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1-06-19 10:36:1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九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后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九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簡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課文《黃河象》是一篇科學小品文。文章介紹了由骨骼化石安裝起來的黃河象的骨架的形態,及這具大象化石的發掘過程,并從科學家假想的角度說明了黃河象化石的來歷。文中假想的大象化石的形成故事,想象細致合理,描寫生動形象,讀后可以使我們思接千古,不僅增長關于化石的科學知識,而且激發起熱愛科學探索的興趣。

  【設計理念】

  新課程改革特別強調學生參與,強調活動,實踐,探究,經歷。在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對教科書的自我解讀,自我理解,尊重學生個人感受和獨特見解,使學習過程成為一個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本課教學主要目標并非在于教教材讓學生去弄清一個科學假想故事,接受書本知識,而是以教材作為一種憑借,引領學生通過圖文結合,發現化石特點大膽實踐,創編故事--文我比較,產生新的感受--發展改造原有知識經驗的過程,讓學生在語言實踐活動中去親歷,去發現,去探究,去完善他們自己的知識建構。

  【教學目標】

  ⒈以教材為憑借,引領學生觀察大象化石,了解發掘經過,在現實基礎上大膽推測,合理想象,培養創新精神與想象能力。

  ⒉在把自編故事與課文故事對比賞評中,領悟科學假想的一般方法,感受作者的想象合理﹑嚴密,描寫生動形象,培養批判意識和懷疑精神。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㈠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許多同學對現已滅絕的古生物挺感興趣,特別是恐龍,因而對一年前去過的中華恐龍園是念念不忘,說說那次游園最令你難忘的,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設計意圖:學習興趣是學生的內在需要之一,有了興趣,學習就成為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從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切入,又緊接下面環節古生物化石及相關知識介紹,激發學生內需。)

  ㈡化石資料交流,豐富感性認識

  課前搜集了不少有關化石的圖片和文字資料,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所獲所得。

  (設計意圖:資料搜集交流是開放式教育下對信息處理的一種學習,亦通過感性材料的積淀,豐富對化石這一科學知識的感知,拓展學生視野,培養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欲。)

  ㈢圖文結合,發現化石特點

  ⒈觀察化石圖片。

  老師也帶來一張古生物化石的圖片,想看看嗎?(出示)這是陳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館古生物大廳里的古代黃河象骨骼的化石,仔細觀察一下。

  ⒉感知化石特點。

  怎么樣,看了有什么感覺,跟大家來說說。

  ⒊引導讀文,加深感受。

  陳列館旁邊還豎著一展牌,上面寫的正是這具化石的介紹,你們讀讀看,有什么新的感覺。

  ⒋讀中感悟,感情朗讀,表現化石特點。

  指名讀,齊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讀中感受化石的大和保存完整。

  ⒌了解發掘經過。

  師引述過渡:這具化石在地底下沉睡了200萬年,直到1973年的春天,甘肅省的一些農民在黃河邊挖掘沙土,忽然發現沙土中有一段潔白的象牙,便向當地政府報告,這具化石終于得以重見天日。讓我們再去挖掘現場看看,又了解了哪些情況。自讀課文最后一段。

  (了解化石出土姿勢:腳踩石頭,斜斜插入土里)

  ⒍引發生疑。

  了解了有關黃河象化石的這么多內容,接下去你最想了解些什么。

  ⒎過渡引導。

  我們也來做做小科學家,假想一個有關黃河象來歷的故事,你們說怎么樣。

  ㈣想象來歷,自編假想故事

  ⒈指導假想。

  ⑴科學假想我們還是第一次。首先讓我們來策劃一下,看這個假想該怎么個想法。

  ⑵學生討論,引導歸納科學假想的要點:以現實為依據,大膽推測,展開科學合理想象。

  ⒉小組合作,自編故事。

  ⒊交流自編故事,學生評議。

  評評:①故事創意,②現實為依,③科學合理。

  (設計意圖:學生自己觀察,自己讀書,自己感受事物,感知化石的特點,自己分析,思考,推斷,自編故事,通過自己親歷、實踐,體驗科學家假想的一般過程,逐步發展完善了對科學假想的認知。)

  ㈤賞評課文故事,交流感悟

  ⒈讀中充分感知課文故事。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喜歡的段落可以多讀幾遍。

  ⑵指名分段讀,進一步感知。

  (設計意圖:多層次的讀,充分感知,讓文字內容在頭腦中逐漸清晰明朗起來,為后面對文本故事的分析,比較,賞評奠定基礎。)

  ⒉比較故事,細細品味。

  ⑴小組學習,把剛才自編的故事和課文故事比一比,誰編得好,好在哪里。

  ⑵交流感受。

  ①故事發展的背景環境:氣候干燥炎熱,動物們干渴難忍,為后文急于喝水,忘了危險埋下伏筆。(細致形象)

  ②老象陷入淤泥的經過,環環緊扣,故事想象合理、

  ③地質變化的過程,具有科學性。

  (鼓勵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可欣賞書本故事的優點,亦可評其不足,也應肯定自編故事的獨特創意,細膩周密之處,學會用辯證的眼光看待書本)

