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tǒng)化規(guī)劃教學系統(tǒng)的過程。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
【設計說明】
1、指導思想:
⑴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要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并且應當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語文課堂教學中去。所以,在新課程指導下的語文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掌握恰到好處的語文知識。
⑵ 語文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和實施,給我們帶來了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特別是在課堂教學方面,提倡目標的多元性、方法的靈活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強調(diào)課堂應該是開放的、生成性的課堂。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設疑、答疑,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現(xiàn)對文本的解讀與知識的落實。
2、主要特點:
本篇教學設計,力求準、穩(wěn)、實,讓學生真正學有所得。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將老師的教轉(zhuǎn)化為導,通過情境引導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大膽質(zhì)疑、積極探究,使老師與學生之間,知識學習與技能培養(yǎng)之間形成積極互動的局面,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產(chǎn)生活躍的心理狀態(tài)和興奮的思維狀態(tài),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雙豐收。
作為文言文教學,加強誦讀是引導學生理解文本、把握人物的重要方法,因此,本篇設計注重誦讀教學,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實現(xiàn)教學目標,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基本的知識,形成基本的技能。
【教學目標】
1、了解《左傳》的有關知識以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識,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
3、整體把握文章結(jié)構(gòu),理清思路,根據(jù)文意背誦課文。
4、賞析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方法】
1、朗讀法。自始至終以朗讀為教學的手段和依據(jù),運用多種形式朗讀,教師誦讀、學生自讀、學生領讀等,力求做到熟讀成誦。
2、問題導讀法。教學過程中,以設置問題的方式,讓學生在回答問題的同時,把握文章內(nèi)容,掌握學習的重點、難點。力求以問帶講,以答帶讀,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啟發(fā)學生思維,使其善于動腦,敢于發(fā)言。
【教學重點】
1、重點理解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10個詞語。
2、學習古人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燭之武的勸說藝術(sh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古代有句話:一言九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這句話說明口才的重要性。無獨有偶,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口才、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通過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二、整體把握
1、解題: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述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wèi)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只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xiàn)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2、復述故事情節(jié):
讓學生根據(jù)圖片提示復述課文情節(jié)(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順序如下)
三、研習課文
第一步,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準字音,聽清句讀。
2、學生自讀課文,讀清節(jié)奏,讀清句讀。對照注釋,結(jié)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畫詞句疑難點。針對疑難,四人一組,分組討論。
第二步,精度課文,質(zhì)疑探究,解決疑難字詞。
1、小組內(nèi)質(zhì)疑,組內(nèi)自行解答。
2、組長質(zhì)疑,學生或教師解答。
3、教師質(zhì)疑,學生解答。(教師質(zhì)疑重點落在文言實詞、虛詞、文言句式。并注重向課外遷移。)
重點實詞:貳、軍、辭、鄙、陪、敢、濟、肆、闕、與
重點虛詞:之、以
重點句式:
⑴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第三步,內(nèi)容研讀(在學生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設計問題串連全文,并適時的采用不同形式讓學生誦讀文章。學生在思考的同時加強討論與交流,把握課文內(nèi)容。)
1、學生齊讀第一段,思考:燭之武在什么情況下退秦師的?
提示:秦晉圍鄭,鄭國危如累卵。
此時引出對寫作背景的介紹:
背景資料:
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無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值公二十八年》:曏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jié)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jié)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為了爭奪霸權(quán)的需要,還是兩年后發(fā)動了這次戰(zhàn)爭。
晉國為什么要聯(lián)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quán),也需要向外擴張。發(fā)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zhàn),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zhàn)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lián)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lián)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zhàn),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后,當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2、一學生領讀第二段,討論: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這一段對表現(xiàn)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為側(cè)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由男生齊讀第三段,全體同學考慮:燭之武是如何說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說辭僅125個字,卻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地道出了秦、晉聯(lián)盟的虛偽,亡鄭對秦的不利,晉國的貪得無厭和背信棄義,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題,句句打動對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最后,女生齊讀。)
4、學生齊讀第四段,討論:晉侯在秦軍撤退時為什么不乘機襲擊秦軍?
提示:主要考慮到仁知武的道理。
第四步,重點難點分析(仍以問題討論的方式,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回答問題的同時加強對文本重點內(nèi)容的把握,完成文章的難點學習。)
1、細讀課文第三段,燭之武具體運用什么方法全退秦師的?請給題目中的燭之武和退秦師之間加上一個合適的字,表明你的觀點。(大家討論)
可加的字如: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術(shù),動之以利,曉之以理。
(勇)退:燭之武關鍵時刻深明大義,不計得失,舍小存大,顧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縋而出,知難而上,義無反顧。
(巧)退:既有運籌帷幄、了然于胸之計謀,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辭。
2、燭之武的這段說辭,可以分為三個層次,請加以分析。你認為,隨著燭之武卻說的步步深入,秦伯的內(nèi)心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呢?請揣摩秦伯的心理,并在燭之武說辭的每一層后,試著補充秦伯的對答之辭。(學生討論,各抒己見)
提示: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從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到君之薄也。
第二層,從若舍鄭以為東道主到君亦無所害。
第三層,從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到唯君圖之。
觀點舉例:第一層后:這跟我有關系么那又怎樣
第二層后:有道理讓我考慮一下
第三層后:還真是這樣我差點上它(晉國)的當
(說明:通過這一問題的設置,讓學生進一步了解燭之武的勸說藝術(shù)。)
(討論之后,讓學生反復誦讀本段,并力求當堂背誦。)
第五步,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后發(fā)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
⑴ 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⑶ 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
⑴ 善于納諫。
⑵ 勇于自責。
⑶ 善于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四、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燭之武成功地勸說了秦君,憑一己之力,解救了鄭國,其勸說的藝術(shù)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提示:主要從燭之武的勸說藝術(shù)進行分析總結(jié)。燭之武的一段說辭,曉之以利害,動之以感情,言辭巧妙。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啟示:尊重他人,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對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們評在價燭之武時,有的說他是一個志士,有的稱贊他是一個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個辯士,也有人說他具備這三種人的特點。請發(fā)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題為開放題,只要自圓其說即可。
觀點示例:
⑴ 志士: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通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退字,盡顯燭之武的才華。由于長期未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于言辭,以至于以老矣,無能為也已來推辭。但鄭伯的一番誠意和對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關系的透徹分析,最終感動了他,他決心以國家利益為重,出使秦師。這足以說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勇士:兩方交戰(zhàn),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辯士:燭之武在到了秦營之后,面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寥寥數(shù)語就說服了秦君,憑三寸之舌勸退強敵,可見,燭之武是一位辯士。
所以說,《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展示的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于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五、歸納寫作特色(師引導學生討論后歸納。)
1、伏筆與照應:
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晉軍函陵,秦軍氾南,為下文燭之武夜縋而出,出使并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lián)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lián)盟提供了條件。
2、波瀾起伏:
這篇課文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于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后,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系頓時又緊張起來。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shù)感染力。
3、詳略得當:
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xiàn)燭之武是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后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后,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tài)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簡得當,層次井然。
六、作業(yè)
我國古代著名學者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曾高度評價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燭之武退秦師再次印證了舌頭在戰(zhàn)爭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戰(zhàn)場。對此,你感受如何?請聯(lián)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寫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題目自擬。
提示:可以結(jié)合史料從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闡述自己對口才的認識。具體史料可以聯(lián)想到毛遂義正詞嚴,說服楚王與趙國締約;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衛(wèi)了趙王的尊嚴;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等。
【板書設計】
秦晉圍鄭 秦晉退兵
五 越晉難治 妙
論 亡鄭利晉 語
救 舍鄭利秦 退
鄭 晉人無信 秦
國 晉人無厭 師
【教學反思】
傳統(tǒng)的文言文教學,往往是老師講得多,學生聽得多,這種授課方式的效果往往只是暫時的。在本設計中,打破傳統(tǒng)方式,讓學生在閱讀中質(zhì)疑,自行討論解疑,通過這一形式,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能力。
在對重點難點的講讀中,采用比較個性化的方式:讓學生在題目的退字前添加合適的字,這樣做,可以讓學生深刻地了解燭之武在退秦師時所展現(xiàn)出來的精神及其勸說藝術(shù),從而讓學生了解燭之武在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救國救民的行為,并學習他學習在國難當頭時,不計個人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完成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教學目標;同時,還讓學生在燭之武的說辭之后想象秦伯的反應和可能有的對答之辭,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燭之武是如何步步深入的進行勸說的。
總之,本設計遵循新課改的要求,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掌握文言知識,提過閱讀能力,并不同層次的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把握和理解。同時,授課過程中,學生積極性高,能夠積極地參與到談論與探討之中,因此,可以說,這一設計(這堂課)還是比較成功的。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2
教學過程:
1、導入:本學期我們學了哪些文言文?
《陳涉世家》——我們認識了有著鴻鵠之志的陳勝
《唐雎不辱使命》——我們認識了有著凜然正氣的唐雎
《出師表》——我們認識了忠心耿耿老臣諸葛亮
今天我們接著來認識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劉勰《文心雕龍》他就是燭之武。今天我們來學習《燭之武退秦師》。
2、早讀要求同學們對照注釋熟讀課文,大家讀好沒有?下面來檢查一下。
3、檢查:你能說說本文講述了怎樣一個故事嗎?溫馨提示:講清故事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
(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秦晉撤退)
還不行的,以給上面四個方面補詞的形式完成。誰圍鄭了?什么情況下受命?
鼓勵學生讀懂這么多不錯
4、是怎樣說退秦師的?看書用自己的話回答。看來同學們對課文還不熟悉,不要緊,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就是:弄清文章大意,初步感知課文淺析燭之武勸說的藝術(shù)和形象
5、出示學習目標:弄清文章大意,初步感知課文
淺析燭之武勸說的藝術(shù)
6、結(jié)合注釋自由讀課文。齊讀課文。
7、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口頭翻譯課文。要求:不會翻譯的字詞請圈起來并舉手,老師會走到你身邊告訴你。等會兒看誰翻譯得更流利。教師巡視
8、落實字詞句翻譯。詞的翻譯,課件展示文段中加點的,口頭翻譯,詞不離句;句的翻譯在導學案上,筆做。
9、同學們都很積極。我想,能解決別人的問題,那叫能讀書;如果讀書中還能自我思考,提出問題,那叫會讀書。同學們在閱讀本文中,有沒有迸出的一兩個疑惑呢?請寫出來,也可以直接在課文旁邊批注。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孔子
學貴有疑。——朱熹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曾說過
如學生不能提,教師拋出自己的問題——如為何要打鄭,燭之武是怎樣出山的,怎樣勸說的?為什么勸說秦王而不直接勸說晉王?對這些問題不解決,鼓勵學生課后查閱資料或?qū)で髱椭幸饬粝驴杖保矠楣?jié)約時間。
10、本節(jié)課我們不解決,相信大家會帶著問題查資料,問別人,如果是那樣,你真的是個做學問的人了。
11、燭之武師如何去勸說強大的秦王的呢?打出進攻路線圖,問:假如你是燭之武,我是秦王,你將怎樣勸說我?此部分不花太多時間,只是為下面的精講過渡。
12、齊讀第三段,并再次口頭翻譯本段。你認為哪一句說辭最能打動秦王?想想燭之武勸說采用了什么技巧?
先讀,再口譯,再談看法。此部分精講,花大部分時間
13、在這一探討中總結(jié)燭之武勸說的藝術(shù)。示弱、離間、利誘、現(xiàn)實警示
逐步深入步步緊逼轉(zhuǎn)移矛盾
板書
14、對聯(lián)結(jié)束。打出:
1、諸葛亮伶牙俐齒舌戰(zhàn)群儒
燭之武能言善辯說退雄師
其實我們還可以用文中人物來作對子
2、佚之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燭之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穆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晉文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們是個怎樣的人,《左傳》有何特色,請聽下回分解。
板書:《燭之武退秦師》
示弱離間利誘現(xiàn)實警示
逐步深入步步緊逼轉(zhuǎn)移矛盾
17、當堂練習。
一:選出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
A越國以鄙遠肉食者鄙,未能遠謀
B唯君圖之發(fā)憤圖強
C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D與鄭人盟海誓山盟
二:翻譯下列句子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三:理解課文,用課文中原詞填空
在燭之武勸說秦王時,表明圍鄭的結(jié)果是□□□□,如果亡鄭的結(jié)果是□□□□,過去秦王對晉王有恩惠,晉王也許下諾言,而現(xiàn)在晉王卻□□□□,更氣憤的是現(xiàn)在晉王不斷擴張領土,勢必會□□□□。
四:兩題選作其一。
1、哲人說,讀史可以明智。讀完本文我們可以得到什么啟示?
2、假如在標題“燭之武退秦師”的“退”前再加個字,除開加“說”外,你還會加什么?說說理由。燭之武(說)退秦師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3
目的要求:
1、掌握《左傳》的體例和特點。
2、概括全文內(nèi)容,歸納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文言特殊句式等。
3、學習燭之武急國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鄭伯引咎自責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點:
1、培養(yǎng)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積累文言詞語的用法,掌握特殊的語法現(xiàn)象。
2、結(jié)合時代背景,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和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學難點:
對古今異義詞、被動句的掌握。
教學內(nèi)容及過程:
一、導入
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一則情形,不知大家還記得否?
