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村居》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村居》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并說出這首詩描繪的景象。
3、通過古詩的學習,感悟古詩選詞煉句的精妙和豐富的內涵,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領會詩句的內容,感悟詩句豐富內涵,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用具】錄音帶,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述:同學們,春天已經來到我們的身邊了,你能用哪些詞語或詩句來形容一下春天。
(生自由說描寫春天的詞語或詩句)
二、學習新課
過渡:剛才同學們介紹了許多關于春天的詞語,特別是許多詩人贊美春天的詩篇。
1、引入課文: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清代詩人,高鼎。
(板書:清代高鼎)
詩人高鼎用自己獨到的眼光發現了春天里的一道獨特的風景,于是寫下了這樣一首詩:
(出示)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2、初讀學習課文:
請同學們把這首詩認真讀一讀,看誰能很快地讀熟。
(在讀前,將“長”“鳶”的音、形講一下)
⑴學生自由練讀,把課文讀通,讀熟。
⑵同桌互讀:
請你的同桌檢驗一下你究竟讀得怎樣了。
⑶指名讀:
議:他讀得怎樣?你想請那位同學和你一起讀?
⑷齊讀。
3、理解學習詩意:
⑴請同學們把這首詩再好好讀一讀,你讀著詩句,你讀懂了些什么?
⑵學生自由說自己讀懂的地方。
(字,詞,句等皆可)
⑶你還有什么地方不懂的:
(可適當出示掛圖幫助理解)
全班議一議,說一說。
⑷春光明媚,勾起了詩人的游興,但詩人在此處卻僅僅寫了幾種景物。
春天里一定還有更多美麗的風景,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美麗的春景。
(出示:多幅春天景色的畫面)
⑸你看了這些畫面有什么想說的?
(學生自由練說)
⑹春天是如此的美麗迷人,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詩的前兩句,讀出這種美麗迷人。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議),齊讀。
⑺在這樣的春光里,沐浴著和煦的春風,你有沒有放過風箏,心情怎樣?
(快樂,喜悅)
⑻請你們讀一讀詩的后兩句,讀出你的那種心情:
指導朗讀。
自己讀。
指名讀、議。
齊讀。
讓我們把這首詩一起記在腦海里,成為我們知識庫里的一員。
(學生背誦課文)
三、領悟詩情
如果你也隨著作者來到了這樣的地方,你會聽到些什么?看到些什么?聞到些什么?感受到什么?
1、學生自由練說。
2、指名說。
3、說寫結合:還有許多同學想說,那就讓我們的思緒流淌在筆尖,把你想說的話都寫下來。
4、交流寫作的內容。
《村居》教學設計2
【教材簡說】
《村居》是人教實驗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4課的兩首古詩之一,是一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它描寫的是花草繁盛,千里鶯啼,春風楊柳,令人陶醉。兒童放學歸來,三五成群,迎著春風,放飛著風箏,放飛著快樂,放飛著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樂的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風華少年,意境多么悠遠。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詩句。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喜悅的心情。
3、有感情朗讀、背誦這首詩。
4、培養學生運用方法理解詩句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古箏曲《高山流水》。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了解作者
1、同學們想一想,你以前會背哪些古詩?誰想起來,就請你站起來背給大家聽。(學生起來背)
2、真好!看來大家非常愛學古詩。今天我們再學一首,這首古詩啊,內容和春天有關系。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清朝有位詩人高鼎特別喜愛春天,他用寫詩的形式來表達對春天的喜愛。這首詩是詩人居住在鄉村寫下的一首詩,所以題目叫《村居》。
3、板書課題,拼讀課題,釋題:
村:鄉村。
居:居住。
村居:在鄉村居住。
二、圖文結合、初知大意
1、(多媒體出示畫面)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草兒萌芽,柳樹被風輕拂,黃鶯邊飛邊唧唧地叫,孩子們正在放風箏。)看著這幅圖你有什么感覺?
2、這首古詩寫的就是這美麗的景色。請大家自己去讀讀吧:
⑴ 學生練讀。
⑵ 指名讀,正字音:
注意“趁”是翹舌音,前鼻音,“煙”前鼻音,“醉”“散”是平舌音,“忙”“童”后鼻韻母。
三、導讀古詩,感受詩意
1、現在你們看看圖,再讀這首詩,讀一句,想一想,你猜猜這首詩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詩的意思猜出來。猜出來后告訴周圍的同學,再聽聽其他同學怎么說。大家互相幫助,把這首詩學好。
(學生自學)
2、學習一、二句:
⑴ (多媒體出示第一、二句詩的畫面)誰來說第一句?指名說,大家補充。
(二月,青草茁壯成長,黃鶯飛來飛去)
⑵ 我覺得不對,要是“二月,青草茁壯成長,黃鶯飛來飛去。”應該是“二月天草長鶯飛”呀,這里寫的是“草長鶯飛二月天”這是怎么回事?
