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愛蓮說》教學設計

時間:2021-12-19 20:56:0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愛蓮說》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愛蓮說》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蓮說》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愛蓮說》教學設計1

  【課題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目標】

 。薄⒅R方面:

 、帕私狻罢f”的特點;

 、评^續掌握文言詞匯,背誦并默寫全文;

 、菍W習以蓮喻人的寫法。

 。、情感態度方面:

  聯系個人情趣、愛好和風格,展開想象,發散思維,從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學習蓮花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

  3、能力方面: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重點難點分析】

 。、重點目標:

  誦讀全文,掌握重要實詞。難點目標:以花喻人的含義。

 。、教學過程分為:

  “誦讀環節──悟讀環節──拓展環節”三大板塊。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為重點,襯托的寫法為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我們能夠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為大自然為我們創設了一個美好的生活空間,它用神異之筆為我們渲染了一個清新的綠色世界,還不忘用萬紫千紅的花來點綴它。正因為有花,這個世界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所以,人們都非常愛花,并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寫梅花的詩句“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描寫牡丹的詩句“天下無雙艷,人間第一香”,描寫杏花的詩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可以說,描寫花的詩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卻百花不愛,偏偏對蓮花情有獨鐘,并為它寫下了一篇傳世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愛蓮說》(板書課題:愛蓮說)

  二、整體把握,感知語言

 。薄⒔處煼蹲x,同時要求學生給生字注音,并標出難句。

 。病⒆寣W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场⑷纬閮擅麑W生朗讀課文,同時讓其余學生注意糾正錯誤的字音、語氣、語調、節奏等。

  4、全班齊讀課文,并結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語言,領悟語感

  師:我們把課文讀好了,理解課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愛蓮,那么,蓮花的可愛之處表現在哪里呢?

  明確:

 。薄纳L環境方面,寫出了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潔、質樸;

  2、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出了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遠益清”的芳香;

  3、從風度方面寫出了蓮“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清高。

  師:作者如此深情地為蓮花高唱贊歌,文章是不是僅僅寫蓮花呢?

  明確:

  作者借蓮花來寫人。

 。薄⒃谏鐣蟓h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樣高潔質樸;

  2、作者自喻不與俗人為伍,以蓮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擬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3、把蓮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剛直、莊重,大有如屈原所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高貴品質。

  師:作者借蓮花來寫人,而又直接在文中點出來,那這種寫法叫什么?(明確:托物喻人)那么,下面我們結合“時代與環境資料”(打開多媒體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后,想一想,周敦頤身上具有哪些“蓮花”的品格?

  提示:學生活動,教師小結。

  小結:大家說得棒極了。作者之所以能寫出“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息息相關,更和他在這一特定的環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關。周敦頤那筆筆傳神、句句融情的文筆是不是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要寫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僅要貼近生活,有真實的經歷,還要體現自身價值的鮮明的獨特的個性。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把周敦頤為什么要借蓮花來抒發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闡述清楚了。下面同學們回顧一下,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請同學幫助解決。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篇文章的主體寫的蓮,為什么要寫菊和牡丹?

  提示:對比 、襯托(正襯、反襯)

 。、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連用兩個“獨”字?

  提示:第一、說明周敦頤和陶淵明一樣,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第二、作者贊同陶淵明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但不贊同陶淵明的隱居、逃避現實。連用兩個“獨”字,非常鮮明地闡述了自己還有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场⒄n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蓮”的順序寫的,為什么文末卻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呢?

  提示: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蓮”的順序,是為了突出作者對蓮的喜愛;后文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寫,是從褒貶的角度,說明凡是超凡脫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少,而趨勢媚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寫,最后用反面的反襯一下,更有獨到之處;三句分別用陳述句、疑問句和感嘆句表述,特別是最后寫牡丹時用了感嘆號,更表達了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四、實踐語言,習得語感

  1、讀了《愛蓮說》,我們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歡……”句式說一段話,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樹木。但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內在聯系;第二,要有新意。

 。▽W生活動,教師適時點評)

 。病⒃诟母镩_放的今天,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比如說“央視”2003年4月20日晚播出的《內江城管透視》),我們作為中學生該怎么對待這些問題呢?

 。▽W生討論,老師適時引導點評)

  五、背誦積累,積淀語感

 。、延伸積累,師生補充有關描寫“蓮花”的詩句。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六、反饋檢測

 。、填空:

 、疟疚挠脕肀扔骶蛹炔慌c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是__________。

 、票疚闹凶髡吣茫撸撸撸吆停撸撸撸吲c蓮對比,前者是_____,后者是______,作用是突出_______。

 。、說話練習:

  根據課文,把蓮、菊、牡丹三種花“品格”的高下排個序,并說明理由。

  答案:“品格”的高下是:⑴蓮,⑵菊,⑶牡丹。理由,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教師準備的理由是:牡丹雖艷麗,但象征榮華富貴,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雖然清逸脫俗,但逃避現實,消極處世,不值得仿效;蓮花的生活態度比菊花積極,它處于污濁環境,卻潔身自好,保持高潔的操守,難能可貴。注意:教師要鼓勵發言積極,有思想、有文采的學生。

  七、結束語

  課上,同學們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為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文章,為了使這篇課文進一步得到深化和運用,今天回家的作業就是寫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學們在欣賞蓮花的“亭亭凈植”同時,別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帶給我們的深刻的啟示。

  八、布置作業

 。、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種你喜歡的花草樹木或其它物件。

 。病⒈痴b并默寫課文。

 。、搜集有關"蓮花"的詩句。

  【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濯清漣而不妖純真自然,不顯妖媚

  中通外直內心通達,行為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權貴

  香遠益清 美名遠揚

  亭亭凈植 高潔獨立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教后心得】

《愛蓮說》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理解、學習蓮花“亭亭凈植”、“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做蓮花一樣正直的人!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這節課,咱們先一起欣賞一幅畫(打開多媒體課件----“蓮花”)。多美的蓮花!清純,脫俗,她從來就是文人墨客筆下的愛物。

  2、請同學們搜索一下記憶中有關描寫蓮花的古詩文句,并朗讀給全班同學聽。

  比如:《詠蓮》

  池塘一夜風雨, 開起萬朵紅玉;

  憐君自來高格, 愛蓮誰若敦頤。

  <<賞蓮>>

  炎夏雨后月, 春歸花寂寞;

  滿塘素紅碧, 風起玉珠落。

  3、學生朗讀以上有關“蓮花”的古詩文句 。

  師:同學們平時看的書很多,朗讀得也不錯,這些詩句都從不同的角度描繪了蓮花,贊美了蓮花,令人陶醉,令人難忘。今天,咱們就一起來欣賞一下宋代哲學家的名作----《愛蓮說》(投影課題:愛蓮說)

  二、解題

  1、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頤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罢f”,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體裁,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論述道理。

  2、: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潯陽(現在江西省九江縣)人,著名的詩人。他很愛菊花,常在詩里寫到,如《飲酒》詩里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向來稱為名句。

  三、整體把握,感知語言

  1、多媒體.播放圖文并茂詩朗誦,同時要求學生給生字注音,并標出難句。

  2、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3、 任抽兩名學生朗讀課文,同時讓其余學生注意糾正錯誤的字音、語氣、語調、節奏等。

  4、全班齊讀課文,并結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四、翻譯課文

  (一)查閱注釋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1)。晉陶淵明獨愛菊(2)。

  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3)。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漣而不妖(5),中通外直,不蔓不枝(6),香遠益清(7),亭亭(8)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9)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10)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11);蓮,花之君子(12者也。

  噫(13)!菊之愛(14),陶后鮮有聞(15);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16)眾矣!

 。ǘ、指導翻譯

  (1)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唐朝以來,人們很愛牡丹。李唐,指唐朝。唐朝的皇帝姓李,所以稱為“李唐”。世人,社會上的一般人。唐人愛牡丹,古書里有不少記載,如唐朝李肇的《唐國史補》里說:“京城貴游,尚牡丹……每春暮,車馬若狂……種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數萬(指錢)者!

  (2)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我單單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污泥里生出卻不被沾染。淤泥, 池塘里積存的污泥。

  (3)濯(zhuó)清漣而不妖:在清水里洗過卻不妖艷。濯,洗滌。清漣,水清而有微波的樣子,這里指清水。妖,美麗而不端莊。

  (4)不蔓不枝:不牽牽連連的,不枝枝節節的。

  (5)香遠益清:香氣越遠越清。益,更,越。

  (6)亭亭:聳立的樣子。

  (7)褻(xiè)玩:玩弄。褻,親近而不莊重。

  (8)隱逸者:隱居的人。封建社會里,有些人不愿意跟統治者同流合污,便隱居避世。

  (9)牡丹,花之富貴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人”。

  (10)君子:道德高尚的人。

  (11)噫(yī):嘆詞,相當于“唉”。

  (12)菊之愛:對于菊花的愛好。

  (13)宜乎:宜,當,這里和“乎”連用,有“當然”的意思。

 。ㄈ譯文]

  水上陸上草本木本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單單愛菊花。從李氏的唐朝以來,社會上的人很愛牡丹。我卻喜歡蓮花,喜歡它從污泥里出來卻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過卻不妖艷,它的莖中間空,外部直,不生藤蔓,也不生旁枝,它的氣味越遠越清香,它又端莊又潔凈地挺立在水中,可以遠遠地欣賞它,卻不能輕慢地玩弄它。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人”,蓮花是花中君子。唉!愛菊花的人,在陶淵明以后不大聽到了;愛蓮花的人,象我一樣的還有誰呢?愛牡丹的人,當然是很多的了!

