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尺》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尺》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尺》教學設計 篇1
課題:比例尺
教學內容: 比例尺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實際意義,了解比例尺的含義。
3、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4、同學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同學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一、激疑誘趣,引入新知:
很多同學都喜歡腦筋急轉彎,現在老師給同學們一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讓同學們猜猜:坐車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一共要用4小時,但有只螞蟻從和平縣縣城爬到廣州市卻只用了5秒鐘。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嗎?(螞蟻可能在地圖上爬。)對了。螞蟻爬的是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的圖上距離,而人們坐車所行的是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的實際距離。那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二、動手操作,認識比例尺:
1、操作計算。
(1)畫線段。
讓我們先來做個最簡單的游戲——畫線段游戲。我說物品的長度,你用線段畫出它的長,行嗎?
①橡皮長5厘米 ②鉛筆長18厘米 ③米尺長1米
咦?怎么不畫了?(畫不下。)那怎么辦呀?快想想,有什么好辦法,可以把1米畫到紙上去?(可以把1米縮小若干倍后畫在紙上。)這個辦法不錯。就用這種方法畫吧。
(重點:體會比例尺的實際意義,因為需要所以產生。)
(2)學生畫完,集體交流。
你是用圖上幾厘米的線段來表示實際1米的呢?像2厘米、5厘米、10厘米這些在圖上畫出的線段的長度,我們叫“圖上距離”,而這1米就叫“實際距離”。你能用比表示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關系嗎?(2厘米:1米……)
教師指名回答,并板書計算過程。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其實像這樣一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就叫這幅圖的比例尺。這就是我們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比例尺(板書課題及關系式)根據比與分數的關系,我們還可以把它寫成圖上距離(板書) ?比例尺。實際距離
板書2厘米?5厘米?10厘米1米 一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同樣是1米的米尺的線段圖,為什么它的比例尺卻不一樣呢?(縮小的倍數不同)
三、探討比例尺的計算方法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們上課前所說的一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嗎?原來坐車是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實際距離約是300千米,而螞蟻行的是5厘米的圖上距離,怪不得只要5秒呢!那么,你能求出這副地圖的比例尺嗎?(學生做前先交流)
小黑板出示:從和平縣縣城到廣州市實際距離約是300千米,在一副地圖上只畫了5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大家交流一下,誰能告訴大家首先要做什么事情?(先寫出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再把千米化成厘米,也就是說我們在求比例尺的時候,首先要把單位統一起來。)
學生匯報計算結果。
四、應用比例尺知識解決問題
1)和平縣政府距我校直線距離約200米,可在和平縣城的地圖上只畫了2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評講:你是如何算得?結果是多少?(1﹕10000)要注意些什么?
從1﹕10000這一比例尺上,你能獲取那些信息?(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萬分之一;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圖上距離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0厘米等等)
2)填空并判別哪個是比例尺。
把一個長2米,寬1米的長方形畫在圖紙上,長畫了10厘米,寬畫了5厘米。
(1)圖上的長和實際長的最簡比為(1∶20)。
(2)圖上寬和實際寬的最簡比為(1∶20)。
(3)圖上周長和實際周長的最簡比為(1∶20)。
問: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4)圖上面積和實際面積的最簡比為(1∶400)。
預設:學生可能填1:20,引導交流為什么錯,計算糾正。
追問:那這1:400是這幅圖的比例尺嗎?為什么?你發現了面積的比和比例尺有什么關系?
學生獨立計算、回答。
強調:比例尺是圖上距離:實際距離,不是圖上面積:實際面積,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五、介紹線段比例尺:
像前面這些比例尺是用數值來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關系的比例尺,我們把它們叫做數值比例尺(板書),而像這樣的比例尺,是用線段來表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關系,我們把這樣的比例尺叫線段比例尺(板書)你能把它改成數值比例尺嗎?
