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學設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數學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教學設計 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36、37頁中的內容。
設計理念: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學生的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這些內容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本課設計以課程標準為指導。為學生創設去風景區“牛姆林”旅游這樣一個現實情景,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所發現,有所感悟,從而獲取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與策略。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教材與學情分析:
在學生學完“兩位數乘兩位數”這一單元之后,安排“旅游中的數學”這一實踐與綜合應用一課,一方面能使學生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知識;另一方面,加強了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與能力,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特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玩”中“做數學”,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2)能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日常生活(旅游)中的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經歷運用數學符號來描述現實世界的過程,發展學生的抽象思維。
(2)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學練習過程,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
(3)結合具體情境,學會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結合具體情境,再聯系生活實際,深刻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
(2)通過練習活動,感受數學的嚴謹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
重難點、關鍵
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自制租車方案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都去過那些美麗的地方?誰來告訴老師。(指名學生回答)
2、師:同學們都知道我們永春是一座歷史悠久,人文薈萃,風景秀麗的縣城。這節課老師想帶領同學們進行一次模擬旅游,去目睹一下牛姆林的美麗風光,想去嗎?(想),好,讓我們一起去牛姆林旅游,解決旅游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有信心嗎?(有)板書課題:旅游中的數學。
二、合作探究
(一)活動一:租車
1、師:那么,我們要想去旅游,該怎么去呢?(乘車)讓我們一起去租車吧!請大家看,從屏幕中你發現了哪些信息呢?(課件出示情境信息)
(1)共有63人去參觀。
(2)有兩種型號的車可以租:大車限乘18人,每輛160元;小車限乘12人,每輛120元。
2、提出問題:我們怎樣租車呢?
(1)指名口答。
①可以租大車。大車坐的人多。
②可以租小車,小車花的錢少。
③我覺得兩種車都可以租?
3、教師總結:同學們的想法很好,我們租車時不僅考慮怎樣租車比較省錢,還要考慮讓車的座位盡量坐滿,如果不可能坐滿,空位必須盡可能少。
4、填寫租車方案。
5、學生觀察比較哪種方案最合理。
師:我們的租車方案已經列舉出來,請同學們觀察哪種方案最合理呢!
(1)請學生集體讀一讀四種租車方案。
(2)說一說哪種方案最合理。
出示問題:假如讓你來當我們旅游團的團長,你準備采用方案幾呢?為什么?
師:我們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得的結論也可能不同。在旅游時,一般我們應考慮怎樣租車比較省錢。要注意節儉不要浪費,從平常的小事做起,為創建節約型社會盡力,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師:所以我們采用方案( ),因為它最合理、最省錢。
(二)活動二:購門票
師:同學們用數學知識解決了我們的坐車問題,現在可以出發了。(課件播放情境)不知不覺我們就到了牛姆林。要想去參觀那些美麗的景點,我們又該解決什么問題呢?(買門票)
課件出示信息:
公告
開放時間:上午8:00至下午7:00
門 票:成人票價:45元
兒童票價:20元
師:從屏幕中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呢?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主要問題有:1、全天開放多長時間?2、買票要花多少錢?)
師:現在請同學們選擇其中的一個問題進行解決,做在本子上。
生做題。
師:下面我們請同學來說說你解決的是哪一個問題,怎樣解決。
生匯報。
師:同學們能從數學角度發現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運用已有知識解決了問題,說明你們用數學的能力提高了。
(三)活動三:用餐
師:買了門票,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欣賞牛姆林那美麗的風景吧!(課件出示風景圖片,并播放音樂)學生欣賞。
師:牛姆林的風景真美呀!參觀完這些景點,可能大家的肚子也餓了吧!現在該去用餐了(板書:用餐),牛姆林,不僅風景美,農家樂也非常有名,我們一起到農家樂去用餐好嗎?
師:都有哪些好吃的呢?請看菜譜,提問:你想吃點什么?共需要多少錢?請想一想算一算。
師:誰愿意介紹一下,你是怎樣為自己安排的?
師:你們認為這幾位同學點的菜怎樣?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師:建議真不錯!你們覺的怎樣點菜比較合理呢?
師:你們談得真好!我們每個人單獨點菜,點少了比較單調,點多了又浪費了,假如我們每個小組同學剛好坐一桌,你會怎樣安排呢?(生思考后,個別匯報)
師:胡老師不僅希望你們好好學習將來能成為一個有知識,有頭腦的有用人才,也希望你們能健康飲食,做一個健康的美食家。
(四)活動四:購買紀念品
師:同學們,我們玩了一天了,也吃得飽飽的了,現在我們準備回家了,那回家之前我們還得干什么呢?
生:買一些紀念品回家送給爸爸媽媽。
師:對了,讓我們一起去紀念品商店看看吧!
三、總結評價
1、師:今天我們去了一趟牛姆林,不僅欣賞了牛姆林美麗的風景,品嘗了可口的農家飯菜,還用我們已有的知識解決了在旅游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相信這次模擬旅游一定會成為大家最 難忘的一次旅游。你有什么想說的嗎?能不能和大家交流一下?
2、師:總結: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在旅游中除了“坐車、買門票、用餐”這些用數學知識解決的問題外,還有住宿等;同時應注意安全,健康,文明,衛生等,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多留心,多觀察,做生活中有心人,做生活中的智多星。
四、實踐活動
1、請估一估到牛姆林旅游你至少要準備多少錢?為自己做一次旅游費用的預算。
2、趕快行動起來為全家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旅游計劃吧!(下節課我們在班上交流)
板書設計:
旅游中的數學租 車 買 門 票 用 餐 購 物
數學教學設計 2
一、說教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已認識了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繼續讓學生自主探索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了解它的意義和作用,討論和交流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地聯系和區別。并根據統計圖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進而從更高的角度認識統計圖,進一步發展統計觀念。
四年級學生在第一學段(1-3年級)學習了較多的單式條形統計圖和復式統計表,經歷了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并成一個復式條形統計表的過程。再加上上節課剛學習了制作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因此本節課學生已經有了充分的知識儲備。
根據小學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水平,心理特點以及《新課標》的精神,我確定如下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學習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2.根據統計圖能夠發現信息,并能提出數學問題。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基于以上目標,我認為本課的重點是:會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難點是:根據從統計圖中發現的信息,說明自己的看法或想法。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了達成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我主要采用:
1、自學、展示、點撥指導教學法:此方法貫穿整節課的始終,通過讓學生自學可以鍛煉學生自學能力,展示交流可以鍛煉學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與人交往的能力,點撥指導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2、合作交流互補法:通過同學之間相互講解、操作等方法讓學生開動腦筋,互相討論,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
3、練習促進法:通過有針對性地練習,使學生形成技能技巧。
以教法促學法,本節課學生的'學法應是自主學習法;小組合作學習法。
三、說教學程序
一、情境導入,復習鋪墊: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哪些同學的家里買了汽車?我們在外出時有時就要將汽車放在停車場。停車場如何給各種車輛設計車位呢?出示105頁例2的復式統計表,這是甲乙兩停車場的管理人員,對停車場的各種車輛進行統計,畫出的統計表。下面我們一起對他們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從統計表中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觀察,甲乙兩停車場都是轎車最多,面包車比轎車的少很多,大客車的數量排第三,貨車最少)。如何才能對這些數據進行更好的分析,讓人一目了然呢?制成統計圖。讓學生回憶昨天學習的縱向條形統計圖的畫法?一邊回憶,一邊用課件演示縱向統計圖的畫法,最好能讓學生產生并說出,數量太多,縱向條形統計圖畫得太高,能不能橫著畫呢?這時引出新課。(板書: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自學嘗試
問:縱向統計圖、橫軸上表示的是什么?縱軸上表示的是什么?而橫著畫條形統計圖,橫軸上表示的是什么?(數量)縱軸的上表示的是什么?(車的種類)
2、你能試著自己畫出橫向條形統計圖嗎?試試看出示預習提綱,讓學生根據預習提綱自主學習。目的是指導學生如何自學,對學生的學習給與方法的指導。
三、展示交流。
(1)讓學生在小組內展示交流學生繪制的橫向復式條形統圖。小組內評選出優秀的作業參加全班交流。
(2)全班交流,重點引導學生說一說,畫復式橫向條形統計圖的注意事項。這時應組織大家互相提問,形成爭問搶答的局面。
四、點拔指導:
1、根據學生的交流,組織學生說一說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區別和聯系。
(通過對兩種統計圖的對比,使學生在觀念和知識上得到提升。)
歸納總結: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與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其他地方是相同的。當數據的種類不多但每類數據又比較大時,用橫向統計圖比較方便。
三、鞏固拓展
1、完成第106頁的“做一做”。
組織學生通過討論交流,進一步體會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過整理,再完成統計圖,交流信息。
2、完成教材107頁練習二十第3、4題。
數學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第一層:認識并會看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表示的意義,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班上有待提高型(約占總數的15% )的學生能達到。
第二層:用比較的方法發現并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有較強的解讀信息、重組信息的能力。發展型60%的學生能達成。
第三層:對扇形統計圖的繪法有所了解。不僅只關注統計結果,更要在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度。超前型25%的學生能達成。
第四層:德育教育:通過調查學生體重,教育學生要養成合理飲食、堅持鍛煉的良好生活習慣。同時還要教育學生熱愛祖國。
教學重難點:比較發現扇形統計圖的優點。
教學過程:
一、呈現信息,提出問題。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肥胖在我國正在逐漸成為一種突出的流行病,而且在青少年人群中尤為突出。明明對五年級一班學生的體重情況進行了調查。數據如下表:
體重類型營養不良較低體重正常體重超重肥胖人數5,7,13,3,4占總人數的百分比15.6%,21.9%,40.6%,9.4%,12.5%,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你從中明白什么?
