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廣角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廣角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
《數學廣角》是義務教育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的第一課時。教材以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生活場景為依托,重在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將學習活動置于模擬情景中,給學生提供操作和活動的機會,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為學生今后學習組合數字和學習概率統計奠定基礎。
根據對教材的分析,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①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②引導學生發現和應用排列組合的規律,做到不重復也不遺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③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和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濃厚興趣。
⑤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
我確定本節課教學重點是掌握求簡單事物的排列和組合的方法,難點是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做到不重復也不遺漏地找出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組合來解決的知識。如搭配衣服、搭配早餐,密碼箱中密碼的排列數等等,作為二年級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因此在數學學習中注意安排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通過這些活動來進行學習,經歷簡單的排列組合規律的數學知識探索過程,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新知,發現規律,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課程標準確立了“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理念,基于這樣的認識,這節課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從生活情景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這節課,我力求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出發,為學生學習創設“三個小朋友帶我們游數學廣角”這樣一個探究的情境。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經歷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的過程,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4.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
5.電子白板的使用。 本節課我完全利用了電子白板自帶功能去滿足整節課堂的需要!電子白板的最大特色就是編輯和展示共存交互性!教學中我運用了書寫、標注…多媒體展示和傳統黑板書寫相結合的功能,直接在圖片和課件展示中去記錄、標注和批閱;在生動直觀的教學過程中鞏固和強化我們學習的內容。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新理念,要求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在以往的教學中,我更多關注的是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結果。教學不能為了快速獲得結果,而大大縮短知識的形成過程。因此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嘗試采取多種手段引導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無論是探索新知的過程還是練習的設計都注重生活與數學的結合。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3、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同桌合作交流活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4、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本節課我還試圖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事例,讓學生運用操作、演示等直觀手段解決問題,讓學生“讀——理解”、“疑——提問”、“做——解決問題”、“說——表達交流”,并在其中獲得對基本數學思想方法的感悟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同時,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意識。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
①通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②初步培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能力。
③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2.情感態度目標:
①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濃厚興趣
初步培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探究
同學們都說喜歡去郊游,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去數學廣角逛逛(揭示課題:數學廣角)
師:讓我們唱著歌一起出發吧!(課件播放歌曲,教師帶著同學一塊做動作)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排列
師:數學廣角到了,我們先去數字宮瞧瞧,同學們看見了什么?
生:數字1和2
師:你看到這兩個數字寶寶你想到了什么呢?
生1:我想到1+2=3
師:還有嗎?
生2:2-1=1
師:其他同學有沒有別的想法?
生3:我想到了12和21
師:有的想到加法計算、有的想到減法計算、有的還想到1和2還可以組成新的數,小朋友們真棒,說說這是一個幾位數是怎樣得到的?
生:有個位和十位。
師:說得很好(教師在黑板上邊寫)我們在十位上寫上1,個位就剩下2;我們在十位上寫上2,個位就剩下1,所以1和2可以組成兩個兩位數。這時數字3也來湊熱鬧了,數字3問:“我們三個數字能組成幾個兩位數呢?請同學們仔細的想一想,想好了把小手舉好,悄悄地告訴老師。(學生想,老師走下去聽意見。有說3個的,4個的,6個的)
師:說3個的你說說到底是哪三個?
生:13、32、21
師:你說是4個,你來告訴大家是哪四個?
生:13、12、23、31、32
師:說6個的來說說你找到的。
生:13、31、23、32、12、21
師(故作疑惑狀):那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呢?老師請來了好幫手(舉起數字卡片)來幫忙,請你們擺一擺,看看擺出幾個兩位數。比比哪組合作得又好又快。
(學生操作)
師:誰愿意起來告訴我們你們擺了那幾個兩位數?
有4種情況:
情況一:只擺了4個的。
情況二:擺了6個,但是雜亂無章的擺的
情況三:先選兩個數字組成一個兩位,然后交換位置得到另一個兩位數,也擺了6個。
情況四:先把一個數字放在十位,再把剩下的兩個數字放在個位。擺出6個兩位數。
2、合作探究排列
師:為什么有的擺的數多,而有的卻擺的少呢?有什么好辦法能保證既不漏數、也不重復呢?
師:哪個小組愿意來匯報?
生1:我擺出12,再交換兩個數的位置就是21,再擺23,交換后是32,最后擺13,交換后就是31,這樣就不會漏也不會重復了。(生匯報,師板書)
生2:我先把數字1放在十位,再把數字2和3分別放在個位,分別組成12和13,我接著把數字2放在十位,數字1和3分別放在個位,又分別組成了21和23,最后把數字3放在十位,數字1和2分別放在個位,分別組成了31和32,這樣也不會漏也不會重復了!(生匯報,師板書)
生3:我先把數字1放在個位,再把數字2和3分別放在十個位,分別組成21和31,我接著把數字2放在個位,數字1和3分別放在十位,又分別組成了12和32,最后把數字3放在個位,數字1和2分別放在十位,分別組成了13和23,這樣也不會漏也不會重復了!(這種方法能想到的可能比較少)
學生匯報,老師板書
師:大家都采用各種方法擺出了6個不同的兩位數。真了不起啊!今后我們在排列數的時候,如果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就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板書:有序的,不重復,不遺漏)
3.感知組合
師:同學們剛才排數排得很好。老師祝賀你們(教師不自主的一邊走一邊伸手和同學握手)。老師和××握了幾次手?
生:一次。
師:我和××也握了幾次手?
生:一次。
師:如果我們三個人握手,每兩個人握一次,三人一共要握多少次呢?
生1:6次。生2:3次。生3:4次
師:到底幾次,四人小組為單位,看看每兩個人握一次手,三個人一共要握手多少次?(學生活動)
(請2組小朋友匯報)
(請這2組上臺表演握手)
師:兩個人握一次手,三人一共要握3次手。老師現在有一個疑問,排數時用3個數字可以擺出6個數,握手時3個同學卻只能握3次,都是3,為什么出現的結果會不一樣呢?
結論:兩個數字交換位置可以組成新的兩位數,兩個人握手交換位置還是這兩個人,只能算一次,所以三個不同的數字組合成兩位數,能組成六個不同的兩位數,而三個人,每兩個人握手只能握三次。
三、拓展應用,深化探究(過渡,同學們真棒,用自已的智慧解決了問題,現在老師讓大家進行一次免費抽獎你們愿意參加嗎?)
1、抽獎
師:好,現在我們來抽獎了,同學們都想中獎嗎?(想) 我給你們透露點信息:中獎號碼就是從這2、5、7、8四個數中選出的兩個數組成的兩位數。猜猜,什么號碼可能中獎?每個同學都有中獎的機會哦。
生:猜25,28,78
師:看來,可能中獎的號碼有很多個。(把你認為能中獎的號碼都寫出來吧)(把用這四個數能組成的所有兩位數都寫出來,教師巡視,“有同學寫出來8個兩位數,她還在繼續寫,看來不止8個”“你是先固定最前面一位數?”)
師:寫好了嗎?(請一位同學匯報)
把你認為最有可能中獎的一個號碼圈起來。(學生圈)
老師選最認真的一個同學來抽獎。學生先按鍵一下(課件)中獎號碼的最前面一位數出來了,是2,那中獎號碼可能是? 25、27、28。再按以一下。中獎號碼是?
師:你中獎了嗎?如果你中獎了,請到老師這領獎品。
2、付錢
師:現在我們去游藝宮看看!(課件:歡迎到游藝宮,門票每人5元)
同學們帶錢了嗎?
生:沒有
師:沒關系,老師幫你們先墊上。假如你身上有這么多錢(課件顯示:5個一元硬幣,2張2元紙幣,1張5元紙幣。)你會怎樣付門票的錢呢?
學生小組討論后,說不同的拿法:
生1:我拿的是1張5元的紙幣。
生2:我是這樣拿的,2張2元1個1元硬幣。
生3:也可以這樣拿,1張2元3個1元硬幣。
生4:還可以這樣拿,5個1元的硬幣。
師: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法,(課件顯示四種拿法)有重復或遺漏的嗎?
生:(觀察后)沒有
3、搭配衣服
師:好,那我們就進游藝宮觀看時裝表演了。
(出示課件:歡迎到游藝宮觀看時裝表演,這四件衣服有幾種不同的穿法呢?)
師:誰愿意起來告訴我們大家究竟有幾種不同的穿法呢?
生1:一件上衣可以配兩條不同的褲子,這樣有2種,另一件上衣又可以配兩條不同的褲子,又有兩種,這樣一共有4種。
師:剛才這位小朋友用衣服配褲子,有4種不同的搭配方法,你還有其他方法嗎?
生:可以用褲子配衣服,每條褲子連兩件上衣。也有4種搭配方法。
師:對,是四種配法(課件顯示四種配法)
四、總結延伸,暢談感受
師:同學們,由于時間關系,我們該回家了!剛才,我們去哪里玩了!數學廣角。數學廣角好玩嗎,有趣嗎,你都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嗎?