  (設計意圖:轉變學習方式,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賞評文本故事,鼓勵學生對書本的質疑,超越,贊賞學生獨特性和富有個性化的理解,表達,旨在培養學生的思辯能力和批判意識。)

  ⒊小結親歷感悟。

  說說通過自編科學假想,再與課文故事對比,你們有什么收獲。

  (設計意圖:傳統教學重結論,而新課程強調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起初,學生憑著已有的對科學假想粗淺的認知進行自編故事實踐,再經歷生生互評,與文本故事進行比較,分析,選擇,經歷了多種觀點的碰撞論爭和比較,不僅探究獲得新知,發展了已有的知識經驗,也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具體生活,為學生個性化發展創造空間。)

  附:板書設計:

  個頭大,保存完整

  以現實為依據

  腳踩石頭,斜插土里

  科學

  假想

  大膽推測,合理想象

  嚴密

  科學

  細致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一、復習

  1、分角色朗讀課文,邊聽邊想:

  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從中你學到了什么?

  2、戴頭飾表演這故事。

  (課外還可多分幾組表演)

  二、讀字讀詞

  1、讀下面詞語,給帶點的字注意:

  咬住蚊子想掙斷甩著游水高興壁虎爬到墻角伯伯阿姨轉身。

  2、讀要學會的6個生字。

  3、指導學生識字形:

  虎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部首是虎字頭。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三、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課后第2題和《課堂練習》第3題。

  2、指導學生完成《課堂練習》中的第4題:

  ⑴ 先讀句子,找出要用的詞語。

  ⑵ 比較三組詞語不同點,想為什么各有不同,與它們所在的地方有什么關系。

  ⑶ 誰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先想這地方,再寫句子。

  四、指導學生閱讀《課外閱讀》中的《小壁虎》

  五、總結語(略)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16課《充氣雨衣》是一篇科普性較強的略讀課文,情節清晰,但識字任務較重,共要認識14個生字,有些字存在識記難點,如“旋”、“囊”等。文中的小林因為生活中的一次經歷:雨衣剛過膝蓋,雨水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小林淋濕感冒了。為此,他就積極開動腦筋,想把雨衣改一改。他從張開的裙子和塑料救生圈上得到啟事,將可充氣的塑料氣囊粘在雨衣的下擺,發明了實用的充氣雨衣。課文4、5自然段中長句較多,朗讀是個難點。

  二、學習目標

  1.會認“膝”“囊”等1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大意。

  3.朗讀感悟1、2 自然段,了解發明充氣雨衣的原因。

  4.學習思考,學會提出問題 ,并主動探究問題。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會認14個漢字,朗讀課文,了解大意。

  難點:朗讀課文,聯系實際,學會觀察、思考。

  四、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課件;學生預習課文。

  五、教學設計

  (一)接題質疑,激發興趣

  1.這一單元的學習主題是做生活的有心人,多觀察,多思考,并學會動手做一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也是關于這一主題的。

  出示課題:16

  氣雨衣 課題中有一個生字,你能讀準它的字音嗎?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需要充氣的?

  教師出示充氣蹦床、充氣攀巖、充氣水池等圖片。

  2.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有什么疑問嗎?

  學生質疑,教師歸納整理并板書出示。

  問題預設:

  充氣雨衣是誰發明的?是什么時候發明的?

  為什么要發明充氣雨衣?

  充氣雨衣是怎樣發明的?

  (二)初讀課文,交流預習情況,學習生字詞

  1.帶著這些問題請同學們默讀一遍課文。

  2.檢查學習生字詞語

  (1)出示生字詞語。你覺得認讀字詞要注意什么?

  (2)自由拼讀;開火車領讀,隨機正音;

  (3)交流識記字形。

  (4)引出多音字 轉 假 縫 差

  (5)開火車認讀。

  (三)精讀課文

  1.輕聲朗讀課文,思考黑板上的問題。相關語句可做記號。

  2.小組合作:說說自己解決了什么問題,是從哪兒發現的,教師隨機引導。

  預設:讀了課文,學生最易解決的問題就是“充氣雨衣是誰發明的?和“為什么要發明充氣雨衣?”這兩個問題。見此機會引導學習1、2自然段。

  (1)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充氣雨衣的發明者就是小林。他的真名叫林恒韜,我們可親切地叫他小林。隨機出示關于林恒韜的文字資料:

  充氣雨衣發明者:北京市打鐘廟小學四年級林恒韜(男,11 歲)

  發明作品:充氣雨衣,又名吹氣衣。

  該作品在第一屆全國青少年發明創造比賽中獲一等獎。林恒韜被授予“小小發明家”的稱號。同時充氣雨衣已在工廠正式投產。

  這是全國第一屆科技創新大賽,在全國參賽作品中,總共評出了22個一等獎,林恒韜的充氣雨衣是其中的一個獲獎作品。

  真能干,你們已經解決了一個問題,你還解決了哪個問題?

