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精選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
2、立足重點段落、多層次、多角度的感悟語言,提高學生語言感悟能力,培養學生語感。
3、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讓學生領悟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體會文章說明的道理,受到啟發。
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與“魚游到了心里”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立足課題,提出疑問
教師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鼓勵學生提出疑問。
(“魚游到了紙上”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會游到紙上?)
(設計意圖:直奔主題,讓學生立足課題提問,引起學生閱讀欲望和探究文本的興趣。)
二、誦讀入境,整體感知
1、同學們有這么多的問題不明白,下面請大家認真讀讀課文,看能否從文本中找到你心中的答案。
出示讀書要求:
①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讀正確、讀通順。
②邊讀邊思考“魚游到了紙上”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次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盡量將上一自然段和下一自然段找出來單獨再讀讀。
③讀完之后你是否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的含義。
2、同桌相互交流:讀書要求中的有關問題和對課文的初步感受。
3、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教師針對容易讀錯的字板書正音:澈、港、缸、聾;教師指名認讀生字及目標中的生詞。
4、點名交流:你對“魚游到了紙上”的理解。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讀課文,使學生養成讀有所思、讀有所求、讀有所獲的習慣,真正達到使學生快速感知文本內容,初步了解文本特有內涵的目的,為探究文本、走進文本鋪路。)
三、認讀詞語,概括內容
1、出示三組詞語認讀:
A、舉止特別 呆呆地站 靜靜地看 忘我境界
B、工筆細描 一絲不茍 揮筆速寫 融為一體
C、大家贊嘆 紛紛議論 相互交談 游到紙上
2、你能用上面的詞語或者部分詞語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嗎?請你拿出筆寫出來。
3、同桌相互對讀課文,相互檢查對課文閱讀的情況,交流概括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教師有意識地將詞語分為三類,A類是聾啞青年觀魚樣子的詞語;B類是聾啞青年畫魚樣子的詞語;C類是觀眾和“我”的做法的短語。讓學生分類讀詞語,目的是幫助引導學生對詞語進行邏輯歸類和分類積累詞語,同時用上述詞語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這樣做,既規范學生語言,又靈活運用詞語,使語言訓練與文本內容融為一體。)
四、精讀語段,感悟形象
1、大家已經知道了“魚游到了紙上”的意思實際上就是說聾啞青年把魚畫得像。請你們快速地默讀課文,看看哪些段落具體講了這層意思。
2、教學第7—8自然段的過程。
①你知道“工筆細描、揮筆速寫”的意思嗎?看看第7自然段哪些句子和詞語能幫助你理解這兩個詞語的意思。(重點抓住“一絲不茍”、“繡花”和“細致”理解工筆細描)
②你想象一下,青年對金魚的哪些部位采用了工筆細描?是怎樣做到工筆細描的?
③正因為他畫得好,圍觀的老人、青年、小孩都是怎么贊嘆的、又是怎么議論的?
④這時我再讓你說“融為一體”的意思,你能說出來嗎?
⑤能否用一個詞、一句話說說聾啞青年在你心目中的印象。
⑥你還可以用你知道的哪些成語來形容他畫魚畫得像。
⑦練習朗讀、指名朗讀及教師范讀。
3、教師敘述:青年將金魚畫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請你認真讀讀第3—5自然段,看能否發現什么畫畫的技巧?
學生讀后談感受。(引導學生立足“忘我的境界”、“呆呆地”、“靜靜地”以及“從來不說一句話”想象、感知他平時如何認真觀魚的品質。)
4、再評價這位聾啞青年。(除了品質以外,有必要引導談出對生活的熱愛。)
5、教師小結:是啊,如果不是他長時間忘我的觀察金魚,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畫魚,那么他又怎能使畫出來的魚像在水里游呢?
