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23 09:50:13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1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與作用:

  本節課是人教版化學必修1,第二章,第二節的第二課時的內容。第一課時主要對電解質,酸,堿,鹽的電離本質做了詳細的講解。本課時是在上一節的基礎上進行的,是整個第二節的重點和難點部分。學好這一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為以后化學學習奠定基礎。并且,要求學生熟練地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

  2.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掌握離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趯W會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條件的關鍵。

  能力目標: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訓練學生科學方法,加深他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能通過現象看本質,找出事物變化規律。認識到事物變化過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

  3.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正確書寫離子方程式。

  難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二、說教法

  古希臘生物家普羅塔弋說過這樣一句話:“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點燃的火把!蔽矣X得,我們在教學時必須特別注意這一點,即不能將學生當作容器來對待,在確定教學方法時,必須遵守葉圣陶先生“教是為了不教”的訓令,結合教材及學生的實際準備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我將這部分知識的學習采用探究式教學,由實驗復習舊知識,引出新概念,由表及里地揭示反應的實質,使學生深刻地掌握離子方程式的定義。并通過關鍵詞的點拔,鞏固了定義的外延和內涵。

  2. 采用問題討論式教學,使學生正確理解書中給離子方程式下定義“用實際參加反應離子的符合來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做離子方程式”。從而得出書寫離子方程式實際上是依據該物質在反應體系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來決定寫成離子形式,還是寫成化學式,而不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的符號來表示。

  3.通過實驗讓學生進行充分的討論,順利導出離子反應的本質和離子互換反應的發生條件,并對離子方程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

  由于此節課時面對的是16,17歲的高中生,他們的形象思維在這一階段還是暫主導地位,所以在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這點,以直觀形象實驗教學為主,引導,啟發學生思考,探索認清事物的本質。

  2.學法指導

  在教學雙邊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用舊知識為指路燈來探尋新知識,層層深入掌握新知識。使學生基礎知識應該扎扎實實鞏固。在學習過程培養了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

  這節課我盡可能用實驗來引出問題,解決問題。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他們注重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四、說教學程序

  1. 離子方程式的概念及書寫步驟的教學:本節課,我采用探索式的教學方法,首先讓學生進行分組,做Na2SO4與KCl,BaCl2的實驗,要求同學們在做這個實驗的同時要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給出合理的解釋,讓同學們進行充分的討論,并寫出化學方程式。根據同學們的討論結果,引導學生得出Na2SO4與BaCl2反應的實質是SO42-和Ba2+的反應,從而引出離子方程式的概念和書寫步驟。

  2.中和反應的實質:通過實驗:NaOH,HCl的中和反應,和幾組中和反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引導學生得出中和反應的實質,從而加深對離子反應本質的認識。

  3.最后有選擇性的通過實驗CuSO4和NaOH,Na2CO3和HCl的復分解反應,得出復分解反應發生的條件,生成沉淀,放出氣體或生成水,這也是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了解離子反應的含義。

  2、了解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3、學會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重點: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教學難點: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教學內容: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第一課時)

  [前置練習]

  書寫電離方程式

  H2SO4 NaOH NaCl Ba(NO3)2

  [引入]既然某些化合物溶于水時能發生電離成為自由移動的離子,那么它們在溶液中參與化學反應時,與所形成的離子有沒有關系呢?

  [板書]第五節、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

  [展示目標]

  [演示實驗]硝酸銀溶液分別與鹽酸、氯化鈉、氯化鉀溶液混合。

  學生觀察并回答現象。

  [問題討論]實驗中盡管反應物不同,為什么會產生同一種沉淀?

