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傳教學設計(通用1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屈原列傳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1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能聯系已學知識,自主整理積累文言基礎知識,發現問題
能熟練掌握文言句式與詞語的活用、通假、多義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能結合屈原的生平與遭遇讀懂文意,并且能與準確理解作者在描述屈原遭遇與內心情感中寄托的復雜感情
能辯證地評價屈原忠貞報國的志向與堅貞不屈,出污泥而不染的操守,能聯系當今社會與個人實際,體會堅持理想追求與現實的差距。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理解并培養高尚的聯系與人生價值觀,培養勇于面對困境,百折不撓及珍愛生命不懈追求的精神
【教學方法】
誦讀、啟發、品析、評論、多媒體輔助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結合《離騷》的復習,了解屈原的生平與高尚的節操,進而了解司馬遷寫此傳的目的。
屈原傳是人物評傳,司馬遷寫屈原是抒憤:—個忠心耿耿的大賢,被讒而終不得用,以至于身殉理想。詩人的悲劇。是一個民族的悲劇…聯齊抗秦的主張,變法自強的主張,力保楚國無虞,進而可以統一天下,但這個主張損害了楚國群小的利益,再加上楚王昏庸,所以才有這樣的悲劇。
司馬遷作此傳,意在表明,小人讒言私欲,待遇昏庸之主,致使志士窮困,國家喪亡;提出尊賢重道,明察賢佞是國家之福,表旌屈原矢志不渝,至死不悔地堅持自己的操守、價值觀。
屈原以他的價值觀,超越了世俗功利價值尺度,獲得了永恒的意義。故曰:“屈平辭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存在的意義也是自我的人生意義,是在與世俗的、強權的、讒佞的對抗中呈現的'。
屈原的自一殺是以生命的結束來拒絕非楚國文化的行為,同時也是使楚國臣君處在了非常尷尬的境地。這是一種悲劇精神。
二、自主研究,梳理文言字詞知識〖多媒體輔助〗
【通假字】
離通罹遭受;
反通返返回;
見通現顯現;
指通旨主旨;
濯通濁濁水;
絀通黜罷黜;
質通贄見面禮;
內通納接納;
被同披披散;
【古今異義】
明于信而見疑其文約,其辭微故死而不容泥而不滓者齊與楚從
楚誠能絕齊使使如秦受地興師伐秦而齊竟怒不救楚
與王圖議國事王甚任之屈平屬草稿未定爭一寵一而心害其能平伐其功屈平疾王聽之不聰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以一儀而當漢中地秦伏兵斷其后冀幸君之一悟然亡國破家相隨屬上官大夫短屈原新沐者必振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同形異義】
治亂悉發國中兵上官大夫與之同列又因厚幣用事者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
形容枯槁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三、朗讀全文,感悟作者的情感與屈原的精神
〖學生朗讀后談談自己的感受〗
四、練習與實踐
1、鞏固梳理字詞知識
2、誦讀全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課時學習的字詞
二、學生找出疑難語句,師生共同研討解決
三、重點語句翻譯訓練【多媒體輔助】
〖口述與書面練習結合〗
其稱文極小而其指極大
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委質事秦。
而設詭辯于懷王之一寵一姬鄭袖。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用,舉賢以自佐。
懷王因為不知忠臣的區分,所以在內受鄭袖的迷惑,在外受張儀的欺騙。
身客死于秦,為天下人笑。
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其后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
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數十年。
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
秦王使使者告魏王。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
朱亥袖四十斤鐵椎椎殺晉鄙。
四、練習與實踐
口頭翻譯最后三段,加深對文意的理解
第三課時
一、口頭復述最后三段內容
二、理請全文脈絡,品味司馬遷寫人物傳記選材與構思的精妙
開頭兩段是敘事,交代屈原家世,才干和職任。楚制,高級官員都是王族,左徒亦是屈氏世任之職,屈原任此,忠于楚國,獲得懷王信任,關鍵在“明于治亂”這四字。
屈原很清楚戰國時代必須在國內修法度,富國強兵,在國外,連齊抗秦才能大治,他要佐懷王行美政,效法先王之德,尊賢重道,這樣—來,便觸犯了楚國貴族的特權和利益,所以“上官大夫必害其能”“固時俗之工巧合,儷規矩以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改度。”當時的楚國貴族一味地顧及私利而不顧公義,討好楚王,破壞法度,再加上楚王昏聵,致使群小得勢,賢人日退。
此傳只寫了一個細節:上官大夫給楚王進讒,毀謗屈原,楚王怒屈原“自伐其功”,因而疏之。奪了他的政治權力,這樣無異于自毀長城。懷王心胸狹隘,并且虛榮浮夸,頭腦糊涂,他倚仗先王開創的楚國國力,稱雄于世,實際上是個平庸無才的人,因而不能與賢臣共事,更不能正確判斷局勢,末世之主即此等人。三、四兩段寫屈原被罷黜使齊后仍然心系楚國與楚王,堅持力排眾議,忠貞進言。從側面與群小作有力的對比,為下文楚王不聽勸諫導致最終身死國滅做有力的鋪墊。
五至八段寫楚王誤信讒言深入險地,導致身死國滅的歷史教訓,在敘事中插一入作者的深深慨嘆與評價,突出文章的主旨。
最后兩段通過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與沉江而死的細節描寫及后人對屈原的繼承表現屈原精神的意義與影響,也點明了寫作目的。
三、練習與實踐
1、背誦第三段,并且在理請層次的基礎上熟練默寫。
2、寫一篇短文,談談你對屈原寧死不屈的行為與精神的理解,可以有自己的創新理解。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2
教學目的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學習本文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3.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熟記通假字“離”、“反”、“濯”、“見”、“指”、“絀”、“質”、“被”,正確理解古今異義的詞,復習鞏固判斷句與被動句;
4.理解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教學設想
1.利用“預習提示”設計導讀題,引導學生圈點勾劃,提要勾玄,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運用“相關聯系,想似比較”的方法,分析本文記敘、議論相結合的.寫作特色,體會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教
四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借助“預習提示”,圈點勾劃,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和結構。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屈原列傳》節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一篇風格獨特的人物傳記。《史記》是我國第一部記傳體的通史,記載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漢帝太初四年共約3000年的歷史,分本紀、世家、列傳、書、表五種體裁。列傳用以記帝王以外的'人的事跡。司馬遷大約因為屈原、賈誼都是文學家,又都懷才不遇,遭受貶謫,賈誼寫的《吊屈原賦》又引起他的感慨,因而將屈原、賈誼合寫一傳。秦朝以前的古書都沒有記載屈原的生平事跡,《史記》這篇傳記,是記載屈原生平事跡最早、最完整的.文獻。
作者司馬遷景仰屈原的品格,和屈原一樣,他遭遇不平,滿腔悲憤,因而在記傳中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夾敘夾議的.獨特風格。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仔細體會。
二、課內預習課文。
要求:
1.借助工具書,對照注釋,疏通課文;
2.利用“預習提示”習問練讀,感知課文的內容和結構:
①課文主要記敘了屈原的哪些事跡?
②圈點出概括屈原悲慘遭遇的五個詞。
③在課文中劃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現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詞語。
④給課文分段,編寫各段提綱。
按:①③兩題以后結合研讀課文討論。
三、討論②④兩題,分段。
四、布置作業:
1.給黑體的字注音:
慘怛()商于()溫蠖()
濯淖()啜其醨()()帝嚳()
皭然()汶汶()汨羅()
屈匄()隨屬()唐眛()
2.完成“思考和練習”二、三。
第二教時
教學要點
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步驟
一、檢查作業。
二、研習新課:
1.課文第一部分寫屈原由見“任”而見“疏”。第一段首先簡介屈原的姓名、官職和杰出才能,說明“王甚任之”。王怎樣“甚任”之?為什么“甚任之”?
明確:
王甚任之:“為左徒”,“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左徒:楚官名。相當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國王左右參預政事,起草詔令,是相當重要的職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瑕是楚武王的兒子,受封于屈,因為屈為氏,是楚國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來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明、嫻,形容詞用作動詞,這兩句狀語后置。)
2.王為什么怒而疏屈原?
明確: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讒之”,根子在于“爭寵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一句有兩種理解。《教學參考書》的譯文是:“上官大夫看見了就想改動,屈平不贊同”。與課文注釋相左。依教材對“奪”、“與”的注釋,應譯作:“上官大夫看見了想搶過去(看),屈原不給。”
“因讒之曰:‘……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資料認為“曰”、“以為”重復,疑有衍文,此說似不妥。如重新標點,作“……平伐其功,曰:‘(王)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理解,文辭便可貫通。聯系上下文,可補出“以為”前省略的主詞。
3.屈原為什么作《離騷》?
明確:憂愁幽思而作《離騷》。憂愁的具體內容是“疾王聽之不聰也,讒陷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這四個主謂短語都是“疾”的賓語。
4.第3小段包括幾層?作者是怎樣對《離騷》進行記敘和議論的?
明確:兩層:
第一層從本段開頭至“蓋自怨生也’、第一句記敘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下幾句就“憂”“怨”展開議論,分析產生憂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對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層第一、二句“上稱帝嚳……靡不畢見”記敘(概述)《離騷》的主要內容,以下幾句就其文、辭、志、行進行評論,評介其藝術成就,贊揚屈原的“泥而不滓”“與日月爭光”的高貴品質。
結合分析板書:
一、才能杰出,蒙讒見疏
1.甚任之
2.怒而疏
3.作《離騷》:
5.詞句提示點拔:
①“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這是兩個并列的判斷句。古人認為上天是人類的起源,是唯心主義的觀點。
②“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動句。
③“讒人間之”:間,讀jiàn,離間。之:代詞,他們,指屈平與其君。
④“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明,闡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是“明”的賓詞。靡:無。見:現。
三、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練習口頭翻譯。
四、布置作業:
完成“思考和練習”五。
第三教時
教學要點
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課文第一部分已經告訴我們,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這樣一個才能杰出、品質高尚的人,卻蒙讒見疏,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課文第二部分記敘了“屈平既絀”以后楚國的命運和他的政治遭遇,具體而深刻地表現了屈原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下面我們研讀這部分內容。
二、自讀課文第4—7自然段,討論:
1.第4—7自然段記敘了哪些事實?
概括并板書:
①受騙絕齊
②兵敗丹淅
③藍田退兵
④復釋張儀
⑤諸侯擊楚
⑥赴秦身死
2.作者寫楚國的命運,用意是什么?
提示:這些事發生在“屈平既絀”以后,說明罷黜屈平是錯誤的。懷王復釋張儀、赴秦身死,都與未聽屈原的勸諫有關。
三、研讀課文中第8—10自然段:
1.在課文中劃出可以概括第4—7自然段內容的句子。
明確:“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身客死于秦”。
2.國家危難之際,屈原的態度和信念是什么?表現了什么精神?
明確:
態度:嫉之
信念: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存君興國
精神: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
3.這一部分作者議論的觀點是什么?對表現屈原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一部分作者以結語式的方式,指出楚國的危難在于“懷王之終不悟”,“此不知人之禍也”。通過議論,突出了屈原在楚國興盛衰亡上舉足輕重的地位。
4.“頃襄王怒而遷之”說明了什么?
提示:頃襄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已見糊涂,“怒而遷”屈原,更見其昏憒。
四、詞語提示點拔:
1.“齊與楚從親”:從:同“縱”,合縱。親:親善。
2.“雙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又因厚幣”后省略動詞“賂”。“而”后省略主語(靳尚)。“于……鄭袖”:在鄭袖面前,狀語后置。
3.“秦,虎狼之國”:虎狼,像虎狼一樣,名詞作狀語。
4.“奈何絕秦歡”:歡:友好。
5.“亡走趙,趙不內”:亡:逃亡。走:跑,現代的“跑”古代稱“走”;現代的“走”古代稱“行”。內:同“納”,接納,收留。
6.“復之秦”:之:動詞,到。
7.“雖流放,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戀。顧:念。眷顧:眷念。系心:掛念。反:同“返”。冀幸: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詞,一旦,一經。“一改”的“一”:副詞,都,全部。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國,惦記著懷王,不忘要回(朝廷中)來,盼望懷王一旦醒悟,風氣全都改變。
8.“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他保全君王振興國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變過來。
9.“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無:無論。自為、自佐:既為自,佐自,賓語前置。
五、布置作業:
完成“思考和練習”四。
第四教時
教學要點
研讀課文第三、四兩部分。歸納課文,理解.寫作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屈原蒙讒見疏,楚國禍患相屬。懷王身死,頃襄王仍然不辨忠臣。“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怒而“遷”屈原,使屈原受到了致命的打擊。屈原憤而自沉汨羅,與邪惡勢力進行了最后的抗爭。
二、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1.指名串講課文。
2.討論:這一部分著重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有什么作用?