六、拓展延伸:認識精密比例尺
畫一個物品,如果用1:10 (縮小了)1:1(相同) 2:1(放大了) 畫的圖和實際的圖比較結果怎樣?(設計意圖:讓學生抓住1:1000、1:10、1:1、2:1……進一步認識比例尺有大有小,讓學生打開思路,不拘一格的從多角度來思考比例尺的意義。結合實際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生活。)
在實際的生活中有沒有要用到這種放大比例尺的情況呢?你能猜出工程師是如何把直徑5毫米的機器零件畫在圖紙上的嗎?
七、討論:
1)比例尺與一般的尺相同嗎?化簡后的比例尺帶不帶單位?
2)求比例尺時,通常要做什么?
3)化簡后的比例尺,它的前項和后項一般是什么形式?
八、 鞏固練習
1、直徑5毫米的機器零件,畫在圖紙上的直徑是10厘米。它的比例尺是多少?
2、判斷下面的說法是否正確:
下面是小聰學習了比例尺后寫的一段數學日記:
今天我們學習了比例尺,我知道了圖上距離比實際距離就等于比例尺。老師叫我們找找比例尺的例子。我想:這豈不是小兒科嗎。你瞧,我一口氣就能說出幾個來:圖上長和實際長的比是1:100;圖上長和寬的比是1:5;圖上寬和實際寬的比是1:2分米;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的比是20:1.哈哈,原來比例尺就是這么簡單!
九、自我反思,總結評價
這節課你有收獲嗎?有什么收獲呢?我們學會了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關系式、書寫形式、比例尺的種類及轉換、求比例尺的方法等,誰能來說一下?
同學們的收獲的確很大,這節課同學們的表現都很出色,謝謝大家!
十、課堂作業
(一)填一填
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 )。比例尺=():( )
2、比例尺分為兩種,一種是(),另一種是( )
3、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的比
4、一幅圖上用10厘米表示實際距離200千米,這幅圖的比例尺是( )
5、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20000,它表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 )倍,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它還表示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 )米
6、如上圖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 )千米,化為數值比例尺是( ),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 )倍,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
(二)判斷
1、比例尺是一種測量的工具。( )
2、小華在繪制學校操場平面圖時,用20厘米的線段表示地面上40米的距離,這幅圖的比例尺為1︰2。()
3、某機器零件設計圖紙所用的比例尺為1︰1,說明了該零件的實際長度與圖上是一樣的。 ( )
4、一幅圖的比例尺是6︰1,這幅圖所表示的實際距離大于圖上距離 .()
5、一個小型零件長5毫米,畫在圖上5厘米。這幅圖的比例尺為1:10 ( )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尺》教學設計 篇2
教案背景: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正比例和反比例”這一單元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對比例的意義有了一定的建構基礎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質這樣背景下進行探索學習的。學好這部分內容,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更好地理解地圖。
教學課題:《反比例》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解決實際問題知識引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就是比例尺。再通過練習鞏固比例尺的相關知識,使學生能根據比例尺求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這部分內容有較強的實際應用價值,為學生架起一道數學學習和現實生活之間的橋梁,使他們充分感受到數學的現實意義,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并為后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中需要比例尺。
2通過觀察、操作與交流,體會比例尺實際意義,了解比例尺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3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4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逐步形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比例尺的含義。
教學難點:
運用比例尺的有關知識,通過測量、繪圖、估算、計算等活動,體會比例尺的實際意義,學會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法
教法:情境導入,激發求知欲望。對于意義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實例講解法。對于運用比例尺進行相關計算時,主要用引導發現、提示理解法。
學法: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動手操作,大膽設想、自主探究的方法
進行學習,必要時進行合作交流。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老師為了考考大家,給同學們出個腦筋急轉彎:一只螞蟻不到20秒鐘從西安爬到了北京,你知道為什么嗎?
生思考回答:在地圖上。
師:那么大的地方可以用一幅地圖來體現出來,這里運用了什么知識? 生:圖形的放縮。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如果要給我們的教室畫一張平面圖,它應該是
什么形狀的?你會畫嗎?