(設計意圖:對青年繪畫技藝的精湛的體會,要落實到關鍵的字詞上,此時教者抓住“工筆細描、一絲不茍、揮筆速寫、融為一體、細致”等詞語引導教學,讓學生真正理解它們的基本義和語境義,感受了聾啞青年的繪畫技藝。不難看出此環節教學將詞語的理解和積累,語言的遷移與運用、方法的指導與習得融為一體。這樣立體推進,讓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與對青年形象的感悟做到合二為一。)
五、品讀難點,明白事理
1、教師描述:當我和聾啞青年交談的時候,我將小女孩發自內心的“魚游到了紙上”的紙條交給他時,他是如何回答的?
2、“魚先游到了心里”的教學引導(要求學生讀3—5自然段)。
①“魚先游到了心里”你是如何理解的?此時你想到了哪個成語的意思和這句話的意思差不多。
②“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關系?(要求學生用“因為……所以……”或者“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將兩句話及兩句話所蘊涵的意思連起來說說。)
③教師小結:就是這樣一位聾啞青年,雖然身患殘疾,就是憑著執著、專注、勤奮,使魚先游到心里,而后又游到了紙上,這足以讓我們看到了殘疾青年對生活的熱愛和向往。
④要求學生談談你從聾啞青年畫畫的經歷中有哪些啟示,聯系實際說說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人和事。
3、朗誦課外作品《高貴的補鞋匠》,聽后談初步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關聯詞語說話,看似一個簡單的句子訓練,實際起到了兩個作用:其一對學生進行了語法句式的滲透;其二檢驗學生是否弄懂兩者的邏輯關系,從而解決教學的難點,另外作者通過朗誦課外作品,使學生領悟了文本所承載的價值內涵。)
附:板書設計
魚游到了紙上
觀魚
聾啞青年{ }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畫魚
教學反思:
一是該設計關注學生的語言實踐。例如在讓學生體會“聾啞青年畫魚”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立足“工筆細描、一絲不茍、揮筆速寫、融為一體”等詞語,讓學生對詞語由不甚理解到理解都是借助文本中的語言材料,同時學生在感知詞的基本義和語境義的過程中教師采用了想象說話、評價人物等方法將文本的“消極語言”轉化為學生“積極語言”;又如讓學生分類讀詞語,再讓學生概括文章主要內容以及用關聯詞語說“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兩者的關系等都把關注學生的語言實踐作為教學重點。
二是該設計繁簡得當,張馳有度。教師在讓學生“領悟聾啞青年的.品質”上舍得花力氣,讓學生多層次、多角度充分感悟,而在引導學生理解“觀魚”與“畫魚”的關系時,教師只提了一個“青年將金魚畫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請你認真讀讀第3—5自然段,看能否發現什么畫畫的技巧?”的讀書要求。當學生將兩者關系明白后,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關系”時,教師也惜墨如金,簡潔明快。雖然簡潔明快,但是并不是難點沒有突破,而是對“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讓學生領悟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人物品質”這一教學目標細致引導后水到渠成的。
三是該設計變講讀串問為閱讀對話。教師能變逐段講析為選點突破,將選點突破設計多角度透視,即重點品析畫得像,借此引出“青年將金魚畫得惟妙惟肖得益于什么?”和“魚先游到了心里”與“魚游到了紙上”是什么關系?正是這樣的閱讀對話主題,使學生的有效閱讀、思考、交流才成為可能。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第八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個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是:“注意積累材料”。積累材料是以仔細觀察作為前提的。只有通過仔細觀察,才能達到積累的目的。這一課有兩個觀察角度:一個是作者通過仔細觀察青年的一舉一動,把聾啞青年寫“活”的;二是聾啞青年通過仔細觀察魚的每個部位和魚游動的樣子,把魚畫“活”的。
二、教學目標:
1、抓住課文主要內容,學習課文中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優秀品格。
2、學習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4、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里”的意思及兩者之間的關系。
2、學習作者怎樣留心周圍的事物和積累作文材料的。
四、教具準備:幻燈片
五、教學方法:合作學習。
六、課時分配:二課時。
七、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3、給課文分段,并學習第一段。
二、教學過程:(略)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合作學習課文二、三、四段。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作者留心周圍事物和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及突破的方法:
1、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合作學習,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我的心里”的關系。
2、突破的方法和途徑:
(1)、緊扣“游”,滲透整篇文章。
(2)、通過幻燈、質疑、小組討論、朗讀、精心設計練習等多種形式來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達到解難釋疑的目的,從而培養學生的讀、思、做、議、說的語文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提出學習目標:
(1)、通過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
二、品味課題。
1、板書課題,審題質疑,激發情趣。
引導: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7課,板書:《魚游到紙上了》。看了課題,同學們有什么疑問?(學生質疑)老師歸納梳理,出示兩個主要問題:
(1)、為什么魚會游到紙上?