  [學生回答]

  [總結]化合物在溶液中所起的反應實質上是離子之間的反應。

  [板書]一、離子反應

  [問題討論]下列反應那些屬于離子反應:

 、叛趸~和西硫酸溶液

 、其\投入到鹽酸中

 、锹然^溶液和硫酸鈉溶液混合

 、葰錃膺原氧化銅

  [學生回答]

  [板書]關鍵:①在溶液中進行(或熔融)

 、谟须x子參與

  [引入]溶液中離子之間是如何進行反應的呢?我們能否用一種式子表示離子間的反應呢?請大家閱讀課文,討論回答有關問題。

  [閱讀討論]

  [問題探索]

  1、硫酸鈉溶液和氯化鋇溶液的反應為什么可以表示成Ba2++SO42-=BaSO4↓?

  2、 Na2SO4+BaCl2=BaSO4+2NaCl

  Ba2++SO42-=BaSO4↓

  兩個反應式表示的含義是否一樣?

  3、表示哪一類物質間的反應?

  [學生回答]

  [板書]二、離子方程式

  1、定義

  2、含義:表示一類反應

  [引入]如果給我們一個化學反應,怎樣書寫它的離子反應方程式呢?[閱讀]P58,內容

  [板書]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學生回答]

  [板書]步驟:1、寫方程2、改離子3、去相同4、查守恒

  [練習]書寫下列離子方程式:

  1、氫氧化鋇和硫酸銅溶液混合

  2、實驗室中用硫化亞鐵與稀硫酸反應制取硫化氫氣體

  3、氯氣通入水中

  4、硫化氫通入硝酸鉛溶液中

  [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的含義,同學們應特別注意離子方程式表示的是一類反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大家應根據四步書寫法多練習,做到熟練掌握。

  [作業]《基礎訓練》P40、9題。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3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離子反應》屬于高一課本第一章第二節內容。《離子反應》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都可能涉及離子反應及其方程式的書寫。

  《化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要能通過實驗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學好這一節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既鞏固了前面已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又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識、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且正確而又熟練地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還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內容。

  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第一章“從實驗學化學”,能夠初步運用實驗的手段來探究學習化學,通過第二章第一節“物質的分類”的學習,了解了化學反應常用的分類方法,在大腦中對“離子反應”有了一個模糊的概念。

  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識不豐富,電離理論又沒有學習,所以本節知識對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難度。這一節我把它分成二課時。第一課時講電解質。第二課時講離子反應、離子方程式及其書寫方法。把難點分散,重點突出。

  二、教學目標與重難點的確定:

  1、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本課的特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將教學目標設定如下:

  (1)知識與技能:

 、匐x子反應和離子方程式的含義;

 、谡莆针x子反應發生的條件和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過程與方法:

 、弁ㄟ^稀硫酸與Ba(OH)2溶液反應實質的探究,使學生學

 、軙\用以實驗為基礎的實驗研究方法。

 、輰W會運用觀察、實驗、查閱資料等多種手段獲取信息,并運用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對信息進行加工。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倌芤浴奥撓搿べ|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②能以“遷移·應用”讓學生體驗學習的成功感。

 、勰芡ㄟ^“交流·研討”活動,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苣芙柚爸R點擊”讓學習有余力的同學感受化學學習的無窮魅力。

  2、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離子反應、常見酸、堿、鹽的簡單離子方程式的書寫。

 。2)難點: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選擇解決問題的思維路徑

  三、說教法與學法:

  教學活動是教和學的雙邊活動,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使之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根據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學方法:

  1、實驗促學法: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現象,理解并掌握離子反應及其方程式的書寫。

  2、情景激學法:創設問題的意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意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3、探究、歸納法: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討論、實驗、歸納,最終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4、多媒體輔助教學法: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將微觀現象宏觀化,有助于學生掌握離子反應。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的真諦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因此在本節教學中我注意以下方面:

  1、用實驗來導出問題,解決問題。新課引入用實驗,知識的鞏固、升華用實驗。目的在于使學生明確實驗在化學學習中的重要性,使他們注重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設計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發揮化學實驗最大作用,真正將素質教育落實到課堂上。

  2、著重突出了教法對學法的引導。在教學雙邊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未知到已知、由個別到一般。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對比,歸納,總結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實現知識和能力的遷移的目的。

  四、說教學程序:

  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優化教學過程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使教學過程有條不紊,便于學生學習,我把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ㄒ唬┯霉适聦胄抡n。

  三國時期,諸葛亮在七擒孟獲的過程中,蜀軍由于誤飲啞泉水、個個不能言語,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點迷津——飲用萬安溪安樂泉水、終于轉危為安,渡過難關,啞泉水為何能致啞,萬安溪安樂泉水又是什么靈丹妙藥呢?