二、描述數據,分析數據,認識扇形統計圖
1、用條形統計圖描述數據。(全員參與)
師:不同體重類型的人數情況怎樣呢?怎樣能看得更清楚呢?
生:用條形統計圖來表示。
師:那就自行操作完成吧。
生:操作。
師:誰上來展示一下你的作品?這樣整理有哪些優點?
生:很清楚直觀表示出每種體重類型各有多少人。
師:怎樣能表示出每種體重類型的人數占總人數的百分之幾?這需要用一種新的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2、介紹扇形統計圖的繪法。(超前型學生簡要了解)
師:扇形統計圖的繪法雖然不需要大家掌握,但最起碼要知道是怎么回事。繪制扇形統計圖時,是用整個圓表示總數,用圓內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總數的百分比。各扇形大小的確定是根據圓心角的度數。
3、引導學生從扇形統計圖發現信息。(全員參與)
師:仔細觀察扇形統計圖,從中你能發現哪些信息呢?
生:回答。
4、對比發現。(發展型學生)
師:比較兩種統計圖,你有什么話要說?
生1:條形統計圖能清楚地看出數量的多少。
生2:扇形統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與總數的關系。
師:那能說說扇形統計圖有什么優點嗎?
生:能清楚表示各部分與總數的關系。
師:在具體情況中應該怎樣選擇用哪種統計圖呢?
生:要表示各部分與整體的關系用扇形統計圖。
師:實際應用時看來要根據需要靈活合理選擇統計圖。
(德育教育):通過列表法整理數據,學生了解到有一大半學生身體不夠健康,從而教育學生要合理飲食,加強鍛煉,以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時,告訴學生現在初中考高中,無論是超出或低于正常體重,差1斤減1分。
三、自主練習,鞏固內化。
1、全員參與:書105頁第1題。讓學生先自己閱讀統計圖,然后與同伴說一說發現了哪些信息。交流時重點說說各部分所表示的實際意義。使學生對我國人口的基本情況有簡單了解。教育學生:我國有56個民族,我們是一個大家庭,加強民族團結尤為重要(第一個扇形圖)。
通過觀察扇形圖,教育學生我們現在所處的年齡段占我國人口很大的比重,所以我們肩負重任,應該努力學習,將來為祖國建設做貢獻。
2、獨立解決第2 、 3題。
3、第4題,先讓學生說說各部分所表示的實際意義,再讓學生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百分比分別進行比較,明確百分比大的其含量就高。
4、第5題分層練習:出示扇形統計圖后,問題分三個層次出現:
一層:如果五年級共有400名學生,你能提出兩個問題并解答出來嗎?
二層:如果喜歡排球運動的有30人,你能提出兩個問題并解答出來嗎?
三層:如果喜歡籃球和足球的共有120人,你能提出兩個問題并解答出來嗎?
你自行選擇適合自身水平的題目進行解答。
小結:無論選擇哪層題,從計算結果上看,你認為學校應該組織哪種球類比賽?理由是什么?
四、全課小結,分層布置作業。
這節課你有什么新發現?課后請同學們找找扇形統計圖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有能力的同學找找三種統計圖在生活中的應用并對比分析其理由。
設計:xx
執教:xx
五、教學后記:
多數同學對扇形統計圖不是很陌生,基本達成了預定目標。班上有待提高型15%的學生能認識并會看扇形統計圖,知道扇形統計圖表示的意義,了解扇形統計圖的作用。發展型60%的學生能用比較的'方法發現并認識扇形統計圖的特點,有較強的解讀信息、重組信息的能力。超前型25%的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繪法有所了解。不僅只關注統計結果,而且在數據的收集、整理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度。除個別學生的表述不夠流利完整,對意義的理解還是比較到位。更為重要的是我充分利用書中教材,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品德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
數學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能熟練地根據拋物線的定義解決問題,會求拋物線的焦點弦長。
教學重點:
拋物線的標準方程的有關應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拋物線的定義:平面內與一個定點F和一條定直線l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叫做拋物線。點F叫做拋物線的焦點,直線l叫做拋物線的準線。
2、拋物線的標準方程:
二、新授:
例1、點M與點F(4,0)的距離比它到直線l:x+5=0的.距離小1,求點M的軌跡方程。
解:略
例2、已知拋物線的頂點在原點,對稱軸為x軸,拋物線上的點M(—3,m)到焦點的距離等于5,求拋物線的方程和m的值。
解:略
例3、斜率為1的直線經過拋物線的焦點,與拋物線相交于兩點A、B,求線段AB的長。
解:略
點評:1、本題有三種解法:一是求出A、B兩點坐標,再利用兩點間距離公式求出AB的長;二是利用韋達定理找到x1與x2的關系,再利用弦長公式|AB|=求得,這是設而不求的思想方法;三是把過焦點的弦分成兩個焦半徑的和,轉化為到準線的距離。
2、拋物線上一點A(x0,y0)到焦點F的距離|AF|=這就是拋物線的焦半徑公式,焦點弦長|AB|=x1+x2+p。
例4、在拋物線上求一點P,使P點到焦點F與到點A(3,2)的距離之和最小。
解:略
三、做練習:
第119頁第5題
四、小結:
1、求拋物線的標準方程需判斷焦點所在的坐標軸和確定p的值,過焦點的直線與拋物線的交點問題有時用焦點半徑公式簡單。
2、焦點弦的幾條性質:設直線過焦點F與拋物線相交于A(x1,y1),B(x2,y2)兩點,則:①;②;③通徑長為2p;④焦點弦長|AB|=x1+x2+p。
五、布置作業:
習題8.5第4、5、6、7題。
數學教學設計 5
活動內容:10以內的環形計數
活動目的:
對環形排列的物品感興趣。
感知周圍生活中環形數的.現象,了解環形排列現象在生活中的應用。
嘗試運用不同方法進行數數,體驗與同伴交流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環形物品:如圓盤、花盆等
2、引導幼兒發現環形物品的特點。
3、盤子、自貼紙、紙、筆等。
活動過程:
引導幼兒思考:物品上面的東西有幾個?要怎能數?讓幼兒自由數。
展出幼兒的結果。引導幼兒思考:同樣的東西,為什么大家數的結果不一樣?你們是怎樣數的?
請幼兒思考:怎樣數才能準確地數出盤子上的圖案?
請幼兒圍繞“有什么標記的方法”自由探索準確的計數方法,感受環形計數的要領。
比一比、說一說什么方法又快又準確?
引導幼兒交流:這些物品為什么要用環形排列?生活中還有什么是環形排列?
