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拓展四》教學設計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回顧·拓展四》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回顧·拓展四》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積累、交流課內外書中的重點語句及受到的啟示,回顧其他方面的學習收獲。
2、讀背諺語、名言警句,積累生活中的座右銘。
3、閱讀成語故事《水滴石穿》,理解其本義和比喻義。
【課前準備】
1、搜集平時在書中和生活中接觸到的讓自己受啟發的句子。
2、搜集生活中的座右銘。
3、搜集成語故事。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導入。
2.學生自讀交流平臺,了解其內容。
3、回顧課文,選擇一篇印象深或者感興趣的課文,從課文中找出使你受到啟發的句子,讀一讀,聯系生活實際說說感受:
⑴ 小組交流。
⑵ 全班交流。
4、把平時從課外書中積累的使自己受到啟發的句子和同學進行交流。
5、交流學習本組課文后其他方面的收獲:如對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聯想、對課文表達上的感悟……
6、把課文、課外書中讓自己受到啟發的語句,摘抄在本上。
二、日積月累
1、在生活中,能給我們啟示的,還有許多諺語和名言警句。(出示抄有這些句子的小黑板。)
2、自由讀句子,注意讀準字音。
3、指讀,正音。
4、自由讀,齊讀。
5、交流從這些句子中受到的啟發。
6、交流自己收集的讓自己受到啟發的諺語、名言警句。
7、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課文中的句子。
8、課外摘抄自己感興趣的格言警句。
三、成語故事
1、知道哪些成語故事?
2、自由讀“水滴石穿”,注意讀準字音,想想其由來、本義、比喻義。
3、指讀,正音。
4、交流。
5、聯系實際談體會。
6、齊讀第二自然段。
7、把這個成語故事講給家長聽。
8、課外閱讀其他成語故事。
《回顧·拓展四》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積累、交流本組課文及課外書中給人啟示作用的重點語句。
2、理解、積累“日積月累”的諺語。
3、閱讀成語故事《水滴石穿》能清晰講述,了解故事愿意和現今引用的轉換意。
課前準備
1、預習“回顧、拓展四”閱讀思考
2、查閱相關資料。(相關諺語、與諺語有關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按照“交流平臺”的要求整理“生活啟示錄”(15分鐘)
默讀理解“交流平臺”,以“生活啟示錄”為題,整理這組課文給人其實作用的重點語句。
如:
生活啟示錄
課題
重點句
通過什么例子說明(簡要概括)也可以口頭說
《釣魚的啟示》
一個人要是從小受到像把釣到的大鱸魚放回湖中這樣嚴格的教育的話,就會獲得道德實踐的勇氣和力量。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
《落花生》
《珍珠鳥》
二、背誦“日積月累”(15分鐘)
1、給5分鐘背誦
2、結合預習,用自己的語言或引用故事解釋自己會理解的諺語
3、把自己積累的啟迪人生的諺語、格言
三、讀故事,講故事——《水滴石穿》(5分鐘)
1、默讀故事,想想應該怎樣講故事
2、同桌互講故事
3、同位互說:“水滴石穿”這個成語故事可以用在什么方面。(弄懂愿意和引申意)
《回顧·拓展四》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鞏固本組學習本組課文的所得,明白寫文章要有真情實感才能感動。比如,讀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夠被感動。
2、積累20個成語。
3、懂得“程門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激發學生尊敬教師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朗讀對話,暢談發現
1、(教師出示交流平臺小林和小東的對話。)
師:請學生們自由大聲的讀讀小林和小東的對話,想想你從他們的對話中發現了什么?
2、學生自由讀對話:
師:誰愿意說說自己的發現嗎?
3、學生暢談自己的發現:
教師將學生發言歸納為:
⑴ 要讓文章感動自己必須設身處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讀。
⑵ 要讓文章感動自己必須要寫 真人真事,表達真情實感。
⑶ 要注意表達的方式。
選擇典型的句段,朗讀體會表達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⑴ 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愛的土地……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再見了,親人》)──直接抒發感情。
⑵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兒子。(《橋》)──在故事的敘述中表達感情。
4、回憶學過的課文中還有哪些課文是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感情的?
