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兩首》教學設計集錦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什么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古詩兩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首古詩是清代文人高鼎所作,從題目可知許的內容為詩人在鄉村的所見所感,是一首風箏詩,描寫了春光明媚,麗日和風,兒童沐浴著春光呼吸著新鮮空氣,快樂的放風箏的情景,詩歌就像一幅畫美麗的通俗畫。
教學理念:
以讀為主,以評價促發展,在讀與評價相結合中感悟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從而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在全面提高語文素養中發展學生的個性。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了解生字組成詞語的大意。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能力目標: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大意,在朗讀、感悟中想像
詩中描繪的情景。
情感目標:
借助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農村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詩篇的語言美,情景美,達到熟讀成誦,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初識意境。
師:今天老師先請同學們欣賞一段優美的樂曲,同時觀賞老師為你們作的畫,好嗎?
。◣煼殴殴~樂,按詩句描繪的景物順序展現畫面)
1、整幅詩課文插圖
2、草長鶯飛
3、拂堤楊柳
4、水澤散發的霧氣
5、兒童歡樂放風箏
6、回歸整幅詩文插圖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景致?
生:我看見了翠綠的草地。
生:我看見了黃鶯在飛舞。
生:我看見柳條在隨風飛舞(擺動)
生:我看煙霧,不是水霧。
生:我看小朋友在放風箏。
生:……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我國清朝詩人,高鼎坐在他居住的草堂內看到此情此景,僅用了四句話就寫下了這千古傳頌的《村居》課件演示古詩內容,板書課題。
二、初讀詩文,感知意境。
1、釋題:在鄉村居住,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寫自然景物。
2、聽錄音讀。
3、自由讀,要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讀后檢查。
4、出示生字卡片。
師:怎樣記住這些生字寶寶。
生:舊字加偏旁,寸加木字旁變成鄉村的村。
生:順口溜,一木一寸交朋友合在一起叫山村。
生:……
5、指導書寫,生描紅、臨寫。
6、指導朗讀、正音。
三、細讀詩文,感受意境。
1、師:請同學邊讀邊觀看畫面,哪些詞的意思自己理解,還有哪些不懂的詞語,分別做上記號。
2、師:請同學們分小組交流,在組內提不懂之處,依靠大家的力量解決問題。
春煙:春天水澤草木蒸發的霧氣,拂堤:柳枝很長,下垂著,像撫摸著堤岸。
紙鶯:風箏。
3、師:根據你對詩文的理解,能說一說詩文的大意嗎?
生:敘述詩意(大概詩意)
(早春二月,正是青草生長,黃鶯飛舞的時候,拂堤岸的楊柳,就像陶醉在迷人的春色里一樣,孩子們放學后,早早地回到家里,趕忙趁著春風放起風箏來)
四、吟誦詩文,品評意境。
師:請同學們帶著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同桌間互讀詩文。
生:練讀,相互糾正。
師:請你推薦一名同學到前面來讀給大家聽。
生:吟誦詩文。
師:誰能再評一評,通過他的吟誦,你感受到了什么?有什么建議嗎?
生:評價。
。1) 他晃著頭,我感受到柳樹在風中搖擺很美、
(2) 他的笑得再開心些,就更能體現孩子們放風箏時的興奮心情。
師:那你能來試著讀一讀嗎?
生:有感情的吟誦。
師:誰來給他評一評。
生:他讀的聲音很響亮,要是把醉春煙讀得慢一些會更好。
師:你的意思是把醉春煙這幾個字讀的聲音再拉長一些(師范讀前兩行話)是這樣嗎?
生:是的。
師:從老師的讀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柳樹在飛舞,整座山村到處是霧氣……
師:誰愿意來試著再來讀一讀。
生:試讀,同桌比讀、男女賽讀。
五、賞讀詩文,進入意境。
師:放古箏樂曲,吟誦古詩,生閉眼想像畫面。
師:同學們此時此刻,在你的頭腦中呈現出了怎樣的畫面。
生:我看見風箏飛得很高,美極了。
生:我仿佛聽見黃鶯在歌唱。
生:我聽見小朋友在歡笑。
生:……
六、欣賞畫畫,升華意境。
1、回放課件,生齊誦詩文。
2、詩人寫出了我們兒童生活的樂趣,你喜歡這首詩嗎?
看畫面,練背誦。
七、拓展作業,張揚個性。
1、把《村居》這首詩描寫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同學聽。
2、為古詩配畫。
3、吟唱詩。
以上任選一題
板書:
村居
草鶯飛 醉春煙 兒童學
拂堤楊柳 早春 竟放紙鶯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乞、霄、燭、曉”4個生字,會寫“乞、巧、霄”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并愿意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
背誦兩首詩,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教學難點:
品味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教學準備:
1生字卡片、圖片、古典音樂。
2.收集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乞巧)
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而古詩更是文化寶庫里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一年來,老師和你們共同誦讀了許多經典的古詩名句。那在你的記憶中,積累了哪些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呢?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同學們在平時學習古詩時,有什么好的方法嗎?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吧!你可以先說說嗎?
學習古詩有很多的好方法!可以多讀、多背、多記,也可以查字典、查資料、看注釋,還可以向別人請教。那就帶著這些好方法,再來學習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吧。ò鍟n題。)
初步感知
1.請同學們讀出課題。(學生讀題。)看看這個“乞”字,同學們在書寫時注意什么呢?(板書:乞——氣。乞字中間少一橫。)同學們在書寫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再讀讀課題。(學生讀題。)
2.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林杰寫的。這是一位精通書法棋藝的詩人,而且非常的聰明,六歲的時候就能寫詩。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他的一首詩。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一讀,請記住,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讀的時候,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學生練讀,指名讀)
3.正音:大家發現了詩的第一行有兩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嗎?(宵——霄,用點標出來。)那你怎么來記住這兩個字呢?(“宵”字是寶蓋頭,“霄”字是雨字頭。)那這兩個字是什么意思呢?快向字典請教吧。ā跋笔峭砩,“霄”是天空。)字典真是我們學習上不可缺少的好伙伴。恚覀冊冽R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學生齊讀古詩。)
4.找到你身邊的同學,用上你們的好方法,結合課文的注釋和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想一想,議一議,沒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交流反饋:
1.匯報讀懂了什么?了解了古詩的大概意思。
2.還有什么不懂的嗎?
1.要理解《乞巧》這首古詩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國四大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你們知道嗎?
誰來說一說。(指一個學生說)牛郎織女在什么時候才能相聚一次呢?(每年的七月初七。)
2.(指詩第一行)在七月七日這天晚上,當時的情景怎樣?(學生自由說說,借機理解“碧霄”)
在點點繁星中,有兩顆星星尤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嗎?(牽牛星和織女星。)能背誦杜甫的《牛郎織女》嗎?
它們在銀河的兩邊,遙遙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橋”來相聚啊!在星空下,詩人林杰忍不住吟誦著(教師示范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蹦隳茏x好這兩行詩嗎?(指名讀、男女賽讀。)
3.是啊,在這樣一個新月當空的夜晚,人們又在做什么呢?讀讀三、四行?梢钥纯凑n后資料袋里是怎么說的?
原來她們是在向織女乞巧!說說對織女了解多少?
