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愛蓮說》教學設計

時間:2024-12-19 18:25:06 佩瑩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愛蓮說》教學設計(精選1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愛蓮說》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愛蓮說》教學設計(精選18篇)

  《愛蓮說》教學設計 1

  【課題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目標】

 。薄⒅R方面:

 、帕私狻罢f”的特點;

 、评^續掌握文言詞匯,背誦并默寫全文;

  ⑶學習以蓮喻人的寫法。

 。、情感態度方面:

  聯系個人情趣、愛好和風格,展開想象,發散思維,從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學習蓮花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

  3、能力方面: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重點難點分析】

 。薄⒅攸c目標:

  誦讀全文,掌握重要實詞。難點目標:以花喻人的含義。

 。病⒔虒W過程分為:

  “誦讀環節──悟讀環節──拓展環節”三大板塊。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為重點,襯托的寫法為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我們能夠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為大自然為我們創設了一個美好的生活空間,它用神異之筆為我們渲染了一個清新的綠色世界,還不忘用萬紫千紅的花來點綴它。正因為有花,這個世界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所以,人們都非常愛花,并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寫梅花的詩句“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描寫牡丹的詩句“天下無雙艷,人間第一香”,描寫杏花的詩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可以說,描寫花的詩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卻百花不愛,偏偏對蓮花情有獨鐘,并為它寫下了一篇傳世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愛蓮說》(板書課題:愛蓮說)

  二、整體把握,感知語言

 。、教師范讀,同時要求學生給生字注音,并標出難句。

 。、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任抽兩名學生朗讀課文,同時讓其余學生注意糾正錯誤的字音、語氣、語調、節奏等。

  4、全班齊讀課文,并結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語言,領悟語感

  師:我們把課文讀好了,理解課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愛蓮,那么,蓮花的可愛之處表現在哪里呢?

  明確:

 。、從生長環境方面,寫出了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潔、質樸;

 。病捏w態香氣方面寫出了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遠益清”的芳香;

 。、從風度方面寫出了蓮“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清高。

  師:作者如此深情地為蓮花高唱贊歌,文章是不是僅僅寫蓮花呢?

  明確:

  作者借蓮花來寫人。

  1、在社會大環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樣高潔質樸;

 。、作者自喻不與俗人為伍,以蓮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擬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把蓮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剛直、莊重,大有如屈原所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高貴品質。

  師:作者借蓮花來寫人,而又直接在文中點出來,那這種寫法叫什么?(明確:托物喻人)那么,下面我們結合“時代與環境資料”(打開多媒體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后,想一想,周敦頤身上具有哪些“蓮花”的品格?

  提示:學生活動,教師小結。

  小結:大家說得棒極了。作者之所以能寫出“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息息相關,更和他在這一特定的環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關。周敦頤那筆筆傳神、句句融情的文筆是不是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要寫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僅要貼近生活,有真實的經歷,還要體現自身價值的鮮明的獨特的個性。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把周敦頤為什么要借蓮花來抒發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闡述清楚了。下面同學們回顧一下,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請同學幫助解決。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薄⑵恼碌闹黧w寫的蓮,為什么要寫菊和牡丹?

  提示:對比 、襯托(正襯、反襯)

 。病槭裁醋髡咴诘谝欢芜B用兩個“獨”字?

  提示:第一、說明周敦頤和陶淵明一樣,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第二、作者贊同陶淵明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但不贊同陶淵明的隱居、逃避現實。連用兩個“獨”字,非常鮮明地闡述了自己還有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課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蓮”的順序寫的,為什么文末卻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呢?

  提示: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蓮”的順序,是為了突出作者對蓮的喜愛;后文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寫,是從褒貶的角度,說明凡是超凡脫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少,而趨勢媚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寫,最后用反面的反襯一下,更有獨到之處;三句分別用陳述句、疑問句和感嘆句表述,特別是最后寫牡丹時用了感嘆號,更表達了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四、實踐語言,習得語感

  1、讀了《愛蓮說》,我們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歡……”句式說一段話,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樹木。但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內在聯系;第二,要有新意。

 。▽W生活動,教師適時點評)

 。病⒃诟母镩_放的今天,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比如說“央視”2003年4月20日晚播出的《內江城管透視》),我們作為中學生該怎么對待這些問題呢?

 。▽W生討論,老師適時引導點評)

  五、背誦積累,積淀語感

 。、延伸積累,師生補充有關描寫“蓮花”的詩句。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六、反饋檢測

 。、填空:

  ⑴本文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是__________。

  ⑵本文中作者拿____和____與蓮對比,前者是_____,后者是______,作用是突出_______。

 。病⒄f話練習:

  根據課文,把蓮、菊、牡丹三種花“品格”的高下排個序,并說明理由。

  答案:“品格”的高下是:⑴蓮,⑵菊,⑶牡丹。理由,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教師準備的理由是:牡丹雖艷麗,但象征榮華富貴,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雖然清逸脫俗,但逃避現實,消極處世,不值得仿效;蓮花的生活態度比菊花積極,它處于污濁環境,卻潔身自好,保持高潔的操守,難能可貴。注意:教師要鼓勵發言積極,有思想、有文采的學生。

  七、結束語

  課上,同學們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為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文章,為了使這篇課文進一步得到深化和運用,今天回家的作業就是寫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學們在欣賞蓮花的“亭亭凈植”同時,別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帶給我們的深刻的啟示。

  八、布置作業

  1、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種你喜歡的花草樹木或其它物件。

 。病⒈痴b并默寫課文。

 。、搜集有關"蓮花"的詩句。

  【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濯清漣而不妖純真自然,不顯妖媚

  中通外直內心通達,行為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權貴

  香遠益清 美名遠揚

  亭亭凈植 高潔獨立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愛蓮說》教學設計 2

  【學習目的】

  1、背誦默寫,理解提升。

  2、合作探究,托物言志。

  3、聯系生活,提高情趣。

  【學習準備】

  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教學設計】

  一、陋室圖景,交流引讀

  1、陋室展示:出示一幅陋室,讓同學們觀看思考。

  2、交流引讀:同學們,我們看了這幅陋室圖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說些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劉禹錫是怎樣看待陋室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劉禹錫(772~840),唐代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參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對宦官和藩鎮勢力,多次被貶。有《劉夢得文集》。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奥毅憽钡囊馑季褪峭ㄟ^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熟讀背誦,積累理解

  1、讀一讀:

  ⑴教師示范誦讀銘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

 、茖W生多種形式朗讀,并找出韻腳,體會文章的'音韻美。

  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菍W生根據自己情況即時背誦,可采用游戲接龍式背誦。

  2、譯一譯:學生圈點勾畫,試譯短文。

  3、理一理:全文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前6句):運用類比立論。

  第二層(中8句):寫室內生活情趣的高雅、室主人超塵絕俗的胸襟。

  第三層(后4句):用例證、名言來證明“陋室”不陋。

  三、合作探究,詩句品析

  誰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討論明確:

  周圍景色:“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睂懎h境清幽寧靜;

  往來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與人交往高雅脫俗;

  生活內容:“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睂懯覂然顒託g暢無虞。

  銘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類比什么?“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暗喻什么?

  討論明確:

  采用比喻和類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文章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靈。

  前二句類比“陋室”,后兩句暗喻自己。

  銘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呢?

  討論明確: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賢自喻,表現了高雅的志趣。

  四、賞析拓展,互動釋疑

  1、賞析拓展:賞析劉禹錫的另一首詩《烏衣巷》,請你聯系劉禹錫的背景來談談讀過此詩后的感受。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提示:烏衣巷地處金陵南門朱雀橋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處。)

  教師點撥: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荒草沒徑了。詩人一點靈感,借一只燕子閱盡世事滄桑。它奇思獨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云散發出了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嘆息。

  2、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五、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請各小組學生針對本文的學習,以“我學到了……”進行小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引導學生不僅從知識上考慮,還要從方法、思想情感上考慮。

  2、課外延伸:

 、疟痴b默寫課文。

 、票硎静慌c世俗同流合污的詩文,在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請同學們在課外閱讀中注意收集,把它們抄寫在本子上,比較一下看看哪一些詩文寫得最精彩。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景:優美的自然環境“上”、“入”──以靜為動

  德馨友:學問淵博的來客主人:具有高雅脫俗的情懷“陋室不陋”的原因

  趣:恬然自適的生活主人:安貧樂道的情趣、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托物言志陋室以言志,表現自己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

  《愛蓮說》教學設計 3

  【教學目的】

 。薄⒗斫馍徎ǖ母邼嵠犯。

 。、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

  自主學習,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贊美過它,并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

  二、整體感知課文

  三、解題,揭示學習目標

  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愛”表現了作者的感情,“蓮”是這篇文章寫作的主體,“說” 在這里指什么?(同學們可以看課文回答)

  作者借描寫蓮來抒發感情,并說明道理,這就是托物言志的寫法。學習此類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義,二要理解作者怎樣托物,如何言志,這兩點正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標,請同學們看屏幕齊聲朗讀一遍。

  四、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結合書下注釋,也可以利用工具書,疏通字詞的音、形、義,并逐句翻譯。(前后左右可以討論,實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記號。)

  請兩位學生翻譯課文。

  五、研讀課文

  1、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寫法,首先要準確生動地描寫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內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蓮”

 、耪埻瑢W們把文中具體描寫蓮的語句找出來。(齊讀)

 、谱髡邚哪男┓矫婷鑼懮徎ɑǖ?賦予蓮花哪些品格?

  同學們可以相互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⑶總結:這些描寫,句句寫蓮,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贊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

 、日埻瑢W們把這些語句再齊聲朗讀一遍,注意把握蓮花的高潔品格,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

  2、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作者主要描寫和贊美蓮花,開頭卻為什么寫了菊花和牡丹?這有什么作用?

  這是一種襯托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

 、欧治觥熬铡闭r的作用。

  誰愛菊花?陶淵明是什么人?我們學過他的一首飲酒詩,當中有一句話能表現出陶淵明愛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師: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贊頌他不茍同于世俗的高潔品質,也是用菊花來正面襯托蓮花,用陶淵明來正面襯托他自己。

  ⑵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

  然而能潔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從晉朝以來極少,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為什么?

  因為牡丹色彩艷麗,嫵媚動人,象征富貴。也就是說世人都追求富貴,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呢?文中哪一個字能體現作者的這種感情?“獨”

  師:作者寫世人甚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3、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寫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過對所托之物的描寫來歌頌人。同樣,《愛蓮說》一文作者寫蓮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蓮頌人。

 、啪捅磉_方式來說,第一段側重于記敘、描寫,那么第二段呢?

