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南帆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螞蟻》南帆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讓學生了解螞蟻的身體特點。
2.讓學生能夠在觀察過程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觀察的方法,解決觀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引導學生愛護小動物,珍惜生命。
教學準備:
放螞蟻的瓶子、白紙、放大鏡、水、水槽、三四塊塑料泡沫、昆蟲觀察盒、毛筆、水彩筆、玻璃片(投影片)、沙、繩子、幾條硬紙條、記錄紙和筆。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你們帶來了什么?
2.出示課題:螞蟻。
二、激發探究欲望。
1.說說你是怎樣捉到螞蟻的?
2.學生畫一只螞蟻。選幾幅展示。
3.比較。為什么有的會畫錯?
三、引導探究。
學生根據提供的材料分組自行探究。教師不時穿插到每個小組的旁邊觀察學生的活動。密切注意學生在做什么?說什么?爭論什么?在學生的觀察活動中,要適時引發學生的思考,你是怎么想的?你認為怎樣?你能不能再看看?你能不能換一種材料再試試?
四、開展研討、說螞蟻。
1.把材料從學生處拿開。
2.說說剛才的研究中你們遇到了那些問題,你們是怎么解決的?有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來讓我們一起解決。
通過剛才的研究,你們發現了什么?每組選出一個學生代表小組發言,研討中發現的事實有另一個學生記錄下來。教師把學生的觀點板書下來,當學生的發言出現矛盾時,當場討論解決。教師要注意把握方向,對于怎樣更好地觀察螞蟻,螞蟻身體的特點這些問題一定要討論。
五、課外延伸。
1.剛才我們初步觀察了螞蟻,實際上還有許多值得我們研究的地方,你們想不想繼續研究?下課后,每個小組繼續研究螞蟻,下節課我們舉行一個螞蟻信息報告會。
2.看螞蟻的反應,猜測螞蟻的想法,送螞蟻回原來的地方。
教學建議:
1.為了便于學生觀察,教學時可選用個體較大、生活在山上的大黑蟻作觀察材料。
2.引導學生不斷改進觀察方法,解決觀察螞蟻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師要讓學生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切不可代替學生思考。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螞蟻》是小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動物》中的第五課。螞蟻是本單元認識的第三種小動物,學生對螞蟻很熟悉,也非常喜愛它,但它的個頭不大,學生對它們的身體結構和生活習性不是很清楚。對螞蟻的觀察,一是自然下的觀察,另一個是在課堂中的觀察。本課安排三個活動:第一個是螞蟻的生活環境;第二個是觀察螞蟻、了解螞蟻的生活習性并畫一畫螞蟻的身體;第三個是交流發現,進一步的觀察螞蟻,做好課后延伸的準備。
【學生特征分析】
三年級學生剛開始學習科學,要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生對自己周圍的小動物進行過觀察,有的很熟悉,這時老師要耐心講解,帶領他們進行觀察并且有合作意識,了解小動物的生存需要、身體特征、生活習性等。讓他們細心觀察,養成觀察的習慣,對生命的珍愛和科學知識的探究。
【教學準備】
每組學生準備:少許面包、白糖和死掉的昆蟲,一個放大鏡。
教師準備:小盆子、白紙、裝在瓶子里的螞蟻、小瓶蓋、石塊、放大鏡、水。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
2.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部分,頭上長有觸角,胸部長有6只腳。
過程與方法
1.自然環境下和課堂內的觀察螞蟻。
2.用圖畫盡可能準確地畫出螞蟻的身體。
3.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
以細心、小心的態度觀察螞蟻,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
螞蟻的身體結構,生活習性的觀察。
教學難點
細心、小心的觀察,觀察過程中遇到問題的解決辦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激起興趣,觀察螞蟻
1.老師先講了《螞蟻報恩》的故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都很喜歡故事中的小螞蟻,記得鴿子的恩情,鴿子有危險時不忘報恩。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學《螞蟻》,板書:螞蟻。
2師:.螞蟻是我們常見的小動物,校園里、花壇邊、墻角處都能找到它們的身影。大家都見到過螞蟻排隊伍行進的情形吧。那讓我們一起觀察螞蟻吧,我們要到室外觀察螞蟻,帶上我們的面包屑、白糖、放大鏡、死掉的昆蟲。同學們認真觀察。
3.師:用食物把螞蟻引出來,各小組靜靜地觀察,別碰到螞蟻的身體。
4.師:螞蟻的身體都有什么啊?
5.生:頭、腳、胸、腹、觸角。(學生爭論不休,爭的回答問題)
師:你們回答的很好。再看看螞蟻的生活習性,喜歡吃什么?需要哪些生存條件?(螞蟻學生很熟悉,便于觀察)
生:喜歡吃面包、糖、昆蟲,住在洞穴里。
師:螞蟻在爬動不好觀察,帶到室內觀察。
6.室內觀察,螞蟻放在透明的瓶子里和放在瓶蓋子上,再放到水里,這樣螞蟻就容易觀察。詳細地講解螞蟻的身體結構有幾部分,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胸部有6只腳。
7.觀察結束,請把小螞蟻送回家。
(二)在紙上畫一畫小螞蟻,我們觀察的結果。
1.同學們比賽,看誰畫得好。身體是怎樣的?分成幾部分?每部分都長著什么?
