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時間:2022-04-18 14:30:2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1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1篇)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要求:

  1、通過語言文字的感知了解孔隙、內洞的特點,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2、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課前準備:

  收集材料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昨天我們跟隨葉圣陶爺爺游覽了浙江金華的雙龍洞,從金華出發經過羅甸漸漸入山,一路上迷人的風景伴著我們。不知不覺,我們來到雙龍洞的外洞,外洞可真大啊!

  二、學習“孔隙”部分

  過渡:令人驚嘆的是從外洞到內洞必須經過孔隙,這是一條約10米長的水道,相信水上之旅一定會為這次游覽增添許多情趣。讓我們到孔隙去看看吧!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5小節,找出一個表示作者心情的詞語。(好奇)

  (1)作者因為什么好奇?(船小、船進出孔隙的方法與眾不同)

  (2)出示文字,練習朗讀。

  請大家看這句話,練一練試著把好奇的語氣讀出來。指名讀,生齊讀。

  (3)船這樣小,進出的方法又是這樣特別,跟孔隙有關嗎,說明什么?

  (生答師書:孔隙:窄小)

  2、過渡:穿過這樣窄小的孔隙有怎樣的感受呢?

  (1)出示文字,體會感受

  請同學們用心讀這段文字,體會作者的心情是否發生了變化?(害怕、緊張、危險)

  (2)你能把這種緊張、危險的感受讀出來嗎?先自己練一練。

  (3)出示畫面、文字:同學們練的好認真,我也想讀一讀。

  (4)誰也想讀,指名讀。

  (5)出示畫面、文字:我們一起讀,老師也為大家配上畫面、音樂。

  3、小結:

  出示畫面:這正是古詩所說“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正是一種奇妙的游覽方式,有“水石奇觀”之譽。

  4、讓我們再一次領略孔隙的奇妙。師引讀第5小節。

  三、學習“內洞”部分

  過渡:內洞又有怎樣奇特的景色呢?

  1、請同學們自由讀6、7小節,來到內洞有什么感受?在書上劃出有關詞句,愿意的話周圍同學可以交換一下自己的看法。

  2、討論

  (1)“黑”:從哪兒感受到的?(這是作者剛進內洞時的真切感受。)

  (2)“大”:從哪兒感受到的?(“進”是一個量詞,有一種平房分為前后幾排,一排稱為一進,一進大約八、九米,十來進就有(100)米左右。這是作者在內洞“走了一轉”才作出的判斷,說得有根有據。)

  (3)“奇”

  ①作者看到洞頂的雙龍,說“有點像”,到底像不像呢?

  (本身已具顏色,再加上“蜿蜒”形容,可見雙龍的形態,加上燈光搖曳,產生一種“像”的感覺。但由于是自然狀態下,沒有經過人工的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說“有點像”,可見作者用詞的嚴謹。)

  ②出示文字:為什么說“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變化多端”形狀變化多樣可用哪些詞形容?

  “顏色各異”顏色多又可用哪些詞形容?

  (這樣千奇百怪的形狀,這么豐富的顏色,使得石鐘乳、石筍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

  ③出示圖片: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3、小結:

  這些石鐘乳、石筍造型奇特,名目繁多,讓我們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人驚嘆自然的奇異!

  4、請同學們把6、7小節有感情地讀一遍。

  5、過渡:就這樣,我們隨著作者又仰臥在小船里,穿過孔隙出了內洞。

  四、總結:

  今天,我們穿過奇妙的孔隙領略了內洞奇特的景色,不禁感嘆大自然的神奇,同時也被作者優美的文筆折服。另外,文章在材料的安排上也非常精巧,我們以后再研究。

  五、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背誦第5小節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2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詞義。

  2、了解游覽順序,感受雙龍洞景象的奇異,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3、了解按一定順序閱讀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段落。

  5、培養搜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1、感覺溶洞的奇觀。

  2、學習按游覽順序的記敘方式和運用恰當的詞語描繪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石鐘乳、金華雙龍洞的文字、圖像等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你喜歡旅游嗎?都游覽過哪些地方?你到過浙江金華嗎?那里有一個著名的溶洞,叫雙龍洞。讀讀課文,今天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光游覽。

  揭示課題,初讀課文

  聽朗讀錄音——自讀課文

  說說跟著作者游了一趟雙龍洞,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聯結感悟

  1、引導細讀,了解游覽順序

  學生自讀,要注意讀準生字、理解新詞,并用“——”畫出提示作者游覽順序的有關詞句。

  教師巡視,指導有困難的學生。

  2、指名回答,師生共同討論:

  學生總結游覽順序時,學生可能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

  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洞的過程。并隨機讓學生讀讀這一段,注意正音,指導讀順,引導學生理解詞義,如:仰臥、臀部、水程等詞語。

  教師根據學生描述的游覽順序,板書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三、生成新知

  指導學生按游覽順序理清課文脈絡:

  按游覽順序可分六段。(分別請6名學生來讀對應的段落,注意不多讀也不少讀)

  四、課堂作業

  1、認讀生字、生詞并書寫,遇到疑問隨時發問。

  2、隨機利用搜集的資料介紹雙龍洞的石灰質巖石及其形成的石鐘乳、石筍。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默寫生字詞。

  2、讀課文:這節課我們按照游覽路程來欣賞景點、品讀文章。

  二、聯結感悟

  (一)閱讀,體會路上景色

  1、引導學生讀中感受。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這位同學讀出作者的心情了嗎?”

  學生自由練習讀,邊讀邊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當時的心情。再讓學生個別展示朗讀,點評中體會作者是怎樣描述這些景物的。

  2、放映課件,輔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雙龍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斷撲入作者的眼簾。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這是映山紅,花大多是紅色的,也有紅紫色和白色的;油桐的花朵較大,白色帶有黃紅色斑點和條紋……色彩多明艷啊。

  3、感悟課文寫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誰來讀一讀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自然段)

  你覺得作者對溪流的描寫很有情趣,對嗎?你從哪里感覺到的?

