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通用8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條不紊地開展,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認識“蒙、喃”等7個字。會寫“并、夜”等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能用“快活”等詞說句子。
4、讀寫結合,擴展閱讀,激發學生從小學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以讀促思,以讀悟情,從字里行間去感受“父親”那份非同尋常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字詞卡 小鳥圖
三、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1、談話激趣:播放鳥叫的錄音,引導學生談話。你喜歡小鳥嗎?你了解小鳥嗎?
2、是啊,鳥兒是大自然中的精靈,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和鳥有關的故事——《父親和鳥》(板書課題)。
3、讀題質疑,讀了課題,你的腦袋瓜里會迸出那些問題?父親和鳥有什么關系?父親是個怎樣的人?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父親和鳥”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快讀讀課文吧! (要求:先自己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然后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檢查反饋,課件出示詞語,指導認讀;
霧蒙蒙 鳥味 獵人 黎明 一瞬間嗯
喃喃地說 焐得熱騰騰 濃濃的草木氣味
(1)借助拼音,指名領讀。重點正音:蒙和騰是后鼻音,瞬是翹舌音,前鼻音。“熱騰騰”變為第一聲
(2)去掉拼音了,你們還會讀嗎?
(3)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了哪個字?學生自由記字形,再交流識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的方法: 喃 濃 嗯 味
換一換的方法:焐——悟,獵——借
(4)開火車讀詞語,齊讀詞語。
3、指導難句子朗讀。
句子1:父親突然站定,朝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里有不少鳥。”
句子2:在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熱騰騰的。
句子3:父親又對我說:“在鳥最快活的時刻,在鳥飛離樹枝的那一瞬間,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讀準多音字中)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朋友真能干,不但讀準了詞語,而且能把難讀的句子讀通了,相信你們也能把課文讀通順了,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進行評價)
2、交流感受。讀完了課文,你們知道了什么?
父親和鳥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課文中句有一句話已明確告訴我們,快速找一找。
3、生匯報,引出第一自然段:
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
①指名讀句子
②從這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父親知鳥,愛鳥)
父親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說的那樣知鳥,愛唱歌的小鳥嗎?下節課我們再來讀一讀父親和鳥的故事。
四、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生字,觀察討論:在這些字中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提出來討論,交流,提出解決的辦法。
2、指導書寫:
(1)比較“并、喜、重、群”,發現規律;一個字中有多個橫畫,排列的距離應當大致相等,每個字中只能有一個長橫。
(2)教師范寫喜和重,讓學生觀察體會,進一步感悟以上兩條寫字規律。
(3)學生臨寫,再進行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上一節課我們認識了很多詞語朋友,這些詞語朋友你們還認識嗎? 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齊讀第一自然段: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 說說知道了什么?(父親知鳥、愛鳥)
過渡:父親是不是真的像作者說的那樣知鳥,愛唱歌的小鳥呢?這節 課讓我們再來來讀一讀父親和鳥的故事吧。
二 品讀課文 ,感悟情感
品讀之一——體會“父親的知鳥”之心
1、 那么,你們又是從哪些句子感受到父親的知鳥呢?請大家快速讀課文,劃出有關體現父親知鳥的句子。
2 交流反饋,深入研讀
(1)父親突然站定,朝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他喃喃地說:“林子里有不少鳥。”
A、 霧蒙蒙的樹林是什么樣的?
B、 “喃喃地說”是怎樣地說?父親為什么要這樣輕,這樣慢地說?
C、 誰能學學父親說話的語氣,讀讀這句話?
D、父親在霧蒙蒙的樹林邊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并沒有看見一只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師:父親上上下下望了又望,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并沒有看見一只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師:父親用鼻子聞了又聞,就知道了林子里有不少鳥,可我呢? 生讀:我并沒有看見一只鳥飛,也沒有聽到一聲鳥叫。
(2)父親真了不起,簡直就是一位鳥類專家!這鳥類專家為什么知道樹林里有不少鳥呢?誰來讀一讀?
出示:父親指著一根樹枝對我說:“看那里,沒有風。葉子為什么在動?嗯,還有鳥味。”父親的話很輕,生怕驚動了鳥。
誰知道,父親在說的時候,會有什么動作、表情呢?
在“嗯,還有鳥味。”前又會有什么動作或神態呢?說話的聲音呢? 你能把父親的話讀出來嗎?(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輕一點,別驚動林中的小鳥!