數學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義;
(2)領會弧度制定義的合理性;
(3)掌握并運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長公式、扇形面積公式;
(4)熟練地進行角度制與弧度制的換算;
(5)角的集合與實數集之間建立的一一對應關系。
(6)使學生通過弧度制的學習,理解并認識到角度制與弧度制都是對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證統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引入弧度制度量角的大小,通過探究理解并掌握弧度制的定義,領會定義的合理性。根據弧度制的定義推導并運用弧長公式和扇形面積公式。以具體的實例學習角度制與弧度制的互化,能正確使用計算器。
三、情態與價值
通過本節的學習,使同學們掌握另一種度量角的單位制———弧度制,理解并認識到角度制與弧度制都是對角度量的方法,二者是辨證統一的,而不是孤立、割裂的關系。角的概念推廣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與實數集之間建立了一一對應關系:即每一個角都有唯一的一個實數(即這個角的弧度數)與它對應;反過來,每一個實數也都有唯一的一個角(即弧度數等于這個實數的角)與它對應,為下一節學習三角函數做好準備。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并掌握弧度制定義;熟練地進行角度制與弧度制地互化換算;弧度制的運用。
難點:理解弧度制定義,弧度制的運用。
教學工具
投影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有人問:海口到三亞有多遠時,有人回答約250公里,但也有人回答約160英里,請問那一種回答是正確的?(已知1英里=1.6公里)
顯然,兩種回答都是正確的,但為什么會有不同的數值呢?那是因為所采用的度量制不同,一個是公里制,一個是英里制。他們的長度單位是不同的',但是,他們之間可以換算:1英里=1.6公里。
在角度的度量里面,也有類似的情況,一個是角度制,我們已經不再陌生,另外一個就是我們這節課要研究的角的另外一種度量制———弧度制。
二、講解新課
1.角度制規定:將一個圓周分成360份,每一份叫做1度,故一周等于360度,平角等于180度,直角等于90度等等。
弧度制是什么呢?1弧度是什么意思?一周是多少弧度?半周呢?直角等于多少弧度?弧度制與角度制之間如何換算?請看課本,自行解決上述問題。
2.弧度制的定義
長度等于半徑長的圓弧所對的圓心角叫做1弧度角,記作1,或1弧度,或1(單位可以省略不寫)。
(師生共同活動)探究:如圖,半徑為的圓的圓心與原點重合,角的終邊與軸的正半軸重合,交圓于點,終邊與圓交于點。請完成表格。
我們知道,角有正負零角之分,它的弧度數也應該有正負零之分,如—π,—2π等等,一般地,正角的弧度數是一個正數,負角的弧度數是一個負數,零角的弧度數是0,角的正負主要由角的旋轉方向來決定。
角的概念推廣以后,在弧度制下,角的集合與實數集R之間建立了一一對應關系:即每一個角都有唯一的一個實數(即這個角的弧度數)與它對應;反過來,每一個實數也都有唯一的一個角(即弧度數等于這個實數的角)與它對應。
四、課堂小結
度數與弧度數的換算也可借助“計算器”《中學數學用表》進行;在具體運算時,“弧度”二字和單位符號“rad”可以省略如:3表示3radsinp表示prad角的正弦應確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廣之后,無論用角度制還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與實數的集合之間建立一種一一對應的關系。
五、作業布置
作業:習題1.1 A組第7,8,9題。
課后小結:
度數與弧度數的換算也可借助“計算器”《中學數學用表》進行;在具體運算時,“弧度”二字和單位符號“rad”可以省略如:3表示3radsinp表示prad角的正弦應確立如下的概念:角的概念推廣之后,無論用角度制還是弧度制都能在角的集合與實數的集合之間建立一種一一對應的關系。
數學教學設計 7
教學素材: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2、通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和學具卡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有趣的數學廣角。(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1)師: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小紅。周末到了,小紅的班上要組織一次游樂活動,她想邀請大家去參加,你們愿意嗎?不過小紅有一個小小的請求,當她遇到困難的時候,希望大家能夠幫助她。
師:既然是參加游樂活動,就要穿的漂亮一些,小紅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穿什么衣服。
小紅的衣柜里放著六件衣服(出示衣服圖片),她可以怎樣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學生活動策略:
①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給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擺一擺。
②引導討論:有這么多種不同的穿法,怎樣才能做到不遺漏、不重復呢?(教師結合課件演示,介紹連線法。)
③組織學生討論:上裝的件數和下裝的'件數,與有多少種搭配方法有什么關系?
(2)媽媽為小紅準備了豐盛的早餐:
飲料有:牛奶、豆漿
點心有:蛋糕、油條、餅干
如果飲料和點心只能各選一種,小紅的早餐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學生活動策略:
(1)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連線的方法自己找出不同的搭配方法。
(2)全班交流。
2、智闖五關。
第一關:幫小動物組數
教師出示三只小動物手拿數字卡片的畫面,提問:用數字卡片4、5、6可以擺出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學生活動策略: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數字卡片在數位順序表中擺一擺,并作好記錄。
(2)各小組匯報后,教師指定幾名學生匯報自己的想法。進而引導學生發現組數的規律。
第二關:走路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出示情境圖,告訴學生:從學校到少年宮有A、B兩條路可走,從少年宮到動物園有C、D、E三條路可走。提問:從學校經過少年宮到動物園,一共有幾條路可走?
學生活動策略:學生拿出課前老師發的線路圖,自己用筆畫一畫。
第三關:足球比賽中的數學問題
20xx年亞洲杯A組有4個球隊參賽,每兩個球隊都要比賽一場,一共要比賽多少場?
學生活動策略:教師請學生用字母A、B、C、D表示四個球隊,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比賽場次清楚、形象地表示出來。
第四關:握手中的數學問題
教師出示畫有四位小朋友的圖片,提問:每兩個人握一次手,四個人一共握幾次手?
學生活動策略:每個小組選出四位同學實際做一做。
第五關:佳佳的密碼箱。
教師出示情境圖,告訴學生:佳佳的密碼箱中的密碼是一個兩位數,左邊有數字1、2、3,右邊有數字4、5、6。可佳佳把提前設好的密碼給忘了,她最多試多少次才能把密碼箱打開?
學生活動策略: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寫出所有可能的結果。
在此題的基礎上拓展:
★如果左邊的數字有1、2、3、4,右邊的數字有5、6、7、8,佳佳最多試多少次才能把密碼箱打開?
★如果左邊的數字有1、2、3、4、5、6、7、8、9,右邊的數字有1、2、3、4、5、6、7、8、9,佳佳最多試多少次才能把密碼箱打開?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四、機動練習
如果老師想給今天這節課表現最好的三位同學照一張合影,請同學們思考,三個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如果老師也參加進來,四個人站成一行,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同學們課下思考。
數學教學設計 8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91~92頁
一、教材簡析:
本單元主要是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學會看整時和半時,初步認識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本節課是本單元的第一課時,主要是認識鐘面上的整時數,先讓學生認識時針和分針,再認識鐘表(包括電子表)表面上的整時數。
二、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認識鐘面,認識時針和分針,學會看整時。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的能力。
過程性目標:
1、通過撥表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2、通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3、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情感目標:
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珍惜和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鐘表上的整時。
教學難點:
正確迅速說出或撥出鐘面上的時間。
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表、
教學過程:
一、引入
猜謎:一匹馬兒三條腿,日夜奔跑不喊累,嘀嘀嗒嗒提醒你,時間一定要珍惜。
生異口同聲地說:“鬧鐘”。
師:鬧鐘有什么作用呢?
生1:可以叫我們起床。
生2:可以告訴我什么時候干什么。
生3:可以告訴我們時間。
師: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
二、 動手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小鬧鐘仔細觀察,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么,然后小組交流交流。
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課件出示4時)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生1:我的鐘面上有三根針,又粗又短的是時針,較粗較細的是分針,那個又長又細的是秒針(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一出示時針、分針及名稱。)。
師:這個小朋友知道的可真多,他已經認識秒針了,真了不起,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更一步地認識秒針。鐘面上還有什么?
