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

時間:2021-06-10 17:47:0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通用6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通用6篇)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作者

  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以及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導學生學會“妨、礙”2個會認字,讀讀記記“妨礙、情不自禁、隨心所欲、天賦、癡迷、一本正經”等詞語。

  教學重點:

  讓學生知道“我”發現了什么,是怎樣發現的。

  教學難點:

  理解“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領悟作者童年是強烈的求知欲和豐富大膽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讀題質疑,激發興趣

  1、難忘的童年生活中,你有哪些童年的樂趣?

  2、讓學生暢所欲言。

  3、我們不知不覺地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出示課題)

  4、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師介紹有關胚胎發育的科學知識。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自學。

  2、自學反饋,全班互動。

  (1)出示生字新詞,認讀

  (2)理解“隨心所欲、絞盡腦汁”等詞語。

  (3)匯報3:課文重點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

  (4)匯報4: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三、再讀課文、釋疑解難

  (一)根據要求進行小組學習

  (二)在小組內進行交流。

  (三)匯報交流情況。

  1、細讀體會童年秘密的發現過程。“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2、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己的體會。討論交流不理解的問題。

  (1)“我”是在做夢中發現自己總在飛翔,并且發現其他同學也具有“飛行”的天賦,于是便產生了好奇,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

  (2)我們一起找到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

  (3)老師并沒有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便激發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

  (4)“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親自抓來魚,仔細觀察,想從魚身上發現人應具有的某些特征。

  (5)“我”經過思考、推算,終于找到了問題的答案。

  (四)說說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地方,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

  (五)體味作者秘密被證實后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六)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四、總結交流。

  1.結合課文內容說說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通過讀書,感悟,交流,知道費奧多羅夫是個天真無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著執著精神的孩子。)

  2.說說學習這篇課文后受到了怎樣的啟發。(在生活中要養善于觀察的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五、布置作業

  記錄作業。

  1.寫一寫自己的“發現”。

  2.收集同學間的發現,看看誰的發現最有意義。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啟示:善于觀察,大膽發現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最后一句話的含意,領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象的精神。

  3、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培養想象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入情入景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等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激趣導入

  師:人在長大或變老的時候,常常回憶起童年的事情。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望不了父母有趣而又截然不同的評價,那么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最有意思的是什么事呢?(以激發學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發現的學習興趣進入新課學習。)

  二、明確要求學有目標

  1、指名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結果怎樣?

  (2)“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發現?

  (3)舉例說說對“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和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句話的理解。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理解詞語。

  (3)課文課講了一件什么事,

  (4)作者圍繞著童年的發現先講了些什么?再講了什么?最后講了什么?

  生: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講了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了證實。

  四、再讀課文、釋疑解難

  1、再讀課文,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閱讀提示”的三個問題。

  (1)“我”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自由讀1、2自然段。

  2、朗讀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發現胚胎發育規律時的欣喜和自豪,及當眾受到懲罰的憤懣。

  讀中評價,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入情入景體會作者的感受。

  3、細讀體會童年秘密的發現過程

  “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又是怎樣找到答案的。

  分小組學習,將找到的句子讀一讀,并談自己的體會。

  4、從“我”的發現過程中,那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來讀一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從課文內容中體會作者執著探究的精神。

  5、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作者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這個秘密的,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回憶講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

  6、體味作者秘密被證實后的感受

  (1)學生自讀課文說說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樣被證實的。

  (2)引導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危險”這句話的意思。

  讓學生通過舉例說說對這句話的理解。引導學生說出哥白尼、布魯諾、伽利略等人的遭遇理解這句話。

  7、引導通過朗讀體會作者內心憤懣的感受。

  五、總結交流開放拓展

  1、從課文中,你覺得文中作者是個怎樣的孩子?

  2、通過學習課文,受到了什么啟發?

