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描寫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困難,終于爬上了天都峰。在學習了生字新詞的基礎上,本課轉入深究課文內容,以梳理課文條理,在品詞析句的基礎上解決教學重點。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把握課文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爬上天都峰的過程。
3、培養學生汲取他人長處和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三、教學重點。
理解天都峰高、陡的特點及“我”和老爺爺爬上天都峰的艱難。
四、教學資料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設疑激趣。
上課時我們學習了第3課的生字新詞,知道了天都峰的高和險,那么文中的“我們”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我們一起來走進課文。
1、(師故意將課題誤寫成“登天都峰”)讓學生指正題目中的錯誤。
2、釋疑:課題中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老師搜集了些有關天都峰的圖片,下面我們先一起欣賞一下。
(多媒體播放天都峰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一下,天都峰有什么特點?那么,課文又是如何來描寫天都峰的呢?
(通過辨析“爬天都峰”與“登天都峰”的優劣,引出天都峰“高與陡”的特點;再通過圖片展示,使學生對天都峰的險峻峭拔有了更為直觀的印象。)
(二)、細讀課文,深入理解。
1、學習第2自然段。
(1)看屏幕上的圖和文字,指名讀,讀出“又高又陡,令人望而生畏”的感覺。
(2)說說課文是怎樣把天都峰的“高”與“陡”寫具體的?在文中找出相關語句。
a、高:“抬頭望”、“這么高”、“云彩上”
“我爬得上去嗎?”――――(猶豫、懷疑)有什么好處?
b、陡:“筆陡”、“天上掛下來”、“發顫”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以讀促思,以讀促情。
(4)小結。
寫天都峰的高與陡,正說明爬上天都峰非常不容易,那是需要勇氣、力量和決心的。
(對重點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能使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也是中低段學生學寫句子的有效途徑。)
2、學習3—5自然段。
那么,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想要爬上峰頂的除了我和爸爸,還有誰?那是一位怎樣的老爺爺?你怎么知道他也是來爬天都峰的?
(1)課件出示句子: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你也來爬天都峰?
(2)思考:
他們所說的話中都有一個“也”字,這個“也”是什么意思?(言下之意就是“和我一樣”。)
他們是互相懷疑嗎?表現了他們什么精神?
學生分組討論。
(3)教師小結:
天都峰那么高,那么陡,我年紀這么小,老爺爺年紀那么大,卻都來爬。我們是互相驚嘆,互相欽佩。表現了這一老一少不怕困難,勇于攀登的精神。
(4)分角色朗讀。
讀出兩個人之間互相羨慕、佩服的語氣。
(一個“也”字,在文中并不顯眼,但通過點拔,進行挖掘,使學生感覺到這個詞語在表達上的作用,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無窮魅力。)
3、學習第6—7自然段。
受老爺爺的影響,我開始爬天都峰。那么,我是怎樣爬的?
(1)課件出示句子,填空。
我()向峰頂爬去。
a、“奮力”是什么意思?
b、課文是怎樣來描寫我“奮力”爬山的?
(“攀著鐵鏈上”“手腳并用向上爬”)“手腳并用”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要這樣爬?
(2)我們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奮力向上爬,結果怎樣?
a、“終于”是什么意思?
b、從這個詞中,體會到了怎樣的心情?
c、誰能再用“終于”造個句子?
(3)拓展,啟發想象。
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假設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爺爺,在爬山途中,你會怎樣去鼓勵對方?
爬上峰頂,“我”和老爺爺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又會有哪些感覺?
4、學習8—10自然段。
(1)出示“我”和“老爺爺”的對話。
a.分角色讀。
b.討論:“我”謝“老爺爺”什么?“老爺爺”又謝“我”什么?
c.“居然”一詞在這里說明了什么?
d.從他們的對話中你懂得了什么?
