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21 17:58:05 維澤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nèi)能夠?qū)W到更多的知識。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精選12篇)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1

  【教學目的】

  學習這首古詩,理解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體會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提高鑒賞古詩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背誦默寫。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解題:

  《行路難》古代樂府《雜曲歌辭》。722年詩人應昭入京,供奉翰林,試圖施展自己的經(jīng)國濟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擠,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時,寫下這首詩。

  2、朗讀:

  注意字音:金樽(zūn) 珍饈(xiū) 投箸(zhù)歧(qí)路

  注意通假字:羞同饈,美味食品。直同值,價值。

  3、理解:

  金杯盛著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飲,拔出寶劍環(huán)顧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風雪堆滿了山。當年呂尚閑居,曾在碧溪垂釣;伊尹受聘前,夢里乘舟路過太陽邊。行路難啊,行路難!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處?總會有一天,我要乘長風,破巨浪,高掛云帆,渡滄海,酬壯志。

  4、賞析:

  ⑴敘事開篇,化用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用夸張的筆法,寫金樽清酒,玉盤珍饈的宴飲,詩人卻停杯,投箸,拔劍不能飲,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別于《擬行路難》。

  ⑵聯(lián)想而過渡,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滿山,這是象征人生道路的艱難,寓含一種無限的悲憤。現(xiàn)實之路雖然坎坷,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聯(lián)想到呂尚未遇文王時,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釣;伊尹受湯聘前,曾夢見乘舟經(jīng)過日月旁邊,呂尚伊尹最后他們實現(xiàn)了自己的愿望。這兩個典故表達詩人要像他們那樣有為于當世。

  ⑶直接抒情,詩人一向所抱的輔弼天下的愿望,一直無法實現(xiàn),因此悲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詩的結尾,用典表達要像宗愨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在沉郁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會有施展才能的時候。

  全詩情感迭變:他的苦悶,迷惘,憤慨與充滿信心,執(zhí)著追求。

  5、名句賞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云帆,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

  現(xiàn)在常用這兩句詩表達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實現(xiàn)理想抱負的堅定的信念。

  6、背誦,指導感情的表達。

  7、作業(yè),默寫強調(diào)標點符號。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詩歌的反復誦讀,培養(yǎng)學生提高對語言美的感知能力;

  2、通過品味詩歌的意境美、韻律美、以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3、掌握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語感的培養(yǎng)和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學習。

  教學方法:

  情景導入法、誦讀教學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

  多媒體輔助教學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教師:咱們中華民族是一個詩歌的王國,它孕育了許多偉大的詩人,他們就象滿天星斗一般,在璀璨的群星中,我摘取了一顆,請大家讀對聯(lián),猜一猜,他是誰?

  出示對聯(lián):

  千古詩才,蓬萊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謫仙人。

  學生:李白。

  教師:(出示李白畫像)沒錯,他就是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今天讓我們帶著對李白的了解再次走進詩仙李白,一起來學習他的《行路難》。

  天寶元年,42歲的詩人經(jīng)朋友舉薦,受玄宗皇帝詔聘來到長安,供奉翰林。詩人以為可以施展自己的經(jīng)國濟世的宏愿,建立一番功業(yè)。但是此時的玄宗已喪失了早年勵精圖治的精神,朝政已被奸佞把持;而李白那種不能摧眉折腰的嶙峋傲骨,也根本無法見容于近宦權臣。因此,李白逗留宮中將近兩年,一直沒有得到正式官職,最后竟被玄宗找了個借口發(fā)落出來。幾十年的功業(yè)追求化為泡影,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到第一次失敗。這首詩是《行路難》三首的第一首,是詩人退出朝廷之后、離開長安之前的作品。

  二、整體感知

  (一)讀一讀

  1、播放配樂詩朗誦。(要求學生注意讀準個別生字,如:樽、斗、羞、箸、塞、太行、岐、滄等字并以課件的形式顯示標注拼音。)

  2、教師范讀。

  3、學生朗讀。(要求讀準、讀順、讀熟)

  4、個別學生朗讀。

  5、以小組活動形式,爭取短時間內(nèi)能背誦,小組派代表試著背誦

  (二)品一品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

  極言宴飲的豐富、奢華。

  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后句用《北史》“韓晉明好酒縱誕,招飲賓客,一席之費,動至萬錢,猶恨儉率”的典故。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停下酒杯,投開雙箸,猛地騰身而起,拔出寒光閃閃的長劍,前后左右,茫然回顧,內(nèi)心無限的寂寥、悵惘——“舉杯消愁愁更愁”啊!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回首往事,展望前程,眼前浮現(xiàn)的是一派艱險可怖的景象。開元十八年,詩人抱著“何王公大人之門,不可以彈長劍乎”的自信,“西入秦海,一觀國風”,可是得到的卻是“冷落金張館,苦雨終南山”、“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鮑照《舞鶴賦》中“冰塞長川,雪滿群山”正是李白這兩句詩點化脫胎的'所在。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兩大典故:

  商朝末年的呂尚(即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渭水之濱垂釣。

  伊尹受命于商湯之前,夢見乘舟過日月旁邊。

  呂尚和伊尹都是詩人的自況。詩人夢寐以求的就是象兩位先賢那樣,受命輔弼圣明之君,做一番濟世拯物的事業(yè)。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久郁詩人胸中的不平,再也壓抑不住了,突如洪水出閘,一發(fā)而為“行路難”的連聲浩嘆。詩人大聲疾呼:“多歧路”——那四通八達的青天大道,而今在哪里啊?寫到緊要之處,詩句突然由七言轉(zhuǎn)為三言,一語重出,反復詠嘆,節(jié)奏急切,適應詩情的迅速激化,把思路推向一個豁然開朗的視野。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結句卻又使詩境豁然開朗,詩人的心飛向未來,他堅信,總有一天會高掛云帆,乘風破浪穿越廣闊的海面,向遠方駛?cè)ァ?/p>

  用典:南朝名將宗愨的典故,《宋書》記載:宗愨少時,叔父炳問其志。愨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后人用乘風破浪比喻施展政治抱負。

  三、重點賞析

  (一)詩文一、二句給我們描繪了一幅豐盛的宴會圖。“金樽清酒”“玉盤珍饈”至少是五星級的標準,可是詩人為什么“停杯投箸”食不下咽呢?找一找詩文中有暗示我們原因嗎?在哪里?

  【引導明確】詩人食不下咽的原因是因為詩人此時心中充滿了愁悶。從課題《行路難》中便可以感受得到。路是一種象征,象征人生之路。(補充詩歌寫作背景)

  (二)古人飲酒時,常舞劍以助酒興。在這里也是舞劍助酒興嗎?

  【引導明確】不是,在這里舞劍有激憤的味道。

  (三)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怎么理解這句話?詩人想做什么呢?

  【引導明確】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是什么讓自己的仕途道路受阻、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xiàn)呢?用“冰塞川”“雪滿山”作比喻進行說明。

  (四)我們說希望越大、失望越深,詩人李白的政治理想難以實現(xiàn),苦悶的心情大家可想而知。但是,大家知道李白是不會輕言放棄的,接下來詩人是如何感嘆的呢?用了怎樣的歷史故事,哪位同學能跟大家講一講?

  【引導明確】姜尚、伊尹巧遇明主,給詩人迷茫的心田注入了希望之光,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功立業(yè)。當他的思緒再次回到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艱難。瞻望未來,只覺得前路崎嶇,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

  (五)我們一起來把這首詩的最后一句齊讀一下。

  【教師總結】這句詩中,我們讀出了一個自強不息、樂觀奮斗的李白。哪怕他正面對著現(xiàn)實的艱難,哪怕前路障礙重重,但他堅信自己總有一天會像宗愨一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以及對理想執(zhí)著的追求。

  四、 總結

  這首詩為古風,巧用典故,夸張的描寫,象征的運用,跳躍式的結構,體現(xiàn)了李白浪漫主義的詩風,全詩基調(diào)是昂揚激越、樂觀向上的。

  學生再次讀這首詩歌,背誦。

  五、作業(yè)

  比較閱讀李白的《將進酒》。

  完成課后習題。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3

  1教學目標

  ⑴通過改讀,理解詩句之意。

  ⑵通過比讀,品析詩中詞句,體會詩人“仕路難行”之感以及“壯志”之心。

  ⑶結合背景,深入領會作者復雜的情感,以及本詩波瀾起伏的特點。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比讀,品析詩中詞句,體會詩人“仕路難行”之感以及“壯志”之心。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詩人豪放飄逸的詩風;結合背景,深入領會作者復雜變化的情感,以及本詩波瀾起伏的特點。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

  一、導入:

  由學生說說了解的李白的相關信息導入。

  師引導:這樣一個灑脫、浪漫的詩人,在四十二歲時得到了做官的機會。但兩年后,他卻連連感慨“行路難,行路難!”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明確題眼“難”。

  (設計意圖:引入背景,為下文學習做鋪墊。)

  活動2【活動】

  二、和詩人相遇,看“行路難”

  1. 讀詩,劃分節(jié)奏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

  (設計意圖:本詩為七言,也有三言,且對偶句較多。關注詩句音律的節(jié)奏,便于學生對以上特點形成直觀的感受,也為下面改詩做準備。)

  2.以詩改詩,曉其意:

  語言學家王力曾說“多數(shù)七言詩可縮為五言”。要求:語句要通順,不改變詩句的原意。

  提示: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將七言詩改為五言詩。以同伴互助組為單位活動

  生活動,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改詩,促使學生理解詩句之意,提取關鍵內(nèi)容,知曉詩人“行路難”難在何處,為賞析語句做準備。)

  活動3【活動】

  三、和詩人對話,品“路難行”

  1.感受“仕路難行”

  引導:本詩題目中“難”字的古字寫作“難”,篆文 ,左邊的 (堇)意思是被困(還有“施刑”意),所以“難”有艱難、困苦之意。哪些句子能讀出“難”之意?