如血殘陽下,有一位衣著灰褐色戰(zhàn)袍,胯下一匹膘壯大馬、手持丈八蛇矛的武將立于長板坡當陽橋頭,但見他髭須倒豎,怒目圓睜,厲聲喝道:“燕人張翼德在此,誰來與我決一死戰(zhàn)?”再看對面,滿山遍野,旗幟遮天,陣前一面書有斗大的“曹”字的戰(zhàn)旗正迎風招展。原來是曹操的軍隊列陣在此。但見對面那些戰(zhàn)旗被武將的斷喝亂了分寸,出現(xiàn)了一片慌亂。武將又大喝:“張翼德在此,誰與我決一死戰(zhàn)?”對面曹軍的后陣竟出現(xiàn)了混亂。武將見此,又大喊:“戰(zhàn)又不戰(zhàn),退又不退,卻又如何?”話音未落,只見曹軍中有一戰(zhàn)將(夏侯杰)墜于馬下,百萬曹軍如退潮的海水般“嘩”地退后十幾里。請問這個軍官是誰?
張飛!桃園三結(jié)義之一的張飛!對,就是張飛。他在我們的印象中是一個武夫的形象,喝退百萬雄師,倒也不足為奇。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文人,看他是如何在溫言細語中退卻百萬雄師,使自己的國家免于覆亡的厄運的。
二、板書課題,介紹《左傳》
1、了解《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作者左丘明。它記敘了東周前期240多年的歷史、經(jīng)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nèi)容,既具有研究先秦歷史的史料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于描寫戰(zhàn)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詳略合宜;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春秋》三傳
《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傳zhuàn,解說義,由此看出,《左傳》是對孔子編著的《春秋》的詮釋、解說。另外還有兩本書也是對《春秋》的闡發(fā)——《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因此我們把這三本書叫做“《春秋》三傳”。
三、分析課文
1、秦晉為何圍鄭?(用原文回答)開篇交待這些有何作用?
說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想報復鄭國,從而擴大其勢力;而秦、鄭之間并沒有直接的利害沖突,且兩國軍隊分地駐扎,這就為下文燭之武成功地離間秦、晉提供了條件,為下文的展開埋下了伏筆。
2、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這段文字看似閑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為國君尚能接受規(guī)諫,誠懇負責,勇于自責。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為重。這一內(nèi)容粗線條地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3、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4、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語句回答并作分析)
(1)以退為進;(2)曉之以弊;(3)許之以利;(4)巧施離間。
5、鄭伯說服燭之武使秦和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有何異同?
同:都從對方的切身利益出發(fā)。
異:鄭 伯:直截了當 燭之武:迂回曲折
6、晉文公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語句回答)
從本題和第4題可以看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有何特點?這對你有何啟示?
提示:
(1)略
(2)都以本國利益為中心。
(3)從中可以看出,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仇敵,只有永恒的利益。古代如此,現(xiàn)代亦然。
7、晉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
其實,“不仁”只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fā)兵攻鄭。“不知”才是實質(zhì)。“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xiàn)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shù),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說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8、拓展激趣: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學習了《燭之武退秦師》一課,相信同學們會明白這個問題的答案的。
9、階段小結(jié):
秦晉圍鄭,鄭危在旦夕,“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佚之狐的力薦可謂慧眼識英雄。燭之武臨危受命,夜縋而出,智說秦君,秦穆公心悅誠服,秦軍乃還。晉文公面對風雨突變,亦毅然去之。鄭國終于轉(zhuǎn)危為安。
全文處處注意伏筆照應,故事情節(jié)波瀾起伏,繁簡得當,有始有終,層次井然,燭之武的智勇及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溢于字里行間。
四、人物形象分析
1、燭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請結(jié)合原文語句分析這一藝術(shù)形象。
明確:愛國,睿智超群,能言善辯。
在國家危難面前,燭之武深明大義、義無返顧;在強秦面前,燭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辯,聰慧機智。他的不計個人得失,處處為鄭國安危著想的愛國主義精神,他的義無返顧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都值得我們學習。
2、燭之武是如何巧退秦師的?
先討秦歡心——以退為進;陳亡鄭利晉——以害動秦;
主存鄭利秦——以利誘秦;責晉貪不義——大功告成。
本文寫的是鄭國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勢下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動。燭之武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見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據(jù)理質(zhì)問,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態(tài),動之以“利”,曉之以“理”,終于使趨“利”而來的秦兵,不僅立即避患而“退”,還反過來“與鄭人盟”,派軍隊留守鄭國,幫助鄭國抗晉。
秦國為什么要行軍千里,與晉國合打鄭國呢?理由很簡單:為了一個“利”字。既然秦國是為“利”而來,那么,燭之武便迎合其心理,從為秦國利益著想的角度,力勸秦國退兵,點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國國君。
第一,“亡鄭”于秦無利可圖。“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秦在西,鄭在東,中間隔著晉國,秦要跨越晉國,把鄭國的土地納入自己的版圖,作為自己的邊邑,這是很難辦到的。“亡鄭”之后,鄭國的土地不為秦所得,反為晉所有,結(jié)果是“鄰之厚,君之薄也”,從而提醒秦國不可“亡鄭以陪鄰”。
第二,“舍鄭”于秦可得實惠。“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舍鄭”,就是放棄攻打,不滅鄭。這是燭之武從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議。鄭國在秦國的東方,以此可作為“東道主”,那么秦國使者往來,遇到資糧不足,鄭國便可盡地主之誼,給予供給,讓秦有利可圖,得到實惠,這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晉君不可信。20年前,晉公子夷吾流亡時期,秦穆公接夷吾入秦,然后幫助他返回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惠公,所以說,“君嘗為晉君賜矣”。當時,夷吾曾把晉的焦、瑕二邑許給秦國,作為酬謝。但他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設版筑城,修建工事,與秦國對抗。晉君如此忘德背信,如若與之共事,決不可能共享其成,利益均分。
第四,損秦利晉不可為。晉君欲壑難填,已經(jīng)在東邊向鄭國開
拓土地,又要恣意向西邊開拓,“若不闕秦”到那里取利呢?從而提醒秦君不要做“損秦以利晉”的蠢事。
春秋無義戰(zhàn)。燭之武在“利”字上做足了文章,既瓦解了秦晉聯(lián)盟,說退秦師,又保全了鄭國的利益。
五、文言知識梳理:
(一)古今異義詞
(1)行李: 古義:出使的人 今義:出門帶的包裹
(2)夫人: 古義:那人 今義:妻子的尊稱
(3)以為: 古義:把…作為 今義:認為
(4)東道主: 古義: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義:請客的主人
(5)去: 古義:離開,距離 今義:與“來”相對的動作
(二)詞類活用
(1)晉軍函陵 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扎
(2)既東封鄭 東,名詞作狀語,在東邊;封,使動用法,使…成為邊疆
(3)越國以鄙遠 鄙,名詞的意動用法,以…作為邊疆,把…作為邊境
(4)與鄭人盟 盟,名詞活用作動詞,訂立盟約
(5)退秦師 退,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撤軍、退兵
(6)闕秦以利晉 利,名詞的使動用法,使…得到好處
(7)越國以鄙遠 遠,形容詞活用作名詞,偏遠的地方
(8)若不闕秦 闕,動詞的使動用法,使…虧缺
(9)肆其西封 肆,形作動詞,擴張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作動詞,損害
(11)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亡,使動用法,使…滅亡
(三)特殊句式
1、狀語后置句:
①以其無禮于晉 于晉無禮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
③且貳于楚也 且于楚貳也 ④佚之狐言于鄭伯 于鄭伯言
2、賓語前置句:
①何厭之有? ②有何厭?
3、省略句:
①晉軍函陵 晉軍(于)函陵
②敢以煩執(zhí)事 敢以(之)煩執(zhí)事
③辭曰:臣之壯也 (燭之武)辭曰
六、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分析本文結(jié)構(gòu)特點
1、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
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
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nèi)容。
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lián)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lián)盟提供了條件。
2、本文敘事波瀾起伏,請結(jié)合課文,談談這樣寫具有怎樣的藝術(shù)效果。
文章開頭寫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著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于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由此渺茫。而鄭伯的自責,又使故事有了轉(zhuǎn)機,增添了戲劇性。再如,秦國退兵后,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系頓時又緊張起來。晉文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
課文就是這樣有張有弛,曲折有致,生動活潑,頗具感染力。
3、敘寫戰(zhàn)爭是《左傳》所長,應對辭令也是《左傳》中富有文學意味的一部分。
春秋時期,諸侯國往來頻繁,使臣是否善于辭令,不但關系到個人的榮辱,而且關系到國家安危。本文是記述、表現(xiàn)辭令的名篇,全部說辭僅125字,卻從四個不同角度,縱橫捭闔,將利害得失剖析得淋漓盡致。燭之武緊緊抓住秦穆公對晉人的戒備心理,從亡鄭以陪鄰,層層推進,一直說到闕秦以利晉,始終圍繞著秦晉間的利害沖突展開攻心戰(zhàn)。雖是竭盡挑撥離間之能事,卻句句在理,字字動心,絕無故弄玄虛、危言聳聽之嫌。
小結(jié):組織嚴密,曲折有致,首尾呼應。
七、布置作業(yè)
1、歸納本課的文言文知識。
2、課后練習第二、三題。
附:板書設計:
燭 之 武 退 秦 師
《左 傳》
一、秦、晉圍鄭,點明原因,為下文作鋪墊。
佚之狐舉薦賢人
二、燭之武臨危授命 燭之武牢騷滿腹
鄭伯情真自責
一層:欲揚先抑,提出問題
二層:亡鄭對晉有利
三、燭之武說退秦師 三層:友鄭對秦有利
四層:歷史上,晉過河拆橋
現(xiàn)實中,晉貪得無厭
四、晉師撤離鄭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掌握若、說、辭、鄙、微、之六個文言詞的用法。
2.在理解字詞句的基礎上讀懂課文,并體會其寫作特點及燭之武說秦的語言藝術(shù)。
3.熟讀并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課文第三段即說秦部分。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及特點。
教學課型:
講讀課
教學時數(shù):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和講讀第一、二段。
教學步驟:
一、引入課題和釋題(5分鐘)
1.標題重點釋“退”和“師”兩個詞,然后理解標題的含義。
2.簡介《左傳》。這可讓學生自己完成,師只作扼要的補充。
二、展示并簡釋教學要求。(5分鐘)
三、初讀全文,處理生字讀音,試析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層次。(4分鐘)
原則上計劃由教師完成,也可視具體情況抽學生來完成。
四、講讀第一段(10分鐘)
1.抽生朗讀本段,注意生字詞讀音。
2.講析本段
譯釋由學生完成,師只作扼要補糾和簡要分析。分析內(nèi)容包括伏筆手法和語句深意,全段作用。
3.讓學生齊讀全段。
4.處理練習一之中的第1小題,要求學生試譯回答,然后指導學生背誦本段。
五、講讀第二段(15分鐘)
1.抽生朗讀本段,注意生字詞讀音。
2.講析本段
① 重點講析三個文言詞“若”、“之”、“辭”的用法和人物對話。
② 字詞句的理解仍然注意發(fā)揮學生的能動性,讓他們完成為主,師糾補為輔。對要求掌握的三個文言詞的用法要板書列于黑板上,對話部分要讓學生試作語氣練習。
③ 小結(jié)的內(nèi)容包括情節(jié)的曲折性、寫法的詳略和表達的特點。
3.生齊讀本段,然后處理相關練習。
4.指導學生背誦本段。
六、指導并檢查學生背誦這兩段。(3分鐘)
七、指導學生預習后面的兩段。(3分鐘)
方法是讀熟和背誦(包括生字詞讀音的認定)
(下課)
第二課時
講讀課文第三、四段。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5分鐘)
1.檢查前兩段的背誦情況及對內(nèi)容的理解。2.檢查三個文言詞的用法。3.檢查三、四段的通讀情況。
二、講讀第三段(25分鐘)
1.講讀重點包括“說”、“鄙”、“之”三個文言詞的用法和關鍵語句的語氣及特點。難點是說辭的語言藝術(shù)性。
2.語句的疏通仍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重點部分的教學方法同前課時。說辭的藝術(shù)性借助于層次的劃分去理解。講析完畢注意讓學生齊讀全段。
3.處理課后相關練習,方法同前。
4.布置學生試背本段。
三、講讀第四段(10分鐘)
1.抽生讀文。
2.講析方法
基本方法同前,注意強調(diào)“微”和“之”的用法。分析重在晉文公話語的結(jié)構(gòu)特點。切莫忘末尾要齊讀本段。
3.背誦本段。
4.處理課后練習一(4)
四、小結(jié)全文(5分鐘)
1.寫作特點
① 結(jié)構(gòu)線索:單線,時間為序。
② 寫法:詳略分明,詳寫說辭,略寫情節(jié)。
③ 表達:語言(對話)描寫為主。
2.文言文的學習方法的指導
① 熟讀成誦。② 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下課)
附:板書設計
說退 軍隊
↑ ↑
13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注釋
要求:
1.若、說、辭、鄙、微、之
2.字詞句,寫作特點、語言藝術(shù)。
3.熟讀、背誦。
第一課時:若、辭、之第二課時:鄙、微
若鄙
1.(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1.(蜀鄙之僧哉)邊遠的地方
2.(若使……)假如 2.(越國以鄙遠)邊境
3.(若毒之乎)你 3.(肉食者鄙)淺陋
辭微
1.(辭曰)推辭 1.(則名微而眾寡)微小
2.(辭去)告別 2.(微聞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不辭勞苦)推托 3.(但微頷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沒有,如果不是
之
1.(輟耕之壟上)到、往(謂動)
2.(子犯請擊之)他們(秦軍)(動后作代) ★釋詞譯詞要訣:★譯法要訣:
3.(是寡人之過也)的(名前作助) 實詞看上下文 直譯為主,
4.(臣之壯也)不譯(主謂之間) 虛詞看語法 意譯為輔。
第三課時
朗讀、背誦訓練和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步驟:
一、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10分鐘)
1.朗讀要求:對話的朗讀要表現(xiàn)人物的情緒和思想、態(tài)度。敘述朗讀要體現(xiàn)伏筆和照應這樣的寫作手法運用上的作用。
2.朗讀要逐段進行,要結(jié)合課文的練習進行。
二、背誦指導(15分鐘)
1.在朗讀熟讀的基礎上進行,還要注意結(jié)合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注意背誦要講究方法,長段要分層,特別是要注意容易混淆出錯的地方的區(qū)別方法,訓練要突出重點,力爭在課內(nèi)完成。
三、完成課后練習(15分鐘)
1.審題、做題方法的指導。2.注意為答案找理由。
四、師生一起交流總結(jié)本課文學習的方法、心得。(5分鐘)
師最后作歸納:1.知識要點的學習。2.學習方法的運用。
(下課)
教后記:
1.文言文講讀課教學須強化讀背的訓練,把教與讀和背有機統(tǒng)一起來。
2.文言虛實詞的教學要結(jié)合文言文的語法知識的教學進行,確保學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學會方法,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直到能夠舉一反三。
3.教學步驟要簡明扼要,安排要有條不紊,特別是要根據(jù)教學的重難點和教學內(nèi)容與規(guī)律合理規(guī)劃和分配好各步驟的教學時間。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理解文意。
2、文言基礎知識,包括通假字,重要的文言虛詞、實詞的意義和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理解燭之武的游說藝術(shù),學習他的自信心、大局意識和過人膽識。
【教學重點】
文言知識的積累、游說藝術(shù)及人物評價。
【教學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與學生一道探討本課學習的主要知識點(教師板書主要內(nèi)容)
板書內(nèi)容:背景知識,文學知識,文言文基礎知識(包括通假字,文言實詞、虛詞,特殊文言句式),課文朗誦及文意理解,燭之武的游說藝術(shù)及對燭之武的評價。
二、聽錄音范讀(兩遍),然后自讀一遍
1、第一遍:注意字音和斷句。
2、勾畫文中的通假字。
3、學生自讀課文一遍,整體感知文意。
三、指導識記文學知識
《左傳》(見課下注解):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編次,主要記載了東周前期240多年間各國政治、經(jīng)濟、軍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國先秦歷史很有價值的文獻,也是優(yōu)秀的散文著作。(指導學生關注介紹中的關鍵信息,可適當展開,如“編年體”與“國別體”“紀傳體”之比較)
評價:“左氏之傳,史之極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朱彝尊《經(jīng)文考》)
四、通假字的掌握
1、請學生逐一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共(供),說(悅),知(智),厭(饜)。
2、將其總列在教材上方或筆記本上。
五、講讀課文一、二段,強調(diào)對關鍵詞語、句式的理解和掌握
1、講讀第一段:強調(diào)“以”“于”“軍”等詞語及狀語后置句。
明確:此段文字主要揭示背景。(歸納:大敵當前)
2、講讀第二段:
⑴ 學生中較難理解的句子,如“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⑵ 結(jié)合文句,強調(diào)“于”“使”“之”“是”等詞及省略句式。
明確:此段文字主要寫燭之武奉命出使秦軍。(歸納:臨危受命)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一、二段,小結(jié)主要內(nèi)容,以加深理解和記憶
二、講讀課文三、四兩段
1、講讀第三段:
⑴ 指導理解文段中的難句。
⑵ 強調(diào)“既”“越”“鄙”“焉”“為”“李”“濟”“之”“封”“闕”“以”等詞語及省略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等句式。
明確:此段文字寫燭之武游說成功。(歸納:智退秦師)
2、講讀第四段:
強調(diào)“微”“夫”“因”“敝”“與”“武”“其”等文言詞的意義及用法。
明確:此段寫結(jié)果。(提示背誦此段內(nèi)容)
三、齊讀全文,加強整體感知
四、探討燭之武的說辯藝術(shù),并評價其人物
1、說辯藝術(shù):
⑴ 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真心實意地為對方著想。
⑵ 理由充分,邏輯嚴密,無懈可擊。
2、人物評價:自信;有大局意識;有過人膽識。
五、作業(yè)布置
課后二、三題,做在書上。
第三課時
一、文學知識
《左傳》。
二、字:強調(diào)識記通假字及所在的文言語境
三、詞:實詞(含詞類活用)、虛詞
文言實詞:
1、晉軍函陵
2、是寡人之過也
3、越國以鄙遠
4、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5、朝濟而夕設版焉
6、何厭之有
7、既東封鄭
8、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9、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文言虛詞:
1、以:
⑴ 以其無禮于晉(因為。又:“扶蘇以數(shù)諫故”)
⑵ 敢以煩執(zhí)事(用,拿。又“以亂易整,不武”)
⑶ 越國以鄙遠(表目的或結(jié)果。又如“焉用亡鄭以陪鄰”“闕秦以利晉”。)
⑷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與“為”連用,把……作為)
⑸ “何以戰(zhàn)”(憑,憑借。又:“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⑹ 皆以美于徐公。(認為)
2、于:
⑴ 以其無禮于晉(對。又:“若亡鄭而有益于君”等)
⑵ 且貳于楚也(詞綴。嵌在動詞或形容詞后面,不譯)
⑶ 皆以美于徐公(形容后,引進比較對象,相當于“比”)
⑷ 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在)
⑸ 趙氏求救于齊(介入對象。“向”)
⑹ 青取于之藍,而青于藍。(從)
3、之:
⑴ 公從之(代詞。佚之狐的建議)
⑵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無實義)
⑶ 鄰之厚,君之薄也。(結(jié)構(gòu)助詞“的”。又:“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⑷ 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
⑸ 送孟浩然之廣陵(動詞,到……去。又:“輟耕之壟上。”)
⑹ 久之,目似瞑,意睱甚。(音節(jié)助詞,無實義)
4、焉:
⑴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用于句尾,表示陳述或肯定,相當于“矣”、“呢”。)
⑵ 焉用亡鄭以陪鄰?(如何)
⑶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哪里。又如:且焉置土石)
⑷ 又何間焉?(句末疑問語氣。又“萬鐘于我何加焉?”)
5、而:
⑴ 夜縋而出。(表修飾。又如: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⑵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表承接關系。又:今急而求子)
⑶ 朝濟而夕設版焉。(表并列。又如: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
⑷ 因人之力而敝之(表轉(zhuǎn)折。又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⑸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表遞進關系。并且)
四、特殊文言句式
1、狀語后置句:
⑴ 以其無禮于晉
⑵ 是故敗吳于囿,又敗之于沒。
2、省略句:
⑴ 辭曰
⑵ 許之
⑶ 夜縋而出
3、判斷句:
⑴ 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過也
⑵ 鄰之厚,君之薄也
4、賓語前置句:
⑴ 夫晉,何厭之有?
⑵ 子何恃而往?
五、記誦精美文句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六、教材二、三大題難點處理
七、聽讀材料(可另安排時間)
1、廣播劇剪輯:《秦晉之好》(10分鐘)
2、廣播劇剪輯:《燭之武退秦師》(11分鐘)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6
【教學設想】
1、由于學習文言文要付出比現(xiàn)代文更多的認識努力,因此通常同學們對文言文大都敬而遠之。調(diào)查顯示,多數(shù)同學都不大了解所學文言文的內(nèi)涵,不了解那些隱藏在陌生語言下面的更深層次的人類的智慧,筆者力求引導學生走進文言文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說辭語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導學生意識到這一點,就可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逐步改變其對文言文的看法,培養(yǎng)起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2、《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背景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陌生,可以讓學生親自查找資料,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收集篩選材料的能力和自讀能力。