織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聰明、善良、美麗無比,更重要的是她心靈手巧,她織的錦緞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閃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還亮。人們給她織的錦緞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云錦?椗谠棋\上織的圖案更是美不勝收。∷椀幕,紅似火,白似雪,嬌艷欲滴,引來蝴蝶翩翩起舞。她織的鳥,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樣,孩子們看見了,都想去捉呢!人們都對織女織的云錦嘖嘖稱奇。∩倥畟兏鱾都羨慕,羨慕得不得了,它們羨慕什么呢?(織女的巧手。)
你們羨慕嗎?(羨慕。)你們羨慕什么?(織女的巧手。)所以古時候的少女們便在牛郎織女相聚的這一天,向織女乞巧。漸漸地便有了這樣一個節日 ——乞巧節。(古代家有女孩,總希望她像織女一樣心靈手巧,所以乞巧節又名女兒節出示古詩“幼女才六歲,未知巧與拙。向夜在堂前,學人拜新月。”)
4.想象古人在過乞巧節的心情與情景,再讀讀三、四行。(學生再次讀。)閉上眼睛想想,再和同桌說說,爭取說得更好!
反饋
1.你怎么知道人很多?
2.她們穿了多少條紅絲呢?
3.數不清的紅絲都穿完了,可見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強烈而美好啊!詩人林杰發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再誦讀詩句。
拓展感悟:
1.詩人林杰寫下《乞巧》這首古詩,來表達那些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同學們,詩中的疑問,你們都解決了嗎?那你們能讀好這首詩嗎?
2.同學試背。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乞巧節有關的古詩,其實古時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這天,都留下了許多詩篇。哪些同學還搜集了一些和七夕有關的古詩,讀讀看,你對哪首感興趣?讀給大家聽。ā栋菪略隆、《開元天寶遺事》、《迢迢牽牛星》、《七夕》……)
第二課時(嫦娥)
復習
1.比賽背誦《乞巧》。
2.聽寫“乞、巧、霄、渡”4個字。
3.出示課題《嫦娥》。
體會
1、根據課前搜集的信息資料講故事,體會豐富想象。
2.從神話故事中,你體會到什么?(板書:豐富的想象)
3、其實詩人的想象也挺豐富的。(自由讀詩,體會想象意境)
自學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可輪讀、大聲讀、同桌合作讀、自讀等。
2.默讀質疑。這首詩題為嫦娥,卻著墨不多,通篇看到的都是云天幻景,說說你的所見。(讀句子聯系注解讀懂字面意思。)
3、看到這樣的景象,你會想到什么?那么嫦娥呢?(借助重點詞語理解嫦娥孤單寂寞的處境)
4、除了,這渺渺云天,皎皎河漢,嫦娥還能見著什么嗎?她最想見的會是什么呢?(后羿,人間幸福美滿的生活呀。)小結:當她每晚只能看到(學生接讀)“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當她想親人卻又見不到親人,只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面對(學生接讀)“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5、她會怎么想呢?(讓學生反復吟誦前兩句詩句,感受當時嫦娥徹夜不眠,輾轉反側的處境,想象說話以引出下文理解嫦娥苦悶的心情。)出示: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她為什么后悔呢?再次聯系上文,通篇理解詩句,引起共鳴。)
6.有感情朗讀詩。
(1)生練讀。
。2)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配樂,邊想象情景邊朗讀。
7.古人常借詩句來抒發自己的情感,表達自己的某種心情,你覺得作者借《嫦娥》表達了什么?(師簡介李商隱:因為政治原因,李商隱的愛情、婚姻生活很是不幸。)借此理解詩人正是借助嫦娥的處境來抒發自己的苦悶。再說,我們常把月亮稱為嫦娥,猜想一下,當夜色漸濃,詩人面對當空的一輪皓月會想些什么呢?(引發學生換位思考,反嚼詩句,深入詩景,體會詩意。)。8、拓展:說不定天上嫦娥的“云母屏風”此時在作者屋里就只是(繩床瓦灶,破桌爛凳……)當一燈如豆,夜涼如水時,詩人他(孤單、寂寞)就步出庭院,發出(再誦古詩,反復品味。涵詠)
9、同是一輪明月,詩人張九齡會說:( );詩人李白會說:( )還有那些詩人也會在明月夜抒發情懷呢?課外再去找找吧。
10、完成作業。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5、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
多媒體課件。
2、學生:
搜集相關資料,做好對課文的預習。
【教學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整體把握
1、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2、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兩位詩人。
3、了解預習情況,指讀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
了解這是一首送別詩。板書:
送
二、通讀詩文,理解大意
1、回顧以前學詩句的方法:
如:、看注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2、引導學生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同桌說說詩的大意。
3、全班交流詩的大意。
三、品讀詩句,進入詩境
1、理解第一、二句詩:
⑴ 請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師生互動,明確位置。
(教師板畫幫助理解。)
、 圖文對照,理解“西辭”。
板書:
名樓送
⑶ 抓住“煙花三月”,展開想象:
拓展學生思維,體會“盛世、盛景融名人”的華美畫面。
板書:
盛景送
、 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2、理解第三、四句詩:
、 讀讀這兩句,請學生找出用得好的詞語談感受。
、 重點體會“遠影”“盡”“流”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① 算算帆影遠去直到盡頭大約會用多長時間,談由此產生的感受。
(引導體會目送時間之長,情誼之深。)
板書:
目光送
、 想象“盡”了的是什么,無“盡”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體會情深意更重的摯友情誼。)
③ 討論:
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
(引導體會雖然“多情自古傷別離”,但“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的豐富內涵。)
板書:
心隨送
、 師生互動,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賞讀詩句,深悟詩情
1、自由賞讀。
(尊重學生個性的情感體驗,請學生把自己就當作李白,換位賞讀。)
2、師生配樂互讀,有感情地背讀。
3、簡略欣賞李白的《贈孟浩然》。
(輔助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真摯情感。)
4、請用一個詞或用一句感嘆的話來形容一下兩位詩人的深厚友誼。
(根據學生發言相機板書。如:情深意長。)
五、階段總結,布置作業
1、圍繞“朋友間的真摯情誼”做總結。
2、談話激發學下一首詩和繼續搜集這一類詩的興趣。
3、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已認識的5個生字,會寫的7個生字。正確理解“更”“陽關”等詞語。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意。
3、比較課文中的兩首送別詩和收集到的其他送別詩,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好習慣。
4、繼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教學過程
一、回顧第一首詩,導入第二首詩
1、回顧第一首詩內容,并背誦。
2、導入學習《送元二使安西》。
二、運用學法,自學悟詩
1、自由組合,學習《送元二使安西》。
(愿意繪畫的組一個組,愿意表演的組一個組,愿意編成故事的組一個組,愿意理解誦讀的組一個組……合作學習第二首詩。)
2、各組匯報交流:
(創造美、表達美是審美教育的最終目的。學生用自己擅長的各種方式學習可以進一步培養審美情趣,提高審美能力。)
3、指導朗讀全詩,并熟讀成誦。
三、遷移學法,拓展思維
1、交流課下收集到的送別詩。
2、引導學生體會送別詩的異同,著重讓學生領悟這些詩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品味“人間最美是真情”這一真諦。
3、除了送別詩,你還了解什么類別的詩?
(如:思鄉詩,邊塞詩,詠春詩等等,引導學生課外讀詩時留意詩歌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上到一個新的高度。)
四、布置自選作業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維的其他詩作,朗讀、欣賞、摘抄。
2、讓學生自主選擇文中一首詩改寫成記敘文。
3、結合自己的感受創作古體詩或現代詩。
4、搜集(如:邊塞詩)一類詩歌,比較、賞讀、摘抄或寫體會。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知道這些字在詩句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初步理解這兩首古詩的意思,感受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三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小朋友們,現在正是春天,天氣暖和,百花齊放,人們心情舒暢。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就是古代詩人為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而寫的兩首詩。(板書:古詩兩首)
二、教學《春雨》
1.板書詩題:春雨
2.解題:這首詩是唐朝大詩人杜甫寫的節選其中的前四句,說的是春雨的特點。
3.教師范讀一遍,領讀兩遍。
4.看圖導讀,結合學習生字。
原詩有八句,這里
(1)出示掛圖,指導學生看圖說出春雨細密、滋潤萬物、催開
百花等特點。詩人是怎樣來寫這春雨的呢?