  生讀詩,思考。

  賞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賞析示例:①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以此襯托詩人內(nèi)心的愁苦、茫然,這是“以樂景寫哀”,古人云“增其一倍哀樂”。②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說的是“仕路難行”,反復吟唱,反問詰責,唱出了李白無限憂慮和焦灼不安的心聲。

  學生自由朗讀詩,讀出艱難之意。個別學生示范讀,師指導。自由朗讀。

  2.感受“壯志之心”

  引導:“難”字的古字右邊 (隹,隼,食肉猛禽),本意為鳥,而李白曾寫賦文,以鵬鳥自比,渴望“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意喻自己有大鵬展翅之志。哪些詞句可讀出這份壯志之情?

  生讀詩,思考。

  賞析: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生自由朗讀詩,讀出壯志之情。個別學生示范讀,師指導。全班齊讀。

  3.以詩比詩,解其味

  比較原詩和改后的詩,體會被刪去的字的意味。例如:“金樽玉盤”、“欲渡”、“破浪”等。

  4.感受“壯志難酬”

  追問:詩人有壯志,有理想,可現(xiàn)實能不能如他所愿,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呢?

  明確:不能。詩中有慨嘆的句子。詩題目也表明詩人壯志難行。

  引導:“難”字——“難”,篆文 ,= (堇)+ (隹,隼),可解釋為“大鳥被困住”,

  由此可見詩人“壯志難酬”。

  (設計意圖:在讀中品味詩句,以“讀”帶“品”;在品中加深理解,幫助朗讀,以“品”促“讀”。同時此環(huán)節(jié)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其它詩句,感受李白豪放飄逸的詩風。)

  活動4【活動】

  四、和詩人前行,思“難路行”

  (一)深讀全詩,感情懷

  1.著名古代詩論家嚴羽說“別人寫詩是一句一句記下來,而李白只要把心中那口氣噴涌而出就行了”,那么為了強化情感的宣泄,拆讀,可否?(和原詩比較)

  出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提示:“茫然”一詞有“失意”之意,還有“迷茫,不知所以”、“模糊不清,不知所措”之意。

  明確:迷茫與追求,失意與振奮,兩種矛盾的情感交織在一起,才是詩人矛盾心境的真實寫照。也是從古至今,中國文人理想與現(xiàn)實矛盾不可調(diào)和的映照。也許矛盾真的.是李白詩的一個代名詞。

  引入:元代楊載評論李白的七言古詩說:“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復起”。

  (設計意圖:拆讀,有助于學生理解本詩“波瀾起合”的特點,以及詩人矛盾的心情。)

  (二)知人論世,解其人

  1.引入:詩人在《行路難》另一則中寫到:“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他也曾直言“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李白面對殘酷的現(xiàn)實會做何選擇?

  2.思一思,其人?

  出示李白生平資料:十三年后,安史之亂爆發(fā),李白懷著消滅叛亂、恢復國家安定的志愿,加入了永王李磷的幕府,雖然后來因此而獲罪并被流放。后來史朝義叛亂,李白一度準備參加李光弼的軍隊,但中途忽然得病,未能如愿。兩年之后,李白在當涂去世,當時六十二歲。

  縱觀詩人李白的一生,他始終沒有放棄過自己的追求與努力——他對國家和社會的關切以及對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的確信。此份心懷理想的豪情真是難得。

  3.學生激情讀詩:自由讀——個別示范讀

  (設計意圖:李白晚期經(jīng)歷有助于學生深刻了解詩人,恰好也有助于生理解本詩中雖有哀嘆,但仍以激昂為主調(diào)。)

  活動5【活動】

  五、總結——師生誦讀

  (師讀)李白的可貴在于其明知“仕路漫漫其多艱兮”,他長嘆——

  (齊讀)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卻義無反顧地寫出“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豪情壯志——

  (齊讀)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世路艱難,壯志難酬。當他迷茫之時,面向天宇仍發(fā)出 ——

  (齊讀)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如此鏗鏘之音,氣貫長虹,勢比天高。讓我們再一次背誦全詩。

  (設計意圖:收束全文,升華。)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詞。

  2、了解詩人。

  3、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及其思想感情。

  4、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學習詩中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1、朗讀并背誦。

  2、把握詩歌的內(nèi)容及其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鑒賞詩歌

  教學方法:

  講授法、自主學習法、討論法、任務驅(qū)動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引入

  詩人以詩傳情,以詩言志,今天我們來學習李白的作品。

  二、作家作品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名篇有《蜀道難》《將進酒》《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望廬山瀑布》等。他的詩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zhuǎn)自然,韻律和諧多變。

  三、復習詩歌鑒賞方法

  1、賞意象(描繪了什么?)

  2、抓特點(怎么描繪的?)

  3、賞語言(品味關鍵詞,抓寫作手法。)

  4、體會詩中的意境和詩人情感。

  四、寫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五、朗讀課文

  1、聽讀課文。

  2、全班齊讀課文。

  六、學習詩歌。

  (1)注釋。

  (2)譯文。

  (3)賞析

  前四句寫朋友出于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于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放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nèi)心的苦悶惆悵,感情的激蕩變化。

  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以“冰塞川”“雪滿山”來比喻人生道路的艱難和仕途的阻塞,交待了詩人苦悶惆悵的原因。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象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xù)追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中借用歷史故事的作用:借用呂尚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樣,為統(tǒng)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yè)。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并不順利,而最后終于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八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jīng)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

  “行路難……今安在?”是詩人理想抱負不能實現(xiàn)而發(fā)生的悲憤的慨嘆和痛苦的呼號。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xiàn)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里呢?這是感情在尖銳復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愿在離筵上表現(xiàn)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于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此句詩表達了他準備沖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給遇到挫折,遭遇困難,受到打擊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們一種信心、一種勇氣、一股力量。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云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這首詩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清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jié),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姜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jié)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tài)下的內(nèi)心獨白,逼真地傳達出進退失據(jù)而又要繼續(xù)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結尾二句,經(jīng)過前面的反復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diào)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xiàn)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nèi)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xiàn)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4)思想內(nèi)容

  抒發(fā)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慨,也表達了作者對前途積極樂觀的豪邁氣概。

  七、課堂總結。

  八、布置作業(yè)。

  1、練習冊。

  2、背誦默寫全文。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能分析文中“比興”的用法和作用

  3、引導學生認識懷才不遇者的不幸,珍惜人盡其才的大好時代

  教學重點:

  對詩歌的反復誦讀和聯(lián)想比較

  教學難點:

  對鑒賞詩歌的學習方法理解性地掌握,并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搜集一些懷才不遇的文人的詩詞。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湘夫人為我們講了一個苦戀的故事,抒寫了與佳人相會而不得的煩惱,下面我們來學習鮑照的《擬行路難》,看看他煩惱的是什么,(人生之路難行,無才難行,有才亦難行。) 板書標題《擬行路難》。

  二、讀懂大意

  要求:明確體裁、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

  1、讀懂大意之體裁:聯(lián)想比較學過的詩歌體裁和樂府古詩

  《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本為漢代歌謠,晉人袁山松改變其音調(diào),創(chuàng)制新詞,流行一時。鮑照《擬行路難》共十八首,歌詠人生的種種憂患,寄寓悲憤。本文是第四首。

  2、讀懂大意之讀音、節(jié)奏;

  3、同位合作,根據(jù)大意試背誦

  三、知人論詩

  1、聯(lián)想比較,就全詩或自己感受最深的某句詩談一談自己的理解,并通過朗讀體現(xiàn)自己的理解。

  2、示范誦讀,引出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

  ①交流有關鮑照的生平經(jīng)歷和寫詩的背景

  鮑照(?~466),南朝宋文學家。字明遠。本籍山東東海(治所在今郯城);一說山西上黨(可能是指東海鮑氏的祖籍)。他的青少年時代,大約是在京口(今江蘇鎮(zhèn)江)一帶度過的。宋文帝元嘉十六年(439),鮑照20多歲時,為了謀求官職,去謁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言志,獲得賞識,被任為國侍郎。劉義慶在這一年任江州刺史,他也在同年秋到江州赴職。元嘉二十一年(444),劉義慶病逝,他也隨之失職,在家閑居了一段時間。后來,又做過一個時期始興王劉□的侍郎,在劉□和太子劉劭一起謀殺宋文帝之前,他已離去。宋孝武帝劉駿起兵平定劉劭之亂后,他又出任過中書舍人、秣陵令等小官。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做了臨海王劉子頊的幕僚,次年,子頊任荊州刺史,他隨同前往江陵,任刑獄參軍等職。孝武帝死后,明帝劉□殺前廢帝子業(yè)自立,子頊響應了晉安王子勛反對劉□的斗爭。子勛戰(zhàn)敗,子頊被賜死,鮑照亦為亂兵所害。

  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門閥制度,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局面。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懷不平,寒士的不平反映在文學作品中,就成為這個時期文學的一個特色。

  ②領悟詩歌主旨:

  問題導入:詩人的人生之路難嗎?是怎樣的難?