3、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老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更多是學生的小組討論,教師適當?shù)慕o以點撥,這樣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培養(yǎng)了學生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
4、誦讀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課自始自終以誦讀為教學手段和依據(jù),在誦讀中賞析課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語文課堂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因此結(jié)尾設計討論發(fā)言就是讓學生樂于探討并且有話可說,學有所得,并能學以致用。
6、背誦一直是學生一個頭疼的問題,所以筆者盡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強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1、了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在誦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4、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5、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流程】
生朗讀預習→師范讀→生朗讀梳理→師引導生朗讀賞析→生朗讀鞏固→師引導生朗讀背誦
【教學內(nèi)容及步驟】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了解與本文內(nèi)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借助注釋梳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xiàn)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shù)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左傳》其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后為序,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nèi)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于描寫戰(zhàn)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后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范。“傳”意為注釋,《左傳》為給儒家經(jīng)典《春秋》所作的注釋性文字。《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3、史書體例:
⑴ 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⑵ 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⑶ 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zhàn)國策》。
⑷ 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⑸ 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chuàng)于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
⑹ 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4、相關資料:(在課文賞析中涉及到時給學生做補充)
⑴ 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nèi)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
⑵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后,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
⑶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jīng)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
⑷ 鄭楚結(jié)盟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zhàn)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當時,鄭國處四戰(zhàn)之地,無險可據(jù),又自無禮于重耳之后,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zhàn)。楚敗,鄭文公內(nèi)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之“貳”。《燭之武退秦師》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zhàn)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說是城濮之戰(zhàn)的余波。
二、課文學習
1、師范讀課文。
2、生自由誦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
3、生齊讀課文。(師點撥字音、停頓。)
4、生結(jié)合課文注釋初步梳理課文。(邊輕聲朗讀,邊梳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賞析課文。(前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語概括)每組選代表發(fā)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
第2段:臨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課文賞析
第1段:
1、生齊讀第1段。
2、師示范串講梳理第1段。
(為學生后文的接龍串講做示范。)
3、留時間學生質(zhì)疑問難。
(讓學生在字詞上得到落實。)
4、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為后文學生的討論歸納做示范)貳:從屬二主;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扎;以其無禮于晉: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還原后的正常句式應為“以其于晉無禮”。
5、師引導學生串析本段:“晉候、秦伯圍鄭”闡明形勢:兵臨城下,形勢嚴峻。“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闡明原因: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系不大,秦可以爭取。“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闡述兩軍駐扎位置:兩軍分兵駐扎,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說秦埋下伏筆。
6、師引導學生2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第2段:
1、男生齊讀本段。
2、女生接龍串析本段。
師點撥:
⑴ “佚之狐言于……師必退。”
① 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⑵ 辭曰:“臣之壯……也已。”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⑶ 公曰:“……”許之。
① 鄭伯首先自責,體現(xiàn)了明君風范,然后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 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只身去見秦伯,體現(xiàn)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④ 生質(zhì)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⑷ 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已”:通“矣”,句末語氣助詞;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還原后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于鄭伯言曰”;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后為“(燭之武)辭曰”;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⑸ 師引導學生用5分鐘即興背誦本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課文。(后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體會燭之武的游說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學過程
一、課文賞析
第3段:
1、一生范讀本段。
2、生借助注釋細細梳理本段。(因為本段集中刻畫了燭的形象、表現(xiàn)出其高超的游說技巧,所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3、生接龍串析本段:
師點撥:
⑴ “夜……秦伯”:說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⑵ 燭說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shù):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銳氣:鄭既知亡矣。)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⑶ 秦……乃還:秦權(quán)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xiàn)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質(zhì)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東:名詞活用做狀語;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厭:通假字,通“饜”;說:通假字,通“悅”;闕:通假字,通“缺”或“掘”;以為:古今異義詞,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為。行李:古今異義詞,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東道主:古今異義詞,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乏困:古今異義詞,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后應為:有何厭。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還原后應為:若亡鄭而于君有益。
6、師引導學生結(jié)合燭的游說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齊讀本段。
2、男生接龍串析本段。
師點撥:
晉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實,“不仁”只是一個借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fā)兵攻鄭。“不知”是實質(zhì),“知”是理智,是對現(xiàn)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是因為勝負之數(shù),難以預料。所以,說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異義詞,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異義詞,古意:離開;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后發(fā)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
⑴ 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⑶ 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
⑴ 善于納諫。
⑵ 勇于自責。
⑶ 善于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三、本文的寫作特色
師引導學生討論后歸納: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不驚。
3、詳略得當。
四、生小組討論后談學習本課后的啟發(fā)
分兩種層面來展開:
1、本文給我們的啟示。
2、結(jié)合當今國際國內(nèi)形勢(比如:世貿(mào)談判、朝核問題……)
【附】
1、秦晉圍鄭形勢圖:
2、板書
秦晉圍鄭
燭 臨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師
武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退
退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秦
秦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師
師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晉師撤離
【教學反思】
一位偉人曾說過“不會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史書典籍是一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讀史書就是去了解繼承我們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吸收人類進步文化”。并且也明確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具備初步地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中也明確規(guī)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文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所以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文言文教學主要停留在讀讀背背的層面上,而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學生文言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用現(xiàn)代觀念來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設計過程中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為了讓學生與課文達到零距離的接觸與交流,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文言文學習落腳點。進一步達到學有所獲,變“老師強迫我學”為“我想去學”、“我要去學”。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了學生、教師角色的還原轉(zhuǎn)化,所以在老師的導演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來,學生普遍覺得在熱烈輕松地討論氛圍中收獲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來古文還可以讓自己學到很多在現(xiàn)實生活中實用的一些知識和道理。這幾堂課上下來,筆者覺得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找到了學習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讓學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和規(guī)律,可以說預期的目的基本達到。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還是有一些地方還需改進,首先就是學生不知道學習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剛開始讓學生起來賞析時,開始幾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經(jīng)過點撥才基本明白;其次,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點概念模糊,所以在開始歸納知識點時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談啟發(fā)時,學生開始時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從何入手,后經(jīng)引導才明白。這些都說明面對新的學生,必須作好學生的情況了解,在備課中切實做到“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7
教學設想
1、由于學習文言文要付出比現(xiàn)代文更多的認識努力,因此通常同學們對文言文大都而遠之。調(diào)查顯示,多數(shù)同學都不大了解所學文言文的內(nèi)涵,不了解那些隱藏在陌生語言下面的更深層次的人類的智慧,筆者力求引導學生走進文言文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燭之武退秦師》一文中說辭語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導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就可能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逐步改變其對文言文的看法,培養(yǎng)他們對文言文的閱讀興趣。
2、《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背景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陌生,可以讓學生親自查找資料,從而培養(yǎng)學生收集篩選材料的能力和自讀能力。
3、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更多的是學生的小組討論,教師適當?shù)慕o以點撥,這樣既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也培養(yǎng)了學生交流協(xié)作的能力。
4、誦讀是語文教學中一種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課自始自終以誦讀為教學手段和依據(jù),在誦讀中賞析課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語文課堂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相連,因此結(jié)尾設計討論發(fā)言就是讓學生樂于探討并且有話可說,學有所得,并能學以致用。
6、背誦一直是個讓學生頭疼的問題,所以筆者盡量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減輕學生的負擔,增強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辟,善于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jié)。
2、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二)能力目標
1、訓練學生古文句讀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準確識別運用
(三)情感目標
1、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了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燭之武的人物形象;波瀾起伏,生動活潑的情節(jié);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使學生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了解。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解決辦法:
1、注意與已有知識聯(lián)系,初中已學過《曹劌論戰(zhàn)》,對《左傳》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礎上有所拓展。要使學生有意識地關注《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參看有關書籍。
2、引導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對《左傳》的語言特點有所了解。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流程
學生朗讀預習→教師范讀(或聽錄音)→生朗讀梳理→師引導生朗讀賞析→生朗讀鞏固→師引導生朗讀背誦重點段落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了解《左傳》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2、了解與本文內(nèi)容相關的歷史史實。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借助注釋梳通文章。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導入
1995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沖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說:“我寧可把這家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個師。”這個故事可謂是“一夫敵百萬之師”的現(xiàn)代版。其實,在中國歷史上曾有過無數(shù)這樣的人物:張儀、蘇秦、諸葛亮。今天我們將去拜訪他們的“祖師”,請同學們翻到《燭之武退秦師》。
2、《左傳》其書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后為序,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nèi)政外交等大小事實。《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于描寫戰(zhàn)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為后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范。“傳”意為注釋,《左傳》即是給儒家經(jīng)典《春秋》所作的注釋。《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粱傳》合稱“春秋三傳”。
3、史書體例
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
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歷史事件,如《左傳》。
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zhàn)國策》。
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
⑤紀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chuàng)于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鑒紀事本末》。
⑥紀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4、時代背景
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有兩點。其一,鄭國曾兩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晉、楚之戰(zhàn)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jié)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告終。后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jié)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lián)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quán),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必然了。
5、主要人物介紹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以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的使命感只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說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了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勇于自責者。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的滿腹委屈與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于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知識鏈接】
燭之武是不是姓燭名之武?
