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1
一、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課堂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架設生活與教材相聯系的橋梁,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使小組合作、討論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閱讀理解、感受、體悟園林建筑的自然美,讓每個學生從心底熱愛自然。
二、教學方式的構建
借助多媒體課件展示蘇州園林畫面,使學生對蘇州園林的認識更形象,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及其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園林建筑藝術的熱愛之情。利用課件展示教學內容,面與文字疊放,能讓學生在圖文并茂中理解、領悟教材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篇說明文適合培養學生自我審美鑒賞能力,同時教學中注重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成“整體把握”——“具體感受”——“審美探究”的學習過程。
三、教材分析
1、地位:本文是五四制九年義務教育第四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是一篇說明文。本冊教材著重培養閱讀說明文的能力,閱讀說明文首先要抓住說明事物的特征,其次了解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及其準確的說明語言。因此,作為說明文的起始課,本文有著重要的地位,學好本文,對學習其他說明文起著拋磚引玉的作用。
2、教材內容分析:《蘇州園林》是一篇介紹園林建筑藝術的說明文。作者葉老先生以其精練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條分縷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紹。文章高度概括了蘇州園林在建筑上的成就,稱其為“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即典范之作。然后,詳細介紹了園林建筑布局,寫得情文并茂,趣味盎然。我覺得本文與其他說明文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不是像導游詞一樣的平面介紹,也不是呆板嚴肅的結構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展示在讀者面前,所以作者在文中處處提到“畫”字,使讀者無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感覺,不見其景卻如臨其境!學習這樣作品,既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園林建筑的成就,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又可以豐富關于園林建筑藝術方面的知識,獲得美的享受。
四、教學要求
(一)教學目標:(依據新課標和教材內容)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課文總說和分說的說明順序
2、通過學習本文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說明事物,讓學生體會說明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
方法與過程目標:
1、指導學生閱讀和鑒賞的方法
2、培養學生討論、探究的自主學習能力
3、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引導學生探究的習慣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古老園林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結構、把握蘇州園林的特征,領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三)教學難點
初步鑒賞能力的培養
五、教學設計方法、手段
我沒有去過蘇州園林,讀了葉老的《蘇州園林》之后,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蘇州地處江南水鄉,園林建筑更是富有詩情畫意。雖然這是一篇說明文,但我真的不想讓這種詩情畫意在傳統的教學中流逝,于是我讓學生抓住“以讀為本”的宗旨學習課文——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說話、在讀中質疑、在讀中鑒賞、在讀中感受。具體來說,我是讓學生在讀中思考、領悟最能表現蘇州園林特點的句子,整體把握全篇關鍵所在,然后通過朗讀具體感受蘇州園林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文章的語言,感受蘇州園林獨有的藝術魅力。同時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活動自主解決問題,用電化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理解、鑒賞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俗話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作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蘇州園林,因其獨特的園林藝術而名聞天下。
(放多媒體,展示并欣賞有代表性的蘇州園林部分圖景,讓學生看圖擴寫一句話:這是一處的園林。)
如果我們能去游覽一番,定會終身難忘,可惜條件有限。我們就通過學習葉老的這篇《蘇州園林》,來領略蘇州園林的風采。(出示課題、作者的鏡頭)
(二)學習新課
第一步:現在,讓我們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書時,可以把課文的重要內容、重要信息、關鍵語句劃出來。讀完后我們交流。讀的過程如有疑問、請舉手。
同學一起交流(指導讀書的方法)
通過學生交流明確“標本、鑒賞”兩個關鍵詞
(放鏡頭2):出示“標本”“鑒賞”
(由“標本”“鑒賞”總領全文,選好教學切入口,有創意)
1、解釋“標本:
(因為蘇州園林“可以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那么這幅畫中,都有些什么內容呢?(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放鏡頭3)關于亭臺軒榭自然之趣
假山池詔藝術
花草樹木畫意
花墻廊子畫意
(出示畫冊)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受蘇州園林特點,每一張畫片都是一幅完美的畫。可見,蘇州園林的特點確實是“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我想:這就是標本,因為它代表了中國園林的特征。我們讀說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征。
接下來再釋義“鑒賞”,和“欣賞”“觀賞”比較釋意
(同學發言后,師歸納,同義詞比較,體現語言課特色)
(板書:欣賞、玩賞、鑒賞)
可見,作者寫蘇州園林,是從鑒賞的角度寫的,所以他會看到一幅幅畫。
2、第二步: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鑒賞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寫得最好。(請同學們交流)
(這是指導學生精讀課文,這一問引導學生欣賞和評價課文,讓學生獨立閱讀,自由發表意見)
下面老師來談談看法,好嗎?老師讀了這篇課文,覺得第4段挺好。
(放鏡頭4)結構美總論——分說
從多角度說
的字樣,并板書
因為:第一,層次清楚:第一句話是總說,“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后分兩個層次來對第一句話進行說明,先說假山,后說池沼。這樣,文中總說分說清清楚楚。再看寫假山時也是按總分順序寫的。
第二,多角度來說,如寫假山部分:先正畫寫假山“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然后呢,從設計者和匠師的角度來寫,就是“設計者、匠師”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畫,所以他們堆疊出來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畫。最后從游客角度寫。游客攀登假山時,能欣賞到、領略到這些畫意,因此即使這些在城里的假山,也會讓游客覺得“身在山間”。
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課文在寫假山時,為什么要從設計者,匠師和游覽者的角度來寫呢?
