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聲》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歌聲》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歌聲》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正確書寫9個生字,讀寫由要求學會的生字組成的詞語。
1、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分析能力。
2、通過學文,體會小姑娘在困境中所表現出的不屈不撓的勇氣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英雄觀念。
教學重點
1、正確書寫易錯字,培養識字能力。
2、以讀代講,以讀促思,啟發學生探究性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1、生字、詞卡 2、多媒體課件或有關課文插圖的掛圖。
一、導入 播放課件。
(畫外音)1920年的一個夜晚,馬金納乘坐的輪船不幸在海上觸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掙扎,等待救生船。過了很長時間,馬金納已經筋疲力盡,救生船卻還沒有來。此時的馬金納絕望了,他再也沒有力氣繼續游了,馬金納最終脫離危險了嗎?其他遇難的人獲救了嗎?《歌聲》這個故事會告訴我們答案。 二、新課
(一)自學
1、自讀課文,圈出不懂的詞語,可以通過或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再有不懂的問題可以向小組的其他的同學請教。
2、同桌互讀,相互糾正字音。
3、小組分段練讀。注意糾正生字讀音的錯誤,把句子讀流利。
4、指名分段讀,全班正音。
(二)識字、寫字
1、小老師領讀詞語。
2、搶答讀字。
3、交流識字方法。
4、書寫。
(三)交流(學習第一小節)
1、讀第一小節,想象:夜時在,海上,落難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
2、理解“掙扎”“筋疲力盡”的意思,感受到在這樣的環境中,連馬金納這樣的大男人也“絕望”了,而這種困境,對于10歲的小姑娘更加困難。
3、朗讀。學習第四小節。齊讀。讀出人們遇難被救的欣喜及對小姑娘深深的謝意。
小結:航船遇險不是偶發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對于一個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個僅10歲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歌聲鼓舞著人們,她的樂觀、鎮定、不向命運屈服的勇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小姑娘的歌聲人人們以勇氣和力量,是歌聲救了大家。讓我們再讀課文,看看在困境中小姑娘是怎么樣做的。
(一)交流(學習課文二、三小節。)
1、讀文。
2、小組學習。加入自己的體會,復述或朗讀有關的句子。
3、相機引導。 從馬金納的親身體體驗中想象:人們在聽到歌后的感受,從而理解詞語“激昂”“聚攏”的含義。
(二)誦讀 從表示小姑娘動作的詞語中,體會到她的樂觀、鎮定和勇氣。 她一次又一次從浪花是冒出頭來,用手抹抹臉上的海水,又唱起來。 指名讀、男女生讀、齊讀。
(三)交流 如果你就是馬金納,你從這次歷險中感受到什么呢?
(四)講故事 記住這個故事吧,在困境中樂觀的態度、鎮定的行為,不屈不撓的勇氣也是令我們受益終生的精神財富,把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聽,再交流你們的體會。
(五)練習
1、畫出課文中帶有下面詞語的句子,再抄下來。 掙扎 筋疲力盡 隱隱約約 激昂 聚攏 增添
2、照樣子寫詞語。 斷斷續續 抹一抹
3、填空。 ( )歌聲 ( )海面
4、用“激昂”造句。
(六)實踐 班級舉行歌詠比賽,在歌聲中感受到生活的快樂與美好。
《歌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聆聽音樂《森林的歌聲》,能從樂曲聲中聽辨各種小動物叫聲等,以體驗這種描繪功能,從中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
2、 在欣賞《森林的歌聲》過程中,記憶各主題曲調的音色和順序,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聽覺習慣,提高音樂記憶力。
3、 模仿旋律用樂器打擊。
教學過程:
組織教學:同學們,好! 老師好!
一、欣賞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帶你們去郊游,去美麗的大森林,參加一場音樂會。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看看呀。
生:想
師:好,起立,出發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一般是怎樣去郊游的?