投影顯示:介紹古代文化常識——姓名
燭之武——燭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燭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資料:《鄭通志氏族略》:“鄭人燭之武不得氏,以其居于燭地故,言燭之者,尤言介之推,佚之狐”。
投影顯示:古代姓名的由來
1、以祖先祖號或廟號為姓——唐堯虞舜夏商周姬姚姜
2、以國別地名為姓——國別:齊魯韓趙魏秦楚宋衛(wèi)
地名:東郭南宮西門歐陽
3、以官職或職務為姓——官職:司馬司徒帥尉
職務:巫樂陶屠卜施商
4、以動植物為姓——牛馬龍熊(可能是氏族圖騰)楊柳
5、以數(shù)字為姓——伍陸萬
6、少數(shù)民族的姓——金翦薩慕容
參考資料:姓氏由來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民族眾多、人數(shù)極大的大國,漢族占絕大多數(shù)。客家先民原是中原漢民族。故漢民族的姓氏淵源即包含了客家的姓氏淵源。
姓氏是代表每個人及其家族的一種符號。在今天的社會里,它沒有什么意義了。但是,從它的形成、發(fā)展、演變的漫長歷史過程來看,它卻是構(gòu)成中華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
姓氏,是姓和氏的合稱。在遙遠的古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古代姓氏起源于人類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之中。
姓氏是怎樣產(chǎn)生、發(fā)展的?這是一門很有趣的學科,涉及到社會學、歷史學、語言學、文字學、地理學、民俗學、人口學、地名學等眾多社會科學,中國第一部解說方塊文字原始形體及字源的文字學專著是《說文解字》。此書作者許慎(約公元58—147年)解釋:“姓,人所生也。因生以為姓,從姓生。”這就是說,人是母親生的,故姓字為女旁。
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時期。姓是作為區(qū)分氏族的特定標志符號。中國的許多古代姓氏都是女字旁,這說明我們祖先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母系氏族社會。各姓氏互相通婚,同姓氏族內(nèi)禁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親為姓。姓的出現(xiàn)是原始人類逐步擺脫蒙昧狀態(tài)的一個標志。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母系氏族制度過渡到父系氏族制度,姓改為從父,氏反為女子家族之用。后來,氏族制度逐漸被階級社會制度所替代,賜土以命氏的治理國家的方法、手段便產(chǎn)生了。氏的出現(xiàn)是人類歷史的腳步在邁進階級社會。姓和氏,是人類進步的兩個階段,是文明的產(chǎn)物。
后來,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姓與氏合一,不再區(qū)分,表明姓與氏都是姓,表明個人及其家族的符號。這就是我們今天理解的姓氏含義。
現(xiàn)在中國人的姓,大部分是從幾千年前代代相傳下來的。有人統(tǒng)計,文獻記載和現(xiàn)存的共有5600多個。其特點是:源遠流長、內(nèi)容豐富、出處具體。姓氏的形成各有不同的歷史過程。同姓不一定是同源,如劉姓就有五處起源。異姓也可能是同出一宗,古、吳兩姓本是同源,都是古公先祖的后裔。中國姓氏的來歷把姓和氏等同看待,據(jù)徐俊元等三位學者研究,大致有這十多種類別:一、以姓為氏。以遠古部落氏族的標志符號作為姓,有姬、姜、姚、任、伊等姓。二、以國名為氏。夏、商、周三代,有許多大小諸侯國,各國子孫后代便以國名為姓。有程、房、杜、雷、廖、刁、彭、韋等姓。三、以邑名為氏。帝王及各諸侯國國君分給同姓或異姓卿、大夫的封地叫邑、采邑。卿、大夫的后代或采邑的人,有的便將邑名作為氏。有蘇、上官等姓。四、以鄉(xiāng)、亭之名為氏。有裴、陸、歐陽等姓。五、以居住地名為氏。有東門、西門,東國大夫童刁的孫子以刁氏傳世。周平的庶子,字林開,其子孫以林為姓。七、以次第為氏。按兄弟排行取姓,如老大以伯、孟為姓,老二以仲為姓。老三、老四則分別姓叔、季。八、以官職為姓。有籍、監(jiān)、庫、倉、將軍等姓。九、以技藝為姓。從事巫術(shù)的人,后代便姓巫。從事冰凌的人,后代以凌為姓,還有卜、陶、匠等姓。十、以謚號為姓。十一、因賜姓、避諱而改姓。十二、爵位稱號及爵系為氏。有皇、王、公、侯、王叔、王子、王孫、公子、公孫等姓。十三、古代少數(shù)民族融合到漢族中帶來的姓。客家先人的姓氏來歷,也在上述這十幾種范圍之內(nèi)。
6、相關資料(在課文賞析中涉及到時給學生做補充)
(1)秦立晉君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nèi)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納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2)惠公背約
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后,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系從此出現(xiàn)了裂痕。
(3)重耳過鄭
公元前637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jīng)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于晉”一事。
(4)鄭楚結(jié)盟
公元前632年4月,晉楚爭霸中原,戰(zhàn)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四戰(zhàn)之地,無險可據(jù),又自無禮于重耳之后,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zhàn)。楚敗,鄭文公內(nèi)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之“貳”。
《燭之武退秦師》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zhàn)僅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可以說是城濮之戰(zhàn)的余波。
二、課文學習
1、師范讀課文(或放錄音)。
2、生自由誦讀課文。(注意字音、停頓。)
3、生齊讀課文。(師點撥字音、停頓。)
4、生結(jié)合課文注釋初步梳理課文。(邊輕聲朗讀,邊梳理。)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賞析課文。(前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一、整體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述,師引導大家概述)
2、學生分小組討論歸納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語概括)
每組選代表發(fā)言,師引導大家篩選歸納:
第1段:秦晉圍鄭。
第2段:臨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師。
第4段:晉師撤離。
二、課文賞析
第1段
第一段講解:兩軍布陣“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要點:作者交代兩軍布陣的目的,為下文做鋪墊。同時也為描寫人物埋下伏筆,正是有了這樣的排兵布陣,說明秦、晉之間還是有一些不信任。才給燭之武說秦伯提供了機會,此處重點給學生點明佚之狐、燭之武兩人的觀察力。從而引出燭之武的形象之一“洞察全局,深入了解,精心準備”。此處順便可給學生講講燭之武在這之前在鄭國的職務,管馬官員。
(1)生齊讀第1段。
(2)師示范串講梳理第1段。(為后文的接龍串講做示范)
(3)留時間學生質(zhì)疑問難。(讓學生在字詞上得到落實)
(4)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為后文學生的討論歸納做示范)
貳:從屬二主;軍:名詞活用作動詞,駐扎;
以其無禮于晉: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還原后的正常句式應為“以其于晉無禮”。
(5)師引導學生串析本段:
“晉候、秦伯圍鄭”闡明形勢:兵臨城下,形勢嚴峻。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闡明原因:兩事均與晉利害相關,與秦關系不大,秦可以爭取。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闡述兩軍駐扎位置:兩軍分兵駐扎,鄭有機會單獨與秦接觸,為燭說秦埋下伏筆。
(6)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第2段
第二段講解:燭之武出場——一波三折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許之。
燭之武出場的原因有三:
1、逮有生之年,施展才華。
2、鄭伯誠懇的態(tài)度。為人臣,當為國效力。
3、自己以后在鄭國安身立命的考慮。
(1)男生齊讀本段。
(2)女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佚之狐言于……師必退。”
A、形象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未見其人,先聞其名(聲)(即“才”)。
B、在此也可窺見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C、還可窺見鄭伯善納諫的一面。
②辭曰:“臣之壯……也已。”
進一步刻畫燭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滿腹才華,卻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鮮活。
③公曰:“……”許之。
A、鄭伯首先自責,體現(xiàn)了明君風范,然后以國家利益、形勢與個人利益的透徹分析感動了燭之武,可謂善于做思想工作。
B、燭之武最終應允,決定以國家利益為重,只身去見秦伯,體現(xiàn)了他深明大義的一面。
(3)生質(zhì)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4)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已”:通“矣”,句末語氣助詞;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句,還原后的正常句式應為“佚之狐于鄭伯言曰”;
辭曰:省略句,補充完整后為“(燭之武)辭曰”;
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也”字表判斷。
(5)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第三課時
教學要點:
1、在誦讀中理解課文。(后2段)
2、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3、體會燭之武的游說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5、人物形象分析。
一、課文賞析
第3段
第三段講解:智退秦師(說退秦師)(重點講解)
講解要點:
1、夜縋而出的原因——攻守、防備之道
2、說辭藝術(shù):
A、人物分析;秦君——唯利是圖,對兩者的稱謂不同,抓住秦伯的性格特點,連用八個“君”字,而對晉只是稱作“晉”、“鄰”。
B、兩國的歷史關系
C、軍隊的位置
說秦過程
①坦言知亡,避其銳氣。
②亡鄭無益于秦。
③存鄭無害于秦。
④亡鄭有害于秦。
①②③層層深入,論證嚴密;秦、晉、鄭三者均涉及其中。
(1)一生范讀本段。
(2)生借助注釋細細梳理本段。(因為本段集中刻畫了燭的形象、表現(xiàn)出其高超的游說技巧,所以讓學生細細品味)
(3)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①“夜……秦伯”:說明形勢危急,燭不畏危險。
②燭說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shù):(投影)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銳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③秦……乃還:秦權(quán)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xiàn)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質(zhì)疑問難,師點撥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
詞類活用: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
通假字:
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
厭:通假字,通“饜”;說:通假字,通“悅”;
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古今異義:
【以為】古意:把……當作;今意:認為。
【行李】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時帶的包裹。
【東道主】古意: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請客的主人。
【乏困】古意:缺乏的東西;今意:精神不好。
特殊句型:
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句,還原后應為:有何厭。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還原后應為:若亡鄭而于君有益。
(6)師引導學生結(jié)合燭的游說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第4段
(1)女生齊讀本段。
(2)男生接龍串析本段。(師點撥)