  (品味“時而……時而……”一句,體會幾對反義詞的妙用)

  (二)討論外洞特點,體會雙龍洞的“雄”

  1、如果說沿途的風光可用“春光美”來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會怎么來概括呢?

  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四自然段。

  (洞口可用“寬”“高”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在簡圖上補板書:寬、高、大)

  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什么感覺?

  理解:

  “突兀”:高聳,指山勢高聳。

  “森郁”:樹木茂盛繁密。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高山之上,樹木繁密,很有氣勢,不禁使人對雙龍洞產生一種神秘感。

  3、作者的哪些描寫讓你體會到外洞的大?(仿佛到了個大會堂,高高的石頂,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4、這里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下一句也是,讀一讀,你有什么想法?

  (它仿佛是向導,作者順著溪流游覽。現在迎著溪流入洞──乘船通過泉水流出的孔隙進出內洞)

  (三)了解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體會雙龍洞的“險”

  1、乘船從孔隙中穿過是什么滋味,我們也來試試。

  齊讀。

  2、說到“孔隙”我們就會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細的縫兒,而這個孔隙卻可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那么作者為什么不稱之為水洞卻還要稱為孔隙呢?

  看課件外洞由近及遠的鏡頭,讓學生懂得因為外洞面積太大了,水洞相對就顯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詞是恰當的。

  3、默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

  作者乘船通過孔隙是怎樣的情形、怎樣的心情?

  誰來讀讀,讀出作者的感覺、心情。

  你覺得哪些語句真切地寫出了作者這種緊張的心情,能把它背出來嗎?

  復述或者背誦這一自然段。

  第三課時

  一、引入新課

  聯系上文討論:作者飽覽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氣勢,經歷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驚險,終于到達了內洞。內涵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二、聯結感悟

  (一)了解內洞特點,感受內洞的“奇”

  1、請一名學生朗讀第六自然段,學生邊聽邊畫出描寫洞中雙龍的句子:

  “蜿蜒”是怎樣的?據字形釋義,再觀看課件,讓學生作描述。

  2、結合課件(或圖片),討論學習:

  內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你的感覺是什么?除了課文寫到的,你還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⑴學生小組內交流評議,互相啟發,開闊思路:

  內洞有很多石鐘乳和石筍,它們形狀變化多端,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龍,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動物……給人的感覺是神奇而有趣。內洞比外洞還要大得多。

  洞內景物的描寫,也是有順序的,文中用了“首先、其次”來表明觀看順序,讀一讀,感覺這樣寫條理就比較清楚了。

  ⑵指名看著圖像,試著給圖配音,描述洞內景象。

  (二)小結

  1、作者乘船出洞,結出了雙龍洞之游。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于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2、有感情地分組讀課文。

  (三)質疑問難

  三、生成新知

  1、背誦、摘錄精彩語句。

  2、指導造句:

  時而……時而……(引導體會在描寫景物、事物的形態變化時可以運用,舉例提示:“大海時而……”,“舞蹈動作時而……”,“我的心情……”等)

  即使……也……(讀課文范句,體會分句間轉折的意思,然后教師或學生示范造句,指導仿造)

  四、推薦課外閱讀

  像這樣的課文,記錄了作者游覽過的地方,你讀了,仿佛跟著作者在游覽觀光,這就是游記,你喜歡讀嗎?都讀過哪些游記?你都摘記了精彩語段嗎?能背記這些精彩語段嗎?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主次,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閱讀與想象相結合,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了解外洞。孔隙和內洞的特點。

  【教學準備】

  1、讓學生通過查閱資料或上網等方式,了解雙龍洞的有關知識。

  2、教師準備有關雙龍洞的圖片,錄像資料。

  【教學時間】

  兩課時。(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置疑導入

  師介紹智多星奪標旅行團的特點就是能讓小朋友們在奪標旅行中不知不覺地成為智多星,“小朋友們想不想成為智多星?”“想!”學生熱情高漲,激發學生求知欲望,宣布此次奪標任務:(多媒體出示)

  目的地:雙龍洞

  奪標指數:五星級

  智囊寶典:葉圣陶爺爺《記金華的雙龍洞》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

  導游:難難

  “在這次的奪標旅行中我們會遇到很多挑戰,我們要善于運用我們手中的智囊寶典我是你們的導游難難,希望不要被我的難題難倒哦!有沒有信心完成這次任務?”,“有!”“祝你們好運!”

  臨行前填寫調查問卷。(多媒體出示)

  調查問卷:

  1、去過哪些景點,有何感受?

  2、此次旅游你想有什么收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了解課文游覽順序

  挑戰:自行設計此次旅游線路圖。(了解文章的明線)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學習課文內容

  1、“還等什么?我們出發吧!”創設情景,伴隨《春之聲》的音樂聲,師朗讀描寫路上美麗景色的段落。讓學生說說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通過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他們仿佛真的看到聽到了,一下子就感受到了沿路的美。

  2、“正當我們還陶醉在一路的美景中時,快看啊!我們已經來到了雙龍洞口:

  (多媒體展示雙龍洞洞口的照片,讓學生直觀感受洞口大。很有氣勢的特點)“小朋友們想不想到洞里探險?學生迫不及待“想!”

  “小朋友們一是要注意安全,二是要仔細觀察外洞。孔隙和內洞的特點待會有很艱巨的任務等著大家呢!”