(2)、魚怎樣才能游到紙上?
2、各小組自讀課文,體會理解課題中“游”的意思。
(學生答)板書:畫
三、品讀“勤奮畫魚”。
出示學習提示:
A、自由朗讀課文:邊度邊思考所提出的問題;
B、討論,并完成填空練習;
C、體會理解所填的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
1、 默讀課文,劃出青年畫魚的句子。板書(畫魚)
2、 小組之間按提示要求討論交流,合作完成。
小組推薦代表讀 填空練習:
我擠過去一看,原來是那位青年在(靜靜地)畫畫。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3、小組議說——從所填詞語中得到的體會。
師:有不理解的詞嗎?(用文中的句子理解這兩個詞。)(用自己的話理解)“工筆細描、揮筆速寫”
用自己的話談談你的理解
師:你能想象青年有多細致嗎?畫得怎么樣?
生:(鱗、魚眼)
4 、出示圖片
師:哪張是工筆細描,哪張是速寫?為什么?
生:細描(細致)速寫(形象生動)
5 、師:我們怎樣用讀來表達青年畫魚的感覺呢?,試著讀讀吧!
生:自由讀
生:評價
師: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吧!齊讀
6、 品讀“魚游到的紙上”
師:從同學們朗讀中我們仿佛看到一條條魚游到紙上。當時在場的一個小姑娘怎么說的?
生:指名讀
師:這句話中哪個詞用得好?
生:“游”
師:一個人鳥畫得好,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說?(鳥兒“飛”)
一個人貓畫得好,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說?(貓兒“跳”)
一個人花畫得好,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說?(花兒“綻放)”
師:這使我想到平時同學們在寫作文要學會用詞恰當,詞用準確了,也就將意思準確、生動、形象地表達出來!
師那就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喲……啦”
生指名讀 齊讀
7、指導朗讀有關“畫魚”的段落,小組比賽讀,達到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8 、觀察課文插圖,學生即興表演圍觀者的贊嘆、議論,肯定青年畫畫所取得的成績。(創設情景)
四、體會“青年愛魚”。
1、師述:大家贊嘆、議論、甚至驚嘆,而他有什么反應呢?
生:(“專注”“聾啞人”“與魚融為一體”)
2、師: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青年與融為一體,畫魚很專注。
3、生 :找句子 輕聲朗讀這兩段話
4、師:眼睛看的,筆下畫的,心里想的全是魚!他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用書上的話說,這就是-----(忘我)
5、師:讓我們悄悄地走進青年畫魚的境界中,誰能把老師也帶到那種境界,讀讀這兩句話:
6、出示(圍觀……一體了我仍舊……忘記了自己。)
還不夠癡,誰再讀
7、你們能夠將魚畫到指上嗎?看見了為什么畫不出來?青年有什么特別之處?
8、各小組自讀第二段,邊讀邊想:他是如何觀魚的?并劃出描寫他“舉止特別”句子。
9、小組充分展開討論,合作解疑。
小組推薦代表讀:表現他“舉止特別”的句子。
出示比較句子:
A、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B、他一個人站在金魚缸邊,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不說一句話。
比較兩個句子的異同,體會哪個句子更好。
10、生評議說:從“老是”、“呆呆”、“靜靜”、“從來”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11、 創設情景理解觀魚忘我。
師:同學們,你們是否留意“每個星期天”什么叫每個星期天?
