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斜的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傾斜的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傾斜的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五個生字,掌握十三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了解在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成人后的“我”在雨中對年邁的外公的照顧。
3、體會“傾斜的傘”所代表著的祖孫間的親情,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和別人共打過一把傘嗎?當時是怎樣一種情景?有什么感覺?(學生講述)
師:看來,好多同學都有過和別人共打一把傘的經歷。今天我們和作者一同走進他和外公在傾斜的傘下發生的故事。
二、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三、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獨立閱讀,掃除生字障礙;
(2)、在小組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音;
2、開火車分段檢查朗讀。
3、交流不明白的詞語。
“困惑”、“微顫”、“渾濁”等詞可以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同學間互助等方法自主解決。
4、認讀生詞(自讀、指讀、開火車讀等)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說說雨中的傘下發生著怎樣的故事。
2、思考:從這把“傾斜的傘”你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在昨天的語文課上,我們初讀了《傾斜的傘》這篇課文,學習了生字詞,這節課我們再次跟隨作者走進發生在傘下的故事,感受傾斜的傘下那濃濃的溫情。
二、品讀課文
讓我們再次用心地細細品讀這個故事,邊讀邊想,從這把“傾斜的傘”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體會“我”和外公的所思所想嗎?是從課文中什么地方感受到的?可以在文中畫一畫,讀一讀,也可以和小伙伴說一說。
三、全班交流
1、(1~2自然段)“很小的時候,我就十分喜歡下雨……一同走進雨的世界中。”從“每逢”、“一蹦一跳”、“挽住”感受到“我”和外公感情很好,外公對我精心呵護,我對外公很依戀。
2、(3~11自然段)“抬起頭……外公的身子總是一半干一半濕的”從“一半是墨綠色,一半是灰蒙蒙的”你感受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關注外公的三次笑有什么不同,尤其是第二次的“笑而不語”,可在適當時機追問:外公笑而不語,他在想什么呢?
小結:是啊,外公為了不讓雨水淋到我身上,自已的一半身子已浸在了蒙蒙的雨中,這把傾斜的傘是外公對我深深的愛呀!
3、(13~14自然段)“‘丹丹,傘歪了。’……已開始混濁的雙眼淚光點點”“我的心熱了起來,”我在想什么?“外公嘴角微微一顫,已開始混濁的雙眼淚光點點。”外公在想什么?
4、(15自然段)“那是把傾斜的傘,是把充滿了溫情的傘,我會永遠珍惜它,愛護它。”文中的我是要珍惜什么?愛護什么?
小結:這雨中、這傘下,籠罩著濃濃的親情。年幼時外公對我的呵護以及長大后我對外公的照顧,穿越了時空,在傾斜的傘下傳遞著,溫暖著我的心靈。
四、拓展
同學們,也許這把傾斜的傘就在你的身邊,你卻對它視而不見,如果我們能像作者那樣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觀察生活,用心感悟生活,那么我們就能從平凡中悟出真諦,從點點滴滴中感受親情。你留心了嗎?在生活中,一句問候,一個眼神,一個小小的舉動……往往能給人帶來溫暖和快樂。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記在小本本上吧。
《傾斜的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本課要求會認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要求掌握的詞語有:喜歡、每逢、墨綠、胳膊、濕透、衣服、微微、顫抖;并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重點詞語、句子的意思。體會“傾斜的傘”里面包含的意思,感悟外公和“我”之間溫馨的親情,學會把愛心獻給親人。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親情之愛,體會重點的詞語、句子包含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前準備]
詞語卡片、課文掛圖、朗讀錄音等。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平分生命》,從一個小男孩勇敢地為妹妹輸血的表現中,我們感受到了怎樣用愛心去關愛親人。這節課,我們將再來學習一篇表現親人間互相關愛的課文,來感受一下親人間因為愛帶來的溫馨吧。(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提出問題。
從課題中你想知道什么?
二、老師范讀課文
在范讀中要求學生注意生字的注音,并畫出生字詞。
三、學生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2、再讀課文,弄清課文寫的是誰和誰之間關愛的事。前半部分課文寫了一個什么情景,表現的是誰對誰的愛?后半部分課文寫了一個什么場景,表現的又是誰對誰的愛?
四、自學生字詞語
1、通過讀課文,在語言環境中復現,讀準字音,特別是“挽”字,可以和“晚”字等比較記憶。“惑”字也結合“或”字來記并理解“困惑”是一種心理活動。
2、發現生字的構字特點,自主識記字形。
3、聯系上下文,利用字典,了解與生字相關的詞語的意思。
五、指導寫字。特別指導“逢”、“墨”、“微”、“喜”等幾個字,找準關鍵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詞:
開火車讀生字詞卡片。
二、默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生默讀課文,說一說課文寫了什么事?
