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與相交教學設計(精選6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平行與相交教學設計(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平行與相交教學設計 篇1
(一)學習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萍鄉與相交,能用工具畫出一組平行線和已知直線的垂線。
2、在測量活動中,體會“兩點之間線段最短”“點到直線的垂線段最短”,理解兩點間的距離和點到直線的距離,初步體會平行線和垂線的一些特性。
(二)學習內容
基礎性學習包
1、認識平行線,借助工具畫平行線
2、認識垂線,會畫已知直線的垂線
3、學習兩點間的距離,學習點到直線的距離
4、我學會了嗎
開發性學習包
1、圖形中的平行線
2、漢字中的平行或互相垂直的線段
回、王、下、平、行等。
拓展性學習包
遵守交通規則
交通安全兒歌
紅綠燈
交叉路口紅綠燈,指揮交通顯神通;
綠燈亮了放心走,紅燈亮了別搶行;
黃燈亮了要注意,人人遵守紅綠燈。
上學校
小學生,起得早,交通小隊排得好;
過馬路,走橫道,交通安全要記牢;
聽指揮,別亂跑,平平安安到學校。
交通安全真重要
交通安全真重要,人民生活離不了。
保障安全有措施,交通法規要記牢。
大馬路上車潮涌,警察指揮要服從。
紅綠黃燈是命令,標志標線要看清。
交通規則要記牢
(三)整合點解讀
1、學科單元內整合:除了生活中交通中的線這一生活素材,教師還可以借助前面學習的線和角的知識進行補充;本單元內還可以將平行和垂直的線在一課時內用課件的方式進行補充。
2、體驗式活動:測量距離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充分感知平行和垂直的關系。
3、課時安排:本單元學習共安排4課時。
平行與相交教學設計 篇2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演示設疑:兩支鉛筆落在地上,可能會形成什么樣的圖形?(教師兩只手各拿一支鉛筆,同時松手,兩支鉛筆落在講桌后面,不讓學生看到落地后的情形)
2.嘗試探究:先獨立思考,用小棒擺一擺;再在小組內交流,由組長組織大家把不同的擺法放在展示板上。
(教師巡視,并參與討論)
3.展示分享:
(1)展示其中一個小組的展示板。
(2)討論:除了展示板上的這幾種情況,其他小組還有補充嗎?
得出結論:把小棒的位置稍微變動一下,就成了不同的圖形,情況有很多種。
教師從中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圖形并畫下來,作為研究的對象。
設計意圖:通過對“兩支鉛筆落在地上,可能會形成什么樣的圖形”的探究,初步感知同一平面中兩條直線存在相交、不相交的兩種可能。
二、分類比較,掌握特征
(一)圖形分類。
課件出示:
1.嘗試把老師畫在黑板上的圖形進行分類。
要求說出: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和同組小伙伴互相交流,請組長歸納小組的觀點并匯報。
可能出現:
生:①和④是一類,因為它們是交叉的,②和③是一類,它們沒有交叉。
生:①②③是一類,因為線是斜的,④的兩條線是橫平豎直的,可以單獨是一類。
(學生如有“交叉”這樣的說法,引導表述為數學語言“相交”,并說明相交的一點是交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這四幅圖的分夾,學生對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由于沒有分類標準的限制,孩子們的想象任意馳騁。
2.把鉛筆想象成直線,再次分類。
引導:生活中很多物體是線段,像剛才我們研究的小棒、鉛筆,假如把線段兩端無限延長就成為了直線,線段是直線的一部分。假如把這幾幅圖中的直線無限延長,又該怎樣分類呢?