生:長方形。
師:那我們來估一估它的長和寬吧
(生:長大約9米,寬大約6米 。 )
師:請大家在練習本上畫出教室的平面圖。(生畫師巡視)
學生動手操作,反饋。
師:同樣畫的都是我們的教室,卻不一樣大,大家贊成誰的畫法(故意)?為什么?
生:可以利用前面所學的知識----圖形的放縮,把教室的長和寬都縮小一定的倍數在紙上表示出來。
師:你的想法很對,跟笑笑同學的想法一樣。
師板書學生結果:逐步引出1:100
1學生匯報。
2學生討論:
學生:圖上1厘米長的線段表示實際100厘米。
3引出課題。
教師: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新知識——比例尺(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介紹各種比例尺的名稱。
師:在地圖上這些都叫做比例尺。根據板書教師介紹數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線段比例尺。
2.認識比例尺的意義。
師:比例尺1:500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圖上1厘米的長度代表現實中的500厘米。
生2: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500倍。
1生3: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 500
師:比例尺1:2200000是什么意思?
生1:就是地圖上1厘米的距離相當于現實中的2200000厘米的距離。 生2:?
師:同學們講得都對,那到底什么是比例尺?
學生回答,師評價并規范學生語言:對,比例尺就是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
小結比例尺的特點及應注意的問題.
三、練習鞏固,檢測反饋。
1、練習1、求比例尺在一幅地圖上,用20cm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0千米。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學生獨立做,集體反饋。
練習2:甲、乙兩地相距320千米,畫在比例尺是的地圖上,應畫多少厘米? 02040 60千米
練習3、4略
2、師:剛才我們畫的教室平面圖,你現在有辦法讓別人知道我們教室有多大了嗎?
指導學生在畫的長是9厘米、寬是6厘米的圖上加上"比例尺1:100"。 在畫的長是3厘米、寬是2厘米的圖上加上"比例尺1:300"。
3、再次認識比例尺
<1>出示一個手表的零件,這些零件如果要你畫出來,你覺得有什么困難。你有什么辦法嗎?
<3>求出這幅圖的比例尺。說說與一般的地圖上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比例尺把實際距離縮小一定的倍數如1:30000000
把實際距離擴大一定的倍數如200:1
<5>引導討論要將鋼筆或杯子的設計圖畫出來,你選擇怎么樣的比例尺?
補充板書:
把實際距離按原來的大小畫出來,比例尺就是1:1
三、 練習
1|試一試。
四、 作業:31頁練一練。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尺》教學設計 篇9
本節內容是在比的基礎上教學的,教材首先說明為什么要確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明確它的意義,并給出比例尺的概念,再結合兩幅地圖比例尺,介紹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又通過一個機器的放大圖紙,讓學生認識把實際距離放大的比例尺如何表示。最后說明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為1的比。例1教學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為后面比例尺的計算作鋪墊。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體會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結合實際,經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數學的思維方式,培養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經歷和體驗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的樂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實用性和科學的探索方法,培養學生讀圖、用圖以及小組合作的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學生熱愛家鄉,合作學習的情感。
教學重點:能按給定的比例尺求相應的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比例尺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復習比例尺的意義:
剛才老師了解到同學們的五一安排非常豐富,其實在我們學校周圍也有許多美麗的景點。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幅地圖,你能看到什么?還能看到什么?(觀察的非常細致)比例尺1:10000你是怎么理解的?你還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識?
預設生1:圖上一厘米表示實際中的一萬厘米,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一萬倍。
2: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板書)
3:同樣的知道(比例尺)、(圖上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實際距離)
那么知道 (比例尺)、(實際距離)我們就可以求(圖上距離)
也就是說知道其中的兩個量,我們就可以求出第三個量.
2、揭示課題。
大家對比例尺有了深刻的了解,其實比例尺在我們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尺的應用。(貼出課題)
二.教學求實際距離.