晉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實,“不仁”只是一個借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fā)兵攻鄭。“不知”是實質(zhì),“知”是理智,是對現(xiàn)實情況的客觀分析,是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不武”是因為勝負之數(shù),難以預料。所以,說到底,晉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學生討論歸納本段知識點:
敝: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知:通假字,通“智”。
夫人:古今異義詞,古意:那個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
去:古今異義詞,古意:離開;今意:到,往。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斷句。
(4)師引導學生即興背誦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學生分小組討論后發(fā)言,師引導學生歸納。
1、燭之武:(1)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2)知難而上,義無返顧的勇士。
(3)口若懸河,巧言善辯的辯士。
2、鄭伯:(1)善于納諫。
(2)勇于自責。
(3)善于言辯。
3、秦伯:貪婪,自私,不講信用,見利忘義。
4、晉文公:貪婪,但理智,能隱忍不拔,隨機應變,審時度勢,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識才的伯樂。
三、本文的寫作特色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后歸納。
(1)伏筆與照應。
(2)波瀾不驚。
(3)詳略得當。
四、生小組討論后談學習本課后的啟發(fā)
1、本文給我們的啟示。
2、結(jié)合當今國際國內(nèi)形勢談。
教學反思
一位偉人曾說過“不會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遺產(chǎn)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前途的民族”。史書典籍是一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所以讀史書就是去了解繼承我們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語文教學大綱》也明確提到“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弘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吸收人類進步文化”。并且也明確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具備初步地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學內(nèi)容和要求”中也明確規(guī)定“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文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xiàn)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所以培養(yǎng)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興趣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的文言文教學主要停留在讀讀背背的層面上,而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學生文言文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用現(xiàn)代觀念來審視作品的內(nèi)容和思想傾向,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設計過程中還原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為了讓學生與課文達到零距離的接觸與交流,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文言文學習落腳點。進一步達到學有所獲,變“老師強迫我學”為“我想去學”、“我要去學”。
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了學生、教師角色的還原轉(zhuǎn)化,所以在老師的導演下,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覺得在熱烈輕松地討論氛圍中收獲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來古文還可以讓自己學到很多知識和道理。
這幾堂課上下來,筆者覺得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找到了學習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讓學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學習的方法和規(guī)律,可以說預期的目的基本達到。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還是有一些地方還需改進,首先就是學生不知道學習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剛開始讓學生賞析時,開始幾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經(jīng)過點撥才基本明白;其次,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點概念模糊,所以在開始歸納知識點時顯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談啟發(fā)時,學生開始時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從何入手,后經(jīng)引導才明白。這些都說明面對新的學生,必須了解學生的情況,在備課中切實做到“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掌握《左傳》的體例、別名和先秦散文的特點。
2、概括全文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歸納本課詞類活用的類型、古今異義字和通假字等。
4、歸納本課出現(xiàn)的文言特殊句式:介賓短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判斷句。別動句和省略句。
5、學習燭之武急國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鄭伯引咎自責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實詞、虛詞等文言知識。
教學難點
對古今異義詞、被動句的掌握。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導入:
曾有詩這樣稱贊三國時期的一員虎將::“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大家知道這員將軍是誰嗎?(張飛)張飛他在羅貫中筆下有萬夫不擋之勇,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喝退曹操的虎狼之師,不足為奇。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書生,他居然也能憑一己之力退敵,救國于危難。(板書課題: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
一、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作者左丘明,記敘了東周前期240多年前的歷史,經(jīng)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nèi)容,具有研究先秦歷史的史料價值,又有很大的文學的價值。《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于描寫戰(zhàn)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著,什么是編年體呢?我們可以從字面意義看其特點。編年體就是按照年代的發(fā)展來組織、記敘歷史事件的體例。如《春秋》、《資治通鑒》等。先秦歷史散文除了編年體外,還有國別體和紀傳體兩種形式。國別體是區(qū)分不同的國家,再按照時間的發(fā)展分別敘述歷史事件的一種文體。如《國語》、《戰(zhàn)國策》等;紀傳體則是司馬遷開創(chuàng)的以記敘人物為主要內(nèi)容的文體。比如《史記》、《漢書》等。
補充:《春秋》三傳
《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傳(zhuàn,解說義),由此看出,《左傳》是對孔子編著的《春秋》的詮釋,解說。另外還有兩本書也是對《左傳》的闡發(fā)《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因此我們把這三本書叫做“《春秋》三傳”。
二、講解生字、詞
氾(fan)南佚(yi)名夜縋(chui)而出若不闕(que)秦
杞子(qi)楊孫戍之(shu)失其所與,不知(zhi)
三、整體感知
(1)閱讀分析課文第一段:
〔問〕“侯”“伯”是什么樣的職位?(第一段包含什么文化常識?)
明確:春秋時期諸侯有公、侯、伯、子、男等五個爵位,等級依次有高低。
〔問〕“以”是什么用法?它還有哪些用法呢?
明確:“以”是因為的意思,它還有“根據(jù)”(田家侯之,以興農(nóng)事)、“把”(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來”(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問〕第一段中兩個“于”的用法是否相同?試具體說說它們各是怎樣的意思?
明確:不同,前一個是“對”,后一個是“向”。
〔問〕第一段中兩個“軍”字是什么意思?它用法是什么用法?
明確:都是名詞作動詞,駐軍。
〔問〕晉侯、秦伯為什么圍攻鄭國?
明確:因為鄭國不敬重晉侯,又依附楚國。
〔問〕你認為晉軍和秦軍出兵的理由是否正當呢?
明確:不正當,鄭國的做法是出于為自己的國家安全著想,并沒有不對的地方。
〔問〕作者開頭指明原因有何用意?
明確:為后文寫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伏筆。
本段用簡要的文字交代了晉軍、秦軍伐鄭的原因,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設伏,這是先秦散文的常用寫法。這是故事情節(jié)的開端部分。
(2)分析第二段:
〔問〕第二段中四個“之”是什么用法?怎樣翻譯?
明確:第一個是代詞,代佚之狐的意見;第二個“之”是取消句子獨立性,結(jié)構(gòu)助詞;第三個“之”是結(jié)構(gòu)助詞“的”;第四個“之”是代詞,代鄭伯。
〔問〕第二段中的人物稱呼怎么理解?
明確:“公”對諸侯王的稱呼;“臣”是官員。百姓在帝王面前的自稱,“子”是對別人的敬稱;“寡人”是古代帝王自謙的稱呼。
〔問〕這一段作者既有對燭之武的直接描寫,又有對他的間接描寫,請指出來。
明確:通過“佚之狐”來寫燭之武是間接描寫,說明燭之武有非凡的才能。其余是直接描寫,表現(xiàn)燭之武自謙,通情達理、忠誠愛國的品質(zhì)。
〔問〕鄭伯有著怎樣的品格?通過寫鄭伯也可以表現(xiàn)燭之武,這種寫法又叫什么?
明確:鄭伯的自責表現(xiàn)了他的大度和坦誠;這種寫法是側(cè)面描寫,起襯托作用。
本段寫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及燭之武臨危受命。這是故事的發(fā)展部分。
(3)作業(yè):
練習一(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復習第一課時內(nèi)容。
(1)翻譯1。2段。
(2)背誦并說說前四段大意。
二、分析閱讀第三段:
〔問〕本段中的三個“亡”字意義和用法有何不同?
明確:第一個“亡”是滅亡、亡國之意思,動詞;第二個和第三個都是消滅,使……滅亡的意思,作使動詞。
〔問〕“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與“且君嘗為晉君賜矣”中的兩個“為”字的意思是否相同?“為”字還有哪些用法?
明確:不同,前者是當作的意思;后者是給予的意思。這兩處都是動詞。“為”還有的用法是:①為了(故為之說,以俟乎觀人風者得焉)②做(向吾不為斯役,則久已病矣)③認為(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④叫做,是(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問〕本段中“東道主”“往來”“行李”等與現(xiàn)代漢語是否相同?
明確:“東道主”“行李”跟現(xiàn)代漢語不同,“東道主”是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是出使的人。“往來”則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
〔問〕這一段有三個通假字,請找出來,具體說明。
明確:“共其乏困”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給;“何厭之有”的“厭”通“饜”,意思是滿足;“秦伯說”中的“說”通“悅”,意思是高興。
〔問〕燭之武是怎樣勸服秦伯的?
明確:燭之武說話站在秦國的利益上,說明鄭亡對秦國的重大影響,使秦伯不敢參與“圍鄭”。
〔問〕燭之武勸說秦王用了哪些道理?
明確:①鄭亡對晉有利,對秦反而有害。②晉國受了秦國恩怨,反而對秦有防范之心。③鄭國滅亡后,秦國也將受到晉國的侵略。
這一部分集中筆墨表現(xiàn)燭之武的口才和聰明智慧。這是故事的高潮和結(jié)局。
三、分析閱讀第四段:
〔問〕“微”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我們曾經(jīng)在哪一篇課文學過這個詞?
明確:沒有的意思;曾經(jīng)在《岳陽樓記》中學過這個詞即“微斯人,吾誰與歸”。
〔問〕“因人之力而敝之”中“因”的用法是什么?我們還學過它的用法嗎?
明確:“因”的用法是介詞,意思是依靠。它的用法還有:①于是(定伯因復擔鬼,鬼無重)②根據(jù)(因地制宜)
〔問〕“以亂易整”中的“易”的意思是什么?這個詞還有哪些用法?