  議論,文中哪一個字能集中體現出來?“謂”

  抒情,文中有哪一個字作了提示? “噫”

 、谱髡咭晕镉魅,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完全贊賞呢?他也愿意隱逸嗎?作者贊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茍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對于他的隱逸,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對于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視”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什么情感?“贊美”

  ⑶同學們注意體會作者對這三種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齊聲朗讀第二段。指出:

 、傥闹杏幸粋嘆詞“噫”,朗讀時聲音應該延長。

  ②最后三句運用了三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作者內心復雜的情感!熬罩異郏蘸篚r有聞!笔鞘裁淳涫?(提示:一般句式有陳述、疑問、祈使、感嘆四種)陳述句在朗讀時應讀平調,這一句重音應放在“鮮”字上,應讀出“惋惜”的語氣。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問句朗讀時應讀升調。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什么句式?感嘆句朗讀時應讀降調,要讀出“鄙視”的`語氣。

  ⑷小結: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難怪他能寫出這樣經世不衰的佳作。

  六、指導學生按照板書脈絡快速背誦

  同學們讀的很投入,老師再給你們幾分鐘時間,同學們能不能把它背出來。

  七、總結課文

 。薄W生總結:

  至此我們學完了周墩頤的這篇千古傳誦之作。從內容上或寫作上,大家有哪些收獲呢?從中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合,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鑒。

 。、教師總結:

  同學們,周墩頤盛贊蓮花為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八、布置作業

  熟練背誦并默寫課文。

  《愛蓮說》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誦讀全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實詞;學習以蓮喻人的寫法。

  2、能力:誦讀能力;表達能力。

  3、德育:學習蓮花的高貴品質。

  4、重點目標:誦讀全文,掌握重要實詞。

  5、目標難點:以花喻人的含義。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上一課字詞

  (二)由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讓學生讀自己查閱的關于贊美蓮花的文章或片斷(5分鐘)。教師.總結的基礎上導入新課。今天,我們學習周敦頤的《愛蓮說》(板書課題和作者),看他是怎樣抒發對蓮花的贊美之情的?

  (三)作者簡介(見課文下注釋)

  (四)解題:“說”,是一種古代文體,用于闡述作者對問題的見解,很講究辭采,跟現代雜文或雜感相近。作者到底抒發了對蓮花的哪些喜愛之情呢?

  (五)請聽課文朗讀的錄音,給生字注音。

  (六)學生自讀課文,提出疑難字詞,理解文意。

  “甚”“蕃”“獨”“予”“濯”“清漣”“妖”“蔓”“益”

  “凈”“植”“褻玩”“隱逸”“鮮”“宜乎”

  (七)學生讀一句原文,翻譯一句。

  (八)分析課文。

  1、課文第一部分寫的是什么?“予獨愛蓮?

  ①“我”為什么獨愛蓮?因為蓮的形象和品質。

  蓮有怎樣的形象和品質?比喻了怎樣的人格和氣節?

  7個短語

  讓學生先翻譯這7個短語,再說比喻意。

  教師歸納:文中對蓮的描寫包括7個短語,句句寫蓮,而又語語喻人。寫蓮的可愛形態,也就是寫君子的高尚氣節。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的.是蓮花的潔身自好,不以妖艷取悅于人。比喻了人既不于世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傲。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是寫蓮莖挺直獨立,決不旁逸斜出。喻人的胸襟磊落,豁達正直,不結黨營私。

  “香遠益清”——寫蓮的芳香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而越發清香撲鼻。喻人的美德可以流芳百世。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寫蓮亭亭玉立,纖塵不染,任人觀瞻,而有凜然不可侵犯的風姿。喻人的莊重儀態,高尚氣節,威武不屈,令人敬重。

  這7個短語從七個方面寫蓮,合起來描寫蓮的整體形象。充分說明了“予獨愛蓮”的原因。同時也為下一部分抒發感慨作了有力的鋪墊。

 、谥笇W生朗讀第一自然段(可聽一句朗讀錄音跟讀一句)

 、墼僖龑W生開展背誦競賽,3分鐘背下的加分。

  2、學習第二部分

 、俚诙糠謱懥耸裁?蓮花的比喻意義。

  ②運用什么手法來寫的?襯托手法。從菊的“隱逸”來旁襯;從牡丹的“富貴”來反襯。

 、鄹爬ㄉ徎ǜ呱衅焚|的一句是什么?

  “蓮,花之君子者也!

  小結:本文采用以花喻人的寫法,以“花之君子”一語貫穿全文。表現了作者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對高尚情操的追求。表明了他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九)作業:192頁二、三;默寫全文

  三、目標形成性檢測內容,實施手段及方法

  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投影):可愛者甚蕃;濯漣清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陶后鮮有聞;宜乎眾矣。

  回答:用原文回答為什么說“蓮,花之君子者也”?(7個短語)

  蓮花的這些品質比喻了哪些人格?

  《愛蓮說》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背誦全篇,積累文言字詞。

  2.品讀課文,感受蓮花的形象美領會作者品質和情操。

  3.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背誦全文。

  2.學習蓮“出淤泥而不染”的美好品質,做一個潔身自好、品德高尚的人。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學習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授課類型:

  賞讀課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我國古代文人喜歡借物來抒情言志,如,借梅花表現自己堅定的品格高雅的志趣,借竹來寫自己堅守節操,借蓮表現自己潔身自好的品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周敦頤的《愛蓮說》,感受蓮的高尚品格,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初步感知

  1、介紹作者,體裁

  周敦頤:宋代著名哲學家,理學奠基人。他歷任地方官吏,胸襟淡泊。平生酷愛蓮花,在南郡做官時,曾親自率領屬下開挖了一塊四十余丈寬的池塘種蓮。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田田荷葉輕搖,朵朵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面。他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提筆寫下傳世名篇《愛蓮說》。

  說:古代一種文體,是一種議論文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觀點和主張。

  2、自讀課文,疏通字詞。

  蕃 fán 淤泥 yū 濯 zhuó 清漣 lián

  隱逸 yì 噫 yī 鮮有聞 xiǎn

  1、聽錄音,初步感知課文語言美、意境美。

  2、指導朗讀。

  ①古文朗讀可采用吟誦法,語言舒緩,抑揚頓挫,有韻味。

 、谠谧x“而”、“也”、“噫”、“矣”等詞時,語氣適當延長些。

 、垴壣⒔Y合的句子,誦讀時,語氣應逐漸加強,層層推進,富有氣勢。

  3、學生自由朗讀,個別展示,師生評點。

  4、齊讀課文,注意朗讀節奏。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 甚蕃.晉陶淵明/ 獨愛菊;自/ 李唐來,世人/ 甚愛牡丹;予獨愛/ 蓮之出淤泥/ 而不染,濯清漣/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 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 之隱逸者也;牡丹,花/ 之富貴者也;蓮,花/ 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 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4、結合主疏通文意

  三、讀文見義,整體感知

  1、小組合作探究:組內分工,結合注釋,疏通文意,整體感知。

  2、探究成果展示交流

  四、熟讀精思,感受文章主旨

  1.找出描寫蓮花的句子,受蓮花的美好形象。

  A、生長環境 “出淤泥而不染!保ǜ邼崱嵣碜院茫

  B、體態芳香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保ㄕ保

  “香遠益清。”(芳香)

  C、風度氣質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保ㄇ甯撸

  2.作者寫蓮的目的是什么?“蓮,花之君子者也”這句話該怎樣理解,“君子”是指怎樣的人?

  參考:君子即指那些擁有正直、高潔、傲岸、安貧樂道、不趨炎附勢等美好品質的人。作者把蓮比作君子,可見贊美蓮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蓮花贊具有蓮一樣高尚品德的人。這種寫法叫“托物言志”。

  3.作者以花喻人,試找出相關語句,談一談她們都象征了哪些人?作者對這兩種人又有怎樣的看法?

  參考:

  菊——隱逸者(逃避現實)——不完全贊美隱逸生活,只贊同陶淵明不茍于世人的品格,流露出“惋惜”之情。

  牡丹——富貴者(貪慕榮華,追名逐利的人)——流露出“鄙視”之情。

  蓮——潔身自好,不慕榮利 、清白正直——贊美之情。

  4.本文題目是《愛蓮說》,文中卻三次提到“菊”、“牡丹”,為什么?

  參考:由學生討論交流,體會對比襯托手法的運用。

  菊———正面襯托

  襯托蓮花 潔身自好,不慕榮利 、清白正直的品質

  牡丹——反面襯托

  5.自由朗讀,并嘗試背誦全文。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對《愛蓮說》的.朗讀、學習,感受到了文章的語言美,又從蓮的形象美和意蘊美,把握課文主旨。深刻體會了托物言志手法的應用和作者借蓮花的形象來言君子之志的匠心獨運。課后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請同學們仿寫一篇作文

  六、回顧內容,拓展提高

  大自然中的美無處不在,你喜歡什么樣的花草樹木?為什么喜歡?請用“我愛 ,因為她 ”的句式說一句話。

 。ㄊ纠何覑勖坊,因為她不畏風霜,高潔傲岸。)

  七、作業布置:

  選擇自己喜愛的一種事物,運用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寫一篇300字的短文

  八、板書設計:

  生長環境 “出淤泥而不染。”(高潔、潔身自好)

  愛 蓮的形象 體態芳香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保ㄕ保

  “香遠益清!保ǚ枷悖

  蓮 風度氣質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 褻玩焉!保ㄇ甯撸

  說 花的寓意 菊——隱逸者 正面襯托

  蓮——君子 以花喻人 托物言志

  牡丹——富貴者 反面襯托

  《愛蓮說》教學設計 6

  【教學設想】

 。、把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結合高中課文《荷塘月色》進行比較,區別借景抒情與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把襯托手法作為本課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场⒉捎谩爸v講、讀讀、議議”的教學方式。

  4、在本文學習的基礎上引入朱自清《荷塘月色》4段比較閱讀,以實現課內外結合,初高中銜接,為學生將來學習鋪平道路。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薄⒘私狻罢f”這種文體。

  2、理解體會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學習本文映襯的手法。

 。、體會本文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怠蚀_、流暢地背誦《愛蓮說》。

  【重點、難點】

 。薄⑼形镅灾镜膶懽魇址ㄊ潜疚闹攸c。

 。病⒂骋r的手法是本課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大都喜歡花草,你最喜歡哪一種花草?請說出理由。

