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時間:2024-09-26 08:20:07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精選18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與地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精選18篇)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

  一、教學目標

  1、篩選信息,理解作者對生命感悟的內容;

  2、學習本文寓情、理于景的寫作方法;

  3、評價作者在文中表達的對生死和生活的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在景物描寫中所傳達的對地壇的情感和對生命的逐步理解。

  三、教學設計

  1、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

  2、媒體設計:powerpoint課件演示

  3、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1、導語設計

  課前聽音樂。說出音樂名和作曲者?

  學生回答:《命運》,貝多芬。

  引入:貝多芬,28歲開始耳朵有病,聽力逐漸衰退,到32歲基本已經喪失聽力。《命運》交響曲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面對不幸,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譜寫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生活中像貝多芬這樣勇敢抗爭命運的人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其中一個。

  2、作者簡介(幻燈片)

  史鐵生(1951~),生于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這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后,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現為專業作家,中國作協會員,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并有英法日文譯本在國外出版。

  3、解題

  介紹地壇(幻燈片)

  (1)有關地壇的圖片:方澤壇

  (2)文字介紹:地壇,又稱方澤壇,建于明代嘉靖九年,整個建筑群呈方型,象征大地,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地的場所。課文第一部分寫了史鐵生在地壇的所見所聞與所思。

  過渡:他有什么見聞?

  生找出集中寫古園風景的段落(3、5、7)

  4、研習課文

  (1)出示“曾經”的地壇和“現在”的地壇,請學生概括各自的特點。

  曾經:浮夸的琉璃 炫耀的朱紅 高墻 玉砌雕欄

  現在:剝蝕 淡褪 坍圮 散落

  明確:輝煌→荒蕪(幻燈片)

  (2)“我”第一次來到地壇是怎樣的心情?

  明確:失魂落魄。地壇的變化就像作者從“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而地壇外形的“荒蕪”剛好與作者“失魂落魄”的心情相吻合,所以“我”與地壇一見如故。

  (3)進入地壇以后,作者發現它除了“荒蕪”還有什么特點?(原文回答)

  明確:荒蕪但并不衰敗。

  (4)哪些景物體現了“不衰敗”?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明確:蜂兒、螞蟻、瓢蟲、蟬蛻、露水草葉;作者寫了它們的動態。

  (5)當時的“我”處于怎樣的狀態?

  明確:“幾乎什么都找不到”——被社會遺棄,生存面臨危機,這樣的時候最容易想到死,他為了“逃避”而來到地壇,但地壇讓他感受到了勃勃的生機。

  過渡:以后15中他常常來,發現地壇對他的意義遠不止這些。請學生朗讀第七段。

  (6)“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有些東西”指的是什么?

  明確:與“形體”相對的古園的“神”——永不改變的、生生不息的精神。

  (7)是哪些東西體現了古園的“神”?(朗讀有關內容)

  明確: 落日的`燦爛

  雨燕的高歌

  孩子的腳印

  蒼黑的古柏(幻燈片)

  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氣味

  秋風里落葉的味道

  配音朗讀相關內容。

  教師概括:人們可以改變古園的外形,但它的精神不能改變;命運可以奪去“我”的雙腿,但不能奪去“我”的意志。古園歷久而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地面對不幸,采取積極人生態度的取之不盡的源泉。作者的靈魂已皈依地壇,地壇成為一個精神的家園。他說,“所以我常常要到園子里去。”(幻燈片)

  (8)由上述內容整理出作者“對地壇的感情”和“對生命的態度”兩條線索:

  親近→喜愛→皈依

  頹廢→豁達→頑強

  (9)在這樣的一個古園中,作者思考了哪些問題?(幻燈片)

  明確:為什么生?怎么活?

  (10)雙腿的殘廢,使得史鐵生一切的理想、一切的前途都化為泡影,所以他一心想死,但這個時候,地壇勃勃的生機沖散了他想死的念頭。史鐵生說,他還要感謝卓別林大師,“卓別林”在電影《城市之光》中救起一個要自殺的少女時說了一句很棒的話:“你著什么急呀?”這句話史鐵生一生都忘不了。用幻燈片出示該材料,請一生模仿卓別林的語氣——喜劇大師對死亡的幽默感。史鐵生也具有這種幽默感,請學生找出類似的表述并齊聲朗讀:

  “最后事情終于弄明白了: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個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11)請學生分析這段話的含義

  討論明確:不必急著死;不必害怕死。

  (12)第二個思考不是由他一個人完成得了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人伴隨,原文的二、四、五三部分作者超越自身,寫來到地壇的其他人。他發現這世上有許多人在受命運的捉弄,在承受不同的苦難,而不僅僅是他一個,特別是苦難而偉大的母親,教會了他怎樣去面對苦難,怎樣去生活。

  (13)請學生自讀讀本中的相關內容,討論地壇人物及他們對作者的影響。

  5、總結:放音樂《命運》

  和史鐵生相比,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福的,因為我們都是完整而健康的人,所以,請珍愛生命,珍愛健康。假如有一天你遇上了苦難,也請記得史鐵生曾經說過:“無論多么痛苦,也要勇敢地活著,而且要活得有意義”。(幻燈片)

  6、板書設計

  我與地壇

  史鐵生

  對地壇親近→喜愛→皈依

  對生命頹廢→豁達→頑強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殘疾后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2、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

  2、咀嚼母愛對我的影響,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性。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設想】

  這是一片課內自讀文,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速讀把握文章概要,通過細讀與反復吟誦重要語段體味語言的深沉綿密和領會思想的深邃。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由史鐵生照片及地壇圖片導入新課。

  二、學生速讀——帶問題迅速閱讀課文第一部分,篩選信息,并歸納。

  三、指導自讀:

  1、“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如何?

  頹廢、迷惘

  2、當時作者在地壇里思考著什么問題?結果如何?

  他在想人為什么要出生,現在是否應該馬上去死以及如何活著的問題。

  人的出生是上帝交給人的一個事實,不受人的控制,而且只要出生就必定會死亡,不必著急。從此,他擺脫了自殺的念頭,走出了死亡的陰影。

  四、詳讀——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1、地壇在等待“我”來臨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顯露出本真的模樣,以便讓“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園的時候,讓“我”看見那亙古不變的夕陽,讓我在滿園沉靜中看到時間、認識自己。

  2、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于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當然,人也不例外。

  3、地壇在不斷地變化中顯現出永恒的一面,讓“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永恒。盡管十五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地壇不斷地被不懂其價值的人雕琢、破壞,但生命自身的力量在每一個細微處滲透出來,直達人內心的深處。無論的賦予萬物生機的太陽,還是一群高歌的雨燕;無論是孩子的腳印,還是默默佇立的古柏;甚至暴雨前草木泥土的芬芳,甚至秋風忽至時落葉的歌舞與氣息都深深地打動“我”;最博大與最纖細,最沉靜與最輕盈,最古老與最年輕,都在地毯上留下了只屬于自己的身影;地壇上不斷上演著季節的離去與來臨;所有這一切都鑒證了生命本身的律動的真實。

  五、研讀——作者說“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兩句話有什么區別?

  地壇離我家很近: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地壇。

  我家離地壇很近: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我家。

  二者的變化實質上表現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態進行,自然是以家為中心。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直下,他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

  六、自由輕讀文中景物描寫部分。想象當時的情境,感受地壇在沉寂、荒涼、蕭瑟的表面下蘊藏著的那種醇厚、沉靜、超然博大的生命感。

  七、作業

  1、抄寫文中景物描寫部分和作者對生死看法部分。

  2、預習文章第二部分。

  ⑴找出文中關于母親心理活動的語句。

  ⑵作者對母親的態度經歷了哪幾個階段?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殘疾后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2、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和孩子痛悔。

  3、品味文章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筆下地壇寧靜肅穆、生機盎然的美。

  教學難點

  咀嚼母愛對我的影響,體悟母親與地壇之間的同構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貝多芬,28歲開始耳朵有病,聽力逐漸衰退,到32歲基本上已喪失聽力,《命運》交響曲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面對不幸,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譜下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也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

  歷史上象貝多芬這樣勇敢與厄運抗爭的人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我與地壇》的作者史鐵生就是其中一個。

  二、品讀探究

  (一)品析第一部分:我與地壇的故事

  “這古園仿佛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作者認為自己和地壇之間有“緣分”,有“宿命的味道”,如何理解他和地壇之間的關系?

  1、“我”是在什么情況下來到古園的?

  明確:在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地殘廢了雙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地時候。

  2、“最狂妄年齡”指什么?

  明確:“最狂妄年齡”指對未來充滿自信,滿懷幻想,對幸福充滿渴望的年齡。

  3、“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這時候”指什么時候,為什么說這時候才是我該來的時候?

  明確:“這時候”指“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地壇“剝蝕——淡褪——坍圮——老柏樹——野草荒藤”的時候,也就是說地壇以已褪去昔日的榮華顯耀,略顯滄桑,但這種滄桑恰恰是某種生命力的顯示,“老柏樹、野草荒藤”正是暗示這種生命力的具體意象。失魂落魄的作者這時來到地壇必然會得到某種慰藉。這正是作者“看到時間、看到自己的身影”思考自己命運的起點。如果不是一個“沉靜的”而是一個“炫耀、浮夸”的地壇在等待作者,那對于處在“最狂妄年齡”的作者意味著什么?

  4、“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什么?

  明確:生命的暗示

  5、“理解了地壇的意圖”的作者眼中的地壇有什么樣的特點?有幾處關于地壇的景物描寫?

  明確:荒蕪但并不衰敗。三處。(第一處第3段,第二處第5段,第三處第7段)

  這顯然也給了作者以啟示,為了逃避來到這園子的作者是真真實實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動的。

  6、課文中象這樣蘊涵著對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寫還有什么地方?如何理解?

  明確:文中的“六個譬如”。語言特點:新鮮、奇崛而別致。

  7、閱讀課文第1自然段與第5自然段第一句話,說一說作者與地壇的遭遇有何相似之處?

  地壇:“我……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荒蕪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

  作者:“我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

  地壇:被人遺棄;作者:被社會遺棄。同病相憐

  8、作者對生與死的新的看法是什么?

  明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是一個不再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過渡銜接:也就是人總歸要死的,有生之年是有限的,我們應該診視生命,頑強生活。生命感悟:死是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頑強的活著是一種幸福。

  面對苦難,頑強地活下去的例子,在生活中舉不勝舉。

  (二)品析第二部分:我與母親的故事

  1、文中的母親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

  明確:她是一位疼愛兒子,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她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親;她又是一位聰慧和意志堅忍的母親。

  2、文中寫了母親哪些行動?

  明確:“我”上地壇,母親“送”;“我”在地壇,母親“憂”、“找”。“送”、“憂”、“找”,寫盡母親的悲苦與操勞。

  3、文章是如何來寫母親的形象的,文中幾次出現“現在我才想到”、“許多年以后我才漸漸聽出”之類的話,表現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并不是直接表現,而是通過自己心靈的對話,自問自思從我理解母親對我的愛展開。反復寫表明對母親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徹心肺的悔恨與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

  4、作者讀懂了母愛,理解了母親的痛苦,也理解了母親的命運,體會到了強烈的愛與痛交織的情感,母親的命運給了作者什么啟發?

  明確:母親的愛、母親的意志、母親的命運、母親的苦難,讓我明白了生存的意義,生存的價值,也讓我在逆境中更堅強。

  5、母親伴隨著作者對生命思考,母親給了我怎樣的生存啟示?

  明確: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孩子不管走到哪里,都走不出母親的心。母親的關愛像一顆會發芽的種子,不知不覺它就埋下了土地,然后潛滋暗長。直到有一天,成熟了的心靈才突然發現,母親的愛原來已經長成了一棵蒼翠的松柏,一直為我遮風擋雨。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母愛的詮釋。

  母親的愛、母親的意志、母親的命運、母親的苦難,讓我明白了生存的意義,生存的價值,也讓我在逆境中更堅強。

  三、小結升華

  第一部分寫我與地壇的故事,第二部分寫了在地壇這個大背景下,我與母親的故事;地壇是史鐵生獲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他感受母愛最深的地方。這兩部分從內容是緊密聯系的。文章結尾說:“這園中不單是處處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有過母親的腳印。”這告訴我們:母親與地壇已經合二為一了,是融為一體的。從主題思想上看,兩部分也是渾然一體的。地壇使我平和豁達地對待生死,解決了為什么生的問題;母親使我看到了生存的意義,解決了怎樣活的問題。

  從總體上看,一、二部分作者所寫的對象的特點如下:

  四、布置作業

  1、閱讀《我與地壇》原文的其余部分。

  2、讀完《我與地壇》原文后試回答:經常來地壇的都有哪些人,他們為什么來地壇?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捕捉景物描寫和人物描寫中的啟悟點、動情點;探究作品的精髓。

  2、過程與方法

  探究情景關系,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感悟;點評精彩描寫,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明確生命的意義,感受深沉的母愛。

  教學重點難點

  地壇、母親給我生命的啟示

  教學方法

  討論,領悟、鑒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雙耳失聰后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海倫·凱勒生活在黑暗無聲的世界里,憑頑強的毅力演繹了《我的故事》,張海迪坐在輪椅上,用精湛的醫術為他人減輕痛苦,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也是這樣的一位勇敢的和命運抗爭的典型例子。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美國著名短跑運動員卡爾·劉易斯和他會見時曾說,你是真正的強者,你比我強大。

  作者曾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著,以便不斷地去看它,不是不斷地去看這些文字,而是借助這些蹣跚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著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去向。”這是對他作品最好的注釋。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感受作者的心,獲得我們自己的體會。

  二、課文研讀

  (一)、閱讀全文,感知文章內容,概括前后兩部分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明確:

  一、我與地壇—————寫古園風景、我的思緒。

  二、我與母親—————寫對母親的追思,對母親生命的理解。

  (二)研讀第一部分

  1、提問:第一部分有幾處關于地壇的景物描寫?它們各有什么特點?

  明確:三處。第一處特點是破敗、荒蕪、古舊。第二、三處特點是寧靜,充滿活力、生氣,體現這古老的園子生命依然頑強,洋溢著生命的律動,地壇“荒蕪但并不衰敗”。

  2、文中地壇的景物描寫,折射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態?

  明確:史鐵生在二十歲時下不幸癱瘓,痛苦萬分,他在一段時間里精神幾乎崩潰。正是在這不尋常的心境中史鐵生來到地壇。地壇由此而成了作者生命的組成部分,作者在幾處景物描寫中深情地抒發了這種人與對象物我不分的情境,如詩如歌,專情、美麗、傷感而又帶禪意。對四季的不同感受喻含對生命的不同的理解,而這不同的理解又一一與園中的景物相應。

  我為什么喜歡并經常去地壇?

  明確:在人口密集的喧囂的大城市,有這寧靜的世外桃源般的地壇,正是作者當時需要的環境,它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提問:作者是怎樣將“我”與“地壇”聯系起來的?