(2)出示“爸爸”的話,說說其中的含義。
(三)、課堂小結,領悟道理。
1、談談你學完課文后的感受。
2、師總結:戰勝困難,要有勇氣和信心;與人相處,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
3、爬天都峰
(四)板書設計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1、教材分析
《爬天都峰》是部編版四年級上冊語文課文中的第17課,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的依次寫的。描寫了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我們”相互激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最終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志氣和自信念,在與人相處過程中,要擅長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2、教學目標
1.會認“級、鏈”等5個生字,會寫“哩、級”等10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相”。能正確讀寫“假日、抬頭、云彩”等詞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是如何相互鼓舞、堅決信念,從而戰勝困難的。
4.了解課文的寫作依次,弄清課文是如何將“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晰的。
3、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的寫作依次。
4、教學難點
1.弄清課文是如何將“我”爬山的過程寫清晰的。
2.讀懂課文最終一段中爸爸的話,懂得一個人只要有決心,有志氣,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的道理。
5、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簡介天都峰,導入新課
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危急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說,課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發蒼蒼的老爺爺登上去了,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今日我們學習爬天都峰這一課。
老師介紹有關天都峰資料,讓學生從中感受天都峰的高與險,為后面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自由讀課文,出示自讀要求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②讀書時圈出本課的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想想他們的意思。
(2)老師巡察,相機指導。
(3)出示詞語,生讀生評。
石級
鐵鏈
好像
發顫
奮力
攀著
辮子
笑呵呵
鼓舞
志氣
吸取
(4)出示生字。生讀字、記字、寫字、師生互動。
級
鏈
顫
攀
猴
念
辮
呵
相
(5)師生共同梳理難讀的句子,生說師評價指導。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閱讀課文,思索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在假日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我們”相互激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最終一起爬上了天都峰。
(2)想一想課文的敘述依次,畫出文中表示這個依次的詞句
老師投影出示: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白發蒼蒼”、“咱們”、“奮力”、“終于”、“辮子”、“勇氣”、“決心”、“居然”、“力量”等詞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4.抄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天都峰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要點】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白發蒼蒼”、“咱們”、“奮力”、“終于”、“辮子”、“勇氣”、“決心”、“居然”、“力量”等詞語。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抄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把文中的描寫變成自己腦中的“畫”,體會天都峰的險峻峭拔,難以攀登。
一、導入新課
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鯽魚背”,看天都峰的風光片或圖片,由學生展示自己找到的天都峰的資料并作介紹。說說“鯽魚背”名稱的來歷。
2.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讓我們一起去“爬天都峰”吧!(板書課題)
3.齊讀課題。
說明:介紹、展示有關天都峰資料,讓學生從中感受天都峰的高與險,為后面理解課文作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
1.媒體出示:自學要求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后”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
2.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媒體出示:
陡鏈顫攀鯽呵仰頂峰
(1)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2)交流巧記字形的方法。
“陡”放在圖畫中識記,可以理解字義,并注意和“徒”的區分;“顫”用動作來理解;
“爬”中“爪”的捺起筆在豎上。
說明:本課要求會認的字不多,但都有難度,筆畫比較復雜。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3)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4)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石級:石頭臺階。仰望:抬頭望。
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里很害怕。
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3.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后”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
三、研讀課文
我們一般說“登山”,為什么課題不是“登天都峰”而是“爬天都峰”呢?辨別“登”與“爬”的不同之處,感受到天都峰的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媒體出示:天都峰的圖片。讀第二自然段,用直線劃出體現天都峰“險”的句子。
(1)高媒體出示: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板書:高云彩)
(2)陡
媒體出示: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一個“掛”字,準確、形象、巧妙地將陡體現出來了。
(板書:陡掛下來)說明:要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描寫變成自己腦中的“畫”,體會天都峰的險峻峭拔。
3.面對如此高而陡的天都峰,“我”是怎么想的?
媒體出示:我爬得上去嗎?
指導朗讀,讀出望而生畏,缺乏自信,畏難退縮。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板書:望而生畏)
說明: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4.齊讀
四、小結復習
1.認讀要求寫的11個字,與熟字比較,識記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蟲,所以“蜂”是“蟲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頂,跟“山”有關,所以是“山字旁”。
辮──辯、辨:三個字的左右兩邊都是“辛”,關鍵要看中間。和言語說話有關的是“辯”;“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辮”和發絲有關,中間是條“絲”。
2.練習書寫。
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五、拓展練習
1.抄寫生字詞。
2.感情朗讀課文。
3.抄寫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板書設計】
3爬天都峰高云彩
望而生畏
陡掛下來
第二課時
【課時要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在理解、討論的基礎上懂得: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爬天都峰》(板書),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2.齊讀課文
1、2小節。
二、研讀課文
(一)學習第
三、
四、
五、
六、七自然段
1.輕聲讀課文3—7小節,思考這五個小節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板書:我和爸爸、老爺爺一起爬山)
2.天都峰又高又陡,作者看了有點害怕了。怎么辦?爬上去還是不爬算了?這時,作者遇到了誰?(一位老爺爺)
3.分角色朗讀課文。
媒體出示:
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對,咱們一起爬吧!
4.最后,他們有沒有爬上峰頂?這里作者用了一個詞“終于”,這個詞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他們一起爬上了峰頂。“終于”的意思是:最后、最終,表明下文出現的是最后的結果。這個詞說明作者覺得爬天都峰很不容易,同時也說明了作者爬上峰頂后的高興心情。)
4.指導朗讀
說明:“我”和老爺爺的兩次對話要引導學生充分讀,雖然只有三句,卻體現了他們的復雜心情,其中必定有思想起伏和斗爭。
(二)學習第
八、九自然段
1.爬上峰頂后,老爺爺對作者說了什么?