  原來啞泉水中含有較多的硫酸銅,人喝了含銅鹽較多的水就會中毒。而萬安溪安樂泉水中含有較多的堿,銅離子遇氫氧根離子發生離子反應生成沉淀而失去了毒性。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求知欲望,所以精心設計同學們熟知的故事導入新課。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31,由學生歸納出“離子反應”概念。

  1、實驗:硫酸銅與氯化鋇溶液的反應。(讓學生動手實驗、觀察現象、討論、總結,從而得出離子反應的概念。)

  2、課件展示:播放動畫讓學生理解離子反應。

  3、目的:這樣導入新課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學生對定義有本質理解,并把學生引入主動學習的情景之中,產生了學習的動力。

 。ǘ⿲W習新課。

  1、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并討論,得出“離子反應”的定義。 有離子參加的反應叫離子反應。

 。1)教師設問:“電解質在溶液中的反應都是離子反應,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電解質溶液混合都能發生反應呢?”(學生分組實驗,記錄現象,書寫化學方程式,討論反應原理)

  (2)教師設問:通過分析,反應過程中離子的數量有沒有發生變化?是部分離子還是所有離子的數目發生了變化?(學生回答,教師總結)得出“離子方程式”的定義。

  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表示離子反應的式子叫離子方程式。

 。3)目的:通過動手實驗,不僅增強了學生實驗能力,而且還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增強好奇,激發學習熱情。讓學生明白實驗在化學科目中的重要地位。

  2、突破離子方程式書寫方法:寫、拆、刪、查

  初學者按課本上四個步驟書寫,第二步“拆”是教學中的難點。如何突破這個難點呢?以硝酸銀與氯化銅反應為例子,詳細引導學生掌握書寫步驟。

  教師引導學生一起分析教材“把易溶于水,易電離的物質寫成離子形式;難溶的物質或難電離的物質以及氣體等仍用化學式表示”。 (組織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最后歸納總結)

  結論:強酸、強堿、易溶于水的鹽寫成離子。

  難溶的物質,難電離的物質(弱酸,弱堿,水),氧化物,單質,氣體等用化學式表示。(不完整的由教師補充,然后讓學生練習)

  在此,使學生所掌握知識具體化。通過“引導→設問→討論→總結→練習”五步曲,攻克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第三步“刪”是書寫過程中最易掌握的內容,只需認真對待就可以了。

  教師設問:第四步“查”也不容忽視,應檢查什么?(組織學生積極思考、討論、最后歸納總結)

  結論:檢查(1)質量守衡。(2)電荷守衡。(3)電子得失守衡(若是氧化還原反應)。

  目的: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學會從具體問題上找出答案的方法,充分體現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

  教師總結:書寫四步中,“寫”是基礎,“拆” 是關鍵,“刪”是途徑,“查”是保證。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考試當中的熱點問題。對該知識點學習過程教師要多安排一些時間,通過教師提問、學生上臺書寫等多種形式以達到突破重點的學習目的。

  教師精心設置訓練題目,學生練習并討論,啟發學生,得出離子方程式的意義即“離子方程式不僅可表示一定物質間的某個反應,而且可表示所有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3、討論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課件展示]根據提供的試劑,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書寫符合要求的離子方程式并分析其反應特點。

  [學生活動]學生歸納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

  本節課教學過程中,變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分組實驗,變教材驗證實驗為探索實驗。可以更加方便于所有學生觀察,使眾多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增大教學知識的容量,加深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地領悟難點知識。