1、求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
下面,我們就帶上比例尺,進行一次地圖上的旅行吧。現在我們從東門小學出發到鐵塔寺。
(1)出示:
仔細觀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一:生提:圖上距離是多少? (測量)
預設二:從東門小學到鐵塔寺實際距離大約多少米?(評:真了不起,這個問題很有價值,我們可以共同研究一下!)
仔細觀察所有信息與問題, 要求從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我們就必須先知道什么? 老師給同學們也提供了同樣的地圖,請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從我們東門小學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
生做,師巡視
匯報交流:
師:誰愿意來說說你的想法?
方法一:方程。
說說你為什么這樣列式?
使用這種方法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嗎?
剛才我們根據比例尺的數量關系,利用比例尺的意義直接解決了這個問題。
其他同學還有不同方法嗎?
方法二:生:“4÷1/10000”求出的是實際距離。我們組是這樣想的:因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在這里圖上距離是比的前項,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實際距離是比的后項,相當于除法中的除數;比例尺相當于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商。而“除數=被除數÷商”,所以可以推出“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我們組就是根據這種關系求實際距離的。
這種方法也不錯。
方法三:我們組是這樣想的:根據比例尺“1∶10000”推出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10000倍,所以從學校到鐵塔寺的實際距離可用“4×10000”求出,求出結果之后,因為單位不統一,所以還要把實際距離的單位轉化為“米”,隨即問:怎么列式?(教師板書)
2、比較幾種算法。
同學們,很會觀察,很會思考。從不同角度,想出多種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
這些方法中,你更欣賞哪一種?為什么?
教師小結:我們的數學就是那么奇妙,在變與不變之間存在著一定得規律。雖然方法看似不同,但都是利用比例尺的意義來靈活解答的。
3、練習:先量出鐵塔寺到濟寧人民公園的圖上距離,再算出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米?
游覽了古老的鐵塔寺,讓我們再一起去從新修建的濟寧人民公園逛逛!
仔細觀察所有信息,
想一想,要求從鐵塔寺到濟寧人民公園的時間?我們必須先求什么?
運用我們剛才研究的知識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做在練習本上。
學生獨立做,師巡視
生1:(方程)師:怎么想的?
生2:計算
師小結:同學們真了不起,自己解決了這個問題。根據比例尺的意義解決了地圖旅行中的問題。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比例尺的應用還有很多,看一下這兩道題,先仔細讀題,想一想,做在練習本上。
三、鞏固練習。
1、基本練習
出示:按1:1000的比例尺做出的郵電大樓模型,高為16.8厘米,郵電大樓的實際高度是多少米?師讀題
獨立完成。
按10:1的比例尺放大的手表截面圖,圖中的表盤的直徑是20厘米,這個表盤的實際直徑是多少厘米?
學生獨立解答; 匯報交流。
2、提高練習:
課前的談話中,老師了解到同學們有的想到濟寧周邊游玩。
出示: 你能幫助他們解決這個問題嗎?
想一想,再做出來。
生讀
匯報:兩種方法
觀察這兩種方法,你想說些什么?
3、老師還了解到,有的同學想到省內給地走走,看這是我們山東省的一幅地圖。 自己設計出你的出游路線,算一算行程。
四、回顧小結:
在我們課本八十七頁,運用我們今天所學知識就能幫助你更加科學合理的安排你的旅程。
祝愿大家能夠渡過一個愉快的五一假期。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尺》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內容:
比例尺(課本48-49頁例1,“做一做”,練習八第1、2、3題)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二者進行互化。
3、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
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
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目標教學法和小組合作學習融合
學習過程:
一、板書課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比例尺”(板書課題)一起來看學習目標。
二、出示學習目標
本節課我們的目標是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能正確說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體意義。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能將二者進行互化。
3、會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同學們,有信心完成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嗎?為了能更好的完成學習目標,請看學習指導。
三、自研共探
1、看一看(自學探究)
認真看課本第48和第49頁的內容,看圖,看文字,重點看各色方框里的內容并思考
(1)什么是比例尺?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
(2)看課本48頁右圖下面的線段比例尺,想:怎樣把它轉化成數值比例尺?