  (多媒體播放雙龍洞的錄像,直觀感受雙龍洞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

  2、完成任務:(多媒體出示:)

  任務:繪制金華雙龍洞地形圖。

  內容:包括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方式:協助導游完成任務。

  (在師生合作中探討交流,了解雙龍洞的地形以及各處的特點)

  重點學習內洞和孔隙部分的內容。

  內洞的特點:

  ⑴大,找出體現內洞大的句子,感受作者是如何通過這些句子寫出內洞大的特點的。

  ⑵奇,感受作者是通過寫洞內的石鐘乳的形態多端。顏色各異來體現內洞奇的特點。(觀看石鐘乳圖片,想象。說說它們的樣子。形態。給它們起個名字)

  ⑶還有沒有新發現?(葉圣陶爺爺還描寫了內洞的另一個奇觀:一條黃龍一條青龍蜿蜒在洞頂)讓學生了解這是雙龍洞名字的來歷。

  孔隙的特點:

  低小。(多媒體播放乘船過孔隙這一段錄象),提醒學生注意看,說說自己在看過孔隙這段錄象時的感受,再讓學生通過智囊寶典找一找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孔隙低小的:學生討論匯報:

  ⑴船小。通過朗讀表現出船小得不能再小的特點。

  “為什么通過船小你能感受到孔隙的小呢?”“只能容的下一只小船出。”

  ⑵乘坐方式獨特。“怎么乘坐?”

  抓住關鍵詞“從……到……到…到……沒有一處……。”以及動詞“貼”,再想象當時乘坐小船為什么用這樣的仰臥方式,以及在完成這一系列動作時會想什么?有什么擔憂?

  ⑶作者乘船時的感受,先請學生談談自己觀看過孔隙時候的感受。

  生:“壓抑,不能呼吸。喘不過氣來,光線昏暗。”

  師:“我們來看看葉圣陶爺爺和我們的感受是不是一樣?”怎樣朗讀才能把這種壓抑的感覺讀出來,指導朗讀。了解小船如何自由在孔隙間出入的。

  老師總結:

  在過孔隙時作者并沒有直接寫孔隙有多么低小,可是我們卻從船小。乘船方式獨特以及作者乘船時的感受體會到孔隙低小的特點。指導學生學習作者細膩真實的寫作方法。

  3、師:“我們的旅游快結束了,這一路我們都是沿著葉圣陶爺爺的旅游線路完成任務的,其實,我們還有一位小導游,跟著它我們也能順利完成今天的任務,它是誰呢?”

  師可適當提示“嘩嘩嘩~”學生恍悟“小溪流!”請看任務:(多媒體出示)了解文章的暗線。

  挑戰:在地形圖的基礎上添加小溪流水線路圖。

  提示:找出智囊寶典中所有描寫小溪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4、總結這次旅游的收獲。學生的回答可以是多方面的:

  師:“小朋友們,總部給我們發來了一封電子郵件,快看看!”宣讀致小朋友的一封信:(多媒體出示)

  親愛的小朋友們:

  你們的這次旅游馬上就要結束了,你們覺得愉快嗎?這一路上你們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學會了合作學習,并繪制了非常有價值的雙龍洞旅游線路圖和雙龍洞地形圖,你們已經成為小旅游家。小探險家。小繪圖專家。小科學家……,你們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小小智多星了,為自己的成功鼓掌加油吧!

  此致

  敬禮

  奪標旅行團

  賞識鼓勵學生,讓他們從各個角度發掘自己的閃光點,在滿足感和自我肯定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四、課外作業

  (多媒體出示)

  1、寫一篇游記。

  2、對照自己繪制的雙龍洞地形圖,給沒去過雙龍洞的小朋友當一回小導游。

  師:“我宣布,今天的旅游奪標任務圓滿成功,小朋友們再見!”

  生:“再見!”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4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3課《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2、讓學生解釋“記”是什么意思。(記載)

  3、本文是一篇游記。這篇游記是葉圣陶先生于1957年游覽金華雙龍洞后寫下的。

  4、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金華的雙龍洞景致美麗奇特,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同學們是不是也想去雙龍洞看一看,那就讓我們和文中的我一起去游覽,好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電腦軟件,點擊課文朗讀,學生邊聽課文朗讀錄音邊看課文,進入情境,感知課文內容。

  2、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畫出作者游覽的景點,想想是按什么順序游覽的。

  3、檢查自讀情況:

  ⑴用生字詞卡片檢查生字詞的認讀情況,可采取指讀、齊讀、開火車讀等多種形式。

  ⑵抽生輪讀課文,生生互相糾正,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評價,對于讀得不好的同學要多鼓勵。

  ⑶根據作者的游覽路線,畫一張游覽示意圖,說說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景點。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

  ⑷教師:

  作者是按照“路上→外洞→孔隙→內洞→出洞”的順序游覽雙龍洞的。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1、齊讀第1自然段,思考:

  這段交待了什么?(游覽的時間和目的地。)

  2、探究2、3自然段:

  ⑴教師:

  作者在從金華去雙龍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欣賞,去感受那里的美景。

  ⑵學生默讀、思考、勾畫。

  ⑶小組討論、交流。

  ⑷全班交流:

  ①交流第2自然段中沿途看到的美景:

  a教師引導學生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再說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最后說說作者看到這些景物后有什么感受。學生邊答教師邊板書:

  理解“或濃或淡的新綠”,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顏色?“明艷”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感到眼前一片明艷?

  (“明艷”,指色彩明亮鮮艷。“新綠”,指春天新長出的草和樹葉的綠色。春天正是植物生長的旺盛時期,不斷地有新芽、嫩葉冒出來。剛長出時的顏色是淡綠的,長出時間稍長,顏色就變深、變濃了。作者說“或濃或淡的新綠”,準確地描繪了春天綠色的特點。因為有“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所以作者感到“眼前一片明艷”。)

  b出示電腦課件,將沿途看到的山、花、樹出現在電視屏幕上,使學生感受到沿途美景就像一幅明艷的彩色畫卷。

  c指導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

  ②交流對第3自然段的理解:

  a教師:

  沿途不僅有有特色的山、花、樹,還有水,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看看山中的溪流,聽聽溪水的歌唱。

  b討論交流:

  溪流為什么會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

  (溪流的樣子和聲音時時在變化,都是“隨著山勢”的變化而產生的。聽,溪流的聲音多好聽,有時發出嘩嘩的聲音,有時發出淙淙的聲音,有時發出潺潺的聲音,多像一首動聽的歌啊。)

  c指導感情朗讀第3自然段。

  ⑸小結:

  第2、3自然段寫了路上的見聞,寫得有聲有色,充滿了對沿途景物的愛,使我們也仿佛親眼目睹了沿途那迷人的景色。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交流搜集到的有關金華觀龍洞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說說課文的第1自然段和2、3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過渡:

  去雙龍洞的沿途景色就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讓我們和作者一道去玩賞、去領略吧!