  鐘嶸《詩品》說鮑照“才秀人微,取湮當代”,本詩即是詩人的不平之鳴。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

  四、領悟情感

  1、領悟作者的劇烈情感變化,把握詩人情感變化的過程

  問題探究:詩人認命不認命?

  結論:處在“認命”與“不認命”的矛盾中。先似乎“認命”了,后又似乎“不認命”,最后似乎還是“認命”了。

  2、具體品味詩人是如何表現(xiàn)這種矛盾的思想情感的?

  ①第一二句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說明了什么道理?

  明確:運用了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詩人拈出瀉水流淌這一自然現(xiàn)象作為比興, 引出對社會人生的無限感慨。說明了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勢流向各方一樣,人的遭際也是被家庭門第的高低貴賤決定的。

  ② 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明確:“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認為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這里只是表面上認命了,實是對不公平社會發(fā)出憤怒的控訴。

  ③ 第五、六句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明確:以非常精練的筆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詩人悲愴難抑的情態(tài)。(提示:酌酒原為排遣愁緒,然而滿懷郁結的悲愁豈是區(qū)區(qū)杯酒能驅(qū)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平添的幾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瀾,詩人趁著酒意擊節(jié)高歌,唱起了悲愴的'《行路難》,將一腔悲憤傾瀉出來。長歌當哭,這是何等悲烈景況。讀者從這舉杯驅(qū)愁卻大放悲聲的情節(jié)中,亦可想見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④ 第七、八句寫出了什么感情?

  明確:第七句是對前面幾句的總結,詩人對那驅(qū)不散的愁苦,實系于對世事的感慨,心并非無知無覺的木石,理的勸喻,酒的麻醉,都不能使心如槁木,用反問的句式,沖決了自我克制的堤防,使全詩的情感達到了高潮。表達了詩人的抗爭。第八句表達的是作者心中的無奈,“豈無感”越是激昂,“不敢言”的痛苦就越是深沉。兩句構成了一種鮮明的對照,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況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總結:

  乍讀之下,似乎詩人心平氣和地接受了“人生亦有命”的現(xiàn)實。其實,他是用反嘲的筆法來抨擊不合理的門閥制度:地,豈是平的?瀉水于地,難道不是依照各自高下不同的地勢而流向各方嗎?一個人的遭際如何,猶如瀉水置地,不是也被出身的貴賤、家庭社會地位的高低所決定了嗎!

  “瀉水”四句言不當愁;接下去寫借酒澆愁:“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滿懷的悲愁豈是區(qū)區(qū)杯酒能驅(qū)散的?詩人擊節(jié)高歌唱起了凄愴的《行路難》。面對著如此不合理的現(xiàn)實,詩人“心非木石豈無感”?理的勸慰、酒的麻醉,難道就能使心如槁木嗎?當然不能。全詩的感情在這句達到高潮。緊接著卻是一個急轉(zhuǎn)直下:“吞聲躑躅不敢言。”詩情的跌宕,將詩人忍辱負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狀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五、賞析技巧

  此詩的語言近似口語,明白曉暢。詩歌的情感時而壓抑,時而奔放,將復雜的心理歷程表現(xiàn)的曲折婉轉(zhuǎn)。

  六、拓展:讀出搜集的一些懷才不遇的文人的詩詞,體會他們對待人生之路的艱難有怎樣不同的態(tài)度。

  李白《行路難》--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蘇軾《定風波》--一蓑煙雨任平生

  《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王勃《滕王閣序》--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藉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七、總結全文

  鮑照的人生的道路,充滿著悲劇色彩,這悲劇色彩來源于他生存的時代、出身和他的志向的沖突。

  兩晉南北朝,實行的是士族門閥制度,但是鮑照出身寒微,這兩者之間的沖突只是鮑照悲劇形成的前提,形成鮑照悲劇的決定性因素是他個人的抱負和志向,鮑照是一個性格和人生欲望都非常強烈的人,毫不掩飾自己對富貴榮華、及時享樂、建功立業(yè)等種種目標的追求,并且認為以自己的才華理應得到這一切。老莊哲學中一切消極遁世,委順求全的東西,都與他的思想格格不入。

  他不顧一切地要以自己的才能實現(xiàn)個人的價值,而當他的努力受到社會現(xiàn)實的壓制、世俗偏見的阻礙時,心靈中就激起沖騰不息的波瀾,表現(xiàn)出憤世疾俗的深沉憂憤。這種憂憤的情感發(fā)于作品之中,形成他詩歌獨特風格。

  個人的命運與所處的時代息息相關,千百年來,多少文人雅士,“才秀”而“人微”,有才而無望,“英雄無用武之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這是千古的悲愴。值得慶幸的是,我們生在了一個可以自由施展才華的大好時代,只患己之不能,不患人之不己知,我們要做的,只剩下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德美才秀”的人,我們的時代,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6

  教學目的要求:

  1、 把握詩意,體會意境,感受詩人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

  2、 通過改寫練習,提高習作能力;

  3、 激發(fā)藝術想象,增強學生對詩歌本身的藝術美的感悟。

  重點:感受意境,改寫練習。

  難點:詩意理解。

  教學設想:營造輕松優(yōu)美音樂藝術氛圍,加深學生對詩歌的理解;感受詩歌的藝術魅力;提高欣賞、練筆興趣;進一步提高鑒賞能力。

  課前布置:將此詩改寫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此環(huán)節(jié)過程播放音樂薩克斯《回家》等、放圖片《太白醉酒》等)詩歌初析、背景介紹。

  1、 在音樂中朗讀全詩;

  2、 放人物簡介,并用我那魔鬼般的語調(diào)讀:

  李白,唐大詩人,少年時代便顯露才華,有很多的號,非常出名,就好比如說,現(xiàn)在的那些歌星影星天王級別的,到處都有fans。

  他有著遠大的抱負,老想在政治上發(fā)展,到底,混了個公務員,供奉翰林院,但不被重視,又遭人嫉妒,呆了一年,就被說“你明天不用上班啦”,離開長安,那就好比被逐出娛樂圈,挺大的打擊,好在他在江湖中名聲太響,fans太多,到哪里都受歡迎要求簽名的,他也正好趁此游歷天下,寫了好多名篇。

  李天王51歲死于當涂,詩傳九百多首。

  3、 放后世對李白的評價材料,一邊讓學生看,一邊繼續(xù)用魔鬼的語調(diào)講析:

  文字顯示,李白是繼屈原后的又一偉偉大詩人,Noone式的人物,最響的稱呼是“詩仙”是位浪漫主義詩人,創(chuàng)作很多經(jīng)典,那詩歌,從來都“啊多么輝煌燦爛的陽光……”氣勢恢弘的;他的詩,夸張,比喻,幻想很多,“抽刀斷水水更流”“白發(fā)三千丈”“我要帶你飛到天上去”“老鼠愛大米”什么的,很新,很酷。

  李天王詩歌的意境是神奇異采,瑰麗動人,韻致豪邁奔放,飄逸若仙,(唱)“這里的山路十八彎,呀嘿呀咳呀咳”“那就是青藏高呵,高呵,高高高……”(念)“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資料顯示,后世很多詩人受他影響,都這樣“那就是青藏高呵,高呵,高高高……”

  二、讀詩,理解詩歌。

  (一)在音樂中讀詩,理解字詞。(此環(huán)節(jié)過程播放音樂《荒》、《男兒當自強》,一定要出現(xiàn)“你懂不懂得一種感覺叫做荒涼,你記不記得那年的冬天,那一年的雨季特別的冷,特別的長……”字幕。)

  1、學生講出以下字詞含義:金樽珍饈直箸歧路會云帆濟滄海

  2、學生講出伊尹、呂尚的典故。

  3、學生講“欲上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句。教師肯定后指出:

  一個偉大抱負的豪杰卻被棄而不用,真是冰塞黃河、雪阻太行啊!

  既實寫進退失據(jù)、彷徨無措,又比喻人生不順、理想受挫。

  (二)在音樂中再讀詩,(此環(huán)節(jié)過程播放音樂《從頭再來》)

  請學生講詩,教師肯定后明確:

  1、好朋友設宴款待,那都海鮮鮑魚來個滿漢全席,多熱情。朋友們都說,“李白兄,我們永遠支持你。”“李白,你是最棒的”。

  2、端起酒杯,又推開;拿起筷子,又放下。他離開座位,拔出長劍,憤憤難平。舉目四顧,一股蒼涼的感覺涌上心頭。大家都說:李天王,你不會有事吧,你眼睛里往下滴的是什么!