(2)指名讀詩句。
(3)出示生字卡片,學習生字。
乃:共兩畫,第一筆是“橫折折折鉤”“撇”。第二筆是撇。這里“乃”是“就”的意思。
隨:左右結構,右部先寫“有”,“隨”是跟從的意思。
潤:翹舌音,前鼻音。左右結構,右部先寫“門”,再寫“王”。“潤”是加水分,使東西不干枯的意思。
指名學生讀生字,說說生字的筆畫或結構,講生字的意思。
(4)分句講讀。
①指名讀“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谶@兩句詩是什么意思?(春雨像知道時節似的,當春天一到,它就下起來了)想一想:為什么詩人說它是“好雨”呢?(因為春天莊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詩人說春雨是好雨)對,這兩句詩贊美了春雨來得及時。
、埤R讀這兩句詩。
④指名讀“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菡l能說說什么叫做“潛入”?(“潛入”就是在人不知不覺中透進去)那么“隨風潛入夜”該怎么解釋?(夜間,好雨隨著風在人們不知不覺中透進萬物的內部)“潤物細無聲”是什么意思?(春雨細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誰能把這兩句詩連起來解釋一下?
(春雨是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著春風灑落,細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你說得真好!春雨做了好事卻不聲不響,怎么不是好雨呀!
⑥齊讀這兩句詩。
5.總結。
這四句詩贊美了春雨及時而下,無聲地滋潤著萬物,反映了詩人的喜悅之情。
6.朗讀指導。
(1)掌握節奏、韻律(加點的是韻腳字)。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2)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地朗讀。
好,是全詩的中心,其他都是圍繞“好”來寫的,是春雨“好”的表現。知,表現春雨善解人意。
“當……乃……”強調春雨好在下得及時。
潛、細、無,強調春雨的美好品格。
(3)教師范讀。
(4)學生自練。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7.描紅指導。
(1)提示描紅生字的注意點:
乃:第一筆“橫折折折鉤”的橫部宜橫向右上取勢,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勢,第二筆“撇”須頂連“橫”畫,撇出時略帶弧度。
隨:第一筆和第二筆寫成的“口”體形宜瘦,偏左定位,第三至第八筆寫成的“有”宜于偏右略高處定位,中間和下部須留寫“l”
的位置,末筆“捺”彎曲俯仰有度,不宜平直。
潤:左部“三點水”寫法同前,右部首“點”定位宜高,第二筆“豎”和第三筆的“折”部等長,“門”中的“王”,三“橫”間距相等,末“橫”較長。
(2)學生自練描紅“乃、隨、潤”3個生字。
三、布置作業
1.朗讀《春雨》,熟讀背誦。
2。抄寫“春雨”、“時節”各兩遍。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7個生字,了解詞語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領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審美情趣。
【學習重點】
學會本課的生字,熟讀背誦兩首古詩。
【學習難點】
領悟春天自然景物的美,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作業,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課老師布置的一樣特殊的作業給你們:你們完成了嗎?
。▽W生出示收集的柳葉)
。、知道老師為什么要你們完成這樣的作業嗎?因為,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贊美柳樹的古詩。
。ò鍟伭
3、全班齊讀課題。
。、我們以前學過一首古詩叫做
。▽W生答:詠鵝)
。、詠鵝就是贊美鵝的意思,那么詠柳是什么意思?
6、出示課件中的圖,你們右圖中看到了什么?
。贰⑦@首詩的作者就是賀知章。
。ê喗樵娙松剑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請大家先自己讀一讀,邊讀古詩邊把課后的生字劃出來,多讀幾遍,讀準音。
。病W生自由讀,認讀生字。
。、檢查自讀生字情況。
。、從讀詠、碧、妝、裁、剪要求學生會讀,讀準。
5、指名讀,請其它學生正音,全班齊讀。
三、指導朗讀,了解詩意
1、指導第一、二句:
、牛ǚ胚h處看到柳樹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
⑵詩人從遠處看到了柳樹,發生了這樣的感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課件出示該句)他覺得高高的柳樹像是碧玉妝成的一樣:碧玉可是翠綠晶瑩的,美麗極了,而下垂披拂的柳枝就如千萬條絲帶,你們看詩人比喻的多好,如果你是詩人,你會怎么來讀這兩句以表達對柳樹的贊美。
。病⒆宰x第三、四句:
、沤酉聛,詩人又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請同學樣和同桌去讀第三、四句多讀幾遍,讀出感情。
⑵學生自讀,指名讀,讀到第三句時,讓全班看著采集的柳葉說說柳葉的樣子。
、亲x到第四句時,引導學生理解詩人通過贊美柳樹,也贊美了春的創造力。
四、指導說句寫句
。薄⒃娙擞霉旁娰澝懒肆鴺洌銈兡苡米约旱脑拋碣澝懒鴺鋯幔看蠹胰ズ托』锇榛ハ嗾f說柳樹的樣子。
。病⒅该f和同桌說。
。、把你說的寫下來,只要求兩三句。
。、講評學生的小綠筆。
五、指導生字
。薄⒊鍪疽獙懙纳,學生提出難寫的難記的字,老師指導:
垂筆順要多次書空,記準四橫的長度不一樣。
裁要注意筆順,下面的部件與衣字要區別開來,一捺改成一點。
剪字下面是刀。
2、學生自己練習、老師指導。
六、作業
背誦古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檢查作業
1、背誦《詠柳》。
。病⒆x春,積累詞句。
。ㄩ_火車,每人說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說一個含有春的詞語,看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
。、課前搜集的有關春的佳句名詩,你們都搜集了多少?
。、學生把自己搜集的材料講出來。
。怠⒗蠋煶鍪菊n件(收集的詞語、成語、名詩佳句)請學生來讀。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贊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欣賞,那樣癡情,真可謂是把春天描摹的絢麗多彩,古人贊美春天的詩很多,我們今天學的是南宋詩人朱熹《春日》。
。、今天咱們學的這首詩,誰知道它們題目是什么意思。
3、簡介詩人朱熹。
。、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朱熹的《春日》。
。怠⒆x了這首詩后,你能猜一猜詩人在寫《春日》時的心情嗎?
(高興、喜悅、歡快、舒暢)
。▽W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6、猜測終歸猜測,大家能從詩文中找出明確的詞句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
。ㄕf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老師點拔如下: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設得、東風面、總是春
萬紫千紅
。、指導學生誦讀古詩,師范讀一次。
8、說一說古詩的大意。
三、惜春,書海求知
同學們,詩人朱熹在泗水濱春游,心情為何如此快樂?
原因之一是因為朱熹欣賞到了萬紫千紅的春色;原因之二,請聽我細細說來(出示)《春日》這首詩,不僅是一首詠春詩,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勸學詩。(板書勸學)勸告大家多讀書,因為泗水在山東地區是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的家鄉和他講學的地方,尋芳泗水就是說孔子在書籍中尋找知識,書中的知識道理就像是原野上美麗的春色使詩從耳目一新,深感快樂。
試想一個不喜歡讀書的人,能有春日尋芳與書海求知的聯系嗎?我們大家要在書海中求知識,因為書的海洋里也有一片萬紫千紅的春色。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6
古詩兩首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悟兩首詩描繪的情景。
4、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園風光的美好和鄉村兒童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感受詩篇的語言美和情境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構建閱讀話題。
1、引導學生談談春天的美景。
2、學生交流描寫春天的古詩。
3、引出詩題,介紹作者。
二、初讀全詩,讀準讀通。
1、學生自讀。
2、教師檢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4、指導書寫。
你認為其中的哪個字最難寫?應注意什么?