生2:鐘面上有12個數。
師:小朋友們觀察地真仔細,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看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邊說邊拿實物鐘演示)
生:我知道了,鐘面上的時針、分針是順著1、2、3、4、5、6、7、8、9、10、11、12的方向走的。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么走的。
生:動手撥小鬧鐘。
2.認識整時。
請同學看這個鐘面,誰知道現在表示的時刻是幾時?(出示2時的鐘面)
生:2時。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媽媽教過我。
生2: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就是2時。
生3:我是這么想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2,這時的時刻就是2時。
師:咱們同學真了不起。那這個時刻又是幾時呢?(手指大屏幕的4時)
生:4時。
師: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同桌互相說。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這時的時刻你能馬上說出是幾時嗎?
生:8時。
師:這個時刻我們一般該干什么呢?
生:我們在上課。
生:有時候,晚上的8時,我們在睡覺。
師:時間是寶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好好學習。
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看整時刻的方法嗎?
生:沉默。
師:好,我們小組討論討論。
生:展開熱烈的討論。
師:誰愿意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生: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小結:小朋友們說的都很對,是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想不想親自動手撥一撥小鬧鐘?
生:想。
師:撥一個8時,看誰撥的又對又快,注意時針、分針轉動的.方向。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請同學看大屏幕,你撥的和大屏幕上面的一樣嗎?
師:真了不起,我們再來撥一個3時。
生:撥鐘。
師:誰愿意上來展示給大家看,說說你是怎么撥的?
生:積極舉手表現自己。教師及時給以獎勵。
[評析: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于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
3.掌握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表示時間。
師:想不到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這么強,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的觀察能力怎么樣?請大家看你桌上的這張圖,你能馬上寫出鐘表顯示的時刻是幾時嗎?比比看誰寫的又對又快?
生:獨立完成填空,有同學小聲說:“怎么兩個都一樣?”
師:你發現什么了?
生1:兩個一樣,都是9時。
生2:兩個都是9時,但不一樣,一個是上午9時,一個是晚上9時。
師: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為什么會有兩個9時呢?
生3:我知道,因為一天,時針要走兩圈,所以有兩個9時。
師小結:小朋友說的真好,對了,一天時針在鐘面上要走2圈,所以有兩個9時,因此,要準確地表達時刻,還得會用上午、下午這些詞語。
[評析:讓學生發現、思考、討論有挑戰性的問題,了解時針要在鐘面上每天轉兩圈,所以一天中有兩個9時,拓展了學生視野,使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并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時刻干什么嗎?
生1:小紅7時起床。
生2:早上,媽媽叫小紅起床。
生3:小紅在早上7時起床。
師:那你是幾時起床,又是幾時睡覺的?在鐘面上撥出來,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生:活動。
師:我們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時間,養成按時起床,按時睡覺的好習慣。
師:撥一個你最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刻你在干什么?
生:動手撥小鬧鐘。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做做課中操。
[評析:根據兒童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通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床,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通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并說說這個時刻在干什么。既聯系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4.學習時刻的另一種表示方法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用這種鐘表示時刻外,還能用什么表示時刻呢?
生:用手表
生:用電子表。
(電腦出示3個時刻)
師:請同學們看這三個時刻,你發現了什么?
生1:都表示5時。
生2:一個是鐘,一個是手表,一個是電子表。
生3:我發現前兩個都是用分針時針表示的,第三個是用電子表顯示的。
師:仔細觀察,電子表是怎么顯示時間的?
生:電子表的表面有兩個點,左邊是幾就表示幾時,右邊是幾,就表示幾分。
師:這位小朋友真了不起,我們獎勵給他一塊獎牌。說的非常好,電子表的表面有兩個點,當兩個點的左邊是幾,同時,兩個點的右邊是兩個0,這時的時刻就是幾時。
師:像電子表顯示的這種表示時刻的方法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
生1:電話顯示器上。
生2:電視上。
生3:手機上。
師:你能試著用這種方法表示2時嗎?
生:練習。
師:誰愿意上黑板展示自己的寫法?
生:積極要求表現自己。
師:(大屏幕顯示8時)8時和3時用這種表示方法,又該如何表示呢?
生:在練習本上用第二種表示方法寫。
[評析:通過學生觀察比較,發現了表示時間的兩種方法,再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尋,為學生再次積累感性認知。]
三、應用新知,鞏固發展。
1.師:請同學看大屏幕,時間老人還給我們送來2個鐘面,你能準確地說出現在是幾時,并說說這時候你該做什么嗎?同桌互相說一說。
你能試著用兩種方法把這兩個時刻表示出來嗎?
生:獨立完成。
師:請同學仔細觀察這兩個鐘面,看看6時和12時,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有什么特點?
生:6時,時針和分針成了一條線。12時,時針和分針合在一起了。
2.師:猜謎:公雞喔喔催天明,大地睡醒鬧盈盈,長針、短針成一線,請問這時幾時整?
生:6時整。
師:誰有補充?
生:早上的6時整。
師:那再過一小時是幾時呢?
3.手勢游戲:由老師給大家做幾個手勢,看看哪個小朋友能根據老師的手勢馬上說出是幾時整?(3時、6時、9時、12時)
4.下面,我們來玩個撥鐘表的游戲,同桌兩人一人在鐘面上撥針,另一個人說時刻,交換練習。
5.我們來玩個小品好不好?請幾個小朋友上臺來做幾個動作,你猜他時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用你的小鬧鐘撥出時刻,誰最先撥好就上好鬧鈐。
(1) 洗臉:撥的時刻有6時,6時半,7時,9時理由是晚上睡覺前洗臉。
(2) 睡覺: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1時理由是午休。
(3) 讀書:撥的時刻有8時,9時,10時。
(4) 吃飯;撥的時刻有7時吃早飯,12時吃午飯。
小結:小朋友們真能干,表演的小品真精彩,撥出的時間也很合理,一節課馬上就過去了,時間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很寶貴,我們不但要珍惜時間,還要合理利用時間,準確掌握時間,按時起床,按時睡覺,不浪費時間,做個遵守時間的好學生。能做到嗎?
四、全課總結。
能和小朋友共同上一節課,老師感到非常的高興,那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把你的收獲告訴大家好嗎?
[總評:充分利用了學具和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系實際。體現數學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整節課以玩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設計新穎。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高潮迭起,教師科學有效地引導,給人一種漸入佳境、耳目一新的感覺。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問題。
2.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教學中設置了許多新穎有趣的實踐活動內容,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
3.教學形式、學習方式靈活多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發展。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師生共同活動相結合,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4.評價使課堂教學煥發生命光彩。李老師絕不吝嗇對學生的贊揚與激勵,教師的一顆愛心使評價煥發出藝術的魅力。
5.整節課收放自如,學生和諧發展。師生角色分明,關系親切融和。教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境,引發一環又一環的問題,促使學生層層深入的思考,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數學教學設計 9
一、活動內容:
《大和小》
二、活動目標
1、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兩個物體的大小,能用“大”或“小”來描述物體,初步體驗大小的相對性。
2、能排除顏色干擾,按物體大小分類,培養初步的比較能力。
三、活動重點:
能用“大”或“小”來描述物體,初步體驗大小的相對性。
四、活動難點:
能排除顏色干擾,按物體大小分類。
五、活動準備:
1、大、小熊、大、小椅子各一個,水果卡片若干。
2、課件。
六、活動過程
1、感知大和小。
(1)創設情境,在情境中感知大小。
出示大、小不同的兩個熊。
老師:“寶寶,今天我們班來了兩位客人,看,誰來了?”老師:它們一樣大嗎?幼兒:不一樣大
老師:“比比看,哪只大,哪只小?”(教師比劃)幼兒:一只大,一只小,幼兒:這只大,那只小
(2)引導幼兒分別向大熊、小熊問好。
老師:“寶寶,向大熊問好!”鼓勵個別幼兒親親大熊或跟大熊握手。幼兒:大熊你好!
老師:“你會向小熊問好嗎?”幼兒:小熊你好!