 。ㄈ┬〗Y:

  離子反應小結。采取學生先小結,老師后總結的方式,這樣可以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ㄋ模┱n堂練習:

  教師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本節課內容特點設計練習內容,該練習對本節所學內容起到鞏固作用,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節重點知識的掌握。

  我說課的內容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1、《離子反應》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1)第二章《化學物質及其變化》的內容!峨x子反應》是重要的化學用語,在中學階段的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知識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貫穿于中學化學教材的始終,是中學化學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2、在中學化學中要學習許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識,都可能涉及離子反應及其方程式的書寫!痘瘜W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學生要能通過實驗認識離子反應極其發生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而學生剛進高一,元素化合物知識不豐富,電解理論又沒有學習,因此本節知識對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難度。這一節我把它分成二個課時。第一課時講酸堿鹽在水溶液中的電離;第二課時講離子反應及其發生條件。

  3、學好這一節內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學反應的本質。既鞏固了前面已學過的電離初步知識,又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識、電解質溶液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并且正確而又熟練地書寫離子方程式,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技能。它還是歷年高考的熱點,在高考中幾乎年年考。

  二、學情分析:

  1、已學習電解質與非電解質,能區分哪些物質是電解質、哪些物質是非電解質;

  2、已了解電解質在溶液中能發生電離,以離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會書寫電離方程式;

  3、已了解離子守恒,并能運用離子守恒進行簡單的計算。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使學生了解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初步學會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發生的反應。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會探究、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反應和反應事實,使學生了解研究事物從個別帶一般的思想方法,體驗研究問題尋找規律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動手參與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和唯物主義教育。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2、教學難點: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含義。

  五、教法分析:

  1、實驗促學法:通過教師的演示,學生的動手操作,觀察分析實驗現象,理解并掌握離子反應及其方程式的書寫。

  2、情景激學法:創設問題的意境,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促使學生在意境中主動探究科學的奧妙。

  3、探究、歸納法: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討論、實驗、歸納,最終掌握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方法。

  六、學法指導: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活動的真諦是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學習。因此在本節教學中我積極響應新課改倡導的課堂上“師——生、生——生”的互動的教學方法,在學法設計上采用實驗探究與交流活動相結合,使他們注重自己對實驗的觀察,分析,設計及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能力,培養學生交流的習慣。

  七、教學過程:

  上節課學習了氧化還原反應,是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進行分類的,化學反應還有一種重要的分類方法,即將有離子參加的反應統稱為離子反應。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種反應。

  第二節 離子反應

  設問:

 、俑鶕跞鶎W知識,哪些物質在什么情況下可以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呢?

 、诳梢酝ㄟ^什么方法檢驗這些物質是否電離?

 、鬯鼈冸婋x過程可用什么式子表示?

  板書:

  一、電解質和非電解質。

  歸納:分析得出電解質的概念。電解質: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能夠導電的化合物。

  練習:下列物質能導電的是 屬于電解質的是:

  HCl氣體、 Ca(OH)2 固體 、KNO3固體 、CO2 、Hg 、 NH3 、KOH溶液 、金剛石 、石墨 、蔗糖、酒精、硫、鋁

  [歸納]由上答案分析出非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非電解質: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都不導電的化合物。

  討論:學生討論出答案后,師生共同小結理解電解質、非電解質概念應注意的問題。

  板書:

 。1)電解質、非電解質應是化合物。

 。2)電解質的導電條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狀態下。如:碳酸鈣雖然其水溶液幾乎不導電,但在熔融狀態下導電,因此它是電解質。

  (3)電解質導電必須是用化合物本身能電離出自由移動的離子而導電,不能是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的物質導電。如:CO2、SO2溶于水能導電,是由于它們與水反應生成的H2CO3、H2SO3能導電,所以CO2、SO2不是電解質。

 。4)某些難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們溶解度太小,測不出其水溶液的導電性,但它們溶解的部分是完全電離的,所以是電解質。

 。5)酸、堿、鹽、水是電解質,蔗糖、酒精等是非電解質。

  設問:電解質為什么能導電?

