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
教學說明:
《想別人沒想到的》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了畫師收了三個徒弟,他考查三個徒弟,看誰能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的駱駝多,三個徒弟畫了不同的畫,只有小徒弟得到了師傅的稱贊。文章告訴人們:做事情要善于開動腦筋,想別人沒想到的。它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本文故事性強,文字淺顯,能夠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便于閱讀和理解。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召集、駱駝、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詞語;正確理解“密密麻麻、連綿不斷、若隱若現、恍然大悟”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3.結合生活實踐,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
教學難點:
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畫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準備:
收集一些 “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教學過程:
一、情趣導入,引出課題。
這里通過讓學生回顧以前學過的故事《司馬光砸缸》作為這節課的導入,能夠讓學生對以前的知識有進一步回顧。并且因此引出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 二、感知課文,簡單講述。
1.讓學生默讀課文,再熟悉故事,并加深對生詞的印象。
這樣的環節設計,是要讓學生養成快速默讀的習慣,并能準確把握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2.朗讀生詞,并運用詞語簡單地講述故事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考慮到后進生,因為生詞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認真就不難,所以我選擇幾位成績不怎么好的學生,讓他們在課堂中也有一次表現的機會;而簡單講述故事,則是考慮到成績比較拔尖的同學,能夠鍛煉口才,學會復述課文。
二、抓住重點,深入探究。
1.抓住三個徒弟畫畫結果的句子。 (畫師看了他倆的畫,沒有露出滿意的神情。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點頭稱贊。)
2.學生針對上面兩句話,自由提問。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考慮到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求學生要自己去發現問題。
3.根據問題研讀課文。
①了解大徒弟和二徒弟分別怎么畫?
②知道小徒弟是怎么畫的?
這是讓學生自己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自己去尋找答案。
4.重點知道畫師的話。
三、結合生活,拓展延伸。
1.講述在生活中,我們有遇到這樣的事情嗎?有想別人沒想到的嗎?
2.師:像這樣想別人沒想到的故事還有很多,我們再來學一篇。 師講述《踏花歸去馬蹄香》故事,請學生選擇。
四、總結道理。
師:創新的頭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要想擁有創新的頭腦,我們應該怎么做?(平時多動腦筋,多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板書設計:
12、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大徒弟 畫滿 二徒弟 許多
小徒弟 兩只——以少代多(妙)!
布置作業
1.摘抄好詞好句。(必做)
2.請你以“我想設計一種新的”為開頭寫一段話。
3.試著在一張白紙上畫出最多的花。(二選一)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2
課時:1課時
教學目的: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理解畫師最后所說的那段話。
教學難點:理解畫師最后所說的那段話。
教學準備:卡片、掛圖
第一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時間
一、導入:
1、有一位畫師收了三個徒弟。有一天,畫師出了一個題目,讓他們在同樣大小的一張上畫駱駝,看誰畫得多?徒弟們想了一會兒,便畫了起來。到底誰畫的多,請你來讀一讀《想別人沒想到的》。
2、板書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
故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分
二、初讀
1、第一遍閱讀課文。
要求:借助拼音注釋或字典,正確朗讀課文。比比誰最先達到要求。
檢查:
(1)恰好 連綿起伏
(2)有一天,畫師把三個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們。
原來,小徒弟只畫了幾條彎彎曲曲的線,表示連綿不斷的山峰,一只駱駝從山中走出來另一只駱駝露出腦袋和半截脖子。
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進行評價。
2、第二遍閱讀課文。
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兩則寓言故事,比比誰讀得最好。
檢查:每人讀一句,讀得最好,做到正確流利的學生免做當天的朗讀作業。
學生自由讀、集體讀、比賽讀
學生自己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做到正確流利。
掃清文字障礙,能過讀準生字生詞。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能過正確的斷句停頓。
8分
三、自學
要求:一邊默讀課文,一邊畫批。
教師巡視,了解學生自學情況,幫助學困生。
學生自學課文,進行畫批。
(1)不懂的地方 畫橫線打?
(2)查字典,簡單注明意思。
(3)根據書中的提示自學。
(4)讀后想法或感受。
幫助學生學會自學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習興趣。
8分
四、讀中悟、悟中讀
1、學生根據自學情況進行交流。
教師注意聽學生發言,對于問題要及時引導。
2、補充:
(1)在巡視中發現的比較好的學習方法或理解。
(2)三個徒弟是怎樣畫的?
(3)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3、再讀課文,體會課文為什么用“想別人沒想到的”這個題目。
學生提出自己在自學中產生的疑問,學生之間互相解答。同時記下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用三種不同的線段畫。
分段讀課文。
學生談談自己的想法。
引導學生互學有價值的問題,學習他人的學習方法。
培養學生讀中悟、悟中讀的習慣。
15分
五、練習
1、找出描寫山峰的詞語。
2、詞語替換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3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課件1)
1.(出示一張白紙)同學們,如果要讓你們在這張紙上畫風,你會怎樣畫?(生答)
2.大家說的都有道理,畫畫貴在創新,做事情也貴在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畫師的三個徒弟是怎么在一張紙上,畫出盡可能多的駱駝的。(板書課題:12、想別人沒想到的,齊讀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預習課文。
請看學習目標,下面我們就帶著這樣的學習目標來學習課文。先看預習要求,下面我們結合課文導讀部分和預習要求,開始預習課文。(課件2.3)
抽查重點詞語的認讀情況。(課件4)
(三)學習課文。
1.初讀感知:下面我們開火車讀課文,每個人讀一句話,要求邊讀變聽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聽了同學的朗讀,你想說些什么?