(板書:?)
我們一會兒再解決這個問題。
⑶ 齊讀第一句,指導停頓:
草長/鶯飛/二月天,
⑷ 指名講第二句,重點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楊柳,在茫茫的春煙中像喝醉了一樣吹拂搖蕩著。)
⑸ 指導讀:
河堤/楊柳/醉/春煙。
⑹ 老師配樂讀一、二句,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聽了有什么感受?
(讓學生充分地說)
⑺ 這么讓人如癡如醉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好?
⑻ 指名反復讀。老師指導。
⑼ 配樂全班齊讀一二句。
3、學習三、四句:
⑴ 指名讀三、四句,讀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⑵ (多媒體出示孩子放風箏的畫面)
指名說詩意,理解“紙鳶”,指導寫“忙”字。
⑶ 請你談談自己放風箏時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圖中那幾個剛散學歸來的小孩,請你歡快地讀三、四句,讀出心中的喜悅。
⑷ 指名朗讀。老師相機指導。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練習朗讀全詩,然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準備比賽讀。
2、比賽讀,其余同學當評委。
3、配樂背誦,邊背邊想象在美麗的春天里快樂的生活。
五、解疑
1、這首詩我們先讀到這里。還有一個小問題,我們還沒有解決,什么問題呢?
(老師指板書)
“草長鶯飛二月天”為什么不說“二月天草長鶯飛”?
2、請同學們按“草長鶯飛二月天”讀一遍,再按“二月天草長鶯飛”讀一遍,看看怎樣讀更好聽。
3、讓學生寫出“天”“煙”“鳶”的拼音,然后觀察說說發現了什么?
(韻母都是 ān)
4、小結:
你們說得真好!他們的韻母都一樣,這樣寫詩,聽起來特別好聽,特別有味道。如果換成了“飛”字味道就差了。
六、擴展活動
1、(配樂)自由動手繪畫。
(我們學了這首詩,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撲蝶圖,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和鄉村生活的愛,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真是詩中有情,詩中有畫啊!想畫下來嗎?)
2、評析學生作品:
(實物投影打出)
【板書設計】
村居
草長/鳥飛/二月天,? tiān
拂堤/楊柳/醉/春煙。 yān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yuān
《村居》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這兩首古詩。
2、了解古詩的大概內容,理解一些字的含義,體會詩中的韻律美。
3、正確認讀本課的10個生字,會寫6個。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反復朗讀,借助插圖,展開想象來理解古詩的意思。感悟其中的意境美、韻律美。
2、展開小組討論,對古詩描繪的美麗場景進行描述。
3、引導學生學習課外古詩,進行相關類別古詩的整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意境美。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背誦,感受詩篇的語言美和情境美,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材料。
課前準備:多媒體創設的動畫,或圖片。
教學過程:
一、溝通文本與生活,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春天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誰愿意說說你的發現?(生自由說如生1:春天來了柳樹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從地下鉆出來了。小朋友們在放風箏。生2: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青蛙醒了。)老師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課件感知春天)
師:草青了,樹綠了,花兒開了小鳥在唱著歡快的歌。多么美好的春光啊!人們為此寫下了許多精彩美妙的詩篇,《村居》就是其中的一首。
釋題:分別讓學生用組詞方式解釋村和居,知道村居的意思就是在農村居住。
[設計意圖]通過動情的語言,借助優美的畫面、音樂等,把春天的種種意象變成一首“立體的交響樂”,為學生奠定了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和知識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己借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流暢。在文中畫出生字,多讀幾遍;把不懂得字詞勾出來。
2、用課件檢查生字、指導識字。
a、我能讀:鶯、堤、拂、趁、村、童、散、歸。
b、我能找:下面的字和我們學過的哪些字最象
村、童、堤、散、歸。
c、我能說:用字組詞,并說一句話
3、檢查指導讀課文,指導讀流暢。
[設計意圖]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幫助弱勢學生識字,讓學生學會互相幫助,通力合作。給學生更多的展現自我,實現自我,體驗成功的機會。
三、理解詞句,深入感知。
1、課文中你哪些詞不懂?學生質疑,小組學習,師生共同解決。
2、下面我們就來共同欣賞一下詩中美麗的畫面。同桌互相為一組,說說詩中描寫了哪些美麗的景色,你是通過哪句話知道的。
匯報自學情況
預設:
1、兒童散學歸來早
(課件播放:鐘聲、孩子們的喊叫聲)聽,聽到了什么?(“放學了—”,“放風箏了—”)師:村里的孩子們多高興啊!我們也高高興興地讀讀第三句。(指名讀,強調“歸來早”這三個字要重讀,“早”字帶拖腔)
2、忙趁東風放紙鳶
師:小朋友們,你們會放風箏嗎?誰能告訴大家,你是怎么把風箏放上天的?(生敘述放風箏的過程)師:誰愿意上來表演放風箏?(學生上臺表演)師:看,他的風箏上天啦!這是我們想怎么讀“忙趁東風放紙鳶”請試試。(學生試讀)師:快看,我們的風箏風得多高啊!快快找找你的風箏在哪?找到了嗎?
