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真理的歷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求索真理的歷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求索真理的歷程教學設計1
一.教育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實踐的含義;實踐的特點
理解:實踐的基本形式;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運用:運用所學知識,結合相關原理分析說明辯證唯物主義為什么說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活動。
2.能力目標:
通過學習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使學生初步確立科學的實踐觀。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牢固樹立實踐第一的觀點,一切知識來源于實踐,一切知識都要服務于實踐。
二.課程標準要求:
列舉現實生活的實例闡述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三.教學重點難點:
1.實踐的基本特點。
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四.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探究分析法
五.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通過對意識能動作用表現的復習,導入課題。
1.實踐及其特點主要通過講授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師生共同完成。
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主要通過講授法、討論法、情景教學法、探究分析法師生共同完成。
六.板書設計
人的認識從何而來
1.實踐及其特點
(1).實踐的含義
(2).實踐的特點
客觀物質性
主觀能動性
社會歷史性
(3).實踐的三種形式
生產實踐
社會實踐
科學實驗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的唯一標準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七.課后練習
辨析:近水知魚性,近山知馬音
求索真理的歷程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識記:
(1)實踐
(2)真理
◇理解;
(1)實踐具有三個基本特征。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3)實踐活動的三種形式。
(4)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性。
(5)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6)認識具有反復性。
(7)認識具有無限性。
(8)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分析:
(1)列舉歷史上對實踐觀點的不同理解,分析說明辯證唯物主義所說的實踐與以上觀點的不同。
(2)結合相關名言,分析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3)結合實用主義者關于真理觀點的理解,分析說明什么是真理。
(4)結合歐幾里得定理,說明真理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分析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5)結合“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失事事件,分析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2、能力目標
(1)通過對實踐概念的學習,特別是與舊唯物主義關于實踐含義理解的比較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結合實踐三個基本特征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概括綜合能力。
(3)在講述實踐對認識的作用時,注意引導學生學習辯證思維的能力,提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4)結合真理的概念,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5)在講述真理具體的有條件的及認識真理是一個過程這一知識點時,培養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及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結合實踐是認識的基礎這一觀點的學習,引導學生理解實踐第一的觀點,充分發揮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2)聯系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這一觀點,弓i導學生學會在一定的條件和范圍內認識真理。
(3)通過對認識具有反復性和無限性觀點的學習,使學生樹立在實踐中不斷認識、豐富和發展真理的思想。
二、【重點、難點】:
1、重點:
(1)實踐的基本特點
(2)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2、難點:
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三、【整體感知】: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同學們將了解實踐的含義、特征及作用,理解在實踐在追求和發展真理。
四、【方法點津】:
(1)在教材中對實踐的含義除了給出含義外只是略作解釋。以此為據還不能完全把握實踐的內容。因此在只有深入理解實踐的基本特點,才能深刻理解實踐的含義。在實踐的三個特點中,“客觀物質性”與“社會歷史性”都不是實踐所獨有的性質,不能充分體現實踐的根本特點,只有“主觀能動性”最能體現實踐的本質。因此對這個特點尤其要著重分析以便深刻理解實踐的含義。
(2)闡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要從認識的來源、發展的動力、檢驗標準和最終目的四個方面全面理解,缺一不可,在學習中必須注意這四點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前兩個。
(3)結合歐幾里得定律并不是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的真理來理解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
(4)結合美國“哥倫比亞號”飛機失事并沒有阻礙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來理解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五、【課文導語】:
人類在實踐中認識和把握世界的過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過程。人的正確認識究竟是從哪里來的?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有沒有客觀真理?人應該如何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領會和把握這些問題,對于我們正確理解和堅持黨的思想路線,與時俱進地追求真理,具有重要意義。
求索真理的歷程教學設計3
【考點掃描】
理解實踐的基本含義和特點
說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理解真理的含義和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
理解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追求真理
【知識梳理】
1、實踐
(1)實踐的概念: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性活動。
(2)實踐的特點
①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②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③實踐具有社會歷史性。
重要提示:①理解實踐的基本特征應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實踐是一種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以人為主體的,是人所特有的;實踐的對象是客觀事物,不是整個世界。第二,實踐是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第三,所謂“改造”,必須使客觀對象發生改變。第四,“一切物質性活動”包括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變革社會的實踐、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等。②實踐的第一個特征主要體現了唯物論的觀點,第二個特征主要體現了辯證法的觀點。實踐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活動,并不是說盲目的實踐活動不存在;實踐是社會性的活動,并不否定單個人實踐活動的存在。
2、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
(1)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借助一定的工具作為手段,使客觀對象發生某種改變而獲得的。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認識產生于實踐的需要,實踐的發展為人們提供日益完備的認識工具,這些工具延伸了人類的認識器官,促進人類認識的發展。另外,實踐鍛煉和提高了人的認識能力,從而推動認識的不斷深化。所以,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3)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要檢驗一種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只有把主觀和客觀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和對照,而這就需要聯結主觀與客觀的實踐來檢驗。通過實踐,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果加以對照,從而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