 。、歷代文人墨客贊頌蓮花的詩句很多。如宋代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寫盡了西湖六月蓮花盛開之態,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而宋代周敦頤更是對蓮花情有獨鐘。他在南康做郡守時曾劈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朵朵鮮花頷首,田田荷葉輕搖,陣陣清香撲面。作者觸景生情,愛蓮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寫下千古名篇《愛蓮說》。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文章。(板書題目、作者)(課件演示)

  二、出示學習目標(課件演示)

 。薄⒘私狻罢f”這種文體。

  2、理解體會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學習本文映襯的手法。

 。、體會本文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5、準確、流暢地背誦《愛蓮說》。

  三、解題

  蓮:即蓮花;“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與現代的雜文相似!皭凵徴f”就是論說一下喜愛蓮花的道理。(課件演示課題及作者)

  四、介紹作者(課件演示)

  周敦頤,宋代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謚號。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

  五、診斷測試

 。薄⒔o加點的字注音:(課件演示)

  蕃淤泥漣褻濯鮮有聞

  fán yū lián xiè zhuó xiǎn

 。、詞解釋:(課件演示)

  蕃:多

  染:沾染(污染)濯:洗滌

  褻:親近而不莊重

  鮮:很少

  宜:應當

  六、指導朗讀

  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要讀得一氣貫通。二字句一般“二二”結構,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結構。

  七、學生讀課文,準備翻譯

  八、學生口譯本文大意

  九、(課件演示)譯文

  第一段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歡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蓮從淤積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并不顯得妖媚;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越發清芬;筆直的潔凈的立在那里,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第二段譯文: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十、討論點撥

  1、找出描寫蓮花的句子(課件演示)

  明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分別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結合蓮花圖談)(課件演示)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生長環境來寫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是從體態香氣方面來寫的;“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是從風度氣質方面來寫的。

  十一、你認為蓮花有哪些高尚品質

  明確:生長環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體態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風度氣質:“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體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十二、引導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作者愛蓮花,不僅因為喜愛它的外形,更因為它是一種人格的化身,聯系第二段看,是哪種人的化身?(課件演示)

  明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高潔、質樸);“中通外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美名遠揚;“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儀態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作者借蓮花形象來言君子之志,是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情懷?

  明確:蓮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漣而不媚于世。處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剛正不阿,不攀附權貴,這是蓮的氣質風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寫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懷,表明自己不慕權貴,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君子之風)(再齊讀那些句子)

  十三、作者用“噫“字引出主旨,表示深沉的感慨

 。薄⒛阍鯓永斫狻吧徶異,同予者何人”?(課件演示)

  明確:這是一個反問句。一方面照應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北磉_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明確:這個感嘆句,是作者對那時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貴的處世態度的強烈諷刺。

  3、本文以“愛”為脈絡,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為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明確:襯托手法 以菊花正襯,以牡丹反襯。

  十四、

  本文作者托物言志著重刻畫了蓮花的精神氣質,而當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寫荷花的名篇。(課件演示第四段)比較閱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節選·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明確:《荷》文著重描繪月光下荷塘的優美景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五、總結(課件演示)

  1、請同學們總結中心思想。

  作者贊美蓮的優美形象的高貴品質,說明自己潔身自愛的品格,抒發了鄙棄追慕富貴的惡濁世風的思想感情。

 。病懽魇址ǎ和形镅灾荆ㄏ笳魇址ǎ

  作者借物(蓮花)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所托之物的特點必須與志的特點相通。

  3、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映襯(用甲事物來陪襯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說的一面分外鮮明,或交相輝映。)

  十六、形成性測試

  1、默寫出文中描寫蓮花的句子。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作者眼中的蓮花具有哪些品質?

  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志潔行廉,體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等。3、作者借贊美蓮花表達了自己什么志向?

  表達了作者要做品德高尚的人的愿望。

  十七、作業

  1、任選一種自己喜愛植物,采用多種修辭方法,寫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課外閱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陶淵明愛菊隱逸者

  (正襯)

  予愛蓮 君子

  (反襯)

  世人愛牡丹 富貴者

  《愛蓮說》教學設計 7

  教學目的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背誦全文。

  2、掌握“蕃”“染”“植”“鮮”的意義,辨識“之”的不同用法。

  3、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難點

  托物言志和襯托手法的運用。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蓮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建筑物上、雕刻和繪畫作品中;許多詩人、學者都寫過詠蓮的篇章,賦予蓮以各種美好的品質。我們今天來學習一篇名文——《愛蓮說》。《愛蓮說》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所著。據說他在南康郡做官時,曾親自率領屬下開挖了一塊四十余丈寬的池塘種蓮,他憑欄放目,觸景生情,寫下了這篇贊美蓮花的傳世名篇。

  二、解題

  從題目可明確三個方面的內容:

  1、文章主要內容是關于“蓮”;

  2、作者對蓮花的態度是“愛”;

  3、題目最后一個“說”是古代一種文體——“說”是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表議論的文體,偏重于議論。所以后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稅凵徴f》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三、整體感知

  1、先聽后讀,要求:①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背誦全文。 ②邊聽朗讀,邊給自己不懂的字詞注音。 ③文中提到哪些花?重點寫什么?

  2、解讀生澀字詞。

  蕃(fán)淤(yū)濯(zhuó)褻(xiè)鮮(xiǎn)

  四、深入研讀

  品——品賞蓮高潔的氣質。

  第一段分析(提問引導為主):

  提問1:作者重點寫蓮花,在他看來,蓮花有什么可愛之處呢?試用課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明確:原文“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提問2:這一長句,分別突出了蓮花哪些特點呢?

  引導:古代文人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時,往往不采用直白的方式,而常常以物為喻,寫得比較含蓄,這叫做“托物言志”。作者筆下的蓮美是美,但究竟是什么特點可以代人言志呢?依句引導。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與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高潔、質樸。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達事理,行為方正。

  “香遠益清”:不攀附權貴,美名遠揚。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儀態端莊,令人敬重。

  賞析完后帶著贊美與欽佩的感情重新朗讀本段。

  第二段分析(探究討論為主):

  探究1:蓮的`象征意義(托物言志,立意高遠)。

  引導:,作者的情感態度決定對物的愛憎。

  明確:原文“蓮,花之君子者也”。

  探究2:作者愛蓮贊蓮,卻不通篇寫蓮,反而加入了對菊和牡丹的描寫,用意何在?(正襯與反襯)

  引導:所謂“紅花還要綠葉配”!凹t花”這里指蓮花,“綠葉”自然指菊花和牡丹,那它們分別代表了什么人,以及表達了怎樣的情感態度呢?各抒己見。

  明確:菊隱逸者逃避現實正襯

  牡丹富貴者庸俗逐利反襯

  作者借蓮花的可愛來歌頌君子的堅貞氣潔,既是作者的自況,也是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批評。所以文中分別賦予了蓮、菊和牡丹以特定的象征意義,對當時社會上人們不同的處世態度做了精辟概括(逃避現實、庸俗逐利),以襯托手法突出表現作者“出淤泥而不染”這一為人力本的道德信念。

  探究3:從“蓮,花之君子者也”可以看出作者將“蓮”看作君子的化身,可見“蓮”與君子在神采氣度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那么,在同學們心目中,什么樣的人才算得上是“君子”呢?

  引導:從《論語》入手,讓同學們自由討論:“出淤泥而不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后引到課文“蓮,花之君子者也”上。要求同學們學習蓮高潔的品質。

  五、文言詞學習

  1、做課后練習第三大題。

  2、“之”字在課文中出現頻率多達八次,但每一次的意義卻不一定一樣。找出來,好好區分和把握。

  六、回顧小結

  根據板書總結本課的主要內容。

  七、布置作業

  課后小作文“愛——————說”。

  八、板書

  愛蓮說

  生長環境

  予獨愛蓮、體態香氣、君子、托物言志

  神采氣度、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菊、隱逸者、逃避現實、正襯

  牡丹、富貴者、庸俗逐利、反襯

  教學反思

  過去在教《愛蓮說》一課時,我從講解課題和作者入手,然后領讀,一字一句翻譯,直到文章中心和寫作方法,所有該講的都講了,但學習效果一點不好。這次上這課時,我換了一個思路:讓學生自己去學習,自己去發現。用這種方法上完課后我才真正明白了教與學的真諦。這堂課,學生學得輕松自如,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不僅把老師該教的知識自己學習和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去發現問題,去決定取舍。這堂課也使我認識到,只有老師為學生服務,才是教學思想根本的轉變。以前的課堂教學,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光記筆記都來不及,哪里還有什么主動性哪里還有什么發現,有了這樣的嘗試,我今后在上其他的課文,我也會適當采用了這種方法,這樣不僅能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效果也好。

  《愛蓮說》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句

  2、理解借物喻人

  3、了解對比烘托4、背誦本篇文言

  二、課時安排

  1、課時:一節課

  2、課型:讀說課

  三、主導教學:

  誦讀與品析

  四、課堂導入:

  教師先出示魯迅先生七律《蓮蓬人》中的四句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辈⒔忉尨笾乱馑迹缓箜槃輪l:濂溪先生是誰?蓮蓬人為什么要向他表白自己的心志呢?從而導入新課。

  五、課堂結構(四大板塊)

  第一板塊:點讀課文,說字詞句段意思(10分鐘)

  1、要求學生“點”著課文課文注解,逐字逐句地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懂意思。

  2、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討論,共同翻譯字詞句

  第二板塊:誦讀課文,說句式語言特點(10分鐘)

  1、學生聽課文錄音,要求重點聽語音語氣語調。

  2、學生對照課文錄音,自由誦讀課文兩遍。

  3、教師要求學生說句式語言特點。學生說的內容可能有以下幾點:①句式多樣,或駢句。或散句;或長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獨詞句。②語氣多變;蜿愂,或疑問,或感嘆。③節奏和諧。“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韻腳交錯分布,出落有致。④表達方式多樣。百字短文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于一爐。一個“愛”字連綴全文,文筆簡練,情感豐富。

  第三板塊:品讀課文,說課文運用手法(15分鐘)

 。ㄒ唬┱f借物喻人手法。

  1、教師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蓮花的語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可褻玩焉。)

  2、教師要求學生說說這些句子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蓮,贊美蓮的?