3、誰再來看著課件說說你看到了?學生看課件自由說。這么讓人如癡如醉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好?指名反復讀。老師指導。(河堤/楊柳/醉/春煙。)
4、草長鶯飛二月天:早春二月,小草長出了嫩綠的芽兒,黃鶯在天上飛著,歡快地歌唱。
[設計意圖]善于調動學生的個人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儲備,并在關鍵處點撥。這樣才能讓學生在愉快的狀態下接受信息。
四、放飛想象,發散思維。
師:早春二月,鳥語花香,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一邊讀一邊想,你的腦海里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生:我好像看見了,放學的鐘聲響了,孩子們放學回來得早,趁著刮起的東風,趕忙放起了風箏。
生:我仿佛看見了煙霧里,柳樹舒展枝條輕輕拂著長堤。
生:我好像也在那放風箏。
師:這是春的氣息,這是春的腳步。讓我們在美美的讀一讀。
[設計意圖]巧妙運用“入情通文”,打通了“人”與“語言”的通道,學生入了情,就通了文,于是“情”與“文”就“接觸”,就對話了,“人”就獲得了“語言”,語言也獲得了“人”
五、注重拓寬教學內容
師:春天這么美好,有多少詩人曾經贊美過它呀把你所知道的關于春天的古詩朗誦給大家聽,好嗎?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線。不知細對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生: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生: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生: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師出示課件,展示其他關于春天的古詩,拓展教學資源
[設計意圖]引進課外學習資源,充實和完善課堂學習內容,拓展是聯系的拓展,延伸是明了基礎上的延伸。
六、注重讀寫結合
師:春天的景色如此令人陶醉,就讓我們以《村居》為題把春天早晨的景象寫下來或畫下來吧(生有的寫話,有的畫畫,忙得不亦樂乎。)
師: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春天在我們的筆下誕生了。讓我們一起欣賞。
學生展示作品
[設計意圖]由說到編再到創,激起學生的創作激情。使學生充分體驗的成功。
七、寫字指導
1、認讀要求會寫的生字。
2、分析字型,指導重點字。
[設計意圖] 學生通過自主的分析字,能夠使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更牢固,在漢字的比較過程中體會傳統的漢字形體美
八、采蜜集
1、練習填古詩(課件出示)
2、把《村居》中的描寫春天的好詞好句說一說。寫在采蜜集中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學生記憶古詩,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九、擴展活動
1、把《村居》這首詩描寫的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2、有條件的班級可小組合作制作風箏,開展放風箏活動。
[設計意圖]豐富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體驗詩人的情感。
板書:
村居
草長鶯飛 兒童散學
醉春煙
楊柳拂堤 早春 競放風箏
學生繪畫作品展示
《村居》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激發想象,引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季)那你在春天里都看到了些什么呢?(指名學生發言)你覺得春天的景色怎么樣?(很美)
是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清朝詩人高鼎也被春天的美景吸引住了,他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詩名叫《村居》。(板書課題)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二)以讀為主,借助課件,感受詩意。
1、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同學之間互相提醒古詩中易讀錯的字音。
3、教師范讀,提醒學生聽清難讀的字音。
4、學生練讀,讀正確、讀流利。
5、指名讀。(2—3人 隨機指導,讀得好給以鼓勵)
6、齊讀。
7、學生質疑,教師借助課件解疑或者學生之間自己解決。
本首古詩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處理方法如下:
"鶯飛"可利用"鶯"的字形解決。
"拂堤楊柳"借助課件解決。
"醉春煙"中的"醉"利用組詞解決;"春煙"借助課件解決。
"紙鳶""二月天""忙趁"等一些簡單的詞可讓學生自己解決。
(三)聽配樂范讀,激發想象,深化詩意。
1、學生聽配樂范讀,邊聽邊想象詩中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
2、指名學生簡單說自己腦海中出現的景物。
3、再聽配樂范讀,擴展想象內容。
4、同桌互相說一說想象的內容。
5、指名說。(3—4人)
6、利用課件展現學生想象到的畫面,看畫面聽配樂范讀,欣賞這首詩。
(四) 感情朗讀,指導背誦。
1、春天來了,小草綠了,楊柳醒了,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多美呀!誰能讀一讀前兩行詩句,讀出這種美呢?想一想應該用什么語氣讀?