2.教師提醒學生要把螞蟻的身體幾部分畫準確。
3.交流我們的圖畫。
(三)交流發現,進一步觀察螞蟻。
在觀察螞蟻的過程中,我們有什么新發現?
1.螞蟻是怎么交流信息的?
螞蟻在行進的過程中,會分泌一種“信息素”這種“信息素”會引導后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
2.教師讓學生看教材35頁內容和圖片。
3.引導學生匯報螞蟻是怎樣尋食、搬運、排隊等活動?
(四)總結
1.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觀察習慣。
2.掌握螞蟻的身體結構。
(五)課外延伸
1.上網、查閱資料知道螞蟻更多的生活習性。
2.通過學習,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其它的小動物,找到它們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用贊美的情緒演唱好歌曲《小螞蟻》。通過演唱歌曲,教育學生學習小螞蟻遵守紀律、互相幫助,勤勞勇敢的精神,從小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
2.通過學習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兩大樂句節奏相同、曲調不同的特點,初步培養學生的節奏感和專心聽音樂的習慣。
3.通過跳集體邀請舞這一活動,培養學生的表演能力、與同學的協作能力,同時主要培養學生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和集體合作的精神。
教材分析:
歌曲《小螞蟻》,是一首生動活潑非常有趣味的兒童歌曲。讓學生通過了解小螞蟻的生活習性,知道它的群體性很強,具有合作精神;互相幫助,遵守紀律,遵守秩序,具有吃苦精神。從而培養學生也要養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行為習慣。
歌曲用了贊美的情緒,適合用中速演唱,上下兩大樂句節奏相同,曲調不同,各有八小節旋律組成,反復強調了小螞蟻的文明禮貌行為。
教學重點:
感受和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
歌詞的記憶。
教學準備:
課件、小螞蟻頭飾,學生提前搜集的螞蟻資料等。
起學過程:
1.組織教學。
(l)讓學生邊聽著《小螞蟻》音樂,邊按節拍踏步走進教室。
(2)做一個拍手律動。讓學生聽著小螞蟻的音樂跟著教師拍手,每四小節的前兩小節分別在胸前左右拍手,每四小節的后兩小節分別作邀請動作、招手動作、點頭動作和握手動作(聽著音樂做兩遍)。
2.導入新課。
(提前讓學生搜集關于螞蟻方面的資料,觀察、了解螞蟻有什么生活習性,學生有了這方面的資料準備,教師就可以提問。)
教師提問:“課下,你們觀察到螞蟻有什么特點?你對螞蟻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學生回答:“螞蟻的群體性很強;善于合作;螞蟻見面相互用觸角問好,用觸角傳話,很有禮貌;螞蟻懂得天氣,一到下雨天他們就把家搬到樹上;螞蟻注意積蓄,具有吃苦精神;螞蟻的種類很多;螞蟻的分工不同,有指揮的、有傳信的、有搬運的、組織得很有秩序。”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提示、引導,給予表揚。然后播放音樂課件;(幾幅螞蟻圖)
第一幅:螞蟻面對面相互用觸角問好(體現螞蟻講文明、懂禮貌)。
第二幅:螞蟻排隊搬運糧食,同時有指揮的,有傳信的,各有分工(體現螞蟻遵守紀律,很有秩序)。
第三幅:螞蟻集體搬運一種大的食物(體現人多力量大,齊心協力、合作精神)。
邊放畫面,邊放《小螞蟻》伴奏音樂,教師達朗誦歌詞,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記憶小螞蟻的特點。然后教師總結:螞蟻這樣講文明、懂禮貌,螞蟻能做到的,我們更能做到。接著對學生進行這些方面的教育,教師說螞蟻的行為真值得我們歌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贊美螞蟻的歌曲,歌名就叫《小螞蟻》。
(用這種方式導入新課,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觀察大自然,培養學生講文明。懂禮貌,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
3.聽錄音唱。
讓學生完整欣賞一遍《小螞蟻》這首歌曲,體會情緒,感受節奏。教師邊聽音樂,邊加上動作表演一遍。
聽完后,讓學生觀察大歌譜(課件),教師領學生數出一共有16小節旋律,前八小節是第一大樂句(教師視唱),后八小節是第二大樂句(再現唱),然后提問:誰觀察出兩個大樂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這時教師拍著手,唱著音高,拍出節奏,讓學生邊觀察邊感受,找出兩大樂句節奏相同,音高木同的特點。
4.朗讀歌詞。
讓學生先聽教師跟著音樂按節奏讀一遍歌詞,然后學生再聽著音樂接節奏朗讀一遍。
5.填唱歌詞。
先聽錄音范唱,小聲跟唱一遍歌詞,再聽伴奏音樂跟唱一遍。
6.做歌詞接龍游戲。