(3)真的有鳥味嗎?出示:“有。在樹林里過夜的鳥總是一群一群的,羽毛焐得熱騰騰的。” 冬天,我們的小手都快凍僵了,媽媽拿什么為你們焐手的?小鳥們是怎樣將羽毛焐得熱騰騰的?
(4)父親還知道什么?
父親說:“這是樹林和鳥最快活的時刻。”
什么時候鳥最快活?你能給快活換個詞嗎?你什么時候最快活?快活的時候你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現在,就讓我們到林子里感受他們的快樂吧!
是啊,此時在我們的眼里又多了一幅生動的畫面:小鳥們成群地站在枝頭上,面對著初升的太陽盡情地歌唱。他們在空中時而盤旋,時而低飛,那么活潑,那么可愛!你聽,它們掩藏不住內心的喜悅向我們訴說……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生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教學中,采用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交流、評價、爭論,也可以表演出來。這既體現了教師導的作用,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且培養了學生學科學、合理想象的能力。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字音,理解炙烤有氣無力發現發掘挖掘發掘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閱讀,了解古代黃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完整的特點,以及它的形成過程、被發現、發掘、命名的過程。
3、找出課文中推想的內容,根據課文內容說說這樣推想的依據。
4、抓住主要內容,簡要復述課文。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2、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學習科學知識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踐,展開想象,從而理解和領會科學家關于黃河象化石形成過程的假想,增長科學知識。
四、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搜集的有關資料。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有關化石的資料,誰先給大家介紹?
(指名學生上臺解說并組織其他同學介紹、展示自制的化石圖片或有關的資料等。)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走進北京自然博物館,參觀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出示課件)這就是古代黃河象的骨骼化石。
(板書課題:黃河象)
(二)學習第一段
1、看著這具大象的骨架樣子(板書:骨架樣子)
你覺得它有什么特點?(高大、完整。師板書。)課文在第幾段描繪,請劃出有關語句。
2、學生交流。
3、齊讀這些語句,體會黃河象化石的特點。
4、(再看圖片)看著這具化石的樣子,你有什么想了解的?
5、學生自由提問。師引導提出:黃河象化石是怎樣被挖掘出來的?為什么能被保存得這樣完整?
6、古代黃河象的化石能夠這樣完整地保存下來,在象化石的發現史上是罕見的,人們是怎樣發掘的呢?請快速、輕聲地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找出答案。
(三)學習最后兩個自然段
1、檢查:人們是怎樣挖掘出這樣高大、完整的象化石的?(學生回答)
2、此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相機板書:化石的發現化石的挖掘化石被挖掘出時樣子)
3、象化石被挖掘出來時是什么樣子的,請從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4、待學生找到后,師出示句子,生齊讀這句話。
師板書:斜插沙土
腳踩礫石。
5、師提問:文章開頭向我們介紹了象化石的特點和樣子,結尾介紹了象化石的發掘和剛發掘出來時的樣子,那么中間部分介紹了什么呢?
6、生答:科學家假想黃河象化石的來歷。板書:假想來歷。
(四)學習第27自然段
1、師問:什么是假想?
生答:假設、想象。
2、師:對于發生在幾百萬年前事,我們現代人根本不可能親眼所見,也不可能找到現成的資料查詢,人們只能根據一些歷史性的東西來進行想象、假設。那么,科學家是根據什么來想象、假設黃河象化石的來歷的?
3、科學家從哪幾步假想了黃河象的來歷?
討論得出四層:
(1)當時的時間、氣候和地理環境。
(2)黃河象怎樣來到小河邊。
(3)老象失足落水的情景。
(4)黃河象是怎樣變成化石的。
4、師:科學家根據黃河象化石被挖掘出來時的樣子,想象了化石的來歷,下邊,我們就來看看科學家是怎樣來想象的。
5、根據讀書要求讀課文:
(1)用你喜歡的方式讀文。
(2)對這個故事,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你想問什么?請準備好,在小組內交流。
6、小組合作,表演大象當時陷進淤泥里的情景。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聽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說說文中所說的黃河象是什么樣的。
二、復述課文。
1、提示:(1)按課文的敘述順序。
(2)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黃河象喝水失足變成化石發掘化石展出化石。
2、指名復述內容。
3、你認為科學家的假想最生動的一幕是哪里?(生自由回答)
4、如果不是科學家想象的這樣,還可能是什么樣?
