歌的精妙之處,給同學如何鑒賞詩歌提供實感。
《說“木葉”》教學過程設計如下:
㈠導入:
唐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在其《登高》一詩中有兩句傳誦千古的名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同學們知道這里的“落木”是什么意思嗎?(學生明確“落木”即“落葉”之意后)那杜甫為什么不用樹葉、落葉,不說“無邊落葉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呢?“木”與“葉”有何區別呢?
文學作品中,一個字精妙與否,足以決定作品是流光溢彩,還是黯然失色。尤其是我們的古典詩詞,用簡短的幾個字,造就的卻是豐富的情感與博大的意境。讀后滿口余香,卻是妙處難與君說。這跟詩歌的語言是密不可分的。今天,我們就通過《說“木葉”》一文,對中國古典詩詞語言特質作一番探幽。(板書課題)
㈡分析文章,引出詩歌語言特質:
⒈問大家一個簡單的問題:請看窗外,那綠色的,我們稱它為什么?(學生興趣頓起,紛紛回答“樹”)
同學說那是樹,我說那是木,可以嗎?
用生物學的概念來說,兩者沒有區別。樹木樹木,樹就是木。
⒉既然生物上的樹與木無大區別,為何我們的同學卻稱之為樹,鮮有稱之為木呢?因為在我們的大腦里,樹與木的形象是大不一樣的,有同學能說說它們分別是怎樣的形象嗎?
樹:枝繁葉茂,青翠蔥蘢,蓬蓬松松
木:木頭木板,干枯,孤單,筆直,黃褐色
⒊樹與木這樣的差別,主要原因在什么地方?
樹:有濃密青翠的葉子一大片的樹給人的感覺是飽滿濃厚
木:落光了葉子一大片的木給人的感覺是空闊蕭條,木讓人聯想到了落葉。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木的這個特征的呢?在文章第五段: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齊讀這一段)
總結:在文學領域,概念相同的兩個字,它們在形象、色澤、聯想意義上,可能大有區別。進入詩歌,形成不同的意象,造成不同的意境和情感。)
⒋對于這個現象,我們的詩人早就慧眼獨具的發現了。在表示清秋的句
中,詩人們用“木葉”取代了“樹葉”。接下來我們找找課文中古人用木葉寫清秋的詩句。
接下來我們看看“樹葉”與“木葉”在暗示性意味上有什么不同?林庚先生是怎么向我們介紹的,你能否找到理論依據呢?(見第5段)
⒌不同暗示性的字詞進入詩歌,就造成了大不相同的'意味。我們
不妨看看以下四句詩,它們分別體現了怎樣的意境?
木:秋月照層嶺,寒風掃高木--空闊
樹: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飽滿
木葉: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疏朗微黃
樹葉: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繁潤綠色
總結:不同暗示性的字進入詩歌,往往產生了不同的意境與情感。
⒍正是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樹與木就有了不同的意味,我們由此也可明白,清秋的落葉,詩人為何用“木葉”取代了“樹葉”。“木葉”更能體現秋的性格:空闊,疏朗,微黃,干燥。正有了詩歌語言的暗示性,我們的詩人才“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才有了“推敲”的美談。
㈢遷移
1.經過了一定時間的文化沉淀,“木葉”這個詞就往往出現在清秋的氛圍中,形成了較為固定的暗示性。這樣的現象在我國的古典文學中是很多的,如菊花,柳條,明月等等。我們熟悉的“歲寒三友”一般意味什么呢?(高潔,耐寒,堅忍)然而,如果所有的詩人都這樣寫,那就成了鸚鵡學舌,人云亦云。而高明的詩人往往能打破常規。詩人們把它們組織在不同的意象體系里使之表現不同甚至相反的感情,形成不同的暗示性。看以下三首詠梅詩:(師生有感情地朗讀三詩,力求通過語言聲音來表達情感)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卜算字詠梅
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卜算字詠梅
xx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注意三首詩詞中的不同意象群,比較梅的三種不同形象,并說說詩人對自己筆下的梅分別賦予了些怎樣的情感。
討論分析:
其一:強調了凌寒獨開的一枝獨秀,高貴圣潔(白雪世界,墻角飄來縷縷清香,讓人發現那正怒放著一簇梅花)
其二:無奈凄涼,孤傲清高(黃昏風雨之中,驛外斷橋邊上,香飄萬里無人
其三:達觀堅定,壯美豪放(在風雨飛雪之中看到了春天,在冰天雪地之中綻放著笑臉)--達觀豪放
以上三首詩雖都是詠梅,但是表達的情感各不相同,情境不同,導致其暗示性也不同.
同.