  (2)林恒韜怎么會想到發明充氣雨衣的呢?你是從那寫文字中了解到的?學生讀相關文字。

  出示第1自然段,再讀。

  什么叫“頂著大雨回家”?

  小林頂著大雨回家,他遇到了什么問題?(隨機朗讀:小林的雨衣剛過膝蓋,雨水順著雨衣的下擺流到褲腿上,被風一吹,冷極了。)

  你知道這是什么季節嗎?你是怎么知道的?(下午放學的時候,隨著一聲春雷,下起了大雨。)就像這幾天,冷冷的,這樣的天氣,被雨淋濕, 確實冷極了。想象一下,穿著剛過膝蓋的雨衣,冒著大雨回家的小林也許還會碰到什么問題?

  朗讀這一段。

  (3)教師補充:因為這次遭遇,小林感冒了。當天晚上就發高燒,還為此請了三天假。假如你是小林會怎么想?誰能找找小林想的句子。

  這個難題指什么?

  “一直”說明什么?(小林沒有放棄,堅持思考)

  “……”表示什么意思?(小林思考的過程持續進行,沒有結束。)

  (4)小林是怎樣解決這個難題的呢,從書上找一找。

  (學生說,教師出示解決圖片)并板書:旋轉的裙子

  (5)回家后小林怎么做的'?板書:鐵絲雨衣

  新的雨衣做好了,穿著這種雨衣,雨水不會再流到褲腿上了,可新的問題又來了,是什么?

  (6)這個問題小林又是怎么解決的呢?小林游泳的時候想到了塑料救生圈。

  (7)充氣雨衣終于發明出來了,我們也一起解決的第三個問題,大家一起再來看看充氣雨衣的制作過程吧。

  (8)一個很簡單實用的小發明,也需要發明者的細心觀察,多做多想,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小林的思考過程。

  (9)愛動腦筋的小朋友就一定能成功,漂亮、實用的充氣雨衣穿在身上,可神氣呢,讓我們一起來夸夸小林吧!

  (四)拓展延伸

  1.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沒有解決的問題,你想發明什么來解決問題呢?給大家一些小提示。

  2.小結:只要你善于觀察,勤于思考,親自動手實踐,一定會成為了不起的發明家,老師等著使用你們發明的新產品,相信這一天一定會到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爺爺和小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視覺、孩子的語言,敘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系。冬天,熱心、慈愛的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樹為爺爺遮陽。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富有人情味的圖畫。人與樹的關系是親密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人與自然也應當是和睦相處的,而我們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更應當互幫互助。

  二、設計意圖

  1、小學1——2年級要認讀生字1600——1800個。同時又要讓學生在起始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閱讀課文興趣,因此,本課教學中,力求落實好10個生字以及5個偏旁的教學,同時,把認讀生字放在課文中去理解體會;讓學生在整體的朗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力圖很好地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2、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來解讀課文,認讀生字,掌握偏旁。教學設計中,通過讓學生“說、認、讀、找、比”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質疑、討論,來突破“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這兩個閱讀理解的難點。

  3、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么?”“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么?”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為課外的延伸,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開、四、五”四個字。認識1筆畫“乚”和五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1)培養合作互愛的情感,學會與人共處。

  (2)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花木。

  四、教學流程

  一、由圖片引出課題

  1、貼“小樹”請學生用“小樹”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2、貼“爺爺”出示詞語“爺爺”教學生字“爺”(1)比較爺——爸(2)教“父”字頭

  3、在兩幅圖中貼上“和”,齊讀課題。你們想編一個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嗎?

  4、出示圖一、二,讓學生說。(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

  (1)自由說(2)指名說

  看課文是怎么寫的。

  二、讀通課文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互讀,檢查。

  5、出示詞語(請學生讀準“和”兩種讀音,以及“不”的變調)爺爺和小樹暖和不冷了不熱了

  4、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找到生字,圈出來,讀讀字音,看看你能記住它嗎?你是怎么記住的?

  2、四人一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讀。

  (2)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生字

  3、教師把生字貼在黑板上,指名上臺說說你認識哪個字?是怎么記住的?領讀(組詞讀)

  4、師隨機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讓學生認認、讀讀、記記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合作一起讀2、比賽,指名小組讀

  五、游戲“當小小啄木鳥”

  1、師在黑板上帖一棵“流著淚”的小樹,告訴學生,小樹上有許多蟲子,讓學生當啄木鳥醫生給小樹捉蟲。

  2、學生拿出信封里的畫,樹上的“小蟲”上都有一個生字或偏旁,讀給同桌聽,讀對了,就劃去一條小蟲,看誰捉的小蟲多。

  3、最后老師在黑板上貼出“有笑臉”的小樹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一、教材簡介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是新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六冊中的一篇選學課文。內容比較簡單。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看誰駱駝畫得多,結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贊的故事。從而教育學生要愛動腦筋,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這樣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

  二、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畫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難點:用雖然但是因為所以來評價三位徒弟的畫,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課文

  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誰能講一講大家都熟悉的《曹沖稱象》的故事。指名講故事,要求講得清楚、簡潔。

  說說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或者說你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啟發?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選學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反饋交流

  3、用課件出示填空,來幫助講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隨題讀文,重點研讀小徒弟的畫

  1、畫師要考徒弟什么?讀出相應的段落。(板書:畫多)

  2、畫師考得結果怎樣?哪一句是寫結果的?