(3)比例尺一般寫成什么形式?
師:生認真看書自學,師巡視,督促人人認真看書。
2、議一議(合作交流)
主要交流自學探究中的問題,先對子之間互說,最后小組內交流,統一答案或記錄下沒有解決的問題,以備下一步的展示。
3、說一說(匯報展示)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學成果的匯報。針對自學探究中的問題,可以口答、板演、或提出問題。組間可以補充或質疑,教師盡可能的引導或解疑。
4、小結歸納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
求比例尺時,需要注意單位的統一,同時,比例尺是一個比,不能帶單位名稱。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師:通過剛才的展示,老師發現各個小組的自學效果的確很好。到底同學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怎么樣呢?下面請看檢測題,比一比誰發言最積極,誰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
四、鞏固提升
要求
1、獨立完成,對子討論。
學法指導:先自己獨立完成題目,然后舉手示意對子,待對子完成后小聲討論。
2、組內交流,整合答案。
學法指導:待組內成員全部完成后交流各自答案和理由,最終形成統一答案。
3、分工合作,板演展示。
學法指導:由組長分工:板演、檢查、預展(講解者)
4、匯報講解,補充評價。
學法指導:各個小組按抽簽順序講解展示,講解時可以組內補充,也可其他組補充或質疑。展示后,其他組或教師給予評價。
操作指導:教師在預展時巡視各小組,指導并幫助小組快速分工,讓每個學生盡快參與其中,沒有得到展示機會的小組安排課后自改或小組對改。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比例尺,求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呢?
首先根據比例尺的意義確定比的前項和后項,寫出比,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位置不要寫錯;接著把兩項化成相同的單位;最后化簡比,變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下面我們就用今天所學的知識來做作業,比誰的課堂作業做得又對又快,字體又工整。
六、當堂訓練
1、必做題:課本練習八的1、2、3題
2、選做題:一張精密儀器圖紙,用8厘米的線段表示實際的8毫米長,則這幅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3、拓展題:在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圖上,量得甲乙兩地相距8厘米。如果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圖上,這兩地相距多少厘米?
板書設計:
比例尺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比例尺實際距離
圖上距離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尺》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會根據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求比例尺;會根據圖上距離和比例尺求出實際距離。
2、理解比例尺的應用,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比例尺的意義
教學難點:用方程求實際距離
教具準備:中國、浙江地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你們會畫長方形嗎?
現在請大家在本子上畫一個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你能嗎?怎么辦?
我們在繪制地圖和其它平面圖形的時候,要把實際距離縮小(或擴大)一定的倍數后再畫到紙上,這時就要涉及到一種新的知識比例尺。
二、教學新課:
1、出示例1。一條步行街,長240米,在平面圖上用12厘米的線段來表示。求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
(1)根據題意,寫出比。
(2)單位不同,要化成相同單位以后,再化簡比。
12厘米:240米
=12厘米:24000厘米
=12:24000
=1:2000(或)
2、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1)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
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
或:=比例尺
為了計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上題中的比例尺可以寫為:
由上面關系式,已知其中兩個條件,能否求出第三個關系式?(請學生說出其它兩個關系式)
3、教學例2。
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圖上量得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3.5厘米,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大約是多少千米?
(1)思考:怎樣根據比例尺的數量關系求出實際距離。
(2)請學生試一試,有幾種不同的方法?(做后對照書本。)
(3)如不用方程解可怎么做?
4、試一試。P55
三、鞏固練習:
練一練1、2、3、4題
四、小結。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
2、劃出書中概念。
3、熟記三個數量關系。
五、《作業本》第24頁。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尺》教學設計 篇12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六年級下冊《比例尺》。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用以解決簡單的求比例尺的實際問題。
2、通過小組合作研討,實踐操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的習慣。
三、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尺的意義。
四、教學難點:
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熟練解答比例尺的有關問題。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識和經驗:
﹙1﹚比的意義
﹙2﹚化簡比
2、原型:
﹙1﹚分別畫出5厘米和10米長的線段。
﹙2﹚插圖內容:中國地圖、機器零件圖。
﹙3﹚例1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3、探究的問題:
﹙1﹚為什么要確定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什么叫比例尺?