我們再回頭看這些文字中第三句話:“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這些句子能涵蓋蘇州園林所有的假山嗎?不能。因為從正面寫,是寫不盡假山的美的,只有寫設計者、匠師,寫了游覽者后才可把假山的美都表現出來了。
我還喜歡這段文字的語言,請看:
(放鏡頭5)魚戲蓮葉間鏡頭
板書語言美概括性強
精練而形象
一、概括性強。如“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話。這個句子將蘇州園林的假山藝術都概括出來了,它強調的是藝術,假山的堆疊充滿了畫意,這就是藝術。
二、精練而形象。如結尾句“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這中間“魚戲蓮葉間”就是一幅畫:紅色的鯉魚,翠綠的蓮葉,清澈的池水,它把魚、蓮葉和水的美都表現出來了。“戲”字用得非常形象,將魚兒那種調皮、玩耍、游戲的神韻、靈氣都寫出來了,而畫恐怕就達不到這種境界了,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又是入畫的一景”,句中的“又”字,它強調這是許許多多畫中的一幅,一個“又”字,涵蓋了多少內容啊。大家看,僅這么一個句子,就讓我們感覺到了這篇文章語言的`精練而形象,似乎也充滿了畫意。
3、下面,讓我們在鑒賞、品味的基礎上來集體朗第4段。
師小結:
同學們:鑒賞課文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今天,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鑒賞的:一個是結構,一個是語言。讀書也可從兩方面讀:初讀了解,再讀精讀、鑒賞品味。
下邊,請同學們也像老師那樣,從這兩個角度來鑒賞。小組合作完成,然后交流。(引學生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閱讀,鑒賞方法)。
(三)知識探究、延伸
同學們,我們剛才跟著作者領略了蘇州園林的實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蘇州園林還有很多美地方。
老師提示,如園林里的楹聯是可以研究的課題。什么是楹聯?(就是在堂屋或亭子前柱子上的對聯。)現在大家看這幅楹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鏡頭6)演示楹聯
大家看看:這幅楹聯掛在哪里最合適?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與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圖。楹聯與景物是相互映襯的,這就是蘇州園林的另一個方面。這個課題值得我們研究。
(這個課題的設計是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提出探究性課題,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符合新課程理念)
(四)最后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一次感受《蘇州園林》帶給我們的精彩和美麗(齊讀)
這是我設計的《蘇州園林》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我將采取分組合作、研討,讓學生梳理歸納全文脈絡,并展示給大家。明確說明順序,了解說明方法,進一步體會說明文語言及其特點(即多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的運用)。板書設計我采取框式結構形式,按文章結構特點來設計的,直觀清晰。
七、設計特點:
(一)突出了學生學習過程。安排了三次閱讀活動,每次的目的不同,這樣安排強調閱讀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有創意的讀,而不是老師的講代替學生的讀。這樣設計符合新課標對閱讀教學提出的要求。
(二)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安排三次比較集中的合作交流活動。
(三)教師的指導作用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指導者。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闡述自己的觀點,并以自己的行動對學生的閱讀和表述起著較好的指導作用,同時教師又注重教學過程的創新設計,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2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現在,就讓老師就和大家來一起來觀賞蘇州園林的美景吧!
二、蘇州園林簡介和欣賞
1、蘇州園林簡介
據地方志記載﹐蘇州城內大小園林將近200處﹐為全國之冠。被稱為蘇州四大古典園林的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著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藝術風格。
蘇州著名的園林還有﹕
退思園、耦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怡園、藝園。
2、蘇州園林欣賞(視頻展示)
欣賞完影片后,讓學生用一個比喻句形容蘇州園林。
三﹑展示課題和學習目標,簡介作者
葉圣陶(1894~1988),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他創作態度嚴謹,語言洗練優美,有“優美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葉圣陶是蘇州人,22歲以前,一直生活在蘇州,課余之暇,常瀏覽蘇州園林,對蘇州園林很熟悉,本文是他為一本有關蘇州園林的攝影集寫的序文。
四、檢查預習
1、讀準下列粗體字字音
軒榭(xuānxiè)丘壑(hè)鏤空(lòu)
嶙峋(línxún)重巒疊嶂(zhàng)
2、根據意思,寫出相應的詞語。
(鑒賞):對藝術品或文物的欣賞和評價。
(因地制宜):根據具體地形,設計或選擇適合的事物。
(別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藝術方面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五、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朗讀課文,思考:
①本文的說明對象是什么?
蘇州園林
②蘇州園林的總特征是什么?請從文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
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六、合作探究
1、蘇州園林“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來加以說明的?
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3段)
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
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5段)
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6段)
注意角落的圖畫美(7段)
注意門窗的圖案美(8段)
注意色彩搭配的協調美(9段)
2、作者是按什么說明順序來說明以上內容的?