5、自由感情朗讀。
三、拓展延伸,陶冶學生情操
1、剛才大家學得很認真,老師真為大家高興。你們知道大象的生活習性嗎?
2、生自由談。并上臺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
3、今天,我們今天認識的大象化石是在甘肅發現的,現在,我們再來看一組老師收集的關于甘肅地貌的資料。(出示甘肅地貌)
4、待學生看完后,師問:看了以上資料,你有什么不能理解的?
(引導學生談到環保的話題)
四、回顧課文,鞏固練習
對于課文的寫作順序,你有不同的見解嗎?能按另外的順序重新敘述這篇課文嗎?(只要學生的見解合理,都應該予以肯定。)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一篇有關黃河象的文章。科學家們即生動又合理的想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以說每一個古生物化石中,都蘊含著深奧的科學道理。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找來這方面的資料讀讀,也可以推薦給老師和同學。
板書設計:
黃
河
象
骨架的樣子——假想來歷——發掘化石
炙烤
高大
↓
斜插沙土
完整
干渴
腳踩石頭
↓
陷進
↓
化石
附:參考資料
古生物生存在地球歷史的地質年代中而現已大部分絕滅的生物。包括古植物(蘆木、鱗木等)、古無脊椎動物(貨幣蟲、三葉蟲、菊石等)、古脊椎動物(恐龍、始祖鳥、猛犸等)。古生物死后,除極少數(如凍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蟲)由于特殊條件,仍保存原有的組織結構外,絕大多數經過鈣化、碳化、硅化,或其他礦化的填充和交替石化作用,形成僅具原來硬體部分的形狀、結構、印模等的`化石。
化石經過自然界的作用,保存于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和它們的生活遺跡。大多數是莖、葉、貝殼、骨骼等堅硬部分,經過礦物質的填充和交替作用,形成僅保持原來形狀、結構以至印模的鈣化、碳化、硅化、礦化的生物遺體、遺物或印模。也有少數是未經改變的完整遺體,如凍土中的猛犸、琥珀中的昆蟲等。化石是古生物學的主要研究對象。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讀一讀,注意帶點的詞語,說說下面的句子好在哪里。
目的:引導學生感悟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再說話寫文章時,根據表達的需要,選用最恰當的語言形式表達所要表達的內容,以提高表達效果。
過程:
1、自己讀一讀這4個句子,感受句子所表達的意思。
2、出示另一組句子進行對比,讓學生通過對比感受“打比方”或“把物當作人來描繪”能增強語言的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
節日的北京,人多極了,鮮花也很多。
1839年6月的一天,廣州城里的人們都情緒高漲。
夜深了,這個山村寂靜極了。
洶涌的海浪猛烈地向岸邊撲來。
3、我也能用這兩種表達方法寫句子。
二、認識修改符號,并練習正確使用。
目的:引導學生學習使用修改符號。
過程:
1.認識修改符號。
(1)引導學生看例句和說明認識刪去、刪改、增加、調換這四種修改符號
(2)了解他們的作用和用法。
2.試著用修改符號修改下面用錯的字、詞、標點。
(1)完成書上的練習(指導學生要把修改符號些正確,并且要讀一讀修改后的句子,來檢查修改得是否正確。)
(2)同住兩個同學互換互查。
(3)老師給以正確的答案。
(4)擴展聯系。老師再提供幾個病句,加大練習量。
積少成多
讀讀背背:
目的:積累有關理想的格言,樹立遠大理想,勇敢地去實現理想。
過程:
1、自己出聲的讀一讀句子,試著理解句子的含義。
2、大聲地讀你能理解的句子,通過讀表達你的理解。
3、與全班同學交流你理解的句子。(在同學們相互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和提升認識。)
4、說說理解了句意之后的感受。(激發學生樹立遠大理想。)
5、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大聲的誦讀句子。
6、鼓勵學生背誦句子。(要求不要太高,能背幾句都可。)
閱讀平臺
目的:激發學生從小維護世界和平的美好感情,并鼓勵學生能為此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過程:
1、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詩歌。大體了解詩歌的內容。
2、再讀詩歌,想一想全世界兒童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3、在小組中討論:《兒童和平條約》主要講了哪些內容?說說你讀后想到了什么?在討論的基礎上小組合作誦讀詩歌。
4、全班交流小組討論結果,并展示合作誦讀。
語文大課堂
──我們向您致敬
目的:引導學生圍繞本單元愛國精神這一主題,通過辦小報的活動形式,提高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和動手、動腦、動口、動筆的語文綜合能力及合作精神。
過程:
1.教師總結本單元課文的編排特點,倡議開展辦小報活動。
教師導語激情:學習了本單元的課文后,大家的心情都很不平靜。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偉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多少中華兒女,為了祖國的崛起、祖國的尊嚴、祖國的榮譽,歷經磨難而信念彌堅,飽嘗艱辛而斗志更強,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種精神,深深熔鑄在我們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我們應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奮發有為,開創未來的強大精神支柱。為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承傳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增強我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讓我們行動起來,去收集和了解熱愛祖國的杰出人物的事跡,來表達我們的崇敬之情吧!
