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7-10 12:41:35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扎實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方面進行安排的書面計劃。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6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課前交流一下:

  孩子們,上課之前我們做一個游戲,好嗎?待會兒屏幕上會出現三組詞語,老師只讓大家齊讀一遍,看看只讀一遍,聰明的你能一下子記住幾個詞語?(屏幕出示)同學們表現真棒,相信這節課同學們有更精彩的表現!

  一、復習引入課題

  1、開學初,我們就學習了一首詞,還記得嗎?請大家一起背一遍。

  2、今天這節課我們再學習一首張志和寫的詞——《漁歌子》。(板書課題)“漁歌子”是詞牌名,你還知道有哪些詞牌名嗎?

  二、指導朗讀,初步感知。

  1、請大家打開書本,翻到110頁。

  出示學路指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首詞。提示:

  仔仔細細讀上四遍,前兩遍要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把詞念得字正腔圓;后兩遍要注意把詞讀通順,讀出節奏,讀出韻味。

  2、出示詞語認讀。強調多音字“塞sài”,看插圖理解“箬笠、蓑衣”。

  3、詩詞在古時候是用來唱的。讀的時候很注意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誰再來念念?讀出它的節奏,讀出它的韻味。

  4、教給大家一個聲音清亮的方法:坐正,挺胸,抬頭看前面??再念一遍。

  三、理解句意,感受如畫的江南美景

  1、張志和不僅是著名的詞人,還是有名的大畫家。他常常把畫畫的技巧融入到寫詞當中,他的好朋友大書法家顏真卿是這樣夸他的,說他的詞是:詞中有畫,畫中有詞。意思就是說,他寫的詞就像一幅畫。默讀這首詞,看看詞中為我們描畫了哪些景物?拿上筆,做上記號。

  2、數數,有多少景物?整首詞27個字就描寫了9種景物,詩詞就是這么簡潔。正是應為簡潔,這些景物的顏色呀、姿態呀都沒有寫進去,那請同學們展開想像,說說這些景物是怎樣的?

  師先說:怎樣的西塞山?

  生:翠綠的西塞山

  生:危峰兀立的西塞山

  生:陡峭的西塞山

  生:山清水秀的西塞山

  師:怎樣的桃花?

  生:粉紅的桃花

  生:多姿多彩的桃花

  生:姹紫嫣紅的桃花

  師:怎樣的斜風?

  生:微微的斜風

  師:細雨?

  生:蒙蒙的,涼涼的

  師:流水、白露、鮭魚?選一個說說?

  生:鮮美的鮭魚時快時慢的流水

  3、這些景物加了顏色、姿態,生動多了。那能不能把這些顏色、姿態送到這首詞中,用自己的語言說說這首詞所描寫的景色?

  4、在他們兩個的描述中,你覺得這里的景色怎樣?(美麗如畫)(板書)

  5、張志和把江南寫得多美啊!其實不僅張志和寫江南,還有許多寫江南的詩詞。 (課件出示:白居易《憶江南》、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四、入境如情,體悟心情

  1、這首詞中,不僅有這些景物,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人,這個人是怎樣的穿著?怎樣的姿態?

  生:悠然自得的漁夫

  生:漁夫在斜風細雨中遲遲不想回家,好像沉浸在這美麗的意境中

  板書:悠然自得 人

  2、此時的漁夫心情如何?

  生:高興,有鱖魚釣

  生:舒暢

  生:興奮,他想,今天的晚餐有著落的

  生:平和,笑瞇瞇的。

  師是啊,表情都看到了。

  完善板書:

  美麗如畫 景

  悠然自得 人

  興奮舒暢 情

  3、詞中沒有一個字寫到人物的心情,那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句子所描寫的景物中體會到詩人的心情。)

  補充另一首詞《天凈沙 秋思》你再看看,這個人的心情如何?是興奮舒暢的嗎? (悲哀、憂愁)你是從哪里體會到的?(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 雖然沒有學過這首詞,但是聰明的孩子,你們能從作者筆下的景物中可以看到作者的心情