2.柳的意象:柳-留,古人有折柳送別的習俗.但是柳樹不單單有送別含義,還有一些暗示性的含義.如:…….(插入課件,給學生作練習)
總結全文:各位同學,今天我們學習了詩歌的語言特點,然而這對于優美的古典詩歌來說,不過是冰山一角,古典詩歌那蒙娜麗沙般的神秘的美,有待我們進一步的探索,我希望通過今天的學習,能對我們如何領略詩歌的微妙之處有所啟發。
不僅詩歌語言具有暗示性,而且生活中也有許多暗示性的東西。比如紅色暗示熱情奔放,興奮,喜慶。
綠色暗示青春,生命。玫瑰暗示愛情......
學生舉例子。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6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預習的意義,掌握預習方法。
2、預習注意什么?
3、在實際學習中進行初步體驗預習過程并學會寫預習筆記,展示比較好的學生的預習筆記。
教學的重點:
了解預習的意義,掌握預習方法和注意事項。
教學的難點:
通過預習方法寫預習筆記。
二、教學準備:
1、和預習有關的課件。
2、一篇文章。
3、預習筆記。
三、教學過程
師:導入:同學們,你們知道大學里很多課程都是大學生靠自學完成的,大學生是不是很了不起?今天老師也想把自學的'方法教給你們,想不想學習?
生:想。
師:首先我們得知道預習有什么好處?
生:讓我們提前感知我們要學的內容。
生:減少課堂壓力。
生:讓我們提前把不會的知識記錄下來,課堂上老師講好認真聽。
師:是啊,同學們說的太好了,預習是一種能力,是學習各科文化知識的法寶,那同學們以語文學科為例,能試著介紹一下方法嗎?
生:先讀課文,自學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生:一定要多讀幾遍課文,抓住重點詞句談感受。
生:感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師:你們說的太好了,其實是有方法的,老師給大家介紹預習方法。
首先要查:查字典,多音字、生字新詞。在課文找出來,在字典里認真看解釋。再有查文章作者和寫作背景。
然后是讀:掃清字詞障礙后,要熟讀課文,要在三遍以上,有一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初讀之后是有感情朗讀。
最后是領悟:領悟作者寫作目的以及體會作者的情感。方法掌握了,但也有注意問題:
1、不許照抄全解和別人預習筆記。吃別人嚼過的饃沒有味道。
2、書寫要認真,遇到不會的字一定要查字典。
3、朗讀要逐字逐句進行。不許丟字填字,不讀錯別字。注意重音和停頓,由慢到快,再到有感情。
聽了老師的講解,同學們會預習課文了嗎?
生:會了。
四、練習預習課文《母雞》
生分組預習交流并展示。
小結:預習讓我們學習事半功倍,希望同學們運用預習方法到其他科目學習當中。期待你們學習更輕松、更出色。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7
【教材分析】
1、圍繞本組的專題,安排了“我們能做點什么”為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目的是始學生將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有效遷移,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獲、體會,與同學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2、本次習作要求學生結合前面的綜合性學習來寫,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3、“我的發現”列舉了存在不同差異的兩組句子。意在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試著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樣。
4、“讀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語,既可以讓學生復習鞏固已經學過的生字,又可以借助反義詞學習新的生字,同時積累反義詞語。
5、“讀讀背背”安排了古詩佳句,目的是積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6、“展示臺”安排學生圍繞“環境保護”這個專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展示。
【學生分析】
1、有前面綜合性學習作為基礎,學生在口語交際時,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踴躍地交流自己的收獲、體會。
2、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借鑒本組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
3、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句子的差異后,要運用這些規律,試著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
4、學生要積累幾組反義詞及優美的詩句。
5、關于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全班學生可以共同商討成果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分組討論確定。
【教學目標】
1、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3、能發現比喻句的特點,體會增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
4、積累反義詞,會認7個生字。
5、背誦描寫景物的優美古詩句,培養對古詩的領悟力。
6、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我能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獲、體會,與同學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導入
同學們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去了解我們家鄉的環境。大家都了解到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內交流
1、交流了解到的情況。
2、把了解到的情況根據內容整理成幾個方面,推舉代表,準備在班上匯報。
三、各小組參加班級交流
1、各小組代表發言。
2、隨時指導學生調整自己的發言:與其他組重復的,要一帶而過;比其他組詳細的要進行補充。
四、總結,引導討論
1、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從幾個方面總結所掌握的情況。
2、引導討論:
面對家鄉的環境情況,我們能作寫什么呢?
3、評出合理化的建議。
五、延伸拓展
希望同學們真正行動起來,做環保小衛士。并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看看他們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我能寫出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或者幾年后家鄉情況的變化,或者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境保護”做了很多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剛才的交流,你一定對保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2、根據習作提示,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學生自主習作之前,可以讓他們說說想寫些什么,提示學生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者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
三、自主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的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四、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修改
1、選擇不同習作內容,指名讀,師生評議。
評議要點:
⑴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⑵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五、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讀句子,我會有所發現。
2、我能認識生字。
3、我能讀背詩句。
一、我的發現
1、出示兩組句子,自讀,思考:
⑴你發現了什么?