2.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作辦小報的前期準備工作。
(1)確定本次小報的主題,選定要贊美的人是誰。(教師可給學生提示范圍:可以是偉大的領袖、可敬的愛國志士、杰出的科學家,也可以使優秀的體育明星、狼洞模范、教育工作者、義務工啄著等等。)
(2)依據組員的特長,合理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
3.搜集相關資料,如有關者個人的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
4.舉辦“名人事跡報告會”。
(1)把搜集到的人物故事、照片、名言佳句等,在小組里進行交流,人人動口。(注意教師要指導學生在組內交流的過程中要篩選有價值的資料。)再在全班進行交流、展示。(目的是讓同學通過活動了解到我國歷史上更多的杰出愛國人士的事跡。)
(2)交流前提出要求:
①想好重點介紹什么,按怎樣的順序說。
②聽別人介紹時,要聽清楚介紹的重點,聽后要相互評一評。
(通過交流活動提高學生聽說的能力和交際能力)
5.在交流的基礎上完善本組的內容。
6.小組合作,一齊動手辦一起介紹名人的小報。
(1)確定主題,選好題目
以“我們向您致敬”為大題目,根據本組準備的內容確定小的題目。
(2)發揮各組員特長,合理分工。人人參與,人人動手、動腦。
準備資料安排版面設計制作
7.把小組制作的小報向全班展示,并作介紹。進行評價。可評出最佳小報、最佳版面設計、最佳設計制作等。鼓勵學生的積極參與肯定學生的閃光之處。激發學生開展語文實踐活動的興趣。為下一步寫活動作鋪墊。
8.把這次活動的過程和感受寫下來。
(1)引導學生回顧辦小報的全過程,你覺得印象最深的是哪個環節。
(2)說說為什么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把這個過程和感受寫下來。
要求:寫活動過程時要抓住最有趣的地方來寫;寫感受要把自己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清楚。
(4)寫好后讀給同組的同學聽,征求意見。再進行修改。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對布朗運動的研究,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組成物體的分子總是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
2.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布朗運動實驗,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布朗運動形成的原因。
教具
兩人一臺顯微鏡(設備不夠的學校至少應有一臺給學生輪流觀察),紅墨水、黑墨汁各一瓶。兩只燒杯分別裝入冷、熱水,滴管一支,投影幻燈及布朗運動模擬器一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演示:分別將紅墨水用滴管滴入冷水和熱水中各一滴。
提問:看到了什么現象?這現象說明了什么問題?
應答:看到了擴散現象。擴散現象說明了組成物質的大量分子是在做不停的無規則運動。
追問:兩杯水中擴散快慢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應答:擴散快慢即分子運動激烈程度與溫度有關。
二、新課教學
現在研究一個更明顯的證明分子在做不停地運動的現象——布朗運動。
1、介紹在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植物花粉顆粒,發現這些小顆粒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這種運動叫布朗運動。
2、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布朗運動實驗:
(1)先調好顯微鏡。
(2)在載玻片上先放上一大滴水,后在水上滴一小滴稀釋的墨汁,蓋上玻璃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
提問:看到了什么現象?
一般回答是小黑顆粒都在不停地運動。
追問:還看到些什么現象?
