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模板(精選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1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蝙蝠”圖,認識它嗎?關于它,你們知道些什么?板書:蝙蝠。
2、出示“雷達”圖,這是什么?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板書:雷達。
3、板書,齊讀課題。那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帶著這個問題讓我們開啟今天的學習。
二、字詞學習。
(一)易錯詞語強化正音(課件出示第一組詞語)
蝙蝠漆黑啟示避開敏銳鈴鐺蒼蠅證明揭開障礙物
(二)認識多音字(課件出示第二組詞語)
系著塞上熒光屏
(三)寫字指導“繩、蠅”
1、字源識字,了解字義
2、觀察易錯字,分析字形
3、總結書寫規律:“繩”和“蠅”是左右結構,都屬于左窄右寬的字,右下部位是“電”,豎彎鉤要出頭。
4、師范寫生字。口訣:左窄右寬要明顯,口字小小電要寬。
5、學生練寫。
“三星”評價(正確、整潔、美觀)對學生剛才書寫情況進行點評反饋整改。
三、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2、交流后展示并齊讀一遍。
師: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3、小結并質疑。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圍繞這個主要內容,你們還想知道些什么?
(可能提出: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啟示?蝙蝠是怎樣探路的?為什么裝上雷達飛機就能安全飛行了呢?……)
四、細讀文本。
1、師: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都是從課文內容出發的,為了解決大家所提出的這些問題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簡單評價。
(2)文中提到的“一紅一綠的兩盞燈”的作用是什么?(資料解釋)
(3)為何先看到燈光再聽到隆隆聲?(光速和音速的知識)
(4)課文題目既然是蝙蝠和雷達,那為什么開篇描寫飛機夜航?(原來是為下邊的疑問做鋪墊)
3、作者由此得出的問題是什么?(指名回答)
師:是的,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
師:這個問題有答案嗎?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4、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既然是從蝙蝠的身上得到啟示的,那么兩者有什么共同點?(都能在夜里飛行)
師:請你默讀第三自然段,找出描述蝙蝠飛行技巧的句子,并談談你的看法。
出示:
(1)蝙蝠無論怎么飛,從來沒有見過它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
(2)蝙蝠無論怎么飛,從來沒有見過它跟什么東西相撞。
師:比較一下這兩句句子,說說哪一句更好?(同桌討論指名交流)
師:蝙蝠的飛行技巧這么好,難道它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這是一個否疑問句,文章并沒有直接寫“啟示”的內容,而是表述從觀察蝙蝠的行為中如何提出假設性問題。(板書:提出問題)
5、學習4——7自然段
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科學家做了實驗。請大家默讀4——7自然段,完成表格。
試驗的條件()
第一次試驗:蒙住蝙蝠(),結果()。
第二次試驗:蒙住蝙蝠(),結果()。
第三次試驗:蒙住蝙蝠(),結果()。
試驗得出()
師:科學家們依靠幾次試驗得到證明,解決了問題。這是多么好的方法呀。(板書:解決問題)
師:那么,文章在寫的時候,為什么只是詳細介紹了第一次實驗過程,沒有具體些后兩次實驗?
師:這就是作者的寫作技巧,詳略結合,避免重復啰嗦。
師:經過反復研究,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蝙蝠在夜間是如何飛行的嗎?
師: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吧。(出示第七自然段的語句)
6、學習第八自然段
師:讓我們來看看雷達是如何工作,如何給飛機導航的。指名讀第八自然段。
其余學生邊聽邊思考,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師:無線電波和超聲波是一樣的嗎?你能談談它們的共同點嗎?
它們的共同點是:遇到障礙物會將無線電波反射回來。
五、回顧全文,感知結構
1、教師:在我們和科學家一起探究的過程中,你發現這篇文章在結構上有什么特點嗎?(指板書,提示學生歸納: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教師:我們在寫這種文章的時候也可以按照這樣的寫作方法進敘述。
六、總結升華
人類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為生活提供了方便。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2
【新課程目標】
1、認識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正確讀寫出14個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通過閱讀抓住要點,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教學準備】
小黑板和圖片設計。
【教學安排】
2課時。本節為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讓學生提前搜集蝙蝠和雷達的有關資料和圖片
二、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導語:同學們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基本上已經知道蝙蝠具有特異的功能,那我們這一課是不是只講了蝙蝠呢?(不是)。我想請一個同學介紹一下《蝙蝠和雷達》這一課主要講了什么?