2、課文以“一把傾斜的傘”貫穿全文,可以分成三部分,讓學生動手來分段。并說說為什么要這么分。
三、圖文結合,體會感悟情感。
1、觀察兩幅圖,說說分別畫了什么。
2、回到課文,邊讀邊想,抓住寫人物神態的詞語,從而體會人物當時內心的感情。
如從外公那“笑瞇瞇”、“笑而不語”、“開心地笑了”的神態中,我們體會到了一種親情之愛,一種愛幼之愛。等等還有很多像這樣的詞語。
3、把人物神態、前后聯系起來,體會人物感情的變化。
如:外公的神態,是由當年的“笑瞇瞇”、“笑而不語”、“開心地笑”到多年后的聲音“微微顫抖”、“渾濁的雙眼淚光點點”,由此可看出是由當年施愛于晚輩而高興,到后來得到晚輩的關愛,收到了愛的回報而激動。“我”則由當年的“驚訝”、“困惑”不解到多少年后“心熱”、“不知不覺中做著外公當年做過的事”。在外公愛心的浸潤和潛移默化的道德影響下有所感悟。
4、想像小時候外公給“我”撐傘,長大以后“我”為外公撐傘的情景,體會“我”和外公之間那種溫馨的情感。
5、結合課文內容,想一想“傾斜的傘”所包含的意思,和同學討論交流。
四、情地朗讀課文。
五、實踐活動
1、摘抄喜歡的詞語。用“仍然……仍然……仍然……”造句。
2、參加以“愛心充滿人間”為主題的故事會,講一講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故事。
《傾斜的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一、引言:
新課程標準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由封閉的課堂走向開放,強調活性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本課教學中就充分挖掘學生已有的資源,創設自主合作控究的學習環境,課堂大部分時間是學生在有效的、自主地獲取知識,學生的主動參與面廣。不滿足于文本,體現了語文的外延。教師的點撥、指導,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濃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教師扮演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師:在茫茫的大雨中,同學們有沒有和大人同打一把傘?傘是向誰那邊傾斜呢?為什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3課《傾斜的傘》看看在這把傘下有著什么動人的故事。
2、教師配樂范讀。
思考:課文主要寫了誰和誰之間的什么事?全班交流。
3、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想辦法記住生字。
(2)小組合作學習:由組長帶領大家學習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3)檢查小組學習情況:(小組匯報:開火車讀生字,說說認記了哪些字)
4、朗讀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小聲讀,看看你知道了什么?感受一下我挽住外公的胳膊走進雨中快樂的心情。應帶者什么樣的語氣讀?
▲再次朗讀第一自然段,師生評價。
(2)第三自然段:指名讀、思考:從哪些語句中可以感受到外公對“我”的愛?點撥:“爺爺笑而不答”的含義。
▲人物語氣指導<多媒體>師生評價。
(3)第四自然段:回到家里我發現了什么?語氣指導<多媒體>
▲小組分角色朗讀第3、4自然段。讀后小組同學互換角色再讀,讀后互評。
(4)第6自然段:理解、指導重音。齊讀
(5)第7、8、9自然段:自己練習讀,感受一下丹丹對外公的愛。
5、再讀感悟,啟迪思維。
引導學生說一說文中那些詞語或語句,給你的感觸最深,談談自己的看法。(抓住“傘歪了”“總是一半干的一半濕的”和兩次描寫外公的笑容處,讓學生體會)
三、教學反思:
1、導入新課:通過談話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起到很好的效果。
2、教師配樂范讀:同學們聽得特別投入。在老師的聲調、表情、動作的感染下,進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從而達到使他們迫切也想有感情地朗讀及感悟課文的目的。
3、朗讀感悟:注重學生的朗讀能力培養。教學過程中,我仍然采用配樂朗讀、自由讀、齊讀,小聲讀、范讀,分角色朗讀課文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如:為了讓學生領會課文中人物之間的感情和心理變化過程。通過先讓學生聽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讓學生熟悉課文,并在富有感情色彩的課文朗讀聲中對課文出現的兩個人物(我和爺爺)在情感上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把握。
再如,爺爺對我的愛:雨中爺爺把傘歪向我這邊,還裝不知道。和回到家我給爺爺遞毛巾,這兩段對話通過多媒體生動的、圖文并茂的形式進行語氣指導,讓同學們讀中感悟到,雨中傘下那濃濃的親情。
同時,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我及時激勵,且努力做到評價語言到位,具有針對性。如:讀的很有感情,讀出了可愛的語氣,讀的很認真,聲音很輕柔,讀出了爺爺對我的關心…。這些話語有利的激發了學生積極朗讀的愿望。
