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范文(通用10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教學設計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畫龍點睛》。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綠線中的4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總是”、“不是……而是……”造句
3、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明白成語故事中包含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完了《金蟬脫殼》這篇課文,知道課題“金蟬脫殼”就是一個成語。你還知道哪些成語,你能說幾個給大家聽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幾個成語故事。
板書課題:8成語故事
3、什么樣的成語稱為成語?(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語,大多由四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也有少于四字的成語,如“敲門磚”“莫須有”“想當然”之類,多于四個字的`如“桃李滿天下”“真金不怕火煉”“心有余而力不足”“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之類,但這些在成語中都占絕對少數。)
二、初讀課文
1、布置課內預習要求。
過渡:課文給我們介紹了哪三則成語故事了?請大家自己讀課文。
(1)輕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生字。
(2)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3)畫出課文中不理解的詞,準備質疑。
2、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指導生字、正音。
chuō sāi fèng lù bì yùn hǔ
戳 腮 俸 祿 壁 韻 唬
(2)指導詞語,注意正確書寫。
騰空 俸祿 自相矛盾 畫龍點睛
戳穿 墻壁 濫竽充數 張口結舌
4、質疑不理解的詞語,小組討論。
文中的哪些詞你不理解?讓學生通過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三、指導預習及寫字。
1、再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2、指導書寫習字冊。
四、作業設計
1、課堂作業抄寫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說一說每則故事的意思。
板書設計
成語故事
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理清游客們“惋惜—懷疑—驚嘆不已”的態度變化過程,理解“點睛”的神奇,理解“畫龍點睛”的意思。
2、理解作者用游客們在點睛前后的變化來表現張僧繇的畫技高超,能把游客們的反應改寫成人物的語言描寫,使故事更加具體生動。
教學重點:
1、能夠通過閱讀故事理解“畫龍點睛”的意思。
2、能夠把游客們的'反應改寫成人物的語言描寫,初知把概括寫具體的方法。
教學難點:
能夠把游客們的反應改寫成人物的語言描寫。
教學過程:
一、抓住特點,導入新課
“畫龍點睛”這個成語我們都不陌生,它出自于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成語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一般都有一個故事。今天,我們就來讀一讀“畫龍點睛”的故事。
二、理清變化,引導交流
(一)請大家邊讀邊畫出點睛前后寫游客們反應的句子。
(二)學生交流:
1、游客看了,覺得缺少神韻,很是惋惜,就請張僧繇把龍的眼睛補上去。
(1)理解“惋惜”的意思。
(2)如果我是張僧繇,你會惋惜地說……
2、游客不信,都以為張僧繇在唬人。
(1)理解“唬人”,明確這是懷疑。
(2)你會懷疑地說……
3、游客們驚嘆不已,無不佩服張僧繇神奇的點睛之筆。
(1)理解“無不、驚嘆不已”。
(2)你會驚訝地說……
你會贊嘆地說……
4、小結:游客們從點睛前的惋惜、懷疑到點睛后的贊嘆不已,說明“點睛”是非常關鍵的一筆。張僧繇給龍畫上眼睛,龍“騰空飛去”;如果說話的時候,用上關鍵的詞句,說的話就變得………?如果寫作文在關鍵處用上幾個點睛的詞或句子,習作就會變得……?所以我們知道,畫龍點睛的意思就是?
三、清晰思路,妙筆生花
現在,就讓我們同學拿起手中的筆,把游客們面對張僧繇的畫作時的表現寫下倆,可以在提示語中加上表示動作、語氣、神態的詞語。
四、小結方法,明確意義
成語是中華民族經典文化中的一塊瑰寶,言簡意賅,表意豐富。如果我們再多讀一些成語故事,不僅會幫助我們理解成語的意思,而且能夠豐富我們的積累。如果你能學者今天把概括寫具體的方法,發揮想象,充實故事內容,相信會對我們同學大有裨益。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頭腦里已經記了不少成語了,你能說幾個給大家聽聽嗎?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來讀幾個成語故事。
(板書:6、成語故事三則)
誰來告訴大家,什么樣的詞稱為成語?(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句,大多由4個字組成,一般都有出處)
這里的“則”是什么意思?(量詞,當“篇”講)
二、初讀指導
1、布置課內預習。
過渡:課文中講了哪三則成語故事呢?請大家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的生字。
(2)拼讀生字表中的生字,想辦法記住字音、字形。
(3)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宇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4)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準備質疑。
2、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
楚國、戳穿、演奏、腮幫、俸祿、濫竽充數、南郭先生
(2)請你說說哪些字音容易讀錯,要提醒大家注意。
“楚”、“戳”是翹舌音;“奏”、“腮”是平舌音;“濫”、“祿”是邊音;“竽”是第二聲,不能讀成第三聲。
(3)啟發學生質疑:文中的`哪些詞你不理解?讓學生通過或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夸口:說大話。
戳穿:刺穿。(用實物進行演示)
腮幫:腮。(讓學生指指自己的腮幫,再鼓鼓腮幫)
俸祿:封建時代官吏的薪水。
(4)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
(5)說說這三則成語分別講了什么故事。
三、指導書寫
“戳”書寫時注意左寬右窄。第一、四筆都是“橫折”,不是“橫折鉤”。
“濫”左右結構,書寫時注意左窄右寬。
“俸”左窄右寬。右邊注意與“奏”進行比較。
“祿”左邊是“示字旁”,右下部不能寫成“水”。
四、布置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
2、抄寫生字詞語(習字冊)。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4
一、導入
1、成語接龍
2、過渡:成語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關于它的學問多著呢。大家回想一下,我們學過哪些跟成語有關的故事?