老師:“客人來了,要請客人坐,這兒有兩張椅子,比一比,一樣大嗎?”幼兒:不一樣大,一張大,一張小。
老師:大的給誰坐,小的給誰坐合適呢?幼兒:大椅子給大熊,小椅子給小熊。
教師請個別幼兒將熊分別送到相應的.椅子上。
2、按大小分類。
“熊寶寶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的禮物,我們來看看有些什么?”師幼共同認識熊寶寶送給大家的水果。老師做神秘狀,咦,誰在哭?哦,原來它們覺得擠,請寶寶們想辦法幫幫他們,引導幼兒把他們分開,大水果放在打籃子里,小水果要放在小籃子里,然后請幼兒來試試,對做得好的幼兒給予表揚。
3、游戲:氣球變變變
“今天老師也收到了熊寶寶的禮物呢,看,是什么?”出示氣球,“這是什么顏色的氣球?”(紅氣球)
“怎樣使它變大呢?”引發思考。幼兒:吹氣。幼兒:打氣小朋友給老師加油將氣球變大。
“小氣球變得怎樣了?”幼兒:變大了。
“那要讓氣球變小,該怎么辦呢?”幼兒:放氣
教師操作,慢慢將氣球中的氣放掉。
“仔細聽聽有什么聲音?”幼兒:呲呲的聲音。
4、活動結束
師生共同去戶外游戲,手拉手圍成圓作氣球狀,聽口令變大變小。大家一起玩變大變小的游戲,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數學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理解表達式y=Asin(ωx+φ),掌握A、φ、ωx+φ的含義;
(2)熟練掌握由的圖象得到函數的圖象的方法;
(3)會由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討論其性質;
(4)能解決一些綜合性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具體例題和學生練習,使學生能正確作出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并根據圖像求解關系性質的問題;講解例題,總結方法,鞏固練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本節的學習,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分析、探求的學習態度;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嚴謹性,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縝密性。
教學重難點
重點:函數y=Asin(ωx+φ)的圖像,函數y=Asin(ωx+φ)的性質。
難點:各種性質的應用。
教學工具
投影儀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函數y=Asin(ωx+φ)的性質問題,是三角函數中的重要問題,是高中數學的重點內容,也是高考的熱點,因為,函數y=Asin(ωx+φ)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可以找到很多模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4、歸納整理,整體認識
(1)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過的知識內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數學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還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請向老師提出。
(3)你在這節課中的表現怎樣?你的體會是什么?
5、布置作業:習題1—7第4,5,6題。
課后小結
歸納整理,整體認識
(1)請學生回顧本節課所學過的知識內容有哪些?所涉及到主要數學思想方法有那些?
(2)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還有那些不太明白的地方,請向老師提出。
(3)你在這節課中的表現怎樣?你的體會是什么?
課后習題
作業:習題1—7第4,5,6題。
數學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知道小數的運算順序和整數運算順序相同。
使學生掌握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方法,正確地進行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并能解答有關應用題。
理解三角形的穩定性,并能用其解釋生活中的實際例子。
2、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通過舊知遷移新知識的方法來學習小數連乘、乘加、乘減的計算。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認真審題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
2、教學難點
正確地計算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習題。
教學工具
多媒體,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復習準備,揭示課題
[1]復習準備:
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說一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讓學生說說每道題的運算順序;
⑵ 小結:
①整數連乘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到右依次運算;
②整數的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順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⑶讓學生算出結果并集體訂正。
[2]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已學會了整數連乘、乘加、乘減題的計算方法,其實,小數的運算順序跟整數的一樣,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小數的連乘、乘加、乘減。
板書第4節連乘、乘加、乘減
2探究新知,解決問題
[3]自主探索
師:在本節課的開始,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問題,希望同學們幫忙解決。
情景圖出示
(1)指名學生讀題。
(2)師: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分別是什么?怎樣列式計算?
指名學生回答
(3)學生嘗試練習。
學生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方米)
[4]交流匯報
師:對于這個問題,大家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
生:這個算式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生: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一塊磚的面積)
生:為什么要用0.9×0.9呢?不可以用0.9×100嗎?(因為占地的是瓷磚的面積,而不是瓷磚的邊長。)
生:再乘100呢?求的是什么?(100塊磚能夠鋪地的面積。)
師:同桌之間互相說一說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3、擴展提高
師:在整數乘法中我們已學過哪些運算定律?請用字母表示出來。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板書
乘法交換律:ab=b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師:出示3組算式:下面每組算式左右兩邊的結果相等嗎?
0.7×1.2 1.2×0.7
(0.8×0.5)×0.4 0.8×(0.5×0.4)
(2.4+3.6)×0.5 2.4×0.5+3.6×0.5
師:每組左右兩邊的算式有什么關系?你發現了什么?自己計算一下,驗證一下你的結論對不對?
引導學生比較兩組算式的結果,得出結論: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板書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1)自主探究
師:出示例題:0.25×4.78×4.
師: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遷移:你能仿照整數乘法中,類似的題目的簡算方法來計算這道題嗎?你能說出每一步各應用了哪一條運算定律嗎?
(2)鞏固練習
50×0.13×0.2、1.25×0.7×0.8、0.3×2.5×0.4
學生獨立完成,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指名板演,集體訂正。
(3)難點釋疑
師:出示題目0.65×201.
師:你認為此題的關鍵是什么?(把201變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你會做嗎?誰來講講這道題的解題思路?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乘法分配律)
=130+0.65
=130.65
(4)趣味練習
狐貍賣香蕉:
賣水果的狐貍波利稱水果時總缺斤短兩,熊貓菲菲打算懲治他一下。這一天菲菲來狐貍波利這兒買香蕉。“香蕉一元錢一斤,您買多少啊?”波利很熱情。“我買一百斤,不過得麻煩您把它們全部剝好,我給您每斤香蕉皮5角錢,每斤香蕉肉5角錢,行嗎?”狐貍波利想:5角錢加上5角錢,還是每斤一元錢。便爽快地答應了。熊貓菲菲把錢付了,可是狐貍波利盯著自己的錢,總感覺有問題,卻又不知問題出在哪里?同學們,你們能幫波利找出問題出在哪里了嗎?
提示:假設熊貓菲菲買的香蕉皮有a斤,香蕉肉有b斤,a+b=100(斤),那么應付的錢數為:
0.5×a+0.5×b
=0.5×(a+b)
=0.5×100
=50(元)
所以熊貓菲菲少付了50元,讓狐貍吃了虧。
六層燈塔:一個六層塔,每一層點燈的盞數都是它的上一層的'3倍,已知最頂層點了2盞燈,求這座塔共點了多少盞燈?
[5]小結
師:你認為在做連乘習題時應注意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樣的,今后我們在進行小數四則運算的時候一定要先搞清楚運算順序再計算。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4、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堂練習
“做一做”
⑴指名學生說一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⑵獨立計算出結果。
⑶師輔導有困難的學生,集體訂正。
⑷做乘加題注意什么?
提示:要先計算乘法再計算加法。
參考答案:72×0.81+10.4 7.06×2.4—5.7
=58.32+10.4 =16.944—5.725.8
=68.72 =11.244
[2]鞏固練習
⑴出示: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怎樣判斷它對不對?
①先看它的運算順序是否正確;
②再看它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
⑶根據這兩點進行判斷并把不正確的改正過來。
⑷集體訂正。
參考答案:50.4×1.95—1.8
=50.4×0.1
=5.04
運算的順序錯誤了,應該先算乘法,再算減法。正確的算式應為:
50.4×1.95—1.8
=98.28—1.8
=96.48
第二題3.76×0.25+25.8的乘法部分計算錯誤了,應為:
3.76×0.25+25.8
=0. 94+25.8
=26.74
2、綜合練習:
看誰算得快。(分組比賽)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參考答案: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118.34×2.3 =15.47—7.8 =16.652+3.93
=272.182 =7.67 =20.852
3、用簡便方法計算7.用簡便方法計算。
(1)6.4×1.25×12.5
=8×0.8×1.25×12.5
=(8×1.25)×(0.8×12.5)
=10×10
=100
(2)15.12—6.82—8.18
=15.12—(6.82+8.18)
=15.12—15
=0.12
(3)0.76×0.43+0.24×0.43
=(0.76+0.24)×0.43
=1×0.43
=0.43
(4)5.86×0.4×0.5×0.5:
=5.86×0.4×(0.5×0.5)
=5.86×0.4×0.25
=5.86×(0.4×0.25)
=5.86×0.1
=0.586
課后小結
師:談一談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收獲了什么?你覺得這節課表現得怎么樣?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
本課主要知識點:
1、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樣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
3、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也可以應用到小數乘法中。
4、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小數的連乘、乘加和乘減的計算,知道了小數的混合運算順序和整數的運算順序是一樣的,在計算中我們可以把整數的乘法運算規律運用到小數乘法中,使我們的運算更加簡便。
板書
第一章小數乘法
第1節連乘、乘加、乘減
1、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一樣的
2、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
3、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也可以應用到小數乘法中。
4、整數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對于小數乘法同樣適用。
數學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認識扇形統汁圖的特點和作用,能從扇形統汁圖讀出必要的信息,為決策服務。
2、結合教學滲透理想主義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使學生感受統計的意義和作用。
3、通過對數據的科學分析,培養學生邏輯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扇形統汁圖,能從扇形統汁圖讀出必要的信息。
教學難點:
結合統汁圖正確進行數據分析,為決策服務。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在校運會中我們班好多學生都報名參加了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有的同學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大家都來說一說自己最喜歡什么體育項目呢?班長來統計一下
生1:我喜歡跳繩。
生2:我喜歡足球。
生3:我喜歡打乒乓球。
生4:我喜歡短跑。
……
師:剛才班長已經把你們喜歡的體育項目都記下來了,那我們可以對這些原始數據做何處理呢?