(四個"講究"重點寫了,三個"注意"略寫了,四個"講究"是從大處表現蘇州園林的"圖畫美",三個"注意"是從細處表現蘇州園林"圖畫美",這樣就圍繞并充分說明了第二段中提到的——蘇州園林"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說明順序來說明的.由此可知第2段和3、4、5、6、7、8、9段之間是按照總—分的結構來說明的。
以上內容板書(多媒體顯示)
完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3段)
美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
的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5段)大處講究主
圖講究近景遠景的層美(6段)
畫注意角落的圖畫美(7段)
(2段)注意門窗的圖案美(8段)細處注意次
注意色彩搭配的協調美(9段)
(總說)(分說)
七、課堂作業
寫出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并試說說其作用。
(先復習并展示常用的幾種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列數據、作比較、畫圖表、下定義、作詮釋、打比方、摹狀貌。
1、我想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明確:作比較和打比方。生動形象地突出蘇州園林的自然美。
2、階砌旁邊栽幾叢書不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明確:舉例子。說明蘇州園林在每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3、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明確:作比較,鮮明生動地說明了蘇州園林極少使用彩繪的特點。
八、課堂小結
1、學生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說說你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2、教師小結。
本文以精煉的語言,嚴謹的結構,緊緊抓住蘇州園林的總特征,條分縷析地做了全面、深刻地介紹。蘇州園林說我國園林的典范,而這篇文章也是我們學習和寫作說明文的典范。
九、課后作業
我來做導游
假如你是蘇州園林的導游,你將如何向游客介紹蘇州園林的景觀?可以選擇介紹蘇州園林概況,也可以選擇一處景物來介紹,如假山、池沼、廊子等。
根據上面要求寫一段話,要求寫出景物特點,字數在200字以內。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蘇州園林》是一篇介紹園林建筑特點和風格的說明文,文質兼美,字字錘煉,字里行間充滿了美感,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家鄉園林真摯的喜愛之情。
本文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這樣先總后分,抓住特征條理清晰的介紹了《蘇州園林》,從而顯示了蘇州園林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以及我國園林藝術水平的高超。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充分體會蘇州園林的美,進而了解中國園林建筑之美,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他們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深入挖掘蘇州園林的文化內涵,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文章生字詞,了解文章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習用總說分說相結合的方法,來突出被說明事物的特點。
2、體會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認知蘇州園林的詩畫般藝術美,欣賞設計者和匠師們巧奪天工的技藝,感受我們中國園林的博大精深的藝術。
【教學重難點】
抓住特征條理清晰地說明事物,體會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方法】1朗讀法2合作探究法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收集一些蘇州園林的圖片或音像資料,也可準備一些其他地方的園林的圖片作對比。
教師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圖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放一組優美的園林的圖片。)
1.導語:同學們,你知道這么美的地方是哪嗎?是蘇州園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蘇州園林》。
2.作者介紹
3.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
4.檢查預習
(1).給下列字注音:軒榭邱壑嶙峋薔薇鏤空巒嶂
(2).解釋詞語:
軒榭:嶙峋:
胸中有丘壑:峰巒疊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么?(游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學生可以先討論再回答問題,教師明確答案: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3、作者還介紹蘇州園林還有什么特點?
⑴蘇州園林在每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⑵蘇州園林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
⑶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4、作者重點寫的是蘇州園林的那個特點?(當然是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了。)
5、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是什么?為了突出這一特征,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從全文看,按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從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順序。提示:本文先總說后分說的結構層次在段中也有體現。以第4段為例作分析。)
三、精讀課文,研讀賞析
1.本文的結構方式怎樣?
先總說,后分說。先總說蘇州園林的特點,然后分項說明四個“講究”。
2.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突出蘇州園林的特征?結合實例說說起作用。
在文中劃出來,并在旁邊標出來。作比較:
(1)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2)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作用:通過比較,容易突出被說明對象的特點。
引用: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如畫的一景。作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有關資料,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打比方:沒有修剪得象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閱兵式似的道旁樹。作用:可以是要說明的對象形象可感。
四、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問題:文中多次提到繪畫,把繪畫和園林建筑聯系起來,以繪畫原理分析園林建筑,或以園林建筑印證繪畫原理,試找出幾處加以簡要說明。(師生共同探究)
學生討論、試答:
1、“而園林式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2、“還在那兒布置幾塊玲瓏的石頭――――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3、“沒有修剪得象寶塔那樣的松柏――――這是不足取的。”
4、“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
5、“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教師明確小結:以上語句中所說的“畫”“圖畫”,應該是指中國畫,第1、3句的議論,是以中國畫的審美觀為依據的,而第2、4、5句作者隨手摘取的幾幅小景,我們覺得很熟悉,以為他們原是在中國畫上常見的。
五、拓展延伸
你從課文中領會到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學生各抒己見,老師總結歸納:
因為正如文中所說,“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所以從文中獲得的有關欣賞園林方面的知識可以得到遷移運用。概括地說,是要注意園林內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當適宜,具體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六、課堂總結
