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五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預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那么什么樣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使用教材]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認識人民幣》
[設計思路]
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人民幣,有時還使用人民幣。本設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把這一概念的學習設計成商店購物、寄賀卡、義賣等三個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并了解元與角、分之間的進率關系。同時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進行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的教育。
采取分組活動教學,6-8個同學分為一組,分為6組。
[教學準備]
1. 一個漂亮的盒子,里面裝著人民幣;
2. 每個組準備一個存錢罐,每個里面有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和幾張外幣;
3. 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一套;
4. 每個學生準備好3元錢,用信封裝好;
5. 貨架及價格分別為2元1角和5角5分的物品各4種;
6. 表格,每個學生兩張(表1,表2);
7. 動畫mtv《一分錢》;
8. 義賣活動記錄表,每個參加義賣的小組兩張,文具店表格如下,其他店可自定,格式一樣(表3);
9. 根據3個義賣點義賣的內容準備物品,每個點準備8種,用塑料籃裝好,8張工作牌及3個義賣店的店牌;
10. flash課件,視頻展示臺,電腦,投影儀等。
[活動過程]
一、 在分類中初步感知人民幣
師:(出示一個盒子),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禮物,你們猜猜是什么?
生1:糖。
生2:紙斤。
師:到底是什么呢?請個小朋友來摸摸看。這是什么?
生1:錢。
師:小朋友們這么快就猜出來了,看來你們對錢還是挺熟悉的。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個存錢罐,里面裝了各種各樣的錢,請你們把它們分一分類。分完了之后,每個小組派一個代表說一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分組活動,以小組為單位分類,然后選一個代表來匯報結果)
師:誰來說說,你們是怎樣分的?
生1:我們把紙幣放在一起,把硬幣放在一起。
生2:我們把所有是1的錢放在一起,把不是1的放在一起。
生3:我們把見過的錢分成一類,把不認識的錢的錢分成一類。
師:我們來看看這一組同學分的,他們把我們平時常用的錢分到了一類,把沒有見過的錢分到了一類。分地非常好。那么你們知道我們平常用的錢又叫做什么呢?
生:人民幣。
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你們都認識哪些人民幣呢?(出示課件:所有面值的人民幣,見圖一)
生1:我認識100元的,10元的,5元的,和1元的。
生2:我認識1角和5角的;
生3:我認識2角和1分的。
生4:我認識5分的。
師:看來同學們對人民幣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了。今天我們先研究小面值的,大面值的我們下節課再研究。(出示課件,小面值人民幣,見圖二)
二、 在實踐活動中探索新知
師:我們看到屏幕上有這么多人民幣,那么你們會不會區別它們呢?會不會把10元的當成1元來用呢?請小組同學交流一下,你們是怎樣區分的,交流完以后,老師要考考你們。
(分組討論)
師:現在老師要來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是不是真的認識人民幣了。你們看看這張是多少面值的?(在視頻展示臺上出示面值是1元的人民幣)
生:1元。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1:因為上面有阿拉伯數字1,還有漢字圓。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2—5自然段,理解“理所當然”、“協調有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重點段。
3、感受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熏陶。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精讀課文,感悟“美”。
出示自讀提示:讀2—4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家鄉風景美的句子,用“﹏﹏”劃出描寫家鄉人心靈美的句子,并寫寫感受。
(一)體會風景美的句子(走搭石一段)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從哪些詞體會到這畫面的美?
2.理解“協調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3.師范讀“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生展開想象,并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一下,仿佛看到什么?
4.通過朗讀感受畫面美。
5.好一幅讓人陶醉的畫,難怪作者會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二)體會人物美的句子(“早早”、“一定會”、“總會”、“總要”、“協調有序”和“理所當然”)(擺搭石兩段)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穩,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2)你感受到這些老人有什么樣的品質?(無私奉獻)
(3)誰能讀出這種美?指導朗讀。課件劃線
(4)你們還從哪些詞感受到為他人著想這種美?
(5)多么可親可敬的老人,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感謝他們!(站起來齊讀)
(6)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無私奉獻)的風景。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溫馨的畫面,能談談你對這幅畫的感受嗎?
(2)好一個謙讓,請男同學一同來感受這份美。
(3)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互相謙讓)的風景。
3.假如遇到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哪些詞特別能打動你,說說你的體會。
(2)理解“理所當然”、“伏”。
(3)透過“理所當然”“伏”看出這里的人(敬老)。
(4)朗讀感受美。
4.這一排排搭石,每天該有多少人走啊!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還會有哪些人來走,我們還會看到哪些溫馨的畫面?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學??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
是啊,正是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畫面,傳遞著鄉民們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也讓——(齊讀:“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總結升華,贊頌“美”。
1.這美,撞擊著作者的心靈,并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句。
2、課件展示文章結尾段:誦讀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透過這一排排搭石,你還感受到了什么?(反復的朗讀,提升情感。)
(預設:一排排搭石,象征著村民們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村民們情感的紐帶、更是家鄉人無私奉獻精神寫照??)