生:走著去,坐車去。
師:如果目的地比較近我們就走著去的,(走走走走,左右左右,也可以是走走,快快跑,走走,快快跑)如果要去的地方很遠也有坐車去的(嘟嘟嘟)對嗎?很好,那么等會跟著老師的動作,我們一塊兒搭上開往大森林的汽車吧。(放MTV)同學們準備好了嗎,我們要出發咯。《去郊游》中間:同學們做的真棒,我們再來一遍。
師:汽車到站啦,請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是到哪了呀。哦,我們的汽車已經來到了大森林的入口處。那么我們快快進去參加音樂會吧。夷,這時出現一個天使攔住了我們的入口處,我們來聽聽它想說些什么:同學們,原來大森林里面住著許多許多的小動物和植物。可是這些年來,有許多人來森林里亂砍亂FA,傷害小動物們,破壞了森林的美麗。你們想要去大森林就得先過我這關,回答我的問題,證明你們都是熱愛森林、保護環境的好孩子。你們愿意試一下嗎?
A生:愿意
A師:好的,老師知道你們肯定都是熱愛森林保護環境的好孩子,我們來看下是什么問題。請你舉例說出森林里住著哪些小動物并模仿它們的叫聲!
生:學生討論回答。 師子的叫聲音有什么特點?很響長的。 小鳥的叫聲音有什么特點?緊湊快的。蛇平穩的。
師:好。大家模仿了很多小動物,我們來問下天使,我們過關了嗎?
師:恭喜你們過關啦,熱愛森林的好孩子們,歡迎來到奇妙的大森林,森林里正在舉行一場音樂會。請靜靜的,用你們音樂的小耳朵來聆聽這美妙的歌聲吧。
二、欣賞歌曲《森林的歌聲》
師:噓,聽,接下來就請靜靜的,用心來聆聽這來自森林的歌聲吧。
(放音樂)
1、 師:森林原來會唱歌,通過音樂你聆聽到了些什么?
生:小動物
師:你的小耳朵聽出哪些動物可愛的聲音啦?
生:小鳥的叫聲,青蛙的叫聲,蛐蛐的叫聲等等 用詞也許吧,大概有。
師:剛才同學們用自己音樂的耳朵,恩或許還加上了一點點豐富的想象力聽出了一些動物的聲音。當可愛的春姑娘,邁著輕盈的步子來到人間,整個世界像剛從一個漫長的睡夢中蘇醒過來。森林里有許多動物在歌唱,歌聲中還有中國樹蟾、飛鼠、白腹秧雞、腹斑蛙等等你們并不熟悉的小動物聲音,你想聽聽他們的聲音嗎?
生:想。首先是(出示圖片)
生:青蛙或不回答
師:恩,雖然這個小家伙長的和青蛙很像,可它卻喜歡呆在樹上,喜歡在雨后鳴叫,叫聲很響很亮,它就是中國樹蟾。我們一起來聽聽它的叫聲
師:再來看這只可愛的白腹秧雞,身上只有臉和肚皮是白的,叫聲嘹亮,可常常發出苦哦苦哦苦哦的叫聲,好像永遠在煩惱這什么一樣。你聽
師:最后介紹的是腹斑蛙,又是蛙類的一種,叫聲很有節奏,常常發出GAIGAIGAI的聲音。
師:同學們,這三種動物的叫聲你都記住了嗎?
生:記住了。
師:那我們就回到音樂中去找找它們吧。
生:聽到了
師:好的,那下面給大家聽一段很有意思的旋律,這個小動物是個不拆不扣的音樂家。你聽!
師:怎么樣,你能聽出旋律后面那幾聲很有節奏感的叫聲是誰發出來的嗎?
生:腹斑蛙
師:答對啦,你們的耳朵真靈敏,這小家伙好像很有音樂細胞。聽了小動物們這么有節奏感的歌聲,我都忍不住想動起來了,你想和我一塊兒嗎?
生:想
師:那我們就起立,隨著森林的歌聲舞動起來吧
師:在剛才的音樂中,你覺得哪里最想讓你輕快的動起來?感覺很怡然自得美滋滋的?用你的動作告訴我?
生:引出主題一
師:這個讓我們感動很輕快活潑的旋律就是樂曲的主題一,出示圖片,我們來聽聽,想一起來唱一唱嗎?
