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2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月光曲教學設計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的
1、了解《月光曲》是怎樣譜寫成的。從中體會音樂家貝多芬同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
2、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的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聯想,體會兩者結合的作用。
3、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學會生字新詞,會用“陶醉”等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分辨課文中哪些是實在事物,哪些是由實在事物引起的聯想。
難點:引導學生體會《月光曲》的情境。
教學工具
有關本課規定的掛圖、小黑板、幻燈片、錄音機。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能理解“恬靜”、“陶醉”等詞語的意思,并能用“陶醉”一詞造句。
2、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善良的心。
3、能按事情發展,體會貝多芬情感的變化。
4、出示目標(幻燈)在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初步學會分辨事物和聯想。
實施目標
一、導入新課,帶入情境。
播放錄音《月光曲》
二、講授新課。
1、弄清彈奏第一首樂曲的經過。
(1)一天夜晚,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了什么?(聽到了斷斷續續的鋼琴聲)解釋:斷斷續續
(2)這琴聲為什么引起他的特別注意?(正是他的曲子)
(3)貝多芬靠近茅屋,又聽到了什么?(兄妹的對話)
(4)貝多芬為什么要走進茅屋?
(5)貝多芬走進茅屋干了什么?(彈琴)
(6)他為什么彈琴?聽到這話,看到這情形,這一切使貝多芬想到什么?激起貝多芬怎樣的感情?(激起同情心)讓學生在文中找到貝多芬是怎樣說的'。貝多芬懷著這種感情,彈了一首曲子給盲姑娘聽。(板書:彈第一首)
(7)貝多芬彈完第一首曲子,盲姑娘有什么反應?
(8)為什么盲姑娘推測出陌生人是貝多芬呢?
(9)這時貝多芬用什么方式來回答盲姑娘的問話?(板書:月光曲)
2、理解彈奏第二首樂曲的經過。
(1)讓學生默讀,找出課文中哪些是描寫《月光曲》的內容。貝多芬是在怎樣的環境里彈奏《月光曲》的。在這茅屋里,此時能看到什么,聽到了什么?讓學生懂得什么是實實在在的事物。
(2)在這清幽的月光下,聽著美妙的琴聲,皮鞋匠好像看到什么?月光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這時海面上怎么樣?
(3)這是眼前看到的景色嗎?為什么他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指導學生認識什么是聯想,進而講述聯想和實在事物之間的關系。
(4)聽到這首樂曲,盲姑娘的神態怎樣?(“睜著不大的眼睛”。恬靜是什么意思)
(5)樂曲彈完了,貝多芬離開了茅屋,兄妹倆發覺了沒有?為什么沒能及時發覺貝多芬的離去?(他們被優美的琴聲陶醉了)“陶醉”是何意?指名造句。
(6)貝多芬飛奔回旅店干什么?
(7)記的是什么曲子?(《月光曲》)
(8)為什么要連夜把它記下來。(引導學生想一想,貝多芬在散步時,有沒有想到創作《月光曲》)
(9)是什么原因激起了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是茅屋的人和物、情和景激發了他創作的激情)
檢測目標
1、《月光曲》作者是誰,是在什么情況下創作的?
2、指名說說哪些是聯想部分,哪些是實實在在的景物。
3、朗讀課文,背誦規定句子。
矯治目標
(1)重點指導學生如何分辨實物和聯想。
(2)指導學生背誦的方法。
根據教學實際進行補差補缺工作:譜琴聲聽同月光、琴聲、事物寫談話情作過第一首激動月亮初升、海面、想彈用程第二首激情像是波濤洶涌的大海
作業布置
1、熟讀、背誦全文。
2、片斷訓練。
提示:貝多芬回到客店記錄《月光曲》,當時他可能怎么寫?
(1)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2)運用實實在在的景物和聯想。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2、感情朗讀課文,感受音樂家貝多芬深切同情勞動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文錄音,投影,音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出示課題:月光曲
問:同學們,當你看到課題以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你們最想知道的問題答案,都在課文中隱藏著呢。你們能不能通過自己的學習去發現它呢?下面就請同學們先來尋找“《月光曲》的曲調”。請認真讀課文,劃出暗示《月光曲》曲調的句子。
討論交流暗示《月光曲》曲調的句子。
三、學習第九自然段
1、請大家自由讀第九自然段,根據你對音樂的理解,體會《月光曲》曲調的旋律可能會是怎樣的。
(先慢后快,先低后高。)
2、老師出示幾種曲調,請大家選擇,并說出理由:
⑴舒緩──明快──激昂。
⑵明快──激昂──舒緩。
⑶舒緩──激昂──明快。
3、學生交流,并說說理由。
4、下面請同學們親耳聽聽《月光曲》,看曲調同大家理解的是否一樣。
(放音樂。)
5、這段曲調是貝多芬用鋼琴彈奏出來的,大家能不能通過朗讀把這段曲調表現出來?
請同學讀《月光曲》的內容,老師用投影片打出這幾句話,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句子所描繪的景象。
通過討論使學生明確:
《月光曲》的第一部分描述的是月光照耀下的微波粼粼的海面,所對應的音樂應該輕柔舒緩,朗誦時的語調要柔和一些。
《月光曲》的第二部分描述的是月亮越升越高,穿過一縷一縷輕紗似的微云,這時風卷巨浪,所對應的音樂應該明快,朗誦時的語調也要高昂一些。
《月光曲》的`第三部分描述的是月亮照耀下的波濤洶涌的大海,所對應的音樂應該渾厚激昂,朗誦時的語調要凝重有力一些。
師小結:
清幽的月光照耀著那時而平靜,時而奔騰的大海,讓我們把大海的柔和美、壯闊美讀出來,讓我們把貝多芬融入《月光曲》中的對窮兄妹倆的深情讀出來。
(感情朗讀。)
板書:
樂曲聯想
舒緩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月光曲明快月亮升高風卷巨浪
激昂月光照耀波濤洶涌
四、指導背誦第九自然段
1、剛才同學們聽了音樂,讀了課文,請你說說對這《月光曲》的理解。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這《月光曲》太美了,以致于盲姑娘和皮鞋匠都陶醉了。
引讀:
“皮鞋匠靜靜地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
2、你能不能把這美妙動人的《月光曲》背誦出來呢?背誦第九自然段。
五、聯系課文,展開聯想
1、在課文中,大家是通過什么途徑體會到《月光曲》的曲調的?
(皮鞋匠的聯想。)
2、同樣的音樂,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產生的聯想也不一樣。皮鞋匠聽著貝多芬彈奏的《月光曲》產生了這樣的聯想,那么盲姑娘會產生怎樣的聯想呢?你自己會產生怎樣的聯想呢?