為了讓學生便于記住歌詞,讓學生做歌詞接龍的游戲,先是老師和學生接龍,然后學生分組接龍,采用出聲接龍和默唱接龍交替進行,直至學生掌握記熟歌詞。
7.表現歌曲。
提示學生用什么速度和力度來演唱這首歌曲最合適,根據螞蟻的特點,進行研究討論。討論前,教師先給學生用對比的方法唱出來,(三種速度:慢速、中速、快速。三種力度:強、中強、弱),然后學生通過唱,自己體會感受,選擇出合適的速度和力度,并說出理由。
如選擇強的力度,可能因為螞蟻的`那種吃苦精神;選擇弱的力度,可能認為螞蟻長得小,沒有太大的力氣。速度也不一樣,選擇快速,可能認為螞蟻想快快搬運糧食;選擇慢度,因為螞蟻走不快。不管學生選擇哪種速度和力度,教師都予以肯定,這主要為了初步豐富學生這方面的知識,進行初步地感受。但是還是選擇一種最為合適的中速和中強的力度來演唱比較好,然后集體拍手或踏步唱一遍。
8.跳集體邀請舞。
讓學生圍成一個大圓圈,頭上帶著小螞蟻的頭飾,再找出幾個學生當邀請者組成里圈,教師示范里外圈動作,講明要求,組織學生都參與,都分別當幾次邀請者和被邀請者,充分體現學生的參與性和主體性。
9.老師簡單總結活動情況。
提問學生,你們通過上這節音樂課有什么新的收獲?(學了什么?或感受到了什么?或體驗到了什么?表演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教育等),學生基本上都能說出來,這種總結方式,讓學生善于動腦、善于歸納學習內容,也便于記憶、領會。最后教師期望學生都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童話《上天的螞蟻》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11單元“努力”主題下的第一篇主體課文。故事通過對比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告訴孩子們只有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贊揚了螞蟻敢于立大志,為實現遠大志向而一往無前的精神。文章短小緊湊,情節通過對話展開,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的方法。
2.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3.在同主題的拓展閱讀中擴展視野,訓練表達。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讀好對話是教學的重點。
2.引導學生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困難、挫折是教學的難點。
(一)復習導入
1.出示重點詞語,指名認讀。隨意抽讀。教師重點點撥
螞蟻常常身材魁偉酸痛抬頭仰望試一試好高喲
鼓勵身強力壯連連告退終于充滿自信俯下身子
(積累酉字旁的字、換偏旁的歸類練習)
2.指導書寫易錯字:試
3.師: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文中的兩位主要人物,他們是?
生:巨人和螞蟻。(板書:巨人、螞蟻。)
師:我們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巨人的身材?
生:身材魁偉、身強力壯、膀大腰圓。(板書:身材魁偉)
師:那螞蟻的身體呢?
生:很小很小。(板書:很小很小。)
(二)讀懂課文,理解文意
1.師:文中還有一棵樹,是一棵怎樣的樹呢?我們來讀一讀。
1)有一棵樹,很高。
2)有一棵樹,很高很高。
3)有一棵樹,很高很高,高得插入了云霄。
借助簡筆畫,有步驟地理解“高得插入了云霄”。
2.默讀課文3—7自然段,看看巨人面對通天樹時的表現。
師:巨人抬頭仰望,脖子都仰酸了,可見他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他敢去爬這棵樹嗎?他在樹下說了些什么呢?
1)先由學生自由讀文,再交流巨人的表現。
巨人當時是怎樣的表情,怎樣的心情,能不能找到一個詞,補充到句子里再讀這句話?
出示:巨人搖搖頭,(地)說:“好高喲,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指名填讀。
2)指導讀老爺爺對巨人的鼓勵。
完成“語文天地”里的說話練:()鼓勵():“試一試吧!()。”
3)師:聽了別人的鼓勵,我們常常信心百倍,可巨人卻仍然說……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師:試一試吧,不試怎么知道呢?
生:不行,我爬不上去。
……
師:面對通天樹,身材魁偉的巨人就這樣連連告退,連試都沒試就跑掉了。
3.默讀課文8—13自然段,交流螞蟻的表現。
師:面對同樣的困難,很小很小的螞蟻又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呢?
分角色朗讀這部分對話。
出示螞蟻說的話:
“我能爬上去!”一個充滿自信的聲音傳來。
“我能行!”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1)仔細讀一讀這三句話,你們看到了一只怎樣的螞蟻?(板書:充滿自信)誰來當一只自信的小螞蟻?指名讀第一句。
師:你能行嗎?
生:我能行!
師不斷地問,讓學生大聲自信地說出“我能行!”
(2)師:你為什么這樣有信心呢?