  學生可能說品質、形態、儀表等方面。教師隨機點撥:這些語句對蓮花作了生動逼真,盡善盡美的描繪,揭示了蓮純潔、高尚、正直、剛強、清濂、莊重的特點,充分表現了作者對蓮花的傾慕之情。

  3、教師啟發:聯系下段中的“蓮,花之君子者也”、“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兩句,你們覺得作者僅僅只是在描寫蓮,贊美蓮嗎?當然不是,寫花就是寫人,詠花就是詠志。這七個分句句句寫花,又句句寫人,這種手法叫借物喻人。

  4、教師要求學生用“‘───────’一句比喻君子的──────”句式具體說說借物喻人的用法。參考說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惡劣的環境中不為世俗所污;“濯清漣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優越的環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內心通達,行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純正無邪;“香遠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聲名遠揚;“亭亭凈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堅守節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一句比喻君子端莊嚴肅,被人敬仰。

 。ǘ┱f對比烘托手法。

  1、教師提示: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作者以蓮花為歌頌對象,卻幾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2、學生讀課文中有關菊花、牡丹的句子后說用意:①開頭以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引出“予獨愛蓮”的主旨。②作者以菊的隱逸,牡丹的富貴襯托蓮的.高潔。③結尾由三種花寫到三種人:愛菊者少,愛蓮者更少,而愛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嘆社會上真隱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愛富貴的人很多。

  3、教師小結:文章通篇以菊花為旁襯,以牡丹為反襯,突出蓮花傲然不俗,超脫卓群的品性,表現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態度。

  第四板塊:背讀課文,說背誦文言技巧(5分鐘)

  讓二至三名優秀學生當堂背誦,然后結合本篇課文,說說背誦文言文的技巧。學生可能說:根據語氣語調背;根據表達方式背;根據音韻節律背;根據鄰頭字句背等等。只要方法可行,教師就給予充分肯定,以總結背誦文言文的經驗方法。

  《愛蓮說》教學設計 9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一些文言字詞。

  2、了解兩篇短文的思想內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

  3、把握兩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過程與方法

  1、加強朗讀訓練,提高朗讀能力。

  2、背誦并默寫兩篇短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陋室銘》,感受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學習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

  2、學習《愛蓮說》,認識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

  學習重點

  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欣賞兩文的語言之美,手法之美。

  學習難點

  1、辨析《陋室銘》中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的含義,理解類比手法的作用。

  2、 《愛蓮說》文,具有哪些美好品質的人才是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如何辨析“蓮之愛”與“菊之愛”?理解映襯手法的作用。

  知識鏈接

  1、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3)字夢得,唐代進步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有成就的文學家。他和柳宗元輔佐王叔文執政,采取一些改革措施,受到達官權貴的排擠打擊,最終招致失敗,但始終不屈。他一生創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是劉禹錫的室名,意為簡陋的房屋。據說是劉禹錫被貶安徽時修建的。有一正房,兩廂房,正房中有石碑一面,上刻篆書“陋室銘”三字,現在安徽和縣仍保存著。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學家,文學家。他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屈,他酷愛蓮花,親自率領屬下挖池種蓮,名曰“愛蓮池”并寫下了傳誦千古的佳作《愛蓮說》。

  2、文體簡介

  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來發展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內容上有頌揚或警戒之意。

  說,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說明議論,也可以記敘事物,但都是用來闡述作者對各種問題的見解。本文就是一篇詠志諷世的散文。

  3、朗讀指導

  《陋室銘》:

 。1)找出文章的韻腳,韻腳要讀得清晰、響亮,有延長音。

 。2)前四句讀后稍作停頓,再緩緩讀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意。

 。3)“苔痕”二句寫環境,要讀得有點美感,以下六句寫室中生活圖景,虛寫的文句(“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應讀得輕一點,才有韻味。

 。4)“南陽”二句讀后,要作一頓,然后用肯定的語調讀最后兩句。

  《愛蓮說》

  主備人:王軍雪韓彥審核人:語文組編號:04班級:

  (1)第一段介紹情況,當用陳述語氣讀;第二段發議論,其中有判斷,有感嘆,應讀出不同的語氣來。

 。2)第一段首句是總說,當用提頓的語氣讀;“可愛者甚蕃”要讀得分明。以下依次說菊、牡丹、蓮,其間應有明顯的停頓,“牡丹”后的停頓應長一些。

  (3)“予獨愛蓮”是統領語,“之”要輕讀,后面的內容應讀出層次感,即生長環境、長成后的形象和品格,表示品格的句子宜讀得稍重一些。

 。4)“菊之愛”應讀出惋惜之意,“蓮之愛”讀出慨嘆之意,“牡丹之愛”應讀出諷刺意。

  4、寫作手法

  托物言志

  就是通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即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歲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潔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發謙遜的情懷;“蠟燭”常用于頌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襯托

  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類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別的事物作陪襯,這種“烘云托月”的修辭手法叫襯托。運用襯托手法,能突出主體,或渲染主體,使之形象鮮明,給人以深刻的感受。襯托可分為正襯與反襯。

  正襯:用類似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高的”襯托“更高的”,用“好的”襯托“更好”。例子: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以桃花潭的水深襯托出跟汪倫的友情更深。)

  反襯:用相反或相異的事物襯托所描繪的事物,如用“矮的”襯托“高的”,用“壞的”襯托“好的”。

  例子(1):他的年紀小,器量可大。 (以年紀小襯托器量大。)

  例子(2):海鷗在大海上飛竄,轟隆隆的雷聲把海鴨嚇壞了,企鵝膽怯地把肥胖的身軀躲藏在懸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沒起白沫的大海上飛翔。(以海鴨及企鵝的懦弱襯托出海燕的勇敢。)

  學習導航

  《陋室銘》

  一、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給下列加橫線字注音

  陋室銘()德馨()鴻儒()案牘()苔痕()西蜀()

  2、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

 、儆邢蓜t名②有龍則靈

 、鬯故锹摇⑽ㄎ岬萝啊

  ④談笑有鴻儒⑤往來無白丁

  ⑥無絲竹之亂耳⑦無案牘之勞形

 、嗪温小胩凵想A綠,草色入簾青。

  4、銘這種文體一般都要押韻,寫出韻腳。

  5、找出本文的對偶句

  姓名:

  6、學生自主閱讀后,結合工具書,解決詞句方面的疑難問題,翻譯全文。

  7、學生根據朗讀指導自由放聲朗讀課文,體會本文語言特色,力求讀出韻味。

  二、走進文本,整體感知,小組交流討論,研讀賞析

  1、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從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語句。

  2、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來論述陋室不陋的'?

  3、本文寫自己的“陋室”,為什么提到“諸葛廬”和“子云亭”?

  4、本文結尾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有何作用?

  5、文章僅僅只是寫陋室嗎?你認為劉禹錫是個怎樣的人?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請同學們為自己寫一則座右銘,表達自己的理想、抱負、追求。

  《愛蓮說》

  一、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給下列加橫線字注音

  蕃()淤泥()濯()清漣()蔓()褻玩()噫()

  2、解釋下列加橫線的詞

 、倏蓯壅呱蹀谔蘸篚r有聞③濯清漣而不妖。

  ④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⑤花之隱逸者也⑥宜乎眾矣

  3、文章中哪一個詞,明確表達了對蓮的態度?

  4、畫出文中直接描寫蓮花的句子。傾情朗讀,想象蓮花美好的形象。

  二、再讀課文,小組交流,研讀賞析

  1、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并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

  2、你覺得作者贊美的僅僅是蓮花嗎?還有什么?

  3、本文的題目是《愛蓮說》,為什么還要寫“菊”和“牡丹”,“菊之愛”和“牡丹之愛”又有什么內涵?

  三、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個句子。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她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仿句:

  小寫作:

  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種你喜歡的花草樹木或其他物件(寫于收集本上)。

  反饋測試

  一、給下列加點字注音(11分)

  苔痕()鴻儒()案牘()甚蕃()

  德馨()淤()泥洗濯()清漣()

  隱逸()褻()玩鮮()有聞

  二、解釋下列加點詞(10分)

  斯是陋室()鴻儒()

  無案牘之勞形()可愛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

  不妖()不蔓不枝()

  亭亭凈植()褻玩()

  三、根據詩文內容填空(28分)

  1、《陋室銘》選自《 》,作者是(朝代)著名詩人。

  2、《陋室銘》處處緊扣一句來寫,最后畫龍點睛的句子是。

  4、有一句詩說:“時人莫小池水淺,淺處無妨有臥龍!薄堵毅憽分信c這句詩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5、《陋室銘》中寫景色之雅的句子是;寫交往之雅的句子是;寫情趣之雅的句子是;

  6、《愛蓮說》選自《 》,作者,是時著名的家,家。

  7、《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四、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譯: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譯:

  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譯:

  4、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譯: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譯:

  6、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

  7、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譯:

  《愛蓮說》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愛蓮說》,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3、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主旨。

  課前準備

  課前收集有關詠蓮詩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欣賞蓮花圖片,師生共同給它們命名或配以詩文名句。

  2、由許多人都喜歡蓮花,引出課本!霸诠湃斯P下,蓮花,或與天真純潔的少女結下不解之緣,或被用作清高脫俗的象征,或被贊為百美并陳、無私奉獻的化身。對蓮的喜愛,可以說已成為我國人民一種文化心態!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

  二、檢查預習任務

  1、讀課文,標出生字詞。

  2、注音:頤 蕃 淤 濯 漣 褻 鮮 噫

  3、口述課文大意,翻譯下列句子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予謂菊,花之隱逸也。

 。6)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7)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三、疏通文意

  方法:

  (1)盡量譯出每一個字;(2)補出省略成分;(3)通暢,準確。

  然后每個“老師”(即學生)一句,先朗讀,再口譯,再解答“學生”(即老師)一兩個問題。問題以字詞解釋為主。同時師生評判、討論、辯誤。

  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眱删渑c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吧徶異邸、“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四、齊讀課文,正音

  教師指導語氣、語調、停頓、快慢。

  五、深入閱讀,理解文旨

  1、寫“愛蓮”,為什么寫“愛菊”和“愛牡丹”?

  明確:是襯托手法,其中,愛菊是正襯,愛牡丹是反襯。

  2、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義?

  明確:主要象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的節操。

  3、作者將菊花、牡丹、蓮花一一擬人,表達什么思想?

 。1)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

 。2)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況,表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六、拓展練習

  你喜歡什么花草樹木?為什么喜歡?請口述一篇“愛______說”,要求有思想,有知識,有文采。

  七、朗讀并背誦本文

  八、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

  2、完成課后練習。

  《愛蓮說》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體會《愛蓮說》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學習記敘、抒情、議論相結合。

  2、體會《陋室銘》借助描寫陋室抒發感情的寫法,了解銘文的特點。理解作品中表達的一種高尚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3、學習一些文言詞語,尤其是多義詞。

  教學要求

  1、從生長環境方面,體態香氣方面,風度方面分析蓮花有什么值得喜愛的,理解《愛蓮說》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批判,領悟作者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2、抓住重點詞句輸通文意。

  教學重點

  1、體會《愛蓮說》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

  2、體會《陋室銘》借助描寫陋室抒發感情的寫法,了解銘文的特點。

  教學難點

  1、《愛蓮說》的主題是什么?