六、發展題
你能不能也像課文一樣,把你產生的聯想寫成一段話呢?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體會貝多芬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同情勞動人民的美好思想感情。
2、想象第9自然段所描繪的景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9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1、感受樂曲所表現的意境,體會他所具有的卓越才華和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月光曲》的意境。
四、教學過程
(一)、聆聽音樂,感受《月光曲》的意境
1、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初步了解了貝多芬譜寫《月光曲》這一傳說故事的內容,大家想不想聽聽這首著名的樂曲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美妙的樂曲中吧!請大家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在你的腦海中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播放《月光曲》片段)
2、請大家說說在你聆聽音樂時腦海里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交流,對學生不同的感受都給予肯定。)
(二)、邊聽邊畫,表現《月光曲》的意境
請同學們再次欣賞《月光曲》,邊聽邊把你想象的畫面簡單地畫下來,可以畫一幅,也可以畫幾幅。(指名幾個學生畫在黑板上)
(三)、朗讀品味,融入《月光曲》的意境
1、播放課件,在音樂和畫面的配合下,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誦課文第9節。把學生帶入詩一般的意境之中。
2、畫面和音樂美嗎?其實書本里描繪的更美,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第9節,找出寫得美的詞句,并想想美在哪里?
3、全班交流
4、這么美的景色,全是皮鞋匠親眼看到的嗎?從哪個詞看出是他想象的?畫出聯想的句子
5、指導感情朗讀,讀出大海的美,讀出它的變化。(當月亮初升時,要輕而舒緩;當讀到“刮起大風,卷起巨浪”時,要加快速度和力度;當讀到“皮鞋匠看看她妹妹”時,語氣要轉為平靜。)
自由讀——配樂指名讀——齊讀——朗誦
(四)、回讀全文,探究貝多芬的創作過程。
1、這么美的月光曲是怎么譜寫成的呢?課文哪幾節是寫月光曲怎么譜寫的呢?(2—10節)
2、請大家自由讀一讀課文2—10節,并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3、學生提問,教師進行梳理、歸納。
3、交流。(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隨機調整,隨機點撥。)
(1)預設第一個問題:為什么貝多芬要給盲姑娘彈鋼琴曲?
A、是因為盲姑娘愛音樂
B、出于對盲姑娘的同情
語段:兄妹倆的對話。(請兩位學生分角色朗讀兄妹倆的對話。)
①重點研讀:“隨便說說。”真的只是隨便說說嗎?
②引導體會:你覺得貝多芬聽了兄妹倆的對話,會怎樣想?
③出示貝多芬說過的話:“我的藝術是為了一切貧苦人民的幸福,我做到了這一點,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體會他同情勞動人民的美好思想感情。
(2)預設第二個問題:貝多芬彈完一首,為什么又彈了一曲?
A、是因為盲姑娘不但熱愛音樂,而且還懂音樂,是貝多芬先生的知音。
語段:盲姑娘與貝多芬的對話。
①“聽得入了神”、“多純熟”、“感情多深”
指導朗讀盲姑娘的話:
a、當盲姑娘聽了貝多芬彈的曲子之后,心情怎么樣?(激動、驚喜、喜出望外……)
b、為什么?(盲姑娘想不到在這樣偏僻的鄉村,竟能如愿以償地聽到如此精湛美妙的琴聲。更重要的是,她猜想到眼前的這位演奏者可能就是赫赫有名的貝多芬先生。)
c、請大家分別用激動、驚喜或者贊美的語氣來讀一讀
d、是呀,盲姑娘聽了曲子后非常地激動,這激動里有驚喜,有贊美,讓我們一起再激動地讀一遍。
②聽了盲姑娘激動的話,貝多芬沒有回答,其實他心理會怎樣想呢!
B、當時的環境使貝多芬觸景生情。
語段:第八自然段。(全班齊讀第八自然段。)
引導感悟:“披上銀紗”“格外清幽”等
(3)預設第三個問題:貝多芬是怎樣把第二首曲子記錄下來的?
A、“飛奔”看出他當時心情怎么樣?
B、為什么要連夜把曲子記錄下來?(自己也被這首曲子感動了)
(五)、聽音樂,想象寫話。
再次欣賞《月光曲》,邊聽邊想,邊聽邊寫:“我靜靜地聽著,我好像……”
(六)、布置作業。
搜集和欣賞貝多芬的音樂作品。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4
一、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六上第八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本冊八篇老教材中的其中一篇。這是一篇意境優美的課文,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于盲姑娘對音樂的癡迷而即興創作出《月光曲》的傳奇故事。讀后,我們也仿佛進入了樂曲描述的如夢如幻的美妙境界,對樂曲產生了無限向往,同時對貝多芬產生了深深的敬仰和愛戴之情。文章熔傳說、美景、深情于一爐,文字美、情感美、意境美。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在豐富的想象、優美的文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音樂藝術的魅力;二是體會作者在敘事中進行恰當的聯想,使文章的表達更加充實、情感更深刻。
二、學習目標和重難點
學習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意境的美。
2、了解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經過,體會音樂的魅力,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
3、學習作者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
重難點:
重點是領會《月光曲》描繪的意境和表達的情感,以及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背景。
難點是從《月光曲》的意境中體會貝多芬的情感變化。
三、教學準備: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學會了生字詞,了解了貝多芬生平。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課文,更深入地去了解貝多芬。
(二)學習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內容(第9自然段)
1、上節課我們布置了一個任務,找出貝多芬彈奏《月光曲》的內容的段落,是哪一段?課件出示第9自然段
指名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這段文字有沒有描寫《月光曲》的琴聲、節奏及旋律?(沒有)它寫什么?(月亮和大海)
2、自由讀這一段,這段文字描繪的意境美不美?(美)你們是從哪體會到的?
這里描繪了幾個畫面?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卷起巨浪
月光照耀波濤洶涌
指導朗讀
讀出景色的變化,指名讀,評價,師引讀全體學生讀
3、這三個畫面都有月光的照耀,十分地美。這樣美麗的景象是兄妹倆親眼看到的嗎?(不是)從哪知道?(好像、仿佛)
為什么聽著貝多芬彈的樂曲能讓兄妹倆聯想到這么美麗的景色?這說明了什么?
你們想不想來聽一聽,感受一下《月光曲》的神奇力量。播放《月光曲》
4、通過傾聽,再加上第9段文字,你們能說說《月光曲》的旋律和節奏是怎么變化的?
再去好好讀讀這段話,四人小組討論一下,可以從三個層面去分析
小組派代表匯報
生1:曲子剛開始時,節奏是比較慢的,曲子很舒緩。這時,貝多芬應該是輕輕地按起琴鍵。
生2:月亮越升越高,曲子應該逐漸增強,節奏也快些
生3:到最后聲音和節奏都達到了高潮,越來越響,越來越快。
師:你們也是懂音樂的,要是貝多芬能聽到你們的回答,肯定會說你們是他的知音。一起來把這段讀一讀,相信這次肯定會讀得更好!