5、還有哪些其他的表達感情的方式?給出實例體會,比如借景抒情,詠物抒情……
二、總結學法,課外拓展
1、師:看來同學們的收獲可真不少,聽說大家在課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請在小組中交流交流(學生出示自己平時閱讀是比較喜歡的文章),老師提兩點建議:
⑴ 朗讀文章時,要入情入境地讀,用自己的朗讀打動聽者。
⑵ 聽的同學要邊聽邊思考,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動?作者又是通過什么方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學生小組交流:
小組派代表在班上朗讀文章,學生交流聽后感受與體會。
第二課時
一、教學“日積月累”
1、自由讀“日積月累”詞語。
2、小組中交流哪些詞語自己會認識,讓學生較快地從熟悉的成語中產生親近感。
3、再讀課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詞語進行歸類:
⑴ 比較適用于形容和平時代的精神。
⑵ 比較適用于形容戰爭時代得精神。
⑶ 比較適用于形容堅強意志的成語。
⑷ 比較適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語。
4、再次誦讀。
5、開展“小組故事會”活動:
⑴ 自由選擇文中的三個成語,講述自己熟悉的歷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勞動者的故事。
⑵ 小組要評出“故事大王”,推薦參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賽。
二、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來玩個成語接龍游戲好嗎?
2、看來同學們積累的成語還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語,都來源于生動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個新的成語故事──(板書課題)程門立雪。
3、齊讀課題,注意“程”是后鼻音,“門”是前鼻音。
三、初讀故事,概括
1、自由讀。思考:
文章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用一兩句話把“程門立雪”的故事說明白:
提示:用上“誰和誰”、“為了……”、“結果”、“后來,楊時成為……”
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楊時和游酢為了解決疑難問題,冒著大雪趕到程頤門前,當時老師正在午睡便站在門外等候,等老師醒來,他倆已成了雪人,后來,楊時成為一個著名的理學家。)
3、想象程頤醒來后看見門外的兩位“雪人”會說什么?
四、總結廷伸,課外拓展
1、齊讀第二段。
2、“程門立雪”現在多用來稱贊什么精神?
3、速讀全文,找出從哪些地方看出楊時尊敬老師?
4、全班暢談班級中尊敬老師的典型事例。
5、有感情朗讀課文。
五、布置作業
1、將“程門立雪”這個故事講給父母或好朋友聽。
2、繼續收集成語故事,與同學互相交流。
《回顧·拓展四》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五年級下冊“口語交際·習作四”的教學目標是: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使學生能用具體生動的故事打動他人,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逐步提高他們的口語交際素養;以多維互動的形式,讓學生積極參與交際;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學生能寫出內心的真實感受。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和父母在一起的、能勾起回憶的照片或一些小物件。
2.學生制作一張感恩卡。
3.教師制作相關幻燈片。
4.教師準備音樂作品《媽媽的吻》《讓愛住我家》《感恩的心》。
5.邀請家長共同參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情境,揭示話題
1.激情導入:同學們,電視中曾經播放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邊播放幻燈片,邊講解)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用稚嫩的雙手顫巍巍地打來一盆水,給他的媽媽洗腳。還有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講一個窮苦的學生為了完成學業,背著患病的父親去上學。
2.交流感受:說說聽了這兩則故事的感受。
3.談話揭題:同學們都說得很好,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父母為我們付出辛苦,我們也要為他們做點什么。這叫什么?對!這叫用實際行動感恩。我們這節口語交際課談論的話題,就是講感恩的故事(板書)──講述自己愛父母的故事。
二、多維互動,感受真情
1.小組互動。在小組里講印象最深的、難忘的事給同學聽。
2.班級交流。指定學生用比較清晰的、充滿感情的語言,講述自己愛父母的故事,要求說清楚、說具體,讓聽的人被你的真情打動。
3.多維互動。
(1)作為傾聽者之一的學生,談聽了同學講述之后的感動。
(2)作為傾聽者之一的父母,談聽了孩子講述之后感動的原因。
(3)作為傾聽者之一的老師,談聽了學生與家長的講述之后的感動。
我被你們的真情打動了。一家人相互關心,相互呵護,相互幫助和理解,真是太好了。從我們呱呱墜地到哺育我們長大,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正是因為他們的付出,我們才能健康、幸福地成長!我們最應該感謝的人就是他們!現在我們的父母就在我們中間,讓我們為他們送上一首深情的歌──《媽媽的吻》。