(生答)。
是的,蝙蝠在晚上無論怎么飛,都不會撞上什么東西,這到底為什么呢?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一百多年來,科學家做了無數次實驗,下面我們進一步讀課文,了解這些實驗。
三、品讀4~5自然段感知
1、學生自讀,老師出示小黑板。
實驗次數
實驗的方法
實驗的結果
探路工具
第一次
蒙眼沒響
不是眼睛
第二次
蒙眼響與耳朵有關
第三次
封嘴響與嘴有關
2、要求分學習小組討論填寫。
3、抽學生說,老師填寫。
4、鞏固這部分內容,抽讀,比賽讀。
5、再次感受三次實驗過程。
6、誰能代替蝙蝠跟科學家說說心理話。
(學生表演蝙蝠自述:⑴ 準備了蝙蝠的頭飾。⑵ 兩位學生用雙簧的形式表演。內容簡介是:先介紹自己(蝙蝠)的來歷,及還有別名叫“燕老鼠”的來歷。然后介紹自己被科學家發現了秘密,“我”在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導語:經過多次實驗,科學家得出了一個結論,誰能把課文中相關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7、出示小黑板上的兩個句子進行比較:
a、三次不同的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b、三次不同的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提問:這兩個句子那句好?為什么?
8、同桌討論回答,老師指導。
(蝙蝠探路時靠的是嘴和耳朵兩種器官同時起作用。)
過渡句:哪么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呢?請同學們自讀第七自然段。
四、品讀第七自然段感悟
1、默讀,自己在筆記本上畫出蝙蝠飛行示意圖。
2、學生自畫,老師巡回指導。
3、抽學生上講臺展示自己畫的示意圖。(評比)
4、老師也畫了一幅自己的示意圖與你們比一比。
5、請同學們對照示意圖練習說話訓練。
過渡語:通過我們的進一步學習,更加知道了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用在飛機上,根據這一部分的學習方法自學第8自然段。
五、細細品讀第8自然段
1、找出描寫雷達探路的句子讀一讀。
2、根據前面蝙蝠飛行示意圖,自己能獨立畫出雷達為飛機導航的示意圖嗎?
3、試一試,畫在筆記本上。
4、畫好后,抽同學在黑板上畫出來。
5、師生共同來肯定評一評。
6、同桌互相交流,根據示意圖說說雷達是怎樣在夜間為飛機導航的?
導語:同學們:根據以上的兩幅示意圖,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什么樣的結論呢?
7、出示制作的卡片,填空用圖形表示。
a、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 )。
b、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 )。
c、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 )。
六、擴展練習
過渡句:人類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你們通過自己閱讀查找,還了解哪些創造發明也是人類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的?
1、學生展示自己查找的資料。
2、師生共同評價,誰的資料好,語言又流暢。
七、總結
本節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掌握或了解了什么知識?希望以后有時間多讀課外書,掌握更多的知識。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①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飛蛾、蚊子、避開、敏銳、鈴鐺、蒼蠅、揭開、推進、障礙物、熒光屏、橫七豎八等詞語。
②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和要點,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激發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③搜集并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課前準備
①生字詞卡片或抄寫有生字新詞的小黑板。
②教師搜集有關仿生學的圖文資料,準備蝙蝠圖片、雷達圖片。
第一課時
●以圖為媒,引入新課
(依次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它們嗎?請說一說你對它們的了解。
蝙蝠是一種動物,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它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蝙蝠和雷達》。(板書課題)
●朗讀課文,讀通讀順
①自由朗讀課文兩遍,難讀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序號,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②兩人一組輪流讀課文,互相認讀生字詞。