媒體出示: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了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2.“我”是怎么回答?
媒體出示: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3.分角色朗讀,思考:老爺爺為什么要謝謝作者?作者為什么也要謝謝老爺爺?
(板書:老爺爺與小朋友互相感謝)
(1)“居然”是什么意思?(出乎意料、想不到。)老爺爺說:“居然爬上來了”,他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天都峰又高又陡,而老爺爺年紀又很大。)
(2)為什么最后老爺爺還是爬上了峰頂?
(看到小朋友也爬天都峰,他覺得有了信心。)
(3)作者也感謝老爺爺,說看到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峰,才有能力向上爬。這里作者用了一個“才”字。“才”的意思是什么?請結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說說。
(“才”的意思是:由于有了一定的條件而能怎么樣。比如:放學才能回家。)
(4)作者為什么說見到老爺爺爬天都峰,她才有勇氣向上爬?
(因為天都峰又高又陡,作者都打顫了,懷疑自己爬不上去。但是,看到老爺爺年紀比自己的爺爺年級還大,爬天都峰,他都不怕,自己當然也不怕。)
(板書:給了自己向上爬的勇氣)
說明:在理解文章的同時要穿插朗讀,要著力讓學生體會兩個人的激動興奮的心情,體會他們怎樣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的。
4.齊讀
8、9兩節。
四、小結復習
1.聽到我和老爺爺的對話,爸爸怎么說?“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汲取”的意思是吸取。) 媒體出示:
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作者和老爺爺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從而克服了害怕的心理,獲得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最終戰勝了困難,爬上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
說明: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五、拓展練習
“我們”沿著山路往回走,一路上遇到了許多游人。有的人望著險峻的天都峰退縮了,有的人在曲折的山路上猶豫不前,有的人看到曲折的道路不知該如何前進??想一想,把你在“爬天都峰”中的感受介紹給大家。
【板書設計】
3爬天都峰
我和爸爸、老爺爺一起爬山老爺爺與小朋友互相感謝
給了自己向上爬的勇氣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陡、鏈”等6個生字。會寫“爬、峰”等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峰頂、似乎、忽然”等12個詞語。
2.過程與方法: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教學重點:
理解“我”爬天都峰的過程
教學難點:
讀懂課文最后一段中爸爸說的話
教學方法和學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啟發談話,小組合作學習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以舊引新,扣題導入
1.記得二年級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黃山奇石》,了解了黃山的雄奇秀美,誰愿意挑一段自己最喜歡的課文來背給大家聽?
2.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黃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圖片資料?板書:天都峰
3.這篇課文寫誰爬上了這陡峭的天都峰了?他們又是怎樣爬上去的呢?板書:爬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帶著問題聽教師范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如:自由朗讀、圈點生字,同桌互聽互讀等。要求把字音讀正確,把課文讀通順。
3.自學生字,讀準字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4.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a.小組內拿出生字、詞語卡片,互相認讀、正音。
b.全班開火車賽讀,比一比哪一組讀得既響亮又準確。
c.小組交流各自學習生字、巧記字形的方法。
三、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疏理字詞含義。
石級:石頭臺階。仰望:抬頭望。攀著:(抓著鐵鏈)向上爬。
心顫:心在顫抖,說明心里很害怕。鯽魚背:結合看圖理解,天都峰最險處。它是一道長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2.按“爬山前-爬山時-爬山后”的順序把文章分為三部分,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部分的主要內容,疏通課文大意。
四、指導寫字,掌握筆順
1.教師范寫“辮”字,提示書寫時左中右三部分要寫得緊湊,學生描一遍、臨一遍。
2.指導學生觀察、書寫其余生字。
五、布置作業
1.正確、較流利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和詞語。
3.把課文第2段描寫天都峰又高又陡的句子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一、緊扣課題,承前啟后
1.作者寫爬天都峰,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字?