  板書:

  二、電解質溶液導電原因及導電能力。

  1、電解質溶液導電原因。(引到學生回憶初中所講的氯化鈉溶液、氫氧化鈉溶液等能導電的原因)

  學生分析:電解質在水溶液里發生了電離,產生了自由移動的離子,當與直流電源接通后,離子發生了定向移動并在兩極發生反應,從而形成電流。

  設問: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它們的導電能力是否相同?

  演示實驗:P14實驗1-1

  讓學生觀察,討論五種電解質溶液的導電性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實驗結論:相同條件下,不同種類的酸、堿、鹽溶液,它們的導電能力不相同。

  板書:

  2、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強弱。

  學生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

  分析總結:電解質溶液導電能力的強弱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離子的多少(離子的濃度大。┖碗x子所帶的電荷數。當溶液的體積、濃度以及溶液中陰、陽離子所帶的電荷數都相同的情況下,取決于溶液中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導電能力強的溶液里單位體積內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一定比導電能力弱的溶液里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數目多。從這些物質的結構和它們在水中溶解時所發生的變化進行分析,得出強弱電解質的概念。

  板書:

  三、強電解質、弱電解質。

  1、強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全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比如:強酸、強堿、大多數鹽。

  2、弱電解質: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

  學生閱讀:教材的相關內容,之后對強、弱電解質進行進一步比較,并完成下表。

  本節課還存在很多不足,希望各位給予批評指正。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5

  一、設計思想

  化學新課程標準倡導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以科學探究活動為手段,以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掌握學習或實驗方法為目標的新理念,而離子反應是中學化學的重要理論,起著連接初中化學和高中化學的“紐帶”作用,既是對義務教育階段化學重要內容的復習,又為化學必修課程的學習,乃至整個高中階段的化學學習奠定重要的基礎。本節在全書占有重要地位,是整個高中化學教學的重點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難懂,為避免枯燥,從實驗入手,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微觀粒子的分析,層層深入,引導學生了解有關概念。

  1、教材分析

  課程標準要求本節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生電離,并通過實驗事實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根據要求在新教材中刪去了非電解質、強電解質、弱電解質的有關概念及應用,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對學生準確理解知識也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如離子方程式中弱酸的處理問題等等。

  2、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進入高中,自糾學習的能力不是很強,樂于機械接受,為了避免這些情況,使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得到積極發揮,我采用實驗、啟發、討論、對比、歸納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確實成為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設計時遵循由感性→理性→實踐的認識規律。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教材要求、學生情況制定的教學目標為:

  知識與技能目標:1、認識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初步學會從微觀的角度認識物質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發生的反應。2、會書寫易溶、易電離的酸、堿、鹽之間發生的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3、能利用離子反應檢驗Cl—、SO42—、CO32—等常見離子。4、根據離子反應學會判斷溶液中離子的共存問題。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實驗現象,學會探究、分析化學反應的實質,培養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反應和反應事實,使學生了解研究事物從個別帶一般的思想方法,體驗研究問題尋找規律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實驗操作,培養學生動手參與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勇于探索的科學態度和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和唯物主義教育。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離子反應是高中重要的理論之一,也是對化學反應本質的重要理解,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生的現狀來確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1、認識復分解反應類型離子反應及其發生的條件。2、知道常見的易溶、易電離的酸、堿、鹽并會寫這些物質之間發生的復分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教學難點:知道哪些物質是易溶、易電離的物質,并據此學會判斷離子大量共存問題和常見離子的檢驗。

  四、教學方法

  實驗、討論、啟發、對比、歸納多種方法相結合。

  以實驗為基礎,以理論為指導,讓學生的眼(觀察)、手(實驗)、口(討論)、腦(思考)處于多功能協同動作的狀態,來達到牢固掌握知識,啟迪思維,培養綜合能力的目的。

  五、教學程序的設計與安排

  1、導入:酸、堿、鹽在水溶液可以發生電離,以離子形式存在,那么將不同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離子仍然存在嗎?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