生:想
師:那我們用啦來哼唱,哼唱一遍,很棒,我們再來一遍,這次要加把你的動作加上好嗎?來,哼唱第二遍。
師:好,那哪個旋律聽上去讓你感覺最高昂最激烈,我們都快要巔起腳尖來表演了?一樣用你的動作告訴老師
生:討論引出主題三
師:這段高昂激情的旋律就是樂曲的主題三。好象森林里所有動物都在放聲歌唱,我們也來唱一唱吧
生:用啦音哼唱一遍,再來一遍同樣加上你的動作,哼唱二遍
師:真棒,最后,讓我們來聽聽樂曲的主題二 放音樂,他又帶來是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生:輕柔、柔美。
師:恩,這三個就是樂曲的主要旋律。下面我來考考同學們,看看誰有一雙音樂的耳朵,沈老師會隨機播放一個主題旋律,你們說說是123中的哪個音樂主題?
生:主題一 主題二 主題三
師:恭喜大家,都聽的很不錯。
師:同學們,今天還有別的學校的小朋友帶來了自己的節目,我們是剛剛聆聽這森林的歌聲。可他們卻已經會用豎笛,演奏它了。我們來聽聽看他們演奏的怎么樣?
師:你們覺得這些小朋友們演奏的怎么樣?
生:好,很好
師:他們好厲害,我們班怎么說也得出個節目和他們比比看吧?恩,今天我們是沒辦法馬上學豎笛來和他們比一比啦。不過我們可以為三個音樂主題加上非常有節奏感的打擊樂。我們就用這個小罐子,是老師學校的小朋友們做的,誰能先告訴老師,你能用這個小罐子發出幾種不同的聲音?
生:學生討論 敲打,上下晃動,搖擺 總結敲打和晃打都適合很有節奏的旋律,搖擺適合長音伴奏。
師:好,下面我們要把這三種不同的聲音加入到樂曲中去,主題一請一位同學告訴我你覺得聲音和節奏最適合?
生:敲打 我們來試試敲打 晃動 我們來試試晃動
師:好,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非常好聽對吧
師:那么主題二我們又給他配上什么聲音用什么節奏呢?
生:敲打 晃動
師:我們一起來試一試,也很好聽
師:最后主題三選擇用什么聲音和節奏?
生:搖擺+晃動或敲打
師:趕快來試試,很不錯
師:下面三個不同的主題旋律,我們來成三組來試一試。第一組主題一,第二組主題二,第三組主題三。根據我們三個主題出現順序121231,一起來合作一下
師:恩剛才我們配合的還不錯,這次我們加一點點難度,把你的身體動作也加入到演奏中去。
師:好,下面森林的音樂會就要輪到我們班出場了,405班演出正式開始,沈老師負責指揮。
總結,同學們這森林的歌聲好聽嗎?好聽,想不想讓森林永遠的美麗下去?想,那你覺得要怎樣去保護森林和環境呢。
我們就要從自己的一點一滴做起,一起來保護森林,保護大自然。做一個熱愛森林保護環境的好孩子。
起立,同學們,再見。也和后面的老師說再見吧。
《歌聲》教學設計3
課標解讀: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夜鶯的歌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伴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打擊敵人的故事,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這篇課文以夜鶯的歌聲為線索進行記敘,以空行為標志,寫了四部分內容:先寫“小夜鶯”以歌聲引誘敵人上鉤,接著寫“小夜鶯”在為敵人帶路途中以歌聲為游擊隊員傳遞敵情,再寫在“小夜鶯”的幫助下游擊隊員成功殲滅敵人,最后寫戰斗結束后“小夜鶯”在村邊小路旁繼續吹奏著宛轉的歌聲。“小夜鶯”的歌聲自始至終貫穿著整篇課文,危險中充滿勇敢鎮定,緊急中充滿智慧機警,一個勇敢機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脫脫地出現在讀者面前。教學中一是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接受熱愛祖國、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學習運用聯系上下文等方法體會含義深刻句子的含義。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處于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應該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易形成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這些對學習本課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6個字。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凝神、燒毀、蘑菇、呻吟、宛轉、垂頭喪氣、以防萬一、興致勃勃”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評價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齊讀課題,通過本組課文的導讀語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2、交流對“夜鶯”和“夜鶯的歌聲”的理解。
【設計意圖:導入開門見山,簡潔明快,利于學生質疑破題,直奔課文重點,著眼于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思維訓練,讓他們對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并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
二、檢查預習
1、交流預習中的發現,提出不懂的問題。
2、用簡練的詞語概括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3、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小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
【設計意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是如此。有效的課前預習可讓學生的學習更輕松,更高效。而通過對預習情況的`檢查,教師進一步了解學情,及時調整學案和教案,做到以學定教。】