  通過對蓮花的愛慕和贊頌,表現作者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對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時,通過對牡丹的厭惡和鄙棄,表現出對趨附權貴,茍隨時俗及其風尚的不滿,文章鮮明地表現了作者的進步理想和美學情趣。

  2、《愛蓮說》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本文在寫法上很有特色:其一,運用了疊式襯托法,文中三次以菊和牡丹襯托蓮,而作用各別,巧妙地逐步加深了主題。其二,運用了擬人比喻法,寓所要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于所寫事物的相似特點中,把人的趨勢,倨傲、清高等特征,以牡丹的濃艷、菊花的傲霜、蓮花的清逸等特點表現出來,寫物喻人,生動貼切,含義深刻。

  (1)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以"予獨愛蓮"四字,引出一段蓮的頌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蓮的風貌和氣質:處污穢之境,葆純正之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蓮莖貫通正直,表里如一,卓然自立。"香遠益清",寫蓮清香遠溢,芳氣襲人;"亭亭凈植,可遠觀不可褻玩",寫蓮的形態端莊大方,凜然可敬。

  作者表面寫蓮,其實意在蓮外。顯然,作者是以花喻人,借蓮自況,以蓮的清逸喻君子的美德和節操?v觀全文,似句句寫花,而意不在花;通篇無人,卻字字寫人。文中寫了蓮的七種可貴的品質,一一都有明顯的比喻意義:第一,"出淤泥而不染"(在惡劣污濁的環境中不受影響,潔白無瑕,近墨者不黑);第二"濯清漣而不妖"(在優越的環境中不炫耀,天真自然);第三,"中通外直"(胸懷豁達);第四,"不蔓不枝"(行為正直);第五,"香遠益清"(美德遠播);第六,"亭亭凈植"(潔身清廉,傲然立世);第七,"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氣節高尚,英姿威儀)。

  (2)運用映襯,烘云托月。

  《愛蓮說》主要寫蓮,但用菊和牡丹來作映襯。

  首先,要明確作者所寫的三種花都有明顯的比喻意義。把菊花比作"花之隱逸者",是說菊花不在春天與百花爭艷,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獨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把牡丹比作"花之富貴者",是說牡丹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富貴的庸碌之輩。把蓮花比作"花之君子者",是說蓮花高潔清逸,不染塵俗,就像胸懷磊落,行為正直,德聲遠播的君子。

  明確了比喻義,再看看作者對這三種花的態度。對蓮的褒揚顯而易見,是全文的重心,而對菊和牡丹又是什么態度呢?嘆惋菊花,鄙薄牡丹。真正愛菊的隱逸者陶潛,因蔑視世俗,厭惡官場而返歸田園、寄情山水。應該說,陶潛的品格也是高尚的,但其不足因而為之嘆惋的是:陶潛為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實,超然物外,處世態度未免有些消極。"君子"則不同,他們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濁塵世卻能永葆高潔本色。相形之下,"花之隱逸者"就比"花之君子者"略遜一籌了。至于牡丹,李唐之世,每當盛開,則權貴趨之若鶩,有種植求利者,株價數萬。文人墨客爭相賦詩,推波助瀾。周敦頤目睹當時世風日下,官場混濁,稱牡丹為"花之富貴者",正表現了作者對那些追名逐利、蠅營狗茍之輩的鄙薄和憎惡。

  由此可以看出,寫"菊"寫"牡丹"仍是為了襯"蓮",寫"菊"為旁襯,寫"牡丹"為反襯,在映襯中突出了蓮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時又針砭了時俗。

  3、《陋室銘》的結構是怎樣的?

  全文81個字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 (開頭至"惟吾德馨"):比興起篇,引出主題。

  第二層 ("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境。日常生活,表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第三層 ("南陽諸葛廬"到結尾):以類比法說明陋室不陋。

  比興起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推出主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之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陋室之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陋室之事:"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至此陋室不陋的蘊義已然寫足。

  陋室不陋:以兩個歷史人物類比。"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最后引《論語》之典,束住全文。"孔子云:何陋之有?"

  4、《陋室銘》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1) 虛實是我國古典美學中重要的審美概念,也是藝術辯證法的總綱!堵毅憽肥翘搶嵔Y合的佳作。全文81個字,虛實相生,變化有致,耐人尋味。

  開篇以形象的議論起筆:"山不在高,……有龍則靈。"推出全文題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虛代實,出筆不凡。"德馨",一語統攝全篇,突出道德的作用。第二層進入對"陋室"的描寫。先寫清幽景物 "苔痕上階""草色入簾",渲染恬靜氣氛,反映出主人的淡泊心志。此為實景描寫。次寫"陋室"往來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前句為實寫,后句為虛寫,虛實相配,盡寫"陋室"儒雅之風。最后寫"陋室"中生活之事。"調素琴,閱金經"為實寫,表現主人高雅的生活情操。"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犢之勞形"為虛寫,反映主人對世俗、官場生活的厭惡。這一層沒有出現"德"字,但處處扣緊"惟吾德馨"這一題旨。

  在對"陋室"的"景""人""事"三方面的實寫之中,巧妙地穿插了"三無"的虛寫,加上 引入題旨的"二有"虛筆,真是虛實相間,烘托有術。最后的結尾,又用"諸葛廬""子云 亭""孔子云"三個歷史掌故,類比、引證,以虛映實,反映了作者閑適的心境和淡泊的志趣。

  寥寥81字,虛寫占一半有余,如果我們把文中虛寫部分去掉,不僅內容會顯得單薄、無味, 題旨難以酣暢表達,文章的形式也將變得局促、呆板,絕無此文之多彩風姿。

  (2) 若把《陋室銘》作議論文分析,則明顯地具有論點、論證、結論,符合議論文的結構特點。

  論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二有"類比推出。

  再看論證。

  ① 物證。"綠苔上階""草色入簾"可謂陋矣。但作者卻以擬人手法,用了"上""入"二字,把苔蘚急上階頭,青草欲進住室寫得栩栩如生,原因是什么呢?是它們羨慕主人的才德,作者雖未直說,但含蓄地表現出來。

 、 事證。先說往來的是鴻儒,又說室內的活動"調素琴,閱金經",再說室內"無絲竹""無案牘"。靜以養身,儉以養德。作者強調德之難得,而陋室皆有。

 、 人證。列舉諸葛亮,揚雄居陋室的事例,證明"德馨"可使陋室不陋。

  ④ 言證。引孔子之語,使人加深對 "德馨"的認識,啟發大家遙憶顏回為人,理解"德"與"陋"的關系。

  四個論據層層遞進,而結論就在"言證"當中,論證推到"言證"結論已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題目有"陋室",文中也說"斯是陋室",而結尾卻說,"何陋之有?"到底這屋子是陋 還是不陋呢?

  從建筑和屋內布置看并不豪華,甚至是簡陋的,但由于屋主人是個品德高尚,有著高潔生活情趣的人,所以這座小屋就變得別有韻味而不顯得簡陋了。這正應了孔子說的那 句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課時安排:

  第1、2課時:學習《愛蓮說》

  第3、4課時:學習《陋室銘》

  《愛蓮說》

  一、組織教學

  二、直接導入

  三、解題。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 "說",(同前面學過的《馬說》)。

  "說"是闡述關于某一事物,問題的道理的文體。

  本文特點是托物言志。

  請同學朗讀《閱讀提示》有關部分和注釋①,了解作者及出處。

  四、通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讀

  解詞,并為加點字注音:

  蕃 淤泥 濯 清漣 妖 蔓 枝 益 亭亭 凈植 褻玩 焉

  謂 隱逸 君子 噫 鮮 宜乎 者也

  2、教師帶讀

  3、分組朗讀

  五、分析課文

  (一) 分析第1段。

  1、 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

  歸納:之①,結構助詞,的;之②,結構助詞,主謂關系,不譯。

  焉①,語氣助詞,啊、呀;焉②,兼詞,于之、在其中。

  中①,名詞,里、內,讀zh ng;中②,動詞,射中目標,讀zh ng。

  而①,連詞,修飾關系,不譯;而②,連詞,轉折關系,但是、卻。

  2、同學齊讀第1段。

  3、討論、講析。

  ① 開頭一句指出可愛的花很多,總領全文,借以引出人們對花的不同愛好。寫別人愛菊、愛牡丹,都是襯托,作用在于突出"予獨愛蓮",引入正題。

 、 為什么人們對"花"的愛好不同呢?

  喜愛哪一種花,表明人們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氣節。兩個"獨"字,表現了作者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凵徎ㄓ心男┛蓯壑?應怎樣理解它的象征意義?

  蓮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對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從多方面描繪蓮花特征,圍繞"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義。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賞。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達正直,行為端正。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志潔行廉,美名傳揚。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儀態莊重,令人敬重。

  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愛蓮花的緣由,也是作者心目申君子的形象,包含著自律自況。

  4、朗讀,翻譯

  (二)分析第2段。

  1、朗讀讀第2段,同學參照注釋,解決字音、字形、詞義的疑難點。

  2、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和用法。

  歸納:鮮①,形容詞,少,音xi n;鮮②,形容次,鮮艷,音xi n。

  3、再讀本段

  ① 這段以排比形式用了三個判斷句,將菊、牡丹、蓮一一擬人:菊,就像隱居的人;牡丹,就像富貴的人;而蓮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一個嘆詞"噫"表達強烈的抒情色彩,引發了其后的褒貶,在褒貶中寄寓了自己的態度。

 、谧髡邔"愛菊"、"愛牡丹"、"愛蓮"的態度分別是什么?表達有什么特點?