課文里出現了哪些角色?他們是什么關系?(生答)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把你的答案和同桌交流一下。(課件5)
2、細讀感悟:自己再讀一遍課文,用橫線畫出畫師稱贊小徒弟的話。讀完之后,和同桌交流以下問題:畫師的三個徒弟分別是怎么畫駱駝的?(課件6、板書)三個徒弟誰畫的駱駝最多?畫師是怎樣稱贊小徒弟的畫的?(課件8)
3、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課件9、板書)
(四)拓展延伸。
1.閱讀拓展材料,你還知道哪些這樣的小故事呢?說一說。(課件10)
2.平時,你是不是也做過別人沒有想到過的事?舉例說一說。
(五)總結全文。(課件11)
(六)作業設計。(課件12)
(七)板書設計:
12 想別人沒想到的
徒弟 畫師
大徒弟——畫滿了很小很小的駱駝 不滿意
二徒弟——畫許許多多的頭 不滿意
小徒弟——畫山、一只駱駝、半只駱駝 稱贊
(動腦、創新)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讀懂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畫師稱贊小徒弟的原因。
教學難點: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
教學準備: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課文
1、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畫楊桃》這篇課文,它告訴我們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想別人沒想到的》(板書課題,齊讀課題)這篇課文又會告訴我們些什么呢?
2、讀了課題后,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過渡語:好一個想別人沒想到的,現在我們也來讀別人沒讀到的,說別人沒說到的。請同學們按要求自由讀課文。(出示讀書要求: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檢查預習情況。誰能讀準下面的詞語?
召(zhào)集駱(luò)駝(tuo)連綿(mián)起伏(fú)若(ruò)隱若現恰(qià)好
2、請同學們再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歸納,老師板書:考畫得多)
三、隨題讀文,重點研讀小徒弟的畫
1、同學們真棒,也能想別人沒想到的。那么畫師考的結果怎樣?課文哪一句是寫結果的?
2、出示句子:畫師看了他倆的畫,沒有露出滿意的神情。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點頭稱贊。這是為什么呢?請在文中用“——”劃出答案。
3、根據問題研讀課文。師相機板書(密密麻麻、許許多多、一只……另一只)
(1)、大徒弟畫了什么?要讀出“多”要怎么讀?
(2)、二徒弟畫了什么?從哪里看出多?
(3)、三徒弟畫了什么?讀一讀畫的內容
4、比較三幅畫,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出示三幅畫)小徒弟畫得多嗎?從哪里看出很少?
師:這三幅畫中,你認為哪一幅圖畫得妙呢?請在小組內討論(四人小組討論,后交流)
5、畫師是怎么評畫的呢?(出示畫師的話)
⑴讀一讀畫師的話
⑵理解“若隱若現”
出示:“若”的意思 ①要是 ②你 ③好像 應選擇哪一種?連起來說意思。
⑶小徒弟的畫中,哪只駱駝是若隱若現的?
6、聽了畫師的話,你們明白畫師為什么稱贊小徒弟的畫了嗎?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沒有?你從哪個詞看出來?
什么叫“恍然大悟?”他們“悟”到了什么?用“原來——”說話(板書:以少代多)
7、你能用一個字來夸夸小徒弟嗎?(預設:好 妙 絕 棒 高 goodwell)
8、老師小結:一張紙,即使畫滿了駱駝,也是能數得清的。小徒弟不僅畫法簡潔,而且利用山路轉彎,只畫了兩頭行走的駱駝,意味深長,給人無限的想象。這就是想別人沒想到的,只有這樣,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創新。拓展思維:還有其他的辦法能畫出更多的駱駝嗎?
四、拓展。
1、其實,在想別人沒想到的的故事還有很多,請閱讀《踏花歸去馬蹄香》,看看誰想到了別人沒想到的。(鏈接短文)
閱讀鏈接:
踏花歸去馬蹄香
北宋皇帝徽宗趙佶喜歡繪畫,是一個善于畫花鳥的能手。他繪畫很注意意境,所以在朝廷考試畫家時,常常以詩句為題,讓應試的畫家按題作畫,擇優錄取。
有一次,朝廷決定考試天下的畫家。考試那天,主考官出了一個試題“踏花歸去馬蹄香”讓畫家按這句詩作一幅畫,把詩的內容表現出來。
開始,畫家們個個面面相覷,不知怎么畫。過了一會兒,就先后動起筆來。考試完畢,主考官一幅一幅地審看,他看到的畫有:有的畫家在畫面上畫了許多花瓣,一個人騎馬在花上踏行;有的畫家在“馬”上下功夫,畫了一位揚鞭少年,黃昏時疾速歸來;有的畫家在“蹄”上做文章,畫了一只大大的馬蹄;有的畫是騎馬人踏春歸來,手里捏一枝花;有的還在馬蹄上畫上沾著的幾片花瓣;還有一位畫家著重突出一個“香”字。他畫的是:在一個夏天落日的時刻,一個官人騎馬歸去,馬兒疾馳,馬蹄高舉,幾只蝴蝶追逐著馬蹄翩翩起舞……
(如果你就是這位主考官,你會選哪一幅呢?(學生暢所欲言,只有自己的想法都可以。)
2、師小結:是呀,蝴蝶繞蹄翻飛,恰恰暗示踏花歸來,馬蹄上花香猶存,引得蝴蝶前來湊熱鬧,含蓄而給人以想象的空間,十分精妙。這位考生比別人多動了腦筋,才會如此的別出心裁,受到主考官的表揚。
3、同學們,在同一件事情上,每個人的思考角度都會有所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結果,這就得要看你有沒有別想沒想到的,有沒有自己獨特的思考,有沒有創新精神了。
5、說話練習:你通過讀書或在生活中發現還有沒有這樣的事?
6、小結:對啊,在我們的生活中,哪怕是老師提出的.一個個問題,如果你嘗試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往往會有很精彩的回答。
7、總結道理:同學們,創新的頭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要想擁有創新的頭腦,我們應該怎么做?(平時多動腦筋,多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五、作業。(選做題)
過渡語:今天我們一起來說了別人沒說到的,想了別人沒想到的,也來做別人沒做到的作業吧。讓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獨特的思考,創新的精神吧。(出示作業)
1、把課文內容復述給家長聽。
2、繼續在一張白紙上畫出最多的駱駝。
六、板書設計: 12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大徒弟 密密麻麻
考畫多 二徒弟 許許多多 創新精神
小徒弟 一只……另一只 以少代多 (妙)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自學生字詞。
2.理解課文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合作學習,掌握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
2.通過誦讀品味,體會小徒弟為何會被畫師稱贊。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課文中加深體會,明白要勇于開拓創新、勤動腦、多思考,才能想到別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獲。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畫師稱贊小徒弟的原因。
教學難點: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寫有生字詞、自學提示的小黑板。
2.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3.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
2.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出示一張白紙)同學們,如果要讓你們在這么大一張紙上畫盡可能多的駱駝,你會怎樣畫?(學生自由作答)
2.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畫師的三個徒弟是怎么畫的。(板書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按自學提示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生字詞,同桌合作,識記字形,理解詞意。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與同桌討論解決。
2.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指名讀,齊讀。(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 駱(luò) 駝(tuo) 連綿(mián)起伏(fú)
若(ruò)隱若現 恰(qià)好
(2)生交流詞意,掌握字形。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再讀課文,分組討論:
(1)三個徒弟的畫分別是什么樣的?