  3、屏幕顯示:畫師看了他倆的畫,沒有露出滿意的神情。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點頭稱贊。

  4、讀一讀,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三個徒弟各畫了什么?為什么畫師不滿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而對小徒弟的畫卻點頭稱贊?)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這些問題自己去找一找。

  5、根據問題研讀課文

  (1)、大徒弟畫了什么?要讀出多要強調哪些字詞?指名讀(板書;很多)

  (2)、二徒弟畫了什么?從哪里看出多?(板書:許多)

  (3)、三徒弟畫了什么?讀一讀畫的內容(板書:兩只)

  小徒弟畫得多嗎?從哪里看出很少?(幾條、一只、另一只)

  6、比較三幅畫,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師:這三幅畫,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更多,為什么畫師對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反而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畫師卻點頭稱贊?你能體會其中的妙處嗎?(四人小組討論,后交流)

  畫師是怎么評畫的呢?老師故意把畫師的話隱去,請你們當小畫師用雖然但是因為所以來評評小徒弟的畫,把畫師的話補充完整。

  7、畫師是怎么評價的?(顯示畫師的話)

  ⑴讀一讀畫師的話

  ⑵理解若隱若現

  ⑶小徒弟的畫中,哪只駱駝是若隱若現的?

  8、聽了畫師的話,你們明白畫師為什么稱贊小徒弟的畫了嗎?

  9、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沒有?你從哪個字看出來?

  10、什么叫恍然大悟?他們悟到了什么?用原來說話

  11、小徒弟是怎樣表現出駱駝多的?(板書:以少代多)

  12、完整地讀課文。把你悟到的東西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

  (四)、拓展內容

  引言:像這樣想別人沒想到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再來學一篇。

  1、引言:宋代的趙佶皇帝喜歡以詩做畫。比較有名的還有這一篇。有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詩句。課件出示:

  下面四幅圖,哪一幅最適合深山藏古寺的畫面,為什么?

  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畫著一座寺廟.(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深山無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廟的一個角(深山露古寺)

  第四幅:一座深山,一道彎彎曲曲的石階上,一個和尚挑著水(深山藏古寺)

  2、說說你收集來的有關創新的故事

  你有沒有聽到過類似的故事?或者你有沒有想到別人沒想到的事?

  (五)、總結道理:

  創新的頭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要想擁有創新的頭腦,我們應該怎么做?(平時多動腦筋,多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六、板書設計: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大徒弟

  很多

  二徒弟

  許多

  小徒弟

  兩只

  以少代多

  (妙)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2個,會寫10個字,在學文中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和主動識字的習慣。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夏天的迷人,積累詞句,培養表達、想像能力。

  3.在讀中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之情。

  一、導入:

  1.師:同學們先吟唱一遍古詩《小池》。(生唱)

  2.師:你們說說《小池》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景物。(板書:夏天)“夏”字哪兒容易寫錯?(中間兩橫描紅,學生說筆順時用重音把兩橫強調出來。書空后指導在田字格里書寫。)

  二.初步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說到夏天,你首先會想到什么?(熱、吃冰淇淋、吃西瓜、游泳、捉蜻蜓)

  2、大家的感受真豐富!有位小朋友把自己的感受寫了下來,文章就叫《迷人的夏天》,(板書課題,有感情地讀),想讀一讀嗎?

  3、自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不認識的字圈起來,用我們學過的識字方法去認識它。

  4、把生字條里的字讀給你同桌聽,不會的請同桌教一教。看誰讀的最響亮,學得最認真,能夠得到同桌的表揚。

  5、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還能學許那些生字,讀好那些句子。

  6、看來,大家學得都不錯了。我們檢驗一下學習效果。

  7、分組比賽朗讀。

  要求:注意聽,認真想。小作者眼中的夏天是怎么樣的?用波浪線畫出來。

  三.讀中感悟,升華情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1、反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在小作者的眼中,夏天是什么樣的?板書:多彩、有趣、炎熱、悠閑迷人

  2.你喜歡什么樣的夏天?選擇你喜歡的一段,讀一讀,并想想你為什么喜歡它?在這一自然段后面寫上你喜歡的理由。

  3.反饋:(學生任選一段說)

  (1)第二自然段――多彩:

  ①夏天是多彩的,你們能從這段中畫出描寫顏色的詞嗎? ②除了這些詞,還從那些詞語中讀出美?