  你看,張志和筆下的白鷺、桃花、鱖魚、斜風細雨??你們就是從這些景物中窺伺到作者的心情。這首詞,不僅讓我們看到了一幅江南春時的美麗景色,還通過景物感受到詩人悠閑自得、興奮舒暢的心情。

  再讀讀這首詞,請問,這里的“歸”指的是回到哪里?(回到自己的家)

  五 深探“不須歸”

  1 同學們,讓我們聯系時代背景去感悟張志和“不須歸”的情懷。

  詞人張志和年少得志,曾經是朝廷命官,后來因得罪權貴被貶官,他干脆辭官不做,隱身于大自然,寄情于山水,以游賞為樂,以釣魚為趣,自稱"煙波釣徒",過起了天大地大四處是我家的游歷生活,以至常年不回家。

  所以這里的不須歸是指回哪里?后來朝廷派人找張志和回去做官,張志和說斜風細雨不須歸。這里的歸又是指回哪里?

  他的大哥張松齡擔心弟弟在外面受苦,特地寫了一首詞《和答弟志和漁父歌》,勸弟弟回家。(課件出示張松齡的《和答弟志和漁父歌》: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師:下面,我來當哥哥,你們當張志和,我們一起來對讀兩首詞。

  “樂是風波釣是閑,草堂松徑已勝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太湖水,洞庭山,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狂風浪起且須還。

  生:(齊讀)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且須還。

  生:(齊讀)不須歸。

  師:(指生)志和啊,你為何不歸?

  生1:西塞山的風景太美了,我完全沉浸在風景里,不想回家。

  生2:我愛大自然,大自然就是我的家。

  生3:春光這么好,我想多玩會兒。

  2 是啊,你們真是張志和的知音。據他的好朋友顏真卿記載:張志和每次垂釣,

  他的魚鉤是沒有魚餌的。有魚餌,魚才會上鉤,沒有魚餌,能釣到魚嗎?師:是啊,世人哪得識深意,此翁取適非取魚!

  3 讓我們像張志和那樣,獨坐著,任清風拂面,任桃花的芬芳撲鼻而來,一起

  讀——[音樂響起]

  4 這首《漁歌子》流傳至今,已上千年。來,讓我們深情地吟誦這首千古絕唱,

  讓它在我們的心中定格成一幅清麗自然、醇香久遠的永恒畫卷吧!

  6、后來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首詞,里面有一個句子成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在大家寫文章的時候常常被用到。你覺得是指哪一句?為什么?

  :西塞山??因為景色美麗,一看到美麗的景色,就想起這句詩。

  :青箬笠??

  7、如果朋友看見我在雨中散步,問我,咦,你怎么不回家呢?我可以用一句詩回答他——斜風細雨不需歸

  如果有一個人遇到了困難,經歷了艱難,他也可以用一句詩安慰自己——斜風細雨不需歸

  看來斜鳳細雨不僅指自然界的斜鳳細雨,還可以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

  教師小結:現在,到底詞會流傳哪一句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首詩還會千古流傳,一定還會流傳下去,從同學們中間流傳下去。最后我們在這首音樂中結束這堂課。

  板書:

  美麗如畫 景

  悠然自得 人

  興奮舒暢 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 知道我國航天科學科技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受做一個中國人的自豪。

  2、 學會備課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樂”;讀寫并理解16個新詞;時,能比較熟練的根據詞語確定帶點字的意思。

  3、能給課文中的句子加上標點符號,能默寫課文的最后一句話。

  4、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4、5自然段課文。

  二、教學時間:2課時。

  三、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揭題。

  1、 什么是人造衛星?你們知道人造衛星有什么用處?

  2、 簡介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情況。

  二、 初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播放錄音后討論:全文是圍繞哪一句話寫的?為什么?課文的插圖畫的是哪幾個自然段的內容?