  3、學生聯系實際說說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發現。(學生自由發言)

  六、讀寫結合提高能力。

  以《童年趣事》為題寫一篇作文。

  板書設計:

  16、童年的發現

  起因:人是由簡單生命進化來的

  經過:胎兒再現了簡單生命進化成人的過程

  結果:面臨受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啟示:善于觀察,大膽發現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2。認識本課生字,能用具體事例說明課文中有關句子的含義,體會課文幽默活潑的語言風格。

  學習重難點

  感悟作者童年時求知若渴、尋根究底和大膽想像的精神,培養學生發現、創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度。

  學習難點

  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課前準備

  1、回憶自己童年的“發現”。

  2、通過查閱課外書,上網等途徑收集有關科學家發明發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交流,激發興趣

  師: “老師是第一次來岸堤中心校,當時我們找不到學校門口在哪里,誰來猜猜最后我們是怎么找到這里來的嗎?”

  生猜測

  師: “只揀兒童多處行,”我們呀,跟在你們后面就找到這里來啦。你們就好像是一只只小蜜蜂,把我們給引來了。你看處處留心皆學問。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一篇有關發現的文章——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寫的《童年的發現》一文。

  二、檢查舊知,導入新課

  ——俄國作家費奧多羅夫童年時就有一個重大發現,通過預習課文,誰來說一說他童年的發現是什么?

  ——讀讀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出作者告訴我們這個發現時他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嗎?

  ——從那里體會出來的?你能從詞語里體會出作者的感情,很好,學習語文就應該有這樣的敏感。來,讓我們自豪的告訴大家你的發現。(齊讀第一自然段)

  三、品讀體驗

  1、“我”是怎樣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3——13段,看看我是怎樣發現的?

  可以用自己的話把它概括一下。也可以找原文中的句子來說說。

  匯報,交流。

  (1)夢中飛行

  ——我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夢中飛行是一副怎樣的情景?誰能找出相關的語段讀讀?

  指名讀:(每天夜里做夢我都會飛……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文中哪個詞語可以概括夢中飛行的特點?

  ——理解“ 隨心所欲”,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就是“隨心所欲”?夢中飛行可以(),可以()可以(),想象下:還可以()?如果你也做了這樣一個夢,或者你真的能飛了,你會是什么樣感覺?

  ——帶著這樣的感受讀讀這段話。自由讀,指名讀

  ——從這奇妙的夢里,我們感受到了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富于幻想)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說過:想象力是發明、發現及其他創造活動的源泉。這時的我對“飛行”,產生了好奇心,急于想解決這個奇妙的問題。接下去我們是怎么做的?誰來說?

  (2)請教老師

  ——我們一起找老師請他給我們解答時,我一連串提了幾個問題?我們一般寫作文,寫人物對話時,特別喜歡加上提示語,例如:我問:“為什么只有晚上睡覺時才長?”這是提示語在前,還有哪幾種類型?(提示語在后的,提示語在中間)(出示小黑板)

  (1)我( )問:“我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

  (2)“為什么只有在晚上睡覺時才長?”我( )的問。

  (3)“那么為什么人在生長的時候就要飛呢?”我( )問,“這究竟是什么道理?”

  ——能結合文意給加個修飾詞嗎?

  ——本文中在能分清說話人身份情況下,作者舍棄了這些提示語,我們除了體會出他們的好奇外,還體會出他們怎樣的的心情?(迫切,著急)

  好,帶著這樣的感受,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讀。評價

  ——通過這連珠炮般的追問,我不禁想到一個歇后語:打破砂鍋問到底,讀到這兒我們對費奧多羅夫又有了怎樣的了解?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孩子?

  (勤于思考 求知若渴 刨根問底)

  小結:發現的過程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更少不了勤于思考 求知若渴 刨根問底的精神。老師的解答滿足了我的好奇心嗎?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又是怎樣做的?

  (3。) 癡迷研究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來的……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我”研究一條魚的情形是怎樣的?(朗讀這句話)

  你研究魚時“翻來覆去”的會看些什么?你翻來覆去的看魚時會想些什么?