 。ㄗ髡哂萌N花象征三種人,用三種愛象征三種生活態度。菊花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獨吐幽香,所以將它比作隱士。文中用陳述句,表達對菊及愛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嘆真正隱逸之士極少。牡丹絢麗濃艷,所以將它比作貴人。文中用感嘆句,表達對牡丹及愛牡丹者的厭惡鄙棄,諷刺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最后三句,將次序調整為菊、蓮、牡丹,使褒貶愛憎更鮮明。)

  4、朗讀,翻譯

  六、小結

  1、托物言志的寫法:以菊、牡丹、蓮喻三種人,以三種愛象征三種生活態度,貼切鮮明。

  2、襯托的寫法:以蓮為中心,用菊正襯,用牡丹反襯,褒貶宛然,表達了對世俗婉曲的 批判,突出了自己對高潔的君子風范的追求。

  3、描寫,議論,抒情的結合:第l段以記敘、描寫為主,第2段以議論,抒情為主,二者交融,相得益彰。

  4、句式變化得當,文筆搖曳多姿:陳述句、判斷句、疑問句、感嘆句運用恰當,排比、 對偶的整句與散句交錯有致。

  《陋室銘》

  一、組織教學

  二、直接引入

  三、解題。

  1、《陋室銘》是一篇記物的銘文。

  2、體裁:銘。

 、 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銘,起初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有時用于自我規戒或激

  勉。銘文,在語言上多用四字或六字對偶句,格調不同于一般散文。一般押韻。

  ② 本文的韻腳共八個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其中"馨"字因語音變化,現在已不夠協韻了。

  3、作者:劉禹錫。

  請同學看《閱讀提示》有關部分和注釋①,了解作者情況及出處。

  四、通讀課文

  1、學生自讀

  解詞,并為加點字注音:

  名 靈 馨 鴻儒 白丁 素琴 金經 絲竹 亂耳 案牘 勞形

  2、教師帶讀

  3、分組朗讀,同學參照注釋,解決字音、字形、詞義的疑難點。

  五、分析課文。

  1、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和用法。

  歸納:之①、②,結構助詞,都是提賓標志,不譯。

  名①,形容詞,著名;名②,動詞,命名。

  鴻①,形容詞,大;鴻②,名詞,大雁。

  是①,判斷動詞,是;是②,指示代詞,這。

  2、同學齊讀課文

  3、討論、講析。

  全文81個字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 (開頭至"惟吾德馨"):比興起篇,引出主題。

  第二層 ("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境。日常生活,表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第三層 ("南陽諸葛廬"到結尾):以類比法說明陋室不陋。

  4、請學生看注解,將第一層譯成現代漢語。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 (居住)就能聞名天下;水不一定要深,有龍 (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 (就不感到簡陋了)。

  提問:開頭三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歸納:前兩句用了對偶、比喻,以山水引出陋室。山水陪襯陋室。

  講析:"斯是陋室",扣題。"惟吾德馨"是全文的核心,以"惟"字加強語氣。四字包含兩方面意思:其一是人以德為本,德馨可忘室陋;其二是道破陋室增光,在于德馨。

  5、請學生看注解,將第二層譯成現代漢語。

  苔痕漫上石階,蒼翠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內。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讀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提問:這一層次寫了什么內容?從哪些角度描寫的?

  歸納:描寫居室環境及日常生活。

  第一句寫周圍景色,第二句寫往來人物,三四句寫生活內容。

  提問:這四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情趣?

  歸納:表達出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提問: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歸納:角度開闊,寫到陋室方方面面。條理清晰,由物及人,由外及內,一"入"字將內外融合。虛實結合,肯定句實寫,否定句虛寫。句式整齊,有長有短,跌宕有致。四處對偶,精當而不拘板。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用互文寫法。

  6、將第三層譯成現代漢語。

  (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

  提問:在描寫陋室時,突然引出兩處古人名室,作者的意圖是什么?

  歸納:運用類比法,拿古人名室作比,用意在于說明陋室不陋,還含蓄地以古賢自況,進一步表達作者的志趣、抱負。

  提問:結尾引用的孔子的話,原文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只引后一半,總結 全文,有什么好處?

  歸納:孔子的話很有份量,暗含以"君子"自居而不點破,更耐人尋味。引文回應"惟吾德馨",有力地突出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志趣。

  六、教學小結

  七、布置作業。

  《愛蓮說》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能夠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閱讀文章,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難點: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語言,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教學方法朗讀法、自主合作與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生活導入,激發興趣

  導入語:同學們喜歡花草嗎?你最喜歡哪一種花草?請說出理由。

  結合學生回答,引出蓮花

  過渡語:蓮花,也是我國歷代文人墨客的鐘愛之物!昂娠L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水中仙子并紅腮,一點芳心兩處開”等等,這些詩句可謂寫盡了六月蓮花盛開之態。而今天,我們要接觸的這位宋代文人周敦頤,更是對蓮花情有獨鐘!在夏秋之交,蓮花盛開之際,微風吹過,朵朵鮮花頷首,田田荷葉輕搖,陣陣清香悠遠,作者觸景生情,愛蓮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寫下這篇千古佳作——《愛蓮說》。今天,我們就來品讀這篇文章。

 。ǘ┩ㄗx課文,整體感知

  1、介紹本文的作者、寫作背景及體裁。

  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學家。任職南康郡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辟蓮池,池中建“賞蓮亭”,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說》,借花述志!罢f”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疇,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2、朗讀課文

 。1)讀準字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鴻儒(rú)案牘(dú)銘(míng)

  (2)根據注解疏通文意

  古今異義詞:

  1)鴻古:大,淵博今:鴻雁,書信

  2)形古:形體,身體今:形狀,例子

  3)馨:古:美好。今:芳香。

  4)絲竹:古:琴瑟,簫管之類弦樂器。今:絲綢、竹子。

  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名詞。這里作動詞,譯為“出名”,“著名”。

  2)形容詞作動詞: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形容詞,靈巧,靈驗。這里作動詞,譯為“顯靈”,“有靈驗”。

  3)形容詞作使動動詞:無案牘之勞形。勞:勞累。形:身體。這里作使動動詞,譯為“使……勞累”。

  無絲竹之亂耳:(使動用法)使……擾亂。

  文中重點字詞。

  1)陋室:簡陋的屋子。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3)有仙則名: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名,名詞作動詞,出名。

  4)有龍則靈:有了龍就成為靈異的(水)。靈,靈驗,神奇。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房子,只要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斯:這。惟:只。吾:我,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馨:散布得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6)。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里。

  7)鴻儒:大儒,博學的人。鴻,大。儒,舊指讀書人。

  8)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9)調:調弄,這里指彈琴。

  10)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11)金經:指佛經。

  12)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的總稱。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借代)

  13)亂耳:使耳朵擾亂。亂,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使……擾亂。

  14)案牘:官府的公文。

  15)勞形:使身體勞累。形,形體、身體。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使……勞累。

  1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這句話是說,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但因為主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南陽,郡名。諸葛亮的躬耕隱居之地在鄧縣隆中。諸葛,指諸葛亮,三國是蜀國的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西蜀,現在的四川。子云,指揚雄,西漢文學家。

  17)何陋之有:有什么簡陋的呢?孔子說的這句話見于《論語子罕》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之,賓語前置的標志。

  (3)教師范讀;

  (4)學生齊讀,感情充沛,聲音響亮,精神飽滿;

 。ㄈ┭凶x課文,深入體會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作者把蓮花比作什么?并賦予了蓮花哪些品格?

  師總結:從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描寫蓮花的`。他把蓮花比做君子,賦予了蓮高潔、質樸(潔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達理)、美名遠揚、端莊令人敬重(儀態莊重)等品格。

 。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寫菊、寫牡丹的目的是什么?

  師總結:菊是隱逸者,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貴者,貪圖享樂。它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富貴的庸碌之輩。以“菊、牡丹、蓮”喻三種人,以三種愛象征三種生活態度。既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又通過菊的正面襯托和牡丹的反面襯托突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說說這篇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蓮,花之君子者也”

  作者把蓮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贊美君子形象,這句話是全文的核心。借贊花來贊人,這種寫法就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

  歸納主題: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當時趨炎附勢、追逐富貴的世風。

 。4)本文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方法?

  師總結:對偶,排比,比喻,擬人。

  (四)遷移拓展

 。1)請欣賞幾幅蓮花的圖片。學生再讀課文,同學們,我們學完了課文后有哪些收獲呢?在寫法上,《愛蓮說》具有“說”這一文體的共同特點,即托物言志。文章從“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濃墨重彩描繪了蓮的氣度、蓮的風節,寄予了作者對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棄貪圖富貴、追名逐利的世態的心理和其追求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寫作中可以運用這樣的寫作手法,通過對客觀事物的描寫或刻劃,間接表現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關鍵是志與物要有某種相同點或相似點,使物能達意而志為物核。

  (2)積累古詩文中描寫蓮花的詩句,嘗試背誦課文。

  (五)作業小結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作業:任選一種自己喜愛植物,采用多種修辭方法,寫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愛蓮說》教學設計 13

  [設計說明]:

  本文的教學設計本著以下幾個原則:

  1、廢止串講,力求突出“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特征。

  2、不求“字字落實,句句清楚”,而務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有整體感受。

  3、突出對課文中的“三美”(精粹活潑的語言美、超凡脫俗的形象美、含蓄深刻的意蘊美)進行教學。

  鑒于以上幾點原則,本設計以“三美”帶動全篇,整體感知、領悟全文。整個課堂教學呈總分總結構:整體感知——分步品味——總結收束。對課文的理解層層推進,螺旋上升,并在教學過程中進行人文思想的教育熏陶。整個過程讀中品析,品讀結合,特別是讓學生在音樂美、圖畫美的氛圍中來讀,力求做到“美文美讀”。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背讀課文。

  2、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學習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等可貴品質。

  [教學時間]:

  45分鐘

  [課前準備]:

  1、課前下發積累卡,指導預習,解決積累卡A面的內容。

  2、學生自讀積累卡B面的內容。

  [教具準備]:

  錄音機及磁帶投影儀及投影片

  [課型]:

  賞析、背讀課

  [主導教法]:

  誦讀、品析

  [教學過程]:

  教學板塊之一:整體感知(10分鐘)

  一、導語設計:(投影:出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

  同學們,誰能說出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是由哪種花構成的?(生答:蓮花)澳門人民之所以選擇蓮的形象作為自己的區徽,是因為澳門不但蓮多、蓮美,還因為蓮花能象征澳門人渴望回歸祖國的純潔、高尚的心。無獨有偶,宋代哲學家周敦頤也特別喜愛蓮花,寫下了千古傳頌的頌蓮言志的名篇《愛蓮說》(板書課題)。為什么周敦頤獨愛蓮花?他是怎樣借描寫蓮花來抒發心志的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愛蓮說》。

  二、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放錄音),使學生進入情境,感受蓮花的美。

  2、指名對譯本文大意,教師訂正。

  3、學生伴隨音樂(古箏獨奏曲《高山流水》)朗讀課文。

  4、教師簡單介紹:這是一篇美文,言簡意豐,歷來傳誦不衰。

  5、請學生自由發言,說說這篇文章“美”在哪里?