⑵你還發現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發現:
⑴說一說讀兩組句子的發現。
⑵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①找一找、畫一畫學過的課文中的這類句子。
②說一說,在課外讀物中發現的這類句子。
二、讀讀認認
1、自己讀一讀,認一認。
2、指名讀,注意字音是否正確。齊讀。
3、同桌或小組比賽:離開了拼音,看誰生字認得準,并說說用什么辦法認識的。
4、出示生字卡片,說說還在哪里見過它們。
三、讀讀背背
1、自己練習熟讀詩句。
2、指名讀,注意指導讀準字音,讀出韻律。
3、邊讀邊想:五組詩句有什么特點?你發現了什么?
點撥學生體會到:詩句都是寫景色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動物。
4、再讀,讀出自己體會到的意思。
5、背誦詩句:
⑴引導背誦:
抓住詩句的對子特點,會背誦的更快。
⑵練習背誦。
⑶男女生合作背。
6、拓展:
有興趣的可以搜集與詩句有關的詩讀一讀。
四、展示臺
1、學生自讀展示臺中學習伙伴的話,了解展示內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內容:
⑴小組里進行展示。
⑵在全班展示:
開擴思路:不僅可以展示關于環境的有關資料,如照片、手抄報、建議書、廣告、調查報告等,還可以展示自己在做的事和新鮮的想法。
⑶總結,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8
[知識目標]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情感目標]
1、培養學生對社會的熱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感;
2、培養學生對不幸者的同情和關懷。
[能力目標]
能夠根據課文內容合理地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重難點]
1、重點:分析人物形象
2、難點:時代對文學作品的影響
[課前預習]
1、查閱文中出現的生字。
2、了解期間對知識分子的政策。
[教學設想]
運用情景教學的.指導原則,通過音樂和圖片及教師感情的投入[誦讀]創設情景,感染學生,進而通過對文章的學習,學習老王善良、誠實的品質,學習作者關懷不幸者的精神,最后在教師特設的情景(圖片、音樂、解說)中,再次感染學生,讓他們產生共鳴,關愛他人,關注社會,實現情感態度和價值的目標。
[教學過程]
一、聽一首導教師有情感的誦讀、感染學生。
詩歌入
二、讀一篇整體感知
文章品味探究
合作討論
(1)整體感知:教師活動:出示問題并總結板書。
1、老王的生活怎么樣?
2、老王的為人怎么樣?
3、作者一家如何對待老王的?
學生活動:自讀,速讀,抓要點,整體感知,交流意見。
(2)品味探究:教師活動:引導學生細讀、品味,哪些自然段受感動及原因并總結。
學生活動:細讀,品味,批注,然后交談發言。
(3)合作討論:教師活動: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最后一句話并總結。
學生活動:互助式學習,討論發言。
三、訴一份溫暖
拓展延伸
教師活動:出示問題,身邊哪些普通人曾給過你感動,寫出感動。
學生活動:學生思考并寫一寫,個別回答,述說生活的美好。
教師活動:點撥學生發言,配以“2005年感動中國的人物魏青剛和青藏鐵路工人”圖片,引導學生把目標投向社會,發現普遍人身上優秀的品質,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
四、樹一個信念
教師再次創設情景,生活中的弱者,不幸者圖片及音樂(讓世界充滿愛)教師解說,讓學生產生共鳴,從而樹立“關愛他人”的信念,最后在《愛的奉獻》的歌曲中結束。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19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體會文章的陽剛之美。
2.能有感情地朗讀,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奏的語言。
3.理解排比、反復修辭在文章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1.理解排比、反復的作用,精讀重點句子。
2.通過聽讀、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品味文章的語言美。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2.體會激越的語言,并學習運用,嘗試表達。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所以教學分為兩個板塊:感知氣勢;品味語言。整個過程又以朗讀一線貫穿讀、說、析、品、評,不知不覺讓學生受到熏陶,完成教學。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教同學們一個問題,你們為什么喜歡勁舞?學生可能回答:帶勁、有節奏、能使生命得到宣泄等等,于是引出,在黃土地上也有這樣如火一樣熱烈的舞蹈和音樂,那就是有著天下第一鼓美稱的——安塞腰鼓。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問:你看了這些畫面,此時內心洋溢著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談一談觀后感)
導入:俗語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于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教學活動2
美讀課文,學習新課
第一板塊:朗讀,感知
1、讀課文。
(1)預讀,學習生詞
瞳(tóng)仁恬(tián)靜晦(huì)暗羈絆(jībàn)驀(mò)然冗(rǒng)雜戛(jiá)然磅礴(pángbó)
(2)教師范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通過讀來悟出。)
(2)指導朗讀和學生朗讀。
2、明結構
說明: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4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4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好一個安塞腰鼓!在13、17、22、24自然段反復出現,怎么讀?