  2、實驗探究:

  完成實驗〔2—1〕為便于觀察、分析、討論,因為該實驗無危險性,且操作比較簡單,采取分組進行實驗。

  [實驗操作1]:向盛有5ml 1mo1/l的CUSO4溶液中加入5ml 1mo1/l的NaCl溶液,觀察現象。由實驗現象分析溶液中離子在混合前后發生的變化并填表小結:

  表一:

  小結:通過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后Cu2+ 、SO42— 、Na+、Cl—均無變化,沒有發生反應。

  [實驗操作2]: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試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觀察現象,并填表小結。

  小結:通過表格及分析,我們認為混合后Ba2+和SO42—相結合,溶液不再有大量的Ba2+和SO42—,而Cu2+和Cl—仍存在于溶液中。

  [探究實驗]: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證明溶液中是否含有Ba2+ 、SO42—和Cl—。(教師要鼓勵學生設計實驗,并強調在操作過程中應分別取出上層清液進行實驗,不要在原試管中直接滴加)并分組進行實驗操作,匯報實驗結果。

  3、總結出相關概念: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用離子符號來表示這種變化: 反應前 反應后

  Cu2+ SO42— BaSO4 +Cu2++Cl—

  Ba2+ Cl—

  這種有離子參加的反應叫離子反應,并從而引出CUSO4 與BaCl2反應的實質是Ba2++SO42—=BaSO4 ,得出離子方程式的概念。

  4、知識延伸:首先閱讀教材32頁學習離子方程式的書寫步驟(教師要強調易溶、易電離的物質主要就是強酸、強堿和可溶性的鹽);然后再通過學生完成〔實驗2—2〕并填表:

  填表后全班交流,并總結出離子方程式與化學方程式的區別,離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一類化學反應,從這個過程中也讓同學知道研究事物從個別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最后,通過學生完成〔實驗2—3〕并填表:

  實驗

  反應前溶液中的離子

  反應后溶液中的離子

  生成的物質

  離子方程式

  Na2SO4溶液中加BaCl2溶液

  Na2CO3溶液中加HCl

  NaOH溶液中先加酚酞,再加HCl

  填表后全班交流,總結出復分解反應類型的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淀、氣體和水,并從而總結出能結合成沉淀、氣體和水的離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5、思考與交流:離子反應的應用。

  設計實驗:1)如何分離K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2)如何除去粗鹽中的Ca2+、Mg2+、SO42—?3)如何鑒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l—或SO42—?

  6、知識反饋:1)初中學習的實驗室制H2、O2、CO2的化學反應是否離子反應,是離子反應的寫出離子方程式。2)教材34頁第5題、第7題。通過練習使學生對本節知識達到掌握并靈活運用。教師也可及時發現問題,對普遍存在的問題加以糾正并強調,檢測達標情況,及時反饋,進行調控。

  7、歸納總結:歸納總結本節內容,構筑知識框架,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8、布置作業:34頁第6題、第9題和第10題

  六、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概念的教學,通過學生的討論互動、實驗探究,提高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將概念應用到具體問題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了本節課的預期目標。本節課最大的特點是在教學中提供給學生一個寬松愉悅的課堂研究氣氛,相對開放的探究環境,培養了學生的求知欲,激發了學生的求知熱情,開拓了學生的思維空間。

【《離子反應》 教學設計模板(通用5篇)】相關文章:

離子反應說課稿11-08

《我為你驕傲》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12-18

《離騷》教學設計模板08-06

離騷教學設計模板12-25

離子反應課堂課后的教學反思(精選7篇)12-18

人教版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模板(通用6篇)12-22

教學設計模板及案例11-23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模板11-10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模板11-10

《將進酒》教學設計模板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