明確:通過對話描寫,揭示屈原“見放”是時代的悲劇,表現屈原“吾不能變心以從俗”,寧赴長流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這段對話實際上是關于人生哲理的精辟議論,即明屈原之志,亦抒作者太史公之情。
3.詞語提示點拔:
①“被發行吟澤畔”:被:同“披”。
②“顏色”:臉色。
③“形容枯槁”:樣子消瘦。形容:形體容貌,樣子。枯槁:干枯。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3
【自讀導言】
本篇為人物傳記,讀傳記文章重在感悟人物的性格精神。
此傳與以前所學傳記有所不同,“傳評結合”的寫法是本文之特點,也是本文之難點。
作為文言文,疏通文句、積累一些古漢語方面的知識也是本文學習的重點。
作為自讀課文,學生的自讀自悟顯得尤其重要,老師的指導則應側重于突出重點和難點。
【自讀程序】
1、回顧舊知識:司馬遷及其作品;屈原及其作品。
2、疏通文句,理清文脈。
3、突破重點:感受屈原。
4、突破難點:“傳評結合”的寫法。
5、處理課后練習。
6、發散思維訓練。
(說明:此程序體現了循序漸進的認知規律:從舊到新,從點到面,從形到神,從內容到形式,從重點到難點,從知識到能力,從課內到課外,由淺入深。)
【自讀點撥】
1、理清文脈。
第一部分(第1-3段)
屈原見任——屈原被疏——屈原為文
第二部分(第4-10段)
屈原被絀,張儀行騙——懷王被惑,縱儀歸秦——諸侯擊楚,楚兵大敗——懷王赴秦,客死異鄉——屈原被放,心系懷王——子蘭使奸,屈原被遷
第三部分:(第11、12段)
江畔答問,絕望自沉——文澤后世,德威眾杰
明線:屈原的命運(見任——見疏——見絀——見遷——自沉)。
暗線:楚國的命運(被騙——被襲——客死——滅亡)
(說明:此設計重在引導學生了解《屈原列傳》的大致內容,這也是理解屈原形象的前奏。)
2、感受屈原。
第1、2段敘述屈原才能卓越,為國操勞,因小人使奸而被懷王所疏。第3段著力評述屈原創作《離騷》的根由:“憂愁幽思”。屈原因“窮”生“怨”,因“怨”為文,而此“窮”此“怨”皆因奸佞蔽明。屈原的美政之夢光明磊落,然而被諂被謗,孤獨無援,此時“不平則鳴”實乃自然之事。其文“以刺世事”,文如其人。屈原“志潔”“行廉”,為保持自己良好的道德操守,“自疏濯淖污泥”“蟬蛻于濁穢”“浮游塵埃之外”“泥而不滓”,其高尚的美德真可“與日月爭光”。屈原一生,傲骨堅挺,皆因他的'“方”與“正”。
第8段寫屈原見放卻仍“眷顧楚國,心系懷王”。屈原處江湖之遠,依然心憂祖國。雖然懷王“終不悟”,但屈原的“存君興國”之志從未泯滅。儒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屈原卻無論是否在其位都要謀其政。儒家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屈原則是不管窮達都要兼濟天下。“位卑未敢忘憂國”,屈原的愛國之心既不會因個人的榮辱而動搖,也不會隨楚國的治亂而改變。對祖國的一片忠心是屈原傲骨的內在精髓。
第11段寫屈原江畔答問。屈原被放,“行吟澤畔”。他在吟什么?屈原仍在“吟”其志,他是為了其“志”而“顏色憔悴”到如此“枯槁”之狀,頹廢的外表之中仍透露著一種對精神追求的執著。漁父明知故問其見放之因,屈原答:“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這既是對不合理遭遇的解釋,也是對自我人格立場的持守。漁父建議屈原“與世推移”,沒有必要“懷瑾握瑜”,屈原則用形象化的比喻(“彈冠”與“振衣”)表明自己誓不改變自己的政治主張和人生信念。“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一句可見屈原的矢志不移,寧棄生求死,不墜青云之志。死亡已經成為屈原標舉清高解脫愁苦的唯一手段。
綜上所述,屈原形象就是一個殉道者的形象,這個“道”就是理想和信仰,就是祖國和人民,就是人格的神圣與精神的絕對純凈。
(說明:本設計重在通過重點段來窺探屈原那高尚的靈魂,抓住了重點段也就抓住了品味人物的關鍵。)
3、突破難點:“傳評結合”的寫法。
這篇史傳與我們以前學的《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等人物傳記有些不同。前面幾篇是“寓論斷于敘事”,情節曲折、戲劇性強、人物性格鮮明。而本文則“以議論行敘事”,沒有離奇完整的情節,也沒有驚心動魄的場面描寫和人物的細致刻畫,只是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一生,或邊傳邊議,或傳中寓評,所以有人稱它是“史太公之變調”,亦即史傳中的“變體”,其原因可能有四:
其一、先秦史籍皆不傳屈原生平事跡,有關屈原的史料太少(可能與秦始皇焚書有關),單靠敘事不容易寫出屈原光輝的一生。
其二、屈原史料雖少,但其作品猶在,通過作品感其精神是最好的辦法,而將閱讀所得見諸筆端就離不開“評議”。
其三、司馬遷寫此傳也意在抒寫個人幽憤,所以“評”就顯得尤其重要。
如第3段評述屈原作《離騷》的原因,其中就含有司馬遷個人的怨憤。他和屈原一樣才華橫溢,品格高尚,只因李陵之禍慘遭宮刑之辱,屈原幽憤而為《離騷》,司馬遷也是基于垢辱而作《史記》,也是有感于自己身世而為此傳。司馬遷高度評價屈原“志潔”“行廉”的人格,這也是自身人格的立場與持守。
第8段寫屈原流放異地卻仍心念懷王。其實司馬遷亦是如此,他飽受恥辱仍心系漢廷。第9段借評屈原之失導致楚國日衰來警示漢廷當心“忠者不忠,賢者不賢”,若“不知忠奸之分”則可能“亡國破家”而“為天下笑”。
其四、“評議”利于表現屈原的性格。
如通過文首敘述屈原躊躇滿志卻遭忌恨這個簡單的概括,屈原的.個性品質、政治見解等只能給人以大概的印象,單憑此寥寥幾筆無法使形象豐滿,所以第三段用大量筆墨評議屈原為文的根由,從而展示了屈原在忠奸、公私、正邪斗爭中的鮮明立場和敢于抨擊黑暗的斗爭精神。司馬遷還通過評“文”來展現屈原“方正”不屈的性格。如此這般,屈原的形象就會更深入人心。
在歷敘楚國敗事之后,司馬遷又評論楚國日衰的因由,這就是:忠奸不分,用人不智,從而證明,屈原本人牽系祖國安危,其浮其沉就意味著楚國之興之衰,屈原的高大形象由此而現。
在敘述屈原江畔答問之后,司馬遷對其死也有一番議論,可能由于有些矛盾課文就沒有選進來。
(說明:此設計重在從主客觀兩方面來探討此傳必須“評議”的理由,而探討則主要抓住文中的評議性文字來進行,這些文字是基點,它既能表現屈原的性格,也能透露作者的心理。)
4、發散思維訓練。
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之尾有這么一段評論:
自屈原沉汨羅后百有余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服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從傳文來看,屈原至死不離楚國,司馬遷是同情和肯定的,但此“評議”說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諸侯”,如此“何國不容?”,屈原又何必“而自令若是”。你怎么看待司馬遷這種矛盾的說法?此外,屈原為何一定要選擇“自沉”這種解脫方式?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4
學習目標
1、了解《史記》和相關知識,把握史傳類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
2、掌握文中涉及的重點文言知識,重點是“伐"“見”等實詞和被動句。
3、理解屈原的偉大人格和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
4、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并運用“傳”“評”結合的方式凸顯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寫作方法。
重點:
積累重要的文言文詞句知識。
難點:
學習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學習過程
一、預習新課
本文將屈原的生平事跡放在楚國日趨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現,既有對史實的粗筆勾勒,又有對細節的工筆描繪,揭示了屈原個人的身世沉浮與國家生死存亡的內在聯系,充分彰顯了屈原的人格風采。
二、導學基礎知識
(一)寫作背景:
本文節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第一篇為屈原立傳的史傳名篇。屈原、賈誼都懷才不遇,而且賈誼又寫過《吊屈原賦》,所以司馬遷將二人合起來立傳。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說:“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司馬遷同屈原一樣,品格高潔,才華橫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漢武帝處以腐刑。千古忠賢,途竟一轍,所以作者在《屈原列傳》中著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騷》,蓋自怨生也”,以自況《史記》之成,是基于垢辱。
(二)作者簡介:
司馬遷(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長,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一說龍門(今山西河津)人。中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后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于孔安國、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風俗,采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范,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三、總體感知
本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寫屈原有見“任”到見“疏”,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第二部分(第4-9段):寫屈原被罷免官職后,懷王三次被騙。
第三部分(第10-12段):屈原自沉汨羅江及屈原死后的影響。
四、導讀理解
1.第1段主要介紹了屈原哪幾個方面的才能?聯系全文,分析作者為什么把屈原得志時的情況寫得如此簡略。
此段主要介紹了屈原的文化素養、政治才干、外交能力這三個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時的情況寫得如此簡略,是因為作者為屈原寫傳的重點是要表現其失意后的忠君愛國之情和發憤著書之況。
2.課文在敘述屈原遭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贊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離騷》,又是怎樣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寫的?
文章從《離騷》的創作原因和對《離騷》的評價兩個方面來介紹《離騷》。文章在分析《離騷》創作的原因時,說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表現了屈原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在評價《離騷》時,作者把《離騷》的語言風格同屈原的人格相結合進行評價,從而揭示出屈原“泥而不滓”的高貴品德。如評價《離騷》文辭“約”“微”時,說屈原“志潔”“行廉”。屈原“志潔”,因此他多用香草美人來做比喻等,無不在表現屈原偉大崇高的人格。
3.本文明明是為屈原立傳,為什么還要用相當長的篇幅記敘楚國的命運?
文章用相當長的篇幅記敘楚國的命運,這些穿插在人物傳記中的史實,都是在屈原“既絀”以后出現的,這就說明屈原的去留,關系著楚國的命運。同時,作者也意在通過記敘這些史實揭示楚王父子的昏聵無能以及當朝重臣的貪婪鄙陋,這些昏聵無能和貪婪鄙陋之人勢必會讓像屈原這樣端方正直的人不被容于朝廷,最后導致屈原自投汨羅江的悲劇發生。
4.司馬遷為什么要寫漁父與屈原的對話,他想要表達什么?
司馬遷想要讀者體會屈原憤世嫉俗的心情和對待人生的態度以及自己的那種憤慨、惋惜之情。漁父和屈原的對話體現了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漁父認為對人生、對世事都不要太認真、太執著,最好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即文中所謂的隨流揚波、與世推移,至于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則是大可不必。屈原反對這種人生哲學,認為絕對不能隨波逐流,絕對不能同流合污,寧可葬身魚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潔行廉的人格。司馬遷把漁父和屈原的觀點兩相比照,表達了對屈原人格的贊揚和景仰,也表露出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
5.屈原為何一定要選擇“自投汨羅江”?請結合課文內容分析其原因。
楚王的屢次疏遠及小人的奸詐是屈原“自投汨羅江”的客觀原因,他實在憂憤難解,所以“自投汨羅江”以求解脫。
此外,屈原“自投汨羅江”也有其主觀原因,屈原十分熱愛楚國,所以他不會像孔子那樣周游列國以實現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抱負。他留戀生命,但當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時,似乎只能用死亡來表達自己對現實的強烈不滿。死亡是對無意義生命的強烈否定,是對無聊生存的冷漠與藐視,唯有“自投”才可以實現屈原對人生價值的肯定、對生存意義的高揚。
6.最后一段第一句話中的“志”指什么,司馬遷為什么“悲其志”?
“志”指屈原忠君愛國的思想,心系國家、希望國家繁榮富強的理想追求以及高潔不屈的品格。司馬遷“悲其志”,既是對屈原的人格和政治追求的肯定,也是對腐朽政治和黑暗社會的鞭笞。
7.屈原不僅是一位杰出的詩人,而且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這已家喻戶曉,司馬遷又是怎樣展現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的呢?
司馬遷在表現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時有兩個突出特點:
(1)把屈原的個人遭遇同整個楚國的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說明了屈原的遭遇與祖國的命運是息息相關的;
(2)把屈原的“眷顧楚國”同“系心懷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他的“存君興國”的思想集中表現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文章開頭表現屈原才干時,就著重突出其治國之才。這樣介紹屈原,不僅可以使讀者了解屈原深厚的文化修養和他的攻治、外交才能,而且可以讓讀者看到他里里外外為國操勞的形象;同時也反映了他在楚國的重要地位和對祖國的杰出貢獻。尤其難能可貴的是,屈原不僅在祖國強大時熱愛祖國,而且在祖國處于“大困”時,仍然堅定不移地熱愛祖國;不僅在自己被“王甚任之”時熱愛祖國,而且在個人遭受屈辱時仍堅定不移地熱愛祖國。如當他“不復在位”時,聽說楚懷王放走了斯騙、坑害楚國的張儀,屈原勸懷王殺掉張儀。當懷王想要入秦赴會時,屈原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秦國是“虎狼之國”的本質,勸懷王“毋行”;直到懷王被秦國劫持,屈原仍不改初衷,誠擎地“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一心寄希望于懷王有朝一日能幡然醒悟,祖國有朝一日能面目一新。他的這種愛護懷王、振興祖國之心在《離騷》中得到了充分表現,屈原的愛國之心,不因楚國的治亂興衰而改變,更不隨個人的榮辱沉浮而動搖。他對待祖國確有一顆丹心、一片赤誠。
自我檢測
1.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A.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B.齊與楚從親
C.厚幣委質事楚D.其文約,其辭微
2.對下列各組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爭寵而心害其能害:傷害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
B.舉類邇而見義遠類:事物
不獲世之滋垢獲:獲得
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短:詆毀
頃襄王怒而遷之遷:放逐
D.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渾濁的樣子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祖:效法,繼承
3.請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認為屈原“能無怨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屈原列傳》中,司馬遷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贊美屈原的志向可與日月爭輝。
③《屈原列傳》中,司馬遷評價屈原的文章,認為屈原的文章意旨博大、含意深遠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對文中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史書按體例可分為編年體、國別體、紀傳體等。《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國語》是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B.三閭大夫是戰國時楚國特設的官職,是主持宗廟祭祀,兼管貴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閑差事。
C.“中述湯、武”一句中,“湯”指商湯,他滅夏建立商朝;武,指周武王,是周文王之子,他繼承其父遺志,聯合眾多部族與商激戰,滅商,建立了周朝。
D.令尹,春秋戰國時楚國的最高官銜,其執掌一國之國柄,身處上位,以率下民,總攬軍政大權于一身。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A項,“指”:同“旨”,意旨。B項,“從”:同“縱”,合縱,聯合抗秦。C項,“質”:同“贄”,見面禮。
2.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A項,害:嫉妒。B項,獲:辱、被辱。D項,察察:潔凈的樣子。
3.答案:①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②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③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4.答案:A
解析:《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2、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虛詞,整理文中的文言知識
3、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教學重點:
1、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并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贊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2、明確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并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
教學設想:
1、利用預習提示,引導學生整理文言知識,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記敘、議論相結合的寫作特色,體會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教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借助“預習提示”,圈點重要文言知識,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和結構。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屈原列傳》節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一篇風格獨特的人物傳記。
作者景仰屈原,他是褒貶分明地為屈原立傳的。字里行間噴瀉著激憤和哀怨之情。司馬遷以無比崇敬的心情,概述了屈原的一生,盛贊了他杰出的政治才能和文學成就。尤其推崇他那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以及存君興國的愛國思想和寧死不屈的斗爭精神。他含著熱淚為屈原立傳,抒情寄憤以澆胸中塊壘。因此,這篇課文記傳中傾注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實際上是一篇夾敘夾議的`人物評傳,這是不同于《陳涉世家》《鴻門宴》《廉頗藺相如列傳》的地方。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仔細體會。
二、背景材料
屈原(約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時楚人,我國文學史上最早的偉大詩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沒落貴族家庭,因其“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應對諸侯,后又任三閭大夫,對內主張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對外堅持聯齊抗秦,以楚為中心統一中國,受到腐朽貴族集團子蘭、靳尚等人的攻擊,遭讒而去職。約在楚懷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漢北(今湖北省西北部)。從此,楚國國勢日益衰微,懷王寵姬鄭袖和大臣靳尚等舊貴族集團的人物,包圍了懷王,后懷王又受到秦國使臣張儀的欺騙,與齊絕交,使楚陷于孤立,兩次派兵攻秦,結果損兵折將,失去漢中六百里國土。懷王晚年,不聽屈原勸阻,在子蘭等人慫恿下,去秦講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頃襄王繼位后,繼續對秦執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評舊貴族集團誤國,繼續受到子蘭等人的迫害。約在頃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帶。他對國家前途憂心如焚,痛恨奸佞誤國,但又不肯同惡勢力同流合污,繼續堅持自己的高尚理想。就在他兩次被放逐的前后,寫了不少憂國憂民的詩篇。頃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將白起攻破郢都,他覺得無力挽救楚國危亡,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極端悲憤絕望,寫了《哀郢》、《懷沙》兩首詩后,相傳在舊歷五月五日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近的汨羅江。從此這一天就被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名曰端午節。
三、整體初讀,明確課文的內容和段落
1、思想內容:課文通過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跡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息息相關,贊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這篇課文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了一起。
2、作者為屈原立傳,按時間順序,以“任、疏、黜、遷、沉”為線索,處處圍繞屈原的“志”寫:第一部分以評介《離騷》“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國家危難突出屈原“眷顧楚國,系心懷王”“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漁父讓屈原抒發矢志不渝的信念。
四、辨體,學法設計