4、課外拓展,感悟情懷。
5、作者贊揚搭石什么樣的精神。(無私奉獻)
僅僅在贊揚搭石嗎?還贊揚(鄉親們)
贊揚鄉親們什么樣的美好情感。
6.齊讀最后一句,讀出內心的感動。
五、拓展延伸,發現“美”。
同學們,搭石的美,我們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們記在心里,其實,這樣的美也在你我身邊,就蘊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
讀讀句子,請大家用這種句式把找到的美說一說。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媽媽千萬次的嘮叨。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校園中伸手撿紙的彎腰。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
六、布置作業
同學們,美是一把雨中的小傘;美是一句風中的問候;美是一個關懷的眼神;美是一片溫暖的陽光??美的事物很多很多,用我們的眼睛、用我們的心靈、用我們的雙手,去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體會美、創造美!回家后把你發現的美寫出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演示,更深刻掌握小數乘除法豎式要點。
2、鞏固通過觀察數的特征,運用運算定律進行小數乘法簡便運算的計算技能,進一步培養簡算意識。
3、通過練習進一步提高心算口算能力
教學重、難點
完全掌握小數乘除法豎式要點。靈活運用計算策略進行簡便運算,提高學生計算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班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她想和大家比一比!
PPT出示:“女神來了!”
師:對于這位“女神”,你們有什么想問的嗎?
生1:女神是誰?
生2:她為什么是女神?
生3:她來和我們比什么?
師:讓我來為你們揭曉答案,女神就是她——(PPT出示“紅紅”圖片)
學生可能會大笑
師:你們可能會納悶,這不是我們課本里的紅紅嗎,她怎么成了女神了?因為紅紅在學校的算術比賽中得了第一名,獲得“神算手”獎牌,所以大家叫她“女神”。(女神算手簡稱女神)
現在,你猜到女神來和你們比什么了嗎?
生:計算!
(板書:算)
師:女神可不是隨便就能和你們單獨對戰的!要先通過女神為你們設置的四關,記住女神的“忠告”才能和你們單獨對戰。
二、引領復習
1、第一關——“豎式計算,要認真”
0.36×0.045= 1.512÷ 0.15 =
(給學生計算的時間)
師:看大屏幕,對于豎式,女神有什么忠告:
乘法:1、對齊 2、數 3、補 4、去
除法:1、移動 2、對齊 3、商0 4、補0
讓學生對應PPT的豎式把“忠告”的4條講一講
2、第二關——“脫式計算,講順序”
3.8+6.2×0.27
=10×0.27
=2.7 (錯)
3.8+6.2×0.27
=3.8+1.674
=5.474 (對)
(3.8+6.2)×0.27
=10×0.27
=2.7 (對)
讓學生總結“講順序”
同級運算從左到右計算,不同級先算乘除再算加減,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的。
3、第三關——“簡便算法,要靈活”
(1)6.3×8×1.25=6.3×(8×1.25)
運用的是(乘法結合律 )
(2)4.3×0.64+5.7×0.64 =(4.3+5.7)×0.64
運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
(3)0.5×8×4×1.25=(0.5×4)×(12.5×8)
運用的是(乘法交換結合律 )
(4)7.2×10.1
=7.2×(10+0.1)
=(7.2 × 10)+(7.2 × 0.1)
= 72+0.72
= 72.72
運用的是(乘法分配律 )
(5)30÷25 怎樣簡算?
學生試算 公布結果 30÷25
=(30× )÷(25× )
=120÷100
=1.2
運用的是(商不變的規律)
(6)練習
0.9÷0.125
2.4÷2.5
20÷1.25
總結:看來不光乘法運算定律能幫助我們使計算快速簡便,商不變的規律也能幫到我們,只要我們細心總結發現,很多運算定律都能為你所用,使計算達到簡便的效果。
4、第四關——“心算口算,能力強”
師:看似最簡單的.口算,女神卻放在第四關,看來心算口算只有掌握前三關的超強能力才能輕松駕馭呢!一起來挑戰吧!
(1)根據576÷12=48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商
5.76÷1.2= (57.6÷12=4.8)
576÷1.2= (5760÷12=480)
57.6÷0.12= (5760÷12=480)
(讓學生試著總結這種題的做法)
練習:根據912÷24=38直接寫出下面各式的商
9.12÷2.4=3.8
912÷0.24=3800
912÷2400=0.38
(2)這一關的第二部分是口算搶答,想到答案直接起立說出即可。
(1)0.9×0.1= (6)1.5×2=
(2)0.7÷2= (7)2-0.3=
(3)73÷100= (8)0.9÷0.1=
(4)0.05+0.4= (9)0.8×0.6=
(5)34÷1.7= (10)0.25×4=
三、小卷測驗
師:相信大家都沒過癮呢!下面就來和女神來次單獨對戰吧!
