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10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是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等。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感受山雨帶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的喜愛,領略大自然的秀美。
3、學習作者通過聯想和想象來表達獨特感受的方法。
【教學重點】
感受山雨的韻味,體會作者對山雨及大自然的喜愛,同時感受語言的優美。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訪問了“山里的朋友”,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那種親切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隨著這篇課文,一起去體味那山雨的無窮韻味吧!
2、板書課題:山雨。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通順。
2、解決課文中出現的詞語,劃出優美的句子。
3、這篇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簡單地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給課文分段。
(雨起、雨中、雨后。)
4、作者為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林雨景,在這里他觀察到了什么?又傾聽到了什么呢?找到有關的句子劃下來。
三、精讀感悟
1、他觀察到了什么?又傾聽到了什么呢?
(先是聽見山雨的聲音,接著看到山雨改變了山林的顏色。)
2、我們先隨著作者去感悟山雨的音韻美。找出寫山雨聲音的句子,讀一讀,劃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⑴沙啦啦,沙啦啦──
⑵像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地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將雨聲比作“無字的歌謠”,從這奇特的想象中表達作者對山雨的無比喜愛。)
⑶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
(作者把巖石、樹葉、綠草比作琴鍵。)
⑷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作者將灑落的雨絲比作“輕捷柔軟的手指”,把雨聲比作“優雅的小曲”。)
3、山雨動聽的音樂帶給我們無限的遐想,而它的綠更是難以忘卻的美。讀讀這些寫雨色彩的句子,你體會到了什么?
⑴在雨中,所有的色彩都融化在水淋淋的嫩綠之中,綠得耀眼,綠得透明。
(這里實寫雨的色彩──綠,給人清新的感覺。)
⑵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是作者對雨色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讀。
四、小結
作者以獨特的感受、神奇的想象和聯想、清新的筆調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有聲有色的山林雨景圖,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山雨、對大自然那份濃濃的喜愛之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在感知幾個幾的基礎上學習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會讀、寫乘法算式。
2、在與加法的比較中體會求幾個幾是多少用乘法寫比較簡便。
3、初步應用乘法概念觀察生活現象,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卡片、實物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一起到動物學校去參觀。(大門上寫著一些加法算式)
2+3+6 5+5+5 3+7+8 4+4+4+4 9+1+6 2+2+2+2+2
口算后觀察這些加法算式,提出:誰能把這些算式分成兩類?
二、感知“幾個幾”
1、觀察感知。
(出示主題圖)師:兔子有幾只?雞呢?你是怎么知道的?(2+2+2=6 4+4+4+4=12)這兩個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操作感知。
每堆擺2個圓片,擺4堆。擺了幾個2?求一共擺了幾個圓片,用加法怎樣列式?
每堆擺4個圓片,擺2堆。擺了幾個4?怎樣列式求擺了多少個圓片?
3、對比感知。
出示花片圖,提問:一共擺了多少個花片?你是怎樣看圖的?用加法怎樣列式?是幾個幾?這兩道加法算式的得數相同嗎?
三、認識乘法
1、乘法的讀寫及各部分名稱。
師:(出示電腦圖片)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知道的?(2+2+2+2=8)
講述:求4個2是多少,還可以用一種新的運算方法——乘法來計算。(板書:乘法)
讓學生自學課本,了解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及乘法算式的讀寫法。
2、感知乘法的簡便。
出示電腦8個2,100個2,讓學生列式,比較:列加法算式和列乘法算式,哪種寫法簡便?
指導看跳繩圖,讓學生獨立列式。
四、練習應用
1、拍手游戲。
先讓學生聽老師拍手,說出是幾個幾,并列出乘法算式;再讓一名學生拍手,其余同學說一說;最后讓同桌游戲。
2、溝通聯系。
聯系剛才的擺一擺、試一試、主題圖以及復習題,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溝通加法與乘法之間的聯系。
3、“想想做做” 第1題。
提問:一共有幾個2枝?1束花有幾朵?一共有幾個5朵?讓學生獨立列式。
4、解決問題。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種經常會碰到這種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問題。請大家想一想,說給大家聽一聽。
五、課堂總結(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蔓,籠,瞅,雛等13個生字,學習積累重蔓,斑斑駁駁,生意蔥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蘊涵的情感,并會抄寫優美的句,段。
3、繼續練習用比較的速度默讀課文,提高默讀能力。
【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自然導入
1、同學們,當你從別處領養一只陌生的小狗時,你是怎樣對待它的呢?和它和睦相處的呢?是它喜歡上你的呢?
2、你如果沒有喂過狗,沒有和它們相處過,我們今天學習馮爺爺的課文,教你一招。
3、學習課文時,你要細細體會作者的找。想想,作者是怎樣和怕人的珍珠鳥和諧相處?我們又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建立和諧的社會?
(簡評:因為我們都是農村小學,學生喂貓或狗是常事,所以教師在引入新課時設計以上問題并有意停頓一下,這樣使問題貼近文章的內容,貼近生活,更讓學生思考其中的竅門,讓作者的寫作意圖,教育目的隨時豁然開朗。)
二、激情誦讀,感觸內容
1、快速默讀全文,畫出生字生詞并很快熟悉。
2、交流對生字生詞的理解及找出認為好的句子,段落。
3、教師泛讀,注重情感投入。
4、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選讀,精讀。
(簡評:教師強調誦讀,這樣不僅讓學生熟讀課文內容,為進一步分析課文打下基礎,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多次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對話。學會體驗,同時培養學生閱讀,分析,賞析能力。)
三、情境創設,角色互動
1、學生自由朗讀1~7段。
2、解決以下問題:
⑴ 老鳥與人的關系?