(三)追溯根源了解創作背景
如此美好的樂曲,貝多芬是在怎樣的心境和激情中創作出來的呢?接下去我們去看看貝多芬的'創作背景。(學習第2到8自然段)
找出引發他創作的一些起因的句子。
1、出示: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里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抓住“斷斷續續”、“茅屋”、“正是他的曲子”等重點詞來理解。
在這么僻靜的小鎮上,這么貧窮的人家,卻聽到有人彈奏自己的曲子,貝多芬會怎么想?
2、貝多芬想去看個究竟。他走近茅屋,聽到了有人在談話。
出示: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是隨便說說罷了。”
從兄妹倆的對話中,你聽出了什么?
“隨便說說”什么意思?姑娘真的是隨便說說嗎?她為什么要這樣說?說明了什么?
師:你們聽出的東西可真多,那你們能把他們的手足之情表達出來嗎?
分角色朗讀課文(指名2人讀分男女生讀)
貝多芬聽出來了嗎?他會怎么想?
師小結:貝多芬也和你們一樣,被兄妹倆純潔、善良的美好心靈感動了。于是他推開門走了進去,發現正如他在外面猜測的一樣,這家人的確很窮,哥哥是個(皮鞋匠),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彈琴的妹妹竟是個(盲人)!看到這一切,一股同情心油然而生。他坐下來,彈奏起盲姑娘剛才彈的曲子。
3、同學們,當盲姑娘聽出是貝多芬時,她夢寐以求的愿望終于實現時,她的心情會怎么樣?(激動)
出示:盲姑娘聽得入了神,一曲彈完,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指名讀出激動的語氣
這里兩個“您”一樣嗎?
誰再來讀一讀,評價
盲姑娘是根據什么做出的判斷?(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
師:貝多芬覺得盲姑娘不僅愛音樂,還十分的(懂音樂)是的!除了這句話,還有哪里可以看出她懂音樂?(聽得入了神)
在這么僻靜的小鎮上,在這么一個貧窮的家里,貝多芬卻遇上了自己的知音(盲姑娘),他的心情怎樣?他會怎么想?
4、貝多芬決定再給盲姑娘彈奏一曲
出示: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請看看他對盲姑娘的稱呼(您),為什么稱盲姑娘為您?
5、師講述:這時,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銀紗,是那么地清幽,那么地美。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他們是那么地淳樸,那么地善良。他觸景生情,激發了創作激情。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創作出舉世聞名的鋼琴奏鳴曲《月光曲》。
(四)領悟貝多芬的情感變化
《月光曲》內容正是貝多芬感情的抒發,月亮和大海的變化正反映著貝多芬心情的變化。
開始時微波粼粼的海面,貝多芬想到的是什么?(兄妹倆淳樸、美麗、善良勤勞的美好情操)
后來波濤洶涌的海面,仿佛是(替兄妹倆向不平等的社會提出抗議,為兄妹倆鳴不平。)
(五)升華總結
最后,讓我們帶著感動和對貝多芬的無限崇敬,再聽一次《月光曲》,你會有更深的感觸!
貝多芬僅僅是同情兄妹倆嗎?(不是)他同情哪些人?(所有的窮苦大眾)
師小結:貝多芬不僅在音樂上有著卓越的才華和高超的技藝,更有著同情和熱愛窮苦人民的博大情懷。
板書設計:
月光曲
貝多芬盲姑娘(窮苦大眾)
同情
感動愛音樂
激動懂音樂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設想】
本設計將“探究《月光曲》的創作靈感,認識貝多芬”作為研讀目標,教學中努力體現“學科間融合,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的語文教學思想,力求“重文本”又“超文本”將語文課堂變為生活的課堂,主要嘗試有:
1、將音樂融入語文課堂,借助音樂形象解讀語言文字,抓重點詞句感受課文描繪的美好意境,觸發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美讀訓練。
2、嘗試探究性,創造性的閱讀,激發學生自讀,自悟,自主學習的興趣。
3、引導學生查找,收集,拓展相關閱讀材料,通過“探究《月光曲》的創作靈感”這一研究性的學習,分析處理信息,積累語言,積淀情感,進行再創作。
【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學會8個生字,能理解“幽靜”、“清幽”、“純熟”等詞語的意思。
⑵了解“知音”的意思,引導學生去查閱“知音”的由來(可參考“高山流水”一詞)。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⑵能根據課文內容開展合理想象,體會人物當時的內心世界。
⑶通過合作學習,能根據課文描寫探究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靈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⑴體會盲姑娘對音樂的無限熱愛之情以及兄妹互相體貼,感人至深的手足之情。
⑵體會音樂家博大高尚的情懷,他同情勞動人民,愿為知音創作的美好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那誰能簡單介紹一下貝多芬。
出示貝多芬照片、學生介紹貝多芬、出示文字、指名讀。
二、揭題
今天我們來了解他的另一部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揭題,讀題。
三、據題提問
1、那你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學生提問。教師梳理。
⑴《月光曲》是怎樣的?你覺得這個曲子跟什么有關,聽這個曲子會是怎樣一種感覺,假如還有一個曲子叫《陽光曲》。它們會相同嗎?
⑵《月光曲》是怎樣譜成的?
2、滿足你們的第一個愿望,一起欣賞《月光曲》。請閉上眼睛。聽聽是否與我們剛才的猜測相似。
3、課文什么地方描寫了這些畫面?(第9自然段)那就讓我們打開課本跟兄妹倆一起去感受吧。教師范讀第9自然段。欣賞了《月光曲》,請你用一句話來評價貝多芬。
四、學習課文2~8自然段,探究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靈感
《月光曲》動聽吧?可這么美妙的旋律是怎樣誕生的呢?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靈感是什么呢?接下來是不是該你們滿足我的愿望了?一起探究吧!從哪里去尋找答案呢?
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一個詞叫:傳說,什么叫“傳說”?
(民間流傳的故事,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民間傳說往往能夠反映出人民群眾的某一種愿望。)
1、請自由朗讀課文2~8自然段,找找貝多芬創作《月光曲》的靈感是什么?哪些景,哪些情觸發了音樂家的創作靈感呢?
2、學生自讀課文,找依據。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有個詞叫“此情此景”,那就先講“情”吧。)
⑴情(遇知音):
①一個姑娘說:“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文中所流露出的兄妹之間的手足親情,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情把貝多芬深深地感動。哥哥因為“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家里“又太窮”,無法使妹妹得到滿足而遺憾、內疚。妹妹聽出哥哥話中的不安之意,反過來溫言相慰,懂事地叫哥哥“別難過”。兄妹互相體貼,手足之情感人至深。盲姑娘把自己夢寐以求的'愿望淡淡地稱作“隨便說說”,于凄楚中飽含了對音樂的喜愛。這種真摯的感情也感染了我們的音樂家。)
②一曲完了,她激動地說:“彈得多純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貝多芬先生吧?”