  五、分析課文,品味語言,領悟課文

  1、師: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連用兩個“獨”字?

  [提示] 第一、說明周敦頤和陶淵明一樣,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第二、作者贊同陶淵明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但不贊同陶淵明的隱居、逃避現實。連用兩個“獨”字,非常鮮明地闡述了自己還有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2、我們把課文讀好了,也翻譯了課文,理解課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愛蓮,那么,蓮花的可愛之處表現在哪里呢?

  [明確] ①從生長環境方面,寫出了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潔、質樸;②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出了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遠益清”的芳香;③從風度方面寫出了蓮“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清高。

  3、師:作者如此深情地為蓮花高唱贊歌,文章是不是僅僅寫蓮花呢?

  [明確] 作者借蓮花來寫人。①在社會大環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樣高潔質樸;②作者自喻不與俗人為伍,以蓮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擬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③把蓮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剛直、莊重,大有如屈原所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高貴品質。

  4、師:作者借蓮花來寫人,而又直接在文中點出來,那這種寫法叫什么?(明確:托物喻人)

  5、這篇文章的主體寫的蓮,為什么要寫菊和牡丹?

  [提示] 對比 、襯托(正襯、反襯)

  6、教師小結:作者之所以能寫出“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息息相關,更和他在這一特定的環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息息相關。周敦頤那筆筆傳神、句句融情的文筆是不是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要寫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僅要貼近生活,有真實的經歷,還要體現自身價值的鮮明的獨特的個性。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把周敦頤為什么要借蓮花來抒發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闡述清楚了。下面同學們回顧一下,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請同學幫助解決。

  六、實踐語言,習得語感

  1. 讀了《愛蓮說》,我們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歡……”句式說一段話,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樹木。但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內在聯系;第二,要有新意。

 。▽W生活動,教師適時點評)

  2.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我們作為中學生該怎么對待這些問題呢?

 。▽W生討論,老師適時引導點評)

  七、背誦積累,積淀語感

  1. 延伸積累,師生補充有關描寫“蓮花”的詩句。

  2.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八、結束語

  課上,同學們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為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文章,為了使這篇課文進一步得到深化和運用,今天回家的作業就是寫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學們在欣賞蓮花的“亭亭凈植”同時,別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帶給我們的深刻的啟示。

  附:板書設計

  愛 蓮 說

  周敦頤

  出淤泥而不染——高潔

  生長環境

  濯清蓮而不妖——質樸

  不慕名利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體態香氣 潔身自好

  香遠益清——芳香

  風 度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清亮

  托物——喻人

  蓮花 花之君子

  二00九年 四月

《愛蓮說》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解體會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2、學習本文襯托的手法。

  【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認識及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淺入深,以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用多媒體手段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重點、難點】

  1、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是本文重點。

  2、襯托的手法是本課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將梅蘭竹菊視為筆下的寵兒,但在宋代卻有一位大哲學家偏偏愛蓮,并以一篇《愛蓮說》在文壇名流千古,周敦頤為什么如此愛蓮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在課文中尋找答案。

  二、討論點撥

  1、周敦頤為什么如此愛蓮,你從他的文本中找到答案了嗎?請用文中語句回答(課件演示)

  明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病⒎謩e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課件演示)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生長環境來寫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是從體態香氣方面來寫的;“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是從風度氣質方面來寫的。

  三、引導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1、我們不難發現作者愛蓮花是因為蓮花自身的高潔美麗,但僅此而已嗎?更重要的是因為它是一種人的化身,聯系第二段來看,它是哪種人的化身?說依據。

  “蓮,花之君子者也”

  2、讀第一段中描寫蓮花的語句,概括一下它具有君子的哪些美德?完成兩幅蓮花拼圖,第一幅寫上了蓮花的一種特點。另外一幅,填上與蓮花相對應的君子的品德。

  明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高潔、質樸);“中通外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美名遠揚;“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儀態端正,令人敬重。

  3、作者借蓮花形象來言君子之志,是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情懷?

  明確:蓮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漣而不媚于世。處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剛正不阿,不攀附權貴,這是蓮的.氣質風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寫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懷,表明自己不慕權貴,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君子之風)(再齊讀那些句子)

  四、學習襯托和借物喻人的手法。

  1、本文是寫蓮花的,可是作者卻在文中不惜筆墨的寫了菊花和牡丹,以及喜愛這兩種花的人,這樣寫有何用意?

  明確:寫另外的兩種花是為了襯托蓮花

  2、同樣是襯托,角度有什么不同?

  明確:寫三種花的目的是要寫三種人,是要再現他們的不同的人生態度和追求,最終表明作者周敦頤對于自己人生的一種態度和志向,不消極避世,能潔身自好。

  3、最后引出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五、探討第二段后半部分中有個“噫”字,它的含義是“表示嘆息”,結合后面語句,你認為其中包含了哪幾種不同的情感?

  明確:分別為惋惜,諷刺,慨嘆。

  六、小結。

《愛蓮說》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2、鞏固對中心意思的理解。

  【教學重點】對中心意思的理解和體會。

  【教學難點】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襯托的寫法。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程序與內容】

  一、情景導入(CAI課件)

  1、同學們,你們見過荷花嗎?好,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哪幾位同學能為大家描述一下荷花的形狀?

  2、1999年澳門回歸祖國,它的區徽主要以什么作圖案?你認為這樣設計的理由什么?

  【答案要點】

 、、它的區徽主要以荷花作圖案,因為澳門的地形宛如一朵出水芙蓉。

 、凇拈T長期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受外族管制,但澳門人民時刻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宛如荷花一般,志趣高潔。

  同學們知道,春有桃花、夏有蓮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澳門人民之所以用蓮花作為區徽的圖案,由此看來,荷花在澳門人民心目中有不凡的意義。對蓮的這種認識自古就有,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古人頌蓮言志的短文《愛蓮說》(板書課題)

  二、配樂朗誦,初領文意(CAI課件)

  下面,請同學們把課本打開,認真地聽一遍本課的配樂朗誦,聽的時候要注意兩個問題:①、把你對蓮的描繪感受最深的語句畫上橫線;②、思考如何復述課文內容。

  三、課文復述,感知文意(學生發言)

  剛才聽了一遍課文朗誦,之前,同學們在預習課上已經結合課下的注釋,對本課內容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哪幾位同學能為我們復述一遍課文內容?

  四、錄像欣賞,加深文意(CAI課件)

  為了便于同學們更好地把握、理解課文,請欣賞、感知一段精彩的錄像。

  五、課文分析,探究文意(CAI課件,展現蓮的定格畫面)

  悠揚的音樂、聲聲入耳;精美的畫面、映入眼簾。一段精彩的錄像,確實把我們帶入了對蓮的一片遐思之中。下面請同學們看課文,我們一起對課文作進一步的品味和探究性的分析。

  首先,請一名學生起來有表情地把課文朗讀一遍,其他同學帶著大屏幕上的三個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出示CAI課件)

  1、作者在文中把蓮比作什么?把蓮比作君子。

  2、你認為我們生活中君子的標準應該是怎樣的?

  我們生活中的君子應該鄙棄那種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風,潔身自好,具有堅貞的氣節和高尚的品德。

  3、文中是從哪些角度、用了哪些語句來展現蓮花的品格?你認為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寫蓮的生長環境的句子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樣寫的用意是:比喻君子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潔身自好。

  寫體態、香氣方面的句子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這樣寫的用意是: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

  寫風度方面的句子有“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這樣寫的用意是: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儀態莊重,令人敬重。

  以上幾位同學對蓮的感悟和分析都很全面,對贊美蓮的語句找得非常準確。為了進一步加深我們對蓮的美好印象,請同學們一起把描寫蓮的語句齊誦一遍。

《愛蓮說》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學習記敘、抒情、議論的結合。

  2、學習一些文言詞語,尤其是多義詞。

  3、理解作品對追名利的世態的批判,領悟作者以“蓮”自況,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教學重難點

  1、疏通文意,理解內容,了解寫法。

  2、反復朗讀,背誦默寫。

  教學準備

  課前對照書下注釋疏通文意,標出有疑問的字句,朗讀課文。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自然界的花種類繁多,千姿百態,把我們的生活裝點得分外美麗,下面就請大欣賞幾種花。

  (展示幾種花的圖片,配以音樂)(先以不同方式逐幅展示,然后總到一幅畫面)

  2、剛才我們看到的只是花海中的一束,你能說出這些花的名稱嗎?你最喜歡哪一種,談談你喜歡的理由。

  3、對花的好惡,可以反映一個人的情趣、志向,今天我們就選取蓮花來深入探討一下(展示下段文字)

  蓮是一種深受人們喜愛的水蓮生植物:它有裊娜可愛的莖葉,有嬌嫩雅致的花朵,有沁人心脾的清香;它的果實(蓮子)和根(藕)都是食物中的佳品。從遙遠的古代,蓮在我國各地就被廣泛種植,給祖國大地增添了清麗柔和的色調。從古至今,蓮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建筑物上,也出現在許多雕刻和繪畫作品中,許多詩人、學者教寫過詠蓮的篇章,賦予蓮以各種美好的品質。

  北宋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就是詠蓮作品中的典范。(出示課題:愛蓮說)以蓮花作背景

  二、導學

  1、學生自讀課文:弄清字、詞、節奏

  2、聽錄音,劃出朗讀節奏(逐段展示課文,速度與錄音配套,以蓮花為背景)

  3、學生自讀(屏幕顯示已劃分節奏的課文)把握語氣和節奏。

  4、學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5、分組疏通文意,學生對照注釋及提示理解文意

  (展示疑難詞句)

  獨:唯獨、只自:從盛:很、非常

  予:我香遠益清:香氣遠播,顯得更加清芬

  謂:認為鮮:xian,很少

  6、置疑,學生互相解答

  7、學生齊讀

  三、問題探究

  (展示探究的問題)

  1、文章開頭為什么先寫陶淵明和世人的愛好?