⑵ 作者開始怎樣接觸小鳥,打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⑶ 老鳥與作者的關系有沒有變化?表現在那些地方?
⑷ 作者是怎樣照顧小鳥的?
⑸ 小鳥長的啥模樣?
⑹ 作者對小鳥的情感怎樣?文中那些部分表現出來呢?
3、學生自由朗讀8~13段。
4、解決以下問題:
⑴ 小鳥的活動范圍有那些?與以前相比怎樣?
⑵ 小鳥的膽子有沒有變化?與以前相比怎樣?
⑶ 小鳥與我的關系怎樣?有什事例說明?
⑷ 我對小鳥的感情怎樣?
5、學生自由朗讀14~15段。
6、解決以下問題:
⑴ 作者通過與鳥的相處有何感觸?
⑵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感觸?
⑶ 你如何與一個陌生人搞好關系,和睦 相處? 簡評:教師緊緊抓住小鳥與人的關系這個竅,去啟發學生,讓學生自然地感觸到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教育目的,達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功效。這種協助學生破出重重難關,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的教育模式順應當前教改的主題,適應學生的個體發展。
四、構建平臺,體驗成功
1、快速朗讀課文。
2、找出體現作者對小鳥情感的句子。
3、展問話題──讓語文教學延伸到生活之中:
⑴ 作者把小鳥放了,它會回來嗎?
⑵ 你怎樣和小狗作朋友?
⑶ 一只被拋棄的小貓,你會收養嗎?
⑷ 同學欺負了別人,你會不會管?
⑸ 爺爺病了,你會不會管──
4、課后練習:
⑴ 擇抄優美的句段。
⑵ 寫一篇學習心得。
(簡評:教師授生以漁,不越庖代廚,把課堂還給學生,把過程留給學生,火候恰當,讓學生思考,又品嘗了得失,鍛煉了能力,很值得倡導。)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設計理念】
葉圣陶先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于全盤授予,而在于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因此,我設計的理念是:讓課堂成為多元對話的過程,讓課堂成為語文實踐體驗的過程,讓課堂教學成為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知識的魅力,體驗成功的快樂,實現生命價值的自然生成。求實,求活,求新,求效是本課設計總的指導思想。
【教材分析】
《梅花魂》是一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這篇閱讀課文生動感人,情真意切。它講了一位身在異國他鄉的華僑老人對梅花的喜愛,反映了他對祖國的深深眷戀,表露了一位老人的中國心。
全文采用倒敘的寫法,首先由梅花想到外祖父,接著回憶幾件具體的事情反映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即:常常教外孫女讀唐詩宋詞;對一幅墨梅圖分外珍惜;因不能回國而難過得哭起來;離別前把最寶貴的墨梅圖送給外孫女;船快開時,又遞給外孫女繡著梅花的手絹。最后又從梅花想到外祖父的愛國心。
本文在寫作上有以下特點:
1、緊緊圍繞外祖父在國外思念祖國這一思想感情展開回憶,中心突出。
2、首尾呼應,結構嚴謹,借梅花來表情,蘊意深刻。
【教學的三維目標及重難點】
1、知識與技能目標: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自讀探究,體會梅花堅韌高潔的品格,感悟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戀的深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及愛國情意。
4、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個性化閱讀,深入感悟梅花精神及外祖父深厚的愛國情意。
【教學思路】
賞梅(觀其形)品梅(會其神)讀梅(入其境)頌梅(悟其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入題,賞梅花
1、導語引入:
同學們,不知不覺中,暑氣漸去漸遠,我們一下子撞進了秋天的懷抱,寒來暑往,四季更替。春天是百花盛開的季節,夏天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荷,秋日有本性能耐寒,風霜挺且直的菊,而嚴冬,則更有此花開盡更無花而一枝獨秀的梅。
梅歷來是畫家,詩人所贊美的對象,我國宋代詩人王安石,陸游:元代畫家王冕都曾經寫下詩句贊美它。我們的開國領袖也曾寫下詞盛贊她。梅花不愧是花中之王,花之君子。
2、課件演示,欣賞梅花,學生吟誦詠梅的詩句。
3、過渡:
看到那朵朵冷艷,縷縷幽芳的梅花,作家陳慧瑛常常會想起了身在異鄉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連串的回憶。
二、理清脈絡,知梅花
1、速讀課文,思考作者在文章中回憶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2、討論交流,理清條理,出示小標題:
(吟詩落淚,珍愛梅圖,思國傷懷,贈墨梅圖,送梅花絹)
三、細讀引導,悟梅花
1、在作者的記憶中,外祖父是一個愛梅的人,你能從哪能地方體會到這一點呢?
同學們,我們讀過這幾件小事,都倒感覺到外祖父愛梅花。你是怎樣從這些段落中讀出這種感情的呢?
出示:我們可以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用這些方法:
⑴ 聯系上下文。
⑵ 抓重點詞句。
⑶ 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
⑷ 用朗讀的方式。
⑸ 其它自己喜歡的方法。
2、自學體會,動手圈畫。
3、讀句交流,談理解。
4、重點引導第二件事:
從對比手法的使用及對外祖父神情,語言,動作等的描寫體會對梅花的愛。
5、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四、品讀升華,頌梅花
1、過渡:
外祖父為什么對梅花情有獨鐘,文中哪一段話給我們解開這個謎團?