  三、 學生自學后檢查。

  指名按自然段接讀課文;正音:樂曲;分析易寫錯的字:緩、翰;據詞定義,完成課后第2題。

  四、 講讀課文,進行詞句訓練。

  1、 講讀第1—3自然段。

  (1) 默讀課文,填表。

  時間-------------地點------------

  自然段 衛星情況 人們反應

  1 沒有出現 仰著頭、謠望

  2 經過北京上空 高喊、一片歡呼聲

  3 發回《東方紅》樂曲 蹦啊,跳啊!

  小結描寫順序(事情發展順序):等待衛星——發現衛星——聽到樂曲聲。

  (2) 課文中哪些詞句寫出了天安門廣場上的人們心情激動?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謠望”是什么意思?衛星還沒有出現,人們為什么謠望夜空?人們的內心是怎么想的?

  (3) 第2段中的“頓時”能省去嗎?為什么?用上“頓時”說明什么?

  (4) 讀句子,聯系課文說說人們的心情為什么激動?完成課后第6題。

  (5)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突出了人多熱鬧,人們靜靜地等待,內心卻并不平靜。第2、3自然段表現人們情緒激動,讀的速度稍快些?

  五、 小結課文,完成作業 。

  第二課時

  一、 復習鞏固。

  1、 檢查字詞。

  2、 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 講讀課文,詞句訓練。

  1、 講讀第4自然段。

  (1) 指名讀,理解課文。

  (2) “從那以后”的“那”指什么時候?

  (3) 這一段時間里我國發射了哪些衛星?說明了什么?

  數量大:48顆。

  品種多:氣象衛星、通信衛星、科技技術試驗衛星。

  質量高:劃出有關詞語并說明理由。

  時間短:課文為什么要強調這些衛星在短短30多年里成功發射的?補充介紹有關知識和圖片。

  2、 讀課文,并試著背誦,可進行填空練習,為背誦做必要的鋪墊。

  三、 背誦課文。

  四、 小結,完成作業 。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1.把握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聲”的深刻意義,學習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

  2.體會和學習小說的藝術特色——插敘手法、心理描寫、細節描寫、結構上的雙線交織和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3.學習縮寫。

  教學理念:

  提倡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提倡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平等對話;提倡編者意圖、寫作意圖和學習意圖的和諧會通,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教學內容:

  《心聲》是發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問題的一篇小說。小說通過刻畫感人肺腑的學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達了眾多受教育者的心聲——呼喚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呼喚珍視學生的美好情感和獨特體驗。這是一篇自讀課文,根據文章的特點,我們在引導學生自讀的基礎上要遵循學生認知的原則:要研討小說寫了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這樣寫;要在把握小說人物、情節和環境的基礎上,重點探究小說的主題和藝術特色。為了充分調動和促進學生自主閱讀,營造寬松的閱讀環境,擬安排兩課時學習本文。

  課前準備:

  1.學生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閱讀課文。

  2.教師準備有關資料,以便引導學生多角

  度解讀課文。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聽取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對人生,成長中的我們有太多的話要說,讓我們一起走進小說《心聲》,去聽聽主人公的心聲。

  二、整體感知,把握情節

  1.學生快速閱讀課文,提取故事主要情節進行復述。

  示例:在一次語文公開課的準備過程中程老師設計了讓學生表情朗讀小說《萬卡》的教學環節。學生李京京被《萬卡》深深吸引而無比喜歡,很想參與課文的表情朗讀。他的這—愿望遭到老師的斷然拒絕和同學的無端嘲笑最后,在公開課上,當程老師的按部就班被學生的怯場打亂時,李京京舉起了手,用沙啞的嗓子滿懷感情地朗讀了課文,表達了主人公)卡和自己的心聲。

  2.在復述的基礎上,進一步梳理故事情節把握文章內容。

  故事的開端:李京京朗讀課文的請求遭到拒絕。

  故事的發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獨特的體驗朗讀課文。

  (1)李京京在樹林子里的朗讀、體會和回憶。

  (2)李京京糾正同學的朗讀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李京京勇敢舉手,在公開課上朗讀了課文。