  四個動作,把苦悶心情充分表達出了;就像那三好生、排行榜落選一樣的那種鼻子發(fā)酸的感覺。

  3、寫“行路難”,想渡河,河凍凍,要登山,雪飄飄。一個人要實現(xiàn)理想有多困難。陽光不再溫暖,天空不再蔚藍。

  4、但想到這兩個超級男生,心里有了信心、希望。我,不,消沉。

  5、信心雖有,但仍感迷惘。

  此句很不安的內(nèi)心獨白,逼真寫出復雜內(nèi)心世界。(以下放音樂《我們等待那一天》)

  6、 展望前途,崎嶇坎坷,但,倔強、自信的李白告訴我們:他仍沒有灰心氣餒,悲觀失望;盡管障礙重重,長路漫漫,但總有一天,會破萬里浪,高掛云帆,實現(xiàn)理想抱負。(音樂大)

  (三)小結:

  本詩激蕩起伏,表達執(zhí)著追求,百折不回的主題。

  三|、改寫練習。

  1、請朗讀你們改寫的大作。(放鋼琴曲)

  2、優(yōu)秀改寫習作示例:

  (1)走在雨中(放音樂孟庭葦版《走在雨中》)

  當我走在凄清的路上

  天空正下著蒙蒙細雨

  雨絲淋濕我的長發(fā)

  街燈把我的影子拉得很長很長

  此刻,我想逃離這紛雜的人群

  在安靜的角落不被注目的

  舔我的傷口放下我的心情

  思緒發(fā)芽品飲孤獨

  這是一個注定失眠的夜晚

  滿大街都飄著我的嘆息

  我突然憶起姜太公與伊尹

  一縷陽光將我的心房照亮

  人生起伏前路漫漫

  但我一定會不屈的`努力

  想唱就唱定要唱得響亮

  我不會老是自我欣賞

  總有一天我會看到揮舞的熒光棒

  教師簡要評析:我欣賞這很濃的抒情氣息,結尾還時尚地幽默一把。

  (2)天寶三年的第一場雪(放音樂刀郎《2002年的第一場雪》)

  天寶三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搭上了去城外的二路汽車,心情象那窗外面飄零的黃葉。

  天寶三年的第一場雪,是留在長安城的難舍的情結。

  理想如那飛來飛去的蝴蝶,在白雪飄飛的季節(jié)里搖曳。

  欲渡黃河冰塞川的那種感覺,

  想上太行雪滿山的那份失落,

  呂尚與伊尹的身影在我腦里不斷重疊,

  是你們的成功喚起了我的一切,

  是你們的好運讓我再次熱烈,

  人生浮沉天威莫測更能融化冰雪,

  是你們的執(zhí)著追求改變季節(jié)。

  天寶三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時候來得更晚一些,

  搭上了去城外的二路汽車,心情象那窗外面飄零的黃葉。

  天寶三年的第一場雪,是留在長安城的難舍的情結。

  我要象一只飛來飛去的蝴蝶,在白雪飄飛的季節(jié)里努力的拼搏。

  教師簡要評析:哈,心理把握到位的了,太幽默了吧,你們也別唱了,好,看我的——

  (3)教師下水作文(放音樂超級女生版《希望》)

  希望

  金杯玉盞亮如雪,好酒好菜一大桌。

  多謝主人太殷勤,為我辦patty花費年終獎金。

  若在平時最對光,海吞胡喝心不慌。

  但是今天吃不下,假冒煙酒口感差。

  咸鹽太多是借口,心頭郁悶真理由。

  手捏長劍問蒼天,似我般英俊瀟灑風華絕倫的高智商千百年何曾有?

  長安雖有景萬千,失意之地豈久留!

  干脆渡河去塞上,離開這個鬼地方。

  但是寒冰路途阻,況且沒買皮大衣。

  想上太行當?shù)朗浚M修回來開道觀。

  但是雪大路難走,那里又缺二鍋頭。

  唉,看天空飛的雪還有夢,看生命回家路路途漫漫,

  昨天的曾經(jīng)的我的微笑,不過,——

  姜尚七十心不死,碧溪垂釣運氣好。

  開四不相,坐中軍帳,指揮三軍,搞定乾坤。

  伊尹那菜鳥亦如此,“是金子,就會發(fā)光”說的就是這個理。

  也不過頭天做夢趁個“神舟六號”,你說這人生起伏誰能料!

  李白正青春四十三,不是太陽才出山?

  這點挫折算個啥,我是好漢我不怕!

  大話雖是這么說,心里多少還是有困惑。

  漫漫長路難行走,不如意者十常八 九。

  李白古今奇男子,這事怎會想不開!

  總有一天開大船,風風火火闖九州,

  該出手時就出手,雨里雪里不低頭!

  四、放音樂《摘下滿天星》,在快結束時小結說。

  有我美夢作伴不怕伶仃,萬水千山獨行,愿同學們長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

  五、作業(yè)。

  1、背誦、默寫;

  2、寫讀了本詩后的感受。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7

  【文本解讀】

  這首詩以“瀉水”起興,不同凡響,“無端而下,如黃河落天走東海也”,但詩作表現(xiàn)的情緒卻不像瀉水自流那樣流暢。水的流向取決于地勢,當時人的境遇則取決于門第。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不甘認命,卻又無法反抗;他不愿唉聲嘆氣,只好舉酒自寬,卻又斷絕了遣懷的歌吟。寥寥數(shù)語就把這種曲曲折折的微妙心態(tài)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正是“舉杯消愁愁更愁”。既然不能學“太上忘情”,又無從排遣憂懷,也就只能吞聲不言,徘徊不前,在愁悶中自我煎熬了。全詩抒寫這種難以言表、如鯁在喉的哀痛,妙就妙在并不直抒胸臆,而是俯仰低徊、自具神韻,讓讀者自然體會到詩人的憂愁憤懣。誦讀這首詩,仔細品味它是如何托物寓意,表現(xiàn)心懷的。

  【素養(yǎng)目標】

  1.了解鮑照的生平及創(chuàng)作風格,了解本詩的寫作背景。

  2.理解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引導學生認識懷才不遇者的不幸。

  3.能分析文中“比興”的用法和作用,理解詩中渲染愁緒的用意。

  4.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學習以意逆志,知人論世的詩歌鑒賞方法,提高詩歌鑒賞的能力。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

  1.了解作者

  鮑照(約414—466)字明遠,祖籍上黨,后遷于東海(今江蘇漣水附近)。他與謝靈運、顏延之并稱為“元嘉三大家”,但生平遭遇、創(chuàng)作風格與二人有很大不同。鮑照出身寒微,自稱“家世貧賤”,是“負鍤下農(nóng)”(《謝秣陵令表》)。二十多歲時,在臨川王劉義慶門下,因獻詩被賞識,擢為王國侍郎。以后擔任過太學博士及縣令等低級官職。最后任臨海王劉子頊參軍,在劉子頊舉兵叛亂失敗時,死于亂軍中。世人因此稱他為鮑參軍。有《鮑參軍集》傳世。盡管鮑照“才秀人微,取湮當代”(《詩品》語)。但他的文學作品的價值,卻越來越受后人重視,有人甚至認為他是劉宋時代成就最高的作者。

  2.相關背景

  我國魏晉南北朝,是一個特殊的時期。實行門閥制度,講求門第出身。選拔官員并不依據(jù)才干品德,而是依據(jù)門第高下,血統(tǒng)貴賤。“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門閥制度阻塞了寒士的進仕之路,他們即使才華橫溢,也很難任高官。

  那還是一個充滿內(nèi)亂與謀殺的時代,許多文人都因而慘死。

  3.解題

  ①“行路難”,樂府舊題,主要是抒發(fā)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的感情。

  ②有些學習漢魏樂府的作品的題前多冠一“代”或“擬”字。

  4.鮑照的文學創(chuàng)作

  在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鮑照在游仙、游山、贈別、詠史、擬古、數(shù)詩、建除詩、字謎、聯(lián)句等方面均有佳作留世,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古典詩歌的發(fā)展;同時,鮑照的文學成就存在一個聚訟千古的嚴肅課題,即鮑照是否梁陳宮體詩的先導或濫觴。對此,南朝梁的蕭子顯、宋代的張戒、近代的劉師培、現(xiàn)代的陳鐘凡、陳寂亦等評論家基本持贊同態(tài)度;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理事鐘優(yōu)民等則認為鮑照詩與宮體詩存在本質(zhì)區(qū)別,二者不可同日而語。

  二、初讀感悟

  (一)預習檢查

  1.明確字音。

  酌酒(zhuó)躑躅(zhízhú)

  2.解釋下列詞語

  ①瀉:傾,倒。

  ②吞聲:聲將發(fā)又止。

  ③躑躅:徘徊不前。

  ④斷絕:停止

  (二)誦讀感悟

  1.按照所標出的節(jié)拍,誦讀該詩。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三、文本研究

  【思考1】全詩突出了一個什么字?試結合你的體驗和感受對全詩的內(nèi)容加以分析。

  明確全詩突出一個“愁”字。

  ①開頭兩句以常見的自然現(xiàn)象作為起興,用平地上的水向四面八方流,比喻人生因門第不同,命運也不同。這兩句中,隱含詩人的不平之氣。

  ②詩的第三、四句,詩人以“命”來自我安慰,聲稱不要“行嘆復坐愁”。不過實際上愁是消除不了的。

  ③詩的第五、六句,詩人就借酒澆愁,用唱歌斷絕憂愁。然而,“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④詩的第七句:“心非木石豈無感?”用反問句式,直說“人心有感”,發(fā)出了抗爭。

  ⑤詩的前四句不言愁,第五、六句借酒澆愁、用歌斷愁,第七句是一個大轉(zhuǎn)折,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潮。緊接著第八句,又是一個急轉(zhuǎn),“不敢言”。第七句那么慷慨激昂,第八句卻如此無可奈何,在對比中表現(xiàn)出詩人精神上極度的矛盾、痛苦和忍辱負重。

  【思考2】詩歌開頭兩句用比興的手法寫出了怎樣的哲理?