討論后使學生明白:因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準確反映出登山的費力、艱難。
2.(出示天都峰的多媒體畫面)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象,把文中的話變成自己腦中的“畫”。
學生練讀后指名交流、教師評議,引導學生感受天都峰的險峻挺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二、深入讀議,體會“我”受鼓舞爬上峰頂
1.在爬山之前,望著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讀課文,圈點勾畫,想想從哪些詞語、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懼的心理。
指名交流,出示并指導讀好問句“我爬得上去嗎?”、感嘆句“真叫人發顫!”以及語氣詞“啊”“哩”等,讀中體會“我”缺乏自信、畏懼退縮的心理。
2.結果“我”爬上峰頂了嗎?自由讀課文的第8至10自然段,出示“我”說的話,指名朗讀。
3.“我”看到了什么從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呢?自由讀課文第3到7自然段,想想我的心理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a.出示第4段重點句,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交流,從中感受到“我”受老爺爺爬山鼓勵而下定決心爬上峰頂的內心活動。
b.體會“我”的心理,指導朗讀
3、4自然段。
4.“我”是怎么爬的?自由讀
6、7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語。
a.學生讀書圈劃。
b.學生交流。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奮力”是拼盡全身力氣的意思。
從“攀著鐵鏈”、“手腳并用向上爬”可以看出爬山的艱難。
c.引讀第7段,從“終于”二字上體會爬得辛苦、上山后的喜悅。
d.體會爬山的艱難、上山后的喜悅,指導朗讀
6、7兩段。
三、啟發想象,明白“老爺爺”也是受鼓勵爬上峰頂的
1.老爺爺為什么也能爬上峰頂呢?帶著這些問題一邊讀,一邊想。
多媒體出示思考題:
a.老爺爺來到天都峰腳下,心里怎么想
b.他看見了小妹妹,心里又怎么想呢
c.后來,他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
2.小組討論、交流,讓學生明白他倆始終相互鼓勵,老爺爺也是受到“我”的勇氣鼓勵爬上峰頂的。指導朗讀。
四、總結課文,明白道理
1.讀爸爸的話,討論:“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爺爺是怎樣互相“汲取”力量的?
2.你從“爸爸”所說的話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評點: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不管多大的困難也能克服。
五、課外延伸,培養能力:這幾天,你是不是把自己課余生活記錄下來了呢?請你把一周學做的事情記錄下來,別忘了寫上自己的收獲、感受。
六、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奮力
一會兒…….一會兒勇氣
3、爬天都峰手腳并用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
(高陡)爬呀爬
終于爬上頂峰
教學反思: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困難的過程。
3.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教學重、難點
1.通過對詞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后的思想變化。
2.讀懂課文結尾的一句話。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課《爬天都峰》,現在,拿出你的本子,我們來聽寫一下本課中的字詞,看看同學們掌握的怎么樣?(出示課件1)
爬山峰頂似乎仰起臉奮力
辮子勇敢白發蒼蒼居然
(寫完的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2.誰來說說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生:課文主要寫暑假,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
師:爬上天都峰了嗎,是怎樣爬的?
生:寫暑假里,爸爸帶我爬天都峰,遇見一位老爺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困難,終于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情。
真好,他用一句話就把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都說清楚了,我們以后就要用這樣的方法來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學習1-2自然段,初步感知天都峰的特點
同學們,你們去過天都峰嗎?知道天都峰是什么樣嗎?老師這兒有一段視頻,我們一起來看下:(播放視頻課件1)
誰能說說你看到的天都峰是什么樣的?(天都峰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生:天都峰頂特別高(高)
生:天都峰的山路很陡,要爬上去很不容易(板書“陡”)
師:我們課文中就有描寫天都峰高和陡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樣把這種感受寫具體的?把相關的語句畫出來(出示課件)
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師:是呀,天都峰高1829米,將近2000米,從山腳往上看,就像在云彩上面一樣。
誰能用你的朗讀來讓我們感受到天都峰的“高”?
師:還從哪些地方看出他的高和陡?
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師:你覺得這一句里面哪個詞用的好?
生:我覺得一個“掛”字讓我們看到了天都峰的“陡”好像是垂直的,沒有一點坡度。
師:天都峰的坡度大多在70度左右,最險峻的地方能達到90度,所以作者說就像是從天上掛下來的一樣。
生:我覺得“似乎”用的好,如果沒有這個詞,句子就不夠準確。師:看到這樣高和陡的石級,他對自己說:“我爬得上去嗎?”
說明作者心里對不禁產生了怎樣的情緒:
三、通過兩次對話來理解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師:小女孩最終爬上去了嗎?怎么爬上去的?
請同學們看這一句話(出示課件)
爸爸聽了,笑著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師:一老一小指的是誰?(板書:老小)
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也就是說小女孩從老爺爺身上汲取力量,老爺爺從小女孩身上汲取力量。
?從文中找一找有關的語句(出示課件)
忽然聽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年紀還大哩!我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也點點頭,說:“對,咱們一起爬吧!”
再仔細讀一讀這幾句話,具體的說說他們倆在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面可能在想些什么?