生:①和④是一類,因為它們已經相交;③是一類,因為這兩條線延長后肯定相交;②是一類,因為圖形的兩條線無論怎樣延長都不會相交
生:①③④是一類,無限延長后它們會相交;②則無點;而②號圖形中的兩條線無論怎么延長都不會相交。
揭示:研究兩條直線位置關系不僅要看表面現象,更要注重實質。
生:③號圖形中的兩條線延長后會相交,有一個交點;而②號圖形中的兩條線無論怎么延長都不會相交。
……
設計意圖:當直線的特點賦予其中,這幾幅圖的分類則有了明確的指向,學生的思考自然指向相交和不相交。
3.得出結論。
在同一個平面內,兩條直線有相交和不相交兩種可能。
(二)認識平行。
1.介紹: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平行線。
板書:互相平行平行線
說一說這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閱讀課本第39頁,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平行。
2.我們每天都和平行線打交道,說說哪些物體或圖形的邊是互相平行的。
教師適時出示:
3.強調“同一平面”。
教師出示一個長方體,請學生在長方體上找平行線。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不在同一個平面內也不相交的兩條線,提問:這兩條線是互相平行嗎?
得出結淪:研究平行線要在同一平面內。
4.判斷:哪幾組線互相平行?哪幾組線不是平行線,為什么?
(三)認識垂直。
以下三幅圖,老師已將它們分類,認真看、仔細想!老師是按照怎樣的標準進行分類的?靜思后小組內交流。
啟發:兩條直線相交,形成了幾個角?這幾個角有特點嗎?(用三角板的直角驗證圖④中的直角)
1.得出結論。兩條直線不僅相交而且形成了直角,數學上是怎樣描述的?看書第42頁。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互相垂直、垂線。
2.互相說說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3.練一練:你能找到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垂直的?
設計意圖:在動手擺兩支鉛筆的位置、圖形的分類等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教學“平行線”“垂線”。采用學生看書自學、在實物圖片上找、判斷等方法,學生的感性認識得到強化,從而逐步認識“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特征。
4.判斷:哪組線是互相垂直的?哪組不是?為什么?
三、實踐應用,鞏固新知
(一)找生活中的垂直和平行。
引導:我們天天都在和垂線與平行線打交道。你們看書本封面相鄰的兩邊是互相垂直的,相對的兩邊是互相平行的。同學們想一想、找一找,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體的邊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發現告訴同組的同學。
(二)下列圖形上有幾組平行線和垂線?
()組平行線()組平行線()組平行線
()組垂線()組垂線()組垂線
(三)折紙:你能折出有平行線和垂線的圖形嗎?
1.引導:同學們在平面圖形上和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組平行線和垂線,那要是給每個同學一張不規則紙,你們能動手折一折,折出具有垂線與平行線的圖形嗎?
2.展示分享。
四、反饋評價,全課總結
同學們,你覺得這節課里你表現得怎樣?你有什么收獲和體會?
平行與相交教學設計 篇3
平行與橡膠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內容。教材按這樣的線索來組織教學內容:先教學平行,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情境,在識別直線相交和不相交的基礎上認識平行線,學會畫平行線;再教學垂直,從生活中選取兩條直線子昂叫成直角的特殊位置關系,引導學生認識垂線,學會畫垂線,并結合相互垂直的關系,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機器應用。
在空間與圖形領域的教學中,課程標準倡導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推理等手段,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教材在編排上也體現了這樣的特點。
1、在情境中感知直線的位置關系,在抽象中形成平行與垂直的概念。
教材從生活中選取大量的平行或垂直的現象作為認知的現實背景和有意義的素材,讓學生在觀察比較中經歷概念抽象的過程,以此來理解平行與垂直的概念。例如,第39頁的例題分三步呈現,首先呈現一組照片,在這些照片中用不同的顏色線條勾畫出兩條邊,這些勾畫能引起學生的注意。然后根據3張照片中的彩色線條分別畫出3組直線,從現實情境和具體物體上提取需要研究的對象。最后,讓學生討論這3組直線哪些相交、哪些不相交,展開數學思考。第42頁例題的呈現也作了相似的安排。另外,教材在建立數學概念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平行和垂直現象,在現實的素材中尋找平行線和垂線。在這樣的實物和圖形的反復轉換中,學生加深了對概念的理解,發展了空間觀念。
2、強化操作活動,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體驗。