三、精讀品悟
過渡語:在課文的字里行間,處處都能捕捉到“小夜鶯”的機智勇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表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在旁邊寫寫體會。
學生依次交流表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和讀書體會。
1、通過環境描寫和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通過理解“沉寂”,感受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總結讀書方法——聯系上下文。
(2)通過“寂靜”、“寧靜”、“沉寂”的互換,感悟三個詞語在表達“靜”的意境上各有不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總結讀書方法——換詞。
【設計意圖:把“寧靜、寂靜、沉寂”三個意思相近 ,但程度和側重點不同的詞語放在同一個句子中朗讀感悟,深化了學生對沉寂的理解。】
(3)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檢查學生對三個詞語的把握。
2、通過神態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讀書體會。
(2)學生朗讀,全體齊讀。
3、通過雙關語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朗讀帶有雙關語的句子,交流讀書體會。
(2)了解修辭手法——雙關語。
(3)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其他帶有雙關語的句子。
(4)男女生分讀三個句子,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對敵人的憎恨之情。
【設計意圖:閱讀是個性化的主體行為,教師無法替代。此處設計在于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文章語言,加深對句子的體會、理解,為下節課的深入交流作鋪墊。】
4、通過連續地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體會。
(2)通過這些動作,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3)通過朗讀再現“小夜鶯”的活潑和機智勇敢。
5、讀寫結合訓練:通過動作描寫,擴寫小夜鶯發現敵人的過程。
【設計意圖:學會對連續的動作進行描寫,可以使文章更清晰、更有條理。而且“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借助課文指導學生學會使用連貫的動詞進行描寫,從一定程度上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6、通過“好像”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總結讀書方法——抓關鍵詞。
7、思考:是什么讓一個和同學們年紀相仿的小男孩有如此的智慧和膽量? 體會“小夜鶯”的愛國主義精神。
8、總結課文的寫作手法——首尾呼應。
【設計意圖:緊扣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抓重點段落,品味重點語句,使小夜鶯機智勇敢形象更加豐滿,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贊美之情油然而生。】
四、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看板書,再讀課題,升華主題。
【設計意圖:回環式深究課題,層層推進、層層深入,學生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實現心靈的震撼,達到高潮!】
五、拓展延伸
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戰爭中,還有許多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與敵人斗智斗勇,還有更多的小夜鶯為保護自己的祖國勇敢戰斗著。讓我們通過課外閱讀,了解更多少年英雄的故事!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把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發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一環節,除了幫助學生感悟文本外,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達大語文觀的理念,并產生大語文學習的意識。】
《歌聲》教學設計4
《夜鶯的歌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二冊)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稱為“夜鶯”的小男孩把德國官兵引入游擊隊的伏擊圈,使德國法西斯強盜被殲滅的故事。一個機智、活潑、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躍然紙上。文章以夜鶯的歌聲為主線,構思巧妙,段落分明,語言含蓄、幽默,掩卷沉思,那悅耳的歌聲仍不絕于耳。針對課文特點,教師可設計以下四個環節展開教學。
一、抓住主線,理清脈絡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初讀全文,概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礎上再默讀全文,抓住主線要求學生劃出課文中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并以文章自然空行為標志劃分段落,四人小組討論段意,從而理清課文脈絡。