(2)你覺得誰畫得最棒?為什么?
(3)從三個徒弟的畫中,你體會到什么?
5.學生讀課文,討論。
6.學生匯報。
7.說得真棒!誰能讀一讀畫師的話,看誰讀得最像,最有感情。
8.指名讀,師生評價。齊讀。
三、拓展延伸。
1.你們平時是不是也有想到過別人沒有想到過的事?
2.你還知道哪些想過別人沒有想到的故事?
四、總結全文。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只要肯動腦筋,大膽創新,就會有很多新發現,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動腦筋,做一個有創新精神的孩子。
五、作業設計。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試一試,在一張白紙上怎樣畫出最多的花?
板書設計:
12 想別人沒想到的
大徒弟——用細筆畫滿
二徒弟——畫許多頭
小徒弟——只畫山、一頭駱駝——畫師滿意
(動腦、創新)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6
【教學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落實在教學中就是達成“三維”目標。《想別人沒想到的》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為此在教學設計中,我注重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學生圍繞主要問題,自主探究。在探究過程中,引導學生感悟語言,學習朗讀,表達;提供平臺,引導學生在默讀中邊讀邊想,發揮聯想與想像,練習說、寫。在抓好語文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對象分析】
三年級下學期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能在閱讀時圍繞課文的主要內容,提出問題,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前面三篇精讀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初步掌握了默讀方法,能邊讀邊想,抓住文中主要人物的描寫來體會課文表達的意思。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閱讀方法自主探究,在學習中鞏固和提高。
【教學內容分析】
《想別人沒想到的》是新課標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第六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看誰能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的駱駝最多。結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贊的故事。課文雖然篇幅短小,但講述的道理卻很有現實意義,教育學生要愛動腦筋,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這樣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教材選編本課的意圖,是進一步訓練學生默讀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并結合課文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沒做到的。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自學生字詞。
(2)理解課文重點詞句,讀懂課文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過程與方法:
(1)直接導入課文;
(2)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自學,掌握生字詞;通過誦讀品味,合作學習,體會小徒弟為何會被畫師稱贊。;
(3)通過對比探究,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4)通過拓展資料,體驗創新。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課文中加深體會,明白要勇于開拓創新、勤動腦、多思考,才能想到別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獲。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畫師稱贊小徒弟的原因,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2、難點: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
1.預習課文。
2.收集一些 “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課文
我們知道第三組課文就是要告訴我們一些看問題、想問題、做事情的一些方法。例如《畫楊桃》告訴我們,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那么《想別人沒想到的》又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這篇課文。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 反饋交流
(三)、隨題讀文,重點研讀小徒弟的畫
1、 畫師要考徒弟什么?讀出相應的段落。(板書:畫多)
2、 畫師考得結果怎樣?哪一句是寫結果的?
3、屏幕顯示:畫師看了他倆的畫,沒有露出滿意的神情。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點頭稱贊。
4、 讀一讀,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三個徒弟各畫了什么?為什么畫師不滿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而對小徒弟的畫卻點頭稱贊?)
下面,請同學們根據這些問題自己去找一找。
5、 根據問題研讀課文
(1)、大徒弟畫了什么?要讀出“多”要強調哪些字詞?指名讀(板書;很多)
(2)、二徒弟畫了什么?從哪里看出多?(板書:許多)
(3)、三徒弟畫了什么?讀一讀畫的內容(板書:兩只)
小徒弟畫得多嗎?從哪里看出很少?(幾條、一只、另一只)
6、比較三幅畫,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師:這三幅畫,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更多,為什么畫師對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反而不滿意,畫師是怎么評畫的呢?
請你們當小畫師用“雖然……但是……”“因為……所以……”來評評小徒弟的畫,把畫師的話補充完整。
7、畫師是怎么評價的?(顯示畫師的話)
⑴讀一讀畫師的話
⑵理解“若隱若現”
⑶小徒弟的畫中,哪只駱駝是若隱若現的?
8、 聽了畫師的話,你們明白畫師為什么稱贊小徒弟的畫了嗎?
9、 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沒有?你從哪看出來的?
10、 什么叫“恍然大悟?”他們“悟”到了什么?用“原來——”說話。
11、小徒弟是怎樣表現出駱駝多的?(板書:以少代多)道理說出來。
12、 完整地讀課文。把你悟到的東西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
(四)、拓展內容
通過這個故事后,作為大徒弟和二徒弟非常不服氣,紛紛要求師傅再出一道題,于是畫師又出了這樣一道題——畫風,看看誰畫的風大。
指名發表意見,假如是你準備怎么畫這幅畫?(學生畫畫、評畫)
(五)、總結道理:
創新的頭腦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培養起來的,要想擁有創新的頭腦,我們應該怎么做?(平時多動腦筋,多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六)推薦作業:
1、你也想到過別人沒有想到的事情嗎?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說一說,做一做。
2、回憶一下你學習過的課文,如曹沖稱象、司馬光砸缸、愛迪生救媽媽、充氣雨衣等故事,學習他們的創新經驗。
五、板書設計: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大徒弟 很多 有限
二徒弟 許多 有限 }創新
小徒弟 兩只 以少代多 (妙)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7
一、根據自學提示,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用筆畫出三個徒弟各是怎樣畫駱駝的句子。
3、說說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4、想想有哪些地方讀得不明白,做上記號。
二、討論與交流。
1、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師引導說清人物、事情、結果)
師:讀了課文后,有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嗎?