生1:制成統計表
生2:制成條形統計圖
……
師:大家說得非常好,我們今天再來學習一種新的統計圖——扇形統汁圖,大家想從中學會些什么呢?
2、提出學習目標
(1)認識扇形統汁圖的特點和作用。
(2)從扇形統汁圖能讀出什么樣的信息。
二、展示學習成果
1、小組內個人展示
學生獨立自學教科書第106~107頁上的`內容和做一做(教師相機進行指導,收集學生的學習信息,特別是引導小組內學生之間的交流與探討)
完成后在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生的順序進行展示,小組內互相交流、幫助、質疑問難
2、全班展示(以小組為單位)
(1)匯報扇形統汁圖的特點和作用。
(2)從扇形統汁圖能讀出什么樣的信息?
(生自由說)
(3)牛奶中的數學問題。
看圖,并計算出,每天喝一袋250克的牛奶,能補充營養成分各多少克?
(4)錯例展示。
(每一小組在展示過程中,其它小組均能進行質疑。)
三、激發知識沖突
邊展示邊引發知識的沖突,讓學生更深層次的進行思考:
1.針對同學的展示,學生自由質疑問難。
2.教師引導學困生提出問題:同學們,你在學習中碰到困難了嗎?能把你遇到的困難說給大家聽嗎?那你對同學的展示有什么想法與建議嗎?
四、拓展知識外延
1、生活中的數學。
(1)、 練習二十五第1題:自主看圖,說一說李明同學一天的作息安排是否合理,從中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議。(引導學生說說怎樣安排時間才合理,才能做到勞逸結合)
(2)、 練習二十五第2題:自主看圖,說一說從圖中得到哪些信息,在小組內交流。(使學生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和對自己的愛,激發學生對父母、對家庭的愛)
2、小小統計員
(1)統計自己家中每月的生活費支出情況,根據所學知識試著制作成扇形統汁圖。
(2)進行數據分析,為家庭開支的使用提出合理化建議。
數學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自主探索小數乘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筆算,并能對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釋。
2、使學生體會小數乘法是解決生產、生活中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
2、過程與方法:
在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練習,感受數學探索活動本身的樂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讓學生通過主動探索,理解并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2、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算理。
3、考點分析:
利用整數的乘法原理解決小數乘小數的算法,讓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理解小數乘法的能力,高效快捷的計算小數的乘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設計
1、情境導入
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小數乘整數和整數乘小數,我們根據原則能不能計算一下下面的題目。
1、復習舊知:
師:根據15 × 12 = 180,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積。
15 × 1.2=?
1.5 × 12 =?
生:
15 × 1=18
1.5 × 10=18
師:
那么大家知道:1.5x1.2=?
2、導入新知:
師:同學們,下圖中是一個課桌,我們能看圖解決下面的問題嗎?
①從圖中,你能獲取那些數學信息?
②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③下面我們就來解決課桌的面積有多大?
你會列式計算小課桌的面積嗎?
生:
①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課桌的長和寬。
②提問:怎樣求課桌的面積呢?
2、探究新知
一、問題解決(1)
1、多媒體展示問題
1、多媒體展示計算流程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前面的第一個問題?
學生:觀看課件解題過程
在觀看課件的過程中教師要合適的進行講解,讓同學們看清小數乘小數的解題過程。
2、問題解析:
二、問題解決(2)
1、多媒體展示問題
師: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前面的第二個問題?
學生:舉手發言
通過上一個例題的講解,學生們能夠更加踴躍的舉手回答問題,在競爭學習中,學生會獲得學習的成就感。
三、實際問題(例1)
1、多媒體展示問題
師:現在同學們來看看小數的乘法究竟如何計算?
計算:1.3x1.2
生:
學生分組以最快的速度進行思考,看誰能最快找出解題思路。
2、問題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13x12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2為小數,所以積有2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2位。
四、實際問題(例2)
1、多媒體展示問題
師:計算:0.14x1.2
生:學生分組以最快的速度進行計算,看哪個小組計算得又對又快。
2、問題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14x12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3位小數,所以積有3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3位。
五、實際問題(例3)
1、多媒體展示問題
師:計算:1.1x0.12
生:每位同學都看是進行計算,看那位同學計算的又快又準。
2、問題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11x12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3位小數,所以積有3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3位。
3鞏固提高
1、師:現在請大家看屏幕上面的這幾道題,能不能找出那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課件出示題目)
師:要找出正確的題目,主要是找對小數點的位置。
生:學生互相探討交流,完成整個題目,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解:
56.7×38=2154.6正確
0.37×0.94=3.478錯誤,應該是0.3478
41.2×9.2=3790.4錯誤,應該是379.04
0.78×6.1=47.58錯誤,應該是4.758
2、師:接下來,再看一個題目,這次要分組進行,看看哪個組做得又快又好。(課件出示題目)
題目:小明每小時能走12.5千米,從教室去圖書館用了1.5小時,教師距離圖書館多少千米?
①各小組先列出算式
生:各小組在競爭中享受獲取知識的樂趣。
答案:12.5x1.5
②現在各小組開始豎式計算,看哪個組計算得快。
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125x15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2位小數,所以積有2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3位。
3、師:現在我們來計算一下這一個題目,這次要自己獨立完成。
題目:0.75x0.25
解析:
第一步:同學們先來計算:75x25
第二步:數一數因數中總共有幾位小數?
因數總共有4位小數,所以積有4位小數。
第三步:把整數乘法的即向前移動4位。
4方法總結
小數乘法計算方法:
1、先計算整數乘法
2、數出因數的小數位數
3、移動小數點
5作業布置
1、計算下列小數乘法:
① 0.87x2.25
② 0.45x3.2
③ 1.4x2.55
④ 3.6x1.8
⑤ 11.2x3.5
解析:
2、如果長方形的長為30px,寬為45px,求出長方形的面積?
解析:
可以列出算式為:1.2x1.8
答:長方形面積為54px?。
課后小結:
今天這堂課大家運用知識間的聯系,探索出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生活中有許多小數乘法的問題,希望你們能用學過的知識去解決。這節課主要為了讓同學們掌握小數與小數乘法的計算,在教學中涉及了學生互動,分組學習等教學模式,真正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尋找知識、體會知識。并在授課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這樣學生才能更加清晰的了解小數乘法的計算過程和原理。
數學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一)通過圖片和實物,使學生理解連加的含義。
(二)使學生掌握連加算式的運算順序和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
理解連加的意義、掌握連加的計算方法。
難點:
正確計算連加式題。
課前準備
(一)教具:課件、小棒。
(二)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3+2= 2+6= 6+3= 4+3= 1+4= 5+2= 3+5= 5+4= 1+9=
2、聽算:
2加1等于幾?再加4等于幾?3加5等于幾?再加2等于幾?
4加3等于幾?再加1等于幾?
(二)學習新課
1、看圖列式計算:
出示課件:
指名說圖意:圖上有3只長頸鹿,5只馴鹿,一共有8只鹿。(板書:3+5=8)師說:我們知道了長頸鹿和馴鹿一共是8只,這時又跑來7只梅花鹿,求一共有多少只鹿?怎么列算式呢?
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3+5=8 8+7=15這道題里的3,5,7各表示什么?