  6、教師歸納小結(板書): 精粹活潑的語言

  三美超凡脫俗的形象

  含蓄深刻的意蘊

  教學板塊之二:分步品味(30分鐘)

  一、品析文章的語言美:

  1、小組討論:課文的語言美表現在哪里?舉例說明。

  2、小組代表發言。

  3、教師點拔小結:

  文章的語言美:一表現在語音美。或疊音(亭亭凈植),或重韻(蕃、丹、染),音調和諧,節奏明快。二表現在句式美。凡當略者,寥寥數字;當詳者,精心勾畫,散句、駢句,長短相間、錯落有致,句式變化多姿,嘆古人,用陳述句,平實、穩妥,有“俱往矣”的韻味;嘆自身,用反問句,有知音難覓的感傷;嘆世人,則用感嘆句,把鄙夷不屑之情,透過“宜”字宣泄無遺。三表現在表達方式美。百字短文,融敘述、描寫、議論、抒情于一爐,有愛蓮史的概述,有蓮花形象的描繪,有對諸花品質的品評,有自身感慨的抒發,而這一切無不為了突出“愛蓮”這一主旨。雖惜墨如金,卻已充分表達了豐富情感。

  4、伴隨音樂或讀、或背課文,感受語言美。(播放古箏獨奏曲《流水行云》)

  二、欣賞文中的形象美

  1、請學生讀出作者描繪蓮花形象的語句。

  2、結合蓮花圖,學生將描寫蓮花的`七個短語填入,并悟出各寫了蓮花哪一方面的美?

  3、小組討論,代表總結發言。(投影:出示正確答案)

  4、教師點撥小結:

  七個短語的描繪,可見作者從七個角度寫出了蓮花的高潔美、質樸美、正直美、清高美等高尚品質,將蓮花的外部特征與內在氣質融合在一起,達到了“形”與“神”的高度統一,寫花就是寫人,詠花就是言志,作者借蓮花的形象來言君子之志,這就是托物言志的寫法,借花喻人,花美人更美,自然貼切。

  5、學生看著蓮花圖,聽著音樂,帶著情感試背課文第一段,感受蓮花形象美。

  (投影:出示完整的蓮花圖;放錄音:古箏曲《流水行云》)

  三、理解文章的意蘊美

  1、學生思考并分小組討論:作者為什么不單純寫蓮?為什么要寫菊和牡丹呢?

  2、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

  3、教師點撥小結:

  作者寫菊和牡丹,一是對“蓮”的襯托,菊花從正面映襯,牡丹從反面襯托,使得“蓮”的形象在“草木之花”的背景上卓然超群。二是由三種花引出三種評價和比較,名為寫花,實際寫人,以隱逸者、富貴者映襯君子,用菊之愛、牡丹之愛映襯蓮之愛,以此表明作者與眾不同,含蓄而突出地表達了文章的主旨,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感情,托物言志,弦外有音,這就是“意蘊美”。

  4、帶著對蓮的贊美之情或讀、或背課文第二段。(放古箏曲《高山流水》)

  教學板塊之三:總結收束(5分鐘)

  一、學生背誦課文,要求動情、動容,在音樂聲中吟誦。(放二胡曲《高天上流云》)

  二、教師總結收束

  周敦頤的《愛蓮說》,堪稱古代散文精品,精在精粹活潑的語言風格、精在形神統一的“借花喻人”、精在“力排眾好”的高雅主題,蓮是作者生活理想的象征,在污濁的社會環境中,不愿隱逸、不慕富貴,保持高潔的情操,這在封建社會是難能可貴、超凡脫俗的,我希望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同學們都能夠志存高遠,做胸懷磊落、行為正直、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蓮花式的人。

  [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精粹活潑的語言

  三美超凡脫俗的形象

  含蓄深刻的意蘊

  《愛蓮說》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2.通過對蓮形象的品讀,歸納蓮的品質。

  3.通過對主旨的探究,學習襯托和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課前布置預習:朗讀課文背誦“予獨愛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對照注釋理解文章的意思。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情景導入

  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在古人心中是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征,常用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她清麗可賞,清香可聞。而最喜愛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的《愛蓮說》,僅119個字就概括了荷花神韻,成為千古傳誦名篇。這節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板書課題和作者)

  齊讀學習目標(幻燈片)

  二、了解文體,熟悉作者

  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從題目中我們可以獲取什么信息?哪個字表現了作者的感情,哪個是這篇文章寫作的主體,“說”在這里指什么?

  指名讀(幻燈片)知識卡片:“說”是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可以敘事、可以議論,但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

  那么題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為“談談愛蓮花的道理”或“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

  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作者。

  指名讀(幻燈片)周敦頤,宋代道州(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哲學家,宋明理學派的創始人。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

  三、初讀課文,讀出韻味。課文(幻燈片)

  了解了文體知識和作者,接下來讓我們走進課文。哪位同學來把課文讀一遍。

  (隨文識字:敦蕃淤泥濯清漣蔓褻玩焉噫鮮)

  指導:(幻燈片)

  1.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點不同,文言文要讀出韻味來,有的句子要讀得舒緩些,注意句間停頓、重音。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字,既使上下語氣貫通,又使全句語氣舒緩,富有節奏相同的還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同學們讀一下這三句話,體會一下。

  2.還要讀出抑揚頓挫來!俺鲇倌喽蝗荆鍧i而不妖”讀起來,要一頓一挫,一抑一揚,讀出節奏!俺觥蝗,濯……不妖”,“染”和“妖”一揚一抑,體會一下。注意高低變化。

  3.讀好句式、讀出情感。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陳述句。嘆古人,像陶淵明那樣愛菊花的人不多,語氣平穩;在朗讀時應讀平調,這一句重音應放在“鮮”字上,應讀出“惋惜”的語氣。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疑問句。嘆自身,有知音難覓的感傷;朗讀時應讀升調,讀出感傷的語氣。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感嘆句。把牡丹比作貪慕榮華,追名逐利的“富貴者”,對這種人流露出“鄙視”之情。朗讀時應讀降調,要讀出“鄙視”的語氣,適當拖長讀出諷刺意味。

  這三句運用了三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作者不同的情感。

  我們掌握了朗讀的方法之后,再齊讀一遍課文。

  四、再讀課文,疏通文意

  這一遍讀得有點味兒了,但要更好地讀,還有待于我們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來讀。結合課下注釋,理解句意,翻譯課文,時間為五分鐘。(前3分鐘自己翻譯,后2分鐘小組內解決個人不會翻譯的句子。)

  提問:甚蔓枝予謂

 。ㄕn本103頁五題的2、3)之字的用法:水陸草木之花蓮之出淤泥而不染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下面自己把課文第一段讀一下,請大家找出具體描寫蓮的語句找出來。

 。ǔ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幻燈片)

  五、研讀課文,探究文意

 。ㄒ唬├斫馍徎ǖ母邼嵠犯瘢ɑ脽羝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我們可以感受到蓮花哪些品格?

  描寫角度語句賦予的品格

  明確:生長環境(出……不妖)高潔、質樸

  體態、香氣(中……益清)正直、芳香

  風度(亭……褻玩焉)清高

  2.總結:這些描寫,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那高潔的品德、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贊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

  3.請同學們把這些語句齊讀一遍,注意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這次要讀出感情來)

 。ǘ├斫庾髡呷绾我晕镉魅,抒情言志

  過渡:作者寫這篇文章僅僅是要贊美蓮花的高潔品質嗎?(不是)從哪里看出?讀第二段找出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文章的主旨句。

  “蓮,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蓮花,比作花中的君子。(幻燈片)

  探究:什么是君子,蓮與君子有什么相似之處?

  明確:蓮出淤泥而不染——君子潔身自愛;

  蓮濯清漣而不妖——君子不媚世俗;

  蓮中通外直———君子通達正直;

  蓮不蔓不枝——君子不攀不附

  蓮香遠益清,——君子美德遠播;亭亭凈植——君子品格高潔

  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不可褻瀆。

  點撥:作者把蓮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見他贊美蓮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贊美蓮花去贊美具有蓮花一樣高尚品格的人,愛蓮即愛君子之德。這種寫法叫“托物言志”。

  知識卡片:(幻燈片)指名讀

  托物言志:是一種常見的表現手法。通過對事物的描寫和敘述來抒發感情、表達志向和意愿的一種抒情方式。(讓學生記在書上)

  托物言志的特點,是將“物”的外在特點的描繪與人的精神品質的揭示關聯起來,以“物”來喻人,托“物”以言志。

  周敦頤文章中這樣寫,在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做的。他為官廉潔正直,不媚權貴,深受百姓的愛戴。

 。ɑ脽羝┲该x指名答:我們可以感受到他的剛正不阿、正直。

 。ㄈ⿲W習本文襯托的寫法。

  1.本文主要是贊美蓮花,真正要寫的只有一種那就是蓮,但為什么還要寫菊花和牡丹?(幻燈片)

  作者寫菊和牡丹,一是對“蓮”進行襯托——陶淵明獨愛菊花從正面映襯,(板書:陶淵明獨愛菊正襯)世人甚愛牡丹從反面襯托,用來襯托的兩種事物通常由主次之分。二是由三種花引出三種評價和比較,名為寫花,實則寫人,以“隱逸者”“富貴者”分別映襯君子,(板書:隱逸者富貴者君子者)用菊之愛、牡丹之愛映襯蓮之愛,以此表明作者與眾不同,不但能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用自己的品德影響他人。在這里作者也是以蓮自比。含蓄地強調了文章主旨和自己思想感情的表達。

 。ㄋ模w納總結(幻燈片)

  本文托物言志,通過對蓮花的描寫和贊美,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鄙棄。歌頌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美德,表達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六、試一下,齊背《愛蓮說》。

  七、結束語

  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回頭,那些世人追逐的富貴和名利早已煙消云散,只有美德流芳百世而且“香遠益清”。

  同學們,愿你我都能把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格銘記在心里,做一個潔身自好、通達正直的君子。

  八、布置作業(幻燈片)

  1.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梅花,因為它迎寒開放,恰如頑強、信念堅定的勇者。

  我愛蠟燭,因為它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恰如默默無聞,甘為孺子牛的老師。

  我愛竹子,因為它挺拔堅韌,恰如高風亮節、鏗鏘有力的戰士。

  因為它凌風直立,恰如寧折不彎、百折不回的君子。

  我愛小草,因為它甘于陪襯紅花,恰如不追名逐利的奉獻者。

  造句:我愛,因為它。

  2.搜集贊美蓮花的詩句。

  3.查找資料,了解在中國古代文化中不同花的文化內涵。

  板書設計愛蓮說

  蓮(托物言志)君子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襯托菊隱逸者

  牡丹富貴者

  《愛蓮說》教學設計 15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課前預習和搜集相關資料,了解相關的文學常識,掌握好生字的讀音通過自學和質疑,積累文言詞匯并翻譯全文。通過賞析,正確理解蓮的形象。通過合作探究,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2、過程與方法:學生搜集資料,教師進行自學指導,學生質疑釋疑,師生互動,共同探究;教師引導,學生表現。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培養學生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對正直人格的仰慕。

  二、教學設想:

  把學習內容分為課前預習部分和課內學習部分。

  1、課前預習部分:

  根據老師指導,學生借助工具書查閱作者周敦頤的簡介、《愛蓮說》的`寫作背景以及課文生字的讀音,根據老師提出的課前預習題目,完成對課文的初讀感知。

  2、課內學習部分:

  本次活動是按照“朗讀——質疑、釋疑——賞析”的線索而設計,先由朗讀開始進入對課文的感知,能正確斷句、并讀出感情,再對課文進行品讀,通過自學、質疑、釋疑完成對課文的翻譯,并根據課文的語句,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達到賞析蓮的形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引起共鳴的目的。本課的學習設計為一課時。

  學習方式:學生自學,4人小組互相質疑、釋疑、討論交流,自由發言。老師點撥。

  三、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活動安排:搜集寫作背景以及本課相關的鏈接。

  2.課前對照書下注釋疏通文意,標出有疑問的字句,朗讀課文。

  3.教師課前活動安排:準備好上課所用媒體、教學資料。

  四、教學過程: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

  【上課地點】:課室

  【學習方式:學生自學,4人小組互相質疑、釋疑、討論交流,自由發言。老師點撥!

