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木蘭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木蘭詩》是河大版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詩歌,意在培養學生對詩歌的欣賞能力,在詩歌誦讀中享受詩歌的美。這篇課文以詩歌的形式敘述了一個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古代農家女子花木蘭在邊關告急之時,挺身而出,女扮男裝,替父從軍,殺敵立功,辭官回家的故事。在明朗剛健、質樸生動的語言敘述中,洋溢著濃濃的民歌情味和樸素的情感。
二、設計思路
木蘭從軍的故事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學生對內容比較了解,對人形象也有較為全面的理解,但原有理解大多是浮淺的,片面的。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將他們對人物干癟粗糙的理解轉化為豐滿細致的解讀,使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解讀能再深入、細膩一些,所以我設計了多次質疑,意在引導學生對木蘭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個性化、細膩化的解讀。
文章在寫作手法方面也有許多精妙之處,但對于初一同學來說并不好理解,我設計讓學生在改寫對比中品味比較,學習本文寫作手法上的精妙。
按照新課標的精神,為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我采用了質疑的方式對人物形象、寫作手法進行學習,在質疑中既讓學生有鮮明的印象,又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個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教師簡單的設疑、點拔和講析,發動學生積極廣泛的參與。
三、教學方法
按照以上設計思路,在本課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誦讀品味法。在反復誦讀中品讀質樸生動的語言,理解詩情、詩意,體會人物形象、主題思想和寫作手法。
2、質疑討論法。教師提出質疑觀點,學生討論探究,在比較中對文本進行深入的解析,促進學生深入的理解。
3、比較閱讀法。將文中的木蘭形象與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的木蘭形象作對比,引導學生找出差異,使學生有更鮮明的理解。
四、教學目標
1、深入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
2、學習本文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和詳略得當的敘事手法;
3、培養學生質疑探究、合作討論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豫劇《花木蘭》中的“誰說女子不如男”一段)
這是豫劇《花木蘭》中的一段,唱詞大膽質疑了“女子不如男”這一傳統觀點,今天這節課我們也在一次次的質疑中完成學習任務,好嗎?
(二)導學過程
1、質疑人物形象
都說木蘭是個金戈鐵馬的大英雄,可老師覺得并非如此,你同意嗎?
①木蘭“嘆息”不專心。
第一段中“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一句,木蘭不好好干活,唉聲嘆氣地想心事,干活不專心。你同意嗎?
明確:木蘭停機的嘆息,顯示她沒有心思織布,內心的不平靜,引出母女對話,表明木蘭替父從軍的緣由。從中看出木蘭深明大義,既體貼父親年老無力,又考慮到天子征兵是保家衛國的大計,于是毅然決定替父從軍,表現了木蘭勇敢、堅強的性格。
②木蘭想家不堅強。
文章兩次提到“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未到戰場便思念爹娘。別人是“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可木蘭卻是未到戰場先思家,一點也不堅強,你以為呢?
明確:木蘭離家愈遠思親愈切,因為她畢竟還是個年輕女子,對家鄉對父母畢竟是有依戀之情的。這樣突出了她的女子身份,細致刻畫出年輕女子的細膩情懷,非但沒有削弱她的英雄形象,相反使她的從軍舉動更富有傳奇性,更引人入勝,使故事更富真實性,人物形象也更豐滿。
③木蘭辭官有點傻。
“了動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凱旋歸來,高官厚祿,可她卻辭官回家,看來木蘭有點傻。你覺得呢?
明確:木蘭不做高官,不要厚祿,只要一匹千里馬趕回家去,可見其歸心似箭,更突出她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格,她依然眷戀著家鄉的耕織生活,依然是爺娘的純真女兒。
④木蘭形象的辯論。
大多數人認為木蘭是巾幗英雄,也有人認為她只是傳統孝女,你側重那方觀點呢?
(多媒體顯示背景資料)
《木蘭詩》創作于南北朝時期,當時正是我國佛教的鼎盛時期,佛教思想對我國的傳統文化和儒教思想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原來處于正統地位的儒家“孝道”思想被大大地削弱。許多人由于受佛教思想的影響,紛紛斬斷六根,出家為僧。“南朝四百八十寺”就應是當時的真實寫照吧。在儒家看來,“父母在,不遠游”,“不孝有三,無后為大”。佛教和儒家思想的這種沖突,在民族關系復雜的北方少數民族地區尤其激烈。因此有人認為作者通過塑造“木蘭”這一孝女形象來改變世風,向世人召喚失落的孝道思想。
這也許便是作者創作《木蘭詩》的意圖。你是怎樣認為的呢?能否在文中找到根據呢?
(同學們自由辯論發言,可表明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反駁對方觀點,言之有理即可。)
小結:聰明、勇敢、勤勞、孝順、不慕富貴的女英雄木蘭,無疑是不平凡的。但她的思念父母、梳妝打扮也讓我們看到了其作為女性細膩、真實與平凡的一面。正是因為這種不平凡中凸現的平凡,作品的人物形象才更加豐滿而圓潤,從而成為不朽的文學經典。
2、質疑寫作手法
經過大家的探究和辯論,我們深入而全面的了解了木蘭這一經典形象。雖然對人物形象的反駁我以失敗而告終,但我還要質疑這首詩的寫作手法,我覺得詩中有許多地方還欠推敲。
①出征準備太羅嗦。
我認為“東市買駿馬……北市買長鞭”的描述太羅嗦。現在我把它改為“各市買用具,準備奔邊關”。這樣言簡意明,惜墨如金,你同意嗎?
明確:原文好,好在通過排比句渲染了戰爭氣氛和離家出征前緊張而又周密地準備戎裝的過程。
②戰爭描述太簡單。
沙場征戰中,木蘭是如何運籌帷幄,如何英勇作戰,課文都惜墨如金。請同學們結合本詩的語言,試描寫一二句。如:鼓擂驚敵膽,劍出退胡騎;曠野尸成堆,大漠血流河等。并把自己寫的詩句插入“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之后,對比一下,怎樣更好呢?
明確:詩的重點不是謳歌主人公馳騁沙場、克敵建功的英雄行為,而是頌揚她勇于獻身、不圖榮華的高尚情操,所以只用六句對戰場和戰爭做了最高度的概括。這樣詳略得當,使主題更加突出。
③結尾比喻不恰當。
結尾比喻不太好,把人比為兔子。現在大家把兔子換作人,看該如何說,是不是更好?