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跟成語有關的幾個故事。
二、瀏覽課文,一邊讀一邊在心中描畫出幾位主人公的形象。
指名說一說你在心中畫出了誰的形象?
小結:一邊讀一邊把你讀到的情形在腦中還原,這樣讀書會更有效。
過渡:現在首先讓我們把目光定格在著名的南郭先生的身上,通過他的故事來了解濫竽充數的含義。
三、學習《濫竽充數》
1、課件播放朗讀動畫
2、怎么學呢,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題目中每個字的意思。濫竽什么意思?充數什么意思?其實濫的是什么?
3、師:好,查完字典了解字意后,我們來讀一讀課文,掌握故事的來龍去朧。
課件出示:小組學習,哪些地方表現了南郭先生的濫?從哪兒看出他在充數?他又是怎么充數的?充數的結果如何?每個人跟其他小組成員表達你自己的看法,并且互相提出疑問或補充。
4、交流反饋:經過討論你們又有了新發現吧,來,說一說你們的看法。
課件出示閱讀練習:每當演奏時,他就鼓著腮幫,按著竽眼兒,裝出會吹的樣子,居然得到了和別人一樣多的俸祿。
A、圈出這段話中的動詞,演一演。
B、用一個成語概括畫線部分的內容。
C、想象南郭先生得到俸祿后的神態動作心情,寫一段話。
D、從“居然”一詞你讀出了什么?
5、充數的結果如何呢?
逃走了——他愿意走嗎?從哪兒知道?誰來讀一讀這句?讀出他當時無可奈何的心情。逃走之前他又會想些什么?體會他的感受,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句話。
6、為什么充數會有兩種不同的結果?
A、用“總是”造句。
B、用“不要……而要……”造句。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怎樣才能杜絕濫竽充數這種現象呢?
7、師:好,在掌握了故事的來龍去朧的基礎上,我們再來讀一讀課文。老師想問問大家,作者喜歡南郭先生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8、小結:在許多文章中,作者悄悄地把自己的愛憎或態度隱藏在字里行間,我們只有反復朗讀,細心揣摩才能體會。
9、能不能通過我們的朗讀體現出作者的感情呢?試一試。
評價,你覺得他哪兒讀得好?你也讀讀?
你覺得他哪兒還需要改進的',也來讀讀看。
10、現在同學們結合這個故事說說濫竽充數的含義是什么。
11、生活中有沒有濫竽充數的現象?說來聽聽。怎樣才能讓這種現象不存在呢?
12、學了這個故事,我們有什么收獲?
四、總結學法。
師:剛才我們共同學習了濫竽充數,回顧一下,我們是怎么學的。
課件出示:了解成語意思。
讀課文,熟悉故事內容,理解課文重難點,在理解中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成語的含義。
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見聞及感受。
過渡:我們下面就用這種方法學一學《自相矛盾》這個故事。
五、學習《自相矛盾》
1、生按第一項學習。查完字典匯報,師相機出示矛與盾的圖片,學生說說它們的特點與作用。
2、師:接下來我們要進行最難也是最關鍵的第二項。為了幫大家學習,老師幫你們出了幾道題,(課件出示)大家可以圍繞這些問題展開第二步學習。
A、矛戳盾有幾種結果?可是楚國人是怎么說的?他為什么這么說?這樣說的結果是什么?