4.齊聲合唱。師生隨著音樂齊唱:“在那遙遠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
5.小結談話。同學們,感恩是發自內心的。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你付出的不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在父母勞累后送上一杯熱茶,在他們生日時遞上一張卡片,在他們失落時奉上一番問候和一個小小的吻……這都是感恩的行動,感恩是需要你用心去體會的。下面,我們每個同學都走到自己父母的跟前,或送上你精心準備的小物件,或說上一句感恩的話……
6.親子互動。學生現場自由運用各種方式表達對父母的愛。
(1)教師請出一位小主持人,請她主持“愛心碰碰撞”環節:請家長用一句話夸一夸“我心中的寶寶”;請孩子們說出自己此時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并向他們贈送自己精心制作的感恩卡。
(2)情景劇表演:學生邀請父母一同表演《共進晚餐》。放學回家,看見下班的媽媽提了一袋子菜回家來……媽媽做了自己和爸爸都愛吃的菜……(教師相機播放歌曲《讓愛住我家》,優美的旋律使整個課堂沉浸在一種濃濃的親情之中)
7.現場采訪:小主持人在音樂聲中,隨機采訪同學、家長和老師此時此刻的內心感受。
三、從述到寫,說寫結合
1.過渡談話。面對這濃濃的真情,我真是感慨萬千。學會感恩,應該是學會做人的一條最基本的標準。人自從有了生命的那天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人的一生得到過太多人的幫助,人生有太多需要感謝的人!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感恩,要學會感謝父母,要學會感謝社會,要學會感謝每一個幫助過我們的人。讓我們時時胸懷一顆感恩的心。(教師隨即播放《感恩的心》)
2.簡要提示。下面讓我們從剛才的現場講述和口頭交流中選一件令你感動的事寫下來。至于是寫親身經歷的事,還是寫聽到的看到的事,自己定。要求寫真事,說內心話,感情要真實。
3.開拓思路。小組學生充分交流,說說自己最想寫什么。在交流過程中,學生通過相互啟發,確定自己最想寫的內容,把思路打開。
4.自主習作。學生寫感恩的故事,教師巡視。初稿寫完以后,再認真自改。
5.激勵交流。把自己的作文與大家一起交流,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請同學們自由選擇伙伴進行互改,找出習作中值得學習的語句,用波浪線畫下來。
6.推薦佳作。推薦優秀習作全班交流,并陳述推薦的理由,教師及時點評,引導學生借鑒別人的長處,重新修改自己的習作。
7.二次作文。學生在自改過程中,再次經歷習作的過程,在修改甚至是部分重寫中完善自己的作文,享受二次作文的成功與愉悅。
【教學體會】
學生每天都可能遇上高興、生氣、難過、感動等印象深刻而難忘的事。本次口語交際要求“選一件令你感動、使你難忘的事講給同學聽”。教材為教學提供了三個思路,即學生看到、聽到或者經歷過的事情。從這三個方面選取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對五年級的學生來說,就不是一件難事了。我對這組教材內容進行了聚焦處理:選擇在“家長開放日”之際,讓學生將“談談自己對爸爸媽媽的愛”作為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從他們經歷過的事情入手,選擇“寫感恩的故事”開展這一教學活動。從實際教學效果來看,這樣多維互動,孩子們能真實地進入交際情境。請父母一起聆聽課堂,參與課堂,讓他們和孩子們共同奏響愛的交響曲,享受來自孩子們稚嫩心靈的感恩,一舉多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本設計從真實生活入手,引導學生大膽述說,教師示范引路,激發學生說的興趣;親子互動,有效地誘導學生把難以忘懷的事情說出來;多向交流,讓學生充分地說,說充分。讓學生充分地說,是為了讓學生能水到渠成地寫。本設計從說到寫,先說后寫,說、寫、議、評、改結合,引導學生自由表情達意,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審美情感得到提升,讓學生享受習作的愉悅。
人們常說“教無定法”,口語交際教學同樣如此。但正如呂叔湘先生所說:“靈活多樣的方法中有一個總鑰匙,即一個‘活’字。”教活口語交際課,就是要有一種交際的情境和氛圍。這次口語交際活動,以情為主線,創設生活化的交際情境,激活了學生的思維;采用多向互動的多樣化的交際形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這種運用“活”的、“生活化”的語言材料指導學生言語實踐的方法,不但能使學生的言語能力從幼稚走向規范和成熟,而且能使他們的情感和態度得到提升,從而實現語文教學的多維目標。
《回顧·拓展四》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
1、結合本單元的專題學習內容,交流課內和課外給人啟迪的事情、格言及漫畫等,在交流中得到啟示。
2、引導完成詞語盤點的內容,學生朗讀并積累格言。
3、展示、交流本單元課文學習的收獲,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
【教學重點】
結合本單元內容,交流自己在生活中的啟示,在交流中學習作人、做事的準則。
【教學難點】
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怎樣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可以用多種方式進行展示,匯報自己這一階段來的學習收獲。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具準備】