明確:結尾以妙趣橫生的比喻,對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多年而未被發現的謹慎、機敏做了謳歌和贊美。正因如此,有人評論道:“此結最著題,又出奇語,若缺比四句,使六朝諸公補之,未必能道此。”
小結:《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杰作,選材精當,用詞準確,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而富有感染力,不愧為“漢樂府”中的代表作。
3、寫寫心目中的花木蘭
(播放美國動畫片《花木蘭》片段)
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木蘭被描繪成了一個大大咧咧、不懂三從四德,不會女紅,成天騎馬,充滿了男孩子特點的形象。我以為文中的木蘭太完美,有些不自真實,所以我更喜歡美國動畫片《花木蘭》中的木蘭形象。你心目中的花木蘭是怎樣的,用筆寫一寫,要寫出自己的特色。
(三)課后作業
我對《木蘭詩》的質疑。
提示:可以從人物形象、故事內容、寫作手法、主題思想等角度大膽質疑。
參考示例:巾幗英雄還是傳統孝女(質疑木蘭的形象)、戰爭殘酷的悲歌還是英雄故事的贊歌(質疑《木蘭詩》主題思想)……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人物形象,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2.學習古代勞動人民勇敢樂觀的愛國精神和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3.培養學生獨立研究、合作探究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木蘭的人物形象及體會木蘭替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誦讀法、討論點撥法
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
美國迪斯尼公司曾投巨資將中國的花木蘭搬上了卡通銀幕,轟動了世界,讓全世界人民知道了這個英勇而美麗的奇女子。花木蘭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女英雄,可她到底憑借什么魅力,打動了不同種族人民的心,以至于風靡世界呢?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在花木蘭故事的最早來源《木蘭詩》中尋找答案吧。(板書課題)
二、簡介“樂府詩”及“樂府”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樂府詩”是繼《詩經》《楚辭》之后,在漢魏六朝文學史上出現一種能夠配樂歌唱的新詩體。《木蘭詩》與《孔雀東南飛》,被稱為“樂府雙璧”。
“樂府”本是官署的名稱,負責制譜作曲,訓練樂工,采輯詩歌民謠,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時演唱,并可以觀察風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故事
1.范讀課文(示范朗讀帶),學生在聽中指出應注意的字音。
2.檢查預習效果,給加點的字詞注音。
唧唧( )機杼( )軍帖( )可汗( )鞍韉( )轡頭( )濺濺( )胡騎( )啾啾( )朔氣( )金柝( )十二轉( )百千強( )扶將( )阿姊( )霍霍( )舊時裳( )理云鬢( )
3.小組疏通文意,說說情節。 要求學生以“木蘭_________”句式概括每節內容,橫線上限填四個字。
(木蘭停機嘆息、替父從軍、奔赴戰場、征戰沙場、辭官還鄉、會見親人、謳歌英雄)
四、細讀課文,感受木蘭形象
1.學生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表述。
(時間為10分鐘左右) ,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舉手發言,明確自己眼中木蘭的形象:
可能的回答有:
學生1:我從課文“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讀到木蘭是一個勤勞的人,因為“復”字表明木蘭紡線不是短時間的,而是長年累月都在做!
學生2:我從課文“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讀到木蘭是一個勇敢,
堅毅,忠孝兩全的人,因為木蘭的嘆息聲是在為父親擔心,可見木蘭的孝順;“愿為市鞍馬”的一個“愿”字充分表明木蘭是一個勇敢,堅毅,勇于擔當重任,熱愛國家的人!
學生3:我從課文“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讀到木蘭是一個英勇善戰的人,因為戰爭這么激烈,“十年”說明打仗時間很長,又死了很多人,而木蘭還能活著回來,足夠證明她的英勇善戰!還有,我從課文“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讀到木蘭是一個不慕高官厚祿、情系故鄉、眷戀家園、熱愛和平生活的人,因為木蘭立了赫赫戰功,因功受賞,可是她依然作出“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的決定,在她看來,打仗好像并不是為了建功立業,也不是為了高官厚祿,純粹是為了保衛國家,使百姓能過上安定的生活,這種精神難能可貴。
學生4:我從課文“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讀到木蘭是一個熱愛生活、善于打扮、美麗可愛的女人,因為喜歡打扮自己是女人的天性,能打扮自己,說明對生活是充滿希望的、熱愛的;這些人也是可愛的、美麗的!
學生5:我從課文“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讀到木蘭是一個機智,小心謹慎的人,因為木蘭是一個女人,在軍隊里和戰友們一起生活了這么多年,竟然沒有被發現,很難做到,可木蘭做到了!
教師在其中要適時做出贊賞性和鼓勵性的評價,如:你分析的非常好!全班為你鼓掌!
教師可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 (女兒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
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是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杰出巾幗英雄形象,在替父從軍的行為中我們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
2.請學生舉例古今中外的其他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劉胡蘭、秋瑾、鄧穎超、撒切爾夫人)。
五、深讀課文,走進木蘭內心世界
假如你是木蘭的父母、伙伴、當朝天子和《木蘭詩》的讀者,說出此時你最想說的話,在隨筆本上寫200字的片段作文。
六、拓展延伸
木蘭是一位“奇女子”。她替父從軍是一種孝,保家衛國是一種忠。那么我們現在作為中學生在現實和平的生活中,又應該怎么樣來孝順父母,報效祖國呢?請你談談自己的想法。
七、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品味凝練語言。
2、完成課后習題二。
3、200字的片段作文“木蘭, 我想對你說”寫在隨筆本上。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習題見《課時檢測》和《完全解讀》)
1) 寫木蘭深明大義,代父從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寫木蘭出征前緊張周密準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寫戰爭激烈緊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詩中描寫邊塞戰地夜景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突出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贊頌木蘭謹慎、聰明、勇敢、能力不遜男子的議論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板書設計:
木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
“奇”
蘭 巾幗英雄 孝父愛國、渴望和平
詩
“英雄也嫵媚,
女子亦剛強”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
九、教后反思
《木蘭詩》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的一塊瑰寶。一直以來,它都被選入初中語文課本,絕對是一篇經典。
在設計本課時,我力爭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注重創設情境,注重運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合作研討的能力。精心設計,層次清晰,環環相扣,經過實踐,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但在教學中,也反映出了以下幾點不足,比如:學生的知識面還不夠寬,學生的朗讀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生四人小組合作探究時,氣氛還不夠熱烈,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等。這些在我以后的教學中,都會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
附:
下水詩《木蘭贊》
你柔弱的身軀/卻負起了劍戟刀槍/為了一個決定/一聲嘆息,你選擇了戰場/為了一個信念/關山重重,你奔赴遠方/你馳騁疆場,披一身寒霜/絕不是為了贏得獎賞/你戰功赫赫,卻辭官還鄉/只是為了親人期盼的目光/你默默不張揚/你隱忍而堅強/你愛武妝,更愛紅妝/你是一個傳奇/是世上最美的姑娘!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課文記敘了花木蘭代父從軍的故事,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對古詩文有了一定的的理解能力,一般學生可以借助課后注釋和詞典了解課文的大意。所以,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式熟讀成誦是本課的重點。
設計理念
打破傳統的“串講”式古詩教學模式,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過程方法目標:能借助課后注釋、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古詩文的興趣,熱愛古詩文,并了解古代勞動人民愛國愛家熱愛和平的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千百年來,花木蘭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美國迪斯尼公司將她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可見,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播放動畫片《花木蘭》片段,學生欣賞。
這個故事最早卻來源于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北朝民歌《木蘭詩》。
二.整體感知
1.范讀課文(配樂朗讀),學生在聽中提出應注意的字音。
2.小組疏通文意,說說情節:學生用自己語言簡要復述故事情節。
三.賞析人物
1、學生再讀課文,四人一組討論:要求以“我從課文_____讀到木蘭是一個_____的人”句式來說。板書:
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教師小結:木蘭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為她既有女兒情懷,更具英雄氣慨的古代杰出巾幗英雄形象,在代父從軍中看到了她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2.學生舉例我國歷史上的巾幗英雄(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
3、其實在地方戲曲中也有歌頌巾幗英雄的作品,學生欣賞豫劇《誰說女子不如男》。
四、指導熟讀成誦
1、播放PPT:停機嘆息,下定決心。調動學生積極性,比賽背誦。
2、準備和出征,借助PPT,提示關鍵詞背誦。
3、十年征戰生活,可以引導理解背誦
關山飛度
營地苦寒
戰爭持久
戰斗激烈
4、其他段落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
五、作業
1、背誦全文
2、用歌詞或對聯的形式,給木蘭寫贊語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反復誦讀,并背誦全詩;體會本文排比、夸張、對偶等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學習本文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復述等方式,體會詩歌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認識木蘭的形象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2、體會課文的語言特色 3、重要文言詞語的積累4、體會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問:同學們都知道“巾幗不讓須眉”這句古語吧,你們有誰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學生思考并舉手回答(如: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等)
是啊,我國古代確有一位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女英雄——花木蘭千百年來,她已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形象花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可謂流芳百世,流傳海外可同學們卻不一定知道這個故事來自于一首詩――《木蘭詩》(板書課題)下面就讓我們學習這首詩
二、背景解題,認識時代
這首詩選自《樂府詩集》樂府是古代掌管音樂的機構,后人把這個機構所采集的詩歌都稱為“樂府”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編的《樂府詩集》,是一首北朝民歌它與南朝民歌《孔雀東南飛》合稱文學史上的“樂府雙璧”
三、詩歌誦讀初步感知
1、教師帶表情范讀讓學生邊聽邊勾劃出不認識的字,并注意教師朗誦時節奏的變化
2、解決生字詞教師重點強調:
機抒:zhù(織布梭子) 可汗:kè hán 鞍韉:ān jiān(馬鞍下的墊子) 轡頭: pèi(韁繩 )
燕山:yān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 胡騎: jì(戰馬) 戎機:róng(軍事)
著我舊時裳:zhuó(穿)紅妝:zhuāng(裝飾,打扮)) 傍地:bàng(臨近,此處引申為貼著)
3、請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情感
4、學生齊讀課文
四、整體感知,走近木蘭
1、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請學生根據自己的初步理解,復述木蘭故事
2、《木蘭詩》按什么順序安排故事情節的?