B、模仿他的語氣,加上動作,讀讀他的話。
C、如果你們就是在一旁圍觀的人,你們互相會怎么議論?說一說,演一演。
D、最后還可以與小組成員一起演一演這個故事,評一評誰演得最棒。
3、師檢查學習情況。
A、矛戳盾有幾種結果(相機出示關聯詞練習)
B、理解夸口的含義,明白他夸口的目的,讀出夸口的語氣。
4、結合課文內容說說成語含義。
5、齊讀《自相矛盾》。
6、師:生活中你碰到這樣自相矛盾的事情嗎?小組內交流一下,每個人都得說。
7、按組匯報。師:說說你們這一組交流了哪些事情。
8、拓展延伸:談了這么多,你們有什么收獲?如何才能避免自相矛盾呢?
A、自己:實事求是,說實話就不會自相矛盾。
B、識破別人:用事實檢驗。
六、小結兩個故事的共同點。
師;今天同學們共同努力學習了兩個成語故事,現在同學們思考一下,這兩個故事的共同點是什么?
(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
七、小練筆
過渡:是啊,凡事要實事求是,不能弄虛作假,不然就得像南郭先生那樣灰溜溜地逃走。
課件出示:小練筆:南郭先生逃走了,如果你是他的好朋友,會對他說些什么?請以《南郭先生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話。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5
活動目標:
1、會說成語:亡羊補牢;理解成語的意思。
2、知道做錯事要及時改正。
3、能根據自己的理解個性化的進行人物的表現。
活動準備:
《亡羊補牢》ppt圖片、牧羊人、老農、狼和羊頭飾。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激發幼兒的興趣,理解成語的意思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想聽嗎?請小朋友們認真聽,聽完了我要提問的哦。
(1)有誰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亡羊補牢)
(2)故事里發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牧羊人的羊圈破了個洞,狼從洞里進去把羊給叼走了。)
(3)他的鄰居對他說了什么?牧羊人有沒有這么做,他說了什么?(鄰居說: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個窟窿吧。牧羊人沒有這么做,羊都丟了,還修羊圈干什么)
(4)后來他有沒有后悔?最后他怎么做的?(他很后悔沒有聽鄰居的話,最后他把羊圈修好了)
(5)亡羊補牢不僅是這個故事的名字,它還是一個成語,所以我們就稱它為成語故事,理解成語意思。
二、師幼一起完整講述,熟悉故事中各角色的臺詞
1、鄰居說的什么?應該用什么語氣說話?
2、牧羊人羊丟了他的心情怎么樣?應該要怎么說?
3、你們生氣時會怎么表現,那牧羊人生氣時候的語氣應該怎么表現?
4、完整講述故事。
三、出示頭飾,幼兒自選角色表演,教師以導演的身份介入游戲
1、今天導演要來挑選最佳小演員,最棒的將獲得最佳演員獎。
2、演員上臺第一步應該做什么?(演員自選頭飾,介紹自己)
3、教師提問臺詞,重點指導幼兒的表情、動作語言。
四、師幼分享點評
1、小朋友你們最喜歡誰的'表演?為什么?
2、我們下次表演游戲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五、我們在這個故事里知道了一個什么樣的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并不要緊,只要及時改正,就不算晚。
教學反思: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本課我是采用回答問題與朗讀指導及學習生字相結合的方式展開的。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學生朗讀水平,我設計了朗讀對話這一環節,讓學生切身體會對話的語氣,增強了合作精神。
一節課下來,我覺得還是有缺陷的,讓孩子讀的時間不夠,以后我會更加努力,向其他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學會大膽創新,讓自己的課堂放光彩。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掩耳盜鈴”這個成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這則寓言的寓意。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培養學生聯系學習、生活實際、正確處置類似現象的能力。
[重難點]
學會生字,懂得寓言的寓意,理解成語的意思。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法]
演示法講述法
[學法]
扮演、自讀自悟、感情朗讀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解題。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寓言?它們有什么一起的特點?(從一個故事中得到一個道理。)
2、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掩耳盜鈴”,(板書),從課題上同學們就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掩”、“盜”是什么意思?“掩耳盜鈴”是什么意思?誰能說得更具體一些?
二、整體感知,讀通課文。
1、請看錄像,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我們課本把這有趣的故事寫了出來,打開書自由地讀一讀。
檢查生詞的讀音。
三、理解課文內容。
1、讀了這則寓言,你知道了些什么?(為了讓你的發言更精彩,再讀課文。)
2、學生推薦匯報
(1)“明明知道”是什么意思?偷鈴人明明知道什么?讀出來(勾畫明明知道這句話),他還明明知道什么?(發覺后會被…)帶著這種體會再讀這句話。
(2)那個人明明知道用手碰鈴鐺的后果,他不但沒有就此打消偷鈴的念頭,而是想出了一個方法。(在書上找一找,并勾一勾)。明明、就、就、在文中的`作用。
(3)面對他這種想法,你想告訴他什么?(你能捂住自身的耳朵,但無法把他人的耳朵也捂住。)指導朗讀,讀出自以為是的語氣。
(4)他認為自身的想法很好,自身很聰明,于是就按這想法去做了,結果怎樣?