二、以讀促悟,重點深究
夜鶯的歌聲是課文的一條紅線,抓住夜鶯歌聲的句子展開教學,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引導學生以讀為主,以讀促悟,重點深究夜鶯歌聲的含義成為本課教學的重中之重。教師可從以下四個環節引導學生深究。
1、聯系上下文,初聞歌聲。學習課文第一段,讓學生找出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教師出示:“夜鶯的歌聲打破了夏日的沉寂。這歌聲停了一會兒,接著又用一股新的勁頭唱起來。”鼓勵學生質疑,學生問:“‘沉寂’什么意思?”教師讓學生聯系上文讀讀,體會體會。學生從讀中體會到戰斗剛剛結束,樹木、房屋被破壞,空曠的花園里空無一人,死一般的靜寂。學生又問:“這歌聲有什么作用?”教師不急于解答學生的疑惑,而是讓學生分角色讀課文第三到第十九自然段,兩生上臺演一演軍官和小夜鶯,從對話中去體會、去品味。“怎么會就剩下我一個?這里有麻雀、烏鴉、貓頭鷹,多著呢。夜鶯倒是只有我一個。”小夜鶯把問話故意岔開,避免了正面回答,看似一副糊涂的樣子,卻有著格外清醒的頭腦。“剛剛一開火,村子就著火了,大家都喊:‘野獸來了,野獸來了’——就都跑了。”小夜鶯巧妙的回答,既保護了群眾,又痛罵了敵人。從字里行間流露出小夜鶯的乖巧、機智。學生進入語言文字所描繪的情景中,做到了“口而誦,心而維”,邊朗讀邊揣摩,從中體會到這是有意吸引敵人的歌聲。
2、自問自答,理解歌聲。學習課文第二段,讓學生繼續找出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教師出示:“小孩有時侯學夜鶯唱,有時侯學杜鵑叫,胳膊一甩一甩的,打著路旁的樹枝,有時侯彎下腰去拾球果,還用腳把球果踢起來。”教師大膽地放,引導學生自問自答,同桌練習一個問一個答,擴大了訓練面,人人都得到了訓練的機會,學生各有所得。在此基礎上,教師充當“向導”的角色,引領學生比較:
“他好像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
“他把身邊的軍官完全忘了。”
這兩句話意思有什么不同?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3、比較異同,破譯歌聲。學習課文第三段,學生繼續找出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四人小組討論歌聲的作用有何不同,破譯歌聲的含義。結合語境,讓學生探究既然那歌聲已經沒有什么新鮮的意思了,為什么夜鶯還是興致勃勃地唱著?通過朗讀,學生感悟出小夜鶯為了不引起敵人懷疑,發出信號后仍繼續唱歌,同時也表達他臨戰前的興奮。
4、探究尋根,深挖歌聲。齊讀課文第五段中描寫夜鶯歌聲的句子,教師出示:“從孩子的嘴里飛出宛轉的夜鶯的歌聲。那歌聲即使是聽慣了鳥叫的人也覺察不出跟真夜鶯的有什么兩樣。”問學生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探究尋根,表面贊揚宛轉的歌聲,實質頌揚小夜鶯勇敢、機智又熱愛祖國的品質,悟出語言文字背后所蘊藏的深意,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
三、以讀引說,遷移運用
文章以濃重的筆墨譜寫小夜鶯引誘敵人進入游擊隊的伏擊圈,而對游擊隊員的描寫則著墨極少,這給學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間,教師可設計這樣的訓練題練說:“戰斗勝利了,幾個游擊隊員圍著小夜鶯,。”
教師抓住這一語言“空白”,引導學生走進課文所描繪的語言情境之中,去朗讀,去感受,去想象,貼近書中的人物,與他們一同分享勝利的喜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水到渠成地稱贊了小夜鶯,在語感訓練中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四、挑戰權威,自創結尾
故事以小男孩坐在河岸邊吹著口哨執行新任務作結,給人一曲終了而意猶未盡之感,實為神來之筆。教師在此可設計這樣一個練筆。把課文的第五段刪掉,請學生續一個豹尾,要求前后照應,首尾連貫(這是本單元讀寫訓練的重點),從小培養學生不唯書,不唯師,敢于向權威挑戰,寫出自己的特色,鍛煉了學生的寫話能力。
總之,本課以“夜鶯的歌聲”為主線,以學生為主體,以讀、議、悟為主要手段,并穿插說、寫的練習,對學生進行了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歌聲》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課文主要講述了前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學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協助游擊隊殲滅德國法西斯強盜的故事。課文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前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教學過程:
一、思考課題,提問質疑
1、思考課題質疑:
你讀了課題后,知道了些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夜鶯是一種什么樣的鳥?它的歌聲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要用夜鶯的歌聲做題目?)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掃清字詞障礙:
放聲讀課文,找出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讀準字音,通過讀重難點語句把課文讀流暢。
2、感知主體故事:
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聚集細節,體會形象
1、聚焦“巧妙周旋”(細節一):
從小男孩與德國軍官巧妙周旋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小男孩的什么形象?還有德國軍官呢?