明確:“易”的意思是代替;此外“易”字還有:①變更(寒暑易節(jié),始一返焉)②容易(人之為學有難易乎)③改換(一客數(shù)敗,嗤其失算,欲易置之)。
〔問〕晉文公的性格在最后一段得到了充分的表現(xiàn),說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講求仁愛、機敏聰慧,有長遠眼光的人。
這一段寫晉軍撤退,鄭國解圍,這是故事的尾聲。
四、改寫練習:
四人合作(每人一段)用現(xiàn)代漢語把本文改寫成的一篇小說(記敘文)或者評書。
五、作業(yè):
課后練習2、3。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9
教學思路設計:
本文所記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晉聯(lián)合攻打鄭國前發(fā)生的一場外交斗爭。此前兩年,晉國在城濮之戰(zhàn)中曾經(jīng)大敗楚國,成為中原霸主。鄭國在戰(zhàn)爭中曾經(jīng)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jié)怨于晉,這是晉楚聯(lián)合圍鄭的直接原因。
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大夫燭之武奉命,去說服秦穆公撤圍。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服秦伯撤走圍鄭軍隊,并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后晉軍也不得不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本文表現(xiàn)了燭之武以國家利益為重,不計個人恩怨,臨危受命,只身說退秦軍,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精神,贊揚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敵人的外交才能。
這是一篇古代記敘散文。這些文章或記政治、外交的風云變換,或記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都是千古流傳的敘事名篇。學習這樣的文章,可以從中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可以欣賞和借鑒敘事的藝術(shù)。文言散文特有一種簡潔之美,學習時要反復朗讀,悉心體會,要提要勾玄的方法,抓住關鍵詞語概述文章的敘事脈絡,化簡為繁,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學習目標:
1、掌握《左傳》的體例、別名和先秦散文的特點。
2、歸納本課詞類活用的類型、古今異義字和通假字等。
3、歸納本課出現(xiàn)的文言特殊句式:介賓短語后置句、賓語前置句、判斷句。別動句和省略句。
4、欣賞燭之武的言說技巧
5、學習燭之武急國家之急、公而忘私和鄭伯引咎自責的優(yōu)秀品質(zhì)。
學習重點:
培養(yǎng)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實詞、虛詞等文言知識。
學習難點:
燭之武形象、燭之武的言說技巧。
課時安排:
兩課時
學習設想:
1、文言文教學本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學生對文言文有著一定的畏懼心理。應該利用文言文本身的特點使學生有一種文言文不難學的感覺。本文故事情節(jié)性較強,人物形象突出,易于理解。因此在學習中加強對文章的內(nèi)容的理解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
2、加強朗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有關《左傳》的內(nèi)容
2、把握文章大意,了解文章內(nèi)容。
學習重點:
對文章內(nèi)容的把握。
學習步驟:
一、導入:
說到戰(zhàn)爭,我們眼前馬上會出現(xiàn)這樣的血腥場景,刀光劍影,硝煙彌漫,尸橫遍野,血流成河。確實戰(zhàn)爭是殘酷的,戰(zhàn)爭摧毀文明,戰(zhàn)爭讓人喪失人性。但是有沒有辦法阻止戰(zhàn)爭呢?在我國古代就有這么一位憑三寸不爛之舌勸退百萬之師,輕松化解一場干戈的人物,他就是燭之武。他的事跡記錄在《左傳》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他的事跡,學習古文《燭之武退秦師》。
1、了解《左傳》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作者左丘明,記敘了東周前期240多年前的歷史,經(jīng)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內(nèi)容,具有研究先秦歷史的史料價值,又有很大的文學的價值。《左傳》突出的特點就是善于描寫戰(zhàn)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2、了解先秦散文概貌
《左傳》是一部編年體史著,什么是編年體呢?我們可以從字面意義看其特點。編年體就是按照年代的發(fā)展來組織、記敘歷史事件的體例。如《春秋》、《資治通鑒》等。先秦歷史散文除了編年體外,還有國別體和紀傳體兩種形式。國別體是區(qū)分不同的國家,再按照時間的發(fā)展分別敘述歷史事件的一種文體。如《國語》、《戰(zhàn)國策》等;紀傳體是司馬遷開創(chuàng)的以記敘人物為主要內(nèi)容的文體。如《史記》、《漢書》等。
3、《春秋》三傳
《左傳》全稱是《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傳(zhuàn,解說義),由此看出,《左傳》是對孔子編著的《春秋》的詮釋,解說。另外還有兩本書也是對《左傳》的闡發(fā)《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因此我們把這三本書叫做“《春秋》三傳”。
二、研習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初步了解內(nèi)容。
師范讀、學生自由讀、在預習基礎上進一步把握文中的一些字的讀音,詞的意思。
集中歸納、加強積累。
(1)、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體會古漢語的特點。朝亡厭國戍夕師危鄙賜濟封
(2)、幾個古今異義的詞:貳東道主行李乏困
(3)、詞類活用:晉軍函陵越國以鄙遠朝濟夕設版鄰之厚,君之薄也。。
2、了解文章內(nèi)容。
學生根據(jù)課后練習一,再讀課文,要求先在小組內(nèi)用自己的話把文章的故事情節(jié)復述給組員聽,選出講的最好的一個,與其他組的佼佼者競爭。(學生深入地研習課文,小組內(nèi)講故事比賽。通過講故事這一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也為以后學習文言文打下興趣的基礎。)(找兩個小組的優(yōu)勝者講故事,并對其表現(xiàn)表示贊揚)。
3、梳理情節(jié)、概括層意、理清敘事脈絡。
全文四段,主要內(nèi)容概括為:
第一段:秦晉圍鄭危在旦夕
第二段:深明大義臨危受命
第三段:機智善辯說退秦師
第四段:迫晉退兵化解危局
三、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對先秦的歷史散文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并初步接觸了課文內(nèi)容,知道鄭國的國家命運危在旦夕,鄭國到底能不能化險為夷,脫離險境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細分解。
四、練習。
1、熟讀課文,爭取背誦。
2、完成課后練習三、四
五、板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第一部敘事詳細編年體
《春秋》三傳《公羊傳》國別體
《谷梁傳》紀傳體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理解下列文言詞語:貳、軍、辭、鄙、陪、共、濟、闕、說、行李、肆。
2、歸納下列文言詞的義項:若、夫、微、之。
3、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重難點:
1、掌握常見的文言現(xiàn)象:實詞、虛詞、古今異義、句式、詞類活用、通假字
2、體會《左傳》的語言魅力。
自主預習
一、了解背景
當時的秦國都城為壅,晉國都城為絳,鄭國都城為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扎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扎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斗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斗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只身赴秦,說退秦軍,實屬不易。
公元前651年這一年,晉獻公卒,晉國陷入內(nèi)亂。晉國大夫里克殺了晉獻公的庶子夷齊、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獻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納了大臣呂省、卻芮的意見,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后,對割讓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鄭赴秦國,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許為由食言。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系從此出現(xiàn)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jīng)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于晉”一事。
鄭楚結(jié)盟(公元前632年)這一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戰(zhàn)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處作戰(zhàn)之地,無險可據(jù),又自無禮于重耳之后,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zhàn)。楚敗,鄭文公內(nèi)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
二、春秋時期形勢簡圖
三、秦、晉圍鄭形勢圖
四、討論探究
(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及形勢的?這與整個故事發(fā)展有何關系?
(2)燭之武為了說服秦穆公退師,采取了哪些高超的攻心戰(zhàn)術(shù)?
(3)燭之武是一個怎樣的人物?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1
文本分析:
《燭之武退秦師》被選入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二章中國古代記敘散文部分,古代記敘散文則或是記敘古代各國政治、外交的風云變幻,或是記敘杰出人物的英雄事跡,文章結(jié)構(gòu)嚴謹,敘事委婉曲折。面向的對象是高中一年級學生。本文選自《左傳僖公十三年》,是敘事散文名篇,通過學習這篇課文,有助于提高同學的古文閱讀和鑒賞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前準備:熟讀課文,疏通生字詞,把握文章大意。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積累文言常識;(教學重點)
2、了解與本文內(nèi)容相關的歷史史實;(教學難點)
(二)過程與方法
3、誦讀課文、整體感知,正音,借助注釋疏通文章。
4、能夠?qū)W會抓住關鍵詞,概述文章敘事脈絡,化繁為簡,提高概括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5、領略燭之武的才華和品德。
教學層次設計
一、導入(2分鐘)
二、文學常識(8分鐘)
三、相關史實及背景介紹(15分鐘)
四、初步感知課文(15分鐘)
五、作業(yè)及五分鐘機動時間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去年紅極一時的清宮劇《甄嬛傳》同學們看過了嗎?在最后一集的時候,已經(jīng)成為皇帝的四阿哥弘歷還是擔心自己的皇位,不放心六阿哥。他當時是怎么跟太后說的,你們還記得嗎?對,他用了《鄭伯克段于鄢》這個故事來暗示。大家知道嗎?這篇文章其實來自于《左傳》。這本書記敘了春秋時期大量的歷史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其中的另外一篇文章《燭之武退秦師》。在本文開始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些基本文學常識。
二、文學常識
1、本單元學習的是古代記敘散文,那么什么是散文(體裁)呢?
指不講究韻律的散體文章。散文是與詩歌、小說、戲劇并稱的一種文學體裁,文學體載包括雜文、隨筆、游記等。是最自由的文體,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也是中國最早出現(xiàn)的行文體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個或多個中心思想,以抒情、記敘、論理等方式表達。
2、中國古代散文可以分為哪幾類呢?
先秦時期散文主要有兩種: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古代記敘散文源自于先秦歷史散文,主要為編年體、國別體、紀傳體三類。《左傳》是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最大的一部編年體史書是《資治通鑒》。第一部國別體史書是《國語》,另一部《戰(zhàn)國策》。第一部紀傳體史書是司馬遷的《史記》,班固所著的《漢書》是斷代史史書。
3、《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左傳僖公十三年》。那么《左傳》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原名《左氏春秋》。它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頗具春秋時代歷史散文的特色。內(nèi)容豐富,規(guī)模宏大,忠于歷史事實,生動、真實地反應了奴隸社會崩潰時期的重大變化,為后人提供了那個時代廣闊多彩的社會生活畫面。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各種矛盾斗爭,各諸侯國之間頻繁的爭奪戰(zhàn)爭,各種禮儀制度、社會風俗、道德觀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在《左傳》中都有大量記載。《左傳》無論對后代史學和文學都有極大的影響,在藝術(shù)上的成就令人驚嘆,為后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范。
4、春秋三傳:
《左傳》、《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被稱為“春秋三傳”。
三、相關史實及背景介紹
同學們先齊聲朗讀一遍,疏通生字詞,注意語氣和停頓。(基本解決字詞讀音,停頓)
接下來,我請一位同學來講講本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好,下面我們先從地圖上分析一下當時各國之間的關系。這是秦國,都城為壅。這是晉國,都城為絳。這是鄭國,都城新鄭。晉鄭彼鄰,秦如攻打鄭國,的確如燭之武所言:“越國以鄙遠。”當時,晉軍駐扎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扎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燭之武退秦師》中所記述的就是秦晉攻打鄭國之前展開的一場外交斗爭。燭之武是這場外交斗爭的主角,他身負君命,只身赴秦,說退秦軍,實屬不易。當時,秦、晉、鄭三國的關系十分復雜,了解與此文相關的歷史史實,對我們學好這篇課文十分重要。
秦立晉君(公元前651年)
這一年,晉獻工卒,晉國陷入內(nèi)亂。公子夷吾出逃,后以厚禮賄賂秦國,答應割讓晉河以東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派兵護送他回國并擁立夷吾為君,即晉惠公。這就是課文中所言“且君嘗為晉君賜矣”。“君”即秦穆公,“晉君”即晉惠公,“賜”則指“秦立晉君”之事。
惠公背約(公元前650年)
沒想到晉惠公借秦國之力即位后,就反悔了,拒絕割地。這就是文中“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指秦穆公,“許君焦、瑕”則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應予秦河東之地一事。秦晉兩國之間的關系從此出現(xiàn)了裂痕。
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文中提到的晉文公重耳曾在外流亡十九年,期間經(jīng)過鄭國,鄭文公不太看得起他,所以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他。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于晉”一事。
鄭楚結(jié)盟(公元前632年)
公元前632年,晉楚之間發(fā)生了一場城濮之戰(zhàn),楚軍大敗。晉文公一躍成為春秋霸主之一。當時,鄭國地處兩國之間,又因為曾經(jīng)無禮于重耳,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楚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zhàn)。楚敗,鄭文公內(nèi)心恐懼,又派人到晉國請罪求和。于是,晉與鄭結(jié)盟,也就是鄭國承認了晉國的霸主地位。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
《燭之武退秦師》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與城濮之戰(zhàn)只相隔兩年。因此秦、晉圍鄭實屬城濮之戰(zhàn)的余波。
四、初步感知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先請全班齊聲朗讀。通過課前的預習,相信同學們對于本文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了解。我們先從文章標題看起,燭之武退秦師,“退”是“使…退”的意思。全文也是圍繞著這一“退”字展開的。下面,請同學們回答我?guī)讉問題,看看你們預習的怎么樣。
1、燭之武是誰,他為什么要退秦師?
2、秦師有同伙嗎?他們之間關系怎么樣?
3、燭之武為什么不是選擇退晉軍而要退秦師?
4、燭之武是怎么退秦師的?有沒有用什么計謀?
全文分為四段,每一段都十分簡短,卻意思非常清楚。你們能不能用更簡短的話來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五、作業(yè)
下節(jié)課我們將對本文進行更加細致的分析,請同學們課后細讀課文,找出文中出現(xiàn)的古今異義的字詞,“之、以、于、焉”字,看看它們有幾種意思。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見虛詞的用法,詞類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2、了解和欣賞古代記敘散文的敘事藝術(shù);
(二)過程與方法
3、學生質(zhì)疑,教師點撥法,解決文言文詞句方面的知識;
4、反復朗讀,體會燭之武高超的語言藝術(shù)和敘事藝術(shù);
(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5、以古鑒今,通過文章中分析各國攻伐與結(jié)盟關系的實質(zhì)來反思當下。同時,從國家之間的分分合合來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
教學層次設計
一、導入及回顧(5分鐘)
二、文本分析(25分鐘)
三、欣賞敘事藝術(shù)(10分鐘)
四、五分鐘機動時間及作業(yè)布置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介紹了本文的相關歷史背景,對文章頁有了大致了解。下面請同學們先朗讀全文。上節(jié)課結(jié)束的時候,我要求你們找出古今異義的字詞,我請同學來說說,找到了那些。好,看來大家課后還是看了書的。那么,看到課后習題二,解釋這些詞的'意思。
行李、以為、夫人、去、東道主
二、文本分析
一)通過檢查,發(fā)現(xiàn)同學對上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還不錯,希望沒有記住的同學在早自習的時候多花點時間記住。這節(jié)課我們將深入學習本文。
第一自然段
(齊讀)“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后句“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注意斷句。“晉”“秦”之后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扎”講。
(領讀,齊讀)
提問: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nèi)容,有哪些?
明確: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②“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二自然段
(齊讀)“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嘆,要讀出傷感的基調(diào),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并沒有表現(xiàn)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xiàn)如何?
明確: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說秦師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教師重點分析燭之武退秦師這一段(齊讀)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示弱。鄭已經(jīng)知道自己抵不過秦晉的軍隊,房地姿態(tài),減輕秦伯的戒心)以退為攻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翻譯)
(滅鄭對秦國沒有好處,即使因一時意氣滅亡了鄭國,也難以維持在鄭國的統(tǒng)治)
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翻譯)
(鋪陳利弊,滅鄭國除了對秦國沒有意義之外,相反會帶來不利,會增加晉國的實力。會使自己在與晉國的較量中居于不利地位)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供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進一步陳述了留鄭的有利,將利害關系展現(xiàn)在秦穆公面前,讓他知道是否該選擇攻打鄭國。)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分化瓦解。若只是鋪陳利弊,讓秦國考慮退兵,秦穆公或許會考慮到與鄭國的同盟關系,不好獨自先退兵,但是,燭之武重提晉文公背信棄義之事,使秦穆公減少了對維持同盟關系的顧忌,同時考慮同盟的可信度。)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翻譯)
(從根本上說明鄭國滅亡后,秦國也會深受其害,秦國幫助晉國攻打鄭國,只不過是幫晉國增加領土,這是燭之武誰退秦師的最關鍵的一點,仔細為秦穆公分析當前的局勢,讓他明白秦,晉,鄭三國所處的地位與利害關系。)
闕秦以利晉,為君圖之。
(燭之武說動秦穆公之后,并不是直接請求秦穆公退兵,“為君圖之”是讓秦穆公仔細考慮,但其實結(jié)果已經(jīng)知曉,燭之武用這種方法維護了秦穆公作為君主的決斷權(quán),不會讓別人以為是燭之武讓秦伯退軍,秦伯就聽從,而是在陳說利弊后,由秦穆公自己做出決定。)
燭之武請求敵國退軍但又不失其氣勢,以退為進,層層推進,不是一味的請求退軍,而是站在秦國利害關系的基礎上進行勸說,并援古例今,全方位的考慮各方面的情況。
第四自然段
(齊讀)“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翻譯)“微”后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曾經(jīng)在《岳陽樓記》中學過這個詞即“微斯人,吾誰與歸”。“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頓。
提問:晉軍為什么沒有追擊秦軍?