生: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師:小螞蟻想爬到天上去,它已經樹立了目標,并且立刻開始爬樹,用行動去實現目標。一步一步,小螞蟻向上爬去,它又累又渴,多么想停下來休息,但是它告訴自己……
生齊讀: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師:一步一步,小螞蟻向上爬去,它的力量那么弱小,它甚至聽到了巨人對它的嘲笑,但是它告訴……
生齊讀: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
(三)欣賞讀文,體會主題
1.議論:巨人和螞蟻都想上天,你覺得最后誰能成功呢?說說你的理由。
2.師:就像愚公移山一樣,功到自然成。小小的螞蟻要向世界證明:出示:只有不斷地努力,才可能成功!(齊讀)
3.學生分角色讀文。
(四)拓展朗讀,總結升華
1.螞蟻想上天,青蛙想看海。出示《青蛙看海》說說青蛙看到大海了嗎?他是怎么看到大海的?引導學生說說青蛙的努力。
2.師:困難并不可怕,只要我們有面對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并一步一步地去做,就一定能夠克服困難,取得成功。讓我們像小螞蟻一樣,做個自信的孩子,面對困難說:“我能行!”
3.讀背關于努力的名言。
(五)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想象小螞蟻在漫長的爬行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呢?你想提醒他注意什么?請你寫在日記本上。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在閱讀中了解詞語的意思,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過程與方法: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寓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及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增強勞動意識,培養從小熱愛勞動的情感。本著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積累語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熱愛勞動的能力。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內心感情,感悟寓意。
二、說教法: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獲取知識。因此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從分發會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教師指導。圍繞重點語句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思考,學會讀書。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引導學生以讀為本,做到充分朗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來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四、說教學媒體的運用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運用了現代化的教學媒體制作了一些課件。這樣做有以下優點:
1、符合教學內容的需求。
2、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3、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知識,從而提高了教學效率。
五、說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是否安排的科學合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為了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程序: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首先我出示幾幅寓言故事的圖片,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字并導入《蜻蜓和螞蟻》第二課時教學。出示蜻蜓和螞蟻的頭飾,告訴學生我把整個教學過程設計成過關形式,誰表現的好,誰就得到它。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復習生字,掃清障礙。
主要是檢查第一課時學生對本課字詞的掌握情況.通過認讀詞語,加強對詞語的理解,也為下一環節理解課文掃清了障礙。認讀詞語結束后,出示其中的詞語“逛來逛去”理解詞義,說一說幾個這樣形式的詞語,并借機導入下一環節,課文中說的是誰在逛來逛去呢?請同學們打開書找一找。
(三)學習課文,理解寓意。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主要是分以下幾步來完成:
第一步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通過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找出蜻蜓在夏日里逛來逛去都在干什么,讓學生結合圖片體會到它當時的悠閑。然后理解詞語“轉瞬|”讓學生體會時間稍縱即逝,蜻蜓的這種好日子很快就會過去,當冬天來臨時,縱情享樂的蜻蜓姑娘周圍的處境會是什么樣子的呢?
由此導入第二步,學習第二自然段,學生輕聲讀課文,找出蜻蜓周圍的環境,用一個詞語概括(荒涼)學生理解詞語,教師出示荒涼的圖片,目的是為喧染蜻蜓所處的惡劣環境,找出這一段的重點句子進行理解,“是啊,肚子餓的時候,唱歌會有什么樂趣!”學生反復朗讀,了解到當時的蜻蜓真是饑寒交迫,接著讓學生想象此時他內心是怎樣的?可以用難過、悲傷、痛苦等詞語來形容,然后讓學生找找書中用了哪些詞語來形容,找到(愁眉苦臉、嘀嘀咕咕)激發學生結合第一自然段,想象蜻蜓嘀嘀咕咕說些什么呢?這樣設計更加形象體現冬夏兩個季節的不同,給蜻蜓帶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
