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

時間:2021-07-20 17:32:0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歡迎大家分享。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1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學情,我確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聯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2.能運用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詞句意思,初步讀懂故事內容。

  3.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重、難點】

  重點: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詞句意思,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難點:理解“知音”的真正內涵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本文古今字義差別不大,較容易理解,雖然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學過《楊氏之子》,已有一些文言文的閱讀基礎,但對文言文的閱讀體驗還是較少。因此,我布置學生在課前準備了課文的預習,教學中,我準備了相關的音樂和簡單的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讀解題——未見其文先生情

  1、課前靜息,音樂傳情。

  播放古曲《高山流水》,緊扣本單元的主題,引導學生初步感受音樂的魅力,為新課學習創設情境。

  2、簡介人物,讀題揭題。

  (1)齊讀課題,強調“弦”的讀音。

  (2)簡介主人公,了解故事背景。(板書:伯牙子期)

  (3)理解“絕弦”、“伯牙絕弦”的意思,揭題質疑。

  二、初讀課文——抑揚頓挫品音韻

  1、自由讀文,爭取讀準讀通。

  出示導學提示,學生借助注音與注釋自由讀課文。

  2、難句指導,要求讀出節奏。

  聚焦難讀的句子,扎扎實實讀好課文。

  (1)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讀好語氣詞“哉”、“兮”,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奏和停頓。

  (2)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

  ——理解“謂”、“乃”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量。

  3、配樂熟讀,練習讀出韻味。

  師:讀書是越讀越有滋味的,讀古文和我們讀現代文不一樣,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講究節奏,讀到入情處還會搖頭晃腦,下面我們就來找找古人讀書的感覺。

  出示課件,多種形式合作朗讀:

  (1)師生對讀兩次。

  (2)學生同桌之間分角色練讀一次。

  三、研讀悟情——高山流水得知音

  1、研讀感悟,初識琴聲之妙。

  (1)師:讓我們回到那個八月十五的晚上,漢陽江邊,皓月當空,琴聲陣陣,伯牙和子期一個鼓,一個聽,當伯牙心里想到高山,鐘子期不由得贊嘆道——當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鐘子期聽得如癡如醉,再一次發出由衷地贊嘆——出示“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指導讀好感嘆的語氣。

  (2)相機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善”的不同含義,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

  2、角色體驗,領悟心靈相通。

  (1)創設情境,拓展想象,師生分角色對話,進行口頭語言訓練。

  出示“伯牙所念,志在XX,鐘子期曰:“善哉,兮若!”的句式引導學生說話。

  (2)引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3)理解“念”和“志”的意思,體味“異字同義”的語言現象。

  (4)聚焦“鐘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漸進地體會“知音”的內涵,在此滲透“泰山”、“江河”的含義,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5)理解鐘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志向、情懷的悅納。(板書:所念必得)

  (6)學生用一個成語來形容伯牙和子期之間的心意相通。(心心相印心有靈犀)

  3、課堂練筆,感受相遇之喜。

  (1)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心的寂寞與孤獨,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2)學生練筆:假如你就是伯牙,如今得遇鐘子期這樣懂你的朋友,此時的你會有怎樣的感慨?請用“伯牙得遇鐘子期,欣喜若狂,不由得感慨道:‘善哉!善哉!。’”的句式寫下來。

  (3)指名反饋,師簡要點評。(板書:知音)

  4、借用原話,重溫知音典故。

  (1)拓展閱讀《列子?湯問》中伯牙的原話,理解體會“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2)師:從此以后,高山流水就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就成了知音的代表。

  四、品讀明理——破琴絕弦祭知音

  1、創設情境,感受失知音之悲。

  (1)從“子期死”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指名朗讀這三個字,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2)出示句子,師范讀:“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3)想象補充,感受人物形象:這時候,你仿佛看見了一個怎樣的伯牙?在此基礎上請學生帶著自己的體驗讀好這句話。