  聽到費奧多羅夫這么說,這么想,看到他這么癡迷的研究,我們再次感受到了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勤于思考求知若渴 執著探索)

  小結:發現離不開執著的探索。

  (4)發現規律

  那么我想出名堂來了嗎?找出本段具體描述我的發現的句子。(齊讀)讀到費奧多羅夫的這個發現,我們不禁感嘆:————————!為了這個發現我思考的情形是什么樣的?認真、癡迷等,文中有一個詞可以表達這個意思——絞盡腦汁。什么意思?你能用換詞法來解釋下嗎:搜腸刮肚、冥思苦想、費盡心思等。從哪里體會出作者絞盡腦汁?梅花香至苦寒來,所以當“我”發現或者是幻想了這樣一個規律時,“我”是怎樣的心情?(高興,自豪)誰來通過讀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這種心情?

  小結:結合板書,你看:作者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請教老師——癡迷研究——發現規律,通過學習作者發現的過程,我們知道了發現也并不是那么輕而易舉的,那是要有善于幻想,有追根究底及求知若渴的精神。

  因為童年的費奧多羅夫具有這些品質,所以他才有這非凡的發現。

  四、拓展延伸

  1、從“我”的童年發現中,你有什么啟發或體會?

  比如:

  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要養成仔細觀察的好習慣,遇到問題要敢于動腦思考,要大膽創新,最為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的勤奮鉆研的精神。

  2、你在學習、生活中有沒有自己的發現?說出來和大家交流。

  小結:童年的胡思亂想就是一種“發現”。生活中有很多的知識等著我們去發現。成熟的蘋果一個個的從樹上落下來,人們司空見慣,但只有落在牛頓面前的蘋果,令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壺蓋被熱氣頂的“突突”跳,瓦特看到后發明了蒸汽機。你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處處留心皆學問,說不定同學們的這些發現日后還能成為一項重大發明!不過,這還需要努力,學習”。有一雙善于觀察、留心生活的眼睛!更重要的是有堅持不懈、執著探索的精神

  附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 富于幻想

  怎樣發現? 請教老師 勤學好問

  癡迷研究 執著探索

  發現規律 大膽想像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2、學會14個生字,會認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本課積累的詞語。

  學習重難點:

  用自己的話說說“我”的發現以及發現的過程。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質疑激趣,明確目標

  1、導入:難忘的童年生活中,我們不知不覺地成長著,有笑,也有淚,有喜,也有憂……今天我們學習俄國作家奧普多羅夫的《童年的.發現》,不知它又能帶給我們哪些感受。(齊讀課題)

  從課題中,你最想了解什么?

  2、明確目標。(見上)

  二、檢查字詞預習

  1、學生匯報自己本課積累的詞語(一讀)

  2、抽查認讀本課詞語(二讀)

  胚胎 禍患 雙臂 天賦 淘氣 妨礙 豈止 癡迷 厘米 慚愧

  幸虧 困窘 澄澈 一本正經 情不自禁 運轉自如 隨心所欲

  翻來覆去 默不作聲 絞盡腦汁 (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3、聽寫學生易錯的詞語: 胚胎 禍患 天賦 幸虧 豈止

  4、再讀詞語,(三讀),猜詞游戲

  (1)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隨心所欲)

  (2)夏夜悶熱,我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翻來覆去)

  (3)一道數學攔路虎出現了,我左思思右想想,一點兒頭緒都沒。

  (絞盡腦汁)

  (4)上天賜予我的本領、能力。(天賦)

  (5)清亮清涼的,一點兒雜質都沒,用來形容天空或湖面。(澄澈)

  (6)它是吊兒郎當的反義詞。(一本正經)

  ……

  三、圍繞“發現”,學習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及學習方法:

  自學提示:默讀課文,小組學習:

  a、“我”童年的發現是什么?

  b、“我”是怎樣發現的?(小組匯報)

  c、發現的結果如何?