生1:我學得真高興啊,我學到了怎樣排列數字。
生2:我也很高興,我學到了排列時有好的方法能讓我們既不漏掉也不重復。
……
師: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數學問題,只要小朋友細心觀察,就能發現更多有趣的數學問題。老師馬上就要和同學們分開了,你們舍得老師嗎?如果你們以后想老師了,就可以打電話給,老師電話號碼是8606???
生:怎么后面3個數字沒有啊?
師:那就要同學們動動腦筋了,可以給你們個小提示:
(課件顯示:后面的三個數是由1、2、4組成的)
猜猜看,猜對了老師的電話就會響哦!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教科書103-104頁內容及相關練習。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民間廣為流傳的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包括:列表法、假設法、方程法等。教材把這一問題安排在四年級,學生還沒有學過方程,因此這里主要引導學生通過猜測、列表、假設等方法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猜測、有序思考及邏輯推理的能力,體會假設法的一般性。在解決“雞兔同籠”問題時,學生選用哪種方法均可,不強求用某一種方法。
【學情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著名數學趣題,容易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列表法”是學生比較容易接受的,也就是通過有序猜測和計算得出結論,“假設法”對學生來說比較陌生,教學中要抓住其特點,講解算理,讓學生逐步掌握,根據具體問題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拓寬學生思維。
【教學建議】
1、教學中要注意滲透化繁為簡的思想。
2、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3、介紹有關雞兔同籠問題的“趣解”,既激發學習的興趣,又可以拓寬學生的思路。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經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列表法、假設法等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邏輯推理能力,增強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3、了解“雞兔同籠”問題解決的多種有趣方法,體驗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
【教學重點】經歷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運用列表法、假設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掌握假設法,能運用假設法解決數學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今天老師想給同學們介紹一部1500年前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你們想了解嗎?里面記載著許多有趣的數學名題,其中有這樣一道題,請看屏幕:(課件出示以下情境圖)
師:你能說說這道題是什么意思嗎?(說明:雉指雞)讓學生說說題意,然后出示: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這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歷史趣題“雞兔同籠”問題。(板書課題)
有的同學已經在計算了,說說看雞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
【設計意圖】結合課件呈現的情境圖談話引入,給數學課堂帶來了濃厚的文化氣息,讓我們的學生感受到我國數學文化的源遠流長,同時在學生猜測得不到正確結果的情況下,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為下一環節引導學生經歷“化繁為簡”的解題策略做好鋪墊。
二、新知探究。
(一)感受化繁為簡的必要性。
剛才大家猜了好幾組數據,但是我們驗證后發現都不對,為什么這么多人都沒有猜對呢?(數太大了)你們覺得什么情況下能夠猜對?(數小一些)
那咱們就換一道數小一些的。(課件出示例1)
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二)自主嘗試解決問題。
我們一起來看看在同一個籠子里的雞和兔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數學信息?
找到題中信息:①雞和兔共8只。②雞和兔共有26條腿。 ③雞有2條腿。 ④兔有4條腿。
在猜測時要抓住哪個條件呢?(雞和兔一共是8只)那是不是抓住了這個條件就一定能猜對呢?
怎樣才能確定猜測的結果對不對?(把雞的腿和兔的腿加起來看是不是等于(把雞的腿和兔的腿加起來看等不等于26)
這回給你們一點時間,把你猜測的數據在練習本上列個表,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對嗎?(出示表格)
這回給你們一點時間,把你猜測的數據在練習本上算一算,想一想:你算的對嗎?
(三)交流體會,掌握問題解決策略。
1、經歷列表法的形成過程。
(1)經過同學們的研究,現在知道雞和兔各有幾只?
都誰和他的結果一樣?你們有把握這次猜對了嗎?怎么驗證一下?
(2)說說你是怎樣得出正確答案的?(引導學生說說解決問題的思路)
預設學生思路:
●從雞8只,兔0只開始推算。
●從雞0只,兔8只開始推算。
前兩種情況可能做了充分預習,按照一定的順序,列舉出了所有情況,或者到得到正確答案為止。對這種有序思考的方法要給予肯定。
●直接猜出雞有3只,兔有5只,驗證后發現腳數正好是26只。
這種情況屬于正好一下猜對了,教師提示不一定每次都能夠猜得這么準。
●從雞有4只,兔有4只開始推算。
這種情況猜測的次數比較少,對于數據比較大的時候適用。
●有的同學還可能發現了每增加一只兔,減少一只雞,腳就增加2只,這樣就可以一下子算出需要增加幾只兔,直接找到正確答案。這正是假設法的思路。如果有同學有這一發現,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表述準確,為后面的假設法學習做好鋪墊。
(3)小結收獲。從剛才的列表情況看,你覺得怎樣列表比較好?
(4)運用列表法解決情境圖中的雞兔同籠問題。
自主解決,交流方法并訂正結果。
如果沒有出現上面的第五種思路,教師小結可以提出。
小結:雞兔的總只數不變,多一只兔子就會少一只雞,增加兩只腳;多一只雞就會少一只兔子,減少兩只腳。運用這一規律正好是我們解決這一問題的另一種方法。
2、探究假設法。
(1)問題預設:剛才大家找到了“雞兔同籠”問題的解決辦法,討論中還發現了一種更簡單的方法,如果運用這種推理方法,怎么解決呢?
(2)引導學生交流:發現假設成都是雞或者都是兔,計算起來會更簡便。
交流時重點讓學生說說每一步的意思。
先假設成都是雞,著重說說推理的過程。
同樣,讓學生說說,如果假設成都是兔,是什么情況?
小結收獲。
(3)運用假設法解決情境圖中的“雞兔同籠”問題,再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自主嘗試中找到用列表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有序思考,組織學生有層次地匯報和交流,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會到:根據表中總腳數與題中數據的差,來調整數據,對假設法的探究起到了鋪墊作用,同時對假設法的理解也更加深刻。
三、練習強化,深化認識。
針對性練習,完成做一做第一題。
獨立完成,再集體交流訂正。
四、閱讀資料,豐富認識。
同學們,你們知道古人是怎樣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嗎?閱讀105頁的資料。
古人真是很聰明啊!今人更了不起,又發現了很多關于“雞兔同籠”問題的趣解,你們想了解嗎?介紹幾種。
1、假設所有的雞和兔子都訓練有素,然后你拿著一個口哨,吹一下,所有動物收起一只腳,吹兩下,收起兩只腳,好了,現在雞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小兔都“作揖”了,也就是還有兩只腳站著,總腳數減去兩倍的頭的個數再除以二就是兔子的只數了。
2、假如雞的翅膀也著地,也有四只腳,那么總腳數就是總只數乘4,減去實際的腳數,就是翅膀的數,翅膀都是雞的,再除以2,就是雞的只數。
五、談話式小結。
同學們,今天你有什么收獲?每種方法都明白了嗎?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提示學生做題時要根據題目選擇合適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教材第109頁例1及相關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等活動,讓學生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并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能借助連線、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學會簡單的推理。
3.在簡單推理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和有條理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讓學生學會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
目標解析:
學生在一年級下冊教材中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和數的簡單排列規律,本課的學習就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實驗、猜測體會邏輯推理的含義,學會推理的方法。
教學重點:初步理解邏輯推理的含義,并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教學難點:有條理地表達推理的過程。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新課
(一)學生游戲,猜物體驗
1.“隨意”猜。
老師兩手握拳,一上一下放好。讓學生猜一猜上面手中有什么禮物?下面手中有什么禮物?
2.“猶豫”猜。
教師提示:禮物是橡皮和轉筆刀。讓學生再次猜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
3.“確定”猜。
繼續提示:下面不是橡皮。
(1)學生獨自猜測。
(2)同桌交流猜測結果,并說說猜測的理由。
(二)教師小結,揭示課題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感興趣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在三個不同層次的猜物活動中,充分體驗到推理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喚起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主探究,領悟新知
(一)動態演示,呈現問題
教師利用課件動態呈現例1。先出示“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再分別出示小紅、小麗說的話,最后出示問題。
(二)理解題意,分析問題
1.引導審題:從題目中我們知道了什么?要解決什么問題?