  明確:

  地壇————我

  荒蕪冷落————失魂落魄

  并不衰敗—————珍愛生命

  一座廢棄的古園————一個殘廢的青年

  肆意雕琢————雙腿殘廢

  有些東西不能改變————精神不便

  地壇與我,心理相符————由繁盛到廢棄;情景相宜————殘損中有生機;氣氛適宜———寧靜、古老,適于思考。“這古園仿佛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中,我與地壇是有緣分的,古園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園能夠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給他以生命的啟示,可以說,自他殘疾以后再來到這里,古園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荒園的破敗烘托了落魄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蕩卻讓“我”感到萬物盛衰皆自然。地壇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接納了我。荒蕪不衰敗,生命永恒。

  4、十五年來史鐵生思考的問題究竟有哪些?

  明確:第一,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

  第二,我為什么要出生?

  第三,我應當怎樣生活?這是作者思考的“心魂”。

  5、作者思考的結果如何?引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明確:第一個問題,作者思考了,終于領悟到“死是一種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就是說,對于死,應該順其自然。

  第二個問題的感悟是,“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也就是說,“我為什么出生”,這是一個無須思考的問題。

  第三個問題,也是文章的核心問題,“我應該怎樣去活?”以一種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怎樣面對命運的冷酷、殘忍、不公。

  對于這個問題,第一部分作者沒有給我們清晰的解答,而是通過景物的描寫,達到托物言志的目的。比如,地壇荒蕪但并不衰敗。小生命活躍其間。夕照的燦爛,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暴雨中草木泥土的氣味等等,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和人生應該有所作為的信念。

  地壇是作者的人生上的導師。他用自己的歷經滄桑,荒蕪并不衰敗來開導作者,提高作者對生命意義的理解。

  6、作者癱瘓后,在十五年漫長歲月中,由“失魂落魄”到小說獲獎,思想感情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這樣的變化,與地壇這個環境有怎樣的關系?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5

  【設計思路】

  1、本文作為“珍愛生命”下的第一篇文章,教學指導要求引導學生理解景物描寫與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之間的關系,品味作者富有詩意和哲理的語言,著重領會作者對生命價值的深入、獨到的思考。而必須明確的是,教師所教授的對象正是處于“最狂妄的年齡”的高一學生,擁有健壯體格、處于優越環境的他們如何能體味一個殘疾人、一個雙失意人的生命感悟?為了解決這個最關鍵的問題,教師需在課前及課上作充分的情感調動工作,力求學生能感同身受。課前通過電視散文《我與地壇》或子午書簡《我與地壇》的視頻朗讀使學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調和作者的經歷;課上則需要教師適時地作點撥,用好知人論世的方法,將史鐵生的經歷恰當地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并充分調動學生的見聞經歷,以此來幫助理解課文。

  2、由于本文語言有較強的哲理性,因此教者采取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的方法,先從簡單問題入手,盡量不讓學生產生畏難心理。與其將教學指導所要求解決的問題拋給學生犯難,還不如從小問題入手,從具體感性的問題入手,讓學生慢慢地上臺階,學一點懂一點,懂一點鉆研一點。

  3、朗讀是語文課的特色,而且本文的語言優美深刻,更需要也更值得學生朗讀,因此朗讀應貫穿教學始終。

  【教學目標】

  1、通過解讀地壇景物對“我”的啟示,領悟史鐵生從頹廢到奮起這一心理變化過程。

  2、簡單了解史鐵生“生死觀”的內容。

  3、能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對“怎樣活”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難點】

  1、以景物描寫為載體,分析地壇給“我”的啟示,體悟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2、通過自我品讀、小組交流、教師點撥等形式,理解作者哲理語言的豐富內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觀看電視散文《我與地壇》或子午書簡《我與地壇》。

  2、反復誦讀課文,對自己喜歡的句子加以點評,并思考景物描寫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課前播放舞蹈《千手觀音》,請學生談對邰麗華的了解。

  1、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邰麗華的頒獎詞。

  課件顯示:邰麗華,20xx年“感動中國”人物獲獎者。從不幸的谷底到藝術的巔峰,也許你的生命本身就是一次絕美的舞蹈,于無聲處,展現生命的蓬勃,在手臂間勾勒人性的高潔,一個樸素女子為我們呈現華麗的奇跡,心靈的震撼不需要語言,你在我們眼中是最美。

  2、教師優美解說,導入課文。

  如果說邰麗華用無聲的肢體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生命的蓬勃,給觀眾以心靈的震撼,那么今天我們所要結識的史鐵生則用心靈和筆為我們展示了生命的堅韌,他的《我與地壇》不僅給存在生理缺陷的人以生的鼓舞,也給千千萬萬的普通人帶來了生的啟迪。

  二、文本研習

  (一)快速瀏覽全文,回答:起初,“我”為什么要去地壇?(以簡單、具體的問題切入)

  明確:只因為那是一個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1、作者為什么要逃避?

  明確:(文本中可找到解答,可讓學生朗讀,以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

  PPT顯示作者在輪椅上的照片,附作者遭遇,教師有感情地講述。

  (史鐵生,生于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

  2、“一個世界”指什么?“另一個世界”又指什么?

  明確:“一個世界”指嘈雜紛亂、充斥著異樣眼光、冷嘲熱諷的世界,“我”在這個世界什么都沒有,什么都找不到。

  “另一個世界”指可以躲避殘酷現實的世界,地壇正是這樣一個世界。

  (二)自由朗讀第2、3自然段,結合相關句子談談作者為何選擇地壇,而非“天壇”、“日壇”、“月壇”?

  明確:

  1、近。

  請學生談談對“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的理解。

  解讀:很多讀者認為這句話有重復啰嗦之感,其實不然。“我家離地壇很近”顯示出“我”的主動性,表明“我”對地壇有特殊的情感。

  2、緣分、宿命、共同點。

  ①地壇是荒蕪的,(板書:古園荒蕪)那么它的荒蕪如何體現?請一位同學朗讀出相關內容。

  明確:“剝蝕”“浮夸”的琉璃;“淡褪”“炫耀”的朱紅;“坍圮”“高墻”等。

  ②為什么說這是一種緣分、是一種宿命?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有感情地明確:

  經歷了400年的風風雨雨,昔日的金碧輝煌,高大氣派都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里。今日的地壇“荒蕪冷落”“很少被人記起”,這不就是曾經指點江山、“最狂妄”,而現在殘廢、沒工作、沒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嗎?(板書:雙腿殘廢)

  這是一種緣分,“我”一進入地壇就對它產生了依賴感;這是一種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們”走到一起。

  (把握情感,朗讀第2段及第3段相關內容)

  (三)小組討論,分析第3、5自然段的景物描寫給“我”帶來的啟示。

  1、全班推薦一位同學朗讀第5自然段,教師過度提問:地壇除了給作者一個寧靜避難所之外,還有什么特點?

  明確:不衰敗

  2、地壇的‘不衰敗’體現在哪里?學生四人一組,結合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組員互相交流補充,形成比較成熟的意見后發言。

  (1)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解讀:荒蕪的、古舊的,被人遺棄但生命依然頑強。剝蝕”、“淡褪”、“坍圮”、“散落”,最終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屬于本質性的東西。

  (2)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

  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

  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

  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兒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

  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讀:“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這句話說明它雖然是荒廢的故園的園墻,但它并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殘軀為過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陰涼。

  學生發言時,教師作點評,最后小結:

  園子飽經風雨,歷經滄桑,但園里的小生命們卻以透明獨特的方式演繹著生命的頑強。無論是蜜蜂還是螞蟻,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棄展現自我的機會,向人們展示生命的繽紛,訴說生命的美麗。(板書:荒蕪并不衰敗)

  3、在學生發言、教師小結的基礎上回答:作者從“不衰敗”的古園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明確: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動,促使他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促使他與命運抗爭。園子雖然荒蕪,但是并不衰敗;“我”雖然殘疾,但是不應該頹廢!(板書:殘廢不能頹廢)

  (在理解的基礎上,集體朗讀第5自然段,要求讀出生命的涌動)

  (四)關于“生與死”的思考

  對于史鐵生的“生死觀”,需要了解的是“生是事實,死是節日”這一內容和作者能夠想透生死的原因。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白,荒蕪并不衰敗的古園使作者豁然開朗。在這一基礎上指導學生朗讀,讀出釋然感。

  過度語:既然死是一件在想透之后便無須再說的事,那便毋庸費神,對彼岸的懸擱意味著對此岸的珍重,史鐵生終于意識到關鍵是如何活下去。

  (五)教師范讀第7自然段,請學生結合景物描寫交流討論,談談史鐵生的“活”的內涵。

  1、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

  2、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兒去了。

  4、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

  5、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解讀:從“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這句話可以看出落日即將隱入地平線,但它仍然集聚渾身力量,向人們展示最后的輝煌;從“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紅葉雖落卻依然保持美麗的姿態,生命雖逝,卻能換來另一個生命的誕生,因此它安然。這正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小結:

  六個譬如所描寫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種不好的境遇,但他們卻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板書:形體改變、精神不變)作者也從中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簡單介紹史鐵生的創作及現狀板書:直面苦難勇敢抗爭)

  (集體朗讀六個“譬如”)

  三、圍繞板書,總結“我”與“地壇”的關系,以此引出地壇對“我”的影響及“我”從頹廢到奮起的心路歷程。

  四、研習文本之后,將思維延伸至課外,結合所見所聞,說說有關“直面苦難,勇敢抗爭”的實例。

  備1:美國加州的一位模特在1983年出了車禍,摔斷了被她視為最大本錢的兩條腿,她并沒有絕望,而是充滿信心地來關心周圍的事情。當她以輪椅代步時,她發現自己使用的輪椅很不方便,就找了兩位從事工程技術的朋友改良其功能,將它變為很好用的輪椅,并推銷給殘疾者使用,不到兩年,她的公司已經成為加州業績最好的公司之一。

  備2:美國總統林肯21歲時經商失敗,22歲參選州議員失敗,24歲經商又失敗,26歲喪妻,他傷心得幾乎崩潰。到49歲時,他先后經歷了10次競選失敗,但他并不氣餒,到52歲時,終于當選美國總統。

  五、播放殘奧會主題曲視頻《每個人都是冠軍》,讓學生再次立體感受生命的可貴與拼搏的震撼,達到心理共鳴。

  結束語:浩瀚的大海正是因為有了礁石的阻擋,才能激起絢麗的浪花朵朵。史鐵生做到了!希望在坐的每一位同學都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難,勇往直前,書寫精彩人生!

  【板書設計】

  雙腿殘廢同病相憐古園荒蕪

  殘廢不能頹廢荒蕪并不衰敗

  直面苦難勇敢抗爭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課后作業】

  學完這篇課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把你的感受寫下來,不少于600字。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明確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感受深切的母愛

  2、揣摩懇切、深沉的語言

  教學重點:

  地壇、母親給我的生命啟示

  教學方法:

  師生討論,領悟、鑒賞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地壇與我。行不行?不行。這篇文章寫的是我與地壇及人和事,“我”是主動的,生命遭到厄運,是“我”主動到地壇這個“寧靜”的地方去,到作者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整整十五年,是地壇給了“我”關于生命的啟迪,這篇文章后面部分寫到其他人和事都與地壇有關。寫這樣題目的文章一定要分清兩者之間的關系。

  二、簡介作者:(多媒體顯示)

  三、檢查預習:

  指名學生解釋詞語:宿命心魂

  (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解釋)

  四、課文研讀:

  1、史鐵生對生死的感悟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聯系在一起的,這就是地壇。請快速閱讀第一部分,思考,地壇有什么特點,用文中的話來回答:“荒蕪但并不衰敗”。

  哪些文字揭示了故園的特點,指名學生朗讀第3節,第5節,第7節有關文字,體會語言的特點。

  2、我與地壇有著怎樣的聯系?(第2節寫我與地壇的緣分——“這古園仿佛就是為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在作者的心目中,古園和他是息息相通的,古園能夠感受他的痛苦,理解他的情感,并給他以生命的啟示,可以說,自他殘疾以后再來到這里,古園就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

  荒園的.破敗烘托了落魄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蕩卻讓“我”感到萬物盛衰皆自然。

  地壇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接納了我。荒蕪不衰敗,生命永恒。

  3、作者從荒蕪的地壇得到了生命的啟示,這個啟示是什么?能說說你的看法嗎?

  (一個人出生了就不再是可以辯論的問題……)生不該由自己決定,死也不該由自己決定,人活著應順從自然。我雖殘疾了,但不能一味消極地想到死,應豁達地面對死亡,以平靜的心態看待死亡,從而獲得頑強活下去的信心,即熱愛生命。

  請學生回憶有關生死的名人名言。例:司馬遷“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地壇這座歷經400年滄桑的古園,饋贈作者的是如此豐厚,使他從不幸中走了出來,所以作者“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去窺看自己的心魂”去尋找生命的感悟,吸取頑強生活與奮斗的力量,作者從心底發出這樣的感激:“哦,地壇,我的古園,你是我的精神家園。”地壇——精神家園。

  4、怎樣面對殘酷的不公平的命運,這個問題的解答,也不是史鐵生一個人完成的,他精神跋涉的每一步,都有母親的伴行,是母親的愛和理解幫他解決了怎樣活的問題。

  指名學生朗讀第二部分有關文字

  討論:

  (1)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是什么樣的難題呢?(指名朗讀第3節開頭一段文字)明確:兒子殘疾,又沉默寡言,獨自上地壇,情緒變化無常,使本已痛苦的母親更增了悲傷和恐懼,卻又不知道為兒子做些什么。

  (2)母親對“我”的關愛有什么特點?(默默的愛,痛苦忍耐)

  (3)史鐵生表達了對母親怎樣的一種情感?