這篇史傳的顯著特點,就是它不像其他史傳文那樣,“寓論斷于敘事”,而是“以議論行敘事”(明茅坤語),所以前人說它是“太史公變調”,即史傳中偶然出現的一種“變體”。作者為什么要采用這種寫法歷來一般認為,是由于司馬遷為了便于寄寓自己個人的“政治幽憤”。但主要原因恐怕還不在這里,而在于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跡的記載本來很少,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只要從這篇傳記所寫屈原的事跡,不過片鱗斷爪,僅夠勾畫他一生大體輪廓就可看出來。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卻流傳下來了,可以充分運用它來寫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這篇列傳為什么要采用“以議論行敘事”的“變調”寫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這篇文章的基本寫作特點,是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研讀時一定要把握住這一特點。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學習這篇列傳,不能采用一般學法,要把精力用在議論部分,即把評介《離騷》、就懷王客死于秦抒感、與漁父對話三處作為研讀重點,看作者怎樣通過這三處議論,揭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至于記敘部分,弄懂若干難句,能夠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脈絡就夠了。此外,這是我們中學階段最后講讀史傳文,學完以后,還要抽出一些時間來歸納、拓展一些史傳文知識。
五、課內預習課文。要求:
1、借助工具書,對照注釋,疏通課文;
2、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和結構:
①課文主要記敘了屈原的哪些事跡
②圈點出概括屈原悲慘遭遇的語句。
③在課文中劃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現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詞語。
④給課文分段,總結出各部分內容。
六、討論課文結構。
七、布置作業:
1、給下列字詞注音:
慘怛()商于()溫蠖()濯淖()啜其醨()()帝嚳()皭然()汶汶()汨羅()屈匄()隨屬()唐眛()
2、完成相關的課后練習
3、熟讀課文,背誦重要語段。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6
學習目標
1、掌握本課的文言常用實詞:志、屬、奪、致、從容等;熟記通假字“離”、“反”、“濯”、“見”、“指”、“絀”、“質”、“被”;正確理解古今異義的詞,復習鞏固判斷句與被動句。
2、了解本文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的不同于一般史傳文的寫法,了解課文運用的修辭手法。
3、了解屈原的政治遭遇,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端方正直,敢于同邪惡勢力作斗爭的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茫茫人世間,生命是一件大自然最偉大的藝術品,縱觀歷史長河,行吟汨羅江畔的詩人那憂思懷國之情,世界音樂史上貝多芬的偉功偉績,愛國史冊上文天祥的剛烈、堅貞……無不為我們奏響著一曲曲永恒的贊歌,于是我們慨嘆,世間短暫的是生命,永恒的也是生命。那么正值青春妙齡的你們會怎樣譜寫自己的生命贊歌呢?相信你定會從吟唱出“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一代“愛國詩人”——屈原身上,收獲很多。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屈原列傳》
二、自讀課文:
借助課下注解和工具書,圈點勾劃,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并編寫內容提要。
①請你用自己的話向大家講述屈原的主要事跡。
②圈點出概括屈原悲慘遭遇的詞。
③請你勾畫圈點出文章中的抒情議論的語段,給課文分段,編寫結構提綱。
④劃出概述屈原杰出才能和最能表現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品格的詞語。
三、品析課文
(一)本文題為“列傳”,請找出記敘性質的段落,速讀這些段落,用5個字概括屈原生平。
提示:除3、8、9、11四個小節外,其他均為記敘性段落。屈原一生遭際可用“任、疏、黜、遷、死”5個字來概括。(板書)
(1)由“任”而“疏”(1—2自然段)
(2)見“黜”見“遷”(3—10自然段)
(3)吟答漁父,自沉汨羅(11自然段)
(4)屈原既死,賦存國亡(12自然段)
(二)、說明本文是史傳“變體”,明確研讀方法。
從檢查預習入手,指名學生說說這篇史傳文與我學過的《廉藺列傳》、《管仲列傳》、《鴻門宴》等篇在寫法上有何顯著區別,為什么有這種區別,然后教師作如下點拔、提示。
這篇史傳的顯著特點,就是它不像其他史傳文那樣,“寓論斷于敘事”,而是“以議論行敘事”(明茅坤語),所以前人說它是“太史公變調”,即史傳中偶然出現的一種“變體”。作者為什么要采用這種寫法?歷來一般認為,是由于司馬遷為了便于寄寓自己個人的“政治幽憤”。但主要原因恐怕還不在這里,而在于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跡的記載本來很少,特別是秦始皇燔毀六國典籍后,有關屈原的記載,更幾乎是蕩然無存,要憑史料來寫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是不可能的。這只要從這篇傳記所寫屈原的事跡,不過片鱗斷爪,僅夠勾畫他一生大體輪廓就可看出來。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卻流傳下來了,可以充分運用它來寫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這篇列傳為什么要采用“以議論行敘事”的“變調”寫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說,這篇文章的基本寫作特點,是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研讀時一定要把握住這一特點。
關于研讀方法:
根據上述情況,我們學習這篇列傳,不能采用一般學法,要把精力用在議論部分,即把評介《離騷》、就懷王客死于秦抒感、與漁父對話三處作為研讀重點,看作者怎樣通過這三處議論,揭示屈原的偉大精神和偉大人格;至于記敘部分,弄懂若干難句,能夠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脈絡就夠了。
關于第一大段:
(1)難句解釋: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讓學生明確:在先秦,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謚號得氏的。楚國王族姓羋(mǐ),屈原先祖瑕,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國是一種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職,多由王室親族充任。后文“三閭大夫”,是一種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務的官職,屈原也曾充任。
“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壓之,屈平不與。”
——讓學生明確:上官大夫公然要搶奪屈原所寫憲令草稿,在情理上說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種別解:“奪”,作“改動”解;“與”,作“同意”解。按:這樣解釋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奪”、“與”的常用義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憲令”具有改革的進步意義,觸犯了上官大夫等守舊官僚的利益,所以他們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讓學生明確:用了“曰”,又用“以為”,語意欠順通。按:歷來研究者認為這兩個詞,必有一個是衍文,即因傳抄錯誤產生的多余的詞語。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點撥:一共寫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讒見疏的緣由,預示楚國的國事將不可為。
關于第二大段:
(1)難句解釋: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讓學生明確:“佯”,假裝;“去”,離開,“厚幣委質”,課文注釋沒說清楚,“厚幣”,是指豐厚的禮物,“幣”,禮物。“委質”,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獻信物。古代別國重臣投靠新主,“必先書名于策(竹簡),委死之質于君,然后為臣,示必死節也”。“委”,呈獻;“質”通“贄”,但作信物解。這種信物,不是禮物所能代替的。
“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讓學生明確:“以”,介詞,用、憑的意思;“當”,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國去。句意謂:憑我一個張儀就可抵換漢中地,請讓我離開秦國,到楚國去。
“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
——讓學生明確:要注意“因”是介詞,憑借;“用事者”、“臣”,均為“靳尚”的同位語;“于……鄭袖”是狀語后置,即向懷王寵姬鄭袖說假話;設“詭辯”的主語是靳尚。據《史記》中《張儀列傳》的記載,張儀一到楚國,懷王就把他囚禁起來,靳尚對鄭袖的詭辯是:“子亦知子之賤于王乎?”“秦王甚愛張儀,而必欲出之。今將以上庸之地賂楚,以美人聘楚,以宮中善歌謳者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貴,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問:這一大段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屈原本人的事跡寫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懷王受騙,以致最終客死于秦的史實,為什么?
點撥:寫了三方面的內容:懷王受騙,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關心朝政,系心懷王;頃襄王接受讒言,恕“遷”屈原。穿插這么一大段史實,而這些史實,都是在屈原“既絀”以后發生的,這就說明屈原的去留,關系著楚國的命運。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聵腐朽,當朝重臣多貪婪鄙陋,像屈原這樣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見容于朝廷,所以最后終于自沉汨羅。
關于三、四兩大段
(1)難句解釋:
“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淚羅以死。”
——讓學生明確:《懷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絕筆。“懷沙”二字,舊時解作懷抱沙石,即下句的“懷石。”但也有人解釋為“懷念長沙”。長沙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時長沙包括的地域很廣,汨羅也在其內。屈原在汨羅投水,也就是要歸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汨羅以死”的“以”,連詞,表行為的結果,和用作連詞時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
——讓學生明確:“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個多義詞。“從容辭令”,課本注為“說話得體,善于應酬。從容,言語舉動適度得體。”這是一說;另一說,認為“從容”是指“委婉蘊藉”,也通,屈原的辭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問:這兩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們是分別從什么角度來寫屈原的?
點拔: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處世準則,即寧赴請流而死也不與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潔品格。第四大段是寫屈原死后對所世的影響,即從繼承者對照的角度,來說明屈原敢于同邪惡作斗爭的精神很不容易為人企及。這一段的寫法實際上是寓議于敘。
(三)、重點研讀評介《離騷》一段。
這一段要重點研讀:難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歷來評價《離騷》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劉安所作《離騷經傳》中語,太史公采入《屈傳》內,原作已佚)。然后引導研讀,具體過程是:
(1)簡介《離騷》內容;
(2)疏通文意和難句;
(3)思路分析;
(4)反復朗讀,要讀出詠嘆語氣。
關于簡介《離騷》: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373句,2490字。這篇浪漫主義杰作,迸發出了詩人崇高理想和熾熱感情的燦爛光彩。全詩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敘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關心楚王朝的'命運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終因楚王變心而理想不能實現。接著又敘述自己和朝廷中讒諂“黨人”的深刻矛盾,對他們作了尖銳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雖然被楚王疏遠,仍然要進一步修養自己的品德,堅持原來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義幻想的方式,設想一個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媭,勸誡他不要那么端方剛直,不要那么堅持自己美好的節操,既然別人都結黨為朋,你也不妨隨和一點。他聽了不服氣,就去向古帝虞舜陳訴。當他認為已得到公正的評判之后,便滿懷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索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尋實現理想的途徑。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樣混濁,天帝無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現自己在現實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寫作者請靈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啟示,決定行止。在絕望中,他聽從靈氛的勸告,選定吉日,駕著飛友,出國遠游,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當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時候,突然望見了下面祖國的大地。這時候,“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他再也不忍離開祖國,最后以殉國的決心結合全篇。
在《離騷》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對那些貴族群小把祖國引上“幽昧”、“險隘”的道路,他要斗爭,他說:“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難道是我個人害怕遭殃嗎?我怕的是楚國這輛大車會顛覆)。他深切關懷人民的疾苦,說自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一再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劉桓公,是要引導楚懷王走上謀求楚國富強的道路,因而他勉勵懷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即使在被疏遠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實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諍諫,會招來禍患,但他的態度卻是“余固知謇謇(忠言直諫)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對那些貴族群小的謠言中傷,面對他們的工讒善媚和背離法度,他決不妥協,決不同流合污,堅定地表示:“寧溘(kè,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由上可見,《離騷》,不但是一篇空前絕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個封建時代,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關于整段的文意和難句:
先指導理解段意層次。分析:分兩層。
第一層從本段開頭至“蓋自怨生也”,第一句記敘屈原“憂愁幽思而作《離騷》”,以下幾句就“憂”“怨”展開議論,分析產生優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對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層第一、二句“上稱帝嚳……靡不畢見”記敘(概述)幅規的主要內容,以下幾句就其文、辭、志、行進行評論,評價其藝術成就,贊揚屈原的“泥而不滓”“與日月爭光”的高貴品質。
逐層疏解,以第二層為重點。
“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通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
——讓學生明確:這句提出屈原作《離騷》的緣由之一:“窮”,處境困窘,走投無路。由“窮”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寫“怨”。“勞苦倦極”,課本未加注,從它與下句“疾痛慘怛”四字對舉看,“極”,應解作“困憊”,“極”的這個義項,古時常用。
“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讓學生明確:這句承“上稱(稱道)帝嚳”等句,進一步說明《離騷》的內容。“明”是“闡明”。“道德”,在這里不但指個人品格,還指政治上舉賢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義,見《禮記王制》)。“條貫”,條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進一步推演,可用來指因果關系。整個這句可以譯為:“(作者)闡明了‘舉賢授能’的道德的崇高偉大,國家治亂的因果關系,(所要說明的道理)無不完全揭示了出來。”“見”,通“現”,表現,表達。
“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
——讓學生明確:這句是總說《離騷》寫作特征,下面“其稱文”數句是這句的具體解說。課本注釋解釋“約”為“簡約”,“微”為“含蓄”,似欠妥貼。因為《離騷》的文辭并不簡約,相反,它在反復申說;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這兩句是同義反復,意為“它的文辭迂典深微”。“約”的本義是“纏束”,可引申為“迂曲”,“微”的義項之一是“深微”。整個句話應譯為:“它的文辭迂曲深微,它所表達的志趣是高潔的,所表達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互文見義,承上“文約辭微”加以申說。課本已有注釋,要補充說一說的是,這兩句是說明《離騷》的“引類譬喻”這一表現手法,如用“善鳥香草,以譬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虬龍鸞鳳,以托君子,飄風去霓,以為小人”(王逸語),等等。
“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讓學生明確:這兩句承上“志潔行廉”進一步申說,并用它來轉入下一層的評論屈原的偉大人格。“稱物芳”,具體指屈原修養品格,堅持節操,多用蘭蕙茝桂等芳香草木來說明自己的愛好。這兩句可譯為:“由于他志趣高潔,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為端正不茍,所以作品中表達他即使至死也不為讒諂小人所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至“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讓學生明確:“自疏”以下五句,表達的意思重復,而且句式、節秦不很協調。所前人考證,可能有“異文竄入”,加上詞語解釋,說法甚多,是全段的難點。因此,我們只要借助注釋,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譯得很順暢。
關于這段的行思路:
——讓學生明確:就段內來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評介《離騷》來論述屈原的偉大人格,歸結點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與日月爭光”。因此,寫創作緣由,特別揭示“疾”、“窮”、“怨”三字,其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更為眼點句;寫《離騷》內容和創作特色,特別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亂之條貫”,而歸結到贊美屈原“志潔行廉”。就全文來看,這段議論是全文納領。由“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寫屈原的去留關乎楚國命運;由“志潔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寫屈原與漁父的對話,自沉汨羅。
(四)、重點研讀就懷王客死于秦抒感的段節;重點研讀與漁父對話的段節;三處議論的小結。
重點研讀就懷王客死于秦抒感兩段。
關于文意、難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讓學生明確:“雖放流”,意為“即使流放在外”。有人解釋“放流”為“放浪”,從文字學角度看,尚欠根據。從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兩次,第一次是懷王入秦或頃襄王即位時,這一次是流放在漢北,后文“頃襄王怒而遷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沅湘一帶。按:此處敘事脈絡不夠清晰,前人曾指出這是由于有“錯簡”(竹簡散了,整理時發生錯誤)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萬一的希望。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讓學生明確:“存君”的“存”,意為關懷;“反復”連用,意為挽轉過來,“反復之”即挽轉楚國的局面。下面的“然終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終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話,說明這段所論屈原的心跡,仍同評介《離騷》一樣,是從屈原作品中概括出來的。
“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
——讓學生明確:“圣君治國”,應看作聯合短語,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國家。“累世”,猶言“多少世代以來”。“而不見者”的“者”,表提頓的助詞,引出下兩句的解說。
關于兩段和行文思路:
——讓學生明確:這兩段議論,從全文的脈絡來看,它是緊承懷王三受秦騙,客死于秦的記敘,遠接評介《離騷》中“信而見疑,忠而被謗”二語,并把議論推進一層,指明“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的原因,就在“其所謂忠者不忠,賢者不賢”。這個見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個人的體驗在內,寄托著作者個人特有的政治幽憤,特別值得注意。從這兩段本身的脈絡來看,它是從兩個角度來寫的。先從為臣(屈原)的角度寫,方法是寓議于敘,突出屈原的“忠”與“賢”,闡明他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后從為君(懷王)的角度寫,方法是純用議論,突出其結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闡明人君“不知人之禍”。兩相結合,在文筆上就顯出往復回環的特點。板書:
(五)、研讀與漁父對話一段。(已學,故研讀可簡)
教師提示:這段是化用《楚辭》中的《漁父》寫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辭賦,是一種介乎詩與散文之間的文體。它的作者歷來有爭論,有的認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認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誰,創作的目的都是設為問答來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內心世界,雖是議論,卻跟一般的議論不同。作品中的漁父是一個避世隱者,不是一般的漁父。因此研讀這一段要緊緊扣住兩個問題:
(1)兩次對話揭示了屈原臨死前怎樣的內心世界?