2、自由讀外祖父所說的那段話,互相交流,討論:
⑴ 從這段話中你了解到哪些內容
⑵ 把你了解到的內容講給同桌聽聽。
⑶ 全班交流:
① 梅花的精神(不畏嚴寒,堅貞不屈)。
② 梅花的精神象征中華民族的精神。
③ 保存墨梅圖激勵自己保持民族氣節。
3、說說中國歷史上出了哪些有氣節的人物?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外祖父對梅花,對有骨氣的中國人的敬佩:
⑴ 自由練讀。
⑵ 指名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⑶ 齊讀。
五、拓讀深化,學梅花
課文除了寫外祖父摯愛梅花外,還寫了外祖父幾次哭了,請找出來讀一讀。
1、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唐詩宋詞時,外公滿臉憂傷,鶯兒啊,鶯兒──。
當外公因年紀太大而無法回國而哭時,親愛的外公,你別哭了──。
當外公含淚遞梅花手絹時,外公滿心凄楚:鶯兒啊,鶯兒──。
2、學完了課文,你明白文章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目了嗎?
3、學生結合著自己的理解來談:
讓學生明白,梅花魂就是愛國心。
4、文章的開頭了結尾有什么聯系?
5、讓學生想象說話:
外公就是這樣一位時時刻刻都牽掛祖國的老華僑,他在臨終前還不忘囑咐家人,一定要把他的骨灰帶回到祖國去,我們完成了老人的遺愿,把他安葬在梅花樹下。又是一年的冬天來臨了,面對著梅樹下的老人,你想說些什么呢?
6、師導語:
故鄉,祖國讓多少身居在外的旅人,游子擁有無盡的相思與眷戀,幾千年來,多少文人墨客吟誦出了無數思鄉愛國的詩篇,你會吟誦嗎?
7、古往今來,由于許多歷史原因,許多向外祖父一樣的中華兒女流落他鄉。它們雖然身穿洋裝,說著異地的語言,但是他們的血管里流動著中國人的血,它們的胸中跳動著一顆顆中國心。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張明敏演唱的歌曲《我的中國心》,讓我們在歌聲中再一次感受愛國華僑們的心聲。
8、播放歌曲《我的中國心》。
【設計特色】
在教學設計中我具體體現以下幾點:
一、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溶情
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么新世紀的語文教學追求的是情感。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在語文課堂里,孩子對待語文學習,不應是被動的學,旁觀者似的學,應該讓孩子感到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生活的過程,生命成長的過程,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也就是說,要讓孩子在語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驅動語文知識。這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充滿激情,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從而產生對梅花魂的理解,體會華僑的愛國之情。
二、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文本對話:比如在這堂課中,在教外孫女學唐詩宋詞,外公哭了,我設計了,外公滿臉的憂傷,鶯兒啊,鶯兒──當外公因年紀大而無法回國而哭時,設計了親愛的外公,您別哭了──,當外公含淚遞梅花手絹時,外公滿心的凄楚:鶯兒啊鶯兒──,留下空白,引導學生去想像,和課文中的人物對話,以文會友,充當其中的角色,去體驗,去感受。
師生對話: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該做孩子的朋友,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手,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不容侵犯。實現與學生的溝通,展現給學生一個真實的我!
生生對話:課堂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應當積極地給學生創造交流與合作的機會,使孩子們學會人與人的交往,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于這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學文前,我引領孩子欣賞古代和現代有關贊美梅花的詩,教學后,我讓學生欣賞《鄉愁》,《游子情懷》,一方面升華了學生的情感,另一方面又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贊美梅花,思鄉之情,離別之情的詩歌,使他們對這種感情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后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梅花魂這一課講述的是華僑老人的思鄉之情,愛國之情。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的情感呢?首先我通過回憶寫梅花的詩,展示梅花圖片,而后,我便引導學生體會梅花所代表的精神,把梅花所象征的含義,通過外祖父對梅花的贊美,對中華民族的贊美層層引出。并從外祖父一系列的舉動中讓學生感悟出,梅花寄托著外祖父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文章的第十三自然段,字里行間都滲透出外祖父對梅花的贊美與喜愛,同時也是重點段落。在品味的過程中,讓學生把了解到的內容講給同桌聽,這樣學生不但理解了課文內容,也把文章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平均數的過程,學會尋找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操作)、先總后分(計算),理解平均數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
教學重點:認識平均數,會找平均數。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出問題:
1、看到黑板上這幾個圓圓的圈你想到了什么?
2、這節課我們就把它看做一個靶子,來做個游戲好嗎?
我們先來制定一個游戲規則,投中這個靶心的得10分,投到第二個圈的得9分,投到第三個圈的得8分,投到第四個圈的得7分,投到圈外邊的得6分。如果投到線上怎么辦?我們就看投到線那邊的多一些就算那邊的分,但是如果你連 黑板都沒投中就是0分,同意嗎
我們從中間一分為二,這邊算一組,這邊算一組。我們給這邊起個名字叫第一組,這邊叫第二組(板書)。第一組的同學向老師揮揮手,第二組的同學向老師點點頭。
我們每組選5個代表參加游戲,請大家排一隊交錯站好。(給每人發一個沙包)好,比賽開始。
板書: 第一組 第二組
[]+[]+[]+[]+[]=[] []+[]+[]+[]+[]=[]
下面我宣布勝利隊是第 一組,歡呼一下吧!