2.獨立思考:他們三人分別拿的是什么書?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解決這個問題的過程。
3.在四人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互動互議,精講點撥
1.全班交流。
預設1:閱讀思考后直接得出結論。
匯報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預設2:連線法。
引導學生把人名和書名寫成兩行,再根據每一個條件分別連線。
預設3:表格法。(如下圖,只要合理都要予以肯定)
數學
語文
品德與生活
小紅
×
√
×
小麗
×
×
√
小剛
√
×
×
匯報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
(四)總結方法,求同引思
1.思考:為什么幾位同學敘述自己的思考過程時都從“小紅拿的是語文書”開始?(讓學生體會,由“小紅拿的是語文書”的條件將問題轉化為較簡單的推理,即“小麗和小剛拿的是數學和品德與生活書”,因此由三個人拿三本書轉化成兩個人拿兩本書。所以推理首先要抓住關鍵的信息,層層分析,最終推導出結論。)
2.追問:你為什么能肯定小麗拿了品德與生活書,說說你的想法。
3.小結:推理時一般先找到最關鍵的條件,由這個條件往往能直接得到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下一步的推理。實際推理的時候,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方法。
【設計意圖:在本環節,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學會從眾多信息中選擇關鍵條件推理出某個結論,重點掌握用連線法和列表法輔助推理。】
三、 鞏固應用,內化提升
(一)基礎練習
完成教材第109頁“做一做”的第1、2題
學生讀題后在書上完成,完成后分別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判斷的。
(二)變式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二十一第3題。
完成后著重讓學生思考“你先確定誰?為什么?”
(三)游戲拓展
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每組拿出3樣文具,在組內設計“猜一猜”的游戲,先在組內玩,然后全班表演,請其他同學猜。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了有趣的練習和游戲,思維訓練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既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推理的含義,體驗推理的過程,又有利于培養學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訓練有條理地進行數學表達的能力,同時還能活躍課堂的氣氛。】
四、全課總結,暢談收獲
(一)本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
(二)通過今天的學習,你能解決生活中的什么問題?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5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事例,初步體會解決植樹問題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時數:4課時
數學廣角植樹問題(一)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7頁118頁的例1、例2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過動手操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感悟分的段數與植樹棵樹之間的關系。
2、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能理解段數與植樹棵樹之間的規律。
3、通過實踐活動激發熱愛數學的情感,感受日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具:
掛圖、直尺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每位小朋友都有一雙靈巧的小手,它不但會寫字,畫畫、干活,在它里面還藏著有趣的數學知識,你想了解它嗎?請舉起你的右手,請每一位學生高舉起右手,并將五指伸直,關攏。
師:現在請每位小朋友將五指張開,數一數,張開后有幾個空格?(4個)
師:在數學上,我們把這個空格叫間隔。剛才,我們把五指張開,有4個空格,也就是4個間隔。
2、舉例說出生活中的間隔到處可見,比如:在馬路邊種樹,每兩棵樹之間有一段距離,我們就把這一段距離叫做一個間隔,樓梯、鋸木頭等。
3、大家清楚地看到,5個手指之間有4個間隔,那么,將手指換成小樹,5棵小樹之間有幾個間隔(4個),6棵呢?7棵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植樹問題。
(一)出示:在全長100米的小路一邊植樹,每隔5米栽一棵(兩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1)同桌相互討論。
2)有線段圖表示你的方法
3)學生匯報
4)引導總結:
兩端要栽的時候,比較間隔數和棵數,你得出什么規律?(生:棵樹比間隔數多1)
你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兩端都栽的棵數和間隔數的關系嗎?
板書:棵數=間隔數+1
5)在線段圖上,又有怎樣的關系呢?
點數=間隔數+1
6)這個問題應是:1005=20(個)間隔數
20+1=21(棵)棵數
鞏固練習
(一)書第118頁的做一做獨立完成,指名反饋。
(二)出示:大象館和猩猩館相距60米。綠化隊要在兩館間的小路兩旁栽樹,相鄰兩棵樹之間的距離是3米,一共要栽幾棵樹?
1)讀題,理解題。
2)分組看圖討論。
3)嘗試列式計算。
4)交流:603=200間隔數
兩端不栽樹:20-1=19(棵)
192=38(棵)
5)質疑:
為什么減1?為什么乘2?
比較例1與例2的不同?小組討論,再交流
例1兩端要栽樹,所以棵數比間隔大1:例2兩端不栽樹,所以棵數比間隔少1。
鞏固練習二:
教科書第119頁做一做1、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
三、本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6
一、設計思想
教材的第113頁和第116頁練習二十五的相關練習第4~6題。例2教學簡單的排列,用3個數字卡片擺三位數,數字卡片的排列順序不同,就表示不同的三位數。教學例2時,教師提出問題后,可以讓學生先動手擺一擺,看看用三個數字卡片一共能擺出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并把它們記錄下來。擺的時候要求學生思考:怎樣擺能保證不重復不遺漏?教師對學生不同的方法都應給予肯定和鼓勵。例2下面的"做一做"能很好的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練習二十五中的配套練習,可以穿插在教學過程中豐富經驗積累。
突現合作學習的優勢。平時教師上課,為了提高教學效率,要求學生合作學習,可是有些學生總是敷衍了事,起不了合作的作用,教師也說服不了他們。在這堂課上,需要思維的嚴密性,教師就可以設計一個既可選擇獨立思考,又可選擇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在匯報時通過比較,結果就是很好的說服力,可以讓學生在課堂其他的合作環節中合作得更好。
要求學生在學習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
(1)數學要解決的活動應由學生獨立地進行,教師的指導應體現在為學生創設情景、啟迪思維、引導方向上;
(2)創造性的培養與訓練,要體現在問題具體解決的過程中;
(3)在問題解決的學習中,要盡量通過問題的選擇、提法和安排來激發學生,喚醒他們的好勝心和創造力。
一方面讓學生能積極參與數學的學習活動,在學習活動中體驗成功;另一方面通過在現實生活中提取問題、合作探究、積累經驗,在 "解決問題中學習"。
二、教材分析
練習二十五中第4、5、6題與例2是一樣的,屬于排列。其中4、5題可以讓學生動手實踐一下,實踐過程中注意有一定的順序,保證不重復不遺漏。第6題學生獨立完成。
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可以采取學生動手實踐、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教師要把握好教學要求,這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采用羅列、連線等方式,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數,并能感受到與順序無關,不要提高要求。教師教學語言中盡量避免出現組合這個術語,也不要跟學生解釋。
三、學情分析
在二年級上冊教材中,學生已經接觸了一點排列與組合知識,學生通過觀察、猜測以及實驗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如用兩個數字卡片組成兩位數的排列數,三個小朋友兩兩握手的組合數等。搭配問題是排列組合最基礎的知識點,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同時,學生在前面例題的學習中已經感知了"組合"這一類型的題目,如:從3、7、9這三個數中選出兩個數字,能組成幾個兩位數。已經知道了,做這個題目時應該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先確定十位再確定個位,有序思考才能一個不漏。在本課的教學中,不光是要讓學生能解決三個數字能組成哪些三位數的問題,而是將知識點擴大到知識面,更加系統,操作性更強,也更容易讓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知識經驗來聯系生活,解決問題。之前,學生接觸了生活中的排列問題,通過猜測、驗證,已經能用有序思考羅列出所有可能。但區別于排列問題的組合現象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應用,學生具備的經驗知識卻為數不多。本堂課要學習生活中的組合問題,就應從生活實際著手,根據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讓學生感知組合問題跟順序無關。但在找組合數的時候也需要有序思考,一則不會遺漏,二則不會重復。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在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搭配現象的基礎上,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掌握基本的排列方法,熟練找出簡單事物的組合數。
2、數學思考:使學生在探索不同搭配方案的過程中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進一步體會有序思考;
3、解決問題:用擺、畫、演、說等多種方式來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拓寬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
4、情感與態度:在愉悅輕松的課堂里,掌握富有挑戰的知識,豐富生活經驗的積累。并且,在數學活動中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在活動中增強探索數學規律的興趣,積累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五、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是經歷探索生活中一些簡單的搭配現象通過多種方式的實驗驗證,學生能對排列問題的解決過程有所體驗,并能做到嚴密有序。教學難點是找到合適的搭配方法,保證不重復不遺漏。教學難點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做到簡單有序,又思考嚴密。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這部分內容的活動性和操作性比較強,可以采取學生動手實踐、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學。教師要把握好教學要求,這里只要求學生能根據實際問題采用羅列、連線等方式,找出簡單事物之間的搭配方案,并能感受到有搭配的作用,不要提高要求。教師的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
七、課前準備
1、制作一個能展示各個模擬情境的教學課件。
2、每人一個信封,里面裝有三張數字卡片和一張記數卡。
3、每人準備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彩筆,每個學生發一張未涂色的花環獎券。
八、教學過程
(一)激趣挑戰 溫故知新
1、出示兩個小朋友圖片,請下面的小朋友給起個名字。
2、今天這兩個小朋友在做聰明題比賽,也打算跟在座的小朋友們比比,誰的方法好、速度快,又不遺漏答案。(學生肯定很感興趣,欣然應戰)教師講明要求:將信封里的7、9、3這三個數字組成不同的三位數,能組哪些,動手擺一擺寫下來,不但要快、要準、不遺漏,還要能說明方法,可以一個人思考,也可以同桌合作。
3、學生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⑴學生開始邊擺數字邊記數,有的一個人思考,有的則跟同桌合作,一個操作另一個記數。
⑵先記下成果的學生,可以先跑到講臺前了,同桌合作的兩人一起來。接著匯報交流各自的方法,重復者下去。學生可能會按照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來擺,并記錄下來;也有的會按照數位順序來擺:先確定百位上的數字,然后是十位數字和個位數字……
⑶評價各種方法,得出最佳方法:
同時,學生也能直觀比較小組合作與個人思考的優缺點。
教師對學生的匯報進行小結:只要做到有順序的記錄,就可以保證不重不漏。
【設計意圖:好奇與好勝,驅使著孩子們主動去探索。已有的基礎又鼓舞著他們探索的興趣和信心。可供選擇的合作學習既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也培養了學生主動與人合作的能力,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二)情境模擬 實踐驗證
1、前些天,老師去東陽橫店影視城時拍下了一些有趣的場景,今天帶來給大家看看。
2、出示場景1:
⑴請學生說說,圖畫里看到了什么。(教師隨即提出問題:"是啊,他們拍完了《西游記》打算拍照留念,像這樣三個徒弟交換位置,共有幾種交換方法呢?")