  范讀第8節(多媒體顯示答案“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痛悔自己的倔強、羞澀)

  母親的“活法”,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對待兒子的愛,讓作者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所以母親是史鐵生生命的航標。

  5、為什么寫母親寫得這么感人?設想母親的心理,“空落的,不眠的”等語句形象的突出了母親的焦慮、空虛和痛苦,她日日夜夜生活在愁苦之中,生活在憂慮之中,因此,“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他回去”,“上帝的考慮也許是對的”,這樣沉痛的文字,敘議結合,自然滲透深沉的感情,寫得既飽含感情,又富有哲理,是對母親的最深切的理解。

  六、母愛感言

  1、《懂你》(多媒體播放)

  2、聯系課文、歌詞,談談自己對母親的理解,對母愛的認識。

  3、(多媒體顯示)歌頌母愛的名人名言。示例:

  慈母的胳膊是慈愛構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紀伯倫)

  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漠。(英國)

  母愛是多么強烈、自私、狂熱地占據我們整個心靈的感情(鄧肯)

  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

  作家劉墉告誡中學生說,中學時期是孝順父母的最好時期,等你功成名就再來孝順父母時,已經來不及了。

  七、總結課文(多媒體顯示)

  《我與地壇》第一部分寫我與地壇的故事,地壇——精神家園,第二部分寫在地壇這個大背景下我與母親的故事,母親——生命的航標。母親與地壇合二為一。因此,題目只能是“我與地壇”。

  讓我們在史鐵生對生命感悟的昭示下,充分利用我們的優越條件,用我們的辛勤努力,碰撞開一條通向幸福的人生之路,讓我們的母親都為我們感到驕傲。(下課)

  教后感: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一課時教完是完全可能的。本教案考慮兩點:一,帶領學生走進文本,體會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二,營造一種感受親情的氣氛,讓學生情感得到一次陶冶。因此,第一部分著重生命的感悟,第二部分,從母愛與愛母的層面上引導學生體會生存的意義。這樣設計容易操作,從教學實踐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想的目標。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7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把握文章的脈絡,了解有關作者的情況及其主要作品;篩選信息,理解把握課文涉及的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學習本文表達思想內容的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整體感知,理清兩部分內容要點,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復雜情感,解讀“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系,體會作者及母親的情感,認識生命的意義。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及其苦難的感悟,體會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境的關系,領悟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生命的認識。

  二、教學重點

  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復雜情感,解讀“我”、地壇、母親三者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對生命、母愛的思考與感悟

  四、教學方法

  (一)問答法

  (二)點撥法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步驟

  (一)導入

  青年是一首詩,這是因為處在這個年齡段的生命總有著絢麗多姿的夢想和火一樣燃燒的激情。而有這樣一位青年卻在“21歲最狂妄的年齡殘廢了雙腿”。詩化的歲月瞬間凝固成冰冷的現實,他一度徘徊在生與死的邊緣。有一天,他把輪椅搖進了地壇,他在地壇經歷了什么?又思考了什么?今天就讓我們跟隨史鐵生一起走進《我與地壇》,請大家翻開課本45頁。

  板書課題我與地壇

  (二)作者簡介

  下面,老師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些本文的作者史鐵生。

  史鐵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大學附中初中。1969年去陜西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后,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加入中國作協。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務虛筆記》、散文《合歡樹》、《我與地壇》等。其中《務虛筆記》、《我與地壇》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他的作品一類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三)課文講解

  1)請同學們閱讀課文,將自己不懂的字詞的讀音記下。

  1、宿命(sù):

  2、坍圮(pǐ):

  3、玉砌雕欄(qì):

  4、亙古不變(gèn):

  5、頹墻(tuí):

  6、肆意(sì):

  7、雋(juàn):

  8、恪守(kè):

  9、捋(lǚ):

  10、熨帖(yù):

  2)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為什么去地壇?請從文中找到相應的句子。

  明確:

  (1)近。

  “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的理解。

  “我家離地壇很近”顯示出“我”的主動性,表明“我”對地壇有特殊的情感。

  (2)宿命

  我常覺得這中間有著宿命的味道。

  為什么說是宿命呢?請大家集體朗讀第三自然段。讀完后說說現在的地壇是什么樣的,而四百年前的地壇有是什么樣的。

  明確:現在的地壇是荒蕪的:“剝蝕”的琉璃;“淡褪”的朱紅;“坍圮”“高墻”等;“散落”了“玉砌雕欄”(板書:荒蕪)

  四百年前的地壇是金碧輝煌的“浮夸”的琉璃;“炫耀”的朱紅;“高墻”;“玉砌雕欄”

  為什么說這是一種緣分、是一種宿命?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有感情地明確:

  經歷了400年的風風雨雨,昔日的金碧輝煌,高大氣派都已消失在歷史的煙塵里。今日的地壇“荒蕪冷落”“很少被人記起”,這不就是曾經指點江山、“最狂妄”,而現在殘廢、沒工作、沒出路、失魂落魄的自己嗎?(板書:失魂落魄)

  這是一種緣分,“我”一進入地壇就對它產生了依賴感;這是一種宿命,相似的遭遇使“我們”走到一起。

  (3)思考

  明確:“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見自己的身影。”

  作者想看到自己的身影,那么證明他想思考一些問題。所以思考也是他去地壇的一個原因。

  (4)生命的暗示

  明確:作者說,“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在他失魂落魄,需要思考的時候,他找到了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安排好了的。那么,大家在回過頭來看,作者在前面說的: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的是什么?

  明確:生命的暗示

  (5)逃避

  1、明確:作者說他忽然之間什么都找不到了,所以他要逃避到另一個世界中去。這里的兩個“世界”分別指現實中的世界和作者心中的世界。他想逃避現實,所以他到地壇去。

  小結: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齡忽然殘廢了雙腿,所以他要逃避現實,去寧靜地方思考問題,他選擇了和他有著宿命的緣分的地壇,在那里思考問題。

  2、那作者是不是就此沉淪下去了呢?我們來看第五自然段,首先請一位同學朗讀第5自然段,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能夠代表地壇景物特點的句子。

  明確: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

  那地壇的“不衰敗”體現在哪里?請大家結合相關語句談談自己的看法。

  (1)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解讀:荒蕪的、古舊的,被人遺棄但生命依然頑強。“剝蝕”、“淡褪”、“坍圮”、“散落”,最終留下了生命中原生的真正屬于本質性的東西。

  (2)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

  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

  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

  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會兒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

  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

  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

  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解讀:“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一溜清涼”這句話說明它雖然是荒廢的故園的園墻,但它并沒有因此而消沉,而是用自己的.殘軀為過往的行人斜切下了一溜陰涼。

  學生發言時,教師作點評,最后小結:

  園子飽經風雨,歷經滄桑,但園里的小生命們卻以透明獨特的方式演繹著生命的頑強。無論是蜜蜂還是螞蟻,都不因生命的卑微而放棄展現自我的機會,向人們展示生命的繽紛,訴說生命的美麗。(板書:荒蕪不衰敗)

  3、同學們,我們前面說過,作者和地壇有著共通點,有著相似的命運,那面對地壇“荒蕪但并不衰敗”這個事實,作者感悟到了什么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

  作者感到了生命的涌動,促使他思考生與死的問題,促使他與命運抗爭。園子雖然荒蕪,但是并不衰敗;“我”雖然殘疾,但是不應該頹廢!(板書:身殘志不殘)

  4、作者在園中思考,那他首先思考了什么問題呢?我們來看第六自然段,請大家從文中找出答案。

  明確: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

  好,那么,作者對于這兩個問題的思考,他得出結論了嗎?

  明確: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請學生談對這句話的理解。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

  作者想通了,既然出生了,那就要好好活下去;既然死是必然會來臨的,那么,就應該想想應該怎樣活下去。

  5、那究竟應該怎樣活下去呢?我們來看第七自然段。

  關于這個問題,作者是怎樣說的?請大家把讀一段課文,從開頭讀到“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學生讀完后教師提問:關于怎樣活這個問題,作者一下子想清楚了嗎?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沒有,他說這不是一瞬間能想明白的事,所以在十五年當中,他不斷地去地壇里思考。

  6、那,在這十五年當中,地壇遭遇了什么?

  明確:被人肆意雕琢

  地壇被人肆意雕琢,但是作者說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的,這里的“有些東西”指的是什么?

  (1)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

  (2)譬如在園中最為落寞的時間,一群雨燕便出來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

  (3)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他們是誰,曾在哪兒做過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兒去了。

  (4)譬如那些蒼黑的古柏,你憂郁的時候它們鎮靜地站在那兒,你欣喜的時候它們依然鎮靜地站在那兒,它們沒日沒夜地站在那兒從你沒有出生一直站到這個世界上又沒了你的時候。

  (5)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

  (6)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那現在大家來看一下這些景物有怎樣的共同之處?

  明確:六個譬如所描寫的景物大多都有某種不好的境遇,但他們卻能或永恒或坦然面對或勇敢抗爭。(板書: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解讀:從“譬如祭壇石門中的落日,寂靜的光輝平鋪的一刻,地上的每一個坎坷都被映照得燦爛”這句話可以看出落日即將隱入地平線,但它仍然集聚渾身力量,向人們展示最后的輝煌;從“譬如秋風忽至,再有一場早霜,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可以品出紅葉雖落卻依然保持美麗的姿態,生命雖逝,卻能換來另一個生命的誕生,因此它安然。這正是“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雨燕的高歌、孩子的腳印蒼黑的古柏、草木和泥土的氣味和落葉都證明了這院子里還有生命的氣息。面對這樣的一個古園,作者從中找回生存的勇氣和決心。從古園的遭遇中,作者悟出面對苦難要勇敢地活下去。(勇往直前敢于抗爭)

  三、總結

  地壇荒蕪但并不衰敗,在被人們肆意雕琢后仍然精神不變,作者從地壇那里看到了自己的身影,在地壇里進行了對生命的思考,但是,關于應該怎樣活下去這個問題,在這一節中作者并沒有很明確地給出答案,而這個問題,也不是由作者一個人解決的,在他思考生命的真諦的時候,有一個人,始終站在他的背后,支持著他,這個人就是他的母親。那么,關于自己的母親,作者有做了怎樣的描述與追憶呢?我們下節課將一起學習,請同學們回去之后預習第二節的內容。下課。

  四、板書設計

  地壇荒蕪不衰敗形體改變精神不變

  我與地壇

  我身殘志不殘勇往直前敢于抗爭

  第二課時

  (一)導入

  母愛,是天地間一種至真至純至深至厚的感情。古今中外抒寫母愛、贊頌母愛的作家不勝枚舉,作品也層出不窮,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首詩,表現的是一位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擔心,那么史鐵生又是如何表現母親對自己的愛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課文第二節。

  板書課題

  板書我與母親

  (二)講解

  1、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那么作者以前的行為到底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呢?我們來看一下第二自然段,請大家仔細閱讀并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

  明確:

  這是一種無法調和的矛盾,母親疼愛兒子,擔心兒子,但同時她又理解兒子,面對兒子說承受的痛苦,他想問卻又怕會觸碰到兒子的傷口。

  2、那面對這樣的苦難,母親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我們來看第三自然段,請同學們從中找出答案。

  明確:

  她思來想去后準是對自己說:“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她自己的,如果他真要在那園子里出了什么事,這苦難也只好由我來承擔。”

  母親沒有退縮、沒有消極的對待、更沒有放棄,而是“承擔”這“苦難”,堅毅地走下去,母親希望直到兒子找到一條通向自己幸福的道路。

  3、那么,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疼愛并理解兒子。

  其實,在這一段的最后一句話,作者給自己的母親做了一個評價,這個評價是什么呢,請大家一起讀出來。

  學生齊讀:“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請大家來說說,為什么,史鐵生覺得他的母親是活得最苦的一個母親?

  學生回來,教師總結。

  明確:因為母親不光是會疼愛兒子,而且她理解兒子,她知道兒子心里的苦,但是兒子卻不理解她的愛,她整日活在痛苦與擔心當中。

  4、作者說,他當年不曾想為母親想過,那他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去思考母愛,感受母愛的呢?他又用了怎樣的方式?

  明確:在她猝然去世之后才有余暇設想。

  在母親猝然去世之后,作者才開始去領悟、去理解母親對他的愛,所以,他只能用回憶和設想的方式。

  5、作者通過回憶和設想體會到了母親的愛,在課文中有三個情節直接或間接的表現了母親的愛,請同學們找出來并談談自己的看法,這些情節是怎樣表現了母親的愛。

  明確:

  (1)一回我搖車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來,看見母親仍站在原地,還是送我走時的姿勢,望著我拐出小院去的那處墻角,對我的回來竟一時沒有反應。

  母親在兒子走出家門后還在望著兒子遠去的背影,久久不去做別的事情,證明他對兒子愛得深沉,又害怕兒子這一次出去會不會出事,所以她就一直保持著面對兒子離去的方向的姿式,內心矛盾交織,才會對我的回來“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2)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里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里,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有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兒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

  表現出母親對兒子的擔心,她始終不放心剛剛經歷如此巨大打擊的兒子,總害怕他會出事,所以她就去尋找兒子,但是她又理解兒子,她覺得應該給兒子一個獨立的空間,讓她思考問題,所以在確定兒子沒事之后她又悄然離開。

  (3)有一年,十月的風又翻動起安詳的落葉,我在園中讀書,聽見兩個散步的老人說:“沒想到這園子有這么大。”我放下書,想,這么大一座園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兒子,母親走過了多少焦灼的路。

  表明母親的愛,一個很大的園子,母親不怕累,在焦灼的心情里一遍又一遍地尋找她的兒子,證明她的愛的深沉。

  總結:從這三個情節,可以看出母親對兒子的愛的深沉與理解,也就是作者在前文說到的:她不是那種光會疼愛兒子而不懂的理解兒子的母親。并且他希望兒子能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幸福之路。

  板書:理解和希望

  6、作者在第四自然段中寫了他與疑問作家朋友的一次談話,講到了寫作的動機。同學們仔細閱讀以下這一段,作者從中透露出自己的寫作動機了嗎?

  明確:有,他通過寫朋友寫作是為了讓母親驕傲來告訴我們他也想通過寫作來使自己找到生活下去的路,也就是母親一直希望他能夠找到的一條幸福的路。

  7、我們來看下一段,在這一段中,作者說,在他的小說第一次獲獎的時候,他多么希望他的母親還活著,所以他又跑到了地壇去思考,這一次,他思考的是什么呢?

  明確:母親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兩年?為什么在她的兒子就快要碰撞開一條路的時候,她卻忽然熬不住了。

  那作者的出結論了嗎?

  明確;:“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

  好,作者思考的結果是,母親太苦了,所以應該早點到天堂享福,可是,對于這個結果,作者說,我似乎得了一點安慰。請大家說說,為什么,這個安慰是一點點的?

  學生回答,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總結。

  明確:

  現在作者還是希望母親能夠看到自己現在自立自強的模樣,希望母親能夠分享自己的快樂。

  8、我們來看一下課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在這里提到了母親的愛給自己的啟示,請大家集體朗讀出來。

  明確: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請同學們說說母親給了我怎樣的啟示。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總結。

  明確:對待生活給予的苦難,我們要堅強面對。

  9、現在,請大家看到最后一句話: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請同學們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明確:母親的愛伴隨著作者在地壇中感悟生命,母親的愛支持著他走過人生最苦難的階段,使得他對苦難有了深刻的理解。

  板書:追憶與痛苦

  總結:

  非常概括地說,寫母親,實際是寫“我”(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寫史鐵生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史鐵生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著思考的深入,隨著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閱歷的廣泛,隨著年齡的增加,史鐵生終于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仿佛生來就是為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著命運的重壓。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好,我們這篇就講到這里,請大家回去之后預習下一篇課文《花未眠》。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品味作者深沉綿密、富于創意、富于哲理的語言。

  2、理解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3、體悟殘疾人的艱難,培養關愛殘疾人的人道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在文章抒情語言中感悟史鐵生由“死”到“生”的復雜情感,由此去解讀文章的內涵。

  教學方法:

  在朗讀中品味語言,感悟和分析作者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預習:自由地朗讀全文,把你認為最能感動你的句子或細節找出來。

  一、導入

  在中國文壇上,史鐵生,可謂是當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而他的代表作《我與地壇》曾被譽為20世紀中國杰出作品以及中國當代50本經典著作之一。感受智者精神的魅力,以及澄凈的思和深切的悟帶給我們的啟迪和引導。一個被命運打倒而最終又站起來的人與一座古園的故事則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板書課題、作者)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生于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就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后,轉向寫作。1983年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

  史鐵生面對殘疾,曾一度彷徨苦悶,甚至多次想到自殺,但最終還是面對苦難,頑強地活下來,并拿起筆走上了中國文壇。從殘疾者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史鐵生經歷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他的散文,解讀他對生命、對人生意義的參悟。

  三、教師范讀課文,帶領學生走進史鐵生的心靈世界。(作品第一部分)

  四、賞析課文,體悟作者的情感

  1、作者“我”進入地壇時的精神狀態是怎樣的呢?(用簡單詞語概括)

  明確:頹廢、迷惘甚至絕望。“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2、史鐵生在絕望中走進了地壇,地壇也自然成了他精神的支柱,在文中作者是怎樣抒發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的呢?全班齊讀文章第二自然段。

  文中有“宿命”一詞。(認為人的生死、貧富都由命運或天命預先決定,人是無能為力的。)文中第四段還說:“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作者真的認為這之間有著宿命的味道嗎?(先設疑,在后面解答)

  3、快速閱讀第三、五、七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地壇景物的句子。分析這些景物描寫昭示著什么?