生:老爺爺:那么小的小女孩也來爬那么高,那么險的天都峰,我也要和她一樣,爬上去。
生:小女孩:白發蒼蒼的老爺爺都能爬天都峰,我也不怕困難,也要爬上去。是呀,他們看到對方的時候,都從對方身上汲取了力量。你覺得這種力量是什么?(板書:信心、勇氣)。他們心里都暗暗的下定了決心,有了爬上去的勇氣,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分角色把幾句話再讀一遍,找三位同學來讀。從課文中找出我努力爬山的句子,說說我是怎樣爬山的。(出示課件)
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個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
師:你是從哪個詞語體會到我爬山很努力?
生:我從“終于”這個詞體會到他們爬到峰頂的高興的心情!
師:同學們體會的都很好,短短的幾句話就讓我們看到了作者的爬山的過程,體會到了爬山的艱辛。這樣好的句子我們要不要多讀幾遍?誰愿意讀?讀出我們爬山的不容易!你來讀!不錯,你也來試試!
四、拓展想象,練習說話
師:剛才有同學說這個省略號省略了我爬山的其它的方法,現在,誰能用上這個句式把我爬山的其它方法補充出來,我還有可能怎么爬?老爺爺呢,他又是怎樣爬的?請同學們發揮想象,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任選一個句式把它補充完整(出示課件)
我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一會兒———————
老爺爺奮力向峰頂爬去,一會兒——------一會兒—————
五、創設情境,體會人物心理
師:現在我們歷盡艱難,終于站到了天都峰頂峰頂,爸爸給我和老爺爺照了一張合影,留作紀念。現在,老師是一位記者,想采訪一下這一老一小兩位登山的勇士。誰愿意讓老師采訪?
師:老爺爺,祝賀您登上天都峰頂,,剛才我看到有許多游人登到一半,又回去了,您這么大年紀是怎么登上這座又高又陡的天都峰的呢?
老爺爺:本來呀,我也沒有信心登上天都峰,是這個小朋友的勇氣鼓舞我,我才下定決心要爬天都峰的。沒想到,真爬上來了!
師:小朋友,你這么小,怎么也敢來爬天都峰呀?
小朋友:“我是看這位白發蒼蒼的老爺爺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他!”
師:“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同學們:聽,這一老一小正在山頂上道謝呢!讓我們分角色把它讀一讀?(課件出示八九十自然段,分角色朗讀)。通過這樣一件事,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和體會?
1.當別人遇到困難時,大家應該互相鼓勵
2.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難
3.克服困難,不僅要有別人的鼓勵,還要有自己的努力
六、布置作業:
1、懂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孩子是最棒的,你從別人身上汲取過力量嗎?請你模仿著爬天都峰這一課把你汲取力量的故事寫下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2、完成課后綜合性學習提示,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并寫出感受。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筆陡、奮力、終于、居然、汲取力量”等詞語,體會詞語的表達作用。
2、 指導學生認識生字,正確、規范、熟練地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3、 積累語言,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方法:
問題引導,閱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板書課題,
1、 指導書寫“爬”字,并正確認讀“都”字。
2、 齊讀課題,有何疑問?板書學生的問題,帶著問題自讀課文。問題:
(1) 天都峰在什么地方?什么樣子?
(2) 和誰爬天都峰?什么時候爬天都峰?
(3) 爬上去了嗎?怎樣爬的?
(4) 爬天都峰時遇到了什么事?
二、帶著問題,閱讀課文: 要求:
1、 讀準生字字音,勾畫詞語(好詞、生詞)和句子。
2、 思考提出的問題,在文中勾畫下來。
3、 學習小組交流。
此過程學生至少要自讀課文3-4遍。
三、討論學生提出問題,閱讀課文。
(一)指名讀第1自然段:知道何時、何人、何事。
(二)閱讀課文第2自然段:
1、讀讀課文,想一想:天都峰什么樣子?“高”從哪些詞句體會到?“陡”又是從哪些詞句體會到?
2.理解詞語:筆陡 似乎 掛下來 發顫
3、指導學生讀出天都峰的高與陡。
(三)分角色朗讀3-5自然段。讀出說話人的語氣,符合人物年齡身份。
(四)閱讀課文第6自然段:
1、理解“奮力”一詞
2.教師有感情朗讀,學生動作演示,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想象畫面朗讀課文。
(五)閱讀課文第7自然段:理解“終于”一詞: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讀出自己的體會。
(六)閱讀課文8-10自然段:
1.讀文思考:老爺爺為什么有勇氣能夠爬上天都峰?我為什么又能爬上天都峰?用爸爸的話怎么說啊?