是這樣嗎?我們去看看!
在一個春光明媚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來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見……他老是……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來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見……他老是……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來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見……他老是……
在一個寒風凜冽的星期天你來到玉泉,來到茶社的后院,你看見……他老是……
12、師:孩子們這位青年從春天到夏天,從夏天到秋天,從秋天到冬天,就這樣呆呆的,靜靜的看著池中的金魚,他可能忘記了——,忘記了——還有可能忘記了————
用書上的話說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將一個觀魚如癡如醉的青年展現在我們眼前。
13、指導朗讀“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的句子。
通過練習、朗讀、議一議、說一說這個重點句子的含義。
A、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B、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為一體了。
師述:我們體會到這位青年的確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他廢寢忘食地觀魚,做到了“眼中有魚 ”;一絲不茍地畫魚,才使魚躍然于紙上。
14、處理課前學生疑問1、為什么魚會游到紙上?
15、點燃學生對聾啞青年勤奮、專注的優秀品質的欽佩和感動。
師述:這位聾啞青年身患殘疾,學畫不到一年多,就把魚畫得栩栩如生,你們有何感想?(生議說)
生板書:勤奮專注 身殘志堅等
五、感悟“畫魚心得”。
1、各小組自讀第四段,邊讀邊想:魚怎樣才能游到紙上?
2、劃出有關句子。“先游到了我的心里”。
板書:魚“游到了心里”
3、分組合作討論,交流反饋。
“游”怎樣理解?(生答)刻或印或記 ……板書(記)
4、師述:胸有成竹再畫竹,心中有魚才畫魚 。
換課題為:魚畫到了紙上。
換句子:把魚畫到了紙上。
魚被畫到紙上。
生議說:行不行?哪個更好?板書:(活)
5、師生共同合作,突破難點,理解“游到紙上”和“游到心里”的關系。
生用箭頭表示“魚游到紙上”和“魚游到心里”的關系。
出示句子訓練:用關聯詞語將兩句話說成一句話。
“魚游到了紙上”
“魚游到心里”
6、落實單元訓練重點-----注意積累材料的方法。
師述:由此可見,不僅要做到眼到,而且要做到心到,才能做到筆到。換句話說,只有全神貫注,細觀察,做到心中有數;在加之勤練筆,多積累,才能做到下筆有神。
板書:細觀察 勤練筆
師述:這就是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平時作文就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材料,就能寫出內容豐富、生動的作文。
六、布置作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八、板書設計
27、魚游到了紙上
(勤練筆) 畫 勤奮專注
(細觀察) 記 身殘志堅
魚游到了心里
教學反思:
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走進文本、走進主人公
1、抓重點內容,巧設質疑點,在探究中激活思維:
學生圍繞課題和本文一個含義深刻的語句提出了“魚為什么會游到紙上”“為什么說“先游到他的心里”這樣的問題,這兩個問題恰恰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透過這兩個問題就能體會聾啞青年專注、勤奮。課堂上,當學生帶著自己的問題,探究的時候,他們的思考會更加深入,理解會更加深刻。
2、抓重點詞,精選訓練點,在實踐中發展語言:
教學中,我抓住了表現青年人看魚時的神情“呆呆地”“靜靜地”等詞語,設計填空、比較、關聯句等語言文字訓練題。通過這樣專項的訓練,使學生既感受到青年的專注和忘我,又感悟到這些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不僅讀出詞語表層的意思,還讀懂了詞語的內涵。在這樣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實現了三個維度的整體推進。
3、抓重點句,挖掘生成點,在體驗中受到熏陶:
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繪畫技藝引來了圍觀的人,人們贊嘆著、議論著,可唯一沒有任何反應的是他自己。我抓住“人們贊嘆著、議論著”教材這一生成點,利用文中插圖,創設情景,即興表演,由一個小女孩驚奇的叫起來為引子,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不同人物角色,與文中主人公零距離對話,達到師、生、文本、作者的情感共鳴。
4、抓重點段,解讀知識點,在品讀中積累語言:
閱讀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課文第七自然段細膩、生動地描寫了青年人作畫時的一絲不茍和技藝嫻熟,把金魚畫的栩栩如生。教學時通過想象情境、品味詞句,把“工筆細描”和“揮筆速寫”進行對比,反復朗讀,學生進入了文本,漸入佳境。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熟能成誦,積累語言,實際上是水到渠成。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解“忘我、呆呆的、靜靜的”等詞語表達的意思。
2、有感情朗讀地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3、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
重點:從語言描寫中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理解“魚游到了紙上”和“魚游到了心里”的深刻含義。
教學流程:
一、感受課題,造勢
1、板書“魚游到了紙上”。
2、讀讀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3、你會怎樣讀這個課題呢?