第三步學習3---7自然段,教師首先出示課文插圖,問學生:處在饑寒交迫中的蜻蜓來到誰的面前,他會說些什么?學生看圖說話,不僅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還發展學生的想象力。看完圖以后學生讀課文看看課文里是怎樣寫的呢。這幾個自然段主要是蜻蜓和螞蟻的對話,是揭示寓意的重要部分,所以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朗讀上,并且通過多種朗讀方式,為學生搭建朗讀的平臺,教師做好朗讀指導,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如蜻蜓為了求生是怎樣對螞蟻說的,應讀出懇求的語氣,螞蟻是怎樣回答的,他的回答主要是為了教育蜻蜓,所以應該讀出螞蟻真誠告誡的語氣。學生掌握朗讀方法之后,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可以同桌互換角色讀,小組之間互換角色,男生和女生互換角色,老師和學生互換角色。總之,通過多重方法朗讀,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實現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而且在思想上達到共鳴。在此基礎上可以理解重點句子。先出示句子“在我們軟綿綿的青草窩上,唱歌呀,游戲呀,一刻鐘接著一刻鐘的,玩得頭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勞動呀?”理解詞語“軟綿綿”把“哪有工夫想到勞動呀”這句換改為陳述句,用“因為--所以”一組關聯詞連接起來,體會蜻蜓此時明白了自己所犯的錯誤,不勞動者不得食,在美妙的夏季,一心縱情享樂的她,只有在寒風呼嘯,饑餓難耐的冬天才能明白這個道理。組織學生討論:螞蟻在冬天為什么生活的這么好?通過結合上下文討論得出,因為螞蟻付出了辛勤的勞動,所以在任何時候都會衣食無憂,過著充實安定的生活。以上幾個問題弄懂之后,老師階級總結:人也是一樣,不能只貪圖享受,幻想不勞而獲。沒有付出就沒有回報,不播種也就沒有收獲。教師板書,并揭示寓意。蜻蜓此時明白了這一點之后。打算怎樣做?讀一讀他說的話,那么它能做到嗎?課文沒有說明 ,但是發揮想象結合寓意說一說,也就是第五個環節。
通過以上的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大優點:
1、在閱讀中進行語言文字訓練,通過多種方式了解詞語意思,積累好詞佳句,運用詞語,豐富語言積累。這也是本課教學力求體現的重點。認真而扎實地教學生字和詞語,進行語言運用的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最基本的任務之一。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的知識積累和理解能力都很有限,更需要教師的指導。為避免生硬呆板的解釋,我采用抓住重點詞語,積累語言,培養語感,體驗情感的方法教學。在提倡感悟體驗的同時又注重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積累了詞語,感受語言文字的奇妙。例如積累疊詞“嘀嘀咕咕”,ABAC式詞“逛來逛去”,ABB式詞“軟綿綿”,及“愁眉苦臉”等好詞。積累句式“哪有……呀?”,“難道……嗎?”教學中圍繞重點語句,訓練詞語的掌握與理解,重點句式練習說話,積累語言,鼓勵學生多積累,多運用,改變學生詞語貧乏的現象,為三年級的習作打好基礎。
2、抓住對話,讀懂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不同語氣,
在讀中體會不同人物的心情、情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再讀中感悟寓意。
課文的三到七自然段主要是蜻蜓和螞蟻的對話,是揭示寓意的重要部分,所以把學習的重點放在朗讀上,并且通過多種朗讀方式,為學生搭建朗讀的平臺,教師做好朗讀指導,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3、回文朗讀,在情境中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角色扮演讀文,升華情感。語文教學,不但重視學生知識的積累,還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本篇課文重點部分小蜻蜓和小螞蟻的對話是分角色朗讀練習的好段落,指導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去想象當時的情境,去體會小蜻蜓的心想,理解小螞蟻的話的寓意,讓孩子們在邊聽邊想中品賞課文,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分角色朗讀是為了讓孩子們在品味中升華對文章的理解,感受到讀書的快樂,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主動獲取知識,體驗閱讀的樂趣。
4、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文課應當成為兒童創造力馳騁的廣闊天地。學生的想象力需要保護,創造力需要培養,這正是新課程所追求的。本課中,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引導孩子想象小蜻蜓從夏天到冬天的變化畫面,體會小蜻蜓的心情,為讀文和理解寓意做鋪墊。
續編故事,第二年,小蜻蜓會怎樣?又會遇到誰發生什么事?讓學生大膽想象,訓練想象說話能力。最后送給文中兩個角色小蜻蜓和小螞蟻一句話,是對寓意的深化。這一開放性問題,再一次撥動了孩子們心靈的琴弦。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使他們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四)設計情境,理解感悟。
在此我設計了兩項內容:
第一項是小組內說一說蜻蜓姑娘打算明年也要為冬天的日子學會勞動了。他打算怎樣做,學生說一說表達自己的愿望。
第二項進行課本劇表演,再現課文內容。通過創設情景,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愉悅的表演中,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做到讀中學,眼中悟,更加深刻理解勞動的重要性。
(五)總結評價,升華主題。
讓學生說一說你喜歡故事中的那個人物?你明白了什么?你打算以后怎樣做?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教師隨機出示幾條勞動格言,讓學生朗讀,一是豐富學生的語文積累,二是教育學生熱愛勞動,因為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有了勞動的技能就等于擁有一筆巨大的財富,可以享用一生,在此希望每一位同學都能成為熱愛勞動的好孩子。
六、板書設計
蜻蜓和螞蟻
蜻蜓圖片 螞蟻圖片
夏天 逛來逛去 辛勤勞動
冬天 愁眉苦臉 享受安樂
勞動才有收獲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6
1、 教學設計思路
本課是師生一起尋訪了小動物,觀察了蝸牛,蚯蚓后的又一次觀察活動。本著‘科學探究始于細致的觀察’的教學理念。教學中,注重著力培養學生科學的觀察技能和細致認真的觀察品質。本課教學注意體現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討論、交流,在互動中生成知識。同時,提高學生觀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教材分析