  2、蓮花有什么特點?作者為什么喜歡蓮花?

  3、作者為什么發出“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的感嘆?

  四、朗讀背誦指導

  1、指導朗讀第一段(出示朗讀提示)

  2、學生體會第二段的朗讀方法

  3、學生自己背一背

  4、全班試背(屏幕逐句展示課文,并配放音樂)

  5、點學生背誦,比一比,看誰背得熟。

  五、拓展延伸

  1、與蓮花有關的詩歌

  2、寫幾句關于蓮花的話(播放古箏曲《出水蓮》)

  可以是對蓮花的描寫,學習本文的感受,對生活態度的思考等

  六、結束語:通過今天的學習,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人就要做蓮花一樣的人,做一個君子。其實,關于蓮花的知識還有很多,如蓮花的歷史、品種;蓮葉的防水技能,與蓮有關的詩詞、歌曲、謎語,著名的賞荷勝地,蓮與佛教的關系等,共同構成了豐富的蓮文化,課后我們要多收集這方面的資料,我們再找個時間進行交流。

  教學后記:本文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小品文,在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學生的朗讀訓練,讓學生通過多次朗讀,理解文章大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收到較好的效果,同時引導學生回顧與蓮有關的詩詞,可以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課外閱讀量。

《愛蓮說》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體會《愛蓮說》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學習記敘、抒情、議論相結合。

  2、體會《陋室銘》借助描寫陋室抒發感情的寫法,了解銘文的特點。理解作品中表達的一種高尚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3、學習一些文言詞語,尤其是多義詞。

  教學要求

  1、從生長環境方面,體態香氣方面,風度方面分析蓮花有什么值得喜愛的,理解《愛蓮說》對追名逐利的世態的批判,領悟作者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2、抓住重點詞句輸通文意。

  教學重點

  1、體會《愛蓮說》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法。

  2、體會《陋室銘》借助描寫陋室抒發感情的寫法,了解銘文的特點。

  教學難點

  1、《愛蓮說》的主題是什么?

  通過對蓮花的愛慕和贊頌,表現作者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對正直人格的仰慕;同時,通過對牡丹的厭惡和鄙棄,表現出對趨附權貴,茍隨時俗及其風尚的不滿,文章鮮明地表現了作者的進步理想和美學情趣。

  2、《愛蓮說》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本文在寫法上很有特色:其一,運用了疊式襯托法,文中三次以菊和牡丹襯托蓮,而作用各別,巧妙地逐步加深了主題。其二,運用了擬人比喻法,寓所要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于所寫事物的相似特點中,把人的趨勢,倨傲、清高等特征,以牡丹的濃艷、菊花的傲霜、蓮花的清逸等特點表現出來,寫物喻人,生動貼切,含義深刻。

  (1)借花喻人,托物言志。

  以"予獨愛蓮"四字,引出一段蓮的頌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寫蓮的風貌和氣質:處污穢之境,葆純正之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寫蓮莖貫通正直,表里如一,卓然自立。"香遠益清",寫蓮清香遠溢,芳氣襲人;"亭亭凈植,可遠觀不可褻玩",寫蓮的形態端莊大方,凜然可敬。

  作者表面寫蓮,其實意在蓮外。顯然,作者是以花喻人,借蓮自況,以蓮的清逸喻君子的美德和節操?v觀全文,似句句寫花,而意不在花;通篇無人,卻字字寫人。文中寫了蓮的七種可貴的品質,一一都有明顯的比喻意義:第一,"出淤泥而不染"(在惡劣污濁的環境中不受影響,潔白無瑕,近墨者不黑);第二"濯清漣而不妖"(在優越的環境中不炫耀,天真自然);第三,"中通外直"(胸懷豁達);第四,"不蔓不枝"(行為正直);第五,"香遠益清"(美德遠播);第六,"亭亭凈植"(潔身清廉,傲然立世);第七,"可遠觀而不可褻玩"(氣節高尚,英姿威儀)。

  (2)運用映襯,烘云托月。

  《愛蓮說》主要寫蓮,但用菊和牡丹來作映襯。

  首先,要明確作者所寫的三種花都有明顯的比喻意義。把菊花比作"花之隱逸者",是說菊花不在春天與百花爭艷,而在群葩凋落的秋季獨吐幽芳,就像那些不肯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民高士。把牡丹比作"花之富貴者",是說牡丹雍容華貴,絢麗多姿,就像達官顯貴和攀附富貴的庸碌之輩。把蓮花比作"花之君子者",是說蓮花高潔清逸,不染塵俗,就像胸懷磊落,行為正直,德聲遠播的君子。

  明確了比喻義,再看看作者對這三種花的態度。對蓮的褒揚顯而易見,是全文的重心,而對菊和牡丹又是什么態度呢?嘆惋菊花,鄙薄牡丹。真正愛菊的隱逸者陶潛,因蔑視世俗,厭惡官場而返歸田園、寄情山水。應該說,陶潛的品格也是高尚的,但其不足因而為之嘆惋的是:陶潛為了潔身自好而逃避現實,超然物外,處世態度未免有些消極。"君子"則不同,他們像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立身污濁塵世卻能永葆高潔本色。相形之下,"花之隱逸者"就比"花之君子者"略遜一籌了。至于牡丹,李唐之世,每當盛開,則權貴趨之若鶩,有種植求利者,株價數萬。文人墨客爭相賦詩,推波助瀾。周敦頤目睹當時世風日下,官場混濁,稱牡丹為"花之富貴者",正表現了作者對那些追名逐利、蠅營狗茍之輩的鄙薄和憎惡。

  由此可以看出,寫"菊"寫"牡丹"仍是為了襯"蓮",寫"菊"為旁襯,寫"牡丹"為反襯,在映襯中突出了蓮花的形象和品格,同時又針砭了時俗。

  3、《陋室銘》的結構是怎樣的?

  全文81個字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 (開頭至"惟吾德馨"):比興起篇,引出主題。

  第二層 ("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境。日常生活,表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第三層 ("南陽諸葛廬"到結尾):以類比法說明陋室不陋。

  比興起筆:"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推出主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之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陋室之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陋室之事:"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至此陋室不陋的蘊義已然寫足。

  陋室不陋:以兩個歷史人物類比。"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最后引《論語》之典,束住全文。"孔子云:何陋之有?"

  4、《陋室銘》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1) 虛實是我國古典美學中重要的審美概念,也是藝術辯證法的總綱。《陋室銘》是虛實結合的佳作。全文81個字,虛實相生,變化有致,耐人尋味。

  開篇以形象的議論起筆:"山不在高,……有龍則靈。"推出全文題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虛代實,出筆不凡。"德馨",一語統攝全篇,突出道德的作用。第二層進入對"陋室"的描寫。先寫清幽景物 "苔痕上階""草色入簾",渲染恬靜氣氛,反映出主人的淡泊心志。此為實景描寫。次寫"陋室"往來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前句為實寫,后句為虛寫,虛實相配,盡寫"陋室"儒雅之風。最后寫"陋室"中生活之事。"調素琴,閱金經"為實寫,表現主人高雅的生活情操。"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犢之勞形"為虛寫,反映主人對世俗、官場生活的厭惡。這一層沒有出現"德"字,但處處扣緊"惟吾德馨"這一題旨。

  在對"陋室"的"景""人""事"三方面的實寫之中,巧妙地穿插了"三無"的虛寫,加上 引入題旨的"二有"虛筆,真是虛實相間,烘托有術。最后的結尾,又用"諸葛廬""子云 亭""孔子云"三個歷史掌故,類比、引證,以虛映實,反映了作者閑適的心境和淡泊的志趣。

  寥寥81字,虛寫占一半有余,如果我們把文中虛寫部分去掉,不僅內容會顯得單薄、無味, 題旨難以酣暢表達,文章的形式也將變得局促、呆板,絕無此文之多彩風姿。

  (2) 若把《陋室銘》作議論文分析,則明顯地具有論點、論證、結論,符合議論文的結構特點。

  論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二有"類比推出。

  再看論證。

 、 物證。"綠苔上階""草色入簾"可謂陋矣。但作者卻以擬人手法,用了"上""入"二字,把苔蘚急上階頭,青草欲進住室寫得栩栩如生,原因是什么呢?是它們羨慕主人的才德,作者雖未直說,但含蓄地表現出來。

  ② 事證。先說往來的是鴻儒,又說室內的活動"調素琴,閱金經",再說室內"無絲竹""無案牘"。靜以養身,儉以養德。作者強調德之難得,而陋室皆有。

  ③ 人證。列舉諸葛亮,揚雄居陋室的事例,證明"德馨"可使陋室不陋。

 、 言證。引孔子之語,使人加深對 "德馨"的認識,啟發大家遙憶顏回為人,理解"德"與"陋"的關系。

  四個論據層層遞進,而結論就在"言證"當中,論證推到"言證"結論已出:"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5、題目有"陋室",文中也說"斯是陋室",而結尾卻說,"何陋之有?"到底這屋子是陋 還是不陋呢?