  學習方法:

  a、抓具體事例并簡單概括

  b、抓關鍵詞句

  c、聯系上下文

  d、聯系生活實際

  2、探討交流,理清脈絡

  (1)完成目標(一)

  指生回答:發現是什么?抓關鍵詞“九歲、完全、獨立”,聯系下文,具體到13自然段內容,反復體味朗讀第1自然段,感受小作者的自豪喜悅激動。

  (2)完成目標(二)

  小組匯報“發現”的過程,相機引導理清文章脈絡:

  夢中飛行——產生疑問——請教老師

  老師解釋——繼續追問——引出問題

  癡迷思索——大膽猜想——發現規律

  (3)完成目標(三)

  老師講解——得到證實——因笑受到驅逐

  (4)小結板書,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發現的過程。

  3、學生匯報學習心得。

  四、名言積累,布置預學要求

  1、名言積累:

  學者先要會疑。 (程頤)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論語》)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 (張載)

  2、預學要求:

  (1)圍繞“我”的發現和發現過程,你覺得“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課文最后說:“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收集相關的事例。

  (3)想想你的童年有哪些有趣的發現。

  五、課內閱讀練習

  我的發現起始于夢中飛行。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 留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后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 清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 輕巧),可以(隨心所欲 忘乎所以),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1、用“”劃去括號內運用不恰當的詞語。

  2、請給這段話取一個小標題。

  3、你曾經做過一個怎樣的夢?能把夢境用幾句話有條理地寫下來嗎?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5

  設計解讀:

  《童年的發現》這篇課文講述的是作者在九歲的時候發現了有關胚胎發育的規律,以及因這個發現在一次課堂中情不自禁笑出了聲,被老師誤解當眾受到懲罰的事。除去“胚胎發育”、“進化”等一些生物學術語的理解難點外,整個文本無論是語言還是情節都充滿了童真、童趣。從整個文本脈絡和層次上來看,雖然文段較多,篇幅較長,但“童年的發現”和“因發現受到懲罰”兩件事斷章清晰,前后關聯遞進。所以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集中在學習字詞、理清結構和探尋“發現過程”的內涵。其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辨,對童年發現的起因(夢境)、經過(過程)、結果(規律)等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期待在“簡單”與“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讓學生聚焦作者的發現過程(科學探索過程),從而敏銳地捕捉到作者童年發現的過程意義之所在。

  教學目標:

  1、學習字詞,理清文章結構,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依托重點詞句的品讀,在由“簡單—不簡單”的感悟思辨中,探尋“發現”的過程意義。

  3、感受作者大膽想象、積極思考的求知精神,培養基本的科學素養。

  教學過程:

  一、知人論世,引發興趣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新的課文,一起讀課題——《童年的發現》。

  2、了解作者信息。出示:

  費奧多羅夫:一位極富創見的思想家,也是世界上最早提出飛向宇宙的宇航學奠基人。他的學問淵深,博覽書史,據說他幾乎知道俄國國家圖書館所有藏書的內容。他不僅精通歐洲各主要語言,而且對包括漢語在內的許多東方語言也頗有研究。不僅如此,他對哲學、藝術都有很深的造詣,被人稱為“百科全書”。

  快速地默讀。交流:資料當中最讓你吃驚的是什么?

  3、是的,就是這樣一個博學多才、極富創見的人,他的童年又會有怎樣獨特的成長經歷呢?請同學們拿出課文紙,自由地朗讀課文。

  二、理清脈絡,指導讀法

  1、學習字詞。

  胚胎、滑翔、妨礙、禍患、驅逐、羞愧

  隨心所欲絞盡腦汁情不自禁

  (1)尋索第一組詞的構成特點;

  (2)比較品析——讀悟第二組詞的意思。

  2、理清結構

  (1)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感知主要內容并迅速分段;

  (2)小結:閱讀比較長的文章,我們可以試著先理清文章的結構,這樣有助于更好更快的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感悟“夢境”和“發現”