  明確:

  a.寫古園歷盡滄桑的四百多年的變化。“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中“這時候”指地壇褪去昔日的榮耀、盡顯滄桑時,“該”指“我”失魂落魄時,“我”似乎與地壇相憐相惜,而地壇更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容納了“我”。

  b.寫如今“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的景象。荒園的破敗烘托了落魄者頹唐的精神狀態和悲苦的命運;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蕩卻讓“我”感到萬物盛衰皆自然。

  c.寫“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幸好有些東西是誰也不能改變它的”那些內容。“我”在地壇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壇的“意圖”,一顆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壇歷久而彌堅的活力正是激勵作者勇敢面對不幸、采取積極人生態度的取之不盡的源泉。

  4、當初,作者帶著三個問題走進地壇,在地壇公園里仍然思考著這三個問題,請問這三個問題是什么?作者找到答案沒有?

  明確:第一個問題,是關于死:“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我的身體殘疾了,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就是,我該不該去死?第二個問題,“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就是,我要不要活?第三個問題,“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就是,我應該怎樣活?

  應該說,前兩個問題他找到了答案。“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上帝在交給我們這件事實的時候,已經順便保證了它的結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他終于選擇了活。因為死亡是一個自然來到而且必然來到的結局。既然死亡是永恒的,生命是短暫的,那就不要急著去死,關鍵的問題是以什么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事實上,史鐵生已經用了一種積極的方式來面對人生,面對苦難。至于怎樣活下去,作者也在后文中提到了他寫作的最初動機。

  5、那么,文中的那些讀起來似乎讓人感到有些神秘、有些宿命的味道,也就不難理解了。如“它等待我……又等待我……”“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這樣一個寧靜的去處,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你怎么理解的,作者真的認為這之間有著宿命的味道嗎?

  明確:作者并不是真的相信有個上帝在安排自己的命運。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能夠以平和而寧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已經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

  這是一種身陷苦難多年之后的平靜的蒼涼。對死亡的舍棄意味著對生命的珍惜,對不幸的平靜接受意味著對苦難的無條件地承受。

  五、讀張海迪寫給史鐵生的信《輪椅間的心靈對話》片段。

  六、結束語

  人為什么活著?史鐵生沒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實,離開了每個人特定的生活軌跡,離開了每個人獨具的人生感悟,這樣的答案近于廢話。他只是說了,園神告訴他,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與福祉。而我想說,生與死之間有段距離,這就叫人生;怎樣走過這段距離,這就叫生活。僅此而已!史鐵生在文章的最后說:“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我說:要是有話我沒說,史鐵生,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話只適合收藏。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9

  【教學目的】

  1.抓住關鍵句,品味揣摩作者深沉綿密而富有哲理意味的語言。

  2.熟讀課文,解讀作者對本文的哲理性思考,培養學生面對苦難的承受能力。

  3.通過學習,體味作者對親情的獨特感悟,體會母愛的偉大,培養學生養成珍惜自己眼前的擁

  有,學習體諒父母進而寬容待人的健康生活觀。

  【教學重點難點】

  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啟示。教學步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聽朗誦:汪國真《熱愛生命》

  熱愛生命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愛情

  既然鐘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教師抒情導入:

  有這樣一個人,從小生長在北京城,16歲時從清華大學附中初中畢業,18歲時響應“上山下鄉”的號召,主動去陜北農村插隊落戶,21歲時因積勞成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正是他的生日,他從此以后再也沒能站立起來。曾有的年少輕狂,所有的豪情壯志一下子都成了海市蜃樓,他一度痛不欲生。后來,在母親的奔走下進了街道的一家小廠,每天在那里畫彩蛋。再后來,他成了一名作家,當他第一次獲獎,他的健康的朋友們把他從輪椅上抬為他歡呼時,他一直倔強的昂著頭,但委屈的淚水卻忍不住流淌下來。這個人就是史鐵生,今天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走出當時那痛不欲生的困境的。

  二、作者介紹

  北京市人,當代著名小說家,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畢業于清華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區插隊落戶。1972年因雙腿癱瘓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廠工作。1979年發表第一篇小說《法學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陸續發表了多篇小說。其中《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分別獲得1983年和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專業作家。代表作品有《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夏日的玫瑰》《合歡樹》等。

  史鐵生是當代最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之一。他這樣解釋自己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易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著,以便不斷地去看它。不是不斷地去看這些文字而是借助這些蹣跚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的心魂,看這心魄的可能與去向。”這也是作者對他作品最好的詮釋。

  史鐵生的所有作品,均貫穿一點,就是對“生命的解讀”,本篇尤其如此,閱讀本篇,就是跟隨作者去閱讀生命。

  看文章:《說說史鐵生》

  三、聽朗誦,感受課文

  1.聽課文第一部份朗誦

  2.學生齊讀第3段、第5段、第7段。

  四、研討課文

  (一)研讀討論:地壇是如何幫助作者走出困境的?從課文的景物描寫中體會地壇對作者的影響。

  地壇荒蕪但不衰敗,既能切合作者的心境,又能給作者以生活的動力。

  (二)探討:在地壇中不斷感悟的史鐵生堅強地活下來了,你如何看待史鐵生的生存狀態。

  參考:史鐵生堅強地活下來了,他坦然豁達,但沒有激情。

  (三)探討:作者說“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兩句話有什么區別?

  前半句以“我家”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地壇。后半句以“地壇”為中心,向外輻射,延及“我家”。二者變化實質上表現了作者的心路歷程。

  五、拓展閱讀【見課件】

  第二課時

  一、聽朗誦,感受文本

  1.聽第二部分的朗讀

  2.齊讀第3段、第7段。

  二、研討課文

  作者說他“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研讀探討:

  1、作者以前的行為給母親到底出了一個什么“難題”?母親又是怎樣對待?

  2、他的“母親”是一位怎樣的“母親”?給了作者什么樣的啟示?

  “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么雋永的誓言,或要我格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光陰的流逝,在我的印象中愈鮮明深刻。”

  母親這種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生存的啟示,母親的生命歷程也給了作者是“怎樣活”的一把心靈鑰匙:要堅強地承受苦難,要堅忍的生活下去,默默地毫不張揚地去愛自己的兒女,去愛這個世界。

  3、請讀最后一段,仔細品味最后一句話的深情和作用:“多少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僅僅是表現母親為擔心我而找尋我走了很多路嗎?

  這句形象地表現了母親伴隨了作者對生命思考,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更主要的是母親與地壇已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了。閱盡滄桑的地壇以寬闊的胸懷靜靜地接納包容了曾經痛不欲生的我。歷盡苦難的母親以聰慧堅忍的關愛默默地理解容忍著茫然失措的我。地壇像一個悲天憫人的智者,蕩滌著我的靈魂的,母親是一個聰慧而堅忍的女子,指引著我的人生。沒有地壇我不知道該不該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義;沒有母親我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如何實現生命的意義。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地壇是曾經的母親,母親過世后融入地壇,母親是現在的地壇。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壇,在精神上仰賴地壇,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戀地壇,因作者對生存的'全部理由都產生懷疑的時候是地壇給他提供了審視人生的空間,并給予他許多感悟,從而改變了作者的生死觀,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地壇在不動聲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壇的滄桑睿智、寬容接納在某種程度上像一個人――我們的母親,不斷包容、理解、支持著作者。

  我在此時的頓悟與這一部分的首段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遙相呼應,完成了作者對生命的解讀,對母愛的詮釋。

  三、拓展:

  堅強的母親,一份毫不張揚的愛……

  看文章《秋天的懷念》

  看視頻《母親》

  四、小結

  1.學習這篇散文,可值得借鑒的有幾個方面?

  ①要關心殘疾人:一個人一旦得殘疾,就喪失了部分生活權利,如果再無出路,讓他們陷于絕境,就很可能由絕望至輕生。我們應該讓他們也有一條走向自己幸福的路。殘疾人也有成就感,只要得到適當的發展空間,他們也可以做出自己的貢獻。

  ②要珍愛生命,頑強生活:本文喚起健康人的幸福感,喚起我們的生命意識。無論什么人,無論遭遇到什么不幸,都不能放棄生命。只要想到給予我們生命的母親,想到如果輕生將會給母親帶來什么樣的痛苦,就知道應該怎樣珍愛生命。史鐵生以一個截癱病人登上文學圣壇,取得出類拔萃的成績,對每一個人都是極大的激勵。每個人只要根據自身的條件,揚長避短,頑強奮斗,都可以碰撞出一條成功之路。

  ③要更加深切地感受母愛:母愛總是毫不張揚的,母愛的方式總是平凡的,母親的心總是深沉的,往往要靠做子女的去體察,去設想,去感悟才有深切的感受。

  2.引用史鐵生的話,加深對史鐵生的了解,積累寫作資源。

  關于寫作

  ……我其實未必合適當作家,只不過命運把我弄到這一條路上來了。……總也得有條路走,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筆去找。而這樣的找,后來發現利于此一鐵生,利于世間一顆最為躁動的心走向寧靜。我的寫作因此與文學關系疏淺,或者竟是無關也可能。我只是走得不明不白,不由得嘮叨;走得孤單寂寞,四下里張望;走得怵目驚心,便向著不知所終的方向祈禱……

  關于殘疾

  ……殘疾,并非殘疾人所獨有。殘疾即殘缺、限制、阻障。名為人者,已經是一種限制。肉身生來就是心靈的阻障,否則理想何由產生?殘疾,并不僅僅限于肢體或器官,更由于心靈的壓迫和損傷,譬如歧視。歧視也并不限于對殘疾人,歧視到處都有。歧視的原因,在于人偏離了上帝之愛的價值,而一味地以人的社會功能去衡量,于是善惡樹上的果實使人與人的差別醒目起來。榮耀與羞辱之下,心靈始而防范,繼而疏離,終至孤單。心靈于是呻吟,同時也在呼喚。呼喚什么?比如,殘疾人奧運會在呼喚什么?馬丁路得金的夢想在呼喚什么?都是要為殘疾的肉身續上一個健全的心途,為隔離的靈魂開放一條愛的通路。殘疾與愛情的消息總就是這樣縈縈繞繞,不離不棄,無處不在。真正的進步,終歸難以用生產率衡量,而非要以愛對殘疾的救贖來評價不可……

  五、課內閱讀

  看文章《關于信仰,關于殘疾--史鐵生》

  看文章《寧靜的史鐵生》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主旨——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2.了解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境的關系。

  3.培養學生正確的生死觀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作者在地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境界中所獲得的對生命的新的認識。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在他21歲生日那天,因為腿部疾病住進了醫院,從此,就再也沒能站起來。

  雖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可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對于一個血氣方剛的生命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是在輪椅上度過余生,接受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殘酷和最長久的傷痛,還是干脆放棄生命,一了百了?他面臨著人生最艱難的選擇……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史鐵生的內心深處,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吧……

  二.板書課題、作者。

  (過渡語)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運后引發的關于苦難、關于生命意義的思考。為了更真切地走入史鐵生的內心世界,我們以模擬采訪的形式來研讀課文。同學們是被采訪對象史鐵生(有50個史鐵生啊),我是采訪者。

  三.研讀課文。

  1.師:史鐵生,您好!我曾經拜讀過您的很多作品,如《務虛筆記》《老屋小記》《合歡樹》《秋天的懷念》等等。您的作品總是充滿了理性的光輝,讓我們從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這篇《我與地壇》更是倍受廣大讀者喜愛,被評為“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之一。

  請問:當初您是在一種什么樣的狀態下進入地壇的?(提示:包括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兩個方面。)

  生回答,師板書:雙腿殘廢,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頹廢)

  2.師問:那時,您眼中的地壇又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呢?

  生回答,師板書:琉璃剝蝕,朱紅淡褪,高墻坍圮,雕欄散落(荒蕪)

  3.自從那個下午您無意識中進了地壇,您就再也沒有長久地離開它,一呆就是15年。請問:北京的好去處多了去了,您為什么單單癡迷這樣一個荒蕪冷落的園子呢?

  生回答,師講解:地壇作為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圣場所,曾有過怎樣的繁華與輝煌,不難想象。可經過四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卻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鐵生在風華正茂的21歲忽然殘廢了雙腿,由完全到殘缺。相同的命運軌跡,令他對地壇產生了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之感。在這個失魂落魄的人眼里,其它一切地方的繁華與熱鬧都與他無關。只有在地壇滄桑、寧靜的懷抱里,他那顆頹廢絕望的心才能找到憩息地。地壇,給了他母愛般的慰藉。

  師板書:慰藉

  4.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請問史先生:面對雙腿殘廢的現狀,您思考了一些什么問題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關鍵句)

  生回答,師板書:

  ①.為什么要出生

  ②.是不是一死了之?③.怎樣活

  5.您找到答案了嗎?

  全體學生朗讀一遍第六段有關文字。

  師板書:出生是事實,死不必急于求成。

  6.從這個答案可以看出您已經從死亡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請問:是什么給了您活下去的勇氣?(提示:是地壇里各種植物和動物的蓬勃生機。)

  請一個同學朗讀有關描寫文字,要求聲情并茂。

  請學生四個一組交流、討論,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植物或動物來談談它們是怎樣給作者以生命的啟示的?

  生各抒己見,師談自己的理解,師生共同探討:

  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說明它是多么快樂、悠閑、自在。“疾行”,說明它充滿活力,充滿信心,有目標。

  瓢蟲:先是“爬”,接著是“祈禱”,最后是“升空”。靠自己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生活軌跡。

  蟬蛻:也許是覺得自己和這蟬蛻一樣空空如也,也許是新生的獲得也必須象蟬一樣經歷蛻殼的煎熬吧!