看大家玩的這么開心,老師也忍不住想要參加這個游戲。我想參加你們組,你們歡迎嗎?那我也來投一次好嗎?現在第二組的得分是[]分,我重新宣布勝利隊是第 二組。
你們什么想法都沒有?對這個結果有意見嗎?(采訪第一組)你們說這樣比公平嗎?
看來人數不相等,用比總數的方法來決定勝負是不公平的,那么怎樣比才公平呢?不增加人,有什么好辦法嗎?請和身邊的同學討論一下吧!
二、解決問題,探求新知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5 ([]+[]+[]+[]+[])÷6
=[]÷5 =[]÷6
=[] =[]
那組贏了?能說出理由嗎
第二組雖然輸了,但也不要氣餒,你們課下還可以再比。
第一組這個“5分”是誰投的?
這組中最多的是幾分?最少的是幾分?5與它們相比怎么樣
小結:可見,5分既不是第一組的最高水平,也不是第一組的最低水平,而是處在最高和最低之間的一個平均水平,咱們就把表示平均水平的這個數叫做平均數。平均數的大小應該在一組數據中的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平均數是我們計算出的結果,它表示的是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這一組數據都等于這個平均數,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數相等。
求平均數的方法是什么:總數÷份數=平均數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今天的數學課上,我發現了有3位同學聽的特別認真,老師講課他們聽得很認真,同學發言他們也聽得很認真。(三人上臺領獎品,老師分別獎勵他們1支、3支、5支鉛筆)
請上臺的三個小朋友數一數,手里有幾只鉛筆,然后大聲的告訴大家。你們說老師這樣獎勵公平嗎?怎樣才公平嗎?那么你想怎樣把它們移一移。和身邊的同學商量一下,臺上的3個同學也互相商量一下。
你真了不起!想出了移多補少(板書)的辦法。
你還有什么方法求出來嗎?
學生計算,指名說出算式,師板書:(1+3+5)÷3
=9÷3 =3
誰來說一說,求平均數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喜歡用哪種方法?
2、 估一估:
為了布置教室,小麗買來一些彩帶,請你幫小麗估一估這三條彩帶的平均長度大約是多少?
請你在本上列式算一算。學生嘗試練習后評講。
你是怎么算的?都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嗎?為什么這個題目你不用移多補少的方法?
看來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數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補少簡單;數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3、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平均數,也知道了怎么求平均數,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生活中有關平均數的問題。
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小剛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平均成績是94分,小剛的數學成績一定是94分。( × )
(2)、小明所在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小華所在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5厘米,所以小華比小明高。(× )
(3)、三名同學的年齡之和是42歲,這三名同學的平均年齡是14歲。(√ )
(4)、小明星期六做了20道題,星期天上午做了12道,下午做了7道,小明平均每天幾道題 列式為:(20+12+7)÷3 = 13(道) (× )
4、想一想、說一說
有危險嗎?課件展示:游泳池和小明的問題。
想一想:出示游泳圖,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身高145厘米,下去游泳有危險嗎?
生討論是否有危險。說說理由。
5、出示1—9九張數字卡片
下面請你把1—9九張數字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擺在桌子上。卡片上都寫著幾? 下面做這樣這樣一個競賽:
(1)請你從所有的卡片當中任意取出2張,讓這兩張卡片的平均數是5。
還有嗎誰能把所有的答案都說出來?
為什么這兩個數的平均數是5?到前面展示。
(2)再做這樣一個競賽:
隨便拿出幾張卡片,三張、四張、五張或更多張都行,要求這幾張的平均數也是5。 到前面展示。 再多點還有嗎 都用上了平均數還是5。
(3)下面請你去掉幾張,平均數還是5。
四、小結
這節課你開心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教材簡說
《贈劉景文》的大意是:荷花凋謝連那擎雨的荷葉也枯萎了,只有那開敗了菊花的花枝還傲寒斗霜。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記住,那就是橙子金黃、橘子青綠的時節。這首古詩是寫秋末的景色,第一句以荷敗、菊殘,寫出了秋末的特征。接下來詩人以橙子的金黃與橘子的青綠,把深秋的景色點綴得色彩鮮明而富有生氣。詩人在此一反悲秋的調子,突出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擎雨蓋指荷葉。第二行詩贊頌了菊花的殘枝有傲霜凌寒的氣概。
二、學習目標
1、會認生字。會寫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喜歡背誦古詩,有條件的,背誦課文以外的古詩。
三、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
看圖,說一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感知,了解古詩大意
1、自己讀,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自由讀,圈出不理解的詞語。
3、小組讀,合作學習,理解詞義。
(三)再讀感悟,想象詩歌畫面
1、自由讀,結合圖理解詩意。
2、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相機點撥。
3、自由組合,與學習伙伴體會讀,讀完后交流自己的體會,交流后再讀。
4、教師范讀,學生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
(四)啟發想象,感情朗讀、背誦
1、教師描述詩意,激發學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五)想一想,議一議
你認為一年最好的時節是哪個季節,為什么?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填寫量詞。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女孩等不同的語氣。
3、繼續學習默讀的方法,養成邊默讀邊思考的好習慣。
4、體會鳥兒失去朋友的悲傷心情。懂得大自然有自己的發展規律,人類不能肆意地破壞自然,懂得保護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女孩等不同的語氣。
2、體會鳥兒失去朋友的悲傷心情,懂得保護自然,愛護我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媒體激趣、導入新課
1、播放媒體:
瞧,一只美麗的小鳥坐在大樹上,正動情地為它的好朋友──大樹唱歌,大樹搖曳著茂盛的枝葉,正入神地聽著……多么歡樂的時光啊!可是寒冷的冬天就要到了,鳥兒必須離開大樹,飛到南方去,于是大樹對鳥兒說……
(出示句子。)
2、好朋友就要分離了,同桌演一演鳥兒和大樹的道別。
(注意讀好小鳥的話。)
3、師:鳥兒和大樹依依惜別,明年他們還會見面嗎?今天我們就要學習11課《去年的樹》。
4、出示課題,齊讀:
說明:直奔主題,讓學生盡可能快地接觸文本,防止因過多提問消耗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讀文:
要求:
⑴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⑵ 思考:
鳥兒到南方去之前答應好朋友大樹。第二年春天,鳥兒從南方回來卻發現。于是鳥兒問了、和,最后見到了的大樹。
2、交流。
3、默讀,用直線劃出鳥兒和樹樁、大門、小女孩的三組對話。
4、交流、出示。