時間順序
3、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詩歌內容與結構教師板書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填空:
理清情節:
木蘭停機(嘆息)——決心(替父從軍)——從軍(準備)奔赴(戰場)——十年(征戰)拒賞(厚祿)——與親人(團聚)
五、人物賞析,品讀探究
1、人物賞析:
你覺得花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你從課文中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學生四人一小組分組討論、探究
(1)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勤勞孝順
(2)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愿”――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勇敢堅強的英雄氣慨
(4)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不慕榮華富貴,甘過普通百姓生活
(5)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機智、謹慎
總之,木蘭形象特點:深明大義、果敢堅強、英勇善戰、不慕名利、謹慎機敏
2、品讀探究:
(1)第2自然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么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①渲染戰前緊張氣氛,表明戰事緊迫②表現木蘭準備工作的繁忙和出征的急切心情③樂府詩常用的一種鋪陳寫法
(2)第4自然段寫木蘭辭官還家,運用哪些修辭手法,表現木蘭的什么情操?
運用夸張,寫出木蘭功勞之大,天子賞賜之多,木蘭辭官不就,表現她不圖功名利祿,向往和平勞動生活的高尚情操
(3)第5段寫木蘭回家與親人團聚,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表現了她怎樣的心情?
排比,渲染了木蘭一家人團聚、歡樂的氣氛,表現了木蘭回到家中的愉快心情
(4)結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對木蘭的贊美再一次表現木蘭的機智謹慎
(5)這首詩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這首詩通過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故事,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3、詳略分析:
(1)這首詩在敘事的詳略上有什么特點?
從軍緣由――詳寫 出征前準備――詳寫 出征中的思親心理--詳寫,詳寫女兒情態
關山飛度,征戰沙場――略寫,略寫英雄氣慨 凱旋辭官――詳寫
家人迎接――詳寫 木蘭改裝――詳寫
(2)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呢?
(在內容上)突出木蘭的兒女情態,豐富木蘭的英雄性格,使人物形象真實感人(在結構上)詳略得當,使全詩顯得簡潔緊湊總之,詩歌對能表現中心思想的材料詳寫,一般的就略寫
六、體驗反思
1、試想你就是木蘭姑娘,請你說說替父從軍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動
2、假如“我”就是木蘭姑娘(請發揮合理的想像),說說自己的戰斗生活
七、課堂小結
1、把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兩個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稱的排列在一起,表達相似、相反或相關的意思,這種修辭方法叫對偶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2、學生查閱資料,列舉我國歷史上還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較
——例:梁紅玉擊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門陣,紅娘子,顧大嫂、孫二娘,扈三娘等 劉胡蘭、秋瑾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5
【學生分析】
在中國,花木蘭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學生可能大多了解她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可是這樣的一位勇敢剛強的女英雄,她也有著豐富的內心世界,也和普通女子一樣,愛美,愛她的親人,愛樸素平淡的生活。所以,學習《木蘭詩》,就是要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刻畫出來的。
【教學建議】
1、這首敘事詩字面意義淺顯,可引導學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解決生字詞句、理清故事情節。
2、《木蘭詩》是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國詩歌史上的一支奇葩,它的多種藝術手法如鋪排、互文、對偶等對烘托氣氛、塑造人物形象等起著重要作用。要引導學生領會這一點。
3、體會本詩的選材對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4、培養學生愛國愛家的責任感。
5、指導朗誦,爭取當堂背誦。
建議一課時完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花木蘭的故事嗎?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流傳了一千多年,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個形象深受人們喜愛。她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性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木蘭詩》,在這個傳奇的故事中尋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了解故事情節
1、指導學生分組合作,疏通文意。學生質疑,教師點撥對重點字詞句的理解。
2、了解故事情節。
學生討論空白處填寫恰當詞語:
木蘭停機( )──決心( )──從軍( )──奔赴( )──十年( )──拒賞( )──與親人( )
明確:嘆息、出征、準備、沙場、征戰、辭官、團聚
三、探究理解木蘭形象
討論:
1、木蘭是人人皆知的女英雄,詩中哪些描寫刻畫了她這一形象?
兩處:
⑴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如飛。朔氣傳金拆,寒光照鐵衣”。
⑵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前者烘托渲染了軍旅生活的艱苦與慘烈,從正面塑造了一個勇敢剛強的戰士形象。后者通過寫天子的賞賜之多,側面表現出木蘭是一位戰功顯赫的女英雄。
2、木蘭既是一位傳奇英雄,又是一個普通的女性。詩中哪些細節描寫表現了她的女性心理?
⑴ 停機嘆息時的心理描寫:既為家里著想(父親年齡大了,弟弟還小),又為國家大計著想(保家衛國是子民的責任)這種焦慮矛盾正是女子所特有的心理。
⑵ 遠征沙場時的`思鄉心理的描寫。遠在邊塞的木蘭看到眼前一草一木都忍不住觸景生情,想起家中慈愛的雙親,想起家的溫暖。
⑶ 辭官還家后“著我舊時裳”和“對鏡貼花黃”的行為描寫。木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還原成“女兒身”,從她“開、坐、脫、著、理、貼”一系列歡快的動作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木蘭一顆愛美、愛生活的心。
3、你認為詩中刻畫她英雄形象的筆墨多一些還是作為一個普通女性的形象寫得多一些?為什么要這樣寫呢?