  明確作者運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興手法,那流向“東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會生活中高低貴賤不同處境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勢造成的;人的處境,是門第決定的。因此說,這起首兩句,通過瀉水的尋常現(xiàn)象的描寫,形象地揭示出了現(xiàn)實社會里門閥制度的不合理性。詩人借水“瀉”和“流”的動態(tài)描繪,造成了一種令人驚疑的氣勢。

  【思考3】第三句“人生亦有命”中的“命”是指什么?結合全詩看,作者對此有怎樣的看法?

  明確從詩歌本身看,作者所說的“命”指門第決定人生,有什么樣的門第就有什么樣的遭遇。作者認為非常不公平,但沒法改變,只能發(fā)出憤怒的控訴。

  【思考4】第五、六句“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塑造了一個怎樣的形象?

  明確以非常精練的筆法,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詩人悲愴難抑的情態(tài)。酌酒原為排遣愁緒,然而滿懷郁結的悲愁豈是區(qū)區(qū)杯酒能驅(qū)散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平添的幾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瀾,詩人趁著酒意擊節(jié)高歌,唱起了悲愴的《行路難》,將一腔悲憤傾瀉出來。長歌當哭,這是何等悲烈景況。讀者從這舉杯驅(qū)愁卻大放悲聲的情節(jié)中,亦可想見其悲、其愁的沉郁了。

  【思考5】“安能行嘆復坐愁”和“心非木石豈無感”兩個反問句,在表現(xiàn)詩人情感變化過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確“安能行嘆復坐愁”這個反問句,從字面上看,是說人生苦樂自有命,怎么能行時嘆息坐時愁呢?應該學會自我寬慰。實際上,語言中蘊含著不平之氣。這個反問句,詩人含著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還比較平穩(wěn)。

  “心非木石豈無感”一句,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大轉(zhuǎn)折。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來寬慰,以不言愁來消愁,感情還能克制。到借酒澆愁,其結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開始奔涌。到“心非木石豈無感”,感情沸騰,在這句達到了高潮。

  【思考6】什么是“以意逆志”的詩歌鑒賞方法?

  明確從作品的整體出發(fā),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理解詩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去推測作者的本意。

  【思考7】鑒賞藝術特色

  明確①語言質(zhì)樸。近乎口語,明白曉暢。

  ②音律也很獨特。一與三、二與四分別押韻,錯落有致。

  ③此詩直抒胸臆,以真情動人。詩人信手拈來瀉水流淌這一自然現(xiàn)象作為比興,引出對社會人生的無限感慨。

  【思考8】對比與思考

  擬行路難(其四)

  鮑照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問題1:請比較兩首詩情感的異同。

  明確①相同之處是都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苦悶抑郁,都表達了宦途的艱難。②《擬行路難》雖有對命運的抗爭,但最后仍流露出對現(xiàn)實的無奈和痛苦;《行路難》雖表達壯志難酬的苦悶,但最后展現(xiàn)的是一種豁達和樂觀。

  問題2:兩首詩在語言風格上有何不同?

  明確李詩語言上充滿了豪邁氣派,俊逸之氣,鮑詩語言上過于沉郁傷感。

  四、明晰主旨

  全詩抒寫這種難以言表、如鯁在喉的哀痛,妙就妙在并不直抒胸臆,而是俯仰低徊、自具神韻,讓讀者自然體會到詩人的憂愁憤懣。抒寫詩人在門閥制度重壓下,深感世路艱難激發(fā)起的憤慨不平之情。

  五、拓展閱讀

  ①漢末魏晉六朝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藝術精神的一個時代。王羲之父子的字,顧愷之和陸探微的'畫,戴逵和戴颙的雕塑,嵇康的廣陵散(琴曲),曹植、阮籍、陶潛、謝靈運、鮑照、謝朓的詩,酈道元、楊衒之的寫景文,云崗、龍門壯偉的造像,洛陽和南朝的閎麗的寺院,無不是光芒萬丈,前無古人,奠定了后代文學藝術的根基與趨向。

  ②這時代以前——漢代,在藝術上過于質(zhì)樸,在思想上定于一尊,統(tǒng)治于儒教;這時代以后——唐代,在藝術上過于成熟,在思想上又入于儒、佛、道三教的支配。只有這幾百年間是精神上的大解放,人格上、思想上的大自由。人心里面的美與丑、高貴與殘忍、圣潔與惡魔,同樣發(fā)揮到了極致。這也是中國周秦諸子以后第二度的哲學時代,一些卓超的哲學天才、佛教大師,也是出現(xiàn)在這個時代。

  ③這是中國人生活史里點綴著最多的悲劇,富于命運的羅曼司[注①]的一個時期,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南北朝分裂,釀成社會秩序的大解體,舊禮教的總崩潰、思想和信仰的自由、藝術創(chuàng)造精神的勃發(fā),使我們聯(lián)想到西歐十六世紀的“文藝復興”。這是強烈、矛盾、熱情、濃于生命色彩的一個時代。但是西洋“文藝復興”的藝術(建筑、繪畫、雕刻)所表現(xiàn)的美是秾郁的、華貴的、壯碩的;魏晉人則傾向簡約玄澹,超然絕俗的哲學的美,晉人的書法是這美的最具體的表現(xiàn)。

  ④這晉人的美,是這全時代的最高峰。《世說新語》一書記述得挺生動,能以簡勁的筆墨畫出它的精神面貌、若干人物的性格、時代的色彩和氣息。文筆的簡約玄澹尤能傳神。撰述人劉義慶生于晉末,注釋者劉孝標也是梁人;當時晉人的流風余韻猶未泯滅,所述的內(nèi)容,至少在精神的傳模方面,離真象不遠(唐修晉書也多取材于它)。

  ⑤要研究中國人的美感和藝術精神的特性,《世說新語》一書里有不少重要的資料和啟示,是不可忽略的。今就個人讀書札記粗略舉出數(shù)點,以供讀者參考,詳細而有系統(tǒng)的發(fā)揮,則有待于將來。

  ⑥魏晉人生活上、人格上的自然主義和個性主義,解脫了漢代儒教統(tǒng)治下的禮法束縛,在政治上先已表現(xiàn)于曹操那種超道德觀念的用人標準。一般知識分子多半超脫禮法觀點直接欣賞人格個性之美,尊重個性價值。桓溫問殷浩曰:“卿何如我?”殷答曰:“我與我周旋久,寧作我!”這種自我價值的發(fā)現(xiàn)和肯定,在西洋是文藝復興以來的事。

  ⑦山水美的發(fā)現(xiàn)和晉人的藝術心靈。《世說》載東晉畫家顧愷之從會稽還,人問山水之美,顧云:“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其上,若云興霞蔚。”這幾句話不是后來五代北宋荊(浩)、關(同)、董(源)、巨(然)等山水畫境界的絕妙寫照么?中國偉大的山水畫的意境,已包具于晉人對自然美的發(fā)現(xiàn)中了!

  ⑧晉人藝術境界造詣的高,不僅是基于他們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個性,生機活潑,更主要的是他們的“一往情深”!無論對于自然,對探求哲理,對于友誼,都有可述。如,子敬云:“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fā),使人應接不暇。著秋冬之際,尤難為懷!”

  六、素材積累—鮑照名句

  1.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2.貧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3.胡風吹朔雪,千里度龍山,集君瑤臺上,飛舞兩楹前,茲晨自為美,當避艷陽天,艷陽桃李節(jié),皎潔不成妍。

  4.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5.雁行緣石徑,魚貫度飛梁。

  6.貧交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7.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zhuǎn)時欲沉。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8

  教學目的

  1.朗讀背誦古代詩詞

  2.理解這首詩詞的主要意思

  3.體會詩詞所表現(xiàn)的情志或意趣

  教學重點

  朗讀背誦古代詩詞

  教學難點

  體會詩詞所表現(xiàn)的情志或意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學習古詩詞要整體了解各首詩詞的主要意思,記住其中那些表現(xiàn)詩詞主旨的優(yōu)秀詩句,能夠背誦

  二、了解作者和寫作背景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詩人,有“詩仙”之稱。少年抱負宏大。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yè)。天寶(742年)由友人道士吳筠推薦,被召入長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學侍臣,以詩賦為朝廷點綴升平。因與權貴不和,被迫“賜金放還”;安史之亂起,參加永王李幕府,后受株連,流放夜郎,遇赦東歸,后病逝于當途。

  有《李太白集》。現(xiàn)存作品有《李太白全集》,收詩九百多首。

  三、整體感知

  1.聽朗讀錄音,劃分句子停頓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自由朗讀詩文

  3.請二到三名學生朗讀詩文

  4.理解詩文的內(nèi)容,要求

  (1)掌握重點詞在詩中的意思

  (2)賞析句子的含義

  (3)把詩歌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散文化語言

  5.齊讀全詩

  四、探究詩文主旨

  本詩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這首詩反映了李白被迫離開長安之際的思想痛苦和心理矛盾。

  一方面,長安兩年的經(jīng)歷,使他認識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艱難,滿懷悲憤,卻又無可奈何,產(chǎn)生了進退失據(jù)、茫然無措的強烈痛苦,反復感嘆:“行路難!行路難!”另一方面,積極用世的愿望,對自己才能的堅信不移及歷史上一些賢人最終得到明主重用的事例,又使他對前途滿懷希望,相信自己終會有乘風破浪之時,顯示出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和對前途的充分自信。