三、研讀對話,讀中感悟
1、小組分角色朗讀對話。
2、指名幾組讀對話,其余學生點評。
(感受鳥兒的焦急、擔心和傷心。)
3、好朋友不見了,鳥兒是多么地牽掛啊!這回請你和同桌合作,選擇一組對話,發揮合理的想像給鳥兒說的話加上提示語,練習朗讀。
4、大家讀得都很用心,把鳥兒對大樹的無限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感動。誰愿意來演一演這只深情的鳥兒,在演之前再讀讀它說的話,要努力記住:
說明:
一人演鳥兒,其余同學演配角。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在不知覺中把學生帶入文本的情境。
5、鳥兒對大樹的這種焦急、牽掛、擔心就是奉獻給大樹的最珍貴的友情。讓我們再一次回味這個動人的故事,師生配合讀3~12節。
四、加深感悟、升華情感
1、師引讀最后一節。
2、讀到這里你有什么問題嗎:
⑴ 鳥兒為什么要對燈火唱歌?
⑵ 鳥兒為什么盯著燈火看?而且是看了又看?
說明:
這里要鼓勵學生多角度發表自己的想法,如:它用自己的歌手寄托對好朋友的思念;它非常想念大樹,舍不得離開它;鳥兒去年答應大樹要來看它的,它很守信……
3、說話訓練:
鳥兒睜大眼睛,盯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接著就唱起去年唱過的歌給燈火聽。唱完了歌,鳥兒又對著燈火看了一會兒,好像在說:“……”
4、回歸課題:
去年的樹,今年已不復存在,讓我們無限留戀地說──(讀題)
去年的樹,為什么不復存在?留給我們太多太多的思考,讓我們意味深長地讀──(讀題)
五、課外拓展
鳥兒依舊忘不了自己的好朋友,第二年春天,它又飛回來了,看見了怎樣的景象?會怎么想?怎么說?
【課后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以生為本,自主發展”的教學思想,深化了“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一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自主讀文、角色對話、演讀體驗、拓展想象等過程,感悟文本中所蘊涵的語言美、思想美、意境美;從而實現學生心靈與文本之間真誠的對話。
三年級學生有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所以部分簡單的生字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學完成。對于讀音較難、字形復雜的生字教師可以單獨加以指導,但這并不是教拼音或字形結構,而是對其鞏固復習。這雖不是課文教學的主要部分,卻是教學的重要部分。本堂課中的生字在字形上都不難,“樁”和“燃”可以用形聲字的規律記憶,“應、廠、音”這三個字,大部分學生平時都已經認識了,難是難在“應”的后鼻音,“燃”容易和“藍”的讀音混淆,所以這兩個字的讀音要重點關注的。
這篇文章中的對話較多,比較適宜學生表演朗讀,我力求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體會角色的情感世界,把學生真正帶入文本的情境中。并在這一過程中,用“春天又來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鳥兒又回到這里,找她的好朋友樹來了。可是,樹不見了,只剩下樹根留在那里。”這句話把這些零散的語言朗讀串成一條情感的鏈,讓學生在反復地朗讀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情感。
語文教學,永遠離不開聽說讀寫,永遠是在想一想、讀一讀,讀一讀、想一想,想一想、寫一寫這樣的過程中螺旋上升的。整堂課中,讀、想、寫并不是人為割裂的,讀為想打下了基礎,而想象寫話又能促進更好地讀,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對課文人文內涵的理解將一步一步加深。對課文結尾這部分的處理,特別是兩個“看”字的想象說話與朗讀,也想體現這一點。在充分朗讀、想象的基礎上,學生最后才能有自己多元的感悟。學生的語言選擇是開放的,這就要求教師有很強的調控能力,幫助學生用規范的語言表達,并及時記錄好的詞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素材。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一、 教學材料的分析
本課程選用的教材為人教版《九年級物理 全一冊》【20xx年審定】。內能是其第十三章第二節的內容,是在學習了分子熱運動之后進行教學的,它是對不同于機械能的另一種形式的能——內能的重點研究。本節內容是在前面學習機械能概念及其轉化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更為抽象的內能概念,認識內能的轉化及其作用,這些內容是解釋許多常見熱現象的必備基礎,也是學習本章后面熱量、比熱容、熱機等內容必不可少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在全章有重要的基礎性地位。改變內能的兩種方式是本章的關鍵點,承上啟下,為引出“能量守恒定律”做好了鋪墊。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本課程的教學對象為初三年級學生。經過初二一年的學習他們對機械能能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物理理性思維能力與分析的素質,參與意識比較強,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已基本具備學習本課程必要的知識基礎。在上一節課學習的基礎上,學生對物體內部分子的運動有了初步的認識,這就為這節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本節的學習,意欲提高學生的學習物理的興趣,找到探究物理規律的方法。并對本節課的前期知識結構有所了解。作為學習主體的九年級學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處于由感性向理性發展階段,感性認識仍占主要地位,理性認識上還存在一定困難。為此,本課應注意適應學生好奇心,以感性認識為基礎,再通過理性分析和判斷,獲取新知識,發展抽象思維能力。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利用比較法認知內能是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認知內能是物體本身具有的
能量。理解內能的大小與溫度和質量有關。
2.通過實驗和體驗活動,知道通過做功和熱傳遞的方法可以改變內能。能判斷熱物體內能是否發生改變,和用什么方法改變內能。了解熱量的概念。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演示實驗和體驗活動,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活躍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增強與人合作的意識。
2.通過分析具體實例,促使學生嘗試應用學到的科學知識去解釋具體的問題。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人類認知內能過程的幾個片段,感受人類認知內能過程中從宏觀跨越到微觀的偉大,和人類認知過程中孜孜以求,鍥而不舍的精神。
2.通過學習,感受到用微觀理論去解釋宏觀現象的奇妙,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樂于探索日常生活中和相關科學技術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助于建立正確的科學觀。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了解內能的概念,簡單描述溫度和內能的關系。
2.知道改變內能的兩種方法,會利用內能的相關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相關事例。 教學難點:
1.用做功和熱傳遞改變物體內能的本質。
2.了解熱量的概念。
五、教學流程圖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現代教育技術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育管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為保證“人才培養模式和開放教育試點”的順利實施和本課程的教學質量,依據本專業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課程的教學設計方案。