教師范寫,學生描紅、臨寫。
5、反復朗讀,正確連貫認讀。
三、自學全詩,解詞釋句。
1、分小組討論。
2、匯報,你弄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重點理解:草長鶯飛、拂、堤、醉春煙、紙鳶
3、同桌互說詩句的意思。
4、集體交流。
5、再讀全詩,讀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領悟詩情。
1、自讀詩句,再現畫面,練說。
2、讀了這首詩,你想到了什么?
3、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當時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4、背誦全詩。
五、拓展練習。
把《村居》這首詩描寫的內容改編成一個小故事,添加到自己的成長檔案袋里。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背誦《村居》。
2、說說詩意。
二、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1、揭示課題,介紹作者。
2、同桌討論題目意思。
3、自學全詩,解詞釋句。
。1)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2)邊讀邊想,做上記號。
。3)小組交流,解決問題。
4、集體交流。
。1)指名讀,正音。
(2)理解詞語:籬落、疏疏、徑、樹頭、未成陰、急走
。3)點名逐句理解詩意。
。4)看圖連說詩意。
(5)再讀詩歌,讀出感情。
5、深化理解,領悟詩情。
。1)自讀,體會詩歌描繪的景色。
(2)理解“飛入菜花無處尋”。
。3)聯系生活實際,交流自己的感悟。
三、課后拓展練習。
根據《宿新市徐公店》的詩意,畫一幅春景圖,向班級墻報投稿。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2個生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 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思考:讀后你知道了什么?(這課書要學習兩首古詩。)讀后你想到了什么?(我們想到了過去學習的古詩、詩人的介紹……特別想知道“古詩兩首”指的是哪兩首?是誰寫的?詩的內容是什么?詩人想表達什么感情?)
3.師:這兩首古詩分別是明代、元代著名的詩歌。詩人分別是于謙和王冕。通過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獨立學習更多的古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二、指導預習。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洗硯池 千錘萬擊 焚燒 乾坤
2.朗讀古詩。
3.聯系注釋,想想每句詩的意思,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者劃下來。
4.分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
5.檢查預習。以讀準字音、質疑為重點。
三、學習《石灰吟》。
1.檢查預習效果及自學能力。
。1)指名讀。(讀后評讀)
。2)填空練習:《石灰吟》這首詩是(明代)詩人(于謙)所做。
2.教師點撥。
(1)知詩人,解詩題。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詩人于謙。于謙(1398—1457)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傳說這是于謙12歲時的作品。
。2)抓字眼,明詩意。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千錘萬鑿: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錘,錘打。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鑿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巖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傲一鸱贌迸c“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3)想意境,悟詩情。
a.詩人寫的是石灰,石灰有什么特點呢?(經過千錘萬鑿從深山里開采出來的石頭,對烈火的焚燒看得平平常常。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全詩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b.這首詩借石灰,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全詩表現了詩人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c.詩人用什么方法寫出這種深情厚誼呢?(詩中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方法,形象生動,語言也鏗鏘有力。)
d.朗讀全詩。
3.總結全詩: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有什么特點?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4.指導學生練習朗讀。
5、總結回憶古詩的學習方法:請大家回憶我們是怎樣學習《石灰吟》這首古詩的?(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五、作業:
1.背誦《石灰吟》。
2.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后一首古詩,提出不懂的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指名背誦《石灰吟》。
2.匯報自學預習的情況。
(1)強化學習古詩的方法。
。2)詢問學生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
二、學習《墨梅》
1.了解詩人解詩題。
。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畫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國元代著名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諸暨人(今浙江紹興)。
。3)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墨梅。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顧名思義,即為用水墨畫的梅花。)
。4)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知道了這首詩寫的是水墨畫的梅花。想知道這幅梅花圖是誰畫的?墨梅有什么特點?詩人為什么要寫《墨梅》這首詩?要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2.講解詩意。
(1)教師范讀。
(2)指名學生讀。
。3)學生借助字典、辭典進行自學。(初步理解字在詩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師點撥前兩句: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洗硯池:畫家洗硯的水池。傳說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洗硯池邊練習書法,池水因此變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跡。
c.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家洗硯池邊的這棵梅樹,朵朵花開顯出淡淡的墨痕。)
d.進一步理解。
這兩句詩寫了梅的什么特點?(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從哪個詞可以看出淡淡的色彩?(淡墨痕)應該怎樣讀出來呢?(自由讀、指名讀、評讀)讀至此,產生疑問——難道梅只有這樣一個特點嗎?
e.教師點撥后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5)用學習前兩句的方法學習后兩句。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清氣:清香的氣味。這里指純潔的人品,高尚的節操。
乾坤:天地,人間。
c.詩句的意思。(不圖人們夸贊它顏色的鮮艷,只求飄散的清香充滿天地。)
d.進一步理解:墨梅還有什么特點?(清香的氣味)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點進行描寫?(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作者這樣描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這首題畫詩,是說作者畫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艷麗來討人稱贊,而要畫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發了作者高潔的志趣和情懷。)
詩人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梅花的特點,表現了詩人的情懷?(開頭兩句,由畫面上所畫的洗硯池寫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聯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兩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語雙關,以物喻人,表明了詩人的人品與節操。)
3.朗讀全詩。
三、總結復習。
1.分組朗讀兩首古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1)用什么樣的感情讀?(語調停頓、語速都應該以據詩人所表達的情感而定。)
(2)練習朗讀。(自由讀、指名讀、評讀。)
2.結合本課的學習,談談這兩首古詩的.寫作特色。(這兩首詩的特點是語言質樸,明白如話,沒有華麗的詞藻和雕琢的痕跡,但表現力極強,表達了詩人發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詩意極濃。這樣的詩是達到了很高境界的詩。)
四、作業。
1.朗讀背誦古詩。
2.運用歸納的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己選擇一首古詩,試著自學。
《墨梅》寫作背景
梅的創始,和文學有密切關系,先是北宋林和靖、蘇東坡等詩人熱情地歌頌梅花的豐神和風骨,使人們對梅花產生了無限珍愛的感情,“無聲之詩”的畫繼之而起,侮花也就成為畫壇上盛極一時的題材了。
當時對畫梅最有創造和貢獻的當推釋仲仁和揚補之。仲仁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
王冕正是接受了華光、揚、湯一派的傳統,孜孜不倦地學習梅花譜和梅花篇,在這基礎上,發揮了他的藝術才能。
王冕的墨梅,是和他的思想感情分不開的。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贊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此詩最大的特點是托物言志。
詩先在一、二句描繪墨梅的形象,然后在三、四兩句寫墨梅的志愿,一個外表雖然并不嬌妍,但內在氣質神清骨秀、高潔端莊、幽獨超逸的形象呈現在我們的面前。它不想用鮮艷的色彩去吸引人,討好人,求得人們的夸獎,只愿散發一股清香,讓它留在天地之間。這兩句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
王冕自幼家貧,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長明燈下苦讀,終于學得滿腹經綸,而且能詩善畫,多才多藝。但他屢試不第,又不愿巴結權貴,于是絕意功名利祿,歸隱浙東九里山,作畫易米為生!安灰丝漕伾,只留清氣滿乾坤”兩句,表現了詩人鄙薄流俗,獨善其身,孤芳自賞的品格。詩人將畫格、詩格、人格有機地融為一體,字面上在贊譽梅花,實際上是贊賞自己的立身之德。
課前思考: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千錘萬擊:形容開采石灰非常艱難。錘,錘打。鑿,開鑿。
若等閑: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經受千錘萬擊才出深山,烈火燒煉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寫開采石灰巖的艱難困苦,表明石灰從出世時就經受考驗。第二句寫了石灰在燒制過程中要經過烈火的煅燒。面對嚴峻的考驗,卻能夠從容自若,處之泰然。“烈火焚燒”與“若等閑”,形成鮮明的對照,更加襯托出石灰的頑強。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清白:指石灰潔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節操。
兩句詩的意思是縱然粉身碎骨全不懼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這兩句借石灰之口,一語雙關。表示出作者不怕犧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間的追求。
這兩首古詩的寫作特色。