《螞蟻》是義務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科學》(教科版)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第五課,本課的教學是指導孩子們動腦筋、想辦法,通過學生提問、猜想、觀察、整理觀察到的信息,然后根據實驗結果修正自己的猜想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究學習的基本過程,同時,老師在教學中滲透“愛護小動物,不傷害它們,保護動物棲息地的原貌,保護它們的生態環境”的教育。
3、 學生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外界總是充滿好奇,對很多的東西都感興趣,但他們的觀察方法還十分有限。他們的觀察需要得到老師的肯定、鼓勵、指導、幫助。學生在前面觀察植物的時候已經被一些動物所吸引,植物單元的學習也為動物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在觀察學習蝸牛,蚯蚓時也積累了一些觀察方法。
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 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
(2) 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觸角,胸上長有6只腳。
過程與方法
(1) 用圖畫盡可能準確的畫出螞蟻的身體。
(2) 想辦法解決觀察過程中的問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觀察研究。
情感、態度、價值觀
以細心、小心的態度觀察螞蟻,愛護小動物,珍愛生命。
5、 教學重點
經歷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的過程,初步體會動物的多樣性。
6、 教學難點
觀察螞蟻過程中不干擾螞蟻,室外觀察螞蟻的安全性。
7、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少許面包,少許白糖、和死掉的昆蟲,放大鏡。
教師準備:
裝在玻璃瓶里的螞蟻、白紙、放大鏡、小盆子、小石塊。
8、 教學過程
一、課前布置找螞蟻
要求:在校園內找螞蟻,不捉螞蟻,不驚擾螞蟻,最好找到螞蟻的窩。 關注:學生是否按老師的要求找螞蟻。對沒有按要求做的學生進行珍愛生命的教育。
設計意圖:為觀察螞蟻找到合適的地點和合適的方法。
二、 觀察螞蟻
(一)室外觀察螞蟻:
學生互說有關螞蟻的一些認識經驗和知識,討論在室外觀察螞蟻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怎樣解決。(用食物---如:面包渣、糖、蘋
果等把螞蟻引出來,用放大鏡觀察。)
關注:學生是否能在不打擾螞蟻的情況下觀察;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構、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是否認真記錄。
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觀察螞蟻,了解螞蟻在身體結構、吃食、運動、群體關系等方面的信息。
(二)室內觀察(對室外觀察的有效補充):
怎樣讓螞蟻不到處亂跑?要求選用合理的方法限制螞蟻的活動又不能傷害螞蟻以便觀察。并做好記錄。觀察結束后,送螞蟻回家。
關注:學生是否能在真正不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觀察螞蟻,是否能觀察到螞蟻的身體結構、和運動方面的信息并記錄。
設計意圖:嘗試用不同方法觀察螞蟻;通過觀察了解螞蟻在身體結構、運動等方面的信息。
三、 交流發現
學生交流觀察中的發現,適時提問,使學生交流更順暢和清晰,適當提供信息以幫助學生解答觀察中的問題。
關注:學生對同學意見是否愿意傾聽。
設計意圖:培養傾聽的習慣;獲得更多有關螞蟻的信息。
四、課題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觀察了什么小動物,你有什么了現?你學會了哪些觀察方法?把你觀察到的用筆記錄下來(或畫下來)。
五、螞蟻相關知識介紹
螞蟻是人們常見的一類昆蟲,很容易識別。一般體小(0.5mm-3cm),顏色有黑、褐、黃、紅等。螞蟻為典型的社會昆蟲,具明確的勞動分工(螞蟻有蟻后、雄蟻、工蟻、兵蟻。);在蟻群內至少二個世代重疊,且子代能在一段時間內照顧上一代。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目前已知的螞蟻約有1700種,我國境內確定的有600多種。
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最強的生物。螞蟻一般都會在地下筑巢,地下巢穴的規模非常大。它有著良好的排水、通風措施。螞蟻的壽命很長,工蟻可生存幾星期至3-7年,蟻后則可存活十幾年或幾十年,甚至50多年。一個蟻巢在1個地方可生長1--10年。螞蟻發育為完全變異形態。螞蟻是動物界的小動物,可是它有很大的力氣,它能舉起超過它的體重差不多有100倍的重量。螞蟻不會迷路,在行進中會分泌一種‘信息素’,這種‘信息素’會引導后面的螞蟻走相同的路線。
9、 板書設計
螞蟻
螞蟻身體特點:六只腳,頭上兩條觸角,分頭 胸 腹三部分用腳爬行,眼睛很小,用觸角打招呼。
10、 教學評價
教師評價:學生是否能按要求認真細致的觀察螞蟻,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并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學生之間能否做到合作交流,認真聽取別人意見,增長自己見識。學生能否畫出螞蟻的身體結構圖。
學生評價:能按要求認真細致的觀察螞蟻,做到不打擾,不傷害,并認真做好觀察記錄。同學之間能否做到合作交流,認真聽取別人意見,增長自己見識。能否獨立畫出螞蟻的身體結構圖。
參考資料:教科版三年級科學教材、教學參考,科學課程標準等。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7
教材分析:
這篇文章通過一只小小的螞蟻立志憑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從通天樹爬到天上的故事,贊揚了螞蟻敢于立大志,為實現遠大志向而一往無前的精神,說明“只在意志堅,雞毛能上天的道理。”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繼續練習分析字形字義。
2、朗讀課文,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學建議:
1、引導學生讀好對話,弄清引用語是誰說的。
2、本課要求會寫的字有一些容易寫錯,比如“試”容易多寫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對小螞蟻能不能爬到天上去的問題,應鼓勵學生從“努力”這個角度來思考。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見過螞蟻嗎?有哪些了解?今天,老師和同學們認識一只“上天的螞蟻”(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字詞,想辦法解決。
2、小組交流自學生字情況。
3、多種形式讀字、組詞。
4、指導書寫:“試、鼓勵”
三、再讀課文:
1、思考:螞蟻能否上天?