  從建筑和屋內布置看并不豪華,甚至是簡陋的,但由于屋主人是個品德高尚,有著高潔生活情趣的人,所以這座小屋就變得別有韻味而不顯得簡陋了。這正應了孔子說的那 句話:"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課時安排:

  第1、2課時:學習《愛蓮說》

  第3、4課時:學習《陋室銘》

  《愛蓮說》

  一、組織教學

  二、直接導入

  三、解題。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 "說",(同前面學過的《馬說》)。

  "說"是闡述關于某一事物,問題的道理的文體。

  本文特點是托物言志。

  請同學朗讀《閱讀提示》有關部分和注釋①,了解作者及出處。

  四、通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學生自讀

  解詞,并為加點字注音:

  蕃 淤泥 濯 清漣 妖 蔓 枝 益 亭亭 凈植 褻玩 焉

  謂 隱逸 君子 噫 鮮 宜乎 者也

  2、教師帶讀

  3、分組朗讀

  五、分析課文

  (一) 分析第1段。

  1、 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

  歸納:之①,結構助詞,的;之②,結構助詞,主謂關系,不譯。

  焉①,語氣助詞,啊、呀;焉②,兼詞,于之、在其中。

  中①,名詞,里、內,讀zh ng;中②,動詞,射中目標,讀zh ng。

  而①,連詞,修飾關系,不譯;而②,連詞,轉折關系,但是、卻。

  2、同學齊讀第1段。

  3、討論、講析。

  ① 開頭一句指出可愛的花很多,總領全文,借以引出人們對花的不同愛好。寫別人愛菊、愛牡丹,都是襯托,作用在于突出"予獨愛蓮",引入正題。

 、 為什么人們對"花"的愛好不同呢?

  喜愛哪一種花,表明人們的不同的思想感情和氣節。兩個"獨"字,表現了作者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了自已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凵徎ㄓ心男┛蓯壑?應怎樣理解它的象征意義?

  蓮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對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作者從多方面描繪蓮花特征,圍繞"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義。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漣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賞。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達正直,行為端正。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志潔行廉,美名傳揚。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儀態莊重,令人敬重。

  這里描述的既是作者愛蓮花的緣由,也是作者心目申君子的形象,包含著自律自況。

  4、朗讀,翻譯

  (二)分析第2段。

  1、朗讀讀第2段,同學參照注釋,解決字音、字形、詞義的疑難點。

  2、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和用法。

  歸納:鮮①,形容詞,少,音xi n;鮮②,形容次,鮮艷,音xi n。

  3、再讀本段

  ① 這段以排比形式用了三個判斷句,將菊、牡丹、蓮一一擬人:菊,就像隱居的人;牡丹,就像富貴的人;而蓮正像品德高尚的君子。一個嘆詞"噫"表達強烈的抒情色彩,引發了其后的褒貶,在褒貶中寄寓了自己的態度。

 、谧髡邔"愛菊"、"愛牡丹"、"愛蓮"的態度分別是什么?表達有什么特點?

 。ㄗ髡哂萌N花象征三種人,用三種愛象征三種生活態度。菊花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獨吐幽香,所以將它比作隱士。文中用陳述句,表達對菊及愛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嘆真正隱逸之士極少。牡丹絢麗濃艷,所以將它比作貴人。文中用感嘆句,表達對牡丹及愛牡丹者的厭惡鄙棄,諷刺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最后三句,將次序調整為菊、蓮、牡丹,使褒貶愛憎更鮮明。)

  4、朗讀,翻譯

  六、小結

  1、托物言志的寫法:以菊、牡丹、蓮喻三種人,以三種愛象征三種生活態度,貼切鮮明。

  2、襯托的寫法:以蓮為中心,用菊正襯,用牡丹反襯,褒貶宛然,表達了對世俗婉曲的 批判,突出了自己對高潔的君子風范的追求。

  3、描寫,議論,抒情的結合:第l段以記敘、描寫為主,第2段以議論,抒情為主,二者交融,相得益彰。

  4、句式變化得當,文筆搖曳多姿:陳述句、判斷句、疑問句、感嘆句運用恰當,排比、 對偶的整句與散句交錯有致。

  《陋室銘》

  一、組織教學

  二、直接引入

  三、解題。

  1、《陋室銘》是一篇記物的銘文。

  2、體裁:銘。

 、 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銘,起初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有時用于自我規戒或激

  勉。銘文,在語言上多用四字或六字對偶句,格調不同于一般散文。一般押韻。

  ② 本文的韻腳共八個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其中"馨"字因語音變化,現在已不夠協韻了。

  3、作者:劉禹錫。

  請同學看《閱讀提示》有關部分和注釋①,了解作者情況及出處。

  四、通讀課文

  1、學生自讀

  解詞,并為加點字注音:

  名 靈 馨 鴻儒 白丁 素琴 金經 絲竹 亂耳 案牘 勞形

  2、教師帶讀

  3、分組朗讀,同學參照注釋,解決字音、字形、詞義的疑難點。

  五、分析課文。

  1、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和用法。

  歸納:之①、②,結構助詞,都是提賓標志,不譯。

  名①,形容詞,著名;名②,動詞,命名。

  鴻①,形容詞,大;鴻②,名詞,大雁。

  是①,判斷動詞,是;是②,指示代詞,這。

  2、同學齊讀課文

  3、討論、講析。

  全文81個字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 (開頭至"惟吾德馨"):比興起篇,引出主題。

  第二層 ("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境。日常生活,表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第三層 ("南陽諸葛廬"到結尾):以類比法說明陋室不陋。

  4、請學生看注解,將第一層譯成現代漢語。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 (居住)就能聞名天下;水不一定要深,有龍 (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 (就不感到簡陋了)。

  提問:開頭三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歸納:前兩句用了對偶、比喻,以山水引出陋室。山水陪襯陋室。

  講析:"斯是陋室",扣題。"惟吾德馨"是全文的核心,以"惟"字加強語氣。四字包含兩方面意思:其一是人以德為本,德馨可忘室陋;其二是道破陋室增光,在于德馨。

  5、請學生看注解,將第二層譯成現代漢語。

  苔痕漫上石階,蒼翠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內。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梢詮椬嗨貥愕墓徘伲x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提問:這一層次寫了什么內容?從哪些角度描寫的?

  歸納:描寫居室環境及日常生活。

  第一句寫周圍景色,第二句寫往來人物,三四句寫生活內容。

  提問:這四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情趣?

  歸納:表達出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提問: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歸納:角度開闊,寫到陋室方方面面。條理清晰,由物及人,由外及內,一"入"字將內外融合。虛實結合,肯定句實寫,否定句虛寫。句式整齊,有長有短,跌宕有致。四處對偶,精當而不拘板。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用互文寫法。

  6、將第三層譯成現代漢語。

  (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

  提問:在描寫陋室時,突然引出兩處古人名室,作者的意圖是什么?

  歸納:運用類比法,拿古人名室作比,用意在于說明陋室不陋,還含蓄地以古賢自況,進一步表達作者的志趣、抱負。

  提問:結尾引用的孔子的話,原文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只引后一半,總結 全文,有什么好處?

  歸納:孔子的話很有份量,暗含以"君子"自居而不點破,更耐人尋味。引文回應"惟吾德馨",有力地突出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志趣。

  六、教學小結

  七、布置作業。

《愛蓮說》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設想】

 。、安排一課時。

 。病⒎椒ǎ鹤灾、合作、探究 。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蓮花,自古以來就被人們看作是美麗圣潔的象征。因此它很早就出現在文人的筆下。如楊萬里有詩“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蘇軾有“荷盡無遮雨蓋”;屈原有“制芰(jì)荷以為衣,集芙蓉以為裳”。姜夔有“一一風荷舉”。這些都反映了人們對蓮的喜愛。不過,人們常常欣賞的都還只是蓮花外形的美,其實真正值得贊揚的還是它的內在品質。我們今天學習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贊美蓮的品質,從而抒發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了解作者、體裁

 。、周敦頤(1017~1073) ,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

  周敦頤非常博學,而且人品很高,胸懷磊落,為官清正,深得民心,為百姓所愛戴!稅凵徴f》是他在公元1068年擔任南康郡守時寫下的。他曾帶領屬下在官署的一側挖池種蓮,后人稱為“愛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時,田田荷葉輕搖,朵朵鮮花頷首,陣陣馨香撲面。周敦頤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深感官場的黑暗,深愛蓮花的高潔,寫下了著名的《愛蓮說》。

 。、了解本文的體裁。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疇,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那么課文標題“愛蓮說”可以怎么解釋?