這兩首詩的特點是語言質樸,明白如話,沒有華麗的詞藻和雕琢的痕跡,但表現力極強,表達了詩人發自肺腑的思想感情,詩意極濃。這樣的詩是達到了很高境界的詩。
課后反思:
墨梅是一首題畫詩,詩人抓住了墨梅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進行描寫。這首題畫詩,是說作者畫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艷麗來討人稱贊,而要畫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發了作者高潔的志趣和情懷。開頭兩句,由畫面上所畫的洗硯池寫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聯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兩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語雙關,以物喻人,表明了詩人的人品與節操。
由于學生對這首詩早已熟讀能誦,所以學習很輕松,同時還進行了拓展和積累。
課后反思:
如果說對于本篇課文的教學有什么要說的,我覺得對于六年級的學生來講,兩節課就學這些太少。我們要補充一些典型的托物言志的詩,豐富學生的積累,而且要會靈活應用。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課后反思:
在網站上看見了關于詠物詩的內容,對自己很有啟發,和大家共享:
詠物詩的特點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歡詠物,大自然的萬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鳥蟲魚,都可以成為詩人描摹的對象,都可以寄托詩人的感情。
鑒賞詠物詩,要注意從以下幾個角度去掌握。
、傩蕾p作者對于所詠之物特點的把握和刻畫,即意象分析。
古人說寫詠物詩要做到“不即不離”,就是說既不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滯于物),又要切合所詠之物的特點(曲盡其妙)。古人激賞林和靖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就是因為作者通過月下水邊的梅枝橫斜的側影,寫出它凜然冰清的神態品格。
、诎盐兆髡咴诿枘∈挛镏兴耐械母星。
詠物詩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達自己寄托的感情。陶淵明詠菊,抒寫自己悠然閑適、不慕富貴的心境;陸游詠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堅守正義的氣節。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用心體味。
由于作者的經歷遭際、情趣愛好以至對事物觀察的角度、認識的深淺不同,同一事物,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表達出不同的感情來。唐代有三位詩人都寫過詠蟬的詩,被誣入獄的駱賓王,發出的是“霧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的“患難人”的心聲;仕途蹇滯的李商隱,慨嘆的是“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的“牢騷人”的遭際;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達的卻是“居高聲自遠,端不藉秋風”的“高貴人”的志得意滿。他們都抓住了蟬鳴高遠的特點,卻都揉進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達自己獨特的感情。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詠物詩都含有作者明確的寄托,但不管有沒有寄托,一首好的詠物詩,總是以其生動的形象和強烈的美感吸引讀者,而且有意無意地、或深或淺地透過所詠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態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隱含生活的道理。
、鄯治鲈佄镌姷膶懽骷记。
詠物詩托物言志,在整體構思上經常用到擬人、比喻、雙關、借代等修辭手法。如于謙《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一首比較淺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詠物詩,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對所詠之物外形特點的吟詠,也是對其神韻、品格的高度概括。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心愿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就是在歌詠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具體描寫上,詠物詩通常運用側面烘托的手法。如陸龜蒙《白蓮》:“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本褪怯谩霸聲燥L清”的背景,寫出白蓮獨特的氣質、神韻來。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理解事歌意思。
4.積累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古詩詞,從中感悟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贊美自然之情
領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通過工具書、反復朗讀、質疑理解詩歌意思,體會作者情感。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作者熱愛祖國壯麗山河,贊美自然之情,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讀懂詩詞大意,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具:
錄音機、幻燈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
這節課,我們學習《古詩兩首》的第一首,板書課題。
二、初讀古詩,讀準讀通
1.學生試讀,誦讀。
2.聽錄音,學生邊聽邊想象:古詩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從哪知道的?
三、學法“引路”,自學古詩
1.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我們應該怎樣來學習古詩?
2.歸納如下學習方法:
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入詩境―悟詩情
四、“知詩人,解詩題,理詩句”
1.指名簡介蘇軾。說說詩題怎樣讀?給了我們哪些信息?
2.指名朗讀詩句,注意咬音準確。
五、“明詩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古詩。
2.利用工具書理解詩意。同桌交流、討論。
六、“入詩境,悟詩情”
1.通過學習這首古詩,你能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是怎樣從詩句中體會到的?匯報、交流。
2.誦讀詩句,體會情感,感受意境。
七、領悟作者巧用修辭,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
1.詩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來描寫西湖景美的?
2.品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八、拓展延伸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明確學習目標,板書課題
二、復習上節課的學法。
三、交流資料,了解詩人
四、自查釋疑,讀懂詩意
1.學生試讀,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
2.學生試講,逐句理解。
3.觀察圖片,感受畫面之美。
五、討論探索,感受詩境
1.結合詩題,引導質疑:詩人遙望洞庭湖,望見了什么?
2.討論探究,感受詩境。
“湖光秋月兩相和”(和諧之美)
“潭面無風鏡未磨”(朦朧之美)
“白銀盤里一青螺”(藝術之美)
六、反復誦讀,體會詩境
1.輕聲自讀,想象詩所描繪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七、領悟作者巧妙的表達方法
八、拓展延伸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9
一、教學要求
1、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中抒發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2、理解詩句。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背誦這兩首詩。
二、教學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和杜甫聽到勝利喜訊后心情格外歡快的原因。
2、理解詩句
三、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生詞卡片。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古詩《示兒》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宋代大詩人陸游一生創作很多詩歌,保存下來的有九千多首,詩中抒發政治抱負,表現人民的生活,表達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他在臨終前作了一首詩《示兒》。示:把事情擺出來讓人知道。示兒在這里指對兒孫們有個交代, 相當于遺囑。陸游在臨死之前最牽掛的是什么呢?這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板書:示兒)
二、預習課文,提出預習要求
1、自讀詩歌,讀準字音。
2、借助注解,初步了解詩歌的內容。
三、指導學習《示兒》
1、指名讀課文。(重點提示:祭,讀j )
2、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學生講錯的地方互相訂正,教師相機指導)
(元,同原,元知,本來就知道;但,只是的意思;萬事空,什么都沒有了的意思;九州,指全國,同,統一,這句詩的意思是:本來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只是因為看不到全中國統一而感到悲傷。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看不到中國統一的悲傷之情。、
3、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元忘告乃翁是什么意思?(學生講后,教師加以歸納)
。ㄍ鯉,指南宋軍隊;定,平定,收復的意思;中原,這里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領的地區。家祭,祭把祖宗)元,同勿;乃,你的,翁,父親。這句話的意思是:宋朝的軍隊向北方進軍,收復中原的時候,祭把祖宗不要忘了把收復中原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J
這句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l(渴望祖國統一的愛國之情。)
4、練讀課文。(要求體會感情,讀出語氣。)
5、說說這首詩主要講了什么?(引導學生根據詩句的內容來回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引導學生答出:這首詩通過寫詩人畢生的心事和希望,表達了他渴望收復失地、統一祖國的強烈的愛國之情。)
五、各自背誦課文
六、指導學習生字
乃的左邊是一撇,注意不要寫錯。
七、默寫這首詩。(學生互相檢查)
八、預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古詩《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教學過程:
一、導人新課,板書課題
杜甫是唐代偉大的詩人,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詩篇。他的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一些重大事件,被稱為詩史,他也被稱作侍圣。這首詩寫的是公元763年,安史之亂的叛軍頭目史朝義兵敗自殺,河南河北相繼收復,詩人聽到這廣消息后寫了這首詩。
(板書課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這首詩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詩。詩歌講了哪些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這是我們要學習了解的。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糾正字音,教師重點強調以下字音:涕:讀t ,不讀d ,還:讀hu n,不讀h i。)
2、 提出讀不懂的語句。
三、理解詩句
1.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劍外,劍門關以外,指四川。薊北,河北北部,安、史叛軍的巢穴。初聞,剛剛聽到。涕淚,指因特別高興而流淚。這句詩講了什么?(收復薊北的消息,忽然從劍外傳來,剛剛聽到這個消息,涕淚就流滿了衣裳。)