明確:詩中既寫出了她的英雄氣,更寫出了她的兒女情。正是這樣一位柔弱女子在國家需要、家庭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毅然奔赴艱惡的沙場,在戰爭中屢建奇功,這樣的奇女子怎么不令人心生敬佩之情?所以作者這樣選材更有利于刻畫一個真實豐滿的人物形象。
4、讀完此詩,你覺得我們應向木蘭學習哪些精神品質?
略。
四、指導學生朗讀、背誦
指導過程中串入對本詩修辭手法的簡要講解。
〖教學反饋〗
1、解釋句中加粗詞的意思:
⑴ 惟聞女嘆息( )
⑵ 問女何所憶( )
⑶ 愿為市鞍馬( )
⑷ 萬里赴戎機( )
⑸ 策勛十二轉( )
⑹ 安能辨我是雄雌( )
2、判斷正誤:(對的畫“√”,錯的畫“×”)
⑴ 《木蘭詩》出自我國南北朝時期一首著名的五言抒情詩,它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 )
⑵ “歸來見天子”段,突出了木蘭不圖功名利祿的高尚品質。( )
⑶ “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這幾句作為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是恢復女郎裝束的木蘭見伙伴的喜劇性的場面。( )
⑷ 《木蘭詩》全詩表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勞動生活的向往。( )
3、用原文填空:
① 旦辭爺娘去,________,不聞爺娘喚女聲,________。旦辭黃河去,________,不聞爺娘喚女怕,________。
② 策勛十二轉,________。
③ ________,對鏡貼花黃。
④ 文中描寫邊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⑤ “撲朔迷離”一成語是由該詩中“________, ”得出,現常用來比喻________。
4、請從課文中再找出一句與例句使用修辭方法相同的句子。
例⑴ 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例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例⑶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例⑷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5、問答題:
① 木蘭替父出征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②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這句表達了木蘭怎樣的心情?
③ 寫出“開我東閣門,……對鏡貼花黃”一段中所用修辭方法及其表達上的作用?
④ 你認為木蘭是一個怎樣的女子?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大致了解北朝名歌的相關知識,包括其的記敘內容,常用的修辭及寫作手法和其語言特點。
2、掌握課文中的文言常識和常用的字詞句的讀寫、翻譯。
3、熟讀并背誦課文,知道課文內容并能大致復述,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和文言翻譯能力。總結出花木蘭這個巾幗英雄的人物形象,體會其中的愛家愛國主義精神。
4、就文章詳略敘述,修辭手法及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人物的傳奇性和戲劇性。
二、教學重點
1、重點文言字詞及文言句式的學習和積累。
2、北朝樂府名歌的敘述內容、語言特征、記敘手法等文學常識的學習和積累。
3、對于故事情節的梳理,花木蘭人物形象的分析,對故事主題的理解。
三、教學難點
1、文中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手法的學習,詳略安排的寫作目的及好處。
2、文中所表達的思想內容的理解。
四、教學方法
1、講授法。利用稍微簡短的時間,介紹北朝樂府名歌的相關知識和內容寫作特點。
2、問題法。通過引入式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同學們進入課文,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對故事情節、人物分析、寫作手法、修辭手法、詳略分配對應進行提問,就問題的難以程度,選擇直接請同學回答或小組討論后請小組代表回答,問題就學生回答情況做出相應調整,提問時所注意的是不將人物形象與故事情節和敘述描寫脫離并控制時間。
3、朗誦復述法。通過朗讀熟悉生詞,通過復述大致翻譯文章內容
4、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們展示一些關于花木蘭的繪畫作品,通過這些作品的直觀展示,體會出花木蘭巾幗英雄的形象。
5、課堂練習法。讓同學們制作一張花木蘭的名片,名片上的內容包括:姓名、生存時代、身份介紹、性格介紹。
五、教學過程
(一)講述故事,提出問題,引出課文
向同學們講述花木蘭的故事,但在故事當中將“花木蘭”名字隱去用“一位女子”代替。
提問:“有哪位同學知道故事當中的主人公是誰嗎?“
回答:”花木蘭“
對回答正確同學進行表揚并引出課文:“恩,很好,故事中的人物正是花木蘭。花木蘭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我們的課本中也有一篇文言文是敘述這位了不起的女子。
(二)講授文學常識
向同學們介紹《木蘭詩》選自于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為主,是當時北方民歌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木蘭詩》則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和《孔雀東南飛》稱為“樂府雙壁“
(三)朗誦課文,清點字詞
請全班同學一起大聲朗誦課文,并稍作點評:“大家讀得很有力量,但還是要注意一下個別的字詞和停頓。”接著播放錄音,在播放錄音的過程中,在黑板上書寫重點字詞:“機杼(zhù)、軍帖(tiě)、可汗(kèhán)、愿為(wèi)市鞍(ān)馬、鞍韉(jiān)、轡(pèi)頭、流水鳴濺濺(jiānjiān)、 萬里赴戎(róng)機、朔(shuò)氣傳金柝(tuò)、賞賜百千強(qiáng)、出郭相扶將(jiāng)、阿姊(zǐ)聞妹來、磨刀霍霍(huòhuò)、著(zhuó)我舊時裳(cháng)、當窗理云鬢(bìn)、對鏡帖(tiē)花黃,待播音結束后,簡單教讀以上字詞并延伸出課文中的兩個成語“磨刀霍霍”“撲朔迷離”。再讓同學們結合注釋自由朗讀一遍,邊朗讀邊試著翻譯。朗讀結束后,讓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句子并逐一解答,控制在三到四個句子。若沒有同學提問,則自行講述幾個重點句子的翻譯:“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布置課堂小練習,提出問題,引出人物形象的分析
1、讓同學們結合課文敘述和自己的理解,制作一張花木蘭的名片,名片上的內容包括:姓名、生存時代、身份介紹、性格介紹、生平經歷。
2、大概4分鐘后,請三個同學朗讀自己制作的名片內容,并就其內容分別做相應點評,總結出相似點。
3、展示花木蘭的繪畫作品(挑選一些花木蘭男兒身騎馬作戰的作品)
提問:畫中花木蘭是一個怎么樣的形象。
回答:男兒形象,英雄形象,偉大的形象,了不起的戰士,勇敢堅強的女子等
繼續展示美國動畫作品《花木蘭》中花木蘭女兒身的形象
提問:這作品中的花木蘭又是什么樣的形象
回答:漂亮的古代淑女形象,溫柔的大家閨秀形象,美麗大方的姑娘等
就回答再進行提問:那為什么這么溫柔的淑女要讓自己變身成為那么堅韌的男子形象呢,請找出文中的語句來問答該問題
回答: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得出答案后繼續提問:“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木蘭已經決定替父從軍了,那在她準備出征之前她做了哪些準備工作呢,在送她出征的路上,木蘭和木蘭的爹娘有什么表現呢,同樣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回答:“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就回答講授課本知識,主要針對修辭進行講解并舉例說明比興、對偶、夸張等修辭手法,結合重點句子的分析,再就木蘭認真準備出征的過程引申出木蘭重視國家安危,準備為國家做貢獻的獻身精神。
講解完后,繼續提問:“描寫木蘭戰場生活的語句有哪些?’