  三、自主閱讀,體驗感悟

  1.教師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體驗進行個性化解讀,并設計話題讓學:討論。

  出示話題并進行討論:小說著重刻畫了。個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著怎樣的生活:歷?你喜歡這個人物形象嗎?結合小說內容談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師引導學生所應把握的基本點:李京是一個樸實真誠、善良而寬容、自信而勇敢、對生活有著美好愿望、執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閱讀全文,討論:李京京的心聲是什么?(結合小說中具體的語句或段落談談自己的依據或感悟。)

  設計原則:在多數同學能夠提出“想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深入揣摩,根據關鍵語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經歷和情感體驗,把握李京京情感傾訴的需求。

  預期成果所包含的實質:李京京渴望得到鍛煉機會,渴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諧,家庭溫暖;渴望親情和友誼而想念爺爺和兒時玩伴;渴望情感的傾訴與宣泄。這些愿望都建構在“想朗讀課文”這一表白上而動人心魄。總而言之,李京京的心聲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這也體現了他作為成長中的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3.引導學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閱讀體驗,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四、課堂小結

  小說講述了一個少年的心聲,表達了作者對青少年健康發展的關注,對教育問題的關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讀那篇動人的課文,感動了自己,也感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師生。他的成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啟示。讓我們在下一堂課再進行深入的探究學習吧。

  五、布置作業

  1.提取小說主要情節,把課文縮寫成300字以內的故事。

  2.閱讀課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藝術特色。第二課時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說。把握小說的主旨、賞析小說藝術特色是我們學習本文的主要的目標。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導入新課

  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得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邊塞詩——王維的《使至塞上》。(轉身寫板書)題目的意思就是出使到邊塞。

  板書:使至塞上王維

  二、簡介作者

  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官至尚書右丞,崇信佛教。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所以后世人稱其為“詩佛”。

  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其詩、畫的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三、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帶讀。

  四、理解詩意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共8句,分為四聯,是哪四聯呢?(首、頷、頸、尾)

  板書:首頷頸尾

  1、這首詩總體寫了一件什么事呢?

  明確:作者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戰勝吐魯番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王維輕車簡從,駕車經過居延。經長途跋涉,在蕭關遇到了騎兵,卻沒有遇到將官,(一問才知道),將官此時正在燕然前線。可見雖然打了勝仗,都護并沒有放松警戒。詩句流露出對都護的贊嘆。

  2、說說“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二句的含義,蘊含作者怎樣的感情?

  賞析:由“歸雁”一語知道,這次出使邊塞的時間是春天。蓬草成熟后枝葉干枯,根離大地,隨風飄卷,詩人去國離鄉,感情總是復雜萬端的,不管是出于有家難奔、有國難投的情勢,還是像本詩中聽寫乃是因為負有使命。大約詩人這次出使塞上,本已心境不佳,并威風、氣派。詩人的失意情緒或者同朝廷政治斗爭有關。一向器重詩人的宰相張九齡在那年四月被貶為荊州長史。估計詩人王維也相應愛到了牽連。“征蓬”于詩人,是正襯;而“歸雁”于詩人則是反襯。在一派春光中,雁北歸舊巢育雛,是得其所;而詩人迎著漠漠風沙像蓬草一樣飄向塞外,景況迥然不同。自己過了居延這個地方,就像“征蓬”一樣,飛出了漢家的邊塞,又像北歸的大雁一樣飛入胡人的天空。這兩句蘊含了作者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悵,暗寫自己內心的激憤和抑郁。