  ③欣賞寫夏天的美景圖。

  ④這么美的夏天,你想怎么讀這一段?(指導朗讀)

  ⑤如果去掉寫顏色的詞語,讀一讀有什么感覺。對!好詞的運用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⑥用加上一些詞語方法,使這把看到的鮮花圖片說的更生動。

  (2)第三自然段――有趣:

  ①你從哪兒看出“有趣”?(生說)

  ②寫了那些小動物,它們的活動是怎樣的?這樣寫你感到了什么?(抓住賽歌會、提燈籠兩個詞,啟發學生想象,感受擬人句的作用。) ③讀出你自己的趣味來吧!(自由讀。)

  ④改寫后兩句(青蛙呱呱叫,螢火蟲飛來飛去),使學生體會原句的好處。

  ⑤用學習的修辭手法描寫下列幾種動物的活動。(蝴蝶跳舞、蜜蜂唱歌、蜻蜓點水、蟋蟀彈琴。)

  ⑥句式訓練:我們可以到花叢邊看(),聽(),也可以到小河邊欣賞(),還可以到草從旁聽()。

  四、作業。

  1、背誦2、3自然段。

  2、選擇花或者是動物的活動,寫一段話。

  教學后記:

  夏天對孩子們來說豐富多彩,學生能有感情朗讀課文,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和句子來理解課文,能自己找到文中的精彩的句子,詞語。

  迷人的夏天 教案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二年級第四冊) 《迷人的夏天》是一篇詞美、句美、意境美的小散文。文章以“炎熱——多彩——有趣——悠閑”為主線,從貼近學生生活情趣的事例展開描寫,從多個角度寫出了夏天迷人的生活。學習這篇文章,會讓孩子感受到生活在這樣迷人的夏季中是快樂、幸福的。在教學本課時,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激趣入境

  1、小朋友們,萬物復蘇的春天過去了,炎熱的夏天已經來到了我們身邊,你喜歡夏天嗎?為什么呢?(教師可給孩子充足的時間,讓他們想,讓他們說,引導他們把自己親身感受到的夏天說出來。)

  2、孩子們說得真好!每個人心中、每個人眼中的夏天都是不同的。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迷人的夏天吧!(板書課題)

  二、走進夏天,認讀生字

  1、出示生字,點名認讀。

  2、準確的讀出生詞。(幻燈片出示)

  3、可愛的紅花字卡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認讀并組詞,個別選擇造句。

  三、整體感知

  1、現在就讓我們帶著對夏天的喜愛,帶著自己的感情來朗讀課文。 2、分組分段朗讀課文。邊讀邊想:你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讀后感受,教師相機板書。

  四、品讀課文,體會理解

  引導學第一段

  1、課文哪一段描寫了夏天是炎熱的?你能把它讀給大家聽嗎?2、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邊劃: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了夏天的炎熱?3、交流并指導朗讀。

  4、點名有感情的朗讀這一段。

  學法小結

  1、回憶學習第一段的方法,可以同桌交流。

  2、教師引導總結并板書:讀——劃——想、說——讀。

  扶著學第二段

  1、點名讀,其它同學邊聽邊劃:夏天里有哪些漂亮的顏色?

  2、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3、“盛開的鮮花”“五顏六色的衣裙”多么能激發人們豐富的想像呀!快想想夏天有哪些顏色的花?你還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夏天的多彩?(相機評價)

  4、夏天是五彩繽紛的,夏天更是瓜果飄香的季節。看!多么冰涼可口的西瓜,拿它來招待朋友,那感覺_!對,那感覺_!再讀一遍!“那感覺真好!”

  5、夏天的顏色真美!夏天的水果真好!夏天里有趣的事真多!悠閑的

  事更多!現在,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夏天里都發生了些什么事吧!

  放手學三、四段

  1、再次回顧學習方法,同桌合作學習三、四段,重點劃出夏天里發生的有趣、悠閑的事。

  2、指導朗讀。抓住“在晴朗的夜晚,我們還可以望著星空暢想”,出示星空圖,讓學生理解“暢想”,并說說如果是你坐在美麗的星空下,你會想些什么?(相機評價)

  3、小結:像我們這樣痛快地想、盡情地想、放飛思想地想就叫“暢想”。 學習第五段

  1、“夏天是迷人的,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引讀,齊讀,加深感情再讀。

  2、為什么說“一切都在夏天里走向成熟”?

  五、再次整體感知

  1、夏天是五彩繽紛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的,秋天是碩果累累的,冬天是白雪皚皚的。四季,無論是哪一季,都是那么的美,那么的令人陶醉。就讓我們再次來感受夏天的迷人!

  2、動畫播放課文朗讀,邊聽邊欣賞夏天的美景,在大腦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六、拓展練習

  1、這么迷人的夏天,快用你智慧的大腦,豐富的想像把它描繪出來吧!仿照課文寫一寫,爭當小詩人、小作家。

  2、這么美的夏天,我們還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將它留在身邊,你準備怎樣把它留下來?(讀一讀課文、畫畫、寫小詩、日記、照相??)