  ──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作者究竟為什么愛蓮花?作者想通過愛蓮表達自己怎樣的情懷呢?這都是我們等一會將要討論的問題。

  三、朗讀訓練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注意正音。

  蕃(fán) 頤(yí)濯(zhúo)淤(yū) 漣(lián)

  蔓(màn)褻(xiè) 噫(yī)鮮(xiǎn)有聞

  四、理解文意

 。、請同學們自由小聲讀,并看看注解,理解句意,讀懂課文,互相可以討論疑難之處。

 。、請同學們根據注解,將課文翻譯成現代文。

  五、理解本文的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薄⒆髡甙焉徎ū茸魇裁?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表現了蓮的哪些品質?

  ──比作君子。

  描寫句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表現的品格: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許。(潔凈而又莊重)

  君子通達事理,行為方正,美名遠揚

  君子志潔行廉,又有莊重的儀態,令人敬重,不敢輕侮。

 。病⒄n文中作者列出了哪幾種花?

  ──蓮花、菊花、牡丹。

  3、這三種花分別有哪些人喜歡?

  ──蓮花(周敦頤)、菊花(陶淵明)、牡丹(世人)。

 。、這三種花的象征意義?

  ──菊花,花之隱逸者。牡丹,花之富貴者。蓮花,花之君子者。

 。怠⑻諟Y明為什么獨愛菊花?

  ──因為菊花不畏嚴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潔。菊花又是花中的隱士,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脫俗,這符合陶淵明的處世態度。寫菊是為了正面襯托蓮的形象。

 。、文中為什么要寫牡丹?

  ──因為牡丹雍容華貴,歷來人們把它當成富貴的象征!笆廊松鯋勰档ぁ闭f明人貪慕富貴,追名逐利。這種世風,這種人生態度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寫牡丹實際上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君子形象。

 。贰⒄页稣n文中的原句,體會作者對三種花各持什么態度?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德者鮮惋惜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君子者無贊美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利者眾諷刺

  映襯手法:陶淵明愛菊鮮(正襯)世人愛牡丹眾(反襯)予獨愛蓮(突出)

  小結: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種特征,來象征人的某種品格,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例如:蓮花君子。

  六、能力訓練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因為它。

  (如:我愛梅花,因為它不畏霜雪,高潔不俗,有獨特的風范,這正是傲岸不羈、有隨俗俯仰、追求平等自由的高尚情操和堅強意志的革命者的象征。)

  七、作業

 。、背誦課文。

 。、將剛才的造句練習擴充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寫在練習本上。

《愛蓮說》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說”的 特點。

  2、能順暢地朗讀并背誦課文,初步培養文言文閱讀的語感。

  3、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能力目標

  1、能夠利用工具書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義以及用法。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

  二、教學重點

  1、反復誦讀,疏通文意,背誦課文。

  2、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的映襯作用。

  教學課時:一課時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課文的教學錄音帶,與課文有關的圖片與資料,輔助教學的小黑板。

  2.學生準備:①查找作者的有關資料及寫作背景,了解“說”這一文體特點。②朗讀課文,借助注釋及工具書疏通文意

  教學過程:

  一、指出加點詞的意義 答案

  1、可愛者甚蕃 蕃:多。

  2、濯清漣而不妖。 濯:洗。妖:美麗而不端莊。

  3、不蔓不枝。 蔓:長枝蔓。枝:長枝節。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褻:親近而不莊重。

  5、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鮮:少。

  6、宜乎眾矣。 宜:應當。

  二、譯句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1、我唯獨喜愛蓮從污泥中長出卻沒有受到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而不顯得妖媚。

  2、蓮,花之君子者也。 2、蓮是花中的君子。

  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3、對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

  4、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4、像我一樣喜歡蓮花的還有什么人呢?

  5、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5、喜愛牡丹的人當然就很多了。

  三、回答以下問題

  1、文中最概括蓮花高貴品質的語句是什么? 蓮,花之君子者也。

  2、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是哪一句? 出淤泥而不染。

  3、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予他怎樣的思想感情? 寄寓了他不愿與世同流合污、保持高潔風格的思想感情。

  4、中心思想 本文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潔品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以及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愛蓮說》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熟讀課文,疏通文意;

  2、了解“說”這種文體。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解正襯和反襯的手法,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理解作者在文中表現的情操;

  2、學習蓮花的高潔品格,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學重點: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正襯和反襯的手法

  教學內容

  一、 導課

  幻燈放映蓮花的圖片引入

  導語:同學們,剛才圖片中的是什么花——(蓮花),它美不美,喜歡不喜歡——(喜歡)。宋代有一位哲學家叫周敦頤,他不僅喜愛蓮花,還寫了一篇千古傳誦的短文——《愛蓮說》,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下他。

  二、作者及文體知識介紹:(出示圖片)

  作者簡介:

  周敦頤: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

  教師補充兩點:

 。1)周敦頤為官清正廉潔,以為百姓洗脫冤屈為己任,甚得百姓愛戴。

 。2)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對宋、明兩代的哲學思想影響很大。

  了解文體“說”:

  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可以記事,也可以議論,但都是用來闡述作者對各種問題的見解!稅凵徴f》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三、教學內容

 。ㄒ唬⿲W生自讀課文,解決字詞,疏通文意。

  出示圖片,學習生字,檢查預習。

  (二)教師范讀,進行朗讀指導。

 。ㄈ⿲W生再讀,找出文中描寫蓮的語句,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描寫的?

  提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生長環境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體態

  香遠益清—— 香氣

  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風度氣質

  這些描寫不僅寫出了蓮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蓮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現了作者對蓮的贊美之情。(讓我們帶著贊美之情來朗讀這段文字)

 。ㄋ模┳髡呦矏凵徎▋H僅是喜愛她的外形嗎?書中把蓮比作什么?(君子)他們之間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提示:

  出淤泥而不染——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濯清漣而不妖——質樸自然,不顯媚態

  中通外直——內心通達 ,行為方正

  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

  香遠益清——美名遠揚

  亭亭凈植——高潔獨立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自尊自愛,令人尊敬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描寫蓮花是為了贊美像蓮花一樣的君子;也就是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的人生態度:要做一個像蓮一樣品德高潔的君子。

  作者借蓮來表達自己的志愿,想一下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

  提示:托物言志 托蓮花形象,言君子之志

  現在我們真正了解了作者寫這段文字的深意,讓我們將這一段再大聲的朗讀一遍,注意讀出對蓮的崇敬之情。

  (五)作者寫愛蓮為什么要寫菊和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寫蓮是為了贊美像蓮一樣的君子,質樸正直、志潔行廉;將菊比隱逸者,雖具高潔品質卻超凡脫俗,不愿沒有滯留在世俗之中;將牡丹比富貴者,貪慕富貴,追逐名利。

 。⿲τ诨ǖ南矏凼怯扇说乃枷敫星閬頉Q定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愛,那么作者對喜愛菊、喜愛蓮、喜愛牡丹的人分別持什么態度?

  提示:菊----惋惜 牡丹----鄙視

  四、課堂小結

  作者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也不悄于像世俗之人那樣貪慕富貴、追逐名利。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以蓮自喻,堅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是難能可貴,讓我們在大聲朗讀中再次體會作者的情感。

  五、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冊“閱讀.感悟.實踐”(二)

  2、以《愛……說》為題,寫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點明所托之物所言之志。

《愛蓮說》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1、培養閱讀淺近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文學修養;

  3、培養高尚情操。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培養興趣,強化動機

  1、打開自制電腦軟件,欣賞蓮花圖片十余幅,師生共同給它們命名或配以詩文名句。教師準備的是:生花妙筆、含露乍開、姐妹仙子、含苞欲放、青春將逝、一枝獨秀、小荷才露尖尖角、世人皆睡君獨醒、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生花妙筆

  夢

  落雁沉魚

  2、由許多人都喜歡蓮花,引出課本180頁《古人筆下的“蓮”》。指名讀:

  “在古人筆下,蓮花,或與天真純潔的少女結下不解之緣,或被用作清高脫俗的象征,或被贊為百美并陳、無私奉獻的化身。對蓮的喜愛,可以說已成為我國人民一種文化心態!