2.理解詞語:居然鼓舞汲取力量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認讀生字,指導書寫;
寫字課本書寫,在田字格中書寫。
五、摘抄課文第2自然段,誦讀積累。
六、作業:
本課配套練習冊。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把事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的。
2.抓住人物的對話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相互鼓舞,堅定信心,從而戰勝困難的。
3.試著學習運用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修改自己的小練筆。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把事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的。
教學難點
試著學習運用動作、語言、心理描寫,修改自己的小練筆。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生詞,開火車檢查認讀,易讀錯字音做強調。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理清了課文的敘述順序,還記得課文按什么順序敘述的嗎?板書
3.按照這樣的順序,敘述了一件什么事,誰來試著填一填。
出示填空
二、學習爬山前部分
1.天都峰是一座怎樣的山峰?文中哪一段對天都峰作了具體描寫?
2.朗讀第二自然段,提問從哪些描寫中看出天都峰很高?
生讀句子說體會。抓住“啊、哩、!”體會高并朗讀,
又從哪里讀出了天都峰的陡,理解筆陡的意思。
站在又高又陡的天都峰腳下我是怎么想的,生讀句子,體會心理想法,板書心理
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時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會想些什么?
沒有信心爬上天都峰、害怕、膽怯(相機板書)
相信同學們都體會到了這種想法,齊讀第二自然段。
3.過渡:正當我內心猶豫害怕沒有信心爬天都峰時,忽然聽到有人在背后叫我,原來是一位老爺爺,于是他們有了這樣的對話。(出示對話)
4.三名學生朗讀,提問:你們發現了嗎,對話中有一部分相同的內容?關鍵是這個也字,讀一讀他們的話,你讀懂了什么?
5.指名學生讀小姑娘和老爺爺的話,老爺爺你為什么這么問呢?小姑娘你又會什么這么問呢?哦,原來他們都對對方來爬天都峰有一點疑惑和驚訝,而更多的是對對方的贊賞和佩服。
6.通過簡短的一次對話,我和老爺爺內心發生了什么變化,
7.不再害怕,受到鼓舞,堅定了爬山的信念。
帶著你們的理解我們分角色再讀對話。(找3人分角色朗讀,之后分組讀)
小結:爬山前作者借助人物的語言寫出了我和老爺爺的心理變化,這就是運用語言描寫的好處。板書語言
三、學習爬山中
導入:受到鼓舞的一老一小開始爬天都峰了,我是怎么爬的呢,請同學們默讀六七自然段,畫出描寫爬山動作的詞。
1.匯報,你畫了哪些動詞?誰能做一做爬山的動作,通過動作演示,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讀出來嗎?
2.通過動作描寫我們體會到爬山的艱難,還有這一老一小不怕困難的勇氣。這一段的結尾用的是一個……可能省略了什么?省略了爬山的一些過程,老師這里有一個補白,誰能補充完整?出示填空。
3.就這樣我和老爺爺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終于爬上了天都峰,此時他們的心情怎樣?喜悅、欣喜。出示7自然段齊讀
小結:爬山中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動作進行了細致地描寫,表達清楚了爬山的過程很艱難。板書:動作
四、學習爬上峰頂
1.站在峰頂的這一老一小又有了這樣的對話,出示對話,叫兩名學生朗讀交流,此時你站在天都峰頂心情怎樣,你為什么要感謝老爺爺呢?那老爺爺呢,這就是爸爸所說的出示爸爸的話齊讀
2.他們從對方身上汲取到了什么力量?(克服困難的勇氣,爬上峰頂的信心)學生交流理解
3.小結:作者通過寫爬天都峰這件事告訴我們()
寫事要按一定的順序寫,本文按照爬山前爬山中爬上峰頂后的順序抓住了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將爬山的過程寫得很清楚,昨天老師留的小練筆拖地大家都做了嗎?這也是寫一件事,你打算按什么順序寫?哪一部分是要詳細描寫的?想一想用什么描寫可以把拖地的過程寫生動寫具體?生交流。
4.出示要求,學生自主修改小練筆
5.反饋交流,請幾名學生朗讀練筆,進行自評和他評
總結:聽了幾位同學的練筆和大家的評價,老師相信同學們對用上恰當的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按一定順序寫清楚一件事有了自己的認識,課下寫一件干家務的事。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并正確讀寫本課生詞。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抓關鍵句子,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二、重點難點
1、重點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心理變化。
2、難點是讀懂課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三、教學方法朗讀課文,
四、教學準備:
1、搜集黃山圖片
2、自己制作的有關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師: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更有聞名于世的崇山峻嶺。大家看看老師找的這幾幅圖片:觀察后詢問:誰知道這是什么山的景色?根據你自己搜集資料的經驗判斷一下?