  二、繼續探究課文內容,領略金華雙龍洞的神奇美景

  1、自學4~7自然段:

  ⑴默讀思考:

  作者在外洞、孔隙、內洞都看到了哪些景象,有何感受?

  ⑵在不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2、小組討論交流。

  3、匯報交流自學成果,教師相機引導、點撥。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他們把握如下要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從外洞到內洞的經過說清楚的,再說說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船的“小”,由外洞到內洞的“窄”,注意學習這種細致描寫的方法。)

  教師:

  課文中寫道:“雖說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孔隙指小洞、裂縫,應該說是小的;但又能容小船進出,那就該說是大的,那孔隙到底該說它小,還是該說它大呢?

  (讓學生各談自己的理解,最后經過討論得出結論,說它“大”或“小”,要跟它相連的外洞與內洞的大小比較,才能做出判斷。外洞能聚集一千人或是八百人開會,當然很大,而內洞更有十來進房子那么大。這就顯出這一處的洞或裂縫很小,因而稱之為“孔隙”。至于這個“洞”或“裂縫”本身并不小。)

  有感情地朗讀第5自然段。

  ⑴出示電腦課件,欣賞內洞的神奇美景。

  ⑵感情朗讀6、7自然段。

  ⑶質疑問難,合作解疑:

  a作者看到洞頂的雙龍說“有點像”,到底像不像?

  (學生可能有的說“像”,有的說“不太像”。經過爭論可逐步得出結論:此處本已有顏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見其形態,再加上燈光搖曳,產生一種“像”的感覺;但由于它是石鐘乳自然形成,沒有經過人工雕刻,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說“有點像”,可見其用詞嚴謹。)

  b課文中寫“其次是石鐘乳和石筍,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據形狀想象成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那么,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用、什么宮室、什么神仙和動物呢?(可讓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發揮。)

  c“泉水*著右邊緩緩地流,聲音輕輕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照應上文“泉水”。

  4、齊讀第8自然段,思考:

  這段講什么?

  (乘船出洞)

  三、總結全文

  1、出示電腦課件,按游覽順序播放全文景象,體會雙龍洞一游的種種美的感受。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3、總結:

  雙龍洞一游,路上景色美麗迷人,外洞高大寬敞,內洞夢幻般神奇,再加上過孔隙時那新奇的快感,使作者有種美的感受。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把游洞的過程和泉水流經的路線結合起來寫,使我們讀了也仿佛身臨其境。

  四、拓展延伸

  根據課文的描述,展開合理想象,分小組設計“外洞”“內洞”及“兩洞連接”處的解說詞,輪流擔當導游。選出說得好的同學在班上說一說。

  五、指導寫字,鞏固字音,記憶字形,讀寫詞語

  1、小組內說一說是怎樣記憶生字的。

  2、指導書寫,重點指導“額”字。

  3、讀寫詞語。

  〖板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方法。

  2、閱讀與想象相結合,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都去過或聽說過什么著名的風景區嗎?哪兒怎么樣?請用一、二句話跟大家做個介紹。

  2、同學們只知道這兒很美,可是老師如果要求把它的美寫出來時,往往不知怎么寫。怎么解決這一難題呢?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游記記金華的雙龍洞。這是現代著名的作者葉圣陶爺爺的。我們認真學習課文,欣賞雙龍洞的美麗景象,學習葉圣陶爺爺的寫作方法,好嗎?

  二、快速默寫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讀后提問:

  按游覽順序,全文可分為幾段?

  2、全班討論,確定段落的分法。

  3、結合分好的段落,要求學生按順序說說作者游覽了幾個景點?請一學生上臺畫一畫游覽示意圖。

  三、學習課文

  1、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⑴作者在去雙龍洞途中,沿途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觀賞。(放映經過選擇的錄像,看看山景)

  ⑵反饋問題時引導學生分步進行:

  ①先找出沿途看到的景物。

  ②再說說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③最后說作者看到這些景物有什么感受。生邊回答師邊板書:

  景物──映山紅油桐砂土新綠

  特點──多色白色粉紅色或濃或綠

  感受──一片明艷陽天

  ⑶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作者所描繪的這一幅明艷的彩色畫卷。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⑴作者聽到了什么?讓我們和作者一起去聽聽山中的溪流的聲音。放映錄象,學生看到了溪流沿山而下的景象,并聽到了不時變化的溪聲。

  ⑵討論:

  溪水是怎樣往下流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⑶生自由匯報。

  3、課題是《記金華雙龍洞》為什么要花費這么多筆墨去寫沿途的景色?學生討論后自由匯報:

  生:沿途景色已如些美麗,雙龍洞位于其中,自然更值得一游。

  生:作者游興很高,心情舒暢,借沿途所見抒發對祖國山河的喜愛之情。

  過渡:

  去雙龍洞的沿途景色已經如此迷人,那洞中景物一定更值得一看,讓我們和作者一道去玩賞,去領略吧!

  4、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讀后說說作者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引導學生抓住如下要點:

  山:突兀森郁,很有氣勢。

  洞口:像橋洞似的,很寬。

  外洞:大,仿佛到了個大會堂。

  泉水:*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

  5、默讀第五自然,說說你對孔隙的最初印象:

  ⑴生讀后匯報(低、矮、窄、小)。

  ⑵再讀,劃出你認為能說明這一特點的句子來說明:

  ①“孔隙”一詞本身說明。

  ②“怎樣小的小船呢?……是這樣小的小船”船小說明孔隙小。

  ③“怎樣處的工人……拉……拉另一頭”船進出只好繩拉,也說明孔隙小。

  ④“我懷著好奇的心情……仰臥……貼……稍微……準會撞破……擦傷……”乘船進出的姿勢與感覺也從側面寫出孔隙的低矮窄小。(教學這點時讓學生結合幻片和兩只手分別模擬孔隙和小船演示小船進出孔隙加深理解)

  ⑶指導朗讀,閉上眼睛想象,感受船進洞的感受。

  6、齊讀第六自然段:

  ⑴內洞有什么特點?(黑、奇、大)

  ⑵作者看到洞頂的雙龍說“有點象”,到底像不像?