1、學生談收獲
2、教師結束語:本文抓住說明對象的特征,恰當地安排說明順序,靈活地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語言準確,明晰,表達充分、嚴密。這是一篇典范性說明文,構思縝密,脈絡清楚。說明準確,敘述生動是本文的顯著特點。
七、布置作業
寫一篇日記,介紹你游玩過的一座園林,沒有去過園林的同學可以寫你游玩過的公園的某一角類似園林的地方,200字以上。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內容分析
《蘇州園林》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語文版七年級下冊第17課。本文沒有采取一般按照空間位置、游覽路線介紹名勝古跡或其他處所的結構方法,而是以先總說、后分說的結構形式,抓住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從整體到局部,從大處到細微,作了富于藝術性的說明,寫得嚴謹有序,條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說明文,也是初中說明文的起始課。因此如何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讀寫說明文的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這篇文章語言淺顯典雅,可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理解課文,教師組織、引導、適當點撥,同時讓學生通過讀、說,培養語感、美感,感受蘇州園林的美。這樣,既能讓學生學到事物說明文的文體知識,又培養了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還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教學目標(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
(一)知識目標:
1.積累“軒榭、敗筆、丘壑、嶙峋、鏤空、薔薇、因地制宜、重巒疊嶂”等詞語,掌握其音、義,并用詞造句。
2.了解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特點,領會我國江南園林的建筑風貌。
3.理解課文的總分結構及說明語言的多樣性。
4.了解說明文常用的一些說明方法,初步學寫說明文。
(二)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紹園林的條理和順序,培養學生按事物本身規律組織材料,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培養說明文的閱讀能力,初步學寫說明文。
3.揣摩語言,引導學生體會本文說明中糅合記敘、議論,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三)情感目標:
了解我國園林建筑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說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筑的聯系。
2.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3.體會說明文語言的多樣性。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農村中學七年級學生,見識較狹窄,孤陋寡聞;
(2)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說明文,對說明文相關的文體知識似懂非懂。;
(3)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望強烈,積極思考、大膽發言。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1.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依據課文行文思路及內容要點,設置耐人尋味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考,然后師生達成共識。
2.研討式。對于說明方法的選擇、運用,由學生互動研討解決,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獲得感性認識即可。
五、教學環境及資源準備
1、教學環境:多媒體環境。
2、資源準備:教學PPT、多媒體、示范朗讀VCD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播放多媒體,創設情景,導入談話
2、生觀看多媒體課件,感受蘇州園林的美,自由談感受
3、直觀感受蘇州園林的美,激發學生的興趣(蘇州園林圖片或影片)
二、結合課下注釋,了解作者及作品
1、師利用課件補充介紹作者
2、生自主學習,查找資料,閱讀文下注釋,了解作者
3、了解作者及寫作緣由(課本、教學PPT)
三、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播放示范朗讀VCD,多媒體、檢查學生預習、自讀效果
2、學生注音、朗讀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3、掃除字詞障礙,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朗讀VCD、多媒體課件)
四、研讀課文
1、教師指導學生把握課文每個自然段的中心句或文眼;提出問題;必要的點撥指導
2、生自主學習、互相交流、探究,求同析異
3、整體感知文意;理清文章結構,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明確說明順序、說明方法、體會說明語言(教學PPT)
五、課堂小結
1、師引導學生歸納整理本課的知識點
2、生整理本課的知識點
3、復習鞏固,掌握說明文的文體知識(教學PPT)
六、拓展運用
設計練習仿寫片斷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教學流程圖
分析教學目標——分析學習者特征——確定教學策略:
情景創設,導入新課——信息資源提供,了解作者——整體感知(字詞、課文內容、行文思路)——自主學習,質疑問難——協作探究—拓展遷移——總結評價
七、教學評價設計
1、課堂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探究、討論、課堂發言等給予及時的評價、引導和總結;課堂結束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本課綜合性總結;
2、本課主要評價學生達到課標要求的程度。第一課時側重于字詞和文章結構、說明順序的評價,第二課時側重于說明語言的評價。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對學生的及時反饋進行評價,課后主要通過完成一些有意義的任務進行評價。
八、幫助與總結
1、輔以多媒體教學,更直觀、更形象,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達到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目的。
2、通過自主、協作、探究解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適當點撥,讓學生掌握如何閱讀說明文的方法,對學習說明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掌握總說和分說的結構;理解語言特點;學習說明方法。
教學重點:
掌握結構和語言特點。
教學性質:
教讀課。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課前預習:查字典解決字詞問題;找出總說和分說的段落;把多次出現又體現著蘇州園林總特點的一個詞找出來,加以體會。
第一課時
(一)導入;檢查預習情況,重點是字詞。
(二)通讀全文,從整體上把握:蘇州園林的總特點是什么,分說部分說明了蘇州園林的哪幾個特點。(聯系預習題)
(三)快讀第1自然段,畫出能表現對蘇州園林的總體印象的句子,品味“據說”“到過”“要我說說”“我覺得”等詞語的.含義和用法。
(四)閱讀第2自然段。
1、用一句話概括這段文字的中心。
2、分析作者為什么要撇開不同點,專說共同點。
3、分析“圖畫”一詞有什么作用。(聯系預習題)
4、畫出強調本段中心的語句,體會它們的作用。
提示:有關的語句有──
(1)可是……有個共同點……一致追求
(2)務必……無論……總是……
(3)總之,一切都……決不容許……
(4)……唯愿……
(5)……沒有一個不……
5反復熟讀,在讀中體悟,堂上基本背誦下來。
(五)閱讀第3自然段。
1、概括大意(本段的中心)。
2、分析本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提示:主要運用了比較的說明方法,借以突出蘇州園林布局方面講究“自然之趣”(美術畫)而“不講究對稱”(圖案畫)。
3、畫出強調本段大意的語句,體會它們的作用。
4、朗讀,體悟。
第二課時
(一)參照閱讀第3自然段的方式,自讀第4至6自然段。要求:分別歸納中心(大意),分析說明方法和語言特點。可以把全班分為三組,每組側重研讀一段,爾后交流、討論。
提示:
1、分析過程當中,應注意分說與總說的內中聯系,時時顧及本文的“文眼”(圖畫之美)。
2、各段中,強調中心的詞語,大致分為兩類;一是絕對肯定的,話講得不留余地,如“那是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二是述其大概,講帶有傾向性的特色,但話講得留有余地,不排除特例,如“大多引用活水”。