  2、吟誦短歌,體會失知音之痛。

  (1)出示短歌,師生吟誦:古書中記載,聞知朋友死訊,伯牙悲痛欲絕,在子期墓前寫下這樣一首短歌: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言!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2)借助短歌中的詩句,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形象讀出悲痛。

  師:如今,子期一走,我之所念,無人能得,(擦去板書:所念必得)“摔斷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男生一起讀——

  師:如今,子期一走,我又要回到沒有知音的孤獨中去,(擦去板書:知音)“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女生一起讀——

  師:如今,子期不再,留琴何用?就讓我破琴絕弦,也絕了我所有的期待所有的愿望吧!一起讀——

  師:這真是破琴絕弦肝腸斷,人間無處覓知音!

  五、誦讀傳神——一詠三嘆懷知音

  1、余音繚繞,提領一頓。

  師:正是這喜得知音卻又痛失知音,才使得《伯牙絕弦》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回腸。從此,人們不斷地在傳唱和吟誦著它!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后面的“資料袋”,了解這個故事的源遠流長。

  2、回味經典,背誦全文。

  借助“資料袋”,充分靈活地運用教材資源,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一詠三嘆誦讀全文。

  六、拓展延伸——莫愁前路無知音

  (1)課堂小結,升華認識。

  師:同學們,學習了《伯牙絕弦》這個故事,如果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了很知心的人,你就可以稱他是你的——知音。(再次板書:知音)

  師:從此,你和伯牙、子期不再陌生,盡管你們相隔千年,盡管知音難覓知音難求,但我們依然要懷抱著愿望,在生活中苦苦尋覓著自己的——知音!

  師:孩子們,你一定會在成長之路上遇到自己的知音,當幸福降臨時,希望大家懂得珍惜!

  (2)布置作業,課外延伸。

  ①收集體現知音好友的詩文和名言警句;

  ②試著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2

  【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已然成為中華文化中關于“知音”最為生動、最為震撼的注解之一。它講述了春秋時期,俞伯牙與鐘子期以琴相識,以琴相知,最后因子期早亡,伯牙破琴絕弦、遂成絕響的故事。全文共77字,5句話。1句為起,2、3、4句順承而下,5句急轉而后合,語言凝練典雅,抑揚頓挫,生氣郁勃。

  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伯牙和子期的相交正是如此的自然恬淡,順理成章。它所折射的藝術美感──那種含蓄深沉、清雅自然的風骨,直達“大音希聲”、“大璞不雕”、“大美無言”的境界,滿足了我們對于這個千古絕唱在感官和心理上的所有期待。讀《伯牙絕弦》,帶來的不僅是對于故事內容的震撼,更有故事引起的不勝唏噓的神往以及那種透徹心肺的審美體驗。詩人說: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換來今生的擦肩而過!而在這里,伯牙子期又該經過前世多少次的回眸呢?

  教學本文,我期待循循善誘地引領學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閱讀體驗,感受這篇課文特有的語言現象;其次,繼續滲透文言文的基本閱讀方法,在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的基礎上還能用現代語匯去補充;再有,依托語言層層深入地感知“知音”的真正內涵,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學習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使學生實現文化意象的傳承,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2、初步運用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詞匯,

  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確朋友相交的真摯深沉,受到傳

  統文化的熏陶。

  【教學準備】

  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已有一些文言文、古白話文的閱讀基礎,因為在五年級學過《楊氏之子》、《猴王出世》、《臨死前的嚴監生》等等,而且就詞句的理解來說,此文詞句更容易理解。當然就課文的內涵和意蘊來講,文章所講述的“知音文化”更為豐富和玄妙。我期待呈現學生從無到有,從未知到已知的`學習提升過程,因此,課前不讓學生準備任何對課文的預習,只憑借學生已有的學習經驗和情感體驗,循序漸進地推進學習。教學中,我準備了相關的音樂和簡單的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縱情吟誦識知音。