3、知內容
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
第二板塊:朗讀,品味
4、尋美點
布置分組朗讀,分組進行尋找美點比賽。用美,你看(聽)…。的句式或用好,好在這一句式進行評點。
第三板塊:練習,學用課文句式、段式
5、替換式品讀,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讓學生齊誦第6段。
教師示范。
教師將大家剛才讀的內容改成了另一種文學樣式詩,(幻燈出示所改之詩)教師范讀。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學生反復朗讀。)
③學生仿照以上形式,加工另外的文章內容
④分小組反復替換朗讀。
6、揭示本文所要表現的主題。
文章中心句: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
教學活動3
拓展延伸和布置作業
7、拓展延伸
作家劉成章用他詩一般的語言,為我們再現了安塞腰鼓的壯美場面,使我們的情感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文章多處運用排比、反復、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激越豪壯,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現在,讓我們鏡頭轉向一個同學們都很熟悉的場面,請大家看后模仿本文的語言說一說,寫一寫。要表現一種具有恢宏氣勢的場景,多用短小有力的短句,多用排比增強氣勢,用詞鏗鏘,還可用比喻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更富生動性。
8、布置作業
1、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熟讀成誦。
2、學習課文,使用排比、反復、比喻的修辭手法,運用短句,進行合理的想像,描寫一個令你難忘的場面,l00字左右。
教學反思
《安塞腰鼓》一文,歌頌了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頌陽剛之美。文章條理十分清晰,語句優美,用詞也十分精練。上課時我主要注重了以下兩個方面:
1.抓住好一個安塞腰鼓!這一條貫穿全文的主線,以它為引子展開教學。
每一層都以安塞腰鼓好在什么地方這個問題引領學生切入文本,并最終都回歸到這個點子,體會安塞腰鼓的藝術魅力。課的終結處再回歸到這個點上,讓學生滿懷深情地贊嘆到好一個安塞腰鼓。
2.抓住重點段、重點句引領學生細細品味。
引領學生通過朗讀品詞析句,感悟文意。首先,是第七段重點抓了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這一排比、比喻句,引領學生品味語言的精妙,體會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其次是第八段中引領學生提挈三對意思相對的詞語(即冰冷——燥熱;恬靜——飛濺;困倦——亢奮)來體會這樣火烈的場面使人們心心舞動了起來。再次是第十八段重點,抓了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從紅豆角和老南瓜中體會到現實雖然是困苦的`,但黃土地的人們并不痛苦,他們有信心憑著自己的雙手改變貧窮,去創造美好的未來。讓學生通過整體朗讀去領悟高原人民頑強樂觀、堅韌不拔的精神,深化安塞腰鼓的內在意蘊。
遺憾的是朗讀指導還不夠充分,如對重音、語調的指導只停留于示范,而沒有具體指導。對主題的探究還不夠,沒有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更深入的探究。在品味語句這個教學環節,本應是很出彩的環節,但由于時間關系沒有加以追問,而平淡了不少。如學生在談理由時,講他喜歡這個句子是因為這個句子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老師沒有追問排比這種修辭手法有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這樣課堂就顯得淺薄,缺少深度。
《安塞腰鼓》選自人教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三課。從標題上就可以看出這篇課文有豐富的資源進行多學科融合教學。《安塞腰鼓》是新時期的經典課文,他寫陜北高原,寫高原腰鼓,寫打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風,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氣質,表現了陜北高原人民蓬勃的生命力,所以在教學中,注重多學科融合,讓學生更加全面的了解陜北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的與眾不同。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20
一、教學目標:
1.經過朗讀,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感知課文大意,梳理文章結構。
2.結合寫作背景,體會作者的所感所悟,把握文章主旨。
3.揣摩意味深長的語句,體會寫景的妙處。
4.體會紫藤蘿花的獨特意蘊。
二、教學重點:
1.揣摩意味深長的語句,體會寫景的妙處。
2.理解文中紫藤蘿花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難點:理解文中紫藤蘿花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課時: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新課導入:
1、由寫作背景導入:宗璞一家在危難中深受迫害,這篇文章寫于1982年5月,當時作者最鐘愛的小弟癌癥晚期,作者十分悲痛,文中提到的“生死迷,手足情”指的就是這件事情。應對著紫藤蘿花,作者會有些什么感悟?而我們從中又會得到什么樣的啟示?
2、說說作者宗璞。(生小組派代表匯報)
女,1928年出生,常用筆名宗璞,另有筆名豐非、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縣,生于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長篇《野葫蘆引》等。
二、課文朗讀,整體感知:
1、讀準下列字音:
迸濺(bèngjiàn)伶仃(língdīng)盤虬(qiú)臥龍
仙露瓊(qióng)漿酒釀(niàng)
2,理清寫作思路。
我們先把課文的結構梳理一下,請大家用10分鐘時間,再把課文讀一遍,要求——(1)用_____線勾畫表示“我”觀賞紫藤蘿瀑布的行蹤的語詞;
(2)用~~線勾畫“我”每一步行蹤的所做或所想的語句;
(3)用幾個短語簡要而準確地概括勾畫出來的主要資料。
(現場教師組織學生讀書,圈畫有關語句,并概括資料.)