  3、小結。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設計者:吉林七班胡翠翠

  單 位:長春市綠園區同心幼兒園

  一、活動名稱:會動的小雨滴

  二、活動領域:藝術

  三、活動班級:小班

  四、指導老師:胡翠翠

  五、活動目標:

  1.學習體會滴管繪畫的美術形式和樂趣

  2.體驗幫助別人后的快樂情感

  六、教學重點:滴管繪畫的方法

  七、教學難點:滴管繪畫的方法

  八、設計思路:根據《發展指南》五——藝術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活動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由此根據小班的幼兒年齡段,喜歡感受和發現自然界中美的事物,對動感的顏色和鮮艷的物品感興趣,以此設計了會動的小雨滴,提供豐富的便于幼兒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讓幼兒自主選擇,用適宜的表現方式進行模仿或創作,分享藝術活動的樂趣。

  九、活動準備:調制好的各色顏料、貼有花、草、云朵的畫紙若干、滴管若干、盒子若干

  十、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5分)

  故事導入:太陽公公照得小花、小草熱烘烘的,都沒有了往日的精神頭兒。小花、小草齊聲喊著:“ 我渴,我渴,好渴啊!”太陽公公說:“別急,別急,我請來了云姐姐幫忙,她帶來了許多小雨滴給你們。”頑皮的小雨滴一個接一個地從云朵里跳出來,好像各種好喝的果汁一樣,一點一點地流進小花、小草的身體里。小花、小草又開始開心地、歡快地唱著歌兒了。

  教師用滴管繪畫演示,拿起畫紙的上面兩角,使小雨滴一點一點流進小花、小草的身體里,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出活動主題《會動的小雨滴》。

  (二)活動安排(12分)

  1.認識繪畫工具——滴管

  認識滴管工具,使幼兒知道除了畫筆以外,還有很多繪畫工具和形式,產生的效果也是各有特色的。

  2.掌握滴管的使用方法

  給每位幼兒發一支滴管,請幼兒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滴管的氣囊部位,將里面氣體捏出去一部分,然后將吸口伸進顏料中,輕輕松開氣囊,這樣顏料就被吸進滴管里去了。(教師規范并放慢示范動作,并對個別氣囊沒有捏出氣體的幼兒進行指導。)

  3.幼兒作畫,教師給予適當指導。

  ⑴利用廢舊的橡皮泥盒子盛裝各色調制好的顏料,請幼兒自己選擇喜歡的顏色作畫。(要求幼兒取顏料時候,一個一個地進行取用。)

  ⑵播放音樂,營造輕松愉快的作畫氛圍,激發幼兒的繪畫興趣,提高幼兒藝術感受。 ⑶請幼兒在貼有小花、小草和云朵的畫紙上,用滴管自由地滴上顏色。當幼兒將各色顏料都在畫紙上滴好時,和教師一起捏住畫紙的上面兩角,將畫紙輕輕地、慢慢地立起來,(一定要強調動作的輕和慢)就會發現小雨滴從云朵里緩緩地流進小花、小草的身體里面去,感知真實的小雨滴就是這樣從天而落的。

  (三)活動結束(1分)

  小花、小草得到了小朋友們的幫助,喝到了你們做的“果汁”,他們又開心地唱起了歌兒。(感受幫助別人的快樂)

  十一、活動延伸:(2分)

  請小朋友們說一說,如果你們是小花、小草,得到了別人的幫助,你會對幫助你們的人說些什么話呢?(體會被別人幫助的感恩心情)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設計思路】

  本文是一篇科學說明文,但所說明的對象是同學們感興趣的話題,文章內容并不深奧。授課過程中,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通過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解決閱讀中的疑難問題。最后設置自由問答環節,給喜歡鉆研的同學一個空間,由興趣引領他們在科學的道路上前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積累詞語,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鱗片、脊椎、兩棲”等詞的讀音、字形、詞義;弄清“繁衍、相安無事”的詞義。

  ⑵收集有關克隆的科學知識。

  2、能力目標:

  ⑴整體感知文意,通過篩選信息,概括內容要點,逐步提高閱讀科普文的能力。

  ⑵能夠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并理解這樣安排的好處。

  ⑶揣摩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探究作者說明的技巧。

  3、情感目標:

  體會學習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度和精神,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全面看待科學技術的發展,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關懷的統一。

  【教學重點】

  1、了解有關克隆的知識和克隆研究的動態。

  2、理清本文的說明順序,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

  3、揣摩語言,體會說明文的科學性。

  【教學難點】

  1、理清“克隆鯽魚出世前后”的說明順序,理解這樣安排的原因。

  2、對文章結尾一段話的理解。

  【教學方法】

  自讀和點撥相結合。

  【教具準備】

  幻燈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篩選重要信息,整體把握文意;理清說明順序、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科學性。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們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態度。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20xx年11月份,我國多家媒體曾轉載國外媒體報道的一條驚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組織操縱的科學狂人,正在美國內華達州大漠深處進行著一項克隆人的秘密實驗。他們根據英國科學家創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樣原理,從一個當年2月份夭折的10個月大的美國女嬰身上提取細胞制造克隆人。(選自20xx.11《文匯報》)消息披露后,克隆技術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再次成為人們議論的焦點。今天,讓我們走進《奇妙的克隆世界》,用理性的眼光看待這一問題。(板書文題)