  (一)讀題解題。

  1、讀好課題,強調“弦”的讀音。

  2、齊讀課題。

  3、理解“絕弦”、“伯牙絕弦”的意思,質疑導入。

  (二)初讀感知。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至少三遍,努力把課文讀正確。

  2、聚焦難讀的句子,扎扎實實讀好課文。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讀好語氣詞“哉”、“兮”,初步體驗古文朗讀的節奏和韻味。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生不復鼓。

  ──理解“謂”、“乃”的意思,以詞句的理解提升朗讀質量。

  3、齊讀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一)打開語言。

  課文中哪些句子形象地寫出了“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又真的善聽”呢?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理解句子意思,滲透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并用自己的語言補充的古文閱讀方法。

  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義”的語言現象。

  運用詞語、詩句聯想的方式豐厚語言,豐滿形象,指導朗讀。在此過程中滲透“泰山”、“江河”的文化意味,感知這兩個中國特有的文化意象。

  (1)讀著這個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泰山?把這樣的感覺讀出來。

  (2)江河在古文里邊特指“長江”和“黃河”。想到長江與黃河,你的腦中又跳出了哪

  些詩句?

  (二)體驗“知音”。

  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1、理解“念”和“志”,體味“異字同義”的語言現象。

  2、聚焦“志”,循序漸進地感受體味“知音”的內涵。、

  (1)理解鐘子期與俞伯牙不僅是音律互通,更有心靈上的溝通,志向、情懷的悅納。

  (2)補充伯牙得遇知音前內心的寂寞與孤獨,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3)練筆感受伯牙得遇子期,會有怎樣的感慨。

  (4)拓展閱讀《列子·湯問》中伯牙的原話,理解后借助成語體會“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3、師生配合朗讀、同桌互讀,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與快樂。在相互配合朗讀的過程中直觀感知文本前四句語言“對仗工整、瑯瑯上口、情感扶搖直上”的特點,為熟讀成誦打下基礎。

  三、破琴絕弦祭知音。

  (一)痛失知音。

  從“子期死”這一文本留白處入手,體驗文本語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

  (二)想象補充。

  出示:“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想象補充,感受伯牙痛失知音。

  (三)縱情朗讀。

  四、朗朗誦歌懷知音。

  (一)提領一頓。

  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卻又痛失知音,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回腸。從此,人們不斷地在傳說和吟誦著它!

  (二)熟讀成誦。

  借助資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并誦讀全文。

  板書設計:伯牙絕弦

  知音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3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品味、比較、聯想等多種方式學習課文,在學懂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2、初步運用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詞匯,增加文言文的閱讀體驗。

  3、緊扣單元教學目標,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確朋友相交的真摯深情,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背誦積累。

  教學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讓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去珍惜友情,呵護友情。

  課前熱身:這節課我要和我們六(1)班的同學給各位領導老師獻上一節精彩的課堂,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有,好,有點我們六(1)班的味道。那么我們首先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領導,各位老師的到來。(掌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以前積累了不少古詩,下面老師就考考大家

  填空:,天涯若比鄰。

  相識滿天下, .

  桃花潭水深千尺,

  ,欲覓知音難上難。

  誰能起來把它們補充完整啊?(分別抽學生)

  補充完整后學生齊讀》

  師:那么誰能告訴老師以上這幾句古詩都是描寫什么的呢?生: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師:自古以來純真的友誼被人們所歌頌、所頌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伯牙絕弦就是描寫真正友情的一篇古文。師:板書:伯牙絕弦,(出示課件)

  二、理解課題

  師:誰來讀一讀這個課題?(指名學生讀課題。)生:伯牙絕弦。(師適時評價、糾正。再全班齊讀)

  師:誰能說說這個題目中絕的意思。

  (指名回答,教師引導)

  三、學習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勾畫出來,把自己認為難度較大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讀懂