一、現代教育技術課程概況
1.本課程的性質和特點
現代教育技術是中央電大教育管理專業(專升本)的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它的文字教材名稱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技術(2)。本課程4學分,課內學時72,其中錄像課14學時,網上輔導9次。本課程的先修課程有:教育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教育心理學等。
本課程的目的
提高綜合素質,使教師掌握運用信息技術、教育技術的基本能力,適應教育發展、課程改革和教學人才的需求。
本課程的要求
⑴ 通過本課程的開設,提高對學習教育技術意義的認識,樹立現代教育意識,增強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和改革觀念。
⑵ 了解教育技術的基本內容,了解教學設計的方式、方法。
⑶了解教育傳播理論、教學媒體理論和教學媒體的選擇方法,能正確地選擇教學媒體和在教學中有效地使用教學媒體,初步具備把計算機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的能力。
⑷現代教育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高度重視理論聯系實際,認真學習、理解課程的理論、方法,認真做好相關的實驗,并自覺地把信息技術、教育技術應用到教育實踐中去,重點培養提高學習者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意識理念、知識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使教學活動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和現代化。
⑸保持課程內容的科學性、規范性和適當超前意識的先進性,并根據學生在職的特點,以“必須、夠用”為原則。知識范圍選擇適當,突出應用性和注意理論聯系實際。
2.本課程的辦學形式
本課程的辦學形式有兩個特點:一是它屬于“開放教育試點”課程;二是它屬于中央電大與地方電大的合作辦學的課程。前者決定了它必須在遠程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上有所創新,后者決定了它與地方電大必須緊密合作。
3.本課程的學習對象
本課程的學習對象主要是我國邊遠地區和廣大農村的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以在職進修為主。學習對象的主要優勢是:學習動機普遍強烈,愿意通過理論學習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學習目的明確,渴望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知識能力和學歷層次的提高;有著足夠的教育工作經驗;理解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自學的能力較強。但他們也有著明顯的劣勢,即:文化層次普遍較低;因經濟狀況較差,學習資源亦相對匱乏;工作和生活擔子較重,因而學習時間缺乏;因為年齡較大,記憶力相對減弱。在現代教育技術的課程建設及具體實施中,對學習對象的這些優勢和劣勢都應通盤考慮、制定相應的學習支持服務的舉措。
4.本課程的媒體資源
本課程采用三種教學主媒體和其他多種輔助媒體。主媒體即文字教材、錄像教材、IP和形成性作業等。文字教材是在教和學中貫穿始終的重要依據,是學習的尺度和標準。錄像教材幫助學生明確基本概念、理清知識思路和要點,減輕學習的難度。IP提供較新的信息,教學指導等。不同教學媒體有自己的教學功能,“各有側重、優化整合”,共同構成本課程的一個完整的“教學資源體系”,以支持完成《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教學任務。此外,本課程每學期組織提供9次網上學習指導,包括:教材章節的學習引導、測驗和學習資料;同時按學習進度在期末舉行一次直播課堂(復習輔導)。
二、學習模式
作為“開放教育試點”課程,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強調以下兩點:一是突出遠程開放教育辦學模式的優勢和特色;二是尋找遠程開放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經驗和規律。據此,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擬將教學與研究共同推進作為一條基本原則,使之展開積極的雙向互動,目的是為“人才培養模式和開放教育試點”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1.本課程的學習過程模式
本課程的學習過程即教學過程,它強調的是從學生的角度來描述教學的一般過程,它是學習本課程的外在程序。學習過程模式更側重于教學管理的指導。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注冊登記,領取學習材料(文字教材、錄像教材或VCD光盤、形成性考核作業冊等);
(2)接受學習指導(如學習方法、學習計劃和學習進度),明確學習目標;
(3)接受學習支持服務,實踐學習過程:(自學→小組協同學習→面授輔導)(平時成績考核)+實踐環節(平時成績考核)→期末復習→參加期末考試。
(4)畢業或結業。
2.本課程的學習實施模式
本課程的學習實施模式即學習實踐模式,它強調的是從學生學習的內在程序來描述學習過程,是學習過程模式的內化和具體實踐。學習實施模式更側重于學習方法的指導。現代教育技術是一門有一定難度的課程,這是因為它是一個獨立的方法和方法論學科體系,許多概念和理論涉及多個的學科,學生自學會感到很困難,教師要加強輔導、幫助學生自學。
在對學員進行自學方法和自學能力的輔導時,應要求學員善于提出問題,帶著問題學習文字教材,對文字教材的知識結構、基本理論與心理規律要在了解、理解上下功夫,認真鉆研,善于分析與概括教材的要點、重點與難點;對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心理規律、原則與方法要做到聯系實際學會應用。
學生學習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以自主學習法為核心學習各種學習材料(文字教材、錄像教材、IP教材、期末復習提要等)認真作好學習筆記;
(2)以合作學習法為核心參加小組協同學習;
(3)以輔導交流學習法為核心參加教師的集中面授輔導;
(4)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充分利用中央電大提供的各種教學服務(如信函、電話答疑、電子語音信箱、直播課堂、電子郵件等);
(5)以實踐學習法為核心參加集中實踐環節的各種活動。
三、學習支持服務策略
1.中央電大(課程組)的職責與任務
與以上本課程的學習過程模式、學習實施模式相對應,中央電大(課程組)的職責與任務主要是:
(1)提供本課程的各類指導性文件,包括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課程實施方案等。
(2)提供本課程的學習材料,主要是多種媒體教材。
文字教材是學習的主教材、是教和學的主要依據。認真學習文字教材是學生獲得知識,完成學業的重要途徑。本文字教材為方便學生自學,將教學和導學合一,
設計了學習目標、學習方法、本章小結、思考練習題、案例介紹。學生在學習時首先要清楚文字教材的結構、思路和學習方法,然后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學習模式。
錄像教材(14學時)是重要的助學教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本課程的學習方法、理清知識要點、提示重點,減輕學生學習難度,強化自學、指導復習。
IP教材(2學時)分為4個專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和需求,自主選擇使用。
(3)舉辦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培訓班。為了減輕學習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的難度,在開學初,擬舉辦現代教育技術教師培訓班,聘請教材主編或主講講解教材思路、結構、重點及難點。
(4)提供本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各種指導性意見和交流性信息,如開課前、后及其中間運用直播課堂、VBI、計算機網頁、有關課程教師的業務培訓會等形式對學習過程各個環節進行教學管理、學習方法的指導和交流。