  ①學生討論后自由說。

  ②小結:

  該處本已有顏色,用上“蜿蜒”形容,雙可見其形態,再加上燈火搖曳,產生一種“像”感覺;但由于它是自然狀態的巖石,沒有經過人工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說“有點像”可見其用詞嚴謹。

  ⑶“其次是些石鐘乳……名目有40多”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目、什么宮室、什么神仙和動物呢?(學生展開想象后,自由匯報)

  ⑷指導朗讀,讀出美,讀出你對它的喜愛。

  7、結合第五自然段的泉水,理清本文暗藏的線索──泉水,讓學生逐節找出“泉水”一詞所在的句子去自身體會。

  四、分清課文主次

  1、作者游覽了好幾處景點,你覺得哪一處寫得比較具體?(外洞、孔隙、內洞)

  2、你覺得作者為什么要把這些內容寫具體?

  五、小結: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還有許多地方有待我們去游賞,希望大家能在將來去游覽的時候,學著把你看到的景物寫下來。同時,進一步感受祖國的可愛與偉大。

  六、作業。

  設計自己喜愛的景點的解說詞。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情意目標:

  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認知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意思;了解金華雙龍洞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能力目標:

  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細致描寫的方法;閱讀和想象相結合,讀懂課文,發展想象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了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的窄小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二、三自然段,體會山上景色的美。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

  由題目猜測課文的內容和課文的寫作順序。

  二、預習檢查

  1、詞語:

  浙江金華羅甸雙龍洞(用上這些表示地名的詞語介紹雙龍洞的位置)

  粉紅色新綠明艷(你還知道哪些明艷的色彩?)

  額角后腦肩背臀部腳跟(摸一摸這些部位,說說這些詞語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稍微合適聚集呈現昏暗顏色各異變化多端盤曲而上

  根據意思說詞語:

  山或石頭高聳的樣子(突兀),

  樹木茂盛的樣子(森郁)(蔥郁、蔥蘢)

  指導書寫生字聚

  2、朗讀課文:

  指名朗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作者游覽的景點。

  學生上黑板板書找到的景點。

  三、再讀課文,畫出作者的游覽示意圖

  1、學生默讀課文,畫游覽示意圖

  2、根據游覽示意圖,了解游覽的順序。

  3、了解課文敘述的重點,分清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

  三、欣賞上山見聞

  1、作者在上山的路上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見聞)

  2、抓住“明艷”,體會山上生機勃勃的景象。朗感情讀。

  3、抓重點句子,體會溪流的變化:

  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

  朗讀,體會溪流的變化和變化的原因。(教師作示范朗讀,指導讀好排比句。)

  4、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和背誦。

  四、練習

  分類摘抄詞語。(表示地名的,表示身體部位的,描寫山和石筍、石鐘乳的四字詞語)

  背誦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和想象結合,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

  2、學習作者細致描寫的方法。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回憶作者游覽的順序

  (板書)

  二、閱讀課文,了解雙龍洞的特點

  1、外洞:

  ⑴多媒體播放“外洞”景色。

  ⑵引讀課文:

  洞口(),外洞()。

  ⑶比較閱讀,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細致的描寫把外洞的特點描寫具體的:

  ①外洞很大,全是石頭。

  ②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2、孔隙:

  ⑴由外洞進入內洞,要經過一個孔隙。這孔隙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⑵從小船的“小”,體會孔隙的窄小。從人躺在船里進孔隙的感覺,體會孔隙的低矮。(“從……到……到……到……”為什么要這樣寫?)

  朗讀課文中描寫“我”進內洞時的感覺的句子。(體會作者細致的描寫)

  ⑶小船是怎樣從外洞進入內洞的?

  學生用兩只手演示“我”進入內洞的經過。邊演示邊復述或背誦,進一步體會孔隙的窄小、低矮。

  3、內洞:

  ⑴朗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⑵多媒體放映內洞錄象:

  認識石筍和石鐘乳。

  想象所看到的石筍和石鐘乳,練習說話。

  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句式:

  看那石筍(石鐘乳),像_________________。

  ⑶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它的形狀變化之多──()

  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它的顏色多──()

  ⑷理解“是來進房子”,體會內洞的大。

  三、總結課文

  你覺得學了課文,對你有什么幫助?

  1、找出課文中描寫溪水和泉水的句子,理清文中的另一條線索。

  (板書與游覽順序對應,幫助學生理解兩條線索的關系)

  2、通過細致的描寫,寫出事物特征。

  四、設計導游詞

  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設計導游詞。

  為錄象片配導游詞。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課文是按游覽順序記敘了作者游雙龍洞的所見所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抓住特點寫景物的方法,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和有條理敘述事情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感受到這一神奇的溶洞。激發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體會寫作特點,培養有條理觀察事物的能力。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方法】

  情景探索法。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讀第一段

  1、揭題

  上節課我們一起游覽了桂林山水,領略了桂林的美。今天,我們學習老作家、老教育家葉圣陶爺爺的游記──《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釋題。“記”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

  1、激趣:

  聽說,雙龍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覽一番,你們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雙龍洞有些了解,課文會告訴你。趕快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讀幾遍。快讀吧。