準備一些富有哲理的作品,格言、座右銘以供交流。
【教學過程】
一、詞語盤點
1、讀準詞語的字音。
2、記清詞語的字型,注意易寫錯的字,用筆畫出,全班交流,加深記憶。
二、交流平臺
回顧本組四篇課文的課題。選擇一篇給自己留下最深印象或自己最感興趣的課文,說說主容和所得到的啟示:
1、獨立摘抄各課的重點詞句。
2、選背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從中受到的啟發。
3、拓展:
說說學了這單元課文后其他方面的收獲。
(例如:對作者的了解,所引起的聯想,對課文表達上的感悟等。)
三、日積月累
方法:
1、自讀自悟。
2、組織交流:
可選擇其中的一兩句,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聯系生活實際中的具體例子,談談感受。
形式1:小組內,學生之間互相補充。
形式2:每個小組選代表匯報,各小組之間互相補充。
⑴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這是一句漢族諺語,意思是說,只要肯下決心去做,世界上沒有什么辦不好的事情,困難總是可以克服的。意思相近的諺語還有:“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路在人走,事在人為”“不怕無能,只怕無恒”“有志者,事竟成”等。
⑵ 欲要看究竟,處處細留心:
想,究竟:結果,原委;留心:注意。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把事情(問題)搞清楚、弄明白,那就要處處注意仔細觀察。這句話點明了平時養成注意觀察的良好習慣的要性。
⑶ 虛心萬事能成,自滿十事九空:
虛心:不自以為是,能夠接受別人的意見,自滿:滿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績。這句話的意思是:虛心能幫助你把許許多多的事辦成功;而自以為是,驕傲自滿,那十件事中可能會有九件辦不成,也就是說事情辦成的可能性就很小了。這句話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虛心學習的重要。
⑷ 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
滴水:一滴一滴往下落的水,功:功夫和力量,自然:理所當然。這句話說的是:滴水可以穿石,只要有恒心,不怕花時間和力氣,堅持努力下去,事情就一定能做成功。
⑸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鋒:鋒利,磨礪:摩擦使其銳利,比喻磨練;苦寒:極端寒冷,嚴寒。這句話的意思是:寶劍的鋒利,需要經過反復磨練才能形成,梅花的清香是經歷了嚴冬的考驗才換得的。人要成材,事要成功,都得付出代價,經歷考驗。和這句話諺語相似的說法還有:“不經一番徹骨寒,哪來梅花撲鼻香”等。
在理解、誦讀之后,可聯系實際,幫助學生體會這些諺語的運用語境。如,講述相關故事:大書法家王羲之七歲時就跟書法家衛夫人習字。他每次練完字都要到水池里洗毛筆,堅持練了兩三年,結果水池變成了墨池,他寫字的技巧也日漸嫻熟,但他還是堅持不懈的練習寫,最后終于成了頗負盛名的大書法家。這個事例說明什么?這與哪一句諺語的意思是一致的?讓學生比較、體會,用“滴水能把石穿透,萬事功到自然成”這一句比較恰當;如若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亦可。有條件的班級,還可以請學生創設情景,讓大家來選擇對應的諺語,以促進理解和運用。
3、背誦,摘抄自己感興趣的格言。
4、拓展:
補充交流課文積累的名言佳句或警句等。
5、延伸:
建議學生課外繼續收集警句名言,有條件的,鼓勵他們分類摘抄,以方便查找引用,或者做成卡片,作為座右銘置于書桌、床頭,用來經常提醒、激勵自己。
四、成語故事
本單元安排的成語故事是“水滴石穿”的典故。故事脈絡清晰,文字淺顯易懂,理解的重點是故事的原意和現今引用意的轉換。
1、閱讀成語故事,想想講了什么,成語的寓意何處?
2、交流:
⑴ 讓學生自讀故事,然后同桌交流:“水滴石穿”是誰在什么時候對誰說的話?它的意思是什么?
⑵ “水滴石穿”這一成語現在一般用在什么方面?
⑶ 從故事中畫出與“水滴石穿”意思相近的成語。
⑷ 再讀故事,說說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⑸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⑹ 復述成語故事“水滴石穿”。如有可能還可以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學習這一成語故事的體會,并練習用上“水滴石穿”來說幾句話。
五、課外拓展
1、分組講講你課外收集到的成語故事。
2、全班交流收集到的成語故事。
(建議學生繼續以“生活中的啟示”為主題,選擇課堂上沒有采用的角度,學習別的同學的長處,再次寫作。學會在人生的路上小心地收藏起令自己心動的點點滴滴,將來它便是一筆豐厚的財富。)
六、資料鏈接
貝殼雖然死了,卻把美麗留給了整個世界。
給予永遠比接受更快樂。
鐵錨是不怕埋沒自己的。當人們看不見它的時候,正是它在為人類做貢獻的時候。
世間最莊嚴的問題是:我能做什么好事?
應該讓別人的生活因為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堅信,我能行──成功,就這樣開始。
【《回顧·拓展四》教學設計5篇】相關文章:
《回顧·拓展一》教學設計5篇12-25
《回顧·拓展七》教學設計4篇02-16
《回顧·拓展一》教學設計5篇12-25
《鄉愁》教學回顧與反思10-27
數學必修四教學設計范文01-04
語文教學回顧總結范本12-10
鄉愁四韻精品教學設計11-15
回顧_1000字01-21
古代詩歌四首教學設計11-26
幼兒認識顏色教學設計模板四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