師:同學們剛才按教師的要求在書上進行了認真地勾畫,同時也對勾畫出來的資料進行了簡要的概括。下頭,把教師的概括,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首先,我們來看一下作者的行蹤。大家在讀書的時候必須注意到了,文中作者的行蹤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看到紫藤蘿瀑布就停住了腳步,然后是佇立花前撫摸花兒;最終是加快腳步離開了紫藤蘿瀑布。行文思路相當清晰并且開頭停住腳步,結尾加快腳步,首尾呼應。
學生:停住腳步佇立花前加快腳步
師:那么,在這個過程中,作者又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呢?相信同學們剛才已經找到了有關語句并進行了概括。讓我們來交流一下。
停住腳步駐步賞花佇立花前佇立憶花加快腳步快步思花
用三個詞準確而簡潔地來概括作者的寫作思路:作者停住腳步來“賞花”,佇立凝望在“憶花”,加快腳步為“悟花”。
賞花————憶花————悟花
3、捕捉情感變化。
這一路走來,作者的感情產生了很多波折。作者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同學們細讀課文,用三角標注表示感情的詞句。
(現場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批注、發言、評價。)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答案:作者剛看到紫藤蘿時先是一陣“驚喜”,之后看到每一朵、每一穗花時產生了“振奮”與“激動”之情;在駐布凝望,撫摸花朵之際,“疑惑、痛楚、遺憾”之感一并涌上心頭;最終在再次撫摸花朵,經過一番沉思之后,她的內心又被“寧靜、喜悅、振奮”所包裹。
總結:感情變化:
驚喜——振奮——激動——疑惑、痛楚、遺憾——寧靜、喜悅、振奮。
三、小結文章結構上的特點
條理清晰,首尾呼應,情景交融。
四、布置作業。
文中描述紫藤蘿的語句很生動,畫出你喜歡的句子,圈出其中關鍵的字詞,在句子旁邊簡要的`做評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理清了寫作思路,即賞花,憶花,悟花,此刻讓我們跟隨作者去賞一賞花吧。
二、賞花之美,寫景之妙。
在作者眼前的一樹紫藤蘿是怎樣樣貌的?作者是如何來描述紫藤蘿花的呢?請同學們在文中畫出下列有關眼前紫藤蘿花的五個方面的語句。{教師指導學生圈劃,批注,賞析}
1、整體形狀;2、花朵形狀;3花的顏色;4、花的香氣;5、花的枝干
1、整體形狀的語句
(1)“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來,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比喻:把整片垂下來的紫藤蘿花比作瀑布。寫出了這一樹紫藤蘿氣勢非凡,輝煌燦爛)
2、花朵形狀的語句
(1)“花朵兒一串挨著一串,一朵之后一朵,彼此推著擠著,好不活潑熱鬧!”(比擬:那里同樣是以動態寫靜態,把一朵一朵,一串一串的花擬化為人,甚至是一群小孩子在相互推擠,玩鬧,生動地寫出花的多,也就是它開得很茂盛。同時她也寫出了花的可愛,像一群天真活潑的小孩子一樣可愛,我認為這是一種童話般的美)。(2)“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比喻:形象、生動并且具體地寫出了盛開的紫藤蘿花的形狀)。
(那里面作者不僅僅有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的應用,也有整體描述和局部描述的分別,還有先寫和后寫的分別。作者描述紫藤蘿花的形狀的順序依次是花瀑——花穗——花朵,先寫整體,后寫局部。)
3、花的顏色的語句
(1)“只是深深淺淺的紫,仿佛在流動,在歡笑,在不停地生長。”(比擬:把花的顏色寫成人的動作行為,生動形象地寫出花的神態,賦予了紫藤蘿花的動態美。一派生機勃勃的樣貌。)
(2)“紫色的大條幅上像迸濺的水花。”(比喻:既寫出了花的形狀,也讓人感受到了它的質感,是像水一樣晶瑩剔透的。同時,“迸濺”兩字,也賦予了花動感,讓人感覺到它是在跳動的,而不是靜止的。)
4、花的香氣。
描述花的香味:“淡淡的芳香,香氣似乎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提問:作者為什么把花香說成“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
引導:感到花的香用的是人的嗅覺,淺紫色是一種顏色,需要人的視覺,那里作者要寫的是花香,是嗅覺,卻用視覺的淺紫色來形容,這就使作者所描述的紫藤蘿花更加具體可感,使讀者對紫藤蘿花有一個更深刻的印象。同時也使其語言更加的清晰靈動。這種手法稱之為通感。
通感: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經過比喻或形容溝通起來的一種修辭方式。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各種感覺相通。
5、花的枝干的語句。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壯的盤虬臥龍般的枝干。”夸張的修辭手法可見紫藤蘿在茁壯蓬勃的生長。
學生品評之后概括紫藤蘿的生長特點。學生選擇自我喜歡的語句或段落有感情的讀一讀。
三、憶花悟花,述花之語。
1、比較花的此刻與過去,理解作者的感悟,把握文章主題。
師:提問:眼前的紫藤蘿盛開猶如一條瀑布,而十多年前是什么樣的?請從課文中快速的搜索一下十多年前的紫藤蘿。
“忽然記起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改種了果樹”十多年前的紫藤蘿花稀落、伶仃、甚至被拆掉和眼前的繁茂蓬勃構成比較。
師:十多年前花經歷了衰敗,那賞花的人呢,是不是一帆風順呢?