明確:從仁、智、武三個方面考慮。
(齊讀課文)我們已經(jīng)將全文過了一邊,請問同學還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請舉手提問。
二)、總結(jié):
1、重點虛詞
“之”字的用法。
1)代詞,在句中做定語或賓語。例:許之
2)連詞。○1連接定語和中心語,表領屬關系或修飾關系,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例:寡人之過也○2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使主謂結(jié)構(gòu)變成偏正結(jié)構(gòu),在句中充當主語、賓語或狀語。例: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了解了“之”的用法后,我希望同學能真正理解。
提問:請同學找出文章中的“之”字,并判斷屬于哪一種用法。
(作代詞:1.許之;2.若不闕秦,將焉取之?3.為君圖之。4.楊孫戍之。5.子犯請擊之。6.亦去之。7.何厭之有(注意:這里是做代詞,復指“有”前面的賓語。
“的”:1.寡人之過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
取消句子獨立性:1.臣之壯也。2,鄰之厚,君之薄也。3.行李之往來4.君之所知也)
(第二個重要的是“以”字的用法,“以”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以”字的用法。
1)介詞,表原因,相當于“因”“因為”
2)介詞,“用”“拿”,表示動作行為以某物為工具或憑借
3)連詞,連接兩種行為,表示前后關系。
4)(下面,請同學根據(jù)講解,判斷下面“以”字屬于那種用法)
以其無禮于晉。敢以煩執(zhí)事。以亂易整,不武。越國以鄙遠。焉用亡鄭以陪鄰。
(○1.屬于第一種用法○2○3屬于第二種用法.○4○.5屬于第三種用法)
“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表轉(zhuǎn)折,連詞)
“于”字用法
1)表處所、時間
2)介紹涉及的對象。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語氣詞,表陳述)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疑問副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疑問副詞,怎么能)
2、詞類活用
1)使動用法——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之怎么樣”的意思,即此時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不是主語發(fā)出的,而是由賓語發(fā)出的。
1.燭之武退秦師(使退)
2.若亡鄭而有益于君(使滅亡)
3.闕秦以利晉(使獲利)
2)名詞用作動詞
1.晉軍函陵(駐扎)
2.越國以鄙遠(邊邑,這里用作動詞,使成為邊邑,使動用法)
3.既東封鄭(疆界,這里用作動詞,使成為疆界,使動用法)
3)形容詞用作動詞
鄰之厚,君之薄也(變雄厚,變薄弱)
(了解了一些詞語的用法之后,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本文的一個特殊句式,這個句子在多文言文中都會出現(xiàn),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3、特殊句式
①以其無禮于晉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②佚之狐言于鄭伯曰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③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有何厭”。④是寡人之過也。判斷句。
(“何”是有的賓語,“之”在這里作代詞,復指“有”的賓語,同樣用法有我們在初中學過的“忌不自信。”《鄒忌諷齊王納諫》)
三、欣賞敘事藝術(shù),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經(jīng)過我們對《燭之武退秦師》這一文的詳細解讀,請同學歸納一下本文采用了那些技巧:
1.用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呈現(xiàn)故事發(fā)展矛盾。
有鄭文公與燭之武的對話,有燭之武與秦穆公的對話。燭之武對鄭文公的話里有話;對秦穆公說的話,完全看到了秦、晉間的矛盾,看到圍鄭對秦、晉的利害關系,所以能打動秦穆公。最后寫子犯請擊秦軍,晉文公不同意,這里預伏后來的秦晉殽之戰(zhàn)。本文中的故事是發(fā)生在秦晉圍攻鄭國的緊張氣氛下,通過佚之狐之言引出燭之武出場。燭之武與鄭伯的一段對話既可以看出燭之武曾經(jīng)懷才不遇的悲憤,也可以看出面對國難時,燭之武不計前嫌,為國效力。燭之武說秦穆公這一段更是通過燭之武的言辭,講故事發(fā)展推向高潮,并同時鋪陳出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國與國之間攻交伐謀的本質(zhì)。
2.敘事精煉,語言簡潔。
燭之武如何說服秦伯是文章的主體,因此,文章著重對此進行了描寫。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知道,雖然只有短短百字左右,但是,卻將秦,晉,鄭三國利害關系分析的非常明朗,并且抓住人物的心理,敘事有理有據(jù),非常全面。
例如其他的敘事技巧:伏筆,照應等,并舉例論證相關觀點。重要的是同學自己根據(jù)文章進行的有依據(jù)的分析。
四、作業(yè)
假如晉國單獨對鄭出兵,鄭伯要你去說服晉侯,你會怎么說?就此寫一段勸說詞。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2
【設計說明】
主要把握以下三點:
1、是從文章中獲得背景,訓練學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2、是大膽取舍,打破文章,直接取出文章中最精彩的部分研讀,做到重點突出。
3、是通過寫頒獎辭這一小作文形式,讓學生對燭之武形象有更深刻的把握,而且可以從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最為關鍵的是內(nèi)化為自己的作文素材,解決閱讀了卻不知道不會用材料的難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體會燭之武游說的藝術(shù)。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教學難點】
體會燭之武游說的藝術(shù)。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人曾說過,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一個人僅憑其三寸不爛就勸退敵人的百萬強師?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燭之武退秦師》。共同了解一個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傳奇人物:燭之武。
二、簡介《左傳》
三、初讀感知
1、解決生詞:
貳(èr)氾南(fàn)佚之狐(yì) 夜縋而出(zhuì) 共其乏困(gōng)逢孫(páng)
2、放名家朗誦,請同學們聽清字音,聽準句讀,聽出語氣。
3、背景感知:
自由誦讀一遍,在朗讀的過程中思考一個問題本文一共涉及了哪三個國家?并且找出三國之間的糾葛,并造成什么后果,并從原文中找出依據(jù)。
(明確):
涉及到了晉、秦、鄭三國。
(板書)一個三國的簡略地圖:秦──晉──鄭
(依據(jù):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晉鄭之間: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秦之間: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
后果: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補充):重耳過鄭(公元前637年)
這一年,晉公子重耳在齊國居五年后,離開齊國。經(jīng)曹、宋路過鄭國。鄭國大夫叔瞻勸鄭文公要以禮待重耳,鄭文公卻以“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為由,不聽叔瞻勸告,對重耳不禮。這就是課文中“以其無禮于晉”一事。
鄭楚結(jié)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晉楚爭霸中原,當時,鄭國處四戰(zhàn)之地,無險可據(jù),又自無禮于重耳之后,故背晉助楚,因此,鄭文公曾到出國慫恿楚成王出兵作戰(zhàn)。晉楚戰(zhàn)于城濮,楚軍大敗。晉文公尊周攘夷,成為春秋霸主之一。
楚敗,鄭文公內(nèi)心恐懼,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晉國請罪求和。五月,晉侯、鄭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陽西)。晉文公受周天子冊命與四方諸侯盟于踐土(在衡雍之西),晉文公為盟主,鄭參與踐土之盟,但晉、鄭間的隔閡并未消除。鄭既慫恿楚國出兵攻晉,又盟于晉,這就是文中所言“且貳于楚也”。
四、文本探究
1、研讀燭之武勸說秦王的精彩部分:
⑴ (師過渡)是啊,晉軍駐扎在函陵,秦軍駐扎在南。在這危如累卵,命懸一線的危機時刻,燭之武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如果你是燭之武,你會怎么勸說?
(明確):因為之前已經(jīng)讓學生在初讀感知中了解了三國的糾葛,所以學生會直接告訴秦王,之前晉國對秦國食言,點撥學生,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自己是秦王想和晉君聯(lián)合,想滅掉鄭國,鄭國派使者來說晉國的種種不是。那么自己會怎么想?肯定是挑撥離間,直接更見堅定自己與晉國的盟友關系,那么這樣做只會失敗不會成功。
⑵ 那燭之武究竟怎么做才贏得了秦國的信任呢,請同學們齊讀燭之武勸說秦王的部分。給大家五分鐘結(jié)合課下注釋,畫出文中重要的知識點,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
(解決疑難):學生提問,老師點撥字詞。
譯文: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國已經(jīng)知道要滅亡了。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就煩勞您手下的人了。越過晉國把遠方的鄭國作為秦國的東部邊境,您知道是困難的,您何必要滅掉鄭國而增加鄰邦晉國的土地呢?鄰邦的國力雄厚了,您的國力也就相對削弱了。假如放棄滅鄭的打算,而讓鄭國作為您秦國東道上的主人,秦國使者往來,鄭國可以隨時供給他們所缺乏的東西,對您秦國來說,也沒有什么害處。況且,您曾經(jīng)對晉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應把焦、瑕二邑割讓給您。然而,他早上渡河歸晉,晚上就筑城拒秦,這是您知道的。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現(xiàn)在它已把鄭國當作東部的疆界,又想擴張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損秦國,晉國從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國受損而晉國受益,希望你考慮這件事。
⑶ 討論:
剛才通過串通文意了解到,燭之武也提到了晉國和秦國的過節(jié),但是他是直接提出來的嗎?那么之前燭之武還說什么了,有什么好處?
(明確):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自己從文本譚雪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具體分析:
①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首先很卑微低下的說我們鄭國已經(jīng)知道自己要滅亡了,讓秦伯放低警惕,并且讓秦伯有一種優(yōu)越感,知道鄭國已經(jīng)知道自己快亡國了,而他是鄭國即將的擁有者。
②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用鄭國、秦國、晉國的地理位置分析出秦國幫助晉國滅掉晉國,自己沒有得到任何好處,只是給對方增強國力。讓秦伯這時清醒的看到自己的處境,讓秦伯必須重新審視一下這一場戰(zhàn)爭的必要性。
③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燭之武在用利益誘惑一下秦伯,如果你放過鄭國呢,我們鄭國還會提供給你們國家的往來使者所缺乏的東西,潛臺詞就是既然滅亡鄭國給你帶不來好處,而且鄭國還能幫助到你,還是放棄攻打鄭國比較劃算。
④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這時在提出秦國的同盟國也并不是那么忠誠值得信賴,用事實告訴秦國,以前晉國不就早上剛得到幫助,晚上就筑成拒秦。讓秦伯和晉君之間產(chǎn)生隔閡。
學習《燭之武退秦師》一文,燭之武,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只身赴敵營,面對大國之君,不卑不亢,從容辭令,強大的秦晉聯(lián)盟在其如簧巧舌下,瓦解無存。燭氏憑伶牙俐齒,委婉入情,句句刺入秦伯的心窩,頗令同學們?yōu)橹恼邸3门d致正濃,我將事先印好的《三國演義》第四十二回《張翼德大鬧長坂橋》的節(jié)選部分,發(fā)給大家。為激活氣氛,我還模仿說書人口吻,朗聲讀道:
卻說文聘引軍追趙云至長坂橋,只見張飛倒豎虎須,圓睜環(huán)眼。手綽蛇矛,立馬橋上。……。飛乃厲聲大喝日:“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zhàn)?”聲如巨雷。曹軍聞之,盡皆股栗。曹操急令去其傘蓋。回顧左右日:“我向曾聞云長言:翼德于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今日相逢,不可輕敵。”言未已,張飛睜目又喝日:“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zhàn)?”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慨,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后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目:“戰(zhàn)又不戰(zhàn),退又不退,卻是何故!”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杰驚得肝膽碎裂,倒撞于馬下。操便回馬而走。于是諸軍眾將一齊望西逃奔。正是:黃口孺子,怎聞霹靂之聲;病體樵夫,難聽虎豹之吼。一時棄槍落盔者。不計其數(shù),人如潮涌,馬似山崩,自相踐踏。后人有詩贊日:長坂橋頭殺氣生,橫槍立馬眼圓睜。一聲好似轟雷震,獨退曹家百萬兵。
讀過聽過之后,學生中有人躍躍欲試:“我們也寫幅聯(lián),寫首詩。”一聽學生有了反應,我趁熱打鐵:“杜甫曾云:寬心應是酒,遣興莫過詩。燭氏退敵,的確令人折服。作為后人,我們有些同學亦按捺不住詩興,想有聯(lián)頌曰,有詩贊日。可咱們會撰聯(lián)寫詩嗎?其實,這有何難,學就是了。”于是我趁機將對聯(lián)的基本常識介紹給了學生。由于積極性高漲,再加之我借助的是關于解縉的“門對千棵竹短無,家藏萬卷書常有”的妙趣故事來講析,大家聽得異常認真。最后我說:“張翼德退曹軍與燭之武退秦師,同是退敵,卻各有巧妙不同。比較二者特點,請撰寫個對比聯(lián)。燭氏退敵,妙在三寸不爛之舌強過百萬之師,咱也模仿《三國演義》贊張飛的模式,來個‘后人有詩贊曰’的形式。老師回去也寫,咱們比比看好嗎?”
