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學設計模板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生物教學設計模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B)
板書
教學過程
(二)細胞膜的主要生理功能
1、物質出入細胞膜的幾種方式:
(1)自由擴散:
特點:從高濃度一側運輸到低濃度一側;不消耗能量。例如:O2、CO2、甘油、乙醇、苯等。
(2)主動運輸:
①特點: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需要載體;需要消耗能量。
②意義:(略)
2、細胞膜的生理特點:選擇透過性
(第二課時)
引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細胞膜的結構,細胞膜的結構是與它的功能密切相關的,那么,細胞膜有哪些重要功能呢?
講述:科學家經研究發現,細胞膜有多種生理功能。比如說,物質交換、細胞識別、分泌、排泄、免疫,等等。其中,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是細胞膜的重要生理功能。
活細胞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活動,就必須不斷地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而物質交換必須通過細胞的“門戶”——細胞膜來完成。離子和小分子物質是通過自由擴散和主動運輸等方式進入細胞的,而大分子和顆粒性物質主要是通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的。首先,我們學習一種比較簡單的運輸方式。
(教師展示事先制作好的自由擴散活動圖板,對照活動圖板作簡要說明:圖中黃色表示細胞膜,紅色球狀物表示某物質。紅色球狀物多的部分為膜外,少的部分為膜內。接著教師演示紅色球狀物不斷由膜外通過膜進入到膜內的情況。)
提問:如果紅色球狀物的多少代表某種物質濃度大小的話,那么,這物質進入細胞是由濃度高的一側向濃度低的一側運輸,還是由濃度低的一側向濃度高的一側運輸?
(回答:略。)
講述:對了,是從濃度高的一側向濃度低的一側運輸,而且在運輸過程中,不需要消耗細胞內新陳代謝所釋放的能量。上邊這種運輸方式叫做自由擴散。自由擴散相對于主動運輸來說,又叫做被動運輸。符合這種方式運輸的物質僅限于小分子物質。
另外,還有一些物質在進入細胞時,不同于自由擴散方式,例如:輪藻細胞中的K+濃度比它所生存的環境中K+多63倍,海帶細胞中的I—比海水高出40倍,人的紅細胞中的K+比血漿高30偌,而紅細胞中的Na+濃度卻是血漿中Na+的濃度的1/6。由此可見,以上細胞具有不斷積累K+、I—的能力和運出Na+的能力,以致不使膜內外的Na+、K+、I—達到平衡。上述這些物質是怎樣進行運輸的`呢?(教師展示事先制作好的主動運輸活動圖板,在做簡要說明后演示物質由膜外進入到膜內的過程,同時啟發學生進行觀察和思考。)
提問:上述這種運輸方式具有哪些特點?
(回答:略。)
講述:當物質通過細胞膜由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移動時,就像物體沿斜坡上移一樣,必須由外部提供能量,在對上述Na+、K+、I—等物質的運輸中,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細胞來供給的。
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可以總結出主動運輸主要有以下兩個特點:
①是從濃度低的一側運輸到濃度高的一側;
②需要消耗細胞內新陳代謝所釋放的能量。
提問:物質的主動運輸方式在生物學上有什么意義呢?
(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并討論,最后請一位同學回答,略。)
講述:由物質通過細胞膜的兩種運輸方式可以看出,細胞膜可以讓O2、CO2、水分子等小分子自由通過,細胞要選擇吸收的離子或小分子也可以通過,而另一些離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則不能通過。這一現象說明細胞膜在生理功能上有什么特點呢?
回答:具有選擇性
講述:對,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關于細胞的內吞作用和外排作用,請同學們閱讀課本中小字部分。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細胞膜的生理功能,了解到細胞結構與它的生理作用是相統一的,尤其是物質出入細胞膜時具有選擇透過性的特點,對于細胞完成正常生命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下面,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的內容,填寫下表。
出入細胞物質舉例
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
細胞膜內外物質濃度高、低
是否需載體蛋白質
是否消耗細胞內的能量
甘油
進入紅細胞的K+
【高一生物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高一離騷教學設計12-25
高一《觀滄海》教學設計11-17
高一生物教師教學總結01-06
《生物入侵者》教學設計推薦12-16
《故宮》教學設計模板12-24
《野草》教學設計模板12-23
《心聲》教學設計模板12-23
《鹿柴》教學設計模板12-23
《離騷》教學設計模板12-25
離騷教學設計模板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