(我覺得這一句是分兩部分來寫的。第一部分是盲姑娘對貝多芬彈琴的評價,說他彈得十分純熟,還有感情很深;第二部分寫了盲姑娘不但愛音樂,而且還十分懂音樂,她有很高的欣賞水平。)
貝多芬是著名的音樂家,他的演奏不只是憑技巧,而是憑感情。盲姑娘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賦予樂曲的感情。在這么一個小鎮上,在一所茅屋里,貝多芬遇到了一個能夠憑借音樂與他進行感情交流的人,音樂家遇到了懂得自己音樂的人,這叫遇到了什么啊?
(知音。)
什么叫“知音”?
貝多芬遇到了“知音”他的心情會怎樣?
指導好朗讀。
而且這位“知音”不是一般的人。
(簡單學習“窗前有架舊鋼琴,前面坐著個十六七歲的姑娘,臉很清秀,可是眼睛瞎了。”盲姑娘她雖然眼睛瞎了,可她的心里是明亮的,她非常懂音樂,她用心去聽音樂,所以她能聽出是貝多芬在彈。)
③貝多芬說:“不,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的。”
④貝多芬沒有回答,他問盲姑娘:“您愛聽嗎?我再給您彈一首吧。”
從這兩個地方,你感受到的是貝多芬的什么?
(平民思想,同情窮人等。)
⑤小結:
貝多芬是為誰而創作《月光曲》的啊?他是為知音而作還是為窮人而作?如果是遇到窮人就作曲的話,那是不是他在街上遇到每一個乞丐都要給他彈一首曲子呢?
盲姑娘兄妹的手足深情,深深地感動著貝多芬;盲姑娘對音樂的熱愛和感悟更是讓貝多芬的心靈受到了震撼,使得有著自由、平等、博愛思想的音樂大師有了即興創作的沖動。那他為什么要創作《月光曲》而不是別的什么曲呢?
板書:
有感于知音
⑵景(清幽、幽靜):
①有一年秋天,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里傳出來,彈的正是他的曲子。
A、從“幽靜”一詞能想象到什么?
(光線不明亮,只有淡淡的月光,周圍很安靜。)
B、對,這樣的環境就叫“幽靜”。能體會到貝多芬的心情嗎?
(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他肯定很愉快。一個秋天的夜晚,月亮分外清朗,月光下,萊茵河水靜靜地流淌著,萊茵河環繞著一座小鎮,小鎮具有古典氣息。河水清澈,湖面靜謐。夜晚時分,貝多芬剛剛結束演出,抱著輕松、閑適、愉悅的心情借著月色在一條小路上散步。多么悠閑、愜意啊。)
板書:
萊茵河畔靜夜圖
C、“貝多芬在幽靜的小路上散著步,聽到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彈的正是他的曲子,他會怎么想?”比如你晚上去散步,走到一家人的窗戶外面,聽到里面有朗讀聲,在朗讀什么?在朗讀你發表在作文選上的一篇文章,你心情會怎么樣?
(高興。)
(“驚訝”?)
貝多芬是著名的音樂家,聽到有人彈他的曲子,不是很正常嗎?需要那么驚訝嗎?讓他驚訝的是什么呢?
D、理解“斷斷續續”:
正因為貝多芬好奇、疑惑,所以他就──走近茅屋。
②茅屋里點著一枝蠟燭。在微弱的燭光下……
③一陣風把蠟燭吹滅了。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都好像披上了銀紗,顯得格外清幽。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倆,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鍵來。
(展現的是月光照射下,茅屋顯得低矮而破舊,屋內的陳設更顯得寒傖,燭光是微弱的,鋼琴是陳舊的,但茅屋里卻洋溢著和諧而祥樂的氣氛。月光照進窗子來,茅屋里的一切都好像披上了銀紗。板書:“茅舍借月彈曲圖”。)
五、借助板書小結課堂,引出下節課的探究方向
現在你又會用怎樣一句話來評價貝多芬呢?這個民間傳說,讓我們領略了音樂家同情勞動人民,愿為知音創作的博大高尚的情懷。大師不愧為大師啊!
再讀第9自然段,《月光曲》到底描述的是怎樣一副畫面呢?又是怎樣的旋律呢?我們下節課再來探究。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6
【活動目標】
1、借助圖片,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2、了解夜間成人的勞動,感受勞動者的辛苦。
3、激發熱愛、尊重勞動者的情感。
【活動準備】
夜間人們工作的PPT。
【活動過程】
一、回憶分享,感受歡樂。
師: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回家了,城里的夜晚靜悄悄的,月亮覺得很孤獨,為什么皺著眉頭?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月亮會怎么辦?(找朋友)
二、幻燈閱讀,交流體驗。
1、出示PPT1月亮找啊找找到了誰?你是怎么知道的?描述手術室的醫生。
月亮問:你們為什么這么晚還不睡覺呢?醫生會怎么說?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他們為什么還在工作?
小結:夜靜悄悄了,醫院里的醫生、護士阿姨們還在忙碌著,為了減輕減少病人的痛苦,他們的夜晚沒有休息,還在忙碌著。
2、出示PPT2
月亮繼續找啊找又找到了誰?
(警察)理解執勤的警察。月亮是怎么問的?警察為什么這么晚不睡覺呢?警察是怎么回答的?
教師小結:警察叔叔、交通警察為了維持秩序執勤。為了大家的安全執勤。
3、出示PPT3
月亮又繼續找,找啊找,找到了誰?(建筑工人)你是怎么知道的?描述建筑工人。建筑工人為什么晚上不睡覺呢?
教師小結:建筑工人加班加點要把房子造好,為了讓大家住的好一點,那么他又會怎么回答呢?
4、月亮怎么樣了?(開心)為什么開心?(不再孤單了)
為夜晚的人們送上微弱的光亮!
三、教師完整朗誦詩歌。
教師小結:夜深了,人們也都進入了甜甜的夢鄉,醫院里的醫生、晚上執勤的警察、建筑工人卻還在工作著,他們辛苦嗎?我們一起用好聽的聲樂朗誦詩歌送給他們。
1、師幼一起朗誦詩歌
師:夜很深了,除了醫院里的醫生、晚上執勤的警察、建筑工人,想一想還有誰在工作沒有休息呢?幼兒說出來點出來PPT
師:小朋友都說得真好,這些叔叔阿姨工作非常辛苦,我們一起來編一首詩送他們好嗎?