  2、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習字詞和課文的情況。

  三、理清順序

  看,這是什么?(出示小紅旗小黃帽)誰用的?說起導游這個職業,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現在,有一個當導游的機會,你們想不想當?想當的都來當吧,現在,你們都是導游,就我一個游客。(讓一個女生起立)導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線?教你一個方法,可以畫一張游覽示意圖。怎么畫?細細讀課文,借助課文中地點轉換的語句來畫。例如:四人小組合作制作一張。一組板演。導游小姐,你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線?你這個導游當得真好,這個旅游帽作為獎品獎給你。

  四、學習第二段

  1、剛才就我一個游客太冷清了,你們還是陪伴我一起來當游客吧。現在讓我們從金華出發到雙龍洞去,請你注意欣賞沿途景物。(出示相機)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你們也帶了嗎?下面請同學們當攝影師,把路上的美景拍攝下來,并且配上解說詞。(出示一張照片做例子)拍鏡頭時,要拍一個你最喜歡的景物,配解說詞時,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讀2~3段。

  2、學生自由朗讀2~3段。

  3、討論:

  ⑴你拍了什么鏡頭?為什么拍了這了這個鏡頭?隨學生出示圖,補充介紹:映山紅花色眾多,有紫紅、紅、桃紅、粉紅、橙、金黃、雪青、純白等顏色。

  ⑵還有誰也拍了這個鏡頭,你們愿不愿意來一次配解說詞的比賽。

  ⑶猜一猜,油桐開的花是什么顏色的?出示圖。

  ⑷出示實物,新綠。

  4、看到大家拍了這么多的鏡頭,我也憋不住了,我讓你們看看我拍的鏡頭,不過,我有一個問題。(出示問題:溪聲為什么會變換調子,溪流與雙龍洞有什么關系?)播放錄象,看完后討論。指導朗讀。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麗,請你能否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景色。比如,葉圣陶爺爺就用了一個詞——明艷,你用什么詞?

  6、景色美,文章美,我們來把它背下來,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句話背給同桌聽。

  五、課堂總結

  這堂課,我們游了路上,又游了洞口和外洞,玩得開心嗎?今天回去,把你的見聞告訴給你的爸爸媽媽聽。

  六、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二、學習第一段

  1、抽學生讀本段。

  2、思考:

  ⑴葉圣陶爺爺在去雙龍洞的路上看見了什么?(請用:“”畫出來)。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去描寫?

  ⑵“明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作者會“眼前一片明艷”?

  ⑶溪水為什么會變換調子?這里寫溪水實際上是寫什么?這溪水是從哪里流出來的?

  3、有感情地朗讀本段,感受作者是什么心情。

  4、讀完本段你眼前有什么景物,請你說出來,你是怎樣的心情。(讓學生產生想象)

  5、總結學習方法。同學們剛才我們是怎樣學習這段文字的。

  三、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學本段。同學們我們運用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學習本段。請同學們隨著葉圣陶爺爺繼續向前游。

  2、學生自由朗讀學習課文。

  3、質疑問難。

  4、老師提問:

  ⑴你來到了雙龍洞看見了什么樣的景觀?你有怎樣的感受?

  ⑵泉水的位置在哪里?

  5、配樂有感情地朗讀本段。想象作者描寫的外洞是什么樣子的。

  四、學習第四段

  1、學習方法同上1~3步。

  2、老師提問:

  ⑴我們與葉圣陶爺爺游到外洞,必須干什么?(生:坐船)

  ⑵葉圣陶爺爺給我們介紹的小船是什么樣的呢?葉圣陶爺爺是怎樣乘船的呢?

  ⑶這小船是順水而行,還是逆流而上?

  3、我們也來感受在船上進洞的感覺。聽老師配樂朗讀課文。

  4、老師題問:“擠壓”是什么意思?葉圣陶爺爺為什么有這樣的感覺?你有怎樣的感覺?(要學生產生想象。)

  五、學習第五段。

  1、學生自學方法同上。

  2、老師題問:

  坐船進入內洞,內洞是什么樣子的?當工人提著汽油燈看到了什么?

  3、配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洞中石鐘乳和石筍的形狀。

  4、讀完以后你的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要學生產生想象。)

  5、老師題問:

  現在你知道溪水的源頭在哪里嗎?

  六、齊讀第六段

  七、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配樂朗讀全文。

  2、思考:

  讀完本課你有何收獲或感受?

  八、布置作業

  根據課文所描寫的場景,你選擇一處產生想象,寫出百字以上的短文。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一篇游記,節選自葉圣陶的《小記十篇》中的《游了三個洞》。

  文章記敘了葉老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情融于景,表達了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賞大自然的情趣。

  文章按游覽順序,依次寫了游金華雙龍洞時的路上見聞、游外洞、由外洞進入內洞、游內洞的所見所聞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況,寫了路上的景色明艷、溪流歡暢,外洞的寬暢,內外洞連接處孔隙的窄小,內洞的.“黑、奇、大”,在讀者眼前展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論美奐,令人產生身臨其境的欲望。

  全文結構嚴謹,內容安排渾然一體、井然有序,兩條線索有機交融、貫穿始終;觀察仔細,描寫形象生動,景物特點鮮明;敘述有詳有略,詳寫孔隙、內洞風貌,突出了雙龍洞的特色。了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和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項目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窄小的特點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要讓學生學習作者觀察、表達的方法,通過語言文字領略金華雙龍洞的神奇之美,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了解雙龍洞景物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山川景物的思想感情。

  2、了解作者游覽的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表達的方法。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交流信息

  金華的雙龍洞美麗而神奇。課前大家通過各種途徑去了解了它,能把你的信息和大家分享嗎?

  二、自主探索,嘗試學習

  1、創設情境:

  旅行社招考小導游,你愿意試試嗎?請你循著葉圣陶爺爺的足跡,安排一下游雙龍洞的線路。

  2、學生自讀課文,自主學習。

  3、小導游“考試”,說明自己安排的線路。

  三、自由實踐,自讀自悟

  1、創設情境:

  下面,我們就按大家提供的線路一起去旅游一次。這條線路上有幾大景點?那每個景點需要一名導游,你們可以從四大景點中選一處你最喜歡的來向游客介紹。

  2、學生自由讀書,準備。(提醒注意導游語言)

  3、誰來向大家介紹?(發給小導游一頂紅帽,一面小藍旗)其他學生一起配合當游客。

  ⑴根據學生的選擇,投影出示相應的畫面。

  ⑵學生進行創造性的介紹,“游客”可發問、補充,師適機點撥。

  ⑶每個學生介紹完后,學生互相評價,老師及時鼓勵。(錄取為旅行社的小導游)

  四、自主實踐,升華情感

  1、播放雙龍洞的資料片,誰來當全程導游?