﹙2﹚線段比例尺怎樣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3﹚怎樣求一幅圖的比例尺?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腦筋急轉彎
北京到上海的距離是1200千米,可是一只螞蟻從北京到上海只用5秒鐘,這是為什么?
生:它是在地圖上爬的
出示一幅中國地圖引出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
2、讓學生畫一條長5厘米的線段。﹙學生很快畫完﹚
3、再畫一條長10米的線段。﹙學生遲疑﹚
師: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本子沒有那么長,畫不出來。
師:那該怎么辦呢?
小組討論,然后在練習本上畫一畫
組織匯報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畫的線段是多少厘米,它是把10米長的線段進行怎樣變化得到的。
師:由于你們的標準不一樣,因此大家畫的線段長度不一樣,所以畫圖時應該有個統一的標準,這個標準就叫比例尺,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比例尺的內容,板書:比例尺
二)探究與解決
1、探究比例尺的意義
(1)閱讀課本53頁上面的內容
(2)你認為什么叫比例尺?
讓生說出自己畫圖的標準即比例尺,并分別說出1:100和1:200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什么叫比例尺。
師:一幅圖的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板書:圖上距離:實際距離=比例尺﹙或分數形式的比例尺﹚
2、認識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
師:有關比例尺的知識在生活中有很多的用處。
﹙1﹚出示:標有數值比例尺的中國地圖
讓生說出比例尺1:100000000的意思。﹙當學生回答出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00000厘米。師可引導學生說出也就是圖上1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00千米。﹚
﹙2﹚出示:機器零件圖
說出圖中的2:1表示什么意思。﹙圖上2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厘米,由于機器零件較小,需要把實際尺寸擴大。﹚
師:像1:100、1:100000000、2:1…這些比例尺有個特點,前項或后項都是1。為什么不是2或3或其他數呢?﹙生…﹚為了計算方便,一般都把前項或后項寫成是1的比。像這樣用數字比的方式表示的比例尺我們把它叫做數值比例尺。
﹙3﹚出示:標有線段比例尺的北京市地圖
讓生討論線段比例尺表示的意思,并介紹線段比例尺。
過渡:那怎樣將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呢?
3、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值比例尺
學習例1: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嘗試改寫。師板書例1。
師:誰能說說改寫時要注意什么?
師生共同小結:
(1)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不同,要把不同單位化成相同單位,50千米改寫成用厘米作單位的量時,50后面應補5個0
比例尺是一個比,不帶單位名稱
(3)比的前項為1。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什么叫比例尺,還知道了有數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那你知道怎么算比例尺嗎?
4、完成53頁“做一做”
學生試做后,小組內交流做法。
全班交流,總結方法。﹙首先依據比例尺的意義確定比例尺的前項和后項,寫出比,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位置不要寫錯;前后項單位名稱要統一;最后化簡比,變成前項是1的比。﹚
(三)訓練與應用
1、我會判斷
﹙1﹚比例尺是一種測量長度的尺子。﹙﹚
﹙2﹚一幅圖的比例尺是80:1,表示把實際距離擴大80倍。﹙﹚
﹙3﹚比例尺的后項一定比前項大。﹙﹚
2、完成練習十第1、2題
學生完成后,讓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完成練習十第3題
學生完成后,讓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并觀察這個比例尺是將實際距離擴大。
(四)小結與提高
引導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獲并對自己的學習表現進行評價。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比例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蘇教版小學數學《比例尺》教學設計08-31
數學《比例尺》教學設計范文04-19
比例尺的教學設計07-12
比例尺教學設計04-03
《比例尺》教學設計08-25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6-13
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教學設計10-27
六年級數學比例尺的應用教學設計06-14
數學《比例尺》教學反思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