  (一)品讀“夢境”

  作者在文中說,他的發現是起始于——夢中飛行,出示:

  每天夜里做夢我都飛,我對飛行是那樣迷戀,只要雙腳一點,輕輕躍起,就能離開地面飛向空中。后來,我甚至學會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樺林梢頭,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盤旋。我的身體是那樣輕盈,可以隨心所欲,運轉自如,憑著雙臂舒展和雙腿彈動,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飛到哪里。

  1、自由讀——指生朗讀——交流:這是一個怎樣的夢

  2、作者的哪些描寫帶給你這樣的感覺?

  3、帶著這些感受,一邊朗讀一邊在腦海當中描繪這些畫面。

  (二)品讀“發現”

  正是緣于這個奇妙的夢境,作者在九歲的時候就發現了胚胎發育的規律。關于這個發現,文中有一個非常生動而有趣的描述,請同學們快速地瀏覽課文,找到它,并用波浪線把它劃下來。出示:

  “哈!這就跟畫地圖差不多。地上的距離很遠很遠,在地圖上畫出來只不過幾厘米。人是由細胞構成的……從細胞變成小魚,經過了很長時間。現在,這一段時間就折合成一個月。從小魚變成青蛙又得經過很長時間,又折合成一個月。這樣推算下來,到變化成人,正好是九個月。”我的發現竟是如此簡單明了,我為此感到格外高興。我想大概還沒有人發現這個道理。

  1、讀著讀著,你感覺這段話的字里行間流淌著作者怎樣的心情?

  2、把你覺得能夠體現作者這種心情的字眼加上著重號(哈、竟、格外……)

  3、指導朗讀。

  四、體味發現的“不簡單”

  但是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留意到,作者在形容自己的發現時用了哪一個詞兒——簡單明了。這在作者看來如此簡單明了的發現,是真的那么簡單地被發現的嗎?請你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的4—12自然段,邊讀邊把你覺得使作者有這樣的發現的原因劃下來,看看你又能有怎樣的發現。

  (一)不簡單——深度問答

  1、指導朗讀“問句”,感受追問的急切

  4、你從這里發現什么?(善于思考、很有探索的欲望……)

  (二)不簡單——感受“癡迷”

  我想的是那樣的癡迷,以至于從河里抓到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仔細,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1、點撥生字“癡”,通過字理的解讀猜度“癡迷”的意思

  出示:癡迷:入迷到呆傻的程度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癡迷?

  3、抓住“翻來覆去”體驗想象

  4、補充寫話:

  我想得是那樣癡迷,以至于

  五、回溯“發現”,升華主旨

  1、復現作者對“發現”的描述

  2、質疑“發現”,再度感受“不簡單”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不簡單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6

  課文分析:

  本課講的是作者童年時的一個發現,反映了兒童求知若渴的特點和驚人的想象力。課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時的發現,然后具體敘述這項發現的經過,最后寫這個發現在幾年后老師講課時得到證實。課文的重點是寫作者童年時發現胚胎發育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大體經歷了三個相互聯系的階段:先是夢中飛行;由夢中飛行引出了為什么會在夢中飛行及老師對此所作的解釋;由老師的解釋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來的疑問以及對這個疑問的大膽猜想,這個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發現。作者語言幽默,對自己童年的發現頗引以自豪,對因童年的發現而被老師誤解有一絲的憤懣。

  教學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通過作者發現胚胎的發育過程,體會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給童年帶來的快樂。

  3.了解課文“童真童趣”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被老師罰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課文是怎么做到“真實反映童趣”的。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引入新課。

  1.大家邊聽范讀,邊想一想“我”為什么那么癡迷于幻想?