③出示寫有生字詞的小黑板,指名開火車從讀生字詞,提示學生注意形聲字和蝙、熒等字的讀音。
●默讀課文,歸納大意
①課文主要講什么?請大家默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②指名說,教師根據說的情況,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學是抓住課題聯系課文歸納的,有的同學是把課文各部分意思連起來歸納的。
●填表助學,自主閱讀
①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關聯詞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說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問?請讀出疑問的語氣。
③默讀四、五、六自然段,填寫下表。(表中加黑部分為需填寫的內容,答案供參考,只要學生抓住要點即可,語言是否簡潔不做重點強調)
試驗順序
試驗方式
試驗結果
試驗結論
第一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讓它在拉有許多繩子系有鈴鐺的屋子里飛。
鈴鐺一個也沒響,繩子一根也碰著。
蝙蝠夜間飛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第二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第三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處亂撞,鋃鐺響個不停。
③交流:先在小組,再在班上交流填與表格的情況。
④讀讀課文,同桌互相看圖表,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再指名上臺介紹。
⑤小結:
a.出示句子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說說從句子中體會到什么?(感悟反復、終于)
b.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雷達與蝙蝠有什么聯系?下節課我們再來閱讀探究這些問題。
●范寫生字,練寫字詞
教師示范難寫的生字,如避、揭等,引導學生注意本課生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部首只占三分之一,右邊占三分之二,字要寫得勻稱整潔。
第二課時
●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①聽寫本課生詞。自我批改,錯的訂正一遍。
②指名說一說課文大意后引入新課:這節課我們重點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以及雷達與蝙蝠之間的聯系。
●合作閱讀,突破重難點
①自由讀七、八自然段,想一想上述問題。
②以演促讀,理解蝙蝠探路的辦法。
指三名同學表演,一生當蝙蝠,一生當蝙蝠嘴里發出的超聲波,一生當障礙物。
③以畫促讀,理解蝙蝠探路與雷達之間的聯系。
a.請用圖示求表示蝙蝠幅探路和雷達探測。(下列圖示供參考)
b.填空,看圖說一說雷達和蝙蝠之間的聯系。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騙幅的( )。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
●小結全文,延伸拓展
①默讀全文,說說你從本文中受到什么啟示?適當交流我也要從動物身上得到啟示,設計一個小發明。
②閱讀文后資料袋,教師出示有關仿生學的圖片,補充相關文字資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閱讀與探究興趣。
③布置學生課外搜集關于仿生學的資料,有興趣的話,結合綜合性學習,設計小發明并動手實驗。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習要求掌握的生字和詞語,了解其意義和用法,能正確運用。
2、學習“無論——也——”、“為了”、“先后”的用法,能夠正確運用。
3、理解課文內容,弄清飛機在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的聯系。
4、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他們認識事物的能力,教育他們愛科學,學科學。
教學重難點:
1、生字和詞語的學習和運用。
2、把握文章內容。
教學計劃:
這是一篇講科學知識的課文,在教學中除了重點講解字詞以外,還應該抓住蝙蝠夜間探路和飛機夜航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懂得人類可以從其他生物得到科學的啟示。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培養他們認識事物的能力,教育他們愛科學,學科學。
計劃4課時。
課型:
講讀課文;科普說明文。
課文感知:
人們常常在夏天的晚上看到一種在天空中飛行的類似鳥類的動物,它們一邊飛,一邊發出吱吱的叫聲,這就是蝙蝠。蝙蝠的視力極差,但是在將要碰到物體時就會改變方向飛行,絕不與任何物體相撞,這是因為它能用超聲波定位。蝙蝠的這種奇特現象使它身價百倍,成為現代仿生學研究的對象。飛機能在天空中安全飛行,正是受到蝙蝠能用超聲波定位的啟示。本文以這一有趣現象為背景,介紹了科學家通過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出了它順利飛行的原因,并從中得到啟示,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夜航的安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疏通字詞)。