2、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繼續分析:
黃山,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中唯一的山岳風景區,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于世。黃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偉、華山之峻峭、峨嵋之清涼、匡廬之飛瀑、雁蕩之巧石、衡山之煙云、黃山無不兼而有之。所以自古就有"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登黃山天下無山"的美譽。
天都峰山勢陡峭,坡度有八十度,險峻異常,一步一景,有爬山不看景,看景不爬山之說。下一個臺階頂你鼻梁,可謂高矣。好在爬個百十來米總有個緩沖地帶。歇一歇,再爬。小道臺階之窄,只容一人通過,上、下之人要你呼我喊,
免得碰車,上下不得。至此已無回旋余地,只能硬著頭皮往上爬,望下看,頭暈目旋,不敢側目。真是步步險,步步緊,一步一重天。邊分析邊打出幻燈圖片【天都峰】
(二)、讀文感悟
1、初讀課文,處理生字。不理解的詞圈出來,作好標記。本課要求會認的字不多,但都有難度,筆畫比較復雜。
“陡”放在圖畫中識記,可以理解字義,并注意和“徒‘的區分;“顫”用動作來理解;
“辮”和“辯”的區分:有絲線可以扎小辮兒,有語言可以辯論;“爬”中“爪”的捺起筆在豎上。
單個字集體指導后,逐個練習,全班寫好后,再進行下一個字的書寫。
2.看圖讀文,了解內容。同學們借助搜集到的黃山圖片,直觀的感受黃山的險和陡。【重放天都峰課件】
3.激發情趣,再讀課文。
補充材料也可由學生來完成。【天都峰高1892米,可以和本教學樓比較,讓學生感受,有了感受再去讀課文。】
4.抓住文中重點句子來讀。 “我爬得上去嗎?”──懷疑自己“叫人發顫”──自己已經猶豫不決了
(三)、分角色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情感變化。
1.同位練習朗讀不同角色的話,讀完后聯系上下文,說一說,兩個人為什么互相詢問,為什么做出這樣的決定?
2.“我”遇到老爺爺之后,兩個人的對話,體現了一個心情變化的過程。
發顫──奮力
(四)、問題回顧,學習寫法。
1、找出文中描寫天都峰險陡的句子,并說一說作者為什么在這里要突出描寫天都峰的險呢?【為了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難】
2、我是怎樣爬天都峰的呢?生讀課文,引導揣摩“奮力,一會兒? ?一會兒??爬呀爬,終于”等詞語的意思。
3、爬上天都峰對小朋友和老人來說本來都是很難的事情,可是他們都做到了,原因是什么呢?可以根據上文一老一少爬山時的對話說一說。
【一是他們個人的奮斗和努力;而是能夠善于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學習。
五、練習積累
1、課后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試著背誦。
2、把自己搜集到的黃山圖片辦一個“神奇的黃山圖片展覽。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讓學生通過,認識生字,了解字義,并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學生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回顧自學生字詞的方法步驟。
1.讀:自讀課文。
2.畫:畫出文中生字詞。
3.查:用音序查字法從字典中查找所學的生字。
4.找:根據詞義,從字典中找出難解字的字義。
二、指名按自然段讀文,檢查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
2.注意字形:
3.理解詞意。
(1)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鼓舞:使振作起來,增強信心或勇氣。
終于:經過種種變化或等待以后出現的情況。
奮力:充分鼓起勁來。本文指努力向上登攀。
汲取:吸取。
猶豫:拿不定主意。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本文指白發蒼蒼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出乎意料,令人敬佩。
三、自由讀文,鞏固生字詞。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講讀全文,教育學生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奮發向上的勇氣和力量,培養他們從小不怕困難的品格。
2.掌握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交流資料。
同學們去過天都峰嗎?誰能介紹一下有關天都峰的資料?(去過天都峰的同學可說說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沒去過的同學可介紹一下自己從網上或其它地方所查找到的資料。)
如:天都峰:是黃“七十二峰”中的最險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階約有1.5公里長,坡度在70度之上,最險處近乎于90度。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地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1934年才修鑿了石凳,增設了鐵索。解放后又修鑿了1000多級石階。
天都峰最險處是鯽魚脊。它是一道長約十幾米,寬不過1米的狹長光滑的石脊,石脊兩旁是萬丈深淵。
二、圍繞課題,質疑。
1.誰爬天都峰?
2.怎樣爬天都峰?