每人一聯(lián)一詩如數(shù)交上來后,果然不錯。如:
張子璐:“智退秦師燭之武;勇嚇曹賊張翼德。”
苗 俁:“張翼德三聲喝破怯人膽;燭之武數(shù)言扭轉(zhuǎn)霸主心。”
侯瑋辰:“張翼德怒吼退雄兵:燭之武妙論動君心。”
劉 博:“雙雄盟兵千萬欲亡鄭:一臣出舌三寸即解難。”
一聯(lián)聯(lián)都準確地抓住了二者退的特點,而且對仗工整。有些同學還真拿出了“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的勁頭來,為一個字的對仗工整苦鎖眉頭,搜腸刮肚。而詩昵,亦不乏佳作。
周維伊:“血腥滾滾卷土來,壯士巧言滿胸懷。三言兩語說君去。一場戰(zhàn)事從此埋。”
楊 夏:“秦晉圍鄭形勢憂,只為晉侯報私仇。幸而鄭有燭之武,退軍不動一兵卒。”
侯瑋辰:“三更秦帳辯聲傳,巧言妙說論利害。一語仿若鋒利劍,割斷兩家百年緣。”
劉 博:“臨危受命身系國,孤身夜出見秦伯。曉以利害裂敵盟,巧舌不負眾人托。”
當我把這些詩、對聯(lián)讀給同學們聽的時候,博得了陣陣掌聲。我說:“看看,你們自己寫得的確令人刮目相看吧。后生可畏呀,我都羞于拿出拙作……”一語未畢,“老師別耍賴,昨天說了要比比。”我把自己的詩和對聯(lián)拿了出來:
猛張飛長坂橋三聲大喝退曹軍,靠的是勇;
智之武汜南營一番妙語動秦師,憑的是謀。
后人有詩贊日:危亡之際挺身行,寶刀未老史留名。但憑三寸不爛舌,說退秦伯虎狼兵。
爭強好勝的學生們真的評頭品足開了……
原本是一篇平常的文言文教學,我相機引入了同學們耳熟能詳?shù)娜龂适拢瓒呦嗨泣c,引出了吟詩屬對的學習,既激發(fā)了同學們的興趣,又學到了詩歌知識。更重要的是感悟到了祖國語言的魅力。豈不一舉幾得。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精彩的人物語言——說理透辟,善于辭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動活潑的情節(jié)。
2.掌握文章中出現(xiàn)的古漢語常識,注意多義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意義和用法。
3.正確認識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4.了解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認識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預習】
(1)借助工具書,通讀原文。
(2)參考有關資料,對《左傳》在先秦文學史中的地位及《左傳》的語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節(jié),特別注意對燭之武這個中心人物的把握。
(4)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及難點。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
人們常用“以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來形容那些縱橫捭闔的外交家,用“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來形容那些高明的謀略家,這并非溢美之詞。相信大家學習本文將會感受到這種風采。
一、檢查課前預習
1.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已同矣)
(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給。句意是:秦國的外交使臣經(jīng)過鄭國,鄭國可以供給他們所缺少的物資糧秣等物。)
(3)秦伯說。(說,同“悅”。句意是:秦穆公聽了很高興。)
(4)失其所與,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國,不是聰明。)
2.字音
氾fàn南佚yì之狐夜縋zhuì而出
瑕xiá闕quē秦杞qǐ子逄páng孫
3文常本文選自《左傳》,《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他還作了我國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春秋三傳”
二、課文探究
1.解題
本文選自《左傳》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記公元前630年鄭國燭之武利用秦、晉矛盾,向秦伯分析了當前的形勢,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wèi)鄭國,迫使晉國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燭之武臨危受命,不避艱險,只身說服秦君,解除國難,表現(xiàn)了他深明大義和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的使命感,以及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2.時代背景
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導致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有二點。其一,鄭國曾二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時晉、楚之戰(zhàn)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jié)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告終。后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jié)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lián)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quán),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必然了。
3.熟悉課文,達到背誦,特別注意把握課文的支撐句(自主學習):
①秦、晉圍鄭,……且貳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還也。
4.了解主要人物(自主學習)
燭之武是中心人物。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以捍衛(wèi)國家主權(quán)的使命感只身赴敵營,以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鄭國的危機。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說服了秦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識英雄的伯樂。“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說明佚之狐對燭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夠的了解,對鄭、秦、晉三國的形勢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鄭伯,勇于自責者。當鄭國所處危險境地,需燭之武退秦師時,燭之武卻流露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的滿腹委屈與牢騷。面對此,鄭伯先是“是寡人之過也”以自責,從諫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揚先抑,設想假如鄭國滅亡的話,對燭之武也無好處,這種透徹的分析,誠意的表白,終于感動了燭之武,使之臨危受命,義無反顧赴敵營。
5.全文中心寫了件什么事?故事情節(jié)是怎樣展開的?(合作探究)
全文以燭之武說退秦軍為中心。全文故事情節(jié)可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晉圍鄭,既點出了戰(zhàn)事爆發(fā)的原因,敵我雙方的力量對比,又為下文“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第二部分,燭之武臨危受命。鄭國君決定通過外交途徑來解除危機,佚之狐向鄭伯推薦了燭之武。鄭伯自責,情真意切感動燭之武,燭之武以國家利益為重,決定只身見秦伯。
第三部分,燭之武說退秦師。
燭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認鄭國處在危亡的境地,把這件事放在一邊不再談。然后一面說明秦國滅鄭則無益而有害,舍鄭則有益而無害。一面舉出事例,說明晉國不可信賴,秦國不應與晉國共事,晉國得到鄭國,必將進而損害秦國。燭之武利用秦、晉兩國的矛盾,根據(jù)事理和事實,把秦滅鄭和秦與晉共事的害處分析得十分透徹,終于說得秦穆公不僅撤兵回國,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鄭防御晉。
第四部分,晉師撤離鄭國。
當晉國的盟軍秦國成為鄭國的盟友后,晉侯毅然撤軍。說秦伯而退晉師正是燭之武所要達到的目的。
6.學生討論交流。
討論題:簡析燭之武的形象?
志士勇士辯士
總結(jié)本文是一篇記述古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泰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命說退秦軍。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并派兵助鄭國防守,致使晉軍不得已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這篇文章,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斗爭的復雜性。
本文燭之武的話雖系外交辭令,但說得透徹在理,實事求是,層層深入,簡明得體,令人信服。與戰(zhàn)國時代縱橫家的危言聳聽是不一樣的。《左傳》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這些復雜曲折的意思記載得十分清楚,這種精煉的文筆很值得學習。
三、課后作業(yè)翻譯全文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4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能理解課文內(nèi)容、層次結(jié)構(gòu)和人物形象。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理解課文的思想內(nèi)容,著重討論燭之武說退秦師的理由。
2、在誦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在掌握字詞語句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領會和學習本文詳略得當、波瀾起伏、善用伏筆和照應的寫作技巧。
教學時數(shù):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熟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1、學生自讀注釋1,了解《左傳》情況。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自讀課文,結(jié)合注釋,翻譯課文,疏通文意。
4、理解重要詞語的含義及用法
⑴掌握實詞:若、鄙、說、辭、知等虛詞:之、以、于等
⑵通假字 無能為也已 已,同“矣”
共其乏困 共,同“供”
秦伯說 說,同“悅”
失其所與,不知 知,同“智”
⑶詞類活用燭之武退秦師 退,使……撤退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亡,使……滅亡
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軍,駐軍
越國以鄙遠 鄙,當作“邑”
⑷古今異義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以為,把…作為;東道主,東方道路上的主人
行李之往來 行李,出使的人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人
⑸特殊句式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夫晉,有何厭?”
4、翻譯語句: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矣。
若鄭亡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三、了解燭之武退秦師的相關背景
背景簡介:
四、研析課文
1、請大家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秦晉圍鄭的原因,開篇交待這些有何作用?
明確:
2、提問: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語句回答)
明確:
3、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語句回答并作分析)
明確:
4、燭之武的目的達到了沒有?何以見得?
(板書:秦晉退兵)
5、速讀課文,思考鄭伯說服燭之武使秦和燭之武說服秦伯退兵有何異同?
明確:
6、總結(jié)燭之武的形象: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于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外交家。
五、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分析本文結(jié)構(gòu)特點
1、提問:全文四個段落,哪些段落詳寫,哪些略寫,這樣安排的好處是什么?
明確:
2、找出文章中的伏筆與照應文字,并分析表現(xiàn)效果。
明確:
六、小結(jié):由秦晉圍鄭,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之勢,到秦晉退兵、危機解除,總算是有驚無險。但如果燭之武沒有過人的膽識,沒有非凡的口才,沒有縝密的思考,又怎么能使秦穆公化敵為友留軍戍守?又怎么能使晉文公偃旗息鼓未敢妄動?正所謂“五論救鄭國,妙語退秦師”
七、作業(yè):背誦并翻譯課文
八、板書設計:
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
秦晉圍鄭→秦晉退兵
↑ ↑
五 越晉難治——以退為進
論 亡鄭利晉——曉之以弊
救 舍鄭利秦——許之以利 妙語退秦師
鄭 晉人無信
國 晉人無厭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新教材強調(diào)培養(yǎng)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在學習本單元時,要注意實詞的積累,注意多義詞的辨析,尤其要重視對課文的熟讀背誦。
學習本文,要在著重了解燭之武說退秦師的理由的同時,注意欣賞包括本文在內(nèi)的《左傳》的文學價值。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言:
同學們,如果說在社會發(fā)展的總趨勢之下,大凡事物總是現(xiàn)在的比過去的好的話,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藝術(shù)的某些方面,有沒有與一般規(guī)律相反的情況呢?(這樣一來一往的問答,并不難引導學生想到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以羅馬為代表的雕塑,比如據(jù)說維娜斯女神的斷臂今人就無法設想能夠補得很好,以及中國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寫出當時那樣的水平的。然后接著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冊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讓大家聽本文的錄音帶或教師以較高的水平先把課文誦讀一遍。
三、承接第二單元所學的“理清思路”理論,實際上也就是本課后面的練習題二,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問題,而實際上等于在熟讀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理解各段大意。
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說“秦、晉兩國為什么圍攻鄭國”的問題;
第二自然段是說“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的問題;
第三自然段是說“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兵的”;
第四自然段是說“晉文公為什么不愿向秦進攻的原因”。
在上面問答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以多種形式誦讀。
四、讓學生在已經(jīng)看過課本中注釋的情況下提一提文中還有哪些實詞的意義不清楚,還對哪些虛詞的用法或古漢語現(xiàn)象不理解。這其中由學生提也好,由老師問也好。
1、第一段中兩個“于”均解為“對于”之意,兩個“軍”字均為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現(xiàn)象,當“駐扎”講。且“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兩句均為古漢語中所謂省略句,即均在“軍”字之后省掉一個介詞“在”,而就這一點,已能證明古今語言形式上的不同習慣,這對讓學生逐漸習慣看文言文是大有好處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應讓學生弄清楚:“言于”當“告訴給”講;“若使”中的“使”當“讓”講;“臣之壯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結(jié)構(gòu)助詞夾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起“取消主謂獨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僅注釋上有“已,同‘矣’”的字樣,關鍵是要解釋這種“語氣詞連用”的古漢語現(xiàn)象;從“今急而求子”中不難看出,根據(jù)上下文,“而”在此只能當副詞“才”講;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當代詞“這”講,只是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順而把它整個譯作“這是”罷了;最后“然鄭亡”一句,和今意相對照,顯然是個被動句。
3、第三自然段:“夜縋而出”里的“而”強調(diào)是起前對后修飾作用的,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中的“地”;“若亡鄭”中“亡鄭”是“亡”的使動用法;“越國以鄙遠”一句的注釋中雖然說明了其中的“鄙”,“邊邑”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用法,而“遠”是形容詞活用為“遠地”的名詞用法,但整句意義的通俗理解應該是“越國以遠鄙”;“鄰之原,君之薄”中的兩個“之”直譯時,還是應當看作是起“取消主謂獨立性”作用的;“夫晉,何厭之有”中的“之”此時是起“動賓倒置”標志作用的,即意義上應看作“有何厭”;“既東封鄭”一句應強調(diào)就其直譯而言,“既”當“等到……以后”或“已經(jīng)”之類意思講,“東”是古漢語中典型的名詞當狀語,譯作“向東”,“封”,名詞“疆界”,此處當動詞用,譯作“作疆界”,而“鄭”作為句子的補語,也是以名詞當狀語的形式理解的,應譯作“以鄭”,于是整句的確切直譯應該是“等到向東以鄭國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則應該讓學生承認,看過書上的有關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沒有什么可感到難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讓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種形式背誦。比如教師先領背、分段集中背等,因為字面意思過得較為徹底了,所以背誦起來就應該相對容易。同時在熟讀背誦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表達反映在遣詞造句、語言組織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對比同樣或類似意思表現(xiàn)在古今語言形式的不同上,應該承認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簡意賅和音韻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這些,也正是《左傳》等的文學價值。
五、課后練習
關于多義詞辨析的題。
【《燭之武退秦師》教學設計15篇】相關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說課11-25
《燭之武退秦師》課文講解12-12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譯文08-16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賞析08-08
《燭之武退秦師》閱讀練習答案及翻譯07-16
燭之武退秦師說課稿10篇11-10
燭之武退秦師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08-10
《燭之武退秦師》左丘明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7-16
燭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10-12
韓愈退之由來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