1、導入教學:
2、自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詞。
3、備注生字:
蝙蝠(biānfú)漆(qī)黑,捕(bǔ)捉,飛蛾(é),蚊(wén)子,撞(zhuàng)上,敏銳(ruì),鈴鐺(dāng),探(tàn)路,障礙(zhàngài)。
4、范讀課文,識記生字。
5、區別形近字:
(1)辨形,注音,組詞。
探(tàn),捕(bǔ),蚊(wén),深(shēn),鋪(pū),紋(wén)。
章(zhāng),撞(zhuàng),礙(ài),障(zhàng),童(tóng),得(dé)。
蝙(biān),蛾(é),銳(ruì),編(biān),餓(è),悅(yuè),遍(biàn),鵝(é),說(shuō),騙(piàn)。
偏(piān)。
(2)選字組詞。
漆,膝,捕,哺,撞,幢,銳,說
()黑,()捉,()擊,()話。
()蓋,()育,一(),敏()。
探,深,障,暢,礙,得,鐺,檔。
()路,通(),障(),鈴()。
()刻,路(),()到,()案。
6、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理解詞語及句式的運用)。
1、聽寫生字。
2、朗讀課文。
3、理解詞語:
雷達:利用極短的無線電波進行探測的裝置。無線電波傳播時遇到障礙物就能反射回來,雷達就根據這個原理,把無線電波發射出去再用接收裝置接收反射回來的無線電波,這樣就可以測定目標的方向、距離、大小等,接收的電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測目標的影象。雷達在使用上不受氣候條件的影響,廣泛運用在軍事、天文、氣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漆黑:(用比喻方式構成的詞)就是像漆一樣黑。類似的詞還有:雪白、碧綠、龜縮、蛇行等。
啟示:(名詞)使人有所領悟并受到啟發。近義詞:啟發、啟迪。敏銳:形容感覺靈敏,眼光尖銳。
靈巧:靈活而巧妙。
橫七豎八:有的橫,有的豎,形容縱橫雜亂。
超聲波:超過人能聽到的最高頻(2萬赫茲)的聲波。超聲波沿直線傳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來,對物體有破壞性。
障礙:阻擋前進的東西。
反射:聲波、光波或其他電磁波遇到障礙物或與原來媒質不同的媒質面而折回。
模仿:照著現成的樣子學著做。
天線:用來發射或接收無線電波的裝置。
無線電波:電磁波中的一部分,波長從1毫米到3000米以上。其中又分為長波、中波、中短波、短波、超聲波。
4、句式:
(1)“無論——也——”表示條件關系。
例:無論什么時候到家,也有熱茶熱飯。
無論怎么說,也是你做的不對。
(2)“難道”語氣副詞,加強反問的語氣,整個句子表示反問。例:河水難道會倒流嗎?
他能做到,難道你就做不到嗎?
(3)“為了”介詞,表示目的。
例:為了能考上大學,他刻苦學習各種文化知識。
(4)“先后”時間副詞,表示動作或行為承接的時間順序,一般用在動詞前邊。
例:他的作文先后獲了兩次獎。
(5)“不是——而是——”表示選擇關系,表示在兩種可能的情況中,否定前一種,肯定后一種。
例:他不是初三的學生,而是高一的學生。
“反復”與“重復”:均有不止一次的意思。但“反復”指多次進行,不一定還照原樣;“重復”一般指照原來的樣子再來一次。
5、擴展練習:
例:捕捉——捕捉野兔——我和旺堆捕捉野兔。
模仿——
啟示——
敏銳——
靈巧——
秘密——
顯示——
第三——四課時(學習課文)
1、朗讀課文,思考:
(1)飛機在夜間能安全飛行,是從哪里得到的啟示?
(2)科學家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的目的是什么?用了什么方法?結果怎樣?證明了什么問題?(課文重點)
第一次: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眼睛。
方法——在一間屋子里橫七豎八地拉了許多繩子,繩子上系著許多鈴鐺。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讓它在屋子里飛。
結果——鈴鐺一個也沒響。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眼睛無關。
第二次: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耳朵。
方法——把蝙蝠的耳朵塞上讓它在屋里飛。
結果——蝙蝠就象沒頭的蒼蠅似的到處亂撞,掛在繩子上的鈴鐺響個不停。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耳朵有關。
第三次:
目的——蝙蝠夜行探路是否靠嘴。
方法——把蝙蝠的嘴封住,讓它在屋里飛。
結果——同試驗二。
證明——蝙蝠夜行探路與嘴有關。
(3)科學家從三次不同的試驗中證明了什么?
證明了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4)從哪些詞中你可以看出科學家揭示出蝙蝠夜行的秘密是要付出艱苦的努力的?
反復研究。
(5)科學家揭開了蝙蝠夜行探路的秘密,科學家從這個秘密中得到了什么啟示呢?
給飛機裝上了雷達,讓飛機能在夜間安全行駛。
(6)你知道人們從生物身上得到啟示,還發明創造了什么?