  全詩交織著現(xiàn)實與理想的深刻矛盾和失望與希望的復雜心情,充滿著一股抑郁不平之氣,一種昂揚奮進之志。這既反映出當時現(xiàn)實對詩人的.沉重壓抑,也表現(xiàn)出詩人豪放不羈、自強不息的個性。

  五、小結

  本詩利用比興的手法描寫了人世間的坎坷,抒發(fā)了詩人的人生追求,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自信的人生態(tài)度。詩人不畏人生艱難,不放棄自己的理想,沒有消沉下去,是令世人學習的。

  六、背誦這首詩(指導學生根據(jù)詩的意境背誦)

  七、閱讀

  試比較,陶淵明的《飲酒》和李白的《行路難》這兩首詩抒發(fā)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飲酒》是陶淵明歸隱田園后寫的抒情小詩,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對自己的隱居生活表示滿意,也能從心靈安逸、遠離世俗煩惱的高度來認識。《行路難》是李白借樂府古題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詩篇。面對美酒佳肴,他“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高呼“行路難”,輔佐明君、建功立業(yè)的政治理想無從實現(xiàn),忿忿不平之氣溢于言表。

  八、練筆

  在你生活或者學習的過程中,你也一定遇到過困難,遭遇過挫折,經(jīng)受過痛苦,面對這樣的境遇,你該如何對待?請把你的感受寫出來。

  要求:寫出真情實感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準確流暢地朗讀詩歌,準確認讀多音字塞、行,理解羞、直、歧路、濟等詞義,初步理解詩意。

  2.過程和方法:品讀詩歌,了解李白在失意和迷惘中仍不失灑脫樂觀的形象。

  吟誦詩歌,入情入境地感受李白的浪漫主義詩風。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詩仙悲憤中不乏豪邁的氣概,學習失意中仍懷希望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

  入情入境,品讀詩歌,理解詩人曲折有致的心路歷程。

  教學難點:

  體貼入微,感受詩人抉擇的艱難和可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

  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填空,并說說你從詩中讀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學生思考:好酒,有才,狂放,傲岸

  這是李白在我們心目中的形象,也是他在他的超級粉絲杜甫眼中的形象。此時,李白正接受了玄宗皇帝的邀請,來到長安任翰林學士,文章風采,名震天下。

  可是,不過短短兩年之后,李白竟寫下了一首詩歌,題為《行路難》(生讀題目)。看到這個題目,我們不禁會猜想——

  學生回答:李白在仕途上遇到了困難?李白的心情很郁悶?

  生再讀題目,讀出感覺。

  二、初讀詩歌,感受詩意

  1.自由放聲朗讀全詩,要求:讀準字音,找出詩中能印證我們猜想的詩句。

  2.學生朗讀。個別展示,注意正音(塞、斗、箸、行等);齊讀。

  3.詩中哪些語句證實了我們剛才的猜想?李白怎么了?

  PPT插引寫作背景:李白懷著治國安邦的理想來到長安,卻發(fā)現(xiàn)玄宗皇帝早已年老昏聵,不理政事,他不過想借李白的詩才粉飾太平而已;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更是同當時的官場格格不入——

  于是,讒言紛紛而至;

  于是,皇帝旨意又下:賜金放還!

  三、品讀詩歌,走進李白內(nèi)心,感受李白形象

  1.吟讀這些詩句,你能從中感受到李白此時怎樣的心情?

  2.學生品讀,發(fā)言。

  預設:

  “金樽清酒斗十千------拔劍四顧心茫然”

  “金樽清酒”“玉盤珍饈”,以宴席之精美來側(cè)面烘托詩人內(nèi)心的茫然,并與下句“停”“投”“拔”“顧”形成對比。

  (“拔劍”這一動作,是否顯得特別突兀?)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欲渡黃河”“將登太行”比喻詩人即將邁向自己的理想;“冰塞川”“雪滿

  山”比喻理想受阻。

  (李白真有渡河登山的行程嗎?)

  “行路難------今安在”

  反復、疑問的修辭,感嘆號的強調(diào),短句的緊張急促,表現(xiàn)內(nèi)心極度的迷惘與失落。

  (“多歧路”,李白到底有哪些路可以選擇?如果這時再給李白一個選擇的機會,他會怎樣選擇?)

  (品讀中,要注意關注學生的發(fā)言,抓住其閃光點加以肯定,然后一定要品與讀結合,以品促讀。)

  3.師朗讀,小結過渡:食不知味,酒難入喉,長吁短嘆,彷徨四顧,這,還是我們印象中那個灑脫的詩仙嗎?難道他真的被打倒了嗎?

  引入“閑來濟滄海”兩句。

  品讀,說說你在這兩句中讀出了一個怎樣的'李白。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用典:呂尚八十終遇文王,伊尹奴隸竟成國相(年老位卑,仍成大業(yè))

  本意解讀:垂釣碧溪,泛舟日邊,感覺悠閑自由,溫暖清新。

  (隱逸與進取,矛盾的選擇糾結于同一句。讀時注意語氣略輕松,帶期盼)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自信)

  “濟”:同舟共濟/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詞的多義解讀,堅定的理想,自我的勉勵)

  (品讀時,應注意前句隱隱的希望與后句堅定的自信這種感情的區(qū)別,朗讀處理時應努力表現(xiàn)情感上的層次。)

  這,才是我們心目中真正的詩仙,在痛苦的深淵中仍能將自己打撈,在俗世的塵埃里也能開出青色蓮花。

  仰望詩仙,有情誦讀。

  4.引入錄音范讀,聽后選擇自己最有感覺的一句來試讀。(先同桌互讀,再推

  薦班中展示,最后再次齊讀。)

  四、結合情境,詩意拓展:

  1.多年以后,我們可能不再會背誦這首詩,但我們絕不會忘記這一句:——

  你會在什么時候想起這句詩?你會把他送給誰呢?

  當我陷入困境時,我在心底輕輕地勉勵自己:——

  當朋友遭遇挫折時,我會深情地鼓勵他:——

  當整個世界都背對著我時,我也一定要面朝大海,大聲地喊出——

  2.李白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輾轉(zhuǎn)流浪,倏忽十二載——

  756年,安史之亂,受聘入永王李璘軍中

  757年,獲罪,流放夜郎

  759年,遇赦

  761年,欲投李光弼軍,因病未果

  762年,病歿(mò)于安徽當涂

  他,是凄凄長夜中最孤獨的行者——

  一壺濁酒,“歌遍山河八萬里”;一葉輕舟,“惟見長江天際流”。

  他的生命,就是歌唱,就是行走,因為他堅信——

  行路難,難路,行!

  五、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誦讀此詩,并默寫。

  2.課外研讀《登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

  六、板書設計

  行路難

  李白

  教學反思:

  《行路難》描述的是詩人被“賜金放還”之后,京城好友為其設宴餞行時的場景。廿年顛沛,贏得天下詩名,終于得近天顏;理想近在咫尺時,卻因不甘獻媚于權貴而黯然被逐,其間的心理落差何啻天淵!面對著“金樽清酒”、“玉盤珍饈”,詩人食不甘味,酒難入喉,這是他此時憂悶茫然的心理直接在生理上的表現(xiàn)。理想破碎的痛苦幻滅和內(nèi)心深處的孤傲自許糾結、掙扎,剎那間心靈的絲絲顫動,體貼入微的捕捉和解讀,正是走近詩人的不二捷徑。

  教學過程中,故設疑問、巧妙追問、還原解讀,各種方法的巧妙運用使學生不知不覺地捕捉詩人剎那間的心靈顫動,一步步貼近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真切地感受到詩人茫然中仍藏希望,絕望中依舊昂揚的浪漫主義形象。還原本真,從字里行間尋求詩人的心靈顫動,解讀詩人的心靈密碼,這,才是讀詩的正道啊。

  “詩緣情”、“情動而辭發(fā)”。如何去輕叩詩歌們,讓詩人洶涌澎湃的情感激流汩汩地流淌進讀者的心靈呢?其秘訣就是朗讀,在反復的淺斟低唱中進入了詩歌的氛圍與美好的意境。

  在本課的教學中,朗讀的設計和展示是學生理解詩人情感的最有效渠道之一。朗讀的指導亦是隨機應變,巧妙多樣。或通過學生自評理解,或通過朗讀展示直觀體會,或通過字詞賞析細細落實,或通過聆聽教師范讀揣摩模仿,不同的指導卻都是以學生的學習體驗為出發(fā)點的,注重引導學生以自己的心靈來了解體會詩人的情感變化,以自己的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所以,誦讀不是讓學生在別人的作品里機械地抒情,而是要讓詩歌成為引發(fā)學生內(nèi)心真實情感的源泉,“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與筋肉里”(朱光潛語)。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10

  教材簡析

  這首樂府古題是李白于天寶三年被以“賜金放還”的名義打發(fā)出長安時所做。作者做翰林供奉僅兩年卻受奸佞權貴所害,被迫離開,此詩抒寫了他懷才不遇的苦悶、憤慨和逆境中豪邁樂觀的氣概。

  教學目標

  1、體會詩人復雜矛盾的感情變化,苦悶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2、反復誦讀,理解詩句意思。