  1、導入。

  以魯迅先生的七律《蓮蓬人》“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導入。

  2、展示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

 。2)賞析蓮的形象,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體會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

  3、預習檢測,掌握本文的文學常識、生字的讀音。

  4、朗讀課文。

 。1)看視頻,欣賞《愛蓮說》朗誦。

 。2)學生獨自朗讀,把不太容易讀的句子做好標記。

 。3)小組解決朗讀難題,并把好朗讀關,爭取每個同學都能熟練朗讀,并劃出每句的停頓。

 。4)注意以下句子讀法: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5)師生互動,檢測朗讀效果,并作出補充說明。

  5、品讀課文。

  老師投影出自學指導,由學生參考注釋及工具書進行自學,獨立翻譯,標出難詞難句。四人小組互相質疑釋疑,師生互動,檢測翻譯效果并作出特別指導。

  6、賞析課文。

 。1)帶著對課文的初步理解再讀課文。

  (2)找出課文的文眼——“愛”,以文眼引入①對蓮的形象的解讀②對作者“獨愛”的思想感情的理解。③對托物言志寫法的學習

  7、拓展延伸: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因為它。

  8、結束語

  《愛蓮說》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1、能順暢、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說”的特點及托物言志的寫法。

  3、在熟悉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了解作者的人生觀和道德情操。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重點字句翻譯。

  教學難點:理解作者寄寓在蓮上的情感。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花語:玫瑰花——熱情、愛情

  康乃馨——親情、思念(以花語導入,了解蓮的.品質)

  百合花——高雅、祝福

  蓮花——堅貞、純潔

  2、作者簡介:

  周敦頤(1017—1073),宋代哲學家。這篇文章是他在南康郡(現在江西省星子縣)任職時寫的。在此期間,他曾親自率領屬下挖一池種蓮,名曰“愛蓮池”。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說》。

  二、感知課文

  1、簡析題目:

 、偈裁词恰罢f”?

 、凇稅凵徴f》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道理。

  2、解決生詞,注意讀音

  頤(yí)蕃(fán)淤(yū)濯(Zhuó)漣(lián)

  褻(xiè)蔓(màn)鮮有聞(xiǎn)噫(yī)

  3、指導朗讀

 、俾犱浺舴蹲x

 、谌帻R讀

 、圩杂衫首x

  三、研讀課文

  1、學生翻譯課文,師稍作補充

  2、朗讀課文

  思考: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繪蓮花的特征的?

  明確:生長環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形體姿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味——“香遠益清”

  風度氣質——“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3、思考:作者借蓮的形象來言君子之志,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寫法?抒發了自己怎樣的志向?

  明確:①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②作者借蓮的形象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品格。

  4、思考:作者寫蓮,為什么還要提到菊和牡丹?

  明確:借助菊和牡丹來襯托蓮的形象。

  四、小結

  作者贊美蓮的優美的形象和高貴品質,說明自己潔身自好的品格,抒發了對追慕富貴的惡濁世風的鄙棄之情。

  五、練習鞏固

  六、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種你喜歡的花草樹木或其它物件。

  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宋)

  寫法:托物言志

  蓮花君子之志(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愛蓮說》教學設計 17

  教學設想:

  本文是宋代哲學家周敦頤所著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古文。本文以花喻人,以花來抒發自己的人生態度。在講析課文時要抓住“人一一花一一人”的線索結構來講。由人引出各自所愛之花,通過對花的描寫:菊的因怕污染而隱逸為正襯;以牡丹的富貴為反襯。來寫蓮花的高潔品質,然后以花喻人,花即其人,來點明題旨。表達作者對追名逐利世風的鄙棄,以及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教學目的:

  領悟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理解正反襯的運用。

  重點難點:

  把握一些詞、語、句,疏通文意;

  領悟本文托物言志表達文章的主旨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入課題

  提問:所示之圖為何物?

  明確:荷花。

  提問:看到荷花可以聯想到哪些詩句?

  明確:“映日荷花別樣紅”“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板書課題:那么今天我們要學習周敦頤的愛蓮說

  二、進入課題

  提問:標題的“說”字為何意?

  明確:與《馬說》中的“說”一樣是指一種文體相當于現在的雜文。

  三、檢察預習,翻譯課文

  1、打出重點字詞的翻譯及注音:

  蕃:fan多

  濯:zhuo洗

  蔓:(名詞作動詞)牽牽連連

  枝:(名詞作動詞)枝枝節節

  褻:xie玩弄

  鮮:xian少

  2、請學生口頭試譯

  四、講析課文

  提問:本文共寫了多少種花?

  明確:三種。

  提問:哪些人分別愛何種花?

  明確:愛菊之人有陶淵明;愛牡丹之人世人都愛之;我只愛蓮花。

  提問:為何我只愛蓮花?

  明確:“出污泥而不染”本身出身于不干凈的環境卻能保持住

  自身的清白,體現了蓮花的高潔的品格近墨面己黑“濯清漣而不妖”雖然在水中洗過南昌不顯過于妖媚,表現了它樸質的品格與上句對映,于不好環境中“不染”,于好的條件下不“驕”。

  “中通外直”內心虛心,外面挺直,表現了它的正直。

  “不蔓不枝”不枝枝節節,不去攀附比它高之物。

  “香遠益清”它的芳香并不因為離得遠而無,而是將美好的東西遠遠傳播。

  “亭亭凈植”站得直直的,表現了它剛直不阿。

  “可遠觀不可褻玩”不容許別人的侵犯,表現了它令人恭敬的形象。

  提問:本文寫蓮花,為何要寫其它兩種花?

  明確:菊開放于秋于不與其它的花同放,表現了它不與世同污的隱逸品格,用來正襯蓮花的`高潔品質;牡丹是世人皆愛之物,與蓮正好相反,用它來反襯蓮。這樣就更突出了蓮的高尚品格。

  提問:本文只是寫花之文嗎?

  明確:請看預習提示,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它以花喻人:菊花比喻隱士;牡丹比喻追求富貴之人;蓮比喻品行高潔之人。本文對各種愛花之人有不同態度:愛菊者“鮮有聞”感嘆世上真的隱士不多了;愛蓮者“同予者何人?”嘆惜世上象我一樣的君子就更少了;愛牡丹者“宜乎眾”批判現世追求名利之人太多了,表達了作者的愛憎之情。

  五、小結

  作者用“菊”“牡丹”正反兩面突出“蓮”的形象:不染的高潔,不妖的質樸,不蔓不枝的正直,不可褻玩的清高品格,托物言志,寄寓自己不求名利潔身自好的思想感情。

  六、堂上作業

  七、課外作業

  《愛蓮說》教學設計 18

  【教學目標】

  1、理解體會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襯托的手法。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認識及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淺入深,以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用多媒體手段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重點、難點】

 。、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是本文重點。

 。、襯托的手法是本課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將梅蘭竹菊視為筆下的寵兒,但在宋代卻有一位大哲學家偏偏愛蓮,并以一篇《愛蓮說》在文壇名流千古,周敦頤為什么如此愛蓮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討論點撥

  1、周敦頤為什么如此愛蓮,你從他的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嗎?請用文中語句回答(課件演示)

  明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分別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課件演示)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生長環境來寫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是從體態香氣方面來寫的;“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是從風度氣質方面來寫的。

  三、引導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1、我們不難發現作者愛蓮花是因為蓮花自身的高潔美麗,但僅此而已嗎?更重要的是因為它是一種人的化身,聯系第二段來看,它是哪種人的化身?說依據。

  “蓮,花之君子者也”

  2、讀第一段中描寫蓮花的語句,概括一下它具有君子的哪些美德?完成兩幅蓮花拼圖,第一幅寫上了蓮花的`一種特點。另外一幅,填上與蓮花相對應的君子的品德。

  明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高潔、質樸);“中通外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美名遠揚;“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儀態端正,令人敬重。

  3、作者借蓮花形象來言君子之志,是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情懷?

  明確:蓮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漣而不媚于世。處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剛正不阿,不攀附權貴,這是蓮的氣質風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寫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懷,表明自己不慕權貴,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君子之風)(再齊讀那些句子)

  四、學習襯托和借物喻人的手法。

  1、本文是寫蓮花的,可是作者卻在文中不惜筆墨的寫了菊花和牡丹,以及喜愛這兩種花的人,這樣寫有何用意?

  明確:寫另外的兩種花是為了襯托蓮花

  2、同樣是襯托,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確:寫三種花的目的是要寫三種人,是要再現他們的不同的人生態度和追求,最終表明作者周敦頤對于自己人生的一種態度和志向,不消極避世,能潔身自好。

  3、最后引出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五、探討第二段后半部分中有個“噫”字,它的含義是“表示嘆息”,結合后面語句,你認為其中包含了哪幾種不同的情感?

  明確:分別為惋惜,諷刺,慨嘆。

  六、小結。

【《愛蓮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愛蓮說》的教學設計08-03

《愛蓮說》教學設計11-20

愛蓮說的教學設計10-29

《愛蓮說》教學設計08-19

《愛蓮說》教學設計10-12

愛蓮說教學設計06-15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03-08

愛蓮說教學設計03-31

愛蓮說教學設計06-12

《愛蓮說》教學設計范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