  3、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二句。

  明確:這兩句是全詩的名句。兩句主要寫景,寫到了哪些景物呢?(大漠、孤煙、長河、落日)。這一聯由兩個畫面組成。第一個畫面是大漠孤煙。置身大漠,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這樣一幅景象:黃沙莽莽,無邊無際。昂首看天,天空沒有一絲云影。只有一縷孤煙在升騰。那是烽煙,烽煙是報警時點的煙火,這說明詩人此行快要到達目的地了。烽煙是邊塞的典型景物,“孤煙直”,突出了邊塞氣氛。從畫面構圖的角度說。在碧天黃沙之間,添上一柱白煙,成為整個畫面的中心,自是點睛之筆。另一個畫面是長河落日。這是一個特寫鏡頭。詩人大約是站在一座山頭上,俯瞰婉蜒的河道。時當傍晚,落日低垂河面。詩人只用一個“圓”字,即準確地說出河上落日的景色特點。由于選取這樣一個視角,恍然紅日就出入于長河之中,這就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闊氣勢,從而使整個畫面更顯得雄偉奇麗。

  4、最后兩句,寫了詩了到達目的地以后,從兵士那里得知都護正在邊防前線準備戰事,這兩句可以看出詩人對邊關將士的敬慕之情。

  五、小結

  這首詩敘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艱苦行程,描繪了塞外奇特壯美的風光,歌頌了河西軍隊的聲威,同時也表達了詩人的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動,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

  2、學習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3、體會作品中所表現的各國人民在戰爭所凝結的友誼。

  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用心理活動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討論法。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資料,了解在這次戰爭中侵略者犯下的罪行,弄清課文所牽涉的歷史背景。

  2、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聽寫詞語

  拂曉 瓦礫 地窖 鞠躬 燒灼 偷襲 間歇 聳立 匍匐 顫巍巍

  僵硬 舀水 腋窩 揣在 屏障 肅穆 精疲力竭

  二、導入

  1、學生介紹搜集的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知識。

  2、作者:西蒙諾夫(1915~1979),蘇聯作家。

  三、閱讀課文,整體把握

  1、學生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記敘要素。

  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4年9月19日

  地點:貝爾格萊德的撒伐河岸

  人物:老婦人瑪利·育乞西、蘇聯紅軍士兵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蘇聯紅軍戰士在南斯拉夫國土上犧牲了,南斯拉夫母親不顧槍林彈雨,以驚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唯一珍愛的結婚時的花燭點在烈士的墳頭。

  2、默讀課文,找出令你感動的一個片段進行交流,并且說出為什么。

  注意:人物的動作和心理。

  這個南斯拉夫母親在戰爭中飽受苦難,她把蘇聯紅軍戰士當作自己的親人,她的愛和恨是鮮明、深沉的。作品刻畫老婦人沒有語言,只有動作,作者通過細膩的動作描寫展現了老婦人美好的心靈,表達了這位南斯拉夫母親對紅軍戰士的愛,讓讀者感知到這位母親偉大的內心世界。

  3、揣摩人物心理練筆:

  閱讀這段文字,設想下段落中的老婦人會有怎么樣的心理活動,寫下來,一二百字。

  “即使在這個當兒,老婦人也沒有說話,她只不過抬起眼睛來,朝這些脫了帽的肅立著的人們看了一眼,十分莊嚴地對他們深深一鞠躬;然后,用她的黑色大圍巾拉直了,顫巍巍地走了。沒有再回過頭來。看一下那蠟燭和那些士兵。”

  注意引導從老婦人對戰士的崇敬和熱愛,以及對失去戰士的悲痛心情把握。

  四、問題研討

  1、文中的“蠟燭”有何作用?

  2、文中多次提到“德國人的炮火轟響”有何作用?

  3、文章結尾兩句話的含義。

  五、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題二。

  2、聯系課文內容,描寫一段老婦人的外貌。

  3、預習下一課。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課前激趣

  1、猜謎:

  “一個小姑娘,長在水中央,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

  2、背誦古詩

  《江南》等。

  一、激趣導入

  1、課前播放音樂,學生閉上眼睛欣賞。

  要求:音樂帶給你怎樣的的畫面?

  交流:請你用最簡潔的話告訴我,音樂帶給你怎樣面?