應答:有的顆粒運動得快些,有的慢些,或顆粒越小的運動越明顯。
(對于這一追問,常常有許多學生答不上來,教師可借機教育學生,應注意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
(3)讓學生用滴管滴人玻璃片上一滴熱水后,再繼續觀察布朗運動與前次看到的有何不同?
應看到較前次的布朗運動加快。
3、帶領學生看課本64頁圖11-4,說明圖上記錄了三個小顆粒,每隔30s記錄到微粒的位置后用直線連接起來的,雖不是小微粒的徑跡但也可以看出小顆粒的運動是極不規則的。
4、布朗運動是怎樣產生的?
演示:用投影幻燈及布朗運動模擬器邊演示邊說明。
由于大量水分子(比小顆粒小得多)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它們和小顆粒相撞。每個水分子和小顆粒碰撞都使小顆粒受到沖力。每一瞬間各個方向都有大量分子碰撞小顆粒,哪個方向沖力大些,小顆粒就向哪個方向運動。下一瞬間另一方面沖力大了,小顆粒就向另一方向運動,結果使小顆粒做不停的無規則的運動,這樣便形成了布朗運動。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通過觀察分析多種不同風格的面具,了解面具文化,感受它的藝術特點,學習表現特點突出的面具。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造型能力和創造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風格的面具欣賞,了解面具的文化,學習表現面具的方法。
教學難點:
面具的表現手法及材料的運用。
課前準備:
圖畫紙、彩色復印紙、水彩筆、油畫棒、墨汁和生活中的廢棄物等。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展示面具實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小組討論:
(1)你了解有哪些不同的面具?它有什么作用?
(2)面具的造型有什么特點?用了什么手法?
(3)如何運用夸張的手法來表現?
(4)油水分離的畫法是怎么樣的?
3、小結和示范油水分離法:
第一步:用油畫棒著色面具,流白邊。
第二步:把紙輕輕的團起來,再展開。人美版第五冊教案 第5課 面具
第三步:http://anxue.c用墨或水粉把畫面涂滿。
第四步:用清水沖一遍。
三、布置作業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堂指導。
五、作業展評。
六、拓展:
展示多種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并讓學生回家試一試。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聯系舊知。讓學生回憶過去所學的寓言,并說說寓言的特點。(借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2、揭題釋題。理解寓、則的意思。(寓:寄托,包含;則,篇的意思。)
二、導學《掩耳盜鈴》,揭示學法
(一)初讀課文,理解題意。
1、學生通讀全文后,找出題眼盜。
2、,學生字:掩、盜,理解題目的意思。
3、總結學法:看全文,抓字眼,解題意。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根據題意,提出問題。
(1)讀了這個題目,我們應提出哪些疑問?
(2)學生討論,歸納出思考題:a為什么盜?b怎樣盜?c盜的結果怎樣?
2、邊讀邊想,理解詞句。
(1)齊讀第1自然段,學習生字:鐺、偷,聯系插圖,了解什么是鈴鐺。
(2)指名讀第2自然段,說說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a齊讀第1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什么?結合學習生字:碰,理解句式:只要就(只要,提出條件;就,表示必然出現的結果。)
b齊讀第2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樣想的?這樣想對嗎?為什么?結合理解句式:如果就(如果,表示假設;就,表示有了前面的情況就會出現后面的結果。)理解1、2句間的關系。(轉折)
c齊讀第3句,回答:偷鈴鐺的人是怎么做的?
d齊讀第4句,回答:偷鈴鐺的人結果怎樣?聯系插圖,結合理解句式:剛就(剛,表示時間短;就,產生的結果。)
3、歸納學法:提問題,抓詞句,理解內容。
(三)再讀課文,揭示寓意。
1、齊讀全文,思考討論:a掩耳盜鈴的人可笑嗎?為什么可笑?b這則寓言諷刺了什么樣的人?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歸納學法:讀全文,析因果,揭示寓意。
(四)說話練習:用自己的話將這則寓言講出來。
三、指導學生運用學法,自學《亡羊補牢》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一、導語
同學們,每當我們想到那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長江黃河,想到那千姿百態、氣勢雄偉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在我國的西北邊疆,還有一道奇特的風景,那就是地域廣袤,景物豐美的天山。天山不但雄奇壯觀,而且天山的夏天更是與眾不同。你在夏天見過雪嗎?天山的夏天你就能見到雪,雖然有雪但是一點都不冷,就象秋天那樣涼爽,而且有著春天一樣的美麗。你們想不想去看看?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著名作家碧野一同走進 《七月的天山》。
(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整體
讓我們帶著對天山的向往,讀一讀課文,看看七月的天山會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三、再讀課文,解決字詞
天山的美麗奇特就蘊涵在課文的字里行間,請大家再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準確,遇到不會的字可以,也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檢測生字掌握情況,用大屏幕出示易錯的字詞,指名領讀。
四、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的?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時間的先后順序、游覽的先后順序、地點變換(進入天山 再往里走 走進天山深處)
五、匯報交流 ,升華情感
作者用移步換景的寫法,抒情的筆調,寫出了獨具風韻的天山之夏!下面就讓我們仔細地閱讀課文,看文中都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哪些特點?