(1)突出“游到”,青年畫技高,使人贊嘆;
(2)突出“紙上”, 青年畫技高,令人驚奇。
二,品讀課文,賞析
1、魚為什么能游到紙上?請大家帶著這個問題讀課文。
學生自由回答
請用青年說的一句話回答:先游到了心里。
哪些描寫可以看出魚已經游到了青年的心里?默讀課文,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他眼中所見,心中所想,筆下所畫全是金魚,和魚合二為一,魚游到了心里。
(全班齊讀)他有時工筆細描,把金魚的每個部位一絲不茍地畫下來,像姑娘繡花那樣細致;有時又揮筆速寫,很快地畫出金魚的動態,仿佛金魚在紙上游動。
青年是怎樣畫畫的呢?讀一讀,理解“每個部位”,了解金魚的各部位;
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呢?讀一讀,了解分號的作用,理解工筆細描——畫得深入,理解揮筆速寫,畫得流暢生動。
老師重讀“每個部位、很快地”等詞,指導朗讀。
2、魚為什么能游到青年的心里呢?帶著問題,邊讀邊想邊畫——找出段落、標出句子、圈出詞語。并和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
說他“特別”,因為他愛魚到了忘我的境界,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著金魚在水里游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
他告訴我,他學畫才一年多,為了畫好金魚,每個星期天都到玉泉來,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飯,忘了回家。
(1)理解“忘我、呆呆的、靜靜的”,感悟青年勤奮、專注的精神。
讀讀第一段文字,讓學生找一找有意思的詞語,說說自己的理解。
導讀:青年的眼光在哪里?青年的思維在哪里?青年的興趣在哪里?青年的愛在哪里?
(老師提問聲調越來越高,情緒越來越激動,感染學生。)
別驚擾這位青年,我們悄悄地讀讀這段話。指導朗讀。
( 2)想像青年的日常生活,理解青年忘我的境界。
導讀:每個星期天,青年來到玉泉,他會忘記什么?他會忘記什么?他會忘記什么?而他不會忘記的,是什么?
再次追問:青年的眼光在哪里?青年的思維在哪里?青年的興趣在哪里?青年的愛在哪里!?
想一想,星期六晚上他在做什么?星期五、星期四、星期三呢?走路時他可能在想什么?吃飯時、睡覺時、在夢中呢?
指導朗讀,理解青年忘我的境界。
三、提煉思想,知情
1、這是一個怎樣的青年,我們用什么詞語贊美他?