2、卻看妻子愁何在,慢卷詩書喜欲狂。卻看,再看。漫卷,胡亂卷起。唐代一般沒有裝訂成冊的書籍文字大都寫在紙卷上,所以收拾書籍,就要卷起。這句詩是什么意思?(再看看妻子和孩子,哪還有一絲的憂傷?胡亂地粑詩書一卷,高興得簡直要發狂。)
3、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放歌,放聲歌唱;縱酒縱情飲酒;青春,指春光,春天的景物。這句話講了什么?(白天放聲歌唱,暢飲美酒。趁著這春光的陪伴,我正好回到我的家鄉。)
4.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即,就。這句詩講了什么?(放舟從巴峽東下,穿越那巫峽的疊峰。順流而下把襄陽一過;便一直奔向了洛陽。)
四、了解內容
1.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學生討論后教師總結)
。ㄖ饕獙懽髡呗牭焦佘娛諒秃幽虾颖钡南⒑,十分喜悅,收拾行裝立即還鄉。)
2、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多年戰亂,祖國重歸統一的歡快心情)作者的這種心情是通過哪些詞句表達出來的?(忽傳初聞卻看漫卷,,表達了作者聽到勝利喜訊后的感情的變化,從樂極流淚到歡快欲狂。這些都是出自作者深深的愛國之情,出自對人民生活的關心和同情。從中表達了作者博大的胸懷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3、這首詩同《示兒》一詩表達的思想感情相同嗎?(都表達了深厚的愛國之情。)
五、朗讀課文(要求讀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學習生字
洛,是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邊是三點水旁。
七、同桌互相背誦課文
八、布置作業
預習基礎訓練1。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學會生字,能借助注釋理解生詞;
。病⒆x懂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詩中的哲理;
。、背誦古詩,默寫《題西林壁》。
【課時目標】
〖第一課時〗
。、借助字典弄請詞句的意思;
2、明白古詩意思的基礎上理解詩中所含的哲理:
觀察角度不同,觀察效果不同。
。、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4、通過學習古詩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
〖第二課時〗
。薄⒂懈星榈乩首x,背誦古詩,并能默寫詩中的名句。
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并根據需要搜集信息,擴大知識面。
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
4、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5、學會一類生字豚。
。ㄔO計理念:樹立問題的探究觀,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和啟發學生善于以現問題,勇于提出問題,勤于分析問題,樂于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愛動是他們的天性,老師要允許學生動一動、說一說、想一想。學生才會從自己的實踐中學會知識,也會從實踐中得到創新。)
【教學重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詩中所含哲理,培養學生互助學習的能力。
【教學準備】
風景畫、錄像、實物投影儀、實物三棱柱。
【課時安排】
。舱n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復習古詩的學習步驟及學習方法
學習步驟:初讀感知→理解詩題→理解詩句→品讀悟意境→熟讀成誦
二、按學習步驟學習《題西林壁》
。薄⒊踝x感知,讀通讀正確:
學生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讀通讀正確,然后抽讀。
2、了解作者,理解讀題:
⑴讓學生課前查閱蘇軾有關資料,課上互相交流。
、平Y合注釋理解讀題目的意思
3、重點引導學生理解讀句意思。
。础⒅攸c引導學生理解詩句意思:
⑴分組合作學習,在組內各自交流自己對詩句的理解,理解詩句時,既要借助注釋,又要聯系上下文,既要聯系課文插圖,又要補充詩中沒有的一些詞句。
、迫嘟涣。
。怠⑵纷x悟意境:
⑴啟發談話悟意境:作者瀏覽了廬山,不只是看,而是細心觀察廬山的特點: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用心思考,為什么同樣是廬山,卻有不同的面目呢?經過思考,作者發現其中的奧秘:只緣身在此山中。這首詩寫了廬山的千姿百態,身處山中也難以看清它的真實面目,你從中悟出了一個什么道理?
⑵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觀地、冷靜地進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現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確認識這個事物。
三、品讀詩名,讀書讀意
1、反復練習古詩。
。病⒅该首x,讀后評價。
。、學生齊讀。
4、熟讀成誦。
第二教時
一、復習第一首古詩
1、指名背誦讀詩。
2、指名說詩。
二、讀詩,整體感知
。、自由讀,教師指導檢查讀詩情況。
。、個別讀。
3、組內讀,并在組內說說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會的字查字典。
4、完成課后練習1:
提問:你有哪些字還不太清楚具體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決:查字典咨詢老師,同學討論。
三、再讀詩,感語交流
。、仔細讀詩,試著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點理解: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
山重水復疑無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揚。
。础⒏星樽x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受,并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四、熟讀成誦
采取小組競賽,組內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五、合作,探究學習再次感悟詩的意境
1、小組內討論《游山西村》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詩的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表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贊美之情。
詩的次聯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范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傳幾百年,是因為這不是詩人單純描繪景物,而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的另類人生體驗。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不必求同。
。、結合資料豐富對陸游的認識組內口頭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⑴生卒年代;
⑵生活時代人品介紹;
、侵髌;
⑷自己的見解。
3、班內交流提升對詩的認識:
說說你找到的有關本課,作者的一切資料。要說得盡量流利,完整,不羅嗦。針對同一類話題,相互補充。訓練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師針對學生發言作適當說明,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相機點撥即可。
六、制作“陸游小檔案”
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膳洚,編目錄,題寫前言,后記,也可做成本周的綜合學習資料。
第二教時
一、復習第一首古詩
1、指名背誦讀詩。
2、指名說詩。
二、讀詩,整體感知
1、自由讀,教師指導檢查讀詩情況。
。病別讀。
3、組內讀,并在組內說說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會的字查字典。
4、完成課后練習1:
提問:你有哪些字還不太清楚具體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決:查字典咨詢老師,同學討論。
三、再讀詩,感語交流
。、仔細讀詩,試著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點理解: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學習先抑后揚的寫法:
山重水復疑無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揚。
4、感情讀詩,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的感受,并能用連貫,正確的語言表述。
四、熟讀成誦
采取小組競賽,組內競賽等不同方式背誦
五、合作,探究學習再次感悟詩的意境
。薄⑿〗M內討論:
《游山西村》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詩的首聯“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寫出了山西村豐收之年的景象,讓人感受到農家款待客人的熱情和民風的淳樸。表達了作者對農家豐收景象的由衷贊美之情。
詩的次聯描繪了山間水畔的美景,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寫的范圍,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傳幾百年,是因為這不是詩人單純描繪景物,而是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境遇的獨到體會,是面對困難,迷茫的另類人生體驗。寫景中寓含豐富哲理,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不必求同。
2、結合資料豐富對陸游的認識組內口頭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派淠甏;
⑵生活時代人品介紹;
、侵髌罚
、茸约旱囊娊。
3、班內交流提升對詩的認識:
說說你找到的有關本課,作者的一切資料。要說得盡量流利,完整,不羅嗦。針對同一類話題,相互補充。訓練歸納總結的能力。
教師針對學生發言作適當說明,要尊重學生的認知差異,相機點撥即可。
六、制作“陸游小檔案”
教師鼓勵學生自己設計,不要拘泥課本中的形式。可配畫,編目錄,題寫前言,后記,也可做成本周的綜合學習資料。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有、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帶領學生感悟古詩中的意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1、用幻燈片出示2首古詩。
2、學生配詩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師:學習了前面幾篇課文,和你的所見所感,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2、師: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講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
認讀生字“古、詩、首”。
4、指名讀古詩名(題目)。
比較“春”和“村”的發音。
二、自學生字、自讀古詩
1、生自由讀詩:
師:一邊讀古詩,一邊把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師:要來讀一讀嗎?一定要讀準字音。
、 區別平、翹舌音:詩、首、處──村、醉、散。
、 字形:
① 古:十+口; 聞:門+耳
居:尸+古; 童:立+里
、 詩:讠字旁; 醉:酉字旁; 忙—忄旁
3、口頭擴詞:
古( )( )( ) 聲( )( )( )
多( )( )( ) 處( )( )( )
知( )( )( ) 忙( )( )( )
4、同桌抽讀生字。
三、書寫指導
1、引導生觀察書寫、掌握要領。
2、師范寫,生觀察:
“古”字橫要長而凸。
“多”要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學生寫成一左一右。
“處”字是半包圍結構,要強調“包住”—把捺拖長。
“忙”字左邊豎心的“豎”要寫的垂直且稍長。
四、課外作業
查找有關詩人、古詩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欣賞導入
1、生看課文插圖,聽師配樂朗誦: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古詩兩首》,愿意聽老師先來讀一讀嗎?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那你們也想來讀嗎?