  生:自由讀

  師:哪個同學起來讀一遍

  生1:讀,生2:讀。

  師:做出鼓勵性的評價。(聲音哄亮,讀得很有感情,讀出古文的味道)古文和現代文不同,讀古文的時候要注意節奏,該停頓的地方要停頓。請同學們看大屏幕。(出示課件)現在老師也想讀一讀怎么樣啊師:范讀

  師:請同學起來讀。

  生1,生2.(適當評價,適當給以掌聲,讀古文不但要注意節奏和停頓,還要注意讀出感情)

  師:同學們齊讀一遍

  四、總結全文

  師:正是這震-撼-人-心的痛,才演繹出這凄美動人的“伯牙絕弦”。這真是讓人痛不欲生、撕心裂肺啊。正是這破琴絕弦,正是這得遇知音而又痛失知音才使得這個故事更加的蕩氣回腸。

  師:同學們,今天學習了這個故事,以后遇到很知心的人,我們就可以叫他是我們的————什么?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4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懂課文:借助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用自己

  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讀好課文: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

  4、背誦課文: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詞句的意思,讀出自己的感悟,感受朋友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真摯友情,體會文言文所表達出的音樂藝術的魅力。

  【教學難點】

  體會伯牙為紀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絕弦的情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談話:

  1、我們來做一個文字游戲,老師說一個詞語“皚皚白雪”,你們根據這個詞語的結構來繼續說像這樣的詞語。(AABC)

  2、出示課件1:皎皎明月、徐徐清風、裊裊炊煙、瀟瀟春雨、萋萋芳草、······

  3、這些詞語都是描寫什么的?(美麗的景物)平時如果我們多加積累這些詞語,對我們的寫作一定有很大的幫助。

  課文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音樂嗎?

  2、音樂的魅力就在于那些美妙的音符,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享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音樂有關的文章。因為音樂,使兩個陌生人成為摯友,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是什么樣的音樂這般神奇呢?請欣賞古箏曲《高山流水》。出示課件2:播放《高山流水》

  3、悠揚的古箏曲仿佛把我們帶入了時光隧道,我們仿佛來到了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們在高山流水間,尋著琴聲,見到了這首曲子的演奏者,楚國琴師俞伯牙。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俞伯牙和他的朋友鐘子期的故事。板書課題:伯牙絕弦。出示課件3:25、《伯牙絕弦》

  二、熟讀課文

  1、這是一篇文言文,同學們先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讀不通的地方,可以反復讀幾遍。指導讀音。同學們讀得都非常好,但是有些地方還有所欠缺。同學們還記得我們在五年級時學的一篇文言文《楊氏之子》嗎?還記得那篇課文是怎樣讀的嗎?老師起頭,學生接。讀《楊氏之子》。出示課件4:《楊氏之子》的朗讀節奏。

  2、現在誰來試著用這樣的方法讀一讀課文?他讀得怎么樣?學生自由讀課文。

  a)現在我們一起來配合音樂讀課文。出示課件:《伯牙絕弦》的朗讀節奏。

  解題。出示課件伯牙絕弦》是什么意思?

  三、品讀感悟

  1、同學們讀得很好,老師想說,善哉,善哉是什么意思呢?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有些句子在讀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理解了,但可能還會有不準確的地方,老師現在就教大家一種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替換法。也就是根據課文下面的注釋,吧課文中的生字詞替換成易懂的詞語。例如課文注釋

  2:“鼓”理解為“彈”,那么第一個句子我們就理解為伯牙善彈琴。

  2、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老師教的方法理解課文,可以分組學習,也可以同桌間相互討論。老師巡視指導。

  a)看看我們學習的成果怎么樣,現在我來問問同學們。出示課件8、

  9、10.