  露水:沒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萬丈金光,人又該如何?也許是即將面臨死亡也應該精彩度過,而不是消極等死。

  師小結:園子里處處、時時都洋溢著生命的律動,那些卑微、弱小卻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們向史鐵生昭示著:活著是一種權利,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于這僅有的一次,我們應該好好把握。

  但當今社會中漠視生命的現象屢見不鮮,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如幾年前轟動全國的大學生殺人案:云南大學生網。古人尚知“留須蓄發”,謂之父母所賜,我們當代青年人又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愛生命,是一個人最起碼的`責任;珍愛生命,是一個人對他父母最大的敬重。

  師板書:珍愛生命

  7.您在這園中找到“生與死”的答案了,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以平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也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信心。帶著這種心胸去觀察,地壇呈現在您面前的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

  請全體學生朗讀六個“譬如”

  師板書:落日燦爛、雨燕高歌、氣象萬千

  師講解:像石門落日那樣活著,即使即將下沉也要將地上的每一個坎坷照得燦爛,生命的最后光輝依然絢爛奪目;像雨燕那樣活著,勇敢迎擊風雨的挑戰;像孩子們那樣快樂地活著,在冬雪覆蓋看不到一點生機的時刻,用腳印來講述生命的觸角正在不斷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樣活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皆忘,坦蕩自如。地壇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是誰也不能改變的。它形體可變,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動聲色地啟示作者從頹廢中振作起來,從一個殘疾人成長為北京作協副主席,完成了生命的質的飛躍。

  師板書:熱愛生活

  8.結束語:經歷了嚴寒的冬季,才能迎來風和日麗的春天;苦度干旱的歲月,才能迎來雨后蓬勃的生命;暴雨過后,是嫵媚的大地;風沙吹過,是百花盛開。生命的磁卡,我們不能掌握它時間的長度,但我們可以增加它的厚度。古希臘的荷馬,他的雙眼熄滅了光芒,可他依然迎著風沙,彈著七弦琴,吟唱著《伊里亞特》和《奧德賽》;萊茵河畔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失聰了,可他的心中卻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偉大的《歡樂頌》;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集聾啞盲于一身,可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卻鼓舞著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不幸的人。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難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種靈魂的磨煉。凡是歷經劫難而不屈者,才是真正大寫的人!

  好,我們今天的模擬采訪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四.延伸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得到了一些什么啟發?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如:①要關心殘疾人;

  ②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③要勇于正視人生的苦難與挫折,克服脆弱。

  ④遇事要冷靜思考,不要沖動,不要有過激行為;

  五.作業:

  寫一篇讀后感,字數600字左右。

  附板書設計:

  地壇

  我

  琉璃剝蝕

  雙腿殘疾

  朱紅淡褪

  找不到工作

  高墻坍圮

  找不到出路

  雕欄散落

  古柏蒼幽

  出生是事實

  草藤茂盛

  死不必急于求成

  昆蟲活躍

  珍愛生命

  氣象萬千

  熱愛生活

  教后記:之所以選這篇文章上公開課,是因為自己很喜歡它。它那洗練懇切的語言,它那冷靜沉穩的敘事風格,它那淋漓盡致的痛苦,它那歷難而不屈的堅韌……無一不深深打動著我。怎樣讓學生也能“于我心有戚戚焉”,感受到這篇文章的文字魅力和思想魅力,我思考了很久。后來,我決定用“剖西瓜”的方法,先讓學生找準課文切入點,然后融會貫通全文。為此,我打破通過劃分結構來把握文章內容的做法,讓學生圍繞三個問題來閱讀全文。這三個問題是:人為什么要出生?是不是一死了之?怎樣活?在課堂上,學生圍繞這三個問題把握全文,思路清晰,理解準確,思維活躍,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因為學生大都是“泡在蜜罐里長大”的,人生經歷有限,對苦難的感受不深,所以對文章思想內涵的理解僅僅流于表面,還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加以熏陶和強化。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理解、體悟史鐵生對生命的感悟。

  2、把握文章的脈絡線索,體會景與情的關系。

  3、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

  教學難點:

  如何體悟生命的意義。

  教學重點:

  如何通過語言解讀文章主旨。

  教學步驟:

  一、課前預習:

  1、通讀課文,給生字詞注音并了解其意義。

  2、圈點令自己有所感悟的詞句并試作理解。

  二、教學導入:

  記得有這樣一個秋天的黃昏,我的一個學生跟我閑聊,他告訴我,他常常在痛苦至極時對著窗子大吼一聲,然后,讓那種痛苦的滋味繼續浸著心脾默默生活。我聽著,我的心里流著酸楚:他還是一個孩子,他是在怎樣承受這份磨難啊!的確,一個人獨自咀嚼痛苦是一份悲壯,那么,我們還能從痛苦中再咀嚼出一些別的什么嗎?然而,歷史上有些人的輝煌是用苦難鑄就的,今天的史鐵生就是一例;文學史上有些作家的生命本身就是一部用苦難鑄就的作品,史鐵生便是一例。20世紀80年代以來,他用自己的輪椅代足,爬出了一條曲曲折折的道路,向藝術的極限攀登,達到了常人難以取得的高度。我們說他從生命的磨難中體悟出了生命意蘊,讀他的書,讀他這個人,依然令人感動,富有啟迪。

  讓我們先來粗略地了解史鐵生這個人。

  三、作者簡介:

  (出示幻燈片)

  史鐵生,人生經歷比較簡單,其內涵卻極為豐富。1951年生于北京,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因腿疾住了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也沒有站起來。做了7年臨時工后轉向寫作,1983年因為《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他的作品還有《插隊的故事》、《合歡樹》、《命若琴弦》、《務虛筆記》、散文《答自己問》等,部分作品被譯成英、日、法等語種,在國外出版。史鐵生是用生命來寫作的。面對殘疾,他曾一度彷徨苦悶,甚至于想到了自殺,但最后還是勇敢的活了下來,并拿起了筆走上了中國文壇,從殘疾到成為一名專業作家,史鐵生經歷了痛苦的思索,今天我們一起來讀他的散文《我與地壇》,體味他對生命、對人生意義的參悟。對生命展開思考,是一個沉重的話題,但有時我們需要這份沉重,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份沉重解讀生命,解讀史鐵生。

  四、整體感知。

  閱讀“自讀提示”。(齊讀)

  五、教師分析第一部分:

  史鐵生對生死的感悟,是和一個特殊的環境聯系在一起的,這個特殊的環境就是得天獨厚的地壇。的確,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壇,在精神上仰賴地壇,在心理上迷戀地壇。文章的第一部分說的就是史鐵生和地壇這一環境之間的關系,即人與景的關系。

  1、跳讀第一部分,思考:(找出文中關鍵字詞和關鍵句)

  討論:

  (1)地壇給了我什么啟迪?(找出關鍵句)

  “一個人,出生了,……死是一個必然降臨的節日。”

  (2)其實,這一段議論性文字實際上是史鐵生在園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總體線索,也正是史鐵生“追尋”的“問題”,即

  第一、我的身體是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呢?也就是說,我該不該死?

  第二、我為什么要生?

  第三、我應該怎樣活?

  (3)同時,這一段文字也告訴我們追尋的答案,是什么呢?

  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于由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余地,因此生命就應順應自然,不應消極。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的時候,他自然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自信。行文至此,作者便解決了為什么生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解決是園中景物給我的啟示。

  2、那么,古園的景物是怎樣使作者產生這樣的啟示的呢?

  討論:

  (1)文中有一個詞語概括了地壇景物的總體特征(請找出文中一個關鍵性的詞語)

  寧靜

  在人口密聚的、喧囂的大都市,這世外桃源般的寧靜,不僅襯托了作者的心境,也是作者當時需要的環境,它為作者提供了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2)(一學生朗讀文段,同學體味語言)思考:這段景物描寫是用什么方法描寫的?寫出了景物的那些特點?

  明確:用了擬人手法且極富有新意。一系列動詞(剝蝕、淡褪、坍圮、散落)的運用描述了地壇的荒蕪冷落,敗堵殘陽。比較:A、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B、門壁上朱紅的油漆淡褪了

  (3)“這時候”指什么時候?為什么說它“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明確:指地壇褪去了昔日的榮耀,盡顯滄桑時,而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來了,正與它相憐相惜,因此地壇似乎是特意為他準備的。

  (4)接著,作者引用了小說中的景物描寫,這段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

  (學生默讀第5段)思考景物描寫的特征:

  小昆蟲卑微不衰敗

  草木競相生長

  園中的小昆蟲和構成昆蟲生長背景的草木,它們全很卑微,可是它們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法則生存著,它們不在意自己棲息地的"荒蕪",反而是由于它們的存在,倒使這里不再衰敗。正是這些寧靜,雖然荒蕪但并不衰敗的古園景物使作者獲得了對生命新的理解。

  (5)所以,景物的描寫在表現任務情感上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能說說這些作用嗎/

  A、有襯托作者心境的作用。

  B、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

  其實,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的.解讀,因為世界本身、景物本身也就是生命。讓我們來看最后一段景物描寫。

  3、(教師配樂朗讀最后一段的景物描寫)作者寫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目的?

  肆意雕琢不能改變

  歷久彌堅充滿活力以景寫味,洋洋灑灑

  正是這樣充滿活力的景物使作者勇敢地面對痛苦,有了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也正是這個永恒的景物,使作者獲得了生命的永恒,于是,作者在這15年中“常常”要到那園子里去。于是,在古園中,他又看到了許多別樣的人生,對于母親,他說;他自己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翻了倍的;對于一個漂亮卻又弱智的少女,他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他還描寫了一個練長跑的年輕人,他雖然很努力了,但卻怎樣也得不到他想要的,當他跑了第五名的時候,櫥窗里掛的是前三名的照片,當他得了第三名的時候,櫥窗里掛的是第一名的照片,而當他得了第一名是,櫥窗里掛的是全體隊員環城賽跑的全景,命運總是跟他們開著一些不大不小的玩笑,然而史鐵生在這樣苦難的命運中塑造了最后的形象:他靜靜地坐在園子的一角,在融會了過去現在和未來,融會了死生的時刻里,看到了包容任何孤獨的個體生命在內的更大的生命本相,即“以最真實的人生境界和最深入的內心痛苦為基礎,將一己的生命放在放在天地宇宙之間而不覺其小,反而因背景的恢弘和深邃更顯生命之大。”同學們,當我們面對挫折,面對不公的命運時,你又該如何呢?

  讓我們繼續帶著這份思考閱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第三部分),從語言、內容上圈點評價,

  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要是以這園子里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么,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春天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蕩著串串揚花;夏天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秋天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著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銹,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以心緒對應四季呢?春天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覺春天的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里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秋天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并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里,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霉的東西;冬天伴著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并不發出的信。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春天就是一幅畫,夏天是一部長篇小說,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詩,冬天是一群雕塑。以夢呢?以夢對應四季呢?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凈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的煙斗。

  因為這園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運。

  我甚至現在就能清楚地看見,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長久地離開它,我會怎樣想念它,我會怎樣想念它并且夢見它,我會怎樣因為不敢想念它而夢也夢不到它。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品味本文幾處景物描寫理解作者對生死的感悟。

  2、通過學習,培養正確的生死觀及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體味生命的崇高和莊嚴美。

  二、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體悟作者鐵生對生死的感悟。

  三、授課過程:

  (一) 導入:幻燈片(1)懸崖雪松圖片,圖片上顯示文字:選取“加拿大雪松頑強存活于懸崖上”;貝多芬《命運交響曲》導入。

  (這一設計目的在于讓學生在聽音樂的同時,眼睛有所停留,圖片材料又能對學生寫作起素材積累的作用)

  (二)作者介紹:圖片1:健康年輕的作者。圖片2:雙腿癱瘓的作者。

  提出疑問:作為普通人,我們會想,面對21歲就殘廢雙腿這一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作者是如何走過的?(聯系到地壇)

  (三)關于地壇:圖片,提問從圖中感受到的地壇特點。

  (生答):大,雄偉,冷清……

  (四)內容分析:

  1、錄音朗讀1—5自然段,提回3個思考問題:(提示:用課文里的句子或者詞語回答)

  (1) 地壇有什么特點?

  (明確)荒蕪但并不衰敗。

  (問)荒蕪體現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確)“四百年里……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2)殘廢之初的作者的精神狀態如何?

  (明確)失魂落魄。

  (3) 作者為什么喜歡到地壇去?

  (明確)因為“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上帝的苦心安排”“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問)作者和地壇的感情聯系?

  (明確)同病相憐,精神家園。

  (問)地壇的不衰敗體現為文中的哪些句子?

  (明確)第五自然段對小生命的描寫。

  2、重點分析:第5段,園子里小生命活動對作者關于“如何看待死”疑問的啟示。

  分析方式:提問學生感興趣的描寫。

  強調:露珠—生命能量的積蓄達到最美的時刻。

  蟬蛻—擺脫舊我,走向新生。

  “露珠轟然墜地”“草木窸窸窣窣”—對作者生的刺激,有了生的希望。

  3、理解:作者關于“死”的問題思考所得:“一個人出生了……必然的節日”?

  明確:好好地活,順其自然地活,“活”的自信。

  4、指導學生用1分鐘的時間閱讀課文第一部分最后一段

  (師問)作者在最后一段第一句說“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那到底要怎么樣活呢?請同學們用3分鐘時間討論:你所知道的一些人物的活法。

  (五)組織討論活動:好好活?

  (生答)奧斯特洛夫斯基疾病纏身,仍堅持創作;屈原放逐,乃賦《離騷》。

  (師應變)奧斯特洛夫斯基有一段關于生命的精彩論述?要求生齊背。

  (得知生沒學過,師應變,師背,指導學生課后查閱。

  (補充)晉江一中學女生跳樓自殺事件;《今日說法》欄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選人”之一的劉煥榮。

  (明確)自殺對生命的輕率,意志力的薄弱。(提及學生周記)“正如凱煜在周記中說到為什么人有勇氣自殺卻沒有勇氣去面對所以活著才是最真實的。”在有人輕易地結束自已生命的同時,也有這樣一些人物,在遭遇生活中的'意外時,勇敢地面對,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我想起了中央一套《今日說法》欄目“十大法治人物候選人”之一的“網絡媽媽”劉煥榮。一場大火使她失去了健全的身體和美麗的外表,但她卻利用網絡同許多有著心理疾病的青年交談,為他們排除心理障礙,她的網絡點擊力達到三千萬次。劉煥榮活出了自身的價值。

  (師)現在為同學們介紹這幾句名言,希望對同學們在思考生命這一問題上有所幫助

  名言積累:(幻燈片)

  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希望。

  生命在最危險的環境中,方是真正的生命。

  生命如同寓言,其價值不在長短,而在內容。

  (明確)生命無法荒涼,把握青春年華,充實自己。

  (六)過渡課文第二部分內容:母愛深深。

  (七)作業布置:

  1、課后三

  2、預習第二部分

  (八)板書設計 :

  感悟

  地壇 “我”

  荒蕪

  不衰敗- 纖細的小生命 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通過學習感受作者在地壇中的心態變化

  感悟生與死的關系,使學生更好地面對人生

  教學重點、難點:景物描寫展示人物內心教學過程:

  一、完成課前布置學案,解決字詞。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七課《我與地壇》,請大家將課文翻到45頁。請大家拿出之前發給同學們的學案,我們先來解決在這篇課文中出現的生字詞。(打開課件,展示生字詞)請同學們對照、然后進行朗讀。特別指出,淡褪、撅、熨帖、熨斗、雋永、雋秀這幾個生字詞。

  學生集體朗讀生字詞。

  二、介紹作者,提出問題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史鐵生,我們一起來了解,在他的身上曾經發生過怎樣的故事。史鐵生,出生于1951年,18歲的時候響應毛主席“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號召,到延安插隊(課件打出知青形象),這是當時的知青形象,我們從這張照片中可以感受到這個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散發出來的青春活力,正像在座的各位同學一樣,風華正茂,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激情與理想。然而,命運與這個年輕人開了一個玩笑,史鐵生21歲生日那天,他積勞成疾,住進了醫院,從此再也沒有站起來。(幻燈片展示,這是雙腿殘疾后的史鐵生)。就是這樣一個飽受命運玩弄的年輕人,現在成為我國著名的作家,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現在是中國作協會員,其作品多次在全國獲獎,并有英法日文譯本在國外出版。

  那么我們不禁要問,這個年輕人在自己人生最低谷的時候,都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取得今天的成就的呢?這和一個地方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這個地方就是課文題目所講到的地壇。(作者介紹由老師完成)

  三、朗讀前三段,討論問題。

  接下來,我給大家朗讀課文的前三段,請大家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課文中出現了作者剛剛進入地壇的時候他看到了哪些景物,請大家用筆劃出來,并思考這些景物具有怎樣的特點。學生朗讀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剛剛同學們已經讀完了課文的前三段,請同學們講一講,課文哪些地方寫到作者第一次進入古園看到的景物?這些景物具有怎樣的特點呢?