(2)屈原的兩次回答都是議論,這些議論是怎樣形象化了的?
(六)、對三處議論進行小結。(討論)
提示:請大家回顧三處議論,回答下面的一組問題:
(1)三處議論,彼此間的關系怎樣?是否帶有回環往復的特點?
(2)三處議論,分別用了怎樣的議論方法?
(3)三處議論,在筆調上有何共同特點?
點拔性小結:第一處帶有總綱性質,后兩處帶有分論性質,后兩處與第一處有回環往復的關系,這種回環往復,前人又叫“回挽法”。議論的方法,第一處是述評法,第二處是寓議于敘和抒感相結合;第三處也是寓議于敘,但用的是引譬說理的方法。三處議論,運筆雖不相同,但都帶有詠嘆的筆調。回環往復的回挽法,加上議論方法的豐富多采的充滿感情的詠嘆筆調,就使全文具有《離騷》的文情筆意,《離騷》的文情筆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四、課堂練習
通假字
①人窮則反本(“反”通“返”)
②治國累世而不見者(“見”通“現”)
詞類活用
①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上、下、中”都是名詞作狀語,表示時間。)
②其后楚日以削(“日”是名詞作狀語,表時間:一天天地。)
③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短”,形容詞用作動詞:指出別人的錯誤,詆毀)
④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祖”,名詞意動,“以……為祖先”即“效法”。)
⑤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內”、“外”,名詞作狀語:“在內”、“在外”)
⑥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泥”名詞作動詞,“出于淤泥”)
⑦明道德之廣崇(“明”形容詞作動詞,闡明)
⑧正道直行(“正”“直”,形容詞使動,“使……正”、“使……直”)
一詞多義
【屬】
①屈平屬草稿未定(寫)
②然亡國破家相隨屬(一個接一個)
【伐】
①平伐其功(夸耀)
②大興師伐秦(討伐、攻打)
【微】
①其文約,其辭微(含蓄)
②微斯人,吾誰與歸(沒有)
文言句式
(1)被動句
①方正之不容也
②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③屈平既絀
④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⑤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
(2)判斷句
①天者,人之始也
②秦,虎狼之國,不可信
古今異義
①人窮則反本(“窮”:古義,處境困難;今義,貧窮)
②大興師伐秦(“師”:古義,軍隊;今義,老師)
③顏色憔悴(“顏色”:古義,臉色;今義,色彩)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夾敘夾議的寫法。掌握“令”、“伐”、“疾”、“使”等多義詞。
2、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和他的政治主張,認識屈原熱愛祖國和敢于同邪惡勢力作斗爭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屈原的不幸遭遇和歷史事實,突出屈原的高貴品質、愛國精神(第三段)
2、難點:記敘、議論、抒情密切結合的特點。
三、教學時數:
三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背景簡介:
課文節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史記記載了我國從遠古直到漢武帝時的歷史,是我國第一部記傳體通史。兩千年來,我國封建社會的“正史”,大多數沿用《史記》開創的這種體例。《史記》不但是一部史學名著,而且是一部文學名著。它善于塑造人物形象,語言簡潔生動;同時富于抒情性。它在敘述史實時,飽含著作者強烈的愛憎感情,大概是因為這個原因,魯迅譽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大約因為屈原、賈誼都是文學家,又都懷才不遇,賈誼還作過《吊屈原賦》,所以就把他們合寫一傳。課文選的是屈原的傳文部分(有刪節)。秦朝以前,古書中都不記載屈原的生平事跡。《史記》中的這篇傳記,是記載屈原生平事跡最早,最完整的文獻。
簡介屈原的生平和影響:
屈原是兩千多年前中國的一位偉大的詩人,同時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他生于公元前340年楚國的貴族家庭,知識淵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懷王信任,擔任地位相當高的“左徒”的官職,參與國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誹謗而被楚懷王疏遠。屈原鑒于在秦國威脅下的楚國的危機,主張改良內政,聯合齊國以求自存。但是,當權者靳尚和懷王的寵姬鄭袖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正確意見,和齊國絕交了。懷王甚至被秦國誘去做了三年的俘虜,囚死在秦國。楚懷王死后,頃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親還要糊涂,在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的挑撥和詆毀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歲時,他看到楚國的前途已經絕望,于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初五日,跳進湖南省汩羅江自殺了。屈原的一生是一個悲劇,他的.政治生活雖然失敗了,但作為偉大愛國主義者和偉大詩人卻贏得了人民的同情和尊敬。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日端午節,全中國各地劃龍船,吃粽子,就是用來紀念屈原的。
屈原的詩作,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寫真。他同腐朽沒落的貴族政治集團作斗爭的頑強精神,他堅持自己的理想而寧死不屈的堅定意志,他出污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他眷戀祖國,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愛國主義思想,形成了他的詩作的基調。這便是屈原的作品傳頌千古的原因之一。
屈原的詩作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它打破了以《詩經》為代表的四言詩的格調,吸收民間形式,創造了一種句法參差多變的新詩體“楚辭”,是詩歌形式的一次大解放。它繼承和發展了《詩經》的比興手法,開創了浪漫主義的創作道路。后代一切有成就的文學家,都從屈原和他的作品中吸取了營養。
本文記載了屈原的生平事跡和他在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他在政治上和文學上的杰出才能,贊揚了他的愛國精神和剛正不阿的正直品德。
第二課時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1)也。為楚懷王左徒(2)。博聞強志(3),
楚國王族擔任
聞:學識,名詞。志:記,記憶力。名詞
明于治亂(4),嫻于辭令(5)。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
了解對于的道理嫻熟應酬的語言對內就商議來發號施令對外
入、出:作狀語
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6)之。
接待應付各國信任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7),爭寵而心害其能(8)。懷
同在朝列(他)為了爭得(楚懷王的)寵幸心里嫉妒才能
害:作患講。
王使屈原造為憲令(9),屈平屬(10)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11)之,
制定法令寫的沒有定下來見到了想篡改他的
造為:同義,制定
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
稿子答應就講屈原的壞話說大家沒有法令
與:給與,答應。讒:講壞話,名作動。
出,平伐(12)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13)
制定出來夸耀認為除了沒有誰能制定法令發怒因而疏遠了屈平。
曰:衍詞,不譯。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14)也,讒諂之蔽明(15)也,邪曲之
痛心聽信讒言不辨是非諂媚國君的人遮蔽了楚王的明見邪惡的小人
聰:明。讒諂:說好人的壞話,形作名。明:形作名。邪曲:同義,形作名。
害公(16)也,方正之不容(17)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
危害公正無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容納憂傷愁悶沉郁沉思因而寫了
公:形作名。方正:形作名。“疾”后面四句都是原因賓語,“之”取消獨立性。
騷》。“離騷”者,猶離憂(18)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8
教學目的:
1、進一步學習屈原愛國、正直的高尚品德,并從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解本文寫作特點:記敘、議論、抒情三者的緊密結合,即人物評傳的特點,明確本文不同與其它人物傳記的地方。
3、將本文屈原的詩歌結合起來閱讀,從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現在他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惡勢力抗爭而決不妥協的斗爭精神上。
4、重點的文言實詞、通假字、古今詞義的運用等等。
教學重點:
1、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并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贊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2、明確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并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
教學難點:
課文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其作用以及蘊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閱讀全文,理清全文記敘的線索。
教學步驟:
一、由《報任安書》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導入新課,并回顧學過的屈原的詩歌:《離騷》與《涉江》堪稱姐妹篇,讓學生背誦兩篇詩歌中詩句,明確屈原思想的內核:正直與愛國
政治理想詩人形象
美政民本憂國憂民,熱愛祖國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潔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馳……食玉英
(唯美情結)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嫉惡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濁——高馳不顧、茍余心……
剛直不阿,一身正氣不能變心……固將愁苦……董道…重昏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堅持真理,獻身理想與天地兮比壽,與日月兮齊光
路漫漫其修遠兮,我將上下而求索
二、教師朗讀課文,學生明確課文以屈原活動的時間為序,分四部分進行
記敘把表示這四個部分的段落做上記號,找出記敘屈原一生遭遇的五個詞語:
任——疏——黜——遷——投
三、學生參照注釋,閱讀課文,進一步明確文章的內容層次:全文以屈原
活動的時間為序,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黜——遷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身后影響
四、布置作業:熟讀翻譯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并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贊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15、屈原列傳由收集及整理,轉載請說明出處
2、明確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并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
3、課文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其作用以及蘊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重點閱讀第三自然段,背誦并理解作者在敘述屈原遭嫉蒙讒被楚懷王疏遠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夾敘夾議,贊揚了屈原的偉大作品《離騷》。作者從幾個方面介紹了《離騷》,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結合起來。
明確:作者從解題、成因、內容、風格四方面介紹了《離騷》。“其文約……其志潔……其行廉……雖與日月爭光可也”這段話,是結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說的,說明屈原的秀美文辭與高潔志行互相輝映,渾然一體。
二、重點閱讀課文的第二部分,課文記敘了與屈原有關的'幾件大事,并把屈原個人的遭遇同楚國的命運緊密地連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
明確:幾件大事:第一,受騙絕齊,第二兵敗丹淅,第三復釋張儀,第四諸侯擊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為秦所滅。屈原個人的遭遇同祖國的命運息息相關。
三、課文記敘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對其作用以及蘊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確:體會屈原憤世嫉俗的心情和對待人生的態度,體會作者流露出的那種憤慨惋惜之情。漁父和屈原的對話,代表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兩種不同的政治取向,漁父認為對人生、對世事都不要太認真、太執著,最好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即篇中所謂的隨流揚波、與世推移,至于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則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對這種人生哲學,認為絕對不能隨波逐流,絕對不能同流合污,寧可葬身魚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潔行廉的人格。司馬遷把魚父和屈原的觀點兩相比照,是對屈原人格的贊揚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和對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讀課文,體味:司馬遷有著與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著屈原那樣正道直行的品格,有著屈原那樣深厚而又執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貶分明地為屈原立傳的。字里行間噴瀉著激憤、哀怨之情。
五、布置作業:課后習題。
六、《信陵君竊符救趙》本篇重在引導學生自學,列出結構提綱,舉出集中表現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論和行動,進一步了解《史記》紀傳作品的主要特點。
本篇記敘了信陵君禮賢下士和竊符救趙的始末,表現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謙虛作風和救人之困的義勇精神。(略)
七、學生自讀《語文讀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傳》、《毛遂自薦》、《魯仲義不帝連秦》《賈生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貨殖傳序》。
八、布置作業:學生在網上查找一些資料。
1、學生以“司馬遷的選擇”為話題寫一篇作文。2、以“我讀司馬遷的《史記》”為題寫一篇感想。3、在班上召開一次研究性學習報告會:走近司馬遷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9
一、劃讀文章
1、介紹屈原的基本情況
姓名:屈平家庭背景:楚之同姓也最初任職:左徒
才識:博聞強識,明于之亂,嫻于辭令。
2、新人名:上官大夫
事件內容:(1)“王怒而疏屈平”的經過
(2)揭示楚國黑暗現實:上有昏君,下有佞臣
事件①
3、新人物(對象):《離騷》
事件內容:(1)寫作緣由、內容介紹及對其評價
(2)贊美屈原的品德修養
事件②
4、時間:屈平既絀新人名:秦惠王、張儀
事件內容:楚第一次被秦國欺騙
事件③
5、時間:明年新人名:靳尚、鄭袖
事件內容:楚第二次被秦國欺騙
事件④
6、時間:其后諸侯共擊楚新人名:唐眛
事件內容:楚大敗,大將被殺
事件⑤
7、時間:實秦昭王與楚婚新人名:秦昭王、子蘭
事件內容:楚第三次被秦國欺騙,懷王身死于秦
事件③——⑤可歸納為:
(1)楚國三次被騙,一步步走向衰落
(2)突出屈原的個人遭遇與國家息息相關
8、新人名:頃襄王事件內容:遷之
事件⑥
6、地點:江濱新人名:漁父
事件內容:沉江經過
事件⑦
7、時間:屈原既死之后新人名: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事件內容:死后影響(1)楚辭后繼有人(2)無人敢于直諫
事件⑧
二、翻譯下列句子
1、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
學識淵博,記憶力很強,對國家存亡興衰的道理非常了解,對外交往來,接人待物的辭令又非常熟悉。因此他入朝就和楚王討論國家大事,制定政令;對外就接待各國使節,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處理對各諸侯國的外交事物。楚懷王對他非常信任。
2、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
屈原對懷王聽聞失靈而不能分辨是非,視線被讒佞諂媚之徒所蒙蔽而不能辨明真偽,致使邪惡傷害了公道,正直的人不被朝廷所容,感到萬分痛心,所以才憂愁苦悶,沉郁深
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
思而寫成《離騷》。所謂“離騷”,就是遭遇憂患之意。
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
屈原堅持公證,行為耿直,對君王他一片忠心,竭盡才智,但是卻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其處境可以說是極端困窘了。因誠心為國而被君王懷疑,因忠心事主而被小人誹謗,怎
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能沒有悲憤之情呢?屈原寫作《離騷》,正是為了抒發這種悲憤之情。
4、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
雖然身遭放逐,卻依然眷戀楚國,懷念懷王,時刻惦記著能重返朝廷,總是希望國王能突然覺悟,不良習俗也為之改變。
5、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
結果使軍隊慘敗,國土被侵占,失去了六郡地盤,自己還流落他鄉,客死秦國,被天下人所恥笑。這是由于不知人所造成的災禍。
6、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
我聽說過,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彈去帽子上的灰塵,剛洗過身軀的人一定要把衣服上的塵土抖干凈,人們又有誰愿意以清白之身,而受外界污垢的玷染呢?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我寧愿跳入江水長流之內,葬身魚腹之中,也不讓自己的清白品德蒙受世俗的污染!