  2、小結招考的成功,鼓勵。

  五、實踐性作業,拓展延伸

  我們偉大的祖國地大物博,像雙龍洞這樣神奇壯麗的景觀很多很多。課后,請從你喜歡的景點中選擇一處,設計一段導游詞,下次上課我們一起天南地北游一游。

  【板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

  路上→外洞→孔隙→內洞

  明艷寬大窄小奇特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9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本,融入角色,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從而“學”到自己“寫”,這是我所追求的。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森郁、聚集、合適、昏暗、稍微、額頭”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4、閱讀與想象相結合,了解金華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

  【教學重點】

  1、了解外洞、孔隙和內洞的特點。

  2、落實“分清文章的主次”這一重點訓練項目。

  【課前準備】

  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金華龍雙洞的信息,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1、談話,展示祖國的風景名勝圖片。

  2、學生說說自己游覽過哪些地方,心情如何。

  3、播放雙龍洞的課件。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作者游覽的景點,想想是按什么順序游覽的。

  3、把景點連起來,理一理,看作者的游覽路線是怎樣的。

  4、讀課文,找出作者游覽景點產生變換的詞句,讀讀,體會這些詞句在描寫游覽過程中的作用。

  5、畫出表示“泉水流經路線”的詞句,理清泉水的流線:

  石洞──內洞──孔隙──外洞──洞口──路上

  三、分清主次,把握重點

  1、了解作者游覽的全過程。

  2、默讀課文,對照作者的游覽過程,說說哪些是主要內容,哪些是次要內容,分清課文的主次。

  3、前后桌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四、學習路上見聞

  1、學生自瀆1~3分鐘,邊讀邊畫出喜歡的詞句,互相討論作者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課件出示第二、三自然段。

  3、引導學生朗讀,并結合課件上彩圖,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4、組織學生多種形式朗讀。

  五、學習生字,積累詞語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讓學生認讀,識記。

  六、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本課生字詞和自己喜歡的其他詞語。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突破重點

  1、回憶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游覽的順序和文中描寫的主要景點。

  2、引導學生自學“由洞外進入洞內”一段:

  ⑴讓學生讀出感覺,邊讀邊想象,使自己仿佛置身其中。

  ⑵分析、理解孔隙的“小”和“窄”:

  a理解孔隙的“小”:

  找出描寫孔隙小的語句。想想作者為什么不直接描寫孔隙的大小,而描寫“小船”有多小呢?

  b體驗孔隙的“窄”

  品析:“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可是還能感覺……我又感覺……”寫出了作者的什么感覺?想象一下,如果你躺在小船上過孔隙,有什么樣的感覺。

  c觀看課件,圖文對照,體會孔隙的特點,了解作者的寫作特點。

  3、總結學習方法:

  ⑴這個景點有什么特點?是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⑵作者的感受是什么?

  ⑶怎樣通過朗讀來表現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感受?

  以自己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學習課文的其他兩個景點,學生匯報學習情況。

  二、朗讀練習,領略美景

  1、啟發學生邊朗讀百年想象,讓想象的內容在腦海中浮現。

  2、把自己覺得美的語句多讀幾遍,想想如果自己是導游,要如何向人們介紹這些美景。

  3、鼓勵學生自由背誦。

  結語:

  同學們,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作者游覽雙龍洞的路線,領略了沿途的美景和雙龍洞的美麗奇特。葉圣陶先生游完雙龍洞后,乘興而上,又游覽了冰壺洞。你們課后可以看一看作者寫的《游了三個洞》。

  三、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設計各個景點的解說詞。

  【導師評估】

  倡導“自主學習”是本教學設計比較突出的一個特點,它貫穿了整個課堂的始終。這樣設計,能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松。重視引導學生讀文,讓學生在反復讀中,理解課文,理清脈絡,,掌握作者的觀察方法、寫作特點。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了解雙龍洞的特點,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

  2、感悟游記的語言美、景觀美,掌握游記的基本寫法。

  3、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老師當導游,帶你們到金華的雙龍洞游玩好嗎?汽車開動著,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樣。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學們現在下車,我們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這優美的景色吧!

  二、整體感知,擬定游覽路線

  教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全文,在課堂練習本上擬出游覽路線。請一個學生到黑板前畫出導游圖,教師和其余學生一起協助修正。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擬出游覽路線,為下面每個景點的學習打好基礎。

  三、游覽景點,挖掘特點

  1、領悟美,感受情──學習“路上”:

  ⑴走在路上,你的心情怎樣?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什么?(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路上”片斷)

  ⑵看!“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這么多顏色放在一起,你感覺怎么樣?(讓學生感悟“明艷”)

  ⑶有誰知道溪流為什么“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水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哪位同學能讀出溪流的變化?(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動的聲音。)

  ⑷閉上眼睛,聽老師把前三個自然段朗讀一遍,邊聽邊想象路上的美景。(教師配樂朗誦)

  2、扣詞句,抓特點──學習“洞口、外洞”:

  過渡:

  路上景色如畫,但我們目的地不在這里,我們目的地在雙龍洞。

  ⑴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洞口”片斷)

  ⑵到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很有氣勢。誰能說說“突兀森郁”是什么樣的景象?同桌之間可以交流,也可以查字典。

  ⑶從洞口“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我們可用一個字概括外洞的特征。(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外洞”片斷)

  3、入情境,悟特點──學習“孔隙”:

  過渡:

