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膜的結構”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物膜的結構”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一、教學目標的確立依據
。ㄒ唬┱n程標準要求及解讀
對于生物膜的結構,山東省20xx級生物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中的要求為“概述生物膜的結構”。概述為理解水平,即不僅要說出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還應該建立生物膜結構和功能之間的聯系。20xx版《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中與這一部分有關的學業要求有:“從結構和功能相適應這一視角,解釋細胞由多種多樣的分子組成,這些分子是細胞執行各項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建構并使用細胞模型,闡明細胞各部分結構通過分工與合作,形成相互協調的統一整體!北竟澱n是在學習了細胞膜功能和生物膜系統功能的基礎上進行的,所以可以很好地使學生形成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從而提高生命觀念這一核心素養,所以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重要目標。本節課將以生物膜結構的探究歷程為主線,構建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從而使學生對細胞結構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進而能闡明其功能,所以引導學生回顧生物膜結構的探究歷程進而總結出流動鑲嵌模型的主要內容是本節課重要的學習目標。另外課標要求注重生物科學史和科學本質的學習,而本節課恰恰是以生物膜結構的探究歷程為主線,可以讓學生沿著科學家探索的道路,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思路、方法,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知識可能隨著研究的深入而改變”“科學工作依賴觀察和推論”“科學工作采用基于實證的范式”。
。ǘ┙滩呐c教學內容分析
1、內容分析
“生物膜的結構”為人教版高中生物學教材《分子與細胞》第4章第2節《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的內容,是上一章中“細胞膜——系統的邊界”內容的延伸,與第4章第1節“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和第3節“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聯系緊密,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兩部分 :科學家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究歷程;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在此基礎上建立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聯系,使學生認同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對于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教材中選取的資料簡明扼要,所以在教學中以教材提供的資料為主,補充了冷凍斷裂技術,以便學生認識蛋白質在膜中的分布情況和技術對于科學發展的推動作用;對于熒光標記人-鼠細胞融合的實驗,不是直接給出,而是先讓學生設計實驗,以此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核心素養。
2、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生物膜結構的探究歷程;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探究蛋白質分子是否能夠運動的實驗設計;建立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聯系。
。ㄈ⿲W情分析
學生己經學習了細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認同了細胞膜作為系統邊界對于細胞生命活動的重要意義,但對細胞膜的結構完全不了解 ,所以應該從膜的功能引入本節課的學習,最終讓學生認同結構和功能是相適應的這一基本的生物學觀點。高一學生對于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科學的'本質等缺乏深入認識,科學探究能力需要逐步培養,所以本節課應該通過分析生物膜結構的探究歷程和實驗設計,提高學生對科學研究方法和科學本質的認識,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資料分析,回顧生物膜的探究歷程,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思路、方法,通過血型的介紹增強社會責任感。(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
2.說出流動鑲嵌模型的主要內容。(生命觀念)
3.建立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聯系,認同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科學思維、生命觀念)
三、評價設計
目標1、通過目標檢測題1學生對相關問題的回答進行評價進行評價
目標2、通過目標檢測題2進行評價
目標3、通過學生對相關問題的回答進行評價
四、教學策略與方法
對于生物膜的探究歷程,主要采用資料分析的方法,讓學生自己思考得出答案,可以培養學生科學思維這一核心素養;對于蛋白質分子的運動,不是讓學生閱讀資料,而是讓學生嘗試設計實驗來探究,可培養學生科學探究這一核心素養;對于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通過對探究歷程的總結得出,同時運用了構建物理模型的方法;對于結構和功能相適應這一觀點,通過建立細胞膜結構和功能的聯系使學生充分認識,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生命觀念這兩個核心素養。
【“生物膜的結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生物膜的功能特點和結構特點09-15
《形狀與結構》教學設計06-22
莖的結構教學設計02-19
《結構法則》教學設計01-04
莖的結構教學設計08-26
《dna分子的結構》教學設計12-06
身體的結構教學設計范文11-23
群落的結構教學反思設計07-10
《楷書的結構規律》教學設計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