師說:我們用兩個算式求出了長頸鹿、馴鹿、梅花鹿一共有多少,這兩道題是我們過去學過的。如果不用兩個算式,能不能想一個更簡便,更快的辦法,列一個算式呢?分小組討論一下,看看誰想的辦法好。
指名說算式,老師板書:3+5+7=15。
師問:這個算式和我們學過的算式哪兒不一樣?(有兩個加號,3個加數)師說:對,有兩個加號,是3個數相加,要加兩次,這樣的算式叫“連加”。(板書:連加)怎樣計算呢?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先算3+5=8,再算8+7=15。(老師邊說邊寫計算過程)
讀作:3加5再加7等于15。
表示:有3只長頸鹿、5只馴鹿、7只梅花鹿,一共有15只鹿。
指名讀算式,說題意。
2、出示課件:
師引導完成“一共有多少條魚?”的計算。 8+6+5=19學生試說計算過程。
3、動手操作:
(1)擺小棒、列算式:
師說:先擺4根、再擺3根、又擺1根,一共是幾根?老師黑板擺出小棒:讓學生看小棒圖列算式。
板書:4+3+1=8指名2~3人說計算過程。
兩人一組說計算過程。(邊說邊演示)
(2)學生擺小棒,列算式:
①師說:先擺2根、再擺5根、又擺3根,一共有多少根?
②師說:先擺5根、再擺5根、又擺7根,一共有多少根?
③師說:先擺3根、再擺2根、又擺5根,一共有多少根?
④師說:先擺4根、再擺5根、又擺6根,一共有多少根?
指名說算式,指名說計算過程。
師問:用哪個數去加后面的數?(前兩個數的結果去加第三個數)
4、小結:
今天我們學會了什么?(學會了連加)計算連加時應該怎樣計算?(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前兩個加數的和,再用前兩個加數的和去加第三個加數。)
5、其實啊,連加的算式計算時還有一個小竅門。
教師引導學生不按順序計算,發現結果不變。
教師總結:計算連加的算式時我們可以看有沒有能湊成10的兩個數,這樣可以使計算變得簡便些。
(三)鞏固反饋
1、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口算。
5+9+1= 8+6+2= 7+3+5= 4+8+2= 8+4+6= 9+2+1= 6+8+3= 6+2+8= 5+2+7= 3+5+4= 3+5+7= 7+6+3= 2、課后練一練第一題。
3、舉卡片口算:
1+6+2= 4+3+2= 3+2+5= 7+1+0= 0+10+3=
(四)布置作業
練一練2、3題。
課后反思:
1、復習導入使學生更積極。
導課過程的設計充分利用舊知識,引導學生探索主動獲取新知識。教學一開始,安排了10以內的口算題,然后又安排了有聯系的聽答題“3加2等于幾?再加4呢?”和“8減2等于幾?再減5呢?”這一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會的學生說出答案,引起不會的學生思考,從而產生想學的渴望,真正達到我要學。
2、創設情境探究新知,激發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我以去動物園看到長頸鹿引入,把例題圖片分解出現,有利于學生循序漸進,由簡到繁的思考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培養了學生思維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
3、動態感知,表態領悟。
為了讓學生通過體驗事情的發生過程,來明白算式的含義,我把數學題變成一個運動的過程,感受“先擺幾根、再擺幾根、又擺幾根”的生活經驗。通過擺小棒的形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看自己擺的結構列出算式。又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一環節處理的得心應手,學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列出連加算式。
4、體現算法多樣化。
教學連加時,學生就出現了不同算法:一種是先找兩個能湊十的`數,再求出得數;一種是先算出前兩個數的得數再加第三個數。我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得數,充分尊重了學生,提倡算法多樣化,給學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維的機會。而且還告訴學生不能湊成十的還可以湊成自己計算快的數,再加第三個數。
5、讓學生體驗成功,激勵學習興趣。
人常說:“表揚是最好的教育方法。”兒童不僅好玩,而且還好強好勝,喜歡得到老師的認可和表揚,老師一句表揚的話,就想蜂蜜一樣滋潤著學生們的心,讓他們興奮上好幾天。老師要善表揚學生,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學前班的學習,學習的動力是很情緒化的。我們老師要時時給他們鼓勵,讓他們追波逐浪,到達知識的彼岸。
總之,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學應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心理特點,積極創設樂學情情,遇教于樂,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快樂健康地成長。
數學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認識億以上數的認識,學會億以上數的讀法和寫法。掌握把整億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
2 、過程與方法:
經歷億以上數的讀寫過程,體驗類推、遷移的思想與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大數的認識,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掌握億以上數的讀、寫方法。使學生掌握改寫、省略的方法。
2 、教學難點:
掌握中間有0的大數的讀寫方法。能夠把用“萬”作單位的數的改寫方法遷移到改寫用“億”作單位的數。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1 、談話引入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個游戲——數字魔法,有一個數非常難讀,你們想試一試嗎?
出示:0。
生回答后,師說:這么難的數也會讀,真不簡單!接下來它要變了,請仔細看:3004,誰會讀?真了不起!請繼續看,變變變,507000,這個數好大,你們會嗎?(生回答)
這么難的數還難不倒大家,看好了,80409000,這下不會了吧?
也會呀,你讀吧!你們真聰明!讀得又對又快,一定知道它們的讀法,誰來說一說億以內的數如何讀。
看來同學們對億以內數的讀法掌握得很好,在我們生活中,還經常會遇到比一億更大的數,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它們,認識它們。
(板書課題:億以上數的認識)
2 、新知探究
(一)億以上數的讀法
1、讀一讀下面畫橫線的數。
2、試讀出下面各數。
3、怎樣讀億以內的數?
先讀萬級,再讀個級;萬級的數,要按照個級的數的讀法來讀,再在后面加上一個“萬”字;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數位上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4、讀出下面各數。
9200000000 26705000000 508040003000 300700400
(三)億以上數的寫法
1、寫出下面橫線上的數。
2、試寫出下面各數。
3、億以上數的寫法。
先寫萬級,再寫個級;哪個數為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個數位上寫0。
4、試寫出下面各數。
二十五億寫作:2500000000
四百九十億六十萬寫作:49000600000
五千零四億零七百萬寫作:500407000000
5、讀寫比較。
讀法與寫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相同點:從高級起,按級讀數,寫數。
不同點:讀數時,每級末尾不管有幾個0都不讀,其他位上有一個或連續有幾個0,都只讀一個零。
寫數時,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那一位上寫“0”。
3 、鞏固提升
剛才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出色,有一只機靈的小猴知道了,它有些不服氣,想考考大家,你們愿意接受挑戰嗎?接下來我們一起進入闖關練習。
第一關:學以致用
1、我國平均每月生產和丟棄的'一次性筷子大約是3700500000雙。讀作:(三十七億零五十萬)。
2、四億零五百九十萬四千二百。這個數寫作:(405904200)。
第二關:火眼金睛
1、 6008007200中的每一個0都不讀。(錯誤)
2、由三十、三十萬、三十億組成的數300030030。(錯誤)
第三關:精挑細選
1、用7個十億、8個千萬、5個萬和4個十組成的數寫作(D)
A、780050040 B、708050040
C、708005040 D、7080050040
2、下面各數中,所有的0都不讀的是(C)
A、906307000 B、1080060000
C、52072004500 D、5883000600
課后小結
(一)學生總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小組說——組內總結——組間交流)
(二)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學會了這么多知識,老師真為你們驕傲!同時我們還發現很多數學知識都是相互聯系、相互貫通的。我們在學習時要做到舉一反三,運用舊知識來學到更多的新知識。
板書
億以上數的認識
1、億以內數的讀法、寫法
2、億以上數的讀法、寫法
數學教學設計 16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第36~37頁
二、教材內容分析
本課是一節實踐活動課,是讓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在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應用意識。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三、學生狀況分析
由于本班學生都處在農村,受家庭環境、特定的生活與社會文化氛圍影響,大部分學生根本就沒有旅游過,這就導致學生對本次實踐活動比較抽象、造成學生不同的思維以及不同的發展潛能。所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知識的特點,力求體現數學知識的生活化,使整個教學過程充滿生活的氣息和挑戰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主動探索的氛圍和空間,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和積極的態度。
四、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初步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
2、過程與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初步的`合作和評價意識,使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信心,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熱愛科學的情感。
五、教學重點:
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
六、教學難點:
感悟舉一反三的解決方法
七、教具準備:
課件
數學教學設計 17
【教學目標】
1、經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會數、會讀100以內的數;
2、體會數位、基數、序數的意義;
3、初步感受一列數蘊含的`規律;
【教學重點】
用多種方法數數;
【教學難點】
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
【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合作探究式教學法
【教學準備】
小棒、鉛筆
【教學設計】
一、數鉛筆教師出示鉛筆,比一比,誰數鉛筆的方法多。(學生可能會一根一根地數,十根十根地數,還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數。)如果鉛筆非常多,可以一根一根地數,一十一十地數,還可以一百一百、一千一千地數。
二、說一說
1、圈一圈,數一數
2、問:下面畫了幾個圈?你怎樣數比較快?你是怎樣數的?把你數的方法表示出來。
3、用圓圈圈起來。
4、請幾名學生回答。
三、撥一撥
1、拿出計數器,做撥數游戲。
2、一個學生說數,另一個同學撥珠子,并說說方法。
四、練一練
1、在下面各數的后面,連續數出5個數來。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二十八)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六十一)八十五(八十六、八十七、八十八、八十九、九十)九十五(九十六、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2、看誰數得快?請同學們找出格子的規律,小組討論。(一個一個地數;移一移,再十個十個地數)看誰的方法最好?