  參觀完了外洞,順著泉源,我們來到了洞的孔隙。

  ⑴請兩位同學前去探探路。

  ⑵小船怎樣進出孔隙呢?(師生齊讀“船兩頭系著繩子……船就出來”)請看錄像,小船是怎樣進出孔隙的。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孔隙”片斷,配錄音介紹。)

  ⑶請一學生上講臺,以椅子當小船,模擬作者的動作,想象作者是怎樣進孔隙的,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

  ⑷分組朗讀,讀出好奇、緊張的心情,看哪一組讀得最好。(教師指導朗讀)

  4、馳聘想象,分析特點──學習“內洞”。

  過渡:

  仰臥小船進孔隙,行了兩三丈水程,我們就到了內洞。

  ⑴學到這里,大家知道雙龍洞里的“雙龍”其實是什么嗎?(學生踴躍發言)

  ⑵游覽過溶洞的同學見到過石鐘乳、石筍,誰能給我們講解一下石鐘乳和石筍是怎樣形成的?沒有游覽過溶洞的同學也別遺憾,老師這就帶你們觀看石鐘乳、石筍。能不能想象一下這些石鐘乳、石筍的形狀,愿想什么就想什么,給它們取上名字好不好?(教師點擊課件中“觀看景象”之“內洞”片斷,呈現一些千奇百怪、顏色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的圖片,讓學生暢所欲言。)

  ⑶默讀,想想“內洞”有什么特點。(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師生概括。)

  四、著眼泉水,總結全文

  1、找“向導”,擬順序:

  ⑴課文里有一個“向導”陪著我們一路游玩過來,大家知道它是誰嗎?(引導學生從泉水著眼,再擬游蹤。)

  ⑵做個小練習,把溪流的走向填下來。(教師點擊課件中“溪流走向”)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深黑的石洞)

  ⑶這個“向導”不僅陪著我們,一路上也陪著作者,想想作者的游覽順序是怎樣的?

  (教師點擊課件中的“游覽線路”。)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深黑的石洞)

  作者進洞游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反,出洞游覽順序與溪流走向相同。以溪流走向為起點,再擬游覽順序,使學生對作者“溪水流向、景點轉移”的寫作順序有清醒認識。

  2、品語言,學寫法:

  ⑴我們學習這篇游記,不僅是欣賞蘊涵在游記中的語言美、景觀美,還要學會游記的寫作方法,指導我們的習作。

  ⑵這篇游記篇幅不長,但給人印象深刻。作者是怎樣把一次游玩寫得這樣精練生動的呢?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借鑒?

  (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⑶師生共同歸納,讓學生領悟游記融情入景、巧抓特點、總分有序等寫作方法。

  五、暢談感想,學寫游記

  1、雙龍洞游覽完了,我們就要坐車回去了,你有什么感想?能不能給大伙說說?

  2、暑假要到了,我們可以借鑒這篇游記的寫作方法,把我們在暑期里印象最深的一次游玩寫下來。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認識6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郁”等詞語。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能復述“雙龍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壯觀。

  3、引導學生掌握按游覽順序進行敘述的寫作方法,積累語言。

  [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溶洞的奇觀,學習按游覽順序進行記敘的方式和運用恰當的詞句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五十年前的4月14日,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爺爺曾游覽過一個地方,并且把他游覽的經過寫了下來,這個地方就是浙江省金華的雙龍洞。這節課,讓我們隨葉圣陶老爺爺一起去游覽一番吧!

  2、出示課題,(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指名讀,齊讀。

  課題中的“記”是什么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游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出示生詞:“浙江、油桐、擁擠、孔隙、仰臥、臀部、稍微、額角、擦傷、蜿蜒、依據、石鐘乳、突兀森郁”,指名認讀,教師和學生共同正音。教師強調生字“浙”的讀音是zhè,不要讀成zhé;“蜿”的讀音是,不要讀成;“蜒”字中間是“廴”,不是“辶”。要求學生在讀寫時注意。

  3、相機理解如下詞語:油桐、溶洞、石鐘乳、石筍(教師相機展示圖片資料,幫助學生理解)。

  4、再默讀課文,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作者記敘了游金華雙龍洞的經過。)

  三、探尋游蹤,理清條理

  1、再讀課文,作者從金華出發,是按怎樣的順序來游覽雙龍洞的?(游覽順序)課文主要寫了哪些景點?根據作者游覽的順序,畫一張游覽示意圖。(可以各自進行,也可與幾個同學討論完成。)

  2、匯報交流,理清作者游覽的路線。

  金華→羅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3、指名出示畫好的示意圖,并按圖說清圖意,然后相互補充或糾正不當之處。

  設計意圖:讓學生探尋游蹤,一來是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二來是考查學生整體把握文章的能力。同時這也是為了學習寫游記的基本方法。

  四、對照示意圖,找到相應段落再次朗讀

  五、品讀交流,理解深化

  1、品賞路上的見聞,講讀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作者出了金華城,去雙龍洞的路上看到了什么?

  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詞語。(映山紅、油桐、沙土、新綠、溪流。)

  (2)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給作者的感受是怎樣的?邊讀邊想象文中描寫的景象。(板書:一片明艷)

  (3)觀看錄相,親自感受。你覺得路上的景色如何?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4)作者還聽到了什么?(課件出示句子:“隨著山勢……變換調子。”)其中“隨著、時而、時時”加點,說說從帶點的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此句:溪聲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有時而窄,時而寬,時而緩,時而急的變化?學生想象、體會,課件播放vcd,練讀此句。

【《記金華的雙龍洞》優秀教學設計(精選11篇)】相關文章:

《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說課稿11-19

《記金華的雙龍洞》閱讀答案04-15

記金華的雙龍洞閱讀答案05-29

記金華的雙龍洞第二課時教學設計03-10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02-25

金華雙龍洞龍頭的圖片06-22

游金華雙龍洞作文(實用篇)03-17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四年級02-25

四年級下冊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設計四年級04-13

柳宗元小石潭記的優秀教學設計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