  設計(二):

  《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有一個絕招令人拍案叫絕:他與妖魔作戰一旦吃緊,便從身上拔一撮猴毛,吹出一大群小猴來參加戰斗。這當然是神話,但是今天的科學卻能實現類似的“奇跡”,這就是“奇妙的克隆”。克隆何以能如此神通廣大?還是聽聽遺傳學家的解釋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自讀。

  多媒體顯示: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囊胚胎蟾蜍脊椎兩棲

  2、解釋下列詞語,并用詞造句。

  繁衍

  相安無事

  3、克隆是什么?請用自己的話概括。

  4、“克隆鯽魚出世前后”和“克隆綿羊‘多利’”分別為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克隆羊的誕生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轟動”?

  5、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以小組為單位,計時閱讀,然后小組組長代表本組發言進行全班交流。教師作總結發言,以歷時最短、概括較準確的小組為優勝組。

  明確:

  1、nánɡ pēi tāi chán chú jǐ zhuī qī

  2、繁衍(yǎn):逐漸增多或增廣。

  相安無事:相處沒有沖突。

  3、克隆是無性繁殖的新興生物技術。

  4、“克隆鯽魚出世前后”勾勒了克隆技術的發展脈絡,為我們介紹了中外科學家所進行的克隆實驗及實驗進展情況,突出了中國科學家在克隆實驗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貢獻。

  “克隆綿羊‘多利’”較為詳細地描述了“多利”的誕生過程,并揭示了克隆羊的成功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反響。

  克隆羊的誕生在世界引起了轟動,主要原因是它標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進展和重大突破,

  “這個結果證明:動物體中執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態的所謂高度分化的細胞與受精卵一樣具有發育成完整個體的潛在能力。也就是說,動物細胞與植物細胞一樣,也具有全能性。”這一突破意味著它既可以造福于人類,也可能危害于人類。

  5、課文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寫克隆技術造福于人類。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來挽救珍稀動物;第三,克隆對于人類疾病的防治、壽命的延長具有重要意義。

  三、理清文章的說明順序,分析本文所運用的說明方法,體會說明文的條理性和科學性

  學生精讀課文,教師設計思考題,指導學生閱讀。

  多媒體顯示:

  1、文章四個部分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能調換順序嗎?

  2、文章第一部分為了說明“克隆是什么”,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3、文章第二部分“克隆鯽魚出世前后”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

  4、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介紹多利的誕生過程,采用了什么樣的說明順序?

  學生思考,自主作答,如有不妥之處,另選幾位同學作補充或糾正。

  明確:

  1、文章先寫克隆的含義,接著寫克隆實驗,再寫克隆的發展,最后寫克隆對人類的造福和對克隆的理性思考。全文采用了邏輯順序說明事理,逐層深入,步步推進。

  2、作者為了說明“克隆是什么”,運用了三種說明方法:舉例子、作解釋和引用。舉例子,列舉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們比較熟悉的例子來說明,把艱深的科學知識說得簡明易懂。作解釋:對克隆一詞進行溯源并作出解釋。引用:引入《西游記》中孫悟空拔一根猴毛變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動說明“克隆”是怎么一回事。

  3、文章第二部分采用了時間順序。小標題“克隆鯽魚出世前后”顯示這一部分是按時間順序安排的,這樣便于勾勒克隆技術發展的脈絡。

  4、文章第三部分“克隆綿羊‘多利’”是按時間順序安排材料的。文中有標志性詞語可供分析,如“‘多利’綿羊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先給……與此同時……手術完成后……然后……到去年七月……‘換核卵’一步一步發展的結果,因此是‘克隆羊’”。

  教師對學生交流的情況作評價,對不當之處應予以糾正。

  教師提示:關于第二部分的說明順序,應考慮如下一些內容:第一節有兩條線索,一條是從中國的“克隆試驗”寫到外國的“克隆試驗”,一條是寫“克隆試驗”從魚類、兩棲類再到哺乳類。以此來看,關于“時間順序”的判斷是不準確的。

  那么,這樣安排有什么好處呢?第一條線索突出反映了我國科學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貢獻。第二條線索體現了科學研究是一個不斷求索探究的過程,體現了科學家們的追求精神,同時也為下文寫“克隆綿羊‘多利’”的誕生提供了科學基礎,做好行文的鋪墊。

  四、揣摩語言,體會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科學態度

  同學們,在科學的道路上是沒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淵博的科學知識,精湛的科學技術、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堅持不懈、永不言敗的科學精神。請從課文中找出能表現科學家嚴謹、求實、鍥而不舍的態度與精神的句子,仔細體會。

  生1:“用鯽魚囊胚期的細胞進行人工培養,經過385天59代連續傳代培養后,用直徑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顯微鏡下從培養細胞中吸出細胞核。”

  生2:“在189個這種換核卵細胞中,只有兩個孵化出了魚苗,而最終只有一條幼魚渡過難關,經過80多天培養后長成8厘米長的鯽魚。”