回答:“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就回答進行講授,說明繁簡的處理方式的作用,作者不惜筆墨描繪的往往都是他所要著力突出的。這首詩所要突出的正是對木蘭的孝敬父母、勇于擔當重任的性格的頌揚,所以,對殘酷的戰爭,一筆帶過,而對能夠反映美好心靈的內容則不惜筆墨。另外,這種繁簡安排似乎還隱含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對戰爭的冷淡和遠離。
講授結束后繼續提問:“在這樣初步了解文章內容之后,同學們按小組討論說說你們覺得木蘭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品質。”
回答:“勇敢,孝順,愛家愛國,以大局為重,巾幗不讓須眉等“
就個別小組的回答做出總結,并講授木蘭的精神品質和形象特征。
講授結束后,繼續提問:“如果你是花木蘭,你當時會怎么做,為什么“
回答1:“會和花木蘭一樣替父從軍。”
就此回答提問:“沙場的生活艱難困苦并且有生命的危險,你為什么還想替父從軍呢?”
回答:“父親年長家中無大兒、國家形式迫在眉睫等。”
就此回答讓同學們感受木蘭孝順并且忠心為國的愛國主義精神并延伸出當時北朝民族人民勇敢頑強的精神品質。
回答2:“不會和花木蘭一樣替父從軍。”
就此回答提問:“那這樣的話,你年長的父親就要挑起重擔了,你會讓你的父親出征嗎?”
回答:“父親雖年長但也可以擔負重任;覺得自己身為女兒不應出征沙場。”
就此回答對這部分思想的學生進行相應引導并繼續提問:“如果你是木蘭,你會接受天子的賞賜嗎?為什么?”
回答1:“不會接受,自己為國家效力是應該做的而不是為了賞賜。”
就此回答延伸出木蘭不為功名利祿,談薄名利的精神
回答2:“會接受,給家里帶去一筆財富;是自己應該得到的。”
對此回答不做否認態度,就其接受原因作無褒貶含義的評價。
該環節結束后,對木蘭的整體形象進行總結點明文章主題。
六、練習
1、背誦《木蘭詩》
2、以《木蘭詩》為基礎,寫一則小故事。500-600字
七、板書設計
故事情節:
詳1、木蘭嘆息---點明原因,替父從軍
2、出征準備---排比鋪陳,繁忙準備
3、送女出征---戀戀不舍,木蘭思親
4、木蘭歸鄉---婉拒賞賜,辭官歸鄉
5、歸家換裝---家人歡喜,戰友迷惑
略沙場生活-------英勇殺敵,艱辛頑強
人物形象
作為女兒孝順,顧家,戀家
作為戰士英勇,頑強,堅韌
作為臣子坦然,淡薄名利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7
學習目標
1、反復朗讀成誦,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
2、積累文言詞語,學習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力爭熟讀成誦。
3、了解北朝民歌的特點和常用的修辭手法。
4、分析木蘭這個人物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保家衛國的熱情。
重點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
難點學習詳略得當的敘事方法。
課前預習: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2、反復朗讀課文,感受木蘭的女兒情、英雄氣,了解她的智慧、膽略和才能。
3、閱讀《學法大視野》“課前預習”,了解作家作品,完成“基礎梳理”部分。
課內探究:
一、情境導入。
花木蘭代父從軍的傳奇故事千百年來一直廣為流傳。時至今日,現代人以它為題材打造了各種版本的文學或影視傷口有少兒版的動畫片,有成人版的電視劇,塑造出風格各異的花木蘭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南北朝時期的樂府民歌《木蘭詩》,去見識見識最原始版的花木蘭形象。
二、感情朗誦,整體感知。
1、有情朗誦:
①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讀,要求注意體會朗讀的語調、語速、節奏等,尤其應注意朗讀節拍的把握。
明確:
(1)唧唧/復/唧唧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
(2)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
(3)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4)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
②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后,個人展示,師生點評。糾正錯誤之處。
③全班齊讀。
2、疏通文意。
①默讀課文,根據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將不理解的地方標記出來,小組解決。
②師生共同釋疑。
③教師補充:請同學們觀察“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一句,這兩句該如何翻譯?你還能在文中找到其他類似的句子嗎?找出來,并解釋和翻譯。
3、通讀全文,概括各段的內容。并根據各段內容口頭復述課文內容。
4、一千多年來,花木蘭的形象一直深受人們喜愛,原因是什么?
三、合作探究,研讀賞析。
1、品味詩歌的語言。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點的部分,看看這些句子各有什么句式特點,從詩中再找出一些類似的句子。
①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②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③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④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
2、這首詩歌中所寫的故事時間跨度大,內容豐富而復雜,作者是如何作出詳略安排的?從這一內容的安排來看,作者是想表現一個什么樣的主題?
四、拓展延伸。
學完本文,我們應該從木蘭身上學習什么?
五、布置作業。
完成《學法大視野》。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的
1、了解詩歌表現的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學習《木蘭詩》詳略得當的寫法。
3、領會故事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表現方法。
4、體會民歌剛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
教學過程
一、 導言:同學們都知道“巾幗不讓須眉”這句古語吧,在中國古代歷史上就有這么一位好女子,她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立下赫赫戰功。她的事跡被老百姓編成民歌廣為傳唱。她的名字叫花木蘭。現在我們就從這首流傳于世的北朝民歌《木蘭詩》中,來感受一下“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吧!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古代北朝民歌《木蘭詩》。(板書課題)
1.題解 (木蘭詩》又叫《木蘭辭》,選自宋朝郭茂倩(qian)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民歌。北朝民歌以《樂府詩集》所載“梁鼓角橫吹曲”為主。這是當時北方民族一種在馬上演奏的軍樂,因為樂器有鼓有角,所以也叫“鼓角橫吹曲”。《木蘭詩》則是北朝樂府民歌的代表作。
2.背景介紹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當在西魏。那時正是南北朝時期南北對峙,戰爭是北朝社會一個最突出的現象,整個北朝的歷史幾乎與戰爭相終始,在初期“五胡十六國”的130多年中,戰爭尤為頻繁。五六世紀間,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鮮卑族與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區進行過長期的戰爭。這與詩里所寫的木蘭出征路線正相吻合。這可能就是《木蘭詩》的歷史背影。
二、指導自讀
1.出示小黑板上的生字詞,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借助課文注釋給加粗字注音并辨析其中某些字形。
2.學生輕聲讀課文,要求借助課文注釋,口頭試譯全詩,熟悉故事情節。教師行間巡視,指教。
三、研讀課文
1.提問:這首詩敘述了一個什么故事? 歸納:詩中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的故事。
2.提問:全詩在進行結構剪裁和人物描寫上始終緊扣住哪一特點? 提示:“木蘭是女郎”。
3.提問:《木蘭詩》按什么順序安排故事情節的?全詩可分為幾大部分?各寫出什么內容? 歸納;以故事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時間為序; 詩的正文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l~3段),敘述木蘭的身分,交代從軍的緣由,以及寫木蘭出征前的準備工作和征途上的見聞、感受。 第二部分(第4段),寫木蘭萬里長征、十年轉戰凱旋的生活。 第三部分(第5~6段)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功成不受賞,請求還故鄉,以及爺娘姊弟迎接木蘭、木蘭和親人團聚的情形。 最后一段是附文,以兔為喻,贊美木蘭。
四、分析課文:指定學生朗讀第一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第一段:
(1)詩篇怎樣寫出故事的開始?這樣寫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詩篇由“唧唧復唧唧”引出“木蘭當戶絹”,表明了木蘭織布姑娘的身份。“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組對偶句表現出木蘭停機不織,只是連聲嘆息,自然地引出母親的發問,木蘭的回答(母問女答),富有生活實感,寫出了故事的開始。
(2)木蘭的答話表明了什么情況?表現了她的什么特點?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軍帖”的夜傳,“十二卷”的夸張,表明了軍情緊急,顯示出戰爭氣氛。“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銳的矛盾,表明了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表明緣由)。“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表現出木蘭基于家庭情況,經過停織嘆息的考慮,毅然決定代父從軍(毅然代父從軍)。