三、一詞多義
見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表被動)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看見的景象)
秦王坐章臺見相如(召見)冀君實或見恕也(“我”)
謖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見。”(見解,見識)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出現)
事不耳聞目見(看見)項伯即入見沛公(會見,拜見)
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動詞前,有稱代作用,相當于“我”)
使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命令)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讓,叫)
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于齊(出使)人皆得以隸使之(使喚)
大王派一介之使至趙(使者)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假使,如果)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主使)時周瑜受使至番陽(使命)
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官職)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讓,致使)
屬屈平屬草稿未定(寫作)屬予作文以記之(囑咐)
若屬皆且為所虜(一類人)在骨髓,司命之所屬(掌管)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隸屬)忠之屬也,可以一戰(類)
天下屬安定,何故反乎?(剛剛,適才)
為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語氣詞)為之奈何?(對)
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語氣詞)
請以趙之十五城為趙王壽(給,替)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為所表被動)
慎勿為婦死,貴賤輕和薄!(為,為了)非為織作遲(是)
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智乎?”(認為)斬木為兵,接竿為旗(作為,當作)
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當做)獨其為文猶可識,曰:“花山”(有)
公為都御史。與太監某守遼東(擔任)媼之送燕后也,持其踵為之泣(向)
治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
乎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問語氣詞,呢,嗎)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為愚,其皆出于此乎?(揣測語氣詞,吧)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感嘆詞,啊,呀)
吾嘗疑乎是(對于)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比)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于)于是乎書(句中停頓)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的樣子)今雖死乎此,比吾鄉鄰之死則已后矣(在)
而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轉折,卻)
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醴?并列
鄒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麗(遞進)吾恂恂而起(修飾)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承接)死而有之,其幾何離?(假設)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因果)縵立遠視,而望幸焉(目的)
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你的)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復音虛詞,句末語氣詞,罷了)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積累重要的文言文詞句知識;疏通文意,了解屈原生平。
2、把握課文將屈原的遭遇與國家生死存亡相聯系,表現其人格風采的獨特方法。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并運用敘議結合的方式凸顯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寫作方法。
思維發展與提升:了解《史記》和相關知識,把握史傳類文學作品的基本特點。掌握文中涉及的重點文言知識,重點是“伐“見”等實詞和被動句。
教學重難點
重點:積累重要的文言文詞句知識。
一、教學過程
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而論《兵法》;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
今天,我們來學習《屈原列傳》,看看司馬遷是怎樣認識與評價屈原的。
二、作者介紹
屈原者,名平。為楚懷王左徒1。博聞強記,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
三、題目解說
史記》中的這篇傳記,是記載屈原生平事跡的最早、最完整的文獻。該篇傳記通過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跡,講述了其個人的`身世浮沉與國家生死存亡的內在聯系,贊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高尚品德。
四、層次結構
本文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二部分(第4—9段):屈原由見“絀”到見“遷”。
第三部分(第10—11段):寫屈原以身殉國的經過及他對后世的影響。
第四部分(第12段):寫作者對屈原的評價。
五、全文分析
1、解釋下列句子:
①“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
明確:在先秦,姓是一種族號,氏是姓的分支。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國是一種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職,多由王室親族充任。后文“三閭大夫”,是一種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務的官職,屈原也曾充任。
②“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
明確:上官大夫公然要搶奪屈原所寫憲令草稿,在情理上說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種別解:“奪”,作“改動”解;“與”,作“同意”解。這樣解釋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奪”、“與”的常用義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憲令”具有改革的進步意義,觸犯了上官大夫等守舊官僚的利益,所以他們要篡改。
③“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
明確:用了“曰”,又用“以為”,語意欠順通。歷來研究者認為這兩個詞,必有一個是衍文,即因傳抄錯誤產生的多余的詞語。
2、第1段主要介紹了屈原哪幾個方面的才能?聯系全文,分析作者為什么把屈原得志時的情況寫得如此簡略。
明確:此段主要介紹了屈原的文化素養、政治才干、外交能力這三個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時的情況寫得如此簡略,是因為作者為屈原寫傳的重點是要表現其失意后的忠君愛國之情和發憤著書之況。
3、屈原為什么不按照漁父所說的去做?
明確:“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六、寫作特色:
①選材上,《屈原列傳》不具備曲折、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根據文獻記載,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跡;
七、布置作業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確的一組是:()
A、慘怛(dá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B、慘怛(dàn)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C、慘怛(dá)枯槁(gǎo)濯淖(zhuō)憔悴(cuì)
D、慘怛(dá)枯槁(gǎo)濯淖(nào)憔悴(cuì)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11
學習目標
審美鑒賞與創造: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和他的政治主張,感受其熱愛祖國和敢于同邪惡勢力作斗爭、絕不妥協的精神,學習其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文化傳承與理解: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屈原的人生經歷做出評價;體會司馬遷為屈原立傳目的,努力追求和構建能耐高尚的人格。
教學重點:
聯系作者司馬遷,理解作者為屈原立傳的目的,引導學生思考感悟,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精神。
教學過程
任務一:梳理結構(事件)
在學生復述故事情節的基礎上,把課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一層(1-2):因才而被“任”,因“讒”而被“疏”(記敘)。
第二層(3):創作《離騷》的緣由,對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評價(議論抒情,詳寫)。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見“絀”到見“遷”。
第一層(4-7):屈原被“絀”后,楚懷王三次被騙,最終客死于秦(記敘)。
第二層(8):批評楚懷王“不知人之禍”(議論抒情)。
第三層(9):頃襄王昏庸,對屈原“怒而遷之”(記敘)。
第三部分(10-11):屈原以身殉國的經過以及他對后世的影響(敘議結合)。
第四部分(12):司馬遷的評價(議論抒情)。
結論:
司馬遷用1段66個字寫屈原的任(人生得志),卻用大量的筆墨10段詳寫屈原的人生失意(疏—絀—遷—沉),旨在告訴我們,屈原的“存君興國”的愛國主義,不僅在楚國強大時愛國,個人施展理想時愛國;更在自己遭受屈辱時候熱愛楚國,在國君危難時熱愛楚國。
任務二:圍繞評價,解讀其志
1.解讀其志
太史公評價里說:“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請結合文章第3段來分析。
第3段的關鍵句有:
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2.思考:司馬遷是怎樣《離騷》認識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馬遷“悲其志”又是為什么?
《離騷》是屈原憂愁幽思時所作的,體現了他潔身自好,志潔行廉的品質。
屈原之志既是一種政治抱負、治國宏圖,更是一種理想主義激情,一種特立獨行的精神。
結論:司馬遷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馬遷的泣涕就不僅僅是針對屈原一個人,而是為天下所有懷有遠大志向而難以實現的人而哭泣。
2.理解其志
(1)太史公評價里說:“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結合文章第10段,談談屈原投江前的情形,聽聽屈原與漁夫的對話。
(2)集體朗讀課文第10段,找出關鍵語句。
第10段的關鍵句有:
漁夫: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
屈原: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夫: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屈原: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
(3)思考:從屈原與漁夫的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思想有怎樣的差異?認識到屈原有著怎樣的品質?包含了司馬遷什么樣的感情?
屈原與漁父的對話,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兩種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種是隨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種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
兩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潔的品格和堅定的操守,表現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質。
對話中表達了作者對屈原人格的贊揚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也表現出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
任務三:圍繞遭遇,評議其人
1.引入評議
太史公評價里說:“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結合課文相關段落,說說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
2.概括生平
如果用一個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幾個階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任→疏→絀→遷→沉(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絀→頃襄王怒而遷之→遂自沉)
3.人物評價
(1)“想見其為人”,屈原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屈原是一個忠誠不阿、忠君愛國、遠見卓識、才華出眾的杰出人物。
一是才能出眾。
二是通過對《離騷》的高度評價贊美了他志潔行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氣節。
三是通過寫楚國的外交失敗,顯現了屈原對楚國的眷顧和懷念。
四是借批評楚懷王不識忠奸,襯托屈原的正直和忠誠。
五是借與漁父的`對話表現了屈原高潔的人格追求。
六是通過寫宋玉之徒來反襯屈原敢于直諫的品行。
結論:屈原正道直行、志潔行廉、正直忠誠、直諫從容,這些品格體現在他的整個生平當中。但無論哪個人生階段都可以用“悲”字來呈現司馬遷的情懷,即為他的政治才能不被重用,志潔行廉的不被賞識,正直忠誠的不解,直諫從容的不聽而痛惜。
不用——不識——不解——不聽
(2)司馬遷在表現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時有兩個方面與一般文章不同。
一是把屈原的個人遭遇同整個楚國的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說明了屈原的遭遇與祖國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
二是通過他的“忠君愛國”的思想集中表現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屈原的愛國之心,不因楚國的治亂興衰而改變,更不隨個人的榮辱升沉而動搖。他對待祖國確是一顆丹心,一片赤誠,堅貞不移,至死不悔!(因古代君主是國家的象征“眷顧楚國”同“心系懷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了解屈原、司馬遷及《史記》相關常識;
2.掌握課文中出現的文言知識;
3.學習本文記敘、議論、抒情密切結合的寫法;
4.體會屈原的高尚品質、愛國精神,學習用歷史的觀點看待歷史人物。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下列司馬遷《報任安書》中的句子導入課文。
(蓋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憤之所為作也。)
二、文學常識
1.介紹司馬遷。
司馬遷(約前145~前90),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字子長,左馮翊夏陽(今陜西韓城)人,父司馬談,學問廣博。漢武帝即位,談為太史命,臨終時囑咐司馬遷繼寫史書。父卒三年后,司馬遷繼父任太史命,開始在“金匾石室”(國家藏書處)閱讀,整理歷史資料。二十歲時,游歷長江中下游和山東、河南等地,并到廬山和會稽考察傳說中的“禹疏九河”等遺跡,經院水和湘水流域,憑吊屈原沉水的汨羅江,在曲阜,參觀了孔子的“廟堂車服禮器”。回長安后任郎中。三十五歲時二次出游,廣泛地接近下層人民。武帝天漢三年(前98),李陵孤軍人匈奴,敗降,而司馬遷極言李陵降敵出于無奈,意在待機答漢,因此觸怒武帝,致罪下獄,受官刑。司馬遷為完成《史記》,隱忍茍活。出獄后任中書分,繼續發憤著書,終于完成了我國最早的一部通史《史記》,人稱《太史公書》。
2.介紹《史記》。
《史記》是中國西漢時期的歷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史學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記》是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與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作者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使《史記》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
奇瑰麗的境界,用以表現對理想的熱烈追求;多以內心獨白的方式表達思想,抒發激情,坦露性格,塑造了偉大詩人的形象;“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比興手法的運用,比《詩經》更豐富多彩、靈活生動;在南方民歌的基礎上創作句式多變、句尾用語氣助詞“兮”的騷體,恰切的表現了復雜的思緒和熾熱的情感;文采絢爛,結構宏偉。
三、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學生正音正字。
2.學生借助注釋,疏通字詞,標記疑惑之處,初知文意。
3.教師點撥,學生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明確:本文通過記述屈原的生平事跡,表現了屈原對楚國興衰存亡所起的重大作用,贊頌了他的愛國精神和正直的品德,同時也處處流露出作者的不平之氣和嘆惋之情。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寫屈原由見“任”而見“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屈原被罷黜到被放逐的歷程;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屈原投江自盡;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屈原死后影響。
四、研讀討論
1.屈原為什么作《離騷》?
明確: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2.作者是怎樣對《離騷》進行記敘和議論的?
明確:司馬遷從屈原創作《離騷》的意圖、《離騷》的內容、作品的風格三個方面表現屈原的人品與文風。他認為《離騷》是有為而作,自怨而生,這種怨是出自一片愛國忠心,屈原盼的是“君之一悟,俗之一改”;《離騷》的內容則是陳述先王之道“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這樣的內容是極具現實意義的。《離騷》的風格與屈原的人格是一脈相傳的:“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真可謂文如其人。
3.怎樣理解屈原與漁父的對話?
明確:漁父和屈原的對話,代表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
兩種不同的政治取向,漁父認為對人生、對世事都不要太認真、太執著,最好是得過且過、隨遇而安,即篇中所謂的隨流揚波、與世推移,至于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則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對這種人生哲學,認為絕對不能隨波逐流,絕對不能同流合污,寧可葬身魚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潔行廉的人格。司馬遷把魚父和屈原的觀點兩相比照,是對屈原人格的贊揚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和對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3.作者是如何表現屈原的政治才能的?
明確:為了突出屈原對楚國的重要作用,表達對屈原政治才能的高度推崇,作者在記敘屈原的生平事跡時,有意把屈原的遭際與楚國的處境結合起來──當屈原得到重用時,楚國在諸侯國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當屈原受到排擠時,楚國就日漸衰落──以歷史的教訓來證明屈原聯齊抗秦的主張的正確。
4.作者為什么如此推崇屈原?