(4)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改造世界是認識世界的目的和歸宿,如果脫離實踐,不為實踐服務,那么認識就失去了意義。
(2)認識對實踐有反作用。
正確的認識、真理、科學理論能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推動實踐的發展。
(3)方法論要求。
一方面,我們要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使理論與實踐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另一方面,我們要樹立正確的認識,發揮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重要提示:①科學理論與客觀事物都不能作為檢驗真理的標準。②并非人的一切活動都是實踐活動,人的活動分為認識世界的活動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實踐是非認識性的活動,只有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才是實踐。
3、真理
(1)真理的客觀性: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最基本屬性是客觀性。
(2)真理的具體性: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的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3)真理的條件性: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
(4)真理和謬誤:真理和謬誤往往是相伴而生的。真理是有條件的,如果超出了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變成謬誤。真理是具體的,如果我們不顧過程的推移,不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過去的認識,或者超越歷史條件,把適用于一定條件下的科學認識不切實際地運用于另一條件之中,真理都會轉化為謬誤。
重要提示:注意區別認識、真理、理論和科學理論
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理論則是概念、原理、觀點的系統化,是人們把感性認識材料進行加工改造而達到的思維成果。真理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科學理論是真理性認識的系統化,按其內在邏轄而形成的知識體系。認識、真理與理論、科學理論的劃分在于是否系統化、體系化認識、理論與真理、科學理論的劃分在于是否得到實踐的檢驗證明是正確的科學的,前者概念有正確的東西,但又含有非科學的因素,后者比前者更深刻更符合事物的客觀本質。從認識發展的觀點上說,科學理論也需要發展。
4、認識過程
(1)認識的反復性:認識具有反復性,由于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人類追求真理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這就決定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2)認識的無限性: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對象是無限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的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因此,人類的認識是無限發展的,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3)方法論:真理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要點透析】
1、理解實踐的基本含義和特點
(1)含義: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運動。它有兩層基本含義:
①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以客觀事物為對象的物質性活動。
②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
(2)特點: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社會歷史性的特點。
實踐的主體、對象、手段諸要素是客觀的,并且實踐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也要受到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制約,因而實踐是客觀物質性活動。
實踐活動是有目的、有意識的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可以把觀念的存在轉變為現實的存在,因而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特點。
任何實踐活動都處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的活動,離開了他人和社會的純粹個人的實踐活動是根本不存在的。實踐的內容、形式、規模和水平隨歷史條件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是歷史條件的產物。
(3)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這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②變革社會的實踐。③探索世界規律的科學實驗活動
2、說明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原理內容:①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②認識反作用于實踐:正確的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的指導作用;錯誤的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會把實踐引向歧途。
方法論:①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認識。②堅持正確認識、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
3、理解真理的含義和真理的客觀性、具體性、條件性
(1)真理的含義。真理是標志主觀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
(2)真理是客觀的。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客觀實在性。真理的內容是客觀的;在同一時間、地點、條件下,人們對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認識只有一個,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真理是有條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使用條件和范圍。如果超出這個條件和范圍,真理就會成為謬誤。
(4)真理是具體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對于特定過程來說的,都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如果人們不顧過程的推移,不隨著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豐富、發展和完善真理,真理都會轉化為謬誤。
4、理解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追求真理
(1)認識具有反復性:從認識的主體看,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的實踐水平的限制,還會受到不同的立場、觀點、方法、知識水平、思維能力、生理素質等條件的限制。從認識的客體看,客觀事物是復雜的、變化著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也有一個過程。
(2)認識具有無限性:認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作為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的,作為認識基礎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
(3)認識具有反復性,認識具有無限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是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
(4)方法論: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是我們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求索真理的歷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教學設計01-13
親情求索路漫漫_600字01-25
易經:人生的歷程10-03
與真理有關的名言01-20
人生的真理_1000字02-22
生活的真理_800字02-11
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教學設計6篇01-13
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說課設計11-16
生活中的真理_750字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