3要提醒學生多讀。語言方面的妙處,往往不讀是體會不深的。
(二)略讀第7至9自然段。一方面,聯系第2自然段的總說的內容,辨明它們與全文中心的關系;另一方面,可以與第3至6自然段相比較,辨明它們在全文中的位置,從而理解先寫主要內容、后寫次要內容的說明順序。
(三)小結。
1、深入理解總說與分說的一致性,從而把握本篇結構嚴謹、條理分明的特點。
2、語言準確嚴密,處處緊扣中心、強調和突出中心。
3、在表達方面,以說明為主,綜合運用了描寫、議論等表達方式,以概括的說明介紹園林,以生動的描寫形容景物,以簡短的議論分析原理,結合多種說明方法,把蘇州園林的特征說得明確突出,又生動形象。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6
一、教材分析
《蘇州園林》是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3課,這篇文章語言淺顯典雅,以先總說、后分說的結構形式,抓住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從整體到局部,從大處到細微,作了富于藝術性的說明,寫得嚴謹有序,條理分明,是一篇典范的事物說明文。本單元的重點就是對說明文的學習,因此如何通過學習課文培養學生讀寫說明文的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教師應當組織、引導、點撥學生理解掌握本文的說明結構和說明方法,同時讓學生通過讀、說,培養語感、美感,感受蘇州園林的美。這樣,既能讓學生學到事物說明文的文體知識,又培養了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還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學生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初中二年級的學生,本單元是說明文的集中學習,學生通過前面幾課的學習已經掌握一些說明文的學習技巧,但由于從本單元才開始學習說明文,對說明文的閱讀技巧還不是很熟練掌握,所以對說明文的結構層次和說明方法的理解及對課文的欣賞還需要教師的引導。
三、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掌握本課出現的生字詞;弄清作者介紹園林的條理和順序,培養學生按事物本身規律組織材料,有條理說明事物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培養說明文的閱讀能力,初步學寫說明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我國園林建筑的成就,激發學生對我國園林藝術及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
四、教學環境
√簡易多媒體教學環境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環境網絡多媒體環境教學環境移動學習其他
五、信息技術應用思路(突出三個方面:使用哪些技術?在哪些教學環節如何使用這些技術?使用這些技術的預期效果是?)200字
1.創設情景,導入。
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教學PPT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感受蘇州園林的美,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2.學習生字詞,播放PPT,讓學生在文中將其標注出來,并記憶。
3.利用多媒體,播放音頻MP3,聽示范朗讀。聽完后,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4.課文研讀,播放教學PPT,PPT內容為:
第一部分:(1~2)概括說明蘇州園林地位及特點
第二部分:(3~9)分類具體說明蘇州園林的藝術美
第三部分:(10)總結全文
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感知課文的總分結構。
六、教學流程設計(可加行)
教學環節
(如:導入、講授、復習、訓練、實驗、研討、探究、評價、建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信息技術支持(資源、方法、手段等)
導入
教師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感受蘇州園林的美,自由談感受PPT圖片展示
自主學習教師利用課件補充介紹作者,有效指導學生的預習,落實好學生對生字、詞語的掌握,幫助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學生利用課文中的注釋和課前導讀,結合教師補充的資料自主學習。
朗讀課文,學習生字詞,初步感知課文。聽完后,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將不懂的地方標注出來。
利用多媒體,播放音頻MP3,聽示范朗讀,播放PPT。
合作探究請大家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文眼,將整篇課文劃分結構層次,可以互相討論。相互討論或自己獨立完成,向教師匯報結果。
播放教學PPT
當堂訓練教師根據本節課學系內容對學生進行鞏固訓練。然后當堂反饋。
學生獨立完成播放教學PPT
七、教學特色(如為個性化教學所做的調整,為自主學習所做的支持、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的設計,教與學方式的創新等)200字左右
本節課的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活動和自學能力的培養。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讓課堂生動活潑,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知識,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既能讓學生學到事物說明文的文體知識,又培養了學生閱讀說明文的方法,還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總說和分說的結構特點。
二揣摩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設想:
一通過引導學生抓重點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概內容;通過對文章結構的分析和揣摩語言,深入閱讀課文,達到教學目的。
二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抓住重點語句,整體感知課文大概內容。
二理清全文結構,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感知課文內容,抓住蘇州園林的主要特征。
具體方法:學生準備讀書。教師提出要求:讀完課文后,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回答,蘇州園林有一百多處,它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明確: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說明]學生不一定很快就能夠抓準,如果真是這樣,可以先帶著他們簡單分析一下每一段所寫的主要內容,然后再完成開始提出的要求就容易做到了。
二分析《蘇州園林》結構上的特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具體方法:
1、學生快讀2到7段,抓住每段的主要內容,看看這六段之間的關系。要求先在筆記本上寫出提綱。
明確:第2段總說蘇州園林的共同特征。“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概括下文的分項說明。第3到7段分別對四個講究做具體說明。
[說明]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結構之間的總分關系,寫提綱,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中動手的習慣。在分析段與段的關系時,第6段與第7段之間的關系要引導學生認真看一看:這兩段都是從游覽者的角度寫的。第6段的開頭寫道“必然會注意到……”,第7段的開頭寫“必然也不會忽略……”,段與段之間聯系得緊密,不好分開。
2、讀一讀8、9段的內容,看看重點寫了哪些內容。
明確:第8段介紹蘇州園林的門、窗在雕鏤琢磨上的特點;第9段說明建筑物的顏色,也是構成圖畫美的一個條件。
[說明]全面閱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內容。
3、快速流覽一遍全文,說一說全文緊緊抓住蘇州園林總體特征的哪一點來進行介紹和說明的。
明確:圖畫美。全文從“無論使游覽者……”開始,一直文章末共有10次提到“圖畫”,始終強調蘇州園林的“圖畫”美的特點。
[說明]這一步工作完成后,學生對全文的內容基本上把握住了。但是,做好這一步,教師要耐心。學生或許不能一下達到教師期待的答案,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再看一看表述蘇州園林總體特征的句子和每段的內容,抓住其中的關鍵詞語去分析思考。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理解課文語言,培養語言感受能力。
二體會本文語言運用準確的特點。
教學步驟:
一理解詞語的含義。
具體方法;出示下列語句(有條件的可用投影),請學生將畫線的語句換一種說法表達,但是不能改變原義。