列舉10個詞語,進行一分鐘背誦練習。
2、我們從中要學習什么呢?介紹古往今來的經典勵志故事。
四、啟思練筆,導行
通過今天的學習,青年勤奮專注的精神給你什么啟示?結合自己的情況寫一段話。
對練筆進行評點。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4
《魚游到了紙上》是新教材六年制第九冊的新增課文。課文記敘的是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魚時,發現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經過多次觀察,作者不僅發現他所畫的魚活靈活現,還發現了他是一位聾啞人,所以欽佩之情油然而生,在敘事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教學時如果能把握好課文的脈絡,順著作者發現這位舉止特別的聾啞青年及其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這條線,就能逐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讓學生悟出要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就離不開典型的事例和材料這樣一個道理。而這些典型材料恰恰源于自己身邊發生的事,只有平時留心觀察和積累,寫起文章來才能做到內容真實感人。因此,教學本文,要先理解課文內容,在此基礎上歸納總結寫法。可采用以下的步驟:
一、整體入手
了解全文每一篇文章拿到手上,都必須先大概了解內容,目的是讓學生精學課文之前對全文有一個初步印象,掃清閱讀中生字、新詞的障礙,并理清作者思路,文章寫作順序。所以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自讀、輪讀或范讀。教師設問:課文講了發生在什么地方的事?主要人物是誰?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二、緊扣課題
理清主線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課題就是統率全文的靈魂。“魚游到了紙上”正是青年刻苦練習、勤于觀察的結果。在弄清了這個句子的意思以后,從課文中再找一找與它類似的句子,比較每一次出現的語句有什么不同,每一次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再設問為什么魚游到了紙上,使學生初步明確“游到紙上”和“先游到心里”的關系。可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表明二者的關系,這樣為深入理解課文找到突破口,也為下面理解“從哪里看出游到了紙上”和“從哪里看出先游到了心里”作了鋪墊。
三、精講重點詞句
體會作者感情變化為了讓長文短教,就要讓學生透徹地理解重點詞句,這樣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還可以在體會句子內涵的同時,使學生情感的閘門大開,心靈也會受到觸動,以達到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效果。幾個重點句子處理方法如下:
一句:“我認識了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舉止”是什么意思?“舉止特別”是什么意思?從哪些地方表現了青年的舉止特別?通過以上幾個問題的討論,便能直插重點,也是全文的難點,就是那位青年人看魚如醉如癡,忘卻了周圍的一切,從而引出“忘我的境界”,這樣對“忘我”一詞的理解就不空洞了。再輔以朗讀指導,加深印象。這也是作者留心觀察的一個著眼點,把一個專心、認真看魚的青年形象呈現在我們眼前。
二句:“金魚游到他的紙上了!”①這話是誰說的?用什么口氣說的?作者擠進去又會用什么口氣說?什么叫贊嘆?②你認為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從哪里看出魚畫得活靈活現?青年人用了什么方法畫魚?這句話出自一個小姑娘之口,但代表了所有人的心聲,而對問題②的理解,更有助于加深學生對這句話所包含的贊嘆之情的理解。由于青年人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畫魚時又是那么專注、勤奮,以至于受到所有圍觀的群眾一致夸贊,小姑娘驚奇地大叫,說明所畫的魚栩栩如生,非同一般。至此,青年人忘我的觀察魚的原因也有了交待,作者自己對這位青年人的觀察也就興致更濃。“他好像和游魚融為一體”的秘密何在?由此引發作者更強烈的好奇心,想盡快了解清楚,可見作者的觀察是有目的的、積極的。至此學習第三句“他好像和游魚融為一體了”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接著引導學生聯想青年人可能在想什么,作者從中可以知道什么,進一步為理解下文作鋪墊。
三句:“魚游到了你的紙上”與“先游到了我的心里”。這是作者從青年人的廠徽上發現他是個聾啞人,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為了進一步了解他,作者與青年進行了筆談,這是筆談中的兩句話。前一句是作者對青年人的稱贊,后一句則是青年人的回答。首先理解前一句,設問,如:作者的話是什么意思?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感情?重點挖掘后一句的含義,可以順著這樣的思路啟發學生:“心”是指什么?為什么魚先游到了青年的心里?游字說明魚的特征在青年腦海中形成什么樣的印象?“先”是指什么先?先字點明了這兩句話的關系是什么?