2、交流自讀疑難。
3、重點計論交流為什么小徒弟的畫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4、拓展思維:還有其他的辦法能畫出更多的駱駝嗎?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展示: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參與評價。
3、重點讀好三個徒弟各是怎么畫的,以及師父的話。
四、綜合拓展。
1、交流:與同學交流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1)小組交流。(2)全班交流。
2、教師小結:
一張紙,即使畫滿了駱駝,也是有數的。小徒弟不僅畫法簡潔,而且利用山路轉彎,只畫了兩頭行走的駱駝,意味深長,給人無限的想象。這就是想別人沒想到的,只有這樣,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創新。
3、你通過讀書或在生活中發現還有沒有這樣的事?
4、課外拓展
(1)課外搜集一個這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2)把課文中的事像畫師那樣考考家人,看他們誰想得更妙。
五、鞏固作業
1、寫出你積累的含有下列字的詞。
悅()()()()
熟()()()()
肅()()()()
囑()()()()
審()()()()
2、隨文閱讀《踏花歸去馬蹄香》,看看誰想別人沒想到的。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教育學生遇事要善于動腦筋,培養創新意識。
學習重點:
學習他人遇事要善于動腦筋,培養創新意識。
學習時間: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根據自學提示,自讀自悟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邊讀邊想,文中寫了一件什么事?用筆畫出三個徒弟各是怎樣畫的句子。
3、說說小徒弟的一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二、匯報交流
1、同桌互相檢查
3、指旬讀,想機指導讀流利。
交流思考問題: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事?
說說為什么師父夸小徒弟畫得好?好在哪里?
(根據交流,重點讀師父說的話,體會好在哪里?)
三、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讀好三徒弟各是怎么畫的,以及師父的話。
四、總結,隨文閱讀
總結:一張紙,即使畫滿了駱駝,也是有數的,兩小徒弟不公畫法簡潔,而且利用山路轉彎,只畫了兩頭行走的駱駝,意味深長,給人無限想象。這就是想別人沒想到的,只有這樣,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創新。你通過讀書或在生活中發現還有沒有這樣的事?(自主談,教師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隨文閱讀《踏花歸去馬蹄香》,畫一畫,看看誰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五、課外拓展。
課外收集一個這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把課文中的事像畫師那樣考考家人,看他們誰想得更妙。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2.結合生活實際,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
教學準備:相關的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激趣,談話導入
1.教師講故事:宋太祖趙匡胤開國以后,特別設立了翰林圖畫院,并用考畫來取仕。考題都是一句詩,讓考生根據詩句的內容作畫。有一年,考畫的內容是“踏花歸來馬蹄香”(課件出示“踏花歸來馬蹄香”)這里“花”“歸來”“馬蹄”都好表現,唯有“香”是無形的東西,用畫很難表現,這就得考生們動一動腦筋了。有的畫是騎馬人踏春歸來,手里捏一枝花;有的還在馬蹄上畫上沾著的幾片花瓣,只有一位考生別出心裁,他畫了幾只蝴蝶繞著馬蹄翻飛。主考官一見之下十分欣喜,當眾表揚了他。
2.引導學生思考:主考官為什么一見十分欣喜,當眾表揚了他?
我們做任何事,要想有創意,就應該想別人沒想到的。
3.板書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學生齊讀課題。
二、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反饋交流。課件出示下列句式,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容:
畫師讓三個徒弟____________,看誰____________。大徒弟__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__,而三徒弟____________,卻得到了畫師的高度贊揚。
請學生按照句式的提示自由發言,教師進行指導,主要讓學生講清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三、品讀課文,感悟妙處
1.畫師要考徒弟什么?課文哪一段是寫這個問題的,找出來讀一讀。指名讀。
2.畫師考的結果怎樣?哪一句是寫結果的?
學生回答后,課件出示:畫師看了他倆的畫,沒有露出滿意的神情,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點頭稱贊。
學生自由讀這段話,思考:根據這段話可以提出哪些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三個徒弟各畫了什么?為什么畫師不滿意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而對小徒弟的話卻點頭稱贊?)
3.學生默讀課文,根據問題在文中找一找,并用筆勾畫出來。
4.交流閱讀感受,對比探究,重點感知三徒弟的畫面。
(1)大徒弟畫的什么?要讀出多應強調哪些字詞?指名讀(板書:密密麻麻 很小很小)
(2)二徒弟畫了什么?從哪些字詞看出多?指名答(板書:許許多多 果然)
猜想:二徒弟可能畫了多少只駱駝?
(3)三徒弟是怎樣畫的?讀一讀相關的句子。指名讀后提問:小徒弟畫的多嗎?哪里看出不多(板書:兩只 一只 另一只)
5、對比三幅畫,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師:這三幅畫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的更多,為什么畫師對他們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點頭稱贊?你能體會其中的妙處嗎?你還有什么好辦法畫出更多的駱駝嗎?
四人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如果你是畫師,你會怎么評價這三幅畫,請用這些關聯詞來評評他們的畫。(課件出示:雖然……但是……
不但……而且……
因為……所以……)指名回答。
6、理解畫師的話,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1)讀一讀畫師的話,指名讀,齊讀。
(2)理解“若隱若現”(課件出示:若 要是;你;好像)應選擇哪一個,連起來說說意思。
(3)小徒弟的畫中,哪只駱駝是若隱若現的?畫中那只若隱若現的駱駝有什么作用?(課件出示小徒弟的畫)學生發言后再齊讀畫師的話。
(4)從大徒弟和二徒弟的反應中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聽了畫師的話,你們明白畫師為什么稱贊小徒弟了嗎?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沒有?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理解“恍然大悟”。他們悟到了什么?用“原來……”練習說話。
(5)教師小結:雖然大徒弟和二徒弟畫的駱駝比較多,但是他們畫的駱駝數畢竟是有限的。而小徒弟卻用有限的兩只駱駝代表了無限的可能,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因此,他的畫才會得到師傅的賞識。
四、拓展延伸,豐富認識
引言:像這樣想別人沒想到的故事還有很多。
1.繼續講故事:宋代的趙佶皇帝喜歡以詩作畫,一次,他出了一句“深山藏古寺”的詩句,讓畫師們用畫表現出“深山藏古寺”的意蘊。如果你就是當時在場的畫師,會怎樣畫呢?請同學們想一想,再講講。
學生自由發言。(關注有創意的學生隨時鼓勵)
2.揭謎。
你們想知道當時的畫師們是怎樣畫的嗎?