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思考,可以用符號代替人物在紙上比劃。
⑶交流匯報。(方法有:先確定最左邊的人,然后右邊兩個人交換;先確定最右邊的人,然后左邊的兩個人交換;或先確定最中間的人,然后左右兩個人交換……)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生匯報的結果,讓學生體會探索的樂趣。也可以把學生剛才用符號代替畫下來的展示在黑板上,互相學習,鼓勵勤動腦筋的學生。
3、出示場景2:
⑴教師介紹,這幾位小朋友正在影視城玩游戲,嘗試當小演員的滋味呢!可是他們好像鬧矛盾了,要交換角色了,看看明明說什么?出示明明的話:
⑵三人小組把自己當成小演員,也來做做這個游戲,要保證把所有情況都羅列出來。
①三人小組,開始討論。
②上臺演示,全班驗證。
【設計意圖:拍照片和角色轉換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排列問題。在解決場景1的問題時可以讓學生用符號來代替,一方面是為了驗證的方便,另一方面也拓寬了知識面,提示學生,不但數字有排列問題,人物有排列問題,其實在變化萬千的圖形世界里也有排列問題。在解決場景2的問題時,采用三人小組身臨其境排列法,不但鞏固了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還提高了結果的可信度】
(三) 運用排列 制作獎品
1、今天同學們的表現都非常不錯,老師要獎勵每個學生幾朵特別的花兒。這些花兒都已經在你們手中。可是都沒涂顏色,需要同學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完成。出示:
(提示:每朵花都要不一樣,涂出所有情況,看誰涂的方法好)
2、學生開始動手涂,教師巡回檢查,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鼓勵有進步的學生。
3、個別學生匯報展示,下面學生評價,教師獎勵。
【設計意圖:學生往往對老師發的獎品很感興趣,教師課堂上讓他們來涂發給自己的獎品,能引起學生莫大的興趣。題目還有一定的開放性,看上去好像有8朵花要涂,其實所有方法羅列后只有6朵花被上色了,一知半解的學生容易在這里上當,也能通過同學間的互評,在這塊"絆腳石"下尋到"真知"】
(四)結合生活 拓寬知識
1、布置課外任務
(1)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按不同的位置去照相,做個留念。
(2)下課跟同學做游戲,看一看"你"、"笑"、"我"這三個字能組合哪些有意思的話來?
2、適時課堂小結。
【設計意圖:把課堂上知識與家人共享,用照相機來留住自己的智慧,是學生課外愿意做的事情,教師可以用這種方式作課外延伸。同時,"你"、"笑"、"我"這三個字的排列非常有趣,又體現著中國文字的魅力,學生對這類題目的喜愛程度肯定也不低】
九、作業設計
1、完成課堂作業本的配套練習。
2、課外延伸題。
①、兔子媽媽要為孩子們參加動物運動會做號碼布。她分到的號碼用0、1、2三個數字排成的。你能算出兔子媽媽最多要為孩子們做多少塊號碼布嗎?
②、運動會上,三(2)班有4名學生參加接力賽,有多少中不同的排列方式?
③、三名同學到社區去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他們站成一排,有多少種不同的站法?
④、用紅、黃、藍、綠四種顏色涂下面的正方形,有幾種不同的涂法?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7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標實驗教材(四上)112的例1
二、教學目標
1、通過對生活中簡單事例的分析研究,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的應 用,初步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培養尋找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的意識。
2、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合理安排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3、能積極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師準備3個圓片代餅;每組3個圓片;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大家喜歡吃餅嗎?你知道怎么烙餅才能最節約時間嗎?今天我們研究烙餅問題。板書課題:烙餅問題。
(二)新課
1、自主學習
(1)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們朗讀。
(2)在預習的過程中,同學們閱讀了教材主題圖,說一說烙餅的前提是什么?
(3)請同學們匯報:烙一張餅和烙兩張餅分別用來多長時間?
(4)在小組內交流:烙三張餅最短用多少時間?
(5)小組匯報:如何烙三張餅用時最短?
第一張第二張第三張所花時間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探究烙餅最佳方法
(1)烙4張餅最快要分鐘,烙5張要分鐘,烙6張要分鐘,烙7張要分鐘,烙8張要分鐘,烙9張要分鐘,10張要分鐘。
(2)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思考、觀察、發現、匯報
烙的方法所花時間
3張餅
4張餅
5張餅
6張餅
7張餅
8張餅
9張餅
(三)過關檢測
出示三道小題,請同學們解決,說一說解決的方法。
(四)、小節
師:這節課我們一塊兒研究了烙餅問題,大家有什么收獲?
小結:老師也希望大家能用我們今天所學的知識,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在以后的生活和學習中提高效率。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8
《數學廣角》是人教版版小學數學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的內容,教材中的主情境是“配衣服”,通過這一情境活動的逐步深入,訓練學生有序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
1、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的交流。學生在完成這個活動的時候,我發現大部分學生沒有困難,只有極個別的學生有一些困難,在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時候也解決了此問題。
2、運用方法,引申練習。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進行小組的交流和全班反饋,重點讓學生說從配餐的知識遷移到走路有一些困難,但在小組交流和全班交流的時候也解決了此問題,特別學生在實物投影儀前展示自己是怎么走路的時候都是都非常有順序的。
總之,這節課我先從學生身邊的情景出發,通過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拉近了數學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教學中,我注意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緊密聯系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給學生創設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操作等方式進行自主探索,在探索中發現數學、感悟數學和體驗數學,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積極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給學生創設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氛圍,學生積極的參與研究與學習,教師注意走進學生,和學生一起去探究、交流,在學生有疑問的時候,幫助學生排除障礙。
3、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通過比較、分析,使學生的思維明晰化、條理化。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數學下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第109頁。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方面: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數學思想方法;初步運用其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數學問題。
過程與方法方面:通過觀察、猜測、操作、計算、驗證等活動,親歷學習過程,從而體驗學習的愉悅。
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培養學生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合作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利用天平或蹺蹺板的原理,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為以后學習簡單的代數知識做準備。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明確主題
1、同學們都聽說過“曹沖稱象”的故事吧!曹沖是怎么稱出大象的重量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一過程。
2、曹沖是把大象的重量轉換成了什么的重量呢?【他是把大象的重量轉換成了與它重量相等的石頭的重量】因為當時沒有那么大的稱能直接稱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沖就用石頭的重量代換了大象的重量,稱出了石頭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3、同學們,你們大概還不知道吧,曹沖確實非常了不起,他運用了一種重要的數學思考方法——等量代換。【板書:數學廣角——等量代換】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用“等量代換”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1、今天這節課,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神秘的禮物。猜猜,什么樣的孩子能夠得到它們?全班?個大組,哪組的成員在參與過程中積極主動,認真動腦思考,遵章守紀,老師就獎勵這個組一個青蘋果,三個青蘋果可以換一個紅蘋果,兩個紅蘋果可以換取一份神秘的禮物。看看哪個組能得到禮物。
有信心嗎?老師相信你們是最棒的。
2、大家請看這是什么?【出示天平、砝碼】
它有什么作用?【天平可以稱出物體的重量】
我們來體會一下,用天平量物體的輕重時,天平不同的狀態會告訴我們哪些信息?這是砝碼,砝碼都是有重量的,所以用它可以測量出物體有多重。
看看,現在天平是什么樣的狀態?【向右邊傾斜】天平向右邊傾斜,在告訴我們什么呢?【右邊重些】
現在天平是什么樣的狀態?【向左邊傾斜】向左邊傾斜,這是天平在悄悄的告訴我們什么?【左邊重些】
現在呢?【天平平衡】天平平衡的時候,我們可以知道兩邊物體的重量有什么關系呢?你能完成這個結論嗎?【當天平處于平衡狀態的時候,左右兩邊的物體的重量“相等”】
兩個重量相等的物體,我們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誰知道?