四、仿編詩歌
1、教師引導小區里保安,師:夜很深了,保安叔叔也很困了,他們在干什么,為什么沒睡覺?為了小區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保安叔叔還沒有睡,我們把保安叔叔也編到詩歌里仿編:“我們要保護小區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希望大家能睡個好覺”
2、出租車司機:這么晚了他們為什么還在忙碌著?
師:出租車司機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方便?
五、遷移經驗
1、師:在我們小朋友中,有沒有爸爸、媽媽在夜晚工作的呢?
哦,原來我們小朋友的'爸爸媽媽當中也有許多在夜晚工作的,他們很辛苦;那小朋友現在知道,我們的生活能離開這些人嗎?我們的生活很需要這些夜晚工作的人。
2、師:你們愛他們嗎?愛,那今晚回家別忘了對他們說一句感謝的話,并把這首散文詩送給他們哦!
詩歌賞析《城里的月光》
城里的夜晚靜悄悄,月亮覺得很孤獨。
月亮出來找朋友,找啊找,找到了正在手術室的醫生。
月亮問:“你們為什么這么晚了還不睡覺?”
醫生回答說:”我們正在給病人開刀,希望他早日康復。”
月亮聽了點點頭,微笑的走了。
月亮繼續找,找啊找,找到了正在執勤的警察。
月亮問:“你們為什么這么晚了還不睡覺?”
警察回答說:“我們正在維持秩序,希望民工可以早日回家。”
月亮聽了點點頭,微笑的走了。
月亮又繼續找,找啊找,找到了建筑工人。
月亮問:“你們為什么這么晚了還不睡覺?”
建筑工人說:“我們要早日把房子造好,讓大家早日住進新房。”
月亮聽了點點頭,微笑的走了。
月亮覺得自己不再孤單,又開心地掛到了天空,
為夜晚工作的人們送上微弱的光亮。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7
活動目標
1、解有關動物的習性,對食物鏈感興趣。
2、嘗試在色紙上作畫,涂色用力、均勻。
3、對使用色紙作畫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簡單了解有關動物的習性,會畫貓頭鷹等夜間活動的動物
2、已經上好黑色的幼兒畫過的畫紙,油畫棒,范畫
活動過程
一、出示范畫,讓幼兒體驗色紙畫的特征效果,引起幼兒作畫的.愿望。
1、教師:這幅畫與我們過去畫過的畫有什么不一樣?
2、教師:這樣的畫看上去有什么感覺?
3、解釋色紙的由來,讓幼兒體驗到廢物利用的好處,懂得要節約紙張。
教師:這些畫紙都是你們以前用過的,老師在上面涂黑色,讓你們再來畫畫。
這樣,一張紙我們可以用多次,減少了浪費。
二、觀察畫面內容
1、教師:月光下,黑夜中,動物們會在干什么?誰會在活動?誰又在休息?
在活動的動物它們又是怎么活動的,和誰一起活動?
2、讓幼兒自由討論,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通過教師參與的討論讓幼兒了解動物之間的相互聯系。
三、提出作畫要求
大膽地畫出夜間活動的動物;色紙作畫時涂色要用力、均勻。
四、幼兒練習
教師邊巡視邊提醒幼兒作畫的要求,對于難以達到滿意效果的個別幼兒,可做個別示范。
五、講評
讓作者互相講講所畫的小動物在于什么。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8
★學什么
朗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理解“月光啟蒙”的含義。
★怎樣學
一、研讀體會
品讀課文,想象文章所描繪的意境。
二、日積月累
畫出你認為用的好的詞句,把它們抄下來。
三、理清脈絡
認真讀課文,看看文章是按()順序組織材料,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的,你試著把各部分劃分出來。
★測一測
一、詞語廣角(讀拼音寫詞語)
líbāxzoyīshangfènghuáng
zhàngzìyīnyùnhùndànqméng
nòngyùliúchànghánxùfēngqù
二、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組詞)
辰()籬()吟()謠()沌()帳()
晨()離()鈴()遙()噸()漲()
三、詞語世界
1、把詞語補充完整,再解釋帶點的字
天資聰():()然開朗:
高深()測:幽默風():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月色()的歌謠()的母親()的童心
()的音韻()的詩情()的夜空()的童謠
四、句子平臺(按要求寫句子)
1、用上“打比方”的'方法。
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
2、改成“把”字句。
母親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3、縮句。
高深莫測的夜空竟是個神話的世界。
五、課文傳真(按課文內容填空并回答問題)
1、散去了,出齊了,升起來了,的月色立即,這是孩子們眼里的時辰。
這個時辰在孩子們眼里是的,這是因為。
2、母親不識字,卻是。是母親用為我打開了的寶庫,給我送來的詩情。她讓的翅膀,飛向的王母。
★再提高
你的家鄉有民歌童謠嗎?選擇一首你喜歡的抄寫在下面吧。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了解塔爾族及其民間音樂。
[二]能夠用柔美抒情的聲音演唱歌曲〈〈在銀色的月光下〉〉。
教學重點:
歌曲的演唱教學難點:
轉調和歌曲的情緒
教學用具:鋼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1、介紹歌曲〈〈在銀色的月光下〉〉:是一首反映愛情生活的歌曲,歌曲表達了一位青年在愛情上的傷感、思戀和向往。
2、欣賞一遍歌曲〈〈在銀色的月光下〉〉
3、聽完后讓學生分析這首歌曲的情緒及結構。
4、教師總結并講解:〈〈在銀色的月光下〉〉是一首旋律優美、憂傷,以物達意、借月詠愁,抒發傷感哀怨之情的代表作品。
5、跟著鋼琴學唱〈〈在銀色的月光下〉〉的.曲譜,解決歌曲的難點轉調,交代清楚前5等于后6。
6、唱熟曲譜后再欣賞一遍歌曲〈〈在銀色的月光下〉〉,也可讓學生跟著音樂輕聲學唱歌詞。
7、教唱歌詞直到唱熟。
8、有感情演唱:讓學生帶著優美、憂傷的情緒演唱歌曲。
9、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感受體驗中外音樂家借描寫月光所抒發的感情。
[二]了解德彪西和劉天華在音樂上的主要貢獻。
[三]學習分析
“魚咬尾”“換頭合尾”等中國民樂傳統的創作手法的表情作用。
教學重點:〈〈春江花月夜〉〉
教學難點:對作者所抒發感情的理解教學用具:鋼琴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欣賞〈〈月光〉〉
1、介紹曲作者及樂曲的有關背景。
2、欣賞一遍,讓學生分析樂曲的情緒及聽后的感受。
3、教師總結并引出印象派音樂加以講解。
4、再欣賞一遍。二、欣賞〈〈春江花月夜〉〉
1、欣賞歌曲〈〈春江花月夜〉〉引出樂曲〈〈春江花月夜〉〉
2、了解有關〈〈春江花月夜〉〉的音樂知識。
3、欣賞一遍樂曲〈〈春江花月夜〉〉,讓學生體驗樂曲的意境。
4、讓學生分析樂曲的情緒及聽后的感受。
5、教師總結并介紹樂曲的創作手法“魚咬尾”“換頭合尾”。
6、再欣賞一遍,體驗以下“魚咬尾”“換頭合尾”的創作手法。
三、欣賞〈〈月夜〉〉
1、介紹曲作者及樂曲的創作背景。
2、分析講解作品的情緒及作者所要抒發的情感。
3、根據講解欣賞樂曲〈〈月夜〉〉。
四、課堂小結
總結這節課的內容。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簡析:
《月光啟蒙》,是當代作家孫友田的一篇寫人散文,節選自《月光母親》。《月光母親》講述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對來看望她的兒子只是傻傻地笑,笑得作者淚流滿面。而在課文中,作者則回憶了小時候母親在月光下用歌謠、神話故事、童謠、謎語等對自己進行啟蒙教育的事,表達了對母親養育、啟蒙之恩的感激與懷念之情。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9個生字,讀準“蓮花落”中的“落”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及“音韻”、“天資聰穎”、“混沌”、“豁然開朗”、“高深莫測”、“沉浸”、“濃郁”、“啟迪”、“啟蒙”等詞語的意思。
3、從母親吟唱的歌謠、故事、童謠和謎語中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領會“月光啟蒙”的真正內涵,知道為什么用“月光啟蒙”為題。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出示孫友田的詩句:“萬年煤層打個滾,/一山烏金往外冒。/黑寶石,往外跑,/滿山滿谷金光照。/一路大聲喊:/我是煤,我要燃燒!”