課件出示:第一幅:一座深山前畫著一座寺廟。(深山有古寺)
第二幅: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廟的一角。(深山露古寺)
第三幅:一座深山,一道彎彎曲曲的石階上,一個和尚挑著水。
哪幅畫更能體現“深山藏古寺”的意蘊,并簡要說明理由。學生發言后再出示括號中的答案。
4.聯系實際:你有沒有聽到過類似的故事?你有沒有想到別人沒想到的事?
5.總結:創新的頭腦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起來的,要想擁有創新的頭腦我們該怎樣做呢?(平時多觀察,多動腦,多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板書設計: 想別人沒想到的
大徒弟:密密麻麻 很小很小
有限
二徒弟:許許多多 果然
三徒弟:兩只 一只 另一只 用有限表無限(妙)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想別人沒想到的》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中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看誰能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的駱駝最多。結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贊的故事。課文雖然篇幅短小,但講述的道理卻很有現實意義,教育學生要愛動腦筋,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這樣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教材選編本課的意圖,是進一步訓練學生默讀的能力,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并結合課文開闊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在日常生活中,想別人沒想到的,做別人沒做到的。
學生分析:
三年級下學期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能力,能在閱讀時圍繞課文的主要內容,提出問題,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效地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前面三篇精讀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初步掌握了默讀方法,能邊讀邊想,抓住文中主要人物的描寫來體會課文表達的意思。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閱讀方法自主探究,在學習中鞏固和提高。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合作學習,掌握生字詞,了解課文內容。
2、默讀課文,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3、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勇于開拓創新、勤動腦、多思考,才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做到別人做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獲。
教學重、難點:
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
教學流程:
一、故事激趣,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都很喜歡聽故事,所以今天又帶來了一個,想聽嗎?
宋朝有個皇帝叫趙佶,他非常喜歡畫畫。每當選拔人才的時候,他常常會讓前來考試的人根據他所出的一句詩畫一幅畫。有一次,他出了一句“萬綠叢中一點紅”的詩句。那些考生不是畫了一片草地加上一朵紅花,就是許多綠葉中插著一朵花。雖然他們的畫也符合詩意,但皇帝沒有一個滿意的。但是,當他看到最后一張畫時,不禁連聲叫好。只見畫上畫著一片郁郁蔥蔥的樹林,一位少女穿著一身綠裝在林子里蕩秋千,只有那張小嘴是紅紅的。
請問同學們,為什么皇帝剛開始不滿意,當他看到最后一張畫時又連聲叫好呢?
師:對,因為最后一幅畫的作者想到了別人沒想到的畫法,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講的就是一個《想別人沒想到的》故事。(板題)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師:請同學們打開書,參照課文前面的提示語首先進行三讀:(讀準確、讀流利、讀感情)
大屏出示自學提示: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理解詞意。
2、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3、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與同桌討論解決。
師:老師看大家已經把生詞畫出來了,請同學們看大屏上的詞語,你能準確地讀出來嗎?
大屏出示:召集 連綿不斷 連綿起伏 半截
恰好 若隱若現 恍然大悟 稱贊
師:誰愿意把這個故事讀給大家聽?
師:剛才同學們都已經讀了課文,有誰知道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師:看來同學們都很聰明,老師根據大家剛才講的歸納整理了一下(大屏出示),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三、默讀課文,分組討論
師:畫師讓三個徒弟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駱駝,看誰畫的多。那么三個徒弟是怎么畫的呢?倒底是誰畫的多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下面的問題并完成這個表格。
1、小組討論交流,完成表格。
2、小徒弟的畫為什么得到畫師的稱贊?
3、你們還有其他的辦法也可以畫出更多的駱駝嗎?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們小組的學習成果?(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師:這三幅畫,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更多,為什么畫師對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反而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卻點頭稱贊呢?
師:畫師是怎么評價的?(顯示畫師的話:這不恰恰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變換句式)
師:誰知道“若隱若現”是什么意思?小徒弟的畫中,哪只駱駝是若隱若現的?這樣畫有什么妙處?
師:我們請一位同學來扮演畫師,用“雖然……但是……”“不但……而且……”“因為……所以……”來評價三個徒弟的畫好不好?
師:聽了畫師的話,你們明白畫師為什么稱贊小徒弟的畫了嗎?
師: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沒有?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什么叫“恍然大悟?”他們“悟”到了什么?用“原來──”說話。
師:讓我們齊讀課文,把你悟到的東西通過朗讀把它表現出來。
師:如果你是大徒弟或二徒弟,你會對小徒弟說什么呢?誰來表演一下。
3、你們還有其他的辦法也可以畫出更多的駱駝嗎?
師:同學們,課文中作者不急于告訴我們該怎樣畫出最多的駱駝,而是一步步地展示三個徒弟所畫的畫,讓人迫不急待地往下讀,最后揭開奧秘,說明小徒弟畫的是最好的,這種寫法是:設置懸念的寫作手法。
四、感悟道理、升華主題
師: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啟發?把你的感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好嗎?
師:同學們,通過這個故事后,其實大徒弟和二徒弟并不服氣,紛紛要求師傅再出一道題,于是畫師又出了這樣一道題——深山藏古寺。假如是你你準備怎么畫這幅畫?可以小組同學商量一下。
出示三個徒弟的畫,分小組討論點評,再指名點評。
大徒弟:一座茂密的森林里畫著一座寺廟.(深山有古寺)
二徒弟:一座深山后露出寺廟的一個角(深山露古寺)
小徒弟::一座深山,一道彎彎曲曲的石階上,一個和尚挑著水(深山藏古寺)
師:畫師的小徒弟想到了別人沒想到的事,你們平時是不是也有想到過別人沒有想到過的事呢?或者誰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哪些課文是寫想到別人沒想到的事?