“那是關于生死謎,手足情的”作者此時內心是十分悲痛的
師:聯系花和人的遭遇,作者感悟到了什么?
“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可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2、有了這樣的感悟,你覺得作者會如何對待自我的不幸,作者的感悟對你又有什么啟發?
鼓勵學生聯系自我的實際談一談,主要讓學生們懂得一時的挫折或失敗,不足畏懼,人生應當豁達、樂觀、奮發、進取。
3、作者從花那里得到了啟示和感悟,這也是花在對作者說話,請同學們猜一猜紫藤蘿花的花語吧。
四、教師總結:
課文讓我們明白,花的不幸正像小弟的不幸,但那可是只是生命長河中的一小點,只要坦然走過,又會“枯木逢春”。花的輝煌正像時代的提高,人們總是在提高中意氣風發。同學們,但愿你們每個人都是一朵小小的紫藤蘿花,醞釀自我的花艙、裝滿生命的酒釀,張滿帆在閃光的花瀑上沖浪,在花河上遠航!
五、布置作業。
搜集并積累吟詠花木的詩句。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21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交流、查閱等形式,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2、創設情境,分組活動,人人參與,促進學生積累語言、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3、通過活動,增進同學間的友誼。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討名字中的語文現象,領略祖國語言的文字魅力。
教學難點:根據同學名字的特點贈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廣泛收集我國古今名人的軼事。
2、向父母等長輩詢問自己名字的來歷、意義等,看誰獲得的相關信息多。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每個人都有一個名字,這個名字伴隨著我們的一生。每個名字都蘊藏著語文,這節課我們將要進行“口語交際”,主題是“名字中的語文”。
二、自讀“口語交際”提示,明確交際目標
1、自讀提示:了解本次口語交際的內容。
(1)學生自讀提示。
(2)討論交流口語交際的要求及內容。
2、師生共同卻東各項交際要求及內容。
三、小組交流
(1)就小組成員名字中不懂字向本人提問。
(2)把長輩給自己起名字時發生的故事說給小組成員聽。
(3)說說當你知道父母為自己起名字的.用意后有什么感受。
四、猜想性評價
1、教師列出若干本班學生的名字,請學生進行猜想性評價,本人驗證。
2、教師相機引導歸納。
五、創意性表達
1、了解你最感興趣的同學的名字的來歷。
2、根據其特點寫贈言。
3、全班交流評價。
六、交流平臺
1、交流自己手機的我國古今名人名字資料。
2、吧大家收集的資料裝訂成冊,課后傳閱。
七、小結歸納
通過口語交際,加深了學生間的相互了解,了解了父母對子女的期望,感受了名字所散發吃飯胡來的文化氣息,領略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你還有那些收獲呢?自己歸納一下吧!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22
一、目標設計:
(1)了解流程的含義與意義
(2)體會流程思想在技術設計中的存在
二、教學資源:
教材、圓珠筆、鋼筆 、玩具
三、重點、難點設計:
體會流程思想在技術設計中的存在
四、教學過程設計:
整個教學過程的流程如下:
有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初步了解流程的文字表述
教師講授,學生活動,師生互動
教學的具體過程:
(1)流程概念的講授
教學中注意:一般情況下,高一的學生對流程的概念理解不成問題,教師可一筆帶過。
(2)時序和環節概念的理解
通過圓珠筆、鋼筆或玩具的拆卸,安裝來體驗流程中的時序和環節的概念。
步驟:
①、全部同學各自拆卸和安裝自帶的筆或玩具。
注意: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應觀察學生的'活動細節。根據學生拆卸、安裝的對象,引導學生思考能否多方案進行拆卸、安裝?并比較各方案的工作效率,成果等。
②、引導學生體會在他們活動過程中,時刻都伴隨著的“時間”“階段”兩個基本元素,以及這兩個基本元素對過程的影響。
注意:主要是讓學生自己“體會”。
③、最后引出“時序”和“環節”的概念。
(3)流程的表達:
強調“流程圖”的說法以及“流程圖”的表達方式。主要的教學手段由學生用文字、表格、圖示來表達生活中各種事件的流程。
(4)體會流程思想在技術設計中的存在:
①、由學生說出設計一個作品的一般過程:發現與明確問題→制定設計方案→制作模型→測試、評估及優化
②、由學生體會改變上述環節給整體設計帶來的影響,可采用討論的方式進行。
(5)總結:
要求學生把這堂課的教學用流程圖表達出來,作為總結內容。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23
知識技能:
1、積累“讀一讀、寫一寫”部分的14個詞語;
2、體味“雪”的含義,加強朗讀訓練,在反復朗讀中揣摩作者的心緒;
3、學習文章借景抒情和對比的表達技巧。
過程方法:
1、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品析文中的兩幅雪景圖;
2、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度:
培養獨立與張揚的個性精神,做一個奔放的挑戰者和戰斗者。
教學重點:
品味景物描寫的特點。
教學難點:
深刻理解本文語言的內在含義,領悟作者的個性精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
2、品味鑒賞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4、個別指導提示法
教學用具:
黑板、暴風影音播放器、flash8、0播放視頻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 新課 導入
1、音樂 欣賞《塞北的雪》
2、教師提問 :請同學們用一個詞或一個簡短的句子來概括塞北雪的特征(指名回答)。
3、揭示課題:(播放flash視頻)
那一年的冬天,在北京的魯迅,看到一場大雪。 他,展開了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用他那支生花妙筆,慷慨淋漓地描繪了 兩幅迥異的雪景圖——雪。
4、教師板書課題: 雪 魯迅
二、 聽讀課文,學生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學習要求:
①聽準字音,聽出語氣,初步把握 作者情感;
(溫馨提示:博識 消釋 褪盡 凜冽 升騰 脂粉奩 磬口 胭脂 目光灼灼 朔方 蓬勃 彌漫 旋轉 精魂 )
②思考:課文描繪了哪兩幅畫面?