  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但周敦頤喜歡蓮花主要并不是因為它美,他寫《愛蓮說》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贊美它的美。那是為了什么呢?請看課文。

  32、介紹作者

  關于作者,請看“閱讀提示”。老師補充兩點:(1)周敦頤為官清正廉潔,以為百姓洗脫冤屈為己任,甚得百姓愛戴。(2)周敦頤是宋代理學的創始人,對宋、明兩代的哲學思想影響很大,理學大師程顥、程頤兄弟都是他的學生。

  4、學習本課,運用“師生倒置法”——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學生”。這可是很能培養能力的呀!下面請“老師” 們“備課”。

  二,“老師”們“備課”(即預習),印發下列“備課提綱”(即預習任務)。

  1、讀課文,標出生字詞。

  2、注音:頤 蕃 淤 濯 漣 褻 鮮 噫

  3、解釋加底紋的詞語。

  愛蓮說 可愛者甚蕃

  自李唐 來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濯清漣而不妖

  濯清漣而不妖 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 亭亭凈植

  亭亭凈植 可遠觀二不可褻玩

  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

  君子 噫

  陶后鮮有聞 同予者何人

  宜乎眾矣

  4、口述課文大意,翻譯下列句子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4)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5)予謂菊 ,花之隱逸也 。

 。6)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

 。7)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8)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4,本文主題是什么?

  5,提出你的問題,特別是“無疑之疑”。

  三,請“老師”們“講課”——采用“師生倒置法”疏通語言文字,口譯課文。

  先重申翻譯要求:

 。1)盡量譯出每一個字;

 。2)補出省略成分;

  (3)通暢,準確。

  然后每個“老師”(即學生)一句,先朗讀,再口譯,再解答“學生”(即老師)一兩個問題。問題以字詞解釋為主。同時師生評判、討論、辯誤。

  注意:把難句交給優秀生,容易的交給后進生,以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都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 ,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 !吧徶異邸薄ⅰ澳档ぶ異邸迸c此相同!昂巫镏小、“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最后投影以下兩項內容,給學生以明確答案:

  1、 “解釋加底紋的詞語”答案:

  愛蓮說:一種文體 可愛者甚蕃 :多

  自李唐 來 :唐朝 出淤泥而不染 :沾染

  濯清漣而不妖:洗滌 濯清漣而不妖 :清水

  濯清漣而不妖 :美麗而不端重 不蔓不枝 :長蔓;長枝

  香遠益清 :更 亭亭凈植 :聳立的樣子

  亭亭凈植 :樹立 不可褻玩:親近而不莊重

  予謂菊:認為 花之隱逸者也 :隱士

  君子 :品德高尚的人 噫 :唉

  陶后鮮有聞 : 少 同予者何人 :我

  宜乎眾矣: 應當

  2、《愛蓮說》譯文:

  水里、陸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兒,可愛的很多。晉代的陶淵明只愛菊花。自唐代以來,世人十分喜愛牡丹。我卻只愛蓮花從污泥中生長出來而不沾染(污穢),在清水里洗過而并不顯得妖媚,中間貫通,外形挺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或:不長藤蔓,不長丫枝),香氣在遠處更加清幽,筆直的潔凈的立在那里,可在遠處觀賞而不可(拿在手里)玩弄。

  我認為菊花,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花,是花中的君子。唉!愛菊花,陶淵明之后很少聽到。愛蓮花,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愛牡丹的人,該是很多了。

  四,齊讀課文,正音。同時指導語氣、語調、停頓、快慢。

  五,深入閱讀,進一步理解課文的思想和藝術。

  1、寫“愛蓮”,為什么寫“愛菊”和“愛牡丹”?答案:是襯托手法,其中,愛菊是正襯,愛牡丹是反襯。

  2、根據課文回答,陶淵明愛不愛除菊花以外的花?為什么?答案:不愛,他“獨愛菊”。

  教師講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說明他寧可隱居,不與統治者合作的生活態度。然后用他的詩《飲酒》第五首印證(投影):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此句為名句)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周敦頤愛不愛菊花?為什么?答案:不愛。理由是:(1)他自己說“獨愛蓮……”。(2)他認為菊花象征隱士,而他不愿做隱士,因為隱士的生活態度太消極。他的生活態度是積極的,他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堅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

  教師歸納:兩個“獨”字都表現出決不隨波逐流的生活態度和獨特的個性。

  4、“甚愛牡丹”的“甚”字可否刪去?答案:不可!吧酢北硎緪勰档さ娜撕芏,愛得也很深;若刪去會削弱反襯的效果。下面以劉禹錫的《賞牡丹》印證(投影):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靜少情。

  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5、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義?答案:主要象征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的節操。

  6、作者將菊花、牡丹、蓮花一一擬人,表達什么思想?(1)婉曲地批判當時趨炎附勢、追求富貴的世風。(2)用具有高潔品格的“蓮”自況,表示自己在污濁的社會潔身自好,保持正直堅貞節操的生活態度。

  7、本文運用什么寫作方法?答案:托物言志——托“蓮花”這個“物”,言“潔身自好”之志。作者賦予花以人的品格——他說花,其實是在說人;寫愛蓮,其實是寫愛君子潔身自好,正直堅貞的節操

  8、本文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方法?答案:對偶,排比,比喻,擬人。

  六,說話練習,同時進一步理解課文。

  1、根據課文,把蓮、菊、牡丹三種花“品格”的高下排個序,并說明理由。

  答案:“品格”的高下是:(1)蓮,(2)菊,(3)牡丹。理由,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教師準備的理由是:牡丹雖艷麗,但象征榮華富貴,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雖然清逸脫俗,但逃避現實,消極處世,不值得仿效;蓮花的生活態度比菊花積極,它處于污濁環境,卻潔身自好,保持高潔的操守,難能可貴。注意:教師要鼓勵發言積極,有思想、有文采的學生。

  2、你喜歡什么花草樹木?為什么喜歡?請口述一篇“愛 說”,要求有思想,有知識,有文采。

  教師準備以下材料相機使用(或投影,或寫在教室黑板報上,作為“語文環境資料”。有興趣的同學可筆記、背誦,以擴大積累):

  1、黃巢的兩首菊花詩: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予桃花一處開。

  正是來年九月八,我花開后白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戴黃金甲。

  2、 南宋志士鄭思肖的詩《畫菊》: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無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3、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從中笑。

  此外,還有鄭燮《竹石》、陳毅《青松》、《紅梅》、《幽蘭》、《秋菊》、《含羞草》等。

  還可以當場打開班級電腦中同學們的文件夾,欣賞其中關于花木的內容(本班有幾個同學有這種積累)。

  七,朗讀,背誦。

  八,作業:

 。ǎ保┍痴b,默寫。

  (2)完成課后練習。

《愛蓮說》教學設計11

  【教學設想】

 。、把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作為本課教學的重點,引導學生結合高中課文《荷塘月色》進行比較,區別借景抒情與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2、把襯托手法作為本課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场⒉捎谩爸v講、讀讀、議議”的教學方式。

 。础⒃诒疚膶W習的基礎上引入朱自清《荷塘月色》4段比較閱讀,以實現課內外結合,初高中銜接,為學生將來學習鋪平道路。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薄⒘私狻罢f”這種文體。

 。、理解體會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學習本文映襯的手法。

  4、體會本文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怠蚀_、流暢地背誦《愛蓮說》。

  【重點、難點】

  1、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是本文重點。

  2、映襯的手法是本課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薄⑼瑢W們大都喜歡花草,你最喜歡哪一種花草?請說出理由。

 。、歷代文人墨客贊頌蓮花的詩句很多。如宋代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寫盡了西湖六月蓮花盛開之態,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而宋代周敦頤更是對蓮花情有獨鐘。他在南康做郡守時曾劈蓮池。每當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風吹過,朵朵鮮花頷首,田田荷葉輕搖,陣陣清香撲面。作者觸景生情,愛蓮之潔白,感宦海之混沌,寫下千古名篇《愛蓮說》。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文章。(板書題目、作者)(課件演示)

  二、出示學習目標(課件演示)

 。、了解“說”這種文體。

 。病⒗斫怏w會本文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3、學習本文映襯的手法。

 。础Ⅲw會本文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準確、流暢地背誦《愛蓮說》。

  三、解題

  蓮:即蓮花;“說”是古代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與現代的雜文相似!皭凵徴f”就是論說一下喜愛蓮花的道理。(課件演示課題及作者)

  四、介紹作者(課件演示)

  周敦頤,宋代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謚號。

  本文選自《周元公集》。

  五、診斷測試

  1、給加點的字注音:(課件演示)

  蕃淤泥漣褻濯鮮有聞

  fán yū lián xiè zhuó xiǎn

 。病⒃~解釋:(課件演示)

  蕃:多

  染:沾染(污染)濯:洗滌

  褻:親近而不莊重

  鮮:很少

  宜:應當

  六、指導朗讀

  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要讀得一氣貫通。二字句一般“二二”結構,五字句一般“二一二”結構。

  七、學生讀課文,準備翻譯

  八、學生口譯本文大意

  九、(課件演示)譯文

  第一段譯文:水上、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可愛的很多。晉朝的陶淵明唯獨喜歡菊花。自唐朝以來,世上的人們很喜愛牡丹。我唯獨喜愛蓮,蓮從淤積的污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滌過,但是并不顯得妖媚;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的;香氣遠播,越發清芬;筆直的潔凈的立在那里,可以在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啊。

  第二段譯文:我認為,菊是花中的隱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貴者,蓮是花中的君子。唉,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愛好,人數當然就很多了!