師:其實想別人沒想到的故事還有很多,課下請同學們也收集一些創新故事,和同學們交流好嗎?
五、全文總結
師:同學們,一張紙,即使畫滿了駱駝,也是有限的,而小徒弟不僅畫法簡潔,而且利用山路轉彎,只畫了兩頭行走的駱駝,意味深長,給人無限想象。這就是想別人沒想到的,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只要肯動腦筋,大膽創新,就會有很多新發現,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動腦筋,做一個有創新精神的孩子。
板書設計: 12 想別人沒想到的
大徒弟 許多小駱駝 不滿意
二徒弟 許多駱駝頭 不滿意
小徒弟 兩只在山谷中走 稱 贊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1
一、【教材簡介】
《想別人沒有想到的》這篇課文內容比較簡單。講的是一個畫師考三個徒弟,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看誰駱駝畫得多,結果小徒弟用“以少代多”的創新思維方法贏得了稱贊的故事。從而教育學生要愛動腦筋,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這樣可以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同時也形象生動地突現了本組教材“怎樣看問題,怎樣想問題”的專題。
二、【學情介紹】
本班大部分學生養成了從字、詞、句三個方面進行預習的好習慣,并且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也能在字、詞、句、段、篇等各方面對課文進行簡單的質疑。初步掌握了獨立閱讀課文的學習方法,基本上能抓住重點語句表達比較淺顯的個人體會。但大部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待提高,主要原因是課外閱讀量太少。
三、【設計理念】
1、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像力和創造潛能。
3、以讀引讀: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引導學生在課外讀一些歷史故事。
四、【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課文內容。
(2)積累文中四字詞語,理解體會畫師說的那段話。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自學、合作學習,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誦讀品味,體會小徒弟為何會被畫師稱贊。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課文中加深體會,明白要勇于開拓創新、勤動腦、多思考,才能想到別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獲。
五、【教學重難點】
體會畫師稱贊小徒弟的原因,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的含義。
六、【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
(2)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3)制作課件PPT
2.學生準備
(1)按要求預習課文。
(2)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七、【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師生教學活動 時間安排 設計意圖
一、故事激趣,導入課文
(聽) 1、 故事(心靈燭光)導入 (PPT)
2、 順勢提問揭示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示讀法
3、 就課題質疑(預設:別人沒想到的是一件什么事?為什么他想到了別人沒有想到的事?),相機板書在黑板右側
4分鐘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發學生思考,讓學生主動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讀—思) 1、初步檢查預習:召集;多音字:禁,曲,數
2、根據自學提示默讀課文,不理解的地方作記號,與同桌討論解決。
3、思考問題: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老師巡查,點拔,學生齊讀)(PPT)
7分鐘 放手讓學生自學,練習默讀;引導學生用簡練的語言填補式地概括全文大意
三、細讀課文,直奔重點
(撥—理)
順勢銜接:小徒弟為什么贏得了畫師稱贊?
A、找出三個徒弟畫駱駝的句子和關鍵詞語,引導學生積累四字詞語和近義詞。(根據《全程學練考》設計這一環節)
B、分組討論:畫師說什么稱贊小徒弟的畫?自由說原因
13分鐘 倡導學生合作學習的方式;結合課后作業積累詞語;體會畫師稱贊小徒弟的原因,解決學習重點
四、升華主題,突破難點
(理—悟) 畫師是怎樣稱贊小徒弟的畫的?
1、 抓住關鍵詞句誦讀最后兩段,深入體會。
2、 理解“連綿起伏,若隱若現,恍然大悟”詞語和最后一個反問句:這不恰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 6分鐘 誦讀體會,
突破難點
五、拓展延伸
1、結合課文P46頁的學習伙伴說說你想到了別人沒有想到的哪些事?(學生自由說,教師相機點撥),或者說說你自己讀過的類似故事,并且講述自己從這個故事中明白的道理。
2、引讀《買櫝還珠》。
3、教師推薦書籍。 9分鐘 以讀引讀(結合學校“讀歷史故事,評書香少年”指導學生閱讀歷史故事)
六、總結
只要肯動腦筋,大膽創新,就會有很多新發現,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動腦筋,做一個有創新精神的孩子。 1分鐘
七、作業布置
(1)《全程式學練考》第12課
(2)閱讀“想別人沒有想到”的歷史故事,簡寫讀后感(閱讀評價表)
(3)想一想,你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完成課文中老師的考題(3號本)
(4)按要求預習第10課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課文內容。理解“若隱若現”、“恍然大悟”等詞語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識和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①以講故事的形式,激發興趣,導入課文內容。
②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文本對話,感悟課文內容。
③通過對比探究,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④通過拓展資料,豐富知識,擴大閱讀面,體驗創新。
3、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常想別人沒想到的事能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并樹立創新精神。
教學重難點:
認真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
感悟小徒弟以少代多的畫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出示一張白紙)同學們,如果要讓你們在這么大一張紙上畫盡可能多的駱駝,你會怎樣畫?(學生自由作答)
2.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畫師的三個徒弟是怎么畫的。(板書課題:想別人沒想到的,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
1.按自學提示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生字詞,同桌合作,識記字形,理解詞意。
(3)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4)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與同桌討論解決。
2.學生按要求自學,教師巡視指導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檢查自學情況。
(1)檢查生字詞學習情況。指名讀,齊讀。(小黑板出示)
召(zhào)集 駱(luò) 駝(tuo) 連綿(mián)起伏(fú) 若(ruò)隱若現 恰(qià)好
(2)生交流詞意,掌握字形。
二、細讀全文 明了課文的主要內容。
·出示課件一: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文。
(給學生充分的讀書時間)。小組先討論,后推薦代表在班上說一說。
·進一步分析小徒弟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呢?指導學生觀看多媒體課件。
·屏顯課件二:三個徒弟作畫的不同構思和結果。
·要在一張同樣大小的紙上,畫出盡可能多的駱駝,大徒弟想到的辦法最簡單,也是常人一般的畫法,那就是把駱駝畫小。當然,駱駝畫得越小,畫出的駱陀就有可能越多。二徒弟的方法與大徒弟相比,有一定的進步,他用駱駝的頭來代表整個駱駝,這樣,他畫出的駱駝數就比大徒弟多了。不過,無論是大徒弟還是二徒弟,他們畫出的駱駝數畢竟都是有限的,都沒脫出俗套。與他們相比,小徒弟的辦法之所以最好,是因為他用有限的兩只駱駝代表了無限的可能,誰也說不清究竟會有多少只駱駝,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因此,他的畫最好。
·學生恍然大悟,原來小徒弟取日生就是因為做到了想別人沒想到的這一點。(板書:開動腦筋 柳暗花明又一村)
·抓住契機,師問學生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也可以畫出更多的駱駝,將課堂教學情境進一步推向高潮。
·反復誦讀課文第七自然段即畫師說的話,理解畫師的慧眼獨具之處。
·學習文中的“小泡泡”:我也想到過別人沒有想到的事。師引導學生結合學習、生活實際事例暢所欲言。
· 屏顯課件三,整體認識,理解全文。
三、升華主題 充分理解課題
·在學生廣泛思考、交流的基礎上,提醒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去想,去做。
四、拓展延伸
1.你們平時是不是也有想到過別人沒有想到過的事?