2、小結:
蝙蝠————飛機————人類可以從其他生物得到科學的啟示,進而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要求:
1、弄清飛機夜里安全飛行與蝙蝠飛行的聯系。
2、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終于”“清楚”造句。
4、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弄清飛機夜晚安全飛行和蝙蝠飛行之間有什么聯系。
教具準備:
自制軟件、鵬博士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蝙蝠是什么?你見過嗎?你見過雷達嗎?簡介蝙蝠、雷達。這兩者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二、按要求讀課文。
1、提出要求:
認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與雷達之間的聯系的,分別做上記號。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教師巡視。
三、根據提出的要求進行討論。
(一)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飛行的?(三、四、五、六)
1、蝙蝠飛行有什么特點?課文有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蝙蝠飛行的這個特點?
2、科學家為了揭開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做了幾次試驗?每次試驗是怎么做的?
3、這三次試驗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
4、這三次試驗證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三次試驗為什么能證明這一點?
5、蝙蝠是怎樣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把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二)哪幾個自然段是講蝙蝠和雷達之間的`聯系的?(二、七)
1、指名讀第七自然段。
2、為什么說給飛機裝上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如果把課文分成三段,應該怎么分?為什么這樣分?
第二課時
一、練習朗讀全文。
二、聯系全文,說說科學家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雷達的。
先根據自己的體會理解說,再引導學生按課文的敘述順序,有條理地完整地說一說。
我們要學習科學家這種善于發現問題、善于研究問題、善于從事物中受到啟示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
三、練習造句。
1、出示課后思考練習第4題。
2、讀讀句子。
3、口頭練習用“終于”“清楚”造句。
4、書面造句。
四、抄寫讀讀寫寫中的詞語3遍。
板書設計:
7蝙蝠和雷達
課后小記: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過程中獨立認識本課8個生字;在語言環境中理解“啟示、證明”等詞語的意思,并積累。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3、了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示,知道事物之間有著普遍聯系,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科學家是怎樣發現蝙蝠夜間飛行的奧秘的。
教學難點:
理解蝙蝠飛行與飛機夜航之間的內在聯系。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學習1、2節
1、(出示飛機夜航的畫面)晴朗的夜空出現兩個亮點,越來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紅一綠的兩盞燈。接著傳來了隆隆聲,這是一架飛機在夜航。
引發質疑: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
2、出示: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板書:蝙蝠(蝙蝠雖然是哺乳動物,但非常愛吃昆蟲,所以“蝙”和“蝠”都是蟲字旁)
3、讓我們一起來讀讀1、2節。
4、飛機是交通工具,蝙蝠是動物,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因為飛機上有——雷達。
板書:雷達
(簡介雷達)無線電檢測和測距,是利用微波波段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白天黑夜均能探測遠距離的目標,且不受霧、云和雨的阻擋,具有全天候、全天時的特點,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不僅成為軍事上必不可少的電子裝備,而且廣泛應用于社會經濟發展(如氣象預報、資源探測、環境監測等)和科學研究。
5、揭示課題:26 蝙蝠和雷達(齊讀)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輕聲讀全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思考
蝙蝠在夜里飛行,不僅能(捕捉飛蛾和蚊子),而且(無論怎么飛,從來沒見過它跟什么東西相撞),即使(一根極細的電線,它也能靈巧地避開)。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發現(蝙蝠能在夜間飛行的秘密)。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
2、指名交流。
3、相機學習生字“蛾”、“摹”
摹仿:照某種現成樣子學著做。本課是指科學家根據蝙蝠探路的原理發明了雷達。
過渡語:原來雷達是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設計而成的。那么雷達究竟和蝙蝠有什么相似之處呢,我們先來看看蝙蝠在夜里飛行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三、深入研讀,感悟體會
1、學習第6、7節。
(1)默讀第6、7節,用波浪線劃出: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
(2)交流,出示
雷達的天線就像是蝙蝠的嘴巴。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發出的_______。
雷達的_______就像是蝙蝠的耳朵。
(隨機板書:天線嘴巴無線電波超聲波熒光屏耳朵)
(3)引讀第7節
科學家摹仿——,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通過——,無線電波遇到——。駕駛員從雷達的熒光屏上,能夠——,所以——。
2、學習第4、5節。
(1)蝙蝠夜里飛行的秘密是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才發現的。我們來看看科學家是怎么做實驗的,板書:試驗(試驗是指嘗試著去做,以察看某事的結果或某物的性能等;實驗一般指為檢驗某種科學理論或假設二進行的活動,也可指通過一些操作演示讓別人直觀了解)思考:做了幾次試驗,每次實驗的條件、經過、結果分別是怎樣的?