第二段:這一部分先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路,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連赴東西南北四市,匆忙購置戰馬鞍具的情景,表現了木蘭準備出征的急切心情(排比鋪陳匆忙購置急切準備出征)。
第三段:這一部分還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旦辭黃河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間構成對偶并運用了間隔反復修辭方法。“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和“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這兩組對偶句之間,間隔反復,層嬗遞進(反復),表現出木蘭出征的路線,征程的遙遠,行軍的神速,點明了宿營的荒涼地點;“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和“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之間,間隔反復,緊相呼應,在荒涼夜間環境烘托中(烘托),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思念親人,離鄉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思親情切);從而細膩地透露出木蘭少女思親的情懷,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寫出木蘭奔馳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奔馳遙遠征途)。
第四段:(三)指定學生朗讀第二部分后,引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1)這一部分前兩句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什么作用?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是對上段描寫的奔馳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馳抵戰場,引到描寫戰場上的生活和戰斗,在詩篇前后段落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這兩句詩,夸張地表現出木蘭身跨飛馳戰馬,萬里奔赴戰場,穿過關隘、飛越層巒的矯健雄姿(夸張)。
(2)后四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兩句對偶(對偶):凜冽的北風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將士們在軍中宿營;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明晃晃的鎧甲,哨兵們在深夜值勤;在艱苦環境的烘托中(烘托),表現出木蘭在戰場上的艱苦生活。
“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兩句對偶,又是互文,互相滲透(互滲):將士們出征十年,經歷過上百次激烈戰斗,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表明了木蘭身經長期激戰,英勇善戰,凱旋歸來(長期激戰凱旋)。
第五段(四)指定學生朗讀第三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1)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朝見天子的情景?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夸張,對偶,互相補充,表明天子為木蘭記多次功、賞賜甚豐,并且還“問所欲”,意將封任高官;這就有力地襯托了“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夸張襯托),表現出木蘭功成身退、眷戀家鄉耕織生活、不慕榮華富貴的純真性格、高貴品質(功成身退不慕榮華富貴)。
(2)這一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方法描寫木蘭回到家園的情景?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一家親人因木蘭歸來而各自產生的符合年齡、身份、性別特征的行動,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親切意味。表現出木蘭勝利歸來給全家親人帶來了一片歡樂(排比鋪陳親歡)。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一連串富有年輕女性特征的換裝梳妝動作,表現出木蘭久征勝利歸來,恢復女妝,欣喜興奮的感情。
“出門看伙伴,伙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表現出伙伴看到“木蘭是女郎”時的驚詫和贊嘆(伴驚),襯托了木蘭在長期從軍當中的謹慎和機警。木蘭從軍的故事也就在喜劇高潮中結束(喜劇高潮結束)。
第六段(五)指定學生朗讀第四部分后,引導學生分析這一部分。
這一部分是吟唱詩歌的人在詩篇故事結束以后的吟唱。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體現了什么樣的感情?
這一部分以雙兔為喻,很有風趣;“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字,具有代木蘭說話的意味,體現了對木蘭十分親切和非常喜愛的感情(雙兔為喻風趣親切),贊美了木蘭在從軍十二年中未被發現是女郎的謹慎和機警(贊美謹慎機警)。
五、分析木蘭的形象意義。
全詩敘述了木蘭女扮男妝、代父從軍、還朝辭賞、回到故鄉的故事,反映了我國北方人民矯健尚武的精神,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純樸、樂觀勇敢的愛國精神,以及對和平生活的向往和不慕名利的優秀品質。
木蘭,相傳姓花,花木蘭已成了家喻戶曉的巾幗英雄的形象。她是一個勤奮織布的普通姑娘,但當戰爭到來的時候,竟自勇敢地承擔起一般婦女所不能承擔的代父從軍的任務。從這一壯舉中,可以看出木蘭深明大義,既體貼父母的困難,又考慮到國家的需要。買了“駿馬”“長鞭”,經歷黃河黑山,北到燕山朔野,萬里長征,十年轉戰。凱旋歸來后,木蘭不但不貪功圖賞,而且鄙棄功名利祿,這種氣概是何等的磊落軒昂。在爹娘姊弟的熱烈歡迎的歡愉氣氛中,她“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理云鬢”“帖花黃”,一旦恢復女兒裝時,同行的伙伴才驚訝的認出這個十年征戰,功勛卓著的“壯士”,竟是一個“女郎”。這個喜劇性撲朔迷離的傳奇故事,無不烘托出純樸、天真、活潑、機智的女子形象來。這個美的化身,也正是人民群眾所喜愛的巾幗英雄。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懷)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六、1.提問:這首詩在敘事上的詳略得當體現在哪些地方?
歸納:詳寫第2、第3、第4、第6段,即對木蘭的從軍緣由、戀別、辭官和還家都寫得比較詳細。這是因為作者緊扣住“木蘭是女郎”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征去精心剪裁安排詳略的。凡有助于突出這一特征,更好的表現主題的,則鋪寫不厭其煩,反之則惜墨如金。如對歷時十年的戰斗生涯(第4段),僅有“萬里赴戎機”以下六句,還有出征前的準備(第3段開頭四句)也寫得比較簡略,詳略搭配得當,正是為塑造木蘭這一巾幗英雄形象服務的,為全詩主題服務的,也是這首詩在寫作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2.提問:什么叫對偶的修辭方法?什么叫排比的修辭方法?(要求學生看課文后練習三、四,從課文中找出原句并用浪線畫出來,閱讀體會它的好處。)
歸納:把結構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數相等(或基本相等)的兩個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相稱的排列在一起,表達相似、相反或相關的意思,這種修辭方法叫對偶。如:“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排比,由幾個(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短語、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來組成。無論敘事、議論、抒情,都可以用這種修辭方法來加強語勢,或表示逐層深入。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3.學生齊讀畫出來的對偶句、排比句,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七、布置作業
故事情節:
一代父從軍、踏上征途。(詳寫)
二奔赴前線,十年征戰。(略寫)
三還朝辭官,家人團聚。(詳寫)
四吟唱比喻,贊美木蘭(略寫)
木蘭形象: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情懷)(詳寫)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略寫)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特點,并背誦全詩。
2.復述表演,并領會其情節曲折,富于戲劇性,充滿傳奇色彩的特點。
3.人物賞析,體會木蘭代父從軍、保家衛國的愛國主義精神。
4.學習本文詳細得當的敘事方法。
【教學重難點 】
1.賞析木蘭這一古代巾幗英雄形象,并領會課文所表現的思想感情。
2.詳略得當的寫作特點。
3.重要文言詞語的積累。
【學情分析】
讓學生了解北朝民歌的特點,并掌握一定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知道,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里,婦女被三從四德(三從:女子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許多封建禮教束縛著。(鼓動學生情緒)現在婦女在社會及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呀?(多數學生會根據母親在家庭中的地位給予肯定回答)著名豫劇大師常香玉唱出了所有女性的心聲:“誰說女子不如男”。是否有同學知道這是唱的哪位巾幗英雄啊?