2、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詩人非常樸實;這首詩非常容易懂,而且非常形象;對生活充滿熱情……)
3、孫友田能成為詩人,離不開他的母親,他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出示):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是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她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風趣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4、這是位怎樣的母親,竟能給她的孩子帶來如此豐富的精神財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孫友田寫的散文《月光啟蒙》(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畫出生字,注意讀準字音,讀順課文。
(2)畫出生詞及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
2、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試讀課文,了解掌握情況,注意讀準帶輕聲的詞(衣裳、籬笆、鳳凰、太陽)和多音字(蓮花落)。
(2)交流討論自己不理解的詞語。著重理解“混沌”、“豁然開朗”、“啟蒙”(由“混沌”到“豁然開朗”的過程其實就是“啟蒙”)
3、理清課文脈絡
(1)母親是怎樣對我進行“啟蒙”的呀?(唱動聽的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課文是用哪幾小節來寫的?(1——13)
(2)給課文分段。
三、再讀課題,質疑
1、請同學們再讀讀課題,你覺得,學習這篇課文,要解決哪些問題呢?(為什么以“月光啟蒙”為題?母親是怎樣啟蒙的?……)
四、布置作業
1、組詞
暑()笆()辰()帳()謠()摟()
薯()巴()晨()賬()搖()樓()
2、近義詞
啟蒙(啟迪)時辰(時候)聰穎(聰明)吟唱(歌唱)豁然開朗(茅塞頓開)濃郁(濃厚)
3、反義詞
清苦()豐富(貧乏)濃郁(淡雅)聰穎(愚蠢)混沌(清醒)高深莫測(淺顯易懂)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煤礦詩人孫友田的《月光啟蒙》。
2、還記得上節課結束的時候留下的那些問題嗎?
3、善于提問,對語文學習來說至關重要。就本課而言,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母親是怎樣啟蒙我的”這個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其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有什么解決的辦法嗎?(用心讀書、認真思考)
二、品讀“啟蒙”,感受母愛
1、接下來,就請大家默讀課文,用橫線畫出文中能體現“母親是怎樣啟蒙我的”語句,并標出重點詞句好好體會,在課文旁邊的空白部分寫下你的感受。
2、學生自由讀課文,寫體會。
3、交流,并相機板書(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
4、我們首先來看看母親的第一種啟蒙方式。這是母親給“我”唱的兩首歌謠(出示:月亮出來亮堂堂,打開樓門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曬得脆脆的。/月兒彎彎像小船,帶俺娘倆去云南,飛了千里萬里路,鳳凰落在梧桐樹。鳳凰鳳凰一擺頭,先蓋瓦屋后蓋樓。東樓西樓都蓋上,再蓋南樓遮太陽。),誰來讀?(讀后提示:“亮堂堂”在這兒后兩個字讀第一聲更有味道)
5、想聽聽母親是怎么吟唱的嗎?用耳傾聽,用心感受,閉上眼睛想象——你仿佛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課件)
6、是啊,此刻,我們的眼前一定都有這樣一幅美妙的月夜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及第一自然段)讀讀這段文字,看看能不能讀出月夜的美妙來!