(2)完成閱讀芳草地第2題。
試驗情況記錄表
試驗情況
試驗條件
試驗結論
第一次試驗
蒙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第二次試驗
蒙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第三次試驗
封住蝙蝠的_______
結果_________
(3)交流,結合三次試驗的內容,分別用“證明”一詞練習說話。
用造句的方法理解詞語:證明
(4)總結填空:科學家的( )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敏銳的眼睛,而是( )。
(5)敏銳就是感覺靈敏,眼光尖銳。而靈敏是表示動作快而靈活的。
完成詞句活動室第1題。
四、總結全文,拓展學習
1、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試驗和研究中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正是在科學家那種善于發現問題,善于研究問題、善于從事物中受到啟示和為人類造福的科學精神的帶動下,出現了“仿生學”(研究生物系統的結構和性質以及工程技術提供新的設計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學)
2、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到動物的一些特點的啟發而發明的?
船和潛艇來自人們對魚類和海豚的模仿;科學家研究青蛙的眼睛,發明了電子蛙眼;生物學家通過對蛛絲的研究制造出高級絲線。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5個生字。理解“啟示、證明”等詞語的意思。正確區分近義詞“敏銳、靈敏”。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說說蝙蝠和雷達之間的科學聯系。
3.繼續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各種途徑查閱有關資料。
4.了解飛機靠雷達在夜間飛行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受到的啟示,知道事物之間有著普遍聯系,激發學生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詞句,理解科學家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使飛機能夠安全夜航。
教學難點:蝙蝠飛行與飛機夜航之間的內在聯系。
課前準備:組織學生從百科全書、詞典辭海、互聯網絡等各種途徑查閱、收集有關蝙蝠、雷達的信息資料。
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揭示課題。
1.出示“蝙蝠”圖,板書:蝙蝠
請學生介紹自己課前了解的有關蝙蝠資料。
2.出示“雷達”圖,板書:雷達。
請學生介紹自己課前了解的有關雷達資料。
3.板書,齊讀課題。
師:這兩者毫不相干,課題卻用“和”字連接。這是為什么呢?學習課文后,我們就明白了。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自學要求:
(1)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說一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3)想一想:你有什么問題?
2.小組交流學習。
3.集體匯報學習成果。
(1)字詞學習
重點指導“辨析組詞”:摹 幕 墓 暮 慕
(2)開火車分節朗讀課文,注意字字音準,句句通順。
(3)說說你知道了些什么。
(學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師注意適當點評,引出重點;同時進行語言規范表達的訓練。
(4)提出不懂的問題。
(可能有關于試驗方面;關于研究方面;關于仿生學方面;關于語言文字方面等等。師對學生的問題歸類,簡單的問題當場予以解決,有的則留待深入學習課文時解決。)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深入學習,突破難點。
1.了解三次不同的試驗,理解“證明”一詞并運用說話。
(1)指讀有關句子,理解“證明”一詞意思。(用可靠的事實來表明結論的真實性。)
(2)三次試驗怎樣進行的?證明什么結論?輕讀課文相關小節,完成表格。
試驗次數試驗方法試驗結果試驗結論
(3)根據三次試驗內容,分別用“證明”一詞說一句話。
2.學習科學家反復研究的內容,理解蝙蝠用嘴和耳朵探路的原理,并進行說話訓練。
(1)讀讀課文有關內容,邊讀邊思考,動手畫畫蝙蝠探路示意圖。
(2)看著示意圖,練習說話: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經過。
3.學習科學家發明雷達的內容,理解雷達在飛機夜航中的作用,并進行說話訓練。
(1)讀讀課文,用文具擺擺雷達使飛機安全夜航的示意圖。
(2)看著示意圖,練習說話:雷達使飛機安全夜航的過程。
4.理解并說說蝙蝠和雷達之間的科學聯系。
(1)小組討論,給句式:
雷達的 ( ) 相當于蝙蝠的 ( )。
雷達的 ( ) 相當于蝙蝠的 ( )。
雷達的 ( ) 相當于蝙蝠的 ( )。
(2)默讀課文,思考:蝙蝠和雷達之間有什么科學關系?用“因為……又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它們的科學聯系及其依據。
小結:科學家從蝙蝠探路的試驗和研究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這就是蝙蝠與雷達的聯系,所以課題要用“和”來連接。
二、課后質疑,總結全文。
學了課文,你們還有什么問題?