(1)全在于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閱歷,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覽者攀登的時候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
(2)假如安排兩座以上的橋梁,那就一座一個樣,決不雷同。
明確:
(1)一生中見過許多山水風景,心中早已有山水風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
(2)決不相同。
[說明]這是變換一種方法解釋詞語。理解詞語的含義是閱讀指導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基礎。
二體會詞語運用的準確性。
具體方法:打開課本,完成課后練習三。可獨立做,也可以兩個人一組。要求盡可能說出所選答案的理由。
明確:第1題(鑒賞)。所給的四個詞語,除了“玩賞”以外,其它三個詞語在語法上都沒有問題。但是,根據上一句“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多少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的意思,就只能選擇“鑒賞”了,因為這個詞中還含有鑒別比較的意思。第2題先(藝術)后(技術)。這一句強調的是蘇州園林假山堆疊的藝術性。“不僅”說明“堆疊”假山還是要有技術的,沒有技術作保障,藝術效果是難以產生的,只不過蘇州園林假山的堆疊,更多的是體現出“藝術性”。作者用詞是多么準確。第3題先后(美術)。第4題(依傍)。第5題(忽略)。[說明]課上做這個練習時,不必全做。教師備課時挑選2~3道題就行了,但是盡量能夠引導學生簡單說一說選詞的理由,要知其大概。
三理解修飾限制性詞語的作用。
具體方法:先比較下面兩句話,說說表達效果為何不相同(可利用投影);再從課文中找出三個同樣的例子。
(1)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2)至于池沼,全引用活水。
明確:
(1)句用“大多”來說明比較客觀,作者是僅在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內介紹蘇州園林的,不排除個別池沼沒有引用活水的情況;而
(2)句用“全”就太絕對,如果沒有一處一處的考察,不宜這樣說。從這個句子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正確恰當使用修飾限制性詞語,可以更準確的表達所要說明的意思。
課文中的例子有: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梁。
池沼或河道的邊沿很少砌齊整的石岸……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用彩繪。
明確:由于對所說明的情況了解掌握得全面、準確,在說明事物的范圍、程度等的時候,就不能再用“往往”“大多”一類留有余地的詞語了,如:“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蘇州園林可決不講究對稱。”這兩句里的“都”“可決不”表意肯定,不含糊,同樣是準確的表達。
[說明]正確使用修飾限制性詞語,是說明文語言準確性的一種體現。閱讀中,揣摩具有修飾限制性的詞語的作用,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比較,不失為一種方便的辦法。
四落實本課需要掌握的詞語。
具體方法;用出示下面的詞語,要求學生做到會讀、會寫、會解釋,能用劃線的詞語造句。
鑒賞軒榭映襯因地制宜對稱邱壑嶙峋自出心裁
模樣鏤空琢磨別具匠心斟酌諸如此類
[說明]這些詞語最好能在教學進程中視具體情況出示,那樣效果更好。詞語的掌握,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要不斷地練習。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一,并在此基礎上寫出全文的結構提綱。
2、完成課后練習四、五、七。
[說明]因為有的練習隨著教學過程已經做了,所以作業重點在對全文內容的進一步把握和理解語言上,最終達到本單元和本課的教學目的。
附課后練習一、四、五、七題及參考答案
一本文的結構有總說,有分說。總說和分說緊密結合,按文章內容填寫下表,并舉例談談總說和分說的一致性。
[參考答案]
2、假山的堆疊,或重巒疊嶂,或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使游覽者攀登時,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池沼,大多是活水,總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或布置幾塊石頭,或種些花草,目的在使它取得一幅畫的效果。
3、栽種和修剪樹木也著眼在畫意。如高低樹的配合,常綠樹和落葉樹的配合,季節不同的花的.配合,栽種藤蘿,不栽閱兵式似的道旁樹,等。
4、注意花墻和廊子的“隔”和“界”的作用。
5、注意每一個角落的圖畫美。
6、注意門、窗的雕鏤琢磨和圖案美。
7、注意園林的色彩美。
從1~7,每一項分說都緊扣“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一總說。如“2”“取得一幅畫的效果”,“3”也著眼在畫意,“5”注意每一個角落的圖畫美等等,都是總說和分說一致性的例子。
四課文中有不少概括性的句子,如“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是一句概括性的語言,它概括了蘇州園林的特點,它是全文的中心,是一個對蘇州園林的總體認識。“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也是概括性的語言,它概括了假山的藝術特點。揣摩這些概括性的句子,并從課文中再找出一兩句來。
[參考答案]
概括性的句子有:
(1)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2)蘇州園林里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五“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這句話精練而形象,它寫出了俯下的高樹枝和仰起的低樹枝,交相輝映的情景,富有動態,給人以層次感。這樣富有畫意的句子,課文中還有不少,試找出幾個例子加以體會。
[參考答案]
例一: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盤曲嶙峋”,寫藤蘿的古老,“珠光寶氣”,顯示出藤蘿花的典雅風韻,構成一幅生意盎然畫面,烘托出園林的繁華氣氛。
例二:階砌旁邊的書帶草,墻上的爬山虎、薔薇、木香,墻下的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各個都是一幅幅畫面。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軒榭、敗筆、邱壑、嶙峋、因地制宜、重巒疊嶂等詞語,掌握其音、意并用詞語造句
2:了解我國園林建筑藝術,特別是蘇州園林的藝術成就,領會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3:了解說明文常用的一些說明方法,初步學會寫說明文
(二)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紹園林的條理和順序,培養學生按事物本身規律組織材料,有條理地說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培養說明文的閱讀能力,初步學寫說明文
3:揣摩語言,引導學生體會本文說明中糅合記敘、議論表達方式靈活多變簡潔生動的特點
(三)情感目標:
1:了解我國園林建筑的成就
2: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說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本文總說和分說的自然結合
2:理解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教學方法:
1:學生自主、合作式學習: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3:研討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設想:
1、本文著筆于蘇州園林的總特點,有很強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總說和分說的自然結合,是教學重點和難點
2、蘇州園林的總特征是圖畫美,教學時應盡可能將有關文字還原成畫面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擁有一批全國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葉圣陶先生筆下的《蘇州園林》吧。
二、出示投影,簡介作者,
葉圣陶(1894~1984),原名葉紹鈞,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代表作是長篇小說《倪煥之》。他原籍江蘇蘇州吳縣,所以對蘇州園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放聲朗讀課文,讀準下列詞語
軒榭(xuānxiè)池沼(zhǎo)丘壑(hè)嶙峋(línxún)
鏤(lòu)空薔薇(qiángwēi)重巒疊嶂(zhàng)斟酌(zhēnzhuó)
2、讀了課文后,蘇州園林給留下印象最深是什么?請試用簡短的文字概括。
(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四、合作學習,理解課文
1、蘇州園林為了達到圖畫美這個目的,具體設計主要表現在哪幾個方面?