3、接力賽找出女孩子數數的規律,男孩子按此規律接著往下說,看誰發現規律最快?女生:34,36,38(相差2)男生:40,42,44女生:20,30,40(相差10)男生:50,60,70女生:45,50,55(相差5)男生:60,65,70女生:22,32,42(相差10)男生:52,62,72
五、全課總結:今天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數學教學設計 18
活動目標
1、認識心形,三角形,星形的形狀特征。
2、學習按形狀特征進行分類。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辨別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按形狀進行分類。
活動難點:
幼兒根據不同形狀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1.掛圖,心形,三角形,星形圖卡。
2.音樂《找朋友》
活動過程
1.師幼問好
2.學習心形,三角形,星形名稱。
(1)師:請小朋友看一看這是什么圖形?出示心形圖片,它像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像愛心,所以它叫心形。
(2)師:出示三角形圖卡,引導幼兒認識三角形。
(3)師:出示星形圖卡,引導幼兒認識它的'形狀名稱。
3.學習按形狀特征進行分類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中人物身上的符號。
A.師:請小朋友看一看畫面中3個爸爸身上分別是什么圖形?(抽幼兒說)
B.師: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中3個媽媽身上分別是什么圖形?
C.師:請小朋友看一看圖中3個寶寶身上分別是什么圖形?
(2)按形狀進行連線
A.引導幼兒把身上形狀相同符號的爸爸、媽媽、寶寶一家三口人用線連起來。
B.師:請小朋友說一說,為什么這樣連?(引導幼兒說出它們身上都有××圖形)
C.請小朋友給三角形、星形一家人連線。
4.學習按形狀特征進行分類
請小朋友把相同符號的一家人貼在一起。
5.游戲找朋友播放音樂《找朋友》
請小朋友根據自己身上貼的圖形卡片找到相同符號的小朋友。
數學教學設計 19
一、背景
新課標要求,應讓學生在實際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數量關系和變化規律,注重使學生經歷從實際問題中建立數學模型、估計、求解、驗證解的正確性與合理性的過程。在實際工作中讓學生學會從具體問題情景中抽象出數學問題,使用各種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建立數學關系式、獲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這些多數教師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還有一定難度。
二、教學片段
在剛過去的這個學期,我上了一節“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
出示例題:小寶和爸爸、媽媽三人在操場上玩蹺蹺板,爸爸體重為72千克,坐在蹺蹺板的一端,體重只有媽媽一半的小寶和媽媽一同坐在另一端。這時,爸爸的一端仍然著地,后來小寶借來一副質量為6千克的啞鈴,加在他和媽媽坐的一端,結果,爸爸被高高地蹺起。猜猜看,小寶的體重約多少千克?
我問學生:“你們玩過蹺蹺板嗎?先看看題,一會請同學復述一下。”學生復述后,基本已經熟悉了題目。我接著讓學生思考:他們三人坐了幾次蹺蹺板?第一次坐時情況怎樣?第二次呢?學生議論了一會兒,自主發言,很快發現本題中存在的兩種文字形式的不等關系:
爸爸體重>小寶體重+媽媽體重
爸爸體重<小寶體重+媽媽體重+一副啞鈴重量
我引導:你還能怎么判斷小寶體重?學生安靜了幾分鐘后,開始議論。一學生舉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組。”我給出提示:“小寶的體重應該同時滿足上述的兩個條件。怎么把這個意思表達成數學式子呢?”這時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都搶著回答,我注意到一位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緊鎖眉頭,便讓他發言:“可以設小寶的體重為x千克,能列出兩個不等式。可是接下來我就不知道了。”我聽了心中一動,意識到這應是思想滲透的好機會,便解釋說:“我們在初中會遇到許多問題都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來研究解決,比方說前面列方程組”不等我說完,學生都齊聲答:“列不等式組。”全班12小組積極投入到解題活動中了。5分鐘后,我請學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導,發現學生的解題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學生對答案的表達不夠準確。于是提議學生說說列不等式組解應用題分幾步,應注意什么。此時學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對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認識。我便出示拓展應用課件:
一次考試共25道選擇題,做對一道得4分,做錯一道減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確保考試成績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對多少題?
設置這道題,既有調查本節課效果的意圖,也想鞏固拓展一下學生的思維。沒料到相當多學生對“至少”一詞理解不準確,導致失誤。這正好讓我們的“本課小結”填補了一個空白——弄清題目中描述數量關系的關鍵詞才是解題的關鍵。
三、反思
本節課講完后,我感到一絲欣慰,看到孩子們躍躍欲試的學習勁頭,突然領悟到:教師的教學行為至關重要,成功的教學,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能幫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
本節課我有幾個深刻的感受:
1、在課前準備的時候,我就覺得不等式組的應用是個難點。所以在課堂教學中設置了幾個臺階,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
2、例題貼近學生實際,我在教學中有采用了更親近的教學語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3、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隨時采取靈活適宜的教學方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課堂教學才更加有效。
4、學生在學習后,確實感受到“不等式的方法”就像方程的方法一樣是從字母表示數開始研究解決的。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用數學的方式解決實際問題。
數學教學設計 20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了解奧運會知識,體驗學習樂趣,總結學習方法,學生從而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的境界。
教學重點:
運用知識解決奧運會比賽項目的數學問題,提高計算能力。
教學難點:
靈活解決問題和位置的猜測。
教學方法:
觀察、發現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溫故互查
1、搜集有關奧運的數學信息,并與同學習小組的同學交流。
2、應用所學的知識,試著解決奧運會上的“射擊項目”的數學問題。小組合作完成。
二、情景導入呈現目標
同學們,在2004年的雅典奧運會,我國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當五星紅旗在奧運的賽場上徐徐升起,當嘹亮的國歌聲在你耳邊響起,作為一名中國人你們激動嗎……”出示主題圖,引入新課,出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產生質疑,引入新課。
三、探究新知
1、做課本第79頁的“田徑項目”中的數學問題,并將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
2、想一想劉翔用的時間少了多少秒?
3、小組匯報交流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有什么收獲?獨立思索小組交流總結方法教師點撥
五、當堂訓練
完成80頁“跳水”“射擊”中的數學問題。
獨立做,最后小組內訂正。個別題全班解決。
六、知識拓展
下面是校達標運動會上50米短跑男生成績記錄表。姓名李明胡軍鄭浩王樂樂陸兵
成績(秒)9.238.989.019.119.05
(1)根據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并解答?
(2)和你好朋友比賽一下,并記錄下來。
【數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教學設計04-15
《數學》教學設計06-27
數學教學設計05-09
數學教學設計06-12
小學數學教學教學設計04-17
數學《比的應用》教學設計03-07
小學數學的教學設計03-25
《用數學》教學設計03-17
數學平移教學設計03-23
【熱門】數學教學設計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