2.你還知道哪些想過別人沒有想到的故事?
四、總結全文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只要肯動腦筋,大膽創新,就會有很多新發現,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動腦筋,做一個有創新精神的孩子。
·學生在發言、交流后,教師總結全文,布置課后作業。
·學了本文后,你有哪些大的收獲,寫一寫,把你的感受讀給家里人聽,與他們一起分享你的喜悅。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召集、駱駝、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詞語;正確理解“密密麻麻、連綿不斷、若隱若現、恍然大悟”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解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3.結合生活實踐,培養學生“想別人沒想到的”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通過師父(畫師)的話,來體會小徒弟畫的巧妙之處。
【教學難點】
理解畫師最后說的那段話。
【教學準備】
收集一些“想別人沒想到的”例子。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師:上課之前,老師想考考大家,同學們敢挑戰嗎?誰來說說,全世界通用的話是什么話?媽媽最討厭什么蛋?(電話、人話、媽媽 鴨蛋、搗蛋、笨蛋、壞蛋 )
師: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也都是自己的想法,老師引入這一問題,是想告訴大家:有時候思考問題,不妨換一個角度,想別人沒想到的。(板書課題,齊讀)
【教學反思】這樣一種富于情趣的設計,既調動了學生興趣,活躍了思維,更是契合了本單元的主題——多動腦、思考問題,讓學生能在一種正確的導向下進入到對本課的學習中。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
2.聽課文錄音,概括文意:
師: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自由答)
課文主要寫了一位畫師想考查(),看誰能在同樣大的紙上畫出( )。最后( )的畫得到了畫師( )。
【教學反思】在這里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概括內容,讓學生從整體上對課文內容有個了解。從課堂上學生的回答來看,這個對他們并不難,只是后來在老師的評課中得知,其實此處可以不用填空形式概括內容,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根據概括內容的方法,自己來概括,或者給學生提供一些詞語,讓學生選擇部分詞語來概括。
概括課文內容是高年級學生的一個重要能力,從三年級下學期我們也需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在此向學生慢慢滲透概括的方法。
三、品讀課文,感悟妙處
1、默讀課文,找出三個徒弟的畫的不同表現意圖,并圈出重點詞語進行說明。
2、交流閱讀感受,重點感知三位徒弟的畫面。
(1)大徒弟畫了什么?他想怎樣表現駱駝多?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指名讀(板書:密密麻麻 畫滿)
猜想:大徒弟可能畫了多少只駱駝?
(2)二徒弟畫了什么?他想怎樣表現駱駝的多?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板書:許許多多 果然)
猜想:二徒弟可能畫了多少只駱駝?
(3)三徒弟怎么畫的?畫了幾只駱駝?讀一讀相關的句子。(板書:兩只)
指名讀后問:小徒弟畫的多嗎?從哪里看出很少?(幾條、一只、另一只)
【教學反思】此處是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的,合作中為學生提供了表格,讓學生在合作完成表格中明確三位徒弟各自是怎樣畫駱駝的,并能通過圈畫關鍵詞,體悟情感,進而讀出駱駝的多。
3.看了這三幅畫,你覺得誰畫的駱駝最多,那師傅又最欣賞哪位徒弟的畫呢,你從哪里知道的,請把它找出來。
4.為什么會這樣呢,這不明明是大徒弟、二徒弟畫的多嗎?師傅又是怎樣解釋的呢?
你們看這幅畫,畫上雖然只有兩只駱駝,但它們在連綿起伏(fú)的群山里走著,若(ruò)隱若現,誰也說不清會從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駱駝,這不恰(qià)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
5、引入師傅的話,你明白了,兩位徒弟明白了嗎?你從哪個詞看出,恍然大悟的意思是?
6.總結:小徒弟的畫,用有限的兩只駱駝代替了無限的可能,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而大徒弟和二徒弟,他們畫駱駝受到了紙張的限制,數量有限。
板書:創新,奇特(以少代多)
7.假如你也是其中的一員,你能否比小徒弟畫得更妙?