  (預計學生很快就能找到第三段的景物描寫,所以學生講完之后,以課件的形式展示景物描寫,接著與學生討論這些景物的特點)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景物呢?(學生討論)

  老師總結:地壇在等待我來臨的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顯露出本真的模樣,以便讓‘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四百多年前這座古園是為了帝王祭祀而建的,我們可以想象皇帝跪拜,群臣山呼萬歲的場景,對于地壇而言,這是何等榮耀,何等輝煌。可是四百年光陰流轉,昔日的榮耀輝煌都已經遠去,只留下一片寂靜和蒼涼。作者的人生又何嘗不是如此,古園的荒蕪寂寞實際上就是作者內心的荒蕪和寂寞,剛剛同學們談得都很好,這顯然也符合了王國維所講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四、老師范讀課文第四段

  作者在這個段落中,說到了地壇的意圖,這個意圖是什么呢?我們接下來閱讀文章的第五段。

  五、學生快速閱讀第五段,討論問題。

  作者在這古園中,呆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幾乎每天都要到園中去,他慢慢地對這個古園熟悉起來,在第五段中,作者也寫到了一些景物,按照我們剛剛分析前三段的景物的方法,我們先在文中把景物找出來,然后再分析這些景物具有的特點,同時大家不要忘記一個最重要的問題,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景物。首先請大家把這些景物找出來,景物:小昆蟲、蜂兒、螞蟻、瓢蟲、蟬蛻、露水(提問)與第三自然段對比,這些景物的特點是什么?(提問)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一些景物?(提問)

  教師總結:作者看到都是一些細小的景物,這說明他在園中的觀察異常細致。而在這些景物身上,作者看到了生命的活力,他們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于它的快樂,都有其他生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那份生命喜悅。通過對比,得出:古園荒蕪但并不衰敗。

  六、學生閱讀第六段

  作者在觀察這些細微事物的.時候也在思考著關于生命本質的問題,這兩個問題,就是關于死和怎樣活。

  因為作者經歷了人生的打擊,所以擺在他眼前的最急需解決的是關于死的問題,他想明白了嗎?在課文中那些文字中?(請學生朗讀)

  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個問題解決了嗎?沒有。作者在課文中說到,這卻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一次性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終生的魔鬼或戀人。

  雖說怎樣活的問題不能一次性解決,但是作者對于未來的生活有沒有自己的方向呢?剛才我們跟大家講過,一切景語皆情語,接下來作者在第七個自然段又花費了很多筆墨來描寫古園中的場景,接下來,我們一起分析一下這些場景,來窺看作者的心魂,去從中找一找他的生活方向。六、學生朗讀第七段的場景描寫

  分析六個譬如句,按照前面亮出場景的描寫,請同學們思考:這個段落中描寫到了哪些場景,這些場景又有哪些特點,作者為什么要賦予這些景物這樣的特點呢?

  老師總結,給出參考答案:石門落日,容易讓人傷感,我卻看到光輝和燦爛,在最為落寞的園中,我卻聽到雨燕高歌,冬天白雪覆蓋大地,沒有一點生機,孩子們的腳印卻引發我豐富的想象,古老而孤獨的古柏樹讓我看到亙古不變的寧靜美,暴雨驟臨的園子,我聞到灼熱和清香,秋風忽至,似乎滿目凄涼,我看到落葉飄舞歌搖的美麗姿勢或坦然安臥,總之,我從凄涼中看到美好,看到人生的豐富。

  七、總結全文

  在史鐵生的筆下,這篇帶有自傳性的散文將我的生命軌跡和地毯緊密地融合到了一起,作者通過在古園中的思索,感悟人生的真諦,從最初走入古園的失魂落魄,到理解古園的荒蕪但并不衰敗,最后參悟生死,作者在這里完成了人生的轉折,完成了他苦澀但是華麗的轉身。在寫作方法上,我們重點學習了景物描寫對表現人物內心的重要作用,也就是王國維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八、課外拓展

  我們如何通過場景描寫來展現喜怒哀樂呢?請同學們根據所學知識,描寫一個場景,表現我們特定狀態下的心境。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4

  一、說教材

  1、課文地位

  《我與地壇》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第一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高中第一冊的重點是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我國現當代文章、外國文章、中外文學作品和我國古代散文,著重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單元里已經學習了詩歌的鑒賞方法,第二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鑒賞散文。《我與地壇》之前的兩篇課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樓閣》都是寫景抒情散文的名篇,學生在學習時也初步懂得了散文鑒賞的基本方法:通過解讀語言文字來感受作品中呈現的物象,進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盡可能了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了解創作的時代背景更深層次地把握作者蘊涵在文章中的情感。除此之外,要注意學生的個性感受,鼓勵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境界中,與作者同歡喜,共憂患,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懷。

  《我與地壇》是一篇寫景與敘事相結合的散,作者將自己的獨特感受融進對古園的景物描寫之中,這種描寫很有作者的個性、人格的印記,在景物描寫中抒寫人生感懷和人生思考,;作者的語言無論是敘事寫人還是繪景狀物,無論是描摹心態還是抒發感悟,其表現力都是很強的,語言的運用在平緩沉毅中見機智。因而學習本課,除了進一步落實并掌握鑒賞散文的方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去思考、去探討作者在文中觸景生情,對生死問題的深沉思考與明智選擇和對母愛的感懷、對親情感受。此外,本文也有他思想教育價值:可以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對待生與死的問題,如何對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質,著意培養堅忍不拔的一意志品質,克服脆弱,增強心理承受能力,避免過激舉動,預防發生意外等等。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系,進而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2)將古園的景物描寫作者的特殊的生活挫折結合,把握作者蘊涵在文章中的情感。

  (3)品味評價沉靜、抒情的語言特色。

  (4)引導學生關注生命、關愛親人、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

  教學難點:

  (1)理解“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系。

  (2)品味評價沉靜、抒情的語言特色。

  二、說教法:

  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對自讀課的要求,準備采用自學、討論、探究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爭做學習的主人。具體措施如下:

  1、完成“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時”,采用自讀課文、討論交流的方法,由題目“我與地壇”,文章第一部分寫我的不幸遭遇及我對“死”及“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寫了“母親”,對全文進行整體的思考:文章是怎樣將“我、地壇、母親”三者聯系在一起的?這三者之間有什么內在的聯系?指導學生養成抓住關鍵的人或物,獲取相關信息來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習慣,并在和同學的討論交流中培養自己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2、完成“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時,采用“讀”“議”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反復朗讀相關語句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處境,進行換位的思考,通過與同學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3、完成“把握作者蘊涵在文章中的情感”和“品味評價沉靜、抒情的語言特色。”時采用探究式,讓學生找出自己最為欣賞的一兩出語言,讀一讀,并說一說它美點,并模仿著寫出一兩個句來。寓思維訓練于聽、說、讀、寫之中,提高閱讀分析鑒賞能力,把個人鉆研與小組討論結合起來,互相補充,群策群力,使知識轉化為能力。

  4、完成“引導學生關注生命、關愛親人、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這一情意目標時,聯系中外名人:貝多芬、孫濱、司馬遷、張海迪等人的事跡來思考生命和人生及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聯系書寫母親的詩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當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愛你》《懂你》等來感受母愛的偉大,親情的可貴。

  三、說學法

  高一年級的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基礎上,對整體把握文章、欣賞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結合作者的實際生活、深入作者心靈真正理解文本、比較深入的說出文章語言的美等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弱,自學方法是簡單的雛鳥吞食的方法,對老師的依賴性強,沒有掌握自學的'方法,容易厭倦,思考問題缺乏一定的深度,滿足與膚淺的認識,為此,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法的指導:

  1、用設疑促思的方法,引導學生由題目入手,帶著“內容如何體現題目”的問題去閱讀文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養成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2、通過抓關鍵語段,分析“我”與地壇、母親的關系,體會作者“對生命、對生活、對母愛”的感悟,養成抓中心段、中心句來體會文章所傳達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閱讀方法。

  3、讀書養成摘抄的優美語句的習慣,并通過反復朗讀,從抑揚頓挫、修辭、句式、表達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詞造句的準確形象生動等用所掌握的賞析語言的方法去品味的語言。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即仿寫句子),養成“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4、通過聯系生活閱歷來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聯系生活來學語文,養成“在語文中學生活,在生活中用語文”的學習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命運叵測,人生道路上,不幸有時會從天而降。面對不幸,有人一死了之,有人奮發圖強,但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內心的掙扎。今天,我們就來感受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在他21歲時響應號召赴陜西務農,因積勞到殘而下肢癱瘓后的一段心路歷程。

  (二)整體把握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文章后,就文章內容提出一個問題,用一個問題將題目及兩部分內容聯系起來。

  學生讀完課文后發言討論,既要說出自擬的題目,又要結合課文內容說出擬題的根據,老師進行總結。問題范例:文章寫了我與地壇的什么關系?文章是怎樣將“我、地壇、母親”三者聯系在一起的?

  (三)探討“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系,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1、 學生研讀第一部分,探討“我”與地壇的關系。(注意結合具體語句進行探討,即注意文本的解讀)

  討論后明確:

  (1)、“我”殘廢之初,悲痛欲絕,感到前途的暗淡渺茫,以至于一次次在死亡的邊緣徘徊,偶然地來到這個荒蕪冷落的古園,古園映照著“我”的生活,感受出“我”內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可以說地壇的“荒蕪冷落得如一片野地”的景物特點與“我”的苦痛、迷茫的心境相似。因而在“我”可以在地壇躲避殘酷的現實生活,可以在地壇那里療傷。

  (2)、地壇的“荒蕪但不衰敗”,的特點,使“我”從中受到生命的啟示:園中的小昆蟲蜂兒、螞蟻、瓢蟲、蟬,他們雖身處逆境,但并不頹廢、消極,他們都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還有那“祭壇石門的落日,寂靜的光輝被映照得燦爛” 、“雨燕的高歌”、“冬天雪地上小孩子的腳印”等生機勃勃的景象為世界增添了一份活力和亮色,正是這“荒蕪但不衰敗”,的園子,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并從中獲得啟示: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于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余地。但生命的真諦在于把握自我,因而“我”選擇用積極的人生觀戰勝了消極頹廢的思想,并走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堅定地邁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3)、“我”深愛著地壇,因為地壇與我的緣分,還因為地壇的荒蕪與我的心境相似,更因為“我”在地壇時,地壇的富有生機的景物引發了“我” 對生命、生活的思考, 并中從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2、 研究第二部分,理解母親給予了“我”什么?

  1、 ( 1)、母親給予了“我”生命,但她除了千千萬萬的母親那樣關愛自己的子女之外,面對殘疾的兒子,她還要堅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去承受巨大的壓力,以行動感染熏陶殘疾的兒子 :“她知道我心里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了結果會更遭,但她有擔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母親知道有些事不宜問,便猶猶豫豫地想問而終于不敢問”“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者,兒子得有一條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于能找到。——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她思來想去最后準是對自己說: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里出了什么事,這哭難也只好由我來承擔。”

  (2)、母親給我的是無私奉獻和毫不張揚的愛 :“曾經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里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里,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里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有急迫”

  (3)、母親使“我”獲得了人生啟示:母親苦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為兒子承受一切苦難,為兒子獻出一切,堅定地活下去。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給予兒子的愛,讓“我”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讓“我”體會到親情的可貴,使我在母親去世后“設想母親的心理、寫小說回報母親、整日懷念母親 、痛恨自己的倔強羞澀”。所以“母親”是我亦即作者史鐵生生命的航標。

  3、“地壇”與“母親”有什么聯系?地壇和母親給予“我”的有什么異同?

  討論后明確:“現在我才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有過母親的腳印”——處處的腳印,也就是處處的關愛與牽掛.暗示出“我”的成長處處都離不開母親的啟發,就如同地壇給予“我”的生命的啟示一樣,在我的心中,母親已經和地壇融為了一體,和作者的堅韌果毅的生命融為一體。

  相同點:都在我面對人生不幸、在最最困難、最最低落時給予我慰藉,給予我幫助,并啟迪著我勇敢地面對生活。

  不同之處是:地壇的一草一木及其他的景物描寫觸發我的感覺,讓我感悟生命;給予我生命的啟迪,而母親同給我的更多的關注,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卻又堅定地活下去,她的苦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為兒子承受一切苦難,為兒子獻出一切,她的對待苦難的態度,她的活法,給予我生活和生命的啟迪.從這個意義上講,母親用她的生命來啟迪我,這是與地壇所不同的。所以作者說:我愛地壇,更深愛我的母親。

  (四)品味語言。

  要求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并通過反復朗讀,從抑揚頓挫、修辭、句式、表達的感情、所寄托的寓意、遣詞造句的準確形象生動等角度去品味語言,并模仿著自己創作一句來。(小組合作完成)

  (五)引導學生關注生命、關愛親人、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

  1、聯系貝多芬、海倫·凱勒、司馬遷、張海迪等人的例子來談談關注生命,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問題。

  2、聯系書寫母親的詩如孟郊的《游子吟》等以及當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愛你》《懂你》等來感受母愛的偉大,親情的可貴。

  (六)播放歌曲《真的愛你》及鋼琴曲《命運交響曲》結束本節課,在美妙動人、振奮人心的音樂聲中,激發學生再次感受親情的可貴,并樹立“扼住命運的喉嚨”、與命運抗掙的生活態度,奏響命運的樂章。

  五、說板書:

  板書設計主要體現教學的重難點:理解“我”與地壇、母親的關系:

  我 與 地 壇

  史鐵生

  深愛地壇 深愛母親

  我

  感悟生命 感受親情

  說課方案的自我評價:

  本課的設計主要抓住了題目所涉及的內容要素:“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系作為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突破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靈世界,體味他與地壇和母親的情感,理解他從地壇的景物描寫中、從母親的平凡和瑣屑的實踐中感悟生命、感悟親情,完成此環節之后,下面的語言品味及情知教育則水到渠成,可以說起到了“牽一而發動全身”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本說課稿諸多方面不盡人意:如對課堂中學生會出現的問題沒有預先設想;板書的設計欠藝術性和高度概括性等。懇請指正。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5

  各位老師,下午好。我今天說課的課題是:蘇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課本,“珍愛生命”專題中的《我與地壇》。我主要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專題“珍愛生命”中“向死而生”板塊下的一篇精讀課文。這是作家史鐵生自傳性的散文,講述的是作者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過程,充滿了其對于生命的哲思。教材節選了兩部分內容。一是我與地壇,二是我與母親。本課主要學習第一部分。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文本的資源優勢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一種讀的氛圍,讓學生在朗讀中加深對人物情感的`理解和體驗。

  二、說學情

  學生基本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58人。學生大多數對閱讀有一定的興趣,基本上能靜下心來讀一篇課文,并能簡單的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

  學生預習情況:

  學生上課之前已經預習了課文,查詢了史鐵生的資料,抄錄了字詞,對課文的主要內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

  從上述對教材和學情的分析,結合學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三、說教學目標

  1、理清思路,體會作者對生命以及苦難的感悟。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領會地壇使“我”豁達地對待生死。

  3、品味語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寫與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之間的關系。

  四、說重點難點

  1、作者傳達了怎樣復雜的情感。

  2、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五、說教法學法

  1、以讀促悟:在教學中,通過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史鐵生情感的變化。

  2、小組探究:通過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從地壇景物的特點中體會史鐵生對于生命的思考。

  六、說教學程序

  為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圍繞上述構想,我將本課設計為以下三大環節:

  一、課文導入

  二、文本探究

  三、課堂總結

  第一環節:課文導入

  只要分為三個方面:

  1、照片導入,由史鐵生的照片導入課文

  2、換位思考,假設你在21歲遭遇了殘疾,你會怎樣?