雪峰 溪流 原始森 野花
1、天山的雪峰是什么樣的?
學生匯報雪峰和溪流的特點。
2、潔白高聳的雪峰,歡快跳躍的魚兒,使得夏季的天山有如秋天般涼爽而又富有生機和活力。隨著作者腳步的移動,我們又將見到另外一副天山美景圖。
學生匯報森林特征。
3、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相映成趣,作者用精致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天山密林幽靜的美景。天山的野花在作者筆下更是美不勝收,別有風韻!學生匯報野花的特點:
例: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
在悠悠飄浮著的白云的藍天,全是變幻莫測的圖案,藍白相間,像登不盡的天梯那樣無限,像童話中的仙子那般夢幻,像神話中的宮殿那樣若隱若現。
4、天山深處山色柔嫩,山形柔美。溪流兩岸滿地鮮花,猶如進入了春天的大花園。請大家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你能給最后一段換種說法嗎?
作者想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感情?
六、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作者運用豐富的想象,確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描繪出了天山之夏的獨特風光。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間流淌著大自然的美,洋溢著作者的贊美之情。作者清晰的寫作順序和抓住事物特點寫作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希望同學們課后仿照 《七月的天山》,寫一篇游記,來表達你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學習目標
1.認識“翻、澆”等8個生字,會寫“拉、把”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小白兔和小灰兔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收獲。
3.愿意做一個愛勞動的好孩子。
課前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2課時。
第 一 課 時
聲像引入
邊放動畫課件(或投影)邊講述:很久以前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老山羊請小白兔和小灰兔來幫他收白菜,勞動結束后,小灰兔把老山羊送給他的一車白菜送回家,]小白兔只向老山羊要了一些菜子拿回家,可到了后來,運回一大車白菜的小灰兔沒有白菜吃了,而只拿回一些菜子的小白兔卻有吃不完的白菜,這是為什么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26課《小白兔和小灰兔》。(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教師范讀全文。
2.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讀課文,在要求會認的生字下做上記號,多讀幾遍。
3.小組合作朗讀課文,找出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插圖。
4.指名試讀課文,大家評議、糾正。
5.小伙伴或小組合作互查生字認識情況。
a.交流自己會認的字,并說說識記的方法。
b.你最喜歡和哪個生字娃娃交朋友?為什么?(字詞練習)
如:我最喜歡和“種”交朋友,因為我喜歡種花、種草。
6.鞏固識字。
a.抽讀,快速識記。
b.看字卡說詞語。
7.在不同的語境中鞏固生字。(詞語順序可隨意安排)
翻土 澆水 澆花 施肥 肥胖 饑餓 時候 等候 挑水 擔菜
拉力 拉開 把門 把手 送給 發給 活動 種花 吃飯 吃驚
寫字
1.觀察“我會寫”中生字的結構。
如:拉,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你找到每個字關鍵筆畫的位置了嗎?和身邊的小伙伴說說吧!
3.重點指導“拉”“把”的寫法。
指導寫好“扌”:橫要往右上斜,豎鉤要寫在橫的右邊,提的傾斜要大一點,不要寫平了。
4.學生描紅、練寫。
第 二 課 時
朗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
1.在讀通句子的基礎上,讀出感情來,邊讀邊體會內容,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請幾個孩子朗讀全文,大家評議。(儀態是否得體,聲音是否響亮,字音是否準確,情感是否到位)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通用8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7篇12-13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六篇12-12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5篇01-0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七篇01-0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七篇12-15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七篇12-12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十篇01-05
語文標準教學設計方案模板12-2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編四篇01-0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