(引導學生知道要用贊美的語氣讀)
(1) 指名讀。(2—3人,老師隨機指導)
(2) 齊讀。
2、大好的春光中,孩子們在自由自在地放風箏,不時傳來歡快的笑聲。誰能通過讀3、4行詩句,表現出孩子們的天真活潑呢?
(引導學生要用稍快的語速讀,略顯跳躍。)
(1) 指名讀。(2—3人,老師隨機指導)
(2) 齊讀。
3、激發學生的配樂朗讀興趣,配樂朗讀。
4、指名配樂朗讀
5、師:"這么美的詩,如果能背誦下來就更好了,誰會背了?自己先試一試。"
6、指名背誦。(2—3人)
7、會背的請站起來一起背誦。
(五)滲透口語交際,熟悉背誦。
1、"放學回到家,誰愿意把這首詩背給媽媽聽呢?現在老師當媽媽,想象一下見到媽媽應該怎么說?誰愿意跟老師合作?"(師生合作,根據具體情況發揮)
2、"誰愿意背給姐姐聽呢?老師當姐姐,想想見到姐姐又該怎么說?"(師生合作)
(六)鞏固練習。
搶答題內容:
1、詩中哪些詞句說明了本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
2、哪兩行詩寫的是孩子們的活動?
哪兩行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
3、"村居"的意思是( )。
(1)在城市居住
(2)在農村居住
(七)課外練習。
1、畫:學了這首詩,把你想象到的畫面畫下來。
2、唱:把這首詩當作歌曲唱一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只要自己覺得好聽。
3、編:按古詩的意思,把這首詩編成一個故事講一講。
(學生根據自己的喜愛可任意選作)
附板書設計:
村居
風箏
柳 黃 鶯
小孩子
樹 小 草
《村居》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析
《清平樂村居》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課文,也是本冊的最后一篇課文。它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恬淡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正確認讀“翁媼”、“臥剝”、“蓮蓬”等三個詞語。
2、能根據課本插圖和聯系上下文理解“翁媼”、“無賴”、“相媚好”的意思。借助課本插圖,把握詞的大體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想象詞描寫的田園風光的情境,感受鄉村生活的靜謐美好。體會詞人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1、有感情誦讀詩文,讀出詩的韻味。
2、詞畫結合,通過想象等策略,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四)教學難點
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等詞語的意思,能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二、設計理念
1、誦讀古詩詞,讓學生從中體會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意境美。
2、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3、實施多元評價,學生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
三、教學過程:
(一)了解詞人
板書:辛棄疾。了解辛棄疾嗎?(小結學生回答并適度補充:辛棄疾不僅是位著名的詞人,他還是位勇敢的將軍。在辛棄疾生活的年代,金兵占領了國家的北方,辛棄疾參加了抵抗金兵的軍隊。但后來,他被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饒農村,在這期間,他寫了好幾首描寫農村風光的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寫在那個時候。)
(設計理念:課堂是向兩頭開放的,學生帶著問題或者帶著信息走進課堂,這既可以檢測學生的預習,又可以為全詞的教學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紹。)
(二)導入課題
1、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2、簡介詞的標題,并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標題。(歸納朗讀好詞的標題要點:詞牌和題目之間有適當的停頓;語速不要太快。)
3、看到“村居”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學生交流自己印象或想象中的村居。)
4、過渡:那么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學生自由讀全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幾個難讀的詞語的讀音。讀準詞語讀音后將詞語帶進句子讀。翁媼重在讀好后鼻音;臥剝重點讀好多音字;蓮蓬重在了解為押韻的需要而改變聲調。)
3、指名學生讀全詞。
(設計理念:把詞的每個字的字音讀正確,是詩詞誦讀的前提條件。字音教學要有所側重,懂得因“字”施教。字音教學不是孤立的,要體現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
(四)讀好詞的節奏
1、句子“醉里吳音相媚好”劃分正確和錯誤的兩種節奏,讓學生在比較中初步了解詩詞節奏劃分的一把規律。
2、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詞,教師范讀,引導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重點指向節奏的把握。)
3、師生合作讀。老師讀標題,男生讀一句,女生接讀一句。
4、學生個別展示讀。
(設計理念: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是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比較中鑒別從而初步掌握詩詞節奏劃分的技能。這一教學過程是在老師引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
(五)讀出感悟,體驗詞境
1、默讀全詞,圈畫出能看出翁媼感情的字詞。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小結詞眼“醉”。
2、齊讀帶“醉”所在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翁媼的意思。
3、提出主問題:翁媼為什么會陶醉呢?