  生3:“經幾百次灰、黑、白這樣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終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生4:“經過247次失敗之后,他們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綿羊。”

  ……

  選兩位同學談體會。

  五、學生自由問答、質疑、釋疑

  學生爭論的焦點在于文章最后一段。文章寫道:“有關‘克隆人’的討論提醒人們,科技進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進行曲。科技越發展,對社會的滲透越廣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許多有關的倫理、道德和法律等問題。”

  這段話該如何理解呢?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科學是一把雙刃劍,既可造福人類,也可殃及人類,而且科學造福人類和殃及人類的速度、程度在同步增長,如核的發現和利用;

  2、科學的發展越來越從自然界逼近了人類本身,越來越深刻地觸及人類的倫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類心靈,如克隆人問題;

  3、科學發展也會引發人類道德倫理觀的變革和更新。如何確立并完善現代社會倫理道德價值觀,使之既能導正科學技術的發展,又能適應科技的進步,理性而德性運用科學之劍,使之為人類造福,這將是現代社會必須探討和面對的問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課后查找資料,完善自己的觀點看法。

  六、布置作業

  1、課后閱讀有關克隆的文章或上網查詢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

  2、請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此的看法,可以編述故事,也可以發表議論,500字左右。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要求】

  1、學會7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會認9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通過了解鄉村建設的變化情況,使學生知道黨和人民重視教育,希望孩子們幸福快樂地成長,從而教育學生為建設四化努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課文生字及知道新房子是什么樣的?哪一座最漂亮?

  難點:明白小學堂為什么最漂亮。

  解決辦法:

  1、小組交流。

  2、看農村變化的錄象片。

  【教學用具】教學掛圖、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導入語: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到山區的農村去看一看,大家看這里的房子哪座最漂亮。(看錄象片)

  學生答:圖中間有三層樓的房子最漂亮。

  2、揭示課題。板書6哪座房子最漂亮(學生齊讀)

  二、自讀生字,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輕生讀課文,讀準字音。要求學生把要學會的7個生字用·畫出,用──畫出要求認識的9個字。多讀幾遍,記住字音。

  2、在讀中檢查字音掌握情況,注音讀準三拼音節和輕生音節。zuò piào liàng qiáng chuāng kuān xiāng guǒ qián niǎ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

  ⑴ 兩 青 白 前 花 果 香

  ⑵ 哪 座 房 最 漂亮 墻 寬 窗

  4、再讀課文。

  三、圖文對照,理解課文

  1、在學生已經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說到了農村之后看到了什么?教師隨學生說出示掛圖,講解。

  2、提出疑問,逐步理解。

  ⑴ 新房子是什么樣子的?(學生通過看圖回答,再引導看書,書上是怎樣說的?)讀一讀,指導學生讀出喜愛的語氣。

  ⑵ 讀詞:青青的 白白的 大大的 寬寬的

  問:這些詞是說新房子的什么?

  ⑶ 師問:新房子周圍是什么樣的?自讀第二句,你是怎樣理解花國香和樹成行的?

  學生答后,師述:一座座房子的前面鮮花盛開,果樹飄香;房子后面綠樹一行一行,非常整齊好看。

  ⑷ 再讓學生看圖:問,哪座房子最漂亮?學生齊答。

  ⑸ 指導讀第三、四句。范讀,讀好問句和答句,讀出自豪的感情。

  3、運用比較,想象解決難點。

  ⑴ 提問:過去的農村是這樣嗎?為什么回有這么大的變化呢? 生自由說。

  ⑵ 讓學生指一指哪是小學堂,把新房子和小學堂比一比,展開想象。小組討論:小學堂是什么樣的?它好在哪里?為什么小學堂會建的這么好?

  四、總結全文,深化主題

  教育學生不辜負黨和人民的希望,為建設四化努力學習。

  第二課時

  一、朗讀,試背課文

  小組讀,指名讀,評議后看圖試背全文。

  二、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看田字格中的生字,認讀要求學會的7個生字。

  2、學習新偏旁:(艸字頭)

  3、利用偏旁、熟字,筆順識記字型。(鼓勵學生說出不同的方法)

  教師重點指導:青:注意下面的月第一筆撇變豎。

  香:上禾下日禾中的豎寫得短些。

  前:上邊是 下邊分左右兩部分,左邊月右邊刂。

  兩:由一、冂 、人、人組成。人要頂住

  4、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關鍵筆畫的書寫。

  學生在田字格中描寫、收寫。師巡回指導。

  三、做課后練習第3題

  口頭填空、再寫下來,然后讀一讀。(可不按課文內容填)

  四、復習鞏固,布置作業

  1、檢測新學的7個生字;認讀要求認識的8個。

  2、檢查朗讀、背誦。個別讀背;全班會背。

  3、畫一幅花果香、樹成行的鄉村美景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九篇】相關文章: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八篇02-15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四篇02-12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6篇02-05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九篇01-20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編九篇02-12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7篇01-12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五篇01-09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合8篇01-06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7篇02-16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七篇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