(5)對本課程的教學過程進行監督、檢查、評估以及期末考核工作。 本課程主持教師:中央電大師范部李小林
聯系電話:(010)66490662;E-mail:lixiaol@crtvu.edu.cn
2. 學習進度及方法提示
為了便于學生學習,現將學習進度和相應媒體及學習方法提示給大家,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參考使用。
四、地方電大的職責與任務 在本課程的教學實施過程中,地方電大是執行部門,其職責與任務主要是:
(1)根據中央電大現代教育技術課程組提供的各種指導性文件,聯系實際制定本地的實施性教學大綱、課程實施方案并組織招生。
(2)提供學習本課程所必須的硬件條件,諸如多媒體教室、計算機室、實驗室、面授輔導及小組討論教室等。
(3)確定本課程的主持教師和輔導教師,其職責為:對本課程學習過程諸環節的介入以及各種教學媒體的使用提出實施性意見,指導學生展開自學、小組學習、參加面授輔導以及運用遠程教育的學習方法使用多種媒體教材和多種教學支持服務手段,定期檢查、批改學生的作業。
(4)幫助學生做好期末復習和考試準備工作。
(5)組織實施實踐操作教學環節。
五、“現代教育技術”課程實踐教學設計
(一)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及要求
1.教學內容
針對“現代教育技術”中各章節的實踐性學習的任務,采用上機操作、練習作業和實踐考察活動等方式進行教學,是本課程實踐教學的主要內容。文字教材和錄像教材中一些實例的學習和技能訓練的內容也可供有選擇地重點學習。
2.實踐教學要求
實踐教學的總體要求是要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將我國中小學課程教學改革工作中的具體情況與本課程的.學習內容緊密地結合起來。具體要求是:
⑴結合工作實踐體會,做好課程作業,尤其要按照理論聯系實際的要求認真完成好各學習單元后所附思考與練習和“形成性考核作業冊”中的論述題。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2、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3、學習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二、難點
1、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類型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聯系上下文,體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⑴ 忘情:不能節制自己的感情。
⑵ 狂舞:縱情的跳舞。
⑶ 閃射:閃耀,放出(光芒)。
⑷ 火烈:像火一樣熱烈。
⑸ 亢奮(kàng):極度興奮。
⑹ 晦暗(huì):昏暗,不明顯。
⑺ 羈絆(jī):纏住了不能脫身,束縛。
⑻ 碰撞:運動著的物體與別的物體突然接觸。
⑼ 搏擊:奮力斗爭和沖擊。
⑽ 燒灼(zhuó):燒、燙,使受傷。
⑾ 奔突:橫沖直撞;奔馳。
⑿ 輻射(fú):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著直線伸展出去。
⒀ 翻飛:上下或內外交換位置。
⒁ 淋漓(lín lì):① 形容濕淋淋往下滴。
② 形容暢快。
二、導入
大家在電視節目上看過陜西安塞地區的腰鼓嗎?我想大家一定會被安塞腰鼓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對安塞腰鼓是怎樣欣賞、體會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或老師范讀、或聽課文錄音、或學生齊讀、輪讀、個別讀均可)
2、提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討論并歸納: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第二段:從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從當它冥然而止的時候到完。
3、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討論并歸納:
分成4層:
第一層:從但是到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寫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給人的聯想。
第二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給人的感受。
第三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那里再有這么厚這么厚的土層
啊。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4、提問: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討論并歸納:
從背景寫:是一片高粱地、絲溜溜的南風。
從人物寫:是藍騰騰的后生。
從性格寫:是樸實的。從神情寫:是沉穩而安靜的。從腰鼓寫:是呆呆的、不曾響。
5、提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討論并歸納:
為下文寫腰鼓表演蓄勢。
6、提問:作者與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點?討論并歸納:
壯闊、豪放、火烈。
7、提問:作者是怎樣寫的?討論并歸納:
先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再用比喻從舞蹈的后生的舞姿寫,如強震起的石頭的狂舞。再用排比、連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急促的鼓點像驟雨,飛揚的流蘇像旋風,蹦跳的腳步像亂蛙,閃射的瞳仁像火花,強健的風姿像斗虎。
8、提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討論并歸納:
運用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形象生動具體。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9、提問:這腰鼓這一段用了那些反義詞?討論并歸納:
空氣(冰冷~燥熱),陽光(恬靜~飛濺),世界(困倦~亢奮)
10、提問:運用反義詞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用反義詞對比強烈,寫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11、提問:如果說上面是實寫,那么,使人想起三段是什么寫?
討論并歸納:虛寫。
12、提問:用虛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用虛寫使人產生聯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13、提問:作者聯想到什么?
討論并歸納:聯想到落日古戰場,電閃雷鳴和人的大徹大悟。
14、提問: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那么一股勁!這句話怎么理解?
討論并歸納:這里寫出了陜北高原人們的性格特征,是粗礦、豪邁、
開放的。
四、小結
文章描寫安塞腰鼓的特點:壯闊、豪放、火烈。先實寫,用連喻,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后用虛寫,通過聯想、想象,寫安塞腰鼓給人的感受寫出了陜北人們的性格特征。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第一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⑴ 給下面的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忘情( ) 閃射( )
火烈( ) 亢奮( )
晦暗( ) 羈絆( )
搏擊( ) 輻射( )
⑵ 境空:
① 驟雨一樣,是( );旋風一樣,是( );亂蛙一樣,是( );火花一樣,是( );斗虎一樣, 是( )。
②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 )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 )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 )了。