總的來說,在教學過程中,本節課力求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著力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但也存在一些不盡之處,有待改進。
《傾斜的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4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正確書寫11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讓學生在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2、提高學生隨文識字,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在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對年邁的外公的照顧,體會祖孫間的親情。
教學重點
本文的教學重點,除了知識、技能與方法外,還應側重于了解在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對年邁的外公的照顧,體會到祖孫間的親情,學會感恩,懂得回報。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收集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實的愛心故事。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引入學文情境。
教師導入: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1課《傾斜的傘》
通過上節課的自學,你能說說傘下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嗎?你從“傾斜的傘”中體會出什么?(板書:外公→愛→我我→愛→外公)
教師總結引入:是啊,這是一把傾斜的傘,這雨中,這傘下,籠罩著濃濃的親情,就是這把傘,記載著小時候外公對我的呵護;也是這把傘,記載著長大后我對外公的照顧。這節課,就讓我們透過語言文字,再次走進傾斜的傘下,去體會那份溫情。
二、體會外公對“我”的愛。
1、教師:文章哪幾段寫了外公對“我”的愛?哪幾段寫了“我”對外公的愛。
2、請三名學生分角色讀2段—11段,其他學生畫出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a、投影:外公抬頭望了望,笑瞇瞇地說:“沒歪呀。”
我困惑了:“怎么,明明是歪向我這邊了呀!”外公笑而不語。
(1)、師:從外公笑瞇瞇可看出什么?(生:外公對我的喜愛)
(2)、師:丹丹困惑,什么是困惑?(生:疑惑,不明白)
(3)、師:你明白嗎?外公笑的是什么?外公笑而不語,他心里想什么?你體會到什么?(生:外公對我的愛)
(4)、指導朗讀。你能讀出丹丹的困惑和外公的高興嗎?誰來讀丹丹?誰來讀外公?
b、“你是不是被淋濕了”外公問。
“啊!那把大傘把我整個都包住了。”
外公聽了開心的笑了起來。
(1)從這句你感受到了什么?
(2)師:是啊,文中的外公用一把傾斜的傘為“我”撐開了一片墨綠色的天空。回到家的他不顧自己淋透的肩膀,卻為“我”沒有被淋雨而開心的笑。我們能從中體會到什么呢?
c、就這樣,每次我們從雨中回來,外公的身子總是一半干的一半濕的。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每次”、“總是”這兩個詞去掉和原來意思還一樣嗎?
師:我們再次體會到了外公對我深深的、永久的愛。
3、引導學生感情朗讀。
師激情總結:為了兒女的成長,外公操勞了一生,把自己的愛無私的灑向他的親人,這傾斜的傘是外公對我深深的愛,這種愛是溫暖的,也溫暖著我們每個人,帶上你此時的感受再投入的讀讀這里吧!
過度:感受著這份溫暖,丹丹在外公的大傘的遮擋下幸福的成長著,傘下的故事仍在繼續,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2段—14段,畫出充滿溫情的句子。
三、丹丹對外公的愛。
誰能說說你畫出的句子?你是怎樣理解的?
投影:(1)、我的心熱了起來,不知不覺中,我正坐著外公當年做過的事,這仍然是把傾斜的傘。
師:我的心為什么熱了起來?誰能填一填
“我的心頭熱了起來,是因為我聽到了_________,想起來________________。”
教師總結升華:同學們,我們閉上眼睛想像一下這溫情的場景,時光流逝,“我”漸漸長大了,外公卻老了,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綠的大傘,一切和以前一樣,可不一樣的是撐傘的人,此時墨綠的傘下,我們聽到了心靈顫動的聲音,聽到了愛心流淌的聲音,讓我們靜靜的感受這動人的場面吧!好,同學們,拿起書讓我們用自己的朗讀來體會體會。
投影:(2)、“回到家里,接過外公遞過來的毛巾,看見外公嘴角微微一顫,已開始混濁的雙眼淚光點點”。
師:你讀懂了什么?你是從哪個詞體會到的?說說你的理解。
生:“微微一顫”、“淚光點點”體會到外公的激動與幸福。
師:白發蒼蒼的老人,因為看到我長大了懂事了而激動得淚光點點,我知道此時感動的不只是外公,還有我們,讓我們再次用飽含深情的語言來讀一讀課文的這一部分吧!