3.在爬天都峰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4.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
三、帶著問題學習課文。
1.了解大意: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寫誰爬天都峰?帶著問題默讀課文。
(本文主要寫了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峰,“我”與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主要寫我和老爺爺。)
2.理清思路:小組討論,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峰之前的情景?(1-5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是寫爬天都峰之中的事?(6-7自然段)哪幾個自然段是寫爬天都峰之后的對話(8-10自然段)
3.抓住山峰險勢,通過朗讀,理解“我”的心理。
“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頂峰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告訴我們峰頂很高,是運用夸張的手法,寫出天都峰高聳入云”“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寫出了石級壁陡實指天都峰之險。“掛”是直上直下的意思,作者用“我爬得上去嗎?”寫出了自己在險峻山勢面前擔心,怕爬不上去,用“發顫”寫出了當時害怕的心理。
在朗讀時一是讀出山勢的險峻、陡峭;二是讀出來作者心理的緊張與擔心。
4.抓住“奮力而攀”,通過朗讀體會登峰之艱難。
①“我奮力向峰頂爬去。”“奮力”讀時要加強語氣,讀出充分鼓起勁來,盡所有的力量爬。
②“一會兒攀著鐵鏈上;一會兒手腳并用向上爬……”兩個“一會兒”讀出作者爬山時不怕累,巧用爬山方法,歷盡艱辛克服各種困難。
③“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爬呀爬”,爬山是何等的不容易。“終于”是奮力的結果,還能表現出“我們”經過巨大努力之后爬上了天都峰的快慰心情。
把帶點詞的語氣讀出來,從而體會到:要攀登高峰,必須奮力向上,勇于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5.抓住“互相道謝”,通過討論,明白登山成功之理。
同桌交流,談談自己對“我”及爺爺說的話的理解。
①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這句話肯定了“我”爬山的勇氣對老爺爺行為的影響。“居然”是說老爺爺能爬上天都峰是出乎意料,根本沒有想到的。
②“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氣向上爬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我”由望峰生畏到堅定信心直至爬山成功,勇氣來源于老爺爺的行為鼓舞。
通過交流,由此得出他們都是在對方的鼓舞下,爬上頂峰的。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爸爸的話。
(1)自己動手畫出爸爸說的話,認真讀一讀,“汲取”是什么意思?(吸取)
(2)爸爸說的話“真有意思”你怎么理解?
(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相互鼓勵,相互學習。)
(3)爸爸為什么說這句話?(這句話告訴我們,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才能取得進步。)
四、總結全文
在日常生活中,在人與人相處中,要相互學習,相互鼓勵,共同進步。要善于從別人身上獲取力量,增添勇氣,把事情辦好。
五、課外拓展。
(1)開展以“當我們遇到困難時”為話題的討論會,可搜集一些典型事例交流。
(2)開展“黃山風景圖片展”活動或出一期墻報、手抄報專刊。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的意思,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困難的過程。
3、懂得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培養學生從小不怕困難、奮發向上的品格。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善于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戰勝困難。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理解重點句的意思。
三、教學對象分析:
學生年幼,好動。課堂上應注意誘導和引導。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情境教學和媒體資源播放
五、教具準備
教學媒體:多媒體、風光片、幻燈片。
六、教學流程
一)資料交流,導入新課
(檢查課前搜集有關關于本課的資料,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1、討論、交流、匯報有關黃山(或天都峰)的資料。
2、板書課題。(天都峰是黃山“七十二峰”中最危險的三大奇峰之一。天都峰有“非鳥難落腳,猿猴愁攀登”之說,課文中的一位小妹妹和白發蒼蒼的老爺爺登上去了,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峰的?學了課文就知道了,今天我們學習爬天都峰這一課。
二)自學課文,合作學習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字音,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組內同學合作,檢查生字讀音,相機指導個別生字的書寫。
3、指名分節接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
4、了解學生感知課文內容的情況,質疑問難。
(1)讀了課文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精讀自悟,邊讀邊想
(一 )學習課文一、二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讓學生說說知道了什么。
2、再讀第二自然段,注意文中“?”、“!”。
3、提名讀,齊讀。
4、這一段告訴我們什么?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天都峰的高和陡。)
(1)劃出文中相關的句子
(2)根據課文內容讓學生畫畫天都峰(課件顯示天都峰的高和陡。)
6、根據自己的感受,感情朗讀第二段。
7、小結:望著高聳入云的天都峰,看著登山的石級是那么筆陡,小妹妹驚嘆之后,已經感覺到登山的艱難,需要有勇氣才能登上去。(天都峰的高與險,讓孩子們在充分的讀中體會:互相欣賞讀,教師范讀,指名讀等等。讀中感悟。)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板書:
爬天都峰
在云彩上面
天都峰 爬得上去嗎
掛下來
發顫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爬天都峰》的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19
爬天都峰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0-28
爬天都峰教學設計01-22
爬天都峰教學設計05-26
《爬天都峰》教學設計12-28
爬天都峰教學設計06-18
爬天都峰的教學設計07-27
《爬天都峰》教學設計04-08
《爬天都峰》教學設計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