7、就在這樣美的月夜里,母親——(出示)“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8、學生練讀,談感受,理解“芳香的音韻”。
9、出示:“那時,我們日子清苦,……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1)理解“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
(2)理解“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我”明白了什么?)帶著這種理解再讀兩首歌謠。
10、剛才,我們學習了“唱歌謠”部分,同學們抓住了重點詞句,通過朗讀,表達了自己的獨特體驗,這是讀書的一種好方法。接下來,我們就要用這種方法繼續學習,剩下的三個部分。(可以學生喜歡哪個部分就先學哪個部分。)
(1)講故事部分抓住“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體會月光下母親的美麗與圣潔。
(2)唱童謠部分主要通過“朗讀——談談感受——朗讀”這樣的方式理解課文內容。
(3)猜謎語部分主要通過讀謎語來體會母親的慈愛。
11、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指板書)就這樣,母親給了“我”人生最初的啟蒙。母親到底都把什么給了“我”呢?一分鐘小結一下,把它寫在課文插圖旁邊的空白部分。(多媒體出示:母親把伴著月光給了“我”,(使我)。)
12、唱歌謠、講故事、唱童謠、猜謎語,不識字的母親也許并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什么,但滿懷對孩子的愛,她把勤勞,把想象,把詩情,把智慧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讓“我”受益無窮,終身難忘。所以,作者孫友田說:——(出示)“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飛向詩歌的王國。”(學生齊讀)
13、現在,你知道為什么以“月光啟蒙”為題了吧?(正因為這月光下的啟蒙教育影響了作者的一生,所以文章以《月光啟蒙》為題,表達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
三、拓展升華
1、作者通過此文告訴我們:雖然“我”的母親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但她卻――(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民間文學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雖然“我”的生活貧窮而清苦,但“我”的母親――(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才華啟迪我的想象。)雖然“我”的母親不認識一個字,可她――(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2、在你們的.眼里,這是一位什么樣的母親?(勤勞、聰明、善于和孩子溝通……)
3、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令作者驕傲、自豪的母親!然而,時間的車輪無情地碾碎了母親的青春。“我”個子高了,母親的脊背卻彎了;“我”長大了,母親卻老了;“我們”生活好了,母親卻感受不到了。其實這篇文章在入選我們課本時省略了一個部分,他告訴我們孫友田在怎樣的時刻寫下了這樣的文章,在這里,我想讀給同學們聽一聽,也許聽完后你會有另一份感動。
(出示原文,師讀《往事如歌----月光母親》)
母親患了老年癡呆癥,失去了記憶。我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安詳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只是對著我笑,笑得我淚流滿面
微風吹亂了母親的滿頭白發,如同故鄉的天空飄滿愁絮……
坐在面前的母親忘卻了她給我的那份愛。故鄉的天空不會忘記。
母親失去了記憶,而我心中卻永遠珍藏著那一輪明月……
4、多想喚醒母親的記憶,讓她知道:當年,母親是“我”的驕傲;現在,“我”能讓母親為“我”而感到自豪。
而現在的母親不知我從哪里來,不知我來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誰。可曾經,――(點出齊讀:母親忙完了一天的活計,洗完澡,換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現在的母親不再談她的往事,不再談我的童年。可曾經,――(點出齊讀: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像三月的和風,像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現在的母親滿頭白發,深深的皺紋刻在她的額上。可曾經,――(點出齊讀: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5、母親給了作者無私的愛,回想起母親,作者充滿了深深的感激和懷念,他認為“是母親為我開啟了文學的大門”,所以他特別感激母親。
感謝母親――(用那一雙勤勞的手為我打開民間文學寶庫,給我送來月夜濃郁的詩情。)感謝母親――(讓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用智慧的才華啟迪我的想象。)感謝母親――(在月光下唱的那些明快、流暢、含蓄、深刻的民歌民謠,使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
6、母愛是永恒的話題,世界上的母親都是一樣的。在你成長的歷程中,母親給了你哪些幫助?此時,你想對她說些什么?寫下來。放學后就去對你的媽媽說或者將你寫的給媽媽看。
四、布置作業
1、寫出下列句子中帶點字的意思。
(1)黃河留給家鄉的故道不長五谷,卻長歌謠。
(2)小院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2、填空
(1)本文是一篇淳樸優美感情真摯的散文,作者回憶了自己幼年時在夏夜月光下,母親唱民歌,講童謠講神話故事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月光啟蒙的感激懷念之情。作品是孫友田,我們還學過他寫的文章《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還有兒童作品《在黑寶石的家里》。
(2)文章以“月光啟蒙”作為課題是因為:
①月光本身就充滿詩情畫意,令人無限遐想。
②母親在月光下為我唱名歌,講故事,猜謎語,使我懂得了熱愛家鄉,讓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最終飛向詩歌的王國。
(3)我們在課內學過歌頌母親的文章有《第一次抱母親》、《陳毅探母》等。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11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我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我能學會本課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生詞。
3、我能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學習重點:
我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我能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學習過程:
一、學案引導,自主學習
1、快速瀏覽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由生字組成的生詞。
2、自學生字,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寫在下面。
3、借助生字表或工具書把字音讀準,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如果還有拿捏不準的字音請寫在下面。
4、默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生詞,借助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果還有不理解的詞語,請寫在下面。
二、組內交流,合作提高
1、對學。2、群學。
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如其他學生有更好的見解,請用紅筆把它寫在你的學案上。交流時主要交流你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如果小組同學幫你解決了,請用紅筆記下來,如果小組同學還不能解決,那么在班級交流時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幫你解決。(組長是交流的組織者,要讓小組的每個成員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對某一問題不能達成共識,可以把這個問題作為未能解決的問題,在全班交流時與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
三、展示互動,評價激勵
1.每組選擇一個學習內容作為主要展示內容。
2.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小組長嚴密組織并合理分配任務,做好展示時個環節之間的銜接。
3.展示時要大膽、大聲、大方,并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
4.展示過程中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并及時補充點評。
四、引導探究,拓展延伸
課文內容我知道。(默讀或瀏覽全文,試著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本文是一篇淳樸優美、感情真摯的散文。作者回憶了自己童年時,在夏夜月光的沐浴下,母親()和()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親啟蒙教育的()、()之情。
五、練習鞏固,達標測評
1、看拼音,寫詞語。
xǐzǎoshāixuǎnshíchenfènghuáng
()()()()
líbazhàngzigēcǎohuājiào
()()()()
2、同音字
zhàng
()篷賒()膨()
()礙拐()()紅了臉
yáo
歌()()遠()擺
佳()磚()()役
3、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混沌(dùntún)篩子(sāishāi)
荊草(jīnjīng)蓮花落(làoluò)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民歌民謠的特點,感受民間文學的魅力。
3、通過對課文具體語言文字的朗讀、感受、體驗、品悟、表達,感悟作者在月光下從母親那里得到的啟蒙教育,感受濃郁的母子親情,在真情的噴涌中獲得文化的洗禮與親情的陶冶。
學習重點:
目標1
學習難點:
目標3
學習過程:
一、學案引導,自主學習
熟讀童謠,感知音韻
1.速讀找出童謠:同學們,在詩人童年的記憶中,母親唱給他聽的童謠一定不計其數;作者印象最深的有哪些呢?請大家馬上到課文中找出來!
2.自由吟誦童謠:
(1)吟誦要求:同學們,還記得作者的母親當年唱童謠時給作者留下的感覺嗎?(回顧課文第四自然段內容)對,咱們就要讀出作者的母親當年那種“甜甜的”、“輕輕的”、“芳香的”、“像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一般的情調,的韻味,能行嗎?
(2)自由閱讀。
品味童謠,理解啟蒙
1、正是母親在“我”童年的夏夜吟唱的這些童謠,伴著月光,浸透著她滿腔的母愛,啟蒙的“我”,讓“我”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同學們,現在,你就是當年的孫友田,你聽到了母親吟唱的這些童謠,你從這些童謠中受到了啟蒙。那么,哪個童謠讓你豁然開朗明白了什么?請你重點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兩首童謠,再一次低低吟誦,體會體會你“豁然開朗”了什么?