(小男孩的鎮定、從容與勇敢。)
(小男孩的聰明、機靈與智慧。)
(小男孩的天真、調皮與可愛。)
德國軍官的兇惡、霸道與愚蠢,從側面體現出小男孩的從容鎮定。
2、呈現“過招”情形:
分角色朗讀。仔細揣摩:小男孩應該怎樣讀?德國軍官應該怎樣讀?
讀出小男孩的從容、鎮定、機靈、聰明、天真。
讀出德國軍官的兇惡、霸道、愚蠢。
3、聚焦“籌備戰斗”(細節二):
從游擊隊員準備戰斗的過程中,你感受到了游擊隊員們的什么面貌?
(游擊隊員非常勇敢。他們之間非常團結。小男孩原來也是游擊隊員,他通過學夜鶯、杜鵑的叫聲來傳遞情報。小男孩與游擊隊員之間配合非常默契。)
4、推測路途情形:
想一想:在游擊隊員接到情報、積極備戰的同時,小男孩可能在路上與德國軍官怎樣周旋?
(可能繼續與德國軍官故意答非所問,來麻痹敵人。
可能繼續一直不斷地學夜鶯、杜鵑叫,讓游擊隊員掌握準確的情報。
可能用石頭打路旁的樹枝,有時彎腰去拾球果……好讓游擊隊員有充足的準備。)
四、想象結局,抒發感受
1、了解戰斗結果;
這個故事的結果怎樣?
2、想象戰斗情形;
想一想戰斗的情景,用句式“有的……有的……有的……”進行描述。
3、抒發真實感受;
讀完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對游擊隊員或小男孩說些什么?
五、聯系前后,感悟中心
1、感知呼應寫法:
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再讀課文最前面三個自然段。你有什么發現?
(“小男孩坐在河岸邊上,穿著綠上衣,削著什么,學著夜鶯叫”這個情形在文章的前面與結尾都出現了。
文章首尾呼應,讓故事顯得非常完整。)、遷移聯想前后:
讀了課文的前后幾個自然段,想一想:這個故事僅僅發生過一次嗎?
(從小男孩非常鎮定地坐著河岸邊,從他“又穿著那件綠上衣,坐在原來那河岸邊削什么東西,并且不時回過頭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幾條道路,好像在等誰似的。”這些語句可以感受到這樣的故事發生過許多次,并且后面還可能發生。)
3、感悟男孩境界:
小男孩為什么要這樣做?
(保衛自己的村子,為保衛自己的祖國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熱愛自己的祖國。)
六、回讀課題,領悟深義
1、理解課題含義:
課文里的的“夜鶯”指的是什么?你認為他是一只怎樣的小夜鶯?
(機智勇敢、熱愛祖國)
2、領悟全文深義:
學了課文、想了這個故事前后可能發生的其它的故事,再讀課題,夜鶯的歌聲究竟代表著怎樣的含義?
(對小男孩機智、勇敢的贊頌,對小男孩愛國之情的贊頌。對游擊隊員們的英勇精神的的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