看來這個問題,得需要老師來幫忙了。可得認真聽啊,一般人我不告訴他。【等量】
2、認識了天平,又理解了等量這個詞,讓我們帶著發現的眼睛,到市場看一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幅圖,看看,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板書:一個西瓜的重量= 4千克,四個蘋果的重量=1千克】
請同學們想一想:一個西瓜的重量=?個蘋果的重量。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解決這個問題,大家可以動用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我要請同學到前面來講述自己的思考過程,看誰能把自己的想法清楚明白的表達出來。
【一個西瓜4千克(等于4個砝碼), 1千克(1個砝碼)等于4個蘋果,我們用替換的方法,把一個1千克(1個砝碼)換成4個蘋果。西瓜重4千克(4個砝碼),總共要換4次,因此是16個】
【一個西瓜和4千克砝碼同樣重,所以4千克砝碼就有4個4,所以有4×4=16個】
【依學生的回答,一邊擺學具,利用直觀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板書:1個西瓜的重量=16個蘋果的重量】
3、小結:當兩個物體的重量都等于同一個物體時,他們的重量也是相等的,可以進行互相替換。
4、在很久以前,早到貨幣都沒有的時候,那時人們要想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常常采用以物換物的方法。
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樣換取家畜的。【出示圖片】
說一說,你從圖上看到了哪些信息?【2只綿羊的重量=1頭豬的重量;4頭豬的重量=1頭牛的重量】
有一位農夫想用自家的兩頭牛到集市上換綿羊,能換回幾只綿羊?
大家能解決這個問題嗎?4人小組內討論,解決問題。
根據2頭綿羊的重量=1頭豬的重量可以求出4頭豬的重量=8頭綿羊的重量,再根據4頭豬的重量=1頭牛的重量可以求出8頭豬的重量=2頭牛的重量,所以16只綿羊的重量=2頭牛的重量。【要求2頭牛和多少頭羊同樣重,首先要知道2頭牛和多少頭豬同樣重,再利用豬和羊的關系進行替換(計算),最后求出結果。】
【可以讓學生從多方面去考慮不同的方法,板書】
同學們想一想,古人在生活中想到了用等量代換的方法換去自己需要的物品,在我們現代生活中還有哪些事情用到了等量代換的知識?【花錢買東西、促銷集卡換禮品】
三、回歸生活,實際運用
1、講了這么多,老師的肚子都有些餓了,我們去吃麥當勞好嗎?
麥當勞叔叔告訴我們:1個漢堡可以換2個雞翅,1個雞翅可以換3個冰淇凌,那么1個漢堡可以換幾個冰淇凌?
【1×2×3=6個】
【1個漢堡和6個冰淇淋都可以換2個雞翅,所以1個漢堡可以換2個冰淇淋】
2、這時,麥當勞叔叔又送來了可樂。你們看,麥當勞叔叔又帶來了什么信息呢?1瓶大可樂可以換2瓶中可樂,1瓶中可樂可以倒滿3杯。1瓶大可樂可以倒滿幾杯呢,你是怎么想的?
【1瓶大可樂和6杯可樂都可以換2瓶中可樂,所以1瓶大可樂可以換6杯可樂】
3、在麥當勞里喝了大半天,同學們手中有了不少可樂瓶了吧。這些可樂瓶怎么處理呢?
好消息:回收可樂瓶,每5只空可樂瓶可以換1瓶可樂。
現在咱們班廢品回收袋里有50個空可樂瓶,如果拿這些空瓶去換可樂,請你算一算,只換一次可以換到多少瓶可樂?
【可以換50÷5×1=10瓶】
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1、我們看看小兔子在做什么?小白兔和小灰兔正在換蘿卜呢!他們換了好幾次,總也沒換對,你們能幫助他嗎?
6根胡蘿卜換2個大蘿卜,9個大蘿卜換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換多少根胡蘿卜?【練習二十四,第3題】
【6棵大白菜可以換18個大蘿卜,18個大蘿卜可以換54根胡蘿卜】
引導學生讀題、分析關系,并嘗試抽象地推導(計算)一下。如果學生抽象地想象有困難,可以讓學生先用學具擺一擺。
2、看!小雞、小鴨、小鵝也在玩蹺蹺板,你們知道誰重一些嗎?【練習二十四,第4題】
提示:直接比較1只雞和1只鴨誰重一些比較困難,可以轉化為2只雞和2只鴨,或4只雞和4只鴨的比較。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112頁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生活中的簡單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到
優化思想在解決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中的策略的多樣性,
初步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化方案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
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教學難點:探究解決問題的最優方案。
教具準備:硬幣、若干張圓紙片(涂上正反不同顏色)、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學習新知
同學們早上你們的家人給你們做了什么好吃的?老師的家人給老師烙的餅。你們知道嗎廚房里也有數學問題。想知道是什么嗎?(課件出示例1圖)小華媽媽正在為全家人做自己的拿手絕活——烙餅。(板書課題:數學廣角——烙餅問題)
(一)師:從圖上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學生觀察、理解圖中的內容。(目的讓學生了解一個鍋可以烙兩張,每面都需要烙。)
師:媽媽烙餅的一面需要幾分鐘?一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
生:3分鐘、6分鐘(學生對餅需要烙兩面有直接的了解)
師:“如果媽媽要烙2張餅最少需要幾分鐘,怎樣烙?”
生:12分鐘、6分鐘(讓學生討論出6分鐘是對的)
讓學生用圓紙片在黑板演示。(其他學生用硬幣操作)
師:那么烙4張餅那?
生討論并讓同學黑板演示。(其他同學用硬幣操作)
師引導6張餅、8張餅、10張餅需要多少分鐘。(將上述張數和總用時對應板書黑板上)
師:同學們看黑板上的這些張數和總用時,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討論總結出雙張數×3=總用時
(二)師:爸爸、媽媽和小麗各吃一張餅,一共要烙3張餅呢,烙3張餅需要多少時間,看看誰用的時間最短,能最早讓他們吃上餅。(提示學生每次鍋里同時能烙兩張餅)
1、學生操作,探究烙3張餅的方法。(讓學生用發的硬幣烙一烙,同桌之間、小組之間說說用了幾分鐘,是怎樣烙的。)
2、學生演示烙餅法。
師:誰愿意把你烙餅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幾位不同意見的學生上黑板動手烙,邊烙邊解說)讓大家來比較:“這些烙法,哪一種能讓大家盡快地吃上餅?” 生得出結論:9分鐘是烙3張餅所用的時間最短的。
師:誰能再把如何9分鐘就能烙好餅的方法再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學生黑板邊演示邊解說)
師:使用這種方法時,你發現了什么?(使用快速烙餅法,鍋里面必須同時放2張餅。)
讓學生用烙3張餅的快速烙餅法再烙一次,邊烙邊給同桌解說(烙3張餅的最佳方法是解決烙餅問題的關鍵。我讓學生演示烙餅過程,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嘗試,再進行比較,既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為后面的學習打下基礎,又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師引導:那么烙5張餅需要多少分鐘那?7張、9張那?
學生自己動手并同桌間討論,得出結論。教師板書張數與總用時。(生得出5張餅可以先烙2張,再烙3張。7張、9張同理)
師提問:同學們發現黑板上單數餅與總用時存在怎樣的關系?
生總結出單張數×3=總用時
引導出雙張數、單張數與總用時的關系都是一樣的進而總結出烙餅問題的一個規律:張數×3=總用時
(由3是單面時間)進一步總結出張數×單面時間=總用時。
二、實踐應用
課件出示114頁做一做第1題。
教師:“現在美味餐廳的廚師也遇到了難題,餐廳里來了三位客人,每人點了兩個菜,而餐廳里只有兩位廚師,假設兩個廚師做每個菜的時間都相等,怎樣安排炒菜的順序才比較合理呢?”
1、引領理解題意。
2、全班交流(一般會從等待時間考慮,可以提示中間桌子是一位老伯伯。)
三、全課總結
1、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讓學生自己總結)
2、師:同學們回家后可以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可以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解決。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8單元“數學廣角—搭配”。
教學內容分析:
搭配就是排列與組合,這樣的思想方法不僅應用廣泛,而且是以后學習概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發展學生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節課我試圖在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方面探索和研究,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簡單的事例呈現出來,并運用操作、演示等直觀手段解決問題。在向學生滲透這些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同時,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解決問題的意識。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喜歡思考,具有簡單的分析、判斷、推理能力。但是學生合作意識不強,膽子也較小,思考問題不夠全面,有序性不強。本節內容,學生才開始接觸,但在學習生活中,經常遇到,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啟發學生通過操作、觀察、歸納以及合作交流,從而掌握搭配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觀察、猜測、操作的活動中,能夠進行有序思考,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2.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引導學生使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
3.在小組合作的數學活動中使學生養成與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排列、巧妙搭配的方法,并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問題。
教學難點:怎樣排列可以不重復、不遺漏。
教具準備:數字卡片、給學生準備數位表格、課件等。
學具準備:數字卡片、彩筆。
教法學法選擇:
1、聯系生活實際解決身邊問題,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2、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讓學生親身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探索成功的快樂。
3、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和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完善自己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
4、通過靈活、有趣的練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尋求解決問題的多種辦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1、同學們,今天老師帶大家到數學廣角去逛一逛。好不好?