  2、過渡導入

  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愛的對象,描寫的詩詞數不勝數,人們之所以喜歡荷花就是因為她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荷花的課文,是我國教育學家、文學家葉圣陶爺爺寫的。

  板書課題:

  1、荷花(看老師板書,這兩個字都是草字頭,因為他們都屬于花。)

  2、齊讀課題,指導朗讀。(荷花這么美應該怎樣讀,再來一遍。)

  3、初看荷花。

  A、想看荷花嗎?(播放荷花錄象)

  要求:讓我們插上音樂的翅膀到荷花池畔去看看,老師有個建議看的的時候同桌可以指指戳戳討論以下,看你能用一個怎樣的詞來形容你所見到的荷花。

  B、學生交流。

  4、過渡進入第二小節。

  相看兩不厭,唯有白荷花,我覺得大家都是偉大的詩人,把荷花描寫的那么迷人,想看看爺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嗎?( )讓我們,一起走進葉圣陶爺爺的荷花世界吧。

  二、教學第二小節。(出示內容)

  1、帶問題自由朗讀第二小節。

  要求;用心去感受感受,你覺得葉圣陶爺爺筆下的荷花怎么樣?

  交流。

  2、帶著問題再讀第二小節。

  要求;畫出你認為最美的句子,讀讀,你是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到的。

  交流:

  a、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挨挨擠擠”、“碧綠”、“大圓盤”(課件出示圖片)

  你能把你的感覺讀好嗎?(指導朗讀)

  b、白荷花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抓“冒”

  (a)如果這篇文章讓你來寫在這里你用一個什么字?(肯定用冒字的精確)

  (b)荷花從這么多的荷葉中冒出來想干什么呢?(鼓勵)

  c、有的……有的……有的……(每種姿態的荷花配圖,指導朗讀。)

  3、齊讀課文。

  多美的白荷花啊,生機勃勃,讓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贊美這迷人的荷花。

  三、教學第三小節。

  1、葉圣陶爺爺寫了三種姿態的荷花,還有其他姿態的荷花嗎?想看嗎?(播放圖片)

  學生帶著要求看圖片。

  要求:仔細觀看圖片,把你最喜歡,印象最深的一朵深深地印在腦中,呆會講給我們聽。要是給你講的荷花再加上動作那就更好了。

  交流。(師輔導為荷花加上動作表示。)

  2、導讀9這么多的白荷花……那一朵也很美。把眼前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A、學生讀第三小節。猜猜這位了不起的畫家是誰?

  交流。(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4、齊讀課文。

  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讓我們熱愛的大自然的同學一起與這位偉大的畫家對話吧。

  四、教學第四小節。(出示內容)

  1、播放錄音帶。

  2、激讀

  想不想與錄音帶比一比。

  學生自讀課文。

  3、交流朗讀。

  A、誰來作第一荷花?第二多朵?第三朵?

  B、還有更多的荷花嗎?齊讀課文。

  4、內化感悟。

  這次讓我們閉上眼睛,靜靜地,靜靜地用心去看,用心去聽,你看到什么,聽到什么,你感覺到了什么?感覺到自己仿佛自己成了什么?

  交流。

  5、齊讀課文。

  荷花是那么的美麗動人,荷花的清香是那么迷人,荷花的魅力是呢么令人難忘,我們陶醉了……

  五、小結

  1、此時此刻你想用怎樣的方式來贊美荷花的美麗,大自然的神奇呢?(同桌交流)

  2、交流。

  六、小練筆。

  讓我們也來作回作家,模仿葉圣陶爺爺的荷花也來寫寫自己的荷花。

  1、荷花你真是千姿百態……

  2、忽然,我仿佛自己成了一朵荷花……

  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題目來寫一寫。

  七、總結結束。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6篇】相關文章: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8篇02-01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10篇01-2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八篇01-0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7篇02-0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5篇01-1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七篇01-03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八篇01-1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01-07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6篇02-07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5篇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