  3、引入課文

  第二環節:文本探究

  本環節是本課重點。主要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圍繞殘廢之初作者的心境,從地壇與作者的相似之處中體會二者的同病相憐。重點解讀描寫地壇外貌的句子。第二部分,抓住地壇“荒蕪并不衰敗”的特點,圍繞課文第五自然段中對地壇景物的描寫,小組探究這些景物的特點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作者對生命的感悟。第三部分,則是作者從為何生到怎樣活的一個過渡的思考,由兩個問題,即“生是什么,死是什么”進行過渡。最后簡單解讀了一下作者看透生死后地壇展現的新景象。

  第三環節:課堂總結

  1、從“作者喜歡地壇嗎”這個問題入手,要求結合前文學習,讓學生概括地壇對作者走出逆境起到的作用。從而對整節課作一個總結。

  2、 布置作業

  七、說教學反思

  《我與地壇》這堂課,是我們高一語文組共同努力的成果。我至今還記得第一次磨課時那令人萬分尷尬的一灘死水的課堂。這個可能跟那個班級本身就不活躍有關,但我想,大部分問題還出在我自己。下課之后,季老師、錢老師還有小環等等,我們坐在一起,努力的糾結到底哪里出了問題。總結了幾點就是,

  1、導入頭重腳輕,

  2、課堂小問題太多,主問題不清晰,

  3、對句子的分析浮在表面,沒有深入體會,

  4、語速過快等等。然后大家出謀劃策,就有了第二次的磨課。

  果然集體的智慧是強大的,第二次磨課,從各方面來說,都比第一次好,但還是存在問題,一是在分析地壇與史鐵生的相似之處那里,問題設置的順序有點混亂。二是對第五自然段的分析,教師講的太多了,學生的感悟較少,三是最后六個譬如那里,也是內容太多,教師的分析浮在表面。回去之后我又進行了修改。今天呈現的就是我們的成果了。通過對這節課的認真準備,我認識了備課組集體力量的強大,同時就個人而言,我了解了更多的教學手段,鍛煉了自身素質,自我感覺在課堂教學上有了較大的進步。雖然因為經驗等等方面的原因,我還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相信以后我會做得更好。

  以上是我的說課,希望各位老師多給我提意見。謝謝大家。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1.語言建構與運用:賞析寫景段落,明確情景交融、觸景生情、情理結合的手法;運用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賞析意象。

  2.審美鑒賞與創造:認識作品的美學價值,提升文學欣賞品位,體會作品背后凝結的民族審美心理。

  3.思維發展與提升:把握寫景散文情感線,理解情感與景物之間的關系,由情到景,由景入情,由景入理。

  4.文化理解與傳承:品味蘇軾和史鐵生身上共有的文化人格,感悟這種人格的魅力。

  【課前準備】

  1.熟讀《赤壁賦》《我與地壇·一》并疏通《赤壁賦》文意

  2.印發導學案。

  【教學過程】

  一、導入:尋找橋梁,明確定位

  今天,我們的課題是《赤壁賦》《我與地壇·一》的聯讀,那么,請同學們思考,一篇古代散文,一篇當代散文,你們認為他們的聯讀點在哪里?

  明確:

  ①文體:都是寫景抒情散文;

  ②背景:作者都遭遇了“不幸”;

  ③情感變化:作者都展現了從低谷“突圍”而出的心路歷程。

  今天我們一起沿著“突圍”這一主題走進今天的課題:中國文人的“突圍之道”——《赤壁賦》《我與地壇·一》聯讀,一起去看看他們為中國文人提供了一條怎樣的路徑。

  二、由“心理狀態”入手,看何為“突圍”?

  活動一:兩篇文本都是寫景抒情類散文,那么由“心理狀態”入手,是探尋作者“突圍”過程最有效的切入點。請同學們再次快速瀏覽文本,劃出文章中表現作者“心理狀態”的詞或者句子,用曲線圖的形式畫出人物心理變化圖。

  畫圖提示:如果你認為文章中某一段人物心理狀態由消極變為積極,情感從悲變成樂,那么“心理”曲線圖則由低往高走,反之則相反。

  《我與地壇》中展現史鐵生“心理狀態”的詞或句:

  第一組:①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②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什么都找不到了;③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

  總結“心理狀態”:質疑活著

  第二處: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這樣想過之后我就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總結“心理狀態”:接受活著

  第三處: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

  總結“心理狀態”:尋求活的方式

  補充

  第四處:結合背景及文本內容

  總結“心理狀態”起點:狂妄青年,并用虛線繪制出來。

  明確:

  圖片圖片

  《赤壁賦》中展現蘇東坡“心理狀態”的詞或句:

  第一處:樂甚

  第二處:如怨

  第三處:悲風

  第四處:喜而笑

  補充

  第五處:結合背景

  總結“心理狀態”起點:天之驕子突遇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心理重創,用虛線繪制出來。

  明確:主客對話是“賦”常用的一種行文方式,且對比《念奴嬌·赤壁懷古》中蘇子的情感,與此文中和“客”的情感高度吻合,故《赤壁賦》中表層看是客和蘇子的情感交鋒,實質上可以說是蘇子內心的情感交鋒,梳理時“客”與“蘇子”可以合而言之。

  圖片三、由“心理狀態”入手,看“病困”為何?

  活動二:人處于“病困”之境,才會去尋求“突圍”的途徑,從心理曲線走向看,低點往往是人物處于“病困”之境的時候。小組合作,對照史鐵生和蘇軾的心理曲線圖,找出文中展現“病困”的句子或段落并討論分析“病困”為何?

  明確:

  (一)《我與地壇》中史鐵生的“病困”源于雙腿殘廢以及雙腿殘廢帶來的精神幻滅。

  分析:從第二段“他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可見史鐵生的病困源自于雙腿的殘廢;從第五段“雙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可見史鐵生的困境源自于殘廢后的無路可走,對自身價值的一種幻滅感,精神上的幻滅感;從第五段“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可見此處史鐵生的困境源自于殘廢后對“生命”的質疑。

  海明威說“一個人并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但我們可以看到此時的史鐵生卻可以說成“意外帶走了他的雙腿,也毀滅了他的精神,打敗了他。”此時的史鐵生絕不像一個硬漢,更像是一個身體和精神都被擊垮,逃避這個世界的“懦夫”。可謂“敗”得徹底,他又該如何扭轉命運的敗局,“突圍”而出呢?

  (二)《赤壁賦》中蘇東坡的“病困”主要為精神上的壓抑和痛苦。

  分析:從第二段中蘇子之歌“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可見蘇子的困頓在于“志士不遇”的處境。

  點撥:①引入: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明確“香草美人”的象征含義;②輔以蘇軾的`背景;③明確蘇子之歌隱含在深層的“志士被貶,理想落空”的悲凄,這和后面“客”之“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悲凄簫聲相吻合。

  從第三段中“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可見因“英雄幻滅”而悲;由“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可知:①蘇子將自己與“一世之雄”的曹操相比,悲在“功業未建”;②蘇子將自己比作“滄海一粟”,悲在“個體渺小”;③蘇子將自己比作“蜉蝣”,且與“長江”“明月”相比,悲在“人生短暫”。 如果說“志士不遇,被貶之境”尚有轉機,那“生命短暫”之悲可謂千古文人之共悲,可謂“絕境”,無藥可解,我們看看蘇子又是如何“突圍”而出的呢?

  四、由“心理狀態”入手,看以何“突圍”

  活動三:

  問題1:處于困境中的蘇東坡和史鐵生,他們分別在地壇和赤壁突破了自我困境,實現了自我突圍,從心理曲線圖看,由低向高的部分是作者“突圍”的過程。小組合作,對照史鐵生和蘇軾的心理曲線圖,找出文中表現他們“突圍”過程的段落并討論分析以何“突圍”。

  明確:①《我與地壇》的3—7段;《赤壁賦》的1、4段。

  ②每一次心理狀態的變化都與“自然景物”有關,故明確“對話自然,自我突圍”。

  問題2:請同學們按座位分為五個小組,小組合作,分別分析《我與地壇》的第3段、第5段、第7段及《赤壁賦》的第1段、第4段中的“自然景物”,完善下表,找找自然為他們提供了怎樣的“突圍之道”?(表格可以續加)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赤壁的“水月”讓蘇子產生了“變與不變”的哲思,消解了個體生命的短暫之悲;赤壁的“風月”清爽皎潔且無禁不竭讓漁樵江渚的蘇子享用,消解了個體漁樵之態、滄海一粟的渺小、處境之悲,消解了“望美人而不得”的怨。故可概括為“景中悟理釋‘悲怨’”。

  五、深化“突圍之道”,凝練審美心理

  活動四:史鐵生和蘇東坡都在“山水自然”中完成了自我突圍,“對話自然,突圍重生”為處于困頓之境的無數文人提供了一條出路。你還知道哪些文人走向了山水,走向了自我突圍之路?請仿寫下面句子,講述“對話自然、自我突圍”的故事。

  示例:(李白)走向了(夢中天姥),激發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情壯志。

  預設:(陶淵明)走向了(南山),擺脫了(久在樊籠里)羈絆和痛苦。

  (張孝祥)走向了(洞庭),造就了(盡挹西江,細斟北斗,萬象為賓客)的宏大境界,忘卻了(今夕何夕),淡褪了(世間榮辱)。

  分析:陶淵明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治愈“誤入塵網”帶給他的羈絆之苦;李白以“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的夢中天姥激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灑脫豪情;張孝祥在“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的洞庭湖上忘卻了“今夕何夕”,淡褪了世間榮辱。

  凝練:山水自然為中國文人提供了一條于困境“突圍”而出的路,為中國文人提供了一方自我治愈的良方。不僅古代,不限文人,就如同我們這般的普通人也總能在自然中得到一些獨特的感悟,指引我們更好地生活。這已經凝練成一種民族審美心理。課后請同學們一起閱讀林志猛的《中國山水文明與精神的超越性》一文,感受并深化這種民族審美心理。

  六、作業

  (一)拓展閱讀:林志猛《中國山水文明與精神的超越性》

  (二)寫作:假如蘇東坡來到地壇又或者史鐵生來到赤壁,他們相遇了,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呢?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7

  一、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概括課文前后兩部分的要點。

  2、學習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現手法。

  二、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品味文章沉靜、深沉、綿密的語言特色,學習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法。

  思維發展與提升:了解作者殘疾后在地壇的啟示下對生命產生新理解、新感悟的歷程。

  審美鑒賞與創造:從把握文章的線索入手,理解母愛的深沉偉大和作者痛悔的心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感悟作者有“生”到“死”的復雜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觀。體驗“母愛”的崇高與偉大,形成正確的親情觀。

  1、感悟作者由“死”到“生”的復雜情感。

  2、感悟母愛的崇高偉大,形成正確的親情觀。

  本篇課文的教學對象是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已經學過一些散文,掌握了一定的散文知識,但本文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學生要在課前預習中反復誦讀,提高閱讀能力。

  一、導入

  播放貝多芬《命運交響曲》,簡介貝多芬失聰而作此曲,并能扼住命運的喉嚨,奏響人生的最強音。

  請大家看看這個“人”字,你們知道它為什么會穩穩地站著嗎?因為它有一撇一捺,因為它有兩條“腿”,正是這兩條腿撐起了每一個人,每一個健康的人。而著名作家史鐵生,在他“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屬于他的世界轟然坍塌了,他一度失魂落魄,痛不欲生,但他最終勇敢地站了起來。那么,到底是什么給了他人生的支點,使他走出了人生的低谷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史鐵生,走進他的代表作——《我與地壇》,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

  二、學生誦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結構

  1、第一部分:我與地壇的關系

  2、第二部分:對母親的追思,對母愛的理解。(過渡句:第二部分第一段)

  三、師生互動,解讀課文

  1、“我”是以怎樣的精神狀態進入地壇的?地壇呢?

  提示:“我”——頹廢、迷惘。(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地壇——廢棄、荒蕪、冷落。(我……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荒蕪冷落得如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我”被社會遺棄,地壇被人們遺棄,所以我對地壇產生了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的感情。

  2、“我”與地壇有怎樣的宿命?

  (1)我家與地壇很近。

  (2)我與地壇有著相同的命運。(“園子”荒蕪,“我”殘疾)

  (3)地壇頑強的生命力給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氣,讓“我”領悟到生命的內涵。

  3、為什么說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這給作者以什么啟示?用自己的話概括。

  提示:古園的荒蕪冷落正烘托著作者的悲苦命運,也正是這荒蕪但并不衰敗的景象給予了作者對生活的新的感悟。陽光燦爛,昆蟲活躍,露珠晶瑩,草木叢生,這是生命力的展現;使我感受到即便在無情的命運之中,生命依然是一種頑強的存在,其前景照樣會繽紛多彩。

  二十歲時突至的殘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轉直下,他為了排解內心的苦悶與困惑,來到地壇,又在地壇的啟示下完成了他對生命的新認識,樹立起自己的生命觀、世界觀,從而得到了獲得全新的.生命。此時,地壇已經成為他精神的家園,靈魂棲息的所在。

  4、我在地壇里思考了什么問題?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了嗎?