2、“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中四個“講究”的次序能不能調換次序?為什么?
3、某公園聘請你為園林設計師,你將會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設計,如何設計,讓游客有“如在畫圖中”的感受?
4、蘇州園林追求完美的圖畫,除了上面討論的四個“講究”外,還注意了哪些細節?
5、為什么只有四個講究而不是七個講究?
6、文章是如何有層次地介紹蘇州園林的特征,采用了什么說明順序?
7、本文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8、本文除說明外還運用了什么表達方式?說說其表達效果。
9、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值得你學習?試舉例說明。
明確:
1、為了達到圖畫美這個目的,具體表現在“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這四個方面。
2、不能。因為這四“講究”是總寫,后面的3、4、5、6四個自然段就是按這四句話的順序來安排的,在內容是前后一一對應。
3、可結合課文中的“亭臺軒榭的不對稱”、“假山堆疊的藝術性”、“花草樹木的映襯性”、“景色的層次性”等方面,暢談自己的設計思路,自由發揮,不拘一格。
4、蘇州園林追求圖畫美,除了上文的四個“講究”外,還注意了蘇州園林中“各個角落的圖畫美”、“門和窗的圖案美”、“色彩的搭配”等。
5、四個講究是從局部上講蘇州園林的特征,后三個方面是從細部來講的
6、說明順序是由總到分,由整體到局部,由主到次。
7、小組合作討論解決如: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等
8、記敘:如“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的相間”寫出了萬木爭榮的景象。議論:如“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評價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
9、語言準確生動、優美典雅,富有畫意。小組討論圈點批注。
五、探究學習,拓展思維
討論:
假如要你來介紹蘇州園林,還有別的思路嗎?
(要求:鼓勵學生自由發揮,教師給予肯定)
要點:可按照時間順序;可介紹蘇州園林的發展史;可分類介紹蘇州園林等等。
六、布置作業,訓練寫作
小作文:我們的校園(150字)
先抓住學校的教學樓、實驗樓、宿舍和食堂的共同點,先概述,后分說。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領略蘇州園林的畫意美。
2、分析本文嚴謹的結構層次。
3、體會說明文用詞的準確性。
4、掌握幾種常用的說明方法。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蘇州是個有悠久藝術傳統的歷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處園林,可以說是集歷代江南園林藝術之大成。這篇說明文概括說明了蘇州園林的基本特點。作者葉圣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請大家先看一段蘇州園林的影片。
二、重點字、詞、句
(1)字音
軒榭(xuānxiè)池沼(zhǎo)
丘壑(hè)嶙峋(línxún)
鏤空(lòu)薔薇(qiángwēi)
重巒疊嶂(luánzhàng)斟酌(zhēnzhuó)
(2)字義
鑒賞:鑒定和欣賞(藝術品,文物等)。
池沼:天然的水池子。
別具匠心: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
閱歷:由經歷得來的知識;親身見過、聽過或做過。
鏤空:雕刻出穿透物體的花紋或文字。
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恰當。
(3)熟讀課文后回答下列問題
1、倘若要我說說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標本”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2、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藝術”與“技術”有什么區別?)
3、可是墻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
(“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這是怎樣的情形嗎?)
三、課文整體把握
1、請分析文章的結構層次。
明確:文章分為三段。第一段(1—2自然段)概括說明蘇州園林的總印象和共同點。第二段(3—9自然段)具體說明蘇州園林的.共同點:處處入畫。第三段(10自然段)交代說明蘇州園林的特點“不止以上寫的”,結束全文。
2、文中多次提到繪畫,把繪畫和園林建筑聯系起來,以繪畫原理分析園林建筑,請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
明確:為了突出蘇州園林的美是經過精心安排而又不損自然的美。
3、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征主要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明確: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文章第三至六段內容則與這四個“講究”相照應,具體說明蘇州園林某一方面所體現出來的圖畫美。另外,作者還從蘇州園林的角落布置、門窗圖案和色彩搭配三個細處簡略地補充說明了蘇州園林的特點。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要求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總說和分說的說明順序。
2、體會課文語言又嚴密又生動的多樣性特點。
(二)教學重點學習由整體把握到具體揣摩的讀書方法。
(三)教學難點初步的鑒賞能力的培養。
教學過程
一、[課題、作者]
1、導語:同學們:蘇州園林是蘇州人的驕傲。蘇州人寫蘇州園林,蘇州人游蘇州園林,都會覺得特別親切。今天,我們一起來讀《蘇州園林》,相信也會有新的感受。
2、指導讀書的方法:現在,讓我們來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書時,可以把課文的主要內容、重要的信息、關鍵的語句劃出來。讀完后我們來交流。讀的過程中如有疑問,請舉手。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交流。(請同學們交流)
二、[標本,鑒賞]
1、以“標本”和“鑒賞”總領全文。在課文第一段中有兩個關鍵的詞語,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是“標本”,一個是“鑒賞”。
(1)什么是“標本”?(課文注釋)“有代表性經過加工或保持實物原形,可供人們學習、研究用的樣本。”如:我們在實驗室中看到的實驗標本……
(2)為什么蘇州園林可以稱它是“標本”呢?因為蘇州園林“可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2、那么在這幅畫中,都有些什么內容呢?亭馬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墻廊子。還有角落、門窗、色彩等等。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
3、把這些都堆在一起就成畫了嗎?就是一幅完美的畫嗎?