讓學生畫平行線和垂線不單是操作方法的教學和操作技能的培養,還是數學概念的具體應用,在應用中能加深學生對概念的認識。例如,第40頁例題要求學生想辦法畫一組平行線,第43頁例題要求學生想辦法畫兩條互相垂直的線段。這兩道例題都是學生初步認識平行線或垂線之后安排的,都不是叫曹指導他們怎樣做,而是讓學生想辦法畫,在畫的活動中繼續體會胡下崗平行、互相垂直等概念的內涵。
3、注重知識的應用與解釋,體會認識的價值。
教材選取了大量生活的例子,讓學生運用知識對相關現象作出簡單的解釋。如穿過馬路的最短路線、怎樣從大街邊上把自來水引到小明家等問題,讓學生帶著初步形成的數學概念去觀察生活,進行解釋與應用,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還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實際來組織教學活動,以體現教材的編寫意圖。在學習本單元內容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點、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有關特征,這些都是本單元的知識基礎。在實際生活中學生已經感受了平行與垂線等現象的存在,只是這種感受是膚淺的、零散的和模糊的,是能意會而不可言談的。因此,我們應該將充分感知平面上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認識平行線和垂線作為教學重點。此外,本單元安排了大量較為復雜的操作活動(需借助多個工具才能完成),如作圖活動有畫平行線和垂線等,測量活動有量出點到直線的距離等,而在此之前,學生的作圖和測量機會不多,經驗很少,所以,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畫平行線和垂線,能確定和測量點到直線的距離應該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需要教師加強指導和訓練。
平行與相交教學設計 篇4
1、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我們的數學教學應從學生的數學現實出發,精心營造一個學生熟悉的空間,引導他們發現數學問題,探究數學規律。這節課從觀察掉在地上的兩支鉛筆入手,以及后面出現的跑道、電線桿、游泳池的隔離帶、秋千的吊繩等等,都是學生在生活中能看見的,通過課件對這些圖形的形象演示,讓學生直觀看到真實世界中的平行與相交,為學生創造了一個研究圖形特征和關系的豐富情境,加強了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利于學生用身邊的數學現象理解數學知識,在探討、交流、分析中獲得數學概念,拉近了抽象的數學概念與生活實際的距離。
2、關注新知的生長點,體現新知動態的生成過程。
在教學中,我緊緊抓住以分類為主線展開探究活動,提出在無限大的平面上同學們想象的兩條直線的樣子畫下來?能不能把這幾種情況進行分分類?這樣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學生通過想一想、畫一畫、分一分、說一說等多種活動進行觀察、思考,逐步認識到: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兩種情況。這樣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且通過分類,分層理解,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有利于提高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從自己的身邊發現數學知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發現相交與平行現象。
3、研讀教材的意圖。
教材編寫時,一般遵循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學生的認知規律,以簡練的語言呈現學習內容。學生在教材中看到的往往是思維的結果,而難以看清思維活動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依據教材內容對教學活動進行精心設計和加工,體現數學的思維過程和思想方法。比如畫平行線這一內容,教材是通過示意圖來介紹平行線的畫法,沒有說明為什么要這樣畫,也沒有總結畫平行線的一般方法。這也是我試教下來比較迷惑的地方。我反思原有的設計思路,上下來不順的根源在于我對學生用直尺、三角板畫平行線這一操作的能力起點的判斷不準確。從教學反饋看,學生雖然會模仿書上的畫法,但是并不真正理解為什么要這樣畫,所以只要線條換了個方向,學生就無從下手了。而要畫好平行線,關鍵就在平移。所以在教學畫平行線之前,我先讓學生在平移的三角形中找出平行線,讓學生體會圖形的平移和直線的平行之間的關系,因而,學生就能由此考慮,畫平行線時我們必須要平移三角板,從而找出了怎樣才能保證平移三角板的方法。學生不僅繪畫了,而且理解了為什么要這樣畫。
不足之處:
1、上幾何課對教師的語言要求更高,更規范,所以這節課的很多語言都還需要好好推敲。
2、問題指向性要明確。
3、教師的歸納要到位,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平行與相交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了解兩條直線相交所構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對頂角、鄰補角的概念和性質。