(3)、指導朗讀
四、留心生活,思考生活,使閱讀和口語交際有機結合。
1、雨中的外公用傘、用心在呵護著我,這不僅僅是一把傾斜的傘,這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愛,所以文章的最后作者寫到:
投影:(15自然段)“那是把傾斜的傘,是把(充滿了溫情)的傘,我會永遠珍惜它,愛護它。”
師:我想說這還是把(愛心傳遞的傘),你能說說嗎?
生:(這還是把感恩的傘、充滿愛心的傘、幸福的傘、溫暖的傘、呵護的傘……)
2、了解題目含義
師:正是由于這傾斜的傘中充滿了溫情,充滿了愛所以“我”要永遠珍惜它、愛護它,同學們,“我”要永遠珍惜、愛護的只是一把傘嗎?更是什么?
生:是祖孫間的親情。
師:我要珍惜、愛護它是要好好將它保存在家嗎?
生:回報愛,傳遞愛(板書:回報愛、傳遞愛)
五、使愛的種子在學生心中扎根
1、小結:這雨中、這傘下,籠罩著濃濃的親情。長大后我懂得了外公的傘為什么總是傾斜的,知道了用自己這顆感恩的心去回報外公。同學們:滴水之恩,自當涌泉相報,你是怎樣回報父母、長輩的愛呢?
老師想把一首《感恩的心》送給大家,想想聽完后你最想說些什么?(生講述自己的溫情故事,師講述自己在路上遇到困難急需幫助時很多好心的陌生人熱心幫助的故事)
2、同學們,其實愛不僅來自親人,還來自朋友、老師、同學,熟悉的人甚至陌生的人,讓我們用真誠的心去感受愛,回報愛,奉獻愛,那么,我們的社會將會變得更加和諧、友愛、美好!
《傾斜的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5
文本細讀:
《傾斜的傘》是一篇敘事兼有抒情的散文,文章主要寫了在雨中的傘下發生的故事,而且是一把“傾斜”的傘下。文章以“雨中傾斜的雨傘”為線索,將外公對“我”的愛和“我”對外公的愛,這一“愛的情感線”連綴起來,使“雨中共傘”這一生活中常見的細節中,蘊涵著的強烈的愛的氣息,巧妙地張顯出來,給人以愛的感動,讓人體會到親情的溫馨。
本文在結構上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前后兩部分內容穿越了時空。人物發生了變化——開始的傘下,是外公呵護著我,傘歪向了“我”這邊,后來,外公變得蒼老,而“我”已經長大成人,“我”在雨中,傘又歪向了外公。兩部分情節相似,語言描述也有不少相似之處。課文的結尾部分,作者在抒發著內心強烈的情感,同時,人們讀起來也會清晰地認識到,雨中傘下籠罩著的是濃濃的親情,時空變幻傳遞著的也是濃濃的親情。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正確書寫11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文章題目的含義。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1.讓學生在感情朗讀,分角色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2.提高學生隨文識字,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在雨天外公對年幼的“我”的呵護,以及長大成人后“我”在雨中對年邁的外公的照顧,體會祖孫間的親情。
課前準備:布置學生預習本課,解決部分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課前同學們對這篇課文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引導學生自己的感受。
2.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這把“傾斜的傘”下,去感受一下“我”與外公之間濃濃的愛吧。
二、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1.讀課文,解決生字的讀音,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課文,布置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勾畫出不懂的詞語。
3.用各種形式理解詞語“淅瀝聲、困惑、混濁……”
4.檢查讀文情況,并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引導學生,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你能提出哪些有價值的問題來。
2.引導學生就提出的問題,交流自己的感受或看法。
注:①在雨中的傘下,發生了怎樣的故事?(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說出不同的年代,雨中傘下場景的相似和變化)引導學生找出句子,讀一讀。(課后練習二)
②在雨中,那把傘為什么會傾斜?從“傾斜的傘”中又感受到了什么?(引導學生從前后兩部分的情節,談體會)
3.引導學生說一說,文中哪些詞語或語句,給你的感觸最深,談談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抓住“傘歪了”,“總是一半干的一半濕的”。同次描寫外公的笑和文中最后一段等處,讓學生談出體會)適當指導朗讀
四、拓展延伸
“小練筆”讓學生觀察生活,感受身邊的溫暖和快樂,把在生活中這樣的小細節及親身體驗,說一說,并寫下來。
五、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歸類識字,如:“淋、混、濁、淚”
2.注意“丹”字,容易多寫一點。
3.班內交流記憶字形的方法。
【《傾斜的傘》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