  我該不該去死?(死,應該順其自然)

  我為什么要出生?(無須思考)

  我應該怎么去活?(地壇的述說)

  體驗:生和死都是自然規律,對死不必急于求成

  5、是什么給了”我“堅強活下去的勇氣,它們有怎樣的特點呢?

  景物的特點:破敗、荒蕪、古舊。寧靜,充滿活力、生氣,體現這古老的園子生命依然頑強,洋溢著生命的律動。

  作者的思想感情經歷了一個從苦悶、絕望到充滿希望的過程。正是地壇這種難以言傳的包孕著永恒與瞬間、古老與新鮮、沉寂與涌動、博大與纖細的雙重境界給了作家的心靈以強烈的震動。文章中的地壇概括地說,令作者感到的便是地壇在看似沉寂、荒涼、蕭瑟、幽深之中的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用文中的話即為:荒蕪但并不衰敗。

  .閱讀《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與文中對“蜂兒”“螞蟻”“瓢蟲”“蟬蛻”的描寫比較語言的異同。

  提示:均比較細膩,本文更深沉綿密。

  6.“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作者的結論是什么?

  提示:寫出了一個充滿生機、活力永存的景象。這實際是在回答前文怎樣活的問題——外在的環境是惡劣的,但生命是無法遭到破壞而發生改變的,只要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頑強的活著,你就能坦然地體會到人生的味道。

  7、景物描寫的作用

  (1)說明地壇是破敗、荒蕪、古舊的,同時又寧靜,充滿活力、生氣。

  (2)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地壇是對“生命”和“世界”的解讀,也是作者的解讀,讓作者獲得新生。

  8、為什么作者說“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親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還要承受不能將這種痛苦現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隨時準備接受兒子自殺的噩耗,還要想兒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該怎樣走。因此,作者說“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9、母親為“我”做了什么?她對“我”的關愛有什么特點?兒子在母親身上讀懂了什么?

  送我上地壇無言目送艱難的命運

  在家擔憂我坐臥難安堅忍的意志

  到地壇找我悄悄緩緩毫不張揚的愛

  要堅強的承受苦難,要堅韌的活下去,生存的意義、價值、在逆境中更加堅強

  10、母親離去后,“我”搖著輪椅在園中度過一天,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寫?

  從清晨到白晝,從午后到傍晚,從日升到月升,“我”走遍了這院子的每一個角落,一切都像往常一樣,但是母親卻已經離開了“我”,一切都不曾改變,但母親卻永遠不會再來找“我”了。“我”的內心充滿了失落與惆悵,正如當初母親尋找“我”時的焦灼與茫然。到此時“我”已經真正懂得母親那份真摯、深沉、毫不張揚的愛對“我”來說有多么重要。但是,已經來不及了。作者反復講“母親已不在了”充滿了痛惜悔恨之情。

  ——物是人非

  11、品味“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有過母親的腳印”一句的含義?

  作者回到園子中認識到園中處處都有過“母親的腳印”,處處都有母親的牽掛與關愛。這樣的總結,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在“我”的每一寸進步中都凝聚著母親的心血。母親與地壇已經合二為一,融為一體,也早與“我”融為一體。

  四、課堂討論

  1、我們的生命完美無缺嗎?我們應該怎樣活著?

  2、面對父母,我最痛悔的……

  設計的話題均能和學生自身實際緊密結合,使學生有話可說;允許自選話題,又能尊重學生的個人情感愛好與偏向,在說話訓練中體現教學民主思想;而口語交際訓練更是引導學生對生命和親情感悟進行內化與升華,在口語能力訓練中體現人文的關懷。

  五、課堂總結

  地壇向我展示了一個鮮活靈動的生命世界,讓我意識到不管怎樣微弱纖細的生命主體都有它自身的價值,都有屬于它的歡樂、悲傷及情趣,這是任何其他生命都無法替代的。生命的自得其樂促使“我”認識到每一個個體生命都有屬于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當然,人也不例外。

  人為什么活著?史鐵生沒有把自己悟得的答案昭告于世人。其實,離開了每個人特定的生活軌跡,離開了每個人獨具的人生感悟,這樣的答案近于廢話。他只是說了,園神告訴他,孩子,這不是別的,這是你的罪孽與福祉。而我想說,生與死之間有段距離,這就叫人生;怎樣走過這段距離,這就叫生活。僅此而已!史鐵生在文章的最后說:“要是有些事我沒說,地壇,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事只適合收藏”。我說:要是有話我沒說,史鐵生,你別以為是我忘了,我什么也沒忘,但是有些話只適合收藏。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8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文章景物描寫的作用;

  2.感悟作者珍愛生命、自我救贖的人生態度。

  學情分析:

  學習《我與地壇》學生需要從中理解母親對我的影響和激勵,地壇給我的生存啟發。高一的學生在認知上,對情感的理解、語言的運用和精確表達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能夠體會生命的涵義。

  教學重點:

  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啟示

  教學難點:

  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與死”的思索。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教學過程:

  一、預習環節:

  1、識作者輪椅上的文壇硬漢史鐵生(1951—2010),當代作家。北京人,1969年赴陜西延安插隊,后因病轉回北京,后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2010年突發腦溢血逝世。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他是一位對生命特別有感悟的作家,他的創作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殘疾人命運的關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代表作有《我與地壇》《務虛筆記》《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天的玫瑰》《合歡樹》等。其中《我與地壇》《務虛筆記》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對強者而言,磨難也能成為禮物)

  2、知背景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歲時忽然失去了雙腿,我們能充分理解他的極端痛苦的內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里。”地壇的樹蔭和夕陽籠罩著史鐵生絕望的身影,他在這里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靜想苦思,想關于死的事,想了好幾年。在地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境界中,作者獲得了對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從而走出了殘疾自傷的陰影。(實際上,他比所有擁有雙腿的人,都要更加健全,也更加崇高。)

  3、補充材料

  ①地壇地壇公園又稱方澤壇,是古都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地壇公園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占地37.4公頃。公園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地壇公園有方澤壇、皇祇室、牌樓、齋宮等著名旅游景點。1984年被評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百度百科)(很多人說:到北京可以不去長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壇。)

  ②史鐵生解釋他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著,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借助這些躊躇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著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大向”。

  ③史鐵生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要么在惡夢中醒來,要么在美夢中睡去。

  ※當白晝的一切明智與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種眼睛看這個世界。※不應該因為現實的不滿意,就遷怒于那亙古的夢想,說它本來沒有。※對于心靈來說,人奮斗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它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

  基礎知識梳理

  1.記字音坍圮()熨帖()宿命()蟬蛻()窸福ǎ┴ü挪槐?()雋永()倔強()嘈雜()假期()玉砌雕欄()獨處()捋著()焦灼()荒蕪()剝蝕()

  2.識字形tuí墻()kè守()教huì()cù然()

  3.積成語.

  亙古不變意思是從古到今,沒有變化。

  堅忍不拔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歷盡滄桑歷,經歷;滄桑:滄海桑田,指變化很大。形容飽經憂患,經歷了許多變故。聲名狼藉形容人的名聲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狼藉(jí):亂七八糟。失魂落魄形容極度驚慌、心神不寧的樣子。

  身臨其境親自到了那個環境。臨:到、來。

  二、課堂研讀教材:

  學習活動一:讀文本,探究地壇給予“我”的人生啟示(學生讀文,交流,分享)

  1.文章標題是《我與地壇》,那么在作者筆下,地壇具有怎樣的特點?

  2.“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3.“我”與地壇有哪些相似之處?

  4.地壇給了“我”怎樣的人生啟示?(重點品味景物描寫)第一處景物描寫“剝蝕”“淡褪”“坍圮”“散落”這幾個動詞中暗含了對比,400多年前的地壇和400多年后的地壇對比,20歲之前的“我”和20歲之后的“我”對比。不用常規句式(如“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剝蝕了”)表達,卻把這些動詞提前,與“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句子結構一致。突出了園子的“荒蕪”和“我”的殘廢。地壇荒蕪冷落被人遺棄,“我”雙腿殘廢被社會拋棄,二者有著相同的命運,有著“宿命”的味道,這是“緣分”。地壇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顯露出本真的模樣,也讓“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第二處景物描寫抓住:蜂兒、螞蟻、瓢蟲自得其樂蟬蛻、露水、草木各顯其美——“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園子里處處、時時都洋溢著生命的律動,那些卑微、弱小卻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向史鐵生昭示著:活著是一種權利,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于這僅有的一次,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園子荒蕪單并不衰敗”這一句對園子的概括實則包含了他對生命的理解:人雖殘廢卻不應該頹廢。應該說作者此時聽到了生命的召喚,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氣。這是值得慶幸的事,只是這一信念的獲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園中的那些小生命可以告訴我們作者歷經了怎樣的苦痛與掙扎。“猛然間想透了什么”的螞蟻,應該是作者在某一瞬間悟出了什么吧,“寂寞如一間空屋”的蟬蛻,也許是覺得自己和這蟬蛻一樣空空如也!也許是新生的獲得也必須像蟬一樣歷經蛻殼的煎熬吧!那“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的`露水,小小的一滴露水竟能摔開萬道金光,人該如何?也許是即使馬上面臨死亡也應該精彩地度過,而不是消極等死。還有那些草木,它們“竟相生長”“窸窸父片刻不停”,野草不是一歲一枯榮嗎?可是到了它該展示旺盛的生命力的季節,它便盡情地發出那些動人的聲響。總而言之,從這些景物之中,我們看到作者時而對生感到困惑,時而仿佛想透了些什么,時而可能面對雙腿自哀自憐,但最終還是從園中不論大小都活得自由自在的生命中看到:活著是每一種生物的權利,而且要活得精彩。

  第三處景物描寫(齊讀六個“譬如”領起的句子)討論這一段景物描寫的含義。明確:落日將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燦爛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蒼黑的古柏鎮靜地站在那兒暴雨激起草木和泥土的灼烈而清純的氣味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像石門落日那樣活著,即使即將下沉也要將地上的每一個坎坷照得燦爛,生命的最后光輝依然絢爛奪目;像雨燕那樣活著,勇敢迎擊風雨的挑戰;像孩子們那樣快樂地活著,在冬雪覆蓋看不到一點生機的時刻,用腳印來講述生命的觸角正在不斷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樣活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偕忘,坦蕩自如。地壇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是誰也不能改變的。它形體可變,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動聲色地啟示作者從頹廢中振作起來。

  小結一景物描寫要注意的兩點

  1.抓住景物特點

  2.關注景物暗示

  學習活動二:文章標題是“我與地壇”,第二部分卻寫了母親,讀文思考:

  1.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在我殘疾后,母親為我做了哪些事?

  3.“我”從母親身上收獲了怎樣的人生啟示?(重點品味)抓關鍵句:“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這句話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親與地壇融為一體,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閱盡滄桑的地壇以寬闊的胸懷靜靜地接納包容了曾經痛不欲生的我。歷盡苦難的母親以聰慧堅忍的關愛默默地理解容忍著茫然失措的我。地壇像一個悲天憫人的智者,蕩滌著我的靈魂;母親是一個聰慧而堅忍的女子,指引著我的人生。沒有地壇我不知道該不該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義;沒有母親我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如何實現生命的意義。至此,完成了作者對生命的解讀,對母愛的詮釋。“我”與地壇,“我”與母親,地壇與母親,融為一體。

  小結二敘事抒情、說理

  1.關注人物言行、心理

  2.抓住細節三、總結全文(解惑提高)

  (一)梳理景物描寫的作用:

  1.襯托作者的心境;

  2.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靜、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的解讀

  (二)感受作者啟示,領悟人生哲理一座經歷了400多年風雨的古老而又神圣的地壇,一位僅走過49個年頭的苦難而又偉大的母親,一個雙腿截癱用15年時間思索生死的史鐵生,一篇傾注真情影響了無數人的《我與地壇》,告訴我們: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難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種靈魂的磨煉。

  四.評測練習

  (任務群閱讀與實踐)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

  材料一

  ①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去世。消息傳來時,新一輪的冷空氣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風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飄飛,路旁的松樹、冬青的枝葉也低垂著。

  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讀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與地壇》,這篇散文我讀得很慢很認真,前后讀過三遍,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實的文字平靜而低調地敘述自己的心路歷程,他從自身出發,對存在的信念與生命的意義進行了深刻的剖析與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動容。在文章里,他坦承當初的頹廢與迷茫,“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地壇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他平靜地回顧當初的心理掙扎,“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便決定活下去試試。為什么要活下去試試呢?好像僅僅是因為不甘心,機會難得,不試白不試,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試一試不會額外再有什么損失。說不定倒有額外的好處呢,是不是?”他這樣闡述自己最初的寫作動機,“為了讓那個躲在園子深處坐輪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別人眼里稍微有點光彩,在眾人眼里也能有個位置,哪怕那時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說得過去了。”他的寫作狀態近乎癡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寫,哪一個人可以讓你寫成小說......中了魔了,那時我完全是為了寫作活著。”像一位鄰家大哥把真實的心跡娓娓道來,把真切的心靈感悟與千萬讀者分享。《我與地壇》帶給我們對生命的思考與生命價值的觸動,是親切而深刻真實的。(節選自《難忘生命里的那一縷馨香》)

  材料二

  ①曾幾何時,我們的這個時代是那么的喧囂,曾幾何時,我們的作家是那么的浮躁,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卻絕然不同,他以他的方式給這個塵世帶來一縷縷的芳香,讓我們沉醉其間,又像是帶來一顆仙果讓我們品嘗,口齒存香間,體悟到生命的尊嚴和壯美。《我與地壇》,在解讀著生與死的莊嚴話題;《我與地壇》,又在咀嚼、品味、詮釋、超越著苦難。

  ②不同于一般以寫作為生、為稻梁謀的作家,史鐵生的作品已經不單是僅供欣賞的文學作品了。他的文字滲透了自己的生命體悟與感受,是在以靈魂撞擊靈魂。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既摧殘了他,又成全了他。就象珍珠之于蚌貝,那原本就是因砂礫異物折磨而分泌出來的。這樣的寫作充滿了一種向死而生的悲壯,充滿了一個男人性格中全部的軟弱與剛強。他常常說自己每天都在面對死神,死神多次吻上他冰涼的額頭,卻又屢屢飄然離開。

  材料三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最感人處,正是寫他在地壇待得過長時,母親如何為他擔憂。那時他的母親還在,而我的母親已經不在了,我只能在地壇荒園中孤獨地漫游。共同的念母之情使我與史鐵生心心相印,對他的《我與地壇》和《秋天的懷念》情有獨鐘。我似乎記得當年在地壇徘徊時,曾經見到過坐著輪椅看書的史鐵生的身影......直至今天,史鐵生仍然是巨大的鼓勵,鼓勵我繼續在“費力不討好”、卻使自己感到深切和明凈的“純文學”路上走下去。(節選自《地壇精魂》)問題:三則材料都寫到《我與地壇》,請分析《我與地壇》給作者的啟示分別是什么?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09-18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04-03

《我與地壇 》教學設計06-02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14篇)03-22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14篇03-22

《我與地壇》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12-08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精選10篇)12-09

我與地壇教學設計通用14篇04-03

《我與地壇》優秀的教學設計(精選6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