(5)指導朗讀。(我們再讀一讀課文,就會領悟更深刻的道理。)
四、揭示寓意。
1、我們來演一演這則寓言,怎么樣?我扮演偷鈴人,你們為我配音,行嗎?要配好音,你們應該怎么樣(認真讀)。
2、我是一個偷鈴人,我干了這件蠢事,多少年來一直生活在人們蔑視的眼中,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話想對我說,讓我明白一些道理嗎?學生自由說。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什么,看看我們身邊,有這種現象存在嗎?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理解寓言的含義,教育學生做事不能自欺欺人。
2、培養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3、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4、鼓勵幼兒敢于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重難點:
1、在理 解課文的基礎上理解寓意。
2、培養學生復述課文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指名講學過的寓言故事。《揠苗助長》、《亡羊補牢》
二、教師邊作圖邊講故事,學生猜故事結尾。
三、這個人傻不傻,傻在哪里?
(他傻在不該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別人的鈴鐺。)
四、給故事取個題目。
板書課題:掩耳盜鈴
五、釋題
掩耳:捂住耳朵。 盜:偷。
掩耳盜鈴:捂住自己的耳朵偷別人的鈴鐺。
六、翻開課本讀寓言故事。
七、理解故事內容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結合插圖板書“想偷鈴鐺”。
2、讀第二自然段,想想、議儀。
1)偷鈴鐺的人明明知道只要用手一碰,那鈴鐺就會丁零丁零地響起來,就會被人發覺,那他是想出一個什么辦法去偷鈴鐺的?(結合插圖板書“掩住耳朵”)
2)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
3)那個人掩住自己的'耳朵,伸手去偷鈴鐺,結果怎樣了?(結合插圖板書“被人發覺”)
3、小結:結果當然會被別人發現了:掩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鈴鐺,鈴鐺還是照樣會響的,不過只是自己聽不見, 別人還是照樣聽得見的。哪個偷鈴鐺的人只是自己欺騙自己。
4、用一個成語說說偷鈴人的行為。(自欺欺人)
八、小結: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那些想欺騙別人,結果只是欺騙了自己的人,所以說是自欺欺人。
九、學生復述這個故事。
教學反思:
總的來說,這堂課上的比較順利,學生也理解了寓意,不過課后想來,我并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整堂課,雖然我的講解并不多,全是讓學生探討交流,可是每一環節的問題是我設置的,學生還是被我牽著鼻子走,處于被動地位。如果上課伊始,在學生初讀課文后,我能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質疑,提出問題,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思索,探究的過程,我相信效果會更好。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的
1、認識“耕、翼”等4個生字,學寫“守、株、待”等9個生字。
2、能讀準字音、讀好“因釋其耒而守株”,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能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三,課時安排
2課時
四,課前準備
關于寓言故事的相關課件。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導入新課,認讀字詞。
(1)同學們,寓言故事是我國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用簡練的語句告訴我們深刻的道理。今天,我們能從《守株待兔》這則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呢?學習課文,找一找答案吧!
(2)出示圖片。(守株待兔)
古人寫的寓言故事叫文言文寓言,今天咱們看看古人是怎么守株待兔的。
(3)板書課題。
(4)提問“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5)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請打開課本,結合注音,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讀文,師隨機正音。
預設:
(1)折頸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動作,提手旁,“頸”應讀三聲。
(2)“冀”字正音。
3。復習生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2)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3)指導書寫“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筆捺變為點,提示“株、待、耕、折、頸、釋”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后寬。
指導書寫“守”和“宋”,引導觀察兩個字的異同。
第二課時
1、解句意,疏通文意。
(1)結合注釋再讀課文。
(2)在讀文的過程中,你能讀懂哪個問題?出示:誰在等兔子;為什么守著樹樁等兔子,等到了嗎?
2、學習第一句。
(1)誰在等兔子?
(2)這個宋國人是干什么的?
3、學習第二句。
(1)圖中除了有農夫還有什么?
(2)課文中是怎么說的?
4、學習第三句。
(1)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為什么會被農夫得到?
(2)為什么兔子會撞到樹樁上?