三、[板書,構圖]
亭馬軒榭自然之趣假山池沼藝術花草樹木畫意花墻廊子畫意至于其他每個角落、細微之處,都能注意到畫的效果。讓學生具體感受蘇州園林的特點。
(出示畫冊)同學們:你們看,我這本攝影集,里面每一張都是一幅完美的畫。可見,蘇州園林的特點確實是“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只是平時我們不注意罷了。我想:這就是標本,因為它代表了中國園林的特征。我們讀說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征。
4、現在我們再來看第二個詞語“鑒賞”。同義詞比較,體現語文課特色。初中語文“鑒賞”是什么意思?我們可以和“欣賞”、“玩賞”比較一下。
(同學發言后,老師歸納)
[板書:欣賞、玩賞、鑒賞]
[欣賞]:用喜愛的心情領略美好事物的意味。例:欣賞音樂,很欣賞這幅作品,很欣賞他的做法。
[玩賞]:觀看欣賞。“玩”不同于“玩耍”中的“玩”,它是觀看的意思。[鑒賞]:鑒別和欣賞指導學生精讀課文。“哪段文字寫得最好”,一問,引導學生欣賞和評價課文,讓學生獨立地閱讀,自由地發表意見。可見,作者寫蘇州園林,是從鑒賞的角度寫的,所以他會看到一幅幅畫。
下面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鑒賞的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寫得最好。(請同學們交流)……下面老師來談談看法,好嗎?老師讀了這篇課文,覺得第4段挺好。為什么呢?
四、[分析,探究]
第一,層次很清楚。你看,第一句話是總說,“蘇州園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后分兩個層次來對第一句話進行說明,先說假山,后說池沼。這樣,文中總說、分說清清楚楚。你們再看,在寫假山時,也是按總說、分說的順序寫的。(老師參與到討論之中,與學生共同探究)
第二,從多角度來說。譬如假山這部分:首先正面寫假山,寫假山“重巒疊幛,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然后呢,從設計者和匠師的角度來寫,就是“設計者、匠師”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畫,所以他們堆疊出來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畫。
最后,從游客的角度寫。游客攀登時,能欣賞到、領略到這些畫意,因此即使這些在城里的假山,也會讓游客覺得“身在山間”。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課文在寫假山時,為什么要從設計者、匠師和游覽者的角度來寫呢?我們再回過頭來看這段文字中的第三句話:“或者是重巒疊幛,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這些句子能涵蓋蘇州園林所有的假山嗎?不能。因為從正面寫,是寫不盡假山的美的,只有寫了設計者、匠師,寫了游覽者后,才可以把蘇州園林假山的美都表現出來了。我還喜歡這段文字的語言,請看:
五、[魚戲蓮葉間]
(一)、概括性強。如“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話。這個句子將蘇州園林的假山藝術都概括出來了,它強調的是藝術,假山的堆疊充滿了畫意,這就是藝術。
(二)、精練而形象。如這段的結尾一句“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這中間“魚戲蓮葉間”就是一幅畫:紅色的鯉魚、翠綠的蓮葉,清澈的池水,它把魚、蓮葉和水的美都表現出來了。其中這個“戲”字用得非常形象,它將魚兒那種調皮、玩耍、游戲的神韻、靈氣都寫出來了,而畫恐怕就達不到這種境界了,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而“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把這景色的畫意寫出來了,它強調的是畫,是畫中之景。還有一個“又”字特別要注意,它強調這是許許多多畫中的一幅,一個“又”字,里面涵蓋了多少內容啊。大家看,僅僅這么一個句子,就讓我們感覺到了這篇文章語言的精練而形象,似乎也充滿了畫意。我想,這與文章的內容是吻合的。下面,讓我們在鑒賞、品味的基礎上來集體朗讀第4段。
同學們:鑒賞課文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今天,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鑒賞的:一個是結構,一個是語言。下邊,請一位同學也像老師那樣,從這兩個角度來鑒賞。引導學生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閱讀和鑒賞的方法。我們讀書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第一步是初讀課文,是了解;第二步再讀課文(即精讀課文),是鑒賞,是品味。我們讀書就該這樣讀。同學們,我們剛才跟著作者領略了蘇州園林的美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蘇州園林還有很多美的地方。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提出研究性學習課題。體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符合語文教學的特點。在這里,老師給你們作個提示:譬如蘇州園林里的楹聯是可以研究的課題。什么是楹聯?楹聯就是掛在堂屋或亭子前柱子上的對聯。現在大家看這幅楹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大家看看:這幅楹聯掛在哪里最合適?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與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圖。楹聯與景是相互映襯的,這就是蘇州園林美的另一個方面。這個課題是值得研究的。好,今天的課到這兒結束了。
六、布置作業。
1、反復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全文,理解各部分的說明重點。
2、完成課文相關練習。
【名師余映潮《蘇州園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余映潮白楊禮贊教學設計03-08
余映潮《散步》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2篇)09-22
余映潮白楊禮贊教學設計(精選17篇)07-08
《聽潮》教學設計04-23
名師教學設計02-06
名師的教學設計03-17
名師教學設計02-06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06-12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