2、理解對頂角性質的推導過程,并會用這個性質進行簡單的計算。
3、通過辨別對頂角與鄰補角,培養識圖的能力。
學習重點:
鄰補角和對頂角的概念及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學習難點:
在較復雜的圖形中準確辨認對頂角和鄰補角。
學具準備:
剪刀、量角器
學習過程:
一、學前準備
1、預習疑難:。
2、填空:
①兩個角的和是,這樣的兩個角叫做互為補角,即其中一個角是另一個角的補角。
②同角或的補角。
二、探索與思考
(一)鄰補角、對頂角
1、觀察思考:剪刀剪開紙張的過程,隨著兩個把手之間的角逐漸變小,剪刀刃之間的角度也相應。我們把剪刀的構成抽象為兩條直線,就是我們要研究的兩條相交直線所成的角的問題。
平行與相交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相交線、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
2、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3、通過對頂角性質的推理過程,提高推理和邏輯思維能力;
4、通過變式圖形的識圖訓練,提高識圖能力。
重點:
鄰補角、對頂角的概念,對頂角性質與應用。
難點:
理解對頂角相等的性質。
一、情景誘導
教師在輕松歡快的音樂中演示第五章章首圖片為主體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欣賞圖片(多媒體投影汕頭大橋的圖片、圍棋的棋盤),閱讀其中的文字。
師生共同總結:同學們,你們看這座宏偉的大橋,它的兩端有很多斜拉的平行線,橋的側面有許多相交線段組成的圖案;圍棋的縱線相互平行,橫線相互平行,縱線和橫線相交。這些都給我們以相交線、平行線的形象。在我們生活的中,蘊涵著大量的相交線和平行線。那么兩條直線相交形成哪些角?這些角又有什么特征?本節我們一起來學習相交線所成的角及
它們的關系。
教師板書:5.1.1相交線
教師出示一塊紙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紙過程,提出問題:剪紙時,用力握緊把手,把手
引發了什么變化?進而使剪刀刃也發生了什么變化?
二、探究指導
探究提綱(請同學們利用8分鐘時間自學課本第2頁至第3頁練習以前的部分,并完成探究提綱)
1、請你畫直線AB、CD相交于點O,并說出圖中4個角兩兩相配共能組成幾對角?各對角的位置關系如何?根據不同的位置怎么將它們分類?
2、你用量角器分別量一量各個角的度數,發現“相鄰”關系的兩角_____,“對頂”關系的兩角_______。請同桌比賽說說鄰補角和對頂角的定義,并快速寫下來。
3、對頂角有何性質?并用一句話敘述。
4、對頂角性質證明:(學生獨立寫出已知,求證并證明)
已知:
求證:
三、展示歸納
1、找有問題的學生逐題匯報。老師板書。
2、發動學生評價,完善。
3、教師畫龍點睛地強調。
四、變式練習
(一、二、三題口答,四題先讓學生做,教師巡回指導,然后讓有一定問題的學生匯報展示,發動其他學生評價完善,教師情調關鍵地方,總結思想方法)
1.平面上不相重合的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為_______或________
2.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相鄰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特點是兩個角共用一條邊,另一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是鄰補角互補;相對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特點是它們的兩條邊互為反向延長線。性質是對頂角相等。P3例;P82題;P97題;P35P353題
3.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如果有一個角為90度,則稱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外一條直線的垂線,他們的交點稱為垂足。
4.垂直三要素:垂直關系,垂直記號,垂足
5.做直角三角形的高:兩條直角邊即是鈍角三角形的高,只要做出斜邊上的高即可。
6.做鈍角三角形的高:最長的邊上的高只要向最長邊引垂線即可,另外兩條邊上的高過邊所對的頂點向該邊的延長線做垂線。
7.垂直公理: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8.垂線段最短;
9.點到直線的距離: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
10.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F(在兩條直線的同一旁,第三條直線的同一側),內錯角Z(在兩條直線內部,位于第三條直線兩側),同旁內角U(在兩條直線內部,位于第三條直線同側)。
【平行與相交教學設計(精選6篇)】相關文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說課稿11-25
《平行線與相交線》導學案課件05-17
相交線和平行線測試題08-25
初中平行線的性質教學設計01-26
教學設計與反思03-30
《平行四邊形》教學設計03-15
背影教學設計與反思設計10-28
《口哨與小狗》教學設計02-17
式與方程教學設計03-30
《漂浮與下沉》教學設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