三、課后拓展。
1.初了解“仿生學”。
2.語言直播廳: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受到動物的一些特點的啟發而發明的?查閱有關資料,然后向同學介紹。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正確書寫12個生字和“蝙蝠、橫七豎八”等詞。
2、朗讀課文,能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飛機夜間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3、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樂于觀察和探究的興趣。
4、搜集并能與同學交流有關仿生學的資料,提高信息搜集與處理能力。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教育學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飛行的秘密是怎樣探索出來的。是如何發現了這個謎,又是如何解開這個謎的,科學家又如何仿生創造而為人類造福的。
2、教學難點
對蝙蝠利用超生波導飛,飛機的雷達導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總是比較抽象,宜用電教手段,實施直觀教學,使抽象的原理講述變成直觀的形象演示。
四、教學準備
蝙蝠、雷達的圖片,仿生學資料,生字卡片
五、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是(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和雷達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生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讀課文,排除字詞障礙;
2、師檢測讀生字和課文的情況;特別強調注意“蝙、熒”的讀音;
3、自己默讀課文,試著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4、生反饋,并要求學生說出歸納的方法
5、師小結歸納主要內容的方法:可以用課題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還可以用抓住要點的方法。
三、生自主學習
1、請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關聯詞,說說從這個關聯詞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問,請練習疑問句的讀法。
2、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結論呢?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此文轉自斐、斐課件、園FFKJ、Net方式解決以上問題。你可以通過填表,也可以通過在書上作符號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讀情況。
4、請生上臺介紹科學家是怎樣揭開蝙蝠探路之謎的。
5、從“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合作學習,突破重點
1.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的?蝙蝠和雷達到底有什么聯系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仔細品讀七、八自然段
2.小組代表反饋交流
師用課件演示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達探測障礙物的方法,請生填空。
飛機上的雷達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是蝙蝠的()
雷達的熒光屏就像是蝙蝠的()
二、拓展延伸
1、自讀全文,說說你從文中受到了什么啟示?人們的哪些發明都來自動物的啟發?
2、閱讀資料袋,補充交流仿生學的資料。
3、根據仿生學自己動手設計一種小發明。
三、寫生字詞
1、認讀生字
2、提出難寫的字
3、各自說出記字的方法
4、給生字組詞
5、抄寫生字詞。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 篇9
一、學習目標:
1、認識個生字,會寫出12個生字,正確讀寫出14個新詞。
2、讀懂課文內容,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
3、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是怎樣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的,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
二、學習重難點:
1、通過閱讀抓住要點,準確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2、理解飛機夜間安全飛行與蝙蝠探路之間的聯系。
三、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圖片設計。
四、課時安排:2課時。本節為第二課時
五、學習過程:
(一)導言:(出示蝙蝠和雷達的圖片)同學們,你們認識圖片上的事物嗎?(蝙蝠和雷達)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它們的情況?蝙蝠是一種哺乳動物,喜歡倒掛在樹枝上休息,經常在夜間飛行,捕捉飛蛾、蚊子等昆蟲。這是什么?雷達(齊讀),誰知道雷達是什么東西?雷達是一種探測裝置,廣泛運用于天文、氣象、航空、航海等方面。
師:指著圖片,一個是動物,一個是探測裝置,他們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們之間有什么聯系呢?這節課我們一塊兒來學習11課。
(二)新授
師:首先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的時候思考:課文中哪幾句話直接寫出了蝙蝠和雷達之間的關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話既寫了蝙蝠又寫了雷達。
生:在漆黑的夜里,飛機怎么能安全飛行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科學家摹仿蝙蝠探路的辦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齊讀)
師:這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給飛機裝上了雷達,使飛機可以在夜晚安全的飛行。
過渡:那么,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領呢?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指名讀
師:蝙蝠在夜間飛行,你覺得它飛得怎么樣?(靈巧)
你是從哪句話中看出來的?劃一劃。
(無論……從來沒見過……)(即使……也……)
模擬體驗:你想試一下在夜里飛行嗎?讓學生閉上雙眼,在教室里走一圈,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說感受。
師:讀出蝙蝠飛行的靈巧!