4、學生讀、思、交流。
(1)、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邊除豆苗里的草,體會大兒子的勤勞。
(2)、二兒子在編織雞籠,體會二兒子的能干。
(3)、引導學生看插圖,想象小兒子剝蓮蓬的樣子,體會小兒子的可愛與頑皮。聯系語境了解詞語“無賴”的感***彩。
(4)、分角色扮演,翁媼對話,體會翁媼內心的快樂與幸福。
小結:讀出了一個怎樣的五口之家。(板書:一醉人和睦。)
(設計理念:詩詞教學其實就是“還原“,將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形象,引導學生把文字還原為”畫“,或者是“話”(人物的對話)。還原的過程就是大體理解詩意的過程,就是形象思維訓練的過程。)
(5)、品讀因風景優美而陶醉。引導學生將寫景的文字還原為畫面,感悟村居的風景寧靜而優美。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讀出風景的美。(板書:二醉風景美。)
(6)、給村居圖取名字。
(7)、思考:作者作為一個曾經上馬殺敵的將領,為什么不去描寫抗金的將士,而要去描寫這樣一個靜謐美好的村居生活呢?(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感情,向往寧靜恬淡的村居生活。)
(設計理念:詩歌重形象,沒有形象就沒有審美。詩歌重情感,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溝通想象和情感的是想象,想象把把形象還原為畫面,從而“入境”,入境才能體會詩歌蘊含的感情,所謂入境入情。)
(六)吟誦、背誦
1、過渡:看到這么美的村居圖,陶醉的不僅是翁媼,是作者,還有我們,大家想不想把這首詞讀得更好?
2、回憶電視中吟誦的鏡頭,師生小結吟誦的特點:有節奏,有韻味,搖頭晃腦。
3、學生吟誦展示并進行吟誦接力。
4、學生自由背誦。
5、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指名讓學生看著插圖,將插圖還原為詞。(背誦)
6、全班一起背誦。
(設計理念:由于古詩詞的語言非常講究聲音快慢緩急、抑揚頓挫,吟誦就是根據作品音節安排的特點來讀,這種形式能充分顯示出作品原有的音樂性特點。)
(七)小結全文,拓展遷移
1、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一個和諧幸福的五口之間,一道欣賞了一幅靜謐美好的村居圖。
2、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辛棄疾的詞更是宋詞中的精品,下課后我們要從網上找辛棄疾的詞來讀。
推薦詞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3、作業設計:(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選擇)
(1)、改寫《清平樂村居》,要求把詞中所描繪的畫面寫具體,寫出詞的意境美,題目自擬。
(2)、欣賞辛棄疾的其他詞作,欣賞作者詞的魅力,走進作者內心,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延伸詩人其他作品,這樣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一堂課上好后,學生帶著許多新的問題或者新的任務離開課堂,課堂教學結尾變成了問號式,省略號式,這不僅僅是任務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續,也是學習的延續。)
【《村居》教學設計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清平樂村居竇桂梅教學設計01-15
《村居》的教學反思(通用11篇)02-24
教學設計范文03-03
《珍珠鳥》工作教學設計范文通用03-10
通用《珍珠鳥》工作教學設計范文03-10
朱自清《背影》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07-02
蘇軾《水調歌頭》教學設計范文(通用3篇)12-16
《村居》說課稿03-11
村居(改寫)01-22
改寫清平樂·村居作文范文(通用37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