好!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木蘭詩》。主人公花木蘭是一個凝聚了千年傳說情感豐富的巾幗英雄形象,甚至已成為一種文化。(放映演示課件:木蘭像、木蘭祠、豫劇、京劇……)
簡介如下:自漢代起民間開始修建木蘭祠。每年四月初八木蘭生日致祭。歷經各代,香火不絕。祠祀木蘭像的廟宇遍布神州。較為著名的有:河南虞城木蘭祠、安徽亳州木蘭祠、河北完縣木蘭祠、湖北黃陂木蘭祠、陜西延安萬花山木蘭祠。梅派大師梅蘭芳主演的京劇《花木蘭》,突出了愛國主義思想,藝術成就極高。美國迪斯尼公司還將花木蘭的藝術形象搬上了銀幕。中國郵政2000年還發行了《木蘭從軍》郵票。而這眾多的木蘭文化都起源于我們將要學習的這首南北朝民歌《木蘭詩》。眾多的創作者都是研讀了《木蘭詩》獲得了靈感,形成了一套有體系的木蘭文化。
一千多年來,花木蘭這一形象家喻戶曉,深受人們喜愛,現在大家就和我一起到《木蘭詩》這個千古流傳代父從軍的故事中,去感受這個奇女子的傳奇人生。
二、誦讀
1.學生自由誦讀。
2.正音并理解詞義。(用多媒體展示)
軍帖 機杼 轡頭 戎機 鞍韉 金柝 策勛 可汗 扶將 撲朔 迷離 帖花黃
3.多媒體MP3或FLASH朗讀欣賞。
4.學生朗讀。同學品評,老師適當點撥。(附朗讀建議,僅供教師參考)
(1)第一、二自然段是情節的開端,可以讀得平緩些。木蘭替父從軍表現了憂國思家之情,要讀得深沉些,至“愿為”兩句轉為堅定。
(2)第三自然段第1節寫出發前的準備,節奏要加快,力求突出木蘭揚鞭策馬的英雄形象;第2、3節要用抒情的語氣讀,節奏變慢,應注意的是既要抒發主人公的思親之情,也要表現她的戰斗豪情。
(3)第四自然段基調是悲壯,讀時要兩句作一氣讀,速度要更慢——十年艱苦作戰的種種經歷俱在其中。
(4)第五自然段前一節當由莊嚴轉為熱烈,節奏可稍稍加快;后一節是正義所在,要放慢節奏,讀得親切、和悅、樸實,使前后形成對比的色調,力求突出木蘭的英雄本色。
(5)第六自然段的基調是熱烈歡快,但節奏有變化。第1節節奏最快,要極力渲染喜慶的氣氛;第2節節奏放慢,要表現木蘭恢復女兒裝的輕松、喜悅的心情,末句應輕讀,為高潮蓄勢;第3節再加快節奏,著力表現伙伴的驚奇感。
(6)第七自然段是歌者的贊辭,最后一句慢讀,使有余韻。
5.全體同學分成兩組輪讀。
三、整體感知
通過反復誦讀,讓同學們小組討論,疏通文義。
要求以“木蘭 ”句式來概括每節內容。(允許填四個字)
四、討論探究
1.結合課后練習質疑,怎樣理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這兩句詩按字面解釋是:將軍經歷千百次的戰斗死去,壯士從軍十年凱旋。其實,“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和“十年歸”,意義上是合指的、兼顧的。
這兩句詩的意思應該是“將軍、壯士百戰死,十年歸”。這是一種修辭方法,稱做“互文”。這種修辭是上下文各有交錯省略而互相補充。如:柳宗元《捕蛇者說》中“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是到處叫嚷,到處騷擾。又如:王昌齡《出塞》中“秦時明月漢時關”,即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隘。請同學找出文中其他運用互文手法的語句。(明確: 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 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本文還運用哪些修辭方法?
復沓:“問女”兩句,“女亦”兩句。
頂真: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壯士十年歸。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 出門見火伴,火伴皆驚忙。
夸張: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排比:東市……西市……南市……北市……
對偶:唐以前的對偶要求不嚴格,對仗不工整。“阿爺”兩句,“開我”兩句,“脫我”兩句,“雄兔”兩句,皆不工整;而第四段六句兩兩為偶極為工整(懷疑是唐人所加)。
(建議教師對這些修辭可根據時間彈性講解,也可結合修辭點一下民歌特色。)
2.請同學們以“木蘭是一個 的人”來評價花木蘭。(參照板書)引導同學分析木蘭形象。
當戶紡織說明她“勤勞”;停機嘆息不是為自己的婚嫁又說明她“淳樸善良”;替父從軍,毅然抉擇更說明她“剛毅”;“木蘭不用尚書郎”,可見其“不慕榮利”;“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足見其“謹慎”“機智”。作為一個女子在那樣一個封建年代卻能“忠孝兩全”,也是對世人一種激勵。那么我們作為21世紀的中學生又受到了哪些啟發呢?
3.結合課文內容探究敘事的詳略。
本文敘述部分,戰爭前準備和戰爭后的辭官返鄉均為詳寫,征戰沙場為略寫。“
征戰沙場”這一段僅用了30個字交代了“征途遙遠”“生活艱苦”“戰爭殘酷”“戰時長久”。而對十年戰爭生活是如何度過的卻不詳細交代。這是全詩最為凝練的部分,音節鏗鏘,有唐律之風。
那么如何確定詳略呢?根據中心(主題)確定詳略。處于主要地位,突出中心的要詳寫;處于次要地位,服務于中心的要略寫;與中心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就不寫。
既然這樣,我們不妨采用逆向思維,通過詳略看主題。
剛才,我們已經學習到《木蘭詩》略寫了木蘭征戰的過程,而詳寫了征戰前的準備、征戰后的榮歸、團聚等幾個場面。從這些我們可以推測出作者想要表現怎樣的主題呢?
點撥:注意本文出處是《樂府詩集》,樂府詩實際是民歌,真正的作者是勞動人民。戰爭的受害者往往就是勞動人民。(可聯想到張養浩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明確:詩文略寫了戰爭場面正是反映了勞動人民對戰爭的否定,體現了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和平生活的追求。這正是本詩的主題。
五、質疑
“質疑”可結合學生自由提問,教師再把握補充。
1.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東西南北市都寫到了,為什么不在一個地方買齊東西?這樣寫繁瑣嗎?