  3、有感情的朗讀并背誦全詩。

  4、賞析重點語句,品讀詩人形象。

  教學重難點

  重點:品讀詩詞,感受詩人激蕩的情感變化。

  難點:體會詩人悲憤、失意中自信積極樂觀的思想境界。

  教學方法

  誦讀法 討論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走近李白

  從小到大我們是在李白詩句的浸潤下長大的。在你記憶的寶庫中存了多少,請大家動手數(shù)數(shù)。(學生回憶詩句)

  在豐富的詩句中,李白的形象也漸漸樹立在我們心中,請你用一句詩仿照例句說說自己心中的李白。

  (學生回憶自己積累的李白的詩作名句,并借助詩句歸結形象。

  例如:我從“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讀出了孤單寂寞的.李白。(投影出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師:真是一個千年萬年讀不厭、都不透的李白。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走進他的千古名詩《行路難》,看看你又將認識一個怎樣的李白。

  二、初讀感知 掃除障礙

  (一)出示學習目標:

  反復誦讀,做到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

  2.自主研討,理解詩人復雜矛盾的心情。

  體會詩人的高尚品格

  (二)學生自己朗讀古詩,要求讀準字音,把握好節(jié)奏。

  (1)學生自讀古詩

  (2)集體齊讀,糾正易錯字音:塞(sè)

  (三)了解樂府古題。學生再讀古詩,把握感情基調(diào)。

  (四)師生互讀,走進意境。

  (聽著你們讀,也勾起了老師的朗讀欲望,大家聽聽和你讀的有什么不同。)

  學生點評(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有其鮮為人知的背景,誰了解這部作品的背景。)學生點評后教師補充。(出示背景)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個積極入世的人,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大事業(yè)。可是入京后,他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詩人“安社稷”“濟蒼生”的愿望無法實現(xiàn)。《行路難》三首皆是離開長安時在朋友為他餞行的酒宴上所作。

  三、細讀品味艱難處境

  (一)學生再讀詩文。

  1、詩中哪些詞句能看出作者艱難的處境,請你結合詩句分析。

  (學生在品讀的同時,用圈點批注法分析詞句,老師巡回檢查。)

  問題預設:學生會涉及到表現(xiàn)技巧上的問題,如:對比、比喻、反復、設問)

  2、作者的處境為何如此艱難?

  3、他的心情如何?(請同桌之間相互競讀,讀出“歧路多彷徨的苦悶”)

  4、穿越時空,假如你是李白,面對這樣的境遇,你的心境是怎樣的?請同桌之間再次合作,誦讀全詩,相互展演。

  (他心中僅有懷才不遇的苦悶憤慨和茫然嗎?你從哪里看出的?)

  四、品讀形象

  “詩如其人”,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李白?

  (悲而不傷,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堅信長風破浪的日子一定會來臨。他將直掛云帆實現(xiàn)自己“安社稷”“濟蒼生”的偉業(yè)。這就是李白,一個在逆境中不顧影自憐、自怨自哀的李白,而是一個豪邁樂觀,穿越了千年依然對我們自信的微笑的李白。我們?yōu)樗脑娬鄯鼮槠涓呱械钠焚|(zhì)折服。)

  五、感謝有你,李白

  生活中難免經(jīng)歷痛苦與挫折,在多歧的迷茫中我們苦悶過,也彷徨過,認識了李白,就有一種豁然開朗的釋然。請以“感謝有你,李白”寫一段話,記錄自己本節(jié)課的收獲。

  (瀟灑自如的李白也有苦悶的時候,但李白畢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并沒有讓他一蹶不振,他選擇了堅強、自信和樂觀。人生歷程風雨兼程,遭遇逆境時讓我們也像李白一樣乘長風破巨浪,直抵蒼茫的彼岸。讓我們在吟誦全詩中結束這堂課。)

  六、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

  課外閱讀《行路難》其二、其三。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11

  【設計說明】

  《中學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讀古典詩文,應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學生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如何能在文言教學中更好貫徹新課標?我嘗試通過個性化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閱讀方法的引導,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與“詩仙”李白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對話。

  本堂課的設計從“詩緣情發(fā)”開始,詩歌教學一般情況下,應該抓住情感這樣一個關鍵點。尤其是李白的詩歌,作為一位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更是感情飽滿激越。《行路難》這首詩,是李白遭受饞毀初離長安南下時所寫,詩中主要表達出了作者李白慨嘆世路艱難,以及詩人“哀而不傷,悲而能壯”的自信胸懷。對這首詩教學,其指導思想是,根據(jù)詩歌教學的特點,老師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全詩,通過“解讀——品讀——悟讀”詩歌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在讀中展開對該詩的探討﹑分析﹑理解;教學理念是教師充分發(fā)揮好主導作用,引導學生,在閱讀理解文本的基礎上,發(fā)散思維,大膽想象,積極發(fā)言,參與到課堂中去,成為課堂的主人翁,從而達到對《行路難》這首詩的語言之美和思想情感內(nèi)涵的把握。

  【教學目標】

  1、能夠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達到熟讀成誦;

  2、通過賞析感知詩歌意境,體會作者“哀而不傷,悲而能壯”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人的懷才不遇,以及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熟悉李白嗎?都知道關于他的哪些方面?能說說嗎?預測回答:從他的詩歌,從他的為人??那大家知道李白最大的愛好嗎?——喝酒!李白嗜酒聞名天下,有詩為證:“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為了能喝酒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也要典賣身邊值錢的東西,有詩為證:“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可是,這樣一個酒仙,也有面對美酒佳肴喝不下去的時候,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李白的《行路難》這首詩,尋找答案!(老師板書“行路難李白”)

  (二)朗讀詩歌,初步感知

  請大家大聲朗讀這首詩,看看能否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自由讀——點名讀——評價——點名讀——提示節(jié)奏,后齊讀

  (可能出現(xiàn)需要集體糾正的讀音:太行山、箸、冰塞川3個讀音為什么?)請大家再讀詩歌:

  1.結合課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

  2.對文中的疑難處做好標記,然后再小組合作交流學習。

  (學生自由讀,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協(xié)助)

  大家還有沒有交流以后也沒弄明白的地方?——全班交流難點預測:

  1、行路難?樂府古題??

  你能根據(jù)自己的理解概括一下這首詩寫了什么內(nèi)容嗎?(用自己的話說說好嗎?)好像有點難度,那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詩歌的寫作背景,看看能不能幫助我們?(師讀)

  那你根據(jù)背景現(xiàn)在能說一下了嗎?

  ——就是詩人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艱難后的感慨!

  (三)解讀詩歌,感知“難”點

  這首詩中有幾個“難”字?請你找出來,用筆畫標注一下。預測學生回答:詩中2個;加上題目中的“難”字,一共3個有人說啊,這首詩歌既有明處的“難”,也有暗處的“難”,其實詩歌處處是難,字字都包含著“難”,請同學們用慧眼來發(fā)現(xiàn)隱藏在詩歌字里行間的“難”,好嗎?我從詩歌中的什么地方(字、詞語、句子),讀到李白暗含在心中的“難”,我這樣認為的原因是什么?(引導學生把賞析重點放在前三句上面)學生思考,預測學生回答(各抒己見):

  1、不能吃,是難,一定結合詩句來說明,一說到第二句就出示;(多訓練品味讀,示范,指導)

  2、過不去河是難,登不上山是難;(多訓練品味讀,示范,指導)

  3、等伯樂來發(fā)現(xiàn)自己是難(典故要說明白)(多訓練品味讀,示范,指導)

  4、直接感嘆:行路難,是難!歧路,是難!今安在,是難!(多訓練品味讀,示范,指導)

  5、最后一句的“破”,是難!“停”“投”“拔”“顧”“欲渡”“將登”??分析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的關鍵問題提示:

  假若一上來學生說“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一句,問:李白這是想去哪里?黃河和太行特殊含義(學生的自我理解說出來)?——胸有大志,未實現(xiàn),從高處跌入低谷

  歧,選擇多,才難,美酒佳肴,不吃才難,在茫然之下,讓人揪心處還體現(xiàn)在動詞??茫然,不知所措,你有過嗎?此處可以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加以評說。

  這是一條什么路?這么難?——預測回答:政治路,人生路??可否說他既沒有當官,也無仕途可以走呢?

  看資料(幻燈:公主引薦、供奉韓林、御手調(diào)羹、貴妃捧硯),你得到什么信息?生活好,地位高,可是內(nèi)心呢?依舊不滿面對奢華和高調(diào),卻是內(nèi)心郁悶,為何?他的目標沒有實現(xiàn)——擁有自己政治藍天,他的詩中就用黃河和太行來書寫大志向,少有志向,想著成為帝王之師,是他的性格,更是他的志向,決定了李白44歲的時候——:幻燈:“上書玄宗、賜金放還”

  這首詩就是李白在離開長安的路上所作,可見這一路走來心懷多少難以訴說的'“難言之隱”啊!