【教學反思】在此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空間,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從課堂反應來看,還是有部分學生是有著自己獨特的想法的,但是一大部分學生還是不行的。這也讓我覺得平時我們在學習中,應多對學生的思維進行訓練,為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提供各種可能的學習資料和資源。
四、拓展延伸,發散思維
1.聯系我們學過的課文,有沒有想別人沒有想到的這樣的課文。
2.說說你有沒有想到過別人沒想到的事。
3.拓展古代故事
以詩作畫的故事:
宋太祖——踏花歸來馬蹄香
4.總結:通過課文的學習,你明白了什么?(生自由答)
只要肯動腦筋,大膽創新,就會有很多新發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六、板書設計
想別人沒想到的事
大徒弟 密密麻麻
考畫多 二徒弟 許許多多 創新精神
小徒弟 一只……另一只 以少代多
【教學反思】此處意在讓學生能從課堂拓展到生活,從課堂走到課外,但是課堂上發現學生在此能說的話是不多的,一與他們自身的經歷有關,二與孩子的課外閱讀少有關,所以平時我們應豐富孩子們這兩方面的內容。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2、①以談話的形式,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②利用多媒體課件,通過文本對話,感悟課文內容。
③巧設空白,通過對比探究,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
④通過拓展資料,豐富知識,擴大閱讀面,體驗創新。
3、在學習課文中加深體會,明白要勇于開拓創新、勤動腦、多思考,才能想到別人所想不到的,才能有新的收獲。
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上回書說到:在洛陽城中有位畫師,畫技一流 ,許多人都慕名前來買畫。有這么三個年輕人,一起來學畫,他們都非常誠心。畫師被三個感動了,遂收下三人為徒。三年時間彈指一揮間,就要出師了,畫師召集三人出了一道題目,要考考三人。
如果要讓你們在這么大一張紙上畫盡可能多的駱駝,你會怎樣畫?(學生自由作答)
2.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畫師的三個徒弟是怎么畫。
(二)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1、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反饋交流
(三)細讀全文 明確課文的主要內容。
1、小徒弟的畫為什么能得到畫師的稱贊?(出示課件)
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文,并把找到的理由劃出來。
小組先討論,后推薦代表在班上說一說。
2、三個徒弟作畫的不同構思和結果。(出示課件)
(1)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三個徒弟分別是怎么畫的?請你把劃出來的段落讀一讀。
(2)比較三幅畫,體會小徒弟畫的妙處(課件顯示三幅畫)
師:這三幅畫,明明是大徒弟和二徒弟畫得更多,為什么畫師對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畫反而不滿意,而對小徒弟的畫,畫師卻點頭稱贊?你能體會其中的妙處嗎?(四人小組討論,后交流)
(3)你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也可以畫出更多的駱駝?
(4)三個徒弟的畫,畫師又是怎么評價的?(課件顯示畫師的話)(5)誰能讀一讀畫師的話,看誰讀得最像,最有感情。
(6)指名讀,師生評價。齊讀。
(7)聽了畫師的話,我們來看看這幅受到稱贊的畫吧。現在你們明白畫師為什么稱贊小徒弟的畫了嗎?大徒弟和二徒弟明白了沒有?你從課文的哪個詞看出來?(恍然大悟)
(6)小徒弟是怎樣表現出駱駝多的?(板書:以少代多)
(7)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總結,隨文閱讀
總結:一張紙,即使畫滿了駱駝,也是有數的,小徒弟不僅畫法簡潔,而且利用山路轉彎,只畫了兩頭行走的駱駝,意味深長,給人無限想象。這就是想別人沒想到的,只有這樣,才會把事情做得更好,才能創新。
(1)你通過讀書或在生活中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事?(自主談,教師也交流自己知道的事)
(2)聽故事《聰明的烏龜》
(3)隨文閱讀《踏花歸去馬蹄香》,你從哪里看出這個人的畫很有創意?他是怎么表現出香的?
(4)畫一畫花,比比誰畫得花多。看看誰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五)課外拓展
課外收集一個這樣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把課文中的事像畫師那樣考考家人,看他們誰想得更妙。
教學反思:
備課時受到一句話的提醒,說要把課文講的有意思些,我想到了評書這種形式,于是在備課的時候我就這樣的準備了:上回書說到,有這樣一位技藝高超的畫家,他的畫那可真是惟妙惟肖。(盡量用上孩子們熟悉的詞語來介紹)上課時雖然我的聲音不高,但是我用評書這種形式來開頭,很多孩子都很喜歡,而且臉上帶著笑容,看來他們是很喜歡的。在課堂上出現了一點創新就可以讓自己的教學產生巨大的變化,如果肯動腦筋我想這種變化不會僅僅是物理變化,而會產生力量無窮的化學變化。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自讀自悟想別人沒有想到了,以少勝多的道理。
2:學會默讀,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3:理解部分詞語:連綿不斷、恍然大悟
教學重點:
讀好三個徒弟畫駱駝的句子,理解為什么第三個徒弟能得到畫師的稱贊
教學難點:
懂得想別人沒有想到的道理,平時要多動腦,多思考。別出心裁。
教學過程:
談話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做個數學題目,1()3、5()3,今天我們學習的語文也用上了大于號和小于號,只是與數學中是相反的,今天老師要天上少大于多。學了這篇課文你就明白了。
一:讀導讀部分
問:文章要求我們怎么去讀這篇課文呢?
二:初讀課文
要求:讀準生字詞語,認為好的詞語做上記號
想一想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反饋
(1)詞語反饋
(2)學生用完整的話講一講故事內容:起因——經過——結果
(3)問題著手:為什么小徒弟的畫能得到畫師的稱贊呢?
四:默讀課文,邊讀邊想
師:要想知道為什么得到畫師的稱贊,我們還得去看看三個徒弟都是怎么畫的。
(1)邊讀邊劃三個徒弟畫駱駝的句子
(2)反饋交流
三徒弟句子出示,抓住重點詞語體會少,師板書:只、一只、另一只
再交流大徒弟和二徒弟的句子,體會多。
為什么畫那么多,結果卻還是小徒弟贏了呢?
(3)理解連綿不斷
五:讀畫師的句子,理解詞語若隱若現,理解文章內涵
六、總結:
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
大徒弟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
二徒弟恍然大悟,明白了什么?
你明白了什么?
回到開始的少大于多的意思。告訴孩子,有時候想別人沒有想到的,你一個人,可能就勝過很多人。希望大家多動腦筋,多思考,別出心裁。
七、練習
抄寫好詞好句
改寫句子:這不恰好表明有數不盡的駱駝嗎?該陳述句
【《想別人沒想到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想別人沒想到的》說課稿11-13
想別人沒想到的說課稿11-07
想別人沒想到的說課稿11-04
想別人沒想到的原文12-15
想別人沒想到的說課稿4篇11-08
語文《我想》教學設計02-24
教學設計:我想對您說02-15
你怎么想幫助別人04-10
我想對您說教學設計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