對戰規則:規則:1、規定時間
2、獨立完成
3、快
4、對
單人對戰
一、口算
1÷0.01= 2.4÷8= 0.2+0.05=
3.8×2= 0.3×0.9= 4-0.17=
二、豎式(保留兩位小數)
2.4×0.19≈ 9.898÷1.1≈
三、 簡算
0.128×8.8 8.4×99+8.4
17.8×1.1-17.8 26÷2.5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調查,了解自己喜歡的廣播.電視少兒節目的有關情況,《介紹少兒節目》教學設計。有條件的話可準備相關的錄音,錄象資料。
2.教師搜集中央,省,市不同級別的少兒節目,有條件可以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3.制作最優秀少兒節目選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大風車”“小喇叭”“動畫城”等少兒節目的主題曲。
2.學生聽后說說他們各是哪個少兒節目的主題曲。
3.導言:是的,中央,省,市等各級廣播電臺,電視臺為廣大少年兒童安排了豐富多彩的少兒節目。這些節目對我們的成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想,我們每個同學都從中受到了不少教育。這節課我們就來說說:我們心中的“少兒節目”吧!
二.精彩回憶,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介紹少兒節目》教學設計》。
1.啟發:同學們,你一定看過或聽過許多少兒節目,請打開記憶的倉庫,回憶一下那些少兒節目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顯示展開回憶。(提示:回憶要講求方法。首先要整體回憶,自己看過哪些少兒節目,然后再一個一個回想最難忘的,最后想一想為什么它是最難忘的?)
3.同桌交流回憶情況,互相補充以豐富回憶內容。
4.指名說說回憶情景,促進全體學生激活記憶表象。
三.介紹最感興趣的節目。
引言:從剛才幾位同學的發言中可以知道,留在同學們記憶深處的少兒節目很多很多,下面請同學們每人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節目介紹給大家。介紹時,可以先談談積木的主要內容和特點,然后再說說自己的收獲和體會。
(一)自主準備。
1.提示:先用比較的方法從多個印象深刻的節目中選擇一個最感興趣的,然后想一想它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什么突出特點,最后想一想自己看了它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另外,為了發言有條理,有順序,可以在想好內容后列一個發言提綱。
2.學生各自進行思考,準備。
(二)小組介紹。
1.組織學生自找伙伴組成學習小組。若有不平衡現象,教師可稍做協調。
2.人人發言,互聽互評。比一比,看誰的介紹最精彩。對個別發言有困難的學生,教師要適當做好點撥,指導。
3.各小組選出2-3名講得好的學生,代表小組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介紹
1.各小組代表介紹。
2.小組成員補充發言。
3.小組評議,評一評哪個小組介紹得最有特色。
4.評出最佳介紹者4-6名。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59~61頁,練習十五第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教具、學具準備:主題圖課件(或掛圖)、各種鐘表,鐘面模型,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課件出示主題圖,其中的鐘面時刻為11:59)這是春節聯歡晚會現場。看墻上的大鐘,你能告訴大家,現在是幾時幾分嗎?新年鐘聲就要敲響了,讓我們一起來倒計時。師生一起倒計時:15,14,13,…,1。
師:像這樣計量很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單位──秒。(板書:秒)說一說,在哪些地方還用到時間單位秒?學生可能會舉例:火箭發射、跑步比賽等。
二、自主探索,學習1分=60秒
1.探索計量“秒”的工具。
師:像“秒”這樣小的單位又該怎樣計量呢?這里有一個鐘表店(課件出示),你認為哪些鐘表是可以計量“秒”?把你的想法與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組織小組討論,學生廣泛發表意見。可能會有以下的發現:(1)電子表(或鐘)。(2)有秒針的鐘表。(3)秒表。
2.學習1分=60秒。
師:電子鐘表、秒表以及有秒針的鐘表都可以計量用“秒”做單位的時間。現在請大家撥一撥你手上的鐘面,你有什么發現?(如果學生有困難,教師就提示:分針走1格,秒針走多少?秒針走1圈,分針走多少?)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在反饋匯報的基礎上,教師總結秒針和分針的運行關系,即秒針走1圈是60秒,分針正好走1小格,由此得出1分=60秒。
3.完成練習十五第1題,要求學生填寫合適的時間單位。
三、體驗1分鐘有多長。
1.建立1分鐘的觀念。師:1分鐘到底有多長呢?我們來仔細地看一看。教師接通鐘面的電源,讓學生靜靜地觀看鐘面上的秒針走一圈。師:1分鐘我們能做些什么呢?現在給你們1分鐘時間,要求第1、2、3大組同學從做口算、畫畫、寫一段話中任意選一件做,第4組的同學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反饋。教師強調:盡管1分鐘很短,但好好利用它可以做許多事情。
2.聯系實際,完成練習十四第10題。師:你跑50米需要多少時間?請在小組里說一說,小組長把每個同學的成績記錄下來。比一比,誰跑得最快?
3.初步了解鐘表歷史。師:如果沒有這些鐘表,我們又有什么辦法知道時間在1分、1秒地過去呢?在學生充分發表意見的基礎上,教師播放課件,出示一些古代計時的工具。師:有興趣的同學再去找一些資料,下次開一個新聞發布會。
四、課堂小結小結后,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十四第6題。
教學反饋
師:你估計得怎樣?回家后好好驗證一下,也可以請爸爸媽媽幫你記錄時間。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五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五篇01-2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總九篇02-1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集合四篇02-16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編5篇02-0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集合五篇01-2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九篇01-19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八篇01-18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01-07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匯編9篇02-04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六篇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