2、數學廣角的城堡可真漂亮,我們走近點吧!哎呀,大門上的星星鑰匙怎么落到地上了?咱們幫忙安裝上吧!注意,這門上的兩顆星星顏色可不一樣喲。
師:怎樣裝呢?
生:紅黃,黃紅。
師:我們裝上試試(紅黃,門沒有反應)
生: 黃紅!
師:會是黃紅嗎?(引導學生說出“一定是”)還有別的擺法嗎?
師:我們來交換一下它們的位置!
師:你們可真聰明,大門打開了。
二、探究新知
1、哦,數學廣角可真美,我們先到數字城堡看一看吧!
師:有超級密碼鎖!
獅子大王提醒我們:密碼是由1、2、3其中的兩個數拼成的兩位數, 每個兩位數的十位和個位上的數字不一樣。你認為密碼會是多少呢?
生:隨機說
師:我聽到了,21同學說重復了好幾遍會不會有的數還沒找出來呢?
師:由數字1、2、3其中的兩個數拼成的兩位數有哪幾種可能呢?我們思考下按順序把他們列出來吧!
老師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個資料袋,拿出里面的1號題和數字卡片,四人合作,兩個同學思考擺一擺,一個同學讀數,另一個同學對數據整理記錄在答題紙上。操作的時候思考下排列的順序,有多少組就寫多少組。(提供9個格)
師:誰愿意起來說說你們擺出了幾個兩位數?擺了哪幾個兩位數?
2、匯報總結
同桌兩人匯報記錄的結果,師找具有代表性的寫法,在展示臺上出示:如有學生遺漏的,幫助補上。
①有順序的從這3個數字中選擇2個數字,組成兩位數,再把位置交換,又組成另外一個兩位數。 12、 21 、23、32、13、31
②先確定十位,再將個位變動。 12、13、21、23、31、32
③先確定個位,再將十位變動。21、31、12、32、13、23
生結:這些辦法很有規律,他們的好處: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師:超級密碼現在有六種可能,到底是那個呢? 獅子大王又給我們新的提示:十位和個位相加是5(將答案縮小范圍到32和23。提醒排列的順序也很重要(板書:有序)),并且個位比十位小 揭曉答案:32 。
師:你們真是細心的孩子,恭喜大家成為密碼破解達人!
三、鞏固練習
1、為感謝破解達人,獅子大王決定將百花園里最美的鮮花送給大家。
這里有紅、黃、藍3種顏色的花,男生和女生只能分別選一種,都有哪些不同的選法呢?
思考一下,把你選花的方案在2號答題紙上表示出來。設計之前,先思考下加粗的兩個黑框里應該填什么。
生匯報:
師:能說說你是借鑒了黑板上的那種方法嗎?
小結:看來我們今天學習的搭配知識不僅僅是數字,也能在圖形和色彩中運用啊!
2、帶上美麗的鮮花,我們到智慧屋瞧瞧吧!
用0、2和5組成兩位數,每個兩位數的十位數和個位數不能一樣,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生:口答。
6種排列方法,但符合條件的只有4種。02和05不是兩位數所以不在正確答案里。
(告誡學生在有序排列的同時還要做到對答案進行恰當的篩選果。)
四、應用拓展
數學廣角的風景如此美麗,我們一起合影留念吧!
3名同學坐成一排合影,有多少種坐法?
請坐的最端正的三名同學到講臺前演示一下。
師:坐在位上的同學也別閑著,我們來當攝影師吧!攝影師除了拿相機照相還得干些什么?
生:擺造型,擺位置……
師:要照相了,笑一笑,1、2、3咔嚓!
師:趕緊換一種坐法再照。
引導學生第一個位置不動,后面兩人交換位置。做出4種不同的排列方法,讓學生發現規律。
(透過這道題讓學生體會固定位置與交換位置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有序排列)
師:同學們的辦法真不錯,我們這么快就就掌握了有序搭配的方法了。
五、課后延伸
師:小朋友們,握下手回到座位上吧!每兩人握1次手,3人一共握幾次手?哦,同學們有的說3次,有的說6次,其實這是下節課的內容,我們留到明天再來數學廣角研究。
六、回顧總結
師:在今天的旅途途中你都有哪些收獲?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生:真好玩,很有趣,學的很輕松。)
師:原來生活中有這么多的數學問題,只要小朋友細心觀察,就能發現更多有趣的數學問題,掌握了這些知識,我們就可以把生活裝點的更加美麗!
七、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
--有序搭配
十位 個位 十位 個位 十位 個位
1 2 1 2 2 1
2 1 1 3 3 1
1 3 2 1 1 2
2 1 2 3 3 2
3 2 √ 3 1 1 3
2 3 3 2 2 3
交換位置 固定十位 固定個位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簡單推理”是二年級下冊“數學廣角”中的內容,教材通過學生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事例,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將數學思想方法滲透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本節課不僅是一節有趣實用的活動課,還是一節思維的訓練課。例1的教學,讓學生學會根據已知的條件進行簡單的判斷得出結論,通過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猜測、推理等游戲,經歷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教學目標:
1、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最簡單的事例 讓學生進行分析、推理得出結論,感受簡單的推理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培養學生初步觀察、分析與推理的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3、體會數學思想方法在生活中的用途,激發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的思維過程及有順序地、全面思考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做游戲,猜一猜。
師: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老師的手心有一枚1元的硬幣,你們猜猜在哪只手心?
學生猜測。
教師提示:不在左手。
學生再猜。
師:說說你是怎樣猜的?
師:對,這就說明我們在猜的時候不能漫無目的地隨便猜,而要根據所給條件猜。像這樣根據已經知道的條件,通過我們的分析,逐步推出結論的思維過程在數學上稱為推理。
2、教師板書課題:數學廣角——推理
二、探索新知
1、數學樂園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去數學樂園玩一玩吧。
咦,打開數學樂園的大門需要密碼,小朋友們快來猜一猜吧,你猜對了嗎?
哇,打開了,小朋友們,你真棒!
數學樂園里有好多有趣的題目,我們一起來比比,誰猜的最快吧!(課件出示)
小結: 兩種情況的推理,只需一個相關的提示,一種情況不是的,那就是另一種情況。
2、教學例1,展示課件。
出示:有語文、數學和品德與生活三本書,小紅、小麗和小剛各拿一本。
小紅說:我拿的是語文
小麗說:我拿的不是數學書
師:請猜一下小剛拿的是( )書
小麗拿的是( )書
(要求:1.把你的想法用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如寫一寫、連一連、畫一畫...... 2.和同桌交流分享你的方法。)
師: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匯報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如可以這樣想“先根據.....可以確定.....再.....最后......”
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來推理。
可能有學生會說:把人名和書名寫成兩行,再連線。
可能也有學生會用列表法。
師:以上的方法中你最喜歡哪種?
小結:兩種情況的推理,只需一個相關的提示,想“不是什么,就是什么”推出結果。 三種情況的推理,需要兩個相關的提示,要先確定一種,再變成兩種情況的推理。
三、應用提升。
完成教材第109頁“做一做”
1、出示教材小狗圖文。
寵物店有三只可愛的小狗,歡歡、樂樂、和笑笑。它們今天稱了體重,你能根據題中給出的提示猜出下面的小狗分別叫什么名字嗎?
引導學生理解題意。
小組討論、交流反饋。
2、完成“做一做”第2題。
獨立思考,小組交流,集體訂正。
四、律動游戲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么呢?