  十、討論點撥

 。、找出描寫蓮花的句子(課件演示)

  明確: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分別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結合蓮花圖談)(課件演示)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生長環境來寫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是從體態香氣方面來寫的;“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是從風度氣質方面來寫的。

  十一、你認為蓮花有哪些高尚品質

  明確:生長環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體態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風度氣質:“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體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

  十二、引導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作者愛蓮花,不僅因為喜愛它的外形,更因為它是一種人格的化身,聯系第二段看,是哪種人的化身?(課件演示)

  明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高潔、質樸);“中通外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正直);,“不蔓不枝”──不攀附權貴;“香遠益清”──美名遠揚;“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志潔行廉,儀態端正,令人敬重(清高)。

  作者借蓮花形象來言君子之志,是什么表現手法?抒發了怎樣的情懷?

  明確:蓮花,出于污泥不染其污,沐于清漣而不媚于世。處美境不忘形,超然物外剛正不阿,不攀附權貴,這是蓮的氣質風度,更是作者一生人格的寫照,作者借花喻人,托物抒懷,表明自己不慕權貴,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君子之風)(再齊讀那些句子)

  十三、作者用“噫“字引出主旨,表示深沉的感慨

 。薄⒛阍鯓永斫狻吧徶異,同予者何人”?(課件演示)

  明確:這是一個反問句。一方面照應上文“予獨愛蓮”,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對人生世事的感嘆,慨嘆當時與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潔的人少。

  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明確:這個感嘆句,是作者對那時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貴的處世態度的強烈諷刺。

 。、本文以“愛”為脈絡,寫出了對蓮花的喜愛,為何還要寫菊花和牡丹?

  明確:襯托手法 以菊花正襯,以牡丹反襯。

  十四、

  本文作者托物言志著重刻畫了蓮花的精神氣質,而當代散文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寫荷花的名篇。(課件演示第四段)比較閱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節選·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并肩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明確:《荷》文著重描繪月光下荷塘的優美景色,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十五、總結(課件演示)

  1、請同學們總結中心思想。

  作者贊美蓮的優美形象的高貴品質,說明自己潔身自愛的品格,抒發了鄙棄追慕富貴的惡濁世風的思想感情。

  2、寫作手法:托物言志(象征手法)

  作者借物(蓮花)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值得注意的是所托之物的特點必須與志的特點相通。

  3、修辭手法:

  比喻、擬人、映襯(用甲事物來陪襯乙事物,彼此相形,使所說的一面分外鮮明,或交相輝映。)

  十六、形成性測試

  1、默寫出文中描寫蓮花的句子。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作者眼中的蓮花具有哪些品質?

  生性高潔,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志潔行廉,體態端莊,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等。3、作者借贊美蓮花表達了自己什么志向?

  表達了作者要做品德高尚的人的愿望。

  十七、作業

 。、任選一種自己喜愛植物,采用多種修辭方法,寫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

  2、課外閱讀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

  【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陶淵明愛菊隱逸者

 。ㄕr)

  予愛蓮 君子

 。ǚ匆r)

  世人愛牡丹 富貴者

《愛蓮說》教學設計12

  【目標】

 。薄⑹熳x成誦;

 。、品析蓮的形象美;

  3、感悟詩人的品德。

  【設想】

  讀析品分四塊推進。

  【課時】

  一課時。

  【程序】

  〖課前預習〗

  熟讀課文,并閱讀課文注釋及練習。

  〖導入〗

  教師檢查對詞義的理解!爸薄ⅰ把伞薄ⅰ罢咭病薄ⅰ班妗、“矣”等虛詞和若干實詞。

  〖分四塊推進〗

  一、朗讀

  1、備讀:要求暢讀五分鐘,每個人都必須講出這篇文章之所以朗朗上口的一個原因。

 。、學生盡情朗讀;

 。场⒄n堂發言:如:散句與駢句的交錯運用,長句短語的錯落有致,敘述、描寫、議句的熔為一爐、疑問句、感嘆句的穿插使用。全文言簡意豐,文筆搖曳多姿,誦讀起來格外舒暢。

  二、析讀

 。、學生帶著問題繼續誦讀課文

 。、教師出思考題:

 、湃牡闹黧w形象和陪襯形象。(蓮──菊和牡丹)

 、谱髡邚哪膸讉方面描繪了蓮的形象。(作者從生長環境方面描繪了蓮的高潔和質樸;從體態香氣方面,寫了蓮的正直和芳香;從風度方面,寫了蓮的清高。)

  ⑶文章怎樣表現了蓮的品質。(文章表現蓮的高潔品質,從三個方面入手:直接描寫形美,菊和牡丹烘托,作者抒情議論。)

  三、講讀

  對課文需要著重理解的地方進行講解。主要內容有:

  1、直接寫蓮花的句子,句句寫景,又句句抒情;句句贊蓮花,又是句句贊君子,既是描寫,又表現了作者潔身自好的情趣和清高思想。

 。病⒌谝欢挝淖质菭钗,第二段文字是言志。狀物意在贊頌君子的品德,言志則表達了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四、抄讀和背讀

  課末留幾分鐘時間,學生自行完成。

《愛蓮說》教學設計13

  【學習目的】

  1、背誦默寫,理解提升。

  2、合作探究,托物言志。

  3、聯系生活,提高情趣。

  【學習準備】

  熟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教學設計】

  一、陋室圖景,交流引讀

  1、陋室展示:出示一幅陋室,讓同學們觀看思考。

  2、交流引讀:同學們,我們看了這幅陋室圖景后,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說些什么呢?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劉禹錫是怎樣看待陋室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劉禹錫(772~840),唐代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參加王叔文的政治改革,反對宦官和藩鎮勢力,多次被貶。有《劉夢得文集》。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奥毅憽钡囊馑季褪峭ㄟ^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熟讀背誦,積累理解

  1、讀一讀:

 、沤處熓痉墩b讀銘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

 、茖W生多種形式朗讀,并找出韻腳,體會文章的音韻美。

  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菍W生根據自己情況即時背誦,可采用游戲接龍式背誦。

  2、譯一譯:學生圈點勾畫,試譯短文。

  3、理一理:全文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前6句):運用類比立論。

  第二層(中8句):寫室內生活情趣的高雅、室主人超塵絕俗的胸襟。

  第三層(后4句):用例證、名言來證明“陋室”不陋。

  三、合作探究,詩句品析

  誰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討論明確:

  周圍景色:“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睂懎h境清幽寧靜;

  往來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睂懪c人交往高雅脫俗;

  生活內容:“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睂懯覂然顒託g暢無虞。

  銘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類比什么?“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暗喻什么?

  討論明確:

  采用比喻和類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文章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靈。

  前二句類比“陋室”,后兩句暗喻自己。

  銘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呢?

  討論明確: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賢自喻,表現了高雅的志趣。

  四、賞析拓展,互動釋疑

  1、賞析拓展:賞析劉禹錫的另一首詩《烏衣巷》,請你聯系劉禹錫的背景來談談讀過此詩后的感受。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提示:烏衣巷地處金陵南門朱雀橋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處。)

  教師點撥: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荒草沒徑了。詩人一點靈感,借一只燕子閱盡世事滄桑。它奇思獨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云散發出了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嘆息。

  2、互動釋疑:將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與小組、班級同學共同探究解疑。

  五、總結存儲,課外延伸

  1、總結存儲:請各小組學生針對本文的學習,以“我學到了……”進行小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點撥,引導學生不僅從知識上考慮,還要從方法、思想情感上考慮。

  2、課外延伸:

 、疟痴b默寫課文。

 、票硎静慌c世俗同流合污的詩文,在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請同學們在課外閱讀中注意收集,把它們抄寫在本子上,比較一下看看哪一些詩文寫得最精彩。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景:優美的自然環境“上”、“入”──以靜為動

  德馨友:學問淵博的來客主人:具有高雅脫俗的情懷“陋室不陋”的原因

  趣:恬然自適的生活主人:安貧樂道的情趣、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托物言志陋室以言志,表現自己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

《愛蓮說》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口誦心惟,在吟哦(é)唱誦中領會文意,培養文言語感。

  2、感受蓮之韻、君子之美,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學方法

  誦讀、感悟、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詠蓮之韻

  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的大聲的朗讀課文,參考注釋,多讀幾遍。

  朗讀要求:先自讀;然后選取喜歡的句子,小組內分角色朗讀或齊讀;最后小組展示。

  朗讀技巧:文言文,非慢讀不能體會其意蘊。

  怎么才能放慢速度呢?

  一是適當重讀:示例: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世人甚愛牡丹;

  二是恰當停頓:

  1、主謂之間稍加停頓,示例:晉陶淵明獨愛菊;予獨愛蓮;

  2、轉折連詞前一般要稍加停頓,示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三是適當延長字音:像感嘆詞、語氣詞示例:噫,同予人者何人;宜乎眾矣。還有疊音詞,本身就有回環往復的語音美感,我們更要讀出意味。示例:亭亭凈植。

  強調:句子的停頓是有要求的,聲斷氣不斷,唯有如此,才能讀出文言美感。

  二、品蓮之美

  (1)請劃出描寫蓮的句子

  出示: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創意表達:借助語氣詞,以這樣的句式寫下對蓮的喜愛之情;也可以發揮想象,畫出你心目中蓮美好的形象。

  我唯獨喜愛你啊,蓮,你生長在污泥中,卻如天使般圣潔。

  我唯獨喜愛你啊,蓮,你亭亭玉立,清新淡雅,潔凈赤誠,你是夏日里的一抹清涼,是暗夜里的一縷芬芳,紅塵中僅一眼,便再不能忘。

  ……

  (3)思考:結合注釋,品讀這七個短句,并說說從哪幾個角度寫蓮的?