明確:司馬遷推崇屈原有兩個方面:推崇他正確的政治主張和偉大的人格;推崇他在語言藝術上的高深造詣。司馬遷之所以如此推崇屈原,除了屈原本身的人格魅力外,還因為兩人的政治遭際和人格品性都有相通之處。在政治上,他們同樣都是“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受到當權者的無情打擊。從文學藝術上說,二人都以書言志,發憤著書。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屈原放逐,著《離騷》。”這是屈原對他著作上的啟發和精神上的鼓勵。
5.司馬遷寫人物傳記,除傳末贊語之外,多不直接發表自己的意見,而是把意見寓于敘事之中。本傳卻是另一種寫法,這就是記敘、議論、抒情三者緊密結合。試分析。
明確:作者在敘事的基礎上展開議論,在議論部分又有著強烈的.感情色彩。把握議論和抒情性的語句,可以更好地理解屈原的高潔品性和司馬遷的寫作意圖。如第3自然段,敘述屈原蒙讒受疏和創作《離騷》的情況后,立即對《離騷》發表議論,贊頌屈原的偉大人格和高潔志趣;第二部分,對懷王的昏聵予以強烈譴責,也間接贊頌了屈原的遠見卓識;第三部分,采用寓議于敘的手法,表現屈原的高潔品質,顯示屈原之死的深遠影響。司馬遷之所以這樣寫,一方面是他與屈原遭際有相似之處,要“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正如古人所說,本文可作屈原和司馬遷的合傳來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有關屈原的資料太少,無法詳細地敘述其生平事跡。
6.寫作特色。
明確:
(1)選材上,《屈原列傳》不具備曲折、生動、完整的故事情節,而是根據文獻記載,粗線條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跡;
(2)寫法上,記敘和議論相結合。全文四個部分都有“傳”有“評”,因“傳”而“評”,以“評”點“傳”。
(3)語言上,本文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敘中有情、傾向鮮明;議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運用對偶、對比、排比、反復、比喻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語言表達效果。
7.相關成語典故。
明確:
(1)懷瑾握瑜語出《楚辭·九音·懷沙》:“懷瑾握瑜兮,窮不知所示。”王逸注:“在衣為懷,在乎為握;瑾、瑜,美玉也。”比喻人具有純潔優美的品德。
(2)博聞強志語出本文。見識廣博,記憶力強。又作“博聞強記”“博聞強識”,《禮記·典禮上》:“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
(3)隨波逐流語出本文。比喻無原則、無立場地與世相沉浮。
(4)彈冠振衣語出本文。整潔衣冠。
(5)與世推移語出《楚辭·漁父》。隨著世道的變化而變化以合時宜。
8.你如何看待屈原和司馬遷?
(學生自由討論,引導: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
五、梳理積累
1.一詞多義。
(1)屬
zhǔ屈平屬草稿未定(動詞,連綴,引申為寫作)
zhǔ亡國破家相隨屬(動詞,連接)
屬予作文以記之(通“囑”,囑托,動詞)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動詞,隸屬,屬于)
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動詞,掌管)
有寧越……之屬為之謀(名詞,類,這些人)
吾屬今為之虜也(名詞,用在人稱后面,表復數。吾屬,我們)
神情與蘇、黃不屬(動詞,類似)
若屬皆且為所虜(若屬,你們這些人)
(2)伐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動詞,耀,自夸)
其后秦欲伐齊(動詞,討伐,進攻)
口誅筆伐(動詞,聲討)
伐薪燒炭南山中(動詞,砍伐)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動詞,戰勝,打敗)
此五霸之伐也(名詞,功業)
(3)疏
王怒而疏屈平(動詞,疏遠)
以疏為美,密則無態(形容詞,稀疏)
shǔ以金籠進上,細疏其能(動詞,陳述,舊讀)
shù論積貯疏(名詞,奏章,古代大臣向君主上書言事的文體,舊讀)
shù十三經注疏(名詞,注解的一種,為“注”作注的文字,舊讀)
(4)離
“離騷”者,猶離憂也后(“離”為動詞,通“罹”,遭受。又如《叔向賀貧》:“而離桓之罪”)
約從離衡(動詞,離散,分離)
如有離違,宜別圖之(動詞,背離)
多情自古傷離別(動詞,分離,離別)
(5)本
父母者,人之本也(名詞,根本)
本末倒置(名詞,本義:草木的根)
今背本而趨末(名詞,根本的、基礎的東西或方面,此指農業)
此之謂失其本心(形容詞,本來的)
本在冀州之南(副詞,本來)
己后典籍皆為板本(名詞,稿本,版本)
今存其本不忍廢(名詞,稿本、底本)
用芽者自從本說(代詞,這、此)
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量詞,冊)
臣本布衣(副詞,本來(是),原來(是);一說,動詞,出身于)
抑本其成敗之跡(動詞,推究,考察)
(6)志
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名詞,志向,心意)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詞,意愿)
博聞強志(動詞,通“記”;一說,名詞,記憶力)
其志潔,其行廉(名詞,志趣)
聊齋志異(動詞,記述)
項脊軒志(名詞,表一種記事的文體)
(7)指
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名詞,通“旨”,意旨,旨趣)
指如削蔥根(名詞,手指)
璧有瑕,請指示王(動詞,指出)
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動詞,指向)
噲遂入……頭發上指(動詞,直立,豎起)
指通豫南(副詞,一直,直接)
(8)聞
博聞強志(名詞,學識,見聞)
忽聞門外蟲鳴(動詞,聽見)
初聞涕淚滿衣裳(動詞,聽說)
能謗譏于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動詞使動用法,使……聽取)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動詞,懂得,明白)
況草野之無聞者歟(名詞,聲望,聲名)
無何,宰以卓異聞(動詞,聞名)
(9)留
因留懷王以求割地(動詞,扣留)
留二日,維揚帥下逐客之令(動詞,停留)
先生可留意矣(動詞,留心,關心)
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動詞,保存,遺存)
(10)遷
頃襄王怒而遷之(動詞,放逐,流放)
公車特征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動詞,調動官職,此指升遷)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動詞,調動官職。左遷:貶官)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動詞,變遷,變更)
戰、守、遷皆不及施(動詞,遷移,遷都)
(11)父
fǔ漁父見而問之曰(名詞,古代對老年男子尊稱)
fǔ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名詞,通“甫”,音,古代男子的美稱,多附綴于名字后面)
項伯者,項羽季父也(名詞,父,父輩人)
(12)彈
新沐者必彈冠(動詞,用手指輕輕彈擊)
莫辭更坐彈一曲(動詞,彈奏)
而設法備貯彈藥,則可也(名詞,弓彈、炮彈、炸彈的總稱)
(13)害
爭寵而心害其能(動詞,嫉妒)
邪曲之害公也(動詞使動用法,損害)
但欲求死,不復顧利害(名詞,禍害)
2.詞類活用。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動詞活用作名詞,聽覺,聽力,亦指人的聰明智慧和判斷力)
讒諂之蔽明也(動詞活用作名詞,中傷別人的小人)
邪曲之害公也(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邪惡小人)
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方正之人)
明道德之廣崇(形容詞活用作動詞,闡明)
蟬蛻于濁穢(蟬:名詞作狀語,像蟬那樣……;濁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污濁環境)
厚幣委質事楚(名詞作狀語,用厚幣……)
nì泥而不滓(名詞活用作動詞,讀,生活在污泥里)
其后楚日以削(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
亡國破家相隨屬(動詞使動用法,使……滅亡,使……破敗)
時秦昭天與楚婚(名詞活用作動詞,結為婚煙)
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名詞作狀語,在朝內,在國外)
身客死于秦(名詞作狀語,象客那樣。一說,以客的身份)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形容詞活用作動詞,說短處,詆毀)
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動詞使動用法,使……存,使……興)
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忠誠之士,賢能之人)
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名詞活用作動詞,效法,模仿。一說為意動用法)
3.通假字。
(師生共同找出。)
反──返
離──罹
見──現
指──旨
濯──濁
絀──黜
內──納
從──縱
質──贄
反──返
被──披
常──長
4.古今異義詞。
以為“非我莫能為”也(古今同義:認為)
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古義:第二年。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古義:欺詐的言論。今義:無理狡辯,動詞)
奈何絕秦歡(古義:怎么,為什么。今義:對付,處置,如“你奈何不了他”“無可奈何”)
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古義:返回(楚國)恢復(國家);一說,反,覆轉。今義:一遍又一遍;顛來倒去;重復的情況)
顏色憔悴(古義:臉色。顏,顏面。色,氣色。又如:暮去朝來顏色故。今義:物體光波通過視覺時所產生的印象)
形容枯稿(古義:形,形體。容,容貌。又如《林黛玉進賈府》:“第三個身量未足,形容尚小。”今義:對人或事物的形狀或性質加以描繪)
而能與世推移(古義:變化。今義:移動)
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古義:此處指言語舉動適度得體。又如“常從容淡靜”。一說,“從容”為舉止行動之意。今義:不慌不忙,不急迫,鎮定自若的樣子。如成語“從容不迫”)
5.偏義復合詞。
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偏在“治”,一說“亂”反訓作“治”,“治亂”連文同義)
6.文言句式。
(師生共同找出。)
(1)判斷句
“離騷”者,猶離憂也。
(2)省略句
遂絕(于)齊(省略介詞)
又因厚幣(賂)用事者臣勒尚(省謂語)
以(之)出號令(省介詞賓語)
(3)被動句
方正不容也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而自令見放為
(4)倒裝句
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介賓短語后置)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介賓短語后置)
以深入擊秦,戰于藍田(介賓短語后置)
明道德之廣崇(定語后置,一說,非定語后置)
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語后置)
明于治亂,嫻于辭令(介賓短語后置)
蟬蛻于污穢,以浮游于塵埃之外(同上)
楚人即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同上)
莫不欲求忠以自為(否定句中代詞“自”做賓語,前置,“自為”與下文的“自佐”相對)
(5)固定結構
奈何絕秦歡(表疑問,怎么)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表反問,怎么……呢)
六、作業設計
1.熟讀課文;
2.筆譯全文。
附:板書設計
屈原列傳
司馬遷
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
推崇──政治才能文學才華
粗線條地勾勒人物記敘、議論、抒情緊密結合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13
【教學設想】
魯迅曾從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上評價《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的文學價值,學界已基本達成共識,但對其史學價值則有不同觀點。其中不乏有班固、干寶、劉知幾、黃震、胡適等大家,而劉知幾在《史通》中的評價較具代表性,姑錄于下:“至于屈原《離騷》辭,稱遇漁夫于江渚;宋玉《高唐賦》云夢神女于陽臺。夫言并文章,句結音韻。以茲敘事,足驗憑虛。而司馬遷、習鑿齒之徒,皆采為逸事,編諸史籍,疑誤后學,不其甚邪。”這是對《史記》的真實性進行質疑。《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歷史文獻中第一個詳細敘述屈原生平事跡的,在司馬遷之前的文獻中鮮見對屈原事跡的記載。這不得不讓我們思考:司馬遷寫作《屈原列傳》的依據是什么?其真實性到底如何?本節課的目的是以《屈原列傳》為例,分析司馬遷寫作《史記》的方法.探究其寫作《屈原列傳》的真實性,以及為屈原作傳的原因。
【教學目標】
1.研讀文本,理解司馬遷寫作人物傳記的方法。
2.研讀、體悟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寄寓的思想情感。
【布置預習】
1.重點預習課文《屈原列傳》第三小節、屈原與漁父對話部分和最后一節。大致了解并概括文章其他部分的內容。
2.回顧《〈離騷〉節選》,寫下你的“屈原印象”。
【教學過程】
—、導入
1922年,胡適發表《讀楚辭》一文,認為“屈原是一種復合物,是一個’箭垛式’的人物,與黃帝、周公同類,與希臘的荷馬同類”,并指出集中于屈原身上的相關事跡很有可能只是后世的一種想象與附會。因為先秦文獻中有關屈原事跡的記載較少,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是第一次對屈原生平做詳細記載,而司馬遷的時代與屈原的時代有一段距離,因而懷疑其真實性也是有一定理由的。今天我們以《屈原列傳》為例,來探一探其真實性到底如何。
二、閱讀文本,探討作傳之法
1.司馬遷在為屈原作傳時的依據是什么?
提示:在文章中找出相關語句,包括司馬遷的尋訪與閱讀等。
PPT: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見賈生吊之”。
明確:司馬遷書寫《屈原列傳》獲取資料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為直接資料,即閱讀屈原所寫相關文章并實地踏訪屈原沉江之地;二為間接資料,即賈誼所寫相關文章。從寫作人物傳記角度來說,直接資料的權威性要高于間接資料。
2.司馬遷獲取的直接資料非常有限,他是如何充分利用這些資料的呢?
提示:找出文中與這些直接資料有關內容。如司馬遷對于《離騷》的評點,對于《漁父》的引用。
明確:司馬遷讀屈原作品之后“悲其志”;“觀屈原所自沉淵”后,“垂涕”,“想見其為人”;見“賈生吊之”后,“怪”屈原,“爽然自失”。司馬遷獲取的直接資料有限,因而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加入了大量的議論。
3.孔子的“述而不作”曾被奉為寫作歷史著作的圭臬。作為一位史學家,司馬遷為何在《史記》中加入大量議論?
提示:從司馬遷作傳的依據和屈原的身份兩個方面去思考分析。
明確:原因有兩個:一是司馬遷所能見到的關于屈原生平的資料有限,在寫作的過程中需要“填白”;二是司馬遷寫作所依據的是屈原的作品,而文學作品有其“隱晦性”,要揭開這層面紗必然要加入作者的議論,這樣隱藏在其作品中的屈原的形象方可顯現。所以司馬遷在寫《屈原列傳》時采用的是“以議論行敘事”的“變調”寫法,即以粗筆寫“形”,以工筆寫“心”。
三、研讀文本,追因探源
在屈原的一系列作品中,司馬遷重點介紹評價了《離騷》,認為《離騷》是最能“代表”屈原的。下面我們看看司馬遷是如何介紹、分析《離騷》的。
(一)這一小節主要分幾層?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離騷》的?
明確:分三層。寫作緣由、內容特色、偉大人格。
(二)屈原創作《離騷》的原因是什么?文中是如何體現的?
(學生找出文中有關內容,進行概括歸納。小組合作討論,交流。)
PPT: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
明確:憂愁的具體內容是“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隨文鞏固重點詞義:“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這四個主謂短語都是“疾”的賓語。)
(三)分析“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的歷史事件。
1.屈原周圍的“王”“讒諂”“邪曲”分別指誰?“不聰”“蔽明”“害公”“不容”又分別指哪些具體事件?
提示:結合文中其他段落的內容.找出原文語句,梳理出相關的人物與事件。
明確:“王”指楚懷王、頃襄王;“讒諂者”指上官大夫、子蘭;“邪曲者”指靳尚、鄭袖;“不聰”指“王怒而疏屈平”;“蔽明”指“讒之”;“害公”指“復釋去張儀,竟死于秦”;“不容”指“爭寵而心害其能”“怒而疏屈平”“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
2.司馬遷用一個“窮”字來概括屈原的處境,這里的“窮”做何解釋?
PPT展示“窮”的解釋及例句。
①阻塞不通。與“通”相對。引申為"走投無路”。
②不得志,不顯貴。與“達”相對。
③生活困難。
④窮盡、完結。
⑤窮究,追究到底。
例句:日暮途窮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窮則獨善其身不忍窮竟其事……
明確:從文中屈原的“疾”與“怨”中可以想見他處境困厄。
3.同學們已學習過《離騷》,你同意司馬遷的分析嗎?在《離騷》中你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屈原?
(此為開放型問題,學生可各言爾志。)
小結:通過同學們的發言,我們可以基本達成這樣一個共識:司馬遷對《離騷》的分析是合理的,可以成為支持《屈原列傳》真實性的一個依據。
五、深入文本,見其為人
(一)我們來看另一處直接資料,關于屈原與漁父的對話(PPT略)。
1.這段對話給你的感覺是什么?
明確:對《屈原列傳》的真實性存疑。
2.為什么司馬遷明知會有人對真實性存疑卻依舊采用了這則材料?