二、朗讀、體會、理解古詩
1、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要想讀好這兩首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五不”,還要讀通句子。其次,就是要反復多讀幾遍,因為古人能用很少的句子,表達很豐富的意思。最后,還要看誰的想象力豐富,一邊讀詩,一邊能在大腦里作畫!
2、生自愿匯報讀。
3、生賽讀(同桌賽、小組賽、男女競賽)。
4、背誦古詩:
師:一不留神,老師發現有好多同學在熟讀的基礎上,都可以背誦古詩了,來站起來,展示一下。
5、交流理解、體會:
師:愿意把你們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體會用畫筆畫下來嗎?選擇其中一首作畫。
間休:在作畫前,我想為大家朗讀一段文字(教材簡說)。
交流詩畫,展開想象,暢談感受。
師:誰愿意帶著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起到前面來,給大家談談你的感受。
三、完成“課后練習”
1、生口頭擴詞:
師:看看誰的詞匯量大,是我們班的“小詞霸”!
2、動手實踐:
師:希望利用周末或課余的時間,同學們回家做一只風箏,要記住的是,一定要自己參與動手哦!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課文插圖,錄音),學生自帶水彩筆,做風箏的材料(棍子、彩薄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學了前面幾篇課文,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ㄖ该f)
。病⒐糯娜艘蚕矚g春天,他們寫了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將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下面我們學習第一首古詩,誰能讀準?
(板書:春曉,指導讀準“春”的讀音)
二、初讀感知
。薄⒗蠋煼蹲x。
。、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分小組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4、誰勇敢地站起來讀給家長聽聽?
。ǹ啥嗾垘孜粚W生讀)
三、再讀感悟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
⑴ 你看到了什么?
。ㄖ该f)
、 詩中哪里講了鳥?讀給大家聽聽。
。ㄌ幪幝勌澍B)
、 同學們,瞧(師指畫面:動畫演示鳥飛,鳥叫),你想說什么?
。ㄒ髮W生用自己的話說)
、 哪里講了花?
(學生讀出:花落知多少?)課件演示花落地的過程。
、 學到這里,一個疑問難住了老師:花怎么頑皮地落到地上去了?請小朋友讀讀整首詩,用一句詩來告訴我。
。ㄒ箒盹L雨聲)哦,我明白了,是夜晚風吹雨打的原因。
。病⑦@么美的畫面,大家一定很喜歡吧!那該怎樣讀這首詩呢?
。、指導朗讀。
四、讀詩想畫面,指導背誦
。薄蜒劬﹂]上,聽老師讀古詩,你的眼前浮現出什么?
2、指導背誦。
五、擴展活動
這么美麗的畫面,拿出你們手中七彩的筆,畫出七彩的春天吧!
第二課時
一、猜謎激趣
。薄⑿∨笥眩裉炖蠋煘榇蠹規砹艘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
一只蝴蝶輕輕飄,
順著風兒上九霄。
一心向著云外飄,
可惜繩子栓住腰。
。、這是什么?
(指名說)
3、大家經常放風箏嗎?覺得有趣嗎?
。ㄖ该f)
二、揭題
1、出示課件(課文插圖)
瞧,圖上的幾個小伙伴正玩得帶勁呢!
。、詩人把他們寫進一首詩中,大家想讀讀嗎?
三、初讀感知
1、自由讀古詩,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3、指名讀,齊讀。
四、圖文對照,讀中感悟
。、看圖,幾個小伙伴在干什么?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ㄖ该卮穑簝和W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病⑷帻R讀。
。场⒖纯磮D中的景物怎樣?
。ㄖ该米约旱脑捳f)
4、詩中是怎樣寫的?