2、哪些話是螞蟻、白胡子爺爺、巨人說的?分別用“—”“﹏”“=”表示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字詞,會寫8個生字。
2、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好對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卡片讀詞。
2、回顧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讀課文,理解感悟:
1、思考:小螞蟻能爬上天嗎?白胡了爺爺為什么說:“你能行嗎?”
2、小組交流,匯報。分角色朗讀。
3、你看到一只怎樣的螞蟻?
4、介紹“愚公移山”故事。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根據《上天的螞蟻》這篇課文展開合理的想像,續編故事。
2、能把故事寫下來,語句通順。
能力目標:
有豐富的想象力,學會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喜歡寫話,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培養學生頑強的意志和堅定的自信心。
教學準備:
課件貼貼紙(小螞蟻、金話筒、鉛筆)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一聽:(4分鐘)
談話:同學們,剛才大家聽到的曲子是《乘著歌聲的翅膀》,這節課,就讓我們伴隨著這首優美的曲子,展開想象的翅膀,自己動口動手編故事,好不好?
這節課,我們還將設立兩個獎項:金話筒獎和小作家獎,大家想不想爭取?
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
同學們,誰來了?(丁丁和冬冬)
丁丁和冬冬邀請我們一起聽老師講故事。你們想不想聽呢?
課件演示。板書開始爬樹
二、猜一猜:2分鐘
小螞蟻開始爬樹了,它最終能不能爬上天呢?請同學們來猜一猜。
三、說一說:10分鐘
同學們都說得很有道理,小螞蟻也許成功,也許失敗,但是,不管結果怎樣,小螞蟻都想去試試,而且它還很有信心呢!小螞蟻要繼續出發了,你們想不想和他一起去呢?板書結果(成功、失敗)
把貼貼紙貼在額頭上。互相看看。你們都變成什么了?
現在,你們都是想上天的……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個磨難,你們在爬的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和挫折,所以大家要做好思想準備,大膽地想象一下,你們都會遇到什么困難,遇到困難時你會怎樣想、說什么、怎樣做。
板書遇到困難想說做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
1、你會碰到什么樣的天氣?
2、爬著爬著,你會有覺得怎樣?
3、在爬樹的過程中,你會遇到誰?你們之間會發生什么事?
根據問題展開想象。請幾只小螞蟻說一說。
表達要清楚,說完整話,聲音響亮,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
教師相機指導,鼓勵合理的奇思妙想。
四、編一編:13+10分鐘
同學們,你們當了一回上天的小螞蟻,進行了大膽的想象,你們的想象就像一顆顆珍珠,珍珠用線串起來就是一條美麗的項鏈,如果你們把剛才的想象按黑板上的這條線串起來就是一個有趣的故事。
課件演示丁丁冬冬編的故事。
同學們,你們能不能象丁丁冬冬一樣,編一個螞蟻上天的故事呢?現在,請發揚小螞蟻擅于合作的精神,小組合作編故事。各小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喜歡說的先說,說完再寫:喜歡寫的先寫,先完后在小組內交流修改。呆會兒說得精彩的同學就能獲得金話筒獎。寫得好的同學就能獲得小作家獎。
1、請幾個同學來講講螞蟻上天的故事,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如果發言的同學說得好,請把掌聲送給它。如果你有什么想法的話,可以等發言的同學說完,你再來點評。
教師相機指導。
2、作品展示、同學點評。
五、結束語:(1分鐘)
同學們,……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9
教材分析:
《上天的螞蟻》是北師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11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是一篇優美的童話故事,通過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度和做法,告訴孩子們只有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文章短小緊湊,情節通過對話展開,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學生分析: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培養,我的學生逐步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孩子們在識字、讀書、思維等方面有一定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繼續練習分析字形字義。注意本文一些容易寫錯的字,比如“試”容易多寫一撇,“鼓”的左上角是“士”不是“土”。
2、朗讀課文,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體會螞蟻的自信和勇氣。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位大家非常熟悉的好朋友,聽,它來了!(師播放音樂《小鯉魚吐泡泡》)
(生跟唱)
師:誰能說說小鯉魚泡泡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嗎?
生1:泡泡很勇敢。
生2:泡泡為了找到龍鱗,經歷了很多困難,但都不害怕,努力向前進。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我帶來的另一位朋友也和泡泡一樣,有著令人佩服的品質它就是——(師板書:螞蟻)
讀,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螞蟻”都是“蟲”字旁。
師:螞蟻是什么類的動物?