③ 容不得( ),容不得( ),容不得( )。是( )了、( )了、( )了的那么一股勁。
第二課時
一、預習
閱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
二、導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層,今天我們再來看看作者怎樣描寫安塞腰鼓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節奏、重音、感情。
2、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層怎樣寫安塞腰舞的響聲的?
討論并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安塞腰鼓聲音的回響。第一句寫聲音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回響;第二句寫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里,觀眾的心里發出共鳴。第三句寫聲音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3、提問: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討論并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響聲,氣勢不同反響。
4、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層怎樣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討論并歸納:先寫后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
落的搏擊著,使人感到震撼、燒灼、威逼。使人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使人感受到陜北農民的那種取之人的甚少,奉獻給人的甚多的精神。寫出作者心靈深處的感悟。
5、提問:黃土高原啊這一段寫了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只有黃土高原這么深厚的土層,才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后生,才能有這么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
6、提問:為什么說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里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討論并歸納:這里用比喻說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調,打不得這樣氣勢澎湃的腰鼓。
7、提問:第二段的第四層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總結上面的三層的意思。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從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寫給人心靈的凈化。從后生們生命中噴發出來的力量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震撼。
8、提問:倒數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升華!這幾個詞能不能對調?為什么?
討論并歸納:不能。因為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9、提問:為什么說當它更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討論并歸納: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里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10、提問;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討論并歸納:雞聲是天亮的標志,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征。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升華,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11、提問: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舉例說明這樣的寫法,對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
⑴ 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⑵ 句與匈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⑶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后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鉆,能表
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12、提問:訪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討論并歸納:本文通過對安塞腰鼓的描寫,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四、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贊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贊美陜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征。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罌群激越,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作業
1、課后練習二、三、四題。
2、選用課時作業優化設計。第二課時作業優化設計:
⑴ 寫出了面詞的反義詞:
晦暗( ) 束縛( )
閉塞( ) 歡樂( )
擺脫( ) 冰冷( )
恬靜( ) 困倦( )
⑵ 簡答:
① 本文以什么作為線索?
② 安塞腰鼓的特點是什么?
③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沖破了、撞開了的一股勁!這句話運用了什么類型的排比?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④ 清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10篇】相關文章: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六篇01-28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三篇01-2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七篇01-11
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九篇02-0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匯編七篇01-06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四篇01-25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9篇01-14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9篇02-11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九篇02-08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匯編6篇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