明晰了兩句話的意思以及弄清它們之間的聯系,就更明確了這位聾啞青年由于勤奮觀察、刻苦練習,才達到了忘我的境界。那么作者感情也是伴隨著對青年人的觀察一步步深入而變化的。
四、把握時機
有機滲透寫法每一堂課教學都應該有一個重點、難點,難點的突破,便是這堂課最大的收獲,如果能在這時將讀寫結合,課文對學生的寫作起的作用就更大。
理解了《魚游到了紙上》的內容,體會到了作者感情的變化就是課堂上的一大收獲。此時,讓學生根據作者感情的變化給課文分段,是寫法滲透之一,然后說說每段之間有什么聯系。因為作者經常去玉泉看魚,所以發現了這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人,再經過多次留心觀察,發現青年人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畫魚十分刻苦細致。在觀察中進一步發現他是聾啞人,才采取筆談的方式深入了解。為了表達自己對聾啞青年的欽佩之情,作者就以“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為線索,把材料加以整理、篩選,才寫成了《魚游到了紙上》這篇文章。最后,因勢利導,鼓勵學生要像作者那樣做生活的有心人,只要用心去發現,善于發現,并把觀察的事物記錄下來,注意積累,那么作文時就有取之不勁用之不竭的材料。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5
教材依據: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7課127頁――128頁
設計思路: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以青年人“特別”的舉止為線索,隨著“我”對他認識的不斷深入,一位勤奮專注、畫技高超的殘疾人形象躍然紙上,作者的敬佩之情也越來越濃。
懸念疊出,篇末解疑是本文的主要特點。讀這篇文章,會讓你產生許多疑問。文題就緊緊抓住了讀者的心。魚怎么會游到紙上呢?文本也設置了一系列的懸念。這位青年是誰?他的金魚為什么畫得那么像?當別人驚嘆他畫得好時他為什么毫無反應?等等這些層見迭出的疑團,直到文章最后才一下全都解開,使讀者恍然大悟。這樣寫,不僅能緊緊吸引讀者的興趣,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其次,本文對人物描寫細致入微,對聾啞青年的外貌,“特別”的神態、動作刻畫傳神;語言平實而含義深刻,很有啟發性,令人回味無窮。是一篇集人文性與工具性于一體的很好的語言學習范例。一方面,學生可以從青年人做事勤奮、精神專注中受到的感染,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另一方面,可以學習作者對人物的觀察和描寫方法。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花港、清澈、一壺茶、魚缸、罷了、一絲不茍、繡花、揮筆、廠徽、聾啞”等詞語,能合理運用部分詞語聯系課文內容說幾句話。
2、品味“游”字,懂得一個好的文題更能吸引讀者。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練習抓住人物特點,用簡要的語言描寫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培養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教學重點: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學習抓住人物特點。教學難點:用簡要的語言描寫外貌,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題
板書:魚游到了紙上有什么疑問嗎?是啊,魚只能畫到紙上,怎么可能“游”到紙上呢?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嗎?那就自己去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第一遍讀:帶著疑問自由讀。
反饋:你心中的疑問解決了嗎?