  讓我們用聲音——朗讀,來體會難以言說的心情吧。

  (這個過程注重,邊賞析,邊引導朗讀,并且多種朗讀形式交替進行)

  (四)品讀詩歌,賞析“歧”路

  這條路越來越難行,詩人在詩中用什么詞來形容這條路?——歧路歧,是什么意思?(學生各抒己見)

  總結歸納:岔路,李白面前到底有哪幾條路呢?預測學生回答:學生各抒己見

  “歧路”還是可以扣住“渡”與“冰塞川”;“登”與“雪滿山”——理想與現(xiàn)實是矛盾的李白想著離開長安,但是??李白想著留在長安,但是?? 總結:

  去——違背志向;自己不甘心

  留——違背原則,在詩中有體現(xiàn):哪一句體現(xiàn)想留下,還是對“仕途”寄予希望?——“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典故)

  去留兩難,內(nèi)心糾結這真的是:(幻燈:“行路難,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覆間。”)——白居易《太行路》

  有時候,“人心的反復抉擇”才是最難啊!

  此時李白的心,時而左時而右,時而去時而留,此時的李白真的是——(幻燈:“何處路最難,最難在長安”)

  把自己當成李白,設身處地的體會作者的心情,齊讀前四句學生會不由得讀到“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老師打斷,大家不由得就發(fā)出了“行路難”的感慨啊!

  看看這一句的標點符號,三個字一句,并且是感嘆號,改成都好不行嗎?你讀讀試一試老師有時候喜歡“弄斧到班門”,我在行路難后面加上一個“啊”字,聽讀,你有何感受?添一添,悟感情

  學生評價,多人試讀,可以加不同的語氣詞,還可以放在不同的位置,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加字,品讀(多找?guī)讉學生,不要解釋,只聽朗讀!)

  (五)悟讀詩歌,共鳴“情”懷總結過渡:(學生加字讀后)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朗讀方式,卻有著同一種的心情,那就是:壯志難酬,彷徨無奈!

  內(nèi)心如此茫然的李白,對生活,對未來徹底絕望了嗎?沒有!有詩句為證(齊讀最后兩句)你怎么理解這兩句?預測學生回答:

  ——會有時,小時候理想終究化為現(xiàn)實——化用詩句(結合課下注釋)——不拘與格式,再難也不彎腰

  ——掛云帆,濟滄海,乘風破浪,前進——與前文聯(lián)系,要前行,才會難

  同學們請看:聯(lián)系前面的難以下咽,難以施展,難以選擇,無論他的人生路怎么行,我們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李白?

  預測:

  真實、堅定、不屈服、不放棄、獨立、一身傲骨、灑脫??

  總結:這是一個雖然懷才不遇,但在豪邁中不乏豪邁氣概,是一種仍懷有希望的李白!

  幻燈:

  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他面對權貴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想念長安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

  他思念親情時: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他贊美友情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他人生失意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同學們:歷史的天空中,總有一些響亮的名字,如恒星般綻放無盡的光輝,給人力量、催人奮進。李白,就是這樣!他離開我們已經(jīng)1300多年了,但他卻依然鮮活生動、永葆青春,深深扎根在我們的心靈里、血脈中。今天我們重新開啟了一扇認識李白的大門,希望大家課下多讀讀李白的詩歌,吸取那里面釋放出來的一切正能量,通過自己的積極進取,在我們這個大好的時代,爭做出彩的中國人!加油~!

  讓我們齊誦這首詩,帶著對李白的崇敬和我們那掛云帆,濟滄海夢想——揚帆遠航!

  (學生齊誦)下課!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 能夠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達到熟讀成誦。

  (2) 通過自主研討,理解詩人懷才不遇的情懷。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學重點:

  通過學習,體會詩人復雜變化的情感及樂觀自信、積極追求理想的頑強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悲憤中不乏豪邁,失意中仍懷希望的思想境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起唐詩,不得不提到李白,提起李白大家會想起那些詩句呢?(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他的經(jīng)典詩歌不勝枚舉。李白最大的愛好是喝酒!可是,這樣一個酒仙,也有面對美酒佳肴喝不下去的時候,什么原因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李白的《行路難》這首詩,尋找答案!(老師板書 “行路難 李白” )

  (二)預習展示

  1、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2、背景資料

  公元742年(天寶元年),李白奉詔入京,擔任翰林供奉。卻沒被唐玄宗重用,還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兩年后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們都來為他餞行,求仕無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艱難,滿懷憤慨寫下了此篇《行路難》。

  3、 讀準字音

  金樽 zn 投箸 zhù 冰塞sè 川

  (三)朗讀

  1、(幻燈片展示《行路難》朗讀節(jié)奏)

  《行路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2、聽范讀,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3、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掌握節(jié)奏。

  4、指名配樂朗讀。

  5、 同學互評評價

  6、全班齊讀。

  (四)理解詩意

  1、根據(jù)注釋,獨立理解詩意,對文中的疑難處做好標記。

  2、小組交流自己理解不了的詩句的意思。

  (小組交流時,教師巡視協(xié)助)

  3、小組組長推薦代表展示。(以后進生為主)

  (五) 品讀詩歌,體會感情

  1、個人獨立思考,畫出疑難。

  2、小組交流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

  3、教師指名回答。

  (幻燈片出示):

  (1)李白因受奸臣的排擠被迫離開京城長安,朋友設宴為他送別,詩中是怎樣描寫酒宴的?此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朋友的做法表達了對李白的怎樣的情感?

  明確:(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夸張)(不舍和惋惜之情)

  (2)面對美酒佳肴,豪爽縱酒的李白是怎樣做的?他的心情如何?為什么?從哪些動語可以看出來?

  明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極度苦悶、抑郁)(結合背景:仕途艱難)(停 投 拔 顧)

  (3)詩中“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實寫嗎?運用了什么修辭?詩人用“冰塞川”和“雪滿山”比喻什么?用“欲渡黃河”和“將登太行”比喻什么?

  明確:(不是,是虛寫,是想象)(比喻,對偶)(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仕途道路的艱難) (對理想的追求,在仕途上有所作為。)

  (4)在寫了自己仕途受挫后,詩人又寫了哪兩個典故?李白寫這兩個典故有什么目的呢?

  明確:(呂尚和伊尹得到賢君重用成就一番事業(yè)的故事)(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

  (5)李白在受挫折后,發(fā)出了怎樣的感慨?運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在?)(反復,抒情)(對人生感到很擔憂,很茫然)

  (6)仕途受挫后的李白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從哪里可以看出來?從此句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明確:(沒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自信樂觀的態(tài)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六)賞析名句

  1、明確賞析詩歌的方法:

  (1) 抓關鍵詞

  (2) 修辭方法

  (3) 表達方式

  (4) 情感

  (5) 蘊含的哲理等

  2、分配任務,幾個小組賞析一句相同的句子,形成競爭組,比較哪組賞析的更全面,更準確。

  (1)1、2、3組賞析:“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2)4、5、6組賞析:“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3)7、8、9、10組賞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3、小組中每個同學先自己賞析,然后在小組中交流,匯總意見,使句子的賞析更全面。

  4、 小組組長推薦代表展示(以后進生為主)。

  賞析同一句詩句的幾個小組分別展示,其他組成員對這兩個組的賞析做出評價,評價優(yōu)點與不足。

  明確: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停”、“投”、“拔”、“顧”四個連續(xù)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作者內(nèi)心的.苦悶抑郁。

  (2)“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采用典故的修辭手法,借呂尚和伊尹得到賢君重用成就一番事業(yè)的故事,委婉含蓄的表現(xiàn)作者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抱負。

  (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采用卒章顯志的寫法,表現(xiàn)了作者自信樂觀的態(tài)度和積極進取的精神。

  同學們請看:聯(lián)系前面的難以下咽,難以施展,難以選擇,無論他的人生路怎么樣,我們都看到一個怎樣的李白?

  (真實、堅定、不屈服、不放棄、獨立、一身傲骨、灑脫)

  (幻燈片出示)

  這是一個雖然懷才不遇,但在豪邁中不乏豪邁氣概,是一種仍懷有希望的李白!

  他入京求官時: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他面對權貴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他想念長安時:狂風吹我心,西掛咸陽樹;

  他思念親情時:歸時倘佩黃金印,莫學蘇秦不下機;

  他贊美友情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他人生失意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

  (七)再次誦讀,嘗試背誦

  1、 “掌一,坐二,蹲三,站四”四遍讀法(讀完第一遍,與同桌擊掌,坐在座位上讀第二遍,蹲在地上讀第三遍,站著讀第四遍。)

  2、 分組競爭讀。

  3、 嘗試背誦

  (八)總結

  同學們,歷史的天空中,總有一些響亮的名字,如恒星般綻放無盡的光輝,給人力量、催人奮進。李白,就是這樣!他離開我們已經(jīng)1300多年了,但他卻依然鮮活生動、永葆青春,深深扎根在我們的心靈里、血脈中。今天我們重新開啟了一扇認識李白的大門,希望大家課下多讀讀李白的詩歌,吸取那里面釋放出來的一切正能量,通過自己的積極進取,在我們這個大好的時代,爭做出彩的中國人!加油~!

  讓我們齊誦這首詩,帶著對李白的崇敬和我們那掛云帆,濟滄海夢想——揚帆遠航!

  (九) 布置作業(yè)

  基礎:背誦默寫。

  提高:將本詩擴寫。

  (十)板書設計

  行路難

  唐 李白

【《行路難其一》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課文《行路難其一》的教學設計(精選13篇)03-30

行路難·其一原文及賞析(優(yōu)秀)08-06

行路難其一原文及翻譯07-18

行路難·其一原文及賞析02-12

《行路難·其一》原文、翻譯02-26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12-22

李白《行路難·其一》賞析09-14

《行路難》教學設計04-14

李白《行路難·其一》教學反思(通用7篇)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