2、自主品味
3、順帶謎語:
①教者過渡提示:“我”是個貪得無厭的孩子,童謠聽了還要猜謎語。咱們讀讀說謎語的情景吧。
②學生自讀課文。
4.總體感悟:
(1)教者談話引導:同學們,每一首童謠,都是一部啟蒙教材,童年聽過的許許多多童謠,給了“我”許許多多人生的啟迪。不但這樣,這些童謠本身,是寶貴的民間文學財富,對孫友田后來的詩歌創作產生了極大影響,使他成為了現代詩人。所以,孫友田覺得母親——
二、組內交流,合作提高
1、對學。2、群學。
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如其他學生有更好的見解,請用紅筆把它寫在你的學案上。交流時主要交流你在自學中遇到的問題,如果小組同學幫你解決了,請用紅筆記下來,如果小組同學還不能解決,那么在班級交流時請其他小組的同學幫你解決。(組長是交流的組織者,要讓小組的每個成員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如果對某一問題不能達成共識,可以把這個問題作為未能解決的問題,在全班交流時與其他小組的同學進行討論。)
三、展示互動,評價激勵
1.每組選擇一個學習內容作為主要展示內容。
2.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小組長嚴密組織并合理分配任務,做好展示時個環節之間的銜接。
3.展示時要大膽、大聲、大方,并恰當地使用禮貌語言。
4.展示過程中其他同學要認真傾聽,并及時補充點評。
四、引導探究,拓展延伸
同學們,就是這樣一位給了孫友田血肉之軀的母親,這樣一位給了孫友田人生和文學啟蒙的母親,后來患了老年癡呆癥——那天,孫友田趕回老家去看她時,她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藹、慈祥,但卻連兒子都不認識了,只是漠然地笑著,笑著,笑得孫友田淚流滿面。同學們,那一刻,孫友田望著母親,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五、練習鞏固,達標測評
(一)句子平臺(按要求寫句子)
1.用上“打比方”的方法。
童年的夏夜永遠是美妙的。
2.改成“把”字句。
母親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摟著我,唱起動聽的歌謠。
3.縮句。
高深莫測的夜空竟是個神話的世界。
(二)多項選擇題。
對標題“月光啟蒙”理解貼切的是()。
A.月光下,母親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吟唱,讓我初步了解了許多民歌童謠。
B.在故鄉明亮的月光下,母親教會我要堅強地面對生活中的磨難。
C.在故鄉的天空下,月光啟迪我領悟了濃郁的詩情和生活的真諦。
D.明月星光下,母親用智慧和才華陪伴我的童年,啟迪我的想象和詩情。
月光曲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歌謠的韻味,月夜的美妙。
2、學生通過賞意境,品語言,感受文中洋溢的濃濃的母愛。
3、理解文章第五自然段與最后一小節所表達的意義,真正讀懂課題《月光啟蒙》。
課前準備:
熟讀《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
教學過程:
一、讀短語,想象月夜圖。
1、出示詞組:美妙的夏夜柔和的月色如水的月色最美的時辰
動聽的歌謠風趣的童謠濃郁的詩情芳香的音韻
混沌的童心想象的翅膀民間文學的寶庫詩歌的王國
2、讀完這些詞組,在你的腦海中浮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二、學習課文15自然段。
1、默讀15小節,感受這月夜的美妙之處。
2、指導學生朗讀第四小節:母親的聲音是甜甜的,輕輕的,悅耳的。
(1)出示第四小節:(配樂范讀)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
輕輕的,
像三月的和風,
像小溪的流水。
小院立即飄滿了她那芳香的音韻。
(母親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風一樣溫柔,如溪水一般悅耳,可怎么會有香味呢?
(1)母親的體香:洗去了一天的疲勞,換上了干凈的白布褂子,我躺在母親懷里,聞到了母親熟悉的體香。
(2)母親的嗓音格外甜潤,格外深情,聽在我的耳朵里,很舒服,連鼻子似乎都感到舒服了,就像聞到了香味一般;
(3)雖然日子清苦,但精神生活是那么豐富,苦中有甜,甜得讓我似乎聞得到香味。
(借機理解:精神生活豐富、長歌謠。(為什么精神生活會豐富呢?))作者此時的內心也充滿芳香,覺得什么都很美。
(4)我展開了想象的翅膀,在民間文學的寶庫中遨游,心情非常好,所以就覺得香了。師:就這樣躺在母親的懷里,聽著這些動聽的歌謠,我會想些什么呢?(幸福、甜蜜、愉快、神馳千里)
3、理解:母親用歌謠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A、(充滿了對母親的感激與懷念)
B、理解:豁然開朗混沌
指導朗讀句子。
師:原來,這音韻之所以會有芳香,不僅來源于母親甜甜的嗓音,更來源于母親雖苦猶樂的精神,在這樣清苦的日子里,她卻仍能讓我感受得到生活的幸福與快樂,讓我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這真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啊!(出示:混沌豁然開朗)
4、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段歌謠,和作者一起再來享受享受母親這輕柔、悅耳而又芳香的音韻吧!先指讀第四小節,其余同學讀歌謠。(指讀,配樂)
三、學習課文613自然段。
1、自讀6-13自然段,選擇你感興趣的內容,讀給大家聽,可以和同桌兩人合作。
學生朗讀:童謠部分、故事部分、謎語部分。
2、師:這時候的我躺在媽媽的`懷里,看著媽媽覺得媽媽的形象似乎特別高大起來,像什么呢?誰能和一個恰當的比喻來形容呀?
此時的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出示句子)
(理解:純潔、令人崇敬,柔美,圣潔、莊嚴,這是母愛的圣潔與莊嚴,使作者內心產生的一種感受。對母親的愛戴、敬仰、崇拜)
3、指讀、齊讀這一句。
4、要知道母親可是個目不識丁的人哪,為什么此時此刻她在作者的心中卻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呢?
(母親雖然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四、學習課文第14小節:
1、指讀最后一節,聯系前文談談你的感受。(出示)
(作者的母親是充滿智慧的、勤勞善良的,雖然生活那么清苦,雖然自己目不識丁,但她憑著樂觀的精神,偉大的母愛,成為兒子的啟蒙老師,讓他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讓他在月光下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向詩歌的王國,這怎能不讓如今已頗有成就的兒子感激呢!)
2、朗讀最后一小節。
五、總結:
1、課文學完了,每一篇充滿真情實感的文章總會讓讀者流連忘返,總會給讀者留以啟迪。請你談談學了課文后的感受。
2、師:我們每個人都有母親,也許我們的母親不一定像孫友田的媽媽那樣會唱歌謠,可我們的母親不一樣,但每一位母親對我們的愛是同樣地偉大,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好好珍惜它,好嗎?
六、作業:把剛才說的話回家說給媽媽聽,或者用自己的行動讓媽媽知道你想對她說聽話。
月光啟蒙
明月初升唱童謠
月至中天唱歌謠混沌豁然開朗
夜很深了猜謎語
【月光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月光曲教學設計11-09
月光曲教學設計04-21
《月光曲》教學設計05-18
月光曲教學設計04-02
人教版《月光曲》教學設計03-08
【熱】月光曲教學設計06-10
月光曲的教學設計(精選11篇)08-24
月光曲教學設計(精選11篇)08-22
月光曲教學設計15篇12-26
《月光曲》教學設計精選15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