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做一名小科學家》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上冊《做一名小科學家》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從探究紙鸚鵡“站立”的秘密活動中提出問題并想辦法解決問題。
學會從身邊的事物中提出問題。
知識與技能:
找出自己親身經歷的事與科學家發明創造的相似之處,認識科學是什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我們也能做科學的信心,立志從小做一位小科學家。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曲別針、卡紙等。
學生準備:剪刀、彩筆、夾子等;課前收集自己最喜歡的科學家的資料。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大致過程,加深對科學的理解。課一開始就用站在指尖上的紙鸚鵡來激發學生提出問題,從而帶著問題探究其中的奧秘,接下來可以通過不同的形狀的`紙片來嘗試,尋找如何讓它們平衡。由于學生是剛接觸科學探究活動,所以活動中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保持活動場地整潔,實驗井然有序。
教學過程:
。ㄒ唬、會站立的紙鸚鵡導入:
1、教師出示會站立的紙鸚鵡。
2、談話:今天科學課老師帶來了一只紙鸚鵡,它能夠站立在老師的手上。好玩嗎?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個呢?
。ǘ、探究活動:
活動一、制作紙鸚鵡,探究其中的奧秘。
1、教師介紹做紙鸚鵡的材料。
2、學生動手做,教師巡視指導。
3、嘗試:讓紙鸚鵡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紙環上。(或成功或失。
4、引導學生思考:鸚鵡為什么能站在紙環上不掉下來?(怎樣才能讓鸚鵡站在紙環上不掉下來?)
5、分組試驗,商量可行辦法。(提示:把想到的辦法簡單記錄在活動記錄紙上。)
6、分組匯報、評價方法的可行性和簡便性。
7、教師做整個活動的總結。
活動二:想辦法讓更多的東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問:除了讓紙鸚鵡站在你的手指上,你還能讓其他東西(比如:鉛筆、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嗎?
2、學生分組活動。
3、談話:別上回形針試試,換作夾子試試。
4、交流發現,尋找相似之處。
。1)、提問:剛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體是否能站立時有什么發現呢?
(2)、學生交流、匯報。
(3)、談話:同學們想想看今天我們科學課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課后繼續研究怎樣讓更多的物體站起來。
(三)、總結拓展。
1、講述:科學研究是個復雜的過程,有些結論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現在都內有得到準確的答案。比如:……
2、談話:運用大家發現的原理,可以讓許多物體“站”起來,你能利用這個原理制作一個玩具嗎?
3、你們準備怎么做?做之前需要準備些什么?
4、學生分組討論、思考,鞏固課中的學習發現。
(四)、布置任務:
1、下節課把制作好的玩具帶到班上來,交流大家制作的方法。
參考資料:
紙鸚鵡為什么會“站”起來
要一個物體保持平衡,就要提到重心。重心是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也就是物體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的作用點。任何物體都有一個重心。對于一個物體來說,當共點力的合力為零時,我們就說該物體是處于平衡狀態。地面上任何靜止的物體,都是處于平衡狀態。影響物體穩定平衡的因素有兩個:一個因素是支持面(底面)的大小。當支持面大時,平衡的穩定性也增大。比如籃球架、臺燈座的底部就非常大,穩定性好;決定物體穩定性的另一個因素是重心相對于支持面(或支持點)的位置:一個物體,它的重心越低,越是接近支持面,則穩定性越好。紙鸚鵡尾部別著的回形針起到了降低重心的作用,所以它就“站”在手指尖上了。當一個物體的重心是在物體支持面(點)的下面,那么,這個物體的穩定性就很強,加上金屬絲和夾子的鉛筆能夠“站”起來就是這個道理。
【三年級上冊《做一名小科學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做燈籠》教學設計12-30
《說和做》優秀教學設計12-18
《小放!方虒W設計12-20
數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1-04
三年級上冊《窗外》教學設計12-17
三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設計12-27
《北極風光》教學設計(三年級上冊)12-16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菊花》教學設計12-16
小古文《荷》教學設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