板書設計: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3
一、教學內容
抽屜原理。
二、教學目標
1.經歷“抽屜原理”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抽屜原理”,會用“抽屜原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抽屜原理”的靈活應用感受數學的魅力。
三、具體編排
1.例1及“做一做”。
例1借助把4枝鉛筆放進3個文具盒中,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文具盒里至少放進2枝鉛筆的情境,介紹了一類較簡單的“抽屜問題”。為解釋這一現象,教材呈現了兩種思考方法:“枚舉法“與“反證法”或“假設法”。
教學時,教師可適時引導學生對枚舉法和假設法進行比較,并通過逐步類推,使學生逐步理解“抽屜問題”的“一般化模型”。
“做一做”中安排了一個“鴿巢問題”,學生可利用例題中的方法遷移類推。
2.例2及“做一做”。
本例介紹了另一種類型的“抽屜問題”,即“把多于個的物體任意分放進個空抽屜(是正整數),那么一定有一個抽屜中放進了至少(+1)個物體。”教材提供了把5本書放進2個抽屜,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抽屜里至少放3本書的情境。仍用枚舉法及假設法探究該問題,并用有余數除法的形式5÷2=2……1表達出假設法的思路,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類推解決“把7本書、9本書放進2個抽屜的問題”。
教學時,引導學生理解假設法最核心的思路是把書盡量多地“平均分”給各個抽屜。
“做一做”中“抽屜數”變成了3,要求學生在例2思考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遷移類推。
3.例3。
例3是“抽屜原理”的具體應用,也是運用“抽屜原理”進行逆向思維的一個典型例子。
教學時,先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問題與“抽屜原理”有怎樣的聯系,可先讓學生自由猜測、再驗證。逐步將“摸球問題”與“抽屜問題”聯系起來,找出這里的“抽屜”是什么,“抽屜”有幾個,再應用前面所學的“抽屜原理”進行反向推理。
四、教學建議
1. 應讓學生初步經歷“數學證明”的過程。
在小學階段,雖然并不需要學生對涉及到“抽屜原理”的相關現象給出嚴格的、形式化的證明,但仍可引導學生用直觀的方式進行“就事論事”式的解釋。教學時可以鼓勵學生借助學具、實物操作或畫草圖的方式進行“說理”。通過這樣的方式,有助于逐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為以后學習較嚴密的數學證明做準備。
2. 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模型”思想。
“抽屜問題”的變式很多,應用更具靈活性。但能否將這個具體問題和“抽屜問題”聯系起來,能否找到問題中的具體情境和“抽屜問題”的“一般化模型”之間的內在關系是影響能否解決該問題的關鍵。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先判斷某個問題是否屬于用“抽屜原理”可以解決的范疇,如果可以,再思考如何尋找隱藏在其背后的“抽屜問題”的一般模型。
3. 要適當把握教學要求。
“抽屜原理”的應用廣泛且靈活多變,因此,用“抽屜原理”來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要找到實際問題與“抽屜問題”之間的聯系并不容易。因此,教學時,不必過于追求學生“說理”的嚴密性,只要能結合具體問題把大致意思說出來就可以了,更要允許學生借助實物操作等直觀方式進行猜測、驗證。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4)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4)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1)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1)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2)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2)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3)
五年級數學上冊同步單元試卷:第七單元數學廣角(3)
蘇教版六年級數學——第十單元 第五課時 應用廣角
教學內容:第119頁的應用廣角,第27~31題,及自我評價
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能綜合運用學過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釋日常生活現象,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整理與復習中,進一步評價和反思自己的學習情況,體驗與同學交流和獲取知識的樂趣,感受數學的意義和價值,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過程:
一、應用廣角
1、問:你在生活中發現過哪些數學問題嗎?
你能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這些問題嗎?
2、完成第27題
(1)課前預先布置學生按要求去調查
(2)課上,讓學生分組匯報調查得到的數據
學生根據數據計算,完成填空
(3)分析:從這些信息中,你們知道了什么?
用百分數或比表示相關的信息有什么好處?
3、完成第28題
收集一些用百分數或比表示的信息,在小組里交流
4、完成第29題
根據本校一年級的班級數,讓學生分成相應的小組,讓每個小組調查一個班級的數據。
全班交流,統計分別知道三個應急電話號碼的人數,再讓學生按要求計算。
5、完成第30題
(1)每位學生帶一張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硬紙板
讀題,思考:剪去的每個正方形的邊長應該是幾厘米?
(2)學生動手剪一剪、折一折
找一找:這個紙盒的長、寬、高各是多少?
(3)算一算:
制作這個紙盒用了多少硬紙板?
這個紙盒的容積是多少立方厘米?
6、完成第31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
二、自我評價
1、回顧自己本學期學習的表現,對照書上的幾個要求,給自己評一評,看看分別能得幾顆星。
2、在學習中,你覺得自己在哪些方面特別成功的?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和經驗同大家交流一下。
3、在學習中,你覺得自己又有了哪些收獲和進步?還有什么地方也有所欠缺,需要改進和努力的?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適度讓學生親歷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過程,初步理解集合知識的意義。
2.讓學生借助直觀圖理解集合圖中每一部分的含義,通過語言的描述和計算的方法,能解決簡單的重復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操作、實驗、交流、猜測等活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感知集合圖形成過程,體會集合圖的優點,能直觀看出重復部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個體與小組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過程,養成勤動腦,樂思考、巧運用的學習習慣,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
二、教學診斷
“集合問題”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的第一課時,是小學階段集合思想教學。集合思想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并不陌生,在以往的題型中有過接觸,只是無意識形成一些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本節課所要學的是含有重復部分的集合圖,學生是第一次接觸。教材中的例1通過統計表的方式列出參加踢毽子比賽和跳繩比賽的學生名單,而總人數并不是這兩項參賽的人數之和,從而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教材中是利用集合圖(韋恩圖)把這兩項比賽人數的關系直觀地表示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教材要求只是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去初步體會集合思想,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為后繼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對于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適度讓學生親歷集合圖的形成過程,不必拔高要求,引導學生理解集合圖各部分的意義,培養學生應用集合思想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初步感受集合思想的奇妙與作用。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集合圖的產生過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有重復部分的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集合圖的意義,會解決簡單重復問題。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白板、練習題卡
五、教學過程
(一)巧用對比,初悟“重復”
1.觀察與比較(課件出示圖片)
第一組;父與子
(1)提出問題:有2個爸爸2個兒子,一共有幾個人?怎樣列式計算?
第一種:無重復情況。
黃明,他的爸爸黃偉光。李玉,他的爸爸李文華。
預設:列式一:2+2=4(人)
第二種:有重復情況。
汪聰,他的爸爸汪立成,汪立成的爸爸汪華東。
列式二:2+2=4(人)4-1=3(人)
師追問:為什么減1?
第二組:小棒拼三角形
(1)3根小棒拼成的一個三角形。
(2)提出問題:擺2個這樣的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
預設:可能會說6根,表示3+3=6(根)
還可能會說5根,表示3+3-1=5(根)
圖片出示有重復情況的2個三角形。
教師追問:根據圖中擺的方法,哪種列式是正確的?為啥要減1?
2.思考與發現
(課件出示)把2組有重復情況的圖片放在一起。
(1)提問: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想法。
教師要引導學生突出:
(1)“重疊”或“重復”一詞;
(2)列式中“減1”的意義;
(3)能用表達邏輯關系的語言“既…又…”和“或”說出這兩個關于重復現象的問題;
(4)師生小結,得出:圖片1中有個人既是爸爸又是兒子,他的身份重復了;三角形中有1根小棒是公共邊,重復使用了,既是左邊三角形的一條邊,又是右邊三角形的一條邊。
教師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研究有重復現象的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設計2組簡單實例,既有生活中的問題又有數學中的重疊問題,不同角度的對比,共同的理解方法,都從簡單數據入手,讓學生在計算總數時都不能用直接相加的方法求出總數,引發學生認知沖突,喚醒探究熱情,也讓學生初識重復問題的基本含義。
(二)善用例題,引入新課
1.情境引入(課件出示“通知”)
(1)了解信息,提出問題
你認為三(1)班要選拔多少名同學參加這兩項比賽?
讓學生嘗試回答參加比賽的總人數。
(2)出示名單,引發認知沖突
課件出示三(1)班參賽學生的名單的統計表,讓學生觀察。
2.觀察名單,驗證人數,初悟“重復”
問題:仔細觀察過這份報名表,你有什么發現?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分析,發現有參加兩個項目的同學,從而得出“重復”或相近的意思。
【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熟悉情境引入,通過具體情況引發矛盾沖突,提出問題,“在參加人數數據較多的情況下,發現重復的人數”,找準教學的起點,調動學生探索的積極性。
(三)合作探究,體驗過程
1.策略分析
談話:你能從這份報名表中一眼就看出有幾位同學參加兩項比賽?
讓學生意識到如果能直觀看出重復的同學就不會計算錯誤的問題,激發學生想重新整理名單的欲望。
借助學具,小組合作,同學間相互交流。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設計意圖】通過分析,讓學生認識到要解決重疊問題,就要清楚看出重復部分的數量,從而引發學生操作意識,這時教師放手讓學生進行探究,整理,在小組合作中完成。
2.探究方法
(1)選出幾種不同作品展示,理解分析不同整理方法。
預設: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交流不同思想,比較各自的優缺點。
(3)引入韋恩圖(集合圖),了解集合圖中的各標題含義,進行填寫。
課件出示:
(4)介紹韋恩,拓寬視野
課件出示:在數學中,經常用平面上封閉曲線的內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間關系。這種圖稱為維恩圖(也叫文氏圖),是由英國數學家叫維恩發明創造的, 維恩圖常用來研究表示數學中的“集合問題”,也叫集合圖。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歷整理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合作、思考、交流、比較等活動,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體現重復部分怎樣做到既直觀又美觀,還能表示每部分的內容。結合各小組展示的優點,引出韋恩圖,讓學生了解韋恩圖的同時,又體會到數學文化的底蘊。
3.辯論感悟
談話:現在用維恩圖來表示各項參賽的人數,與之前的表格比較,它有哪些優點?