生:昆蟲。
師:昆蟲類的動物一般要用“蟲”字旁。
(板書上天的)
齊讀課題:上天的螞蟻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自由讀書,自己解決不認識的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學生自由讀書。)
2、自己指認生字表上的生字,組詞。
三、隨文識字,理解課文
1、學習第1、2段。
請看黑板上的通天樹
師:這是一棵什么樹?從哪兒知道的?
生:通天樹。從課文第2段知道的。
師:自由讀一讀。
師讀:“這是一棵通天樹。”白胡子爺爺告訴一個身材魁偉的巨人,“從樹干往上爬,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生:我發現了你漏了一個詞“一直”。
師:“一直”什么意思?漏掉這個詞行不行?
生:“一直”就是“永遠不停下”,漏掉這個詞,樹就不高了。
師:好,老師改正。“這是一棵通天樹。”白胡子爺爺告訴一個身材魁偉的巨人,“從樹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
你還能從哪些語句中看出這棵樹很高呢?
生交流匯報。師相機學習重點詞語,并將詞卡貼在黑板上。
云霄
什么意思?看圖黑板或書中插圖理解。
仰望
做個動作,向高處看就是“仰望”。
身材魁偉
誰可以說是身材魁偉?(巨人)還可以用哪個詞來說?生:身強力壯。讀:身強力壯 身材魁偉
2、學習3—7自然段。
巨人怎么做的?自己讀3—7段,看看巨人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學生自由讀書。
指名讀書,師:如果能想象著加上動作和表情讀就更好了。
再指名讀書,師:爺爺聽了巨人的話還會怎么鼓勵他?
生:你再試一試,也許能爬上去。
生:你勇敢點,再試一試,也許能爬上去。
生:你這么有力氣,快試一試吧。
師:這就是“鼓勵”。(師貼詞卡,齊讀“鼓勵”)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 篇10
一、教材分析
《上天的螞蟻》是北師版教材二年級上冊第11單元努力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通過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度和做法,贊揚了螞蟻敢于立大志,為實現遠大志向而一往無前的精神,說明了“只要意志堅,雞毛能上天”的道理。
本課短小緊湊,淺顯易懂,故事性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課文通過對話展開情節,運用對比的手法,突出說明,要想做成一件事,靠的不是身材、體力等物質方面的條件,而是要有堅持不懈、努力進取的恒心和毅力。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學習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度和做法,體會努力的含義。
本課的難點是從螞蟻的話中體會螞蟻個小志氣大,為了理想不懈努力的精神。
二、學生分析
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和培養,學生在識字、朗讀、理解等方面的能力已有了一定的發展,具有初步的自主、探究的能力,養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特點、年段教學目標和本班學生實際,我制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認讀詞語。
2、了解巨人與螞蟻的不同表現,從對比中體會“螞蟻”的品質。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目標2是重點。
四、教學媒體:
1、傳統教學媒體:彩色粉筆、黑板
2、現代教學媒體:電腦、電視機、課件
五、設計思想: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語文教育歷史悠久,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怎樣讓傳統教學和基于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優勢互補,從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呢?
1、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只有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給學生留足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自主活動,才能使學生在語文活動中學到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因此,對于本課的教學,我沒有設計煩瑣的問題,而是抓住描寫通天樹的高的句子,描寫巨人和小螞蟻對“上天”的不同的態度和做法的句子,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悟、演,從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成為課堂的主人。
2、情境中品讀
古人曰:“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讀是傳統教學的精髓,是學習語文的一扇窗口,是學生感悟文本的橋梁。一篇文章內含的情感、思想、意境真正由作者“移情”至小讀者,靠講解、分析,靠老師的告訴,即使學生接受了,充其量只是一個詞語,一個句子,一個概念,而少有孩子深切的體驗、情感的共鳴、思想的升華。而要達到這個境界,就得靠反復吟誦、入情入境、自讀自悟,從而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無論采用的方法如何,實踐證明,課文是讀懂的,只有讓學生讀出味來了,好的教學效果也就隨之而來了。基于這樣的認識,我認為朗讀教學要讀思結合,讀導結合,教給方法。
要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悟,在讀中體驗情感,在讀中掌握技巧。因此,對于本課的教學,我先引導學生找到描寫描寫通天樹的高的句子,讀出樹的高,突出上天的難;然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巨人,在表演讀中感受巨人在困難面前表現出來的懦弱;最后默讀課文8——13自然段,勾出螞蟻說的話,反復讀,邊讀邊思考這是一只怎樣的螞蟻,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再引導學生讀出螞蟻的自信、堅持不懈。同時,設計了多種讀的形式,有自由讀,個別讀,輪讀,男女生讀,表演讀,把學生從課堂帶進文本,再從文本帶進文中人物的情感世界,加深對“努力”的理解,懂得只有不斷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和戰勝困難的勇氣。
【《螞蟻》南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帆》教學設計05-06
帆 教案教學設計12-06
彩云之南教學設計06-29
《螞蟻》教學設計03-23
《螞蟻》 教學設計04-29
螞蟻教學設計04-03
經濟重心的南移教學設計03-29
《螞蟻的救助》教學設計04-11
《上天的螞蟻》教學設計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