(3)強調“頸”字讀音。
(4)從哪個字你知道,兔子跑得快?
5、學習第四句。
(1)白白撿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農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學,出示“耒”的圖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頭,是翻土用的`農具,想一想,你認識的字中哪個是以“耒”做偏旁。
(3)“耒”的字意已經了解了,“釋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說的?(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4)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讀懂了什么?帶著你的感受讀出來。
(5)出示斷句: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6、學習第五句。
(1)他一直這樣等,有什么收獲嗎?
(2)課文中怎么說的?
7、疏通課文。
(1)讓我們把這幾句話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讀一讀。
(2)學生自由讀,讀出節奏感。
8、小結。
這篇文言文對于孩子們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在學習時有意識地指導學生結合注釋對語句進行理解,在讀懂句子的基礎上,串起整個故事,形成整體的認識。教師在教學時還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象,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的同時,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此基礎上進行反復朗讀,讀中感悟,對寓意也有了清楚的認識。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9
活動目標
1、認識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知道不勞而獲是不會成功的。
2、通過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樂趣。
3、續編成語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會有所收獲。
活動準備
動畫片守株待兔。
活動過程
一、認識成語守株待兔。
教師出示畫面,引導幼兒猜測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認識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一動畫片就知道了!
二、通過動畫片結合具體的問題引導幼兒理解守株待兔的含義。
1、誰在什么地方見到了野兔?
2、見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嗎?為什么?幼兒猜想。
根據幼兒出現的情況分組討論:(A、能等到B、等不到)雙方說己的理由。
教師及時,突出重點:
A、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野兔。
B、他坐在樹樁旁等呀等,最后還是沒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沒有等到野兔呢?我們繼續往下看(繼續播放至結束)
4、他等到了嗎?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沒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樣了?
教師,重點突出:他坐在樹樁旁邊等呀等,莊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沒有等到。
守株待兔這個成語告訴我們不經過努力和辛勤勞動,是不會獲得成功的。
6、你認為他應該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做?
延伸活動:
幼兒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并能理解其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通過了解故事意思,體會出課文蘊涵的寓意,從而教育學生要表里如一。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并復述故事。
4、搜集與龍有關的寓言、成語或故事等。
教學重點:
學生能否正確的斷句,流利的朗讀
教學難點:
創設情境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機等。
教學課時:
1
教學過程:
一、成語入手激趣導入
同學們,能說出有關龍的成語或詩詞嗎?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相機板書:葉公好龍。
點出課題,激發興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龍有關的寓言故事。“葉公”是誰?“好”是什么意思?應讀幾聲?想不想知道葉公和龍之間了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二、初讀寓言整體感知
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每個字的音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誰能把課文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聽,每一句話都讀對了嗎?再找學生讀,評價、糾正
三、回顧學法合作解疑
請同學們回想:我們上學期在學習《刻舟求劍》一課時,是怎樣解決難讀、難記、難懂的句子的.?
課文的大概意思差不多讀懂了,能大膽地告訴老師在預習、讀書時遇到的難題嗎?學生邊說,教師邊把重點句、詞或共性的問題寫在黑板一角。
剛才,我們一起總結了許多好的學習方法,你認為哪種方法最好用,就用哪種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當然,也可以提出你的問題在小組里解決。下面我們來個小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自學得好自學得快。老師也參與到你們中間。
同學們,還有哪些問題你是通過學習,自己解決了?你也可以提出來考考大家。
四、由文明理拓展延伸
1、回歸整體,挖掘寓意。根據你的理解,說說這則寓言寫了個什么故事?你覺得葉公是一個怎樣的人?從他身上你想到了什么?
2、聯系生活,拓展開去。同學們,你喜歡葉公嗎?為什么?你想對葉公說點什么?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葉公這樣的人?展開想象:真龍回到天上以后,會怎樣想?葉公回家之后又會怎樣做?
演一演背一背
下面我們請兩位同學上臺來演一演這則寓言。第一次可以先用現代話演,然后啟發學生:如果用古文來演效果肯定會更好,怎么樣,有信心嗎?
五、探究作業
1、把《葉公好龍》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并考考他們。
2、給葉公寫信,告訴他如何做一個表里如一的人。
3、繼續收集與龍有關的資料,辦一次“我所知道的龍”手抄報。
【成語故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教學反思10-26
成語故事的教學反思11-03
成語故事教學計劃07-13
成語故事教學反思優秀11-14
教學設計的設計07-17
成語故事教學反思(精選18篇)04-25
成語故事教學反思精選15篇11-10
成語故事的教學反思15篇11-03
成語故事教學反思(15篇)11-03