讓學生感悟集合圖能直觀看出參加各項運動的人數,尤其是重復參加兩項比賽人數的部分很清楚。
4.據圖列式,運用集合圖
談話:你了解圖中各部分的意義嗎?
(1)課件演示各部分,讓學生比較正確表述各部分的意義。
(2)利用數據,列式計算出該班參加比賽的人數。
指名學生計算,反饋交流,理解各算式的意義。
可能會出現:8+9-3=14(人);6+3+5=14(人);8-3+9=14(人)9+5=14(人)
【設計意圖】讓學生借助直觀圖,理解集合圖的意義,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不同的策略中感受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提高學生思維水平和學習能力。
5.變式練習,內化集合思想課件出示:三(2)參加運動會學生名單(學號表示),根據信息填寫集合圖中。
教師在引導中要讓學生意識到先填寫哪部分,再填寫哪部分會更好些。
請學生板演,匯報填寫的策略,看圖理解各部分的意義,計算三(2)班參加比賽的總人數。
師生小結。【設計意圖】變式練習是讓學生從集合圖中會看信息,到會填寫集合圖的一個數學思想的延伸,也是解決重復問題的關鍵,是為學生以后解決此類問題打好基礎。
(四)鞏固應用,建構模型
1.基礎性練習
(1)完成教材上105頁“做一做”第1題.
指導學生把動物的序號填進合適的圖中,并請學生說說集合圖中各部分的意義
2.趣味性練習
3.拓展性練習
估計三(3)班可能有多少同學參加比賽。
討論:根據學校要求,每班要選拔9人參加跳繩,8人參加踢毽子比賽,你覺得三(3)班可能會選拔多少人?
判斷:參賽的同學最多有17人。( )參賽的同學最少有 8人。( )
小組討論,全班分析,得出:參賽同學最多是17人,沒有人重復;最少有9人,其中8人重復。
【設計意圖】設計一組由梯度的練習,從簡單應用到開放,從正向思維到逆向思維,既鏈接所學知識資源,又實現對學生思維的拓展。這樣的練習設計不僅能讓學生結合集合思想進行分析,還能結合可能性的知識解決問題。
(五)全課總結,呼應課題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用集合圖來解決有重復現象的數學問題。這是一種數學思想,叫集合思想。(板書:集合)今天我們利用集合數學思想方法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希望同學們以后在學習上能多觀察、勤思考,探尋更多的數學奧秘。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15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20頁的內容
知識目標:
通過開放題的教學,培養學生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引導學生細致嚴密地考慮問題;
能力目標:
讓學生自己動手,自己實驗,得出規律,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
教(學)具準備:
長方形泡沫塑料板(每小組一塊,正面畫圓,背面畫其他的封閉圖形),牙簽,畫有長方形的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研究了一些植樹問題,現在我這兒有三棵小樹,要把它種在公路的一側,想請你幫我想想有幾種種法?
指名回答,引導學生說出棵數與段數的關系:
兩端都種只種一端兩端都不種
棵數=段數+1棵數=段數棵數=段數-1
請你把這個規律跟同桌說一遍;教師在黑板上貼示。
二、引入新課:
前幾節課我們考慮的都是在直條線上種樹,都可以找到線路的端點,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在湖的四周植樹,在花壇邊緣種盆花
這些你能找到它的端點來嗎?這就是我們今天要重點來討論的內容封閉路線上的植樹的規律
1、湖、花壇等等,它們的外圍線路都是封閉的。它和不封閉路線上的植樹規律是否相同呢?我們自己動手種一下就知道了。
1)、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用牙簽當樹苗,在泡沫塑料板的圓上種幾棵數(棵樹任你自己決定),邊種邊數:種了幾棵,把圓分成了幾段?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
3)、交流:你們小組種了幾棵,把圓分成了幾段?
4)、初步概括:你們發現了什么規律?(在圓形路線上植樹,棵數=段數)
2、是不是每種封閉路線上的植樹規律都是這樣的呢?我們還要進一步研究。
1)、出示長方形空地題目
我們學校5號樓的東面有一塊長方形空地,要在它的四周種樹,每邊種3棵,四個角上可以種也可以不種,有幾種種法?
2)、四人小組討論,并把種的方法在練習紙的長方形上表示出來(建議:公共角上的樹用圓點表示,其他的用長點表示);
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交流:說說你們小組是怎么種的?種了幾棵?把長方形分成了幾段?
得出:種植路線是長方形的,種植棵數與種植段數是相等的。
4)、出示教科書第120頁的例3,讓學生先獨立思考,再討論解決。
5)、展示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集體討論判斷正誤
3、研究在其他封閉圖形上種樹:
A、你還想在什么封閉路線上種樹?(指名回答)
B、學生在泡沫塑料板的各種封閉圖形上種樹,邊種邊數:種了幾棵?分成了幾段?
C、小組交流。
4、得出規律:在封閉路線上植樹:棵數=段數(板書)
5、聯系:它和非封閉路線上的哪種情況相同?
(告訴學生事物就是這樣相互聯系的!
6、質疑問難:大家還有什么疑問嗎?
如果在不規則的封閉路線上植樹,棵數和段數是否相同?
三、嘗試練習:
練習第121頁的做一做上的習題
學生嘗試練習,交流,指名板書解題方法。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第三課時課題:圍棋中的數學問題
教學內容:人教版教科書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第120頁例3及部分練習。
教學目標:
1.借助圍棋盤探討封閉曲線(方陣)中的植樹問題;
2.初步培養學生從實際問題中探索規律,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點:從封閉曲線(方陣)中探討植樹問題。
教學難點: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他人意見,樂于與人合作,從不同角度欣賞他人的良好心態。
教具準備:33格、44格、55格方格紙、圍棋子若干粒、44格條形吹塑紙貼在地下。
課前準備:課桌圍成回字形。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課件出示)
猜謎:十九乘十九,
黑白兩對手,
有眼看不見,
無眼難活久。(打一棋類名稱)
[設計意圖:用謎語引入,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興趣愛好。]
二、探索新知
1.教學每邊擺放3粒棋子的方法。
(1)課件出示圍棋格子圖,最外層每邊能放3個棋子。最外層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2)搶答:讀題后,讓學生口算出答案。(學生可能會出現多種答案。)
(3)動手驗證:請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擺放棋子,驗證剛才答案。
(4)匯報交流(著重請學生說出方法。)
可能會出現以下方法:
32+2=824=8
33-1=834-4=8直接點數。
教師表揚學生的創新擺法,并獎勵智慧星。(教師隨學生回答,用課件出示擺放方法。)
2.教學每邊擺放4粒棋子的方法。
(1)課件出示圍棋格子圖,最外層每邊能放4個棋子。最外層可以擺放多少棋子?
(2)動手操作:請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擺放棋子,寫出算式。
(3)游戲:讓一學生當小老師,其余學生當圍棋子,請小老師邀請圍棋子按上題要求站在老師設計的大棋盤上。
[設計意圖:這一游戲的方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不僅使學生學到了擺放方法,讓每個學生參與活動,把所學知識運動到游戲中。]
(4)匯報交流(著重請學生說出方法)
教師隨學生回答,用課件出示擺放方法。
(5)你們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3.教學每邊擺放5粒棋子的方法。
(1)課件出示圍棋格子圖,最外層每邊能放5個棋子。最外層可以擺放多少棋子?
(2)動手操作:請學生分小組按要求擺放棋子,寫出算式。
(3)匯報交流。(教師隨學生回答,用課件出示擺放方法。)
(4)你們最喜歡哪種方法?和同桌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通過搶答、驗證、分析、交流等一系列活動,借助圍棋盤探討封閉曲線(方陣)中的植樹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親身經歷的過程中實現知識能力乃至生命的同步發展。]
三、總結規律
(1)師:你覺得再用棋子擺,方便嗎?你能根據前面我們擺放的方法,填寫下列表格,總結出規律嗎?(小組合作完成)
每邊放的個數最外層總數
3
4
5
6
18
你發現了什么規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教學例3:出示圍棋格子圖。問:圍棋盤的最外層每邊都能放19個棋子,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2)總結規律::教師隨著學生的回答板書:
間隔數邊數=最外層的總數
(3)學生根據規律,獨立完成例3。
三、運用規律
1.如果最外層每邊能放100個,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如果最外層每邊能放200個,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如果最外層每邊能放300個,最外層一共可以擺放多少個棋子?
拓展思維:如果一個五邊形,怎么算?一個三角形呢?(集體口答)
2.做第121頁第三題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09-02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01-19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07-16
《數學廣角──集合》教學設計01-12
《數學廣角》教學設計介紹07-07
《數學廣角——搭配》教學設計11-09
人教版《數學廣角》的教學設計07-28
《數學廣角》的教學設計范文07-26
《數學廣角—推理》教學設計04-06
《數學廣角》教學反思設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