師:⑴讀到這里,你心里產生什么疑問了嗎?
(生說)難道他的眼睛特別敏銳,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東西嗎?
⑵(出示第二句話)誰能用疑問的語氣來讀讀這句話,表達一下我們心中共同的疑問?
師過渡:同學們科學家通過試驗研究,已經找到了答案,請自讀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師問:科學家做了幾次實驗?每次實驗的方式是怎樣的?結果如何?又證明了什么呢?(課件演示三次試驗)
2、自由讀,⑴找一找,科學家第一次實驗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⑶用“首先……然后……最后……”有順序地說一說科學家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3、試驗結果如何?生答:鈴鐺一個也沒想,繩子一個也沒碰。
從這個結果中你有何發現?(蝙蝠不是靠眼睛來探路的。
3、第二次、第三次試驗科學家又是怎樣做的呢?
(屏幕演示第二次、第三次做試驗的情況)
邊演示,學生邊用“首先……然后……最后……”的句式分別說出第二第三次試驗是怎樣做的。
師:結果怎么樣?
生:三次不同的試驗證明,蝙蝠夜里飛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來探路的。
師:配合是什么意思?去掉“配合起來”后是否通順?為什么不能去掉?
師:強調了嘴和耳朵是分工合作的,缺一不可的。
師:從“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的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從哪些詞體會到的?
生;(科學家對待科學的態度認真、刻苦鉆研的精神,結論來之不易。)
師:是啊,科學家揭開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費了不少功夫,那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樣配合起來探路的呢?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
(2)生說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樣配合探路的?
(3)畫出示意圖講述蝙蝠是怎樣探路的。
(4)師補充:蝙蝠的眼睛雖然不行,但是它的嘴巴和耳朵卻特別的敏銳。我在一本書中看到:蝙蝠能在1秒鐘內捕捉和分辨25組回聲,而且它能把昆蟲反射回來的信號與其他樹木、房子等反射回來的信號準確地區分開來,分辨出是食物還是障礙物,多么神奇呀!
讓我們一起用佩服的語氣再讀第六自然段。
過渡:雷達究竟是怎樣工作的,它與蝙蝠之間又有哪些相似之處呢?
六、自學第七自然段
1、自讀第七自然段。
2、畫示意圖講述雷達是怎樣工作的。
師: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發明了雷達,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達的工作原理,下面來做一個練習。
1、雷達的天線就像蝙蝠的(嘴)。
2、雷達發出的無線電波就像蝙蝠的(超聲波)。
3、雷達的熒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教師總結
這篇課文通過講敘科學家對蝙蝠飛行情況的研究,找到原因,從而得到啟迪。給飛機裝上雷達,保證飛機安全飛行,使我們知道,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是從動物身上得到的啟示。這就是仿生學。你們還知道那些發明創造也是從生物得到的啟示。(蜻蜓——飛機、蛙眼——電子蛙眼、熒光屏——日光燈、魚——潛水艇、松樹尾巴——降落傘等)
同學們是不是也想運用科學知識進行發明創造呢?那么現在我們該怎樣做呢?聯系實際暢談。(刻苦學習,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通過探索研究,才能實現自己的愿望。)老師希望同學們努力學習,多觀察事物,觀察生活,向科學家學習,為人類做出自己的貢獻。
【《蝙蝠和雷達》教學設計模板(精選9篇)】相關文章:
蝙蝠和雷達教學反思04-13
《蝙蝠和雷達》教學反思15篇04-04
《蝙蝠和雷達》讀后感300字04-18
讀《蝙蝠和雷達》后有感300字01-09
讀《蝙蝠和雷達》的感受300字01-09
人教版四年級:蝙蝠和雷達的對話300字01-09
老鼠和蝙蝠童話作文04-27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作文:讀《蝙蝠和雷達》的感受05-09
精選《小鳥和小貓》課件教學設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