  b)單句提問,學生回答。

  c)現在我來看看哪組同學理解得最準確,說得。誰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d)這則故事雖然很短,只有77字,但卻是流傳了兩千多年的經典文章。他給我們提供了交朋友的標準,究竟文章的魅力何在,讓我們來細細品讀。

  e)出示課件11:反復朗讀,思考問題。文章哪些地方可以體現鐘子期是伯牙的知音?

  f)出示課件12、13,通過這幾個句子,我們對伯牙善彈琴,鐘子期善聽琴有了更深的了解,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鐘子期的贊嘆和俞伯牙的欣喜,更體會到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難怪伯牙會

  說: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

  g)出示課件14: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翻譯句子,伯牙所念,可能不只是高山流水,還會有什么呢?

  h)出示課件15,換位體驗。如果你是子期,伯牙志在高山,志在流水,透過伯牙的琴聲,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于是你怎么贊嘆?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聲還會表現哪些動人的情景?你會怎么贊嘆?

  i)學寫古文,伯牙可能會彈到明月。你能仿照課文把句子補充完整嗎?注意幫助學生找到更合理的表達。如:皎皎明月、徐徐清風。

  j)知音相遇,真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讓我們以喜悅的心情在讀讀這些句子。

  四、能力訓練

  1、我們真為伯牙找到知音而高興,然而世事難料,相聚的日子總是短暫,故事的結局是悲慘的。

  2、出示課件16:伯牙是一個技藝高超的音樂家,生活中應該不缺少別人的贊美,但他因為鐘子期的死而“絕弦”了,你怎樣看待他的舉動?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你的理解

  3、出示課件17: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他在斷絕琴弦的同時也斷絕了什么?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5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根據注釋和課外資料理解詞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教學重點:學生能憑借注釋和工具書讀通、讀懂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記誦積累。

  教學難點:感受朋友間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的純真友情。

  《高山流水》的樂曲課件

  一、課前談話、揭題導入

  1、師:我們來做一個文字游戲,老師說一個“楊柳依依”,你們也說幾個這樣的詞。

  課件出示:“清風徐徐楊柳依依明月皎皎炊煙裊裊??”這些詞都是描寫什么的?(引導學生歸納:都是描寫美麗的自然景物)

  2、師:平時如果有意識地積累這些詞語,對寫作一定有幫助。有一個故事千古流傳,令人吟誦至今,它記載了兩個好朋友之間深厚的情誼,它就是我們今天將要學習的文言文《伯牙絕弦》。

  3、師生共同釋題。

  伯牙:晉國上大夫,琴藝高超。絕:斷絕。弦:琴弦。

  4、質疑:一代琴師為何從此不再彈琴?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

  2、生再讀課文,根據自己對文言文的理解注意停頓恰當。

  3、指名讀,學生評議,在初步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讀好文言文的節奏。

  4、師范讀,齊讀,引導學生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在讀正確的基礎上讀流暢。

  三、讀懂課文內容

  1、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方法?(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學會用自己的話讀懂意思等)

  2、師:說說課文記敘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3、學生自學,弄懂課文的意思。

  4、通過學習,你讀懂了什么?你從哪里看出的?不懂的可以同學再交流。

  (在生與生的交流中,教師作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讀懂課文的意思,并繼續總結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5、出示課件:“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這個“善”字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意思一樣嗎?這句話告訴我們什么?

  6、質疑:后面的“善哉”中的“善”可以怎么說?相當與現代的什么?除了說“好啊”還可以怎么說?

  總結:由此可以看這里的“善”第一次是擅長;后面表示贊嘆。

  7、學到此時,我們能理解“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的含義了嗎?

  8、課堂練習:選字填空(善的不同用法)。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誦讀】相關文章: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精選15篇12-31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31

《伯牙絕弦》教學設計匯編15篇12-31

伯牙絕弦圖片07-14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精選】01-13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15篇)12-22

伯牙絕弦說課稿15篇11-08

伯牙絕弦說課稿15篇11-08

《伯牙絕弦》教學反思參考模板2篇12-16

伯牙絕弦教案(精選5篇)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