  2.大家來讀一讀你了解的情況。

  3.打開書,預習生字。

  二、學生初讀課文,并畫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寫出不認識的字。

  凋縷芳吁耍訓斥脾罕藤愈凌秉颼撩梳

  衰絹僑眷

  2.指名給這些字加上拼音。

  3.讓學生讀拼音節。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詞語。

  1.再讀課文,讓學生,從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詞語質疑。

  2.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學生質疑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

  語。

  3.查字典理解其它詞語。

  4.出示重點詞語,讓學生鞏固練習。讀讀這些詞語。

  四、指導朗讀。

  1.學生自由讀課文,畫出難讀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學習,克服困難。

  3.教師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錯誤讀音。

  4.教師指導讀難句。

  (1)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這跟畫地圖差不多”到這一段的結尾。這一推理語句,要讀出氣勢來,“折”字要重讀。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

  語速稍快,應讀得活潑,突出“驅逐”、“迫害”等詞語。

  5.再練練難句的朗讀。

  五、作業:

  抄詞、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引導學生自學。

  讓學生默讀全文,思考:

  1.課文圍繞梅花發現哪幾件事?

  2.判斷: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一件事。()課文圍繞發現寫了三件事。(√)

  3.小組討論哪五件事?

  (1)我常常做夢,老師告訴我人是由小魚進化來的。

  (2)我得出結論,人如何由小魚進行成人的。

  (3)在生物課上被老師罰出教室。

  二、深入重點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讓學生結合課題質疑。

  2.從第一件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3.從第二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1)小組輪流讀一遍,討論。

  (2)發言。

  (3)打出投影:仔細讀這句話,你能體會出什么含義來?

  “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發現與發明,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這里的驅逐和迫害指的是老師的處罰嗎?

  4.自由讀第三件事,你體會出什么?

  5.通過你的朗讀,讀出這份天真來。

  6.指名讀這一部分,強調有感情地讀。

  三.作業

  熟讀這篇課文。

  板書設計:

  童年的發現

  夢中飛行——>人的進化

  地理課上——>胚胎發育

  生物課上——>驅逐迫害

  教學反思:

  《童年的發現》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但因為課文的語言和故事情節都充滿童真童趣,貼近學生的生活,所以我課前預設學生在課堂上自學時一定有話可說,也就放心地把課堂交給學生。于是,整堂課都是在學生的自主活動中進行:

  開始便由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設計課題的板書,引發學生的思考;并以此作為切入點提出兩個問題:你從作者的發現過程中能發現什么?對作者的遭遇你有何想法?學生便開始分組讀、議。借用文中的一句話“孩子的想象力是驚人的”,我想說孩子的領悟力也是驚人的。他們在閱讀時能從文中領悟出許多讓人欣喜的東西,像劉澤杰談對課文最后一句“世界上重大的發明與發現,有時還面臨著受到驅逐和迫害的風險”的理解時認為這是作者的自嘲;蔡麗玲則能引經據典地聯系到中外一些科學家(伽利略、哥白尼)的遭遇。但在同學們敘述、爭論時,我總感覺到不夠盡興。學生的一些感悟好像都程式化,所說的都與教學參考差不離,似乎與我想要的有一定的距離。反思這堂課,沒有正確處理好課堂上的老師引導作用與學生自主學習的關系是癥結所在。像這樣的課堂能不能“放任自流”?該如何理解“學生能悟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我覺得老師還是應該學會在課堂上“尋找矛盾”、“挑起矛盾”。這給我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給學生自主的空間了,老師是不是“就放心地把課堂交出去了呢?”在分組讀、議的過程中,教師該提出怎樣的問題引導學生的討論更深入,以至于“能夠盡興”呢?這就是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應怎樣發揮才能既促進學生發展又不會降低任務水平,真正起到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呢?這個問題在今后的教學中我還將作更進一步的探索。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通用6篇)】相關文章: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12-16

《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5篇)12-30

小學語文《童年的發現》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12-09

人教版五年級下《童年的發現》教學設計12-16

童年發現作文通用15篇01-21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集合15篇12-23

《童年的發現》說課稿12-17

《童年的發現》課件05-09

《童年的發現》說課稿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