2、指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江南的雪 朔方的雪
3、它們分別在文章的哪些段落?請同學們快速找出
三、品味欣賞
(一)江南的雪
1、學生自由朗讀“江南的雪”語段,
2、教師出示問題:江南的雪有什么特點?
作者是懷著怎樣的感情去描繪?
3、學生發言,集體討論;教師明確,板書:滋潤美艷
4、全班女生齊讀,感受江南雪的優美的特點。
5、你覺得文中的哪些字、詞或句子深深地打動了你?請從文中找出,并說說你的理由。
溫馨提示:
(1)暖國的雨,向來沒有變過冰冷的堅硬的燦爛的雪花。這一句“冰冷的”“堅硬的”這兩個詞,強調了雪的不屈精神,而這種精神是“燦爛的”,是最值得贊賞的。
(2)、那是還在隱約著的青春的消息,是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
作者贊美江南的雪“可是滋潤美艷之至了”,它蘊含著“青春的消息它如同那“極壯健的處子的皮膚”。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語言。不僅說明了江南雪花的特點,也表露了作者對江南柔雪充滿懷念與喜愛的感情。
(3)、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見冬花開在雪野中,有許多蜜蜂們忙碌地飛著,也聽得他們嗡嗡地鬧著。
運用聯想由冬景想到春景,不但突出了江南的雪滋潤美艷、蘊藏生機的特點,而且表現了作者對江南的雪的喜愛之情。
(5),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起來塑雪羅漢。
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孩子塑雪羅漢時手被凍的形狀。
(6),雪野中有血紅的寶珠山茶,白中隱青的單瓣梅花,深黃的磬口的蠟梅花;雪下面還有冷綠的雜草。
作者用排比的手法羅列出在江南雪野中的各色花草,突出了江南雪景的`美艷之至。
6、 學生找出后,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讓全班試著齊讀。
(當學生讀到雪中的。花時,順勢提問:雪天真有這么多的花嗎?這是作者的聯想。板書“聯想”。)
7、 全班齊讀第一部分。
(二)朔方的雪
1、 請一位男生朗讀“朔方的雪”部分的內容;
2、教師出示思考題:朔方的雪有什么特點?這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溫馨提示:如粉如沙 決不粘連 表達了作者對北方雪的喜愛、不畏艱險、與慘淡人生抗爭到底的不屈不饒的戰斗精神)
3、在這里,你覺得哪些句子很不好理解,請在課本中劃出,先單獨思考。
4、將難解句子提交小組討論;
5、全班交流這些疑難句子,教師作適時指導。
(1)朔方的雪花在紛飛之后,卻永遠如粉如沙。
(溫馨提示:比喻 形象生動、傳神逼真地描繪了朔方的雪的孤獨而倔強的性格。)
(2)他們決不粘連,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這樣。
(溫馨提示:把雪比作人,表現了朔方的雪堅強,獨立,倔強的形象。不僅如實地反映了北方嚴冬的景象,而且也暗示了當時冷峻嚴酷的社會現實)
(3)是的,那是孤獨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溫馨提示:贊美了朔方的雪的完全的獻身精神。它是凝聚了所有堅強不屈精神的內核。)
(4)別的,在晴天之下,旋風忽來,便蓬勃地奮飛,在日光中燦爛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霧,旋轉而且升騰,彌漫太空,使太空旋轉而且升騰地閃爍。
(溫馨提示:作者以熾烈的感情、豪放的語言和剛勁的筆力,描繪了北方飛雪磅礴的氣勢 我們由北方飛雪沖破酷寒的壓迫、自由馳騁于太空的壯舉,自然聯想到當時作者及進步人士所作的種種不屈的斗爭)
教師講解指導時穿插寫作背景:《雪》寫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勢蓬勃發展,可謂是春暖花開之日,然而,北方還處于一片寒凍之中。面對黑暗的現實與酷冷的季節,魯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的姿態,去尋求“革新的破壞者”,去戰取理想的春天。他不僅以小說、雜文進行戰斗。而且“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謂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詩二十三篇,也是魯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懷與進行對敵斗爭的記錄。
6、全班同學齊聲朗讀這四個句子,從有聲語言中讀出作者的精神氣質和美好理想。
四、學以致用
本文寫了塑雪羅漢的情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寫了雪地捕鳥,描寫都非常生動傳神。你在雪地里做過什么游戲?試寫一段文字描述出來,100字以內。沒見過雪的同學可以寫想象作文片斷。
五、 鞏固朗讀
最后,讓我們跟著作者的思維,再次走進作者對江南雪景的美好追憶,感受作者對“雨的精魂”的深情贊美。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24
教學目標:
1、學習詩歌,理解內容。
2、能聯系詩歌內容說說贊美了小草的哪些精神。
3、聯系上下文,體會擬人修辭手法的作用。
4、背誦自己喜歡的小節。
重點:
學習詩歌,理解內容,并體會擬人修辭手法的作用。
難點:
聯系詩歌內容說出贊美了小草的哪些精神,并且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教具準備:
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幻燈片出示小草圖,欣賞歌曲《小草》。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二、學習詩歌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二)學習詩歌第1小節