小結:同學們讀得特別有味道,我想很多同學就是被這個“游”字所吸引。如果文章的題目用“魚畫到了紙上”,恐怕這篇文章就不能這么強烈激起我們讀書的欲望了。你們看這就是一個好文題的魅力所在。同學們也可以嘗試給自己的作文取這么一個充滿吸引力的題目。
2、第二遍讀:帶著任務仔細讀。
要求:(1)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劃出與課文題目相照應的句子。
反饋:字詞檢查第一組詞:花港 廠徽 聾啞人指名讀,聯系課文內容用上這幾個詞說話。第二組詞:清澈見底 一壺茶 金魚缸 賞心悅目聯系課文內容用上這幾個詞說幾句話。書寫指導:港 澈 壺 徽 (指導重點:寫正確、端正)
三、品讀“游”
1、交流:文中那些句子于課文題目相照應。小結:給文章確定題目的時候,這是一種很常用的方法:引用文中的一句話,或者對文中的一句話、一個說法進行提煉,作為文章的題目。
2、出示句子:“喲,金魚游到了他的紙上來啦!”一個女孩驚奇地叫起來。
(1)指名讀,引導讀出這樣驚奇的感覺。
(2)小女孩為什么這么驚奇?他仿佛看到了一條怎樣的金魚? 小結:把一句話就讀成了一幅幅畫面,是很好的讀書方法。如果,我們再能把腦海中那幅靈動的畫面又濃縮成這樣一句話,相信你會讀出新的感覺。
(3)練習感情朗讀。
四、研讀外貌描寫
1、這究竟是一位怎樣神奇的青年?請你劃出文中描寫青年外貌的一句話。
2、口頭填空:他( )身材,長得( ),一對大眼睛( )。
3、讀了這樣的外貌描寫,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青年?小結:帶給你這些感覺的無非就是括號里的這幾個詞。大家看,青年的外貌描寫語言非常簡潔。可就是這么簡單的一句話,一個青年的形象已鮮明地展示在我們眼前。看來描寫一個人的外貌不一定要面面俱到,抓住特點,三言兩語,也能把一個人物形象寫的鮮活。
4、出示小女孩圖片,抓住人物的特點,試著用一兩句話來寫一寫她的外貌。
五、研讀動作描寫就是這么一位秀氣的青年,竟然把魚給畫活了
想不想看一看他究竟是怎樣畫魚?找出描寫青年畫畫的自然段,讀一讀。
1、出示描寫青年畫畫的段落
2、青年在怎樣地畫畫?用這段話中的一個詞來形容“一絲不茍”是什么意思?你平時會一絲不茍地做那些事?
3、圈出描寫青年畫畫動作的兩個詞工筆細描 揮筆速寫怎樣畫是工筆細描?怎樣畫又是揮筆速寫呢?你能比較一下這兩種畫法不同在哪里嗎?(速度,細致程度,內容)
4、練習朗讀,讀出兩種畫法的不同感覺?
小結:青年不管是工筆細描,還是揮筆速寫,都是那樣一絲不茍,才把金魚畫得惟妙惟肖,讓人覺得是魚游到了紙上。其實青年不僅畫畫是如此一絲不茍,他還有更多的時間在一絲不茍地干什么?讓魚游到紙上的真正秘訣是什么?我們下堂課再討論。
教學反思:
語言的學習需要范例。這篇課文寫作特點鮮明,有許多值得研究和挖掘的地方。但一節課的時間畢竟是有限的,怎樣的語言學習才能最有效,這是我在做教學預設時思考得比較多的問題。教學預案幾經易稿,最后確定把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人物的方法作為教學重點。
(1)文題的特點解析。文章題目制造懸念,吸引讀者,文題與文本內容相照應,是本文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做了必要的點撥,引導學生懂得這是一種常用的寫作手法,有利于提高學生作文時確定文題的能力,取得一定的實效;
(2)外貌描寫的品讀與寫作模仿。由于對本文的外貌描寫已抓住特點,故學生在仿寫時對這一寫作要求了然于心,在課堂中也出現了一些仿寫得精彩的句子,教給了學生一種人物外貌描寫的方法;
(3)人物動作描寫與人物的精神內涵。由于課堂節奏沒有掌握好,前半節課有些松散,后半節課就顯得倉促了。原來預設的從人物動作領略人物精神內涵的目標落實得不到位,影響了學習效果。所以在課堂生成與預設有出入的時候,教師要能夠及時調整教案,要以追求學習的實際效果為目標,而不是自己的教學任務是否已完成。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設計(精選5篇)】相關文章:
《魚游到了紙上》課文片斷賞析12-30
《魚游到了紙上》教學反思四年級03-01
《魚游到了紙上》第二課時教學設計四年級02-17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魚游到了紙上》說課稿02-16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精選02-18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精選12-16
《新年快到了》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關于《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精選12-21
《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范文精選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