明確:渲染戰前準備的緊張氣氛,暗示戰事緊迫,體現出家人對木蘭從軍的重視。這是樂府詩常用的一種寫法。
2.分別在六七段中找出沿用至今的成語。
磨刀霍霍:本文是指為迎接親人歸來而準備殺豬宰羊。后常用來形容準備動手殺人或發動戰爭。
撲朔迷離:本文是指兔前后腳不齊的動作和張望不定的眼神。后來形容事物錯綜復雜,不易看清真相。
六、教師小結
《木蘭詩》是一首富有傳奇色彩的北方民歌。它敘事生動,詳略得當,情節曲折,語言優美,千百年來流傳不衰。木蘭的英雄形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七、課堂鞏固
1.木蘭既是一個奇女子,又是一個普通人。她“奇”在哪里呢?又怎見她“普通”呢?(結合板書回答)
2.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這首詩都敘述了什么事?(多媒體鏈接回板書)
3.看看哪些同學能把自己喜歡的語段當堂背誦下來。
八、課外拓展
《木蘭詩》與我國最早的敘事詩《孔雀東南飛》并稱為古代敘事詩雙璧。找同學講述《孔雀東南飛》的情節。(鏈接多媒體展示)
九、布置作業
1.熟練背誦全詩。
2.把課文編成故事講給別人聽,鍛煉語言的表達能力。
木蘭詩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讀準字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樂府民歌知識。理解互文、對偶、排比的句子。
2、過程與方法:注重朗讀,在讀中感知人物形象;采用提問引導式教學,使學生了解木蘭的英雄性格;加入情景劇表演,幫助同學們理解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木蘭的英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樂觀勇敢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故事情節,感受木蘭形象
教學難點
認識人物性格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有誰知道我國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幗英雄呢?(穆桂英、梁紅玉、紅娘子、花木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女扮男裝的奇女子花木蘭。
二、文體知識介紹
我國古代北朝人豪邁淳樸,長弓善射,崇尚武力,且能歌善舞,在民間流傳著大量動人的詩歌,其中《木蘭詩》是膾炙人口的名篇,它以濃烈的感情和鋪敘,對照,渲染等手法,集中描繪了一個平凡的女子木蘭代父從軍和解放甲回鄉的不平凡經歷。本文是一首敘事詩,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樂府詩集》與《孔雀東南飛》被譽為樂府“雙壁”。
三、整體感知
1、初讀感知:自讀一遍課文,要讀準字音,體會這首詩的感情。
讀準字音
唧唧 機杼 軍貼 可汗 鞍韉 轡頭 鳴濺濺 燕山 鳴啾啾 戎機 朔氣 金柝 扶將 紅妝 著 帖花黃 傍
2、聽范讀,要挺準讀音,聽清句子停頓。
3、搖頭晃腦讀節奏,古代讀書人讀書進入佳境之時便會搖頭晃腦,搖頭晃腦正符合古文的節奏,學生試讀節奏。
4、小組合作 四人小組合作根據注釋譯課文,全班分成兩大組,第一大組以一至四段為主,第二大組以五至七段為主。
討論前補充新知識
互文:指詩文的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相互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意思的修辭方式。例如: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意思是到各處街市備辦鞍馬等。
5、生生交流,師生交流。
6、概括詩歌情節。速度課文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詩歌情節。
交流后的結果:代父從軍(1---3);征戰生涯(4);辭官回家(5---7)。
四、根據情節嘗試背誦。生自由背誦。
五、作業:熟背全文并準確翻譯句子。練習搖頭晃腦讀古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檢查上節重點詞語,重點句子;檢查朗讀情況。
二、走進木蘭。
1、搖頭晃腦是讀出來了,但老師沒聽出悲傷、憂愁、喜悅的情感。要讀好一篇文章首先要領悟文章所表達的情感,接下來讓我們走進木蘭,了解木蘭。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從文中找一找感人的語句,讀一讀精彩的片段,并試著分析原因。
2、師示范:
感人語句:“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我覺得此時她的父母一定年紀很大了,走路顫巍巍的,還相互攙扶出城迎接,他們盼望了這么多年,擔心了這么多年,木蘭回來了,他們的心情一定很激動,邊走邊流淚,這個淚是喜悅的淚。
精彩語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不僅在修辭上運用了互文,還是一個工整的對偶句,更寫出了戰爭的殘酷性。
3、找出后小組內交流并相互知道補充。
4、小組推薦在班內交流。
教師要抓住關鍵句子的理解并指導朗讀:
(1)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寫出了木蘭替父從軍的決心,可見她的堅強勇敢。
教師引導:木蘭的決心是看完軍貼立即下的,還是三思之后下的?(三思)哪些語句能看出來?(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木蘭替父從軍好事一樁為什么還嘆息?(木蘭是女子,古代女子沒地位,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準拋頭露面,而家中又是“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的情況,所以她心里矛盾,可以想象木蘭的愁苦之態。但木蘭最終決定女扮男裝,替父從軍,這里面可是有很大的風險,一是怕別人識破,更主要的是戰場上面對的將是死亡,可見木蘭的一片孝心,可見木蘭的堅強勇敢。)
怎樣去讀一二段呢?(慢而低沉。在讀到“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是要用堅定的語氣讀的沉著有力。)
(2)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萬里”表示征途漫漫,“若飛”形容速度之快,木蘭能夠大膽的走向戰場,并與男兒一樣勇敢作戰,木蘭很了不起。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教師引導:每當讀到這里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一幅“月下戍邊圖”,月下何人?(木蘭)請同學們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月下戍邊圖”。
讀這一段要用什么樣的語氣?(抑揚頓挫要鮮明,節奏要慢,讀出她的英雄氣概。)
(3)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表現了木蘭不幕功名富貴,甘過平凡生活的高貴品質。
教師引導:木蘭的理想生活是什么?(過平凡的日子。)在豫劇《花木蘭》中有木蘭回家報恩的唱詞,請同學唱或者放音樂。(平了賊兒回家,一天也不停,快馬加鞭趕回家門,我孝敬娘親。)孝敬爹娘,過一個普通女子的耕織生活。這本來是很容易實現的,可戰爭改變了木蘭的命運,她必須為實現理想而走一段曲折的道路,也為了更多人能順利實現自己的理想,她作出了非常人所能作出的犧牲,所以“英雄”二字,木蘭當之無愧。
朗讀這幾句要注意:語調要平穩,“還故鄉”三字要頓開,語調保持一致,以表現木蘭的不卑不亢,不幕功名富貴的高貴品質。
(4)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這是一個生動的比喻句。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別特征明顯,而戰場廝殺時,要分辨男女就十分困難了。這是對木蘭的贊美與歌頌。
教師引導:這說明了一個什么問題?(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負的機會,她們的智慧、膽識、才能并不比男子遜色。
5、小結:本文塑造了怎樣的木蘭形象?
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淳厚質樸又機智活潑;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不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三、詩歌創作
這么多的優點集中在她身上,她既是現實的人物,又是勞動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為了更深的走進人物的精神世界,我提議,每人創作一首小詩,謳歌勞動人民的優秀女兒花木蘭。
參考題目:
1、爹爹,讓女兒替你去出征
2、媽媽,我回來了
3、誰說女子不如男
4、英雄頌歌
可選用任何一種人稱;可寫出發前,送別,征戰生涯,歸來團聚時、、、、、、可寫一句兩句一段兩段。
學生展評作品。
四、美讀課文
讓我們放聲朗讀,把我們對木蘭的感情盡情的讀進去!
之后,請幾名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五、總結:
木蘭為理想而生,為理想而奮斗,她的品質正在我們一代代中華兒女身上延伸。今天的作業,把這首詩有感情的朗讀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24、木蘭詩
木蘭:
勤勞善良又堅毅勇敢;
淳厚質樸又機智活潑; 巾幗英雄
熱愛親人又報效祖國;
不慕高官厚祿而熱愛和平生活。
【木蘭詩教學設計(精選10篇)】相關文章:
《木蘭詩》 教學設計02-22
木蘭詩-教學設計12-05
《木蘭詩》教學設計模版08-05
課文《木蘭詩》教學設計08-02
《木蘭詩》教學設計范文08-02
《木蘭詩》教學設計模板08-02
關于《木蘭詩》教學設計08-02
《木蘭詩》的教學設計08-01
《木蘭詩》教學設計內容12-04
木蘭詩教學設計案例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