  三、悟蓮之魂

 。1)作者把蓮比作花中的君子。蓮體現了君子的什么特點?

  討論歸納:

  予之意不在蓮,在乎君子者也,君子之美,得之心而寓之蓮也。

  這種寫法叫做:

 。2)本文既是愛蓮說,為什么又寫菊和牡丹呢?作者對菊和牡丹是什么樣的情感態度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討論,然后發表自己的看法。

  四、請閱讀七下主題叢書(四)192頁《病梅館記》、課本《陋室銘》、兩首詩歌《石灰吟》、每個小組任選一篇討論交流:

  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想表達什么意思?

  《病梅館記》寫作背景:

  清朝封建統治者為了加強思想統治,奴役人民,一方面以八股文作為科舉考試選用人才的法定文體,以束縛人們的思想,另一方面大興文字獄,鎮壓知識分子、在長期嚴酷的思想統治下,人才遭受嚴重的壓抑和摧殘、

  《石灰吟》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病!防罹V

  耕田千畝實千箱,精疲力竭誰撫傷。

  但求眾生皆得飽,何辭羸病臥殘陽?

  六、感念人生

  我們也借花來抒發自己的志向和追求,你喜歡哪一種花?說說理由。

  例如:我喜歡梅花,它凌寒而開。(堅貞高潔,傲骨迎風,挺霜而立)

 。q寒三友松竹梅)

  我喜歡蘭花,空谷幽蘭。(吐氣如蘭,高潔典雅,梅蘭竹菊花中四君子)

《愛蓮說》教學設計15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狀物抒情、情文并茂的文言散文。本文教學設想以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以“朗讀--質疑--討論”的方式展開教學,關注每一個個體的閱讀體驗,讓課堂成為學生盡情表情達意的理想場所,達到閱讀學習本文的目的。教案的設計上,力求體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在課堂教學中力求體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理念:在學習方式上,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輔以教師的點撥;從問題的設計上,關注體現梯度;從教法上看,力求將傳統的誦讀法與現代的多媒體技術相結合。

  【學情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對古文的學習已有了初步的認識、了解,多數同學在字音、詞義、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師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書和教材的注解理解課文大意,但少數學生的知識儲備和知識水平還有欠缺,因此,在教學中,還應該讓學生重點學習文言實詞的含義,虛詞的不同用法,句式、修辭、寫法等綜合運用。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

 、倭私狻罢f”這一古代文體的特點; ②朗讀并背誦課文,積累一些文言字詞; ③學習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反復朗讀以至成誦,通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對課文進行創造性學習并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其高雅脫俗的情懷,培養學生對美好理想的向往,對高尚情操的追求,對正直人格的仰慕。

  【教學重點】 :了解文中運用襯托手法的作用和托物言志的寫法。

  【 教學難點】:把握文章的主題旨,理解襯托手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方法】

  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領悟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

  【預習指導】

  1、查找資料,了解“說”這一古代文體的特點及作者簡介。

  2、搜集有關荷花的知識(如:名字、習性、詩句等)。

  3、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讀通順讀出節奏、疏通文意。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 出示PPT

  師:我們先猜一個謎語: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小臉白無暇,潔凈又大方, 身穿粉紅襖,陣陣放清香。(生:荷花)

  師:播放有關于荷花的圖片(直觀性、可感性以及美的享受)

  師:大家還知道蓮花的其它名字嗎?(生:荷花、君子花……)

  師:其實它還叫菡萏、芙蓉,是名稱最多的花,也是一

  種姿態優美、品行高潔的花, 它很早就出現在我國文人筆下,《詩經》 里有“彼澤之陂,有蒲有荷!蹦谴蠹疫知道哪些有關蓮花的詩句呢?

  (學生回答后)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以荷花為題材的文言文《愛蓮說》。(板書課題:愛蓮說)

  學生猜謎語

  學生說荷花名字、說相關詠“蓮”或“荷”的詩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薄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猜謎語和說詩句來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二、預習展示,整體感知。

  1、分析題目,簡介“說” 這種古代文體的特點。

  (生展示后)師明確:“說”是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但都是為了說明一個道理。這篇“說”,是作者在南康郡任職時寫的。任職期間,他曾親自率領屬下開辟一塊池塘種蓮,名曰“愛蓮池”。夏秋之際,蓮花盛開,作者憑欄放目,觸景生情,深感官場的黑暗,深愛蓮花的高潔,寫下了本文。請同學們思考一下:本文題目是什么意思呢?(指生說一說,然后師小結:題目“愛蓮說”意思就是論說作者喜愛蓮的道理)

  2、簡介作者(讓學生先自由介紹,然后教師小結)

  本文作者是周敦頤,字茂叔,宋朝人,哲學家,謚號“元公”,世稱濂溪先生。

  3、誦讀課文。

  1)示范讀。讓學生注意字的讀音和句子的停頓。

  2)指生個別讀,然后讓學生正音。(師強調如下字詞)

  蕃(fán) 淤(yū) 濯(zhuó) 褻(xiè) 鮮(xiǎn))

  3)生自由誦讀。

  4)齊讀。做到讀準字音、停頓正確。

  學生展示交流

  學生聽讀

  學生朗讀展示

  學生自讀把握語氣和節奏

  學生齊讀課文,整體感知。

  多形式朗讀,整體感知課文,同時培養語感,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三、分組自學,質疑討論。

  1、借助于工具書,結合注釋,理解句意,翻譯全文,弄懂文章的主要內容,前后左右可討論一下疑難問題。(注意重點字詞特別是重點實詞的用法)

  2、質疑。(向老師提問不能理解的字詞句的解釋或翻譯)

  3、檢查自讀情況。

  1)通假字

  “蕃”通“繁”,多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2)詞類活用

  蔓:名詞活用作動詞,用蔓纏繞(不蔓不枝)

  枝:名詞活用作動詞,用枝纏繞(不蔓不枝)

  遠:形容詞活用作動詞,遠傳(香遠益清)

  3)一詞多義

  之:①、助詞,的(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②、位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予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染)

 、、賓語前置的標志,起強調的作用(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者:①、……的人(可愛者甚蕃)

  ②、“者”“也”結合,表判斷(蓮,花之君子者也)

  ③、表語音停頓(同予者何人)

  4)特殊句式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判斷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省略介詞)

 、邸⑼枵吆稳?(反問句)

 、堋⒕罩異,陶后鮮有聞(賓語前置句)

  4、帶著愛蓮的感情齊讀課文。

  5、男女生分組比賽讀。 .

  小組合作,互相提問、討論注意重點字詞特別是重點實詞的用法。

  師生互動交流

  朗讀課文 通過讓學生在分組中學會團結協作,同時也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豐富學生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通過生生問答,生師問答,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這樣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及特長,面向全體。

  四、合作探究

  教師PPT出示學生探究的內容:

  1. 題目是“愛蓮說”,那么,在你看來,蓮花有哪些可愛之處呢?這幾次都是從什么方面介紹的?

  2.作者認為:“蓮,花之君子者也。”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嗎?請說明理由。

  3. 本文是寫“愛蓮”,按道理只要寫蓮花就行了,而本文卻還寫了菊花、牡丹花,用意何在?

  4. 文章僅僅是寫花嗎?采用了什么寫法?花與人有什么關系?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適時點撥精講,學生聽講批注相關知識 通過學生討論、質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通過回答讓學生領會“托物言志”、“襯托”的寫法,深入探究作者的意圖,文章意在托蓮花的形而言君子之志,以此突出了本文的重點,并突破了難點。

  五、小結梳理,布置作業

  1、再讀課文。

  2、小結: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將花的形象比擬為人的品質,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自己對這種生活態度的贊賞和追慕,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3、隨堂練筆:你喜歡什么花?你覺得它有什么可愛之處?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花喻人,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1、男女生分段朗讀,自由朗讀,教師提問,學生用書上的原句回答等。

  2、在領悟作者精神的同時,把這種托物言志的寫法運用到寫作當中。

  1、通過提問背誦課文,同時能為理解性默寫打基礎。

  2、 讓學生在學習中 積累,在積累中遷移,學以致用。

  3、 讓學生動筆加深 理解。

  六、板書設計

  愛 蓮 說

  周敦頤

  生長環境---濯清漣而不妖 純真自然,不媚于世

  體態 ---中通外直 內心通達,行為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權貴

  香氣 --香遠益清 美名遠揚

  亭亭凈植 高潔獨立

  風度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菊花牡丹 對比烘托

【《愛蓮說》教學設計精選15篇】相關文章:

1.初二上冊語文《愛蓮說》教學設計

2.八年級上冊 《愛蓮說》教學設計

3.愛蓮說教學的課件

4.《愛蓮說》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5.《愛蓮說》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6.《愛蓮說》教學設計(人教版七年級下冊)

7.人教課標本八年級上冊《愛蓮說》教學設計

8.愛蓮說試題

9.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