(引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5、小伙伴在這么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趣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
五、讀詩想畫畫,指導背誦
。、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2、看圖背誦,全班齊背。
六、擴展活動
有條件的班級可小組合作制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本課設計側重從搜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對比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讀”占鰲頭;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悟美,讀中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3.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4.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5.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誦讀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1.播放《送別》名曲,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力求在上課伊始就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較快進入到“送別”的氛圍中,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2.通過《贈汪倫》《別董大》等耳熟能詳的送別詩,初步感知古人的送別深情。
3.介紹時代背景: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形式,也成了詩人們爭相歌詠的題材。
4.初讀兩首古詩,大致了解其異同。
5.引導學生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注意“鶴”的筆順,“孟”的起筆,“陵”的讀音。)
6.讀題了解有關“送”的內容。
。1)師生交流有關黃鶴樓的資料。
(2)課件展示黃鶴樓風采,加深對這座江南名樓的認識。
。3)師生交流了解“廣陵”與“揚州”的關系。
(4)教師相機板畫長江簡圖,幫助學生明確詩中涉及到的地名的地理位置。教師邊畫邊與學生交談:“黃鶴樓也好,廣陵也罷,都位于我們祖國第一大河──長江流域。長江西起唐古拉山脈,婉蜒6 300多公里后匯入東海。黃鶴樓所在的武漢就在長江與漢江的交匯處,(板書:武漢),廣陵在武漢的東邊。”版書:廣陵)
(5)師生交流了解李白與孟浩然的基本情況。(讓學生明確,李白雖被后世稱為“詩仙”,名氣頗大,但孟浩然比他大十幾歲,當時已詩名天下,而李白還只是二十四五歲的詩壇新秀。)
(6)請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7)提示學法:搜集資料是理解詩題,學習古詩的一個好辦法。
二、初知詩意,質疑解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注釋等多種方式了解詩的大意,并鼓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指名概述詩意。
(2)質疑。
。3)結合板畫弄懂“西辭”等較簡單的問題。
。4)師生交流,確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三、故事導引,入境悟惰
1.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據說李白常在黃鶴樓上與人飲酒賦詩。有一天,他聽說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隱居在附近的襄陽,便立刻前往拜見。孟浩然聽說李白來了,顧不得整理衣冠,趕忙來到堂前。李白一見孟浩然,搶上一步說:“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詩名天下,特來求教啊!”“哪里哪里,賢弟過獎了,過獎了!你才華橫溢,我也久仰了呀!”兩人一見如故,從此一起游山賞月,飲酒賦詩,談人生,談抱負……就這樣,好幾個月形影不離。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帶遠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特地選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詩誕生了……(此處講述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意在為學生理解后兩句埋下伏筆,奠定基礎。)
2.賞析“煙花三月”。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學生想象、感受身邊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內涵,肯定學生富有創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在繁花似錦花叢中,具有一種詩意的美感;霧氣時聚時散,繚繞花間,也使人產生無限還想。
。3)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煙花三月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教師先讓學生感受、理解,然后再表達,這樣,理解和運用就融為一體了。)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鳥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當時乃盛唐時期,整個時代也如“煙花三月”般美好,更體現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5)指導朗讀前兩句。自由讀、指讀、評讀、想象畫面讀等。
。6)小結:名樓美景遙相送,詩情畫意在其中。
3.品析“碧空盡”“唯”等詞語。
(1)品析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
。2)抓住“遠影”,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友人的情感之深。
。3)帶著自己的體會試讀第三、四句。
(4)指名讀,師生評讀,學生再讀。
。5)師激情引讀。
(6)從最后一句中,換詞理解品析“唯”。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摯友的一片深情,寄情于浩蕩的一江春水。體味作者佇立江邊時間之長,帆影“盡”而情“不盡”,“過盡千帆皆不是,一心只送孟浩然”的深情。
(7)指導朗讀后兩句。及時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點撥學生如何讀,使學生深入體會詩意;展示個性讀,可引發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
五、學習第二首詩
1.討論交流學習第一首詩的成功經驗:解詩題,明背景;品詞句,悟詩境;作對比,感詩情等。
2.小組合作學習第二首詩。
3.各組匯報交流。
4.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了解安西、陽關等詩中所涉及地名的方位及相關知識;了解由于交通不便,從偏遠的安西到陽關的送別這其中的艱難;各抒己見體味“更進一杯酒”的深刻內涵。
5.比較兩首詩的異同,誦讀悟情。
6.交流這兩首送別詩共同的地方,試著思考其規律性。
六、總體回顧,歸納升華
1.學生交流本節課感受。
2.教師歸納總結:人分千里外,情在送別中!一樣的深情,別樣的故事。下節課讓我們繼續領略古代詩人的送別深情。
3.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交流課下收集到的送別詩(略)
三、小組合作,讀詩悟情
引導學生自主體會送別詩的異同,著重讓學生領悟這些詩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品味“人間最美是真情”這一真諦。
四、誦讀交流,暢談感受(略)
五、遷移學法,進行練筆
1.人間最美是真情,同學們,我們也曾有過與親人、朋友分別的難舍時刻,你有怎樣的感受呢?能否用抒情的話甚至是詩的語言寫一寫?
2.練筆。
3.交流。
六、拓展思路,布置作業
1.除了送別詩,你還了解什么類別的詩?(如思鄉詩、邊塞詩、詠春詩等等。引導學生課外讀詩時要留意詩歌間的內在聯系,使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上到一個新的高度。)
2.布置自選作業。
。1)搜集李白、孟浩然、王維的其他詩作,朗讀、欣賞、摘抄。
(2)自主選擇文中一首詩改寫成記敘文。
。3)結合自己的感受創作古體詩或現代詩。
。4)搜集某一類詩歌如邊塞詩,比較、賞讀、摘抄或寫體會。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墒菚r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認識“古、詩、首、眠”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多、知、忙”。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感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喜愛春天、喜愛大自然之情。
【重點與難點】
。、重點:認識字詞、背誦古詩。
。、難點:理解意境。
【課前準備】
有關春天的圖片和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1、通過這一單元課文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許多有關春天的知識。誰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意在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激活學生對春天的感受,為進一步理解春天作鋪墊。
。病煟毫G花紅、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百鳥爭鳴的春天不僅我們喜歡,許多古代的詩人也很喜歡,他們還寫下一首首詩贊美春天美麗的景色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課題,齊讀。
學習“古、詩、首”三個字。
二、學習《春曉》
出示整首詩。
。、讀通:
、艓煟哼@首詩是1000多年前的唐朝大詩人孟浩然寫的。
。R讀詩題)
很多同學都會背這首詩,請大家看拼音,認真讀一讀,呆會兒我們來比賽背詩,看誰能把每個字音背準。
教學應建立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才能較大限度地調動學習自主性。
⑵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詩。
、侵该痴b。
、日J記漢字:
(指名讀準詞──交流識記加橫線字的方法──組詞,猜字義)
春眠春曉處處聞啼鳥
。病⒗斫飧形颍
、庞衫斫狻按簳浴币耄@首詩描寫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讀讀第一句。(也可做做動作幫助理解)
⑵請同學們再把這首詩讀一遍,看看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墙涣饔懻搶W習:
①這首詩寫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B、風雨、花)
、诖禾,鳥兒怎樣?你從哪兒知道的?
。ɡ斫狻疤幪帯薄奥劇薄疤洹保
播放一段鳥兒鳴叫的錄音。耳聽鳴叫聲,想象鳥兒飛翔的畫面,讀好第二句。
(體會春天所帶給人的美好、愉悅)
、墼娭兴鑼懙幕ㄔ鯓?
(理解“知多少”,也可畫畫幫助理解)
這花與風雨之間有什么關系?
花落了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
。ê芸上А⒑苊溃
把你體會的情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场⒁髡b:
通過這首詩的學習,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樣的?
朗讀全詩,背誦。
三、再現生字,指導寫字“古、聲、多、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薄㈤_火車認讀生字。
。、背誦《春曉》。
3、出示新課課題《村居》,讀題:
學習“村、居”兩字,解題。
二、學習《村居》
1、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
。、識記生字:
醉春煙散學忙兒童
。ㄗx準音──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隨機理解詞義,用“醉、忙”各說一句話)
3、指名讀全詩!豆旁妰墒住
。、小組合作學習,要求:
先認真地讀古詩,看看圖,想想這首詩中又寫了哪些景物?用“──“劃出來。哪些地方讀不懂的用“?”標出。
兩分鐘后(小組長記時)在小組中交流一下,不懂的地方互相討論解決解決。
5、全班匯報交流:
⑴學習第一、二句:
通過“長、拂堤、醉、春煙”的理解,感悟草、鶯、楊柳的形象。
這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誰能來說一說。
指導朗讀:
用輕緩的語氣讀,感受春天的美景。
、茖W習第三、四句:
同桌兩個互相說一說,你見過的風箏有哪些?風箏是怎樣放的?
喚起放風箏的記憶,體味其中的樂趣。
指導朗讀:
讀出放風箏的快樂之情。
。丁⒁髡b全詩。
三、再現生字。指導寫字“知、忙”
四、拓展閱讀有關春天的詩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集錦15篇】相關文章:
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教學設計07-08
小學語文古詩兩首題西林壁教學設計12-26
古詩兩首《望天門山》教學設計及反思12-16
古詩兩首《泊船瓜洲》《游子吟》教學設計07-26
古詩兩首《回鄉偶書》《贈汪倫》教學設計07-26
《回鄉偶書》《贈汪倫》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29
《〈詩經〉兩首》教學設計12-17
李清照兩首教學設計11-26
古詩兩首《望天門山》《題西林壁》教學設計12-25
《回鄉偶書》與《贈汪倫》古詩兩首教學設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