明確:《漁父》中“舉世”“眾人”與“我”之間,這種“多”與“少”的對比,表現了屈原的“窮”之境況,而這與《離騷》所表現的內在精神是一致的。
小結:真實是有不同維度的,基本層面是“事實的真實”,即確實發生,有明確依據;更高層面則為“想象的真實”,也許沒有明確的依據,但通過歷史學家的嚴密推導,是能夠成立的。作為一位歷史學家.不僅要做一位記錄者,更要做一名開拓者;作為讀者,我們需要知道的不僅僅是既定事實,更希望歷史研究者引領我們能夠探索未知的領域。這才是歷史學的奧秘.也是歷史學家的魅力所在。
六、尋幽探微,由人及己
《史記》體例的一大特點是在每篇之后都有一段“太史公曰”,代表司馬遷對傳主的態度,請同學們齊讀《屈原列傳》最后一小節,思考:司馬遷對屈原是什么態度?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學生的回答:同情、惋惜、肯定、惺惺相惜……
明確:可以看出司馬遷在寫作《屈原賈生列傳》時,其內心可謂百感交集,似乎不是一位客觀敘述者應持有的態度,他把屈原賈生兩人合在一起寫,是基于兩人才情與命運的相似。其中,也不乏他對這一類人的同情,由此及彼,想到自身的遭際,有惺惺相惜之感,故而傾注了個人的豐富情感。
課堂總結:胡適說屈原是“箭垛”式的人物,甚確,我們人人都可以在他那里映射出心中所想;但由此否定屈原在歷史上的真實性未必恰當,“箭垛”一詞為歷史學家提供了豐富的闡釋空間,也增添了一份接近真實的可能性。“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精神的屈原永在生長,且日益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庇蔭著吾國吾民的精神家園,同時也滋養著我們的精神力量。
七、課后閱讀,拓展深化
課后閱讀鮑鵬山《屈原:面向風雨的歌者》一文,寫一篇300字的讀后感。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14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屈原的生平及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
2、掌握屈原《離騷》的基本內容和藝術特色;
3、理解屈原離開楚國的原因和內心感受。
二、教學內容
1、屈原生平簡介
2、《離騷》的創作背景和藝術特色
3、屈原離開楚國的原因和內心感受
三、教學過程
1、屈原生平簡介
(1)導入: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中國古代文化名人,有哪些人物?
(2)講述:講述屈原的生平,包括他出生地、家庭背景、官職經歷等。
(3)提問:請同學們談談對屈原的印象,他對中國文化有哪些貢獻?
2、《離騷》的創作背景和藝術特色
(1)導入: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己曾讀過哪些詩歌?喜歡哪首詩歌?
(2)講述:講述《離騷》的創作背景,包括屈原流亡之后寫下這首詩歌的情景和意義。
(3)分析:分析《離騷》的藝術特色,包括語言、形式、意境等方面。
3、屈原離開楚國的原因和內心感受
(1)導入:請同學們談談自己曾經有過哪些離別經歷?是什么樣的感受?
(2)講述:講述屈原離開楚國的.原因,包括他與楚懷王之間的矛盾和
斗爭。
(3)分析:分析屈原在流亡中所表現出來的內心感受,包括對故鄉、對親友、對未來的思考和感慨。
四、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分組討論法
3、課堂演講法
五、課后作業
1、寫一篇關于屈原生平及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的文章;
2、背誦《離騷》中自己最喜歡的一段;
3、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是屈原,你會怎樣面對流亡之后的生活?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1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蘇武生平及其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貢獻;
2、掌握蘇武在西域的經歷和故事;
3、理解蘇武堅守信仰、忠誠國家的精神。
二、教學內容
1、蘇武生平簡介
2、蘇武在西域的經歷和故事
3、蘇武堅守信仰、忠誠國家的精神
三、教學過程
1、蘇武生平簡介
(1)導入: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中國古代文化名人,有哪些人物?
(2)講述:講述蘇武的生平,包括他出生地、家庭背景、官職經歷等。
(3)提問:請同學們談談對蘇武的'印象,他對中國歷史文化有哪些貢獻?
2、蘇武在西域的經歷和故事
(1)導入: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己曾聽過哪些關于旅行的故事?
(2)講述:講述蘇武被貶到西域,他在那里度過了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活,并且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3)分析:分析蘇武在流亡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強、智慧和勇氣。
3、蘇武堅守信仰、忠誠國家的精神
(1)導入:請同學們談談自己認為什么樣的人是真正的英雄?
(2)講述:講述蘇武在流亡中所表現出來的堅守信仰、忠誠國家的精神,包括他不向匈奴屈服、不放棄回國的決心等。
(3)分析:分析蘇武這種精神對于我們今天還有什么啟示和借鑒意義。
四、教學方法
1、講授法
2、視頻觀看法
3、分組討論法
五、課后作業
1、寫一篇關于蘇武生平及其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貢獻的文章;
2、背誦蘇武在西域流亡時所留下的名言;
3、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你是蘇武,你會怎樣面對流亡之后的生活?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16
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高一一年的積累,已具備一定的文言基礎,且在初中和高中必修上學過《陳涉世家》、《鴻門宴》,初步了解了史傳文學的特點。但是課文篇幅較長,需要掌握和梳理總結的文言知識較多,相關文化背景的障礙也比較大,需要學習的精神內涵、審美追求和文化價值也較為復雜。學生對人物情感的理解與感悟相對淺顯,不能簡單的給人物貼上忠貞、不屈的標簽,而是要通過有效的活動,讓學生獨立研讀文本,探究史傳文學的敘事藝術并產生切己體察和積極思考,進行思辨性閱讀,并以此來學習古代先賢的理想人格,激發自身的不屈立世情懷。
教學目標:
語言建構與運用預習積累相關文言知識
思維發展與提升梳理把握先賢不屈事跡
審美鑒賞與創造直觀感受先賢不屈氣節
文化傳承與理解結合自身再思理想人格
教學重點
梳理把握先賢不屈事跡
教學難點
結合自身再思理想人格。
教學方法
情景式學習法、探究法、點撥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覺醒年代》中學生唱《蘇武牧羊》的片段。
播放《覺醒年代》中關于易白沙的幾個小片段合集。
【PPT】1921年端午節,易白沙身穿一件白色長褂,頭戴一項白帽,特意坐船到了他一直崇拜的陳獻章的故鄉,在這里,他效仿屈原,決然地跳海自殺,時年35歲。得知易白沙自殺的消息,毛澤東悲痛不已,親自寫挽聯:“無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憤死,我為民國前途哭;去年追悼楊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長沙后進何?”
【導入語】面對軍閥威脅,學生不屈,愿學蘇武節不辱;面對無望之路,易白沙不屈,愿學屈原身不污。自古有言:大丈夫能屈能伸。然而關乎信仰時,不屈又是一種怎樣的力量?“臥薪嘗膽”固然令人敬佩,那么堅持真理,不肯彎腰是否更為珍貴呢?請讓我們走進《蘇武傳》和《屈原列傳》,從先賢身上尋找不屈的理想。
二、文本研習
(衛律):(拔劍,佯裝怒氣)你!這可是在單于帳下,信不信現在就能治你的罪!
(蘇武):(淡淡瞥了衛律一眼)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衛律):(劍入鞘,緩和口氣,用商量的語氣)蘇君,剛才是我言重了,您大人大量,不要放在心上。我也是為了您好。我自從離開漢庭,歸順單于以后,便有了爵號,還稱了王,現在我可是有數萬奴隸,數不清的牲畜,這樣的富貴在漢庭什么時候才能有呢?蘇君,您好好想想,只要您低低頭,這些東西立刻到您手中啊!人活在世,短得很,不就圖這些享受嗎,何必白白送了性命呢?您就算為漢庭賠上了這條命,又有誰知道呢?
(蘇武):(毫無反應,愈發挺直了腰)呵,夏蟲不可語冰,請回吧。
(衛律):(向前,語氣急迫,威逼利誘)蘇君!單于可沒有這樣的耐心,你以為他會派人一遍遍問你嗎?你若是降,我們將是最好的兄弟,同享無邊的富貴,若是錯過這次機會,怕是反悔也來不及了!
(蘇武):(背過身,怒)你背叛皇上是為不忠!拋卻家人是為不孝!挑唆單于與漢相斗是為不仁!心無百姓是為不義!你這等無恥之人,我不想再多看一眼!如果你還有一點良心,就好好想想那些殺害使者的部落的下場,好好想想你是不是也想讓匈奴橫遭災禍!
(衛律):(手指蘇武,發顫,臉色難看)等著看,你,你會后悔的!
小組闡釋:我們小組認為這個場景有兩個對比,一是張勝貪生怕死、不負責任與蘇武臨危不懼,高度負責進行對比,另一個則是衛律威逼利誘、奴顏媚骨和蘇武氣節凜然、昂然不屈進行對比。
【示例二】《李陵攻心,蘇武明心》
(李陵):(面露回憶之色,執酒杯)子卿,想當年我們同為侍中,如今又同在這草原帳中,一晃數年,真是造化弄人啊。來,今日我們莫管其他,就不醉不休。
(蘇武):(以手推拒)你既然還記得我們同為漢臣,那你今日的臣子之心,可還是忠于漢朝天子?
(李陵):(面露悲痛,放下酒杯)我便是想忠于漢帝,可是他何嘗善待我李氏一族?我拼死作戰,無奈詐降,我有何錯?可我李陵全家,死的死,關的關,既如此,我何必忠他!再想你蘇氏,滿門忠良,盡心竭力,可曾有好下場?你兄長,做奉車都尉,僅僅因為皇帝下車撞到柱子便被賜死;你幼弟,因沒有抓到殺害駙馬的宦騎便被逼死;你母親臨終前,也未曾見上你一面,死不瞑目;你妻子苦苦等你不歸,含淚改嫁;你家里只余兩個幼妹,還有你二女一子,不知生死。你為漢朝拼命,你的家人也沒得到善待,你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受苦,也無人體諒。漢帝朝令夕改,喜怒無常,你何必為他折磨自己。
(蘇武):(哀嘆)少卿,我知道你有痛苦,可是你既為李廣將軍之孫,又為我漢朝大將,不知是多少百姓和士人心中的模范,也是多少年輕將士心中的山峰,如今,這模范成了恥辱,這山峰轟然倒塌,你竟還以為這忠與不忠只是你一個念頭的事情嗎?我蘇氏一族,本沒有什么功勞和恩德,全憑皇帝栽培提拔。此份恩情信任,令我兄弟三人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況且我的人生志向,本就是忠君愛國,匡扶社稷,使天下安,怎么能因為自己一家的榮辱,而做出絲毫有損社稷,動搖人心的事情呢?我對漢庭的心,如子報父,堅決不移,而對匈奴,則,寧死不屈。
(李陵):(心下翻涌)子卿,莫要再說了。人生短短幾十年,我實在不愿讓你我做那無謂的掙扎,反正已無牽掛,不如讓過去的事情,隨草原的風一同消散吧。
(蘇武):(搖搖頭,嘆氣)并非如此啊,你且去吧。
(幾天后)
(李陵):(懇切)子卿,你要相信我,單于愿歉誠相待,只是愛惜人才,并非迫使你與漢為敵,且你我相知,在這遼闊的草原上共飲,有何不樂呢?
(蘇武):(重重放下酒杯)你當真在這里活得問心無愧嗎?難道對國家的誠心是隨個人境地而轉移的嗎?若因為帝王的一時糊涂而改變自己忠于國家的心,那這個國家還是有前途的嗎?若因為你父親對你苛待,便認他人做父,這也是可以的嗎?身為將領,身為使者,身上肩負的都是國家的重擔,是最該挺直站立的人啊,決不可帶著萬千百姓的信奉向對立方下跪啊!我這副身軀,本以許國,死又何惜,今日你一定要讓我向別人臣服,那我只有在你面前立刻就死了!可惜我們同途而來,卻要殊途而歸了!
(李陵):(慨然長嘆,眼淚直流)錯了,錯了,我終究還是錯了……我只想值不值得,怨恨君主的不公,憑借一時情緒的好惡做出選擇,可竟忘了我心中信仰。我最初投降時崩潰難忍,幾乎就想死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竟坦然接受了這種結果,還為它找理由。如今看來,竟是自欺欺人罷了。可笑啊,可笑。
(蘇武):(搖頭,不忍再看)唉……
(李陵):(一邊恍惚離開,一邊喃喃)子卿,我李陵和衛律罪孽深重,無以復加了……
小組闡釋:李陵是勸降的人中非常特殊的一個人。首先李陵和蘇武之前交情就很好,他來勸說,蘇武念在交情和李陵的遭遇,并不會一直橫眉冷對,其次李陵絕非貪生怕死之人,他說的那些話如果從一個人來考慮的確是有理有據,比如漢武帝的性格問題,自己家人被狠心對待的問題等等。換一個人來的話,李陵的話可謂攻心極其有效。然而蘇武的'心太堅定了,太開闊了,他從不以自己個人遭遇為立場,而是將立場擺在大義上,他也不會因為各種情感就干擾他的選擇,他始終知道自己追求什么。李陵和蘇武,是最深入的對比。
【示例三】《吟答漁父,自沉汨羅》
(漁夫):(驚訝)您不是三閭大夫嗎?應該高冠束發、錦衣華服、環佩遍體才是,為何披頭散發、面色憔悴,走在這河畔呢?
(屈原):(聞言抬頭,目如死灰)這世間污濁遍地,獨我清白立世,這人群宿醉不醒,獨我清醒觀世,時至今日,我才知道什么叫無力回天,這樣的世道,我既救不了,便只有離去。若天道還有半分情感,請讓我的死激起一點浪花吧。
(漁夫):(撫了撫胡子,了然于胸)您太束縛自己了。既來到世上,受到世俗的熏染是無可避免的。再往前的圣人們,清楚明白這世界的道理,愿意適應世俗的變化,而能長存于世。您也可以如此呀。整個世界都污濁,你便也跟著走在污濁里,眾人都沉醉,你便也跟著飲酒就是了。這樣你能好好活著,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許不能完全符合你的心意,但是也已經不容易了。何必讓自己落入今日的境地,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苦吟感慨,讓自己與日媲美的才華被掩蓋,與月媲美的品質被誣陷?這樣有什么意義呢?