1、指名朗讀課文第1小節。
2、師生共同評價朗讀情況。
3、幻燈片出示學習提綱。
4、小組自主交流學習。
5、反饋學習情況。
(三)學習課文第2—7小節
1、總結學習方法,同法學習第2~7小節。
2、分組分段朗讀詩歌。
3、師生共同評價朗讀情況。
4、作者在描寫這些段落時都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找出相關語句)
5、你知道每個小節都突出了小草的什么特點嗎?
6、能讀出小草的特點嗎?同桌互讀。(說作用及體現何種精神,板書。)
7、你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贊美小草嗎?
三、總結
1、學了這首詩歌,你能說說詩歌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贊美小草的呢?
2、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
3、教師小結。
四、課外延伸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用筆畫一畫你心中的小草。
教學反思:上完《小草之歌》后,感觸頗深。本課是一首現代詩,教學時我抓住詩歌教學的特點,以讀為本,創設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進入角色。拋出自學提示后,直奔中心抓住小草防洪,固沙,美化三大特點來講解,再回過頭學習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突出中心,環環相扣。由于學生的知識面不夠寬,所以有些難一點的.問題大部分學生都不敢舉手回答。在指導朗讀方面我比較籠統,比如小草的自信應怎樣讀,頑強精神怎樣表現,如何讀出小草的蓬勃生命力。如果我進行范讀,再讓學生讀,就可以深入感悟詩的內涵,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韻律美。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 2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重點:
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大家齊唱(或欣賞)歌曲《小星星》導入新課。
今天還有一位小朋友也想和我們一起談談自己眼中的夜色。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么樣的?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它。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夜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
2、(課件出示生字、新詞)復習生字,鞏固記憶。
三、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提問:聽了老師的朗讀,你們都聽懂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隨機板書:害怕--不害怕。
2、文中哪一個小節告訴我們小朋友害怕?
3學習第一小節:
(1)指名讀、集體讀
提問:我從前是個怎么樣的孩子?你從哪里知道小朋友心里害怕?
(課件出示句子:1、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亂跳-----)
當時,“我”心里都想了些什么?邊讀邊想象,讀出害怕的語氣。
4、學習第二小節:
(1)集體讀
提問:和爸爸出去散步,我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2、原來花草都像白天一樣微笑)教師抓住這句進行體會。并通過反復的朗讀來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師:你平時看到的花草好看嗎?它們是怎么樣的?
師:原來晚上也像白天一樣美好可愛。
(2)在夜晚也能看見美麗的景色。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意境。課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師引導學生想象:一幅多么靜謐、安祥的圖畫呀!小鳥在潔白柔和的'月光下靜靜地睡著,好像還做了個美夢呢!
(3)欣賞“美麗的夜景”圖片。(課件)
5、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擴展延伸: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么美景?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一說。
6、總結后播放“美麗的夜景”圖片。
7、最后指導感情朗讀全文。
四、布置作業:
在家長的陪同下,觀察美麗的夜色。
(這樣做,就能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更加親近自然,享受生活。以達到教學目標。)
【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新課標語文三下《春日》教學設計及反思06-13
新課標背景下的語文教學反思范文02-27
新課標人教版《語文園地七》教學設計06-02
五下語文貓教學設計05-06
新課標《窮人》的教學設計07-15
新課標《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8-21
新課標北京教學設計07-08
語文《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學設計11-04
教學設計:四下語文園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