(屈原):(有了一點精神)世人皆知,剛洗過頭的一定要彈去帽上的灰沙,剛洗過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塵土。誰愿意讓清白的身軀,受到外物的污染呢?既然對待身體如此,為何對待其余便不是如此了呢?沒有人最初就立志做壞人吧,可是為什么后來見到名,見到利便要轉變自己一直保持的心性呢?很多人最初也有自己的堅持吧,可是為什么遇到困難就隨波逐流了呢?如果每個人多一點不屈服,也不會舉世皆濁。就是因為少數人跟隨多數人一起屈從于渾沌的生活了,才眾人皆醉啊。或許您說的是很好的生活態度吧,可是這并非我的人生信仰。信正道而不改,才是君子立于世的態度啊。我既無錯,為何屈之?若使我高潔的品質將蒙受世俗的塵埃,那我此刻便要投入這長流不息的江河,葬身于江魚的腹中了。
(漁夫):(嘆息)生有生的緣由,死有死的氣節,我竟不能多言一詞。
(屈原):(堅定)定心廣志,余何畏懼兮!曾傷爰哀,永嘆喟兮。世溷濁莫吾知,人心不可謂兮。知死不可讓,愿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
(漁夫):(哀傷)我已經預見接下來的場景,請讓我速速離去,避免看這不公的悲涼。
(屈原):(釋然)請按照您的心意行事吧,不過雖然不公,死卻不因我對信仰絕望。這世道,我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來全我的崇高理想,得以殉道,已是安慰了。
(漁夫):(轉身,慨然長嘆)我所贊同的,千萬人可選,他所堅持的,竟是鮮有同行的。終究是衡量常有,而氣節不常有呀。
(屈原):(懷石,自投汨羅)。
小組闡釋:這一段對話里,屈原用形象化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堅定不移的立場。漁父說的未嘗不是一種選擇,所以歷史上出現了中庸之道,也出現了許多和光同塵的人,更有“水至清則無魚”的說法。這些是符合大眾的認知的。然而屈原不愿意,他知道當眾人都稍微彎腰時,自己的腰顯得太直了,必然會被排斥,可是這又怎么樣呢?人既然從動物變為人,那便該有堂堂正正人的姿態,怎么能讓自己使自己退步呢?
【小結】:同學們展現的一幕幕場景帶領我們仿佛穿越千年以前,回到那草原和河畔,身臨其境感受到了蘇武和屈原對于理想的追求。人活著都愛惜自己的性命,有志之士無不想保存自己的力量去完成自己的事業,可是他們在死與生之間的選擇是那樣堅定,死亦能重于生也。
學習任務三:旁白,再思理想人格
拍攝大綱的設計已經到了尾聲,而作為制片人的你,為增加視頻的感染力,需要在視頻的結尾加上旁白,你會怎樣設計?
【示例一】:為蘇武寫一段結束語。即:他于茫茫大漠,心懷使命,昂首挺胸,眼里不變的是剛強;他于陰暗地窖,寒冷饑餓,臥雪吞氈,雖死不向匈奴投降;他于遙遠北海,持節而行,牧羊為生,忍辱負重只盼重回故鄉。蘇武,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用行動捍衛家國,用行動捍衛人格。
【示例二】:為蘇武寫一段話。即:若論誘惑,他們說,爵位財富任君選,牛馬牲口堆滿山,榮耀如此,何思漢?若論折磨,他們說,地窖不食遷北海,公羊生出小羊來,盡數做到,放君還。那么,威逼利誘到如此地步,是什么支撐蘇武軟硬不吃呢?是他的氣節。生為大漢男兒,便永是大漢男兒,出為大漢使者,誓死是大漢使者。即使歸來滿頭白發,他依舊是大漢的英雄。
【示例三】:屈原的結束語最好為《離騷》的一節。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汩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小結】聽了同學們寫的的旁白,老師心里非常感動,因為同學們沒有把蘇武和屈原僅僅當成紙片上的楷模,而是想他們所想,思他們所思,并認為他們是高潔偉岸的。看來我們同學也深受影響,決定當一個堅貞不屈的人,以潔立世。
四、總結
【過渡語】古有恪守正道、威武不屈的屈原、蘇武,于今,又會有怎樣的不屈立世之人呢,我們來看個視頻。
【ppt】播放中印邊界沖突視頻
【小結】“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新時代戍邊英雄的真實寫照,面對風與雪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英雄們用不屈、忠誠,以身許國,傳達著對這片土地的赤膽忠心。他們始終如一的任性風骨,將生生不息,我們更應以此,用韌性不屈馳騁于自己的書卷年華!
五、作業
從遠景近景的安排,燈光昏暗的處理,配樂等完善拍攝大綱。
板書設計: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 17
一、 自學發現(自習完成)
(一)書聲瑯瑯(以讀為本、入情入境)
1、通讀一遍,獨立感知。(10分鐘)
(1)讀出文言節奏,注意停頓、重音、語氣等。
(2)不看注釋,在讀的過程中運用儲存的相關知識,試著迅速理解翻譯詞句意思,并劃出一時不能理解的詞句。
(3)讀完后,合上課本,在腦子中形成對本文的整體印象。
2、寫出你的整體感知
我的感知是:
3、再讀文本,分條寫出你的個性發現。
我的發現:
和我交流的同學的有價值的發現:
(二)夯實基礎(九層之臺、起于壘土)
1、為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屬(zhǔ )草稿 慘怛(dá) 帝嚳(kù ) 靡不畢見(m) 濯(zhuó)淖(nào) 蟬蛻(tuì) 滋垢(gu ) 濁穢(huì) 皭(jiào)然泥而不滓(z) 既絀(chù) 既咎(jiù ) 眷(juàn )顧 被(pī )發 漁父(f) 憔(qiáo )悴(cuì ) 哺(b )育 啜(chu )泣 罹(lí )難(三)研讀文本: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句式:判斷句 )。為楚懷王左徒(擔任 )。博聞強志 (記憶力 ),明于治亂,嫻(熟悉 )于辭令。入(對內 )則與王圖議(計議,計劃)國事,以出號令;出(對外)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連詞,表原因)心害(作“患”講,嫉妒)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zhǔ,動詞,寫作)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動詞,強取)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動詞,自夸,炫耀)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連詞,表因果)疏(動詞,疏遠)屈平。
溫故知新:
伐 :
1、夸耀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討伐 其后秦欲伐齊
3、功業 此五霸之伐也
4、砍伐 伐竹取道
屬:
1、寫作 屈原屬草稿未定
2、通囑,囑托 屬余作文以記之
3、類,這些人 吾屬今為之虜
造:
1、制定,起草 懷王使屈平造為憲令
2、到.....去 (少年好事者)徑造廬訪成
微:
1、含蓄 其文約,其辭微
2、無,沒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3、不顯露的 微服私訪
屈平疾(動詞,恨,痛心)王聽(名詞,聽力,識別力)之不聰(聽覺靈敏)也,讒諂(說好人的壞話,諂媚國君)之蔽明也,邪曲(同義復詞,邪惡,不正,形容詞作名詞,邪惡的小人)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被動句),故憂愁(內心很痛苦)幽思而(連,表因果)作《離騷》。“離騷”者,猶離(通“罹”,遭遇)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處境艱難)則反(通“返”)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dá,內心痛苦),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目的連詞,來)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被動句),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大概)。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表目的,來)。明(動詞,闡明)道德(古今異義,道理品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通“現”表現)。其文約,其辭微(含蓄),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通“旨”)極大,舉類(事物)邇而見(通“表現”)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被動句)。自疏濯(通“濁”)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jiào,潔白)然泥而不滓(污黑)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溫故知新:
疾:
1、恨,痛心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2、病 君有疾在肌膚
3、強 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
類:
1、事物 舉類邇而見義遠
2、像 佛印絕類彌勒 屈原既絀(通“黜”,罷免官職)。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通“縱”,合縱,聯合抗秦)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名詞作狀語,拿著豐厚的禮物)委(動詞,呈獻)質(通“贄”,見面禮)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于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連,表因果)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gài),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于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溫故知新:
既:
1、已經 屈平既絀
2、...之后 既罷,歸國
從:
1、通縱,合縱 齊與楚從親
2、使.....隨從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3、聽從,順從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
患:
1、憂慮 擔心 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
2、憂患,災禍 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矣
絕:
1、斷絕 楚誠能絕齊
2、橫渡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3、非常,極 佛印絕類彌勒
質:
1、通“贄”,見面禮 乃使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
2、人質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3、質地,底子 永州之野產異蛇,黒質而白章
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介,用)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原既疏,不復在位,使于齊,顧反(回來。顧,還),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后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昧。
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名詞作狀語,像虎狼一樣)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連,并)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通“納”,接納)。復之(動,到)秦,竟死于秦而歸葬。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
內:
1、通“納”,收留 亡走趙,趙不內
2、在國內 內立法度,務耕織
3、在宮內 內惑于鄭袖
勸:
1、勸說 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
2、鼓勵 勸學
歸:
1、運回 竟死于秦而歸葬
2、舊時指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來歸
3、回來 田園將蕪胡不歸
楚人既咎(責備)子蘭以(介,因為)勸懷王入秦而不反(通“返”)也。屈平既嫉(動,恨)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副詞,徹底,全部)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念;振興)之,一篇之中,三致(表達)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沒有才能),莫不欲求忠以自為(為自己),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zhǔ,一件連著一件),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fèn),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被動句),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被打敗)地削(被分割),亡(失去)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被動句),此不知人之禍也。
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動,詆毀)屈原于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動,放逐)之。
屈原至于江濱,被(通“披”)發行吟澤畔,顏色(古今異義,臉色)憔悴,形容(古今異義,形體容貌)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被動句)。”漁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被動句)?”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潔凈的樣子),受物之汶汶(mén,渾濁的樣子)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介詞“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皎潔的樣子)之白,而蒙世之溫蠖(hùo塵垢)乎?”乃作《懷沙》之賦。于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這)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動詞,效法)屈原之從容(古今異義,言語舉動適度得體)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后楚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被動句)。
二、小組交流班級展示(上課進行)
1、 小組交流。
交流要求:
(1)各學習小組將個性發現和所探究問題進行交流,豐富知識,集思廣益,開拓思路,查漏補缺,使個性發現最大化。
(2)交流中要在個性發現欄目和探究問題欄目記下別的同學有價值的發現,記錄越多收獲越大。
(3)選出小組發言人,向全班同學報告你們小組的個性發現和最值得探究的問題,交流完后,由小組書寫員迅速將成果寫在黑板上。交流發現數量:至少一個。
2、 班級交流
交流要求:
(1)小組發言人代表小組交流個性發現。
(2)合并所探究問題,選出最值得探究的一個問題。由中選者擔任臨時教師組織同學探究。
我所記錄的其他小組同學的有價值的問題和解答:
三、總結發現(自主整理學習收獲,用一分鐘概括本課的學習收獲)
交流完后請你梳理你的記憶,看看留在你腦子里的發現
1、 你認為本課重要字詞你記住了多少?試著迅速寫寫或說說字詞及其意思用法。
2、 你認為最個性的發現是:
理由:
3、 你認為最有價值的問題是:
理由:
4、你還有什么疑難:
四、基礎檢測練習
1.下列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C ) A.短于頃襄王 短:揭露短處 B.頃襄王怒而遷之 遷:調動官職 C.上官大夫與之同列 列:班列 D.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 祖:稱為鼻祖 2.下列句子按句式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A) ①父母者,人之本也②秦,虎狼之國,不可信③信而見疑,忠而被謗④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⑤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⑥此不知人之禍也⑦夫圣人者,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⑧離騷者,猶離憂也 A.①②⑥⑧/③④⑤⑦B.①⑥⑦⑧/②③④⑤ 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3.以下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屈原愛國忠君的一組是(C) ①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②不愿得地,愿得張儀而甘心焉③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④其存君興國而欲反復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⑤雖流放,眷顧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A.①②③B.①④⑤C.③④⑤D.②④⑤ 4.選出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A) A.顏色憔悴,形容枯稿形容:形體和容貌 B.新沐者必振衣新沐:剛洗完澡 C.而能與世推移推移:推進移動 D.寧赴常流而葬科江魚腹中耳常流:經常流動 5.選出加點詞義解說正確的一項(B) ①何故而至此②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③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④遂自投汨羅以死 A.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6.作者引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的用意是(C) A.屈原過于清高、正直,不僅遭人嫉妒,而且為一般人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權達變適應社會,順應時代。 B.說明屈原堅守節操,德才兼備,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責楚王無知人之明,同時也含蓄批評屈原孤芳自賞的態度。 C.贊揚屈原保持了高度美好的節操和志向,作者借漁父之口,表達了對迫害屈原的那個昏聵邪惡的統治集團的憤慨。 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潔美好的節操和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認為整個世界都混濁的見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觀辯證些。 7.翻譯下面句子
①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他闡明道德的廣大崇高,國家治亂的規律,無不透徹 ②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用一個張儀抵漢中地方,請您讓我到楚國去③人武關,秦伏兵絕其后,因留懷王以求割地。
(懷王)進入武關,秦國埋伏軍隊斷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懷王強求楚國割讓土地
五、自學參考資料
1、關于《離騷》的簡介。
《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國古代最長的一首抒情詩,共373句,2490字。這篇浪漫主義杰作,迸發出了詩人崇高理想和熾熱感情的燦爛光彩。全詩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敘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關心楚王朝的命運而把改革的希望
聽了不服氣,就去向古帝虞舜陳訴。當他認為已得到公正的評判之后,便滿懷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索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尋實現理想的途徑。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樣混濁,天帝無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種種原因沒能成功。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現自己在現實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寫作者請靈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啟示,決定行止。在絕望中,他聽從靈氛的勸告,選定吉日,駕著飛友,出國遠游,到別的國家去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當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時候,突然望見了下面祖國的大地。這時候,“仆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他再也不忍離開祖國,最后以殉國的決心結束全篇。
在《離騷》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對那些貴族群要把祖國引上“幽昧”、“險隘”的道路,他要斗爭,他“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難道是我個人害怕遭殃嗎?我怕的是楚國這輛大車會顛覆)。他深切關懷人民的疾苦,說自己是“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他一再提到堯、舜、禹、湯、文、武、劉桓公,是要引導楚懷王走上謀求楚國富強的道路,因而他勉勵懷王:“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導夫先路。”即使在被疏遠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實現,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凈諫,會招來禍患,但他的態度卻是“余固知謇謇(忠言直諫)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對那些貴族群的謠言中傷,面對他們的工讒善媚和背離法度,他決不妥協,決不同流合污,堅定地表示:“寧溘(kè,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由上可見,《離騷》,不但是一篇空前絕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個封建時代,也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
2、 關于司馬遷的政治遭遇:
司馬遷與屈原有著類似的遭遇。他侍奉漢武帝,原來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為主上服務。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卻受到極不公正的懲罰。他和李陵本無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時,他因李陵平素頗有“國士”之風,又因李陵被俘前,只憑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數十萬兵力連戰十余天,轉戰千余里,最后才因矢盡道窮,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許是想暫時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機會報答漢朝。加上他又看不慣那滿朝文武的丑態,當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興,就爭著奉觴上壽,現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惱怒,就又爭說李陵的壞話,于是就想為李陵說幾句公道話。這一來,就觸怒了武帝,被下獄治罪,被處以腐刑。在封建士大夫看來,受腐刑,這是極大的恥辱。他之所以還活著,是因為要完成《史記》這部偉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發憤寫出《離騷》一樣。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02-08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精選10篇)04-03
《屈原列傳》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11-27
《屈原列傳》教案03-19
屈原列傳原文及賞析11-22
屈原列傳說課稿02-26
《屈原列傳》閱讀答案11-16
《屈原》教學設計10-27
屈原列傳原文加翻譯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